Webquest模式

2024-10-08

Webquest模式(共12篇)

Webquest模式 篇1

1 教学模式简介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的伯尼·道奇博士经过研究和探索,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Web Quest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由六大部分组成:课题引入、任务介绍、任务指导、资源选择、过程评价和任务总结[1],此教学模式主要是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以探究为取向,由教师引导,通过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协作交流工具,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他们对某个主题自主地进行建构和探索的学习活动。

2 Web Quest教学模式中的学习活动

Web Quest教学模式主要的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探究的权力还给学生;该教学模式中的课程材料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材,更强调的是来源于网络的未经监视的鲜活材料;Web Quest的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逐渐展开解决问题和完成作品的探究活动过程,它与传统的单纯让学习者查找网络资料的学习模式不同,它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学习者查阅、组织教师预先选定的网络资料,但在这些学习资料之中,他们必须能够发现、摈除无关资料;同时,学习者通常被安排一个或多个与成人行业相似的角色,通过适当的指导和支架的支持,为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地参与一系列学习活动,培养其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 Web Quest教学模式的优点

Web Quest教学模式的优点就在于它给学习者和教师提供了学习活动的整体性结构和活动向导。它表述的是这样一种理想——最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计算机使用时间,让学习者运用高水平思维技能开展学习活动。

3.1 Web Quest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旦被激发起来,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使他们的心智更处于警觉状态———随时准备跟学习联系起来。Web Quest教学模式能充分利用真实的资源来学习,而不是仅仅依靠陈旧的课本、筛选过的百科全书或杂志。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直接访问专家、可供查找的数据库、时事报道甚至还有让他们增长见识的边缘人群。当学生在合作小组中承担角色后,他们就必须对主题的某些特定方面或观点产生独到的见解。

3.2 Web Quest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Web Quest能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高阶思维能力。虽然网络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但如果仅限于此,就未免降低了网络的功能,也限制了网络对学生的更多、更大的帮助作用的发挥。Web Quest通过搭建”脚手架“或实行有利于促进高阶思维的激励措施来帮助学生进行高阶认知活动。

3.3 Web Quest有利于学生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Web Quest教学的一种重要探究方式。教师会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2]。在多次有组织的协作学习之后,有可能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习惯。而在大多数课程的Web Quest教学中,学生不仅参与有组织的协作学习,而且当他们进行个人的自主探究学习或当学习遇到困难时,都采取与同学交流、与组员合作的方式获取思路、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创新学习。

3.4 Web Quest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教学的束缚,有利于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传统课堂教学有时无法呈现所需要的知识和画面。而网络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能够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Internet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以及最新的信息资源,具有任何媒体所没有的信息集成性优势,还有随时点播、精选下载、分类保存等功能。因此,学生在做Web Quest的过程中,能利用网络资源为学习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突破时间和空间对课堂教学的束缚,使教学摆脱只靠教师枯燥乏味讲授的缺陷,能提供一些虚拟现实的情景给学生亲身“实践”,以获得“直接”经验,为学生营造广阔的创造性思维的空间[3]。

4 Web Quest教学模式的不足

Web Quest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整合了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论,在合作、探究、分析、思考和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多种智能得到锻炼,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不足的地方。

4.1 教师把握Web Quest的教学模式的难度比较大,耗费的精力多

Web Quest的教学模式在运用中,一方面要求教师有足够的教学设计经验、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及亲和力;另一方面,教师虽在Web Quest学案中提供了许多资源链接,但很难实现进一步的资源阅读指导[4]。

4.2 学生对应用资源的利用率较差

在学习中,虽然Web Quest中链接了不少网站,可没有教师过多的指导,学生不知如何利用这些网站的资源,不少学生只不过利用“剪刀、浆糊”拼凑探究报告,或模仿制作出形似的报告,重视了资源的引用,而忽略了“独立研究与思考”这个核心。

4.3 评价目标不够具体明确,不知如何适当评价学生

传统观念中将评价放在最后,强调的是总结性评价,现代教学设计强调的是过程性评价。而Web Quest中的评价兼顾过程和结果,注重质也兼顾量的量规评价,需要教师事先设计好量规。具体说包括对过程的评价、学生学习成品以及对成品展示的评价两部分。尽管教师也认为学习成绩并不能涵盖学生学习的全部结果,由于传统考试的纸、笔测验已经成为考试文化的核心,所以设计Web Quest的评价量规,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

5 Web Quest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

Web Quest并非适合所有学科、所有学习者和所有地区,它对教学硬件和软件、学习时间、教师和学习者的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盲目地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5.1 Web Quest学习活动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使用Web Quest进行教学必须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同时能够灵活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指导学习者进行学习[5]。而且Web Quest有很多问题都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所以教师不仅需要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最新知识和互联网上的信息有很强的敏感性和独到的见解,还必须全面地了解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所以教师除了日常的工作学习以外,还需要收集Web Quest相关的案例。另外,教师的职业培训组织或机构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培训,开展与教学、课程改革等相关的研讨会,使教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并提高其专业发展水平。

5.2 Web Quest学习活动对学习者的要求

在Web Quest教学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自主探究、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并在学习活动中与他人进行交流合作。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高,而且传统“填鸭式”的教学使学习者习惯了接受式学习,当教师让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计划时,学习者可能会很茫然,在自主的探究活动中可能会更加不知所措,而网络学习环境可能会使部分学习控制力不强的学习者远离学习目标,进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因此,Web Quest要求学习者有一定的信息素养、研究性学习的经验、较好的学习品质。

5.3 Web Quest的实施对学习环境的要求

对学习者而言,Web Quest学习活动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网络学习环境,要求学习者利用网络学习资料进行探究,并利用网络与他人交流、合作、评价;对教师而言,教师需要网页编辑器设计Web Quest教学平台,需要网络环境与其他教育者交流心得等。因此,计算机硬件、网络、学习软件等是Web Quest学习活动实施必不可少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目前,我国教育的硬件、软件配套还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硬件是学习者学习的基本设施,硬件的配置是一个投入的问题,而科学、有效的软件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和水平。但相对硬件的配置,软件的开发则复杂得多。在硬件的建设过程中,只要能够为学习者创造网络学习环境即可,但软件建设要高标准、严要求。

6 结语

Web Quest运用于教学中,借用互联网查阅信息,并且结合图文并茂的个案分析,要求学生跳出学校、走进社会,以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看网络的道德世界,取代了以往单纯由教师主导的角色,改由他们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学生学习时不仅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融入息息相关的生活,再加入自己的一些理解和意见,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能只看到Web Quest学习活动的积极作用,也需要清楚其不足之处,冷静地选择和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只有合理地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Web Quest的教学意义,才会对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游党香.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08(3):13-25.

[2]张筱兰.基于网络探究学习(WebQuest)的设计要义[J].甘肃科技纵横,2005,34(2):23-25.

[3]马玲.基于建构主义的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6):43-45.

[4]陈丽婷.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05(2):20-23.

[5]秦国周,方达科.网络环境下探究学习情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16):39-41.

[6]侯婕妤.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9(7):39-41.

Webquest模式 篇2

【摘要】本文通过对WebQust和建构-探究教学的分析,提出了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并结合“Flash MX”课程教学分析了该教学设计理念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WebQuest 教学设计 建构-探究学习

一、引言

随着建构主义在教育界中的应用推广,它的理念已逐步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而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WebQuest建构-探究教学模式就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大环境下,将教学设计理论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结合孕育而生的一种比较科学的新型网络学习模式。怎样构建该模式?怎样对该模式的应用进行良好的设计应用,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二、基本理论基础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教学设计理论不断变化发展。现代教学设计观认为:教学设计不再是简单的设计之后加以实施的问题,而是一个在学与教的具体情境中、在学与教的互动中发展演化的过程。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理论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总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尤显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学习者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一切由教师掌控,养成学习者的依赖心里,缺乏自主独立的学习意识,也就更谈不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了,这是一种“人灌”的学习模式;而建构主义是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目前已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D)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ID)的理论基础。

3、WebQuest具体含义

WebQuest实质上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络学习中的实践表现,是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互联网资源,由教师引导,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学习者对某个问题和某类课题自主地进行构建、探索和研究的学习的平台。

WebQuest的教学设计从时间上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形式。短期的WebQuest是为某个课程单元主题而设计的,其主要目标是引导学习者获取、理解并能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的同时,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协作精神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长期的WebQuest可能持续一周到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其目的在于对学习者所掌握知识的巩固和扩展,激发学习者高水平的思考活动,进而产生独创性的观点。WebQuest一般由网页形式的四大模块组成:情境与问题、目标与任务、资源与过程、评价和结论。

4、建构-探究学习(Construction-Inquiry Learning)

建构-探究学习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通过学习者积极、主动、协作的探索研究活动,完成学习目标、有效改善学习、培养学习者学习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建构-探究学习实际上包含了建构和探究两个层次的含义。

建构包括了问题的建构、解决问题所需的情境的建构以及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问题的建构是建构-探究学习的前提,如果学习过程中没有与学习目标密切相关、具有可研究性和启发性、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兴趣的问题,那么情境的建构、知识的建构以及学习者的探究活动都无从谈起;丰富情境的建构是建构-探究学习的关键,学习发生的最佳情境应是真实的,而不应是简单抽象的,真实而丰富的学习情境能使学习更有效,使学习者真正具备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知识的建构是建构-探究学习的核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中建构的过程,知识来自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时,是通过个体对知识的经验解释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内部表述,形成一个个知识体,而每一个知识体就是一个小的结构体,因此,一个新的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在原有知识结构上的再建构。

探究则包括了信息的检索、资料的分析、研究以及结论评估。探究是建构-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学习者通过亲自探索发现事物的关系和规律,能使学习者产生兴奋感、自信心,提高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在探究过程中,学习者通过问题形成、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提出结论、验证结论、结论评估和结论发布等步骤,自主、协作完成整个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使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三、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概要

WebQuest为建构-探究学习思想提供了一个建构、探索和研究的学习的平台,是建构-探究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因此,我们可以探索一种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改善学习者的学习,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自主意识、协作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此教学模式中,建构-探究学习的基本思想通过WebQuest的四大模块得以实现。首先,根据学习目标和课程目标以及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建构学习情境和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接着,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具体化,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过程,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之后,教师通过资源与过程模块向学习者提供相关的探究路径和认知工具,引导学习者通过此模块,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其他信息资源进行自主、有目的的信息探索和收集;然后,分析、研究所收集的信息,得出结论;此后,通过自我思考、网上交流、合作探讨对问题的结论和整个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将问题向其他领域进行拓展和转化,以建构新观点和新知识;最后,学习者利用多媒体手段和互联网,以光盘形式或网页形式发表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中,完善的学习评价体系贯穿学习的各个环节。此学习模式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是由教师引导,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形式,或是小组讨论、网上交流、协作探究的形式。

四、该模式教学设计的实践应用

前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WebQuest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的基础理论和概要,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Flash MX”综合运用实验)来介绍该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注意的问题。

根据前文所述WebQuest一般由四大模块组成,如图1所示,我们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这四大模块为主线进行的。

模块为学习者提供以学习目标为依据,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和经验相关的,具有丰富情境的课题背景,在此情境中提出并描述与本课程学习目标相关的、具有研究性的问题,激发学习者的研究兴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1)对课程内容的分析

对课程内容的分析主要是从宏观上综述课程的对象是什么,要作些什么工作?

例如本次实验课内容分析:

Flash MX是由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一款非常优秀的多媒体制作工具软件,可用于多媒体网页制作、影视动画制作、游戏制作等等。本次实验的内容就是让学生熟练运用FlashMX进行多媒体作品的开发。

2)对学习者已有知识的评价

开展课程教授之前要对学习者作出评价,此次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对学习者的知识背景、性格、情感等方面。评价的方法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由教师自行组织。例如提问的方式、课前摸底方式、作业分析方式等。

在本次实验课中,笔者采用了作业分析方式。具体实现是:在开展本次实验之前给学生布置了作业,作业是关于本次实验中要用的一些知识和技术。如:

 利用Flash MX制作一个文字动画,要求有背景声音。(评测学习者对掌握Flash MX的动画制作能力)

 利用Flash MX制作一个简单的界面交互程序。(评测学习者对掌握Flash MX的交互程序制作能力)

 利用Flash MX的绘图工具绘制一个人物形象。(评测学习者对掌握Flash MX的绘画制图能力)

3)

情境的设计

情境的设计主要是对要设计课程一个氛围营造,根据不同科目,进行不同的设计。可以是真实情境的介入,例如外出参观、室外授课等;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设置,例如案例教学。本次实验中,教师运用了案例教学,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向学习者展示了一些优秀的Flash MX多媒体作品,有动画短篇、MTV、交互游戏、课件等,通过这些案例的浏览可以拓宽学习者的制作思路,引起学习者的兴趣。

4)问题的构建

WebQuest的问题提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整个探究学习的成败。所以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目的性,即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以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使后续的探究活动具有针对性,有助于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二是可行性,即问题的设计要切合实际,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让学习者感觉经过努力能够使问题得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对后面的学习环节产生兴趣;三是挑战性,即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具有探究的价值意义,能够启发学习者的思维,才能在不断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习者敏锐的观察力、思维的求异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本次实验课的问题构建:

 简述Flash MX的应用领域,至少列举四种以上?(目的性) 本次实验中所开发作品的片头是基于哪种理念进行设计制作的?(可行性)

 简述所开发作品的制作流程,并列举所用到的Flash MX关键技术?(挑战性)

2.目标与任务的设计

此模块主要是对情境与问题模块中所提出的问题的现状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进行客观的分析,让学习者明确要求达到的目标有哪些,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一般来说,在此模块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都是学习者的现有知识和经验无法全部解决的,需要进入下一模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1)学习目标的确定

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对Flash MX的综合运用。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了解多媒体作品的开发流程和制作过程。 通过本次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开发的能力 2)学习任务的确定

 实验课题内容:用Flash MX为主要开发工具,开发制作一个完整的Flash作品。参考题目:动画短篇、MTV、课件、公司和产品形象介绍、多媒体网页制作,动态广告等。

 完成的课题要求有完整的情节,确保作品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开发的多媒体作品中必须有多种媒体(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的综合运用。

 在确保科学与技术性的同时,注重作品的艺术效果,力求美观大方的用户界面。

 每一个开发作品中要求有较为完整的帮助文件。

 作品最后以可执行文件的形式刻录在光盘上或通过E-mail发到clt@eyou.com邮箱中。

 对整个开发制作过程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以下时间计划可供参考:

 确立作品文字脚本 0.5天  准备素材 1天  投入制作 2天  程序调试 0.5天  打包刻盘 0.5天  课程设计自我总结 0.5天

3.资源与过程的设计

此模块主要使向学习者提供完成“目标与任务”模块中提出的任务和目标所需的相关资料和工具,如信息、资料,背景知识、相关的链接网站等。学习者则根据该模块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工具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索和研究。由于WebQuest的活动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所以网络资源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茫茫网海,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取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资料呢?这时,教师就要扮演好“导航者”的角色,通过搜索、整理、筛选和分类,为学习者提供一些与课题相关的搜索引擎、链接网址和关键字等,从而提供学习者的学习效率,避免误入歧途。

1)资源的收集

在此环节中教师收集与本次实验内容有关的链接网站、常用程序的代码、素材库(图片、音乐、视频等)这里就不再赘述。2)资源分析过程设计

为了避免学习者在网上搜索时迷航或可能会搜索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就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分析,加以分类和过滤。最好是将收集到的信息归类后以资源网站的形式展现在学习者面前,界定学习者摄取资源的范围,当然这需要足够多的信息资源,工作量教大,但教师可以在不断的教学中进行积累,慢慢就可以对所教授的课程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信息网。4.评价与结论设计

此模块主要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对模块一(情境与问题模块)提出的问题的研究结果和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得出最后的结论。该评价体系在本模式中的具体实施形式有:

1)学习者自我评价

由学生本人对本次实验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价,主要说明课题的制作背景、制作内容和方法、不足和需完善的地方。

2)小组成员的评价

由学生所在的小组成员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主要说明该成员在本此实验中的主要工作及其工作的完成情况。

3)教师的评价

教师根据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的评价出发,对他们的评价进行总结性评价,查漏补缺,看学习者是否达到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学习的效果如何?并提出学习者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并让学习者完成实验报告(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的评价和总结,可以达到良好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资源之间的良好交互,学习者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被灌输者,而是通过教师引导,资源搜索,而构建出的一个完全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五、结束语

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者建构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协作学习环境,培养学习者的沟通、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我们目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提供了强有力方法支持,也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良好体现。【参考文献】

[1] 乌美娜,教学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0。

[2]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教育技术,2002,04 [3] 奚晓霞,基于Webquest的建构-探究学习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2

Webquest模式 篇3

【关键词】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设计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064-0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成为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网络无处不在的社会环境中,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学生发展为主体,注重学生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改革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探究的能动性,让学生能自主发现知识的规律,思考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一、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概述

WebQuest是目前应用得非常广泛的网络教学模式之一,它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伯尼·道格(BemieDodge)博士和汤姆·马奇(TomMarch)博士等人一起创建的。WebQuest是一种研究性的活动,研究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来自网络。“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问题”、“寻找”的意思,WebQuest学习模式是指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以一定的学习目标为教学任务,对老师提出的某一问题或某一知识点或某一项目任务都利用网络搜索工具查找相关教学资源,自主进行探索学习。其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本,教师活动为辅,由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思维能力。

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短期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和较长期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短期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是给最少课时的课程单元设计的,比如对于某些课程中较抽象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专题由学生查阅相关材料、探讨,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理解它们,从而达到教学目的。较长期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一般持续一周至两个月,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拓展和提炼,学习结束后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

二、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任务自主学习

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的旧模式,共分为“四阶段”:设置问题—学生探索学习—提出解决方法—结论与评价。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第一阶段提出情境问题,这个问题既和实际工作的项目相关又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根据这个问题项目不断地探究学习。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独自查资料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团队交流的形式,这种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同时,探究学习问题情境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掌握各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在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尽快适应劳动力市场、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且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多变的工作世界。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由“以个人为中心”的学习转变为“以团队合作为中心”的集体探讨,从而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有利于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课堂上光靠ppt授课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如果要使用WebQuest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己必须先掌握WebQuest的精髓,这就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如制作网页、录制视频、制作虚拟工作室等,以满足学生探究过程中寻求的知识,因而有利于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四)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组织协作能力

这个协作能力包含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包含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甚至包含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在当前社会,协作是最好的工作形式,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与师生之间只有通过更多的协作才能完成教学。比如信息技术能力较强的教师在实施网络教学时,如果缺乏学科的专业知识,在设置情境问题时就很难设计出符合学科教学要求的WebQuest;而有经验的学科教师如果缺乏相关的技术支持与指导,也很难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教学素材,WebQuest教学就无法顺利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渗透在他们学习的每个教学环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更多的是体现在WebQuest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因此,WebQuest的设计与实施涉及了教学组织内部的多种协作。

三、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目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以探究性学习、终身学习为主要目标,即教师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行为,倡导学生在课堂内外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WebQuest 作为一种基于网络探究的教学模式,可操作性强,更适用我国课程改革现状,能更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理念等特点。不少高职院校目前已建起了精品课程教学网站、微课、网络课程资源库等等,给WebQuest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WebQuest教学模式包括“四模块”:情境与问题模块(Task)、目标与任务模块(Process)、资源与过程模块(Resources)、评价模块 (Evaluation)(见图1)。endprint

图1 WebQuest教学模式

(一)情境与问题模块的设计

设计问题情境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问题提得好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情境问题的设计是以学生学习目标为依据,与学生已认知的知识相关,在与现实生活相符背景下提出与本节学习目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主要是对要讲解的课程知识点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可以是真实情境的介入,比如一个真实的工作项目,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创设等。除情境创设外,WebQuest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也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关系到学生是否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学习成效。所以,在创设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要具有目的性。创设的问题最终要以课程的学习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后续的自主学习活动中能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二是问题要具有可行性。问题的提出要切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点,能通过网络资原搜索到相关的新知识,让学生感觉经过自学的努力能使问题得以解决。三是问题要具有挑战性。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完成以上的情境提问,同时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策略,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进行不同的设计。WebQuest最好用于教那些不具有确定性特点的内容,如需要完成创造性任务的,或者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问题,鼓励学生回顾原先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索行为。教师在进行主题设计时,可多设计一些争议的论点、多样化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二)目标与任务模块的设计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情境问题模块中提出的问题或情境进行分析,它是WebQues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让学生明确本章课程要求达到什么教学目标,需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并说明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后的结果成品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进行展示。笔者认为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将任务分为5类,包括复述任务、建立共识任务、设计任务、自我认识任务、分析任务。具体的任务描述见表1。

表1 任务分类与描述

任务分类任务描述

复述任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情境收集信息,理解后复述汇报学习成果

建立共识任务小组相互讨论,听取并分析小组成员不同的观点,经过讨论学习,最后小组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得出相同结论

设计任务要求小组成员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设计一幅广告作品、一件产品或者是一个有确定目标的计划、方案等

自我认识任务小组成员通过在线资源来认识相关知识

分析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素材找出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究其意义

要完成上述任务,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思维技能去解决问题,同时集中精力去调动各种能力完成各项任务,为进一步的交流和互动奠定基础。一般来说,在该模块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是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全部解决的,学生需要进入到下一个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三)资源与过程模块的设计

该模块主要涉及教师向学生提供完成目标与任务模块中提出的任务所需要的相关教学资料和工具,如信息——教师制作的相关网页、多媒体教学视频、虚拟工作室;专业的背景知识;通过百度等相关搜索引擎搜索的链接网站等。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教学资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索和研究,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不一样,WebQuest提供的任务,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收集大量的资料,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加强相互交流,加上教师的指导,慢慢地从过去被动依赖老师的学习方式,开始尝试独立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

(四)评价模块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核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一种重要手法。以往的教学评价以笔试考核为主,往往以30%的平时成绩和70%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最终成绩。为了检验WebQuest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成果,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将课程学习的每个环节都纳入了考核范围,即包含了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答辨成绩。这种考核方式非常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能够使学生重视每个环节的学习,其通过综合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小组评价和答辨环节给学生评价过程增加了一个(下转第161页)(上接第65页)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在这个两个环节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小组的评论后进行总结性评价,查漏补缺,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通过评价互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交互,学习不再是被动式,而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构建一个个体化的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教师可以为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教师、学生、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每项指标做出评价。

总之,将专业课中理论性较强的或不易懂的知识利用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使学生离开学校后能不断自我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爽.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2]王铁男.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

[3]崔贯勋,刘加伶,王勇,等.基于WebQuest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0)

[4]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5]李世明.基于网络的WebQuest教学模式[J].呼兰师专学报,2003(2)

【基金项目】广西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2011B0030)

(责编 王 一)endprint

图1 WebQuest教学模式

(一)情境与问题模块的设计

设计问题情境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问题提得好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情境问题的设计是以学生学习目标为依据,与学生已认知的知识相关,在与现实生活相符背景下提出与本节学习目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主要是对要讲解的课程知识点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可以是真实情境的介入,比如一个真实的工作项目,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创设等。除情境创设外,WebQuest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也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关系到学生是否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学习成效。所以,在创设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要具有目的性。创设的问题最终要以课程的学习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后续的自主学习活动中能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二是问题要具有可行性。问题的提出要切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点,能通过网络资原搜索到相关的新知识,让学生感觉经过自学的努力能使问题得以解决。三是问题要具有挑战性。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完成以上的情境提问,同时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策略,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进行不同的设计。WebQuest最好用于教那些不具有确定性特点的内容,如需要完成创造性任务的,或者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问题,鼓励学生回顾原先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索行为。教师在进行主题设计时,可多设计一些争议的论点、多样化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二)目标与任务模块的设计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情境问题模块中提出的问题或情境进行分析,它是WebQues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让学生明确本章课程要求达到什么教学目标,需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并说明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后的结果成品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进行展示。笔者认为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将任务分为5类,包括复述任务、建立共识任务、设计任务、自我认识任务、分析任务。具体的任务描述见表1。

表1 任务分类与描述

任务分类任务描述

复述任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情境收集信息,理解后复述汇报学习成果

建立共识任务小组相互讨论,听取并分析小组成员不同的观点,经过讨论学习,最后小组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得出相同结论

设计任务要求小组成员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设计一幅广告作品、一件产品或者是一个有确定目标的计划、方案等

自我认识任务小组成员通过在线资源来认识相关知识

分析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素材找出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究其意义

要完成上述任务,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思维技能去解决问题,同时集中精力去调动各种能力完成各项任务,为进一步的交流和互动奠定基础。一般来说,在该模块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是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全部解决的,学生需要进入到下一个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三)资源与过程模块的设计

该模块主要涉及教师向学生提供完成目标与任务模块中提出的任务所需要的相关教学资料和工具,如信息——教师制作的相关网页、多媒体教学视频、虚拟工作室;专业的背景知识;通过百度等相关搜索引擎搜索的链接网站等。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教学资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索和研究,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不一样,WebQuest提供的任务,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收集大量的资料,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加强相互交流,加上教师的指导,慢慢地从过去被动依赖老师的学习方式,开始尝试独立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

(四)评价模块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核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一种重要手法。以往的教学评价以笔试考核为主,往往以30%的平时成绩和70%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最终成绩。为了检验WebQuest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成果,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将课程学习的每个环节都纳入了考核范围,即包含了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答辨成绩。这种考核方式非常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能够使学生重视每个环节的学习,其通过综合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小组评价和答辨环节给学生评价过程增加了一个(下转第161页)(上接第65页)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在这个两个环节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小组的评论后进行总结性评价,查漏补缺,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通过评价互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交互,学习不再是被动式,而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构建一个个体化的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教师可以为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教师、学生、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每项指标做出评价。

总之,将专业课中理论性较强的或不易懂的知识利用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使学生离开学校后能不断自我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爽.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2]王铁男.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

[3]崔贯勋,刘加伶,王勇,等.基于WebQuest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0)

[4]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5]李世明.基于网络的WebQuest教学模式[J].呼兰师专学报,2003(2)

【基金项目】广西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2011B0030)

(责编 王 一)endprint

图1 WebQuest教学模式

(一)情境与问题模块的设计

设计问题情境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问题提得好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兴趣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情境问题的设计是以学生学习目标为依据,与学生已认知的知识相关,在与现实生活相符背景下提出与本节学习目标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主要是对要讲解的课程知识点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可以是真实情境的介入,比如一个真实的工作项目,也可以是虚拟的情境创设等。除情境创设外,WebQuest教学模式提出问题也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关系到学生是否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学习成效。所以,在创设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要具有目的性。创设的问题最终要以课程的学习目标为根本出发点,使学生在后续的自主学习活动中能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二是问题要具有可行性。问题的提出要切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点,能通过网络资原搜索到相关的新知识,让学生感觉经过自学的努力能使问题得以解决。三是问题要具有挑战性。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完成以上的情境提问,同时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策略,根据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进行不同的设计。WebQuest最好用于教那些不具有确定性特点的内容,如需要完成创造性任务的,或者有多种解决方法的问题,鼓励学生回顾原先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索行为。教师在进行主题设计时,可多设计一些争议的论点、多样化的知识点,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二)目标与任务模块的设计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情境问题模块中提出的问题或情境进行分析,它是WebQues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让学生明确本章课程要求达到什么教学目标,需要完成什么教学任务,并说明学生完成这些任务后的结果成品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进行展示。笔者认为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将任务分为5类,包括复述任务、建立共识任务、设计任务、自我认识任务、分析任务。具体的任务描述见表1。

表1 任务分类与描述

任务分类任务描述

复述任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情境收集信息,理解后复述汇报学习成果

建立共识任务小组相互讨论,听取并分析小组成员不同的观点,经过讨论学习,最后小组成员达成一致意见,得出相同结论

设计任务要求小组成员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设计一幅广告作品、一件产品或者是一个有确定目标的计划、方案等

自我认识任务小组成员通过在线资源来认识相关知识

分析任务要求学生根据素材找出多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探究其意义

要完成上述任务,学生需要通过一定的思维技能去解决问题,同时集中精力去调动各种能力完成各项任务,为进一步的交流和互动奠定基础。一般来说,在该模块中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是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全部解决的,学生需要进入到下一个模块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才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三)资源与过程模块的设计

该模块主要涉及教师向学生提供完成目标与任务模块中提出的任务所需要的相关教学资料和工具,如信息——教师制作的相关网页、多媒体教学视频、虚拟工作室;专业的背景知识;通过百度等相关搜索引擎搜索的链接网站等。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相关教学资源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自主探索和研究,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与传统的教学不一样,WebQuest提供的任务,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收集大量的资料,通过整理和分析资料,加强相互交流,加上教师的指导,慢慢地从过去被动依赖老师的学习方式,开始尝试独立学习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判断。

(四)评价模块的设计

课程评价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核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一种重要手法。以往的教学评价以笔试考核为主,往往以30%的平时成绩和70%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最终成绩。为了检验WebQuest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的成果,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将课程学习的每个环节都纳入了考核范围,即包含了平时成绩、实验报告、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答辨成绩。这种考核方式非常适合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能够使学生重视每个环节的学习,其通过综合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小组评价和答辨环节给学生评价过程增加了一个(下转第161页)(上接第65页)交流学习的平台,教师在这个两个环节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在学生的回答、小组的评论后进行总结性评价,查漏补缺,检查学生是否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通过评价互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交互,学习不再是被动式,而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构建一个个体化的知识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教师可以为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教师、学生、小组成员可以通过每项指标做出评价。

总之,将专业课中理论性较强的或不易懂的知识利用WebQuest网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职业能力,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使学生离开学校后能不断自我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爽.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5

[2]王铁男.WebQuest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3)

[3]崔贯勋,刘加伶,王勇,等.基于WebQuest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0)

[4]王爱芬.国外及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4)

[5]李世明.基于网络的WebQuest教学模式[J].呼兰师专学报,2003(2)

【基金项目】广西教学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B类(自筹经费重点)课题(2011B0030)

Webquest模式 篇4

近年来, 众多专家学者就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经过高考的历练之后, 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 他们不愿再接受低层次、以应试为目的的、传统的填鸭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同时, 飞速发展的网络学习平台由于更具个性、自主性、挑战性和趣味性正逐步成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优先选择。《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07) 提出“应开发利用网络课程,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与条件, 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

鉴于此,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02年推出了《新视野大学英语》在线学习系统 (New Horizon College EnglishOnline) (下文简称为NHCEO) , 并在2008年结合使用院校的意见进行了全面升级, 该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其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配合个性化教学的交互式教学管理平台。然而, 证据表明, 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少甚至从未利用到NHCEO的教学优势, 部分原因是出版社没有向使用该套教材的英语教师提供该平台相关的培训, 更因为很多教师对指导这类利用网络平台的探究性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知之甚少。本文立足于NHCEO的特点和优势, 结合实际课堂教学, 探讨Webquest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Webquest概述

Web Quest是1995年由美国的伯尼?道奇和汤姆?马奇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探究性学习模式。2001年, 已成为美国国家课程标准推荐的Web Quest模式被蒋鸣和教授介绍到中国, 但在过去的十来年里, 国内对Webquest的研究众多, 却仍局限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方面, 缺少创新和实证研究。

Web Quest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个体的自主性在建构认知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该理论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点, 学生应成为认知的主体, 通过情境创建、协作交流和过程反思等学习要素来实现知识构建的目的, 同时促进自己高阶思维能力。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直接传授和灌输知识, 而是提出Web Quest学习主题、提供网络信息搜索渠道、管理学生分组讨论、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提供在线答疑。

通常, Web Ques教学模式由引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和结论共六个模块组成, 每个模块又包含不同分支内容, 教学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各模块结构来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引言模块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情境”的创建, 了解其学习内容。任务模块应明确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它是Webquest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资源模块中不仅应提供与任务相关的资源, 还应帮助学生提高必要的探究技巧, 使学生具备信息采集和整理的能力。过程模块是指学生完成任务所经历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协作交流过程。评价模块不仅针对本次探究性学习的结果, 更要体现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团队协作水平的评价。在结论模块中, 师生共同总结反思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找出问题, 提出学习策略改进的可能措施, 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 Webquest教学模式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模式, 它并不适合教授诸如物理概念、数学公式、法律条文和英语单词这类涉及记忆方面的内容, 只有那些答案涉及诸多可能的主题才能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

三、基于NHCEO的Webquest教学过程设计

Webquest依托于海量的网络资源, 借助必要的多媒体技术,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 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近乎无限的教学资源。同时, 自主探究和成员协作相结合的主动式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学会分析、综合和自我评价的基本技能, 更重要的是, 学生可以通过独立解决问题的探索大大提高其创造性思维水平。

但是Webquest教学模式对很多大学英语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巨大挑战。教师不仅要熟悉其本质, 合理选择探究目标, 科学设计教学流程, 还要对数据库的建立和诸如Front Page、Adobe Photoshop之类关于网页、图像设计与发布等相关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有较高要求, 这也使得该教学模式在国内的普及受到了极大制约。

由外研社开发的NHCEO使得Web Quest设计变得相对简单 (如图1) , 基本能够满足Web Quest教学模式的开展。本教学实例为《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单元The Five Symbols ofAmerican Culture为学习内容, 基于NHCEO所创设的情境和提供的教学资源, 以Webquest为手段, 教学设计如下 (如图2) :

1.引言 (introduction) 。

教师可以NHCEO中的教学管理板块中, 利用“教学通知”和“教学交流工具”等子模块, 通过影像、图文资料等多种方式简短介绍美国历史文化、政治军事和经济生活等相关本探究活动的主题和背景, 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2.任务 (task) 。

NHCEO教学管理板块中“教学日程”和“在线作业”等子模块可以明确学生学习目标。教师应要求学生提出研究问题、研究方向, 并在讨论后通过PPT等形式向全部汇报成果。

3.资源 (resources) 。

任课教师可以在NHCEO中通过“网络课程”“备课中心”“学习工具和自主学习资源”等子模块, 帮助学生了解资源搜索的途径。

4. 过程 (process) 。

通过NHCEO中的“分组教学管理”和“学习进程监控”两个子模块, 任课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多个小组, 分别搜集有关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美国哥特人、野牛镍币以及山姆大叔等各方面的文字、图片和视频, 整理之后以PPT文稿演示的形式与同学进行交流。同时教师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制定步骤和时间表, 提出相关建议, 监控各组进程并记录个别学生表现。

5.评价 (evaluation) 。

教师可以利用NHCEO平台提供的“教学评估”或“测试/问卷中心”子模块设计问卷调查表, 要求学生针对探究活动的结果、参与程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作出客观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时就应把该调查表展示给学生, 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探究活动, 从而实现探究活动的效益最大化。

6.总结 (conclusion) 。

总结的目的在于反思Web Quest教学的过程与结果, 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策略, 总结整个探究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教师也可从中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以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Webquest遵循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学模式, 利益网络资源, 帮助学生创建适合于自主性、探究性学习的外部环境。Web Quest教学模式与NHCEO的结合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是现代化学习模式与现有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整合的有益尝试。

摘要:大学英语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把Webquest教学模式与众多高校正在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在线学习系统相结合, 探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Webquest,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苏冰.Web Quest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8) .

[2]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8) .

小学英语WebQuest教案 篇5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首先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交流工具,离开了这个实质,语言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把握这一实质,应当遵循语言获得的规律,从枯燥的语言知识讲解中和死记硬背的模式中解脱出来,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设计良好的语言环境,加强口语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学们,你们愿意把你们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借助网络资源来看看如何能够实现将口语交际运用于实践吧!任务:

通过本次学习,你将获得以下知识:

1、英语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2、英语口语交际的策略、方法

3、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用英语交际的习惯

4、将所了解的关于英语口语交际的相关内容制作成一份英语小报

以上任务将分组完成,在最后将分组汇报学习成果 过程:、围绕任务,拟定计划。(即:拟订从哪几个方面收集信息,解决问题)、把全班学生分成7个小组,每组5人,各司其职。每组组长一人,资料搜集员(information collector)1-2人,编辑小报(editor)1人,誊抄(copier)1人,汇报者(reporter)1人。3、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搜索资料,所得观点提供佐证。、小组同学互帮互助,如有不会上网的同学,小组同学可以帮他学会上网。要及时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与本组成员、其它小组交流讨论,或把对本组成员、其它小组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他们,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指南 :

1、学习者:

小学六年级学生。(对英语口语交际有兴趣并能通过搜集资料加之自己理解找到突破方法)

2、课程标准:

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关注英语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与探究学习。能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运用调查、讨论、查找资料、网上检索等多种方式,进行研讨,形成成果,并展示和交流。

3、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注意事项:

本课程需7-8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活动,给予及时指导,尤其要提醒学生在讨论中要注意对材料的准备,要学会聆听。

本课重在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助能力,教师要注意不要事先把主题等结论讲给学生。

根据学生情况将水平有差异的学生分在一组。资源:

1.http://(喇叭花——小学英语学习)另附:英语童话

1.http://tales.spkcn.com/

2.http:///klyy/main/Amricon%20story/(美国英语童话故事精选)4.http:///(儿童flash网)评价:

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评分时,分成两大部分进行,每一部分所占比例相同: 1)提交的小报:(50%)

版面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有新意(15%)。

内容是否充实(20%)。

书写是否工整,是否有拼写和语法错误(15%)。2)对任务的汇报:(50%)

内容是否充实、切题,问题研究是否有实效,实施是否可行(20%)。

口头表达是否流畅(20%)。

报告者是否仪态自然大方(10%)。结论:

通过对英语口语重要性及学习方法的研究,相信同学们收获不少吧!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将所学到的都运用到你的英语学习中来,多听、多说、多看、多想,做个英语学习的有心人。

Webquest模式 篇6

关键词:云空间;MI-WebQuest教学模式;高职英语

一、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的逐年扩招,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的英语基础薄弱、应试英语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较差。在这种生源背景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讲小话等现象成为了教师普遍头疼的问题,高职英语教学需要进行改革。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到

2020 年,要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基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时代需求,本研究者拟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网络传输、QQ群及微信平台,构建高职英语MI-WebQuest教学模式。利用网络优势,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整合、优化教学资源,颠覆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方式,采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效果。

二、云空间环境下高职英语MI-WebQuest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云空间环境下MI-WebQuest教学模式的内涵。MI-

WebQuest教学模式源于1995 年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伯尼·道格和汤姆·马奇教授提出的WebQuest教学。MI-WebQuest是WebQuest的新发展,指借助信息时代背景下丰富的学习资源(如MOOC,微课、网络课程),多样的学习工具(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IPad)和学习平台(如世界大学城空间、微信、QQ群等),实现多维度交互式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该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混合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依托世界大学城空间网络传输、QQ群及微信平台,参照MI-WebQuest 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素,构建高职英语MI-We

bQuest教学模式:空间课程资源建设、课堂MI-WebQuest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和效果总结四个部分。

(二)云空间环境下MI-Web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该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何克抗(2005)与李克东(2006)提出的混合学习理论为基础,认为在信息化教育教改的背景下,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以提高学习效益,同时建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该结构不仅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何克抗(2014)提出该学习方式需要营造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互动交流、学习者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等。

高职英语MI-WebQuest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基于世界大学城空间、微信及QQ群构建碎片化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泛在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学习环境。英语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学生通过协助、交流来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三、云环境下高职英语MI-WebQuest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云空间课程资源建设。云空间课程资源建设是开展

MI-WebQuest教学模式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构建空间课程资源应基于“能力本位和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教,学,用”的过程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未来职业需求来设计课程资源库。每个主题单元需进行精细设计。每个单元的课程资源分为纵向与横向两条主线:纵向资源分为听说、读写译及语言基础三模块,各模块各占50%、

25%和25%的比例;横向资源分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后拓展资源两大模块,课堂资源分为教学微视频、应用文体、常用对话,课后拓展资源分为背景知识、分类词汇、主题词汇、视听综合、实用翻译及实用句型内容分别占本门课程的50%和50%。

课程资源建设的主界面需包含导入引言(介绍本门课程的适应对象、适应的教学方法、节选的教材、主题内容等,帮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策略及教学要求)、任务的设置、资源库的创建(词汇库、句型库、对话库、写作库、翻译库、视频库、学生PPT作品及视频库、习题资源库和课件库等)、在线测试与交流等。

(二)课堂MI-WebQuest教学设计。参照传统WebQuest教学模式的设计要素,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基于云平台,开发多层次碎片式学习资源,利用多元化的智能终端,设计学习任务——选择任务——观看教学视频或微视频——分组准备及资源补充——学生微视频或PPT展示及评价 ——学习任务总结等六个模块的MI-WebQuest学习引导模式,该教学模式适合开展翻转式课堂教学及自主学习的需要。

(三)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对评价主体、评价过程、评价内容、评价工具、评价反思等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设计。评价主体应多元化、评价过程应动态化、评价内容应知识、能力及素质三位一体化、评价工具应人机一体化等。多层次个性化评价方式要求基于云平台建立有一定难度梯度系数的试题库、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进行网上自测,在系统学完一门课程后再进行课程测试。

(四)效果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PPT、微视频及在线测试,总结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及运用方面的相关情况,并分析总结其效果。将学生的成绩利用微信、QQ群及世界大学城空间进行及时公布,并推选每周、每月及每各个知识点表现好的小组及个人,构建较好的激励机制,以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在高职英语英语课程教学中,基于云平台,开展MI-WebQuest教学,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设计构建基于微信、QQ群及世界大学城空间等多维度网络学习资源,开发微视频、微测试、微知识等资源,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探究能力。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英语需求,基于云平台开发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网络探究,学生通过上传微视频、PPT及参加在线系统的网络测试,再通过多重评价,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及其运用情况,同时总结经验及不足。

在MI-WebQuest教学模式中,需指出,所用的学习资源不再拘泥于一本单一的教材,应来源于多种渠道;学习空间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可以是QQ,微信及世界大学城空间等;学习评价方式应采用多维度评价主体、多重评价过程、多样评价内容、及评价工具来进行。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广泛的信息,自主完成学习情境任务,探究解决各种问题,通过在线测试、完成微视频、ppt等作业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云环境的高职英语MI-WebQuest教学将不断发挥其教学优势,为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及促进信息化教学深入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Webquest模式 篇7

Webquest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伯尼·道格 (BernieDodge) 和汤姆·马奇 (TomMarch) 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 “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 由于该模式和万维网密切相关, 所以将其命名为“Webquest”[1]。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 由教师引导, 以一定的主题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使学习者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在网络探究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目的不是收集信息, 而是使用信息, 并帮助学习者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 也为教师将网络信息有效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提供了一种策略和工具。

无论是短周期还是长周期, Webquest在使用中往往被分为的六大模块, 它们之间贯穿在一起, 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实际的设计与操作中, 也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做个性化的调整和增减。

1. 绪言模块

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或有吸引力的图片等手段, 对学习背景和信息活动步骤做一个介绍, 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2. 任务模块

任务模块是Webquest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课程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是支持学生进行意义学习的各种真实问题组合。任务要明确、真实、可行、有吸引力, 完成Webquest的任务, 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问题, 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更高级的思维技能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

3. 过程模块

对学习者完成任务要经历的步骤加以清晰描述。将完成任务的过程分解成循序渐进的若干步骤, 并就每个步骤向学习者提出短小而清晰的建议, 其中包括将总任务分成若干子任务的策略。通过这样一系列步骤, 为学习者提供用以建构知识的“脚手架”, 让学生经历一些更为有经验的学习者所经历的思维过程, 以实现高水平认知。

4. 资源模块

提供完成任务可能需要的网上信息资源, 作为上网查找海量资源的定位点, 由于对要查找的资料已经有了一个定位, 学生将不会再在网络上迷失方向。这些信息除了包括在Webquest教学案例Web网页中以超链接形式保存的互联网信息, 还可以包括如视频资料、录音资料或书籍、报告等其他离线资源。

5. 评价模块

每一项Webquest都需要有一套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这个标准必须是公正的、清晰的和一致的, 并且适合特定的任务。评价人员可以是学生自己, 也可以是教师、家长和其他同学。通过经常性的、从各个方面进行的评价, 学生得以不断校准自己行为与目标之间的差距, 促使他们将经验迁移到其他领域, 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6. 总结模块

教师和学生都要对webquest过程有一个总结和拓展, 这会给学生提供总结经验的机会, 让学习者知道自己学了什么, 鼓励学习者将学到的知识拓展到别的领域[2]。

二、Webquest教学模式应用于历史教学的必要性

1. 有利于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推进历史课程改革

引导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是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核心要求, 更体现了应时代要求变革的世界教育趋势。

这种以探究为取向、开放度中等的Webquest教学模式符合各地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多样化需要, 让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 以更饱满的精神和张扬的个性去大胆质疑问题、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 使他们在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这将大大拓宽原有历史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为学生历史认识的提高和历史学科教育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多机会。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促进历史思维能力发展

学生面对这浩如烟海的网上学习资源, 能有效筛选和收集研究性学习资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角度看, 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在一个开放性环境中, 学生自主加工处理信息能力是个关键, 如果只让学生停留在通过计算机浏览和阅读网页回答简单低层次问题的层面, 那么很难保证其思维是否真正得以开启和发展[3]。Webquest教学模式更侧重于学生对信息的使用, 注重资源整合与利用, 对学习资源的预处理可以使学生快速而准确地评价、分析、搜集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提高自身信息素养。

3. 有利于培养师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 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 学习者必须改变在正规教育中以教师为定向的学习方式, 更多地采用自我定向的学习方式来获得工作、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21世纪, 构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教育教学手段将是现代信息教育。Webquest教学模式融合互联网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资源共享性特点, 使学习者在时间上、空间上和内容上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 这种方式无疑非常适合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Webquest教学模式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1. 激发学习兴趣, 生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与学的活动完成以后, 学习者在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知识—技能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一个有着明确目的的教学目标, 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任务是Webquest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一个好的任务应该是有趣而又难易程度适中的, 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各项历史技能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运用和发展。因此, 教学目标的选定除了参考历史课程的教学大纲, 还要考虑学生对一些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大多数学生的探究与参与热情。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可以从一些历史故事、影片出发,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主动从网络、书籍中去选择、分析各种信息, 进而明确下一步需要探索的问题, 生成教学目标。这也有助于学生运用较高层次的思维技能, 从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具体活动及这些活动背后所涉及的价值观。

2. 基于学生经验, 选择教学内容

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在一个真实的事件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或作出决策, 更好地理解现实, 客观地认识历史。除此之外, 史实明确的历史内容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狭窄, 因而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 对其进行探究的意义也不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好选择一些没有明确结论的历史内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3. 利用多种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主动探究

网络资源是实现历史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 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要先对网络资源进行预选, 为学生查找资源设置定位点, 以便学习者能在主题上集中注意力, 把学习重心放在使用资源而不是寻找资源上, 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阅读、整理各种历史材料和信息等的历史技能, 学会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来解决问题, 促进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4. 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教学评价

评价在整个学习的过程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学生完成的效果通过它来体现。在Webquest教学模式中, 通常采用量规表来考察学生表现的不同方面 (包括过程、结果、态度、情感等) 。在历史教学中可借鉴该模式的评价内容和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准备、学习经过、学习结果、学习认识、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自评、他评, 教师把关等。通过他们的评价, 能够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成效进行反思, 实现对学习过程的监控。

Webquest教学模式现在在国内还只是处于局部探索阶段,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规范, 该模式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将会有很大的生命力, 但是在运用时我们可以基于网络, 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网络, 还要结合学生实际, 整合自然、社会资源, 让Webquest模式在我国的历史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摘要:Webquest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网络教学模式, 该模式有助于更新当前国内历史学科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师生的终身学习能力。随着国内网络技术的发展, 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借鉴Webquest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Webquest,教学模式,历史,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Bernie Dodge’s website.http://webquest.Org.

[2]秦卫东.webquest:因特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1) .

Webquest模式 篇8

Web Quest的字面含义 是网络调 查。Web Quest教学模式由美国圣地亚哥州 立大学教 授伯尼·道奇 (Bernie Dodge)和汤姆·马奇 (Tom March)于1995年提出 ,是一种通 过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 它将专题研习与资讯科技整合运用, 即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寻求解决问题的相关材料、方案或技术等。Web Quest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网络为平台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育不应该给学生灌输知识, 而是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其积极发现和解决问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角色也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Web Quest模式在本世纪初被介绍到我国 ,得到我国教育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一个完整的Web Quest教学模式主要由以下几个方 面构成 , 即前言 (Introduction)、任务 (Task)、过程(Process)、资源 (Resources)、评估 (Evaluation)和结论 (Conclusion)六个部分。也就是说,Web Quest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特定的目标或任务,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对网络信息进行获取、筛选、比较和运用,最终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实现学习目标。

二、Web Quest整合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传统教学基本上属于任务驱动式教学, 学生往往是在老师讲授后,通过复习和作业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师的地位始终是主导, 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因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禁锢,形成习惯性思维定势,缺乏自主和创新。

Web Quest模式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 ,这种理念可以使师生之间实现充分有效的互动。同时,它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建设相整合的教育理念, 有助于教学双方利用网络资源优势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式终生学习能力提供更优化的外在条件。在Web Quest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关注。

Web Quest教学模式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要的知识获取者。教师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一过程中提供最合理有效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创设最佳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角色分配始终贯穿于Web Quest的六个部分中。

三、基于Web Quest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简单地说, 基于Web Quest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就是利用网络资源的授课计划及实施, 教师的具体教学内容依据此目标来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网络论坛、各种社交软件、Email等形式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知识传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习能力。学生经过亲身探索钻研,最终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学习成果的展示中收获成就感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基于Web Quest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 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了一种新的学习体验,为学生创造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在Web Quest教学模式下的课堂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教师方面,首先查找相关领域的网络资源并进行甄选;再次确定三至四个备用主题供学生选择;最后设计好任务执行的步骤及评价标准。学生方面,首先要根据教师的指导,在供选择的主题范围内,根据各自小组的兴趣,确定一个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协作;然后利用网络工具,通过合作、探讨、交流等形式进行资料收集,找出能为己所用的资料,即实施发现、归纳、推理、创新的思维过程,完成探究式学习;接下来各组成员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分析和重组,集思广益,以最佳表现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对学习过程和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结。

Webquest模式 篇9

Web Quest教学模式就是在网络环境下, 以探究为取向, 由教师引导, 通过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协作交流工具, 以一定的目标任务驱动学生对某个主题自主地进行建构和探索的学习活动。在这类学习活动中, 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特定的假想情景或者一项任务, 通常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 教师在制作的Web网页中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网络导航资源, 并要求他们以个人学习或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综合来得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Web Quest教学模式使学习者可以在以网络技术为支持的学习环境中“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 激发探究热情, 增强探究意识, 学会探究方法, 从而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Web 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Web 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于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看作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也就是说, 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教学情境的创设, 协作活动要贯穿在学习活动的始终, 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和验证、学习成果评价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会话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 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

2.2 建构主义理论在Web Quest教学模式中的体现

(1) Web Quest教学模式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Web Quest教学模式中要求学生对给出的问题通过对信息的分析与综合最终自己得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教师只起协助和促进作用, 并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2) Web Quest教学模式注重情境的创设。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 倡导情境教学。Web Quest中学生首先接触的便是“情境模块”, 用真实的事件、问题等创设一定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 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 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索, 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 Web Quest教学模式符合建构主义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要求。Web Quest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为学生构建一个动态开放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提供了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 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丰富的信息资源, 通过和其他同伴之间的相互协作最终得到对所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 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

(4) Web Quest教学模式倡导“协作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协作”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一。Web Quest中大多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仅凭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 如果以小组协作的形式来进行, 一方面利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协作, 可有效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另外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让学生看到不同于自己的观点, 从而实现对问题全方面、多角度的认识。

3 Web Quest学案的组成

按课程活动时间的长短, Web Quest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方式:短期Web Quest大约持续1-3课时, 其目的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 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大量的新的信息并理解它们;长期Web Quest大约持续1周到1个月, 其目的是对知识的深入分析、拓展和提炼, 要求学习者通过制作一些多媒体作业来证明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为方便学生的学习, 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教学目标事先将学习任务、活动指南、过程及学习要求等精心设计成Web网页, 这些承载学习方案的网页也被称为Web Quest学案。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的, Web Quest学案都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引言:或称为“情境”, 通常是对学习者提出一个急需解决或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引言中主要创设学习情境, 明确地提出学习者需要研究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适当描述, 同时要注意利用各种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 任务:“任务”模块是对学习结束后学习者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描述, 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任务的描述必须清楚、准确, 最终结果可以是一件作品 (如Power Point演示文稿) , 或者是口头报告 (如解释某一特定主题) 。

(3) 过程:在“过程”模块中, 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 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其中可以包括对任务分块的策略, 对每一学习者扮演角色或看问题的视角的描述等。

(4) 资源:该部分主要是向学习者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相关资源和工具, 一般以网站清单的形式提供给学生, 都是由教师事先经过了预选, 以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网上冲浪。需要说明的是给学生的资源并不仅限于网络资源, 也可以包括非网络资源。

(5) 评估:在每一个Web Quest单元学习中都需要有一套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必须是适合特定任务的, 要清晰、一致、公正。对于基于因特网的研究性学习这样一种较高水平的学习形式, Web Quest采用评价测评表来考察学生作品的不同方面。评价人员既可以是教师, 也可以是家长或同学。

(6) 总结:结论部分提供机会总结经验, 鼓励对过程的反思, 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 鼓励学习者在其他领域拓展其经验。它的另一个作用是为教师提供可以在整个课堂讨论中使用的问题。

4 结束语

Web Quese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学习构建了一个平等和谐的协作探究学习环境, 可有效培养学习者的沟通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 也为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方法支持。

当然, 作为新生事物, Web Quest也有其局限性, 主要表现在:首先Web Quest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设计经验和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 同时也要求学生每次上课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投入高水平思维, 若没有学生积极地投入, Web Quest就失去了它本该实现的价值。另外Web Quest较适合于综合性较强内容的学习, 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 加上是针对某个具体实际问题, 因而对于系统科学知识的掌握不一定优于课堂教学。如果我们能把Web Quest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 使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在教育实践领域里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摘要:WebQuest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 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它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动态开放的、交互性的学习环境, 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增强其探究意识, 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促进学生高水平思维, 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理论基础、特点及学案的各组成模块等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WebQuest,网络环境,探究学习,建构主义,学案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王跃.单元主题WebQuest的设计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 2003 (4) .

[3]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4]黄荣怀.一种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模型[J].中国远程教育, 2001 (2) .

Webquest模式 篇10

1 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

高职教育是以职业人才的培养为教学核心,这与高等教育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将高等教育的模式和经验照搬到高职教育中是不科学的,容易造成教学内容与职业培养的目标相脱节。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当前社会的就业需求,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进行职业能力判断的一项重要的参考条件。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时,要根据社会岗位需求合理地规划设计。了解职业岗位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并以此开展教学实践,培养工作能力,着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校方与社会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教学内容和计划共同商议和制定。社会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深刻地了解社会职业需求[1]。

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当中,Web Quest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突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培养高素质、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有效满足社会需求。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职业能力。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了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普及与推广,培养更多能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职业人才。但是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无法与信息时代社会职业需求相互匹配,教学方式和手段稍显落后,Web Quest教学模式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

2 Web Quest教学模式的优势

2.1 目标明确

Web Quest教学模式是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开展课程单元教学活动,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并有效地予以利用,以解决课程教学当中的任务和问题。在进行Web Quest教学时,先设计好教学任务,然后进行课堂组织教学。明确的教学任务说明了教学目标明确性,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完全围绕其展开。在明确目标的指引下,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Web Quest教学模式能够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Web Quest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是一次具有挑战性的创新,对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

2.2 资源优势

对于新时期的高职教育来说,信息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多的选择,能够极大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相比,Web Quest教学模式在信息资源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利用互联网这一巨大的平台,从中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Web Quest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要。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同样也带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职教育同样受到十分深远的影响。正是Web Quest教学模式发挥其资源上的优势,可以在教学当中创设多个情境问题,学生也能从中获得多元化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是难以获得的。Web Quest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地思考和探究,并学会收集和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并予以有效地分析、处理和解决。

2.3 良好的引导性

Web Quest教学模式当中,主要分为绪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结论等六大基本模块。这六大模块可以看作Web Quest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添加非关键性因素,比如分组、跨学科等活动。Web Quest能够将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小模块。将小模块当中的任务有序地串联起来,组织规划。在明确的教学目标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任务的分析和处理,学生在该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收获,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随着学生对于Web Quest模式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逐渐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接下来的学习[3]。

3 基于Web Quest的教学设计

Web Quest教学模式的设计,需要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以增强可操作性。根据Web Quest的各大模块,相应地予以设计。Web Quest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需要围绕着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进行,突出任务的真实性、整体性以及开放性,同时还要保证其科学性、趣味性,对于高校职业教育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某高职一年级进行调查研究,当前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之前,对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掌握有着一定了解,包括上网浏览、搜索信息,进行电子邮件收发等,对于office等办公软件能够简单地操作和应用。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Web Quest模式显然更能满足他们对于计算机的学习和掌握。

3.1 教学情境设计

情境创设与设计是Web Quest教学模式的核心,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需要贴近日常生活以及社会需求。教学任务要尽量保持真实性。对于该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本专业知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计算机基础可以作为本专业的辅助课程进行教学。因此在情境设计中,创设与学生本专业相符合的情境。增加学生在教学当中的参与度,吸引学生主动投入进来。学生能够在模拟现实的场景当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在情境当中能够寻找与教学目标相关的问题,并予以有效的解决和处理。在教学情境设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知识,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使Web Quest主题模块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4]。

3.2 教学任务设计

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主体模块的情境设计贴近于生活实际,教学任务的设计同样如此。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布置,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满足学生求知的要求。贴合实际的教学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升自信心,有利于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任务的难度要保证合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根据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决定。要做到循序渐进,从解决小任务着手,逐渐提升水平,锻炼思维能力。

3.3 过程设计

在Web Quest教学过程设计中,需要有效地拓展思路。对于过程模块来说,可操作步骤是关键性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起到指导、组织以及帮助的作用。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源与步骤,以小组或者个人任务的形式,分析和解决各类学习问题。在Web Quest教学过程模块设计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过程分析解读。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Web Quest教学中,将模块设计分解为出发、探索、创作、交流以及答辩等几个环节,并对每一个环节步骤进行描述分析,一般使用第二人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为其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和工具,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4 资源模块设计

Web Quest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而资源模块设计则是Web Quest教学模式设计的重要部分。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需要,向其提供与教学主体相关的信息资源。利用网络这一优势平台,以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提供给学生。当前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网络平台得到有效的利用,为Web Quest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4 结语

评价与总结是Web Quest教学模式当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在Web Quest教学完成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设置评价表格,结合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成绩进行综合性考量。以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Web Quest教学效果予以客观准确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总结,以获得经验。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总结,能够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善,有效地提升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

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职业能力的评价标准之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Web Quest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有着教学方面的诸多优势。借助网络平台,通过Web Quest的教学模块设计,以更好地发挥Web Quest的优势,能够充分满足当前职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就业需求,对高职院校职业人才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范燕,段旭,王芳,等.基于Web Quest的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1):49,84.

[2]蒋玉婷.基于Web Quest教学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12-113.

[3]樊伟,周正国.基于Webquest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设计[J].职教通讯,2012(33):72-73.

[4]黄亚娴.基于Web Quest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的实践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Webquest模式 篇11

WebQuest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发展性学习观念出发,帮助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思维和推理,使用信息来解决问题。为此,我在班级的网页“杜洋老师和她的学生们”上以“FOCUS”为原则[F:找出精彩的网站(Find great sites),O:有效地组织你的学习者和学习资源(Orchestrate your learners and resources),C:要求学生思考(Cha

llenge your learners to think),U:选用媒体(Use the medium),S:为高水平的学习期望搭建脚手架(Scaffold high expectations)]创建了“相遇问题”的WebQuest。

【介绍】

同学们,我们在通往数学王国的道路上又“相遇”了。在生活中,人们总会在某一个时间、某一个地点“相遇”。

“相遇问题”可是应用题领域中重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掘相遇的奥秘吧!

展示途径:小组首页。

【任务】

向同学们介绍两位新朋友——小强和小丽。小强无意中将小丽的作业本带回了家,于是两人马上打电话联系见面。这时小强和小丽遇到了麻烦:如果步行,两人怎样走才能很快见面呢?

同学们帮他们解决问题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① 小组讨论,选出合理化的见面方案。

② 观看两人相遇细节,并填写时间与路程的变化情况统计表。

③ 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展示途径:小组首页。

【过程】

一、选择方案

1.每两名学生组成一组,通过观察、讨论,归纳出三种见面方式。

展示途径:将归纳出的方案发送到消息板中。

2.各人在班级网页提供的投票站中选出一种最优化的见面方案。

展示途径:将归纳出的三种方案(小强去小丽家、小丽去小强家、两人同时出发途中相遇)设置在投票站中,供学生投票。

二、填写表格

1.四人组成一小组,操作课件,每分钟停一下,观察后填写时间与路程的变化情况统计表格。

展示途径:将多媒体课件或相关网络资源放置在共享文件和书签中,学生可根据资源说明自由选择、操作使用;填好后的表格,以文件形式发送到共享文件中。

2.四人一小组根据表格,继续操作课件,观察并讨论下列问题:“同时”、“相遇”的含义是什么?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地路程有什么关系?每经过1分钟,两人接近了多少米?

展示途径:消息板中将问题一一呈现,学生逐一解决并以回复消息的形式,进行反馈。

三、解决问题

1.发表个人见解,解决这道题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找到和自己探究方向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解决问题,并将小组的解题过程上传。

展示途径:在聊天室中发表见解,在在线用户中,点击自己小组同学的姓名与之单独对话;将解题过程传至消息板。

2.观察两种解题方法,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两种方法中,从思考方式和解题步骤上来说,哪一种更为简便?找出两种算法间的联系。

展示途径:在聊天室中与全体同学集体讨论交流。

【评估】

一、请同学们将在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得出的结论,在全班做口头汇报或以行动演示。(60分)

二、同学们,你们已经十分清楚自己的任务,又知道如何顺利地完成任务。现在,请你试用模拟相向匀速运动的互动程序,通过改变赛跑者的速度,移动赛跑者的初始位置,观察运动时的轨迹,呈递进式进行练习,深化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动手在线操作:

(1)基础性练习——赛跑者都在起始位置,速度相同。(10分)

(2)发展性练习——赛跑者都在起始位置,速度不同。(10分)

(3)迁移性练习——赛跑者中一人不在起始位置,速度不同。(10分)

(4)可选择性练习——赛跑者可相向或同向,速度不同。(10分)

展示途径:将网络standards资源放置在班级网络平台书签中,学生点击关键字直接进入互动程序进行操作。

【总结】

同学们,你们在老师设计的网页下,与同学分组努力合作,学会了基础的相遇求路程问题,生活中还有更多这类问题等待着同学们去解决。希望各位同学,将今天的学习收获上传到消息板中。让我们继续利用网上资源,探究各种数学问题,享受其中的乐趣吧!

展示途径:学生可在课后将本节课收获上传至消息板中,可以在书签中找到感兴趣的网站来巩固今天的学习内容,更可以将其他好网站补充到书签里。

【教师专页】

认知目标:1.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特点。2.能正确解答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课件,使用模拟相向匀速运动的互动程序,利用论坛进行协作、交流,培养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综合等推理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交流的能力与习惯,让他们逐步养成把信息技术当作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

情感目标:情感是教学的润滑剂,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式的学习,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掌握求相遇路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正好是两地的距离,相遇时间为两人所走的同一时间。

(注:2004年4月10日杜洋老师在上海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比赛”,以“相遇问题”一课荣获一等奖。)

总评

在“互联和共享”的价值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发展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样一节基于网络的数学课程整合教学的好课。教师利用网络技术与资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其意义已经不仅是课堂教学某些质的飞跃,更体现出教师的创新意识。

1.点线面的结合。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结构设计,将学科内容及各种资源,按WebQuest模式分布成5个板块,并借助班级网页的力量,让学生有了自主探究学习的场地、工具及航标。学生在网上冲浪的过程中,课堂教学也在“生动化”和“个性化”,教师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教学目的。

2.真善美的结合。

参与协作式的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究欲望;互动教学软件的合理运用,使学生品尝到了问题解决后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能动性、合作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感受创造性,增长创造力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真善美的教育。

Webquest模式 篇12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大大的推动了教育信息化, 越来越多的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中。这一切无疑也为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如何把握这个契机, 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针对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要求, 本文将WebQuest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 既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又结合大学英语互动与交流的特点, 可以将老师、学生和网络资源有效的整合起来。

二、WebQuest教学模式

(一) WebQuest教学模式的提出和定义

WebQuest教学模式, 最早是由B·Dodge和T·March在1995年提出的。这是一种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探究式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WebQuest教学模式, 通过给学生一个特定的目标或任务, 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对网络信息进行筛选、获取、比较、运用, 最终为完成任务提出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从而实现目标。

(二) WebQuest教学模式的构成

一个完整的WebQuest教学模式主要由前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和结论六个部分组成。“前言”对课文主题作一个介绍, 相当于教师上课前的“导入”部分。“任务”是对学生将要完成事情的描述, 往往以PPT或作品的形式呈现。“过程”是指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经历的各个阶段和步骤。“资源”是指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老师应提供有助学生完成任务的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图书音像资源等等。“评估”是指教师必须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及对任务完成的整个过程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结论”部分是指任务结束后, 师生相互交流讨论, 总结经验。

(三) Web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WebQuest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教育不是老师填鸭式的给学生灌输知识, 而是赋予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其自己去积极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三、WebQuest教学模式的意义

传统教学过程包含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这种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 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媒体正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教学中。WebQuest教学模式就是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的教学过程。这四个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将WebQuest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中, 将为大学英语教学信息化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途径。这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具有如下优势:

(一) WebQuest教学模式能让师生最大限度的运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它以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平台, 为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该模式开展教学, 教师拓宽了教学视野, 学生提高了计算机运用能力。

(二) WebQuest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发现式学习。WebQuest教学模式是给学生一个任务, 小组成员相互合作, 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 从而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 WebQuest教学模式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WebQuest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 收集、分析资料, 从而最终解决问题。这种训练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变得更有创造力, 后者应该是英语教育改革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 WebQuest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WebQuest教学模式通常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的, 小组成员间的充分交流与合作是任务完成的有效前提和保证。师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平台, 比如网络上的QQ、BBS、BLOG等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并且可以对问题进行协商和讨论。

四、基于WebQuest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以2002年出版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 第四册书第四单元是围绕美国文化的主题来展开的。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会在课文导入部分提到美国文化, 但大部分时间花在对词汇、语法、篇章的讲授。这种情况下,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使用WebQuest教学模式就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根据WebQuest教学模式的六大模块来安排这一单元。

(一) 引言

美国被称之为“大熔炉”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文化的多样性。有一位留美归来的博士, 应母校邀请做一个关于美国文化的学术报告。报告应涵盖美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 每一小组介绍美国文化的一个方面;各组完成后相互交流, 学习、欣赏其他各组同学所创作的作品。

(二) 任务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 每三人一组, 每组同学从美国文化各个方面中选择一个, 查阅美国文化的相关信息。每组准备一段15分钟的学术报告会, 包括 (PowerPoint演示文稿) 。三人中, 分别扮演留美博士兼主编、母校的校长兼图片编辑、母校的学生兼文字编辑, 准备一次关于美国文化的学术报告。图片编辑负责收集图片, 文字编辑负责撰写文字材料, 主编负责整个演示文稿的编排, 统筹规划。

(三) 资源

资源包括网络资源、音像图书资料、专家访谈等等。学生可以从以下网站获得美国文化相关信息:

(四) 过程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给出任务完成的各个步骤及相应的时间表, 就每个步骤提出短小而清晰的建议并给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具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完成各项任务:首先, 三人一个小组, 每个小组选择美国文化的一个方面, 小组成员分别扮演留美博士兼主编、母校的校长兼图片编辑、母校的学生兼文字编辑, 准备一次关于美国文化的学术报告。然后, 这三位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源, 寻找相关的信息。对信息进行讨论, 筛选后, 开始制作学术报告用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角色, 互相合作, 对演示文稿进行排版、润色。最后, 扮母校校长的学生作为主持人, 介绍该博士并主持现场, 扮留美博士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边演讲边展示文稿, 而扮母校学生的同学要在报告结束后, 提出问题。

(五) 评估

评估标准保持明确、一致、公平的原则。教师必须能客观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及对专题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估, 比例分别为50%:50%。对学生的学习结果, 以小组为单位划分一般、好、良、优秀四个等级评分。而对专题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估, 以个人为单位, 包括自我评估 (10%) , 同伴评估 (30%) 和教师评估 (15%) 。

(六) 结论

学生们热烈讨论, 分享心得, 就各个小组的演示文稿提出自己的建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 你们已经对美国文化各个方面有所了解。那么你们想过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吗?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推荐大家看一部反映中美文化差异的电影《刮痧》。

五、小结

本研究将WebQuest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 是将WebQuest应用于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一次实践与尝试。WebQuest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 要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构建知识的意义, 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这一模式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不但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并注重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摘要:如何把握信息技术革命这个契机, 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WebQuest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 既能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点, 又结合大学英语互动与交流的特点, 可以将老师、学生和网络资源有效的整合起来。

关键词:WebQuest,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为民, 杨改学.基于问题探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 2006, (6)

[2]苏冰.WebQuest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 2005, (8)

上一篇:高压电气开关下一篇:信息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