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整合

2024-10-28

课堂教学整合(共12篇)

课堂教学整合 篇1

当前语文教学有一个怪圈, 幼儿园教小学的, 小学教初中的, 初中教高中的, 高中教大学的, 但到头来谁都没教明白。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的衔接存在脱节现象。如何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首先要从教学目标入手。

一、明确目标, 有的放矢

要做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经过思考和实践, 我认为首要的是应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有的放矢, 才能有效的展开课堂教学。

(一) 六年级教学目标

1.能读准180个生字的字音, 认清字形, 并能正确书写。能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并能在表达中运用。进一步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能用硬笔、毛笔书写楷书, 且把字写端正, 力求美观。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 还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能借助中心句, 把握文章内容;抓住主旨句, 明确文章主题。阅读叙事性作品能简要概述事件梗概, 读诗歌能体会情感, 读说明性文章, 了解基本说明方法, 读非连续性文本, 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增加积累, 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以及指定的课文。学习浏览, 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 运用资料的方法, 并根据需要将资料按一定的标准分类。能提高默读的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 (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勤于写读书笔记。

3.能紧扣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 感情真实, 内容具体, 有一定条理;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下来。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练习从内容、语言、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 书写规范、整洁。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40分钟能写400字左右。

4.能有中心、有条理的表达;乐于参与讨论,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根据对象和场合作简洁的发言。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能抓住要点, 作简要转述。

5.积极参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 组织策划简单的班级、校园和社会活动, 学写活动计划, 总结, 演讲稿, 标语, 串词等。

(二) 七年级教学目标

1.掌握七年级语文课后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型、字义;会熟练的使用字典、词典识字。再用硬笔熟练地写楷书的基础上, 学习工整的行书, 提高写字的速度。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同时通过临摹、鉴赏的方式, 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力求有抑扬顿挫。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 能理清思路, 概括内容, 体会作者的情感, 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阅读中了解记叙、描写、 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解决疑难困惑。阅读文学作品, 有自己的感悟体验, 能赏析语言和品析人物。养成默读习惯, 提高速度, 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广泛阅读各种类型读物, 阅读总量不少于80万字。训练以读书笔记、读后感、读书卡片、赏析式批注、手抄报等多种方式进行阅读成果积累。诵读古诗文, 能借助工具书疏通大意, 背诵优秀诗文30篇以上。

3.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生活、自然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紧扣中心, 内容具体,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注重写作中构思立意、选择材料、列刚起草、修改润色的作用。练习缩写、扩写、改写等多种练笔方式。提高习作速度, 40分钟不少于500字。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 恰当地表达和交流。就适当的话题做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或简单的即席演讲, 观点明确, 有一定的说服力。专注的倾听别人讲话, 能明确对方意图, 并有针对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5.能积极参与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 如文学社办刊, 辩论赛, 课本剧表演, 征文等。能就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或查证收集相关资料, 展开调查研究, 些简单的研究报告或小论文。

二、目标整合, 有效衔接

从以上比较可以发现, 课程标准要求六年级与七年级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具有一致性, 只是七年级的要求更高一点也更全面。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衔接:

1.增加字词积累。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运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方法, 读出语气、语速、语调和情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默读、浏览的能力, 提高阅读速度。

3.阅读时培养边读边圈点, 敢于提问, 敢于发言的良好习惯。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提高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时能注意对象和场合, 学习文明得体地表达和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的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5.写作上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6.逐步养成课外读物阅读的习惯。学习记读书笔记和摘要, 写读后感。

7.具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由此可见, 中小学教师都要十分重视重点字、词、句的教学和阅读指导。作为六、七年段的教师, 在教学时至少要关注这两个年段的目标, 方能有的放矢又游刃有余的展开教学。基于学情, 基于课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整合, 将七年级的内容及能力训练点有意识的渗透在六年级的教学中。而七年级教学时, 常温故知新, 勾连之前的内容知识点, 不随意拔高, 也不“撞车”重复。这样也许就能实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 平稳过渡。

摘要:本论文基于两个课例分析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差异与脱节现象, 从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上提出笔者个人观点:中小学六七教师必须要同时明确语文六、七年级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整合, 最终才能实现有效衔接, 让学生平稳过渡。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有效衔接

课堂教学整合 篇2

今学期我们五年级三个班的教师自愿报名接受了学校布置得数学实验班的整合单元教学工作。我也有幸参与了这次实验教学的教改行列。说真的,对于教改,我真的是没有一点经验可谈。接过任务后,我们几个教师首先坐下来制定了一个整合单元教学的大体框架。框架定好后,我们积极争取其他教师的建议。经过了多次修改,我们最终八单元备课的基本路子定了下来。

单元整合教学,对我们每位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对一直五年级的教材,非常熟悉。单元整合教学非常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他要求教师的备课,更系统。

我们把备课分为基础探究、深化探究、应用探究几个方面。把政策教材重新划分,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我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在摸索中探究出了一条整合教学的比较成功的路子。虽然在备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可是我们的汗没有白流。我们虽然在备课中多流了汗水,但是我们的教学却轻松了很多。在学校事务多教学时间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比较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期中考试,我们用成绩证明了整合教学带来的成果。几个实验班的成绩都名列前茅。我们班的数学成绩达到了平均96分的高分。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赞扬。

下学期,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走教改的路。虽然道路非常的崎岖,但是我们每位参加教改的教师有信心也有能力走好这条改革之路。

虽然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后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要克服的困难也一定很多,教改中我们因为没有经验走了很多的弯路。但是有了今学期的一些成功的经验为基础,我想以后的路会好走很多。

有效整合,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篇3

数学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优化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运用,促使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它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提供了一个探索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锻炼思维、激发创造,优化课堂教学。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小学数学必须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多媒体课件正是这样一座桥梁。加强多媒体与数学课堂的整合,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优化了数学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现结合相关案例,就如何有效地整合多媒体与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整合呈现形式,优化情感环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营造学生研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例如,教学数数时,设计色彩鲜艳的花朵,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感,有时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如教学“比较”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课件)。“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小白兔和小松鼠,“兔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开心”……这样,美的画面和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于是,转入兔妈妈和松鼠妈妈的对话。兔妈妈对松鼠妈妈说:“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多。”而松鼠妈妈却对兔妈妈说:“不对,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多。”怎样知道松鼠妈妈的孩子多,还是兔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后,决定让小白兔和小松鼠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整合教材难点,优化思维过程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把静、动、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认识具有“催化”作用,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突出特点就是以生动、形象、具体的表现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形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尝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生沉尽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一般推导圆面积公式教学到此结束,可教师并没有就此罢休,而就此设问:“把圆剪拼成哪种图形的方法最为简单最易操作、推导?”教师这一提问把学生的思维兴趣推向高潮,这时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逐一展示推导圆面积公式的各种方法,学生很快归纳出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这样使学生达到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学生的思维提高到一个新台阶。

三、整合操作过程,优化信息反馈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可控系统。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反馈,否则就难以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只有利用系统反馈出的信息与预期目标加以比较,才能有效地调控教学过程,激励教学动机,矫正教学程序,检测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操作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全体同学展示教师的操作过程,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自己操作的正误。这种信息交流简单、明了、容量大。例如,“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运用传统教具很难讲清楚,并且花时较多,而利用计算机模拟剪拼,把圆等分成8份、16份……多次投映,将一个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时空内得到妥善解决,得到了圆面积公式,并有机的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這样,既有效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益。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作业与试卷评析中的信息反馈作业与试卷评析的传统方法,是师生用语言或板书交流信息。这种信息交流的弊端是:(1)信息交流量少;(2)印象不深刻。如果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把作业或练习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制成多媒体课件或直接接通实物投影仪上。在教师的点拨下,大家加以分析、比较;对重点、难点还可以重复在现;将反映好的解题思路的计算过程投影出来,能启发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这种评析方法既生动具体,又节省时间,效率还高,同时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四、整合教学环节,优化德育教育

落实素质教育旨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基础。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一位的。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德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激发学生奋发学习,掌握正确思维方法的“催化剂”。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在教会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之后,针对“1840,1949,1999,2008”等年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课件适时出示当时的片断。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合理整合和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可以使教材变得生动,知识变得丰富,学生变得主动,学习变得轻松。

参考文献:

\[1\]朱施南.多媒体教学与课件创意.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梦虎.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2006.5

课堂教学整合 篇4

《荷花》这篇课文是叶圣陶的作品, 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以及作者看荷花时的感受。我们设想, 通过对一篇课文不同的解剖, 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 把握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轨迹, 从而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对整合的认识, 自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合理的整合, 力争使语文课堂教学有所突破和创新。

●设计与实施

我们按照传统教学与现在的整合创新教学模式, 对第一课时分别设计了教案, 在两个水平相当的平行班中分别试教。

1. 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会认读生字, 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 理清课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学思路 (简记)

(1) 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

(2) 学生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3) 检查初读效果:

(1) 出示生字, 指名读, 齐读。

(2) 出示词语, 指名读, 齐读。

(3) 分小节读课文, 随课文讲解生字词语的意思。

(4) 齐读课文。

(5) 思考:课文主要写荷花的什么?

(6) 学写生字。

2.教学设计B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认读生字, 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 理清课文的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 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看图, 读文, 去欣赏荷花的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机整合语文教学, 将课文中难理解的文字形象化、音效化, 促进学生借助多媒体自主、个性化的阅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思路 (简记)

(1) 谈话导入, 多媒体展示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读和精彩的画面。

(2) 学生模仿电脑老师大声地初读课文。

(3) 师生互相交流读书中遇到的困难, 随后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借助多媒体课件随课文学习生字, 理解生字词语。

(4) 学生自由读全文, 指名分小节配乐读课文。

(5) 思考:课文主要写荷花的什么?

(6) 在电脑老师的帮助下学写生字。

●效果与讨论

1.两种教学行动产生的效果对比, 如下表:

2. 讨论

这两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其实是异曲同工, 唯一不同的就是在教学B中加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 主要整合点有:

(1) 有声有色的课文情境朗读。

(2) 随课文出示的精致图片, 如“挨挨挤挤的荷叶”“两种形态的莲蓬”“多种多样的花骨朵”等, 与课文相配的旋律。

(3) 生字词典。

就这些整合点, 使一节课产生了以下优势:

(1) 多媒体的课文范读以美丽的画面和精彩的朗读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情境, 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为学生读好课文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

(2)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 教师巧妙地借用媒体随文出示生字、图片、音乐等, 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挨挨挤挤”、“莲蓬”、“饱胀”等词语的意思。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习形式活泼多样, 如:上台指一指, 表演“翩翩起舞”, 配乐朗诵等, 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要求, 学生学得激情高涨, 效果明显。

(3) 教学生字时, 电脑老师的出现, 激起了学生求学的欲望。电脑清晰的叙述, 完整优美的书写, 使学生学得轻松, 还记忆深刻。

由此可见, 在语文第一课时教学中,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整合教学, 有利于学生发展和进步。一个好的界面, 一个有趣的动画, 一段动听的音乐, 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在语文第一课时教学中, 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整合教学, 也有利于抽象知识的形象化、具体化。如饱胀、义务等等, 学生在领会时, 很难重现客观存在。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 就可直接把现实世界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 为学生的认知过程提供有利支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通过巧妙地整合, 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 以各种形式、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激活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整合12法 篇5

康正明(湖北省郧县第二中学地理教研员

442500)

眼下,高中老师都有一个同感,那就是“新课改理论大车运,自培活动好忙人,外出学习花费用,到头来,学生的发展还是不称心。”我静静寻思,新课改的中心问题是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之后并有所发展。如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这就需要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而好奇心和兴趣又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因素。培养地理兴趣,方法好多,用现在最时常的一句话,那就是要“激活地理教学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地理课,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实现教学互动,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我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出12种激活课堂教学的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巧插趣味故事

激活课堂

在地理课堂中可以用地理故事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西亚”一节时,讲阿拉伯国家风俗习惯的一些小故事,阿拉伯人喜爱白色,很多建筑物的外观是白色的,在电视里也可看到阿拉伯人戴着白色的缠头巾和穿着宽大白色长袍。为什么他们喜爱白色呢?当然这与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关,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西亚气候干燥,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故吸热少,从而使学生对西亚气候形成长时记忆。然后启发:哪一位同学还知道有关巧用气候的故事?有一位同学举手主动讲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耳食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

二、幽默搞笑

激活课堂

我们在讨论地理地名时,有一位学生给大家讲了一段马季老师的地理地名相声:“暑假里,我到我的姨姨家去度假,我有两个姨姨,大姨叫夏威夷,家住冰岛,大姨家有两个表妹,两个表哥,大表妹叫爱尔兰,二表妹叫苏格兰,大表哥叫圣地亚哥,二表哥叫摩纳哥。她们都非常好客,我一进门,爱尔兰马上给我端上一盘刚果让我吃,这刚果呀特别硬,我用我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去咬都咬不开,急得我出了一身的阿富汗„„。”学生听了哄堂大笑,学习地理其乐无穷,打起了精神听讲,增强了学习地理兴趣。

三、用奇闻轶事

激活课堂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老师,学生自身思维被激活胜过一切外在管理约束,为调动学生兴趣,我时常采撷搜索一些奇闻轶事,尝试用奇闻轶事型事例教学法,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也激活了课堂。

例如,我在讲解解放初期因为国防原因建立的一些大型工业时,我引了身边的鲜未人知的轶事:1967年,因为国防的需要,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林彪看中了十堰这块宝地,欲在这里建立一个兵工厂,这里交通不便,易守难攻,但是又不能太张扬,于是,在防县一个山洞里修建兵工厂的同时,在十堰兴建第二汽车制造厂。又如,在讲到军事而兴起的城市时,我启发学生引用了我们身边的轶事说明与军事有关城市,有一位学生给我们讲了老解放郧阳府的轶事。同学们听了华然称嘘,现在终于明白老郧阳府设在河流拐弯处的好处。我们的身边还有这么多鲜未人知的新鲜事儿,地理课真好玩,增强了地理课兴趣。

四、用现场实物

激活课堂

大凡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共识:事例、教具并不只在教参里、网络上,而是学校内、教室里、学生中随处可见,因而引用事例大可不必舍近求远,可就地取材,即兴取系室内、眼前、身边,活生生的实物、事例。

我在讲解自然带时,指着窗外校园里的树木问同学们:法国梧桐,叶子大,冬季又落叶,是什么自然带的植被呢(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植被)?那么,夹竹桃和橘子树,叶子又阔又硬,冬季也不落叶,那又是什么自然带植被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植被)?同学们通过眼前的事物,不仅形象直观的认识了解自然带,而且对自己家乡的自然事物进一步有所了解。用现场实物激活了课堂,增加了学生学习参与面。

五、用乡土地理

激活课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众多莘莘学子们渴望认识外面精彩世界的同时,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有难以割舍的情结,独特的亲切感。适时挖掘,及时联系本乡本土事例,给学生以自豪感,从而激发浓郁的求知欲望,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激活了课堂。

例如,我们在学习意大利新兴工业与温州企业的对比之后,可以顺便结合我们鄂西北的实际,讨论一下家乡致富门路。鄂西北地处山区,属亚热带向温带过度气候类型,植被种类多样,农作物、水果品种高产优质,但是摆放在我们的零售超市货柜上的食品,基本是外来品,而我们家乡的水果或是便宜卖掉,或是烂到了地里,堆成山的红薯养猪了(传统的养猪方法成本是相当高的)。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我们这里为什么穷非曲直?大批的劳动力为什么要离开日夜思念的家乡?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他们的房前屋后都是财富,是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发展道路: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体系,把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包装,专业销售等。这样即发展了地方经济,又解决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同学们听了之后一阵骚动,冲冲欲动,有马上回去做好动员和指导的欲望,学习地理实用性真强呀!

六、热播影视剧

激活课堂

影视传媒对人的认识有巨大的辐射力,巧妙引用热播影视剧及剧中情景,极易引起师生的共呜,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实现了师生互动,激活了课堂。

例如,我们学习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时,我问:哪位同学在电影、电视上看到过黄土高原地形地貌?请介绍给同学们。有一位同学引用了今年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乔志勇带领他的马队出发到俄罗斯作茶叶生意,马队都是在那些沟壑里前进,并且那些村民们大都把房屋建在宽阔一点的沟壑里,大风从沟壑上空吹过,卷起一浪一浪的沙尘。同学们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自己看到的画面。同时,还从剧情中了解到中国的茶叶大省在江浙(江南丘陵)地带。这就告诉同学们:只要我们时时留心,处处都能学到地理知识。

七、巧引歌曲

激活课堂

作为中学生,对他们最有冲击力的、最有吸引力的东西,莫过于就是歌声了,我们在课堂上偶尔用上一两句歌曲,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实现了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活了课堂教学。

我在给同学们介绍“三江源”的时候,先告诉同学们“三江源”名称的来历,再讲到这个地方的环境保护情况,生态破坏程度等,讲到对长江水源的影响时,我情不自禁的唱起了《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几句唱下来,有的同学已能跟着唱起来,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词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黄河的爱,同时进一步了解了长江黄河,增强了环保意识,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再如,在讲黄河中下游某城市的工业布局是否合理时,我及时引入了《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乘着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提问:黄土高原上是否有东南风?西北风?分别盛行在哪个季节?所以,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城市的哪个方位比较合理(分布在季风对吹方向的垂直郊外)?

八、利用计算机网络化地理教学

激活课堂

利用计算机网络化地理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学模式。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们的课程改革越来越强有力的支撑之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说给我们的课程实施带来一种“解放”。这种解放不仅仅是突破“三一主义”(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巴)的樊篱,而是使课程实施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创造过程。就地理学科的特性而言,有许多内容是非常吸引人、极适合以计算机技术来表现及传递给学生的。地理学科内容极为多样且复杂,“空间”常是其着力的重点所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地整合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远距离立即互动传输等等,而这些特性正可以有效地被引入到认识空间、认识地理及改善地理教学上。通过计算机技术可结合多媒体的图文及影像来表现地理情景及教学内容,以达到丰富教材内容、吸引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成效的目的。现在的中学生最爱干的事儿就是上网,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又最能实现师生互动,培养了能力,激活了课堂。但是,我先说明一点,计算机网络教学只是教学手段之一,决不可全全代替教学过程,同时,在合适的时候用一下的确可以起到激活课堂的效果。

九、巧借新教材的“活动课”教学

激活课堂

为适应学生建立探究式、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模式的要求,高中地理新教材在每节课后都安排了一定的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内容与课堂教学联系紧密,又相对成为一个独立的单元,但又不同于以前旧课本里的思考题,也不是课后复习的翻版,它所涉及的是我们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现实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学以致用,同时,如果我们用得好,的确可以起到激活课堂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课时,我在导入时巧借了“活动课”的“试做天气预报员”,同学们通过“活动”过了一把主持人的隐,同时学生也进一步了解到天气预报要报道哪些内容,有哪些要素,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了师生互动,激活了课堂。

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

激活课堂。

讨论的形式不同,讨论的方法和效果也就不一样。在讨论式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了“讨论策略”的指导。如,发言人如何发言?如何仔细倾听别人的发言?如何评价别人的意见?不同的意见如何质疑、辩论?小组长如何组织组员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如何集中意见向全班汇报?变老师的一言堂为师生互动,激活了课堂。

例如,在讲授人类活动对世界气候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由于二氧化碳日益增多引起‘温室效应’,是弊大还是利大”,根据这一辩题,同学们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正方以全球气温升高 寒冷地带变暖 西伯利亚等地适于人类生存;气温升高和二氧化碳增多 积温高,光合作用增强 农作物增产;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云量增大,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全球气温下降,使全球气温恢复正常等论点论述利大与弊。反方以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部分融化 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平原和部分岛屿;全球气候异常 物种变迁,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等论点有理有据地进行反驳。通过这些讨论训练,学生由无话可说到争论不休,由不会抓重点与关键到抓出继续讨论的话题。

十一、教具的演示法

激活课堂,目前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地理专用教室,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师可通过地理教具的展示来营造地理学习环境。如要求在教室内张贴《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以渲染气氛;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手头所拥有的各种教具,借助教具去呼唤学生,去演示说明地理现象,去创设地理学习环境,使整个课堂笼罩在浓厚的地理氛围中。当然这也要求教师对各类演示仪、模型等教具的功能、使用方法有足够的了解。有些教师不愿使用模型,尤其是体积较大的模型,原因是这类模型比较笨重,带着它们进教室甚为不便。其实,现在的模型制作材料早已由发泡材料、玻璃钢取代了传统的石膏,十分轻便。我们要勤于使用地理教具,并且用的及时,同时也让学生参与制作、操作教具等,促进了师生互动,激活了课堂。

十二、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

激活课堂

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会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的优劣,正面的评价可以崔人奋进、鼓舞士气,而反面评价会搓伤锐气,使教学变得异常沉闷。因此,《课程标准》一改应试教育下仅关注终结性、单一的评价模式,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采用素质教育倡导的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的做法,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如果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评价应用得当,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激活了课堂。

多维理论整合引领英语课堂教学 篇6

【关键词】多维理论整合引领

我国新课程标准规定,英语是我国中小学的一门必修课程。它肩负着提高国民综合文化素质的任务,也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英语教学改革成了学校、家长和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用多维论引领英语教学改革是个有效的途径。

任何一个外语教师的外语教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一定的语言观。课程改革以来,这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认为语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手段之一;语言不仅是社会现象,也是社会行为;语言与思维是人脑两种不同的功能,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是在一线的外语老师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凭直觉和经验上课,课堂教学效果时好时坏,却不知道效果好坏的原因;还有一些教师理论上赞同某种语言观,而在实际教学中又不知不觉地采用与这种语言观载然不同,甚至背道而驰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在英语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收效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成为应付考试的机器。落后的外语教育理论、机械的教学方式,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倡导更新教师语言观,整合先进的语言教育理论引领英语课堂教学,采用贴近学生实际多维互动对话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言习得理论认知教材

教材是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只有用习得理论认知教材,才能更好地整合教学要素,才能充分发挥系统功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教学设计要对教材开发加工

教材是教育专家根据国情和国际情况编写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专家、学者编写的教材普遍倾向于科学性,往往缺少人文性。教材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本校、本地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教师必须运用语言习得理论认知教材,开发教材,创设有情有意有趣的教学情境,更符合学生胃口,让学生与情境互动获更多的情境体验。

2、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英语教育是一种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必须以语言习得理论(Language Acquisiton Theory)为指导。语言习得理论最有影响的人是美国加州大学的Krashen教授,他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对外语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人们习得语言的过程需要理解信息,即接受“可理解输入”。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他把可理解性输入定义为“i+1”,其中i代表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或能力承担。1表示语言输入中只包含一个或少量的新知识点。学习者接触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的语言输入应该是“i+1”。如果学生平时积累得太少,输入量就不足于产生输出,学生就无法形成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这是教师教学设计必须要认真思考的。

3、语言输出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

针对Krashen的“输入假设”,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她认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是两种载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技巧,语言产出能力只能通过促使语言学习者产出语言的活动——语言输出,而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这一活动才能有效习得。

Swain在她的输出理论中指出,语言输入仅仅使语言学习者习得语言理论能力,而语言输出即产出能力包含大量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单纯靠语言输入是获取不到的。因而语言产出的能力应以接受语言输入培养起来的语言理解能力为前提和基础,然后通过积极的、创造性的、大量的语言输出实践形成的。

“语言输入假设”和“语言输出假设”是语言习得理论的重要内容,经过语言教育实践者的实践检验,形成语言教育的共识,成为指导我们教学设计的理论。当然仅有这两点理论还是不够的,“两种假设”也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

4、“习得理论”对教学分析启示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我们在处理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获得有效或高效的效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新知识最难处理的是有限性和可理解性。因为只有教学内容在可理解时语言习得才可能发生。如果学习者无法理解输入或太多的信息,那会是一种无效输入,即使引领学习者注意,也很难对它进行进一步加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2)、教材内容输入的多样性与足够性。信息时代要更多地借用媒体与网络手段。这需要教师思考相关知识的联系,输入足够的可接受信息,输入方式的多样化、多渠道。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包括跨学科知识积累,正如前面所述外语教学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

3)、教材知识呈现的情境性。创设学生感兴趣蕴含内容的情境,引起学生注意,从而为进一步加工处理信息提供条件,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个心理安全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学习,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消极情绪使人沮丧,不利于信息加工,积极的情绪催人奋进,提升学习者信息加工能力。

4)、教学设计时应考虑“输入”与“输出”的均衡训练,只重视输入或只重视输出训练,学习者很难均衡发展,有效地掌握一门外语。如句型教学法偏向注重输入,流行时间不长,效果不够理想,交际法只偏好输出,忽视了输入的功能,口语上去了,语法、写作又出了问题。因此要把输入与输出整合成有机整体,教学效果才能不断提升。

二、多元智能理论认知学生

认知学生可以有多种途径,多元智能理论是全面认知学生,又有助于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理论。

1、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理论诞生

“多元智能理论”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Howard•Gardner。一九七九年“零点项目”承担了研究人类潜能本质及其开发的课题后,加德纳受命由他写一阐述人文科学领域中建立人类认知本质理论的专著,一九八三年他将他的研究成果发表,这就是著名的《智能的结构》一书,它的出版标志着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的诞生。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假说是每个人在学习和使用概念、技能上存在着天生的优势和偏好差异。他证明了每个人有八种以上智能。只要潜能开发得当,都有可能获得成功。

1、言语—语言智能:有效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的思维能力;

2、数学—逻辑智能:有效进行计算、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思维能力;

3、音樂—节奏智能:对音质、音量、旋律、节奏等具有敏感性、具有成功运用这些要素的思维能力;

4、身体—动觉智能:运用整个身体或部分身体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思维能力;

5、视觉—空间智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模式,并能运用这个模式和思维能力;

6、交往—交流智能:理解他人,并善于处理自己与他人的思维能力;

7、自知—自省智能:是一种深入自己内心世界的思维能力;

8、自然—观察智能:指那些能够熟练运用公认的“民间分类学”的人。

2、多元智能理论的帮助观

Gardner创建多元智能理论否定了线性的、单一的智力观。指出人类的思维方式,即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他认为单纯用纸和笔来区分儿童智能的高低,甚至预言他们来的成就是片面的。现在标准化考试过分强调了言语—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许多学生的优势智能也得不到开发,造成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时成绩很好,工作后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对人才极大的浪费。

Gardner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不仅提出了智能的多元性,而且,他不认为这些智能不是简单地平行存在着的。他强调指出:“我们人类拥有一组相对独立的智能,所谓“一组”,即结构的意思,尽管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发挥智能功能时,必须以“组”的形式进行活动,也就是必须协调动作。脑科学家强调必须用整合观点认知脑功能,脑不同区域有不同功能,研究显示,许多高级功能的完成需要有不同脑区的共同参与,智能的发挥也一样。

3、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观

Gardner认为,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聪明的,但每个人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却各不相同。一名学生语文、数学成绩不好,但在体育、音乐、美术或其它方面有所专长,同样是高智商的标志。世界上几乎不存在什么“笨人”,每个人在八种智能里总有其突出的地方。他强调“有一种说法很普通,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不同的智商,主要是由父母生理遗传因素所致。我们的理论是对“智商”这种说法的批判。

教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能强项与弱项很有益处。这能和学生增加自信,相信他们都有学习能力,只是途径不同。这对学习具体课程不如其他人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更重要的是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优势智能,建立自信心,然而把优势智能向弱势智能领域渗透。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开发。

三、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课堂教学

1、课堂教学过程认知的发展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过程充分体现教学行为。不同的理论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不尽一致,也就有着不同教学行为。国内外专家对教学过程发展的本质论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观点:

1)、我国教学论专家王策三认为,“教学过程确实是一种特殊认识过程“。

2)、我国教育论专家李秉德编著的《教学论》认为,“教育活动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

3)、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S.Brunner)认为,“教学过程是促进人的成长过程,主要是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

4、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叶澜教授曾说,“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过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无效教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更精准的认识,对传统教学认识的重大突破。

2、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认识

建構主义者有句名言,“知识是学会的,不能被教会”。这句话一定程度也反映他们对课堂教学本质的认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事物的意义,不同的人理解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这种不存在统一标准的客观差异性,本身就构成了丰富的资源。通过情境设计,协作对话和意义建构等形式活动,学生可以超越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事物,看到哪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检验与自己相左的理念,学到新的东西与体验,对知识进行重新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还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是不可能由他人来替代的。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基础上,对新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解,而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系统又会因新信息的加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师应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进行情境设计、协作对话、意义建构的方式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主动完成认知过程,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教学过程。教学实践显示,完成教学过程需要多元理论对教学环节和要素的引领和支撑。才能逐步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导入,贴近学生,多维互动的导学和一目了然的课堂收尾。

实践表明一种教学方法源自相关的教学理论,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教育发展的产物,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优越性是能较好地解决部分教学问题,局限性是不能解决一切教学问题。所以我们提倡多维教育科学理论的整合,引领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观念的变革和教学要素的整合,在有效教学道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陶西平. 多元智能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Laura Erlauer《不可不知的用脑教学法》黄珂、陈萍译,中国轻工出版社.2006年。

[3]Howard Gardner《智力的重构》霍力岩等译,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年。

[4]吴文侃.《比较教学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5]Leslie M.Boobe lssu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Newbury House Publishers 1988。

课堂教学全息整合评价研究 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全息元,有效性,整合评价

“全息论”认为:“部分(子系统)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包含着相同的信息,或部分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1]这就是说整体中的任何一个点或任何一个子系统,都是整体的缩影,都具有其他子系统和整体中的全部信息,这些部分或子系统被称为“全息元”,而那个整体就是“全息体”。把“全息论”的含义运用于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构成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要素是“全息元”,其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状况,都包含着课堂教学这个“全息体”的整体信息,并同时包含着课堂教学其他“信息元”的信息。任何一个系统中只有各子系统和要素实现有机的组合,才能发挥各子系统、各要素及整个系统的最大效能。为此,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全息整合评价研究。

一、“全息元”专项研究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所有的活动都可归结于三个元,即“教师提问”、“教师点评”、“学生活动”。这些相对独立的全息元,有各自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能不同程度地反映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而三个信息元的整合则可以反映整个全息体的全部信息。

1.教师提问有效性研究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教师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还能及时掌握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和不足,便于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提问数量。

提问数量是影响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前提。教师要根据文本及学生的特点,设计出较为合理的提问数量,来解决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如果提问数量过少,往往很难全面揭示所要探究的内容体系。而提问数量过多,则容易导致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缺失对问题的灵敏度。而教师提问数量是否有效,主要看教师是否精心筛选问题,数量是否得当,即教师是否根据学生年龄、学生学情、学科特点和不同课型,适当调整提问的数量。确切地说,就是根据不同的学龄、学情、学科和课型拟定与之相适应的提问数量区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2)提问内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这句名言正好揭示了课堂提问的最为关键的问题,即教师提问内容设计的巧妙、独特,能切中学生的要害,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这就使得提问内容的评价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而提问内容的有效与否主要看是否紧扣教材和学生实际,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展开。具体地说,即是否兼顾重、难点突破和其他学习内容的涵盖,是否具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是否综合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

(3)提问技巧。

提问技巧是指教师根据问题的性质及提问的对象所使用的技巧,它体现了教师对提问的场合、持续时间、问题类型、提问密度、提问顺序以及提问态度的独特把握。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的路径,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并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认知结构的良好建构。可见,把握好课堂提问技巧对提高教师提问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认为提问技巧的有效性主要看:提问语言及辅助是否恰当,提问形式是否灵活,提问时机是否合宜等。

2.教师点评有效性研究

所谓教师点评,就是教师以“点”和“评”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点拨和评价。点即点拨,意在使学生的思路方向更正确,思路范围更广阔;评即评价,评价学生的思路新不新、可不可、行不行、好不好,从而激发他再思考、再创新、再完善。点和评是一对有机的统一体,它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1)情感把握。

教师点评时恰到好处地情感把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在点评时该如何恰如其分地把握个人的情感呢?我们认为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情境,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用热情的态度、客观的措辞,对待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教师点评时情感把握是否有效,主要看教师点评是否有感染力,即评价语言是否幽默生动、表扬肯定是否具有激励性、批评指正是否委婉。

(2)时机把握。

时机把握即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给予及时地点拨、引导,对于学生学习活动中不断的生成进行及时地评价。“成功的秘诀,在于随时随地把握时机(宙斯累利语)。”教师对学生的点评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灵活把握点评时机,就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震撼的力量。一堂课中,评价教师点评是否能把握时机,关键在于是否点在学生的疑难之处,能否及时评价学生中的生成(即能否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成果、能否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能否及时评价学生的错误信息)。

(3)尺度把握。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独立的、有差异的个体,每一个个体生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人格等不同的特点,使得他们发展的速度和轨迹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课堂点评中就需注意尺度的把握。尺度把握即教师正确估计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并科学地加以引导,既不能放任自流,任学生信口开河,也不能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教师在点评时如果能恰当地把握点评的尺度,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从而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高峰体验。该如何恰当地把握尺度呢?我们认为主要看点拨是否点到为止,是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是否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

3.学生活动有效性研究

新课程下的课堂越来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活动充满着整个课堂教学。学生活动的有效程度可以折射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这就给课堂教学全息整合评价研究以一个新的“全息元”——学生活动有效性研究。

(1)活动时间和形式。

课堂40分钟应由教师主宰,但不能为教师独霸。教学活动的全部,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他有着和教师的互动、学生的互动和自己个别活动的时间。为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在时间总量上深考虑、加限制,在课堂时间总量的分配上大胆革新。另外,教师与学生活动的时间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思想,所以在课堂中还要注意教师与学生活动的时间值。一节课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个体活动,这些活动基本上贯穿于整个课堂。

(2)活动数量。

新课标指出:现代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课堂是学生活动的场所,一节课中学生活动是否有效要看学生参与的数量。学生活动数量是指一堂课中有多少名学生参与了学习活动,各类学生是否都参与了活动。具体可以看:学生举手人数(即学生是否大面积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和学生展示人数(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不同方位的学生是否得到了展示的机会)。

(3)活动质量。

学生活动质量是检验学生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它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质量、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质量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质量。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质量主要看学生是否与教师进行大量内涵丰富的对话;能否针对某些问题或产生的冲突与老师进行探讨、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质量主要看生生之间能否聆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能否积极参与他人讨论(或辩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与文本的互动质量,主要看学生是否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能否针对文本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努力解答。

二、“全息体”整合评价研究

“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同时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教和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彼此不可分割地联系着。”[2]同理,课堂教学的“全息体”评价也应是评“教”、评“学”的有机整合,具体地说,即整合“教师提问”、“教师点评”和“学生活动”信息元的有效性评价研究推演出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评价。从而构建一个三点一体的球形评价体系,以求对课堂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

1.教师教的评价研究

现代教学观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作为专门受过训练的教育者的领导、引导、启发作用时,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激发和培养,学生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3]由此,我们认为,对教师的教进行正确的评价,既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目标定位评价。

新课程对学生发展确定了这样的目标: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关注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定位才是有效、合理的。而教师教学目标定位是否有效主要通过教师的提问来实现。因此,我们将目标定位评价锁定于“教师提问”这一信息元的有效性研究,即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是否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是否明确、具体、有层次、可操作。

(2)教学理念评价。

教学理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也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可以这样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能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挖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理念评价主要整合“教师提问”、“教师点评”两个信息元的有效性研究来整体评价教师的教学理念,即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是否具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是否体现创新理念;是否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

(3)教学内容评价。

教学内容即教学材料,教材并非教学内容。研究表明:对学生学习来讲,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编选、研究和分析比拥有的材料是否丰富和高档更加重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根据自己特定的教学需要和自己所面对学生的特点,巧妙安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评价研究也就随之应运而生了。我们认为评价教学内容是否有效,主要整合“教师提问”、“教师点评”两个信息元的有效性研究,并加以综合判断:是否从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出发创造性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重点是否明确,难点是否突出;是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发是否得当;教学内容是否开放,容量、密度是否合适。

(4)教学方法评价。

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主要手段。教学方法的恰当运用对课堂教学是否有效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整合“教师提问”、“教师点评”两个信息元的有效性研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系列的评价:是否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是否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思维;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又有自己的特色;是否善于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是否能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5)教学过程评价。

“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4]它包含了诸多要素:教师、学生、文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为使这些要素能够做到有机配合、有序运行,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整合“教师提问”、“教师点评”两个“信息元”的有效性研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研究,即评价教师思路是否清晰,布局是否合理;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是否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否构建了对话的课堂;课堂节奏是否疏密有致、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6)教师素养评价。

教师综合素养高低,关乎其所导演出来的课堂效果,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和学习成绩。现代教学中,教师素养通常包含三个层面,即文化底蕴、教育追求和教育智慧。而这三个层面的素养又间接地反映在教师的课堂提问和点评上,故很有必要整合“教师提问”、“教师点评”两个“信息元”的有效性研究来整体评价教师素养:基本功是否过硬;文化积淀是否丰厚;角色转换是否到位、得体;教态是否大方、有亲和力;是否具有较强的科学预设和捕捉生成并有效处理的能力。

2.学生学的评价研究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从教与学这对矛盾看,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学生学得不够主动、积极,生成不够有效,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那么,一切 “教”都毫无意义。

(1)目标达成评价。

“一切教学设计、一切标准和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学有所得、有所发展服务的,如果违背这一点,再完美的课也是无价值的,对师生来说都只能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5]教学目标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达成,是评价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监测目标是否达成,其评价的标准还是在学生活动所反映出的种种信息上:大多数学生是否能比较轻松地完成任务;学生是否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都有所提高。

(2)参与质量评价。

“优化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可见,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信度和效度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参与质量评价主要由“学生活动”这一信息元的有效性研究来整体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能自主学习、积极学习;是否能深入思考;是否能进入情境;遇到困难,是否能努力克服困难;参与是否有效。

(3)生成质量评价。

教学的本质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创生的过程。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生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学生的这一变化,我们称之为生成。学生的生成虽常始料未及,但其质量的高低往往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因此,我们需整合“学生活动”这一信息元的有效性研究,对学生的生成质量进行整体评价研究,即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否从教材和学习中得到较深刻的个性感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是否能及时总结学习所得,并获得相应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存臻,严春友.宇宙全息统一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52.

[2]凯洛夫.教育学[M].陈侠,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30.

[3]许洁英,王嘉毅.从现代教学论观点看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1998(6):57.

[4]李龙.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1999(4):24.

整合助推数学课堂 篇8

●整合使数学更贴近生活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 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 并且对此更感兴趣。因此, 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 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同时, 也让教师拓展知识视野, 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 使教材“活”起来。

比如, 我在教学《生活中的大数》时, 事先拍下一段反映校门附近一个十字路口的交通状况的录像, 输入计算机并在大屏幕上放映两分钟,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数出这段时间内, 大概有几辆车通过;然后引导学生算出一小时大约有几辆车通过;再算出一天有几辆车通过。让学生在这个生活实例中学习从几十到几百、几千、几万等较大数。我还在网上下载了一段有关国庆五十年庆典阅兵方阵 (近似) 的视频, 强化了十个百是一千, 十个千是一万的概念。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 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 激发学生创新。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 课前我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 (包括上网) 搜集有关数据, 课上派出小组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 有的是中国的人口数量, 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 有的是去年中国国民总收入……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 学生轻松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整合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 学校主要的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带着目的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 把数学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种做法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 我在《时、分的认识》的教学时, 运用网络平台, 构建了一个无时空限制的数学大课堂。课前, 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 并以课件和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回家或在学校上网查阅、收集有关信息。上课时, 学生了解了学习任务以后, 组成材料收集、计算、整理与统计数据4个小组, 在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 (或自己查找的信息) 进行个别化和小组合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 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了解有关时、分的概念, 灵活掌握时、分的有关知识和单位之间的转换, 了解古人如何识别时间等知识。

●整合使数学课堂更精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 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之后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形式呈现多媒体化。

例如, 在《时分秒》的教学中, 我在计算机里设计了一个能控制的时钟, 先让学生感受“滴答”两声是一秒。然后, 在秒针转一圈的同时, 让学生看一段一分钟填满的颜色带, 再让学生看一段一分钟放完的卡通片。我发现学生在前面一分钟显得很无聊, 后面一分钟显得很快乐, 再问学生哪段时间长一点, 都说第一段。接着让学生边数“滴答”边看一段一分钟填满的颜色带, 再让学生边数“滴答”边看一段一分钟放完的卡通片。学生感觉很奇怪, 原来时间一样长!

整合教学,让语文课堂简约灵动 篇9

一、深度开发教材,促成内容的整合

中学语文课的教材不是语文能力训练型的,而是文选型的。单元教学顺应了讲究效率的时代潮流,较之传统的单篇教学,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单元型语文教材目前很难灵活有效地适应教学现状。而专题整合教学的出现,有望解决教学的灵活性问题。整合教材有四种常用方式,即在单元之内进行整合、在单元与单元之间进行整合、在各册教材之间实现整合、在课内文本与课外文本之间实现整合。所以在新学期开始,语文教师就可以打破单元之间的界限,根据需要自由整合。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们会发现同一作家的作品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各册语文书里。李清照早年优裕,晚境悲凉,她的词抒写自然,伤时感时,清丽优美,典雅情致。人教版选入李清照的词有七上的《如梦令》,九上的《武陵春》和九下的《醉花阴》。作为语文教师,就可以巧妙地根据她的人生经历,补充《一剪梅》《渔家傲》《声声慢》等词,并整合成这样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的词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同样人教版选入杜甫的诗有7首,只需稍加整合,就让我们看到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是如何变成忧国忧民的老翁。在现代诗歌教学上,我则是遵循中学诗词鉴赏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各册教材之间实现整合:一是知人论世而了解背景;二是通过美读和咀嚼而深入意境;三是借助比较而得其主要特色。通过整合,采取美读、对比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按照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把最重要的诗歌流派串联起来教学,从最初的以胡适为代表的“尝试派”,一直讲到“大学生派”中的王家新和“蓝星诗社”中的余光中,同时和孩子一起读舒婷,读江河,读海子,读食指……,在唯美音乐背景下,课堂书声琅琅情思荡漾,课后才思敏捷抒写性情,学生受到激发,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而且表现出良好的语文素养,教与学达到了和谐的境界。

因此从课文内容看,可以整合相同体裁的作品、相同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相同时代不同作家的作品等。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可以“同中求异”,发现不同文本的个性特色,也可以“异中求同”,把握文本间的共性规律。对于作家相同、体裁相同、思想相似的文本,多采用“同中求异法”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每个文本的个性特色,培养学生把握文本间的细微差别的能力以及对问题进行细致思考的能力。

二、机智生成课堂,促成策略的整合

新版语文书最大的亮点是增加了“写作”内容,这对一线教师无疑是雪中送炭。通过一系列摸索,我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角度进行整合,从教材写作手法、写作技巧入手寻找整合点,对学生进行序列性作文训练。例如八下第五单元的写作目标是“学会说点儿道理”,其中选取了《紫藤萝瀑布》和《伟大的悲剧》中说理的句子,针对学生“言之无理”的现状,我和他们一起在教材里穿梭,找到更多类似的文章,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蝉》《贝壳》《谈生命》等,然后通过给段落补写说理结尾等方式让他们懂得:在描写和叙事之后,自然而然地说出道理;随文夹叙夹议,分层说点儿道理;通过写景状物阐发深刻的道理。通过整理,学生找到依托点,写作更有广度和深度。在训练咏物抒情散文写作时,我整合了《紫藤萝瀑布》《蝉》《贝壳》《那树》等美文,让学生看篇、看段、看句、看词,从中感受精致简洁的首尾呼应,浑然天成的“人”“物”穿插,痕迹不露的时空穿越,由实向虚的自然升华,整体到局部的有序展开,巧夺天工的比喻拟人,雅致新奇的文言气质等,同时训练“引出事物”“描述事物”“因物抒情”这一咏物抒情散文的写作模式。同样,在训练写“人”类专题写作时,可以整合《秋天的怀念》《背影》《我的母亲》《王几何》《我的老师》等,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构思规律、创作风格等方面入手加以探究和整合,合理地确定写作重点和写作目标的高度,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份真情实感,更能系统地学到记人叙事的精髓。

三、巧妙前后勾连,促成新旧的整合

激活旧知就是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设法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架起通向新知的桥梁,运用制造冲突、寻找异同点、解剖典型、分析迁移等方法来达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文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整合,激活原有的知识,加强文本的对比训练,引入生活经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其实我们往往可以从课后练习题和试卷中找到整合点,在考试复习阶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了解了通过“我”的眼光讲述于勒故事这一作用后,就会自然而然地解答《孔乙己》的课后练习二: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小伙计“我”的眼光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从而体会到这种写作角度与直接用第三人称的不同效果。一模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要求分析小说《军装》题目的含义。其实联系阅读经验,我们发现,《军装》文中“军装”作用和《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花儿”作用非常相似。情节上,《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爸爸的花儿”是线索,同时串联起了所有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小说《军装》借助“军装”的穿和脱变化展开情节,“军装”是线索,串联起各个人物和情节。人物上,通过花儿,我们认识了爸爸,侧面刻画了爸爸形象;通过军装,认识了主人公“他”,从侧面刻画了“他”的形象。主题上,这里的花有象征意义,花儿落了,既是爸爸养的花落了,也象征着爱花的爸爸离世了,我的童年也随之结束了;军装也有象征意义,象征民族,象征记住历史、珍爱和平。虽然在答题过程中没有正面提及关于《爸爸的花儿落了》的阅读经验,但这种阅读经验已经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能力,它不动声色地体现在答题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出自己的阅读积淀和联系思维。在考试复习阶段,老师能对试题不同类型进行巧妙前后勾连,新旧整合总结,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能诱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四、多管齐下引导,促成多维的整合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建议中提到的有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名著及科幻作品等。在实施建议中也提到“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故此,名著阅读教学也自然成了很多教育人关注并讨论的话题。名著是教材的延展阅读,更需要体现语文的趣味和灵动。教科书中所附的名著虽很优秀,但由于时代的间隔等诸多原因,与当今的中学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隔阂,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针对不同的文本材料加以引导。比如可以尝试用批注阅读法读《傅雷家书》《培根随笔》等,用思维导图法读《西游记》《水浒》等。同时要打破被动跟从教师一篇篇听讲的习惯,引导学生在课下系统阅读有关选文。比如人教版选入《朝花夕拾》的课文有三篇,但课前了解到学生对鲁迅的印象,只停留在小学课文《闰土》里,所以老师更有必要引领学生先了解鲁迅先生的成长历程与精神发展轨迹,进而了解鲁迅的人格特征及其不同侧面,如温柔与犀利、悲凉与热切、深邃与幽默、愤世与眷恋等。所以第一阶段可以简介鲁迅的散文系列,重点回忆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联系看过的鲁迅作品,引导学生畅谈鲁迅印象,同时阅读学习《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五猖会》等课文。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自读,目的是熟悉文本、获得感受。老师引导一下内容的梳理,内涵理解方面给予适当点拨,重点片段加强朗读,不做过细讲解。第二阶段重点专题研究与归纳鲁迅对人性的关爱和思考,这是回荡在本组散文中的主旋律。要引导学生们在学习中思考:鲁迅的回忆散文,仅仅具有个人传记的性质吗?它和一般的回忆性散文,有何不同?这组散文中有哪些深刻的思想片段,有哪些形象鲜明的人物,有哪些感触细腻的景物?鲁迅散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形成了怎样的风格?通过让让学生发掘、举例,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从而感受“文学家”鲁迅,鉴赏其散文中非凡的语言表现力与巨大的感染力。《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又强调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质[2]。而扩展性阅读是指以语文教材为核心,辐射到阅读相关作品的一种阅读。它要解决的是语文学习中的“多读”问题,因为“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大量阅读课外读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更要多管齐下引导,促成相关目标的多维整合。

在新课标的视野下,呵护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变得愈来愈重要和刻不容缓。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唯有通过整合教学深度开发教材,机智生成课堂,巧妙前后勾连,多管齐下引导,才能让语文课堂简约灵动!

摘要:<正>近几年,各方人士一直呼吁并提倡教师要勇于突破教材单元的限制,创设自己的教学单元,也是因为目前的许多教材单元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单元目标过于粗略;单元之间缺少层级;单元选文及练习编制随意。在教材要作根本性的改变还非指日可待的情况下,作为一线教师,要通过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和整合,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促成独立选文之间的融合与交流,为学生呈现最

注释

1[1]王君《刍议语文新课程中的教材整合》2007-07。

测验与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 篇10

在与课堂教学效果有关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中, 测验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就是其中一个有效的教学策略。采用测验与课堂教学整合策略的教师, 通过对课堂测验的有效运用,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增强教学效果,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提高学生进步与发展的程度。

一、常规的测验

在当前的教育系统中, 中小学生所接受的测验是不计其数的。大到各种关键的升学考试、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 小到在课堂上进行的单元测验;无论这些测验是突击进行的, 还是事先告知学生的, 总体上这些测验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测验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因此这类测验是作为一种评估学习的系统而使用的。但测验除了具有评估的作用以外, 也会具有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当学生知道今后要经常地接受测验, 不仅每学期有期中和期末测验, 而且每星期都有一次单元测验, 甚至每天的每次课后都有一个测验, 那么有些学生就有可能进行更多的学习。不是在每个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才开始集中精力努力学习, 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间隔一段时间就开始及时复习。从这个意义上说, 测验的作用是促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测验

除了常见的评估作用以外, 测验还具有更为直接的促进学习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对学生刚刚学过的内容进行测验, 那么测验不仅可以评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还能够对学生未来的记忆保持产生积极的影响, 即可以增强学生课后对所学内容的长时记忆效果。这就是心理学家特尔文 (Tulving, 1967 ) 所提出的测验效应 (testing effect) , 也称为考试效应[2] 。

测验效应在一系列的实验 (Glover, 1989 ; McDaniel和Fisher, 1991) 中都得到了证实[3] 。在研究中通常先将学生分成两组, 其中一组将学习材料学习两遍, 另外一组仅仅学习一遍, 然后就立即给他们进行一个测验, 这两组是同时进行实验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 例如间隔2天后, 同时给两组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相同的测验, 然后评定两组的测验成绩。结果发现, 间隔的时间越长 (例如4~7天) , 那么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一次测验的那一组学生的成绩就越好。这表明, 在学习过程中结合进行测验对后续的测验有增强作用, 即存在测验效应。

三、测验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意义

采用测验与教学的整合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并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保证参与的全面性。

1.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采用测验与课堂教学整合策略的教师, 通过对课堂测验的有效运用, 能够有效地增强学习效果, 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由此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大量的教育实验研究 (Hogan 和 Kintsch , 1971) 发现, 在课堂教学之后适当的多几次测试比反复地复习几次的记忆效果更好。Roediger和Karpicke (2006) [4] 进行的实验证实, 如果教师让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进行三次测验, 虽然他们只学习了一遍, 但一周后学习效果是最好的;但如果只是反复地复习四次, 虽然当时的学习效果很明显, 但是过一周后, 却是学习效果最差的。这说明了测验对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查发现, 课堂教学中仅仅反复复习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但他们对学习材料的学习兴趣最低。而间隔几天后对他们的测验结果表明, 实际成绩与他们的设想相距甚远, 这说明反复复习只能短时间内提高成绩, 并让学生产生一种自己学得好的错觉, 但随着时间的延长, 成绩就会大不如前了。相反,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进行测验的学生, 在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的记忆程度还保持在较好的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学习材料的学习兴趣更高, 而且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具有充足的信心。

因此, 通过对课堂测验的有效运用, 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学习效果, 而且可以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有利于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仅靠识记结论难以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 实现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虽然有多种途径可以实现学生的参与教学, 例如提问、讨论等等, 但这些过程也仅仅是部分学生的参与, 难以给每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或展示自我的机会。如果能够实现全体学生的参与就可以更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的整体效益。

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测验, 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前期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只有积极主动思考才能完成测验。

这个过程需要的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回忆乃至对知识的运用, 这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方面, 课堂教学中的测验过程取得的是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为关键的是, 课堂教学中的测验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参与的全体性, 使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参与机会, 避免了部分参与的问题。

四、测验与课堂教学整合策略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 当教师对教学计划中的主要内容讲授完毕之后, 就可以立即实施测验, 由此实现测验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测验的内容集中围绕课堂教学内容, 测验的形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 通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主观题测验与选择题测验

一方面, 教师可以采用简答题或论述题等形式的主观题测验, 这是一种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回忆的测验, 需要学生进行相对更为积极的回忆努力, 因此这种测验的优点是可以准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缺点是可能给学生相对较多的压力。

另一方面, 教师还可以采用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的客观题测验, 这是一种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的测验, 仅需较少的回忆努力,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 选择题测验可能比主观题测验更简便易行。学生在客观题测验中可能是基于准确的记忆进行回答, 也可能是并没有准确的记忆, 但仍可基于模糊的熟悉感进行回答。所以这种测验一方面可以考查学生的对知识的记忆情况, 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

客观题测验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形式上它具有干扰成分。例如选择题通常有四个选项, 只有一个是正确项, 其他则都是干扰成分;判断题中错误表述知识点的题干也是干扰成分。如果学生在选择题测验中选择了错误的选项, 或对判断题中的概念掌握得不够准确, 就可能因此记住这个错误的信息;有时即便学生没有选择错误答案, 但是干扰项所具有的迷惑作用, 也有可能导致学生在将来的测验中因为不确定而错认。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 测验效应产生的是一种消极的妨碍学习的作用。这时教师及时给予测验的答案作为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反馈可以使学生及时改进错误并强化对正确知识的记忆。反馈可以提高客观题测验的积极的测验效应, 所以教师在运用客观题这种练习和测验方式时一定要给学生提供答案作为反馈。此外, 实验研究证明教师要尽量告诫学生不要猜测答案, 一旦猜测就很难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 也很难评估学生对自己答案的确信度。

2.有反馈的测验和无反馈的测验

教师可以多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反馈。第一是仅给学生提供正误结果, 这是最简单的反馈;第二是给予正确答案, 这是相对较好的反馈;第三是由老师来分析答案, 这是三者中最好的反馈, 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具体的认知加工, 从而形成良好的记忆效果。

对于给予反馈的时机教师也是可以选择的。教师可以针对每个题目给予立即反馈, 也可以在全部测验完成之后给予延时反馈。有研究发现延时反馈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更大, 这是因为在反馈之前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 因而对随后出现的正确答案更容易理解, 并由此形成良好的记忆效果。

3.开卷或闭卷测验

教师还可以考虑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开卷或闭卷测验, 二者都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的形式。

心理学研究证明, 两种测验形式都能够产生测验效应。二者的差异仅仅表现在完成测验后的短时期内, 与闭卷测验相比, 在开卷测验中学习的知识记忆效果更好。但开卷测验带来的这种相对较好的效果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对于更长时间的长时记忆而言, 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教师要在测验题目的数量、难度方面有所设计, 并适当考虑开卷等测验形式。开卷测验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个人知识掌握程度和测题难度等问题, 从而避免学生产生仅仅是形式上的参与、表面上的参与的倾向, 由此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综上论述, 在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采用测验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策略,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N].中国教育报, 2001-7-27.

[2]Tulving E.The effects of presentation and recall of ma-terial in free-recall learning[J].Journal of Verbal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1967 (6) :175-184.

[3]Glover, J.A.The“testing”phenomenon:Not gone butnearly forgotte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9 (81) :392-399.

整合再用,有效教学 篇11

怎样用教材教呢?笔者将基于教学工作经历与参加省级课题研究体验来谈点看法。

一、内容重构,整合教学

“重构整合”的朴素表现,就是在备课时能“瞻前顾后,前后勾连”地进行设计,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设计教学时能更会去思考“如何利用已有已学已经历的东西”去“依山傍水”地设计,使学生“学有把手”;如何把相关相连的东西巧妙地整合,更好地去凸显教学内容的价值,以利于学生学得深刻、学得深入。

课堂教学只是一种呈现形式,关键在于“教什么”和“怎样教”。通过“重构整合”,目的只在于达到我们“有效教学”的目标。这样看来,核心工作就是“整合”,即“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重构”。语文课堂教学要激活高效,“内容重构”是途径,是方法。

基于笔者的教学与研究,发现苏教版语文教材给语文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语文教师能更好地利用教材,根据自身教学的需要,进行“重构整合”,以期达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有时“重构整合”,是为了更好地达成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如把《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和《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整合在一起,能更好地认识文章的构思与表达,认识如何更好地说明中心;有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文体,进行“样本式”教学,把《皇帝的新装》和《七颗砖石》整合在一起,很好的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凸显文体知识,且放大了彼此文本的特点,既提升了阅读教学质量本身,又教授给学生深刻的文体知识;有时是为了补白平时教学的空白或者薄弱,如利用对联进行词性、短语学习,既学习了对联,认识了对联样式特点,又利用了对联进行了一般词性、短语的学习,这给现在淡化语法知识教学的今天是适时的一个“补笔”;有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写作教学”而进行“重构整合”……

教学内容的重构,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来讲,其实有不小的困难。不过,能去尝试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那么他就是一个“能思考”、“有活力”的语文老师。语文的学科特点好像更需要我们这样去思考,去尝试,以期达到语文教学“更理想的境界”。

当然,教学内容“重构整合”,不是硬拼硬凑,那样还不如现在的单元式组合。可以说,这已经不是整合了,只是组合。

二、“二次利用”,指导写作

“二次利用文本”设计作文教学,是根据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给予我的启示。教材以单元主题式编写,先有阅读教学,后有写作指导要求。“二次利用文本”进行作文教学设计,既是对“阅读教学”的巩固与深入,又使作文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得以保障。有了之前的阅读教学,对阅读过的文本的写作方面的特点,就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准备。

写文章,农村初中的学生大多只会“告诉你一件事”,进行“汇报式作文”。这样的文章,缺乏可读性。这种现象的改变恐怕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努力过程才能扭转,而直接教学生作文的方法,学生听得懂,但还是很难用得起来。我们还不如进行“依葫芦画瓢式”的练习,找好写一件事的“典型文章”,感性地认识——“写出记叙文曲味”(写出记叙文的波澜)的方法途径。如用七年级下册鲁迅的《社戏》,进行“写出记叙文的波澜”的作文教学。首先,找出《社戏》的中心事件——“看社戏”;再由学生分析中心事件前后所写的内容;最后思考认识这些内容对中心事件的作用与妙处。然后,“依葫芦画瓢”进行作文写作训练与评价、修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大致认识了“如何把一件事写得曲折有味”。具体感受到了“用‘平桥村的乐事’来突出‘看社戏对作者的吸引’”;“‘看戏前的波折’使情节突转,为实现‘看社戏’蓄势”;“途中写景也是写情,拓开一笔让人感受到‘看社戏’得以实现的愉悦轻松”;然后再重点写“看社戏”;最后写“看社戏归航的余波事件”和“利用对比手法,表达对‘看社戏’的怀念之情”。整篇文章曲折有味,是一篇记事的典范文章。以后学生写文章,在构思时,定会想到这篇文章,定会努力去尝试写出记叙文的波澜,去吸引读者。

此外,还可以适时利用文本进行“议论文写作的指导”。如把《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和《多一些宽容》进行“重构整合”,根据初二年级学生不善“讲道理”的学情,对两篇议论文进行“二次利用”,实践《事实胜于雄辩》的议论文写作指导教学,充分认识“举例论证”的好处与写作要求,学生学得深刻,练得到位,很好地作用于今后的议论文写作。

作文教学这片领地,还属“人烟稀少区”,也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唯有靠我们语文教师去“不断研究”、“不断开发”,它才会变成“繁华的都市”。

“重构整合”,“二次利用”,能很好地激活语文教师的创新思维,能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让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前景有了更远大的想法,有了更美的憧憬。但应要注意的是,“用教材教”的关键,是我们“教什么”。离开了对“教什么”的思考与认定,而泛泛地谈论“用教材教”,肯定是欠妥的做法。

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效率 篇12

一、抓住教材设计特点, 送一把自学的钥匙给学生。

大家都知道, 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在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时, 各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例如, 同是爱国主义, 在五年级上册就是《狼牙山五壮士》;而在六年级下册却是《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五年级要求理解战士们是如何想, 如何做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 引导学生理解五壮士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六年级下册除了这些, 还要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理想及信念,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再如, 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账单》, 这四篇课文围绕着可贵的亲情和友情来写, 体现了相同的主题:“爱”。《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体现了父母之爱;《她是我的朋友》体现了朋友之爱;《七颗钻石》体现了广博的爱。把握了教材的特点, 就可以将不同学段间的相关单元、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 看成一个个的有机整体, 将课本资源整合起来。让孩子们在预习时就有针对性地回顾前面所学的相关知识, 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内容。“温故而知新”, 预习时通过“温故”, 相信这个“知新”的过程会变得简单和亲切许多,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 还要告诉学生, 预习时一定要看每个单元最前面的“单元导语”, 它往往用很简短的一两句话点明本单元主题, 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起到了提纲挈领、理清文章主要内容的作用。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就好像交给学生一把大门的钥匙, 让孩子们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 有效地理解课文, 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在朗读中体现单元的整体性, 提高学生整体把握能力。

不同学段间的相关单元构成了一个个内容上的整体, 就同一个单元几篇课文间, 也通过不同文章的相同主旨表现其内在的联系。教材往往会通过不同的几篇课文, 通过几个侧面说明同一个问题、同一个道理, 或同一个主题, 丰富整个单元主题。如: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三篇课文, 写玛丽·居里, 或写杨利伟, 或写怀特森老师。表面上看起来各不相关, 但仔细琢磨, 会发现这三篇课文都是写科学精神的某个方面, 结合在一起则构成相对完整的科学精神的定义。而要充分了解科学精神, 这三篇课文不可或缺, 因此, 整个单元三篇课文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再如,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 讲述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再见了, 亲人》中的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令人难以忘怀;《金色的鱼钩》中老红军战士忠于党、关心同志胜过自己的高尚情操催人泪下;《桥》中老支部书记在生死关头, 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壮举使人心潮难平;《梦想的力量》中那个年仅六岁的孩子的美好梦想让人感受到善良与同情心会凝聚和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教学中, 为了让同学们体会整个单元的主题, 提高孩子们整体把握单元的能力, 在每天的读书时间, 都安排学生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连起来朗读, 使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 自然地将整个单元的文章看成一个整体, 有助于孩子们形成整体把握能力, 使整个单元在学生的心中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有助于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中注重篇与篇之间知识点的联系,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

由于同一个单元几篇课文体现的都是一个相同的主题, 这样的教材编排, 还可以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很自然的用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文来说明同一个问题。比如, 在教学十一册第八单元的《月光曲》一文时, 学到盲姑娘“她仿佛看到了……”这一段, 学生们不易理解, “她怎么会仿佛看到大海?”于是加以点拨:“钟子期听伯牙的音乐能看到什么?”同学们很自然地想到前面学过的《伯牙绝弦》中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 钟子期必得之”的意境, 如此将这两篇课文联系起来, 同学们霎时就顿悟了盲姑娘为什么“仿佛看到了……月光下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段最难理解, 也最为优美的文字。为什么会仿佛看到这些, 因为这是贝多芬之所想, 盲姑娘所悟, 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这就是知音间的心有灵犀。这样, 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一下子就突破了, 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 而且对这两篇课文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将课文相互联系起来, 不仅能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而且就课文后的回顾与拓展, 也往往是对课文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就如上面所说《月光曲》这个单元, 后面的“日积月累”中的词语, 如雕梁画栋、雅俗共赏、曲高和寡、阳春白雪等成语, 虽是寥寥几个字, 其间蕴含的故事和深意却让孩子们了解到艺术的更多层面, 感受到艺术的无限魅力, 既丰富了本单元主题, 深化和拓展了前面所学的几篇课文, 又为日后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学生对课文的领悟可以是在电光火石的瞬间, 也可能是穷其一生都无法实现的梦想, 关键是看老师如何引导。现在, 教材为帮助学生更轻松的理解课文的重难点提供了诸多可能, 只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加以整合, 相信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电光火石的瞬间, 提高教学的课堂效率。

四、将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整合在一起, 提高指导习作的能力。

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是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每个单元的习作都是前面阅读课文的拓展和运用, 因此, 上好前面的阅读课就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和作文形成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而后面作文的成功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前面几篇范文的理解, 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前面的课文和后面的习作相辅相成, 形成一个非常完美的整体, 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上课的时候, 总是将二者糅合在一起, 从不将某个环节独立起来, 不管是课文、口语交际, 还是单元作文都是如此。例如:第十二册第二单元, 学习完前面两篇课文《北京的春节》和《客家民居》后, 在同学们了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习俗的基础上, 再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在孩子们充分了解本单元习作要求的基础上自学第九课《和田维吾尔》, 因为觉得这篇课文其实就是本单元的习作范文。学生自然而然地从学习写作的角度出发来学习第九课, 因此写出来的习作, 文章脉络都比较清晰, 效果很好。接下来, 在讲评本单元习作时再一次将学生的作文和第九课《和田维吾尔》结合在一起评讲。经过这样的整合, 孩子们既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透彻, 又能注意到文章结构, 对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提高了课堂效率。

上一篇: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下一篇:术后切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