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形态

2024-08-17

课堂教学形态(精选12篇)

课堂教学形态 篇1

弗赖登塔尔有句名言:“没有一种数学思想, 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发表出来.一个问题被解决以后, 相应地发展成一种形式化的技巧, 结果使得火热的思考变成了冰冷的美丽.”张奠宙教授认为, 数学成果通常具有三种不同形态:原始形态、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原始形态反映数学家分析问题、寻求解答的思维过程, 展示具体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而形成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学术形态是原始形态中规律性、准确性、科学性归纳提炼的成果, 展示出无可挑剔之“冰冷的美丽”.数学教学在于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合适的教育形态, 把数学的形式化逻辑链条恢复为当初数学家发明创新时的火热思考, 使教科书中的“冰冷的美丽”, 通过学生的“火热的思考”, 转化为数学能力、数学素养, 从而深刻理解隐藏在“冰冷的美丽”背后的数学本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转化策略.

一、开而弗达, 体现数学成果原始形态时的思维过程, 促进学生“火热的思考”

数学教材在编写时, 为了数学教育的需要, 已对“学术形态”的数学采取了若干措施, 因而数学教材是以一种简化理想的形式呈现的.教材中的形式化数学的顺序服从数学演绎推理的逻辑结构, 要实现数学知识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就要改变这种表述顺序, 立足于知识产生的背景, 恢复原始的思考过程.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吃透教材, 尽可能地将知识的发生过程以问题题组的形式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按循序渐进原则, 环环相扣, 引导学生沿着数学家的足迹自主发现, 体验“再创造”的成功乐趣.

教学案例1:正弦定理的教学

教材 (苏教版必修5) 中是这样安排的:先对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进行归纳, 得出在Rt△ABC中, undefined, 然后提问:上述结论对任意三角形是否成立?接着利用几何画板 (或利用计算器、纸笔计算) , 根据多个计算结果猜想undefined对任意三角形也成立.这样做, 不是数学思考, 正弦定理绝对不是量出来的.数学不能靠大家意见相同得出结论, 用复旦大学李大潜教授的话说:“老是量, 就倒退到尼罗河时代去了.”笔者在教学时, 对此进行了大胆的斧正.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形面积公式undefined立马可得undefined, 言简意赅.然后又引导学生将△ABC放到其外接圆中, 利用等弧对应的圆周角相等, 得出a=2RsinA, 成功地将上式转化为undefined,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正弦定理的认识, 拓展其应用范围.

二、精心设问, 揭示数学的内在本质, 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设问应合乎情理, 力求自然” (郑毓信语) .笔者认为:所设计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的知识实际、能力实际、生活实际, 是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 经过主动探索后, 能想得到的, 并是合乎情理的.设问应抓住问题的本质, 才能突出重点, 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才能通过相关内容的“方法论重建”, 使之真正成为对于学生而言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学到手的”和“加以推广应用的”.

教学案例2: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的教学

教材 (苏教版必修4) 直接给出了4个对称性的积化和差公式, 可谓是“冰冷的美丽”, 若直接由学生推导, 困难重重.注意到积化和差公式推导的实质是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此处我设计一组不查表求值的问题:求sin52.5°·cos7.5°和cos52.5°sin7.5°的值.

这样设问的好处是:①不查表求值教材中经常出现, 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不会出现波利亚所说的“从帽子里掏出来一个兔子”的感觉;②sin52.5°cos7.5°和cos52.5°sin7.5°以对偶形式出现, 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式子sin52.5°cos7.5°+cos52.5°·sin7.5°和sin52.5°cos7.5°-cos52.5°sin7.5°.因为在此之前学生对公式sin (α±β) , cos (α±β) 的正、逆向应用已得到强化训练.在学生利用undefined和undefined联立方程组解得结果后让学生去联想, 推广, 进而得到积化和差公式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 教师的设问直接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探索的方向性和有效性.反映问题本质的设问, 不仅能使学生主动、顺利地探求知识, 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合情联想、合情推理, 让学生真正领会问题的本质.

三、授之以渔, 在数学创新能力的形成中进行“火热的思考”

数学不仅是一种工具, 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数学思想、观念的突破性创新, 是数学文明的主要推动力.从数学教学的角度看, 既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数学知识 (授之以鱼) ,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通过积极的思考, 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 在知识、思考、能力的交错中提高数学素养.古希腊罗塔尔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要被点燃的火炬.”在授之以渔的过程中, “火热的思考”正是点燃“火炬”的火种!

人类的经验是整体的, 不仅有关于“是什么”的事实知识, 而且有“怎么样”的策略性或智能性知识, 还有“为什么”的价值性知识.师生通过整体人格相遇, 在教学中充满智力的刺激, 迸发着思想的火花, 激荡着情感的喜悦, 创造着无穷的生机和活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引导学生展开一个个问题的认识经历及复杂的探索过程, “为知识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教学披上艺术的灵光”, 何愁数学不受人欢迎, 又何愁改变不了“数字符号冷冰无情”的局面呢?数学充满了智慧和人生哲理, 细心观察, 精心领会, 定会让学生欣赏冰冷而美丽的数学!

参考文献

[1]张奠宙, 王振辉.关于数学的学术形态和教育形态.数学教育学报, 2002 (2) .

[2]陈唐明.一道数列不等式压轴题的推广及其证明探究.数学教学通讯, 2009 (7) .

[3]陈唐明.和谐互动, 教学相长.数学通报, 2009 (10) .

课堂教学形态 篇2

论文摘要:本文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突出问题,提倡通过转变观念、更新方法、营造氛围、渗透文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构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

论文关键词:高效活泼 转变观念 更新方法营造氛围 渗透文化 多媒体教学手段农村音乐教育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在艺术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科学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完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在新形势、新环境、新理念的推动下,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教唱几首歌曲、灌输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带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和享受,构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对于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突破:

一、学习新理念,转变教学观

多年来,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由于受到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陈旧、学生乐理基础差等条件的限制,一直与城市学校的音乐教育有着不小的差距。学生们说:“我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让我们觉得十分乏味,与现实生活中的音乐无法结合在一起„„”曾听一位学生说:“提到音乐课我就想睡觉,我的头就很痛。老师让我们唱‘哆、唻、咪’,我就念成“一、二、三”,看到这些音符我就恐怖,老是唱不准„„。”这些话让笔者惭愧许久,目前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改变,应该有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得到享受,进而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

1、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应当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垄断地位,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教师和学生就成了课程改革的创造者和开发者。只有师生做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新课标的目的与要求才有望达成。

2、更新教学方法音乐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没有体验就不能感知音乐的情绪。歌曲美在哪里?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欢快激情的?唱歌时只是一个调,大声演唱,声音洪亮就行,这只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强加给了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无法表达人类与生俱来的音乐感知能力。学生对音乐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了新理念的指导、方法和经验的积累,笔者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演示、教具演示、学生表演、情感体验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这种氛围包括课内与课外。课内,指课

堂教学氛围。课堂内应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课外,泛指校园氛围。如利用课间广播等途径播放优秀的中外儿童歌曲、世界名曲;在橱窗、教室张贴音乐图片;定期开展歌咏比赛、集体文艺比赛、学校艺术节等活动。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可以让学生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音乐课堂才能高效、活泼起来。

三、音乐在于创造,教学在于拓展

高效课堂如果只集中于课堂内部,集中于教学的细枝末节的打磨与改进,那是永远不会走向理想境界的。音乐教学一方面要创造性地应用学科课程,带给学生创造的实践和空间,同时学生与教师共同开发音乐校本课程更具有拓展性功能。我们曾编写了与学生道德审美相关联的校本课程:(1)中国古典名曲背后的故事;(2)乐器的故事;(3)外国音乐家的故事;(4)外国名曲故事。像《月光曲》《卡门序曲》等外国传统名曲以及现代的优秀曲目,在其创作过程中都有过不少动人的故事,就连音乐本身也在诉说着属于它自己的故事,把这些内容编辑成册,也是影响学生道德审美的良好的校本教材。这是一种跨越文化与美的尝试,因为,音乐是可以承继的、音乐是可以复制的!而音乐复制下来的不再是音乐本身,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是价值、是道德、是智慧、是创造力!

四、音乐在于体验,教学在于唤醒

从音乐学科来看,即将颁布的修订版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学科的课程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青少年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人类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构建和谐社会。这就为音乐教学的高效走向提出了实践方向。

音乐课教学的新理念是“以学生为主题,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与相关文化有紧密联系。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一种文化;反之,通过文化我们才能真正地体验一种音乐,整体认识一种音乐。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灵魂,新课标把“音乐与相关文化”定为音乐课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领域。经过几年的探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利用好相关文化这一辅助教具,围绕音乐主题适度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相关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与音乐相关文化的背景,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扩大音乐的视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审美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适度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相关文化应该是增强音乐课堂教学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就有五十六种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教学中可大胆改革,教唱民族歌曲时恰到好处地渗透民族文化。如学习歌曲《走进西藏》时,笔者先让学生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再欣赏藏族的民问舞蹈,让学生对藏族的文化及音乐有了深刻印象后再学习歌曲,就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音乐教学中围绕音乐教材主题渗透相关文化要适当,要精确。不能脱离主旨,不要把音乐课上成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有的教师为了把音乐课上得丰富多彩,弄了很多花样,但重点不突出,像“走马观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弄巧成拙。

五、巧妙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在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中也得到普及。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如实地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失为构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生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欣赏革命歌曲《保卫黄河》前可以展示这样的画面:随着一阵阵枪炮声,大屏幕上再现出“

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的瞬间,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保卫黄河》的兴趣。在欣赏乐曲《春天来了》时可设置兼有视频、音频的画面,有远处葱郁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近处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柳树发芽了„„这一切向人们揭示春天来了。看着动人的画面,感受着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倾听着优美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美景中,从而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多媒体教学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构建童心课堂形态备课之“五要” 篇3

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课程资源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授课的主要信息源。它既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还是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方法、能力与发展的纽带。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而课堂教学则应是有声有色的、立体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创造活动。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整理、再创造,在潜心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带着自己的文化储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内涵,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

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环节时,教材中选取了姐弟年龄这一典型事例,教师则改选了“扑克牌”这个学生乐于接受的事物去探索新知。不但紧扣学生的生活,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带上自主探索的轨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资源在不断地更新,由于教材的内容有时间、地域的局限性,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备课还要结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善于开发、利用其他课程资源,比如校内、校外、条件性、素材性课程资源等,适当充实教学内容,使课程具有时代性,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的影响力,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以生为本,备课要为学生的“学”服务

新课程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我们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的问题和困难,才能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创造情境、组织活动。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掌握的是哪些知识?通过对学情的了解,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可以略讲甚至不讲,从而很好地把握教学的起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过程,突出教学重点,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摇篮,成为一个互助合作、共同体验的空间。

例如:教学“比多少”时,把图中的小猪、小兔、小鱼、苹果、萝卜等制成可随意摘取的挂图,学生可以方便取下来进行比较,有效地克服了图中其他图形的干扰,使注意力更集中,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参与欲望。这样的备课设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胸有成竹(教材),心中有人(学生),手中有法(方法)。针对一节内容,怎样设计问题、设计活动,怎样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发展求异思维,形成创新思维,这才是备课的重点。备方法要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包括考虑教学目的、贯彻教学原则,选用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步骤等。教师在随时翻阅教学法的有关章节时,要吸收别人的经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要体会有关章节的精神实质,把它变成自己的教学思想。结合自己班上的实际情况,多加思考,灵活运用以解决问题。争取在教学上方向对、办法多,在问题面前都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设计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找次品”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从“3瓶木糖醇中找出一瓶次品的方法”,過渡到“从5瓶中找出一瓶次品的方法”多样化时,教学安排了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从“8瓶、9瓶”中各找出一瓶次品的活动。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历从多样性到优化的思维过程(从一些物品中找出一个次品,先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能平均分的要尽量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也先分成3份,并使最多与最少的一份之间相差1);又能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优化思想。

四、要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教师要尊重差异,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细心观察,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备课中要利用多种反馈渠道,积极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的条件和情境,注重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指导”“因材施教”,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可供学生选择的方案,让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和进程学习有价值的内容,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课堂教学分层

学生的个体特点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备课时,要因人而异地设计教学环节,做到扬长避短、分类指导。要针对学生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关注学生群体的同时,侧重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提高。

2.课堂练习分层

练习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技能转化为熟练活动的过程,是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练习。教师可针对本班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练习,即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和引申练习。通过分层练习,使各类学生学有收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作业分层

布置作业是检查教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作业的布置不应整齐划一。在掌握各层次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后,可分层设计,将作业分为基础、中等、最佳。通过分层作业设计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地落实新知,对学习充满自信和兴趣。

五、要课后反思,不断进行教后反思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开放,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的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

关于课堂教学形态转型创新的思考 篇4

1. 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改革已经实行了很多年, 一直以来如何教育出适应社会发展、为祖国伟大复兴事业做贡献的创新型人才都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尽管这样, 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教育改革过分的强调理念而忽视实践, 所以导致改革的效果不是很好。课堂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所以普遍认为教育改革应该从课堂改革抓起, 然而课堂之上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课程, 所以课程改革又是课堂改革的核心内容, 通俗来说, 教育改革最根本问题就是解决在课堂之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的学习方式。除此之外, 高职教育除了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与高等教育有差异外, 在课堂的教学方面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高职教育的课堂更加注重实践知识的应用, 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 对于理论知识并没有过深的研究, 所以高职课堂教学改革对于整个教育改革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 高职课堂教学形态的特征

2.1 培养学生是课堂主角的观念

人们普遍认为学习时外界因素的影响只是一部分, 例如:学习的环境、教师的水平等, 在很大程度上学习更加取决于自己, 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显得更为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很重要的。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 学生普遍认为在课堂上应该听老师的话, 所以导致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 而对于所学知识没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这样长时间的积累就会造成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降。

2.2 课堂的中心是自主学习

高职课堂的教育不应该只是职业能力的培养, 还应该兼顾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能力的施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该作为课堂的中心内容, 也有助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并且由学生讲解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可以独立的在所有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任务成果, 之后再由教师针对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这种方式既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之外有效的利用书本上的知识, 也有助于知识的加深学习,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所以自主学习应该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中心。

3. 推进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形态转型的策略

3.1 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无论教育改革如何进行, 教师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在新的课堂教学创新形态之下,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不要过分注重那些理论性知识的讲解, 重要的是学生的理解, 一味的笔记式课堂对于实践的应用帮助是极低的。所以应该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以及他们对于教育的理解能力, 使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公地位, 通过对学生的不断引导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能力获取书本上的知识, 鼓励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去。这种教育方式并不表示教师的地位下降了, 实际上是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如何设计课堂内容和环节以方便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新的教学方式中是每一位授课教师必须要思考的。所以教师应该经常关注一线的教育资料, 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人才。

3.2 对课堂教学相关因素的改革

首先教材的选择应该根据职业的需求严格挑选, 避免发生所学与所用不相符飞情况, 将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其次应该以岗位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培训与教育,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岗位的需求自己主编教材, 通过长时间的不断探索与开发课堂内容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改革还要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三者之间的衔接, 做到在教学中学习理论, 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杜绝理论与实践不符飞现象发生。最后, 对于学习的环境也应该有所整改, 尤其是高职院校应该多安排一些实地的参观或者是实习课程, 为学生步入社会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打下基础, 针对有条件的高职院校针对每个专业不同的特点建设不同风格的教室, 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

革新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态, 建立符合时代需要和高职教育规律的新的课堂教学形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现今高职教育一直致力于课堂的改革以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 改革之后的课堂更加偏向于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作用的模式, 高职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破除传统的教学观念, 改革课堂教学要素, 大力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并依托行业, 融入实务, 才能真正实现新时期高职教育的真正转型。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要求高职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理论性、知识传授型教学形态, 建立一种为了行动、基于行动的实践性和实务能力培养型的新的高职课堂教学形态。这种新的教学形态在课堂教学参与主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态, 这一新的课堂教学形态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均坚持系统改革, 大力提升现代高职教育教学能力, 并真正依托行业, 融入行业。

关键词:课堂教学形态,转型,创新,建议

参考文献

[1]韦钰.中国工程院院士谈科学与教育[N].中国教育报, 2011-11-24.

课堂教学形态 篇5

《小班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组织形态的课例研究》课题组

摘要:小班化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以经济发展为支撑,是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不仅仅是班额的减少、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更新。其中课堂教学组织形态与传统课堂有很大的不同,且拥有更多的变化空间。本课题通过调查目前九中小班化课堂组织形态在物理教学上的利弊,参考相关文献和专家的指点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初中物理教学的不同课型运用课例研究、微课等研究手段,探求适合于不同物理教学课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态,从课堂组织形态的优化和合理选择来构建小班化物理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班化课堂教学组织形态 小班化物理教学课例研究(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小班化教育是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教育不断发展,在一定经济支撑下的现代化教育,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人数以当地班额为参照)、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欧美发达国家早已实施小班化教学,我市周边的上海、南京等发达城市业已大规模推进小班化教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深化课程与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小班教学。这也是从国家层面释放的小班化教育的政策信号。同时小班化教育也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教育水平的风向标。马鞍山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领先,能为施行小班化教育提供经济支撑。2012年11月份马鞍山市教育局在九中召开“全市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启动仪式暨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现场会”,决定从2012年秋季开始,学习和推广九中小班化教育经验,全面提升边远、薄弱公办初中教学质量,推进市区10所公办初中开展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工作。

九中自2007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发生的变化令人侧目,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其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学案引领,小组合作,展示反馈”三个最显著的特点,课堂座位排列打破传统的秧田式,改成六人围坐的小组形式,便于小组合作,这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兵带兵” “兵教兵” “兵练兵” “兵强兵”,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利于将课堂还给学生。在九中实施小班化教育进程中,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在统一的课堂教学组织形态(即课堂教学物理空间排列结构)下,进行物理学科教学渐现不足,一些专家到我校进行听课调研,也发现和指出类似的问题,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此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我们知道:物理学科既不同于以逻辑思维为特征的数学,也不同与注重形象思维的文科科目,物理学是观察、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精确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其教与学肯定有其内在的、不同的要求。物理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是有“物”才有“理”,几乎所有的物理结论都是通过对“物”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获得的,这一方法在中学物理的学习中反复运用,体现到课堂教学,就必须有大量的实验,或教师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同时它又要求对已获得的物理对象、物理现象要进行加工处理,就必需有判断、分析、推理、归纳等思考的过程。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物理课堂上学生要动,还要有静;有学生间的交流探讨,也要有教师的演示讲解。只用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态,显然有顾此失彼之缺。克服九中目前小班化下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组织形态,在物理科的教学中的不足,或寻求一种新的不同的抑或几种课堂教学组织形态,尤显必要和迫切。另外课堂教学组织形态的改变也必然引发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基于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出目前的不足,探寻问题的症结,扬长避短,构建小班化下的高效物理课堂是有积极的意义的,同时也为推进我市小班化教育改革实验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另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微课、课例研究的形式,这必将有助于提高课题组成员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对小班化教学的理解,以课例为载体的集体讨论研究,也必将提升成员的课研能力和物理教学的理论水平。(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主要内容

国内外关于小班化教学研究很多,但和课堂教学组织形态相关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分类及其优缺点方面的,鲜有针对单个学科方面的研究。由于各学科自身特点及其内在要求,在实施小班化教学过程中,任何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态统领所有学科,肯定不是最科学合理的,尤其是物理学科因具有其独特性——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更是如此。在课堂教学中,很多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探究都是建立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之上,在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但究竟存在哪些不足?问题的症结在何处?什么是最优的、适合物理学科特点的、又能体现小班化特色的课堂教学组织形态?等等,都有待于研究。我们就以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组织形态为研究对象,以小班化物理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研究主线,以近年来到我校听课的同行评课和专家的诊断中,有关课堂教学组织形态方面提出的问题和观点为突破口,结合不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态的优势,根据初中物理典型课型的特点,运用微课、课例研究,通过课像比较分析不同物理课型在小班化课堂教学组织形态中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分析原因,归纳总结,探求一套与初中物理不同课型适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态,再通过课例研究论证,适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态的有效性,总结提炼规律性的做法,从课堂教学组织形态方面构建物理小班化教学的高效课堂,促进初中物理小班化教学。为此我们拟解决如下问题:

1.调查总结物理教学中出现的与课堂教学组织形态有关的主要问题; 2.完成不同物理课型运用不同课堂教学组织形态的课堂分析报告;

3.总结物理教学中的课堂教学组织形态的类型与运用策略。

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还要达到如下目标: 1.为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方向的微观化做出有益尝试;

2.通过课例的研究,提升工作室成员教学水平,开拓教育教学视野; 3.为我市小班化教学的顺利推进,在物理课堂教学组织形态方面提供范例。(三)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人员结构:课题组成员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都是经验丰富的优秀物理教师,分别来自我市5所公办学校。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名,中学一级教师7名,二级教师2名。

郭宏兵:市物理骨干教师,第二届区导师团导师,市物理学科课程指导组成员,花山区物理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张勋贵:区教学能手,区优秀教师,物理教研组组长。

其他成员都是各校物理学科骨干教师。其中市骨干教师2名,区骨干教 师2名,教研组长2名,都曾主持或参与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课题研究基础与经验。更重要的是大家都热爱自己的事业,能吃苦、肯钻研,富有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资料准备:各校图书馆、网络资源,根据研究需要购置一些相关资料。科研手段:通过调查和查阅文献,运用微课及课像手段进行课例研究,集体 研讨,撰写课例分析报告;推荐优秀课例,在市级、区级学科教研活动中进 行交流探讨或在工作室网站及相关网站发布微课,进行更的广泛交流,收集 建议。

研究经费:相关学校和工作室提供必需经费(四)课题组成员分工及职责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本着分工不分家的原则,在相互协作的基础上将课题分为若干项目,并确立项目负责人。

课题总负责人:郭宏兵,负责课题的总体规划、指导、协调等工作。

第二负责人:张勋贵,负责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整理汇编等工作。课堂观察负责人: 倪序发。

主要职责:是收集整理有关课堂观察技术的文献资料,以便前期准备,理论学习之用。指导各成员进行有效课堂观察,负责课像的录制等。多媒体技术运用负责人:汪曙生。

主要职责:指导成员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例教学,设计课件,协调安排课课例授课老师等。

实验技术运用负责人:梁维超 贾永琰。

主要职责:准备实验器材,指导成员在课例中运用实验手段,分析处理实验教学效果,负责课像的录制等。八年级课型负责人: 张文胜。主要职责:将初中物理八年级涉及到的课型进行典型分类,明确分类依据,指导成员进行教学设计等。九年级课型负责人: 韩志剑。

主要职责:将初中物理九年级涉及到的课型进行典型分类,明确分类依据,指导成员进行教学设计等。课例分析负责人:秦超。

主要职责:搜集相关文献资料,指导成员进行课例分析,并形成文字材料。课堂教学组织形态研究负责人:李鹏

呼振宇。

主要职责:调查收集与九中小班化课堂教学组织形态相关意见和建议,形成文字材料,根据分类的课型设计适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态,指导成员运用不同课堂教学组织形态进行课堂教学。(五)主要研究阶段(起止时间)1.2012年12月,课题确立与申报

2.2013年7月底前,调查、理论学习及子课题(项目)计划; 3.第一阶段:2013年9月~2014年7月,研究阶段;

4.第二阶段:2014年下半年,分析研究总结; 5.2015年上半年,课题结题。(六)研究成果主要呈现方式 1.开题报告

语文教学内容的四种形态 篇6

一、潜在的教学内容

潜在的教学内容处于教学传播过程的起点,属于语文教学的起始状态,是教学内容转译与传播的初始阶段。以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各类言语作品(含有声言语材料)中均潜藏着可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元素,这些元素只是可能的教学内容,会因某个偶发的诱因成为实然课堂上传递学习内容的载体。

数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的教学内容不会随着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满足学习需要的教学内容被明明白白地呈现于纸上。数学中的“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生物中的“光合作用”,历史中的史料,地理中的区域知识等,都不会因师生与时空变化而改变,有学者将这类学科称为内容学科。学生只需要学习教学材料中的意义信息,所教所学的是教材的言语内容,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换言之,其他学科重在教材‘说什么’,语文学科则重在教材‘怎么说’,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如何具体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本领,培养读写听说等语言能力。对于其他学科教材的言语,懂得它们‘说什么’就可以了,如果要去揣摩‘怎么说’,也仅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它‘说什么’”。

语文的“怎么说”是内隐在课文里,以语言运用的结果呈现的。教学者要先从课文中抽取作者运用语言的规律才能组成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的意义信息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透过课文的意义信息获取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意义负载于个性化的文字中表达出来并清楚地传递给读者的,使学生在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学习作者所运用的信息传递方式,并在模仿的过程中领悟作者蕴涵在文字里面的言外之意,才是语文教学的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的潜在性,主要指某篇言语作品在进入语文教科书成为教学材料,或被教师选作教学中的材料变成教材内容的

部分,或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教学内容之前,是以“潜在”的形态混存于社会文本这个客体之中的。社会文本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有可能成为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但不一定都能成为现实的教学内容,编者与教师是确定、遴选语文教学内容的鉴别者。这种确定前的未知与多种可能即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潜在”状态。

语文的终极目标决定了学校的语文学习应侧重学习言语作品中的言语形式是如何传递言语内容的。对“言语形式的学习是语文这一学科的立科之本”,叶圣陶早年就指出过: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找,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作为学校一门学科课程的语文,侧重的是从言语作品中学习言语形式,侧重于作者“怎么说”。典范的言语作品创作之初并不是为学生学习言语材料而作的,每篇作品本身都有各自的原生价值,相对于独立的、自由的社会读者而言,是无限的、多元的、不确定的,在未成为教学所用的言语材料时,它所蕴涵的多元的社会理解意义都是潜在的教学内容。《红楼梦》就是一部以潜在状态存在的语文教学内容,在这部书中有许多可以进入语文教学的内容,但在它没有走进真实的语文教学之前,这些教学内容只能潜存于《红楼梦》这部书中,以社会阅读客体的物质形态存在着。

二、预设的教学内容

预设的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传播过程中的第二种形态,它上承潜在的教学内容,下启显现的教学内容,是对大量言语作品中潜在的教学内容进入教材编者和教师视野后所产生的形态变化的总称。语文教学内容的预设是双重预设:一是教科书编者对含有语文教学内容的言语作品所进行的择取与预设;二是教师对选入教科书中的言语作品进行重组,以确定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使用的教学内容。

(一)教科书编者的预设

教科书是编者围绕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精心选择的教学示例,是最大限度适应不同地区学生学习的普适性范例,也是经过时间打磨的经典篇章。作为社会阅读客体存在的一篇篇文章,在成为教学凭借——“课文”之际,首先要经过教科书编者的选择。教科书编者在选择“这一篇”文章作为教学材料时,会从文章特点、学习需要、学生的可接受性、教师对文章的处理等角度考虑,将蕴涵符合特定需要教学内容的言语作品进行再组织后编入教科书,变成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材料。编辑作用下的预设从量、质、层次三个方面对包含语文教学内容的教学材料进行选择。

(二)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

课文虽经编者进行过一次选择性的预设,但其中所蕴涵的教学内容在通过课堂这一传播主渠道为学生接收、内化之前,还需经过教师对编者预设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转译、重组。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是指教师依据现有教学材料,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从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以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储备为教学起点,生产出既适合学生学力水平又能在现有教学环境中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教师的预设属于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特定学生群体,还有待于教学的检验。

只要存在教师参与的教学,就会留下教师对教材理解和处理的印迹,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预设就必然存在于教学话语之中。《林黛玉进贾府》是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选篇,由于教师所秉持的教学理念的不同,以及教学对象的差异,预设的教学内容也大相径庭。王荣生教授指出:“我们曾经听过二十几位教师上的课,所上的篇目都是《林黛玉进贾府》,结果发现,这二十几位老师‘教’的几乎是二十几种内容。有一位教师所教学的班级是中专医药专业,可能是为了‘与专业结合’,于是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师生讨论的是林黛玉的‘不足之症’以及她‘如今还是吃’的‘人参养容丸’;有一位老师所教学的班级是中专建筑专业,大概基于同样的理由,这堂课主要围绕在课文开头几段中对贾府建筑的描绘来展开,还花了不少时间讲述‘什么是女墙’;有些老师着眼的是人物上场,讲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些老师关心的是人物描写方法,讲对贾宝玉的‘侧面描写’;有些老师对诗词有其爱好,于是上课的时间主要花在鉴赏两首《西江月》上了;有些老师注重‘基础’,于是上课的主要内容就放在十余个词语的‘古今词义辨析’上……”

三、显现的教学内容

显现的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在传播过程中的第三个形态,指的是潜在的语文教学内容经过教材编辑和教师的双重预设后,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所外显出来的教学内容。显现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按照教师课前预设的教学内容,以完全正确的信息及传播渠道,在课堂教学的真实的教学环境内,借助课堂教学组织,通过言语信息或媒体中介的传播而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二是因课堂教学中的某个诱因引发的,不在教学预设之中,但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正面影响的教学内容。

行为主义强调预设的教学内容与显现的教学内容应是完全一致的。理想状态下的教学追求应该是显现的教学内容基本等同于预设的教学内容,但这仅是预设状态向显现状态传播的理想诉求,在复杂多变的真实教学情境中是难以实现的。课堂上,教师对教学信息的传递以言语讲授为主。讲授是一个分析解释的过程,解释中的言语信息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大于或小于预设的教学内容,使得多数情况下预设与显现的教学内容难以一致。

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认为显现的教学内容具有更为明显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它来源于预设,但又不同于预设。因为有了师生的现场参与,实际教学中学生反馈的客观性与教师教学的主观性形成矛盾时,教师传播的教学内容往往出于预设,具有较强的创生性,这时显现的教学内容以生成的形态存在。

教学中,教师预设的内容是主观的,学生的起点水平、个性差异、教学环境等则是客观的,教学就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是对教师预设的教学内容的检验。无论怎么说,实践环节是以教学内容的传播为主线的,否则任何预设都无意义。

四、内化的教学内容

内化的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内容在传播过程中的最后一种形态,它在同一时空内分别指向教师和学生,重点是指学生以自己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式,将教师在课堂上呈现出来的显性教学内容,纳入自己知识结构的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理解与接受教师呈现的教学信息,并以与自己认知图式相吻合的形态存储于长时记忆中,这是学校语文教学内容的结束形态。教师在学生内化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将通过教学反馈对预设的教学内容进行再调整与再认识,这部分生成内容也会内化为教师教学知识的一种形态,在教师的认知图式中长期存储下来。

(一)学生内化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被学生理解、吸收、内化,从而达成课程目标。学生内化的教学内容指的是学生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和课堂实际教学后对课程教学中的显性教学内容,以与自己个体认知结构相吻合的组织结构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类型,是学校语文教学内容的终极形态。学生内化的教学内容既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正向的内化能使新信息以正确扩值或等值的形式成为学生知识结构中的

部分,而负向的内化就有可能使新信息以错误或衰减的形式对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进行错误的调整。当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正向内化时,内化为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那部分正确的新信息就会对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完善,完善的知识结构就能增强学生独立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当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负向内化时,进入学生知识结构的那部分错误的新信息或衰减后的残缺信息就会破坏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与系统性,结构残缺的知识就会降低学生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内化方向是直接造成同处一室、同听一课的学生成绩、水平出现高低之分的根本原因。在任何情形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要么是正向的,要么是负向的,而不可能是零信息。

(二)教师内化的教学内容

意识形态与英语课堂教学的整合 篇7

一、意识形态与认知活动、情感活动的整合

在主体以意识形态、观念形成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 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意识形态主导着人的情感, 而情感活动又是认知活动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环境中, 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识形态是一个有机整体。积极的情感是认知的动力, 消极的情感是认知的阻力。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 师生关系是平等、互尊、互爱的;课堂气氛是民主、和谐、愉悦的, 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 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才能给每个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

传统教学论认为, 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记忆、理解、应用系统的科学知识, 强调传授知识的科学性、逻辑性,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坚持教学的教育性。而从80年代初我国就提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更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二、意识形态与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整合

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这三大支柱, 而教学目标占据首位, 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科学地编制教学目标, 坚持用教学目标导学, 强化教学目标的检测功能, 摆正教学目标与各教学要素间的关系, 始终用教学目标引领教学, 就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科学编制教学目标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全面性原则。它包括两层含义: (1) 要面向全体学生。即从教学的实际出发, 制定“全员教学目标和个体教学目标”, 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 要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其次是教学目标不但要有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方面的目标, 更要有情感领域方面的目标。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任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品德, 而且要使学生获得能力, 发展智力,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 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 教会学生学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教会儿童学习”、“教会儿童使用一个人终身都靠它来掌握知识的那种工具”。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当地为学生设悬念、提疑问、揭矛盾、破疑团, 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 是激起学生学习的好方法, 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争辩, 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过程, 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到位,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体。

三、意识形态与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整合

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价值观或行为观, 时刻在控制、指导人们的行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思想日益建立在意识形态的基础上,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将不得不研究把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为一个科学的观点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我们相信“有效性”的概念对每个活动着的人都不陌生, 人们不论从事何种活动, 都会讲究实效, 提高效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目标达成性看, 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用时越少则效率越高;在一定的时间内, 学生学习的知识越多, 收获越多, 取得成效越大, 则课堂教学的效率越高。即

无效教学时间就是与完成教学任务无关的耗时, 负效教学时间就是指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与错误。忽视教育对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同一学习达成目标, 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 也是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不能寄希望于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 而是教师要通过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水平, 采取有效的措施, 最大限度地减少课堂时间损耗的浪费。

坚持“以学为本”, 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善于诱导,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 使他们能够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善于取长补短, 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 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急切呼唤。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 英语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全世界70%以上的邮件是用英语书写的或用英语书写地址的;在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 60%是用英语进行的;绝大部分的国际会议是用英语作为第一通用语言;世界上绝大部分的科技资料是用英语发表的。外语翻译能力是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终极体现, 是广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语言能力之一。但翻译教学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合理利用英语电影、英语动画以及英语故事开展翻译教学, 对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材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意识形态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评价。合作学习在考察课堂教学效率的时候, 人们关注的不是教师教了什么而是学生学到了什么, 有怎样的收获。然而, 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不是最终目的, 最终的目的是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工具, 主动地、更广泛地自我摄取新知识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例如, 翻译教学中日常用语的停顿、音高、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副语言因素对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影响很大。而不同语言承载的不同文化和言语发生的语境有时甚至决定了翻译的成败。在一定情况下, 语境确定话语意义的作用要远大于词语本身, 因为语境比词语本身更能表现出话语的特殊意义。只有通过亲身的观察和独立思考掌握知识结构与内涵, 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意识形态与教师自身素质的整合

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概念, 不同的意识形态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内涵, 不同的内涵决定教师不同的素质。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本人在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通过后天环境、教育而获得的作为教师职业身份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各种品质的总和。

这些素质可细化为“教学素质”和“非教学素质”两个方面。教学素质是指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包括专业的知识和理论素质、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素质两大方面和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非教学素质”的基本内核是“爱”。但“爱”一定要科学:要持之以恒, 以对学生终身负责为出发点。非教学素质有许多是天赋的, 但后天有意识地、积极地自我养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今社会倡导“知识就是力量”是倡导学习的社会,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该如何提高自身知识水平, 提高自身素养呢?倡导终身阅读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使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早已经潜移默化到当今教育理念和实践中,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等名言至今仍然脍炙人口。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将工作的热情聚焦到我们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教学中。

五、意识形态与课堂教学技艺的整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得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当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但具有超前意识, 而且应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 以及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具有人本主义精神, 能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能把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并能够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 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不断开拓创新, 只有如此, 才有可能在课改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艺。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意识形态与课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季广茂.意识形态.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4]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微课”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篇8

关键词:微课,网络,移动终端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一种以5-10分钟甚至更短时长为单元的微型课程。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通过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相结合, 为大众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

“微课”依托教学设计理念, 在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课件、反思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形成一个课件片段的教学环境, 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 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凤凰微课”是国内首个面向全球正式发布的移动学习新应用, 已正式推出微软WIN8版及苹果i OS版。[1]

凤凰教育行政总裁吴炜强曾表示, “网络教育是大趋势, 打造教育公共平台, 能给农民工、二三线城市求学者等提供学习平台, 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是以视频片段为核心组成内容, 方便学习者通过移动终端, 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其微课特点主要体现如下:

(1) 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学习是碎片化的, 是一种泛在学习的体现。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内容, 时长一般为5-10分钟, 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一节课的教学课例, 教学时间短。

(2) 教学内容较少:微课按照一定的教学设计, 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 直接反应教学主题。所以说微课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 “微课”的问题聚集, 主题突出, 更加精简。

(3) 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 “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 (如rm, flv等) , 可供学习者在线边加载边观摩学习。因其容量较小, 也支持下载保存到本地移动终端进行泛在学习。

(4) 半结构化、情景化:微课是一个“主题单元资源包”, 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 (包括教案或学案) 、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该资源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三、微课诞生的环境

边际效应递减理论告诉我们:决定资源应用的效益不在于其数量的多寡、容量的大小、类型的多样, 而在于能否实现最大效度的实用性即能否满足用户的适需使用、适时使用、适量使用的需求。[2]

微课诞生在一块“肥沃”的土壤上, 但是如果没有非常好的契机, 微课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发展迅猛。本作者认为有2方面的契机一步步地促使微课的诞生。

(1) 现有资源库利用低下

1、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普遍存在忽略具体资源在具体的教与学课堂应用环境的适度, 只关注资源资源是否符合新课改精神和适合本地区教材。从教学实践应用的角度来看, 资源库中的许多资源类型脱离了具体的教学情境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没有与相应的教学活动相捆绑整合。因而其使用价值大打折扣。[3]

2、传统的教学资源大多是以课时, 包括单元和章节为单位开发, 资源粒度过大过长, 如素材课件等的容量过大, 课例视频的时间都是在45分钟左右, 资源主题和特色不够突出, 使用不方便。

3、由于我国的区域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基本上是从无到有, 逐步积累, 阶段推进, 分类建设的。如依次分类建设教学素材库、课件库、教案库、课例库、题库等, 各资源库大多呈孤立松散互不关联相对独立的孤岛状态。[4]如何通过一个主题将不同资源类型统整在一起, 使得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重组利用, 这是当前教学资源普遍存在的不足。

研究表明:只有深入到课堂教学层面, 在既能满足教师的常态教学资源需求又能不断动态生成新的课程资源的时候, 教学资源建设才能从肤浅走向深刻, 教学资源的丰富内涵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来。[5]面对当前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何将各类资源与学习主题活动结合, 使得教学资源主题明确、情景真实、易用易学且便于重新利用整合, 将是提升教学资源品质的方法之一。有研究也表明:教师日常教学使用频度最高, 需求程度最大的是能直接支持课堂教学的资源类型, 并期望这些常用资源能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知识点、进行“统整”和“聚合”以满足教师的备课、教学、学习、反思和研究等多方面的需求。[6]

(2) 技术支持、高速网络和使用者群体

如果没有强大的技术以提供动力的话, 微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高速的网络环境, 为微课提供了高速信息公路, 可以畅通行驶;如果没有庞大的使用者群体支持, 微课也是没有市场, 不可能发展这么迅速。

*移动终端硬件设备、应用软件的支持

移动终端的发展迅速, 多核的处理器、高配置的内存、大容量的存储等已很常见。小米手机坚持“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 将全球最顶尖的移动终端技术与元器件运用到每款新品;以IOS系统风靡全球的iphone手机结合照相手机、个人数码助理、媒体播放器以及无线通信设备的掌上智能手机, 支持EDGE和802.11b/g无线上网, 支持电邮、移动通话、短信、网络浏览以及其他的无线通信服务。三星8核手机的问世, 将更加刺激IT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设备就已经不再只是作为通讯工具存在, 如将移动终端设备定位为交流和获取信息工具, 可以得到一部移动的微型电脑。

基于Android、IOS系统的移动终端软件开发, 产生了众多APP软件。如上图为Baidu在App Stroe已经发布的不同应用软件, 涉及娱乐、社交、本地生活、旅游、教育、电商等各大领域。

大量的应用程序让移动终端设备成为微型电脑, 硬件使移动终端设备逐渐取代用户常用的电子设备, 如摄像头、照相机、随身听、收音机、掌上游戏机和导航仪等, 很多功能甚至是电脑无法实现的, 移动终端设备将和用户的日常生活结合更为紧密。

*高速移动网络的发展

GPRS使得手机终端成为2.5G, 3G的广泛应用, 4G的诞生都为移动终端开辟了一条通畅的信息大道。ADSL、光纤入户等技术也促进了移动网络的发展。高速移动网络是微课展开的前提条件。

*使用者群体已经形成

艾媒咨询 (ii Media Research) 数据显示, 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为2.23亿, 预计2012年将超过3.36亿。德国电信公司在2012年对美国手机用户的调查报告显示, 手机用户平均每日查看手机超过150次, 而在英国这项调查数字则接近200。

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发展也很迅猛, 如下图所示:

移动终端硬件的发展成熟, 应用软件不断更新, 终端保有量的使用者群体不断的增加, 这些因素都为微课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结论

微课是一种移动终端用户剧增, 使用终端设备频率逐渐增高的现代化信息社会的产物。微课面向碎片化的泛在学习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同时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 整合了教学设计理念、突出教学重难点, 是面向知识点的教学资源, 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参考文献

[1]陈瑾.“微课”来了[N].中国青年报, 2013年01月31日, 12版.

[2]胡小勇, 詹斌等.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07 (6) :56-61.

[3]胡小勇.信息化世界的小世界现象与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09 (1) :40-42.

[4][6]胡铁生.佛山市中小学网络教学资源应用调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07.

课堂教学形态 篇9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尊重”为前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感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尊重学生,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钥匙。自尊心人皆有之,渴望得到尊重是人们的内在要求,就算是少年儿童,也渴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进而得到关心与爱护。因此,尊重学生,不仅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而且是保证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在小班化教育中,尊重每一个学生,就是把他们当作有血有肉、有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无限潜能的“人”来看待。虽然学生们将来未必人人都是英雄或者明星,但他们却都是一个有完整意义的人。

二、改变教学方式,以“快乐”为依据

学习是一件艰苦的活动,尤其对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儿童来说,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只会让他们感到厌烦害怕。传统大班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所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才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由此课堂结构单调,教学方式呆板,教师往往是唱独角戏,热衷于“满堂灌”,学生则成了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其主体地位根本得不到有效发挥,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在学习中完全体会不到快乐,学习因此成了孩子的负担。而小班化教育教学的主旨就是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愉快活泼的情绪,抒发自己的情感,发挥潜能与创造力。

三、优化教学策略,以“关注”为导向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学生是一个有生命意识、有个人愿望的人,是一个主观能动者。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还是自己主动探究获得的。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心智潜能的开发。教师要把学生真正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关注生成

一是让学生在自学时生成自己的问题和思考;二是在学生合作学习进行自教时,生成小组的问题和思考;三是学生在进行自我小结归纳时,生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生成也就是关注小班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是否落到了实处。

2. 关注共享

课堂上,让学生共享问题和思考,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问题和思考在小组内大家共享,小组提炼概括出的问题和思考,在全班让所有的同学共享。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和学生自我归纳的展示中,大家都共享了各自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表现出的情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互相交流,完善自身,共同进步。再次是关注方法。用教材教,是课改的根本。在课堂中,重视学生方法的习得。学生自学时,渐成自我的寻找问题的方法;在自教时,习得发表个人意见的方法;在归纳时,要学会概括和提炼,渐成内化知识、形成能力、学会运用的方法,达到课堂教学开拓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3. 关注个性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我们不求班级每个学生用同一方法学习,更不求所有学生得到同一水平的进步,让学生自学,就是让每个学生学出各个层面的问题和思考,让学生自教,就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在一定范围内能表现自己的思考,且能得到高一层次学生的帮助,让学生自我归纳建构,就是让所有学生在不同层面上有自己的收获。

总之,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相互影响、相互认识、相互间信息交流而形成的。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也就是优化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心理,优化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格魅力的最终目的。

摘要: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农村学校的学生数日益减少,小班、超小班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任务,小班或超小班因人数少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农村语文教师如何紧扣实际,有效引领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以“尊重”为前提;改变教学方式,以‘决乐”为依据;优化教学策略,以“关注”为导向三个方面阐述。

关键词:农村语文,超小班教学,转变观念,改变方式,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1]王学霞.如何发挥小班优势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宁夏教育,2011(09).

[2]陈广文.对农村小学小班语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学周刊,2013(16).

[3]冯发泉.农村小学小班教学的几点思考[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9).

课堂教学形态 篇10

课堂教学的本质,说到底还是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地位的问题,这个问题虽早有定论,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知识经济的深入、信息社会的建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它也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此,我们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顺势而为,适度调整课堂教学结构,科学运用“师退生进”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拟对“师退生进”教学的源头、策略及评价这三个问题作一些探讨,并希望通过探讨获得更多“师退生进”的教学研究成果。

一、问学习,“师退生进”觅本质

就课堂学习而言,学习内容、学习主体、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三个基本维度,围绕这三个维度,我国课堂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上世纪建国初期的讲授式教学。

建国初期,各学科学习内容绝大部分从苏联引入,它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上课大多采用“复习——引入——新授——巩固——小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知识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效率较高,学生能很快地掌握静态的学科知识,这对当时我国底子薄弱的教育起到了快速推进的作用,但是它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

2.上世纪60年代后的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源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事实上,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启发式教学强调通过教师的外因作用来调动学生内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学会自己动脑筋。这种教学,虽然主张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这两个“双主”的作用,但是,它毕竟还是一种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的思维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虽得到了彰显,但其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发展的空间。

3.上世纪80年代后的发现式教学。

发现式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达到发现问题的目的,它是由布鲁纳首先倡导的。发现式教学强调,教师在传授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种教学理念已经与当前的教学模式较吻合了。发现式教学法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教育人的高度关注和争相实践。但是,在那个刚刚开始转型的时代,教学中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接受式教学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发现式教学法”,如何做到在接受的过程中多启发,在发现的过程中多参与,让这两种教学形式互补共存,达到和谐统一,这成为当时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课题。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的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育观基础上,与上面所述的发现法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又称发现法、研究法。笔者在这里把它单独提出来,只不过是因为它可以作为我国教学改革的一个分水岭。这个分水岭以第八次课程改革为标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国家意志,其意义非同一般。需要强调的是,探究式教学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发现式教学,它不仅丰富了发现式教学的内涵,而且还提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探究模式,为践行探究式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支撑。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的素养式教学。

素养式教学是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蓝本提出来的,它关注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终身发展奠基的能力与品质。即强调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概念和品质。可见,在素养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思维品质都将得到较好的发展。当然,各个学科应有不同的核心素养,目前教育部正在制订相关文件,构建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就数学学科而言,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在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几何直观素养;要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在其过程中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要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在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数据分析素养。

上述课堂教学的演变过程,其本质就是教师、学生在教学中地位的变化过程,就是还“教”于“学”。毋庸置疑,学生的学习源于其自身的内部动机,是对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展开完整的、准确的、丰富的、深刻的学习[1],这种学习是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别人代替不了的,也是靠别人无法实现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实现“师退生进”,还位于学生。唯有深入地认识和把握这一教学本质,我们才能真正回到课堂教学的固有本性上来,回到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上来,学生的学习才能够真正发生。

二、举措施,“师退生进”循规律

如果从教学的本质取向上看,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所以教师的教学要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维持学生的学习与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是教学中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师退生进”正是“学主教从”理性分析的结果,这个结果从行为者的主次地位来看,学习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师教学是服务于学生学习的。现在提倡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无一不是从“学”这一行为发生的角度来分析的,“教”是以“学”为基础或前提的。明确了这个前提,我们在教学中就不难寻找到“师退生进”的教学举措了。

1.回归原点,从“教了”到“学会”。

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是信息传递与加工的过程,从“教”到“学”是第一次信息传递与加工,从“学”到“学会”是第二次信息传递与加工。两次信息转换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原点,我们也只有回归课堂教学的原点,才能辨清学习的本质,才能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突破口。

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教师教了,一部分学生还学不会?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多了点,他们在备课时倾向于制订怎么教的方案,忽视了怎么学的方案,这就偏离了课堂教学的原点。所以教师教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不会。

事实上,教学方案的形态有三类:一是关于教师怎么教的方案,是名符其实的“教”案;二是关于教或学什么的方案,可以称它“学”案;三是关于学生何以学会的方案,即从知识内容与学情的分析中,明确期望学生学会什么,然后再来设计应该教什么或学什么、怎么教或怎么学[2]。前两种教学方案只关注信息的传递,而很少关注学生对信息的加工;第三种教学方案既关注信息的传递,也关注信息的加工。只关注信息的传递而不关注信息的加工,学生是难以学会的。信息加工比信息传递更复杂、更重要,信息传递是人际的转换,即从教师到学生,而信息加工是学生自我的转换,即学生将新接受到的信息从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并纳入自身知识框架中,便于及时提取。因此,研究信息加工大有作为。

笔者认为,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是从“教了”到“学会”转变的根本。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其特殊性在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品德、品格、审美的发展。强调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科教学回归原点,就是要做到“师退生进”,还学习权、探究权于学生。如果在教学中对知识发生的过程采取“斩头去尾留中段”式的处理,一方面,教师所教的知识学生只能靠记忆去学习,给学生的只能是盲人摸象的感觉;另一方面,没有体验的过程,学生又怎么能学会?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从何培养?这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2.凸显思想,从“学会”到“会学”。

从“教了”到“学会”还不够,还应让学生“会学”,只有会学,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会学就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依靠别人的帮助,自己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会学的能力通常又称自学能力。会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训练独立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军的能力和兴趣。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寸步离不开教师的指点,教师教多少,他只能学多少,不懂得如何自学,那当他进入社会以后,又怎能凭借教师教过的知识让自己向纵深发展开拓呢?为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

笔者认为,关注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是实现从“学会”到“会学”转变的关键。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知识的灵魂,是学科知识的上位主张,它对学习、掌握学科知识起全局性、指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就数学学科而言,加强思想方法教学,除了要凸显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外,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简单的数学知识时,要从更深刻的角度去认识知识的本质,在学习微观上的数学知识时,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准确理解,还要通过数学学习进行数学思考等。要想在上述各维度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让学生走进思维训练场,通过思维训练自主内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退生进”。

3.遵循规律,从“会学”到“学养”。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是培养求真理、讲道理、懂科学、有智慧、究根底、会思考的人[3],所以,让学生“会学”还不够,得从培养社会人的角度构建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要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下称“学养”),实现从“会学”到“学养”,这应是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学科的核心素养一定是通过探究学科的核心知识来积累的,而学科的核心知识又常常是从有价值的知识中传递出来的。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更有价值呢?有学者认为下列6种知识最有价值:(1)核心概念与命题,它们是学科最基本的结构;(2)本质与规律,它们是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3)思想与方法,它们是学科的精髓与灵魂;(4)产生与来源,它们是学科发展的源头活水;(5)关系与结构,它们是学科的本质内涵;(6)价值与精神,它们是学科的价值追求[4]。显然,这6种知识对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笔者认为,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是实现从“会学”到“学养”转变的保证。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上述6种有价值的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更需要教师实施“师退生进”的教学策略,把学生带到探究有价值的知识的高速路口,让学生运用学科思想方法去自主探究,掌握知识,形成素养。

三、真评价,“师退生进”引导向

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的变革,一是要靠教师转变观念,自觉地进行实践;二是要靠教育行政的领导,用教育评价来引领。这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形成了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同样,“师退生进”也要用教育评价来推动其向纵深发展。

1.建立“师退生进”的评价目标。

没有清晰的评价目标,“师退生进”的教学策略就会高高在上,不接地气,难以生根,更谈不上开花结果。为此,“师退生进”的评价目标要根据“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的经验在深度或广度上的持续变化,即个体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构形成新经验的过程,现代学习观就是人们用已经学会的知识建构和理解新知识”[1]的相关理念,结合“师退生进”教学策略的特点,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评价目标,让真评价有章可循。

2.加强“师退生进”的过程管理。

教育改革需要依靠过程的坚守,决不是靠一时的冲动,放几个现场,开几节公开课,做几次业务讲座,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靠几招“花拳秀脚”是成不了事业的,只有依赖于顶层设计、逐步分解、分项实施、有序推进,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就需要加强过程管理,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并及时矫正教学中的偏差。

3.强化“师退生进”的专业引领。

教学是教师的专业实践,这种专业性体现在通过专业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估,以规范或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显然,“师退生进”的教学策略同样依赖于教师的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5]。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研讨、仿真、测量、分析,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学科素养,以实现教师强则学校强、学校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民族强的中国梦!

摘要:<正>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深入,“让学习真正发生”“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以及“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等教学策略,正成为探索教学改革的热点命题。笔者认为,求证这些教育命题,首先必须要厘清课堂学习的本真形态是什么,这是事关改革成败的根本性问题。课堂教学的本质,说到底还是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地位的问题,这个问题虽早有定论,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知识经济的深入、信息社会的建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它也会随

参考文献

[1]贺慧.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学习引论[J].基础教育课程,2015(23).

[2]崔允漷.学历案——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6-6-11.

[3]卜以楼.教育价值:数学教学的根本之所在[J].数学通报,2012(1).

[4]李松林.论教师教材理解范式的转换[J].中国教育学刊,2014(1).

课堂教学形态 篇11

在形态构成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组织与创造,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在艺术设计练习中,获得能力的训练、创造思维的育成。也就是说,构成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为基本原则的。构成教育的重点在于方法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以下是在教学中总结的经验:

一、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互动化”教学模式又称换位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将教师与学生角色进行互换,即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改为“由学生讲,教师与学生共听”的教学形式。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互动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也各有特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灵活运用。从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和学习风格中得到启发,了解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这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必然大有裨益。

1、精选案例式互动。运用多媒体等手法呈现精选个案,请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然后抓住重点、热点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理论知识。一般程序为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

2、主题探讨式互动。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双方互动,有利于达成教学目的。其方法一般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这种方法主题明确,条理清楚,探讨深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但缺点是组织难度大,学员所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具有不可控制性,往往会影响教学进程。

3、多维思辨式互动。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指出优劣加以完善,还可以有意设置正反两方,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一般方法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较大,但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论水平,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

二、合理序化整合教学内容

我国的形态构成课程过多地引导学生对既定的、固有的几种骨骼样式、形式法则空间规则进行认知与实验,使学生在完成设计命题时在风格上形成一种模式,满足于按照某种特定的格式填充、安排形与色的位置。因此,学生作业缺乏创意和时代生命气息,造成与今后专业设计课程的脱节,这与当年伊顿设立本课程,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宗旨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教学内容“综合化”,也就是打破陈规、开拓思路,把形态构成教学中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个部分整合起来。在做课题的时候可以首先考虑以某一个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然后向其它两个方面发展。如平面构成中课题训练了各种构成技巧和形式手法,运用的视觉元素就是抽象的点、线、面,这对于学生而言不免枯燥和乏味,更何况是黑白强烈而单调的色调,与现实的环境联系很少,这时,如果给这些形象赋予色彩,则不仅能增加抽象图形的亲和力,而且能更好地将图形的不同形状与不同色彩联系起来,通过图形理解色彩,并促进对图形的理解。

三、习题布置凸显创造性思维

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功能与审美的结合,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有些设计作品需要现代气息,有些需要古朴的素美,有些需要粗旷的表情,有些需要华贵的气息,这就要求设计师要有一定的感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形态构成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练习课题应加强感性思维训练。具体方法可精选若干图片使用多媒体播放,使用描写不同意境的诗句让学生去欣赏、去感受,并给出若干表示情感的词汇,在自己的感受中提取出抽象图案或制作出意境空间。这种课题设计练习可大大提高学生的感性思维设计能力。

四、“與时俱进”鼓励学生探求新材料、新手段

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形态构成课程的教学重点。课程的作业不能只用单纯的传统的材料和工具,因为利用综合材料本身就完全脱离了临摹,而每个学生对材料的组合、想象和选择把握,是完全由个人的爱好和理解所决定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以更新、更广的视角来观察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积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工具及材料,让学生养成对各种材料的探索习惯和兴趣,培养好奇心,进而发现材料的美,以及不同材料的使用所产生的效果美,让他们在探询材料所产生的效果中激发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结合实例, 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行为动词为分析, 属于理解层次, 对学生要求较高。行为产生的条件是结合实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能结合适当的典型的案例, 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上, 本条标准关注的是地表形态的变化及其原因,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说出地表形态的概念, 识别一些典型的地表形态, 还能从内力和外力两个方面解释某地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二、学生分析

1.通过之前的学习, 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学习自然地理的基本方法, 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学生在初中时已经学过五种主要的地貌类型, 具有一定的前认知, 在教学时可以恰当地设计“先行组织者”, 为学生新知的学习提供“固着点”。

3.由于一些典型的地貌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 学生不易感知, 所以教学时应借助多媒体, 丰富学生的感知。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在前几章的学习基础上重点研究岩石圈。本节是第四章的第一节, 在该章中有着统领全章的作用, 为后两节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主要围绕两个内容展开:一是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二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是探究地表形态成因的基础, 同时也为学习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打下基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力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学生把握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打下基础。考虑到时间, 将本节分为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为“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

四、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够说出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影响。 (2) 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阐述外力作用的四种主要方式。 (3) 能够说明内外力间的关系, 并能结合具体的案例解释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地理景观图, 学生能判断出各种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地貌的形成原因,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初步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同时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表形态形成原因的分析。

教学难点:内外力的作用方式及产生的地表形态分析。

上一篇:空心楼板施工下一篇:户外广告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