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功能

2025-01-10

民间功能(精选11篇)

民间功能 篇1

民间舞蹈是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舞蹈;是一种借助于身体的形体造型和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用以表达自己情感、意志、观念和愿望, 保存和传播文化的艺术表演形式。我国的民间舞蹈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是民族情感、观念、信仰、文化交织的精神集合体。广大劳动群众通过民间舞蹈的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和渲泄自己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 民间舞蹈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千百年来, 人们对于民间舞蹈, 除了从纯粹的审美或欣赏的角度去表演外, 还有着其他的意图。有的是为了祭祀天地、求神祭祖, 有的是为了驱鬼辟邪, 有的是为了寻求配偶, 有的是为了传授农耕渔猎技术或教育后代、祈福庆寿等等。总而言之, 民间舞蹈在人民的生活中具有强烈的社会、宗教和文化等多种功能。归纳起来有:自娱和娱人功能、祭祀与驱邪功能、教育与传承功能以及民俗与教育功能等。

一、自娱和娱人功能

娱乐功能是民间舞蹈 (尤其是汉族) 中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民间舞蹈通过有规律的肢体动作和节奏所表演的丰富内容, 能使人产生联想, 给人们带来愉快和欢乐。参于舞蹈的人既能通过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而从中得到自娱, 又能给别人带来美的享受。如:起源并流行于淮河中游的民间舞蹈——安徽花鼓, 就是娱乐功能很强的一种民间舞蹈。花鼓灯男角称为“鼓架子”或“伞把子”, 女角称为“兰花” (又称“腊花”) 。不少农村出身的花鼓灯玩友能歌善舞, 技艺非凡。其表演所使用的道具为扇子、手帕、岔伞等;它是集歌 (花鼓灯歌) 、舞 (花鼓灯舞蹈) 、乐 (花鼓灯锣鼓) 于一体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在安徽的怀远县、凤台县、颍上县一带, 人们把演出花鼓灯的活动称之为“玩灯”, 花鼓灯的演出组织叫做“灯班子”, 把表演花鼓灯的演员叫做“玩灯人”。玩灯人之间相互称为“玩友”。玩灯人大多出身于贫苦的农民, 农忙时务农, 农闲时玩灯。他们家中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 但为了寻求生活中的乐趣, 却被花鼓灯的一个“玩”字所吸引。有花鼓灯灯歌足可佐证:

如:转场灯歌《小小鲤鱼红红的腮》

小小鲤鱼红红的腮,

上江游到下江来。

上江吃的是灵芝草 (嘛) ,

下江吃的是老绿苔,

只为玩灯场上来 (喽) !

又如:文伞调灯歌《小小岔伞八根柴》

小小岔伞八根柴,

七斗八斗斗起来。

五黄六月高高掛 (嘛) ,

过年开春耍起来 (喽) !

从以上两首花鼓灯灯歌中的一“玩”一“耍”, 我们就不难看出民间舞蹈所具有的那种娱人和自娱性的功能。

二、祭祀与驱邪功能

具有祭祀与驱邪功能的舞蹈, 从奴隶社会就已在民间流行着, 它是人们用于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和鬼神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山东和安徽等地区的“傩舞”, 是民间祭祀舞蹈中的典型形式。“傩”在我国有文字记载以来, 就不乏其踪迹。据《后汉书》记载, 傩祭多在夜间举行, 届时燃庭灯、点爆竹、众人集队、击鼓吹号、高唱傩歌而舞, 用以驱鬼。《楚辞》中有对南方巫舞的生动描绘, 如《招魂》中说:女子穿着漂亮的衣服, 在钟声、鼓声中长袖翩翩, 婆娑起舞。傩舞是中国大傩祭奠中的仪式舞蹈, 舞者头戴强悍、狰狞的面具、扮作鬼神而歌舞, 以表现神的身世和事迹。象中国古代的“六舞” (即:黄帝的“云门大卷”、唐尧的“大咸”、虞舜的“大韶”、夏禹的“大夏”、商汤的“大濩”和周初的“大武”) 傩舞、巫舞和那些对自己民族图腾崇拜的舞蹈, 以及寺庙中的“打鬼”、民间的“跳大神”等都属于具有祭祀驱邪功能的舞蹈。另外, 象安徽淮北一带的“太平鼓”、蒙古族的“安代”舞、羌族的“皮鼓舞”和壮族的“师公舞”等民间舞蹈, 也都具有祭祀驱邪、去病、求雨的功能。

三、教育与传承功能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对德育、美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教育, 民间长期以来流行着不少具有教育与传承功能的舞蹈形式。如:白族的“西山打歌”和苗族的“赶花坡”、“尝新会”中的舞蹈, 就是一些具有教育和传承功能的民间歌舞。表演时, 由歌头带领一问一答, 有唱有和, 踏地而舞, 古籍中称之为“踏歌”。歌舞的内容主要是表现关于人类起源的“创世纪”、“放羊调”、“点菜蔬”等。通过这种方式把人类生存和自然现象等知识以及生产、生活的经验用舞蹈的方式, 向后人传授。

苗族民俗中的舞蹈“尝新节”说的是秋收后的一天, 聚集在一起的人们, 品尝那新收成的稻米饭和新酿的米酒的场面。在饱餐美食、畅饮美酒后, 大家一起跳起“芦笙舞”庆贺丰收, 予祝来年收成更好。活动开始时, 人们首先要把端出的热气腾腾的新米饭和喷香的糯米酒送到老人面前, 请他们最先品尝。人们认为第一口饭、第一口酒、饭后的第一曲芦笙, 都应由老人开始, 因为老人会教后代种田, 造酒、吹笙。没有老人, 就没有后辈, 不尊重老人就天理难容。进入高潮时, 大家边唱边跳舞, 这通宵达旦的欢歌狂舞则体现了苗家尊老爱农的传统观念和无限深情。这类民间舞蹈对子孙后代产生着教育和传承的功能。

四、民俗与交际功能

每逢春节辞旧迎新、元宵节或各类春会、庙会以及丰收之后等节日庆典是民间舞蹈中最广泛的民俗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为了体现自我的生命价值, 沟通人际间的纯真情感, 经常会看到一些反应迎来送往、爱情倾诉, 赞美家乡、相互交流、斗智逗趣等民俗性的民间歌舞形式的表演。如:侗族的《舞春牛》即是一个颇具民俗性的舞蹈。农耕民族的侗族人对自己的生产伙伴——耕牛十分爱护, 他们把每年的“立春”当作耕牛的节日来庆祝。并举行一年一度盛大的“春牛舞会”活动。活动开始时, 人们簇拥着由农民扮演成的春牛, 欢笑着、舞蹈着走向寨子里的各家各户, 以象征着春牛登门、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然后, 围观者把舞春牛的队伍拥向寨中的岩坪, 围观者向“春牛”和农夫的舞蹈者用对白和盘歌的形式提出各种农事问题, 最后转为热烈的对歌。

苗族“芦笙舞”中的“跳月”或“跳花”, 也是具有一定的民俗性和交际性功能的舞蹈。它是表现青年男女之间恋爱活动的一种群舞, 表演时, 只限于青年男女。小伙子们边吹芦笙, 边跳舞, 而不断向自己心爱的女孩示爱, 而姑娘们也以同样的热情一边舞蹈, 一边把自己精心刺绣的花带, 拴在被自己相中的小伙子的芦笙上……。这种交际功能较强的“芦笙舞”的表演, 在黔东南的丹寨、凯里等地又被称作“讨花带”。通过舞蹈, 增强了男女青年之间纯朴的爱情。

我国民间歌舞丰富多彩, 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千百年来伴随和装点着人们生活。纠其功能, 多种多样, 分类方法也不尽同。本文是作者对民族舞蹈在功能方面的粗浅看法, 难免掛漏万……。

民间功能 篇2

民间信仰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民间文化现象,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客观存在于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岁时节令,山川景物,人生礼俗,民间文学的神话、故事,民间美术的绘画、雕塑等,无不与民间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说无所不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尊重民众的意愿,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保护民间传统文化,让民众按照传统习俗参与民间信仰活动,以发挥民间信仰积极的社会作用,使民间信仰文化得以健康的有序的传承发展。

一、民间信仰产生的条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中,对民间信仰传统文化活动的分类遇到一些难题。要弄清这个问题,应该先从民间信仰产生的条件入手,分析各类民间信仰所崇拜对象、祈求目的、活动内容、表现形式,才能较合理的为民间信仰进行分类,也才能理解民间信仰为什么会对社会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

人类、神灵,人与神的结合,是民间信仰产生、存在的最基本的三个条件。人类在自然中进化、演变,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电闪雷鸣,山崩地裂,干旱洪水,生老病死。人类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美好的生活——春夏秋冬,谷米水果,山花烂漫,子孙绕膝。在自然力量的保护和压迫下,人们产生对自然力的依赖感、恐惧感、神秘感,由此产生了对自然力的崇拜性。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想象神灵世界的样式,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创造设计各种仪式祭奠神灵,这就产生了原始信仰和崇拜仪式。

神灵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想象样式创造出来的,并赋于它精神和灵性,赋于它控制自然的力量。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转嫁给神灵,编排出一系列的崇拜神灵的仪式,来取悦神灵,影响神灵,祈求神灵,希望神灵多赐福少降灾。由人对神灵的恐惧感、神秘感,到人对神灵的依赖和崇拜,形成了人与神的结合,产生民间信仰并逐步使民间信仰规范化、秩序化。民众在民间信仰的约束下生活着,生存着,人类在民间信仰的控制中、管理中延续着,发展着。

二、民间信仰的类型

民间布艺老虎鞋的功能特征 篇3

[关键词]老虎鞋;民间布艺;女红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02-0092-02

老虎鞋作为民间布艺的一种,在中国传统工艺中颇具特色。像许多民间艺术一样,由于地域文化的特性,不同地区的老虎鞋有着各自的特色,例如河南濮阳老虎鞋、山东临沂老虎鞋和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盐城老虎鞋就有着十分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但是无论是哪里的老虎鞋,它们都具有几乎相同的功能特征。

一、老虎鞋的生活功能

老虎鞋不是为艺术而艺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是“生产者的艺术”。 也就是说,民间艺术家们在“创作”的时候,有时虽不是从艺术角度出发,只是与现实生活密切贴近,但手中的作品却有了艺术价值。这表明民间美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实用形态的文化创造,与纯粹的精神审美性艺术还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也决定了民间美术的实用生活功能是民间美术功能的一个方面。①

鞋帽的制作是女红艺术的一种。从很早以前一直到近代,中国的鞋帽都是家庭妇女手工制作的,后来虽然有了鞋店、帽店,但真正买鞋的人仍然是少数。在广大农村,鞋帽特别是儿童的帽子,还是自己做。一个家庭妇女为家庭成员所做的鞋子的数量是相当惊人的。②中国远古时代是农耕社会,在长达2000年的封建社会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男耕女织。女红是衡量女子品行的标准之一,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记载妇女“十三学织布、十四能断机”。

在老虎鞋创造活动中,实用生活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而其他的功能,如审美功能、文化功能则又充实了实用功能。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更进步了,马斯洛的需要的多层次论有了变化发展,促使人民生产出更丰富多样的实用物来适应生存的需要。从古代至今,老虎鞋经历了历代手艺人的加工创造,有了搭扣,有了鞋拔(虎尾),小孩子穿在脚上更加舒适,走起路来也更加稳健,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进一步要求,也很大程度地体现出审美功能和民俗文化功能。

二、老虎鞋的审美功能

马克思在论述“异化劳动”时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③由此可见,人类摆脱了造物的纯粹性的第一需要,在首先追求实用的基础上,依照民间的审美尺度进行造物。

老虎鞋是实用与审美结合的产物,它的审美功能有着突出的特征,很多情况下与实用功能完美协调。比如老虎鞋后面的鞋拔子,它首先满足了实用的功能,在小孩子穿鞋子的时候起到帮助的作用,在前面虎头的映衬下,这种在鞋子后面跷着的小巧尾巴似乎是一种符合视觉规律的富有美感的形式。

老虎鞋的审美功能也体现在它的精神性功用上,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天灾、饥饿、疾病、虫害侵袭着人们,为了达到护生的目的,人们开始借助于生灵的力量,他们认为虎是英勇、刚健、正义、威严的象征,而且在端午时节,虎可以保护孩子免受毒虫的侵害,可以保护孩子健康的成长。老虎鞋这种精神性的实用意义转化为以审美功能为目的,促使民间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也以审美为主要心理。

另外,老虎鞋不仅有愉悦人们身心的作用,而且还能开启人们的想象,使人获得更深刻、更强烈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同样,在创造、欣赏老虎鞋的过程中,母亲们会联想到小老虎的那种强壮、威武、勇猛、可爱的形象,会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会在老虎的庇护下茁壮成长,也像小老虎一样健壮、可爱。这样的审美体验、审美感受会使辛劳的母亲忘却劳累和艰辛,精神上获得美的享受。恩格斯在论述德国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时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使农民在繁重的劳动之余,傍晚回到家里消遣解闷,振奋精神,得到慰藉,使他忘却劳累,把他那块贫瘠的田地变成芳香馥郁的花园。”④人们在欣赏虎鞋的时候,获得了感性直观的审美愉悦,而且也有虎镇百毒、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更深的精神内涵。

三、老虎鞋的文化功能

老虎鞋是一种艺术品,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民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理解,它主要产生于民间,由下层民众创造,人人传习。197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亚洲口头传统文化研究会议上提出了民俗的分类,包括四个大的门类,其中之一的物质文化传统包括了艺术品、工具、建筑、手工艺品、服饰、食物以及木偶、剪纸等。⑤ 目前来看,物质文化传统的研究与民间美术内容的研究基本相同。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驱疫辟恶的节日。端午辟五毒的俗仪也很多。人们多认为,端午节时毒虫滋生,所以,要让小孩穿五毒背心、五毒鞋等。喜爱戏剧的西太后,还命人在宫中编演屈原故事的历史剧,并命宫眷们都穿上虎头鞋,其场景相当有趣。⑥

老虎鞋作为端午节中的驱疫辟恶的民间工艺品,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也与民间的传统虎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古代端午节,也就是恶月来临的时候,由于生产力低下,为了护生,渐渐产生了在端午节时让孩子穿老虎鞋的习俗,人们期待借助老虎的力量镇住百毒,保佑小孩子健康成长。

老虎鞋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女红文化的反映。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以农立国,男耕女织是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社会模式。在这种社会模式下,产生了灿烂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女红文化便是其中一种。

女红也就是女功,或称女工,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记甚多。《礼记·郊特牲》篇:“ 黼黻文绣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工之始也。”《墨子·辞过》篇:“女工作文采,男工做刻镂,以为身服。”

中国女红主要分为纺织、浆染、缝纫、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玩具九大类,老虎鞋属于其中的鞋帽类。在这些中国女红作品中,无一不包含母亲的无限深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妇德、尊老爱幼这些伦理礼教的观念。

文化是一个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等方面的复合体,女红具备物质与技术、伦理与社群、精神与表达文化三要素。女红文化是社会伦理礼教主流价值观念的承载体。将中国的女红标以文化称“女红文化”,是将其视为一种民族文化的普遍现象。女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民间本原文化研究的核心。⑦

由此可见,老虎鞋虽然只是中国传统民间布艺中的一个并不显赫的物种,但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注释]

①③④⑤邓福星主编,唐家路、潘鲁生著:《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②汉声编辑室:《中国女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⑥德龄:《清宫中的生活写照》,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民间组织的公共治理功能初探 篇4

关键词:民间组织,公共治理,功能

一、公共治理的理念及其价值

当前, 作为补充政府管理和社会调节不足的一种社会管理方式, 公共治理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重要理念和价值追求。从一定程度上说, 公共治理既是各国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 也是影响各国政府政治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就基本内容而言, 公共治理包括主体、客体、目标和手段四个方面。

公共治理是一系列来自政府、社会公共机构甚至包括私人机构在内的公共管理活动。因此, 公共治理主体其实就是一个以政府为主体、多种公私机构并存的管理机构体系。公共治理的主体是公共治理的利益相关者, 即与治理需求和满足存在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个人和组织的总称。当代公共治理主体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公共治理的主体, 既可以是政府、公共机构, 也可以是私人机构;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辖区单位、居民个人。公共治理理论认为, 政府不是国家唯一的公共管理主体和权力中心, 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 只要其行使的权力得到公众的认可、认同, 都可以成为、而且应当成为在各自不同层面上社会公共权力的主体。

公共治理的客体又称公共治理的对象, 即社会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不仅仅是社会性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等。顾名思义, 从公共二字可见, 公共治理是一个范围相对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人们公认的涉及到所有或绝大多数人的公共事务, 而且包括那些可能转换为前者, 但却与部分人 (有些组织或集团) 、甚至个别人相关的事务。因此, 公共治理的范围遍及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及全体公民, 涵盖了公共治理利益主体所涉及到的所有对象和要素。

公共治理的目标是指在治理过程中, 各种治理主体可以在互信、互利、互相依存的基础上进行持续不断的协商谈判, 参与合作, 化解冲突和矛盾, 在满足各治理主体利益的同时, 最终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中国现阶段, 公共治理的目标主要是强调政治国家与公民的合作、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 通过合作, 促进治理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 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公共治理的手段是公共管理的实现方式与实践方法。公共治理强调各治理主体之间的自愿平等合作, 各公共治理主体通过协商来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 既可以采取行政的手段和方式, 即实行正式的强制管制, 采取正式的法规制度, 又可以通过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民主协商和谈判, 采用彼此都自愿接受并享有共同利益的非正式措施、约束途径。此外, 伴随着科技进步, 公共治理也积极引入和推广信息、网络等现代管理技术。

综上所述, 公共治理是以政府为主体、多种公私机构并存的新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模式, 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相互认同基础上的国家与公民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之间的合作。公共治理特别强调社会公众对行政事务治理过程的参与和监督。政府放松对行政事务的控制, 激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自治和责任分担, 尤其是强调行政区域性的社区自治、功能性的行政行业自治、利益性的行政社团自治、非功利性的行政服务等。公共治理的社会权力运行方式既包括政治、法律、管制等强制性方式, 也包括规划、引导、建议、指导、契约、合作等非强制性方式, 而且强调更多依赖于后者及相关行动技巧的运用。在实施公共治理的过程中, 公民社会和市场机制的力量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并与政府资源互相协调、制衡和整合。与此同时, 政府能够通过行政听证制度、咨询制度和监督制度等社会参与制度, 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话与协作, 以交换信息, 增进合作, 降低冲突, 确立和认同共同目标, 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二、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基本角色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 民间组织都发挥出公共治理作用, 扮演着重要的社会公共管理角色。

首先, 在政治领域, 民间组织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 是社会公共价值和社会关系稳定的主要推动者。传统的政府与社会的二元结构关系中, 社会与政府高度整合, 政府直接面对社会及社会中的个人。由于政府具有高度的权威, 当政府与社会产生矛盾的时候, 就会形成直接对立的格局, 没有关系缓冲的余地。民间组织作为政府和公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能够促进上情下达与下情上报, 从而可以有效预防社会矛盾的发生。政治绝不能只在自上而下的单轨上运行, 人民的意见是任何性质的政治都必须加以考虑的, 这是自下而上的轨道。一个健全的、持久的政治必须是上通下达、来往自如的双轨形式。通过民间组织建立理性的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整合机制, 在国家与分散的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了一股中介力量。一方面, 民间组织能够代表所属群体理性、合法地表达其利益要求以实现有效的下情上报;另一方面, 民间组织也能够以桥梁纽带的身份保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上情下达, 并进行不同群体的利益协调和对话。

与此同时, 在公共治理过程中, 公民能够通过各种公民团体和组织去表达对公共事务的关注, 通过各种合法的途径与渠道实现并诉求各自的价值。民间组织所积极倡导的诸如参与、互惠、友爱、信任、宽容、多元、合作、开放、公正等价值与理念, 对于维护良好的社会价值和弘扬公共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 在经济领域, 民间组织能够提供社会服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促进者。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社会自主性的增强, 中国的民间组织开始承接了政府原来的对经济进行微观管理的那一部分职能, 以管理主体的角色对市场主体的运行提供鉴证、评估、监督等服务, 从而净化了市场, 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民间组织具有规范行业行为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功能:一方面, 民间组织通过制定企业行业规章制度, 实行行业自律, 扮演行业利益代言人和政府政策、信息传递者的双重角色, 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另一方面, 随着民间组织的发展壮大, 政府还可以委托某些行业组织承担一定的行业管理职能, 发挥政府直接管理所难以企及的作用, 从而达到强化社会自我管理的目的。

此外, 民间组织可以成为高效率提供社会服务的主体。志愿性是民间组织的特性之一, 它以服务和帮助有需要的人为根本目的, 并以项目结果和资金效益为评估标准。在中国香港, 政府完全依靠民间服务机构, 开办各类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 如老人院、幼稚园、心理辅导、家庭治疗等等。这些机构不仅可以收取较低的服务费用, 而且还有机会得到政府的资助金。既通过直接而有效的服务, 帮助有需求的人, 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 同时又能够在申请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 提升服务水平和组织能力。除此之外, 民间组织还蕴藏着巨大的就业潜力, 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的一股重要经济力量。

最后, 在社会生活领域, 民间组织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维护者。民间组织的自治性、民间性等特点及其社会中介地位, 使其可以发挥规范社会行为, 缓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第一, 利用内部发展起来的契约性规则、自治能力和利益格局, 对一定范围内社会群体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和指导, 并对其他社会群体产生辐射影响;第二, 凝聚民众的意见, 实现自下而上的沟通和自上而下的传递, 减少并化解矛盾;第三, 作为联结政府与民众的中间阶层, 避免政府直接面对民众, 从而使各种矛盾得到一定的缓冲, 特别是在目前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的情况下, 这一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第四, 动员社会力量, 以提供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式, 实施社会援助, 解决社会问题, 增进社会福利, 缓解社会矛盾。近年来, 中国民间组织开展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幸福工程、微笑列车、新长城计划等众多公益项目, 通过积极反映民众诉求, 动员社会资源向农村、偏远地区流动, 向贫困群体流动, 以帮助那些最困难的人获得生存和学习发展的机会。通过这些公益活动, 数以千万计的贫困人口、妇女、儿童、残疾人得到了社会的关爱, 解决了上学、看病等实际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同时, 民间组织的成员主要由具有很强感召力的共同目标和得到组织成员自觉认可的价值理念汇集在一起, 如环境保护、反对战争、帮助弱者、救苦济难等, 带有很强的道义色彩, 成员间容易形成相互支持、互助合作的关系, 并且有利于促使全社会形成热心公益、扶贫帮困、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的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 实现社会价值理性的回归,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进一步促进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已经成为沟通政府和公众的桥梁和纽带。不过, 由于民间组织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再加上其本身的一些不完善性, 民间组织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政府为民间组织营造的外部环境不够好;民间组织缺乏自治, 组织公信缺失, 出现社会公众信任危机;人力资源不足, 志愿者的参与不够;法制不健全, 违法现象普遍;发展不规范、工作机制不健全。为此, 一方面, 政府有必要继续加大对民间组织的支持, 推动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更好地发挥其公共治理功能;另一方面, 民间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 更积极地参与公共治理。

首先, 鉴于民间组织具有显著的松散性和多样性, 政府应该依据其特点分别对待, 让政府办的民间组织与民间自发形成的组织按一定比例平等发展。当前, 为了保障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 国家应制定和完善有关民间组织发展的规范性条文。第一, 制定统一的《民间组织登记法》, 完善民间组织的参与机制。通过降低民间组织登记成立的门槛, 使大量行为合法但由于成立困难而游离于政府监管视野之外的民间组织纳入到法律规范的范畴之中。第二, 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管理。考虑对所有民间组织实行备案登记, 民间组织在登记备案之前无须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对于活动范围广、影响力大、政治性强的民间组织, 则按照规范的名称、固定的场所、必要的经费、合法的宗旨等基本原则, 实行强制性审批登记制度, 符合条件的赋予社团法人资格。对于社会公益民间组织, 实行更加严格的的公益法人认证, 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基础上, 实行财政与税务部门的双重监管, 以防止其公益性的异化。

政府要做改善民间组织的管理体制的推动者。现行民间组织实行登记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注重的是登记的过程, 对民间组织成立的条件控制很严。但是, 民间组织一旦完成登记, 政府的管理则很松, 甚至没有任何管理措施。名为双重管理, 实际上任何一方都未能行使管理职责, 出现了问题就互相推卸责任。因此, 政府要放宽民间组织的登记控制, 以体现公民结社的自由, 将工作重心转向民间组织运作期间的管理, 对其运作的规范化进行监督, 对其行为的后果及质量进行监督和制约。监督过程中要避免行政干预, 只能通过政策诱导、资金支持等手段促使它们充分发挥作用、满足社会需要。

政府要积极培育社会急需的民间组织。在社会转型时期, 由于政府权力使用的不规范和公民利益观念的增强, 在政府和公民之间常会出现利益冲突, 因此急需在二者之间搭起一座从事协调活动的桥梁。所以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措施, 抓住社会利益纠纷的热点, 有针对性地培养、扶持以下几类民间组织:商会、行业协会等工商社团;社区组织, 如业主委员会、老年活动协会、农村的村委会、城市社区的居委会等;公益组织, 如扶贫、助残、支持弱势群体、见义勇为基金会和各种慈善组织;中介组织, 如会计、法律、工程监理等事务所和社团联合会、社团促进会等。

其次, 从民间组织必须加强自律、以更好地参与公共治理来看, 重点在于协调外部因素和加强内部建设两个方面。

从外部因素看, 有些民间组织的遵法守法意识不强, 有法不依、无法可依, 影响了整体民间组织的社会公信度, 再加上民间组织的效率低下和能力不足, 导致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民间组织持一种不信任的态度, 其结果是民间组织的社会捐赠不足, 志愿者的参与极为有限。为此, 民间组织必须加强自律, 以加强内部建设改善外部条件, 提升民间组织的公信力。

民间组织的自律规范大致有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任何一个民间组织都有约束自己成员 (董事、员工) 的行为标准和道德标准, 设有禁止图利于个人、禁止有关非常规交易等议题。此外, 还有民间组织的一系列伦理守则, 比如“回避制度”、拒绝收受所有同其职务有关的贵重礼品;要求董事、干部和员工使用便宜合理的交通工具和选择价格适中的住所等。这些行为规范准则的目的, 在于确保参与民间组织的个人皆可以杜绝潜在的不当行为与权利滥用。第二层次, 某些领域的民间组织联合制定需共同遵守的行为和道德标准。国外常常是由联合组织及协会共同制定行业自律条款。比如, 美国有一个存在于各民间组织之外的独立部门, 是由800多个自愿组织、基金会组成, 它制定了美国民间组织的伦理守则, 以维护公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和信心。第三层次, 由民间专业组织专门监督民间组织自律行为。比如美国有一种民间组织, 其主要工作任务就是监督民间组织的活动, 对一些民间组织加以评判。

最后, 创造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好互动局面, 促进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在公共治理中, 政府和民间组织是作为不同治理主体出现的, 一个良性的治理结构, 需要不同治理主体的合理分工、合作努力, 不同主体要形成一种良性的“伙伴关系”。当前我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要努力建立一种竞争合作关系:一方面, 民间组织作为政府的补充和支持者, 在公共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政府要对民间组织进行支持。政府既要帮助非营利组织发展, 又要避免过多干预其内部事务影响其独立性。在公共治理中, 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不是彼此替代、互相冲突的关系, 应当是互动合作、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关系。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合作, 有助于建立起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 协调和化解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实现政府与民间组织的良性互动, 使政府与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改善政府形象, 增强民众的政治认同。

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互动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提高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的能力, 而且有助于优化民间组织的发展环境, 使民间组织更好地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缺陷, 加强自律和自身能力建设。具体而言, 一方面, 国家不单纯通过自己的行政组织即政府来达成对社会的治理, 而是以特别的方式对民间组织进行管理, 将其整合到政府系统中, 通过民间组织来贯彻国家的法律和意识形态, 以充分发扬民间组织宽容、互助、互惠、利他的公益精神,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维护公民利益、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化解矛盾、规范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而有助于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 促进社会各阶层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 民间组织也借用某些特殊的形式来获得合法性, 并汲取政府资源, 显示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 借以拓展自身发展的空间。

此外, 政府与民间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权力边界还是动态的。这个“边界”不是把二者权力绝对分开, 而只是职责和功能上的相对明确。实际上, 在公共治理的实践中很难划清彼此的权力边界, 经常会出现政府与民间组织职能分工交叉的领域, 尤其是在目前民间组织能力薄弱、运行不规范的情况下更是如此。这就需要政府与民间组织协调合作, 共同承担起公共治理的责任。政府应在避免随意扩大自身职能范围而挤压民间组织权力空间的同时, 指导、支持和配合民间组织开展公共服务及公共管理活动, 真正发挥民间组织的功能, 释放民间组织的能力, 实现公共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与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 2005 (3) .

[2]黄浩明:加强民间组织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3]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4]费孝通:基层政权的僵化[A].费孝通选集 (第4卷) [C].北京:群言出版社, 1999.

[5]江明修、陈定铭:非营利组织之研究[M].台北: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1999.

民间功能 篇5

关键词:曲靖 壮族 民间舞蹈文化 审美价值 社会功能

曲靖壮族民间舞蹈有着深厚的历史遗迹,在追溯原始遗存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壮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整体审美意境与价值,并结合曲靖壮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民间风俗等,形成于壮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表达方式,形成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这些对于整个艺术魅力将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现代审美价值的艺术魅力

曲靖壮族民间舞蹈文化对于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合以及老百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有深刻的体现,尤其是在结合特殊的节日,在舞蹈艺术上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形态,譬如,在元宵佳节,会跳起有趣的“蚂舞”,在对唱“蚂歌”中有一份特殊的艺术情怀,表达出老百姓祈求风调雨顺、兴旺发达的心理。通过这些形象化的艺术表达,更好的诠释出这种艺术魅力的真实性,具有更大的审美价值,构筑起强大的民族文化艺术。

历史文化的审美价值。曲靖壮族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不同表达的整体艺术性概括,作为一种有着特殊魅力的文化载体,在不同时代的历史时期,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审美价值。譬如,在民间舞蹈动作的表现中,追求动作的和谐性,在跳起舞蹈的时候,就会有舒展的双臂和豪放的气势,这些缘于曲靖劳动人民生活中的细节,能将历史文化中的各种价值体现出来,通过真实的情感与舞蹈动作的融合,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曲靖壮族民间舞蹈就是继承了这些历史文化,将特有的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农牧文化充分的融入到这些民间舞蹈特色之中,并在语言展示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历史沿袭,还可以在祭祀等舞蹈形式中,形成一种代表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方式,这些被视作为壮族民族文化的典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审美价值。

现代艺术的审美价值。在曲靖壮族民间舞蹈文化中,更多的也是融入了现代化的舞蹈元素,在适应多元化审美背景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多元化思潮的艺术带动下,将这些古老的地域舞蹈特色涵盖更多的现代化元素,在激烈的生活状态中体现出一份真我的风采,在现代化的节奏感中形成一种与时代同步的艺术魅力,因此,在整个舞蹈文化的表现中,更多的有一种现代化的审美气息。这种审美价值与现代工业、农业现代化等分不开的,也能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真实感。在舞蹈的表现形式中,这些艺术魅力往往与精神内涵是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出曲靖壮族劳动人民的信仰、传统观念、审美意识与文化底蕴,并将这个民间文化的生活特征与心理素质融入到舞蹈动作之间,正由于民间舞蹈的这种自然、朴实、充满生活气息与真挚纯朴的美的本质, 所以它是最原始的精神体现, 其真正的本原是人对生命的自我认识、自我觉醒、自我肯定、自我表现。

个性昭示的审美价值。在壮族民间舞蹈文化中,也能强调个性的魅力特点,壮族民间舞蹈是一种缘于强烈生活状态下的精神体现,具有很强的个性表现特点,在民间舞蹈的精神追求上,潜移默化的与地域文化特征相结合,譬如,其中的木鼓舞、杖鼓舞、蚂拐舞等,富有丰富的民族舞蹈内涵,尤其是将色彩与生活中的元素联系一起,舞者自然而然的表达出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将现代时代感受与精神气质融入,增强民族间的文化因素,还譬如,在鼓舞中,能体现出一种时代精神,还穿插着各种杂耍与群众性游戏,场面非常热闹,已经由过去单纯的图腾祭祀仪式 演化成名符其实的群众自我娱乐、自我审美活动,展示出更大的个性审美价值。

意境丰富的审美价值。在壮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审美价值中,意境运用是一个突出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展示一种独有的曲靖文化艺术,形成更加丰富的舞蹈文化表达方式。在整个意境的追求中,注重整个主流追求的意境表达,在整个技巧的运用中,形成一种有着丰富音色对比的特殊歌曲形式,在追去旋律变化、音域综合、跳跃性幅度等方面,形成一种绵延的节奏和即兴表达的意境,更好发挥出舞蹈的作用。譬如,在古铜舞的艺术意境表达中,将这一劳动舞蹈形式,在劳动人民的牧业中形成一种有效的舞蹈方式,形成一种独有的意境,这份意境中,主要是将产羔的母羊难产以及情况不明的症状表达出来,由于被遗弃的小羔羊,不能正常的吸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优美的舞蹈渲染一种亲情,形成有着很大感化效果的歌舞表达方式,这样,就能形成鲜明的意境,在层层演绎的基础上,追求舞蹈的连贯性,并构建了更加丰富的感染力。

二、舞蹈文化的社会功能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曲靖壮族人民与各族人民相互融合,互相帮助,创造了更加丰富的壮族民间舞蹈文化,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在继承与发扬中逐渐壮大,形成了有着丰富内涵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态,并发挥出强大的社会功能。

民族凝聚力的整体形成。曲靖壮族民间舞蹈主要是体现群众的生活场景,在每一个盛大的节日,都会有各种舞蹈形式,通过展示出舞蹈艺术的魅力来表达劳动人民的追求,譬如,在找蚂拐、讨蚂拐米、编蚂拐头、煮壮族先民的蚂拐崇拜与埋蚂拐习俗的产生,与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举行蚂拐仪式的目的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通过这些舞蹈的表现,形成一种集体性的舞蹈方式,尤其是在壮族举行祭祀的时候,就会形成集体舞蹈的艺术发挥,表现出一种与农事相结合的舞蹈,譬如有拜蛙神舞、拜铜鼓舞、征战舞、耙田舞、 毛人舞、驱邪灭瘟舞、插田舞、薅秧舞、 庆丰收舞、打猎舞、打渔捞虾舞等等,这些有着地域特色的舞蹈,在角色的衬托下,形成一种具有艺术魅力的表现形态,动作模拟青蛙、老虎等动物,这些古朴的舞蹈风格,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整个舞蹈中,可以更好的提升壮族人们的团结能力,增进感情,更好的解决各种矛盾问题,形成一种凝聚力量,更好的实现社会参与、互相帮助、融洽感情的效果,并将壮族独有的民族内容与民族舞蹈形式与壮族人民的心态、性格、精神集中的凝聚到舞蹈表现的深层次结构中,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

青年社交艺术的整体形成。曲靖壮族民间舞蹈有着强大的社会功能,在体现出一种原生态舞曲的基础上,更好地为壮族青年社交提供良好的平台。曲靖壮族人民生活的空间相对狭小,交通不便利,相对闭塞一些,每一个村寨都处于一些崇山峻岭之中,人民相互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尤其是在情感交流、思想交流等方面,缺少一定的桥梁。通过民间舞蹈形式的开展,在举办舞蹈活动的过程中,能为青少年提供社交的良好场地,通过各种舞蹈形式的开展,让青少年聚集在一起,敞开情感的大门,释放青春的力量。同时,通过传统体育活动等舞蹈方式,在举办宗教祭祀、节假日等民俗活动的同时,通过舞蹈的方式,将壮族人们的生产、生活等表达出来,譬如,在反映农事活动的插秧舞,不同青年参与到舞蹈之中,八位女青年头戴凉帽, 搭上边须壮锦毛巾,伴随着鼓点节奏,以蚂拐舞脚尖点地画弧撩腿点磋步跳的基本动作,做扯秧、捆秧把、抛秧和插秧等舞蹈姿态。又如打猎舞,六位裸露上身、腰扎虎皮腰围、头插各种鸟类羽毛 、腰挂环首大刀和箭袋、手持弓弩的男青年,伴随着激烈明快的鼓点节奏,用半蹲裆、半脚尖点地画弧撩腿点步跳作射箭、捕猎、搏斗、抬猎物和追跑等舞蹈,并穿插祭拜山神和土地爷,整个舞姿雄健粗犷、刚健有力,更有利于青年的活力展示。

经济文化艺术的整体形成。在曲靖壮族民间文化的艺术表现中,对经济的整体促进是一个强大的社会功能,通过舞蹈表现的形式,在深层次发掘人的内心情感,体现时代风尚的舞台表演舞蹈中,强调变中求新——追求舞蹈形式风格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通变中出新。舞蹈艺术中众多的舞种,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但开放时代的人们的审美意识,不只满足于传统舞蹈所传递的审美情趣,而要求民族特色里面溶进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在这些受到政府保护的历史文化中,曲靖壮族民间舞蹈已经发挥出了强大的经济功能,尤其是对于整个艺术表达的整体保护,围绕经济形态下的文化附加值,形成一种独有的特色的旅游文化,将这些旅游资源与艺术魅力构建在一起,更好的推动整个经济的全面发展。曲靖壮族民间舞蹈文化包含有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在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尤其是在云南大旅游发展的背景下,这些文化资源成为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壮族地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商机,对这些民间舞蹈文化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经济动力,起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力量。

三、结语

曲靖壮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在注重审美价值的基础上,讲究舞蹈艺术的对称、均衡,注重艺术美,并将民族文化中的历史韵味,通过粗犷或者婉约的方式,展示出阳刚、雄伟的舞蹈气势。因此,在对曲靖壮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保护中,要全面打造独具特色的舞蹈方式,通过原生态、民族性、人文性的艺术舞蹈方式,产生一份浓厚的壮族风情,赋予更大的文化内涵和传奇色彩。

参考文献:

[1]彭劲松.我国民族体育乐舞的多元文化特征及社会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8).

[2]袁革.论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特征及其健身价值[J].重庆社会科学,2005(4).

[3]黄小明,陈利敏.壮族民间舞蹈传承中的“原始遗存”及发展趋向[J].艺术探索,2008(6).

[4]姚晓兰.民族杂居区教育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7.

[5]谭涛.酉阳土家族摆手舞的现状及传承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6]刘书君.浅谈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艺术特点[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2).

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特征和功能 篇6

一、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特征

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特殊性,就如其它领域内其它文化表现一样,主要表现在它是“以原创性的精神活动为根本,以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营销及服务为内容的社会行业。虽然民间文化艺术产业也常常从事模仿性、复制性的工作,并能从中赢利(如光盘和优秀图书的盗版、名画的仿制等),但这不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本质。”“具有精神原创性的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同一般的模仿复制性的文化产业的关系,就如同一幅世界名画的原作同其复制品之间的关系一样,梵高的一幅《蓝色鸢尾花》的原作曾创下了32亿法郎的最高拍卖记录,而这幅画的复制品几元人民币就可买到一张。”这一论述是深刻的,它揭示了包括民间文化艺术在内的文化产业的最本质特征。一个民间文化艺术企业只有以“原创性”活动为根本,才能成为民间文化市场中的主宰和赢家。

与物质产业相比,民间文化艺术产业除了上面所述的主要特殊性外,还有一般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于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两者表现形态、结构功能等不同,两者特征也出现很大差异。

二、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功能

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功能是指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系统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能适应和满足社会和个人多种需要的重要作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功能是民间文化艺术在自身属性基础上对社会环境的作用能力,它是文化对社会发生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从总的来看,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

1. 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首要的功能。包含民间文化艺术在内的文化产业现已被誉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娱乐、影视及音像制品、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为本体的文化产业,被国际经济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2000年,美国的版权产业达到4572亿美元,出口额大大超过汽车及配件业、飞机制造业、农业等传统产业,已成为第一大出口项目。日本的音像产业成为国民生产的第二大产业,其文化娱乐经营收入超过了汽车工业的产值。韩国把“文化产业立国”列为一项基本国策。当前国际电影、电视、广播、出版、报纸、娱乐等已走向集团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许多大型的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因此,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承载了不同区域民族文化历史的积淀,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智力需求,因而决定了其同其他领域文化一样,具有现实经济功能。

2. 政治功能。

首先,民间文化艺术具有教化功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虽然不如文化事业那样,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但其同样具有教化功能,一方面,大众在接受、享用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时,总是会受到他们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以及相应的行为准则、规范等等的教育。民间文化艺术产业通过为人们提供一系列关于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好与坏、是与非等判断标准,使人产生正义感、耻辱感、是非感等一系列思想观念,从而形成一定的人格修养,制约人们的思想行为。比如,在封建社会,统治者通过文化的教化,让人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封建文明礼仪,保持社会稳定。

其次,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功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稳定。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西方文化产品将大量进入,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也随之输入。美国一些政界人士公开说,现在“美国最大的出口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美国文化。”一些资产阶级政客甚至公开叫嚣:在同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最终起作用的是思想、是文化,而不是武器。因此,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我们受到西方发达国家强势资本的冲击,面临着失去人才、失去竞争的危险;受到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威胁,面临着“西化”、“分化”的危险。在这种复杂情况下,我们只有抢抓机遇,捕捉机遇,寻求机遇,加快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才能保持文化独立,维护国家安全。

第三,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维护社会安定的功能。现代管理科学认为,一个人犯罪概率的大小,与他业余时间的安排有直接的联系,一般地来说,空余时间过多,且无所事事,这个人的犯罪概率就高。因此研究对人的管理,关键是要研究人空余时间的分配。如果大量增加人的文化消费时间,就可以大量减少人的社会犯罪时间。随着社会发展,一是随着人们节假日的增多,人们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多。二是随着农民进城“打工者”的增多,城市中寻事滋事,打架斗殴,赌博的人数也在增多(当然,农民进城是社会的进步,他们干着城里人看不上眼的“下贱活”,为城市创造物质财富,却住着最简陋的房子,过着最单调无味的生活,他们是值得同情和肯定的)。民间文化艺术产业为大众提供各种文化娱乐和文化服务,使大众不仅可以很好的打发业余时间,而且可以获得肌体的放松、感情的宣泄、心理的平衡,可见,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对社会的稳定具有“正负向”的促进功能。大力发展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无疑对社会的稳定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3. 社会功能。

首先,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娱乐功能。所谓娱乐功能,指的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能够满足市民放松身心、活动肌体、交流情感的作用。娱乐功能是民间文化艺术产业重要的功能,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娱乐功能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缺乏娱乐功能,人们不可能得到宣泄自己的情感,放松自己的肌体,表现自己的才能,它何必既出钱,又浪费时间来消费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呢?因此,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必须有娱乐功能,才能吸引人、容纳人,得到发展。

其次,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审美功能。虽然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是一种商品,但它不是普通商品,而是一种学术、一种艺术,一般都是创作者“主体”对客观外界“客体”的评述,客体的质地、颜色和声响等都能引起人们的感官冲动,都会产生一种美的反映;虽然它的组成也是物质材料,比如音像制品、图书,但人们消费的不是它的物质外壳,而是里面的精神内涵,人们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以及娱乐、休闲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与心灵的需要。人们在享受民间文化艺术产品精神内涵的同时,也受到了感官的刺激,精神的愉悦,心灵的陶冶。因此,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具有审美功能。

民间功能 篇7

关键词:西海固,民间美术,信仰,补偿

西海固民间艺术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就是更深层次的隐藏在人们潜意识当中的生理、心理需要, 就是为了克服愿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幻想通过精神意识的表达来实现潜意识层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需求, 通过“实用动机”这种民间艺术普遍的创作动机的帮助下渴望达到统一, 使自己的心灵上得到补偿。因为西海固人生活的太苦, 悲剧太多, 民间艺术家想借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来补充生命的力量, 鼓励自己勤劳善良、朴实坚韧的生活勇气, 这样才能满足审美心理的需求, 才能调解审美心理的平衡。

民间美术的这种艺术需求, 更多的是心灵上面的需求, 而心灵上面的需求, 又来自生活, 有了对生活的体悟与感受, 再加上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就会无形中产生一种潜意识, 而民间艺术就是为了这种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模式, 需要决定功能, 民间艺术的美学功能就是这种需要的满足。

一、表达愿望, 实现幻想

中国文化是农耕文化, 而农耕文化是人与自然界最根本的接触, 是农业文明最初级、最朴素的基本生产形式, 这种生产形式最受自然界的干扰, 从而形成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恐惧, 这样就形成了原始自然崇拜信仰, 他们信仰神灵, 意识到神灵会给他们带来吉祥, 来年风调雨顺, 丰衣足食的生活, 为了回馈自然界和神灵, 他们就要许愿, 而许愿是西海固地区最基本的民间信仰形式, 而这种信仰绝大部分是对神灵的许愿, 这种许愿是建立在以民间工艺品作为交换的具体形式来实现神灵保佑自己愿望的目的, 比如像西海固民间社火的操办、迎喜神、祭灶神等民俗活动, 都充分体现了民间老百姓祈求神灵的庇护, 他们在制作工艺品时可谓极其尽心尽力, 生怕有任何的瑕疵和不足, 因为他们认为为神灵献贡品, 关键是要心诚, “心诚”则灵, 只有这样, 就可以实现许愿者在心理上的祈求, 他们就可以摆脱焦躁不安的痛苦, 就可以保佑全家人四季平安、吉祥如意了。

西海固地区在生产力低下, 交通闭塞, 生活单调的各种困境下, 人们的精神意识形态却并没有被残酷的现实世界所束缚, 各类民间艺术的创造却恰恰成为了表达内心丰富情感世界的支点。他们在剪纸、年画、陶塑、农民画以及其他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形式上表达着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希冀。在宁夏隆德县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上可以看出, 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大部分都是表现丰衣足食、牛羊满圈、鸡鸭成群以及人们幸福和谐的生活和劳动场景, 这就从根本上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幻想模式。还有许多刚成家的年轻妇女在丈夫外出打工时给他们绣的各种形式的诸如并蒂莲、鸳鸯戏水等题材的鞋垫中不难看出, 她们夫妻之间的爱慕之情和牵挂情绪, 也寄托着对丈夫外出时祈求平安吉祥的心愿。

西海固人特别重视孝道, 这基本反映了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道德, 体现出对生命的思考, 对生命的尊重。但凡家有老人的门户, 就一定有相关寓意的工艺品陈设在家里, 这种题材的表现形式多样, 有以木雕的形式请民间艺人在家具摆设上刻画天鹤或是松柏寿桃等是这方面题材的, 也有诸如剪纸等样式, 还有利用刺绣制作寿衣的等等。家有小孩的就有小孩的娘亲、家里长辈、或是邻里长老缝制的虎头枕头, 项圈、长命锁等, 这些都是寓意长者能够安享晚年、长命百岁;小孩乖爽无疾、无病无邪、健康平安。这种民间寓意深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民间文化的普遍形式, 这种形式有着深刻的民间文化的象征意义, 充分的表达了农村人对人生意识的体现, 反映出人类对于自身繁衍和生命崇拜的深刻理解。

二、心理平衡的补偿

1. 对欢乐的补偿

西海固地区干旱少雨、荒凉贫瘠, 人们总是一年四季忙忙碌碌的在农田里劳作, 平时很少有娱乐活动, 这种现状就使的人们对年时节令、谁家办喜事、谁家小孩满月等节日喜庆的向往, 这种具有民俗娱乐性质的事情往往操办的特别隆重。因而, 当一家办喜事时, 基本上全村人都要参与进来, 敲锣打鼓, 鸣放鞭炮, 披红挂彩, 全村上空都充斥着嘹亮的流行歌曲或是高亢的秦腔唱腔, 喧闹的气氛充斥着村落的每个角落, 村民们伴着笑声不约而同的赶往办喜事, 送情礼, 送祝福。这种情景在我国民间是普遍存在的, 尤其是到正月间各村落举办的社火民俗活动, 更是全民性的盛大的狂欢节,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会毫无例外的投入到这种欢乐的游艺队伍当中, 舞龙狮, 踩高跷、看社戏、唱歌、跳舞、各种杂耍等, 在这样盛大的节日里, 人们把积攒了一年的激情几乎全部释放出来, 得到的是极大地心理愉悦, 这种在平时冷清寂寥的村落里一旦办喜事就像炸开锅一样的热闹背后其实是人们对热闹的补偿, 这种补偿方式既满足了人们审美心理的需求, 也调节了审美心理的调解和平衡。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贫困荒凉的西海固地区的广大劳动人民是多么的需要文化艺术, 需要娱乐, 需要文化精神的洗礼和眷顾。

西海固民间艺术之所以在年头节下这么隆重的举办群众性的集体娱乐活动, 而且有这么高涨的乐观精神, 正是由于民间艺人们象劳苦大众一样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他们的生活清贫, 苦难太多, 悲剧也不少, 他们很是在意再现那些生活中已经饱尝的痛苦, 也十分避讳那些有关死亡和不吉利的事情, 他们要用喜悦和吉祥的题材和内容来抚慰现实世界给自己造成的严重的创伤, 这种用艺术化的方式来进行欢乐补偿的方式其实质是让这里的人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重新获得生命力的希望, 从而能够更加有能力和信心战胜自然界的各种苦难, 从极度的痛苦中摆脱出来, 恢复精神心理的平衡。

2. 对生命的补偿

西海固人对生命的崇拜由来已久。一般认为人是世界万物的精灵, 是改造自然界的决定因素, 他们相信人定胜天。在远古时期, 生产力低下, 人类的寿命很短, 为了延续子嗣, 进而产生了生命崇拜, 对于生命的崇拜在中国社会发展史上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并被一直延续下来, 所以就有了百家衣、长命锁、栓娃石狮等民间民俗艺术, 这种对生命的崇拜其实质是对死亡的补偿, 祭奠亡灵其实也是一种对死亡的补偿方式。西海固人相信人死后灵魂还在, 对逝者的祭奠就是让其灵魂能够在生前没有享受或得到的东西能够如愿得到, 他们就让民间艺人、能工巧匠把生前没有享用过的东西创作出来, 意即死后也可以享用, 而民间艺人制作“纸火”实现了孝子们的夙愿, 这种象征性的“纸火”艺术的历史由来已久, 而且到现在已经很发达了。总之,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死者在生者的幻想中得以继续存在, 使死者能够在冥界感受到子孙后代对他的尊敬和爱戴。这样既体恤了死者对生者的心灵抚慰, 也能使生者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亲人亡故的解脱, 重拾生活的勇气。因为这种习俗虽然是在关于灵魂的误解中创造的, 也触及了民间迷信的范畴, 但是却达到了心理学和美学上的高度科学的辩证法和统一性。

3. 对色彩的补偿

西海固地区缺少江南山清水秀的迷人气质, 也没有常年盛开不败的花草树木, 这里除了荒凉就是寂寥, 时常看到的不是一道道沙墚就是绵延起伏的的沟壑, 还有那平淡无奇的土黄色调, 虽然这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没有色彩的日子, 但是对颜色的渴望是隐藏在心底的, 生活中只要发现哪怕是一点点鲜艳的颜色, 都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兴趣。这里的人们需要鲜艳的颜色来点缀生活, 需要颜色来调和他们的生活, 这就表明人们对绚丽色彩的无比渴望, 这不禁就让人联想到天山脚下的新疆人为何有迷人的歌舞和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 既然自然界中花开的很少, 也很短暂, 但人们会把稍纵即逝的花朵颜色固定在服饰上, 这样它就永开不败了。可以看出服饰的颜色也是对大自然的点缀, 也是对人们视觉上的补偿, 补偿了大自然中缺少的颜色, 补偿了自然环境的缺陷, 填充了人们对颜色的渴求, 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内心的审美价值取向。

另外, 像正月里高高挂起的红灯笼, 家家各屋窗棂上粘贴的红彤彤的剪纸作品, 无疑是对生活的点缀。说到剪纸, 这可能是民间艺术中最普及最能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样式了, 那红彤彤的单色剪纸和五颜六色的套色剪纸, 还有那大红大绿的被面、枕巾和衣服。充分表达着人们对丰富色彩的渴求。民间美术对色彩的认识上仍然处于对色彩的原始感知上, 他们特别钟情原色带给他们的快感, 他们没有复色、补色以及颜色的明度、纯度等复杂的色彩知识, 也不理解这些概念, 他们对颜色的认识本能是出于对色彩的第一感知。这种大红大绿的颜色在现在艺术家看来是一种极为“俗气”的色彩, 在传统古典绘画当中是极力排斥的, 但这正好反映了民间艺术对色彩的基本价值取向, 这种极为朴素的色彩认知就决定了他们在颜色的抉择上呈现的唯美情趣, 现代审美上的“俗极则雅”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是国外或是国内, 在现代绘画中对原始绘画或民间美术当中对色彩上的认识和理解上都得到了尊重和理解。

4. 对阴柔之美的补偿

西海固这片热土孕育了阳刚之美的人文气息,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性格倔强、坚韧、张扬, 但又不乏朴实无华、重情重义之感, 不难看出这都是这片地域和自然环境造就出的秉性特征, 这种阳刚之美使这里的审美理想得到张扬和宣泄, 毫无疑问这种民间具有人本主义的审美价值主流是西海固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但这还不够, 在这体现阳刚之美为主流文化地方, 人们就要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来创造较多的阴柔之美来进行中和之, 体现阴柔对阳刚的补偿, 这就不禁让人想到西海固那委婉动听的花儿唱腔, 精巧细腻的民间剪纸, 惟妙惟肖的民间刺绣, 生动滑稽的民间泥塑等, 这种民间艺术的表现元素虽不起眼, 但却悄悄然进入了生活的每个角落, 无处不在的补充和完善着只有阳刚之美的缺陷。

“补偿”是艺术的基本功能, 也是艺术产生的潜在动力, 他决定着艺术的某些本质。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有着基本的物质追求, 也有着精神上的渴望, 自然界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赋予人类,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处理自身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中使民间艺术发生着不平衡的因素, 而这种“补偿”的艺术调和剂随时进行调解着, 这种调节有时是看不见的, 摸不着的, 也有时是人为调节的, 但无论怎样, 补偿都是要以艺术形态来实现, 要通过民间艺术创造、艺术欣赏等环节来实现人们的心理需求, 来实现民间艺术关于精神平衡的调节作用, 避免人类在审美心理需求上的单一性, 使人类得到生命力的充续和满足, 克服困难, 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杨学芹, 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1994.8.

民间功能 篇8

一、浙东农村民间文化的基本特征

集体性:集体性是民间文化的基本特征, 是这个地域劳动人民集体创作、集体流传、集体修改、集体欣赏、集体享有。反映了一个地区群众集体生活、斗争、情感、理想, 集中了集体的认识和智慧。集体创作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在劳动过程中, 口头即兴, 编凑而成。如劳动号子歌, 在劳动过程中, 你一问我一应, 形成节奏性较强, 有乐感的, 大家所欢迎的劳动号子歌。 (2) 集体认可的民俗, 如中秋节是八月十五, 而浙东地区家家户户八月十六过中秋。 (3) 个人与集体结合进行创作, 即某人作原始的创作, 大家在流传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自创作的成份。 (4) 继承前人的集体创作, 进行再创作。如民间曲艺“宁波走书”, 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农夫田头劳动时, 你唱一句, 我和一句的山歌小调, 后经过几代人的探索、改革、新创, 逐步发展为深受群众欢迎浙江省最有影响力的地方曲种之一。

口头性:民间文化流传中“口头性”占了较大的比重。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民风等都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口头保存、口头传播, 速度快, 来无踪去无影。但“口头性”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与其它形式相结合, 以综合形态存在。如闻名全国象山民间工艺--剪纸, 其创作过程中口头性和实践性相互结合。又如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马灯舞”, 说唱带表演的民间小调“杨柳青”等。只有通过对环境、习俗、仪式, 观众的情绪、心理反映, 表演者的表演风格、经验、艺术观的总体理解, 才能把握“口头性”这一基本本质。但“口头性”并不排斥书面性, 有些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即有口头形式, 但也有书面形式。如被列入宁波市特色文化之乡的鄞州区集仕港镇的民间舞蹈“大头和尚”, 在元代、明代都有书面记载;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东钱湖的“龙舟”, 明、清时已有文字记载。“口头性”为文人记录以书面形式提供了“蓝本”, 同时书面形式又反过来影响口头流传。

地域性:民间文化具有强力的地域性特征, 由于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宗族观念等多种因素, 浙东农村的民间文化相对比较保守, 安于现状。尽管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 在形式上有所更新, 但内容总是沿着自已的根脉向前延伸, 形成“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的特征。如民间舞蹈“马灯舞”“龙舞”在浙东农村流传较普遍, 但平原地区和山区, 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马灯舞”“龙舞”在表演内容和表演形式上都着保持各自的个性特色。

传承性:民间文化受思维规律、欣赏习惯、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具有很强的传承性。通过世相袭、代相传, 宗教、家庭相结合的承传, 艺人师徒传, 流传到至今。它即带有浓厚的传承性, 却又是现实生活中最基层、最本原的群众文化。它的基本因子从远古传下来, 一直延升到现实生活中, 被现代人所接受, 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民间文化即有传统的继承, 也有创新的继承。如鄞州区大岙村舞龙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传到今天已有“大岙龙”演变成“东海金龙”“东海银龙”二条布龙, 其外貌和表演技巧及数量上和原来的“大岙龙”大相径庭, 但在人们意识中仍然是大岙龙。所以说民间文化其思想内容、其人物的形象、艺术表演形随着历史的发展, 带有各个时代的烙印, 发挥着不同的社会效益, 积淀成一种很深厚的文化层。影响着社会群体信仰、思维方式、心理习惯、欣赏爱好。

变异性:民间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 由于时代的变迁、宗教的影响、地域的原因、民族的差异, 承承传者主观原因、心理结构变化、情绪变化、记忆保存等等, 承传者改变作品某些内容和形式, 甚至包括主题都会发生变化, 往往会产生同一母题的“异文”。如流传于浙东民间有1600多年历史的鄞州区高桥镇的“梁祝故事”中传到相邻的上虞地区后, “梁祝故事”的情节发生了变异。“梁祝故事”传到少数民族白族地区后, 内容和形式上发自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白族的“梁祝故事”中, 双双在芭蕉树下谈情说爱, 而且还有了孩子。民间文化正是由于有了变异, 才有长久不衰的生命力, 发展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 同一“母体”的不同“异文”, 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民间文化在浙东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

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支撑力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 农村社会二级分化这种现象十分严重。在农村社会中贫富不均等矛盾突出的情况下, 浙东民间文化所特有的沟壑、融合、激励的积极作用, 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支撑力的作用。建设农村和谐社会首先要增强农村社会群体之间相互沟通, 浙东民间文化活动为农村社会群体提供参与和交流的平台, 通过互相交流, 形成认同感和亲情感, 创造农村社会安定有序、体现公平正义的良好环境, 协调农村社会运行系统效率与公平、公正。农村社会中的不同社会群体通过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互相对话、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各自利益和所需通过正当的途径得到满足。从而缓解了农村社会二级分化后, 部分农村社会群体产生相对剥夺感和社会边缘心理, 缓和农村社会心理危机, 保证农村社会安定团结。

农村和谐社会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融合, 只有通过多样性的互相融合才能形成农村社会和谐环境。而浙东民间文化活动是人的多样性融合的重要载体和运行体系, 通过民间文化活动, 使农村社会中不同社会群体正确认识自已的社会角色意识, 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相结合, 自我价值的实现与集体、社会利益的发展相协调。营造融洽和睦、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 形成自觉遵守农村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 创建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心的农村社会环境。

“优秀民间文化活动提升浙东农村社会的凝聚力。民间文化活动是农村中最基层、最普及、最活跃的群众文化活动。民间文化活动反映了一个地区群众情感、认识、和价值观念, 凝聚了不同年龄层次、职业异同、贫富悬殊、政治思想、信仰差异的社会群体, 聚合社会群体的心理, 显示了民族精神和团结力量。如被浙江省文化厅任命为“龙舟之乡”东钱湖镇在“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和“端午”“中秋”民俗风情节日期间, 东钱湖四周的村落都自发地组织龙舟赛, 湖面上锣鼓喧天, 彩旗飘扬, 龙舟飞驰。湖岸上人山人海, 齐声呐喊助威, 水上岸上连成一片热闹非凡, 显示了民族团结奋进向上的精神。正如东钱湖镇文化站长所说“龙舟赛不仅仅是单纯的娱乐活动, 它是本地域民众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体显, 是一种民族精神”。如何将在民间文化活动中显示出来的民众凝聚力升华到民族凝聚力, 需要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开展民间文化活动的同时, 加以引导和启发, 将这种凝聚力升华到对本民族的凝聚, 对国家的凝聚, 升华到各民族大团结。只有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才能使国家富强昌盛, 使优秀民间文化在古老文明的浙东大地上辉煌灿烂、展露新姿。

优秀民间文化对提升地区社会公德具有积极作用。独特的地理环境、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构成浙东农村民间文化。经过历史的长河积淀起来的浙东民间文化是一部极其丰富的传统美德教材, 以歌颂、赞美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批

试论现代刻字艺术创作的四段法

刘东霞 (河北省文化艺术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00)

我国传统刻字艺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从仰韶文化的刻符到殷商甲骨文的锲刻, 历朝历代的碑版摩崖、刻帖以及楹联牌匾, 可谓洋洋大观。但长期以来, 我国的艺术创作只注重纸墨平面, 轻视立体透视, 刻字艺术一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艺术升华。现代刻字艺术发育于上世纪60年代的日本, 当时一些日本篆刻家在继承中国传统刻字和篆刻艺术的基础上, 探索出了一种现代书法艺术表现形式, 并于80年代初两度到我国展出, 引起了我国书法艺术界和社会的关注。1991年, 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成立了刻字研究会, 我国的刻字艺术从此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刻字艺术发展的迅猛之势为世人刮目, 目前, 已成为世界刻字艺术的主流, 在书画艺术领域占有了重要地位。

现代刻字是集书法、雕刻、绘画、建筑和构成学于一体的复合艺术形式, 它是以书法为载体, 既体现了书法笔意、笔力之美, 又通过镌刻、色彩等体现作品的意境之美。从创作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即:构思、书写、镌刻、着色。因此, 一件好的刻字作品需是巧妙的创意、精湛的书法, 熟练的刀法, 和谐的色彩四者有机统一, 是出于书法而高于书法的艺术形式。我们把刻字创作的四个阶段称为刻字四段法, 下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构思

刻字艺术的构思作为刻字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思维活动, 其主要内容包括:主题内容、字体书写、书艺形式、刻艺形式、色彩运用等。现代刻字艺术构思无论是从创意还是形式的选择上, 都呈现多元化趋势, 已由传统的平面阴阳刻转向立体的交叉刻, 特别是叠字叠笔画的处理, 字与字偏旁的借用, 打破了传统刻字的旧模式。现代刻字艺术构思更多以自身个性化语言来反映理想、愿望、情操, 并通过艺术作品让人们感知和接受, 通过艺术家巧妙的构思彰显刻字的精境界, 也是艺术家精神情感的表现。可以说精美的构思是刻字作品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二、书写

现代刻字艺术的第一审美要素在于书法之美, 现代刻字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个书法家。所以, 一件刻字作品的书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书写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字法的规范与准确;二是各种书体的和谐统一;三是章法布局及疏密变化;四是点线面合理搭配。从目前各类现代刻字展的获奖作品来看, 对书法本体的重视确实成为评委们的共识, 只有坚守书法之美, 现

判社会上丑恶现象, 劝戒不良习惯, 介绍知识经验为主导, 形成本地域的民风、民俗。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信仰, 影响人们的思维, 制约人们的行为方式, 形成一个地区的行为、道德标准。如被誉为“中国梁祝文化之乡”的鄞州区高桥镇是流传千年“梁祝传说”的发源地, 历代流传着青年男女举行婚礼前先要到梁山伯庙拜祭, “若要夫妻同到老, 梁山伯庙到一到”已成为高桥地区婚姻道德必修课, 一代一代流传到今天。毗邻地区和宁波地区的青年也效妨高桥青年习俗, 结婚前去梁山伯庙拜祭, 许愿自已的婚姻美满、白头到老。高桥地区经济比较发达, 但高桥地区的社会、家庭、婚姻结构相对比较稳定, 传统民间文化形成的民俗、民风具有一种无言的规范性, 制约、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宁波市和鄞州区曾多次在高桥镇举行“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试点工作、召开市、区级“文明家庭”“五好家庭”表彰大会。光耀千古的优秀民间文化被赋于时代精神后, 对提升社会公德, 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发挥重要作用。

浙东农村民间文化的开发和利用推动了地区经济的腾飞。浙东农村民间文化灿烂辉煌、蔚成大观, 七千年的历史长河留下代刻字才不至于陷入工艺化与装饰化的泥潭, 永远保持着深厚而独特的文化底蕴。

三、镌刻

镌刻是艺术家用工具将书法在不同的材料上立体表现出来。刻字材料一般选用较易镌刻的木、竹, 也有陶、砖等;工具一般为圆、角、平、尖四种刻刀, 刀法有冲刀、凿刀、切刀, 刻法分阴、

阳、浮刻等。刻字者首先要善书, 善从笔意中得刀意, 用刀如用笔, 有起收停顿之法, 有阴阳向背之分, 方刀凝重沉着, 圆刀灵动超逸, 通过镌刻将平面的书法墨迹塑造成立体的书法点画形象。用刀的技巧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训练, 刀法技巧不是简单的机械运动, 它是艺术的精神创造活动, 物化于外的艺术表现, 用刀的奥妙, 在于艺术审美意识指导下的书与刻结合的艺术创造。

四、着色

色彩是现代刻字艺术的重要内容和艺术表现要素。刻字作品的着色要体现刻字的主题精神。在技法上, 现代刻字已不同于以往非黑即白、非黄即蓝的施彩方式, 而是采用了调色、喷洒、滚染、皴擦、做旧、熏烤等上色制作手段, 使作品颜色更加丰富和自然, 还有了明度和纯度的对比。另外借用木材本身的颜色和纹理, 利用刀法深浅角度的变化, 在自然光的折射下而呈现出的色泽的变化更是任何色彩所无法取代的。总之, 作品所表现的意境、思想主题、视觉空间等, 在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色彩这一形式来进一步强化, 从而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这也是现代刻字区别于传统刻字的重要体现。

刻字艺术作为从传统书法中升华的现代艺术, 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创新力, 从第十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可以看到, 刻字作品已经不再拘泥于笔墨镌刻, 呈现出了多样形式。可以相信, 刻字这枝艺术奇葩, 将会在未来的艺术领域中大放异彩, 占有重要的艺术地位。

了丰硕的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传统民间文化, 将潜在的民间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 已成为拉动浙东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引擎。东钱湖“石雕文化、龙舟文化”、鄞州“梁祝文化”、古刹天童、阿育王“宗教文化”、余姚的“河姆渡文化”等古文化遗迹拉动了浙东地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如被评为中国十大民俗类节庆活动的浙东“中国梁祝爱情节”。省内外旅游业都将“中国梁祝爱情节”系列活动作为浙东旅游热点。“中国梁祝爱情节”激活了旅游、餐饮、运输等行业的, 繁荣了地区的贸易交流, 拉动了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梁祝爱情节”投入资金得到高效益的回报。宁波“中国梁祝爱情节”蜚声全国, 引起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的瞩目, 中央、省、市电视台都进行了专题报导, 宣传宁波的经济、文化发展, 提高了宁波的知名度, 从而带来滚雪球般的经济效应。

民间功能 篇9

关于美术的功能古人早有论述, 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左传》中指出:“昔夏之有德也, 远方图物, 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 百物而为之备, 使民知神奸”。葛路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中讲:“《左传》的这段夏朝‘铸鼎象物’的记载, 我们可以看作是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代表理论。‘使民知神奸’说的是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 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1]南齐谢赫在《画品》中讲:“图绘者, 莫不明劝诫, 著升沉, 千载寂寥, 披图可鉴。”[2]南朝时期宋王微在《叙画》中说:“望秋云, 神飞扬;临春风, 思浩荡。”[1]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言到:“夫画者, 成教化, 助人伦, 穷神变, 测幽微, 与六籍同功, 四时并运, 非繇述作”, 可以“鉴戒贤愚, 怡悦性情”[3]。古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美术的功能进行了阐释。在现代, 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在他的《美学教程》中把美术的功能分为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还有人指出, 美术具有情感或情绪的宣泄功能、精神慰藉功能、心理医疗功能等。作为上层建筑的美术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即它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二、民间美术的功能及其特殊性

作为生长、发展于传统民间社会的民间美术, 是下层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 具有下层民间文化的一般内涵和性质, 从而与对应于上层文化的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具有不同的艺术旨趣和风格面貌。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 承载着民众的生存方式、风俗习惯等, 蕴涵着当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民众的生活与民间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有着强大的功能。民间美术的功能具有多样性, 从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来看, 民间美术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性需求, 而且它还进入到了民众的精神性需求领域, 具有为民众提供物质性的实用功能和精神性的审美功能, 并且还具有承载和传承民间文化的文化功能。笔者认为, 从民间美术的本质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来看, 民间美术不仅具有美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而且还具有其特殊的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民间美术的这五大功能是互相联系、整体统一的, 它全面作用于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活动中。

1.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

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是通过它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形象感知得来的, 不同的民间美术样式可以让民众认识到作品中所反映的不同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和精神需求。“在民间美术中, 某种形象的某种特定组合, 表达什么意思, 用在什么民俗场合, 都是事先约定好了的, 世世代代就按那个先于意识的规定来做。”[4]民间美术经久不变的程式性造型语言特征, 推动了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得以体现。在原始农耕时代, 民众虽然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但是可以通过民间美术的程式化特征认识到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承。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具有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2.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

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对民众的伦理道德教化上。民间美术受中国民间文化中伦理道德大格局的制约, 主要表现在对题材的选择和对情感的倾诉方面。民间美术在题材的选取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表现为经常借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和戏曲等题材内容宣扬忠孝节义、侠肝义胆, 表彰先烈圣贤。这类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将道德教化融于审美娱乐中, 是宣传伦理道德的重要外在形式。农耕社会时期农村的大部分民众就在这种传统的节日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 民间美术也在悄然发挥着它的教育功能。

3.民间美术的审美功能

民间美术作为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 折射了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念、审美品格。民间美术那单纯且朴素的艺术风格、淳朴且率真的艺术语言是其独树一帜的审美品格和永恒的魅力, 这种质朴的风格不仅表现在民间美术的内容和形式上, 而且表现在创造主体朴实无华的人格上。只有心灵的纯真、朴实, 才能物化为形式的质朴。民间美术的质朴之美, 既是形式的、风格的, 又是精神的、情感的。民间美术的审美观念是向善求真, 只有“善”与“真”的结合才能达到“美”的标准, 追求事物真、善、美的统一是民间美术的“大美”所在。

4.民间美术的生活功能

民间美术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充分体现了生活原型的特点, 它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贴近民众的生产生活, 有时甚至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述。民间美术是民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民众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民间的巨宅陈设到生活的日常器具, 从祭祀供奉的用品用具到游艺活动中的面具、道具, 以及装点节日的年画、窗花, 都是民间生活的缩影。这种生活特征决定了民间美术的创造性必然随生活的需要和改善而不断进行变化。人类造物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与人的生命原则和生命价值紧密相连的。民间美术的创造不仅忠实于这一原则而且把生命维系过程与造物活动相沟通, 成为联系生活的重要方式, 因而民间美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遍及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凸显了民间美术的生活功能。

5.民间美术的文化功能

作为民间文化重要载体的民间美术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 即民间美术鲜明的延续性、传承性、集体性、模式化和地域性。悠久的农耕社会成就了民间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性质, 也是民间美术生长的文化生态环境, 民间美术基本上保持了民间文化的特征, 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精神, 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民俗活动中, 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的创作基础, 因而民间美术的内容和形式鲜明地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活动和民俗心理。春节的年画、元宵节的灯彩、婚礼的喜字花、丧葬的纸扎、祝寿的花馍、定情的荷包等无不表现为精彩的民间美术形式, 体现了不同民俗活动中的民俗心理和民俗观念。

三、民间美术的功能与小学美术教育

1.民间美术的功能契合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关注的是教育功能, 也就是说通过美术教学活动, 努力使学生在情感态度、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提高, 引起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良性发展。”[5]小学教育是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 小学美术教育既要着重以美术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 又要于学科教育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智育功能, 开发学生的右脑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 使学生心灵手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培养创造性功能,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首创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教化、提升情感的功能, 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与品格;充分发挥美术的情趣性和情感性特点, 使学校在偏向严肃的理性的约束的学习生活中增添活泼的非理性的自由的情趣和活力, 使学生被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 从而获得情感的平衡, 使身心和情感得以健康发展和提高。美术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多层面的教育, 即身体、心理、文化、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以及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培养。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 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中小学美术教育专家尹少淳先生指出:“基础美术不是专业美术, 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 学生学的不是专业美术, 而是生活美术, 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既然是生活美术教育, 那么小学美术教育就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 从学生可接触到的生活环境中寻找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民间美术的功能恰恰契合了这一需求, 可以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扩充教学内容。

2.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形成健康的个性人格

民族认同感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基本价值观和主体文化的归属感的认同, 是一个民族得以绵延发展, 民族文化稳定传承的不竭动力。民间美术是最能直接呈现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多元文化纷繁交织和网络信息发达的读图时代, 有必要通过民间美术教育功能的发挥来有效增强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文化认同感是个体形成良好自我认同感, 从而拥有健康心理的重要条件。心理学认为自我认同感是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定位、判断、信念和感受, 当学生具备了健康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便会推动其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感。健康的自我认同感可以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自信、具有同情心、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形成完善的人格。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形成特色的创新精神

新《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6]。民间美术是来自民间的艺术, 劳动群众是最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创作者, 因而民间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古今中外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 寻找艺术创新的艺术家比比皆是,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类的民间美术作品, 一方面肩负了功能与审美有机结合的使命, 实现了其社会功能价值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也为纯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源泉。

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发展, 而形象思维的发展如果与民间美术联系起来, 将为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开辟一片崭新的领域。在小学美术教育中, 将民间美术通过画笔、涂鸦、剪纸、泥塑等方式传递给儿童, 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而且在正确的引导之下, 还有助于小学生主动去认知和感受他们眼中的新奇事物;将民间美术中的美学规律传达给小学生, 如造型语言上的循形、扭曲, 色彩运用上的补色和冷暖等对比, 外在构图形式上的对称与统一, 不同视角的形态描绘、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 也能够激发和实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习惯, 形成健全的审美观念

审美作为理解能力的一种, 它除了以感觉为依托之外, 还与人生体验、情感、想象和创造等认知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先天因素与一个人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固然存在一定的联系, 但是后天的培养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民间美术通常在满足现实生活需求之外也实现了对生活美的表现, 它一方面承载了人民大众对美的最初的认知意识, 一方面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审美理念, 其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民间大众的审美意愿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 将征服、改造客观世界与憧憬圆满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于审美;民间美术是真、善、美的统一, 是人民大众对美的本质认识的一种最自然的感情流露形式。人们经过长久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审美心理调试, 将真善美自然而然地统一在民间美术之中, 民间美术所内含的稚拙、天真、自然等都和小学生的天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因此,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提高民间美术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全的审美观念。

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提高民间美术功能的教学策略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想发挥好民间美术的功能, 教师首先要提高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妥善设计课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的审美起点和接受能力。

1.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原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学习主动性的体现。”[7]民间美术有着非常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尤其是那些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题材样式更贴近现实生活, 更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转化为持久的态度。教师要勤学习, 多思考, 与时俱进地结合新媒体教学手段, 展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小学生对民间美术学习的动机来看, “主要与感情需要的内驱力有关, 小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从学习的本身获得一种内在的快乐”[5],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努力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 进一步发挥民间美术的娱乐性特点。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民间美术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亲手制作作品、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提高学生的精神和生活品质。

2.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 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

有效教学应是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民间美术的功能要想通过教学完满地发挥出来, 首先必须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 结合学生的情意、操作的程度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其次不同文化区域内民间美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南、西北、东北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民间美术在当地是广大民众的审美取向、风土人情、思维模式和民族心理特征的具体呈现, 这就要求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注意结合当地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和题材, 挖掘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因此,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只有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选择恰当的民间美术样式和众所周知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 才能有利于民间美术功能的完美发挥。

3.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突出民间美术实用性

民间美术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学生学习到的民间美术内容应该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所学知识和内容应该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生所学与所用相互贯通, 从生活“实用”中学习, 又能回到实际生活中, 做到学以致用。依据美术学习活动分类方式可以将小学美术课程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 在这四个领域民间美术都可以涉足其中。尤其在“设计·应用”这个领域, 民间美术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可以为处于不同文化地域、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青少年学生、儿童提供多样的学习选择, 在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民间美术资源的过程中有效地突出民间美术的功能, 增强小学生细致观察、敏锐发现的能力, 养成善于借鉴、敢于创新、勤于动手的良好生活习惯。

4.增强教师的美术素养, 开发民间美术的资源

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强调, 教师应该“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美术教师个人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良好素质、丰富学识与高度的专业能力对美术教学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首要主体, 为了合理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 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理论素养”[8], 民间美术的功能能否发挥出来, 与美术教师所掌握的民间美术专业知识和美术课程资源知识等密切相关。教师在业余时间要主动地去学习并掌握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 更应该熟知本区域内的民间美术样式。“在不同的情境和条件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小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行为表现, 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才能提供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策略, 灵活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9]美术教师要主动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不断通过实践、反思, 再实践、再反思, 提升专业能力, 增长教育智慧, 开发出适合自己教学的民间美术资源。

民间美术以图像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易被感知和接受的视觉形象, 蕴涵并折射出当地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审美品格, 充盈着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和物质需求的多姿多彩生活空间。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和快速的信息化社会进程中, 民间美术对于小学生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形成朴素的视觉文化意识和培养创造力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效用。民间美术可以补充当代小学生对朴素的风土人情美感的认识与体验, 也能激发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从而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因而, 通过民间美术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总而言之, 民间美术是小学美术教育重要的校外素材性课程资源, 是一种隐性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 重视民间美术功能的发挥, 进行系统性、针对性和效率性的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是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实效性的最佳教学策略。

摘要:民间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民众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 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世界。在多元文化和信息化社会中, 民间美术对于小学生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形成朴素的视觉文化意识和培养新锐的创造意识的功能是无法取代的。拙文从美术的基本功能、民间美术的功能的特殊性、民间美术功能与小学美术教育等角度来阐述民间美术的功能。民间美术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民间美术的功能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充分释放, 是稳步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实效性的最佳教学策略。

关键词:民间美术,功能,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

[2]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卷一)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4]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

[5]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北京:高等教育出社, 2005.

[6]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7]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8]尹少淳.中小学美术教学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2.

民间功能 篇10

【关键词】人际功能 “非遗”民间文学 语篇对比分析

一、引言

“中国文化外译”一直是中国翻译的主要旋律,包括对经典文学作品及著名民间文学的翻译。近几年学者们渐渐扩大视野范围,开始对一些小众民间文学进行翻译,如翻译被列为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而此时针对翻译译本的研究也层出不穷。随着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适用面的不断扩展,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框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描写翻译现象,其中对语篇进行人际功能的讨论更是成为一种趋势,因为原文中的人际意义是翻译中应着力传递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这也正是困难所在。这其中的原因一是因为人际意义比较微妙,不像概念意义那样具体实在,容易把握,是一种语气,一种情态;二是因为语气往往具有明显的语言和民族上的区分,其实现形式也不尽相同。

笔者通过本文对民间文学部分的研究,聚焦语气、情态和评价等在汉英文本中的实现手段和方式的异同,对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一致”和“偏离”进行分析,以期为此类文本翻译提供借鉴。

二、理论框架

Halliday (1994)把语言的多层意义归结为语言的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这三个元功能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体,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人际元功能指的是涉及到对话当中发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交际、确定总体社会角色的语法资源,例如,建立、改变和保持人际关系。人际功能主要通过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来体现。同时由于功能语法对于语气附加语分类的精细度不够,语法隐喻也不足以解释复杂多样的评价表达,评价系统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话语人际意义研究的新突破,以Martin和White为代表的新一代系统功能语言学家发展了新的评价表达分类框架。下面,将对源语篇和目的语篇分别进行语气、情态和评价三方面的对比探讨。

三、实例对比分析

本文从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选取了四篇民间文学,下文中例(1a)至(2a)代表源语篇,例(1b)至(2b)代表目的语篇。

1.语气系统方面的对比研究。语气系统的组织以及体现形式是因语言的不同而有所差别的。英语的语气结构是由主语+限定成分实现,它在语气选择的体现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而汉语则中没有此类结构,汉语语气则是借助语调的升降,语气词的使用,以及重复谓语动词或部分谓语动词成分。但是在精密度最低的那一段,汉语和英语具有相似的语气系统,两种语言都区分了“直陈句”和“祈使句”,“直陈句”。民间文学大多是故事题材,以陈述语气为主,并偶伴有疑问语气,在翻译过程中大多一致,显少出现“偏差”。

(1a) 故事的主人翁彭恒仁,系宜丰县芳溪镇新村村人,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

(1b) The protagonist Peng Hengren was born in Xincun in 1764(the 29th year during Qianlong period).

前两组例子中,原文是陈述语气,翻译采用了相对应的语气,用于陈述事实,提供信息。所以应了解源语言和目的语的异同点,在翻译时,分析识别原文的语气,在译文中尽量达到一致,避免“偏差”。

2.评价系统方面的对比研究。说话者的态度很大程度上通過评价意义来实现,译者作为译文当中的说话人,处于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翻译过程渗透着译者个人的情感和价值观,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读者的态度,这一点很难避免但仍需尽量将其减少。同时,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到汉英在表达评价意义时的差异,本文大致总结了三点差异:首先,汉语习惯用大量的形容词渲染某物;其次,汉语是意合型的语言,倾向于使用四字成语抒发感情或描述事物,使之更富有强度,从而容易跟读者产生共鸣,英语则不然;最后,汉语在表达评价意义时,往往显摆事实,后表态度,英语则相反。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改变以提高译本质量。

(2a)到而今,斗转星移,风云变幻,丰城剑传说已历经千年,脍炙人口。

(2b) Over the thousand years, the legends still widely popular among people.

第五组中,译者将“斗转星移,风云变幻”直接省略不易,而简单的用“over the thousands years”一个时间状语来揭示丰城剑传说经历的漫长历史显然不够,只指示出了其跨越的时间长度,将这其中的过程淡化,没有很好的反映原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最后,毋庸置疑,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别,所以在语码转换过程中,存在着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源语言的对应词的现象,如生员(秀才)、乡绅、禅师等。即使目的语中有类似对应的词。

四、结语

本文运用关于人际功能的基本观点,从语气、情态、评价意义三方面对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四篇民间文学汉英语篇进行对比分析,聚焦语气、情态和评价等在汉英文本中的实现手段和方式的异同,对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一致”和“偏离”进行了分析。但是本文对语篇进行人际意义的探讨主要经由词汇语法层面的研究,而且着重探讨了语气和评价系统两个方面,对情态系统的着墨较少。最后,因为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词汇语法层面,对总的篇章分析仍然欠缺,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民间功能 篇11

一、民间艺术在农村文化发展不同时期的作用和研究

由于民间艺术产生于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 因此它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审美和艺术方面的追求。它代表了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涵, 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不同的时期, 民间艺术都是广大人民传递情感和审美的途径, 是在人民群众之间产生的文化艺术。

在新时期农村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 民间艺术经历了从生产生活的以精神为主体转变为在市场化环境下产业化的主体。在传统的农村文化环境下, 民间艺术的关注主体是当地农民群众, 表现的形式主要符合当地的文化。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 民间艺术发展过程中受众变得越来越广泛。因此服务的对象也变为了广大的人民群众。

推动民间艺术的产业化进程是对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进行推广的必由之路。作为农村生产力的构成部分, 民间艺术在市场化进程中, 积极的推广民间艺术的产业化, 可以更好的保护和弘扬民间艺术。因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是在当地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在民间艺术市场化革新的过程中, 要做到对当地文化的传承, 保留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气息, 在此前提下, 适合现代观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将民间艺术转化为当地的生产力。

二、推动民间艺术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

伴随我国城镇建设的推进, 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在这个过程中, 民间艺术的关注群体变得越来越广泛。民间艺术从对农民的情感表达向产业化的方向进行了转变。民间艺术带动了农村文化内容的革新, 更显出了它所代表的独特地域特点。并且, 在当今信息化发达的条件下, 民间艺术的传播途径更加的便利和迅速。

例如陕西的“面花之乡”——合阳。在当地民间艺术市场化的发展推动下。将面花原料改为用泥烧制为陶器。这样一来, 把本来食用的面花变成了工艺产品, 推动文化发展的同时, 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水平。

贵州安顺的屯堡文化也是一个民间艺术产业化的例子。当地的农民充分利用民间的文化资源, 把农村的曲艺、剪纸、绘画等作品变为了当地的文化艺术产品, 提高了农民的艺术审美情趣, 带动了农村新型文化产业的发展, 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这些例子都是民间艺术在产业化发展中的表现。通过产业化的运作, 农村文化的发展具有了先进性。受到这种影响, 各地的民间艺术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创新, 被广大的消费群体所接受。农民开始充分借助当地文化资源的优势, 对旅游产业进行了开发, 带动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三、民间艺术在文化传统中的精神表达

民间艺术作品的特点是:以农民大众的视角进行艺术的创造和欣赏。所以在这种价值观的体现下, 广大农民群众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作品。

传统的农村文化传承中, 民间艺术的观众是主导生产和生活的农民, 这个时候的民间艺术主要承担的作用是供农民进行艺术欣赏和进行审美需求。因此创造出的艺术作品一部分也用于装饰作用, 因此具有实用价值。这个时期的民间艺术带着原汁原味的乡村气息, 它注重对民间艺术作品的形式的表达, 结合当地风俗习惯和风景特色, 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四、对民间艺术进行弘扬的意义所在

1. 对民间艺术进行传承和弘扬, 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的建设内容

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是农村在新时期建设农村文化的基础, 作为传统文化的媒介, 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新型农村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要对具有当地文化传统特色的民间艺术进行积极的保护和传承, 吸取民间艺术的文化精华, 丰富农民的文化精神生活。促进农民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 从整体上提高农村文化水平。

2. 对民间艺术进行继承和发展, 具有建设和谐农村和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民间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 它具有对人们进行道德和文化宣传教育的目的。建设新型的农村文化, 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支持。大力的推广民间艺术, 既可以展示农民的艺术才能, 又可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对塑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农村的建设具有很大的作用。

3. 对民间艺术进行推广, 可以更好的促进农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创造力

农民群众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部分, 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可以使新型农村文化的建设更加快速的进行。由于民间艺术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和地方文化的基础上, 因此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优势, 对民间艺术进行创新。要保留传统的民间艺术内容, 这些内容符合农民的生活, 很容易被他们所接受, 因此可以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和创造性, 使人民群众具有地方文化的自豪感。同时也使农民更加充分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 能够对民间艺术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创新。

我国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制定了许多的政策, 如非物质的保护政策, 这就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推进作用。传承并弘扬民间艺术, 是我国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值得继续推广。在新时期的发展中, 民间艺术由于处在农村生产生活和艺术欣赏的边缘部分, 所以许多技艺在传承过程中渐渐消失了。这种情况要认真的对待, 要通过当地文化部门的带动和引领, 提高民间艺术的地位, 积极鼓励人们进行学习传承, 加大政府的投入, 保证民间艺术持续的发展下去。

结语

民间艺术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工具, 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响应我国新型农村文化建设要求, 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创新民间艺术的形式, 拓宽民间艺术的内涵, 使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对农村文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思思.民俗文化市场开发利用研究文献综述[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20) .

[2]刘伟.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弘扬民间艺术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上一篇:无机高分子下一篇:沥青路面面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