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

2024-08-25

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精选12篇)

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 篇1

摘要:高职教育发展必须顺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竞争需求, 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必须改革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 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入手, 融“教学做、产学研”于一体,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 有效拓展知识面和应用能力, 强化实践教学, 强化技能训练, 通过生产性实训和校企合作,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率, 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 社会劳动也由过去的体力型变为智能型 (智慧与能力) , 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社会发展需求, 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入手, 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应用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教育, 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应用能力。在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 高校学生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适应社会需要, 能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作为一个社会人, 其职业素质从狭义上体现了个体素质的高低, 而广义上则影响团队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影响个体、群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今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所以我国职业教育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与其它教育相比, 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它在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构建、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是三年制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始终把握“高素质”和“应用型”两个制高点, 遵循“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 打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这已成我院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秘诀。

1 影响职业素质的因素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 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 它分为显性素质和隐形素质, 前者包括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 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来证明, 或者通过专业考试和实际操作来验证。后者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 则要通过长期历练来形成, 要铸就优良的职业素质, 两者必须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员工所具备的全部职业素质。

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 主要包括: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 以及自身因素。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下, 企业对应聘人员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对方拥有学历、技能等级、资历、知识层次等显性素质, 而且还得具备职业道德、职业态度, 以及团队合作、人际沟通、承受能力等方面的隐性素质, 表明企业对员工重素质胜过重知识、重人品胜过重文凭、重能力胜过重学历的趋势, 这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

2 提高职业素质的途径

面对新的形势, 高职院校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强高职院校的职业素质教育。

2.1 创新教学模式, 提升职业素质

高职学生未来无论从事何种职业, 朝何方向发展, 均需具备扎实理论基础, 特别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行业、职业结构变更与调整速度很快, 高职学生跳槽频繁, 要适应这种变化, 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这样才有后劲。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 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 注重“理实一体”, 从知识层面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这些知识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前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升学生的文化层次和鉴赏品味, 尤其是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 更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后者可以让学生在职业素质养成中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

作为为企业提供高技能应用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 在教学改革中必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地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能力训练。职业能力可分为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 前者是一种从事任何职业都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能适应各行各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 是伴随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般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创新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等, 具有普适性特点。后者是各行业自身固有的专业技术, 具有不同于其它行业的特殊性。职业能力的培养要从培养素质入手, 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灵魂, 专业素质教育为内核, 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 身心素质教育为载体, 着力加强素质教育, 构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 具体表现为: (1) 公选课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课培养专业技能。 (2) 课程与企业相结合、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中, 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参与, 与企业深度融合, 共同完成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 提高职业核心能力。 (3) 打造多元化的教学考评体系, 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协作+完成作品+平时表现, 较全面的反映学生地职业核心能力。

2.2 加强工学结合, 培养动手能力

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在人才培养与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对学生进行岗位职业素质教育, 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课程内容体现出“能力本位”的先进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有利于培养适应企业及社会用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是一种工学结合的重要方式。

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我院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 摒弃被动“填鸭式”教学模式, 立足职业特点, 突出专业特色, 强调实用性, 以生产岗位实际需求为依据, 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目标, 在课程设置上特设“人文社科及公共基础教学模块”、“专业理论教学模块”、“专业技能实训实践模块”、“专业素质拓展模块”四大模块约70~80门课程的教学, 增加工学结合课程的比例, 使实训学时:理论课学时≈1:1, 进一步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直观教学和虚拟教学相结合。根据企业要求, 我校还灵活设置“多学制”教学, 采用“2+1”和“2.5+0.5”人才培养模式, 即2~2.5年时间在校进行理论、实践和实训学习, 用1~0.5年时间到各企业顶岗实习, 参与科研和生产, 选修相关课程, 纠偏补漏, 进行历练和过渡, 为毕业后走向社会积累经验。教学内容紧贴生产实际, 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真正做到“学中用, 用中学”。同时, 在校期间, 学生还可获得多种技能证书, 实现持证上岗, 体现了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办学特色, 从而达到相关生产技术岗位所需高技能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素质拓展培训、岗位适应性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人生挫折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从而达到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的目的。

为确保校企合作沿健康轨道发展, 我院不仅建立校内实验、实习和实训基地, 同时还外联企业实践基地, 学生在完成基础理论和综合性实习课题教学之后, 到实训基地进行实习, 熟悉企业生产工艺, 增强岗位生产技能, 了解企业文化, 培养吃苦耐劳、尊师合作、遵章守纪、现场管理、安全生产、工作效率意识和产品质量意识等,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实施校企合作教学的过程中, 我院非常重视发挥企业的参与性, 在学校的教学管理, 专业设置, 课程改革, 教学计划等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企业的实际需求。当然,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发展有赖于校企双方内部动力支撑, 只有优势互补、互惠双赢, 校企合作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双方互动, 因此, 在校企合作中, 学院加强观念更新, 增强服务意识, 发挥自身优势, 提高服务功能, 以帮助企业解决他们急需解决的管理、生产、技术以及劳动力问题, 使其切身感受到合作办学的重要性, 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 例如山东潍坊振兴宏盛精细化工公司是山东潍坊振兴焦化集团的二级子公司, 专门从事对甲酚生产, 多年来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是在对甲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酚工业废渣, 成分复杂, 难以有效利用, 焚烧或填埋又会造成环境污染, 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 我院利用“双师型”教师的专长, 与其签订校企合作项目“对甲酚残渣综合利用研究及项目产业化”, 成功地将有关残渣综合利用的八项发明专利转让给企业, 并帮其建厂, 设计切实可行的工艺路线, 同时还编制多项实训项目, 提供典型教学案例, 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双赢。

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模式, 将教室与企业紧密连在一起,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情景教学氛围, 通过参与企业工作过程, 达到消化已学知识、强化职业技能、增长职业能力目的。

2.3 坚持以研促教, 增强创新能力

“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 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 没有灵魂的教育”, 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研促教、以研致用, 产学研相结合, 促进新技术转化和应用, 深化产学研紧密合作[5-6]。产学研是现代社会的新型教育模式, 它充分利用企业、学校和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和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 通过多种方式有机结合, 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其宗旨是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国家工业未来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了顺应科技发展和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近年来, 我校坚持以研促教, 鼓励教师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实训教材建设、应用技术开发等教学的热点问题, 积极参与科研, 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该举措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还促使教师将在科研实践活动中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适时渗透到教学中, 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以切身体验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产学研教育模式基础上, 学院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鼓励师生共同开展产品开发、实验室建设和各种创业活动, 进一步挖掘学生创新能力, 使之真正体会到创新创业过程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并从中积累创业经验;学校通过产学研相结合, 充分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 对内带动教育教学改革, 对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 并通过提升科研理念, 整合科研资源、创新科研机制, 不仅提高了教师队伍科研创新能力, 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使之真正成为复合型、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3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职业教育事业也随之蓬勃发展, 总结我院几十年改革发展历程, 认为高职院校办学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能力本位”为教学指导思想, 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改革方向, 强化实践教学, 增强职业素质, 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就业率和企业认可度, 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同时, 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志革.职业素质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周夏, 陶军, 张倩.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建构与实践.当代职业教育, 2012, (7) :87-89

[3].张振和.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与启示.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12, (28) :2

[4].王淑涨.论高职院校的职业能力培养与创业教育.教育评论, 2012, (1) :24-26

[5].李保家.以研促教在“材料科学与方法”教学中的应用.中国电力教育, 2012, 252 (29) :28-29

[6].刘喜鸽.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浅探.科技视界, 2012, (22) :156-157

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 篇2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途径探究

作者:谢丽 姜鲁宁 覃彬 王智

摘 要 文章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意义入手,详细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结合笔者所在重庆大学实际工作实践,对有效促进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融合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高校 传统文化教育 综合素质教育 结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1)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时期,不免存在一些人生态度和价值取舍的问题,如个人主义等。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如果没有很好的修养,将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资源,比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对为人之道提出了标准,“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都是为人处事的方法,我们可以借此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内在精神动力。当代的大学生即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对于国家应该有着深厚情感。但是在当今大学生中,激动人心的“民族”、“国家”、“理想”等信念渐渐失去了本应具有的光彩,更多地崇尚个人主义,追求个人欲望的满足与无节制的自由。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关键,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3)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富有价值导向作用。传统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广泛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形成良好校园氛围的基本条件。它引导着学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从而正确地辨别是非、真伪,提高大学生的鉴赏能力,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其次,传统文化教育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行为参照,如:古代君子风范就能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模范标杆形象,引导约束自我行为,敢于为信念牺牲自我利益。传统文化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

在一定文化环境中就会受一定文化环境的影响,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以文化熏陶来达到育人的目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以大学生为中心,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根本目的。同样都是育人,传统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之间就存在密切关系。

(1)传统文化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源泉。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吸收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形成的,呈现出稳定的共同心理状态、精神意志、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是历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具有深厚历史感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资源。一方面,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

(2)综合素质教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继承和创新。我们知道,虽然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也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我们不仅要传承这些内容,而且要让它成为我们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课直接利用的内容。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也必须以现代生活和文化为基点,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础,结合当今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不断发掘传统文化新内涵,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传统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条件,它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物质与精神基础;另一方面,进行综合素质教育而产生的理论、使用的内容以及所达到的成果,都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的实践路径

3.1 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全方位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活动

在日常生活环境营造方面,张贴历史名人画像及经典名句在教室、图书馆、宿舍楼等大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场所;利用书法艺术搭配诗词歌赋装点校园建筑物;给建筑物、道路配以有传统文化意味与内涵的名字等等。因为这些丰富的思想不盲从流行,经过历史的淘洗,不会流于浅薄,而且丰富多样。构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外部氛围,引导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式的转变。

在校园活动开展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结合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包括:在辩论、朗诵、演讲、书法等活动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组织民俗活动,展现民族风俗与心理,感受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2)图书馆中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馆藏丰富,供广大学生阅读学习。(3)高研院定期推出传统文化相关研究的报告讲座,为深入了解文化内涵提供便捷之门。(4)不定期的名家讲座为学校增添了传统文化氛围。切实做到大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达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3.2 营造传统文化的社会环境

随着各种思潮涌入高校,带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对内教书育人,对外有足够的影响力影响社会风潮。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能够促进良好社会文化氛围形成,然后影响在校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3.3 扩大选修范围,积极编写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读本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选修课程建设,选修课发挥起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在重庆大学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中,和传统文化相关的的课程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一左右。

如何充分发挥选修课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呢?首先,在选修课的制定上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选修范围,用文学欣赏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用传统文化通识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其次,在选修课的课程制定上,力求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并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时间学习。与此同时,编写适合现代大学生阅读的传统文化读本。例如:用传统文化解读当今社会热点,以古喻今;适当运用时兴语言,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将传统文化与广大学生喜爱的形式(如动漫)相结合,换一个视角解读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新的阅读方式(如微博)进行教育与宣传。勇于尝试,力求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来吸引大学生,并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中汲取营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资助项目:——重庆大学“党的十八大精神研究”专项课题

参考文献

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 篇3

[关键词]地方文化 临川文化 素质教育 人文精神

[作者简介]邹小平(1972- ),男,江西进贤人,东华理工学院学工处宿舍管理中心主任,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余修日(1963- ),男,江西九江人,东华理工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江西抚州344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088-02

针对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我们要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勇于探索、勇于批判的精神,培养大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兼济天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形式应是灵活多样的,除了开设人文学科的选修课外,还可以通过大量健康、活泼、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来进行。在我校,可通过临川文化的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励广大学生弘扬临川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开拓进取精神,建构一个地方文化教育的新范本,推进两个文明建设。

一、临川的人文资源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宝库

在“物宝天华,人文地灵”的江西大地上,临川素有“才子之乡”“文献之邦”的美誉,是一个人才济济、文化发达的地区。《江西历代文化艺术家大全》中共收录1296人,其中临川籍名家有317人。在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临川一县进士及第者即超过1000人。从唐圭章《宋词四考》得知,两宋词人867家,江西占153家,将近是总数的1/5。临川共有41位词家,占江西词家总数的1/4。①

在临川文学史上,作家群体呈密集性、爆发性、持久性的特点,出现了不少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大家。晏殊是一个有独特贡献的临川才子领袖,是临川文化的重要奠基人,晏氏父子在我国诗词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业绩。曾巩和王安石都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列,也是中国散文艺术的杰出代表。戏剧大师汤显祖所创作的“临川四梦”,标志着我国明代传奇发展到了一个新高潮。

临川文化在哲学、政治、思想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有李觏、王安石、陆九渊、吴澄、吴与弼、罗汝芳等人,尤其是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所推行的变法是中国历史上四次著名的变法之一。他所开创的“荆公新学”在中国思想界统治长达六十余年,对后来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临川文化在科学技术领域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历史学、医学、印刷等领域,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宋代地理学家乐史的地理学巨著《太平寰记》200卷,堪称古代地理学巨擘。元代地理学家朱思本,耗十年之功,绘成《舆地图》两卷,在绘制图经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②此外,盱江的医学、金溪浒湾的木刻印书、宜黄的夏布、南丰的陶瓷业等都享誉盛名。

综上所述,临川文化是一份丰富的地域文化遗产,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也毫不逊色。勤劳淳朴、安居乐业的临川人民正是在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地生息繁衍。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建造了属于自己的历史,也用自己的灵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们在临川这块热土上学习、生活,正可以广泛地吸收临川文化的精神营养。临川文化是我们开展人文教育取之不尽的宝库,我们可以不断地挖掘其中丰富的人文资源,建立一个地域文化教育的新范本。

二、临川文化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最佳场所

临川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我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理想场所。如古文化遗址、宗教圣地、古代墓碑、历代建筑与雕刻等,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不少的学者名流前来游览观光。

抚州市城外东北郊有晋代建造的麻石单孔石拱桥——“孝义桥”,它的名字来源于民间流传的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相传晋代大臣王祥年轻时,带继母避难于此,时值寒冬腊月,继母病重,需要活鲤鱼治病。王祥无钱买鱼,就赤身卧冰,融化池水,捕得鲤鱼,医好了母病,这就是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后来百姓追慕王祥孝义,就在他卧冰求鲤处造桥修庙祭祀他,取名为“孝义桥”③。听着“卧冰求鲤”的故事,自然会引起大学生对王祥人格的钦佩和仰慕之情。

南丰县曾巩读书岩是一处饮誉海内外的名胜古迹,它坐落于南丰琴城镇南门、盱水河畔的半山腰,是一处背山面水的天然岩洞。相传曾巩和弟弟经常并坐在石榻上晨读,嘉裕二年(1057年),曾巩与弟曾布、曾牟同中进士,“读书岩”因此声名远扬,启迪、教育和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临川士人。

抗倭名将谭纶之墓坐落于宜黄县二都乡,是临川古代一座重要的墓葬,整个墓葬居高临下,气势雄伟,各种石刻、石雕极其精致。一代良吏董裕的墓葬,坐落于乐安招携乡,这座墓葬也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座墓葬形象地展示了临川区域中两位名臣所建立的赫赫功勋,吸引了许多仁人志士前来凭吊瞻仰。他们抵御外侮,保国安民的壮举永远为人民传诵,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材料。

此外,临川区域内还保存了曾巩家族墓、王荆公祠、聚星塔、万年桥等文化古迹,这些都是我们学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理想场所,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活教本。

三、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临川文化教育结合起来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之中,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认识中华文化的灿烂成就,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起码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知识。临川文化是中原文化在南方的遗存物,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特性。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可从了解身边的临川文化做起,这有利于我校学生感性地认识中国文化。开展临川文化教育,将为我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拓与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1.要把地方文化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我们可向广大学生宣传临川文化的光辉成就,在大学开设临川文化知识讲座或选修课。在大学生中,可组织地方文化教育的宣传活动,在公选课和专业课中穿插讲授临川文化知识。我们的教学内容可加入地方文化教育的新内容,我们学校老师可以着重介绍临川文化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临川文化,使学生对家乡文化产生一种自豪感,培养对家乡、对临川文化热爱的思想感情。在讲授大学语文课时,授课老师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临川历史上一些著名作家及作品进行讲解、介绍。在讲授古典文学课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区域性文学《临川文学史》的基本内容,使人们对临川文学的发展有一个系统而清晰的把握,丰富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内容。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可以有意识侧重介绍临川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阐述临川历史上哲学及宗教发展情况,以及它们对临川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针对艺术系的学生,可以侧重介绍临川地方戏曲——宜黄戏和南丰的傩舞艺术,尤其是南丰的傩舞,历史悠久,继承、保留了古代傩舞浓重的宗教色彩和原始状貌,是研究殷商文化的珍贵资料,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这是临川人民贡献给世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还可介绍颜真卿在南城麻姑山、乐安华盖山等地留下的墨宝和题诗,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书法艺术遗产。此外,还有清代李瑞清的书画艺术,当代舒同的“七分半”体,都是临川书画艺术的创造与发展。针对理科学生可以着重介绍临川文化史上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成就,介绍临川在地理学、历史学、医学、农桑、水利、冶炼等方面所做的贡献,尤其是近现代科学史上出现的几位中科院院士:饶毓泰、余瑞璜、吴式枢等,他们在自然科学上取得了杰出成就,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的。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教材。

2.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了丰富临川文化教育的内容,扩大学生的眼界,我们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法,在十二个县市聘请一些特约教授,每一个学期或每一学年度到我校开设几次讲座。改革开放以来,临川文化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召开了许多次全国性的研讨会,出版了许多研究著作和论文集,但是这些研究没有发挥它们应有的社会教育作用,仅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把这些研究成果介绍给大家,使广大学生对临川文化有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我们可以聘请一些临川知名人士来讲授临川文化,特聘的教授可以是临川文化方面的研究专家,也可以是文化教育方面的负责人,还可以是地级、县级领导。开展这样的讲座,一方面是让大学生了解一些当代的文化知识和各县文化发展现状;另一方面是为大学生打开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这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使大学生较早立志献身于家乡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我们同时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组织大学生开展临川地区文化调研工作,让学生都参与搜集整理有关临川文化的研究资料,对不同类型的名人资料进行归类统计,对前人的各种评语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每次调研都要写出总结报告,收集详细的调查数据,以便今后开展研究。我们在大学生中开展本土文化教育,向外地学生介绍临川文化,同时鼓励外地学生把自己家乡的文化介绍给大家,开展对家乡文化的调查活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同时又可以开阔广大学生的眼界,使他们更广泛地了解整个中国的文化,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地域文化教育的范本,掀起一股地域文化教育的新浪潮,从而把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深深地扎根在青年学子的心上,使具有历史积淀的文化心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放射出光和热。

3.发挥高等学校对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文化影响。“高等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对其内部成员的思想言行有着很强的约束力,对大学外部与之不相符的思想观念则有着强烈的排斥力,并形成其特有的人才培养要求,在其所培养的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④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建设。我们通过临川文化教育,可以重新恢复临川人的自信和勇气,使每一个临川人找回失去的精神自我。我们要重建临川文化的人文精神,就必须继承临川文化中的两种精神:一是临川人“弃自守,积极进取”的精神。临川诸多乡贤都具有开放的胸襟,他们能吸纳时代精神,接受进步文化,促使本地文化迅速发展和繁荣。二是临川文化伟人所具有的“变新图强”精神。临川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不继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出新的思想,创立新的学说,从而使临川文化不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虽然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了21世纪,但是古代文化伟人的诗文著作还在,古代人民创造的许多物质文明还在,我们通过种种历史文献和文化古迹可以触摸到这些文化伟人的思想脉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人格、他们的精神,都凝聚成地方文化的特质,沉淀在当代临川人的文化心理之中,融入我们的血液之中,也融入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之中。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文献、游览名胜古迹、鉴赏古代文物和参与民俗活动等,去寻访古代文化伟人的足迹,增进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只要我们临川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去做,我们一定会建构起一个地方文化教育的新范本,探索出一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子。

[注释]

①吴林抒.二晏研究论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56.

②③罗传奇,张世俊.临川文化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86.

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 篇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应当是科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理解科学素质的含义;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之下, 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科学素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的过程中, 教师应如何做呢?本文笔者从践行新课程标准出发, 以粤教版物理教材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科学素质的内涵

什么是科学素质?现在比较认可的定义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 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坚持科学发展观, 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来处理实际问题, 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也就是说科学素质的要素结构包括: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技术与社会, 以及科学的发展观。新课程标准中将它简单概括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

二、如何利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对人类认识自然和物质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并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 到牛顿时代的经典力学, 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这种思维方式的变革所产生的影响超越了科学认识的领域, 渗透到了人类生活中, 给人类的科技与生活带来了一种新的价值观。

本文就科学素质的内涵、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及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等方面, 结合粤教版物理教材来谈教师如何培养、评价学生的科学素质。具体来说,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普及物理学科知识, 提高学生科学认知水平

科学知识是人们对自然认识的结晶, 它是由许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组成, 是人类历史的宝贵遗产。知识在科学素质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没有科学知识就根本谈不上有科学的能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 可以说知识是海量的, 终身也学不完。但是, 这些知识中有一些是基本的、常识性的, 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或者说应当知道的。例如, 地球绕太阳转动是由于万有引力引起的;手机信号是靠电磁波来传播的。如果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的物理常识丰富一点的话, 就不会说出“绕地球飞行的飞船上没有重力”这种愚蠢的话了。

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比旧版本的教材更注重普及物理科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水平。新教材根据教学的内容增加了“资料活页”“实践与拓展”“我们的网站”等栏目。这些栏目介绍了大量的物理科学知识。如“资料活页”在必修2中有《以多大仰角掷物射程最远》在选修3-5中有《对光本质的认识》;“实践与拓展”在选修3-1中有《避雷针的作用》;在必修1中有《关于禁止高空掷物》;“我们的网站”在选修3-5中有《安全带为什么起安全作用》等等。专为文科的学生编著的选修1-1更是将普及物理知识为首要任务。如第三章《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和第四章《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所占的篇幅几乎为全书的一半。

教材包含了普及物理知识的要求,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有多少教师会为这些与考纲无关的知识花时间和精力。我看见很多教师在处理必修2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时, 一个机械能守恒定律往往会花1到2周的时间, 而处理第六节《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和第八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两节书时, 往往就用一节课, 给学生看看书就算了。我们的学生对能源的认识能有多深呢?有一次考试我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于2003年6月l日开始蓄水并于2003年下半年开始发电, 发电站的电能最终来自于 ()

A.太阳能B.水的动能c.水的重力势能D.水的内能

这道题正确的答案是A。本来以为是一道送分题, 没想到却成了扣分的重灾区, 大多数的学生选了B或C。节约能源、开发新的清洁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 而我们的学生对能源的认识如此的肤浅, 连最起码的常识都没有, 那么这些学生的能源意识又能有多深呢?将来我们怎么靠这些人去开发新能源技术?

普及物理科学知识应说不是一件难的事情, 不需要什么硬件, 也不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有两个。首先是教育者对什么是物理学科知识的认识不足。把物理学科知识简单地等同于教纲里要求的几个物理概念。一个能准确地说出弹力概念的人物理科学知识丰富呢, 还是一个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都理解的人物理科学知识丰富呢?显然应该是后者。其次是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没有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历年的广东省高考中, 考物理常识的题几乎没有, 只有1到2题目略带生活情景。如2010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综合的物理部分的一道选择题用两根绳挂起一个灯笼, 考学生受力分析的能力, 如果这也算是考核了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物理问题的话, 也太牵强了吧!再谈这两年的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2009年的试卷涉及生活中的物理常识的有9题 (7、11、18、28、29、40、47、48、59) , 占总题量 (共60小题) 的15%, 占总分值的11%。2010年的试卷涉及生活中的物理常识的有3题 (49、55、58) 占总题量 (共60小题) 的5%, 占总分值的8%。本来就不多, 还倒退了!

针对上述原因, 要普及物理学科知识, 提高学生科学认知水平, 首先要将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其中的“知识”的定义要重新定位, 知识不应当是考纲中仅有的几个概念与规律, 还应当包括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甚至课外的一些物理知识。其次, 改变考试出题的思维模式, 不能够总是考公式和定律的应用。作为一名普通公民, 你可以不会用动能定理算物体做了多少功, 但你不能不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是来源于太阳。再次, 学校应当通过校本课程、兴趣讲座、黑板报等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如果一个民族的科学知识普遍缺乏, 又谈何科技兴国呢?

2. 重视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重视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新教材中最大的亮点。以往的物理教育仅仅被理解为科学知识的传授, 把学科学习的过程变成背书、解题、考试的过程。粤教版物理教材十分注意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创造机会和条件。教材中有包含完整探究要素的探究如“实验与探究”栏目;有不追求完整探究要素的“观察与思考”栏目;有隐含规律的探究“讨论与交流”栏目, 也有没有定论的探究“实践与拓展”等等, 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 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 在探究中养成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尊重事实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

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学习的本质, 它应该贯穿整个课程。虽然现在的考试制度不能够很好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 但是由于近年的极力宣传, 大多数教师深深地理解到经历探究过程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长期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会把这种探究精神内化, 对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另外, 教材中将“实验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三个栏目穿插于课文内, 大多数教师在教育中都会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再之, 现今政府极力鼓励创造发明, 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小发明、小创造比赛, 获奖者还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 也算是对当今高考制度无法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有效补充吧。

探究活动是比较花时间的, 在有限的时间内, 如何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探究活动的可行性, 在具体的问题中设计探究活动, 笔者认为这应当是现阶段大范围讨论的一个问题。教材中的某些设计活动是值得商榷的。如必修2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实验与探究”栏目有这样一个探究活动:

取两枚相同的硬币和两张与硬币表面面积相同的纸片。

(1) 将一枚硬币和一张展开的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它们下落的情况是。

(2) 把一张纸片捏成纸团, 将纸团和一张展开的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它们下落的情况是。

(3) 将一枚硬币和一枚表面贴有纸片的硬币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 它们下落的确情况是。

分析实验中物理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有没有关系。

该实验用三个物体, 通过变量控制的方法, 分析实验中物理下落过程的运动情况与重力的关系, 由此得出生活中很多时候看到重的物体下落得快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原因。

该实验的材料易得, 实验的效果明显。我本人指导学生做过这个实验, 也听过几次关于这一节的公开课。我发现学生的脸部表情是一样的, 显示出“很无聊”。为什么会这样?后来我和学生交流了一些意见, 了解到其实他们都知道很多轻的物体比重的物体下落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原因, 没有人会认为这和重力有关。而这个实验设计的前提是把学生当成有“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这种观念去处理的, 所以这个实验它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违背了心理学的规律, 没有人会对熟知的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所以这个实验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再加上变量控制法较繁琐, 学生觉得无聊、不耐烦也就理所当然了。因而这个实验我认为可以考虑将它删掉。

在该节“观察与思考”栏目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用牛顿管演示羽毛和小石子下落快慢的情况。这个实验倒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虽然学生知道空气中羽毛下落得慢是由于空气阻力的原因, 但羽毛和石头下落一样快的情况他们从没有见过。每次我演示这个实验时, 学生都会惊讶得目瞪口呆。虽然没让学生亲自动手, 但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在自主观察和思考中探讨了事物的原因, 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探究形式。

3. 强调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突显物理教育的人文价值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的, 科技成果的应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品质和思维习惯, 当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效应, 如各类污染、能源危机等。“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是国际科学教育发展培养人才的共同趋势。

粤教版物理教材突出物理科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如必修2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中第三节《飞向太空》介绍了人类航天的发展历史;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中第八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了各种能源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情况;选修3-4第四章《光》中第七节《激光》介绍了激光的应用。还通过“实践与拓展”“资料活页”和“我们的网站”等栏目指导学生广泛搜集素材, 丰富知识, 加深对科技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如“实践与拓展”在选修3-2中有一个选题“收集资料, 调查家中的厨房及厨具, 以‘厨房的革命’为题写一份科学报告”;“资料活页”在选修3-1中有《超导体》《常用电池》;“我们的网站”在选修3-4中有《高速的波峰焊接》等等。

科技是发展的, 这些与现代科技应用有关的教材也应与时俱进, 不能年年都是这样。如必修2第三节《飞向太空》介绍了人类航天的发展历史时就把2003年发射升空的“神舟五号”和杨利伟写进了教科书。但是在第八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各种能源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情况时, 对我国核能发展的介绍还停留在“正准备筹划建设全国目前最大的核电站——阳江核电站”。可是阳江核电站已于2008年12月17号正式开工了, 并预计于2013年首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还有该节书对核能的介绍是“以其储量丰富、污染小、运行安全可靠将成为今后的主要能源”。对太阳能的介绍是“它是一种清洁的能量”。事实上, 核能的使用由于备受争议近几年在世界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会不会成为今后的主要能源, 我看未必!太阳能由于技术的进步, 近几年的发展相当快, 而教材对它的描述还是十年前教科书的“清洁无污染”。

科学品质是人文教育的核心。关注物理学科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了解科学文化的价值在粤教版物理教材是有很多体现的。如必修2在“资料活页”《机械传动》中介绍了我国的祖先们在生产实践中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 发明了古老的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 并将它们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纺织上。对各个时代的科学家们如何发明创造的介绍也很多, 如《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伽利略的斜面探究实验》《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等等。结合教材中这些丰富的科学品质教育内容, 将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使学生领悟了物理学文化的发展过程, 以及科学家勤奋努力、善于思考、实事求事的科学精神。

科学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中很重要的部分, 它包含多种能力, 因此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形式和方法是多样的。但是学校教育必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 中学物理的教育应该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制, 在教学中, 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积极普及现代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年) 》.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2].蔡铁权.《公众科学素养与STS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2, (4) .

[3].余翔.《试论青少年科学素养及其培养》.《科技广场》.2004 (7)

学法指导要结合素质教育 篇5

学法指导要结合素质教育

陆宗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也随之越来越现代化、科学化及多样化。于是学法指导便成为了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学法指导,顾名思义是指学习方法指导,从范围上讲属于教学论的范畴,其含义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受教育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从而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通俗地讲,学法指导即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际的应用,或者说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学习方法的信息进行一种反馈控制。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堂的学法指导,不能停留在给学生介绍几种学习方法上,而应该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上,认真地开展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认真对学生开展学习心理指导。学习心理指导是开展课堂学法指导的动力和保证。教师介绍再好的学习方法、教给再多的学习方法给学生,学生若没有良好的学习心理也无济于事。比如;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不明确就会造成学习兴趣不高,没有想学的欲望,甚至厌学、或者学习意志不坚强、学习情绪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教给了学生多少学习方法也不会收到预期效果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向他们介绍或渗透学习过程中的过渡学习、动机强化、学习迁移、学习卫生等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抱负和动机、兴趣和求知欲、情感与态度、意志与毅力等非智力因素。

其次要因人开展学法指导。世界上没有最优的教法,也没有最优的学法。同样对甲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就不一定对乙学生有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摸清学生的智力因素、性格特征、学习习惯、性别差异等的学习个性,从实际出发,在教给学生共性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要根据学习方法的个性特点,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学法指导,注意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有效的学法指导,才能把学法指导落实实处,学生才能会学习。

再次要重视对学生自学实践的指导。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教师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目前在部分教师当中普遍存在一种误解,认为教给学习方法就等于实现了学生自学。事实并非如此,要实现学生自学还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对学习方法不断运用、体会、内化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的过程。教师学法指导是否重在学生的自学实践的指导,是决定学生实现学生自学质量的高低,可见,满足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忽视学法运用的指导是不可取的。

我们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涉及面比较宽的。我们通过举行多种形式的学法指导。如搞学法交流座谈会、考后谈漫;设专题讲座、办校报校刊、抓典型、树标兵等;大幅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还可以通过开展“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对个别学生进行分类分组指导,学法指导要注重实效、要有特殊指向性,不拘于一种形式。

最后对传统教法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学法指导的目的在于培养、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以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求。改革是学法指导发展、提升的必然手段,有改革才有进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现代教育的发展形势要求教师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按照学生自学的方法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寓学法于教法之中,使教法和学法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好教法变为学生的好学法、以学法定教法,从而做到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使学生“学会”到“会学”最终实现“乐学”。

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 篇6

关键词:中学生物教学 素质教育 科学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320-01

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应首先明确科学素质的内涵及其教育目标。科学素质主要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心理特征。科学素质的发展以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的掌握和积累为基础。一个人只有在对科学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具体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的内化和升华,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能力和科学观。此外,影响科学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还有兴趣、情感、意志和作风等非智力因素。缺乏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会严重影响一个人所能达的科学知识与能力水平,影响到科学观的高度。

根据对科学素质含义的理解,科学素质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及思维的方法,发展科学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从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按照这一目标要求,笔者认为,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

一、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推动的作用,在教学中首先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一是通过设置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刨根问底是青少年学习的特点之一。实践表明,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克服困难越多,兴趣也就越高。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设问,从一个疑点的解决到另一个疑点的出现,步步深入,一环扣一环,从而引发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运用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直观手段包括投影、录像等。除了经常使用传统的直观教学媒体外,网络教学可引导和组织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或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将大量的信息和资源放在相关的网页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直接兴趣。三是点拨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产生于认识和需要。科技前沿知识由于具有新和奇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知识兴趣。如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对学生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如果教师把社会责任适时地加进去,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和献身精神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道路可走的。教师要告诉学生生物学家们要经过长期地辛勤劳作,刻苦努力,方能达到目标。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为能得到真实有效的科学数据在巴西的巴伊亚进行为期5年的科学考察。我国的生物学家彭加木为了开发边疆资源,几次不畏险阻,到风沙无情、大地险恶的新疆罗布泊地区考察,第四次闯进罗布泊时不幸遇难,为科学而献身。科学家就是要有这种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只有思想上的大无畏,才能冲破思想束缚,取得异乎寻常的科研成果。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求学生学习科学家这种不畏艰险的献身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方法

近几十年来,许多科学教育家认为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目前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生物学科的探究能力主要体现在观察、实验、思维能力。生物科学方法是指揭开生物世界奥秘的各种途径、手段。在生物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有观察法、实验法、科学思维法等。结合生物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科学方法。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观察可分为质的观察和量的观察两种类型,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实践环节,是科学研究中获得感性材料所必需的,是研究人员收集事实最常用的方法,生物学更注重观察。在教学观察中,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明确观察目的。(2)选择适当的观察对象。(3)采用适当的观察手段。(4)观察完毕后要进行比较、分析和归纳。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看到观察的对象,还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如由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从上至下等都是生物学常用的科学观察法,应尽量以探究性的启发代替结论性的解释,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法。实验是生物科学中的另一种基本研究方法,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研究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实验方法的种类也日益增多。涉及中学生物的实验方法有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定性实验、对照实验、模拟实验等。生物实验的一般程序为: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验目的不同,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安排实验,设计实验步骤,通过现象观察并收集资料、数据再进行分析思考,概括或归纳出结论。再次,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示、分析、综合等,都是生物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在生物观察实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应当把对学生实事求是品质的培养渗透到生物教学中。第一,要求学生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在实验设计时提醒学生选择的实验材料要容易获得,思路要明确,要有对照实验。实验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实事求是写出实验报告。第二,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感染和教育学生,如把光合作用发现史、生长素发现史等有关科学家原始经典实验过程及探究精神的内容贯穿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格美。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怀疑、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谦逊的品格,合作的精神,大胆的想象,严谨的方法和奇妙的灵感等。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

创新精神、合作精神是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收集大量的生物科技资料并汇报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科技创新兴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做好一个课题。强调团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自发分成若干个小组,合理分工,齐心协力,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良科.生物学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目标及策略[J].生物学通报,2000.

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 篇7

当前我国机械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如性格、心态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所以作为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的的高职教育必须倍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重要场所, 而专业课课堂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息息相关, 因此笔者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中有机融合素质培养,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一、明确目标, 注重能力, 树立正确职业教育观念

1、树立重视工程意识的职业教育观

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 专业课教师更是承担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任, 要培养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人才, 必须树立重视工程意识的职业教育观。

2、树立培养“能力型”人才的职业教育观

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是成才的能源。现代化生产的特点是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相互交错渗透, 知识技术更新迅速, 仅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很快就会被新的科学技术淘汰, 即使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也难适应终生需要。因此, 用发展的观点来看, 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为主。

二、根据高职教育特点选择、更新教学内容, 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以培养高等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以过程性的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 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学习为主, 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以“怎样做”和“怎样做更好”的知识为主、以“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为辅。

另外及时将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技术、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内容中, 开阔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作为培养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高职教育, 应将当前最新的行业标准、专业术语纳入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规范意识, 加深对专业概念的理解, 促进学生尽快融入行业角色, 提高行业交流能力。

三、针对高职学生特点, 教学过程中采取“赏识教育”法, 促进学生转变态度, 释放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他们每一点进步都给予真诚的赞许和鼓励, 对一些难以沟通或不合群的学生, 老师甚至可以尝试“透支”赞赏, 帮助他们直面挫折、找回自信。通过这种“赏识教育”法,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激发出学生对专业课的热爱, 还学会面对暂时的困难不轻言放弃, 更重要的是建立了对他人的理解和包容意识。

四、积极引导学生掌握、了解专业技术学科之间的联系,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在专业课教学中指引学生掌握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显得非常有必要。讲解相关专业知识时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努力寻找所学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与交叉点, 如在介绍“硬度”时, 激发学生寻找与硬度有关的机械设计、公差与配合、工艺、刀具相关内容及不同硬度可能引发的问题等相关内容进行联系与比较, 拓宽知识面。通过培养学生各学科相互联系的综合分析与多元思维方法, 可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合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积极营造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

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启发与点拨作用,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 营造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都可以得到较好锻炼和提高。由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无形中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了推动作用。

六、指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举一反三, 追求求异性、灵活性,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求异性是创造性思维中的主要内容。在机械类课程课堂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就是指导学生多方向、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如在讲授“用解图法进行四杆结构设计”时, 在课堂上只需介绍1~2种方案,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解题设计思路, 然后要求并指导学生尽量运用以前学过的几何知识进行设汁, 得出多种设计方案。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七、灵活安排教学场地, 理论联系实际, 加深对知识的

理解与掌握,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类专业课大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将教学场地灵活地安排到实训车间、实训室,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专业课教学基本原则。对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费芳:《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于课堂教学的一次有效探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8期。

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 篇8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 国家的发展和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新的形势要求当今的大学生不能像以前那样固执的死守课本, 造成进入社会后身体明显跟不上紧张的工作节奏的尴尬, 特别是海上专业的学生。因此, 在高校就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条件和机会, 让他们学会并能选择适合于本专业的体育活动内容来加强身体的锻炼, 具备和适应专业技能的身体条件为今后走向社会应付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因为我们知道在当今社会中健康的身体是从事一切行业领域里最基本的保证。

近日, 在航海专业大一的同学中由专业老师和体育老师的指导下, 就我们专业的特点与选择相应的体育锻炼的内容进行了一次较有成效的课外实践活动。从中验证了身体素质的强弱对专业技能的提高起着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让我们懂得了重视体育锻炼对我们青年学生的重要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一) 研究背景:

在班导师和体育部老师的参与和带领下, 响应红旗团支部的号召——创造健康向上的体育与专业结合的大学生活。

(二) 研究对象及时间:

航海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利用一个学期时间进行。

(三) 研究方法:

将一个班随机分成两个小组, 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完成与专业技能有关的体育锻炼的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身体素质测试, 记录其结果;对照组则进行正常的活动。

(四) 辅助练习内容:

(结合专业)

a.手持重物测试静止持续的时间。

b.在平衡木上快速通过的时间。

c.用重物侧抛, 观察其物体落点的准确度和距离。

d.1 000米以上的耐力跑。

e.原地连续转体5次后迅速触及固定点。

(五) 测试的内容:

1 000米 屈臂悬垂 平衡跑 手持六分仪

三、数据分析

未来航海专业的学生将驾驶着船舶遨游在世界的蓝天碧海之间。在海上航行不同于陆地, 海上船舶的上下起伏, 左右摇摆对每一个船员来说确实是一项极大的考验。这不仅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还要有耐久的体力, 良好的平衡能力以及奔跑能力和与专业技能有关的身体练习。为此, 实验组的同学通过专业老师提供的身体锻炼内容进行了一学期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 从两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测试成绩统计来看, 通过体育锻炼提高专业技能是非常可行的, 并且收获颇丰。从下列统计数据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由图表 (一) 1 000米测试中可以看出原来两组同学的成绩相差不大, 而经过一段时间有计划的锻炼后, 实验组同学比对照组同学在成绩上明显的提高了一大截。

在图表 (二) 中显示,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起初相差不大, 由于实验组同学实施了系统的锻炼后, 臂力有了明显提高。而对照组同学的成绩则明显下降。

从图表 (三) 可以看出经常参加有针对性体育锻炼的实验组同学, 在既保持平衡能力又要求速度方面都相对要优于对照组同学。

在图表 (四) 专业技能较强的测试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同学在手持六分仪静止不动坚持的时间上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学。这也表明平时有关臂力的训练是极其有效的。

四、结论:

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 篇9

1 严格的纪律管理与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严”字当头是军训、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为了保证教学需要,我们逐步制定了30余项切实可行的教学、生活、管理制度,其中十余项已上墙,其余存入软盘和纳入文书档案。诸如“军训一日生活制度”、“训练管理制度”、“训练考核制度”、“武器看管使用制度”、“训练中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军训中的“十个不准”等,用以束缚、统一学生的行为,然而单一依赖纪律的作用是不够的,还必须以严密、细致、有效的思想工作来铺垫和支撑。现在有相当部份学生国防意识浅化,忘却了“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的古训,课堂学习兴趣不浓,又无自动吸入能力,认识错位、思维逆向,自律性差,其言行尚处于他律阶段,如果国防教育的教师能正确面对,尽园丁之责,利用心理学的原理,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其成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利用纪律约束和具体思想工作中的说服教育、典型教育、后进转化教育、挫折教育以及环境氛围的潜移默化教育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把他们送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 理论课教育与技能课教育相结合

高校国防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和军事训练为主。在理论教育方面,由于现代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它不仅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科技实力的较量。军事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内容丰富的综合性科学,它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等众多学科,而军事科学教育围绕高科技战争进行,传授现代军事高技术知识,如微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等,这些都能增加大学生的科技知识,使他们了解现代科技前沿,了解国际形势,开阔视野,培养其忧患意识、爱国意识,并使其智力、心理得到协调发展。在军事训练方面,我校主要利用二周的时间,对大学生进行队列、战伤救护、射击、以及体能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其目的就是要通过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受到部队严明的组识纪律、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不畏艰难的吃苦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集体观念,锻炼健壮的体魄,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并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

3 知识性教育与趣味性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的军事训练不单是高深的军事理论教育,而且还是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和高难度的技能训练,一般的规律是学生开训初期有一种新鲜感,神秘感趋动,有一定的训练热情,到训练中期,由于当初的两个感觉逐渐消失,其训练热情开始“降温”,到军训快结束时又产生一种失落感,训练热情又开始“升温”,感情表现呈现马鞍状,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能及时切准他们的脉向,进行“诊断”,找出“病因”,开具“处方”,因病施治。还适时适当注入一定的“兴奋剂”、“润滑剂”。如开展一些军事技能比赛,如队列训练比赛、军体拳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一系活动。这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处于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同时,还能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培养,使学生在训练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保持“恒温”,以保证训练的顺利完成。

4 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等学校的学生,是我国青年的重要群体。应该积极参加军事训练,了解国防,熟悉军人,感悟战争,提高自身素质,将自己锻炼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合格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所以,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和国家国防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

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在新生军训期间,我校开展了“十个一”工程的教育活动(即:一场长征题材的电影;一次爱国主义基地参观;一次重走长征路;一场长征题材的讲座;一次纪奠红军烈士墓活动;一本长征题材的读书活动;一场长征题材的故事会;一首长征题材的歌曲;一场爱国主义和长征题材的文艺晚会;一封介绍遵义爱国主义基地的家信)。充分发挥遵义红色老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举办“十个一”工程活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不忘历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同时,以连队为单位,在训练间隙和军事理论课堂教育中积极开展党、团主题教育、国情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自学性。系列活动的实施为我校下一步开展大学生校风、学风建设作好了前期思想保障工作。

结语

在新生军训和理论教学过程中,我校应积极探索国防教学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认真践行“十个一”工程活动,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升华国防意识。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国防教育对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国防教育机制,积极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活动,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培松, 陈依工.学生军训理论与实践研究[M].长征出版社, 2008, 1.

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 篇10

一、我国技术学校对于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出现教育错位现象。许多的国家都提出了要较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操作执行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一些技术学校,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改变学校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文化素质的提升,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可以适当的开设一些文化课程,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由此不难看出,学校对于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存在着一定的错位现象。

2.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式不当。在一些调查中显示,一部分学生认为采用高素质的教师进行授课时,提高文化素质最好的途径,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全面综合的文化课程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还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一定的社会实践才是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但是,在调查中,超过八成的学生都反映学校并没有给学生提供一些社会实践的机会渠道。

3.学生对于文化课的学习兴趣不高。上述内容中提到,技术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大部分的学生对于文化课的兴趣也并不浓厚。调查显示,技术学校的学生基本都认为文化课具有一定的作用,都持有非常肯定的态度,但同时,大部分的学生也认为文化课虽然作用很大,但是课程内容却非常的乏味和枯燥,无法提起自身的学习兴趣。这种情况下,学校虽然开设了许多的文化课程,但是学生却不愿意主动去学,这样就会导致文化素质的培养流于形式,实际上却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4.文化课程教学效果不明显。技术学校虽然开设了一系列历史、哲学等文化课程,但是大部分的学生依然没有有效的掌握这些文化知识。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并不能完全了解四大名著,还有许多的学生无法掌握大量的古诗词,对艺术能够有一定了解的学生更是数量稀少。大部分的学生甚至认为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对自身今后的成功并不会有太大的没用,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有作用。由此不难看出,传统旧式的文化素质教育方式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5.原因分析。目前,我国不断地推进教育改革,许多的技术学校也开始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文化素质培养工作中,体系的建设十分不完善,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没有进行非常科学合理的探究,使教学安排显得非常随意,并且技术学校对于培养人才的理解上存在一些误差以及片面性,大部分技术学校依旧将专业技能教育当作核心,只是把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简单的穿插在技能教育中,文化素质课无法展现其自身的独立性,大部分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样无法加强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使之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

技术学校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时,大部分教师都无法从学生今后的就业问题等方面来考虑问题,更没有认真的观察每一位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因此也无法结合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来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只是根据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讲解,忽略了教学的实践性。

教学资源的不足也严重影响着技术学校进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工作。技术学校的教师一般都是拥有很强专业知识的人才,对于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是非常大的,因此,很难有时间去进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同时,技术学校的教师素质也十分的缺乏,因此,文化素质培养的任务始终无法彻底落实。

二、中国革命史与技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结合

1.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文化不仅能够渗透在许多的著作中,还会存在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是整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脊梁。上个世纪中,中国处在灾难的水深火热中,救亡图存,不断地在灾难中寻求一线振兴中华的生机。林则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保持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典型代表,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终将中华民族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立足于时代的需求将批判与继承有机结合,推动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延续。

因此,在技术学校的实践文化素质教育中,要始终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这些积极的正面的优良传统传达给技术学校的学生,让他们在日常的文化教育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2.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实事求是。爱国主义精神,始终出现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将中华民族的坚韧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爱国主义精神也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在封建社会,爱国主义受到阶级的制约,而在上个世纪,爱国主义则是带有浓厚的反帝国主义的性质。如今,爱国主义是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构建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精神因素。而实事求是的精神,则是要求一切事物都需要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去看待,不断的从实际出发,寻找事物发展规律,在这种精神的不断影响下,中华民族精神才不断的进步与发展。

将爱国主义与实事求是精神融入到技术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中,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能够锻炼学生从实际出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学会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杜绝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3.重视和谐的精神。中国自古以来就奉行“以和为贵”,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十分注重和谐的作用。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大部分人都会主动遵循这一优良传统,宽厚待人。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仁义思想也是十分推崇,因此十分注重“为人民服务”等一系列为广大人民群众考虑的标准原则。

案例:技术学校在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时,可以采用一些能够提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比如想要让学生了解毛泽东主席的一生,让同学通过毛主席的一生来认识到上个世纪中国的现状和中国在灾难下谋求生存的艰苦状况,就可以给学生播放电影《开国大典》,这是由李萧导演创作的史记大片,电影非常的振奋人心,对于观众的感染力也是十分强大的,电影中将开国大典的细节刻画的非常到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文化组织要求会逐渐提高,技术学校的学生虽然文化知识基础较弱,但技术学校也不应忽略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师要多结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性格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摘要:文化素质教育是如今技校对于深化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技校学生能够满足现如今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需求,技校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能一味的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是要将技能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性人才,以便适应社会的需求。

注重史论结合 提升素质教育 篇11

历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我国教育领域的较为深刻的思想变革。就当前中学历史教育而言,史论结合的关键是强化理论教学,对于其具体操作,本人有如下体会。

一、 加强历史概念的教学

正确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是理解、掌握史实和阅读历史教材的前提条件,教学时对教材尚无明显注释的概念,要先作一般性的解释。如“门户开放”政策,要知道这一政策提出的目的是美国要分享侵略权益, 是美国向六国提出照会的内容是“机会均等”、“利益均沾”,其影响是美国侵华政策新阶段的标志,使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这样就把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完整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有些概念虽已作了解释,如“1911年是辛亥年,这一年的革命是辛亥革命”,可是这样的解释缺乏概念内涵,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概念,必须在《辛亥革命》一章教学完成后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概念。

二、 重视历史的因果分析

历史发展的因果性是历史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历史条件是相互联系的。波兰史学家托波尔斯基指出:社会中每一种变化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因果论原理因而也成为了论述世界规律性的基础。所以说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一定是受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影响。“诸因素”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实践就是“诸因素”发生的结果。

18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路易十六的挥霍无度、第三等级人们处境艰难等等使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1789年爆发了。历史的因果关系是复杂的,有一因多果、多因一果 ,多因多果,互为因果,这是由历史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许多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往往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切社会革命,无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结果。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有共同的根本原因,即王朝的专制统治(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主要表现为美利坚民族与美国的民族矛盾,但同时存在着英国殖民掠夺(生产关系)与北美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美国独立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中学教科书中,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常常不是开宗明义提出的,其代名词很多,如“历史背景”、“目的”、“条件”、“前提条件”、“形势”等,但准确地说它们也是有所区别的。

“历史背景”应包含所有方面的原因,“形势”则侧重于具体原因、客观原因,“目的”是主观原因,“条件”是客观原因,“前提条件”是主要原因。也有把“导火线”、“借口”认作原因的,但借口与历史事件的发生在理论上不一定有因果关系。“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打击、排斥共产党,篡夺革命领导权的借口,它不是蒋介石进行反革命活动的原因。

历史教学中重视因果分析,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化,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应试能力。

三、 重视历史事件发生背后有关问题的分析

每一历史事件都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重大历史事件背后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主要包括其性质、胜败原因、经验教训、历史意义、局限性、危害等。性质是某一历史事件区别于其他历史事件的根本属性,对历史事件作出定性分析,揭示事件的本质。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个判断是从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革命任务、领导阶段、历史功绩、结果等方面的具体史实归纳揭示出来的。

“经验教训”是对事件发生过程中或胜或败作客观分析和总结后发现的。胜利了有胜利的原因,总结出经验;失败了有失败的原因,总结出教训。有的事件既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就要实事求是看待。“以史为鉴”就是要我们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历史意义”是对历史事件的正面评价,主要包括历史地位、作用、影响、功绩等。有的历史事件同时具有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要结合中外历史来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的胜利具有国内和国际的历史意义。

“局限性”是历史事件表现的不足之处,往往是由时代、社会、环境等方面制约事件的结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地具有两重性,在革命的危机时刻,它的软弱妥协性就表现出来,导致革命失败,就是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危害”是历史事件本身产生的副效应,即消极影响,它削弱了历史事件在历史上的地位。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无不是丧权辱国,加剧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危急。

历史事件发生后的一系列问题,是用马克思主义观对历史事件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经过正确的归纳和总结,多角度全面地理解历史。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史论结合,强化教学理论,就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把历史教学引入一个新的境界。

大学生结合素质测评 篇12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包括下述5方面的内容: (1) 要有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2) 要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要有表达能力和与对方做建设性沟通的能力; (4) 具有与他人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 (5) 具有认识并创造机会去追求成功的企业家精神。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认识到“商务谈判”课对提高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建设性的人际沟通能力可以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引入互惠谈判模式,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思想境界

谈判是社会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 几乎每个人都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成为一个谈判者:与小商贩讨价还价, 购买他的农产品;与单位的领导讨论个人的工作调动;也可能作为企业代表与其他谈判者磋商某一交易合同。谈判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尽管谈判在实际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是人们对谈判活动的认识与重视程度是远远不够的, 往往没有把谈判看成是涉猎广泛、需要许多知识和技巧的高级的脑力劳动, 更没有把谈判看成是提高自己为人处世境界的一种有效方法。一些人把谈判仅仅看作是人们讨价还价的手段、解决纠纷的途径, 甚至认为谈判是互相欺骗、玩弄权术的代名词。

事实上,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谈判者, 首先要做的工作不是去学谈判技巧, 而是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树立与人合作, 帮助他人谋取利益的谈判观。

参与谈判的各方究竟是合作者还是竞争者?这是历来谈判学家在理论上争论的焦点, 也是众多的实际谈判者在谈判中确定立场的出发点。笔者认为,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谈判, 即使是政治谈判、军事谈判, 谈判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合作者, 而非竞争者, 更不是敌对者。

首先, 人们谈判是为了改变现状或协商行动。这就要求参与谈判各方的合作或配合, 如果没有各方的提议、谅解与让步, 就不会改变原有的现状, 达成新的意向。

其次, 如果把谈判纯粹看成是一场棋赛, 或一场战斗, 不是你输就是我赢, 那么, 双方都会站在各自的立场上, 把对方看成是对手、敌手, 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想压倒对方, 击败对方, 以达到自己单方面的目的。结果, 达到目的的一方成了赢家, 趾高气扬, 做出重大牺牲或让步的一方成了输家, 屈辱不堪。双方虽然签订了协议, 但并没有融洽双方的关系, 更没有达到双方都满意的目的, 因而这一协议缺乏牢固性, 执行过程中会困难重重。

因此, 在谈判中, 最重要的是应明确双方不是对手、敌手, 而是朋友、合作的对象。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笔者引入了业界正在推行的互惠谈判模式来说明上述观点。互惠谈判模式的要点是: (1) 谈判各方首先应确认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事先就提出强硬的立场; (2) 与此同时, 要马上着手探寻对方的需要, 并把对方的需要看成与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 (3) 努力与对方共同探寻满足双方需要的各种可行途径, 最后再决定是否接纳其中一个或几个途径。在这里, 满足自己需要并认真探寻对方的需要应成为整个谈判的核心。以这种思想指导谈判, 关键点在于把对方视为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竞争者, 尊重对手, 理解对方利益的重要性, 并努力帮助对方实现他自己的利益目标。这样一来, 对方也会采取相应行动来配合你的努力, 从而实现“双赢”的目标。

很多学生在学完这部分内容后, 都感到自己为人处世的思想受到了震动, 认识到这个世界是更需要体谅他人、更需要合作才能成功的世界。一位学生在课后感想中写道:“商务谈判课不仅教会了我谈判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启发我今后的人生道路应该坚持什么, 教会了我要理解别人, 真诚地帮助别人。其实,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不容易, 大家为什么不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呢?今后我要以真诚为本, 尽自己的能力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以诚待人定能取得与他人的合作。”

二、引入倾听艺术, 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谈判的指导思想是合作, 而合作的前提是彼此间的相互信任, 信任的培养和建立则要依赖于有效的沟通。

在谈判中, 沟通的内容十分广泛, 包括交流双方的情况, 反馈市场信息, 维护对方面子, 运用幽默语言活跃谈判气氛, 倾听对方的讲话, 控制自己的情绪, 建立双方的友谊与信任等。

在谈判的沟通过程中, 很多人常常认为只有多说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 才能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谈判条件。而事实恰恰相反, 只有善于倾听的人, 才能最终取得较好的谈判成果。这是因为: (1) 倾听可使自己更真实地了解对方的立场、观点、态度, 了解对方的沟通方式、内部关系, 甚至是小组内成员的意见分歧, 从而使自己掌握谈判的主动权。 (2) 倾听是给人留下良好印象、改善双方的有效方式之一。因为专注地倾听别人讲话, 则表示倾听者对讲话人的看法很重视, 能使对方对你产生信赖和好感, 使讲话者形成愉快、宽容的心理, 变得不那么固执己见, 更有利于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把倾听的上述作用进行引申, 分析了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5个误区: (1) 许多人认为只有说话才是表现自己、说服对方的唯一有效方式; (2) 对某人看法不佳等先入为主的印象, 妨碍了耐心听他人讲话; (3) 急于反驳对方的观点, 好像不尽早反驳, 就显示出自己无能; (4) 在了解到所有的相关信息之前, 就轻易地对某件事做出结论; (5) 由于存在思维定式, 不论别人讲什么, 许多人都会马上跟自己的经验套在一起, 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 从而阻碍了与他人的有效沟通。

克服上述误区的有效方法就是积极倾听。笔者在课堂上通过列举大量的实际案例, 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倾听训练, 为学生们总结出了倾听的3个要点:全神贯注地倾听对方所说的一切、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言行或情绪、体谅和肯定对方的立场和观点。

很多同学在学完这部分内容后, 都反映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有一位学生在课后感想中写道:“商务谈判课提高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涵养, 使自己的胸怀更加宽阔, 做人也更加随和。这门课着重于培养人的情商, 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和别人更友好地相处;它会让更多陌生的朋友变得相识, 会让更多相识的朋友变得更加亲密。这是一门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的必修课。”

上一篇:垃圾回收站机制下一篇:屏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