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人才培养

2024-07-01

信息化人才培养(共12篇)

信息化人才培养 篇1

信息化战争是知识、技术的较量, 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较量。现代化海军作战对信息系统的高度依赖性, 使得谋求海军信息化作战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必须把信息化人才建设摆在首位。

1 海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人才队伍建设

以舰、艇、机为主战平台、导弹和自动化武器为主要作战工具的海军部队, 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跨入了信息化建设时期, 以自动化指挥系统为基础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成为新的建设目标。完成这一建设目标的两个基础一是武器装备的信息化;二是军事人才的信息化。受益于我国快速发展的信息化产业, 武器装备的硬件信息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 装备信息化中的软件建设成为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这需要装备建设和应用人才共同努力才能突破这一环节。同时, 信息化武器装备必须要由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来掌握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战潜力。这就使得人才成为海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2 海军高素质人才对信息化知识的基本要求

信息化作战需要具有信息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海军装备器材科技含量高, 指挥手段自动化程度高, 指挥人员只有熟悉各种信息化装备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 才能在组织指挥中科学地分析判断战场情况, 正确运用并充分发挥各种高技术装备和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作战效能, 能动地筹划和指挥作战, 确保指挥效能。

作战指挥的网络化, 使得指挥人员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赖武器作战平台, 而是面对己方和敌方的两大信息网络平台。指战员必须具备丰富全面的知识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网络化的作战系统, 必须具备高超的智慧、非凡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意识, 必须是既懂战术、又懂技术, 既懂指挥、又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3 海军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措施

为培养出部队急需的信息化军事人才。院校应当将信息化内容融入到学科专业教学之中, 加大各学科专业信息化教学比重, 科学构建与部队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体系。这也是院校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其核心就是要构建起知识、能力、素质高度统一, 指挥、技术、管理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必须从相对封闭的办学模式走向开放的办学模式, 按照院校教育与部队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双向驱动原则, 把课堂延伸到部队, 建立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的科学机制。

3.1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

实践能力的强弱关系着带兵打仗的胜与败, 关系着武器性能发挥的好与坏, 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和信息化水平。现代战争和部队信息化建设要求军队院校培养的军事应用型人才不仅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发展潜力, 更应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尤其是组织领导能力、管理带兵能力、指挥作战能力、谋划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必须着眼未来, 着眼“打赢”, 不断深化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以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2 加强教学的创新性

随着武器装备多样化、智能化和战场数字化的发展, 战场范围极大扩展, 使得影响作战活动的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大大增多, 这就要求指挥员在具备丰富的知识的基础上重视自己的直觉、灵感和创造力, 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信息, 作出创造性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这种建立在知识、信息基础上的人的决策应变能力, 将成为战争胜负的主导力量, 人的创新素质将成为战斗力的核心。因此, 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是军事斗争准备的必然要求。

3.3 加强与部队联合办学

在部队建立学员实习基地, 建立新装备教学点, 聘请部队同志担任兼职教员。院校通过派教员参加部队重大演习的组织与观摩和到部队代职、共同参与新型武器装备的试验等工作, 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部队作战、训练水平的提高。在院校建立新装备改装训练, 通过早跟踪、早进入、早施训, 使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

3.4 加强院校与部队科技练兵的合作

院校通过为部队提供最新的信息资料、高新技术教材、新的战法训法成果和军事理论研究成果, 加强对部队科技练兵的理论指导, 发挥好引导作用;把现行教学和部队科技练兵训练科目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部队培训科技练兵指挥员、教练员和技术骨干;把院校摸索总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部队科技练兵中推广应用, 发挥好示范作用;为部队科技练兵提供人才、信息和技术支持, 促进部队科技练兵的顺利实施, 发挥好保障作用。同时, 部队也要主动为院校提供作战训练的重难点问题;提供装备研制与改造的试验场地与条件;提供最新的战例资料和战场数据。通过科技练兵, 有力地促进院校科技信息教育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摘要:海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拥有一支适应信息化作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他们不但要具备高度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养, 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科技素质、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院校只有进一步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创新性和面向部队的开放性, 才能培养出能创造性地运用信息化作战系统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海军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建, 徐锋.海军某团按信息化要求培养人才[N].解放军报, 2003.

[2]王顺龙.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N].中国国防报, 2004.

信息化人才培养 篇2

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一些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如今,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国内公认的现代化发展途径。

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多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将融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

 国内企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在有16000多家大型企业,仅有10%左右初步建设了信息化网络,70% 拥有一定的信息手段,并开始着手信息化建设,20%的企业只有少量的计算机,仅仅用于财务和字处理方面。在全国的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只有5%有一定的现代化手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薄弱也制约了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据CCID 2000年的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B2B的交易额为2260亿美元,而与此相应的中国的B2B电子商务的交易额为767.7亿元人民币,中国占全球的份额仅为4.11%。通过对国内企业的调研,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项目所占的比重并不多。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信息化的应用没有得到普及

 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发展至今,发达国家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无论从宏观经济、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大链条上的各方,信息化已经成为一个足以制胜的必要手段。

信息化带来的最为直观、也最有说服力的经济效果是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美国就是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由于在上世纪80年代末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大规模和普遍的投入,美国90年代实现了被称为美国新经济的长达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90年代后期,的拉动约三分之一的经济增长来自信息化的拉动,超过其他任何行业的拉动作用。而在企业内部层面,涉及技术系统、制造系统、管理系统、基础技术等系统的建成,有力地提高了企业的决策、经营和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首先,从企业自身内部的来看整体规划:规划应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在企业的每个层面上识别信息资源和获利机会,并借以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但企业管理系统的规划涉及到很多方面和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因此规划宜粗不宜细, 远期规划确定企业管理系统建设的大方向,近期目标可操作性要强。远期规划和近期目标要有机结合。[2]由于我们企业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中,尚未掌握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企业对自身的发展战略缺乏考虑,因此很难在推进本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好总体规划,这就直接影响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实施。

其次,从企业外部看整体规划:企业信息化规划应与整个城市信息化发展规划相一致。在企业外部应构建一个通过公用信息资源,提高企业间的有效沟通与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经营运作效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公共信息网络平台;以企业信息化作为纽带,把政务信息化和社会服务信息化连接起来。由于政府在构建信息化社会方面的工作也刚刚起步,对构建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方面的规划还较欠缺。这也制约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顺利发展。未能充分认识清楚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自身业务运作之间的关系

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以往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少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手段,企业需求才是根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盲目迷信洋货、系统功能求大求全,使所建造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与自身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大相径庭,以至于实施以后成效甚微。千万不能事先假定 “软件中的流程和管理模式就一定是先进的”,也不能认为 “一切要以用户为中心,要忠实于用户现有的流程”。一定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

2)失败后不再尝试

其实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企业很早就成为一部分企业经营者的追求。在这种理念驱动下,部分企业很早就进行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尝试。但由于管理者没有意识到当时大的环境而出现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因而产生的惧怕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情绪。分析当时失败的原因,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点:在当时环境下,一方面信息化建设是从零开始,不仅没有成熟的硬件设备,硬件价格高,而且人员素质较低,培训的花费较大,并造成员工对信息化办公的适应困难;另一方面,企业在上信息化系统时,未能充分认识清楚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自身业务运作之间的关系。由于认识上的不足,出现盲目投入,从而导致投入大,收效小,从而产生“惧怕”推进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情绪。以至于流传:“不搞信息化等死,搞信息化找死”的顺口溜。

3)缺乏针对性

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企业特性有:中小企业的多少、民营企业多的多少、传统企业的多少;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企业的多少、高新技术企业的多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高低,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强弱等。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缺乏大量的熟悉企业特点,熟悉企业业务流程,熟悉区企业管理特色的软件公司协助企业推进信息化进程。因此,以往有些企业采用拿来主义,照搬套用,方案论证过程中缺乏系统的需求分析,实施过程中又缺乏量身定制的二次开发能力,使得所建造的信息化系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实施后效果不理想。

4)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与企业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同步

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很重要的是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企业各种信息资源为企业服务。在建立计算机网络和开发应用系统的同时,企业信息资源的规划、收集、整理和建设必须同步进行,甚至基础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建设还要先行一步。否则必然会造成有些企业在信息系统软硬件完成后,出现有了“路”,但“货”不足的现象发生,实施效果必然不如人意。

5)缺乏对工业化、信息化、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的正确认识

企业信息化需要信息产业的支持。CCID(中国信息产业研究院)最近一项研究给出关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产业构成比例变化情况分析,研究表明,对于那些已完成工业化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发达国家来说,信息产业逐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重,直至最后单独列出,这一产业结构变化也显示出信息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经过萌芽、成长、成熟等几个阶段后,逐步取代工业成为主导产业,信息产业将最终成为一个经济时代的标志。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化和信息化必将同步进行,而不可能向发达国家经济发

展过程一样。在这个背景下,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信息化不可能走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相同的道路,必须认真研究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哪些进程可跨越,哪些进程不能急于跨越,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信息化道路。

 信息化人才需求现状和类型以及培养

a.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企业信息化建设对掌握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需求在不断增加,而我过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是极度缺乏的。人才的匮乏严重困扰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正常进行,极大影响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在全社会范围内培养一支既懂管理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专业化、正规化的多层次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已是当务之急。

b.信息化人才需求类型

(1)企业信息主管(C I O)。必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全面负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管理,组织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施,指导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

(2)应用技术与管理人员。这类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中坚力量,要正确熟练地运用企业信息化平台,辅助制定决策,组建基于信息化系统有效运行的工作团队。

(3)执行层人员。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人员

c.信息管理人才培养

1.为信息化人才成长创建环境

人才是决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重要环节。要想在当前这一特定 形势下构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平台,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入信息化建设进程中。

2. 加强学校教育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一方面,通过设立信息管理等相关专业,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信息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对于量大面广的非信息管理专业学生,适当地增加信息技术课程,特别是软件知识课程,如在石化、外贸、石油、航空、电子、机械等需要大量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专业领域,加大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知识和技能课程的比重,通过设置信息技术课程模块,或设置双学位,培养大量具有专业背景又有信息化知识的新型人才。

3.建立相关培训机构

我们要在全国C AD应用培训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再建立若干主题的培训中心,长期有针对性地培训企业信息化的急需人才。

4.加大企业自身培训力度

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反思与启示 篇3

关键词:信息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信息化人才的内涵

信息化人才是指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掌握系统的现代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能够对信息化各要素进行研究、开发或应用信息化成果于各个领域而获得成效的人才。信息化人才可分为四个层次: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人才、信息化管理人才、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基本应用技能的人才,前三者是信息技术专业型人才,后者则为信息技术普及型人才。

二、我国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多年的信息化历程中,我国通过院校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信息化人才,但仍然存在着信息化人才紧缺的现象,主要原因之一是人才结构不合理。

首先,信息化社会中需要的信息化人才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的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既要有懂信息技术、具有前瞻性决策能力的高端领导人才,也要有能从事简单程序的编写和录入等基础性工作,将软件的设想转化为产品的低端技术人才。一个信息化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各个岗位、各个层次的信息技术人员的协同合作。由于我国目前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大专院校,毕业学生大多具有本科学历,不愿意充当从事基础性“软件蓝领”的工作角色,在人才的自由流动中涌向了较高层次的工作岗位,结果造成低端技术人才和熟练技能工人的缺乏。另一方面,经过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信息化人才缺乏对行业业务模型的了解,缺乏有针对性的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缺乏对企业文化理念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采用技术和系统与实际业务流程不相适应,导致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失败,造成了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软件金领”缺乏的局面。

研究表明,社会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量呈现金字塔形,塔顶是研究型规格的人才,其需求数量比较少,塔中是工程型规格的人才,比研究型的人才数量多,塔底是应用型规格的人才,数量是最多的。而我国的现有信息化人才结构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究其原因,既有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也有教育培训方面的问题。优化信息人才结构,从根本上来讲,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明确各层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总量,从只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向注重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培养转变,改“橄榄形”为“金字塔形”。

三、信息化人才培养对策

目前,我国信息化人才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认证培训。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后,学界基本形成共识:学历教育仍然作为信息化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培养目标定位在专家型、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专家型人才具有系统化的软件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能够从事软件的研究、设计与开发项目,复合型人才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以及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能够将信息技术融合进行业领域;职业教育则面向应用,根据市场需要,以培养动手能力强的操作和编程人员以及各个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为目的,另外的人才缺口则由社会认证培训机构来补充。

在信息化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通过加强校企联合办学以缩小理论教学与信息化实战之间的距离。具体表现在:企业通过参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的研究与制定,承担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将具有信息化实战经验的一线专家和新技术应用的信息化项目带入课堂,让学生在没有步入企业之前,先补足自身所缺乏的实践。例如神州数码从2002年开始就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基地,积极推动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mm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课程教学,设置了《EPR原理与实践》、《商务EPR》、《模拟EPR》课程模块,从纯粹的理论学习过渡到真正的EPR环境,增加了学生的“实战”经历。

四、对我军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启示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化人才不仅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军事领域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

海湾战争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实践表明,掌握战争主动权进而打赢战争,最直接、最关键的是夺取和保持信息优势,而形成信息优势的基本途径是大力推进军队信息化。军队信息化的实质是“在军队的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全面提高信息化作战能力的转型与过程。”军队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军事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和信息化支撑环境建设等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都离不开信息化人才,可以说,信息化人才是军队信息化成功之本,是军队信息化的根本要素,对军队信息化其他要素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军队信息化的关键。因此,军事领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也是我军现代化、信息化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经验对我军信息化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层次类型和特点

信息化军事人才,就是指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的军事人才。信息化军事人才主要包括:变革型领导人才、专家型科技人才、复合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技术型保障人才。变革型领导人才,是指在我军各级领导岗位上,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前瞻预见能力、积极应变能力、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科学决策的领导人才群体;专家型科技人才,是指在微电子、计算机、软件、信息网络等各个信息技术部门从事研究和开发的人才;复合型指挥人才,是指既懂信息科技又懂作战的军事指挥人才;智囊型参谋人才,是具备专门功能的人才群体,能就军队信息化建设及未来战争问题提出积极而科学的建议和咨询;技术型保障人才,是指能为部队信息化武器装备提供直接保障的专门技术人才;此外,所有使用信息技术、信息化武器装备和信息系统的人员,都应成为信息化人才。由此可见,信息化军事人才不同于一般领域的信息化人才,有其特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上也分为多个层次,同样,信息化军事人才也要具备信息技术和多学科专业知识交融的能力。

(二)我军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现状

我军以军队院校为主渠道,依托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进行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培养,目前仍存在着作战部队信息化人才总体数量不足,人员素质不高,顶尖人才匮乏,专业对口率低,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有很大差距等问题。相较于信息化水平居于

世界前列的美国,其现役军官95%以上具有学士学位,近4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少校以上军官普遍具有多个学位,在伊拉克战争中,战场上的美国军官98%以上拥有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占了1/3,士兵也有46%的人具有大专水平,全部是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我军信息化人才队伍现状与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要求之间的差距不言而喻。美军信息化的绝对优势对我国和平崛起造成的现实压力,迫使我军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必须加速推进。

(三)建立信息化岗位专业目录,形成我军特色的信息化知识体系

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不在技术,而在技术的应用上。因此应以人为本,以“适应信息化战场、打赢信息化战争”目标为导向,进行信息化人才需求分析,研究设计信息化战场上各信息化岗位人员任务职责,形成信息化人才需求的整体框架,为明确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向奠定基础。

实践表明,从事信息化领域的人员需要具备共同的知识和认识才能有效交流,并在目标、策略、路线和实施上形成共识,而建设一个好的信息化知识体系,将有助于信息化进程的规范化,因为只有掌握了足够相关的知识,才能更自觉地去执行。在这点上,国际上已有先例,日本为了在新世纪保持其在嵌入式系统开发和应用的领先地位,决定从人才培养这个根本问题入手,确定从发展“嵌入式系统知识体系”起步,明确人才的培养方向、目标和内容。国际信息系统安全授证联盟(ISC)发展的信息系统安全专业证书(CISSP)也是建立在信息安全共同知识体系(CBK)之上,其知识体系包括了安全管理实战、安全结构模型、存取控制系统和方法、应用开发安全性、操作安全性、物理安全性、加密技术、远程通讯,网络和安全性、业务连续性计划等十个工作知识领域,目前,在六十多个国家,已有1万多个CISSP授证人员从事相应岗位工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明确信息化岗位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建立信息化岗位专业目录,其中包含有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融合创新等模块,并进一步梳理形成层级化的、覆盖多岗位的信息化专业知识体系,明确规定有关专业人员的职责能力,用于指导信息化人才受教施训,从而帮助提高信息化人员的专业素质。

(四)利用部队培训机构,大力推进信息化人才培养

如前所述,合理的信息化人才结构应呈现“金字塔”形,同样,军队信息化过程除了需要高素质的专家型、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外,还需要大批具备良好信息素质、信息处理能力的普及型信息化人才作为基础。管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短板定律”,一个水桶的存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军队信息化不应将大批的基层普通士兵刨除在外。目前,军队院校、国民教育主要针对信息化专业人才进行培训,信息化普及型人才的培训还没有明确的渠道。借鉴地方由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认证培训合力完成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模式,我军可以依靠部队自身技术人员,形成培训力量,利用相应的培训机构,在信息化专业知识体系的指导下,立足岗位能力需求,对相应层级人员进行普及型信息化培训,从而拓宽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渠道,实现军队人员信息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利用部队各级培训机构,能够接近最现实的信息化军事训练问题,将有助于改进培训人员信息化技术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化军事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

研究表明,信息化人才的职业生命周期包括学习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转型期,由于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快,如果能坚持学习新技术,吸纳新知识,在转型期信息化人才将会继续成长,否则会保持平稳发展或进入衰退,因此,终生学习对信息化人才维持良好的职业能力非常重要。网络化学习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使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相同内容学习,是接受继续教育、进行终生学习的有效手段,美军在此又先行一步。为维持其军事霸主地位,在部队内部形成终生学习环境,美国国防部于1997年推动了高级分布式学习计划(Advanced Distributed Learning,简称ADL)的实行,高级分布式学习是将传统的基于计算机教学的交互式多媒体技术与新式的基于网络的智能学习及仿真能力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发展中的远程学习技术。ADL组织通过推出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来实现不同教学系统间的学习资源共享,为官兵提供高质量的满足个人需要的,并且是高效低成本的培训教育,目前ADL仍处于发展中并逐渐受到各国特别是军事部门的青睐,我国教育技术界也在研究ADL。在我军推进军事训练信息化过程中,如果能够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丰富军事教育训练手段,将对我军信息化人才,以及其他各类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信息化人才培养 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一、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变革

当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为此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 同时也对会计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对财务会计进行重整, 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是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决策和实时监控为一体;企业会计职能的范围应予以转变, 其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会计的日常核算和监督, 而是更多地面向整个企业管理, 从而对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会计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日常的会计核算工作体现会计的基本职能, 更要具备财务分析、风险管理、评价经营业绩等技能, 真正地从业务处理和会计报告的传统工作中解脱出来, 转向战略支持等高级管理活动,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可见, 会计信息化高质量的开展与实施, 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它的发展需要熟练掌握会计知识, 熟悉信息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来推动, 人才是解决会计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的重要保证。

纵观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虽然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 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不同程度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 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 但从总体上, 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失, 更是亟待解决。高校是培养会计高端人才的基地, 因此, 会计信息化人才应具备何种素质和技能要求、应如何培养这类会计高端人才, 成为了高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之一。结合会计信息化实施的需求, 本文认为复合型的会计人才应该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会计信息化是一门涉及会计、财务、审计、管理、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还需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及了解相关常规知识。比如说, 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掌握好外语、经济学、统计学、财政、税收、金融、法律、营销等相关知识, 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是对人才职业技能的要求。会计信息化要求其从业人员不仅具有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 还应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控制、执行能力, 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自身的思维方式和处理方法, 以适应环境要求, 更好地开展会计工作。因此, 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会计人才应具有会计实务的解决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职业技能。

二、目前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会计学历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但真正具备会计信息化所需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才的仍然稀缺, 也暴露出我国会计教育水平落后的问题,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在教学方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 还不能完全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 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一) 教育系统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重视。

目前设立会计专业的学校很多, 但是设立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的并不多, 这对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制约。从教育系统来看, 有一部分人认为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目的只是为了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劳动效率, 提高信息输出的速度, 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还有人认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要学一点财务软件的操作, 会电脑记账这就是实现了会计信息化;殊不知正是这些偏颇的想法和对会计信息化认识上的不足, 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 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严重脱离, 甚至学不能有所用。

(二) 课程设置不科学, 只注重传统会计理论研究, 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严重滞后。

目前, 许多会计理论工作者只重视传统会计理论的研究,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严重失衡, 教学过于偏向理论知识, 缺乏系统全面的信息化实践教学, 严重背离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 背离实际需要, 学生对其缺乏兴趣, 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 造成学生毕业后所掌握的技能与市场所需要的会计人才需求相差甚远。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 需要众多的高尖端信息技术。纵观国内各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 大多是在原有传统会计课程的基础上, 简单地添加了几门与计算机相关的基础课程, 就认为是在培养综合性会计人才了, 而对现代会计与信息化的结合却很少涉及, 远不能满足学生深入学习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 复合型专业师资的缺乏。

目前大多数专业教师是专才背景下培养出来的, 有着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但没有在企事业从事过具体会计工作, 缺乏实践经验, 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远远不足。同时绝大多数教师不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的复合知识, 尤其缺乏实际研发的经验和能力, 不能完全实现人机交互式教学, 无法将学生的学和练习结合起来,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相关会计问题的独立处理能力。而学校又没有相应的培训教育经费对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实践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教师得不到实际环境的锻炼, 无法形成一支既掌握会计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又熟悉信息技术、管理知识等的师资队伍, 致使教学师资质量不高, 制约着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

三、信息化环境下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策略

笔者认为, 正是由于上述认识误区等多重原因, 使得会计人才的培养游离于社会需求之外, 没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没有达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真正目的。要克服这一现状, 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明确培养目标, 调整并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

作为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要解决会计信息化人才供给断层问题, 首先要确立企业会计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要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方向特殊, 并有一定难度, 因此, 高校应该确立企业会计信息化高端人才培养的会计教学目标, 正确指引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由于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不同, 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 选择恰当的培养目标。就目前会计信息化人才需求来看, 大致分为会计信息化管理人才、会计信息化技术人才和会计信息化操作人才。各高校不妨先按照这三种层次来考量, 量力而行, 准确定位, 而不能不顾自身情况眉毛胡子一把抓, 培养出来的学生没特色。要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 夯实基础, 同时, 还要突出特色, 使培养出来的各类型的人才上岗就能灵活进行相关软件的操作, 并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 灵活设置课程体系。

会计信息化人才是应用型高端人才, 应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课程教学目标, 以信息化作为课程体系的灵魂, 打破课程之间的传统界限, 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和课程设计。建立严谨、科学的学科体系, 以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课程为基础, 以计算机管理、电算化、审计、企业资源规划课程为主干, 以各项模拟实验为着眼点, 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能力,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高校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专业的全体学生, 可以采取双学位、双专业的培养模式、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模式,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系统地学习相关知识能够对企业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同时也优化了高校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目前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热衷选修的课程主要是英语和外贸, 涉及会计信息化理论的课程并不多, 普遍缺乏计算机信息化知识, 这一现状不利于拓宽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应适当增加最新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比例, 提高学生对信息化课程的关注度,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置会计信息化选修课程可以为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储备大量后备人才。

(三)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构建“双师型”队伍。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而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把握好信息技术对大学会计学人才培养的影响, 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其关键的一环。首先, 从自身角度讲, 高校教师应有不断学习、自觉更新知识的意识, 只有自身知识的充实与新颖才能教出不落伍的学生。其次, 从外部环境角度讲, 高校需要对教师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鼓励教师带着课题到企业第一线实践, 形成以“教学带动科研, 科研促进教学”的良好氛围, 从而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最后, 可以组建一支由社会同行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 到学校举办案例讲座和进行实践指导, 或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这样既可拓宽师生视野, 又可促进师资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

总之, 信息化环境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不仅要求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辛苦努力, 而且还要有企业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和广大会计人员、政府的合作和互动, 共同努力积极思考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之路。因此, 只有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才能实现我国会计信息化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建华.大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9) .

[2] .马廷奇.我国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4) .

[3] .张帆, 罗延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J].经济师, 2011, (2) .

信息化人才培养探讨-新闻稿 篇5

——宁波市信息化人才培养校企交流会

6月21日下午13:30,由宁波市职业经理人协会信息化分会主办,宁波仁智佰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协办的“宁波市信息化人才培养校企交流会”圆满举行。共有来自宁波、台州、绍兴的10余所高校的23位计算机专业老师、企业CIO参加了本次活动。

会议的主题主要是进行移动互联时代下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交流,探讨如何整合现有资源,采用云计算技术,进行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的改革,从而开拓一条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开放型、创新型的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人才的成功之路。

会上,首先由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K/3 cloud BOS系统部的资深架构师肖老师做主题报告。肖老师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角度,为大家分析了高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方向,详细介绍了金蝶K/3 cloud BOS开发平台,并作现场演示,让老师们深刻感知如何利用新兴技术帮助高校培养更专业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开发人才。然后由宁波仁智佰汇信息技术总经理张总为大家讲解了物联网时代下的企业信息化应用。张总从传统企业信息化应用与通过物联网技术的企业信息化应用进行了对比,给大家详细讲解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及对企业的帮助,并表示极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物联网实验室的建立,培养更具专业性、创新性的新一代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人才培养 篇6

摘 要:后勤士官是我军士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步伐,已成为部队建设中一支重要骨干力量。围绕推进军事训练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紧紧扭住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这条主线,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以适应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意义深远。

关键词:信息化;后勤士官;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向纵深发展,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军事竞争日益激烈,信息素养已成为战斗力构成的重要因素。士官队伍作为我军在信息化进程中重点建设的“五支队伍”之一,其信息素质对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士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士官人才培养应紧扣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以军委《2020年前军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以军队建设需求为基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战斗力标准,紧贴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为提升核心军事能力提供智力支持。

二、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士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一)动态发展原则

士官人才培养模式不应是固定的、单一的和封闭的,而应是动态的、多元的和开放的,这是由部队需要和士官人才培养教育本身的发展性、动态性的本质所决定的。从部队需求来看,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当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只有具备动态特征的模式,才能适应装备更新、技术进步和部队发展的需要,满足部队发展的要求;从教学模式本身的发展看,它也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它总是随着士官人才培养教育实践、观念和理论的发展、改革与变化,而不断得到丰富、创新、发展而日益完善。

(二)科学适应原则

每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应当有自身特定的作用,即明确的针对性。士官院校普遍存在专业门类多和部队需求变化快的特点,构建科学的士官人才培养模式:一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来加以打造;二要自主探索、总结或在外来模式的启发下进行改革创新;三是要根据士官教学发展变化的需要,进行适时的调整。

(三)可控操作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所提供的教学培养程序应当是便于人们理解、把握和运用的,这是教学模式区别于一般教学理论的重要特点。后勤士官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具有可控操作性是因为:一是后勤士官人才培养模式是扎根于士官教学土壤中的经验和方法的总结,它来源于实践;二是后勤士官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的目的,不是为了空洞的思辨,而是为了让教育者去把握和运用,并成为一种可控操作的规范,供部队用来完成后勤士官人才培养任务,以获取预期效果。

(四)信息主导原则

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应用。要提升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士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坚持全面培养与提升后勤士官人才的信息素养:一要体现军队信息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要求;二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拓展与深化的战略需求;三要营造以信息元素为主题的教学环境。

三、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士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主要目标

在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在深刻认识与把握当今时代军事斗争和军队教育形势的基础上,遵循“以士官队伍素质需求为牵引,优化人才培养总体设计;以士官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士官任职能力形成为标准,创新教学组训方式;以‘双师能力培养为关键,加强教员队伍建设”的思路,通过对后勤士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创新后勤士官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途径,从而实现“培养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求,能够胜任士官岗位工作需要,德、智、军、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指挥、技术、管理复合,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升后勤士官人才培养质量。

四、信息化条件下后勤士官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要素

(一)把握基点突出信息素养培养重点

信息化军队是信息时代的主要军队形态,其规模小、质量高、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由新型军事人员构成、以信息为作战力量最重要构成要素、适于打信息化战争的网络化、知识化、一体化武装集团。信息化军队要求军事人员受过良好教育,智力素质高,对新型武器装备适应能力强。新士官制度的实施,使后勤士官在部队中的作用更加明显,地位更加突出,职能更加重要;而且,高科技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对后勤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未来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会不断增加,先进技术的更新速度会加快,必然导致技术岗位的不可替代性在增强。因此,作为信息化军队重要组成部分的后勤士官,不仅应当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更重要的应当具备很强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实现人与武器装备的最佳结合。做好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后勤士官人才培养和储备,是我军在未来战场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所在。

(二)聚焦岗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当前,军事斗争已经成为我军面临的最突出、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军事斗争准备工作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军事人才的准备。为了加快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为适应军队建设发展需求,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新型后勤士官人才,圆满完成信息化条件下“两多”任务,按照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三大建设任务”要求,应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为核心,培养具有作战指挥、组织训练、操作使用和管理教育的复合型新型后勤士官人才,在学制设置上应当突出专业性,按照所学专业认真分析知识结构,结合后勤士官学员学习特点进行设置。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岗位任职课程的需要为中心,兼顾基础课程,以任职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为牵引,突出任职首要能力的课程,注重培养学员的思维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专业技术和技能的教学训练中,还要突出实用性,只有以任职岗位的实际技能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培养出的学员才能更贴近部队需要、贴近岗位任职需要。

(三)注重成本依情实施按需培养方式

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军士官教育开展较晚,而我军后勤士官人才队伍的素质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离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育人渠道,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军后勤士官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以部队需求为依托,积极探索适合我军后勤士官的培养方式。

订单式培养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通过依托部队,充分利用部队实训场所、实验设备开展实践教学,聘请经验丰富的基层军官干部担任授课教员等措施,打破传统实践教学自我封闭、脱离部队实际的局面,既使部队全程参与学员职业能力的培养,又使后勤士官人才培养紧贴部队、紧贴需求,做到定向培养、定向分配;既增强了院校教学的针对性,落实部队用人标准,满足部队用人需求,又在完成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着力强化了实践环节,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使学员从校门到岗位无障碍过度,毕业即能上岗。

(四)着眼素质优化内容构建培养体系

信息化战争需要高素质人才,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不是自然生成的,需要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和培养。要实现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三大任务,后勤士官教育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等现代教育观念,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从部队实际出发,紧贴部队作战需求,加强实践教学,不能把后勤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变成文化补习班,要以培养“思想素质合格、基础素质过硬、专业素质精湛”的士官人才为目标,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为核心,通过构建后勤士官教育顶层设计、优化后勤士官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后勤士官教育方法和手段,从而不断完善后勤士官教育体系,培养具有“有知识、精技能、会管理”的复合型后勤士官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忠党等.中外士官教育比较[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2]于正泉.士官教育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3]任海泉.外军院校教育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

[4]赵俊哲.“直招士官入伍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士官,2011(1).

高职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7

信息化人才是指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中掌握系统的现代信息知识和信息技术, 能够对信息化的各种要素进行研究、开发、管理, 应用信息化成果取得实效的专门人才。从知识、技术及应用情况出发, 信息化人才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的人才, 二是从事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的人才, 三是从事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人才, 四是从事一般信息技能应用的人才。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其主要特征是有较高的应用技术水平, 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 本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和科技研发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科性、体系性, 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基础, 突出学生应用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高职教育不但要使学生具备专业技术应用知识, 还必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原理, 使之具备职业发展的能力。因此, 在上述四类信息化人才中, 高职院校以培养第二、第三类人才为主要目标。据调研发现, 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两大类专业进行, 一是信息化技术开发与应用类专业, 如软件专业;二是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类专业, 如计算机及通信服务专业、网络专业、信息管理专业、多媒体专业等, 从而形成了以生产创造信息化成果和使用信息化成果两类人才为主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状况

培养应用型信息化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本职和特长所在, 但现实中信息化人才呈现出“企业招工难, 毕业生就业难”的两难窘况, 原因何在?笔者拟从高职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要素中的目标体系、培养方案及实施过程三个方面, 分析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目标体系高职信息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专业基本技能, 具备相关岗位的工作能力, 面向企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及操作层人才, 适应企业业务流程中需要应用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工业自动化和计算机网络的单元技术岗位, 这些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力量。根据调研, 广东省几所高职院校信息化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 主要针对企业信息化岗位, 解决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紧缺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深度调研, 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与企业需求的差距较大;二是在专业目标分解、实施的过程中缺乏针对性, 对某些特定岗位技能缺乏明确的培养手段;三是缺乏对学生专业目标的引导。

培养方案专业及课程体系是高职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直接体现, 据了解, 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专业课程体系基本是在本科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做适当修改, 如增加实践课时比例, 以图形成高职“特色”。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管理专业走的就是“精”和“专”的路线, 学生的就业目标岗位在数据库方向, 尤其是Oracler数据库方向, 所以教学课程体系中特别强化学生在Oracler数据库方向的技能实践和证书资格考试。其他5所高职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基本上走的是“广”的路线, 专业技能课程体系覆盖了软件、网络、数据库等方向。高职院校软件专业的课程体系反映出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技能培养的定位上与市场比较贴近, 集中于Dot Net和Java两大技术路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信息化专业缺乏核心课程和必要的师资, 有专业课程重叠现象。

实施过程过程决定结果, 高职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考核、毕业实习等环节。目前, 高职信息化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授受模式, 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发挥学生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多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等进行教学, 促进学生基于资源、基于合作、基于问题开展学习并主动建构知识。实践教学是高职学生获得技能的主要方式, 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课时均超过了40%, 实践内容也更加贴近企业需求。部分高职院校实训条件良好。各高职院校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实行工学结合,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高职的课程考核基本以考查或考试为主, 结合出勤、课堂问答表现、实训成绩等因素综合评定成绩。考查课程要求学生写心得或论文, 考试课程主要由任课教师组织考核, 试卷的内容及难易程度由任课教师确定, 根据考试成绩, 结合平时表现, 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高职院校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 各院校基本都有长期合作的企业, 如金蝶公司、用友软件公司等知名企业, 能够为信息化专业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学校还通过教师与校友的关系, 找到一些短期合作的实习公司。实习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熟悉企业的制度和环境, 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 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高职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尚未建立常规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生的考评较单一和主观;学生毕业实习过程缺乏必要的指导与反馈。

高职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专业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建立高职信息化专业首先要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企业调研, 得到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群, 分析岗位群中各岗位需要的能力素质, 形成相应岗位的人才能力素质要求。在整理出所有专业岗位群的岗位能力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归纳合并, 形成专业岗位群能力素质字典, 即明确专业学生必须具备哪些能力素质。在形成专业岗位能力素质字典后, 建立合理的培养方案, 包括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 分解各个能力素质到适合的课程中, 并确保有适当的措施保障学生能获得分配到课程中的能力素质。这样确立的专业目标和培养方案有几个可取之处:一是信息化人才素质更贴近企业岗位需求;二是专业目标更具体、细化、可操作;三是培养方案有足够的依据, 更有针对性。根据对企业和高职院校调研结果, 可以根据图1建立专业课程培养体系。

人才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实施与监控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关键在于培养方案的贯彻与专业培养课程体系的实施。通过将人才能力素质指标分解到相应的课程, 可使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得以明确, 要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环节入手, 进行有效的质量把关、教学反馈、科组研讨, 使课程教学质量得以持续改善和提高。实施过程的监控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 包括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实践方法指导、对学生的综合影响, 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职业素质等。应通过设计完整、科学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对教学结果实施考核, 达到对教学的监控与持续改善的目标。在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上, 要求将课程目标定义或转化为量化指标, 使师生对教学考核指标都有明确的评价和衡量手段, 如考核“学生的平时表现”, 可将该指标分解成问答积极性、迟到率、旷课率等内容, 按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层次相应赋值, 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合理的评判。在此过程中, 各项考核都应是具体透明的, 师生可以主动采取措施, 改善质量或成绩。以此类推, 通过教学过程中各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 可以了解专业人才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是否实现 (如图2所示) 。

信息化专业发展指导委员会的建设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立教学及研究共同体、发挥团队的力量非常重要。可由高职计算机系组建信息化专业发展委员会, 负责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和管理。信息化专业发展委员会应是一个具有专业发展敏感性、前瞻性、研究性的组织, 其人员应相对稳定, 由信息化相关企业的管理层和信息化专业具有丰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组成, 其主要职责是:调查企业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类别及职业素质要求;研究人才发展趋势并指导设立相关信息化专业;通过分析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确立相应的课程体系;组织力量对课程实施进行常规性的有效管理;跟踪部分毕业生职业素质发展与就业的具体情况;分析信息化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方略。指导委员会应从改进对课程教学的常规管理入手, 下设课程指导小组, 专门负责若干课程的教学指导, 通过观摩课, 在教学方式、实践教学、考核评估、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意见, 并在后续的观摩课中加以监控、评估, 促进教学质量改善, 最后形成课程实施指导方案, 成为高职院校可以延续的知识财产。指导委员会的其他职责的实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高职院校应考虑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以保障指导委员会的有效运作。

参考文献

[1]丁民生.浅谈信息化人才与高校信息化人才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21) .

[2]张宇.制造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27) .

[3]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浅谈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篇8

1999年4月有关部门在深圳举办了“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并就会计信息化和面向21世纪的会计信息系统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从理论和舆论上揭开了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序幕。2003年11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信息技术与会计应用研究会第二届年会。会议正式提出由“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那么什么是会计信息化呢?如何准确把握其内涵, 是目前会计界一直在探讨的课题。有关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对此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结合相关研究, 笔者总结大致有“会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过程”论、“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信息化”论、“会计工作的信息技术化及其进程”论等几种观点。

“会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过程”论。谢诗芬教授在1999年第11期《湖南财政与会计》上发表《会计信息化:概念、特征和意义》一文认为,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会计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 , 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 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模式上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 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会计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组成部分”。该定义强调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一个过程, 利用的手段是现代信息技术, 其目标是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作用是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二、企业信息化的必然性

1、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会计信息化以企业信息化为前提, 企业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都需要大量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如何根据社会所需, 培养大量的合格的信息化人才, 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企业信息化: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 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 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 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 (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 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 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 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中国企业信息化必要性

加入WTO, 意味着中国完全进入全球经济的竞争环境中。经济全球化将导致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 国际竞争国内化, 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跨国公司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正在日渐上升。同时, 信息化的到来引发了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经营模式的改变, 人类正在实现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的跨越。我国经济在未完成市场化转变的情况下, 已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在未完成工业化转变的情况下, 又面临着企业重组和改造的要求;在没有建立战略管理体系和创新体系的情况下, 又面临环境变化加快所引起的不确定问题的困扰;在未完成国际化经营的情况下, 又面临着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 这是我国企业面临的处境危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发达国家, 借助于自身拥有的经济与技术优势, 抓住信息技术发展的机遇, 通过推进信息化加快企业自身的发展, 进一步增强了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及对全球市场的控制。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限制企业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地域的概念已经消失;企业面对的市场骤然放大到全球范围;企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传统的企业决策往往凭经验来进行, 难以适应急剧变化的市场需要, 要做出正确的决策, 就必须不断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 就必须对自己的企业运作状况一清二楚, 过程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方式, 智力资产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三、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与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化, 要求在会计的所有领域充分依靠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会计领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进行重整, 通过会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来满足信息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在信息环境下, 如何构建信息社会和信息化会计基本理论问题, 是目前会计界正在探讨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会计理论体系。比如虚拟公司使传统的会计主体的概念大大延伸;比如数字货币的出现对现在的货币计量假设有重大的冲击。

2、会计信息语言的标准化、规范化。

会计信息语言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会计信息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和标志。会计信息应该包括原始经济业务凭证、会计记账凭证、会计报告、会计分析信息等范畴的全部经济信息。

3、会计信息运用的标准化、自动化。

会计信息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升会计信息的价值, 企业会计活动产生会计信息其目的就是为了运用, 只有通过运用, 才能体现会计信息的价值。会计信息的运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的运用, 二是各利益相关者运用, 三是相关监管机关运用。会计信息运用如何做到标准化和自动化是会计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四、总结

要提高对会计信息化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广大企业的经营者和会计工作人员一定要从新世纪信息社会的角度, 进一步认识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作用、开展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 一定要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有正确的理解和足够的重视。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来说, 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是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大举措。会计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既是完善国家信息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程, 也对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

摘要:会计信息化以企业信息化为前提, 会计信息化需要大量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会计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从企业信息化与会计信息化的必然性, 企业信息化给会计带来的重大变革, 以及企业信息化环境对会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出发, 深入探讨高校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化人才,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谢诗芬.会计信息化:概念、特征和意义[J].湖南财政与会计, 1999 (11) .

[2]何日胜.我国会计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 8 (4) .

信息化人才培养 篇9

(一)会计信息透明化

随着中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和数据处理的高度自动化,会计资源的高度共享。大量的会计信息和数据通过网络传输,企业中每个部门可以通过授权,在网络系统中获取大量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全面化

在社会经济网络化、一体化的基础上,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通过对企业中各部门信息接口的转换,可以适时获取、提供货币或非货币信息,可以提供图片信息、数字信息和语音信息,拓宽了会计信息化的获取途径。

(三)会计信息智能化

会计信息的系统是智能型系统,会计信息化是以电子商务和计算机为主要手段,由软件、人、计算机、数据等共同组成的信息系统,此系统不但具有分析和控制功能,还具有核算的功能。无论多么先进的会计系统都离不开人的操作,没有专业人员的管理和参与就构不成一个完整会计系统。因此,在会计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机相互作用的智能系统,由此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

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必须由具备会计知识与掌握信息技术的人才来推动,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人才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能够保证会计信息化的顺利推进,还能有利推动会计工作的持续创新发展。就目前而言,中国众多企事业单位中,会计从业人员很多,精通会计业务的人才也非常多,然而同时精通会计业务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会计人才却不多。特别是一些传统的会计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了解非常有限,将计算机知识与会计知识相结合的能力更是不足,当操作软件出现问题时,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这就导致会计信息化人员业务素质不够全面系统。所以,进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状

(一)教育系统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及发展认识不足

中国各大高校和教育部门没有对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XBRL也就是可扩展性商业语言代表着会计信息化的最新发展。各个国家都积极参与到XBRL的应用中。它对会计、审计、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的影响都非常深远。但是,中国高校中的很多学者和老师对XBRL处于完全陌生的状态,部分学校培养出的会计学生与社会需求脱离。

(二)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处于滞后状态

就目前来说,很多从事传统会计理论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很少关注计算机及网络进入会计领域之后所带来的变化。部分学者发现了这一变化,但是却不能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加以引用。传统会计理论的束缚导致了对会计信息化研究的探索和更新流于表面形式,最终制约了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步伐。

(三)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目标定位不准确直接导致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也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在高职院校中现在大多采用ERP软件系统作为会计电算化教学软件,ERP系统是现代企业大型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典型代表,它不仅将会计的各项基本职能通过软件模块进行了集成,还把会计业务和企业的其他业务集成在一起,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打破了业务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限。ERP软件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中集成了会计各门课程中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等会计基本工作和功能,但在现行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只是在会计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加上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和一至两周的实训,由于课时限制,只能学习软件中的总账、财务报表、固定资产和薪资管理应用模块,其他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模块就没有接触到,根本无法达到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同时由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程承担会计信息化的全部任务恐怕也是不现实的。在会计信息化的环境中,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应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实时互通,这也是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电算化最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应不仅掌握ERP系统中的财务子系统的各项功能,还应当对ERP系统中的其他管理功能有一定的了解,而现行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显然是不能完成这一任务的。

(四)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专业人员缺乏

信息化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他们需要既精通财务、会计等经济管理相关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目前,中国中低层财会人员已经饱和甚至供过于求,但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却供不应求。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类的高科技人才不仅仅是会操作财务软件就行,而是要能够依托信息技术和财务会计知识将会计理论、会计思想等在计算机上实现。最终改善组织的运营,增加组织的价值,实现企业的目标。

四、改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一)不断更新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实验教学上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就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用友或金蝶财务软件而言,不仅需要学生掌握ERP财务软件的账务处理功能,还应该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从而对整个企业管理的业务流程有深刻的理解;还要加强财务分析方面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会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等信息技术模型及经济学相关知识进行财务分析,进行前瞻性分析与预测等。随着信息化数据处理方法的发展和更新,通过有效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真正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有用人才。

(二)大力建设和改善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

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不仅需要配置良好、布局合理供上机的实验室,还需要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高质量的实验教程、先进实用的教学软件,而后者正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大力建设和改善实验教师、实验教程、教学软件等实验条件,强化实验教学效果。

(三)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和大纲

信息化人才培养 篇10

关键词:信息管理,应用型本科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是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社会信息化建设培养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本文从社会需求出发, 分析了信息化人才岗位及职业发展空间, 分析了相应职位的知识能力需求, 结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所依托的学科、知识体系, 以能力为导向, 设计了专业培养的课程结构及课程模块。为突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 指出应强化培养学生的某种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 由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突出体现了管理与技术相融合的特点, 可以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能力作为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 并以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

1 信息化工作岗位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性教育的本质特征是面向区域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和培养人才, 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考虑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专业特征是: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 具有突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 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应瞄准专业岗位的核心任务, 以此定位专业核心能力, 本着强化专业核心能力、扎实专业基本能力及扩展专业发展能力的原则培养学生,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1,2]。

信息化建设遍及社会的各行各业各阶层, 深入分析信息化建设具体的工作岗位[3], 我们可以将与信息化活动相关的从业人员的工作岗位、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及职业发展、知识能力需求加以概括, 如表1所示。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 软件行业逐步向软件服务转型, 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信息化建设更加依赖于软件服务商, 信息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逐渐向组织信息资源规划、管理业务流程建模、信息系统二次开发、应用系统业务管理数据维护等方面转型。因此信息化建设需要更多能够理解组织的管理业务, 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 能够建立业务流程管理模型, 能够充分理解并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效率的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管理与技术兼备的人才, 毕业生主流的岗位及发展应该是B、C、D、E、F、G类型的高级人才, 他们工作的重点是组织和协调。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任何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都离不开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运行效果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经济贡献率。从信息化岗位及人才的职业发展来看, 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是最基础的工作岗位, 其他岗位都是由此而发展起来的。因此信息化人才首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背景, 其次才能在行业工作, 在具备足够深入的业务管理技能下, 才能向偏管理或偏技术两个方面拓展职业空间。从信息化职业发展来看, 掌握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有利于从业人员深刻理解管理信息系统, 从而提高岗位工作业绩。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作为专业核心能力, 培养学生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与实现能力, 可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结构、培养目标及过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变革和知识更新日益加速, 高级人才应具备社会变革、知识技能更迭适应性, 本科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体系设置应强调扎实专业基础, 适度拓宽专业能力。具体就是通过通识性课程使学生学习到普遍的理论知识, 具备基础学习能力;通过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深度的科学思维方法, 具备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通过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选修课程,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技术能力。结合专业所依托的学科以及高素质人才的能力需求, 面向应用, 面向岗位, 构建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结构及能力结构 (如表2所示) 。

人才能力的获取需要训练, 能力增长是一个递进过程, 需要一个符合人才能力培养规律的过程。这不仅要考虑学生单项知识掌握和能力获得, 更应注重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需要设置并增加综合性课程, 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此我们将培养过程设计为3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以单门课程知识点传授为基本方法, 使学生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 结合课内实践, 以问题为导向训练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第二阶段以综合应用单门课程的知识、技术为重点内容, 传授综合知识应用方法, 安排较长周期的实践活动, 以项目为导向要求学生解决一个专业综合性问题, 如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 通过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及能力需求, 有目标地安排毕业社会实践, 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毕业论文 (设计) , 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能力。培养过程如图1所示。

3 能力导向的课程模块及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指导目录,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含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3个学科的核心课程及交叉性课程。

构建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本着依托学科, 扎实基础的原则, 从相关学科中选择一些影响深度思维能力、对专业能力成长起关键作用, 且相对重要的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 课程内容要有适度的广度, 同时强调精、深。所选择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及专业基本能力目标如表3所示。

构建专业必修课程模块, 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本着面向应用, 强化优势, 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 从相关学科中选择有一定技术难度, 对专业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 且相对重要的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 内容上强调相对完整, 技术上要有一定深度, 强调实践环节。专业必修课程模块及专业能力目标如表4所示。

考虑学生的职业发展, 从相关学科中选择一些影响学生知识能力扩展、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利于扩大学生就业面的课程作为选 (必) 修课, 课程内容强调广博和创新。专业选 (必) 修课程模块及专业能力扩展如表5所示。

4 应用型人才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

基于人才能力增长规律, 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在对单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 除了应加强和重点改革技术类课程的实践内容与方法外, 应构建一门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课程, 使学生在学完各单门课程后, 在掌握了所学的单项知识, 已经具备了简单问题解决能力之后, 将有关课程学习的知识综合应用,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从而深化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本着改革创新, 突出应用性特色的基本原则, 以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构建一门具有特定管理业务背景的综合性课程, 即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实务,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这一完整的开发过程。

考虑课程任务及能力目标的培养效果, 设计的综合性课程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分多个阶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每一阶段应达到不同的培养子目标。

各阶段设置及能力子目标:

案例法———掌握综合知识应用方法;

调查研究法———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合作讨论法———管理沟通、团队合作能力;

自主学习法———培养专业核心能力;

答辩及模板点评法———自我完善能力、专业素质。

从以上的子目标来看, 通过该课程, 不仅能够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即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能力, 同时学生的职业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能力, 管理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自我完善能力,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

为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 为该课程建立了一系列真实的管理信息系统案例, 并有完整并符合行业规范标准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文档与之配套, 主要用于分阶段引导和控制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的目标, 用于评价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果, 评价学生课程成绩。

需求分析是系统开发的基础, 分析结果直接决定系统开发质量, 做好需求分析首先应能较全面地了解目标系统的管理业务及工作流程, 为此每个案例都应是行业管理的典型业务, 要求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业务管理流程的录像或多媒体课件与之配套, 提供合适的学生业务管理实践环境, 使学生做好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 之后由学生独自进行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 应用型人才培养其他措施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对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进行重点改革, 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知识整合,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上进行改革创新, 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技能性,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方法及标准, 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积极进行精品课程建设, 示范并逐步推进课程体系的全面改革;加强新教材建设, 强调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从而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 建立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企业知识引进、学生就业实践、教师科研三结合的长效机制, 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等, 这些措施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 2009 (1) .

[2]王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构成及培养[C].2008年应用性本科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08.

[3]朱春燕.ERP教育在中国——360度谈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与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信息化人才培养 篇11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物流行业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飞速发展。

桂政发〔2009〕83号文《广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要求,大力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2013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中可见,建成的多个综合性保税物流体系已投入使用。而在建设软硬件环境的同时,培养出掌握先进的、适宜的物流信息技术人才也是信息化转型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二、广西物流业发展现状

1、交通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日臻完善

广西在过去的五年内开竣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南广、贵广、云桂等铁路项目25个,区内建设里程约3000公里,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率先建成高铁;建设桂海高速公路改扩建等27个高速公路项目,未来高速公路总里程达3197公里;分别在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1个,万吨级以上深水航道6条。整合沿海三港为广西北部湾港,实际吞吐能力由6853万吨提高到2亿吨,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初步形成,1000吨级船舶可从南宁、2000吨级船舶可从贵港直达港澳。

2、多个综合保税区已建成投入使用

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基本建成,服务华南、西南、中南,面向东南亚的北部湾供应链日渐成型。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等相继建成并全部投入运营,北海出口加工区扩建B区也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

3、信息化的建设成为物流企业改革与创新的主要技术手段

从对各物流企业调研的反映情况看,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管理上特别显著的有中外运广西公司、中外运广西贵港公司、防城港务集团公司等。其中,防城港务集团公司采取利用社会资金提供更多码头机械设备,引入第三方物流的社会机制,扩展码头的装卸到CRM管理系统,形成货主、货代、船代、港口一条龙服务的海上物流供应链。

4、企业物流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虽然大多数企业在采用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时给企业带来了可喜的进步,但也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

(1)落后的网络基础制约了信息技术的发展

如“无纸化通关”不快反慢。从凭祥、北海、南宁口岸的反馈情况看,“无纸化通关”与其初衷不相适应,比现场交单还慢。表现在:手续流程并不简化,先扫描、传输,电子签单等环节,万一网络故障误时更长;“无纸化”后仍需补纸质单。就目前流程不够完善情况下,一旦出问题,就会卡在网上,时间难测。

(2)未达到规模效应致使信息化成本增加

某些企业如凭祥综合保税区的仓储部虽然構建了信息化技术方案,但由于日常货物吞吐量不大,采用信息化办公反而会增加运营成本,其计算机等设备几乎成为摆设。

(3)信息孤岛降低了企业运作效率,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各大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信息化技术成为行业标准,开发出自己的标准化方案。这使得各企业间的信息对接无法实施,于是企业间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无法在企业间传递、无法共享,从而降低了信息使用效率推高了企业经营成本。

三、物流信息技术人才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物流信息技术的使用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大多是因物流专业人才缺口严重制约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1、物流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紧缺

有些报道称我国物流行业未来的从业人员缺口将达到600万之巨,而广西的物流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将达到100万。虽然国内并不缺少经过系统教育的专业人才,但这些人才接受的专业教育方向较为单一,往往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比如在金融物流融入物流系统中后很多学校还不知道金融物流为何物,更不可能将其融入物流信息系统中进行教学。因此培养的毕业生进入工业界的初期几乎发挥不了作用。与此同时,国内的小型物流企业和制造公司也缺少系统的培训体系。加上人才奇缺背景下“挖人”的风气,公司也往往缺少对人才培养投入的信心。

2、物流信息化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

物流信息化人才不但需要掌握基本的物流技术,精通物流采购、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八大环节所组成的现代物流系统,还需要懂得基本的网络维护与信息系统故障分析。而从调研数据看,目前企业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是从管理专业转行而来,没有经过系统的物流专业培训。

3、物流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特征

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其鲜明的特点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同时,物流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其运作兼具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其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具有综合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对职业岗位复合化和专门化具有双向驱动作用。职业岗位的复合化要求知识能力结构的复合化。职业岗位的专门化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专业方面的知识能力结构。物流信息化人才应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精通物流专业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掌握方法论、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等。

四、人才培养模式策略

结合广西当前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现状,为尽快实现《广西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促进广西物流行业在信息化转变过程中健康发展,笔者就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结合我区物流行业特征,制定适宜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同一行业人才需求也并非一成不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各高校教育活动中的重点工作。因此,学校培养模式不应局限于过去的经验,必须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特别是增加目前物流企业急需的物流信息技术、金融物流等新兴的技术或知识。

2、建立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如何让学生具备实操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具备适应于物流企业需求的实操能力。为此,高校应当在建立实训基地时多与企业合作,多向企业学习;必要时可以采用市场机制,让企业进驻学校建立完全真实的实践基地,建立长期互利的合作关系。

3、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整个课程体系的灵魂,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专业体系的质量,影响到未来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否适合企业发展的需求。提高教师素质必须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不定期的输送年轻教师到企业学习新知识,体验新技术,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为打造优良的教学平台奠定灵魂基础。

五、结语

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对物流信息平台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其人才培养的模式还需要不断的改善与进步。信息技术如何在物流行业里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降低信息处理成本,将会伴随着我区物流行业的发展成为永久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官倩宁.广西发展物流产业的优势及发展对策分析.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6).

[2]赵瑾,程业柄等.就业导向视角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9).

企业信息化下的会计人才培养 篇12

一、企业信息化与会计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 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 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 服务企业发展目标, 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它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 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 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多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都是先从实施会计领域的信息化开始,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经阶段, 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两者密不可分。

二、企业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一) 从传统的会计核算职能向会计管理职能转变。企业信息化对现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冲击导致会计管理思想从事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从而使会计软件从核算型向管理决策型发展。在信息化条件下, 由于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 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更加方便和简洁, 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 如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工作可以由会计软件全部或部分完成。企业信息化使会计人员从繁杂、单调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有更多的精力发挥会计的决策、管理、控制职能。

(二) 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企业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有更高的深度和广度。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需要掌握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和相关知识。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 不管是在手工还是在电算化会计环境下, 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是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会计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财务会计、财务成本管理以及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等。在信息化条件下,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会计学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学科, 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深入到会计工作, 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由手工记账转变为计算机记账, 传统的会计业务处理转变为以会计数据分析为主, 会计人员的主要精力由制造会计信息变为对计算机产生的会计信息进一步加工、分析、处理, 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处理会计工作。此外, 会计人员还必须具备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知识。

(三) 会计人员需要具备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在信息化环境下, 对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抉择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 业务处理的多样化, 处理难度的增加, 以及会计管理职能的增强, 信息环境下的会计人员要具备分析、判断、交流等能力, 因此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企业信息化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会计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各高等院校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导致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偏差, 甚至学不能有所用, 导致企业难以找到适合的人才。当前高校会计教学的目标多数停留于培养报账型会计人才上, 要求层次也是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正确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在此目标下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缺乏会计软件安装与维护的一般知识, 尤为缺乏的是从企业管理的高度进行ERP系统实施与运用的能力, 不能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二) 缺乏理论与实践双优的师资力量。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大部分会计专业的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但会计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另外, 传统教育观念使得很多院校没有把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摆在重要的位置, 对教师走出校门, 到企业实践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对教师的考核和收入分配仍然以教学工作量、理论研究成果等为依据, 教师们缺乏到企业挂职实践的动力。而现行职称评审条件中对教学研究的规定主要是强调理论学术成果的数量和层次, 没有相应专业实践教学成果的要求。缺乏一批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师资队伍, 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专业技术人才。

(三) 会计实践环节不足。注重实践动手能力是会计专业的主要特点, 但长期以来受条件所限, 各会计专业课程存在实验内容陈旧落后、实验资料不系统、实验方法不科学、实验设备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严重影响了实验和教学效果。

会计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而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 同时会计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不全面, 尤其是会计实操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目前在我国, 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财务软件公司等会计职业界和高校联系松散, 没有一个固定长久的合作关系和联系机制, 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形成一个良好而持久的运行机制, 各高校经费紧张, 环境限制太多, 阻碍了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再加上传统的会计实践模式比较重视系统的手工模拟会计核算, 而电算化实验仍停留在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操作层面, 系统性较差, 尤其是与手工实验结合不紧密, 导致两者脱节。学生进行了电算化会计实验后往往只能学到一些软件操作的知识, 并没有把软件操作与会计学的理论体系联系起来, 不利于学生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在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方面, 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存在主干课程设置单一的问题。各高校在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存在内容陈旧、实用性差的弊端。多数院校仍然按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设置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 没有根据企业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来调整相关课程。与信息化相关的课程只有一门会计电算化, 主要讲授计算机记账过程, 与流行软件接轨少, 往往只选择一个财务软件进行教学, 学生能学到的电算会计技能是非常狭隘的, 一旦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碰到另外的财务软件, 往往会束手无策。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直接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另一方面, 大多数高校在会计课程体系方面基本采用了“双轨运行”的模式:一条线是会计专业课程, 如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另一条线是计算机应用相关课程, 如计算机基础、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专业课联系松散, 像是两个会计环境下的产物。“双轨运行”模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出现了学生只会在某一条轨道上运行, 无法有机结合这些课程的内容, 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难以适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

(五) 课程考核体系不健全。目前, 高校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还是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标准, 对学生技能能力的评价不够重视。单纯的理论考核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尤其是有某些学生平时不用功, 仅仅靠考试前死记硬背理论知识而通过考试, 但实际上这些学生的会计实操能力非常薄弱。因此, 只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而忽略对实践能力的考核, 是难以全面审核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完善会计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完善培养方案。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普及, 高校及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需要做一个调整, 否则不适应会计工作的要求。对此, 在企业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方向上, 要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由于各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能力不同, 应根据自身的特点, 选择恰当的培养目标。以广东的地方高校为例, 由于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高, 有8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实现或部分实现会计信息化。因此, 可以把培养目标定位为是培养一批具备会计初级职称水平的, 能熟练运用会计软件, 具备相当的实操能力和会计软件维护知识的学生。

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以后, 要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 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结构进行分类, 分批进行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学习培训;有条件的院校可以聘请软件公司的人员对学生进行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知识的培训;对一些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表彰和奖赏;组织会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 正确定位企业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素质需求, 以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二) 加大会计教育改革和发展力度, 吸引全面的师资力量。高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 由于缺乏一些理论和实践工作经验较丰富的人才应聘, 导致高校师资力量不全面, 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为此, 要加大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力度, 建立会计职业界和会计教育界的联系机制, 有效吸引高学历、高学识、高素质的人才从事会计教师职业, 培养一支业务过硬、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 使学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对选拔老师要严格把关, 尤其是要适当选择有会计工作经验的人员到高校从事教育工作。

会计教师是会计知识的传授者, 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教育质量。高校应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会计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到相关岗位挂职锻炼, 高校会计教师除具有教师证外, 还应考取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会计信息化应用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并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 熟悉会计岗位, 掌握会计实务操作技能, 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会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职称评聘管理上, 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需要将“科研型职称标准”改变为“科研+实践能力型职称标准”, 同时可以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信息化专业人员, 到学校举办案例讲座和进行实践指导, 或承担一些课程的讲授。

(三) 改革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加大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比重。传统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重手工核算、轻电算化核算的缺点。因此, 必须对传统的实践模式进行改革, 推行“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首先在实验前设计若干套会计业务数据, 让学生一方面用手工方式进行核算, 另一方面采用电算化手段进行处理, 并对两种手段在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使学生熟悉手工会计操作和电算化操作的双重处理流程。然后, 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整理一套完备实用的企业会计实务资料, 将这套资料分别用于手工操作——软件操作——数据的调试与验证三个不同的实验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并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本质,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从手工会计过渡到电算会计的系统实施能力, 这是非常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

(四) 设计符合企业信息化要求的课程体系。当前, 高等院校在会计课程体系方面基本采用了“双轨运行”的模式, 未能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不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因此, 信息化下的课程设计应该能够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课程设置要多元化, 确定培养适应信息化环境的人才教学内容。

要改革原有的课程设计, 就要把“双轨运行”的模式统一起来, 可以把ERP软件相关功能与各专业课程融合, 把ERP系统各模块的内容体现在各会计专业课的学习中。 (表1) 有条件的院校可以为会计专业学生量身定制一门计算机课程, 除了教授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文字录入、办公软件的操作知识外, 还应讲授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会计软件的安装与维护、数据库应用技术、病毒防护知识, 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企业信息化要求的职业能力。

同时, 据有关调查显示, 用友、金蝶、速达、管家婆等软件在广东均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由于学生就业单位的不确定性, 其软件操作能力应是对我国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以及对其他财务软件触类旁通的能力。因此, 学校须将财务软件操作的一般规律教给学生, 即至少应选择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财务软件进行对比教学, 使学生在掌握相应财务软件操作方法的基础上, 能够对其他财务软件触类旁通。

(五) 制定技能量化考核标准。当前, 高校大部分采取考核理论知识为主要导向的考试模式, 不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 尤其是实操水平能力作一个有效的评价。应将会计实践教学进行指标量化, 实现对每个学生实践运作全过程的成绩考核, 包括职业道德、会计工作实操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多方面内容。学校可以建立技能考核组织 (学校、企业、教育专家) , 拓宽技能考核形式, 将常规考核、专家考核和校外实践评估考核相结合, 修订技能考核办法, 争取开展校与校之间的技能考核。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企业信息化与会计信息化关系, 重点提出企业信息化下会计人才培养问题, 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会计,会计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瑞龙.ERP环境下会计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 2006.7.

[2]王光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上一篇:植物的思想下一篇:创建地方特色小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