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干功能

2024-11-07

躯干功能(精选7篇)

躯干功能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躯干控制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60例脑瘫患儿均符合脑瘫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观察组 (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躯干控制训练) 和对照组 (常规康复治疗) , 各30例。两组患儿连续康复治疗8周后进行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评定。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步行10 m所需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步行10 m所需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步行10 m所需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躯干控制训练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瘫患儿,康复,躯干控制训练

脑瘫患儿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发育异常, 此类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正常同龄儿童相比较为低下。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对患儿的运动及姿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有助于改善此类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降低残疾率。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脑瘫患儿, 观察躯干控制训练对此类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的60例脑瘫患儿均为本院收治病例, 符合脑瘫诊断标准, 上述患儿最小年龄3岁, 最大6岁, 上述患儿存在运动功能障碍, 且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评定分级<3级, 所选患儿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稳定, 患儿家属对本实验知情同意且支持参与本实验。同时排除进行性肌肉萎缩患儿、重症肌无力患儿、合并有严重的智力障碍而不能有效配合康复训练患儿、严重的视力听力感觉障碍患儿。所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观察组, 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 (4.1±1.6) 岁;上述患儿中偏瘫14例, 四肢瘫患儿8例, 双瘫患儿8例。对照组, 男17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 (4.3±1.7) 岁;上述患儿中偏瘫15例, 四肢瘫患儿7例, 双瘫患儿共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康复训练措施, 而观察组在上述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躯干控制训练。常规的康复训练包括Bobath法、Vojta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 上述康复治疗约45 min/次, 2次/d, 对患儿训练6 d/周, 均连续训练8周。观察组躯干控制训练包括俯卧位下功能训练、仰卧位下功能训练、坐位下功能训练、膝立位下功能训练、立位下功能训练5个方面。仰卧位训练时患儿用肘部或手掌支撑起体重, 在视觉刺激下诱发患儿抬头。仰卧位训练中, 患儿在仰卧位下, 治疗师把患儿的上肢向下方进行牵拉。坐位训练时患儿在坐位下, 治疗师在患儿的后方, 在治疗师拇指作用下把患儿的肋骨向下方进行牵拉, 患儿体重向侧方移动幅度增大时, 患儿会主动伸手来支持倾斜的体重。膝立位训练时患儿在膝立位下在治疗师协助下进行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10 m步行时间评定患儿的步行能力,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测定。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对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下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步行10 m所需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 (81.6±16.9) s、 (51.3±6.9) 分;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步行10 m所需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 (52.6±8.4) s、 (81.6±7.7) 分。对照组患儿的治疗前的步行10 m所需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 (80.7±14.7) s、 (51.7±3.8) 分;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的步行10 m所需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 (63.4±6.9) s、 (71.6±6.4) 分。观察组患儿治疗前的步行10 m所需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步行10 m所需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的步行10 m所需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小儿脑瘫主要是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种较为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对于已经确诊为脑瘫的患儿要积极给予有效治疗, 在治疗措施中, 康复治疗尤为重要。常规采用的康复治疗措施主要是患儿的肢体,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抑制患儿异常的姿势反射, 抑制异常的肌张力模式, 同时也抑制异常的肌张力等[1,2], 加强正常姿势和运动的建立, 所以常规的康复训练对躯干训练往往忽视, 但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存在躯干控制能力降低问题, 如患儿自己不能抬头、不能坐立或者即使站立而不能保持自己的躯干处于直立状态。所以, 有研究认为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要考虑患儿的躯干控制训练, 通过对躯干运动进行有效控制, 才能对肢体进行其他有效的体位活动, 而躯干功能控制情况影响到患儿坐立行的相关功能[3]。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干预后的步行10 m所需时间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实施躯干控制训练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 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廖亮华, 江兴妹, 叶志卫, 等.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6 (5) :443-446.

[2]卢珊, 吴曙粤.躯干强化训练对小儿脑性瘫痪运动功能的影响.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8, 4 (3) :623-624.

[3]雷从杰, 钟慧, 沈晓华, 等.限制躯干的上肢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8 (1) :71-73.

躯干功能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经MRI及CT确诊,且无精神疾病史及智力障碍,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年龄41~77岁,平均58.20±3.25岁,男性30例,女性20例,发病至治疗时间7.01±4.52小时,脑出血30例,脑梗死20例;对照组年龄40~76岁,平均59.20±4.25岁,男性25例,女性25例,发病至治疗时间7.11±4.42小时,脑出血28例,脑梗死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治疗时间、病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予常规治疗,如改善脑循环、脱水等。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给予患肢按摩,实施患肢易化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坐位、站位平衡训练及步行训练、常规能力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具体如下。

1.2.1 卧位训练

医疗人员双手放置在患者季肋部(双侧),随患者呼吸运动逐渐下压患者胸廓;手掌放置于患者腹部,根据患者呼吸运动由上部向下逐渐按压;患者双手交叉相握,并向前伸,身体上部进行左右旋转运动;患者进行屈膝、屈髋靠拢运动,带动骨盆旋转。

1.2.2 坐位训练

患者双手抱住膝盖,行摆动训练;医疗人员双手控制患者躯干,使其盆骨进行前、后倾训练,可同时指导患者行躯干侧屈和伸展运动。患者保持双膝髋屈曲状态,之后通过下肢脱离地面的运动训练自身躯干平衡能力。

1.2.3 站位训练

医疗人员一手控制患者胸廓,另一手推住患者臀部,帮助患者进行躯干伸展训练。医疗人员一手置于患者腹部,另一手置于患者臀部,帮助患者行骨盆运动。医疗人员指导患者双手平举,进行躯干伸展、旋转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躯干控制能力、下肢功能、平衡功能评分;躯干控制功能满分100分,下肢功能满分34分,平衡功能满分14分[3]。1.4统计方法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躯干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均存在一定程度障碍,影响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躯干、前庭、视觉系统是维持人体平衡的基础[4],脑卒中偏瘫患者低位神经中枢较少受高位神经中枢控制,患者平衡能力相应减弱,导致患者肌群间协调能力及紧张反射能力丧失。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主要表现为躯干重心向健康侧偏移,患者不能合理的进行重心分配以及姿态控制[5],从而影响患者躯体平衡能力。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与治疗前相比,②P<0.05

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治疗(更换体位、按摩、易化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结合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可以快速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减少患者并发症[6]。本文研究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躯干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康复治疗结合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可以明显缓解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贵云,王文清,杨晓莲,等.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10):794-795.

[2]高春华,黄晓琳,张威,等.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社区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作用[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4):207-211.

[3]朴明爱,王剑.强化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和骨盆控制能力训练的重要性[A].第四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C].2009:15-17.

[4]缪亚萍,扬红专,许继旭,等.强化骨盆与躯干功能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1,33(4):285-287.

[5]钟陶,赵凤珍,唐秀梅,等.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2(1):26-27.

躯干偏瘫模式观察 篇3

关键词:偏瘫,躯干,姿势

脑卒中偏瘫患者约80%~90%有某种程度的肌肉痉挛[1],偏瘫无论起因如何,都均以身体一侧运动功能丧失为特征,常伴有控制躯干的选择性肌群活动丧失,尤其是躯干的屈曲、旋转和侧曲肌群。临床上有很多躯干功能的评估方法但是没有评估躯干肌痉挛的方法,为此本文将通过观察偏瘫患者的躯干的异常的姿势,来为偏瘫患者躯干的痉挛的评定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9月9日至2012年5月20日间的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和脑外伤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期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入选标准:(1)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2)生命体症稳定,意识清楚、再次卒中风险控制良好、愿意配合、无其他重大疾病者。男女不限,年龄不限。

1.2 方法

自行设计以下问卷:(1)患者一般情况登记表:包括性别、年龄、床号、联系电话、家庭地址、临床诊断、发病时间。(2)有无注射肉毒素:最近一次的注射时间。(3)病史。(4)观察内容:体位、时间、内容:颈部、肩部、胸腰部、骨盆在放松状态下的自然模式。在患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端坐位观察,观察的项目来自自己设计的表格,统计并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了90例偏瘫患者,其中男66例,女24例。其中24例属于脑出血,60例属于脑梗,3例脑出血并脑梗。3例是属于脑外伤。年龄在50岁以下的21例,在51~60岁的有18例,在61~70岁的有30例,71~80岁的有21例。

2.2 观察结果描述

2.2.1 颈部:

处于正中位69例,患侧弯曲18例,向健侧旋转健侧弯曲3例。

2.2.2 肩部:

90例患者全部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肩胛骨的外旋和外展,同时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下沉,和活动受限,其中在活动时有57例出现疼痛。有21例出现肩关节前伸,有42例出现肩关节脱位。

2.2.3 胸腰部:

处于正中位60例,其中有不同程度的肌紧张感或无力松软感。向健侧弯斜和向患侧弯斜各15例。

2.2.4 骨盆:

正中位6例。存在后缩和旋后的54例,存在前伸和旋前30例。下沉39例,上提42例,其中3例无上提和下沉。

观察项目和统计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或脑外伤患者偏瘫后,由于大脑皮质支配的高级运动功能受到抑制,使低位中枢原始反射释放,表现出特定的肌痉挛模式[2]。痉挛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引起速度依赖性牵张反射增强为特征的肌肉张力异常[3],是以牵张反射亢进为核心的运动控制紊乱所致。脑卒中后由于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失调,使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失衡,造成γ运动神经元占优势,使中枢性运动抑制系统作用减弱,致使低级中枢的原始功能释放,导致运动环路的兴奋性增强[4],使患侧肢体肌张力增高呈痉挛状态。临床上,多出现上肢屈肌群和下肢伸肌群肌张力增高,形成所谓的Wernickce-Mann体位。同时,有学者报道,应用diodex systemⅡ等速测试装置对偏瘫患者躯干肌屈伸肌功能进行评测,结果得出偏瘫患者的躯干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肌张力障碍,躯干屈伸肌功能明显减退,尤其是屈肌[5]。本论文主要注重偏瘫患者在躯干出现痉挛以后出现的异常模式的观察和统计,为偏瘫患者躯干痉挛评估和治疗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3.1 颈部:

可以得到偏瘫患者颈部多数是处于正中位(有77.7%),出现异常模式的则多数处于向键侧旋转患侧弯曲的模式(20%)。颈部的肌肉主要有胸锁乳突肌(副神经、颈2~4),斜角肌:有前、中、后三块斜角肌,舌骨上、下肌群:舌骨下肌群有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舌骨上肌群亦有四肌:即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领舌骨肌及须舌骨肌。这些肌肉的痉挛会使颈部出现异常的模式。主要是向痉挛侧的弯曲和向健侧的旋转。本统计中有多数的在正中位并有少数向健侧旋转和弯曲。这有一些原因:一、早期患者头部的良姿位摆放避免颈部出现异常的模式。二、患者在前期的治疗中已得到很大程度的纠正并有意识的把头摆在正中位。三、观察出现误差。

3.2 肩部:

可以得到偏瘫患者的肩胛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外旋外展。同样几乎都有肩关节的下沉和活动受限。并出现疼痛(63.3%)肩关节前伸(23.3%)和脱位(46.7%)。肩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系统,它可在5个不同部位产生功能效应:盂肱关节、肩峰下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胛骨与胸壁的连接[6]。所以,(1)在肩关节周的前锯肌作用,牵引肩胛骨下角使内缘更向前,又有斜方肌协助使其上部纤维能提起肩胛骨外侧角,而前锯肌下部纤维能牵引肩胛冈基底向下,产生外旋。同时前锯肌可使肩胛骨脊柱缘紧贴胸壁,有胸大肌,胸小肌协助,胸小肌与前锯肌在旋转肩胛骨运动中虽然作用相反,前者内旋,后者外旋,但如同时作用,则可使肩胛外展。所以在以上的肌肉出现了痉挛,则就会出现肩胛骨的不同程度的外旋外展。(2)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肌肉痉挛与肩痛高度相关[7,8,9,10]。在偏瘫肩痛者中有80%发生在痉挛,肩胛带肌群痉挛导致肩胛骨后缩和肱骨内收、内旋,从而影响了盂肱关节外展时所必需的正常肩胛骨与肱骨的协调活动,故在被动上举和外展外旋痉挛时,可造成肩部软组织的受压和疼痛。同时也会出现活动受限。(3)在脑卒中偏瘫早期,肩胛带肌肉瘫痪、肌肉张力降低、上肢向下拖垂,使得盂肱关节囊和韧带过度牵拉,前锯肌和斜方肌上部不再支持肩胛带,而背阔肌、菱形肌和提肩胛肌的痉挛致使肩胛骨下旋内收或回缩。由于患侧肩胛骨的旋转、躯干倾斜、上肢被动外展,或几种因素联合作用,均可造成肱骨相对外展。脑卒中患者肩关节半脱位的程度与肱骨相对外展的幅度有关[11]。同时在观察统计中也会出现如同颈部的问题。

3.3 胸腰部:

可以得到偏瘫患者胸腰部多数在正中位(66.7%),而只有少部分的出现向健侧弯曲、患侧弯曲(各16.7%)。在作用于腰背部脊柱的肌肉:背肌、腰肌。背肌浅层有背阔肌、下后锯肌,深层包括骶棘肌、横突棘肌、横突间肌、棘突间肌;腰肌包括腰方肌和腰大肌。这些肌肉发生痉挛时会把脊柱拉往较肌肉紧张的一侧。同时因为脊柱本身的骨性作用、痉挛发生的时间的原因、患者在发生偏瘫之前的脊柱问题、患者治疗以后的效果和有意识的摆放等可以使统计出现误差。

3.4 骨盆:

可以得到偏瘫患者的骨盆只有少部分摆放在正中位(6.7%),大部分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姿势异常,出现后缩、旋后(60.0%)、前伸、旋前(33.3%)、下沉(43.3%)、上提(46.7%)。正常成年人骨盆结构包括骶髂关节、骶结节韧带、耻骨联合和骶棘韧带。协调稳定的骨盆旋转和倾斜运动与躯体运动有关[12]。而腰大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阔筋膜张肌均有助于稳定骨盆和躯干[13]。在偏瘫以后,如果出现以上肌肉的痉挛,那么骨盆也会在静态出现旋转和倾斜运动[14]。

躯干玫瑰色红斑需警惕玫瑰糠疹 篇4

发疹前, 部分患者有全身不适、低热、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咽痛、肌肉关节疼痛等前驱症状。起初, 胸、背或颈、大腿等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斑, 境界清楚, 上覆细小鳞屑, 是为“母斑”。1~2周后, 躯干及四肢近心端开始出现针头大小的红点, 逐渐扩大至西瓜子大小, 玫瑰红色、鲜红色或黄红色, 覆有少量糠状鳞屑, 边界清楚, 中央呈皱纹纸样, 散在分布, 多不融合, 成为“子斑”或者季发斑。此时母斑颜色变淡而逐渐消退, 而子斑则成批出现, 新旧皮疹可同时存在。经3~4周后皮疹可逐渐缓解, 患者自觉瘙痒, 更长时间可自然消退, 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愈后一般不再复发。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不难, 但还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 银屑病。

点滴状银屑病的皮疹以丘疹和鳞屑斑为主, 可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 后背及四肢伸侧多见, 病呈慢性。

2. 体癣。

躯干部的单发体癣应与玫瑰糠疹的母斑相鉴别。体癣皮损呈环形或多环状, 境界清楚, 边缘有丘疹、小水疱及鳞屑, 真菌直接镜检可见菌丝。

3. 药疹。

玫瑰糠疹样药疹和玫瑰糠疹难以区别, 临床可根据药疹患者的服药史, 急性发病, 明显瘙痒, 不出现母斑, 停药后易于消退等特点加以鉴别。

4. 二期梅毒疹。

玫瑰糠疹与二期梅毒的玫瑰糠疹样发疹极其相似。后者皮疹呈铜红或暗红色, 全身分布, 以手掌及足趾有铜红色圆形脱屑性斑疹为特征;患者可有性乱史, 外阴部一期梅毒 (硬下疳) 病史, 梅毒血清反应强阳性可确定诊断。

躯干功能 篇5

一、躯干力量主动发力的理论依据

人体的大多数运动都是多关节和多肌群参与的全身运动,在这个整体运动中如何将不同关节肌群的收缩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符合专项力学规律的肌肉“运动链”,为四肢末端发力创造理想条件,核心力量重任在身。尽管骨盆、髋关节和躯干部位的肌肉并不像四肢肌肉那样,直接完成人体的运动,但是它们稳定性的收缩可以为四肢肌肉的收缩创建支点,提高四肢肌肉的收缩力量。核心区域就像是承上启下的枢纽与桥梁,该环节的稳定性好坏,不但影响到四肢动作用力的支点是否牢固,还负有控制全身动作的正确与否的重要职责。如网球中正反手击球、发球等动作都是这种能量转移的例子。核心肌群蓄积的能量顺利地从身体中心向运动的每一个环节传导,那么就可以使四肢提高工作效率。投掷项目上肢的最后用力,看似脚对地面的作用,而实则为来自于腰髋肌群的原动肌群的发力,并通过闭合式的动力链向下肢形成有效的动量传递。

二、实心球力量训练的生物力学基础

实心球训练的理论依据主要采用超等长训练手段来进行练习,它是取得训练效果的重中之重。超等长收缩力量练习法是利用肌肉的弹性、收缩性及牵张反射性来提高力量素质。即肌肉先被迫迅速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瞬间转为向心收缩的练习。超等长收缩的优点在于,在做离心收缩工作时,肌肉被迅速拉长,它所受到的牵张是突然而短促的,肌肉各个牵张感受器同步地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高度同步,强度大而集中,能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同时参与工作,使肌肉产生短促而有力的收缩。超等长练习与其他力量练习相比,更接近比赛时人体的运动形式,肌肉发力突然,技术结构相似,传递速度快,因而可得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如投掷实心球形成背弓,突然抻拉,就会反射性地产生快速收缩。但如果抻拉的时间过长,反射性的收缩效果反而会下降。

三、躯干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

1. 从训练环境上分为:稳定状态下的练习和非稳定状态下的练习。

2. 从参与训练的器械上分为:

①徒手练习,例:各种手、脚、腰腹的支撑以及相互间的组合支撑等。

②单一器械练习,例:悬壶、瑞士球、平衡垫、平衡球、平衡板、悬吊带等。

③综合器械练习:利用单一器械进行组合,例:瑞士球与沙袋、平衡垫与拉力带等组合。

3. 躯干力量的超等长训练,例:扩胸收腹跳、平卧顶髋收腹等。

四、肌肉的伸展性与弹性

如果一味追求肌肉力量训练,没有对肌肉伸展与弹性进行训练,肌肉就会降低收缩性,影响肌力发挥。活体的肌肉除了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高度的收缩性等生物特性外,还具有显著的伸展性、弹性。肌肉的伸展性是指在外力的牵拉下,活体的肌肉可以被伸展拉长的特性。被伸展拉长后的肌肉在解除外力后,又能恢复原长度的特性称为肌肉的弹性。肌肉的伸展性与弹性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之间密切相关,一般来讲,肌肉的弹性较好则伸展性也较好。肌肉的伸展性好,关节的运动幅度大。同时,原动肌工作时所要对抗的阻力减小,因而能集中发力于使环节产生的运动中。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需要肌肉快速有力地收缩以产生爆发式动作的运动,在肌肉收缩之前预先拉长肌肉,肌肉收缩时利用肌肉的弹性回缩可以充分地提高肌肉的收缩效果,增大肌张力。所以在实心球训练中,预先挺髋,利用肌肉的形变势能,形成背弓。就是预先拉长肌肉,先形成离心收缩,接着进行向心收缩,使参与运动的肌肉更多,产生的能力就巨大。

此外,肌肉的伸展性好,对于改进、完善运动技能和防止在外力突然作用时可能发生的损伤也有重要意义。发展伸展性的手段主要有深位静力性拉伸、深位负重静力性拉伸、静力性牵拉。

五、整合全身的肌肉力量训练

对于肌肉训练的总体原则就是,以超等长训练手段为主要训练手段,辅以伸展与弹性训练,逐渐形成躯干与四肢的肌肉发力定式,可以称之为化阻力为动力。把对抗肌转化为向前的主动力,其原理就是:在运动中,将阻力作为牵张反射中的牵张所需能量来使用,结合原动肌的能量,共同作用于物体。总结出来:就是欲前必后;欲左必右;欲上必下;欲发必收。在实心球的练习过程中,化对抗肌为主动肌,结合原动肌,是1+1=2,而不是1-1=0的这样的效果。虽然在实际训练中不能像数字反应的效果,但是可以充分调动全身肌肉群参加主动工作,减少消耗,增加主动力,起到和谐统一的训练效果。

躯干功能 篇6

关键词:sEMG,脊髓损伤,运动干预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由于多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 自主神经功能的障碍。在我国,据不完全统计,现有脊髓损伤患者约40万,每年新增病例约1万[1]。有研究表明: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残存肌力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功能能力[2]。而坐位平衡是脊髓损伤患者实现站立和行走的前提,因此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躯干肌残存肌力的训练是最基本的训练。

表面肌电(s EMG)图是采用皮肤电极放置在目标肌肉表面,通过对单块或一组、多组肌肉集合性肌电活动的同时记录,采集肌肉活动/动作(等张、等长、等速)时的肌电信号对神经肌肉功能作定量和定性分析,并推测神经肌肉的病变特性,主要适用于康复医学功能及疗效的评价与治疗[3]和体育运动中与疲劳相关的肌肉力学分析。康复治疗需要不断进行评价,表面肌电安全、无创和便于操作的特性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1对象和方法

(1)对象:研究对象是1例18岁的高中男生,在2010年被诊断为C7-T2的先天性椎管内硬脊膜外血管畸形。

(2)功能检查:患者上肢功能较好,双下肢瘫痪,躯干肌无力,控制能力较弱。

(3)干预: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书,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对其进行躯干康复训练,由父母帮助完成。训练12周, 每天训练时间80~100 min,每次进行时间和内容的记录。

(4)干预内容:将患者的胸大肌、腹内外斜肌、腹直肌、三角肌、 背阔肌、斜方肌、腰方肌、竖脊肌作为训练对象,其中以背阔肌、斜方肌、三角肌、竖脊肌作为重点训练肌设计出不同的练习项目,主要有床上的被动练习和辅助练习;椅上的辅助练习、主动练习和抗阻练习。

(5)测试仪器:美国NORAXON公司的MYOSISTEM-1200型表面肌电图仪。

(6)方法:s EMG测试在防电磁干扰肌电图室内进行,测试三组肌肉(第一组:胸大肌、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和腰方肌;第二组:三角肌、背阔肌、竖脊肌和多裂肌;第三组:斜方肌上、中、下三束和臀大肌;)在最大收缩力下的肌电指标。测试前向患者介绍测试过程。正式测试前让患者尽量放松,以示波器上肌电信号平稳为标准。每个测试动作做3次,当患者最大用力时保持8~10 s,每次测试间隔2 min左右。

(7)主要观察指标:s EMG的主要观察指标有时域指标的积分肌电值(IEMG)、均值、峰值和频域指标的中位频率(MF)、平均频率 (MPF)。

2结果

2.1时域指标测试结果

躯干肌各肌肉经运动干预后其积分肌电(IEMG)、均值和峰值这三个时域指标的数值均有增大,增加幅度不等,表现为:(1)躯干肌背部肌群增加幅度较前侧肌群大。(2)上躯干肌肌群增加幅度较下躯干肌肌群增加幅度大。

2.2频域指标测试结果

躯干肌各 肌肉经运 动干预后 其中位频 率(M F )和平均频率 (MPF)这两个频域指标的数值改善幅度不明显,有些肌肉的频域指标数值出现下滑;躯干肌左右两侧变化差异不大。

3讨论

大部分脊髓损伤患者都有中等到严重的运动损害,60%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上需要功能性的帮助,少数患者有恢复行走的可能,估计恢复的范围在7%~38%之间[4]。对于截瘫患者,要想恢复其行走功能,就必须改善其坐位平衡功能,坐位平衡是指人体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坐位姿势的能力[5]。它是患者完成直立行走的前提,同时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日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该研究将患者的躯干肌作为重点训练肌,同时用s EMG评定训练的效果。

s EMG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无创的神经肌肉功能的检测方法,可以较客观的反应所测肌肉的功能,被广泛用于临床[6]。目前,对于脊髓损伤的康复效果评定大都采用美国ASIA神经功能评定、肌痉挛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FMA评定运动功能等。这些肌力分级评定和肌肉痉挛度评定由于检测效度的主观性和检测结果难以精确定量而受到限制。

多年来,对s EMG信号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7], 时域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平均振幅、肌电积分(IEMG)等;频域分析常用指标为平均频率(MPF)和中位频率(MF)等[8]。该研究将肌电积分值和中位频率作为主要观察值。

3.1时域指标评定

肌电积分值(i EMG)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肌肉中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的放电总量[9]。国外专家Onishi[10]等对肌电积分值与肌力和肌张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指出:肌肉随静力收缩时,表面电极测定的肌电积分值与肌力及肌张力之间呈正相关。因此,肌电积分值(IEMG)可作为评估肌力和肌张力的理想指标。由结果:(1)患者躯干肌时域指标的肌电积分值均增加,说明患者经过三个月的训练,肌力和肌张力均有明显的改善;(2)患者背部肌群IEMG增加较前侧肌群大,可能原因是对患者背部肌群设计的训练动作较前侧肌群多;(3)患者上躯干肌的增加幅度较下躯干肌大,可能原因是我们对上躯干肌设计的练习动作较下躯干肌多。

3.2频域指标评定

MPF和MF是临床判别肌肉活动时的疲劳度的最常用指标[11]。相关研究中发现,不论是静态还是动态的情况下,随着肌肉疲劳的发生,都会出现肌电频谱左移的现象,即频谱的MPF和MF值下降[12]。故MF可作为评定肌耐力的客观参数指标。由结果:患者躯干肌频域指标的中位频率无明显变化,说明患者的肌耐力没有改善。可能原因有:(1)动作设计中忽略了做动作的时间要求;(2)耐力训练的项目设计不多;(3)每个测试动作只持续8~10 s,该时间不能真正反应患者的耐力水平。

躯干功能 篇7

1 临床资料

2003年6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手术治疗的脊柱结核病人38例,其中胸椎结核18例,腰椎结核20例;单椎体20例,累及两个椎体17例,3个椎体1例;年龄13岁~47岁,平均31.7岁;病史平均8个月。术前经X线摄片CT或MRI检查诊断为脊柱结核,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痰涂片及培养排除开放性肺结核。

2 术后护理

2.1 卧位的护理

病人手术后即佩带支具绝对卧床休息1个月,以减轻椎体压力防止脊柱受损或瘫痪加重,使病灶局限,减少机体消耗。卧床期间病人心情舒畅,保持正确卧位,翻身时严格按照“轴形”翻身法。具体方法:如病人平躺需要取左侧卧位时,由两个护士站于病人右侧,以平托法将病人靠近自己,指导病人将双手置于胸部,近侧下肢屈膝,对侧下肢伸直,以轴形滚动将病人转置对侧,一般90°为宜,背后垫以方形翻身枕,以保证脊柱在同一水平上,防止受力不均导致脊柱损伤。

2.2 活动和功能锻炼指导

2.2.1 深呼吸训练

有文献报道,长期配戴支具固定会对呼吸功能产生影响,配戴时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等肺功能指标均低于除去支具后[2]。术后第1天起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运动。方法:合闭双唇,挺胸用鼻深吸气,默数5 s,再微张开双唇吐气,默数10 s;重复20次为1组,每天早、中、晚各做1组。有利于肺功能锻炼,防止呼吸道感染,应坚持做1个月。

2.2.2 四肢关节运动

手术后卧床期间指导病人伸展双上肢,做扩胸运动,配合深呼吸锻炼。督促病人在床上进行下肢关节锻炼。方法:①局部关节运动:屈伸膝关节、踝关节、各趾关节,在每一位置维持3 s~5 s,反复进行。②踢腿训练:取仰卧位,出髋屈膝后伸腿放下,双下肢交替进行。以上锻炼每天做3组,每组重复20次。通过指导四肢关节和肌肉运动,增强了病人腰部肌肉的力量,有助于脊柱两旁的肌肉对脊柱的支撑和约束作用。

2.2.3 功能锻炼

术后第3天开始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①股四头肌锻炼:将大腿伸直用力绷紧,维持5 s~10 s后放松,反复进行。②直腿抬高锻炼:取仰卧位,膝关节及踝关节伸直,腿上举,抬高至最大幅度,他人协助进一步抬高以30°为宜,双下肢交替进行。以上锻炼每组重复20次,每天早、中、晚分3组进行。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如病人在活动中出现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疼痛加剧、病情加重等应暂停锻炼[3]。术后功能锻炼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肿胀吸收,加速损伤的修复,防止肌肉萎缩和骨关节僵硬;预防术后硬脊膜、神经根粘连,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3 佩带支具的护理

2.3.1 支具的佩带

支具是根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先用石膏绷带进行贴身取模,再根据人体模型进行加工,制成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佩带与取下均方便的热塑合体支具。材料是聚丙烯板材,质地硬,吸汗性能差;设置了许多小孔,以利于透气。由前后两叶组成,两叶在腋中线重叠由尼龙带、拉力扣连接,起到固定躯干的作用。 佩带的位置要准确,以髂前上棘为体位标志;松紧要适度,以可伸进两指,病人可进行深呼吸运动为适宜;过紧易出现压伤,过松则达不到固定的目的。

2.3.2 皮肤护理

①避免支具衬垫与皮肤直接接触,穿全棉内衣或衬垫纯棉的毛巾,以利汗液吸收、增加舒适感和保持支具内衬的清洁[4]。病人的穿着或衬垫要平整,不宜过紧,以免皮肤受压而发生破损。②每天护士予床上擦浴1次。病人先取平卧位,去除支具前叶部分,擦胸腹部至两侧腋中线;再取侧卧位,打开支具位于上方的拉力扣,擦背部;最后取平卧检查并调整支具的佩带。③间隔2 h协助病人翻身1次,每次翻身前后,检查躯体受压部位皮肤,并在骶尾部髂部、肩胛等骨突处使用赛肤润按摩。结核病人常有盗汗,每次协助翻身时应检查衬垫的毛巾是否潮湿,出现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本组病例无发生压疮。④下床活动指导:手术后1个月,病人经X线摄片检查显示骨愈合良好,遵医嘱指导病人佩带支具下床活动。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下床活动要做好安全防护和指导,先摇高床头45°~60°,病人感觉无头晕后再使用助步器下床活动。首次下床活动的病人必须有家属或医护人员陪同,避免跌倒、摔伤。

2.4 饮食护理

佩带支具时进食不宜过饱,以免胃部膨胀不适,导致急性胃扩张,应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增加腹压;可指导病人多饮水,每日2 000 mL~2 500 mL。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以增进病人食欲。护士应鼓励病人多进食奶类、豆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粗纤维、维生素食物。中医理论认为,此类病人宜进食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之品,如甲鱼、乌鱼、排骨、牛羊蹄筋等,忌食辛辣、海腥发物,如公鸡、春笋、蟹等[5] 。

2.5 心理护理

结核病治疗时间长,花费大,护士要了解病人的经济能力和社会支持情况。对待病人态度要亲切热情,给予适当的病情解释,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介绍成功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解释手术后佩带支具绝对卧床1个月的目的,避免病人自行拆开支具,或自行下床活动,提高病人依从性。

2.6 出院指导

活动指导:配戴支具下床活动半年,半年内避免弯腰,禁止脊柱旋转运动。1年内避免负重,不提重物。少取坐位,减少胸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佩戴支具时相对限制活动,只能从事一般活动,禁止剧烈活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6]。佩带支具的时间一般手术后半年,病人来院复诊,经X线摄片和医生检查许可后方可取去。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返院门诊复诊,连续复诊2年。出现腰背部酸胀痛、午后低热盗汗时就诊。抗结核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肝功能、肾功能。支具的保养:用温水加普通清洁剂清洗,用毛巾拭干。勿暴晒或使用电吹风吹干以免变形。禁止使用强清洁剂清洗。并发症的观察:皮肤压疮、静脉血栓形成、结核病复发等。

3 结果

脊柱结核手术后应用躯干支具,38例病人能早期下床活动,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经随访1 年~4年时间,按脊柱结核疗效判断标准[1],38例病人均未复发。

4 讨论

结核原发病灶中的结核杆菌可经血液循环到达脊柱并潜伏,在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外伤、营养不良、过度劳累时诱发脊柱结核,脊柱结核对机体的潜在危害很大,严重者可致截瘫甚至危及生命。抗结核药物结合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脊柱结核,术后机体的抵抗力加强,潜伏的结核杆菌可被抑制甚至被杀灭[1]。脊柱结核使脊柱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手术后脊柱节段稳定性并没有马上恢复,若因姿势不当致植骨块滑脱,可导致手术失败或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甚至发生脊柱骨折,使病情更加严重。支具是利用生物力学的三点矫正的原理,达到限制活动的目的[7]。对手术后的脊柱可起到制动作用,短期内可增加脊柱的稳定性[8] 。脊柱术后脊柱的稳定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的疼痛、预防再次骨折等,显著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9] 。卧床辅助支具固定对胸腰段结核术后的病人起到积极治疗的作用[10,11],为卧床病人保持正确的体位,使脊柱保持在生理性弯曲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作用,减少身体重量对椎体的压力,有效防止植骨愈合不良、松脱及折断等,提高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成功率。

摘要:[目的]总结脊柱结核病人手术后应用支具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脊柱结核手术后的病人通过绝对卧床、支具固定制动、防止脊柱扭曲,并配合药物、补充足够营养等护理。[结果]38例病人手术后能早期下地,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脊柱结核病人手术后正确使用躯干支具,可以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有效稳定脊柱,缩短病人的卧床时间,提高疗效,预防并发症。

上一篇:室内培养法下一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