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路径

2024-08-03

开发路径(精选11篇)

开发路径 篇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 海洋的战略地位及内在价值日益突出。对于拥有海域面积2.08万km2、大小海岛1 390个而陆地面积只有0.14 km2的舟山来讲, 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在海洋, 开发海洋对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生死攸关。从1991年江泽民同志视察舟山时题写“开发海洋、振兴舟山”指明了舟山的发展方向以后, 舟山的海洋开发开始驶向快车道, 现在舟山已成为我国海洋开发的重点地区, 也是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最高的城市之一。在舟山海洋开发方兴未艾之时, 有必要为舟山海洋开发的路径做一个梳理, 以期为下一步海洋开发提供一些借鉴, 更好地促进舟山经济社会发展。

1 舟山海洋开发的路径演进过程

舟山具有优越的海洋开发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 “得海独厚, 得港独优, 得景独秀”,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舟山对海洋资源的利用是生存的、自发的初级开发。改革开放后, 在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中舟山根据本地的比较优势开始重点突出、有步骤、分层次、宽领域的海洋开发进程。

1.1 “渔业为主”的生存型开发阶段 (1980年以前)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舟山最早的海洋开发是以近海捕捞渔业作为海洋开发的切入点、着力点, 利用局限在“渔盐之利、舟楫之便”。舟山素有“东海鱼仓”和“中国渔都”之称, 由于附近海域自然环境优越, 饵料丰富, 给不同习性的鱼虾洄游、栖息、繁殖和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海域内盛产鱼、虾、贝及藻类等海水产品500多种。渔业一直是舟山的传统产业, 曾经是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渔业在舟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优势地位, 曾经一时海洋捕捞渔获量占全国海水鱼总量的1/10, 占浙江的50%以上, 渔业产值占舟山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 全市人口中有1/4直接或间接依赖渔业生产及其产业链延伸 (图1) 。

数据来源:根据舟山年鉴资料整理[1].

1.2 “渔、港、景”差序格局开发阶段 (1980—2007年)

20世纪80年代初, 舟山地方政府提出“渔、港、景”海洋开发战略, 使舟山进入“渔、港、景”差序格局开发阶段。

1.2.1 海洋渔业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充分发挥并达到稳定状态

改革开放后, 舟山在继续发挥渔业传统优势的基础上, 在水产品价格放开及捕捞技术更加先进的基础上, 水产品的捕获量不断攀升。并开始对渔业进行产业化改造, 使传统渔业向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转产转业, 不断探索渔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但随着海洋捕捞资源的衰退, 1999年海洋渔业产量达到133万t顶峰后, 目前每年保持在120万t左右。

1.2.2 开始初步利用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

舟山群岛由1 390余个岛屿组成, 港湾众多, 航道纵横, 水深浪平, 港口条件优越, 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 港域内可以建设的海岸线1 538 km, 其中水深大于10 m的岸线约有183 km, 水深大于20 m的约有83 km。舟山作为东南沿海的国防要塞, 港口建设主要服务于军事需要, 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民用港口进展缓慢且大规模开发起步较晚, 1987年4月才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 但此后发展迅速。1996年, 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 000万t, 进入全国沿海大港行列;1999年, 舟山港货物年吞吐量达到2 000万t, 成为全国沿海港口前十位;2003年, 在“以港兴市”战略指引下, 突破5 000万t, 实现港口开发质的飞跃;2007年, 舟山船舶修造业其产业规模首次超过水产加工业, 成为海洋开发第一大产业和海洋开发的“排头兵”。

1.2.3 旅游业开始复苏并快速发展

海洋旅游业带动性强、辐射面广、产业链长, 是海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的海洋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分布广泛、资源品位高, 有集海岛风光、海洋性气候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突出优势, 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圣地。其中, 普陀山和嵊泗列岛两处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岱山岛和桃花岛 (普陀区) 两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定海城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还有1 000多个无人岛。舟山从1980年恢复普陀山佛教旅游开始, 并在实施“渔、港、景”开发战略中, 将海洋旅游业定位为促进舟山海洋开发的三大产业之一, 2004年以发展海洋旅游业作为舟山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 事实上海洋旅游业现已经成为舟山海洋开发的重要产业支撑 (表1) 。

数据来源:根据1989-2007年舟山年鉴绘制[1].

1.3 “港、景、渔”差序发展阶段 (2007至今)

1.3.1 港口的多功能综合开发加速

从2003年开始, 浙江在“八八战略”中强调“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浙江省经济新的增长点”。舟山在浙江开发海洋大战略指引下, 大力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尤其是加快港口开发建设力度。至2008年, 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1 048亿元, 增长18.9%, 海洋经济增加值326亿元, 增长17.5%, 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6.4%, 比2007年提高1.9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实现工业总产值832.64亿元, 其中临港工业产值614.49亿元, 分别增长29.61%和42.9%。全市船舶工业造船能力突破500万载重吨, 年产值从2002的近10亿元增加到319.16亿元, 正成为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水产加工业年产值达到152亿元, 减少6.3%;石化工业开始实质性启动。港口物流增势迅猛, 拥有各类生产性泊位349座, 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7座, 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5 862万t, 增长23.8%, 海运业运力达到292.76万载重吨, 比2007年增长17.0% (图2) [2]。

数据来源:根据1989—2008年舟山年鉴绘制[1].

1.3.2 海洋旅游地位不断提升

随着舟山市委、市政府确立“3×3”产业发展重点和作出“打造海洋旅游精品、建设海洋旅游强市”的战略决策, 舟山海洋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期。以业内数据统计来看, 2008年国内外游客接待量达1 516.48万人次, 旅游收入101.96亿元, 分别增长了16.2%和19.5%。

1.3.3 渔业稳步发展, 渔业内部结构不断调整

由于近岸和近海海域环境质量下降, 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签署及世界范围内的渔业资源衰退国内捕捞继续调减, 但海水养殖持续快速发展, 成为海洋渔业新的发展方向。远洋渔业进一步拓展, 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继续推进。海洋渔业加快转型, 从传统的以捕捞为主逐步向捕、养、加、销一体的现代渔业转变, 舟山已成为我国地级市中最大的海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2008年实现渔农业总产值97.86亿元, 增长10.6%。

总之, 现阶段舟山海洋开发进入了工业化加速阶段, 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向高级化方向迈进, 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和现代渔业等四大基地雏形形成。

2 舟山海洋开发的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又称为路径依赖性, 它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 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 (无论是“好”还是“坏”) 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海洋开发和利用本质上是海洋产业的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舟山海洋开发的路径演进来看, 舟山的海洋开发存在下面的最初选择的不断自我强化的趋势即开发路径依赖。

2.1 海洋产业格局升级层次路径

舟山的产业结构演变是需求拉动和技术推进双重作用的结果, 也是从低级走向高级转型升级和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的转化过程。在1993年以前, 舟山的产业结构格局是“一、二、三”, 但以海洋捕捞渔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其总产值在GDP比重开始下降。从1993年开始, 舟山以渔业服务业、海岛旅游业、海景房产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勃兴, 产业结构变为“三、二、一”。表面上“三、二、一”产业结构呈现高级特征, 但是舟山没有经过工业化发展准备阶段且渔业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根据国家2006年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从原第三产业划归到第一产业) 。2001年在整个国家海洋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下, 即第二产业开始超越第三产业, 从2003年开始随着临港工业尤其是船舶修造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舟山具有海洋特色的工业化开始急剧加速, 第二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 逐渐改变了原有的产业结构格局, 到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7年的11.0∶43.8∶45.2调整为10.0∶46.2∶43.8。自1993年来, 舟山三次产业结构一直是第三产业占主导位置的局面被第二产业所代替, 三次产业结构转变为“二、三、一”, 奠定了产业从初级向高级层次“三、二、一”转型的基础 (图3) 。

数据来源:根据舟山年鉴资料整理[1].

2.2 要素禀赋的开发方式路径:资料→资源→资产

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过程中, 舟山走过了一条由简单到复杂, 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 要素禀赋经过资料→资源→资产的路径。在过去舟山把海洋资源仅仅看做是生产资料:即自给自足式从事渔业生产, 用捕捞的渔获交换生活、生产资料, 满足生存需要;后来, 把海洋天然渔业资源看做是一种天赐的公共资源, 由于公共资源使用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结果是掠夺性无限制的过度捕捞开发利用, 超过了近海海域承载量和自我修复能力的底线, 造成了近海水产资源日益枯竭;而现在舟山基本跨越资源消耗型利用阶段, 把稀缺海洋资源看做是资产, 而资产具有的流动性和增殖性就凸显起来了。不但把海洋资源看作生产资料, 看做公共资源, 更是看做资产要素, 通过资源资产化, 如海域使用权、海岛岸线使用权转让、租赁、抵押和入股等方式, 获得财产性资产增值和稳定收入流, 使资源利用效率飞速提升, 变经济增长方式为经济发展方式, 走上可持续发展、集约化利用之路。

2.3 产业开发的空间路径

舟山海洋开发从空间路径变化看, 在资源利用、社会分工及市场交易费用的约束下, 海洋产业经历了分散到聚拢再到集聚的过程。产业在空间上的规模集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传统渔业是传统农业的一部分, 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渔业生产在作业海域上分散布置, 所以传统渔业生产在空间上是高度分散的。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渐进性变革, 舟山的工业化开始在渔业深加工基础上起步, 并在舟山地方政府“小岛迁、大岛建”的推动下, 传统渔业人口开始向大岛、小城镇、城市中心区域聚拢。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轮”驱动下, 随之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的岸线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完善、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舟山海洋开发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 开始走向人口集聚、产业集约:城市化不断加速, 形成“一个主体区域、两个发展侧翼”的人口集聚空间结构;临港产业集聚, 形成“南生活、北生产”的生产空间布局, 如六横、沈家门、岱山船舶修造和岙山、册子岛石油存储、化工集聚区。

2006年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开始后, 两港开始在空间上打造“三大基地”:煤炭、矿石、石油和粮食等大宗战略物资的储备中转基地;适应能源、修造船、重化工、钢铁厂等发展的临港工业基地;适应对外贸易持续稳定的物流基地, 并将形成向长三角和长江流域运输的海进江中转体系。随着港口物流的加速发展, 舟山的产业空间集聚效应更加突出。

2.4 开发战略的差序格局路径

舟山海洋开发战略格局选择是在资源禀赋约束条件下政府积极干预选择的结果。改革开放前, 舟山海洋开发是以围绕着渔业形成捕捞、水产品简单加工为主的格局。改革开放后至2003年政府主导的开发战略的差序格局是“渔、港、景”;目前舟山的海洋开发是政府从发展战略上、发展思路上的转变, 它突出了“港”的重要位置, 它承接了日韩海洋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转移。

但是舟山真正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 不仅是港口、深水海岸线, 还有近乎垄断的海洋旅游自然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及产业生命周期看, 舟山未来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以海洋旅游开发为主的海洋空间利用和海洋综合服务业, 这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海洋开发、产业发展趋势和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舟山的未来发展战略差序格局应该是“景、港、渔”。

3 舟山海洋开发的战略展望

舟山是浙江海域面积最广、海洋资源最富集、海洋经济特色最明显、海洋开发潜力巨大的区域。舟山在浙江发展海洋经济、推进转型升级、建设“港航强省”等方面, 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也是“海上浙江”建设的战略规划区。舟山特色就是海洋特色, 舟山的开发离不开海洋, 海洋是舟山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和希望所在。当前, 舟山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孕育了发展从量变到质变跨越的拐点, 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而“战略”泛指全局性、重大性、决定性的谋划, 对于舟山的未来海洋开发这个涉及舟山长远发展的核心动力因素来说, 进行战略筹划和指导日益重要。

舟山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以国际化、一体化、现代化的宽广视野, 从发展战略、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 真正全面进入海陆一体化时代。

3.1 舟山未来的海洋开发战略

3.1.1 进行战略性原则调整

在新的发展阶段, 舟山“三大”战略定位已经确定, 那就是“形成中国重要的国际性海上开放门户, 形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 形成全国独特的群岛型港口宜居城市”。按照这个科学定位, 在有利于舟山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 舟山的海洋开发应该进行下列战略原则调整。

(1) 参入国际分工、国际竞争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2) 以高新技术产业化带动产业升级, 增强海洋开发的整体竞争力;

(3) 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以企业为主体, 政府引导、调控为辅;

(4) 利用连岛大桥开通的契机, 加速海陆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

(5) 争取海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立项, 带动和促进各方面的改革。

3.1.2 具体采取的战略步骤是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生产力布局

一般认为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和演变遵循这样的规律:首先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 然后从第三产业到第二产业, 再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动态演变特征[3]。舟山现在正处在第二产业迅速成长时期, 舟山应该抓住机遇, 坚持海洋开发“二、三、一”产业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 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以“港、景、渔、油、涂、能、矿”为开发层次格局, 加快培育新兴主导海洋产业, 为将来的产业升级到更高阶段“三、二、一”格局夯实基础。

(1) 进一步发展港口物流, 把海洋装备制造业改造成附加值高的高技术产业;

(2) 发展海滨旅游业, 突出海洋宗教旅游、滨海旅游休闲、海洋美食特色;

(3) 提升传统海洋产业, 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

(4) 加快发展油气资源、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业, 提升核心竞争力;

(5) 利用好滩涂资源, 加快开发利用风能能源和海洋矿产资源。

3.1.3 保证战略实施的保健性措施

在管理学上有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是针对满足的目标而言的, 而舟山的海洋开发战略就是满足不同阶段的不同开发战略需求, 以顺应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双因素理论认为, 保健因素是满足人的对外部条件的要求;激励因素是满足人们对工作本身的要求。前者为间接满足, 可以使人受到外在激励;后者为直接满足, 可以使人受到内在激励。因此, 双因素理论认为, 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就要在“满足”二字上下工夫。所谓海洋开发战略的实施保健措施, 实质上是指对海洋开发战略实施以外的其他条件的要求。当然, 没有这些条件, 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但是, 即便这些条件十分优越, 也只能对工作起到保证和支持作用。

(1) 全面构筑人才高地和蓄水池, 为海洋开发培养、储备人才;

(2) 继续完善海洋开发的基础设施, 如交通、淡水、能源和土地资源等;

(3) 增强群众创业就业能力, 全面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 全面推进创新海洋文化建设, 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5) 不断推进与宁波、上海等地的海洋开发区域合作, 形成机制化的伙伴关系。

4 结束语

舟山的海洋开发战略应该是:着眼于21世纪国内外海洋开发的大格局, 遵守国家海洋区域规划, 按照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要求, 立足于现有基础, 以高技术为支撑, 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 处理好与各类产业之间关系, 以龙头企业或集团带动中小企业, 完善本地海洋开发产业体系, 实现海洋开发的协调、持续、集约发展, 推动海洋开发实现现代化, 为舟山经济社会发展、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海洋开发作出较大贡献[4]。

参考文献

[1]冯淑仙.舟山年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9-2008.

[2]2008年舟山经济社会运行综述[EB/OL]. (2009-05-10) .http://www.gotozhoushan.com/2009/0510/108.ht ml. (2009-05-10) .

[3]于谨凯.我国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126.

[4]徐质斌.海洋国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208.

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 篇2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应聘能力和适应能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每年都有数百万大学生走入社会,但就业难的问题却越来越严峻。自从1909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之后,人们对于就业的认识就开始进入到了一个理性化阶段。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699万人,而初次就业率只有七成,两百万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就业难和待业的问题,政府与高校急需解决这些问题。

1.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问题分析

就业态度不端正。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其是否能取得成功。如果一个学生乐观积极,那么他就会努力学习、克服困难,寻找各种各样的途径,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取得成功。相反,如果一个学生态度消极,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不能冷静分析问题,一味地抱怨,那么他也就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当前,我们的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态度都不够端正,依赖性过强,缺乏自主选择能力,只要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停滞不前,甚至逃避,有些甚至空闲在家多年,逐渐地被社会边缘化。

专业技能不扎实。随着我国大学教育的逐渐普及,大学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同时带来的还有大学生质量的降低,需要我们认真地反思。当前,在我国的许多高校,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学生的素质普遍较低,专业知识缺乏,甚至会在常识问题上出错。也有很多学生会发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难以解决实际的问题,感觉到自己以往的教育完全和社会脱轨,已经落伍与时代。

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当前,许多大学生都陷入到消极悲观的情绪当中,对自己的未来难以判断,更不用说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了。除了个人的兴趣、性格、特称、经历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学校缺乏对学生必要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味地重视课本的理论知识,没有认真仔细地考虑实际操作,不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因此在就业过程中感到迷茫,进而心如到焦虑当中,频繁地更换工作。

2、高校实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路径

建立以就业能力开发为导向的培养机制。高校应将职业资格教育引入到高等教育,注重职业人员的创新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学生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指导。在课程教学当中,融入更多资格考试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应建立就业或创业指导教育研究中心,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自己的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现机遇的机会,更好地面对毕业后的就业或创业问题。应积极发展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优秀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其日后的就业或创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加强和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使其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有利于就业或创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构建与企业全面合作的互动机制。大学生的能力使需要雇主来评价的,因此必须构建与企业全面合作的互动机制,建立与各类型企业的战略联盟关系,给予大学生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企业也应当企业意识到双方合作的重要性,加强与校方的沟通交流,不仅要通过校园招聘会和面试等形式来招聘大学生,也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程度,对大学的研究进行赞助,甚至参与到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讨论当中,共同参与大学生教育当中。在具体互动机制的构建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做起:第一,高校派专人与企业协商和谈判,明确出清晰的政策框架,做好系统的设计与安排,设立专项基金进行人才培养,提高合作的效果与成功率。第二,是要加强与政府间的合作。双方可以建立示范基地,着重培养当前政府继续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从优势互补、信息交流、业务合作等多方面拓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的渠道,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实施全过程的职业指导。当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容乐观,2013年更是被称为“最难就业年”。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校缺乏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得大学生在毕业之后的就业环境下束手无策。因此,高校不但要加强就业指导,更要实施全过程的职业指导。高校职业指导应从校、学院两级管理体制开展,重视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就业服务的管理与指导等工作,并派专职专业的老师参与其中。我们要明白,职业指导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反映到在大学当中,就是要从学生进入到学校一直到大学毕业这个阶段。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大型的职业招聘会、全校性职业信息专题讲座、职业选择的咨询服务等,学生从职业兴趣的探索发展到对职业更深的了解,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调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消除学生的悲观情绪,变压力为动力,乐观积极地走入职场、走入社会。

将就业能力开发植入课程体系。当前,高学历、低能力的大学生比比皆是,在就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受到挫折。对于这个问题,高校应当认真地反思,对教育课程做出适应性调整和改革,设立新的专业,将就业能力植入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求和市场反馈来设置课程系统,凝练一定的学科方向,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我们应当明白,课程的结构是知识结构的体现,大学生获得了怎样的教育,进而也是获得就业能力的基础。我们要不断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课程体系变得更加科学严谨,更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着重于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综合性以及创造性,可以建立一套适应高校实际情况的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加创业教育课程,为我国企业的创新发展而努力奋斗。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人才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优秀的高校教师队伍,因此一定要强化对高校及时的人才培养,使用一批在知识、技能和思想上都有一定造诣的指导老师。高校应加强对老师的培养,使老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对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加强教师的责任意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理论指导到实用技巧分析,增强学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高校要丰富教师的职业经历,鼓励教师到企业、政府部门挂职锻炼,特别是參与到政府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开题教师的思维, 丰富教师的职业经历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科研与教学水平,切实提高教师的就业指导能力。另外,高校也要重视大学生就业的反馈机制,跟踪社会对于大学生的需求,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展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这既需要高校的指导,也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的参与,共同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开拓大学生的就业路径。未来,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就业也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这绝不是任何一方能够单独解决的问题,学生们要明白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学以致用,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学校要明白,只有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高等教育才能注入新鲜的血脉;企业应当明白,企业的创新发展很大程度来源于具有强大创新活力的大学生;政府要明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各行各业优秀的人才,只要紧抓大学生人才建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开发路径 篇3

1 深度园林开发理念概述

目前, 深度开发已经成为了园林建设发展中的一个热点。在园林工程日渐普及的趋势下, 深度开发园林的价值和资源, 是实现园林可持续发展, 突出园林生态、观光以及社会价值的有效手段。而对于深度开发的解释, 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定论, 很多学者认为, 所谓深度开发就是从事物的表象走向深层, 挖掘出原本人们所没有注意到, 没有重视到的东西。这些内容包括历史文化、生活、生产以及民俗艺术等等, 不同的区域, 不同的民族, 园林的深度开发内容也不同。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们的身心解放, 为了能够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深度园林开发, 可以理解为满足园林自身层次的拓展, 实现自身潜能的开发而进行的活动。基于茶文化基础上的园林深度开发, 内容又丰富一些, 比如, 茶道的体验、茶文化的认识、茶产品的深加工、茶道精神的传承等等。正是因为茶文化与园林文化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 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因此茶文化与园林建设的结合, 必然会提升园林项目的深度开发价值, 也会对园林文化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

2 茶文化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我国园林文化源远流长, 园林文化因为地域、历史背景、风土民情的不同, 其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因此园林文化流派众多。茶文化与园林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同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 并且同样都具有地域性、历史性。所以说茶文化与园林文化的融合, 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加透彻, 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 对于精神领域的追求更加深入, 茶文化园林的建设发展也开始不断进行着纵向的延伸。茶文化在园林项目中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茶树的种植, 茶树在园林植被配置中的应用已经由来已久, 由于茶树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园林绿化主体中也占据重要的位置。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 在唐宋时期极为兴盛, 与茶相关的歌曲、诗词大量涌现, 文人雅士钟爱饮茶, 以茶会友, 抒发内心的伟大抱负, 因此茶文化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我国很多地区的园林建设都会借助茶文化的优势, 实现园林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提升。这其中茶树的运用最具代表性, 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园林工程, 茶树必然是绿化的主体, 通过清潭怪石, 奇花异草与茶树之间的相互配合, 相互协调, 达到一种文化与美景的融合。在我国很多园林建设中, 都离不开茶树的运用, 园林植物分为很多层次, 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植物不同, 茶树的特性与中下层植物设计的要求非常符合, 不仅富有色彩的变化, 与其他植物相比, 茶树的抗逆性也非常具有优势, 平均寿命长, 容易造型, 不易徒长, 管理也很容易。同时茶树的用途广泛, 实用性强, 因此非常适合在园林群栽或者是造型中应用。茶文化与园林建设的结合, 在绿色植被的设计和使用上必然会应用大量茶树, 茶树的造价低, 管理便利, 不仅节约了资金投入, 也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可谓一举多得。

3 基于深度开发理念的茶文化园林开发路径

基于以上对于深度开发理念以及茶文化园林的分析, 可以看出我国茶文化园林建设的深度开发, 是充分展现我国茶文化内涵以及园林文化精髓的有效手段。将茶文化的价值更加具体地呈现给人们, 是当前园林建设者以及设计者的责任。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3.1 茶文化园林中茶俗文化的深度开发

茶文化园林的主题, 必然与茶俗不可分割, 因此在推行茶文化园林的深度开发过程中, 对茶俗文化的开发是必然的。在以茶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区域, 人们都钟爱饮茶, “客来敬茶”, “以茶会友”, 这些都是茶文化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园林中随处可见的茶树, 到了收获的季节, 不妨随手摘来, 研磨蒸煮。当游客临至, 园林工作人员亲手为人们斟上一杯浓郁的茶, 让人们欣赏美景的同时, 也能够使心灵得到慰藉和舒展。另外, 在园林中, 茶树、茶园以及一些茶文化表演, 都是茶俗文化的体现, 比如, 信阳地区的茶文化十分悠久, 也十分著名, 那么如果在该地区建设茶文化园林, 为了能够体现当地人的茶俗, 可以将敬茶的程序作为表演展现给大家, 从茶具到冲泡, 都十分讲究, 在为游客准备茶水的时候, 茶具必须要清洁, 倒茶的礼仪以及敬茶的姿势等等, 都要严格遵守茶俗文化, 一边斟茶, 一边为人们讲解当地的茶文化历史, 以及茶的各种功效。不同的地区, 在文化园林深度文化开发的时候, 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将当地最为著名, 最具代表性的茶品以及饮茶风俗作为代表进行开发, 这实际上就是对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承。

3.2 茶文化园林中禅茶文化的深度开发

茶文化是综合了儒家、道家与佛家三家学说的综合性文化体系。因此茶与禅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儒家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 不仅仅在茶文化中, 我国众多领域都渗透着儒家思想, 中国居民骨子里, 以和为贵, 以退为进, 谦逊诚挚的品性都是源于儒学。道家与佛家在思想上有相似之处, 茶文化中的空灵, 淡然, 道法自然的思想都可谓“禅”。茶文化领域的学者大多重视研究儒学, 对于禅文化的研究稍显薄弱, 因此深度开发禅文化, 是对于园林工程, 文化基础的一个良好积淀。说到茶文化与禅, 这与当时茶学的起源也有很大关系, 在唐朝时期, 寺院僧侣热衷饮茶, 后经茶圣陆羽将寺院茶艺传播于天下, 因此茶艺表演以及茶文化中禅味非常之浓, 充分挖掘茶文化中的禅文化, 是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一种整合和利用。可以通过表演、宣传的方式, 让大家了解茶文化中禅的内涵, 认识禅茶文化, 在园林中修建一些富有禅意的建筑和庭院、山石、雕梁上提写茶诗。人们徜徉于其间, 一边品茗, 一边欣赏茶诗, 禅意必然会悠然于心, 心灵因此会得到洗涤。最后, 园林中可以建设有专门的禅茶场, 并为游客提供禅茶, 将佛法与茶叶的空灵之气相结合, 佛法的精妙, 会使人忘却工作与生活的困恼, 回归本心。茶叶的清香会带领着人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 同时禅茶文化开发当以“灵山寺禅茶之灵、净居寺禅茶之净”作为重点, 回归茶文化本身的意境, 这样才能够为人们的心灵提供一块休憩的净土。

3.3 茶文化园林中茶艺茶道的深度开发

说到深度开发, 肯定与一般的园林建设不同, 在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上, 也必然达到一种更好的效果。茶文化园林在实现深度开发的过程中, 茶道、茶艺是不可缺少的方面。展现茶道、茶艺的过程中, 人们对于茶文化的“和、美、清、敬、雅”内涵也会体会得更加深刻。展现茶艺、茶道的载体很多, 以茶艺表演为例, 不同的茶叶, 其冲泡的方式与技艺都是不同的, 人们在雅致的环境中, 观赏茶艺表演, 感受表演中所展示出的文化气息, 这是展现茶的生命与灵性的最直接方式, 也将品茶提升到了文化的高度。比如, 使用玻璃杯品饮的“毛尖茶艺”, 表演者所运用的玻璃器具要晶莹剔透, 同时双手要保持清洁, 茶是圣洁之物, 表演者要抱着谦卑、尊重的形态进行展示。在表演过程中, 投茶量要严格按照标准, 很多地区的饮茶风俗中有“细茶粗喝, 粗茶细喝”的讲究。在沏茶之前, 采用“回旋注水法”洗茶, 礼毕, 分上下三次注水, 可谓“有凤来仪”, 接着表演者为客人献上香茗, 此茶艺表演, 选用民族气息浓郁的茶歌为背景音乐, 基调轻快, 富有张力, 为人们营造了极为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样的园林中游玩、漫步和休息, 所感受、所体验的与游览普通园林的心境是全然不同的。这正是深度开发茶文化园林的目的, 也是优势所在。

总而言之, 在深度开发视角下的茶文化园林建设, 首先能够弘扬区域茶文化, 推动茶文化的复兴;其次是提升了园林工程的文化层次, 实现园林资源与茶文化的整合, 凸显了区域优势, 节约了园林建设的经济成本;最后, 深度开发茶文化园林, 是实现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 也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责任所在。

4 结束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茶文化与园林文化的结合是一种必然, 对于茶叶种植地区以及茶叶生产基地来说, 建立茶叶生产、茶文化、园林文化与区域文化、经济之间的纵向联系, 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能够带动我国茶文化的复兴, 构建区域特色经济产业, 园林建设过程中, 引入深度开发的理念, 将茶产品、茶文化、茶艺表演都融入到园林文化建设中, 这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广和普及了茶文化, 同时也会带动茶业的发展与进步, 是树立当地文化特点品牌, 形成产业链条的关键。碍于篇幅有限, 本文仅从三大方面对茶文化园林的深度开发进行研究, 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摘要:茶文化园林是基于我国茶文化的基础之上, 将园林建设与茶的有机结合, 营造一种更加富有禅意、更加宁静的自然风光区域。近些年来, 茶文化园林项目逐渐兴起, 很多以茶叶种植为主要经济创收的地区, 也开始积极进行茶文化园林的深度开发。本文针对深度开发理念下的茶文化园林路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深度开发,茶文化,园林开发

参考文献

[1]文南薰.普洱市茶文化园林发展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6) :3.562

浅析涂料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路径 篇4

但是,通过近几年深入学习营销学方面的理论和接触市场之后,突然发现,我们原来都错了。

因为,开发产品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开发而开发,也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销售而制造。

就涂料而言我且分析一下现今我们可以开发产品的实际通路。

其实涂料这东西,或者装饰材料这东西,并不是很神奇的东西,无非就是将具有某种特性的原料完全或者部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能够通过施工完成对墙体的装饰和保护作用的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是各种性状的产品,可以是粉状、膏状、或者水剂状的。这是从产品的储存状态而言的。也可以是水剂的、乳剂的、油溶性(或者溶剂性)的……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性状,最终的目的却还是半成品,只有通过合理的施工,才能完成从半成品向成品的彻底转化。

如果,我们把产品放在80年代末或者90年代初,涂料这东西由于来源比较单纯,仅就内外墙建筑涂料而言,就更简单了。只要你能够通过施工,完成从桶装或袋装半成品,完成从半成品向成品的转化,实现对墙体的简单保护,这样的产品就可以成为有效的产品,无论你的产品是否彻底环保(比如当时的聚乙烯醇类的内外墙装饰涂料、聚醋酸乙烯类装饰涂料)只要能够赋予墙体更多的保护、更多的颜色或装饰效果,不管你能否实现彻底的环保、不管你是否能够保证五年或十年以上的装饰成效,

都是一种创新,因为,聚乙烯醇从维尼纶(一种纺织专用的粘结或者主要拉丝材料),竟然能够成为有效的成膜物质,能够将色彩多样化和保护效果在墙体上实现,而聚醋酸乙烯乳液(一种木工或者纺织背胶主要材料)也被你完成了有效的转化。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篇5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旅游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主要方式已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庆阳市是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的开发要站在竞合发展的战略高度走出符合自己的开发之路。笔者以为,庆阳老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必须寻求与绿色生态、黄土高原民俗风情、特色历史等资源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要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延安红色旅游热区,发挥区域红色旅游资源整体优势, 实现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效应最大化。

【关键词】红色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3.009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承载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意志。进行红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红色旅游资源概念界定

2004年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2004一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这个概念最早正式出现在“121”工程中,即发展红色旅游的五年规划。该规划指出,要尽快加紧建设红色旅游资源的相关保护体系,但没有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念做出界定。笔者认为红色旅游资源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建立,包括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遗存下来的,在艺术、历史、社会学等方面具有革命纪念意义,具有纪念价值的建筑物、文物、遗迹,或者是可以移动的文献、工艺品等客观存在的实物及艺术、文学、制度等人类社会精神文化产品及其所承载的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历史和事迹。

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在社会学研究中,模式是研究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解释方案和理论图式。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思维方式[1]。简单地说模式就是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案或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文化遗产开发研究及其实践过程中,就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旅游经营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所应该采取的既能体现地方特色又能实现红色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开发形式和开发方法。沿着怎样的开发路径来实现资源的有效组织和配置,从而达到既定的旅游发展目标[2]。目前我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可概括为以下类型:即红绿结合模式、红古结合模式、红色演出模式、旅游节庆模式。

(一)红绿搭配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就是红色旅游资源借力于天然绿色资源而产生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我国250多个革命老区基本都位于丘陵和山区,具有植被覆盖率高、地貌多样等潜在的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有些红色文化旧址遗址本身就是风景名胜区,如享有“革命摇篮”和“绿色宝库”美誉的井冈山红色文化旅游区本身就是我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井冈山是我国红绿搭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典范。

(二)红古结合开发模式。所谓“红古结合”就是将红色旅游资源和当地的特色历史文化有机融合起来,把红色文化遗产的开发主题回归到历史文脉的人文精神中,真正做到古今相映生辉,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如革命圣地延安依托黄帝陵和黄河名胜壶口瀑布,将红色旅游资源和中华民族古老始祖文化遗址、黄河文明相结合开发,深受市场欢迎成为红古结合开发的典范。

(三)红俗结合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指把红色旅游资源与当地的民俗风情有机结合,做到红俗共赏。把红色历史文化遗产的精髓融入独特的地域文化之中,恰当展现地域文化,进而形成具有丰富多彩的旅游组合产品。素有“红色故都”的江西瑞金虽不具备井冈山同样品质的自然生态,但作为纯客家县,江西瑞金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客家民俗吸引着大量的海内外游客。瑞金通过把红色文化遗产和客家民俗文化资源的有力整合,极大地促进了其旅游业的发展。和江西瑞金一样的发展道路,贵州的黎平也是抓住了红色旅游资源,并结合侗族的特色传统风俗民情而开发的旅游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的欢迎。

(四)红色演出开发模式。该模式就是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包括有形的革命旧址遗址,也包括无形的非物质形式的红色戏曲、红色歌谣、民歌等,以演出的方式再现当年火热的革命场景。革命老区大都留下了大量具有震撼力的红色歌谣、戏剧等艺术形式,如《红色娘子军》、《当兵就要当红军》、《慰劳红军》、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诸如这些在革命战争年代所保存下来的红色歌谣,完全具备打造一场主题鲜明的歌舞晚会。例如目前比较流行的大型的实景实地歌舞演出《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等“红色文化经典”演出,韶山实景演出《东方红》都是成功的范例。

(五)旅游节庆开发模式。所谓“旅游节庆开发模式”即以红色旅游资源景观为内容,以红色旅游为主题,以红色文化为内涵,以红色精神为吸引点,以旅游节庆为媒介,用红色节庆做旅游文章,各革命纪念地可利用其独特的红色文化为主题举办红色旅游文化节[3]。作为开展现代旅游业的一种有效手段,红色旅游在全世界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当前,江西井冈山、瑞金、湖南韶山等地方举办的了形式多样的旅游文化节就是良好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完美结合。

三、庆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路径分析

保护和利用红色旅游资源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动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建设及培育新的旅游业经济增长极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红色旅游资源游主要是单一的开发模式,这种单一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位于庆阳南梁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是《纲要》中重点打造的全国100个经典景区之一,但目前庆阳的红色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庆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整体形象宣传缺乏广度、深度和力度,市场空间狭窄。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旅游展示形式单一,体验互动式项目少,市场主体发育程度不高,交通不便,远离旅游热点区域等缺点,这与庆阳尤其是南梁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所赋予的时代使命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远不相符[4]。为促进庆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庆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必须在坚守传统开发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区域合作、多元整合,探索一条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庆阳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庆阳红色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开发、挖掘、整合和保护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资源和非物质红色文化资源。笔者以为,庆阳要成为红色文化旅游热区,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必须树立竞合发展战略。竞合发展战略是针对主体旅游资源同质化的临近地域而提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战略。这种竞争是以合作、协同为基础的相竞相争。竞合的动力是以整个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为背景,以地方政府的相关利益为基础,以自由市场交易作为基本方式,以政府服务协作为基本补充,在充分发挥和塑造各相关地方和景区特色资源的基础上,最终建设成极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庆阳在进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时,在此战略指导下走组合开发模式。

组合开发模式路径之一即跨区域红红联合,即将庆阳红色旅游资源与延安红色旅游资源整合,红红联手,共同开发。这种模式可以提高整个陕甘红色旅游圈的影响力,使陕甘红色旅游目的地真正串联成一条线。一般而言,旅游资源同质化非常容易导致同质竞争, 但如果同质化的旅游资源经济主体相互合作,协同规划, 共同宣传和合作经营就可以集中资源优势,扩大其红色文化旅游规模,提升该区域和景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所以说红红联合是适用于相邻的区域间的合作,也适用于不相邻的区域间的合作。就以红军长征为例,从江西到陕北,纵横10多个省,只有进行跨区域的联合,才能真正形成红色旅游带,形成宏大的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只有这样红色文化旅游才会更具有吸引力。故“红红联合开发”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必经之路。区域间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合作的实践也早有先例。 2004年4月,上海、北京、江西、福建、河北、广东和山西等省市签署了《郑州宣言》,提出“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旅游大潮”口号,倡导“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市场共建、利益共谋”,拉开了红色旅游区域合作的序幕。2004年8月,国家旅游局宣布“红色旅游”工程启动。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国重点建设以10大“红色旅游基地”、20个“红色旅游名城”、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骨干体系,定2005年为“红色旅游发展年”。“重走长征路”、“战地重游”、“英雄城市游”、“伟人故里游”等主题旅游线路相继出现。

组合开发模式路径之二即多元整合。多元整合是红色旅游发展的重点。庆阳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仅靠红色旅游还远远不够,必须寻求与绿色生态、黄土高原民俗风情、特色历史旅游等资源相结合,把周先祖不窋墓、周祖陵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石窟寺、子午岭森林公园,秦直道合水段与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南梁革命纪念馆景区进行合理设计,全面融入庆阳旅游圈。让游客在感受近代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也可欣赏子午岭丰富的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并可领略周先祖开创的华夏农耕文明和传统的北石窟佛教文化的精神内涵,真正达到了红色文化与优美生态和悠久的历史文明交相辉映。庆阳红色文化旅游在多元整合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体验参与型旅游项目的开发。传统的观光讲解模式使游客了解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的、文化的内涵,重温那段光辉的革命历史,体验型旅游项目开发则是增加游客滞留时间的有效手段,这是增加庆阳红色文化旅游地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在多元整合过程中,针对庆阳非物质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也是推动庆阳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举措。众所周知,庆阳民歌享誉“黄土歌魂”,《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是当年唱遍全国的红色经典歌曲,评剧戏曲片《刘巧儿》也享誉海内外。对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设计开发在保留其红色文化的底蕴前提下遵循市场运作模式,借鉴现代工业技术的做工考究精细、外形包装的光鲜精美等人性化的设计优点,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设计包装以扩大庆阳红色文化旅游宣传,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笔者认为迅速转变传统的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的口头传承方式,进行多渠道的传承方式记录,如文字记录、音像记录、数字化记录等。在此基础上创作并正式出版在庆阳老区真正发生的革命故事、革命先烈的事迹及产生的革命英雄人物、革命文艺等,要以图书、磁带、光盘(CD或DVD)的形式出版发行,扩大发行渠道,利用互联网,建立属于庆阳自己的互联网站进行网络宣传,或者与一些著名的、大型的网上书店合作,如“亚马逊书店”“当当书店”等,还可以以赠送的形式赠予国内外规模比较大的公立私立图书馆收藏传阅。庆阳非物质红色旅游资源还可以改编制作,如把庆阳红色经典民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 改编、翻唱成现代流行歌曲《再唱咱们的领袖毛泽东》、《新绣金匾》、《再唱军民大生产》等等。这些新改编的民歌能很好地迎合青少年们的兴趣,赢得他们喜爱的同时也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与熏陶的教育目的;还可把评剧戏曲《刘巧儿》进行改编搬上银幕和舞台;同时深挖庆阳红色文化内涵,拍摄制作《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亦称南梁政府)、《习仲勋在南梁》、《陇东中学》等纪录片在中央媒体播放;改编并制作流行的网络游戏,如“城堡战役”等,绝对会赢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四、结束语

在当前红色旅游蓬勃发展之际,作为陕甘宁边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陇东分区(今天的甘肃省庆阳市)要抓住发展机会,借助国家对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规划庆阳红色旅游产业。结合红色旅游资源的特性与区域特征,庆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应该走出一条符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坚持组合开发模式,发挥区域红色旅游资源整体优势,使红色旅游资源的作用真正融入到庆阳的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红色文化的功能和效应的最大化。庆阳老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的组合开发模式,将使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真正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亮.宜宾市古镇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战略探讨[D].重庆:西南大学.2008:123.

[2 张媛.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10.

[3]尹晓颖.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 2):6-7.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 篇6

重视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新农村各方面建设都需要新型农民积极参与, 无论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还是乡村环境治理、农业的产业化经营等, 都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积极投入。显然, 提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农民的技术能力和经营意识, 都需要一个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可以说, 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内容就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 发掘农村人力资源的潜力。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需要。据国家某宏观经济研究院统计, 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 我国农业生产需要的合理劳动力在1.5亿左右, 在4.98亿农村从业人员中, 约有3.5亿的农村劳动力相对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需求而言, 显得过剩。扣除进入乡镇企业就业的1.28亿人、在其它非农产业就业的2200万人和进城打工的8000万人, 农村现阶段绝对剩余劳动力为1.2亿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首要的前提是进行人力资源开发, 特别对农民进行技能技术培训, 提高他们的素质, 增强他们进城就业的能力,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合理地流动。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乡村民主管理的需要。无论一个国家引进多少现代化的政治和行政管理, 倘若实现这个制度的人未从思想、心理和行动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 能够顺应和推动现代经济和政治管理的健全发展, 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能流于形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实现民主管理。在实现乡村民主管理的过程中, 不能忽视民主主体———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民主意识的增强。要通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进而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所确定的目标———民主管理。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薄弱, 投入不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解决“三农”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是旧有制度安排并未完全被打破, 投资偏向也未得到彻底纠正, 致使广大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薄弱、投入不足。据资料显示, 目前农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有1亿人, 在4.98亿的农村从业人员中, 大多是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 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仅占5%左右。我国教育支出所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一直在3%上下, 低于发达国家5.3%和发展中国家4.3%的平均水平。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缺乏组织性, 处于低效状态。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尚处于原始性和自发性阶段, 从农村人口流动的无序性可证明这一点。一方面, 在农村贫困地区, 那些素质低、劳动能力差、思想观念落后的人, 长期习惯于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 满足于现状, 自愿移民者寥寥无几;另一方面, 那些素质高、劳动能力强、富有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人不满足现状, 不满足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 加上农村发展缓慢, 对人才重视不够, 高学历人才往往不被重用, 于是许多专业人才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 纷纷离开家乡, 致使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人才存量少, 人力资源严重不足。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忽视对农民健康的投资, 农民身体素质差。对农民健康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一点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现阶段, 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的投入大大落后于实际需要, 办医形式和农民的健康保障制度受到较大影响, 农村公共预防和保健服务薄弱, 卫生基础设施条件较差, 农村人力资源健康水平提高缓慢。据估计, 因病致贫、返贫的农民占贫困户的30%~40%, 有的地方甚至高达60%以上。据《中国安全生产报》报道, 在煤矿、建筑和危险化学品等高危险行业的死伤人数中, 农民工的比例高达80%以上。此外, 在我国患职业病的人数中, 农民工占一半以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

1.大力发展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 (1) 要不断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技能培训;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教学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 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促进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 (2) 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3) 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及时掌握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状况, 调整培训方向, 既要研究城镇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 又要考虑农业、农村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还要探索向国外劳务输出的需求, 使接受教育培训的劳动力能够实现有序转移。 (4) 要加强对农民基本素质的教育, 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和市场知识培训, 让农民有谋生的一技之长。

试析学校档案的开发利用路径 篇7

为了推动学校的良好发展, 必须改革教育体制, 并创新管理内容, 继而优化教学内容。当然, 学校为了把握住发展的方向, 必须加强对档案的开发利用, 并对档案进行管理, 从而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对学校中档案进行开发利用, 其实对学校做好信息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其重要性比较大, 学校只有将档案汇集在一起, 才能对学生、科研、教学等予以有效管理, 继而完善教育的各个环节, 提高教学和管理工作质量。

二、学校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档案储存空间不足。由于档案包含纸质和电子形式, 所以学校在保存档案过程中, 必然需要将档案资料存储在一定的空间内。然而, 长期以来, 学校的档案资料繁多, 需要有充分的空间, 尤其是诸多纸质的档案资料会占据空间较大的档案室, 但一些学校的档案室面积较小, 所以为档案的开发利用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而部分学校对档案开发利用以及管理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学校在开发利用和管理档案过程中, 必须将不同性质的档案加以分类, 分为科技、声像等档案, 而对这些档案的管理却有严格的要求, 需要档案室具备一定条件的设施, 而必然会耗费学校部分资金, 所以降低了学校开发利用档案的积极性。

(二) 档案开发利用意识淡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 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上, 并对现代信息技术予以高度重视, 但对档案的开发利用意识淡薄, 认为档案对学校教学和管理并未起到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档案的开发利用的兴趣不浓厚。在传统的思想下, 档案系统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 档案资源未能得到高效的开发和利用, 档案的价值没有得以体现, 因而严重地制约了档案利用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此外, 一些学校认为档案只是具备查阅、调阅的功能, 所以对其加以开发利用的意识不足, 继而限制了档案的开发利用。

三、对学校档案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的路径

(一)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某学校在发展过程中, 充分意识到档案开发利用的价值, 通过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从而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档案。第一, 学校应该转变传统观念, 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意识, 坚持以服务意识做好档案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 继而做好档案服务工作。第二, 对档案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发。学校在开展教学、科研等活动过程中, 都会将相关内容加以记录, 所以这些资料都是档案开发的主要对象, 因而档案管理部门一定对教学、学生资料等档案进行合理开发, 从而为学校日后教学和管理等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第三, 学校还应该加强档案管理和利用意识, 通过将档案予以完好的保存, 然后查询到有价值的资料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提供有利保证。

(二) 健全档案存储结构。学校在开发利用档案过程中, 通常会对相关档案进行管理, 所以学校必须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 通过健全档案储藏结构, 使得开发的档案资源得以有效管理, 然后对档案加以利用, 进而实现档案的价值。

(三) 运用信息化技术对档案进行管理。学校将档案开发完毕后, 必须体现档案的价值, 通过将档案利用在各个方面, 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质量。在利用档案过程中, 学校一定要运用信息化技术, 对档案进行管理, 将档案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

四、结束语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 必须对档案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 因为档案中包含着重要的信息, 其价值为提升教学和管理质量具有巨大的作用。当然, 对学校档案开发完成后, 需要对其加以管理, 然后在教学、科研过程中, 对档案资源予以充分利用, 继而确保学校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然而, 在对学校档案进行开发利用过程中, 由于相关人员的素质偏低, 档案信息化管理力度不足。总之, 在多种因素下, 学校档案未能得到高效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酆雪娜.新时期学校档案的开发利用[J].兰台世界, 2011 (z1) :98.

[2]何玉辰.学校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浅述[J].管理观察, 2012 (21) :115-116.

高职院校品牌个性开发路径研究 篇8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职院校教育品牌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已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的选择。由于高职院校品牌研究还不够成熟,高职院校品牌塑造和培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定位不明、竞相模仿、盲目追求“大而全”等问题,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高职院校只有努力创建教育品牌的内涵式和个性式发展,才能获得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高职院校的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是品牌最有价值的东西,它可以超越产品而不易被竞争品牌模仿,是品牌价值的核心和灵魂。高职院校品牌个性是高职院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聚在学校名称中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社会认可程度和消费者的认同程度,它通过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科研水平、教学质量以及综合实力凸显个性,实现品牌经营的独特性。高职院校品牌个性集中体现在其办学特色的独特性、先进性和发展性。

高职院校品牌个性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高职院校品牌定位、高职院校品牌内涵、高职院校品牌个性、高职院校品牌策略、高职院校品牌文化传播等多方面,不能简单靠某一项策略来完成,具有积淀性和系统性。特色职业技术院校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要有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反复过程后才能形成,它既是对职业技术院校综合校力的一种体现,又是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标志。

2 高职院校品牌塑造现状透析

高职院校在品牌塑造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很多院校千篇一律,随大流,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缺失、品牌个性荡然无存,造成高职院校“品牌”建设“空心化”。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建设粗放

由于我国高校品牌建设起步较晚,高校的品牌意识普遍较弱,品牌理念还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在办学上,过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能将学校的资金、教师、科研专利等高校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品牌建设浮光掠影、急功近利。虽然不少学校开始重视学校品牌的作用,但缺乏对学校品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缺乏实质性进展。

2.2 定位不准,职业特色不强

高职院校对品牌定位没有清醒的思考,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品牌定位中不仅体现出高等性与职业性的结合,还需要体现行业背景与相关市场的特色。但是事实上定位不准、定位雷同,办学盲目跟风,办学缺失理性等现象普遍存在,其结果导致院校的教育模式模糊,缺乏相对稳定的办学目标,没有形成贯穿始终的品牌主线,造成品牌形象“弱化”,最终将无法建立强势品牌。

2.3 品牌内涵缺失,忽视文化传播

品牌的一半是文化,高职院校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规划差异化、个性化的品牌核心价值与品牌识别。但在实践中这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一方面忽视品牌的内涵与个性,忽视高职院校品牌的本质,盲目进行商业炒作;另一方面却认为只要自己扎扎实实地提升高职院校质量,高职院校品牌就自然而然形成了,忽视高职院校品牌文化的传播。以现象看本质,只有大力实施品牌文化营销,创造良好的人文营销环境,加强文化的有效传播才是实施品牌战略的有效途径。

2.4 组织管理缺位,品牌评估不完备

品牌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品牌管理过程的顺利实施和品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在高职院校品牌经营过程中学院管理制度与品牌管理内涵不吻合,品牌管理制度缺位严重,使品牌经营无人负责呵护,相关策略得不到长期持续的贯彻,其结果再好的规划也无法落到实处。品牌管理需要由科学发展观引导,不能仅靠外延扩张和数量、规模取胜,而是要靠科学的管理体系用心做教育。

3 高职院校品牌个性开发路径

3.1 品牌定位与学院特色文化

3.1.1 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高校品牌塑造的核心,品牌定位的本质。伴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向大众化的迈进,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逐步多样化,层次不断增加,结构日趋复杂,高等教育市场分化也越来越细,这种细分化市场的多样性,也给高职院校合理定位彰显特色提供了契机。高职院校品牌定位可以根据学校的规模、教学水平、实训实验技术条件、目标消费者和综合实力等相关因素,体现自己特色的办学目标、办学规模和层次及职业培养方向。从不同的维度具体分析高职院校品牌培育的一些基本策略,在教育细分化的市场中合理定位、独具特色,以特色创造品牌,以品牌强化特色,这样才能凸显在同类院校中的竞争优势。

3.1.2 注重加强高职学院的特色文化

任何品牌的背后都有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一个成熟学校的品牌应该具有独特的学校文化。大学品牌个性彰显出来的是大学精神,是大学特色文化的外化表现,大学的精神越突出,个性就越鲜明,魅力也就越独特、越持久。对于办学历史不长的高职院校来说,培育特色的大学文化精神至关紧要。为此,高职院校在品牌建设方面首先把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着重考虑学校的传统历史、地域文化、学科专业特色等综合影响,提炼自己人文价值,并在次基础上确立高职院校独具特色的校训、校风、校歌。同时注重改造全体师生,凸显文化自觉精神,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的企业精神文化。要特别防止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下技术理性使人“物化”、“器化”的危险,涵养师生心灵,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知识、技能、思想、道德的诞生之地,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

3.2 品牌专业与学院内涵建设

院校内涵建设是对学校组织、利用教育资源所取得的突出教育效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成果的概括。而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应通过建设特色品牌专业为龙头,科学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规模、质量、品牌以及院校文化为阶梯,实施名牌战略,实现高职院校的跨越式发展。

品牌专业是形成高职办学特色的基础,品牌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品牌专业建设涉及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实践技能、训练条件等建设项目,必须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既要有短期的计划,又要有长期的建设规划,既要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特色,又要不断提升专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

其次以转变观念为先导创新教学。品牌专业建设要把转变教育观念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突出特色品牌,以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创新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树立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

第三应该加大品牌专业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完备的软硬件设施是品牌专业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基础,拥有一支业务水平高、勤于钻研、充满朝气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高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鼓励品牌专业教师走出去,广泛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同时应该加强品牌专业的宣传,广泛地向考生和家长宣传品牌专业的定位、办学条件及特色,参加校外各类技能比赛活动,展示品牌专业学生的技能和精神风貌,使品牌专业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竞争力不断提高,与竞争对手比较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3.3 品牌形象塑造与满意度工程

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利于学校稳定师资队伍和吸引人才,可以优化和拓展学校生存的发展空间,盘活办学资源,为学校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它既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转换为有形的物质财富,从而促使学校在良性循环中不断优化,产生一种“马太效应”。高职院校品牌塑造应该从学校的实际情况看,全面深入地运用CIS,对其特定的理念、行为和视觉识别系统,进行精心设计和策划。一是要对理念识别进行系统的提炼,具体通过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风、校规等表现,标示着高职院校的社会定位、办学特色和行为标准。二是建构高职院校行为识别系统,为此,学校除了开展正常的学校教学和管理活动外,还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改革、学校科研活动,特别是专题型传播活动引导舆论,传播学校的良好品牌形象。三是对高职院校视觉识别系统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学校名称、校徽、校门、校训、校服、用品(办公、通讯、宣传)规格与标志、学校建筑布局与主体色调、学校的文化设施、校园环境等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这些视觉元素能够生动地体现了办学理念、文化特质、行为规范等,静态地展现学校独特的品牌形象。

高职院校品牌存在的真正领域是受众,他们对于某一高校的全部体验是品牌形象,形象工程的真正价值通过现阶段的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来衡量的。因此必须狠抓学院的整体建设,提高学生、家长、政府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体验者的满意度。主要内容包括,高校教学水平的满意度工程、高校学术水平的满意度工程、高校功能的满意度工程、以及对校园环境和交通的满意度工程。高职院校应从细微处着手,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建设的所有方面入手,突出人性化,真正建立一个生态型的现代高职院校,让利益相关者能从自身的体验中达到满意,并产生出对利益相关者的强烈吸引,使之成为一个令人向往和兴奋的高职院校。

3.4 品牌整合营销与传播

院校品牌营销与传播就是品牌识别推广,它有助于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学院建设中的“亮点”,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累积和沉淀品牌的优势资产。因此,富有个性化的整合营销与传播对高校品牌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进行品牌整合营销呢?制定明确而富有远见的营销与传播战略是首要因素。营销与传播战略主要涉及营销与传播教学名师、显著学术和教学成果、优势学科、专业和精品课程、优秀学生、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好的有影响力的事件、求学环境、发展教育的潜力等等,这些应始终成为营销工作的重心,吸引国内外人士的关注。

持之以恒的加强品牌对内对外营销与传播。一方面将本校发展方向、大学精神、价值观、行为规范、法规政策等传播给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以增强他们的认同感,促进他们对高校品牌建设的参与度。另一方面使地方、公众、社会及地方政府对高校形成从知名到完整认知,造就期望的联想,产生高校偏好,累积和强化高校品牌拉力,提升原有的品牌体验。

大力整合媒介传播,积极推广校园文化。要正确选择推广媒体,确定推广的目标和对象,综合性地采用校友资源、学术会议、论坛、成果展览、公益广告、公关、网络传播等方式举办大型推广活动,将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融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寓于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增强人文环境的育人功能。积极参与、承办国际国内教育教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术发展的各项交流活动,以扩大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3.5 品牌质量控制与管理

高职教育的品牌化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管理体制。完善院校品牌建设的控制体系应该优化高校行政的服务职能上,积极探索与市场合作的机制,整合高职院校区域内的社会资源,制定有利于高校品牌建设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传播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等;同时对品牌建设进行及时评估与维护,对高校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打造品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改进和优化。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高职院校教育品牌的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已成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的选择。文章分别从品牌定位与学院特色文化、品牌形象塑造与满意度工程、品牌整合营销与传播、品牌专业建设、品牌质量管理与评估等五个方面对目前高职院校品牌个性塑造路径进行阐述,为进一步创建高职教育品牌的内涵式、个性式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教育,品牌塑造,品牌个性

参考文献

[1]张锐,张燚.高校品牌形成的驱动机理及塑造方法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汪永平,徐澄.多维文化视角中大学品牌的内涵[J].辽宁教育研究,2005,(12).

[3]谭宏,张锐.高校品牌学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张娟.基于品牌理论的高校品牌塑造[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5]代海涛,藏良运.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个性的创建[J].教育探索,2006,(3).

[6]李光斗著.品牌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开发路径 篇9

近些年来,互联网得到迅猛的发展,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4.2亿[1],然而,作为其基础支持的路由系统却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路由条目急剧增加,严重地消耗了路由器的计算资源,同时网络阻塞、拥挤、攻击等也会引起网络的失效或不稳定, 它们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互联网的性能。

一体化网络网[2]的提出,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一体化网络是一种新的基于身份位置分离思想的网络体系架。一体化网络体系模型与理论提出接入标识、交换路由标识及其映射理论,建立广义交换路由的概念与机制,在支持安全和移动的基础上实现网络一体化。

延续一体化网络的设计思想,本文实现了一种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

1 研究背景

针对核心网域间路由,传统网络主要存在可扩展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问题。路由可扩展性[3]主要关注于转发表(FIB)的大小和路由更新的频率。网络用户的剧增、流量工程、策略路由等技术的应用,导致路由前缀不可聚合,使得路由条目呈非线性增长,是限制路由可扩展性的主要原因;路由可靠性[4]主要关注于网络拓扑改变时,路由协议能否快速收敛,提供持续通信的能力。现有域间路由协议BGP只提供一条最佳路由,在路径失效时,需要等待下次收敛才能继续通信,而且域间路由更新的频率十分高,使得收敛时间长达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是降低路由可靠性的几点原因。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在一体化网络中采用了域内与域间路由相分离,核心网和接入网路由相分离的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核心网域内采用本地标识进行路由,域间采用自治域号(AS)进行路由,保证路由条目的稳定和缓慢增长,提高了路由可扩展性。同时域间路由引入路径标识(PID)标识多条转发路径,在原先的路径失效时可以快速地切换到其他路径,保证了路由的可靠性。

2 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的设计

多路径路域间路由方案主要分为控制层和转发层两部分,其中控制层基于目前经典的域间路由协议(BGP),主要实现路由的发现、通告和更新。转发层基于Linux内核协议栈,主要实现通告路由的数据包封装解封和转发以及链路失效时的快速收敛。

2.1 控制层的设计

边界网关路由协议(BGP)[5]是目前主流的域间路由协议,它是一种路径向量协议,在AS之间传递网络可达性,并且可以通过检查AS_PATH属性来避免环路。多路径路由方案在域间采用AS号路由,为了标识多条路径引入了路径标识(PID)和下一跳路径标识(NEXT_PID),从而可以在AS之间通告多条路径。其中PID为从源AS到目的AS之间顺次经过的所有AS号的哈希值,而NEXT_PID为此路径下一跳AS到目的AS之间所有AS号的哈希值。

基于图1的拓扑图,分析AS 100和AS 200之间传递的UPDATE包的NRLI信息,其基本通信流程为:

(1) 首先AS100和AS 200分别计算本地的AS号生成本地路由信息,并且在建立邻居关系以后直接发送给对等体路由器。如AS 100就将〈100,HASH(100),HASH(100)〉发送给AS 200。

(2) AS 100和AS200在收到AS 300通告的路由后,会在邻居关系建立后,将收到AS 300的路由的PID替换为NEXT_PID,将本地AS号加入路径属性中,重新计算PID,然后传递给对等体路由器。如AS 100将〈300,HASH(100,300),HASH(300)〉发送给AS 200。

(3) 在下次通告时,AS100和AS 200获得了到达对端路由器的信息,及时地通告给对等体路由器,如AS 100将〈200,HASH(100,300,200)〉发送给AS 200,这时AS 200就知道了两条可以到达AS 200的路径,实现了简单的多路径。

2.2 转发层的设计

目前的路由器基本都运行在Linux系统中。因为Linux内核[6]提供了完善的网络功能,本方案也是基于Linux内核协议栈。Linux内核协议栈是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从上到下依次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网络接口层。其中网络层负责处理网络中的数据包,包括数据包路径的查找、转发、接收等工作。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的数据包头主要由传统数据包头和PID、AS号和Local Identifier组成。其中PID和AS号字段用于域间路由使用,Local Identifier用于域内路由使用。

多路径域间路由数据包转发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收到数据包需要按如下步骤进行转发:

(1) 检查PID字段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则匹配AS号,根据匹配项填充PID字段,根据查询到的PID进行平面查找内核路由表,并将数据包转发到相应的端口上。

(2) 如果PID字段不为空,则用平面查找方式匹配PID,如果有匹配项,路由器根据匹配项转发到对应端口;如果没有匹配的PID,再根据标志位,置位的路由器可以按匹配目的AS号的方法对数据包进行转发,没有置位的则将数据包丢弃。

(3) 当数据包跨出本AS域转发到下一个AS域时,PID字段需替换成路由条目中NEXT_PID;当PID为本地AS的哈希值时,表明数据包此时已经到达目的AS,此时需交由域内路由协议用Destination Local Identier进行转发。

3 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的实现

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实现模块图如图3所示,其中控制层模块主要实现UPDATE消息的产生、交互和处理,并且提供了一些配置和显示命令。在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中只需要修改NLRI模块、UPDATE消息处理模块、平面路由表模块和配置、显示命令模块,其他部分可以沿用BGP的设计。RTM模块主要实现控制层和转发层之间的交互,原始数据包的提交和路由信息的下发。转发层模块实现平面转发表的构建、数据包的封装和解封,以及具体的数据包转发流程。

3.1 NRLI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在AS之间传递路由可达消息。在BGP中被设计成〈长度,前缀〉二元组,为了兼容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需要修改成〈长度,前缀,PID,AS〉四元组,使之既可以满足多路径域间路由的需要,也可以兼容现有的路由方式。

3.2 UPDATE消息处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UPDATE消息的发送和接收。在BGP当中用来在对等体之间传递可用路由前缀、撤销路由等,在多路径域间方案中需要修改数据包发送函数和接收函数,使之能够正常地传递新的网络可达性信息,同时需要修改包安全性检查等函数,使之能够不被错误地丢弃。

3.3 平面路由表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在控制层维护核心路由表,并向转发层下发最佳转发信息。BGP的路由表是基于最长前缀匹配的方式查找的,用二叉树具体组织。在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中需要将其平面化,利用PID和AS号来检索域间路由,利用HASH算法将路由节点信息存储在一个双向链表上面,实行了精确查找。

3.4 配置、显示和调试命令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多路径域间路由协议的配置,并且提供了一些显示核心路由表、对等体状态等的显示命令,还有一些路由器故障时的调试命令。相对于BGP,在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中添加了以下的命令:

(1) 路由显示命令

通过该命令可以遍历多路径域间路由协议的核心路由表,显示具体路由信息,即到目的AS的具体路由信息,包括PID、NEXT_PID和具体路径显示。

(2) 路径选择命令

因为在多路径路由方案中,在控制层可以发现多条路径,通过该命令可以选择控制层向转发层通告的最佳路径,在当前链路失效时选择备份路径下达到转发层,实现链路的快速收敛,最终完成了转发路径的可控。

3.5 RTM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转发层模块和控制层模块之间的消息交互。多路径域间路由协议在控制层拥有自己的核心路由表,但最终对转发其作用的是转发层的内核路由表,但是控制层不能对内核路由表直接起作用,该模块实现了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它们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套接字NETLINK起作用的,在公共消息格式中添加标识路由所需的PID、AS号和NEXT_PID等信息,满足标识路由在转发层的需要。

3.6 平面转发表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多路径域间路由在转发层核心路由表的维护,当需要出路网络流量的发送和接收时查询该路由表。

Linux内核的转发表是基于网络掩码的HASH表组织的,根据不同的网络掩码长度被组织成不同的HASH表。因为IPv4使用32位地址,所以IPv4中有33个不同的网络掩码长度,可对应于一个IP地址。fib_table数据结构来描述路由表。fib_table结构包含一个由33个指针组成的向量,每个指针对应一个网络掩码并指向一个类型为fn_zone的数据结构。Fn_zone结构将路由组织成HASH表,因此通向目的网络的路由,如果网络掩码长度相同,就被放在同一个HASH表内。每个单独的子网对应一个fib_node实例,用变量fn_key(网络掩码)识别,它的值就表明该子网。在查找函数fn_hash_lookup中,也是通过遍历路由表搜索关键词fn_key,获得最终结果。

多路径路由方案中,转发时需要检查PID,并根据PID进行检索和转发,因此需要修改转发表,使之可以根据关键词PID进行查找。在查找时,只需要根据PID进行精确匹配,而不用计算网络掩码。在修改后的路由节点fib_bgp_node中,添加了PID的信息,使得修改后的路由表fib_bgp_table可以根据PID为关键词索引。路由表结构如图4所示。

3.7 数据包封装解封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数据包中标识的转换,Linux内核中采用IP地址进行路由,而在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中,在域间有需要才用AS号路由,因此需要在发送数据包时,添加PID、目的AS号和源AS号等信息,但为了兼容现有的网络架构,方便现有网络其他服务的处理,在数据包进入网络层前,去除PID、目的AS号、源AS号等扩展选项。只是在数据包离开网络层后,才增减以上扩展选项。修改后的数据包头如图5所示。

3.8 数据包转发处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基于PID的数据包转发,同时维护一个PID、AS号和NEXT_PID一一对应的查询表,实现到目的AS路径标识PID的填充。Linux内核是基于IP地址前缀路由的,而在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中是基于AS号,在查询平面转发表要使用PID,如果数据包是终端第一次经过路由器时,不存在PID等信息,需要根据目的AS号添加PID等信息,还有域内路由时根据设计要使用Local Identifier,只有在数据包进入Linux内核网络层前,进行了该模块处理,才能完成标识路由的功能。

4 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的功能验证

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的功能验证,主要包括控制层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路由发现和转发层基于路径标识的数据包正常转发。

4.1 测试平台及拓扑

全部系统采用普通的x86系列的PC;测试环境的核心网路由器配置至少两个以上的网卡,无线或有线均可;所有充当路由器都应该安装Linux操作系统,内核版本为2.6.28;测试的拓扑如图6所示,对各个功能实体进行地址和路由配置,在所有路由器都需要安装文中提到的修改后的BGP路由软件和相应的内核软件。

4.2 控制层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路由发现

AR1为AS号为100的一台路由器,AR2,AR3分别为AS号为200,300的路由器,其中AR1的BGP配置如图7所示。

其他路由器配置与AR1类似,通过配置使得AR1,AR2,AR3之间建立了EBGP关系对等体关系,通过show ip bgp命令查看AR1的路由表,内容如图8所示。

AR1学习到了到达3个AS域的路由信息,学习到了到本地AS域100的路由,其中PID和NEXT_PID一致,并且默认权重为32 768;到达AS域300的路径则有两条,分别为“300 i”和“200 300 i”,表明到达AS域300的路径可以是直接到达AS域300,PID为f78aac78,NEXT_PID为809d3a90,也可以是通过AS域200到达AS域300,PID为7a5f1fe8,NEXT_PID为33f960c4,可见PID和NEXT_PID均不一致,可以通过PID和NEXT_PID区分不同的路径,通过测试,可以看出本方案在控制层可以正确地发现基于路径标识的多条路径。

4.3 转发层基于路径标识的数据包正常转发

基于路径标识的数据包转发是多路径域间路由的重要功能,首先用AR1向AR2发送ping包,也就是AS域100向AS域200发送ping包,在AS 200的内核编写打印语句,打印出数据包添加的PID,NEXT_PID和AS号,结果如图9所示。

可见,在ping包已经正确地添加了域间路由所需的PID,NEXT_PID和AS号等信息。利用wireshark抓包工具进行测试,可以成功地获取icmp包,证明两个AS域之间可以实现基于路径标识的数据包转发。

5 结 语

在实际搭建的拓扑中,实现了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路由方案,并且进行了功能验证。结果表明,可以正确地发现多路径路由,并且可以实现基于路径标识PID的数据包转发。本文实现了基于路径标识的多路径域间路由方案,快速实现链路失效时的重新收敛,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FULLER V.Scaling issues with routing+multihoming[C].[S.l.]:Plenary session at APRICOT,the AsiaPacifcRegional Internet Conference on OperationalTechnologies,2007.

[2]张宏科,苏伟.新网络体系基础研究:一体化网络与普适服务[J].电子学报,2007,35(4):593-598.

[3]MEYER D,ZHANG L,FALL K.Report from the IABworkshop on routing and addressing.IETF RFC 4984[EB/OL].[2007-09-21].http://www.ietf.org/rfc/rfc4984.txt.

[4]CAESAR M,SUBRAMANIAN L,KATZ R H.Rootcause analysis of internet routing dynamics.Technical Re-port UCB/CSD-04-1302[R].U.C.Berkeley:Departmentof Computer Science,2003.

[5]REKHTER Y,LI T,HARES S.A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4(BGP-4).IETF RFC4271[EB/OL].[2006-01-16].http://www.ietf.org/rfc/rfc4271.txt.

[6]BENVENUTI Christian.深入理解Linux网络技术内幕[M].夏安,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7]郭华明.标识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8]王立平,崔智林,马力.基于OPNET仿真平台的MANET路由协议性能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4):71-74.

开发路径 篇10

关键词: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路径

文章编号:978—7—80712—971—4(2012)01—072—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陕西地处西部内陆腹地,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且分布极不合理,已成为制约陕西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快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促进陕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陕西水资源的特点

(一)总量不足

陕西年均降水量686.8毫米,仅占全国的2.3%。全省水利年取水量85.3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7.25亿立方米、地下水38.12亿立方米;在风调雨顺年份,年用水量84.43亿立方米。农村及城镇生活用水11.51亿立方米,基本解决了用水难问题,但遇到干旱期稍长时,水资源则供不应求。

(二)人均量低

全省人均年拥有水量1288立方米,为全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的51%。亩均耕地可利用水资源量为772立方米,为全国亩均占有量的42%。其中陕北、关中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500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量只有200多立方米。

(三)分布不均匀

陕西以秦岭为界分属于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长江流域占全省面积的35.4%,但水资源量却占全省总量的71%;而黄河流域占全省面积64.6%,但水资源仅占全省总量的29%。其中关中地区,水资源总量只有78亿立方米,人均年拥有水量380立方米,比国际上公认的绝对缺水线还低120立方米。从降水来看,分布也很不平衡,陕北一般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关中地区一般为550—700毫米,陕北一般为800—1000毫米。

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陕西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7%,人均水资源分别为世界和全国水平的12.5%和51%,亩均水资源量为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的36.1%和42%。足见陕西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

(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陕西山、原面积占其总面积的80%以上。山高坡陡、原高沟深的地貌特点,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3.7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66.9%。

(三)河堤防洪标准偏低

部分地区缺乏防洪意识,河道堤防防洪标准偏低,使水患依然存在。如西安市境内多数河道防洪标准仅为20—30年一遇,难以抵御较大洪水冲击。

(四)蓄水工程少、调蓄能力差、地表水利用率低

截止1999年底,陕西建成各类水库1100多座,总库容45亿立方米,机井约20万眼;全省总的供水能力为81.82亿立方米,但因老化、失修、淤积,有效库容仅为21亿立方米;仅占地表水径流量的5%左右。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仅占45%左右。工业用水及居民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且大水漫灌,浪费严重。

(五)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难度大

陕南秦巴山地,地形复杂,地质破碎,建议成本高;陕北黄河流域植被差,河流含沙量高,成为陕西水利工程建筑的“拦路虎”。

三、加快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选择

(一)大力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充分弥补水资源的不足

要以蓄水工程为重点,以大中型水利工程为骨干,坚持“四水”(降水、地下水、江河水、山涧水)齐抓。其具体措施:一是继续抓好在建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坚持蓄引提与合理开采地下水相结合,以县域为单元,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支持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基本解决缺水城镇、人口较集中乡村的供水问题。二是实施关中九大灌区更新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了解决关中地区宝鸡峡、冯家山、交口、泾惠渠、洛惠渠、石头河、羊毛湾、桃曲坡、石堡川等九大灌区以及300多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问题,省政府要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基金,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以增强投资力度来加以解决。三是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实施省内南水北调工程,以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为了解决关中地区用水问题,有关专家已提出了南水北调的8条线路方案:引嘉(陵江)济渭(河支流清姜河)、引红(岩河)济石(头河)、引胥(水河)济黑(河)、引乾(佑河)济石(砭峪)、引金(井河)济灞(河)、引嘉(陵江)入汉(江)再入渭(河)。这些方案应尽快开展前期研究工作,争取早日实施。四是加强人工增雨(雪)作业示范区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五是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

(二)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力争保住现有水力资源

一是加速治理沙漠,实现人进沙退。对于榆林长城沿线风沙区,要实行“引水拉沙筑渠坝,造林种草锁风沙”的措施,在风沙滩区边缘种植防风固沙林带,在沙漠腹地营造固沙林块、在固沙林块中种草绿化。二是对于坡地要工程、植物措施齐抓,减少水土流失。对坡度较小的耕地,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和经济园林,保证水土流失地区农民的收入、吃饭问题;对坡度较大的耕地,要实施退耕还林(草),大力发展林业;对建造梯田时修建的淤地坝进行加固改造,消除工程隐患,消灭泥石流。三是要用较优惠的政策,对荒山、荒坡、荒滩、荒沟、荒地进行拍卖,调动社会各届和广大人民群众开发“五荒”,营林种草,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等补偿制度。加强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湿地的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整治、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nlc202309011515

(三)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率

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把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全过程。目前应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引进先进技术,发展节水灌溉。要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先进技术,衬砌灌区的主要干、支渠道,减少渠道渗漏损失,改变大水漫灌习惯,争取将现在的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5提高到0.7的国内先进水平。二是在工业用水方面,禁止建设耗水量高的低技术、传统型企业。大力推进电力、冶金、化工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流程,大幅度降低工业万元GDP耗水量,加快工业污水治理步伐,提高重复利用率。三是在城乡居民饮用水方面,要提高收费标准,改造循环利用系统,提高水的利用率以及提高城乡居民节水意识。四是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协调好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完善水资源调度方案、应急调度预案和调度计划。在关中九大灌区实现水源联网调度,这样就可以使有限的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减少水源因汛期排水滞洪造成的损失。

(四)全面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切实管好现有水力资源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因而全面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尤为重要。一是尽快完善落实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强化依法治水。依据国家《水法》,抓紧修订现行地方水规章制度。结合陕西实际,制定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陕西水资源管理《条例》,明确水资源管理、节约、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和措施,推行防汛抗旱、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强化政府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加强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用水计量、监测和监控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水平。二是积极推进涉水事务统一管理。要制定统一的科学的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要不断完善陕西水资源统一管理法律体系,实现“一龙管水”,明晰水资源的权属问题,实施发放取水许可证制度,依法制裁违反水利法规者。三是建立权威性的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实施水源开发综合规划,监督检查实施情况,进行全省水资源阶段性动态分析、评价和预测,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五)尽快建立和完善水资源保障体系,促进水利工作顺利开展

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各项措施,确保取得实效。一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按照职能分工,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形成推动水利改革发展合力。二要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素质,切实增强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和依法行政能力。三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

参考文献:

[1]陕西省统计局.2010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陕西日报,2011—03—03.

[2]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3]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Z].2011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

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的路径分析 篇11

一、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的核心理念

1.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更多是“进化(evolution)”而非“革命(revolution)”。一方面,我国体育人才开发是很多类技术不断进步和与体育融合的结果,目前还看不到对我国体育发展具有革命性、颠覆性的单个技术。另一方面,这些先进技术在现代体育中的应用已有较长历史。比如,先进运动控制技术、先进运动材料技术、先进营养技术以及先进保健技术等,经过了很多年的实践检验。我国运动人才绩效的提高,总体上是持续渐进式技术应用,而非跳跃式的应用。事实上,很多一线运动员和教练认为,我国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可以针对不同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采用特殊的运动技术。

2.要实现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最关键因素是人,最难的地方也是人。对现代化体育人才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最终目的是给运动员及其教练更好的支持辅助,运动绩效的提升最终还是要依靠现代体育人才的运动行为。比如,对于那些原来依附于教练的“暗默的知识”,可以通过数字化工具“显性化”地记录、整理和积累并标准化地在运动人才开发中推广应用,从而提升现代体育人才的开发效率。同时,实现我国体育人才开发面临的最主要挑战也集中在人力资源方面,包括运动员传统的观念难以转变,知识更新速度太快,目前绝大多数体育人才开发缺少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早期经历,体育人才开发的内容、程序和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等。

3.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培训机构能够完全实现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的愿景。我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一些项目,比如乒乓球项目等,也只是在局部有一些最新开发技术的应用。据笔者的调查数据,85%以上的一线运动员和79%以上的教练认为,要真正实现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我国至少也需要13年以上时间。当然,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的应用进展,在不同类别的项目中差别也很大。

二、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的路径

1.从实现方式看,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是一个基于共识、各方分工协作的完整体系。我国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内涵丰富,包括新技术运用、体育组织管理变革、现代体育标准体系建设、现代体育商业模式再造及现代体育价值链重构等。但从如何推动实现的角度看,我国体育人才开发可以被视为一个基于共识、各方分工协作的完整体系。现代体育人才开发各利益相关主体对竞争力提高路径有同样的“话语体系”,政府部门、各类体育企业及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科研院所对自己在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中的定位、任务等应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各方都是构建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此,我国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不能仅仅依据规划和政策,也不能仅仅是愿景展示,更是各方达成共识、共同努力的行动纲领。《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方案能否成功,更多取决于前期形成过程中是否最大限度地达成各方共识,找到适合所处发展阶段和基本国情的各方合作共赢平衡点。

2.要正确认识我国体育人才开发和体育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我国体育人才开发目前只能是部分运动员、部分教练、部分培训机构、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部分企业升级的选择之一。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是针对自身、传统体育人才开发发展问题提出的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是解决在技术应用、培训研发、培训质量控制等达到相当水平之后进一步提高效率的问题。调研发现,在一些颇具竞争力的体育项目上,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的应用反而不多,其原因是我国体育人才开发的前期投入很大,并且不是当下解决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面临主要问题的最有效方式。目前,西方国家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具备的竞争力,是其长期以来稳步发展、持续创新改进的结果。我国体育人才开发只是我国体育人才竞争力来源的一种,既不是全部,也解决不了我国很多体育机构面临的核心技术应用不足等难点问题。因此,重要的是引导我国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的主体、客体共同正视问题,对确实需要引入我国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解决方案的予以鼓励,但同时支持各种体育机构和各类体育组织不断寻找更符合自身需求的、更经济的人才开发升级方案,切忌一哄而上。

3.在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中“机器”替代不了“人”的作用。2016年3月,一场人与机器的围棋大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韩国首尔,对战的双方是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与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 Go。令人惊叹的是,整个比赛过程中,Alpha Go的表现都堪称完美,最终以4∶1击败李世石。谷歌的围棋人工智能程序和人类围棋冠军之间的比赛,堪称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人工智能这个热门科技领域。谷歌的人工智能程序是怎样赢了人类?人工智能对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会带来什么?它会不会有一天在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上取代人类?调研发现,95%的教练和92%的运动员对“机器”替代“教练”的提法持保留态度。因为体育人才成长的规律与其自身的独特性,短期内“机器”替代“人”在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领域尚不现实,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最核心资源”这个观念,尽量减少和避免类似理论对现代人才开发的负面影响。

三、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的政策建议

1.强化“人才第一”观念。把现代体育人才队伍建设摆到更重要位置,把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作为相关体制机制完善创新的首要目标。

2.改变传统体育人才开发的方式。我国传统体育人才开发的方向,首先就表现在改变传统体育人才开发的方式。所谓改变传统体育人才开发的方式,就是说改变人才培养的观念,树立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现代体育所需要的体育人才不仅仅是专业性比较突出的体育人才,而且是综合全面的全能人才,同时还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这样的体育人才在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之外,还具备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是社会需要的全面的现代体育人才。所以,在对传统体育人才开发的时候就应该将体育技能训练和文化知识结合到一起,坚持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注重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全方位的技能,这样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势必会具有社会竞争力,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我国体育事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3.关注体育人才的学习管理。我国传统体育人才开发的方向,还表现在注重体育人才的学习管理。当今时代是一个学习型的时代,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学习,所以在培养体育人才的时候还应该注重体育人才的学习管理。注重体育人才的学习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在学校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应该制定严格的成长计划,并且在家长的监督之下进行有效地实施,同时不仅仅要学习体育知识,还应该学习文化知识。综合全方面来培养体育人才,使得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学校在管理方面,也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计划,管理工作要切实落到实处,构建比较科学的管理体系,而且还应该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抽查或者是检查,解决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素养。此外,对于体育生的思想工作也应该耐心进行疏导,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生活老师应不断地去开导,帮助体育生树立文化课和体育技能一样重要的正确理念,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4.不断提升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的动力。我国传统体育人才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培养观念方面,而且表现在协调管理方面。认清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进一步树立人才培养的方向。我国系统开发现代体育人才的三大问题,一是技能与知识不协调。所谓技能与知识不协调是说,在传统体育人才开发的过程之中,往往都比较重视体育人才的技能训练,却经常忽视体育人才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体育人才在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在体育锻炼方面下的功夫和花的时间都是比较多的,反而是在文化学习方面投入的时间很少,这也是造成体育人才技能与知识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之中,要使得体育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就应该综合全方位的因素,使得培养出来的人不仅是体育技能方面的佼佼者,而且还具备比较高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二是体育人才出路比较窄。我国传统体育人才开发出来后,所能从事的工作面比较窄,没有比较宽泛的就业领域,足以见得我国现代体育人才在培养过程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我国传统体育人才开发的过程之中,只是单纯地重视体育技能的训练与锻炼,从而忽视体育生对其他文化课方面的学习,退役之后寻求别的出路是比较困难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挫伤从事体育事业的各种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我国在从事体育事业方面人才少的重要原因。正是由于体育人才的出路成为了问题,所以对体育人才的现代培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影响到了在体育事业中培养人才的方向。三是缺乏实践性。在大多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缺乏实践性,特别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一些存在教学环节的课程主要都是简单的教学实践,而其他课程却缺乏必要的实践内容。还有就是一些学生的观念不正确,一味地学习相关体育专业教材,缺乏真正的实践和锻炼的机会。所以,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和市场需要的新型现代体育人才,应该给体育生创造更多的锻炼与时间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实践之中去,获得技能上的提高和专业上的发展,促进中国体育人才的良性发展。

对此,我国传统体育人才开发的方向,必须面对可持续发展方向。因为促进体育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具有很强的体育人才后备队伍,才能够跟上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步伐。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蓬勃、稳定发展,应该整体提高我国从事体育训练的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综合素质、社会适应能力,这才是新时期传统体育人才开发的重要方向。

上一篇:末端物流下一篇:应收账款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