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欠薪问题(精选4篇)
企业欠薪问题 篇1
摘要:目前企业拖欠职工工资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而且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文章在分析欠薪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 探讨从根本上解决欠薪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广大职工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 但是近年, 拖欠职工工资 (欠薪) 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欠薪问题引起了媒体和社会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特别是每到年终岁末时, 各级政府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清欠风潮”。这样的“年终关怀”也的确为一部分农民工讨回了血汗钱, 但是“风潮”过后, 旧帐未清, 新帐又添, 欠薪之势愈演愈烈, 出现了“年年清欠、年年欠”的局面。为了不至于以后每年年底都来一次“清欠风潮”, 从根本上解决欠薪问题, 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建立规避拖欠的长效管理机制。
关键词: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欠薪
一、主要成因
(一) 目前劳动力市场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据有关统计资料, 目前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进城民工有上亿人, 仅黄塍镇本地就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近万余人。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 有时相当突出, 一方面普通劳动力供应相对过剩, 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急需的技术工人。对于处于职业技能水平差的职工来说, 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已实属不易, 根本不可能与雇主讨价还价, 更不敢主动要求与老板签订劳动合同以寻求法律的保护。民工们明知会吃亏, 但也只能委曲求全。雇佣双方地位的绝对不平等导致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很不乐观。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也是解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争议的一个重要凭证。但由于没有劳动合同, 一方面民工在投诉时很难提供全面、正规的证据, 举证困难极大地限制了对民工的保护;另一方面雇主基本上受不到约束, 欠薪者更是肆无忌惮, 从而导致欠薪现象屡屡发生。
(二) 职工的维权意识差、维权能力弱。由于大多数职工 (特别是农民工) 的素质不高, 法律意识不强, 他们压根儿就没有与企业签定劳动合同的意识。一旦工资被拖欠, 职工并没有首先想到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讨回自己的血汗钱。相反他们大多数是忍气吞声, 自认倒霉。虽然有的民工懂法, 但是烦琐的诉讼程序、较高的维权成本和“赢了官司输了钱”的预期也使他们不敢奢望法律的救助,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欠薪者的嚣张气焰。
(三) 执法不严, 法制不完备, 对欠薪者的威慑力不够。什么样的欠薪案由劳动监察部门直接查处, 什么样的欠薪案需移交劳动仲裁部门, 劳动执法工作如何细化;老板恶意逃薪“蒸发”后采取什么样的法律手段对其追究等等, 这些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缺少法律依据, 让执法者特别是乡镇劳动保障执法者在查处这类案件时无所适从。如果企业欠薪了, 劳动监察部门没有更多的法律依据进行处罚, 因为劳动部门无权查封企业财物。公安部门也不能扣人扣物, 因为拖欠工资不属于可以拘留的行为。欠薪事件发生后, 劳动监察部门一般是“民不告、官不究”, 极少积极主动地介入, 而是迫于舆论和媒体的压力不得不“作秀”式地应付一下, 之后一切照旧。
二、制度建设
因为劳动力市场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所以通过市场手段很难消除欠薪现象。政府那种“年终关怀”式的“清欠风潮”也只能是权宜之计。要根除这一社会顽疾, 除了民工自身提高维权意识外, 关键还是加强制度建设。
(一) 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支付监控预警机制。在企业欠薪争议中, 由于事前未掌握企业工资发放情况等有关资料, 无法收集证据, 难以迅速解决。如何化被动为主动, 防患于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对企业工资发放情况进行常规监控的预警机制, 变“年终关怀”为“终年监控”, 通过日常监控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作出处理。劳动保障所应该经常深入到企业检查企业的工资发放情况。明确规定企业每月将上月支付工人工资情况送主管单位初审。初审单位发现企业有欠薪问题的, 即与企业协商解决, 若企业承诺在一定期限 (如15日) 内支付所欠工人工资, 并写出保证书, 提供财产担保或单位担保, 则允许其暂缓支付。对暂缓期内仍无法发放工资或欠薪逃匿的企业, 劳动监察部门立即下达《劳动行政处理决定书》, 迅速将欠薪处理纳入法律程序, 及时申请法院对企业财产进行估价拍卖, 优先用于抵偿欠薪。
为使欠薪问题的处理难度大为减小, 就要严格执行工资监控制度, 一方面, 乡镇劳动保障所要提前介入, 欠薪的时间和数额得到控制, 避免了长时间欠薪和巨额欠薪的形成;另一方面, 由于事前已经掌握了企业工资发放的材料包括工资表、考勤表、企业职工花名册等, 一旦发生欠薪, 上级劳动监察部门可以立即采取法律行动, 使欠薪问题可循法律途径迅速得以解决;工资监控制度同时也给企业以无形的约束, 一些有欠薪意图的企业看到歪路行不通, 只好乖乖走正路, 欠薪自然就减少了。
(二) 建立健全建职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职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的建立, 旨在为保障农民工权益开辟新途径。用人单位在年初或新项目开工前, 按照一定比例, 在开户银行预存工资保证金, 专门用于垫付拖欠农民工工资。一旦发生工资拖欠情况并经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调查属实, 且用人单位确无能力按时支付的, 可以先行启动工资保证金, 向农民工支付拖欠工资, 这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损失的制度, 大大减低了民工工资被拖欠的隐患, 从源头上确保企业职工工资来源, 有效地避免欠薪事件的发生。
(三) 实行严格的用工合同制和灵活的短期薪酬制。首先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明确规定今后企业凡招用农民工, 必须主动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不得以任何名目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实行“月薪制”, 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半年、一年发一次才发工资的做法。按月足额发放工资, 可以避免发生工资拖欠, 特别是避免累欠积大的现象。要规定发薪日期, 迟发的要加倍支付“补偿金”。对于临时招用的短工, 实行“周薪制”甚至是“日薪制”, 干一天活, 发一天钱;或实行“时薪制”, 干完规定时间的工作, 随时就付工钱。这样做, 能使用工者支付工资能力和诚信方面的信息用及时披露, 民工讨债和政府监管更有法律依据, 也更加及时有效, 而一旦出现恶意拖欠的苗头, 民工也可能及时辞工, 减少损失。
(四) 建立有威慑力的欠薪惩罚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 对那些漠视法律和弱者的欠薪者, 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 “施辣手”、课重罚。通过新闻媒体、劳动监察部门、各级工会以及社会中间组织这些公共机构, “集体出击”, 多渠道接受举报, 构建舆论的、组织的、执法的庞大网络, 让恶意欠薪的不法企业和黑心老板成为“过街老鼠”, 无处逃遁。列入“黑名单”的不法企业, 在争取政策优惠、银行贷款等运用公共资源的机会时, 褫夺其资格, 使他们因为丧失信用继续付出代价。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让不法企业和黑心老板为自己的欠薪行为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对于欠薪企业除了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偿还工资, 还要加大支付赔偿金的处罚比重, 让其加倍付出代价。对于某些屡有劣迹的无赖老板, 要罚得他们心惊肉跳、血本无归。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严肃处理。
三、应急措施
欠薪造成工人生活没有着落, 极易引起怠工、罢工等突发事件, 既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 也会影响社会安定, 其危害不容忽视。乡镇劳动保障所作为劳动保障基层一线部门, 维护社会稳定, 疏导职工理性维权, 责无旁贷, 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 防止事态蔓延扩展:
(一) 事前预防措施
1.乡镇劳动保障所要将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日常巡查和重点监控相结合, 突出清欠工作为重点项目, 做到资料完备, 内容齐全:
一是用人单位招收农民工, 必须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农民工依法享有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以及保险福利的权利, 并在规定期限内持农民工名册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二是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三是切实落实企业工资发放保证金制度, 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企业,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启动工资保障金, 及时发放拖欠的农民工工资。
2、建立单位信用档案制度。一企一档, 对存在拖欠农民工资问题的单位, 劳动保障所记入单位信用档案, 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对清欠不力, 没有及时完成清欠任务的单位, 将向社会公布进行曝光, 让拖欠行为无处遁形。
3、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其主要由政府财政出一部分资金, 组成欠薪保障应急基金, 专门用于应付突发性、群体性的欠薪纠纷。其主要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对抗市场风险能力比较弱, 在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存在时间成本和程序复杂难以让农民工接受的情况下, 有效地保证农民工群体临时性的生活救济。
(二) 事件处置措施
处置恶意欠薪案件的过程中常常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仅依靠劳动保障所一家往往难以妥善解决;应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启动应急预案, 争取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成立事件处置领导小组, 严格把握法律、政策、利益三个界限, 依法妥善处置。
1、前期介入, 协同处置。对于已发生的逃匿事件, 劳动保障所及相关职能部门在接到通报后应及时介入, 根据职责分工, 收集有关案件信息, 跟踪事态发展, 迅速审查是否涉嫌相关违法犯罪。应当重点了解逃匿的企业主身份情况、企业经营状况、拖欠供应商货款情况、员工数量及拖欠薪金等信息, 初步了解、掌握企业主的行踪, 并做好重点员工的访谈工作, 如部门负责人、财务、采购、仓管人员等, 了解逃匿事件有关情况。在劳动部门介入处理欠薪问题时, 可建议劳动部门做好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身份资料、担任职务、联络方式等信息的登记工作, 同时指导劳动部门先期取证, 固定证据为将来可能的案件侦办工作打好基础。
2、全面取证, 准确定性。恶意欠薪行为, 涉案当事人往往还可能涉嫌其他犯罪, 其中骗取供货商货款的, 可能涉嫌合同诈骗罪;逃匿时隐匿、销毁会计凭证账簿的, 可能涉嫌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经营者变卖占有企业资产的, 可能涉嫌职务侵占罪;公司成立时虚报注册资本骗取工商登记的, 可能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虚假出资或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逃匿的, 可能涉嫌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等。因此, 劳动监察部门在调查取证时, 应注意全面调查、准确定性, 不能就案办案, 力争案结事了。要正确区分犯罪行为与一般欠薪行为, 对企事业单位经营遇到困难、资金周转不开或经营不善等原因暂时无法支付劳动报酬, 或者确实没有支付能力, 主观上并不具有转移财产、逃匿等恶意的, 不宜将其纳入刑法追究范围;应引导劳动者依法通过行政、民事等途径追讨劳动报酬,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分类处置, 从快处理。对情节轻微, 危害不大的, 约谈相关企业单位负责人, 开展教育引导和化解工作, 讲解典型案例、宣传法律法规, 敦促用人单位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例如, 2015年, 我镇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因外债过多, 影响企业46名职工96.5万元工资发放, 引起职工罢工, 上访事件, 镇劳动保障所及相关部门及时介入, 约谈企业法人谈话, 加强教育引导, 督促企业主清理账务, 催要应收账款, 分期分批发放职工工资, 迅速高效地处理一起欠薪案件;对恶意欠薪数额较大、受害群体人数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 抽调精干力量开展专案攻坚, 做到快侦快破, 从严打击, 起到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效果。对恶意欠薪潜逃在外、拒不归案的, 加大追逃力度, 通过运用多种追逃措施, 尽快将其追回归案;对到案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 通过采取以“情”打动、以“理”劝说的说理执法, 促使其及其家属心甘情愿地支付劳动者报酬, 例如, 2013年, 我镇某针业有限公司因经营不善, 法人逃逸, 镇劳动保障所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主动深入企业, 清查账务, 盘活可动资产, 发放工资款162.3万元, 涉及职工总数143人, 有效地处理一起群访事件的发生;对确实无偿还能力的, 积极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 做好受害群众的安抚工作, 防止引发闹事、上访等事件。对恶意欠薪引发群体性的事件, 要严格遵循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 只要不发生打砸抢等违法犯罪行为, 就决不能采取强制性的控制措施, 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耐心做好疏导化解工作, 避免事态扩大和矛盾升级。
4、依照程序, 规范移送。根据《公安部刑事案件管辖分工补充规定 (二) 》规定,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属治安部门管辖的刑事案件;治安部门接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移送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后, 依法自行办理或者指定辖区派出所办理。对于劳动部门等其他部门移交的案件, 公安机关在提前介入已初步了解相关事实的前提下, 应该严格要求劳动保障部门等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程序, 提交符合规定的材料。不按规定移送、接收材料, 不仅在程序上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又容易引起实体上犯罪构成要件的缺失, 给下一阶段的侦查审判造成不可补救的缺陷。
5、引导职工, 依法维权。通过法律援助途径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农民工可以依照为当地各级工会, 依照《工会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在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时, 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诉讼费应作出减、缓、免的决定受理案件后尽量缩短审理时间, 多用简易程序, 依法快立案、快审判, 快执行;对符合条件的可采取先予执行措施;在判决时, 应当为农民工诉讼的误工费、差旅等直接损失列入赔偿范围;对故意不履行判决给付义务的, 执行中应支付迟延履行金。司法行政部门应加大普法宣传, 不断提高农民工自身维权法律意识, 广大律师应积极为符合同法救助条件的农民工实施无偿援助, 法律援助中心还应对外来民工提供维权服务。公证机关应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 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 由欠款单位和农民工签订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书 (欠条) 公证, 在欠款到期后, 可由农民工直接申请法院强制从工程款中划拔。
总之, 依法彻底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就需要把进行相应的立法、强化执法、加强监督、建立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 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 才能真正堵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漏洞, 农民工最基本的权益将得到更好的维护, 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 是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企业欠薪问题 篇2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落实
区税务局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法制股、税政股、风险管理股、征管股、纳税服务股、税源管理单位等为成员的《区税务局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法制股,负责小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局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组织学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二、税收优惠政策落实
区税务局始终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各项减税降费、疫情优惠等政策,对如何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等优惠政策,责任分解、层层落实,确保该享受优惠政策的必须享受到位,截至目前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我局共涉及到户/次,优惠金额万元。做到不擅自扩大、缩小优惠政策享受范围,日常通过内控监督平台、过错疑点分析整改等方式,确保政策落地;主动与人社、扶贫等有关部门对接,通过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群微信宣传、上门辅导、下发宣传单等方式,共同推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对各方面反映的意见建议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加以改进并健全工作机制。我局严格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征收税费,目前,暂未发现违规组织收入的现象。
三、纳税服务措施落实
(一)防疫措施方面的服务措施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每天上、下班前进行体温测量,并要求上岗前佩戴好口罩,对所有物品进行消毒。纳税人进入办税厅之前进行体温测量,同时积极推行“非接触式”办税、错峰办税,提倡预约办税,尽量减少办税大厅的人流量。同时充实导税台、自助办税区域的人员力量,选取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担任导税员,前移审核环节,缩短办税时长。
(二)电子税务局推行情况为减少办税厅人流量大的情况,我局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按照“尽可能网上办”的原则,全面梳理网上办税缴费事项,并向纳税人、缴费人提示办理渠道和相关流程,积极引导通过电子税务局、手机APP、自助办税终端等渠道办理税费业务。
(三)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情况我局于3月组织召开了“三用三全”工作部署会,并根据我局实际情况,制定印发了《国家税务总局区税务局关于印发国家税务总局区税务局支持企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成立了“用心用力用真情全员全程全覆盖”支持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3支税收政策服务小分队,每个小分队由局领导班子担任总指挥,相关股室负责人为队长,并划分责任到人。其中,先锋服务小分队以各税源管理管辖区分为5个网格,每一个网格对应安排一个先锋服务小分队,实行包片包干负责,做到持续支持帮扶纳税人全覆盖。
四、预警监控和联合惩戒落实
区税务局参加了区政府组织的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会议,主动与区人社局劳动检察大队建立了工作联系,及时了解我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开展情况,目前劳动检察大队还未通知我局采取相关措施,但已与人社部门建立了长效联系机制:需要我局配合时,人社局会通知我局参与相应的整治行动。
同时通知各分局、税务所了解:所管辖的企业中,有无拖欠工资情况。
五、工作建议
农民工如何应对欠薪问题 篇3
关键词:农民工应对欠薪,主要对策,方法和建议
中国现有2亿多农民工, 绝大部分是背井离乡, 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却是城市建设和社区服务的主力军。“愁欠薪、怕工伤、无社保、工作不稳定”, 是当前农民工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尤其是“愁欠薪”被摆在首位, 因为这直接牵涉到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农民工被拖欠工资, 受伤的总是农民工。面对欠薪问题, 有的民工选择以跳楼以及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解决欠薪问题, 其背后显然是其他方式难以奏效的结果。或者说, 还有许多可以行之有效的方式还不为民工们所知。其实在农民工讨薪的过程中之所以选择以跳楼或其它极端的方式不过是力图获得社会舆论的关注, 并进而依靠外力涉入来解决薪水拖欠的问题。但是, 在碰到拖欠工资等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 采取极端过激行为和暴力等手段是不可取的, 否则, 一时冲动不但于事无补, 还有可能因触犯刑律被追究责任。一定要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农民工如何应对欠薪问题呢?我觉得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 其次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 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下面就介绍几种方法, 以便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同时薪水不会被无故拖欠。
1 如何有效规避雇主拖欠薪水
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时候极易出现以下问题: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时候往往因求职心切, 有活就干, 不讲条件。更有甚者有的农民工都不知道自己在为谁打工, 特别在一些建筑类企业中, 由于工程层层转包, 有的人只认识自己的包工头, 结果一担出现欠薪等其它问题连找谁都不知道。像这样因供求双方无任何书面合同或协议约束, 酿成多劳少酬, 或劳而无酬的结局屡见不鲜;此外还有盲目交纳抵押金、身份证。有的企业为“拴”住农民工, 进厂要求交数百元押金和身份证, 目的是限制其自由, 更有个别黑心老板以此来克扣工资、押金。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所以, 农民工在被雇用时要加强自我保护观念, 牢固确立证据意识。 (1) 要全面了解用工单位。包括了解用人单位的详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法定代表人等。可通过查看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 获取公司的有关信息。 (2) 要与用工单位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 一式多份, 盖章签名, 农民工自己保存一份。若用人单位拒绝签订, 民工要注意收集保存一些能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 比如押金收条、工资单、出勤记录、安全帽、工牌、工作服。尽量不用口头协议。如采用口头协议, 也要有多人在场作证。 (3) 书面用工合同、协议 (含口头协议) 中对劳动报酬、福利、违约责任等相关事项要尽量详细。 (4) 一旦出现不能按时如约发放工资的情况, 要及时要求雇主写出欠条。 (5) 如果一定要交押金或身份证的话, 在交押金前要问明情况打好收条, 身份证只交复印件。这些做法的好处在于:
(1) 劳动关系双方对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无异议且工资数额明确时:①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 并向农民工出具了工资条。此时, 农民工可以持欠条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当法院判决或支付令生效后, 农民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②农民工认为拖欠工资数额明确的, 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行政处理。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 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劳动部门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用工单位在法定期限内既不提起行政诉讼, 亦不履行政处理决定的, 劳动部门或者农民工可以在法定期限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 劳动关系双方对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及拖欠数额有异议时:此时双方关系为劳动争议,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 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 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 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样农民工一旦发生欠薪的情况, 就可以很轻松的利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了。
2 如果发生拖欠薪水应该怎么办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 农民工可先和用人单位协商, 可根据具体情况处理问题。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 农民工朋友就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当协商不成时, 可以通过以下3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 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 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需要注意的是, 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 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3种情况:①针对劳动纠纷案件, 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 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②经仲裁后都服从, 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 用人单位不执行的, 农民工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③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讨薪的快速通道, 对于讨薪“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这是今年1月1日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这意味着, 遭遇欠薪, 劳动者不再需要经过劳动仲裁和法院判决的法律程序, 一张“支付令”将大大减少劳动者耗费在“讨薪路”上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债务人收到支付令15日, 既不提出异议也不履行支付令的, 债务人则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关于申请强制执行的规定, 参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执行程序的规定) 。同时, 如果欠薪单位收到支付令既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劳动合同者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农民工欠薪问题调查研究心得 篇4
随着国内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建设和社区服务主力军的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庞大。由于大部分农民工背井离乡,且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只能从事最艰苦的体力劳动,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矛盾激化而引起的恶性事件不断见诸于报端,这充分说明了为这一弱势群体提供法律上的援助已经十分有必要。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就以农民工欠薪问题为课题,进行了有关调查研究。
首先我们走访了福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在法律援助中心的接待大厅,我们发现有许多的人正在焦急的等候,甚至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颤颤巍巍的也在其中,作为一个以法律为专业的学生,这使我欣喜于人们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之余,也深感肩头责任之重。在经过不久的等候之后,我们终于见到了两位刚处理完几件财产纠纷的志愿律师,说明来意之后,两位律师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一一认真的回答了我们提出的问题。通过一番咨询,我们对农民工欠薪问题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农民工,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农民户口,但他们又从事着非农产业的工作;他们生活在城市,但又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的生活。从传统意义上讲,他们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因此,他们身上聚集了如下特点:临时性、集散性、习惯性;农民身份特殊性;劳动制度边缘性。另一方面,用工方却无一例外的聚集着如下个性:居高临下;贪婪与暴利;道德和责任的丧失。正是这种权益差别十分
鲜明对比下,农民工劳资关系的对抗,愈演愈烈,已经演变为一种潜在的社会对抗。
而究其具体原因,总结有以下几点。
1、垫资施工是欠薪的根本原因之一。据调查,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潜在规则”:多数开发单位都将“施工企业先行垫付工程款”作为招标的一个必要条件,等工程进展到一定程度,开发商再将工程款分期分批拨付给施工单位,这就给拖欠工资问题埋下伏笔。
2、将拖欠工资做为留住人的一种手段。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用尾欠作为留人的手段。
3、一些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使农民工的工资不时能按时领取。
4、政府工程资金缺口大,造成拖欠。有些地方政府领导,为了搞“形象工程”,不是没有钱乱上马,就是决策失误,导致资金无法回笼等等。如此这般,就形成一条解不开的巨额“债务链”:建设单位不支付工程款给承包商或包工头,承包商或包工头就无钱给农民工发工资。
5、用人单位或雇主道德问题。援助中心的两位律师强调,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对于农民工欠薪的援助,两位律师也说到,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据有关法律规定,当劳动关系双方对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无异议且工资数额明确时,农民工可以持欠条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或者申请支付令。当法院判决或支付令生效后,农民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劳动关系双方对是否拖欠农民工工资及拖欠数额有异议时,此时双方关系为劳动争议,需要凭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而因为由于权利意识不高的原因,大部分农民工被雇佣的时候并没有与用人单位或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甚至连一些欠条或者工作证明
都没有,这给讨薪造成很大的困难。这时候就需要先对双方进行协调,如果用人单位或雇主拒不支付工资,只能通过收集证据,等证据充分才能进行诉讼。
从法律援助中心回来之后,我一直思索着如何才能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翻阅了有关资料,看了一些专家的意见之后,我对这个问题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制定保护农民工利益,惩戒拖欠工资行为的相关立法。加大对恶意拖欠工资者的惩治力度,在刑法中增加侵占工资罪或用司法解释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将恶意欠薪行为规定为犯罪,给予有力打击。加大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经济处罚力度,加重用人单位因拖欠工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拓宽农民工上诉途径,保护农民工维权。这一点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已经有了相关规定,只是它的全面贯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其次,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强化社会道德观念。提高用人单位和雇主的信用和道德,按时发放工资。
再次,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在被雇用时要加强自我保护观念,牢固确立证据意识。(1)要全面了解用工单位。包括了解用人单位的详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法定代表人等。(2)要与用工单位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一式多份,盖章签名,农民工自己保存一份。若用人单位拒绝签订,民工要注意收集保存一些能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比如押金收条、工资单、出勤记录、安全帽、工牌、工作服。尽量不用口头协议。如采用口头协议,也要有多人在场作证。(3)书面用工合同、协议(含口头协议)中对劳动报酬、福利、违约责任等相关事项要尽量详细。(4)一旦出现不能按时如约发放工资的情况,要及时要求雇主写出欠条。(5)如果一定要交押金或身份证的话,在交押金前要问明情况打好收条,身份证只交复印件。
最后,广泛设立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这样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益法律咨询及援助服务。现实中许多被拖欠了工资的农民工因为请不起律师,放弃使用法律手段,所以像法律援助中心这样的公益性法律服务机构应该得到更多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