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信贷

2024-10-21

小额信贷(共12篇)

小额信贷 篇1

从国际流行观点定义,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扶贫和促进金融发展的新型金融方式,已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它对于促进农村信贷市场发展、改善中低收入者收入等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研究国外小额信贷模式的运作机制,对我国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1]。

1 小额信贷的特点及效应分析

小额信贷在经营目标、客户特点、产品特点和贷款方式等方面具有面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的特点。同时,小额信贷的信贷服务活动还具有持续性特点,只要客户能够按时偿还贷款,就可持续地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小额信贷正常运作的基本机制是建立一种客户主动还款的激励机制,给予守信者获得重复贷款的机会以及因获得信用升级而得到更大额度贷款,可为老客户和守信客户提供一定的利率优惠。

小额信贷的发展对促进农业生产、扶持农村弱势群体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促使农户扩大生产,促进消费增长。当农户获得小额信贷以后,生产条件改善,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从而提高其原有的效用水平。根据边际消费倾向(MPC)递减规律,与富人比较,穷人的MPC更大,当穷人获得小额信贷后,其消费意愿会远大于富人获得这笔贷款后的消费意愿。因此,农村小额信贷的投放会促使农户进行更多的消费。二是增加农民收入。获取小额信贷可使农户改善现有生产条件,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户将贷款用于创收活动以增加利润收入。三是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货币供需矛盾。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企业,其经营理念使其将资金投放到可获得较高收益的大城市。受此趋利动机的影响,各银行在农村吸收存款后,将这部分资金投放到经济发达地区,从而造成农村资金外流严重,致使农村金融市场的货币供需不均衡。而小额信贷通过对农户提供信贷服务,改善贫困农村与城市之间信贷分配不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金融市场的货币供需矛盾。

2 国外小额信贷模式分析

2.1 两种较为成功的小额信贷模式

2.1.1 孟加拉乡村银行(GB)模式

孟加拉乡村银行被称为“穷人银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扶贫模式。1976年,穆罕默德·尤纳斯博士在孟加拉的Jobra村开创小额信贷实验项目,1983年当局允许该项目注册为正规银行,乡村银行由此成立。在此后的30年间,乡村银行逐渐发展成为组织及全国的金融机构,服务于全国64个地区的68000个村,还款率达到97%以上[2]。

乡村银行的组织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身的组织机构,分为4级,即总行—分行—支行—营业所;另一部分是借款人机构,分为3级,即会员中心—会员小组—会员。实行小组会议和中心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小组会,每半个月左右召开一次中心会,会议的中心内容是进行收款活动,交流致富信息、传播科技知识等。乡村银行的服务对象只限于穷人,而且每户只限一人。贷款仅资助生产性项目。贷款期一般为一年,从第二周开始还贷,每周还本金的1/50。初次贷款金额为1000元,如借款人能按规定还本付息,第二次可贷1500元,最高一次可贷3000元,连续扶续直至脱贫为止。在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实践中,小额信贷是一种小额、短期信贷方式,不需要担保,直接贷款到户,手续简单方便易行。

2.1.2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模式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是印度尼西亚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印度尼西亚唯一一家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BRI—UD)的小额信贷业务选择在贫困线以上、信用状况合格、有潜力的个人或家庭小作坊作为目标客户,提供期限最长为2年或3年的贷款,而贷款只允许用作流动资金或购买固定资产。贷款客户可以选择贷款期限内每月还款或分3个月、4个月、6个月的分期还款。

BRI—UD的小额信贷组织机构,从上至下有四层,即总部—15个地区分行—320个支行—4500个位于乡村地区的营业所。乡村营业所是BRI—UD最重要的机构组成部分,通常位于农村乡镇的中心位置、市场附近,一般只租赁一间房屋。一个营业所通常可覆盖16—18个村庄,服务4500名储户和1700名贷款客户。每个营业所有四名职责明确的员工,分别为经理、信贷员、营业员和会计。BRI—UD通过存贷利差所获的信贷服务收入,完全可以覆盖其运营成本,并利用所获利润,不断扩展金融服务业务的广度和深度。

2.2 孟加拉GB模式与印度尼西亚BRI模式比较

孟加拉GB模式与印度尼西亚BRI模式在扶贫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二者的特点比较如表一所示。

2.3 成功经验

2.3.1 孟加拉GB模式

一是合理的经营模式和非政府组织的高效率。政府给予乡村银行充分的自主经营权,使其可以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潜能。二是借款对象重点关注最贫困的人。因为越贫困,贷款资金边际效用越大,缓解贫困作用更好,借款人对贷款运用重视程度越高。三是注重技术支持。乡村银行在向借款人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积极参与借款人的生产活动。四是控制贷款额度,适度放贷。过度负债不仅会对借款人造成过大的还款压力,还可能使其因超过预期还款能力而放弃还款。乡村银行严格控制信贷额度,适度放贷,并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核算项目需求,保证其正常运营。五是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在初期的财政支持,使其获得大量的廉价资本,使得盈利成为可能。同时,政府在税收、准备金等方面给予宽松政策[3]。

2.3.2 印度尼西亚BRI模式

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良好信誉。BRI—UD长期致力于印度尼西亚农村经济的发展,长期发放政府补贴贷款,在农村形成了较好的声誉。因此,广大农户愿意把储蓄存在BRI,更倾向与从BRI—UD获得贷款。二是设置激励机制。BRI—UD分别通过绩效奖金、分档储蓄利率和返还贷款本金对整个经营活动中涉及的银行营业人员、储蓄者、贷款者三方进行激励。三是注重财产抵押与品质审查。BRI—UD通过基层经理对借款人进行品质调查,以弥补信息不对称性的缺陷。同时,要求财产抵押以保证还贷。四是指导穷人投资,鼓励穷人储蓄,帮助穷人理财,提高穷人素质[4]。

3 借鉴国际经验发展我国小额信贷的建议

尽管孟加拉GB模式与印度尼西亚BRI模式所强调的重点不同,采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是在本土根据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进行金融创新而成长的,从而能持久地为国内低收入阶层及微型企业服务。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国外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我国的大多数机构在技术上都采取了GB模式,但实践中还没有达到国外同类机构的水平。比较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小额信贷的模式和经验,我国不能简单地选择某个国家现成的成功经验,而应借鉴其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设计适合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小额信贷模式,以缓解长期以来金融资源的贫困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大政策支持,积极拓展小额信贷资金

一是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进入门槛,强化监管约束,促进农村地区形成投资多元、种类多样、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金融体系。二是建议由政府划出一块扶贫资金作为发展小额信贷专项资金,由小额信贷实施机构提出申请,经扶贫机构和资金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用于补贴小额信贷工作经费或周转用于小额信贷的资本金。三是减免小额信贷机构的营业税和所得税,作为其支农的补偿。四是改变部分金融机构“抽血”的角色,规定在农村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要把所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农村小额信贷的投放,减少农村资金外流[4]。

3.2 坚持市场化原则,减少政府干预

允许小额信贷机构在法律监管下自由决定利率,使其能覆盖运营成本;建立小额信贷担保基金,为其从金融市场获得资金创造条件,发挥扶贫政策的诱导性功能,引导各种小额信贷机构实行商业化经营,实现政府扶贫与小额信贷经营的分工与协调。同时,建立强有力的农业风险信贷补偿机制,扩大农业风险承担的主体,提高农村信贷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3.3 注重贷款支持和技术服务相结合

将贷款支持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实现扶贫、高还贷率和机构持续发展这三者的协调发展。为小额信贷机构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持,加强交流、合作与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小额信贷机构的经营水平。同时,建立培训基地,提高农民贷款投资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变化应对能力,提高项目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韩平.农村金融业务与改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焦瑾璞,杨骏.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3]陈心宇.小额信贷模式的选择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10).

[4]林新岳.国外小额信贷模式对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小额信贷的启示[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09,(4).

小额信贷 篇2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小额贷款公司,是指在北京市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依法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小额贷款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四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合法的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第五条 市金融办为小额贷款公司市级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审批、监督与风险处置。

在本市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经市主管部门的审查批准。

第六条 凡是区、县政府能明确一个主管部门(设金融办的为区、县金融办)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初审和日常监督管理,并承诺愿意承担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处置责任的,方可在本区、县范围内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

各区、县主管部门是所在区、县小额贷款公司日常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小额贷款公司筹建、开业初审;负责日常监督管理;负责小额贷款公司的风险处置。

各区、县主管部门要定期向市主管部门报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运营情况,并抄送北京银监局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第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名称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及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其中行政区划指区、县级行政区划的名称,行业表述应当标明“小额贷款”的字样,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且公司名称应当符合本市工商企业注册的有关规定。未经批准,任何公司不得标注“小额贷款”字样。

第八条 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章程;

(二)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三)单一最大股东(包括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30%,其他单一股东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20%,且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

(四)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亿元。注册资本来源应真实合法,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足额缴纳;

(五)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资格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市有关部门规定的条件;

(六)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七)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业务经验的工作人员;

(八)必要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九)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十一)市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建立小额贷款公司股东信用征信制度。公司设立和变更股东时,区县主管部门应聘请专门的信用征集评估机构,对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股东间关联关系及遵守法律法规等信用情况进行征集和评价。股东信用评价合格并符合小额贷款公司投资人要求的才能成为小额贷款公司股东。

信用评估机构出具的股东信用证明,应真实地反映股东的信用情况,并对其真实性承担责任。

第十条 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当先申请筹建。申请人将下列筹建申请材料报送拟设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区、县主管部门:

(一)筹建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拟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名称、拟注册住所、注册资本、股权结构、业务范围、机构性质、组织形式、发起人或出资人基本情况及出资比例以及设立的目的;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对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分析,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市场前景分析,未来业务发展计划,风险处置预案等;

(三)筹建工作方案。包括拟设公司筹建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主要管理制度的起草计划,业务拓展计划,风险控制措施,资金来源,公司治理架构,部门设置和从业人员配置,内控体系,主要董事、监事及拟聘高级管理人员,信贷部门负责人和风险控制部门负责人的基本情况,经授权的筹建组人员名单、履历、联系地址及电话,选址方案;

(四)出资人关于出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协议。协议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拟设小额贷款公司的名称、住所、业务范围、注册资本金、股本结构,出资人出资额与占股份比例,出资人的权利义务等;

(五)出资人关于出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承诺书。承诺自觉遵守公司章程、接受监管并承担风险、自觉遵守国家及本市相关规定、不吸收公众存款、不参与非法集资活动的承诺书;

(六)出资人之间的关联关系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以及如果存在隐瞒事项,出资人在小额贷款公司的投票权将受到限制的承诺;

(七)法人股东的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经过工商年检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经营情况、诚信状况、未偿还金融机构贷款本息情况及所在行业状况、纳税记录等事项;拟投资入股的自有资金来源真实的承诺书;董事会或股东(大)会会议关于同意出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决议;最近1年经审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八)自然人股东的姓名、身份证复印件、入股资金来源及个人收入来源合法真实的承诺书;

(九)联系人及其手机、办公电话、传真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编);

(十)律师对拟申报材料的合法合规性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十一)市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 区、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符合要求的全套筹建申请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依据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聘用专门的信用评估机构完成对股东信用评价。

区、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股东信用评价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将全套筹建申请材料连同初审意见、股东信用评价证明及时报送市主管部门。

市主管部门应在收到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完整申请资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筹建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抄送区、县主管部门。特殊情况下,市主管部门可以适当延长审查期限,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但延长期限 不得超过3个月。

申请人凭批准筹建文件到拟设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地的区、县主管部门领取开业申请表。

第十二条 申请人应自批准筹建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并提交设立申请。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筹建工作的,应当说明理由,经拟设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地的区县主管部门批准,报经市主管部门,可以延长1个月。在延长期内仍未完成筹建工作的,批准筹建文件自动失效。

第十三条 在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筹建有效期内,申请人应当将填写好的开业申请表连同下列资料报送拟设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地的区县主管部门:

(一)设立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拟开业小额贷款公司的名称、住所、注册资本、股权结构、业务范围、拟任高级管理人员情况、经营方针及计划、主要管理制度、营业场所安全、是否符合设立条件等基本信息,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二)筹建工作报告。内容包括筹建过程、筹建工作落实情况以及是否符合设立要求等;

(三)经股东(大)会会议通过的公司章程;

(四)股东名册,包括股东名称(企业法人要有注册地址和法人机构代码)、出资额以及股份比例;

(五)主要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图;

(六)拟任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证明材料;

(七)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八)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

(九)公安、消防部门对营业场所出具的安全、消防设施合格证明;

(十)联系人及其电话、传真电话、电子邮件、通讯地址(邮编);

(十一)律师对申报材料的合法合规性出具法律意见书;

(十二)市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区、县主管部门自收到完整设立申请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连同审核意见报送市主管部门。市主管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和区、县主管部门审核意见齐备后15个工作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抄送区、县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市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由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注册登记,颁发营业执照。

第十五条 拟任小额贷款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

(二)具备本科以上学历,从事金融领域工作3年以上,或从事相关经济管理工作5年以上;或大专以上学历,从事金融领域工作8年以上;

(三)具备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四)拟任总经理应参加由市主管部门组织的任职资格考试和谈话。第十六条 经各区、县主管部门审核和市主管部门批准,小额贷款公司可设立分支机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在批准开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本市公安机关、北京银监局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报送相关材料。

第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在当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并依法纳税。

第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有下列变更事项之一的,在工商登记变更前须经区、县主管部门报市主管部门批准:(一)变更名称;

(二)变更注册资本;

(三)变更住所;

(四)变更业务范围;

(五)变更股东;

(六)变更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七)变更章程;

(八)变更组织形式;

(九)合并、分立;

(十)市主管部门要求申报的其他变更事项。

小额贷款公司发生以上变更事项,经区县主管部门初审报市主管部门批准后,持市主管部门批准材料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备案手续。

第二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法人资格的终止包括解散和破产两种情况。

小额贷款公司可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法宣布公司解散。

小额贷款公司解散,依照公司法进行清算和注销。

小额贷款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依照企业破产法实施破产清算并注销。

第二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符合规定条件的,可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村镇银行组建审批指引》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范改造为村镇银行。

第二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应为境内的自然人、企业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其中最大股东应为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区县的自然人、企业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

有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者,不得成为小额贷款公司股东。

第二十三条 境内企业法人作为小额贷款公司股东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

(二)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诚信记录和纳税记录;

(三)财务状况良好,入股前一完整会计盈利;

(四)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为真实自有资本,不得以借贷资金或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五)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

(六)市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四条 境内自然人作为小额贷款公司股东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诚信记录;

(三)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为真实自有资产,不得以借贷资金或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四)市主管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五条 境内其他社会组织投资入股小额贷款公司的,应符合国家对其他社会组织投资管理的相关规定,具备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诚信记录,具备投资主体资格,具有资金实力,不得以借贷资金或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第二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股东不得虚假出资或者抽逃资本。小额贷款公司不得 接受本公司股份作为质押权标的。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在公司设立后3年内不得转让、质押其持有的股份。

第二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及经国家有关部门同意的其他资金来源。

第二十八条 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融入资金的利率、期限由小额贷款公司与相应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协商确定。

第二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向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申领贷款卡。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融资信息及时报送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和北京银监局,并跟踪监督小额贷款公司 第三十条 在试点阶段,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范围限定在注册所在区、县行政区域内发放贷款。

第三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可自主选择贷款对象,在试点阶段,每年向三农方面发放的贷款金额不得低于全年累计放贷金额的70%。

第三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微型企业、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着力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3%。

第三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营,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

第三十四条 贷款合同参照银行贷款的标准化合约,由借贷双方在公平自愿的原则下依法协商确定。

第六章 小额贷款公司的公司治理

第三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并在其章程中明确。

第三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根据其决策管理的复杂程度、业务规模和服务特点设置简洁、高效、灵活的组织机构。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程序。

第三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设总经理1名,根据需要设副总经理1至3名。

小额贷款公司董事会应对总经理实施专项审计。审计结果应向董事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报告,并报市和区县主管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离任时,须进行离任审计。

第三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小额贷款公司负有忠实守信义务和勤勉尽责义务。

董事违反法律、法规或小额贷款公司章程,致使小额贷款公司形成严重损失的,应对公司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总经理、副总经理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或超出董事会授权范围做出决策,致使小额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应对公司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可根据需要设置专业委员会,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第四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要建立适合自身业务特点和规模的薪酬分配制度、正向激励约束机制,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

第四十一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根据各类贷款业务的性质和特点制定相应的贷款管理规章,并针对贷款业务的尽职调查、审批、授权授信、贷后检查、风险管理、关联交易、违规处罚等内容建立健全相关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

第四十二条 小额贷款公司的金融服务创新应在审慎经营和合法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周密考虑业务创新的法律性质、操作程序、经济后果等,严格控制新业务的法律风险和运行风险。

第四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当按照我国反冼钱的有关规定逐笔记录和保存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交易相当于20万元人民币数额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记录。

第四十四 条小额贷款公司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并实施本公司的财务制度、会计工作操作流程和会计岗位工作手册。应建立出账审批制度,确保业务审批和财务核算相对独立;建立财务核对制度,定期与银行、借款人对账,确保财务一致;建立会计档案保管和交接制度,防止会计档案被替换、更改、毁损、散失和泄密。

小额贷款公司在同级财政部门办理财政登记备案,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依法接受会计监督。

第四十五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拨备制度,准确进行资产分类,充分计提呆账准备金,确保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全面覆盖风险。资产分类和计提呆账准备金的方法参照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对商业银行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小额贷款公司可自建或依托具有相当资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电子数据的即时保存和备份制度,重要数据必须异地备份并且长期保存,也可租用相关共享服务中心进行系统和数据备份。

第四十七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稽核制度,设立职责明确的监察稽核岗位,配备有能力的监察稽核人员。监察稽核岗位对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负责,以保证监察稽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小额贷款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应重视和支持监察稽核工作,对监察稽核中发现的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行为,应及时纠正和处罚。

第四十八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按要求向市、区县主管部门、向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向公司股东、向为其提供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有关捐赠人披露经中介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和业务经营情况、融资情况、大额贷款、重大事项等信息,必要时应向社会披露,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对突发事件和突发业务风险等重大事项应及时报告主管部门。第四十九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主动接受市、区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按月向市、区县主管部门提供财务报表和贷款统计表,并自觉接受市、区县主管部门的现场检查。

第五十条 小额贷款公司应接受社会监督。小额贷款公司开业时,应在本区、县主要媒体和营业场所向社会公告公司基本信息,承诺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坚决杜绝涉入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和非法证券买卖,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并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第五十一条 各区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日常监督管理,按月、季、年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内控风险情况进行监测,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业务检查,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情况适时安排专项检查。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应及时向区县主管部门和市主管部门报告,并通报相关部门。

第五十二条 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资金流向进行跟踪监测,并将小额贷款公司信用状况纳入信贷征信系统。小额贷款公司应定期向信贷 征信系统提供借款人、贷款金额、贷款担保和贷款偿还等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要求的业务信息。

第五十三条 小额贷款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若有非法集资、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由区县政府负责查处,报市主管部门后,由市主管部门责令整改、取消其小额贷款试点资格,提请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和罚款。

第五十四条 试点阶段,为加强监管,规范运营,提升服务,小额贷款公司应委托一家提供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广、网点多、实力强并能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服务支持的商业银行开立存款账户作为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托管银行,并为其统一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托管银行应切实负起资金安全监督责任,如发生任何资金支付结算等资金使用违规行为,应及时报告市主管部门。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市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的通知 银监发〔2009〕48号 各银监局(西藏除外): 现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九年六月九日 

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做好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工作,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等,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暂行规定适用于按照《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经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在县(市)及县(市)以下地区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 第二章准入条件

第三条拟改制小额贷款公司须符合《指导意见》的审慎经营要求。

第四条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除满足《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规定外,还须满足下列条件:

(一)召开股东(大)会,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并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债权债务处置、改制工作作出决议。债权债务处置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二)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健全、经营状况良好、信誉较高,且坚持支农服务方向。

1.各治理主体职责明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清晰,治理目标科学,考核激励机制有效,信息披露透明。

2.具有完备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覆盖各业务流程和各操作环节,且执行到位。

3.有良好社会声誉、诚信记录和纳税记录,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4.按《指导意见》新设后持续营业3年及以上;清产核资后,无亏损挂账,且最近2个会计连续盈利;资产风险分类准确,且不良贷款率低于2%;已足额计提呆账准备,其中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30%以上;净资产大于实收资本。

5.资产应以贷款为主,最近四个季度末贷款余额占总资产余额的比例原则上均不低于75%,且贷款全部投放所在县域。

6.最近四个季度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均不低于60%。 7.单一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单一集团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

8.抵债资产余额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0%。

(三)已确定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拟作为主发起人。

(四)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推荐其改制设立村镇银行,同时对其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经营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未设村镇银行的县(市)及县(市)以下地区的小额贷款公司原则上优先改制。

(六)银监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第三章程序和要求

第五条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应当成立筹建工作小组,设立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应当委托筹建工作小组为申请人。筹建工作小组由主发起人、小额贷款公司等有关单位组成,负责相关改制工作。

第六条筹建工作小组须严格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要求,做好改制设立村镇银行筹建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按照《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有关要求落实筹建、开业阶段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筹建工作小组须聘请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拟改制小额贷款公司进行清产核资,同时对其管理状况进行专项审计。清产核资基准日原则上选定在清产核资工作开始时的上季末。筹建工作小组应对清产核资结果和审计结果进行复查。

第八条清产核资工作结束后,筹建工作小组、小额贷款公司和中介机构应对净资产结果进行确认,签定净资产确认书,并根据小额贷款公司股东(大)会通过的净资产处置方案对净资产进行处置。

第九条拟改制设立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其资质、持股比例等必须符合《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对不愿意作为发起人、不符合村镇银行发起人资格或持股要求的,申请人应在申报开业前完成相关股权转让或清退等工作。 第十条有关工作完成后,筹建工作小组应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要求,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交改制设立村镇银行的筹建和开业等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清产核资基准日与申请筹建日期不得超过3个月。

第十一条申请人申请筹建,除提交《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规定材料外,还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股东(大)会同意改制的决议书及中介机构出具的法律意见书;

(二)清产核资报告、管理状况专项审计报告;

(三)上一经营审计报告;

(四)净资产确认书及分配报告;

(五)银行业金融机构拟作为主发起人的书面声明;

(六)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有关意见;

(七)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批复文件及营业执照;

(八)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材料。

开业申请材料同《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规定材料。 第十二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时限,受理、审查并决定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的筹建和开业等行政许可事项。

第十三条筹建工作小组在收到核准开业的批复文件后,要及时按法定程序解散小额贷款公司并注销营业执照,凭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金融许可证办理工商登记。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强指导监督,严把准入关,确保改制工作依法合规、稳步推进。

第十五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严格按照《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国银监会 关于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加强对改制后村镇银行的持续监管,确保其稳健发展。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暂行规定未尽事项,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等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各银监局可根据本暂行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本暂行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 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二○○九年六月十二日印发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银监发〔2008〕23号

各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事项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 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以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民事责任。小额贷款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小额贷款公司应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其合法的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二、小额贷款公司的设立

小额贷款公司的名称应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其中行政区划指县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需符合法定人数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200名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来源应真实合法,全部为实收货币资本,由出资人或发起人一次足额缴纳。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00万元。单一自然人、企业法人、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关联方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的10%。

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向省级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经批准后,到当 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领取营业执照。此外,还应在五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相关资料。

小额贷款公司应有符合规定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应有必要的营业场所、组织机构、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的工作人员。

出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拟任小额贷款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自然人,应无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小额贷款公司在当地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并依法缴纳各类税费。

三、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来源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融入资金的利率、期限由小额贷款公司与相应银行业金融机构自主协商确定,利率以同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加点确定。

小额贷款公司应向注册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领贷款卡。向小额贷款公司提供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将融资信息及时报送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并应跟踪监督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使用情况。

四、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运用 小额贷款公司在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下自主选择贷款对象。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着力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的5%。在此标准内,可以参考小额贷款公司所在地经济状况和人均GDP水平,制定最高贷款额度限制。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营,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具体浮动幅度按照市场原则自主确定。有关贷款期限和贷款偿还条款等合同内容,均由借贷双方在公平自愿的原则下依法协商确定。

五、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

凡是省级政府能明确一个主管部门(金融办或相关机构)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并愿意承担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处置责任的,方可在本省(区、市)的县域范围内开展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

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发起人承诺制度,公司股东应与小额贷款公司签订承诺书,承诺自觉遵守公司章程,参与管理并承担风险。

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公司法》要求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经理之间的权责关系,制定稳健有效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内审制度,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健全贷款管理制度,明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切实加强贷款管理。小额贷款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

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真实记录和全面反映其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小额贷款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拨备制度,准确进行资产分类,充分计提呆账准备金,确保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全面覆盖风险。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按要求向公司股东、主管部门、向其提供融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捐赠机构披露经中介机构审计的财务报表和业务经营情况、融资情况、重大事项等信息,必要时应向社会披露。小额贷款公司应接受社会监督,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由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处置。对于跨省份非法集资活动的处置,需要由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协调的,可由省级人民政府请求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协调处置。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由当地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国人民银行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资金流向进行跟踪监测,并将小额贷款公司纳入信贷征信系统。小额贷款公司应定期向信贷征信系统提供借款人、贷款金额、贷款担保和贷款偿还等业务信息。

六、小额贷款公司的终止

小额贷款公司法人资格的终止包括解散和破产两种情况。小额贷款公司可因下列原因解散:

(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二)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三)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人民法院依法宣布公司解散。小额贷款公司解散,依照《公司法》进行清算和注销。

小额贷款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依照有关企业破产的法律实施破产清算。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可在股东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村镇银行组建审批指引》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规范改造为村镇银行。

七、其他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密切配合当地政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工作的政策宣传。同时,积极开展小额贷款培训工作,有针对性的对小额贷款公司及其客户进行相关培训。本指导意见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执行。

本指导意见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请各银监局和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联合将本指导意见转发至银监分局、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县(市)支行和相关单位。

小额信贷何以“普惠” 篇3

随后,“类尤诺斯”模式在中国逐渐兴起,很多机构尝试像尤诺斯那样建立中国的穷人银行。随着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乐平公益基金会的富平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等机构逐渐发展壮大,并以更大的投资规模推动着中国小额贷款扶贫事业,小额信贷也因此被视为金融扶贫的一个重要方式。

始于扶贫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把主要客户定位在农村中低收入群体的小贷机构,中和农信模式被认为是一个难以复制的特例,因为中和农信有着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半官方背景,成立之初其绝大部分的资金来自政府资金、商业银行贷款,以及中国扶贫基金拨付的捐款。

2008年,国务院扶贫办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全面改革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制度,决定下放管理权限,扶贫贷款和贴息资金从由中央管理,改为由省、县管理。同时,地方可自主选择金融机构,金融机构由过去独家承担扶贫贷款任务的农业银行,扩大到所有自愿参与扶贫工作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和农信由此开始改变依靠政府资金生存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开始尝试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并致力于将其机构打造成中国“山水间的百姓银行”,虽然冠之以银行,其实中和农信并不吸储,而是搭建起银行和农户之间的一个桥梁。

具体来说,中和农信通过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然后将其以无抵押信用贷款的形式放贷给农户。据悉,中和农信从商业银行获取的贷款利率,基本上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10%,加上支付给担保公司的相当于贷款额1%到1.5%担保费用,以及公司的管理运营成本,最终向农户发放的无抵押信用贷款的年利一般在13%到14%。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和农信总经理刘冬文介绍称,目前中和农信90%左右的信贷产品是针对小微农户的五户联保无抵押信用贷款,单笔贷款最高不超过1.6万。“我们面向的客户都是商业银行不愿意、也难以服务到的人群。”

截至2013年9月30日,中和农信小额信贷覆盖全国15个省的90个县,其中大部分是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共有贷款余额11亿元,有效贷款农户近16.5万户,30天以上风险贷款率仅为0.78%,平均单笔贷款额度仅为7947元。

兴旺与风险

小额信贷在中国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旨在促进失业人员和妇女创业的福利主义小额信贷(由中央和地方财政贴息);包括中和农信等在内的约200多个公益性制度主义小额信贷;以及农信社、农行惠农卡、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银行类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展的数量繁多的商业性小额信贷。

近些年来,伴随着小微企业和个人对资金的“饥渴”需求,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嗅到了小额信贷市场的吸引力,不同领域的多种企业通过网络全方位、多层次地渗入到小额信贷中希望分得一杯羹。

从今年五六月份银行“钱荒”房贷收紧后,包括世联地产、搜房网、易居中国等在内的房地产上下游企业开始纷纷推出了面向购房者的小额贷款业务。以最早介入这一领域的房地产代理机构世联地产为例,从去年开始世联花费1.5亿元收购了3家担保和小额贷款公司,今年8月份便开始推出针对置业者购房首期款短期筹措困难的小额信贷业务。

而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使得金融原有的经营观念、业务运营方式以及竞争生态都发生着本质的变化。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均以小额贷款的形式先后切入互联网金融市场。“今年夏天很热,互联网金融很热。”有业内人士如此形象的表示。

根据央行调统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小贷公司已达7398家,贷款余额为7535亿元,前三季度新增贷款1612亿元。2009年—2012年小贷公司数量年增长达到165.8%,贷款余额年增长197.8%。

但与小贷机构蓬勃发展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其金融管控和系统性救助方面仍然存在大面积的盲区,风险不容小觑。其中P2P(个人对个人的小额信贷中介信息服务业)平台因为跑路、虚假标、高息标、拆标、老赖、自融、担保形同虚设等等恶性事件频出,被业内人士戏称为一个“群魔乱舞”的行业。

在过去6年间,全国可统计的P2P平台已达到800家,但在火热的网络借贷背后,P2P平台风险也正集中暴露。仅今年10月份就涌现出了20多家P2P公司的倒闭潮。更有一家名为“福翔创投 ”的网贷平台仅仅在上线不到三天就出现了老板跑路的事件,可谓是创下了网贷平台的最短跑路史。

呼吁监管规则的出台是记者近期参加P2P论坛听到的最多的声音,“现在监管部门尚持观望态度,在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寄望于行业自律。”一位分析人士无奈地表示。

实现普惠金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其实小额信贷算得上是更早的普惠金融模式。普惠金融蓝图描绘的便是在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中,它能够为处于社会金字塔结构下层的群体和小微企业提供精细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而不是被甩出金字塔之外。

尽管如此,小微企业以及广大偏远农村等尚待金融机构开发的“沉睡的大金矿”仍不可小觑。近期,互联网金融机构融360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信贷搜素现状》用“贷款饥渴度”这个概念来形象的形容中国的中小企业、个人对于融资的需求。根据他们的统计,个体户和小企业主占贷款申请人群总数的25%和17%,然而70%的个体户和55%的企业主并不能从银行得到资金支持。

另据融360的统计,每月的经营流水在5万元以下的小小微企业对于经营贷款“非常饥渴”。“它们是占比高达62%的经营贷款需求主体,然而只有17%的申请企业符合银行的资质要求。”

对于农村金融而言,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截至2012年底,我国农村扶贫对象还有9899万人。另外,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收入翻番”的目标,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2万元左右。但是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农村人均纯收入即使翻一番也仅6500多元,单纯依靠财政收入势必很难满足贫困地区的需求,还需要金融的支持。

从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杜晓山的研究来看,造成金融覆盖“真空”地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我国金融体制本身存在问题,比如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不匹配,城乡金融布局不平衡,东中西金融基础设施差距较大,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发展不平衡等。

小额信贷风险论述 篇4

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小额信贷年, 2006年, “小额信贷之父”尤努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寓意着小额信贷经过多年发展, 迎来了其发展的高潮期, 然而, 时隔七年, 2012年5月12日, 尤努斯由于经营不善, 涉嫌挪用资金等原因被迫辞职, 包括印度尼西亚商业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印度SKS在内的国际知名小额信贷公司都相继曝出盈利能力低下, 甚至于巨额亏损, 抑或是扶贫作用薄弱等负面消息, 一时间小额信贷被拉下神坛, 仅2010年, 印度安德拉邦67亿美元的小额信贷市场就已经崩溃, 数以百计的小额信贷公司相继宣告破产, SKS股价直线下跌。

由于外界对于小额信贷产业过高的期望, 导致国际热钱的涌入, 从一级市场开始进行行业的爆炸式发展, 从而导致了小额信贷的过快发展,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对于没有接入征信系统的小贷公司, 自建系统落后, 现金流管理缺陷, 资本比例失衡, 农村商业银行“官办气息”重, 内部欺诈现象频现, 都充分暴露出小额信贷远远落后于市场规模的内部管理问题, 正因为此, 带来了小额信贷本地化现象严重, 扶贫与盈利难以兼顾, 福利性小贷组织难以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在全国大部分小额信贷企业甚至于没有内部审计部门, 缺少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必将带来相关风险的升高, 然而, 照搬商业银行标准进行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对于小额信贷而言亦不可取, 小额信贷的企业特征决定了其内部审计需要按照扶贫、盈利的维度去思考, 这是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最大不同点, 同时也要思考其交易额度小、操作成本大、不可存款、资本比例等特点。

2 主要风险论述

2.1 经营目标及其相关的内部控制问题

企业的经营目标体现了企业使命, 是其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性的反映与体现, 并制约着企业行为;同时, 其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的出发点, 决定了其内部控制系统的框架、权重以及衡量标准,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能否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是评价其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标准。

迄今为止, 依据小额信贷的现状拓展出了两个重要理念, 一是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普惠金融的基本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二是“社会企业”, 尽管其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 但是其基本特征体现为:社会企业不是纯粹的企业, 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 社会企业透过商业手法运作, 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它们重视社会价值, 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

而在笔者的调查中, 小额信贷公司, 尤其是国有资本持有的小额信贷公司, 受国家政策补贴, 供其进行定位于三农的业务, 从国家层面来说, 具有重要的扶贫支农作用,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 类似于农商行的国资小额信贷公司却没有负起相关扶贫支农的责任;而另一方面, 经过笔者的调查, 即使是这部分农民与个体户也大多数是与该银行职员较熟悉的人员, 为了应付上面的三农帮扶指标而进行的贷款, 也就是说, 在当地, 实际受惠的农民寥寥无几, 这与其应具备的非经济性目标——扶贫支农的实现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充分说明了在农村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内部控制以确保企业经营目的的实现十分必要。

一方面是企业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值得商榷,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农村商业银行行政化管理僵化带来的问题。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农村商业银行替代内部审计的方式主要是由上级银行的稽查完成, 并且其分派指标的方式, 方法单一, 缺乏配套措施, 难以引起执行单位的工作热情;从成本上考量, 农民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 由于客户数量多, 对应单笔贷款额度小, 造成各类成本的大大提升, 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由于不再是农信社的产权结构, 盈利水平在绩效工资中占有重大占比, 所以实际情况下会更注重经济性目标, 很难对于小额信贷有更大的兴趣;地区间产业差异严重, 吴江地区之所以能在小额信贷上同时实现其经济性与非经济性的经营目的, 很大程度上由于其深刻发掘本地市场, 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许多前来借贷的客户是依托本地优势产业——纺织发展起来的个体与农民, 整个产业从上游的桑叶—养蚕到加工成品都有很大的资金需求, 而高邮尽管说在个体经济上没有表现出如此明显的产业特征, 但也包括鸭、鹅养殖及咸鸭蛋等特色产业, 只是该商业银行的市场发掘做得不够深入;最后一方面本文认为是国家资金补贴的管理不到位, 没有突出资金补贴的目的性, 只是简单的发放模式, 没有与三农业务相结合, 形成有效的配套措施。

总之, 对于小额信贷企业而言, 需要从经营目标体现出普惠金融与社会企业的概念, 其扶贫支农的经营目标是该类型公司目标的一部分, 也是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的重要特征, 不过由于资本持有、经营理念的各不相同, 其权重有所不同而已。本文认为特别是国有资本持有的以及福利性小额信贷公司尤其应该提高扶贫支农这一非经济性目标的权重, 并设计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这一经营目标的实现。

2.2 心理风险

心理风险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的因素, 它指由于人的不注意、不关心、侥幸或存在依赖保险的心理, 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的因素。本文认为中国的小额信贷面临较高的心理风险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 国家扶贫政策方面的原因, 在小贷兴起之前, 国家对于扶贫的政策主要是补贴为主, 直到近几年才转变为以小额信贷模式为主, 所以农民与低收入者对于小贷仍然存有不正确的认知, 把小贷与补贴相互混淆, 即使明确区分了小贷与补贴的区别, 但是许多人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是国家补贴政策, 即使不还也没有关系, 导致还款积极性也不高, 从而引起坏账。

第二, 小额信贷企业面临的严重的熟人化现象, 导致业务人员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展现出足够的职业性, 整个借贷过程与客户的主要接触者是业务人员, 如果业务人员的态度不够严肃, 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职业性, 体现公司借贷审批及贷后措施的严谨、严肃, 那么很容易给客户造成公司制度松懈的印象, 从而降低还款积极性。

第三, 小额信贷由于规模原因, 还有许多没有接入银行征信系统的公司存在, 且内部也没有完善的信用系统, 这也是导致心理风险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内部欺诈与道德的综合风险

内部欺诈风险是指由于有问题的内部人员出于欺诈动机而导致的间接或直接的损失, 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2011年, 中农合信管理层就曾对媒体表示“内部欺诈风险与道德风险是小额信贷面临的最严重的风险”, 而农商银行这类的带有较强政策色彩的机构的风险更高, 对于微观企业来讲, 员工通过自身权利的使用, 通过一些政策, 譬如更改客户身份、贷款目的, 将商业用途的贷款改成三农贷款, 隐瞒顾客真实经济情况之类的方式, 达到为顾客提供不正当便利的目的, 这是内部欺诈与道德综合风险最主要的表现, 同时, 也有情况恶劣, 通过客户信息粉饰, 相互合作达到私吞贷款目的的行为。总而言之, 其基本手段都是通过自身工作权利, 对真实信息的修改, 以达到目的。

本文认为造成这块风险的原因主要应从企业内外部两个方面考虑:从企业外部考虑, 首先社会整体缺失诚信, 我国的诚信度调查的结果历来在全球属于较低的水准;其次, 传统征信系统与小额信贷信用体系有所出入, 基于传统金融行业发展起来的征信系统的客户定位、服务方向、信用理解都与小额信贷有所差别, 导致不少小贷公司即使拥有接入征信系统的权利也会选择自建系统或者采用第三方专门提供给小额信贷的征信系统;最后, 国内各阶层间尤其是小额信贷较发达的地区, 与印度各阶层间泾渭分明不同, 国内各阶层间有较多交叉关系, 又由于熟人化情况严重, 导致内部欺诈与道德的综合风险偏高。从企业内部考虑, 第一, 职工权利缺乏独立监管, 事实证明, 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立对于公司舞弊现象的减少有明显作用, 而很多公司都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 导致员工权利缺乏监管, 而如果将监管权力放置于部门主管上, 由于部门内部的交叉关系, 监管权力缺乏独立性很容易造成流于形式;第二, 职权范围缺乏科学分割, 很多公司的业务办理只需要2~3人经手即可完成流程, 据笔者的了解, 一人完成整体业务操作的也不在少数, 而且人员缺乏流动性, 易形成团体, 进行不正当行动十分容易操作且不易被察觉, 导致这块风险相应地升高;第三, 绩效考评依据过于注重眼前利益。放款最重要的两个指标, 放款量和收益, 有将两个指标分开在进行不同业务的人员身上分别考量的, 也有总体按照收益率进行考量的。但是都有一个特点, 结合中国小贷公司本身就具有的还款周期短的特点, 其指标考量周期也较短, 这就容易使职工产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为了保证贷款量指标的完成, 可能导致坏账率的升高, 为了保证收益, 从而收紧本应放贷的款项, 为了保证短期内收益率, 主动帮助客户修改信息, 提供诸如降低利息、延长还款时间等便利。

2.4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金的供给无法满足资金的需求而导致财务困境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伴随性问题, 由金融机构本身特点所引起, 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 不可避免地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风险。但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的是, 由于其资金来源通常来源于股东出资, 且所能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单一, 小额信贷的流动性远低于一般金融机构, 同时不良的现金管理也导致其流动性风险远大于其他金融机构。

小额信贷单向的资金流动, 即资金来源少, 且流动性差, 而另一端, 输出端则要求与普通商业银行一样的流动性, 甚至于由于其贷款周期较短导致对流动性要求更高, 双方的不对称导致资金难以管理, 不良好的资产管理导致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 从而引发更多衍生问题。

2.5 公共关系风险

公共关系风险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本文认为这一名词代表了由于公共关系引起企业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 是一种非直接可衡量的风险。小额信贷企业作为民间资本的代表之一, 从一开始其公共形象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 民众更加倾向于国有银行进行资金处置, 另一方面也容易将小额信贷与高利贷混为一谈, 这对于小额信贷的业务规模和坏账率都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然而, 公共关系风险与上述其他风险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是一种行业风险, 不仅仅由行业特色决定, 相比之下, 受行业整体影响更大, 大多数小额信贷公司很难在降低公共关系风险中起决定作用, 其更加依靠整个行业的良好运行、优良剩余、政府的行政管理、社会观念的开放等外部因素。

小额信贷的高公共关系风险, 本文认为是由以下三点构成:第一, 在中国历史上, 资本发展一路困难重重, 重农抑商政策几千年来导致民间对于民间资本的坏印象积重难改, 小额信贷作为民间资本的重要代表, 自然不可避免地具有较高公共关系风险。第二, 很多民众由于所接触的资讯有限, 对于小额信贷的印象仍然停留在高利贷或者扶贫项目的地步, 给小额信贷的工作开展带来很大困难。第三, 大多数小额信贷企业并没有公共关系部门, 在形象营销方面投入不足。

2.6 人力资源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 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劳动力资源供给不足的风险、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成本、员工队伍稳定的风险。在小额信贷行业中最为突出的是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劳动力缺失, 造成小额信贷的招聘目标人群与实际应聘人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由于小额信贷本地化特征明显, 人才流失更造成了公司机密面临较大风险, 带来更大的损失。

本文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 与同行业整体水准相比, 人才竞争力薄弱, 小额信贷的就业吸引力尽管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 但是总体上仍然远逊于证券、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

第二, 小额信贷面临的招聘要求高, 作为金融机构, 金融行业向来是人才高地, 这不仅仅是由于金融行业本身的吸引力, 更是由于金融行业本身特点决定, 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机构对于人才招聘的要求也必然高于普通劳动力水准。

第三是由小额信贷的业务地域特点所决定, 小额信贷业务集中区域主要是在二线城市及以下, 而且作为金融行业对于人才要求相对较高, 这些城市本身就面临着较高的人才流失率。而其中人才较集中的南京、成都、杭州、无锡、常州等二三线城市, 小额信贷的人才吸引力也远逊于同行, 而在四线城市及以下, 由于本地年轻的高素质劳动力的高流失率又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 所以造成了人才供给不足。

2.7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的变动对金融机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利率风险分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四类。而在小额信贷行业中较为突出的是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和选择权风险三类。

由于小额信贷行业本身利率具有较强的市场化特征, 根据央行规定, 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四倍之内浮动, 所以其定价过程复杂, 而相对又缺乏专业人才, 利率定价具有明显滞后性, 所以重新定价风险较高;小额信贷相对的基差风险与传统银行不同, 主要体现在基准利率与小额信贷贷款利率的调整幅度不一致。本文认为高基差风险主要由三个原因导致:首先, 由于小额信贷贷款利率可调整范围远比商业银行大, 而专业人才不足, 造成调整不当可能性更大。其次, 由于小额信贷资金规模小, 边际操作成本高, 为了维持收支平衡, 贷款利率居高不下。最后, 当贷款利率上升超过一定限度时, 金融机构收益率反而会下降, 所以小额信贷的基差利率远高于其他金融机构;同时, 由于小额信贷公司规模较小, 资金抗风险能力薄弱, 并且很多小贷公司未接入征信系统, 增加了还款的随意性, 增加了选择权风险。

2.8 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是指在共享信息的过程中,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严重的信息污染现象导致的信息不准确性、滞后性和其他一些不良后果, 从而给组织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以本地化的小额信贷为代表的企业的高信息风险表现在员工的信息搜集、处理工作不科学, 信用评级不合规或制度不合理, 而以P2P平台为代表的网络化操作企业则主要存在客户信息易于伪造、还款约束力小等现象。

小额信贷行业中各公司的管理技术不尽相同, 但是按照技术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本地化的小额信贷公司, 其特点是在当地拥有较大影响力, 往往对于本地业务精耕细作, 业务开展更多依靠于人际关系, 公司理念和管理方式并不新颖但是对于本地业务具有很深了解;另一类是以P2P平台为代表的小额信贷公司, 其特点是公司管理技术主要基于网络方式, 从资金获得到资金处理到形成可发放贷款到回收款项的一条龙都以网络手段为主, 人际关系网为辅, 往往具备先进的公司理念和管理方式, 但是本地竞争力并不高。这两类公司各自的特点决定了各自都具有较高的信息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增民.小额信贷公司内部审计研究[A].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5) .

[2]谢欣.微型金融组织对农村金融难题的纾解——从国际经验到国内案例[J].农村金融研究, 2011 (1) .

小额信贷业务习题 篇5

一、单选题

1、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需符合法定人数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有(D)名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A、2-10B、2-100C、2-1000D、2--2002、小额贷款公司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注册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A)万元。

A、1000B、3000C、5000D、无具体要求

3、申请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应向(C)主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经批准后,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并领取营业执照。

A、镇、街道政府B、市级政府C、省级政府D、国务院

二、判断题

(×)

1、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三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

(√)

2、小额贷款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经营,贷款利率上限放开,但不得超过司法部门规定的上限,下限为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

3、小额贷款公司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着力扩大客户数量和服务覆盖面。

(×)

4、小额贷款公司属于金融机构。

(√)

全球另类小额信贷公司 篇6

传统借贷业务中,银行角色通常是高息、手续繁杂以及数据要求高,适用于商业状况良好且有一定体量的团队。但对于短期内急需现金流的小微企业来说,银行完全不是第一选择。

近年来,在全球许多B2B、P2P等多种形式的小额贷款企业应运而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本文将为您梳理几家全球较有影响力的小额信贷机构,看看他们做出了哪些创新之举。

Fundbox

Fundbox为小微企业提供30、60到90天的小额贷款,这一般是企业在等待下一笔现金流进来时的期限。用户可以快速注册账号,上传账单到云端,需要借款时直接“划掉账单”,系统会自动将钱打入银行账户,整个流程只需要65秒,如果企业提前还款还会得到额外奖励。中小企业主通过将自己的会计、CRM软件和Fundbox的风控引擎软件服务连接,将公司一系列相关信息提交给Fundbox进行扫描。除了中小企业自己提交的信息,Fundbox的风控引擎还能从许多外部信息源中提取它认为必要的信息,比如从机动车辆管理局处调取的相关车辆违法信息,以及个人信用记录等,来帮助在Fundbox内部构建一个对象企业的数据库,从而更好地判断其公司健康程度,以及未来还账的可能性。

AvantCredit

Avantcredit公司提供规模在1000美元到10000美元之间的个人贷款。本次是该公司首轮融资,其中包括900万美元的A轮股权投资。领投这轮融资的是August Capital公司,参与其中的还有资产管理公司Victory Park Capital。AvantCredit公司团队已经开发了一个稳定的风险管理组件,可以审核评估消费者信用,并且为一些信用程度不高的借款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贷款额度。Avant公司的某位高层说道:“传统的商业银行在向不同层次,特别是信用等级较低的消费者发放贷款时,总会有些犹豫不决。但是我们会看到,AvantCredit独具创新的信用解决方案会进一步得到发展。”AvantCredit会利用多种客户属性,比如信用,社交媒体,以及用户活动数据。因此,他们可以向范围更广的客户群体发放低息贷款。

On Deck Capital

On deck capital成立于2006年,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去年,On Deck完成了总额为1900万美元的C轮融资,使得其自身的资金储备达到3800万美元。据On Deck创始人介绍,目前On Deck已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总额达2.75亿美元的贷款,并且这一数字将在下月初突破3亿美元,过去4个月,On Deck的贷款发放额增速达到50%。

On Deck创建了其独特的科技平台,从企业经营角度分析中小企业的用户数、现金流、销售额、客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数据,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偿债能力,并为企业进行信贷评分,为银行发放贷款提供更系统全面的依据。此外,On Deck还采用电子支付等技术手段,极大简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流程。

P2P借贷公司Lending Club

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研究 篇7

一、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概况

为了多渠道防范和化解农业小额信贷风险, 2004年8月, 高要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与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 共同推出一种新的信贷保险业务———借贷者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从2005年开始, 中国人寿江苏省宿迁市分公司在泗洪县试点销售该产品, 2007年, 在宿迁全市推广。2008年中国保监会发布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方案》, 在广西、河南等9个省区的部分县以下农村开展试点, 2009年又进一步将试点工作扩大到山东、陕西、云南等10个省区。

从全国范围看, 目前小额信贷保险业务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根据产品的保障责任不同, 主要有两类形式:一类是将小额信贷和农业保险相结合, 为农业生产贷款提供保险保障, 保险责任涵盖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及意外事

故等对投保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另一类是将小额信贷与人身保险相结合, 转移农民因疾病、残疾或意外死亡导致的没有经济能力如期还贷的风险。目前在我国发展较快的主要是后者。

二、小额信贷保险的经济学分析

农户小额信贷保险在发展农户小额信贷、降低信贷风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仅有效解除了银行发放小额贷款的担忧, 解决了农民找担保难的问题, 支持了“三农”发展, 也使保险公司找到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取得了银行、农户和保险公司三赢的局面。

1. 小额信贷保险改变了损失承担者

在小额信贷的农户不投保的情况下, 如农户无力还款, 则造成金融机构出现坏账, 此损失要由金融机构来承担。在我国现有利率政策下小额信贷的坏账风险过高, 金融机构的风险利率部分远不能弥补此损失, 因此小额信贷的长远发展存在隐患。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 把农户的还款风险直接转移到保险公司, 即投保户如无力还款, 则由保险公司还款。而保险公司的保险金又来源于众多投保户所交的保费。因此, 众多的投保户成为真正的损失承担者。

2. 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小额信贷存在无担保、无抵押、还款没有保证的风险。为减少风险, 各金融机构采用了农户联保贷款的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道德风险。但农户联保贷款只能减少贷款户有能力还款而不还款的风险, 而对于贷款后所出现的突发情况而导致贷款户无力还款的风险无能为力。而通过保险, 金融机构把此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 出现此类风险后由保险公司替贷款农户还款。金融机构通过小额信贷保险有效转移了农户这类风险。

3. 有利于走出我国利率低的困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杜晓山认为:由于小额信贷业务成本高, 风险大, 业务人员负责的农户数多, 又由于利率封顶限制, 该业务是亏损性的。而国际国内经验都表明, 在小额贷款的范围内, 一般承贷人可承受的利率要远高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 关键是要能够顺利地获得生产或生活所需要的小额资金。而利率作为国家的货币政策, 其调整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倾向, 其变动是相当谨慎的。

小额信贷的利率由两部分组成:基本利率R1和风险利率R2。基本利率R1是金融机构为弥补成本和获取利润而制定的, 风险利率R2则是为了弥补呆账、坏账的损失。我国小额信贷利率之所以被认为低就是R2不能弥补小额信贷过高的坏账损失。小额信贷保险发展得越完善则金融机构的坏账风险越低, R2也就越小。在小额信贷保险充分发展的条件下, 利率的提高就不再成为必须。因此, 加快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有利于破解我国小额信贷利率过低的困境。

4. 有利于促进小额信贷的供给

事实证明:小额信贷的农户有比较高的利率承受力, 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利率的提高并不会明显减少小额信贷的需求量。在没有小额信贷保险的情况下, 由于我国利率受国家货币政策的限制, 实际风险利率远远小于均衡下的风险利率, 因此, 金融机构在小额信贷上的实际利率r远低于均衡下的利率R, 这使得金融机构的供给积极性极大减弱。在小额信贷保险存在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的风险减小, 均衡利率R减小, 保险的程度越高, R越接近现行的实际利率r, 供需越趋向平衡, 从而调动了金融机构供给小额信贷的积极性。

三、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动力

1. 小额信贷保险有巨大的潜在需求

近几年, 小额信贷在我国发展迅猛。截至2006年底, 获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的农户数为7 072万户, 占有贷款需求且符合贷款条件农户数的57.6%, 占全国农户数的31.2%。而小额信贷保险才刚刚起步, 还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 险种也仅以借贷者意外伤害保险业务为主, 险种的创新空间还很大。如果正确处理好发展与风险的关系, 那么小额信贷保险的未来发展空间将是广阔的。

2. 联保贷款自身的局限性

由于联保贷款实行自愿原则, 在多元博弈中, 农户会出于个人收益最大化的目的而选择与自己收入水平相近的农户进行小组组合。因此, 许多有能力、收入较高的农户会自动排除比自己收入低的农户, 而收入最低的农户很难找到比自己收入水平高的组合对象。如果小组成员全部是最贫穷的农户, 则很难获得贷款, 这就造成了把最贫穷的农户从联保信贷市场中排挤出去的结果。联保贷款的局限性为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留出了空间。

3. 国家政策支持

“三农”发展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对金融支农工作的重视程度,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 要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保监会主席助理陈文辉在2009年全国寿险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 保监会将推动小额保险与小额信贷全面合作, 与银监会共同研究有关促进小额保险与小额信贷发展的监管举措。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小额信贷保险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四、小额信贷保险的发展建议

1. 积极创新, 扩大业务

小额信贷作为我国政府加快“三农”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 发展的空间巨大, 小额信贷保险随小额信贷的发展而发展。据银监会的统计, 2005年3季度末全国在农村信用社有小额信用贷款或联保贷款余额的农户数为7 134万户, 占农户总数的32.31%, 农户贷款余额为5 676亿元, 占农村信用社贷款总余额的37.23%;发放过贷款证的农户数为8 219万户, 占农户总数的25.39%。而小额信贷保险还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 业务量还比较小, 险种还仅限借贷者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还有许多险种待开发, 如: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项目保险, 遭遇洪水、山洪爆发、冰雹、特大降雨、决堤等自然灾害保险。

2. 加强风险管理

小额信贷保险是高风险的险种, 做好风险管理应是保险公司常抓不懈的工作。

首先, 细化市场。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 进一步细化市场, 制定合理的费率。全国各地农村的发展水平不同, 农民的认识水平也大不一样, 不同地区农民的经营能力也有差别, 农民贷款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这些都会影响还款的风险。在费率的制定上既要考虑农户的承受力, 又要防范风险的积累。因此, 在市场细化的基础上, 应对每个市场详细分析, 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费率。

其次, 协调好与放款机构的关系。目前小额信贷保险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是借款人作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 承担保费, 银行作为第一受益人, 保费由农村金融机构代为收取并转账支付给保险公司。在这种模式下, 放款的金融机构的风险得到转移, 并在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中获得手续费, 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投保的贷款农户付出了费用———保险费, 获得了风险转移, 同时信用提高, 获得贷款更加容易。而保险公司获得更大的保险市场。因此, 随着小额信贷保险发展的逐步成熟, 只有进一步协调三者的利益关系, 才能规避发展中只顾自身利益而不关心相关者的情况, 如常出现的银行的业务员不关心客户的风险高低只考虑卖出更多的保单获取手续费的情况, 才能保证小额信贷保险的长久发展。

第三, 积极采取现代风险管理手段规避风险。由于小额信贷保险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 没有可信的历史资料作参考, 在费率的制定方面难免有出入。在管理上, 成熟的管理模式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有可能出现管理成本过高的现象。大量的保险公司的恶性竞争也可能导致费率过低。此类风险如不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防范, 有可能会积聚起更大的风险。因此, 采取一定的现代风险管理手段, 如再保险、风险证券化等, 以保证公司的安全是必要的。

3. 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

小额信贷保险是有利于农村金融市场, 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但在实际操作中保险公司面临着低保费高保障及高成本的问题, 农民也面临着保费负担困难的问题。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方面给保险公司以适当的补贴, 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转;另一方面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农户所缴保费的一定比例, 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周慧.小额信贷保险初探[J].企业导报, 2009 (3) .

[2]岳静.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信用风险的探讨[J].北方经贸, 2008 (1) .

[3]戴冠群, 何锋.浅谈小额信贷和小额信贷保险[J].中国商界, 2009 (2) .

[4]丁宁.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 2009 (5) .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研究 篇8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城乡经济两级分化凸显, 且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彭建刚, 2011)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 但由于农业的弱质性、抵押品缺乏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严重,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尤为重要的是, 部分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扮演着抽血机的角色, 它们非但不向农村供给更多资金, 还将农村地区的存款输往城市, 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贡献率大于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的贡献率 (谭燕芝, 2009) 。

小额信贷是发展农村金融的有效途径, 2005年, “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在农村地区探索建立小额信贷组织, 至今已有较大的发展, 截至2011年12月末, 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 贷款余额3915亿元, 全年累计新增贷款1935亿元。小额贷款公司获得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 由于无法吸收存款, 仅靠股本和低于股本50%的银行贷款放贷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二、简要文献综述

20世纪80年代之前, 学术界主要流行“农业信贷补贴论”, 他们认为, 农民没有储蓄能力, 农村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 且由于农业的弱质性, 使得商业银行不愿意进入农村市场。因此,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建立非盈利的、政策性的机构对农村进行无偿的注资。在此理论的指导下, 很多国家引入补贴性信贷, 使农民获得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但是,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该模式并不成功, 由于贷款的可替代性, 许多贷款被用来从事其他活动。

麦金农和肖在1973年提出了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 由于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管制, 尤其是利率管制, 使得资本市场发生扭曲, 产生金融抑制, 他们提出, 必须放松管制, 让市场机制形成均衡利率, 从而提供合理的投资率和储蓄率, 促进经济的发展。发展商业性小额信贷就必须减少政府干预, 逐步放开利率管制。

杜晓山教授是国内小额贷款理论研究的先驱。1993年, 他去孟加拉格莱珉银行考察, 1994年在格莱珉银行和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 他牵头在易县试点“扶贫经济合作社”, 希望将尤努斯创建的孟加拉模式引入中国。他较为全面地定义了小额信贷, 即在一定区域内, 在一定制度的安排下, 按照特定目标向特定贫困人口提供贷款资金和综合技术服务的信贷方式。黄蕊 (2008.1) 认为, 商业化是小额信贷的必然趋势, 中国开展商业化小额信贷具有广阔的前景。王锦旺、杨兆廷从经营机制上分析了小额信贷公司的创新性, 认为其实现了制度创新、投资主体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对象创新;同时, 他们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风险控制和信贷专业技术方面还要不断加强 (《农村经营管理》2009.3) 。在小额信贷机构的盈利性和风险性方面, 杜晓山教授也做了相关统计, 以河北易县为例, 扶贫社每年可支持5000户左右, 直接受益人口达65000余人, 累计发放贷款6000多万元, 还贷率达90%多, 每年纯利润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这位小额信贷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

三、农村地区金融供给状况简述

农村金融分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 政策性金融主体主要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国际组织等。但是这部分资金对于巨大的农村市场而言还是过小, 无法满足农户的需求, 据统计2008年我国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207.6亿元, 覆盖贫困村5万余个, 扶持贫困户800余万, 但这仍然只占一小部分。而且政策性金融是不盈利的, 多由捐赠、财政等负担, 不具有可持续性, 也无法从根本上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商业性金融, 尤其是小额信贷近年来在农村地区发展较快, 却也面临着大量问题。小额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与农村地区巨大的资金需求形成鲜明对比。小额信贷机构只贷不存, 严重影响着其功能的发挥, 有的小额信贷公司甚至经常出现无款可待的局面, 因此, 拓宽融资渠道, 增加资金供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第一, 商业性金融战略收缩。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由于害怕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 商业性金融机构选择进行信贷配给, 出现“惜贷”和“拒贷”。同时, 大部分机构撤出农村。2009年, 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总结道:我们全国有3.5万个乡镇, 其中, 2800个没有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点, 8900个只有一个网点。据统计, 2009年, 县及县以下的地区人均贷款额为7700元, 而城市人均贷款额为3.5万元, 农户贷款仅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

3.6%。

第二, 政策性金融缺位。农业由于其弱质性, 需要国家适当地扶植。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都具有相关职能, 但是由于他们商业化的运作模式, 使得政策性金融趋于商业化。同时, 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尚不健全, 政策性金融作用有限。

第三, 合作金融名不副实。合作金融应由社员入股组建而成, 由社员民主管理, 为社员服务。但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行不通, 产生很多问题。信用社资金供给能力不足, 长期经营农村业务, 产生了大量坏账, 不利于其自身的发展, 更遑论进一步支援农村了。

第四, 民间融资活跃。大部分民间融资根植于农村, 与三农有天然的联系, 具有信息优势, 同时, 由于其灵活的借贷方式使其在农村有很大的市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5年百村金融调查结果, 农户从非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占样本的62.2%。农村企业也大量从非正规渠道融资, 它们采取入股、借贷等方式从民间筹集资金, 利息甚高。民间金融在活跃地方经济的同时其高额利息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四、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一) 发展进程

社科院杜晓山教授把中国的小额信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阶段 (1993-1996年) , 该阶段没有政府组织参与, 主要由社会团体利用国外和自筹资金进行试点, 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此时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阶段:项目扩展阶段 (1996-2000年) , 该阶段政府从人力、资金、组织等方面积极推动小额信贷, 并要求予以推广。

第三阶段:各类项目进入制度化建设阶段 (2000-2005年) , 央行鼓励城乡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小额信贷, 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力度。

第四阶段:央行鼓励海外和民间资本介入, 试行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获得 (2005年至今) , 2005年, 央行在西部五省试行开办了7个民营小额信贷公司, 2006年, 银监会出台放宽金融准入门槛的新政, 在中西部6省试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基金互助社, 2008年, 将此试点推广到全国31个省市。

(二) 主要问题

农村金融分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 政策性金融主体主要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国际组织等。但是这部分资金对于巨大的农村市场而言还是过小, 无法满足农户的需求, 据统计2008年我国共发放扶贫贴息贷款207.6亿元, 覆盖贫困村5万余个, 扶持贫困户800余万, 但这仍然只占一小部分。而且政策性金融是不盈利的, 多由捐赠、财政等负担, 不具有可持续性, 也无法从根本上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村商业性金融, 尤其是小额信贷近年来在农村地区发展较快, 却也面临着大量问题。小额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 农村资金大量外流与农村地区巨大的资金需求形成鲜明对比。小额信贷机构只贷不存, 严重影响着其功能的发挥, 有的小额信贷公司甚至经常出现无款可待的局面, 因此, 拓宽融资渠道, 增加资金供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三) 商业性小额信贷的主要成效

据小额贷款网的数据, 截至2011年12月末, 中国有小额信贷公司4282家, 贷款余额3915亿元, 全年累计新增贷款1935亿元。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对农村地区金融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缓解了农村信贷中生产性资金不足的约束, 高利贷得到了有效控制。

五、小额信贷未来发展方向

(一) 政府应该加快改革, 放松管制

实践证明, 通过商业化的方式, 在农村地区引入小额信贷机构,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但是, 目前在我国还一定程度上存在金融抑制, 使农村利率无法达到市场均衡水平, 利率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变量, 合理的利率能够影响投资率和储蓄率, 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因此, 国家应该逐步放开金融管制, 在农村地区进行金融深化改革。

(二) 建立小额信贷批发基金

小额信贷机构发展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短缺, 缺乏融资渠道。它们不能吸收存款, 用于借贷的资金只能是自有资本, 这大大限制了这些机构的发展。参考国外的经验, 我们可以建立小额信贷批发基金, 来解决这个问题。小额信贷基金定义如下:通过多种方式募集资金, 由独立于政府的专门基金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 将所筹资金通过甄选的农村小额信贷机构间接投入农村地区的集扶贫、盈利目标于一身农村发展支持基金。类似的基金有很多, 如孟加拉的农村就业支持基金会, 巴基斯坦扶贫基金会, 阿根廷社会资金开发基金, 尼泊尔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中心等。小额信贷批发基金其实质是“金融互联”, 选择小额信贷机构作为批发基金和贷款者之间的中间组织, 有利于将“农村正规金融的资金优势和小额信贷机构的信息优势相结合, 解决正规金融机构面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简化交易程序, 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其信贷的可得性”。

摘要:文章简要回顾了农村信贷供给的相关理论, 并指出基于市场规律的商业性小额信贷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提出了目前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其中, 建立小额信贷批发基金, 通过金融互联解决资金供应问题是本文的一大创新。

关键词:小额信贷,农村金融,批发基金

参考文献

[1].罗纳德, 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 1988.

[2].FredD.Levy.ApexInstitutionsinMicro-finance[J].CGAPOccasionalPaper, 2002 (6) .

[3].褚保金, 张龙耀, 杨军.中国农村微型金融批发基金机制审计和监管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 2012 (1) .

[4].杜晓山.我国小额信贷发展报告[J].农村金融研究, 2009 (2) .

[5].谭燕芝.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关系的实证分析:1978-2007[J].上海经济研究, 2009 (4) .

[6].彭建刚.中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0.

[7].黄蕊.从国际经验考察中国小额信贷的商业化进程[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8 (3) .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探析 篇9

1. 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西部农村是我国贫困人口的主要聚集区, 同样也是很需要金融服务的地区。然而由于信贷要素的缺失和农村金融市场的不完善, 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现实问题, 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分析。

1.1 宏观层面

1) 农村金融体制缺失。具体表现为缺乏专门从事小额信贷的金融组织, 同时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在客户和业务定位要么过多的交叉要么就是真空地带, 缺乏一个真正有效有用的金融机制。

2) 业务机制缺失。目前在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中, 要么沿用城市金融机构的审贷机制, 要么沿用原农信社的审贷机制;对贷款的发放也是发得艰难、收得轻率;而贷后的监控往往也只是表面工作, 缺乏对风险的控制的能力。

1.2 微观层面

1) 贷款对象的范围狭窄。由于小额贷款的对象都是缺少生产和创业资金的农民或城市低收入人群, 难以获得银行真正的重视。以价值相当的财物为基础进行小额担保贷款, 更多意义上是救急的, 但处于急难时刻的人总是占很小部分的。在加强管理的情况下, 小额贷款的对象范围应该再扩大一些, 目前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对许多有需求的借款人缺乏信任。

2) 赢利性差, 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 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萎缩。西部农业受自然灾害、市场需求及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 很难获得大规模贷款。同时许多金融机构不愿意把资金投向信用度低、贷款额度小的客户, 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贷款难度。

3) 政府介入带来的负面效应。政府投入了相当大的支持, 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政府对于缓解贫困的政治承诺, 会不同程度地增强或弱化小额信贷的扶贫效果。其直接后果是使得一些农户头脑中没有树立信贷资金的概念, 总认为是政府变相发放的扶贫资金, 进而淡化了还款的意识。

4) 资金所有权不明晰。有不少项目资金的所有权不明晰, 另外较多项目资金的执行者是临时性机构, 项目执行期结束, 机构解散, 缺乏对项目资金持续良性运转的制度安排。

2.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问题的解决路径

推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业务, 分别从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 可以提出如下一些措施:

2.1 政府主导下可采取的有关举措

2.1.1 建立健全的新农村金融体系

首先必须要确立一个机构使其担负起农村金融的主要供给银行职责, 赋予其对各级农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权、参股权、资金拆借权, 此外, 在农村金融业务框架下, 应建立混业经营架构, 成立农业保险、期货、租赁、证券等子公司, 真正形成一个可推进小额信贷业务的综合支撑体系。同时也应鼓励建立竞争性商业机构;发展与改革相配套的农村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等;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 使其成为新兴的依法合规的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

2.1.2 出台支持农村小额信贷的具体扶持举措

对于扶贫类贷款, 应以尤努斯所倡导的在资金自求平衡前提下的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方式为主, 由政府和借贷对象共同确定一个社会可承担责任范围内的最大利差, 在一定程度上覆盖部分风险。这一类贷款, 对于某些特定区域内, 应沿袭对金融单位下一定行政性指令的管理方式, 财政拨出专项基金作为风险补偿的做法。

2.1.3 选择区域、行业试点。

应该以区域为划分的原则, 在全国各省分行业设立若干试点, 配套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在这些试点取得成效后, 向本地区、相关行业进行推广, 促进小额贷款的发展。

2.2 可供金融机构选择的举措

2.2.1 设计出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励问题, 最终往往是一个无标准的甚至是最难找出最优解的难题。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主体数量太多、层次太丰富、利益诉求的差异太大, 如果一刀切, 肯定是无效率的, 但如果灵活程度过高, 地区差异、行业差异过大, 也会引发新的问题。而且, 激励的基本问题最终落脚点是对人的激励, 但小额信贷与地缘、血缘、亲缘等因素如此贴近, 跨度太大的激励在这项工作中实施起来会很困难。

2.2.2 规范和完善业务流程

在贷款审批流程上, 应着力于创业和致富这两点进行改善, 而在关系型贷款上, 应着力于改良脱贫和创业贷款申请流程, 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保持和发挥关系型贷款优势, 引入风险投资模式。突破抵押担保难的“瓶颈’, 扩大权利认定范围, 各类所有权这样的动产也应一并纳入权利范围, 并将相关的权利部门纳入信用共同体, 在同级政府及相关受益企业建立风险担保基金, 风险责任共担。

2.2.3 推出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在这方面, 尤努斯的乡村银行的模式就很值得借鉴。同时, 中国农行在近年实践中收获一种名为“五老”诚信评议小组的做法, 将农户贷款的对象和条件与当地农民的信用状况、民俗民风及收入实力结合起来, 以村为单位建立由“五老”组成的“农户诚信评议小组’, 并建立了对其激励约束机制, 使基层机构对贷款农户的信用状况变化和实际需要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较好地减轻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毅.中国小额信贷问题研究[J].银行家, 2006, (1)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研究 篇10

关键词:小额信贷,现状,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是在“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并结合我国实际而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孟加拉国乡村银行是经济学博士、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在1972年创建的, 旨在解决孟加拉农村贫困问题, 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随后各发展中国家开始纷纷效仿。我国于1993年引入这种信贷模式, 并先后在贵州、云南及山西等十多个省份开展试点。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融资困难、资金短缺一直是农民发展经济、扩大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当前我国农民承包的土地及住房都不能作为有效抵押品, 农民要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十分困难, 而农村小额信贷的迅猛发展为农民提供了一条便捷的融资渠道。与此同时,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很多学者一直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 已有了较多的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一、小额信贷的定义

小额信贷对我国而言属于舶来品, 因国内外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程度、收入水平、贫困程度以及地理区位等因素的差异, 对小额信贷的定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界定。主流观点认为, 小额信贷是指专门向中低收入群体和阶层提供小额度信贷的服务活动。国际上的定义主要是基于服务对象, 一般认为是指向贫困者提供诸如贷款、储蓄以及其他金融服务以满足他们的经营、生产、消费等方面的需要。在国内, 诸多学者都对小额信贷做出了相关的解释, 有人认为, 小额信贷是在一定区域内, 在特殊的制度安排下, 按特定目标向贫困人口直接提供资金及综合技术服务的一种特殊的信贷方式。还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由扶贫小额信贷制度发展而来的针对中低收入群体金融需求的信贷机制及金融产品”。有人主张不按收入水平划分穷人和富人, 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穷人, 并提出“经济穷人”的概念。“经济穷人”是针对“福利穷人”而言的, 为这部分人提供一些特殊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设计称为小额信贷。纵观以上关于小额信贷的不同解释, 其基本内涵主要都体现在“小额、中低收入、信贷”这几个关键点上, 其实质内容都基本相同, 只是表述方式有所不同。

二、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主要由政府推动, 其运作模式主要是模仿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小额贷款扶贫模式, 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扶贫性资金或国内、国际社会善款, 商业资本较少。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 试点的初期阶段 (1994年初~1996年10月) 。这一阶段的明显特征是:在资金来源方面, 主要依靠国际捐助和软贷款, 基本上没有政府资金的介入;人们重点探索的是孟加拉“乡村银行”式小额信贷项目在中国的可行性;以半官方或民间机构进行运作, 并注重项目运作的规范化。第二, 项目的扩展阶段 (1996年10月~2000年) 。农行开展扶贫小额信贷项目, 政府从资金、人力和组织等方面积极推动小额信贷, 并借助小额信贷这一金融工具来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第三,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全面介入阶段 (2000年~2005年) 。这个阶段, 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开始全面试行并推广小额信贷活动。第四, 中央监管部门鼓励民营和海外资本进入, 试行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活动 (2005年至今) 。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邮政储蓄银行等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成立并开展小额信贷项目[4]。

第三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农村1.2亿户有贷款需求, 但只有60%得到满足;现有农村存贷款只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 农村地区人均贷款余额不足5000元, 仅为城市人均的1/10。长期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 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测算, 全部满足“三农”的贷款需求, 每年约在1万亿元~1.5万亿元, 而目前农业贷款每年只有2000亿元, 仅占全国贷款余额的5%左右。同时指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期限一般都不超过一年, 尽管日前银监会提出金融机构可根据农业季节特点、生产项目的不同周期和贷款用途以及借款人综合还款能力等合理确定, 允许用于传统农业生产的小额贷款跨年度使用;对温室种养、林果种植、茶园改造、特种水产 (畜) 养殖等生产经营周期较长的贷款, 期限可延长至3年。但在实际操作中, 农村信用社出于规避本身风险的考虑, 如果没有抵押和担保, 单凭信用的贷款, 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

三、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信贷资金短缺、货款供需矛盾突出、贷款利率不合理、政策法规不完善以及缺乏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等。我国引进小额信贷之初便确定了“只贷不存”的规则, 并且《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十一条规定:“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公众存款”“贷款公司的营运资金为实收资本和向投资人的借款”。也就是说小额信贷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股东缴纳的基本金以及捐赠资金。这一规定意味着小额信贷公司的资金来源非常有限, 只有收回了前期的贷款才能发放新贷款, 当贷出的资金尚未回笼时, 公司将面临“流动性压力”, 使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限制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扩张和竞争”。农村信用社或多或少还依靠政府的支持来运营, 农信社又是小额信贷的主力军, 因此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依然紧张。与此同时, 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只能依赖外部资金注入, 农村小额信贷资金存量不足, 难以满足农户需要, 因此其不能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 各金融机构把农村资金吸入城市, 造成了农村资金被分流的现实。贷款供给不足的原因之一就是农行全面收缩乡镇网点机构, 金融服务延伸不到农村, 而邮政储蓄只存款不能贷款导致了资金的分流。另外, 有研究者从产品类型角度, 揭示了金融产品供不应求的现实, 他们指出, 目前小额信贷产品单一, 主要投向种植业和养殖业, 但是目前农村对机械、医疗、教育等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小额信贷没有产品为农户提供支持。

总体而言, 目前大多数小额信贷业务的利率偏低, 偏低的贷款利率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难以完全补偿小额信贷机构的风险成本和经营成本, 使小额信贷机构难以实现财务独立和持续发展目标, 而这不利于小额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而姜伟 (2009) 也表明, 长期以来, 农村信用社承担着涉农资金政策性投入, 没有相应的弥补途径, 更未能享受到相应的资金组织和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而小额农贷一般情况下创造的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但在农贷发放过程中, 用较低的利率去承担资金成本和经济损失 (如投入大量人财物力, 包括宣传、交通、工本、人工等大量的间接费用支出) , 要想实现小额农贷的财务自立是非常艰难的, 从而给农村信用社增加了风险, 背上了自负盈亏的包袱。大多数观点认为, 小额信贷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公司能够在财务上自负盈亏, 根据国际经验, 小额信贷利率应高于商业利率。而中国实行利率封顶政策, 阻碍了小额信贷公司融入市场, 实现商业运作。同时正规金融机构的介入更是模糊了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的界限, 因此认为高利率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国已有《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和《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 但可以看出, “暂行规定”较多, 而正式的法律较少, 健康的小额信贷体制需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来维护。目前缺乏农村小额信贷的专门法规, 依据《小额信贷公司管理办法》成立的公司其业务偏重于城市而非农村, 这使得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在工作中没有必要的依据。小额信贷供方法律地位模糊, 也就是说小额信贷公司的法律地位并不明确, 他们大多注册为非政府组织, 而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至今尚未获得合法身份, 目前只能在“扶贫机构”的保护伞下运营, 并且“产权不明, 治理结构不完善”[16]。同时, 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也是学界普遍认同的影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 因为可持续发展要求小额信贷公司或者机构能够实现商业化, 从而进入市场, 而过多的行政干预是福利型小额信贷的特征, 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小额信贷机构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在资金所有权、管理人员和理事会等方面控制住了小额信贷机构。有的地方政府把小额信贷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手段, 政企未能分开, 导致脱离实际。

由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是用于农业领域, 而农业生产由于其本身的特点, 受到自然资源、气候及市场等因素的多重制约, 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就加大了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目前农业贷款缺乏相应的风险保障体系, 一是缺乏必要的抵押担保, 贷款安全得不到保障。二是相配套的农业担保体系、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和农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 小额信贷风险由信贷机构全部承担。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市场非常缺乏有效的信用评级中介, 贷款方多为农户, 他们缺乏财务报表以及核算记录, 也没有信用评级机构的评估, 而且收入往往比较少, 还款能力无法预测, 从而加大了信用风险。

四、结语

小额信贷当心“加倍奉还” 篇11

呈几何增长的数字表明,这个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这让我想起金融大国日本几年前一度遭受灭顶之灾的小额消费贷款行业。

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难,已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顽疾,而银行的角色颇像日剧《半泽直树》中“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的大和田常务,企业有企业的难处,银行也有其利益重点和风险评估,小额信贷和小额消费贷款无疑在帮助企业和个人实现梦想、社会资金最大化利用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也在放开贷款利率上限,这对小额信贷和小额消费贷款企业来说是绝大的利好。我个人信奉“物极必反”,觉得这大机遇的背后,往往暗藏着大的风险。春风得意马蹄疾,金融企业事先不对这些风险做足准备,若突遇不测,就可能因“加倍奉还”,而无翻身之力。

武富士曾是日本人人知道的消费者金融公司,在破产之前一直都是日本消费信贷的领头军,其创始人武井保雄更一度成为日本首富。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消费金融仍逆势发展,成为明星产业,甚至欧美金融巨头高盛等都想收购武富士。然而到了2006年,日本推出消费信贷制度的改革,给处于最盛期的消费信贷产业以毁灭性的打击。

日本《利息限制法》规定贷款利率上限是20%。然而另一部法规又规定,只要借贷人同意,年利率上限为29.2%。这样一来,日本几乎所有的消费信贷公司都选择了29.2%的年利率。

消费信贷的高利,在救人之急、创造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使一些人陷入了更深刻的财务危机。为此,2006年初,日本最高法院出台新规,规定超过《利息限制法》上限的利息均为无效,且贷款额不得超过借贷者年收入的1/3。消费贷款公司的年利率以后不得超过20%,更要命的是,在条例出台之前多出的利息部分,还要全部退还给借贷者。这样,日本数万家金融机构直接面临着要么破产,要么退出的困境。武富士自然首当其冲,仅需要退还的贷款利息就高达2万亿日元,涉及到的借贷人约有200万。这还不是最惨的,由于经营陷入困顿,此前借出去的债务几乎无法追讨回来。最后,武富士这家独立的消费者金融企业直接宣告破产。日本前四大消费金融公司中的另外三家,ACOM、PROMISE、AIFUL虽因分别背靠三菱、三井、住友等大财阀而苟延残喘下来,但至今仍难恢复元气。

日本在利息退赔方面的效力追溯法令如山,虽然至今仍受质疑。这一点,中国的小额信贷企业更应考虑国内的现状,倘若贷款民众对政府施压,政府或法院会不会做出跨越期限的退赔裁决,都值得业者留个心眼。

和日本相比,中国的情况更复杂。个人实在无力偿还欠款时,在日本可以申请个人破产,在中国暂时还行不通,要么亲戚朋友帮忙还,要么诉至法庭,要么避走他乡,甚至其他更极端的手段。在民间借贷活跃的浙江、江苏等地,因借贷而频频发生的伤人或自伤事件,也从侧面反映出消费信贷领域法律及人权保护体系的不完善之处。

中国小额信贷增长速度世界瞩目,十年来增长数百倍,这极可能是未来中国金融领域的一个风险高发地带。在利率上限方面,应尽快设立明确规定,以免造成个人的财务困难,进而引发更大面积的社会问题。小额信贷公司在雨天向人借伞的时候,也要看看自己的伞在更大的暴雨中是否会漏水。

[编辑 韩 洋]

E-mail:hy@chinacbr.com

浅谈我国农村小额信贷 篇12

1. 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

自1994年我国开展的农村小额信贷,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 在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面对小额农贷基于自然、市场以及机构等方面的风险, 信贷机构和政府尚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 高风险使得许多信贷机构缺乏开展农村小额信贷的热情。大部分信用社小额贷款回收率低, 而经营成本高, 使得个体农户的自身资金需求仍旧很难满足。因此, 分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成因, 探索防范和控制风险的科学方法, 对实现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

2.1 自然风险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主要对象是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户。但是, 农业是弱势产业, 其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极强,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 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 农业生产将受到很大影响, 造成的损失必然有一部分转化为信贷资金风险。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频发、受灾损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还没有普遍开设, 农户在遭受自然灾害后除了数量极为有限的救灾款外, 缺乏其它补偿措施。因此, 农户若没有其它收入来源, 拖欠贷款也就成为必然。

2.2 市场风险

通常把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因供求关系、品种及质量、价格等市场因素发生变化而给生产者造成损失的危险, 称为市场风险, 即价格风险。由于农产品的趋同性、市场信息不充分以及没有健全的规避市场风险的手段, 农民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生产的品种和数量, 导致同种产品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收入因此降低, 从而形成农村小额信贷风险。

2.3 信用风险

首先, 由于农村信贷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没有形成对信贷人员行为的管制和激励机制。其次, 由于受小额信贷低息的影响, 农户产生依赖思想。一部分农民习惯性地认为, 小额信贷是扶贫贷款, 是“救济款”, 是不需要偿还的或不要利息的政府贴息贷款, 还款意识薄弱, 抱着能拖就拖的心理。有少数农户从一贷款开始就无还贷念头, 存在恶意拖欠行为。从而形成了巨大的信用风险。

2.4 利率管制风险

目前, 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实行的是基准利率加浮动利率。这种低利率和小额信贷业务较高的管理成本和呆坏帐成本不相适应, 致使小额信贷在贷前就暴露在利率风险之下, 难以有效的进行成本补偿。同时, 低利率往往会使小额信贷自动瞄准中低收入阶层的机制失灵。我国绝大多数小额信贷项目执行的都是低利率政策, 都没有从财务自立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一个合理的利率水平。由于小额信贷不同于商业批发式贷款, 其操作成本极高, 这就使小额信贷在贷前就暴露出利率风险。

3. 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针对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众多问题,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健康、稳步、可持续的发展。

3.1 完善小额信贷机构的法律规制

我国应制定专门的小额信贷法律, 规定合理的市场准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积极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同时, 加大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力度, 扩宽农信社的融资渠道, 降低农信社的资金成本。允许和鼓励资本进入农村信用社, 实现信用社资本多元化。通过相关法律, 保障小额信贷健康发展。

3.2 建立以农户为中心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

小额信贷的贷款对象是普通农户, 农户项目的成功率是影响小额信贷安全的最关键因素。由于农户技术和信息缺乏等原因, 项目失败的几率较高, 从而导致贷款到期无法偿还。因此, 农村信贷机构在主要解决农户生产资金运行的同时, 还应积极配合地方政府, 给农民低费或免费提供社会服务。帮助提高农民素质, 加强其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 从而减少各种风险。

3.3 确定合理利率, 拓宽资金来源

小额信贷机构只有采用合适的利率, 才可以吸收更多的贫困人群加入到小额信贷的活动中来。反过来, 有了大量的客户, 又给小额信贷机构提供了广阔资金消费市场, 可以使机构的贷款本金充分运作起来。只有这样, 才能既发挥小额信贷“扶贫”的目的, 更起到“富农”的效果, 也能保证信贷机构正常盈利。

3.4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化解经营风险

由于小额信用贷款主要是用于农业领域, 而农业生产由于其本身的特点, 受到自然资源、气候及市场等因素的多重制约, 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这就加大了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为了分散和规避风险, 可在农村推行农业意外保险制度, 增加承担风险的主体, 提高贷款当事人的抗风险能力, 使农业风险由信用社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因此, 建议引入新的风险补偿机制, 缓和政策性目标与盈利性目标的矛盾, 促进小额信贷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志文.我国小额信贷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 2008, (9) .

[2]丁业震.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及其防范[J].财政与金融, 2006, (12) .

[3]白广申.小额信贷供给制度的缺失与可持续发展[J].浙江金融, 2009, (04) .

上一篇:玩色活动下一篇:液晶电视的维修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