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的艺术性教学

2024-12-17

英语课堂的艺术性教学(共12篇)

英语课堂的艺术性教学 篇1

教学是一门艺术, 英语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和体会到满足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 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艺术是一门较复杂、难于把握的综合艺术。与其他形式的艺术相比, 它注重于对艺术创造性这一本质特征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英语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懂得艺术, 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这样才能创设艺术的教学环境, 使用艺术的教学手段和采取艺术的教学态度。

一、导入的艺术

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调动学生的情绪, 为课堂的发展作一个很好的铺垫。课堂导入可以是一段笑话, 也可以是一个游戏或相关资料片、图片等。总之, 导入要注重审美性、形象性、娱乐性等, 让学生在获得艺术的愉悦体验的同时, 自然合理地引出要讲的课题。

通常英语语法课总是让人觉得乏味, 因为一般的语法教学, 都是老师讲, 同学们听, 这种“听讲”式的教学方式, 虽然也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参与, 但这种参与仅仅是比较被动的参与, 不能成为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参与方式。另外, 反复地说教, 一味地灌输只能让学生觉得疲倦, 也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因此, 课堂上我们可以借助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去输出教学信息, 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上下功夫了。如果我们能把教学活动转变成一个游戏过程, 它承担了包括使学生获得艺术体验在内的一定的教学任务, 或者说是一个教学任务已经渗透于其中的游戏过程, 那么这样的教学可以称得上是非常有艺术的教学, 即教学本身就是艺术, 换成杜威的话就是:“工作始终渗透着游戏态度是一种‘艺术’———虽然习惯上不是这样称法, 在性质上确是‘艺术’”。这既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精神, 又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教学的内容,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当然, 因为教学活动毕竟不同于游戏活动, 它是有着明显而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 不能像游戏那样玩个痛快就完事。因此, 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的需求、知识结构, 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 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 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 课堂里“玩”也始终有一个度, 换一种说法也就是玩也玩得有艺术, 这里, 学生的玩就是参与。请记住沛西·能的这样一句话:“解决教育上极大多数实际问题的钥匙在于了解游戏。”

二、课堂设计的艺术性

教学的艺术性, 主要体现在艺术参与性和愉悦性, 教师既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又是学生参与行为的欣赏者,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既获得了参与的乐趣、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 同时也掌握了教学内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好的导入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但要想让英语课堂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必须深入研究教材, 研究学生的需求、英语基础, 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来设计课堂, 让学生在感受到美、体会到满足的同时, 达到教学目的。

英语教学要注重艺术性, 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心情舒畅, 兴趣盎然。这对其他一些学科也许难以做到, 因而可以有个别情况, 但对语言学科来说是完全有可能的。这就要求每个英语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 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对于英语教师来说, 在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 如何让课堂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让教学艺术服务于教学,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艺术修养的高低。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艺术修养高的教师其教学水平就一定比别人高, 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就同一个人而言或者是同等条件下, 艺术修养高的教师显然比艺术修养低的教师更有利于教学艺术的实施, 更有利于提高其英语教学的艺术感染力, 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另外, 如果有条件我们也可以通过唱英文歌、看英文电影和英文版动画片等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英语, 让英语以一种美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总之, 只有将英语教学艺术真正地运用到课堂上,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才能真正将学生的“要我学”心态转换为“我要学”。

最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师生都应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如果师生有一方没能进入状态, 如兴致勃勃的教师因教学不得法而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或对英语具有浓厚兴趣而情绪高昂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位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老师, 教学过程也就不可能具有愉悦性, 同时也不能刺激学生积极参与。因此, 师生情感的共鸣既是创造教学过程愉悦性的前提条件, 也是教学过程具有愉悦性的标志之一。也只有在这样的师生情感融合的课堂气氛里, 学生才能真正地拥有和保持教学艺术所给予他们的愉悦。

英语课堂的艺术性教学 篇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教师正确的语音、语调、亲切自然的教态、准确生动的表达、灵活敏捷的反应,均对学生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敏锐适度的反馈,将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实践,提高课堂45分钟的质量。

1.课堂反馈要及时。反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语言活动的内容而定。在进行英语技能训练时,轻易不要打断学生,要在其训练完毕再提出要求。这样就消除了学生怕错的心理负担,从而使其能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参与课堂活动。具体做法是:当学生复述课文、造句或会话中偏离主题、忘记下文或难以继续完成时,要及时提醒或引导性地告诉他们,以免他们难堪,拖延课堂时间;当学生在朗读课文或对话练习中出现一些语音上的失误,在不妨碍意思、不影响整体时,教师要避免打断学生思路,可放在操练完毕后进行,以免加重学生心理负担,使其产生紧张畏难情绪,影响对课堂内容的学习。

2.反馈要有激励性。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表情、眼神、语言与学生产生共鸣,多一些热情的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对差生及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更应做到这一点。学生一时做不出练习时,教师要充满信心地给予鼓励,如说:“I'msureyoucandothis.”“Don'tbenervous,thinkitover.”“Whydon'tyou7tryit?”当学生有错误时,我常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不足。如说:“Youdidwel,butyoushouldpaymoreattentionto…”“Takeiteasy,I'msureyoucandoitwelnexttime.”这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继续参加后面的课堂活动。

3.反馈要有针对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作出反溃对差的.学生要多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问内容要难易适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外语学习中有畏难心态的学生,哪怕其有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如我带的班上有两个学生,平时懒得背单词、读单词,课上从不做笔记,课后从不做作业。为此我从读单词、背单词入手,经常让他们上黑板听写单词,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在全班提出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开始有了明显的进步,其中一个学生期末成绩达到80分以上。对好的学生我向他们提一些较难的问题,让他们积极思维,向知识的深度、广度探索。对于中等学生,我让他们“跳起来摘桃子”,体验成功后的喜悦与满足。

4.反馈要有启发性。当学生在课堂实践中遇到难题或尚不能对已学知识举一反三时,教师要作启发性的诱导。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巧妙点拨,使学生积极思维,逐步认识到,知识的掌握重在能力,进而思考更深刻,学习更钻研,从而对自己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传播知识,进行技能训练时,总是伴随着一种影响学生情绪的感情交流

[1] [2]

论英语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 篇3

关键词:语言教学;大学英语;艺术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语言艺术修养是教师的素质之一,是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是紧密联系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是集文学语言、逻辑语言、哲学语言、群众语言等于一身的专业语言。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语言教学就是这门艺术的核心。课堂教学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就更需要讲究语言教学的艺术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而且要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学生的参与。所以,英语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不断追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

一、英语课堂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本年级300个学生的调查中,35%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枯燥乏味,课堂学习氛围压抑沉闷,教师讲授形式单一,缺乏创新;50%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水平不足,口语较差,产生与其听老师讲课,不如自学的想法;1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学习变得灰心丧气,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二、如何加强英语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

1.语言要符合逻辑,简练严谨。教学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语言的艺术,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就需要教师具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比如教师提问后,对回答一对一错的两位同学可以使用“Sit down,please.”和“Sit down.”两句口语,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把教师讲课语言的准确和严谨表现的恰到好处。课堂教学中语言的准确使用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语调富于变化,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的提问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教师语言要富于情趣和幽默。英语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寓情趣和幽默于课堂教学中,这不论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在幽默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轻松的氛围能使人心情舒畅,可以深化学生记忆,促进师生更好的交流;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一味的批评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学习,但是用幽默的语言,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从而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其良好心态的反映,体现了教师丰富的内涵和高度的涵养。

3.要抓住任何一个使用英语的机会。现在英语已经使用的越来越广泛,掌握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英语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采取多种授课方式,让课堂充满“英语氛围”。这样,学生会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让自己充满自信,从而爱上这门课程。在初学阶段,教师可以适当使用母语进行教学,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掌握的英语技能逐渐增多,教师就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母语,采用纯英语形式创设学习情境,深化教学内容。

4.课堂上增加趣味性练习。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英语学习端正态度,产生兴趣,就会创造机会去实践练习,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大大提高英语水平。增强英语练习的趣味性对调动学生兴趣非常重要。比如,利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提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目标明确,记忆力强,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忆力高度集中,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语言教学的艺术性对课堂教学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能促进师生的交流,缩短师生距离,优化教学过程。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个教师都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文化修养,努力磨练自己的语言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教学艺术开启学生的思维,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费尔南德·莫塞.英语简史[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the whole book.

[2]Shrum,J.L. & Glisan,E.W.Teacher's Handbook,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hapter 2.

论英语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 篇4

一、英语课堂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本年级300个学生的调查中, 35%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学枯燥乏味, 课堂学习氛围压抑沉闷, 教师讲授形式单一, 缺乏创新;50%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水平不足, 口语较差, 产生与其听老师讲课, 不如自学的想法;15%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 久而久之, 学生对英语学习变得灰心丧气, 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二、如何加强英语课堂语言教学的艺术性

1. 语言要符合逻辑, 简练严谨。

教学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语言的艺术, 要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就需要教师具备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比如教师提问后, 对回答一对一错的两位同学可以使用“Sit down, please.”和“Sit down.”两句口语,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但却把教师讲课语言的准确和严谨表现的恰到好处。课堂教学中语言的准确使用可以缩短教学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语调富于变化, 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 增强感染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的提问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 教师语言要富于情趣和幽默。

英语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寓情趣和幽默于课堂教学中, 这不论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很有帮助的。在幽默轻松的课堂环境中, 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拓宽学生的思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轻松的氛围能使人心情舒畅, 可以深化学生记忆, 促进师生更好的交流;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味的批评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学习, 但是用幽默的语言, 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从而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反映, 是其良好心态的反映, 体现了教师丰富的内涵和高度的涵养。

3. 要抓住任何一个使用英语的机会。

现在英语已经使用的越来越广泛, 掌握英语的人越来越多, 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 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才能, 让更多的学生掌握英语技能。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尽量采取多种授课方式, 让课堂充满“英语氛围”。这样, 学生会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 让自己充满自信, 从而爱上这门课程。在初学阶段, 教师可以适当使用母语进行教学, 随着教学的深入, 学生掌握的英语技能逐渐增多, 教师就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使用母语, 采用纯英语形式创设学习情境, 深化教学内容。

4. 课堂上增加趣味性练习。

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挚友, 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英语学习端正态度, 产生兴趣, 就会创造机会去实践练习, 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大大提高英语水平。增强英语练习的趣味性对调动学生兴趣非常重要。比如, 利用抢答的方式进行提问, 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的目标明确, 记忆力强, 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忆力高度集中, 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 语言教学的艺术性对课堂教学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能促进师生的交流, 缩短师生距离, 优化教学过程。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 每个教师都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文化修养, 努力磨练自己的语言教学艺术, 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 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教学艺术开启学生的思维, 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英语教师。

摘要: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这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言教学的艺术性。本文结合英语课堂中语言教学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提高英语语言教学的艺术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语言教学,大学英语,艺术性

参考文献

[1]费尔南德.莫塞.英语简史[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the whole book.

[2]Shrum, J.L.&Glisan, E.W.Teacher's Handbook,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hapter2.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 篇5

一、归纳式结尾

二、游戏式结尾

三、朗读开结尾

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虽然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单词和句型,但有时仍不能灵活运用,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的结尾时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从小练习口语的兴趣,克服说的心理障碍。实际上,朗读在英语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于记忆活动,因此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朗读的过程实行上是一个主动、积极表达的过程,经常进行大量朗读训练,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大量反复朗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感,掌握英语中的习惯用法,把握英语的语言规律,通过一段时间的朗读训练,学生的积极性很快会被调动起来,口语表达能力也会显著提高,通过朗读训练,学生既复习了所学内容,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练习式结尾

五、讨论式结尾

六、歌曲式结尾

职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艺术 篇6

关键词:职高英语 幽默 调节气氛 激发积極性 提高记忆能力 参与交际 净化行为

如何帮助职高学生在一种轻松,释然的氛围中主动乐意地接受英语学习,让沉闷无味的职高英语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呢?

一、幽默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極性。

老师应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学会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微笑幽默的姿态来完成英语课堂教学。今年,我们学校新招了几个春招班,听其他老师说大多数学生都是该校的“精英”。上课要么打瞌睡、要么玩手机、要么就是乱吼乱叫,只有他不想做的,没有他想不到的,真让人头疼。根据这种情况,我决定运用幽默教学艺术来上好第一堂课。走进教室问好后,我一改常态,打破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讲述英语的重要性。而是我先冲着一位学生说“Hi,How are you?喂,怎么是你啊?”我热情夸张的表情,以及滑稽、喜剧性的问候动作让同学们笑了,有部分学生的表情有点茫然。其中一个站起来说:“老师你错了,How are you?是问你怎么呢?”我马上就带头鼓掌,“谁说我们英语差了,这么有难度的错误都被你给挑出来了,在下佩服!”学生们的情绪一下都被调起来了,全都笑了,使原本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了,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了,为后边这节课的成功打下了基础。在讲到英语的常见标志时,我叫他们猜“Gents”是什么意思,每一个学生每天都要去的地方,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同学们七嘴八舌,有的说是食堂,有的说是厕所。我说是“Ladies”的邻居。“哦,是男厕所”。学生们马上就懂了。于是我立刻就叫他们帮自己的爸爸妈妈找厕所。每一个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弄错,闹笑话。结果全都顺利过关。在英语课堂中我常常充满激情,风趣幽默,给学生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幽默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记忆英语的能力。

英语,对于我们中职学生来说,要想学好,相当困难。因为语言学习的过程不是单纯的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活用过程。所以掌握英语的语法规则对该种语言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语法规则,是永远也学不好语言的,而大家都知道,英语语法是抽象的,枯燥的,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英语老师多用幽默的教学艺术把它变为自己的语言,甚至编成诙谐的顺口溜,记起来就容易多了。例如,在讲英语的复数这一块时,讲到以o字母结尾的名词加复数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加es,另一种是加s。学生们老是记不住。我就说,“黑人(negro)英雄(hero)吃西红柿(tomato)马铃薯(potato),因为是英雄多吃点,加两个字母-es”。在讲到以f(e)结尾的变复数为ves的名词时,我强调要记住:小偷(thief)之妻(wife)生活(life)难,自己(self)扫叶(leaf)来做饭,忽见一狼(wolf)躲架(shelf)下,拿刀(knife)将它劈两半(half)。學生们笑了,觉得很有趣,很快就记做了它们的用法。利用幽默教学艺术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的记忆,对知识的巩固,还避免了以前那种枯燥的,乏味的讲练模式,更好地促使了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运用,更能活跃课堂,吸引学生。

三、幽默有助于中职学生以更大的激情参与英语口语交际。

在英语口语课时,表演因素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背单词、记语法、模仿语音、操练句型……一样都少不了。两人对练,多人一起练,小组PK赛。这也是一个很枯燥的事情。如能恰如其分地把幽默艺术纳入英语口语交际中来。那么在课堂上,会使我们的学生从被动状态,变得积極主动,乐意去交流。我们要求中职学生要以更大的激情参与英语口语交际。作为老师,平时要给他们放一些幽默、滑稽的外国片、或者小品。让学生模仿演员忍俊不禁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通过观看与揣摩,将其幽默元素与精华据为己用。尤其是老师幽默的示范和鼓动作用,学生在开怀一笑的同时,也愿以更大的激情参与英语口语交际,为他们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幽默有助于净化中职学生的不良行为。

幽默语言委婉含蓄,意味深长,给人以温和友善之感,一般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常常把英语知识,通过风趣俏皮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但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了提醒、告诫的作用。记得在教“No smoking”时,我说吸烟有三大“好处”。同学们都觉得好奇,一下精神就起来了,特别是那些吸烟爱好者乐呵呵的,都没想到吸烟还有那么多的“好处”。我接着就说:“一是永饱青春,二是不会被狗咬,三是还可以防盗。”“为什么呀?”学生们迫不及待地问,我便对他们说出了吸烟的“绝妙”之处。“永饱青春”是指吸烟人都死得年轻,因为烟草营养丰富,富含氨、砒霜、焦油、尼古丁等4000多种化合物,其中有43种是致癌物,他们可以体验农药杀蚜虫的滋味,也可以体验被麻痹的辛辣味,还可以体验得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癌症的痛苦味。“不会被狗咬”是指吸烟人都是弯腰驼背的,狗遇到他们,还以为他们要拣东西扔它,所以狗就跑开了。“还可以防盗”是指吸烟人老是咳嗽,特别是在晚上,咳嗽得更厉害。小偷以为他没有睡着,所以不敢下手,没法偷。我接着问:“既然有这么多‘好处’,还吸烟吗?”学生们都说不想吸烟了。这就是运用幽默艺术,采取正话反说的效果。可见学生在觉得搞笑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就把这些有教育意义的知识记在了心间。幽默形象的语言能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领悟知识,在笑声中掌握知识。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7

一、处理课堂突发性问题的艺术性

在上课时经常会发生一些预料不到的问题, 需要及时处理。如果处理不妥, 会影响老师和学生的情绪, 课无法继续上下去。开始从事小学教学工作时, 我想:专科生应付小学生简直是小菜一碟, 只要对他们严格一点准行。可后来发现“凶”对他们根本不管用, 还得采取点艺术。我们现在提倡师生互融, 微笑上课,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们就像五彩斑斓的画卷, 需要用不同的眼光逐一欣赏, 不同对待。记得去年在上三年级的一节课时, 有个小男孩在玩贴画, 被我发现了。我怒气冲冲地走过去, 夺过他手中的贴画, 一边撕一边批评道:“这么大了, 上课还玩贴画, 下了课到我办公室来。”这个男孩子根本没听我说的话, 而是心痛他的贴画。看着被撕烂的贴画, 顿时号啕大哭, 课堂无法安静下来。我急中生智, 对他说:“你别哭了, 坐下来认真听讲。下课后, 老师买些贴画给你, 但得保证只能在课余玩, 否则, 我又会撕掉。”小男孩高兴地点点头, 后半节课他专心致志地听讲, 兴趣越来越高。晚上, 我深刻地反省了一下:如果当时我还继续批评他, 这节课就无法上了。

二、课堂设计的艺术性

课堂设计对于一节课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一节课形式单调, 学生如鹦鹉学舌般跟着老师读, 我想不管老师的语音、语调多么具有吸引力, 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反之, 如果老师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 在黑板上画出栩栩如生的图画, 再加上老师声情并茂地导演和组织, 学生就很有兴趣, 学习效果既好又快, 而不是按照一成不变的程序:复习、新授、巩固。比如一位教师教学“We Love Animals”, 里面有很多动物的单词, 如果按上面的方法, 学生读了后面的又会忘掉前面的, 学得相当乏味。在授新单词时, 教师先用简笔画画一种动物在黑板上, 然后把相应的单词写在旁边, 并带读。在巩固单词时, 教师做动作, 学生说出相应的单词。例如:教bird这个单词时, 教师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一只小鸟, 然后带学生读bird, 再做小鸟飞的动作, 学生读bird, 最后对换。这样才是真正的师生互动, 教学模式多样, 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印象深, 记得牢。

三、“导演”课堂舞台的艺术性

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 老师既导又演。在这个舞台上, 老师需要施展各项才能, 运用各种道具, 卡片、实物、录音机、投影仪等各种设施。总而言之, 想方设法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 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而且还要把这个舞台让出来给学生, 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教师这个导演兼演员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昂的热情。我也看过了不少观摩课, 老师制作的课件很精彩, 语言也很流畅, 开始老师和学生都很投入, 可由于缺乏艺术性, 导致了学生的懒散, 以至于后来课堂的一泻千里, 像这种虎头蛇尾的课并不少见。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育中添加“欢乐”这种调味品?让课堂游戏化是关键。游戏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 它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需求。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中, 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 使教学游戏化, 让学生在蹦蹦跳跳中学英语, 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 记得牢, 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 乐于参与, 自然也乐于与其他人交流。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所学内容, 增强运用英语的能力, 提高口头表达力。如在学“买东西”的对话时, 我把课桌布置成柜台, 我扮营业员, 一个学生做顾客, 用学生的文具等作道具进行一番买卖交易, 最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简单的表演既逼真又生动, 学生兴趣很浓, 表演时全心投入, 表情丰富, 对这一内容也轻松地掌握了。

四、突破重点、难点的艺术性

怎样有效突破重点、难点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例如:词汇、句型、语音等各个方面问题的解决。三年级学生是初学者, 词汇掌握近乎为零。学生在学习对话后, 还要进行替换词练习。对于初学者, 词汇、句型都是全新的, 给学生增加了难度, 难度的增加使学生学习新课有了畏惧感, 减少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针对这一情况, 我就提前教授新词, 一上课, 我就先出示给学生卡片, 包括学过的、正在学习的、以及下一单元将要学习的卡片。这样等到下一单元讲新课时, 单词已经不成问题, 只进行句型的讲解及单词的替换练习, 而且学生掌握的也比原来好得多, 老师也不必为了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而累得汗流浃背了。

课堂教学就如一瓶醇香的酒, 越品越有滋味, 越品越有兴致, 我们平常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创新, 大胆尝试, 刻苦钻研, 做个有心之人, 不断积累经验, 用教学艺术把课堂装扮得婀娜多姿, 芬芳宜人。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篇8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自然导入与情境教学相结合

英语的课堂艺术性可以表现在各个环节, 即使是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充分表达出课堂的艺术性。 教师自然而然的课堂导入环节也是艺术性教学的一种体现, 例如今天要讲的内容与天气有关, 教师在进入教室的一瞬间就可以以聊天的形式和学生说“ 今天老师的心情特别好, 为什么呢? 因为今天的天气很好, 天是蓝蓝的, 云是白白的……”自然而然的就将课堂话题转移到“ weather”上来了。 这时教师再通过PPT展示卡通的云朵、太阳、雨、雪等与声音相结合就可以使学生在想象的情境中感受到这些词的含义。

二、课堂趣味性与学生参与程度相结合

以往的英语课堂往往是教师的“ 一言堂”,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性不足, 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似乎与处于低年级的未成年人的个性特点并不相符, 没有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 再加上语言教学本身枯燥乏味的特点, 久而久之,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出现不足的现象。 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上, 我们不妨增加一些趣味教学, 例如, 在学习水果生词时, 可以要求学生动手画出水果, 并向同桌提问“ What’s this? ”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可以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其中, 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

课堂处处都充满了艺术性, 当教师以聊天的形式自然而然地导入到课堂教学的主题上, 学生在恰当的情境中, 带着自己对知识的兴趣与欲望去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时, 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表现出来了,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参考文献

英语课堂的艺术性教学 篇9

然而语言材料是浩瀚无边的, 如何选择最适合学生, 又最能体现该语言知识特点的例句, 是我们语言传授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以下就谈谈英语课堂中的举例艺术。

1 例句的生活气息要浓厚

只有鲜活的生活语言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真切的感到英语与我们的生活很贴近, 从而更加自觉、自愿的完成既定学习任务, 语言在应用中得到熟练、巩固。比如, 在教现在进行时, 可以围绕老师或同学们目前正在作的事情, 也可以以自己熟悉的人或事作为举例练习的题材:What are thechildren doing?What is your father doing now?这时同学们就会认真的思考, 并积极发言, 思维更加活跃。

记得有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在讲Body language (身体语言) 的时候, 正好有好多老师听课, 他突然想到这也是一个练习英语的好机会。于是, 他就说“Now class, there are so many guests (guests这课有这个单词) in our classroom now.How can we show our welcome?”, 学生反应敏捷地鼓起掌来。“What do youmean by clapping your hands?”“Show our welcome”“Yes, clapping hands means welcome”然后很自然的导入课文, 如此的即景利用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例句的趣味性要浓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强的例句可以自然而有效地活跃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lie (平躺, 位于) , lie (说谎) , lay (放置, 下蛋, 产卵) 时, 选用Acock lied that the egg lying on the table had been laid by him. (一只公鸡撒谎说桌子上的那个鸡蛋是它下的。)

当课堂气氛活跃时, 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 其学习热情也会随之高涨。因此, 在教学课本中的语言知识时, 我们可以穿插一些课外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例如: (1) It rained very heavily last night (2) It rained cats and dogs last night.上述两例是教生词“rain”时可以采用的例句。例句 (2) 比例句 (1) 更有趣味性, 学生还以为该句讲的是有关猫和狗的事情, 因此听讲时十分专注。

3 例句的典型性要强

所谓典型性是指例句要经典, 要切中要害。例句很多场合都是为了解释某个知识点, 所以应有说服力, 并且应该结构简单, 浅显易懂, 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应时常选用一些典型例句, 让学生掌握。只有经典, 才能永恒。例如:

1) I received his gift from him, but I didn't accept it.

我收到他的礼物, 但我没有接受。

2) You should be ashamed of your shameful behaviors.

你应该为你的可耻的行为感到羞愧。

3) The boss insisted that the man had stolen the money andinsisted that he (should) leave the company at once.

老板坚持说那个人偷了钱并坚持要求他立刻离开公司。

4) The old man was alone but he didn't feel lonely.

虽然只老人一个人, 但他并不感到寂寞。

这四个例句的典型性就在于, 用一句话清楚地说明了相似词或同一词两个容易混淆的意项的本质区别。

4 例句的思想性要强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 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所以, 例句的选用也要遵循思想性原则。思想性原则是指学生通过学习例句既能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 又能受到例句所蕴含思想的熏陶, 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之中,

例如:Some people think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none of their business.通过该例句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讨论。

再如:

1) 在学习定语从句时, 选用He who doesn't love his country can love nothing. (不爱国的人, 一无所爱。)

2) 在学习动名词作主语时, 选用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s our responsibility. (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3) 在学习句型It+be+adj.+for/of+sb+to do something时, 选用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help the poor. (对我们来说, 帮助穷人很有必要。) 或者It is not polite of you to laugh at others. (嘲笑别人是不礼貌的。)

5 例句的地道性要强

我们都知道, 例句是语言知识的载体, 是所教知识的最佳例证。学生通过例句来掌握巩固复习知识, 因此例句的准确性是例句的首要要素。地道是指举例要尽可能原汁原味的取材于英国国家或英美人士常用的具有英语语言和英语文化特点的例句。选用准确地道的句子是例句的最基本要求。例句的来源很多但必须有权威性和可靠性,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教参或工具书 (如牛津, 朗文等) 。而自造例句时, 一定要谨慎, 要保证其准确性和地道性。因为只有举例准确地道, 才能有效地传输所要表达的内容。

例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且具有语用价值的媒介, 它连接教师信息源与学生信息接受库两个语言空间。教师运用英语例句不能信口开河, 而应当仔细推敲, 使所选择的例句除注意上述五点外, 还应具有代表性、启发性、激励性和直观性等特点。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智力潜能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众所周知, 任何一门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举例。著名教授胡春洞曾说过:“语言的生命力在于灵活运用。人是活的, 语言随着人而活起来。把语言的形式和内容同人的本性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语言, 才能真正进入语言的深层学习。”因此, 举例中英语教学中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例句,艺术性,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2]刘显国.课堂组织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3]湛蓊才.课堂教学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追求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艺术初探 篇10

一、精心的教学准备是英语课堂的有效保证

1.引导学生培养搞好预习的习惯。没有预习,学生就不会熟悉所学英语知识,就不会产生疑问积极去思考。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毫无学习效率可言。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学生后续深造埋下了瘸腿的因素。新课标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大胆地去发现问题、质疑课文、找寻答案,完成“疑——思”过程的蜕变。

2.精心备课做到课堂上收放自由。一节课只有45分钟,教师只能占有30分钟,既要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还要处理临时生成的问题。因此认真备课是基础和前提。不仅要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对教材编排特点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还要注意教材中的细节,弄清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语在教材中的作用,更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是对学科的喜恶、对教师的认同。做到这些,在实际授课时才能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设置对应的问题的解决,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情感化人激起学生产生共鸣。教学是教与学的统称,既有教师的情感投入,又有学生情感的投入。二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和谐共振,就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学生对教师的认知来源于师生交往,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在学生的幼小心灵和狭窄的朋友圈里获得点评,人格魅力超常的会被点赞,人格魅力不行的会被拉黑。甚至个别偏僻学生会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甚至洞悉学生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这样师生关系才能和谐,感情融洽,学生认可教师,才会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

二、组织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要体现有效性

1.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课前播放一首英语歌曲,营造英语学习的课堂气氛,在歌声中陶冶学生的情感,激荡学生内心英语求知欲,不知不觉在氛围中全身心投入学习。

2.创设英语情境教学的有效性。离开情景是学不好语言的,这也是农村中学感到困惑的地方。相比城市,农村除了学校外,几乎没有可以接触英语的地方。这就需要在实施教学时,创设一些真实有趣的情境,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觉,做到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如八下MODULE5Problems的教学时,现场开设“知心姐姐”节目,采用竞聘的形式挑选扮演agony aunt和listeners的学生,模仿广播电台咨询,组织全体学生征询建议或解决问题。这样就营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作为参与者,兴趣盎然,完全投入,不是逼真就是真实。

3 . 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中学生争强好胜、不服输、荣誉感强,喜欢动不动就比赛,这是一种好的情感品质。将之引进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可以很快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设立单词王大赛,英语书法大赛,猜英语谜语大赛,小组打擂台等等形式,不仅鼓舞了学生的斗志,也让学生学会了合作,在竞赛中掌握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等,获得成功的喜悦。

三、积极的教学评价促进英语有效课堂的提升

学习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需要教师适时不断的鼓励与煽情。“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由于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分层次教学的好处就在于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获取成功的机会和可能性,而积极的教学评价会使学生如沐春风,斗志昂扬。试想,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后必然感觉吃不饱,就会主动地去寻找食物,拓展自己的阅读面,加大自己英语训练的频度,久而久之,其英语实效必然大增。相反,没有喜悦可言,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便会厌学。

所以,当学生正确回答时,教师要及时竖起大拇指说“Excellent,Good,You’re right。”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当学生回答错误时,微笑着鼓励他说:“OK!Goodtry!”或者带疑问的表情及语言说:“Are you sure? Really?”并指导学生重新思考,经过思考后回答正确了同样给予表扬。

英语课堂的艺术性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专英语;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大学英语教学更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所谓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声音、图片、形象、视频、音频、音乐、表演和活动等一系列能使学生感受到美,并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手段去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艺术是一门较复杂、难以把握的综合艺术。与其他形式的艺术相比,它注重对艺术创造性这一本质特征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除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懂得艺术和美感,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这样他才能创设艺术的教学环境、使用艺术的教学手段和采取艺术的教学态度,使学生在艺术中和美中习得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

一、课堂导入的艺术

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运用恰当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为顺利学习新内容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导入不仅能使学生和教师以较好的状态进入课堂教学的情景,而且能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为课堂的发展作一个很好的铺垫。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一定要有趣味性、针对性、新颖性、更要有艺术性。

课堂导入可以是一段笑话,一个游戏或相关资料片、图片,看一个短剧,听一首歌曲等。总之,导入要注重审美性、形象性、娱乐性等,让学生在获得艺术体验的同时,自然合理地引出要讲的课题。

二、教学过程的艺术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为整个课堂教学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但要想让英语课堂更富有艺术感染力,必须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需求、英语基础,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来设计课堂,让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刺激学习者的思维,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者兴趣,鼓励他们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学过程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参与性和愉悦性,教师既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学生参与行为的欣赏者,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中,既获得了参与的乐趣、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同时也掌握了教学内容。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这样一个对话教学,对话讲的是一个银行职员,跟他的朋友聊天,谈到他们银行前几天被抢劫,事后仍然心有余悸。如果笔者让两位同学来朗读表演这个对话,肯定没有什么吸引力。于是,笔者重新设计该对话活动,让一个同学表演抢劫犯,另一个表演银行职员,还有一个表演案发后去采访银行职员的记者,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设身处地想想在那样的情景下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性格、英语基础不同,每个学生表演出来的内容和形式也各不相同。大部分同学把抢劫犯凶神恶煞、银行职员战战兢兢,都表演得栩栩如生。对银行职员勇斗歹徒,负伤住院,然后记者到医院去采访的情节也有同学想得出来,学生在表演中极尽搞笑和幽默之能事,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笔者也作为对话里的一个角色参与,引导学生把教学的重点难点应用到表演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总之,通过对课文的精心设计,对话更富有表演性,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能刺激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心情舒畅,兴趣盎然。

通常英语文章中语言点的讲解总是让学生觉得乏味。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讲,同学们听,这种“听讲”式的教学方式,虽然也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翻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但这种参与仅仅是较被动的参与,不能成为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要参与方式。另外,反复的说教、一味的灌输只能让学生觉得疲倦,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因此,课堂上我们可借助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输出教学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设计上下工夫。如果我们能把教学活动转变成一个游戏过程,它承担了包括使学生获得艺术体验在内的一定的教学任务,或者说是一个教学任务已经渗透于其中的游戏过程,这样的教学就可以称得上是非常有艺术的教学,即教学本身就是艺术,如杜威所说:工作始终渗透着游戏态度是一种“艺术”——虽然习惯上不是这样称法,在性质上确是“艺术”。如,在讲解“if only”的用法时,笔者就利用课堂环境,看见一学生上课在玩手机,笔者就自然引出这句话“if all of you only study hard”(要是你们都努力学习就好了)。然后让学生操练这个句型,不是采取翻译的方法,而是采取这样的游戏活动: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做一个动作,另外一个学生根据这一动作,用“if only”造句。如,一个学生做出睡觉的姿态,另外一个学生马上就说“if I only sleeP now”。学生造出来的句子很幽默,也很独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度很高。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唱英文歌、看英文电影或英文版动画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英语,让英语以一种美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我们在设计听力练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通过听英语歌曲来提高听力能力。教师可以把听力听写的环节设计为,让学生来听一首英文歌曲,然后完成歌词的填空。让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听力能力,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最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应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如果师生有一方没能进入状态,如兴致勃勃的教师因教学不得法而无法调动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或对英语具有浓厚兴趣而情绪高昂的学生面对的是一位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老师,教学过程也就不可能具有愉悦性,同时也不能刺激同学积极参与。因此,师生情感的共鸣既是创造教学过程愉悦性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学过程具有愉悦性的标志之一。也只有在这样的师生情感融合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真正地拥有和保持教学艺术所给予他们的愉悦。

试论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篇12

一、备课艺术化———上好一堂英语课的前提

1. 备教材。

教师备好一堂课必须熟练地掌握该课的全部内容, 了解该课的整体结构, 分清重点、难点和关键;还必须查阅有关资料, 充实教材内容, 并进行科学选择, 优化组合, 争取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2. 备学生。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期、黄金期, 但同时又是“危险期”。在这个阶段, 学生无论在个性上、学习上, 还是在情感上都会发生变化, 因此, 我们备课时必须了解学生个性、兴趣和思想状况, 还有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以利于在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双边活动。

二、课堂艺术化———上好一堂英语课的关键

1. 使用体势语言。

体势是一种形体语言, 简明易懂。在英语教学中, 恰当而适时地使用体势语言,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本人在上第一节英语课时, 一进教室, 就借助让学生站立的手势, 微笑着说:“Stand up, please.”有部分学生一开始无法理解我所说的话, 我继续借助手势重复“Stand up, please.”这样一来, 绝大多数学生就明白了我在要求他们起立。我又以同样的方法, 借助于手势, 让他们弄懂了“Sit down, please.”体势语言不但能活跃气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且能帮助学生加速理解。

2. 使用语言艺术化。

(1) 语音纯正优美。一口纯正、标准、流利的英语, 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 (2) 语调抑扬顿挫。语调是语音的扩展和升华, 具有很强的表意功能。 (3) 语句幽默生动。英语课堂中幽默生动的语言必然会拉近师生的距离, 而师生间感情的输入必然会引发课堂上师生间感情的自然交流, 这不仅使知识和情感统一起来, 而且使得课堂上的英语交际活动、句型操练得以顺利进行。在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就愿学、乐学, 注意力容易集中, 就能在愉快的环境中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3. 提问操练艺术性。

英语教学中, 提问应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启发性, 应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方式方法。 (1) 引导性提问———英语课堂提问设计中, 教师可采用引导法, 通过“一斑”而引发“群豹”。 (2) 层次性提问。教师提问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一些简单的问题, 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提些理解性的问题, 而对较好水平的学生提一些创造性的问题。 (3) 启发性提问。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 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回答这样的问题, 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例如, 在教球类时, 为了启发学生, 可以使用链球、排球、乒乓球、网球、足球等实物, 提出:“Do they have the same father?Are they brothers and sisters?Do you like them?Can you tell a story with them?”

4. 课堂情境艺术。

生动形象化的课堂情境能促进交际双方相互理解, 激发交流信息的愿望和兴趣, 加快传递信息交流过程。教师如同戏剧导演, 可千方百计利用机会、实物、电教设备、体势语言、课堂游戏、讲故事等设置情境, 把尽可能多的时间与舞台让给学生, 在真实或模仿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诱发学生充分训练, 培养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课后作业艺术化———上好一堂英语课的保障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学生巩固和领会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很重要。但英语课后作业不能只求量而不求质, 而应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 如根据图片自编对话、根据人物讲故事、利用游戏记单词等。

上一篇:生中见熟下一篇:融资障碍影响并购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