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文化资源(共11篇)
贵州茶文化资源 篇1
近年来, 我国的旅游产业始终保持着平稳快速的增长速度, 人们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热情空前高涨, 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层出不穷。一些产茶地区大胆创新, 将当地特有的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 将传统文化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 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国内游客, 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外游客也慕名而来, 在休闲放松的旅途中, 品味茶的内涵, 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气息。茶文化旅游这种创新的旅游模式不仅有效地推动了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促进了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本文以贵州省为例, 结合贵州地区的自然概况与发展优势, 对当地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进行分析, 对贵州省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以期对全国范围内的茶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模式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1 茶文化旅游概述
茶文化旅游是以旅游为载体, 将茶和茶文化贯穿整个过程, 开展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主题活动, 使旅游者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对茶文化进行了解、认识和欣赏, 是一种集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方式。这种方式将茶叶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 功能多样, 内容丰富。参加者在风光秀丽的茶叶产区不仅欣赏了当地的特色景观、品尝了清香淡雅的茶饮, 还能参加茶叶的采摘制作和当地的民风民俗活动。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达到放松心情, 获取知识, 感受文化, 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
中国作为最早的茶叶产地, 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自古以来, 茶就是我国的传统饮品, 老少皆宜, 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 内涵逐渐积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悠久, 长盛不衰。加之, 我国地域辽阔, 茶叶种植面积广阔, 茶文化便带有了独特的地区特色, 因此茶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这都为我国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雄厚的条件。
现如今, 快节奏、高效率的社会生活使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很多人都利用假期出行到大自然中去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宁静淡雅的茶文化旅游, 使旅行者远离城市的喧嚣、生活的聒噪, 静心体验自然与文化交织的乐趣, 很快作为一种潮流, 成为当下最为时尚的旅游方式。凭借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也被中国的茶文化所吸引, 来到中国感受茶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 这种趋势为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条件。
总而言之, 茶文化旅游是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产品。历史的积淀与时代特色相互融合为其发展提供了完美契机, 使其既满足了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和精神向往, 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方法。
2 贵州地区自然概况与发展优势
位于我国西南部的贵州省, 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环境温和, 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热资源、光资源, 空气温润潮湿, 多阴雨天, 年降水量约为1100-1300mm;全年日照较少, 约为1200-1600h, 且阳光辐射较低。一般情况, 阴雨天远超150天, 空气湿度常年保持在70%以上;全省西部海拔2900m, 南部137m, 平均海拔约1000m。地貌多样, 包括:山地、盆地、高原和丘陵。起伏的山川, 幽深的河谷为茶树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高海拔、低纬度、兼具日照的条件使贵州省极适宜种植茶树。
贵州是我国古老的产茶区, 产茶历史十分悠久, 汉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销茶记录, 更在唐朝之后便成为了我国的重要产茶区。自古至今, 茶叶都是贵州省的主要经济作物, 是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贵州省还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多民族融合省区, 茶文化随着历史的积淀越发厚重, 极具民族特色。建国后贵州产茶业迅猛发展, 茶叶种植品种多、面积广, 大小茶园不计其数, 在高低起伏的山川中层层碧绿与大自然的山水景色完美结合, 形成了独特的旅游风景。
因此, 贵州地区特有的自然概况、清新秀美的风景、悠久的茶叶历史、底蕴丰厚的茶文化均使得贵州的茶文化旅游在发展上更具优势。
3 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3.1 原生性
贵州是我国较早种植并利用茶树的地区, 很多古老的茶树树种在贵州地区均有种植。现如今省内不仅现存大量千年以上的古茶树, 还发现了现存最大、最古老的栽培型灌木茶树群。目前就贵州久安地区就有33000多丛古茶树, 可想而知, 整个贵州省的古茶树数量一定是相当庞大的。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 经济开发相对较晚, 传统的茶叶文化还没有受到现代工业的太多影响, 古老民俗保留相对完整, 很多贵州居民至今仍旧采用较为原始的茶叶制造工艺。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原生性是我国多数城市所不具有的, 因此适宜开发茶文化的旅游资源。
3.2 民族性
作为多民族聚集省份, 贵州省内共有48个民族, 其中17个民族是当地的世居民族, 正是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 开荒辟茶, 辛勤耕种, 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利用野生茶树制作特色茶叶, 并由此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制茶工艺。这些民族千百年来在茶上所付出的心血, 孕育积淀了这极富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而且各民族独特的饮茶风俗还衍生出很多具有民族特色且具有观赏价值的茶艺表演。尽管这些茶文化内容丰富, 但真正了解的人却为数不多。只有对贵州进行茶文化旅游开发, 才能使这些优秀的中国茶文化被外界所熟知, 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3.3 山野性
贵州省多山且河流众多, 山脉纵横、层峦叠嶂、细水涓涓、河谷幽深, 特有的自然概况在创造山区美景和山野文化的同时, 也造成了地区交通不发达、经济相对落后、信息闭塞的弊端。但也恰恰因为这些不利因素, 才使这些独具山野气息的茶文化得以保留下来。当地居民世代耕耘在这片山林中, 他们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赋予了茶文化独特的人文气息。虽然贵州茶文化不及大城市茶文化的高雅秀丽但其古朴醇厚的山野气息使茶文化旅游更加贴近自然、更加原生态。
3.4 教育性
贵州种茶面积广阔, 大小茶园遍布整个贵州省。当地的茶园作为天然的茶叶科技园, 以茶文化旅游为媒介, 使更多的人利用假期放松的机会来学习茶叶知识, 了解中国茶叶文化的历史, 体验采茶、制茶、泡茶、品茶、鉴茶的乐趣。而且, 茶园还可以成为活的教科书, 为全国的中小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 使青少年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所以说, 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为文化传播找到了新的推广窗口。
3.5 疗养性
茶, 是我国的传统饮品, 老少皆宜, 其提神醒脑、清热降火的功效为国人所熟知。茶作为一种健康的天然饮品, 是世界上公认的不含酒精的软饮料之一, 保健疗养功效十分明显。茶叶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还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如茶多酚等。很多研究都表明, 茶叶具有抗衰老、疾病预防、提高抵抗力、开发智力、改善肠道环境等多重功效, 因此可将茶所具备的疗养性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特色之一。
4 贵州省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与实践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优化旅游环境
要想发展贵州省茶文化旅游资源, 首先要加大地区资金投入, 全面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使当地旅游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同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扶贫开发项目统一进行;完善交通系统, 从公路网、铁路网、航空航线全方位展开, 用便捷的交通网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另外, 在原有地区风貌不被破坏的基础上, 景区的基础设施配置如路标设置、通信设施、垃圾处理、水电供应、餐饮住宿等都要与旅游项目相配套, 使到来的游客不仅欣赏到了美景体验了茶乡文化, 还能感受到新时代农村的快速发展。
4.2 开发具有观赏价值的生态茶园
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不能局限在茶园种茶产茶基地的基础上。贵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使其成为茶叶种植的最佳地区之一, 茶叶口感一流, 品质上乘。这些的确是贵州茶文化旅游的优势, 但为了促进贵州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现有茶园进行开发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例如, 可将交通便利的茶园改造成为具有观赏性的生态茶园, 在茶树种植的基础上, 成为风景观赏区。大自然的青山绿水与茶园中的层层碧浪相得益彰, 让人倍感清新, 提升了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
4.3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茶馆
茶馆作为地区茶文化向外界展示的窗口, 在贵州茶文化旅游开发中, 可基于贵州省的地区文化, 围绕特色茶叶产品构建具有贵州特色茶馆, 从建筑风格、茶馆装修、家具陈设、茶艺用具、服务方式等各个方面都应体现贵州茶文化的特色, 进而融地方风情与特色茶文化于一体, 为茶文化旅游增添亮点。
4.4 结合文化风情, 开发体验为主的动态旅游产品
动态旅游产品的开发, 是一种以体验贵州当地文化风情为目的旅游产品。贵州百姓独特的制茶工艺、饮茶方式、茶艺欣赏等活动都可以使前来的游客加入其中, 使其亲身体验当地人民采茶、制茶、品茶的过程, 在劳动和收获中获得乐趣, 在浓烈的地区氛围中体验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并使体验过程得到深化。
4.5 挖掘文化内涵, 开发以传承性为主的艺术旅游产品
贵州茶文化艺术形式多样, 包括茶故事、采茶歌、茶联、茶诗、茶散文等。茶文化的内涵通过艺术的形式得到传播, 为外界所了解。因此可将艺术旅游产品贯穿到整个茶文化之旅中, 为茶文化旅游再添一抹艺术色彩。艺术旅游产品的开发, 一方面使茶文化旅游的品味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 也是对茶文化的传承和推广。
4.6 做好培训,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目前, 茶文化旅游的竞争程度不容小觑, 除了地区资源和文化产品的竞争外, 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方面的竞争也越发激烈。贵州茶文化旅游刚刚起步, 之前旅游业的发展也相对落后, 专业人才的缺乏和地区服务质量差都是贵州茶文化旅游项目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大培养专业人才的力度, 对旅游服务者进行专业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增强其茶文化知识和当地风土人情的培训, 还应提高他们的素质水平, 进而增强整个地区的旅游服务竞争力。
5 结语
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贵州省在该项目的开发上具有较强的地区发展优势。本文对贵州省茶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提出的实践性建议, 对国内的其他城市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待通过茶文化和旅游相结合, 能将中国的茶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使中国的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敏华.丽水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浙江农业科学.2006 (1) :94-97
[2]朱海燕, 朱栀帆, 刘蓉等.安化黑茶文化旅游资源与开发模式探研[J].中国农学通报.2010 (13) :426--430
[3]罗时琴, 廖凤林.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发展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 (17) :371--376
[4]周晓芳.广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 (1) :41--41, 57
[5]包毓敏.湖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与研究[J].茶叶科学技术, 2006 (2) :29-32.
贵州茶文化资源 篇2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公里,南北相距约509公里,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贵州是一个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民族众多、资源富集、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有黄果树瀑布、赤水风景名胜区、荔波漳江、遵义会议会址、梵净山等名胜古迹。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一部分,地处云贵高原的东部,为斜坡地带,恰处于中国地势第二大梯级(西部高原山地)向第一大梯级(东部丘陵平原)的过渡部位。境内地势起伏、高差悬殊。最高海拔达2 901米,最低148米,全省平均海拔1110米。贵州在热量带上处于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位置,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降雨适中,且多夜雨,多微风,素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的说法,没有绝大多数大陆性气候所特有的极端温度。由于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中部和西部增高,内部起伏较大和气温垂直变化明显等原因,各地光照、辐射、热量差异较大。加之由于地质、地貌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复杂多样,贵州的土壤类型也极为复杂,从而为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
二、主要旅游特色
由于以上诸多因数,构成了贵州独特的旅游构造,当今贵州,旅游总体方向为以下五个方面:
1、红色旅游
贵州的土地上,遍布着革命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会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流血、奉献、牺牲,而那些承载着革命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的纪念地、标志物,会址,是组织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必到之处。红色旅游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我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全,数量多,分部广但相对集中,据网上初步调查,我省红色旅游点160多处,具有开发潜力的精品旅游点50多处。在红色旅游点中,长征文化突出,各类红色旅游资源遍布全省,北至赤水,南至荔波,东至玉屏,西至赫章、盘县,行成三线三区。一下是主要路线:
一、贵阳(息烽集中营)、遵义(遵义会址、红军山烈士陵园、娄山关景区、乌江景区区)、仁怀、习水、赤水(红军四渡赤水)
二、贵阳、黔西、大方(红二、六军团战斗遗址)、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毕节烈士陵园等)。
三、贵阳、镇远、黎平(黎平会议会址等)。
2、民族文化旅游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民俗文物之多位居全国第一。民族村寨山清水秀,竹林葱茏,吊脚楼房鳞次栉比,民族服饰款式丰富多彩,工艺巧夺天工内涵广博深邃。民主节日数量之多,活动人数和内容之光,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贵州省黔东南州更是号称百节之乡。此外,香纸沟布依寨、雷山西江苗寨、雷山郎德苗寨、凯里寨瓦苗寨、清镇黑土苗寨、镇宁石哨布依寨、水城青林苗寨、水城海坪彝寨、六枝坝湾布依寨、安顺娄家庄苗寨、榕江三宝侗寨等,这些都各自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
3、阳明文化旅游
历史上贵州开省较晚,在明永乐十一年始为一省。与他省相比,知名人士特别是大思想家较少,但是客籍著名人士到贵州的确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名震中外的王阳明。王阳明龙场悟道,创立心学,始传道于黔,培养了大批黔中弟子和再传弟子。王门弟子在黔中南北分化,大振阳明心学,如马廷锡之在贵阳、孙应鳌之在清平、李渭之在思南、陈尚象之在都匀等,遂使当时黔中形成阳明心学文化圈的氛围,给贵州留下得天独厚的阳明心学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
4、自然景观
贵州省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以石灰石岩积岩为主要地貌特点的贵州省,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广泛分布的岩溶地貌是构成贵州特色旅游资源的基础,岩溶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发育于地表的石芽、漏斗落水洞、竖井、洼地、峰林、峰丛、天生桥、岩溶湖、瀑布、跌水,与发育于地下的溶洞、暗河、暗湖、伏流等纵横叠置,形成了一个极富地域特色的自然“岩溶博物馆”。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小七孔等高品位景观,就是这个喀斯特王国的典型代表。
5、历史文化
贵州历史虽然较其他身份晚,但这并不妨碍贵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贵州这片土地上,留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这些东西,然我们能更好的了解贵州,了解历史。同时,陶冶我们的情操,高尚我们的品德。而贵州也是各专家学者乡村考察,科学研究旅游的好去处。天龙屯堡,镇远古镇,青岩古镇,隆里古镇等,都是旅游的好地方。
三、贵州旅游现状与前景
贵州旅游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发展于20世 纪90年代之后,真正形成高潮是在江泽民主席 1999年6月考察大西北,代表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 发战略以来的最近几年。目前,贵州的旅游开发已 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的热点和亮点,成为西南旅游的 中坚力量,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 高,逐渐将旅游业确定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或优势产 业,并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旅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
2、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生产力初具规模。已由接待型行业向支柱型产业转变,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
3、在特色旅游产品、重点旅游景区和区域旅游 热线开发等三个层面上都不同程度地取得进展,已 形成了自己的王牌旅游产品,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4、旅游业发展速度加快,收入迅速增加。目前,贵州旅游业的总体增长速度,已高于全国平均发展 水平、2003年全省接待旅游者20.54万人次,实现 旅游收入81.46亿元,同比增幅近30%,比全国旅 游业平均增幅高出19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国第二。
5、初步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 旅游经济运行机制和多元化投资格局。
在充分肯定贵州旅游业开发的重大进展和主要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贵州旅游业目前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总量还不大,仍处于初级阶段。交通不便、线路漫长、景点分散、投入不足、条块分割、产品因缺乏包装而缺少国际竞争力,缺乏龙头 产品的带动效应等等。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开发资金严重短。
2、旅游景区交通建设滞后。
3、贵州旅游资源虽然量多质优,但缺乏旅游资 源的深度开发。
4、贵州在旅游景区(点)开发方面缺乏科学规 划,许多自然景观处于初级观光产品阶段,文化含量 低,品位不高。
5、旅游业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不高。
6、对外营销宣传力度仍显不够。
结论:
贵州,一个美丽而悠久的地方,这里能带给你欢乐,带给你愉悦。让你流连忘返,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贵州那富饶的自然景观、纯朴的民族民风、以及那历经沧桑的苍凉气息。
广东、贵州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篇3
广东:确定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广东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提出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意见。其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如下:
一、总体目标:按照国务院要求,从2004—2006年,经过3年的努力,使全省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显著加强,资源节约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资源节约政策法规和标准不断完善,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耕地减少趋势得到遏制,资源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初步形成,全省资源节约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具体目标:力争到2006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至0.92吨标准煤(当年价)。其中,重点耗能行业:吨钢综合能耗0.82标煤、网内火电供电煤耗371克/千瓦时、每吨水泥综合能耗150千克标煤、每吨原油加工综合能耗126千克标煤。节能率为4%,3年全社会节约能源量折合1500万吨标准煤。具体为:
节约用电:2006年节电13亿千瓦时,能源利用效率达到35%。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到2006年,全省新增风力发电容量18万千瓦;全省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保有量80万立方米,光伏发电能力达2兆瓦。
节约用水:到2006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10%,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5%。其中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34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80立方米;全省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79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65%。
节约用地:到2006年,确保全省4886万亩耕地总量不减,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和占补“双平衡”。
资源综合利用:到2006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5%,其中,粉煤灰、煤矸石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达70%、78%。
新型建筑材料:到2006年,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力50亿标准砖,新墙材使用量约38亿标准砖,占墙材总用量的比例约30%。
散装水泥:2006年散装水泥供应量3100万吨,散装率达到36.47%,节约油、煤、木材、电等综合经济效益15.5亿元。
环境资源:到2006年,工业废水回用率达5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以上。
省政府还明确了工作机制和部门职责,制订了具体措施,以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
贵州:开展节能降耗“521”工程
贵州省决定在全省工业企业中开展节能降耗“521”工程活动。其工作目标和基本要求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全省工业企业深入贯彻落实《节能法》和《贵州省节能条例》,立足长远,突出重点,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2004—2006年,以降低产品能源、原材料单耗为核心,以重点产品能源、原材料国内外先进水平为目标,实施节能降耗“521”工程,经过3年努力,使广大工业企业树立依法用能和依法节能的良好风尚,节能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自觉节能的机制初步形成,节能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单位产品能源、原材料消耗显著降低;省重点监控的50项重点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达到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其中20项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力争10项指标在2006年或稍长时间内进入国际水平行列。
二、实施节能降耗“521”工程的基本要求
纳入“521”工程的重点企业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制定企业3年节能降耗工作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制定单位产品能耗赶超先进水平目标日程表,落实赶超先进水平目际的保障措施。
(二)加强用能管理,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人员,建立三级节能管理网,建立健全能源管理制度,按合理用能的原则用能,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
(三)健全能源管理基础工作,加强能源消耗计量管理,健全能源在企业流转全过程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四)搞好企业能源消耗定额管理,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指标分解到车间、班组、个人,严格考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
(五)加强耗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培训重点耗能设备的操作人员,不经过培训,不得在耗能设备操作岗位上工作,耗能设备的能耗指标要达到合理用能标准。
(六)建立、健全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对企业能源消费量、单位产品、产值能耗量、工序能耗、设备能源利用率等能源经济指标和能源管理、节能技术改造等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查找节能潜力,并向有关部门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七)搞好能源消费统计工作,按规定报送能源消费统计报表。
贵州茶文化资源 篇4
一、民族建筑文化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 山青水秀, 气候宜人。全省共有49个民族的同胞在这里栖居。其中, 苗、侗、布依、仡佬、水、彝、土家、瑶、回、壮等18个民族是贵州的世居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8.98%。贵州各族人民, 依山傍水, 造就了风格迥异多彩多姿的民族建筑。“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与文化, 特别是与物质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且通过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同精神文化发生联系”。特殊的地理环境参与和影响了文化的形成、进程和传承, 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环境中世代居民生产、生活的创造、传承及其延伸的结果。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民族生态环境, 就有什么样的适应这种生态环境的民族建筑。建筑受环境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建筑的选材, 民居建筑由于受才力、物力、人力及交通可进入性的限制, 大多选择就地取材, 民族地区的石头遍布, 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首选建筑用材;其次, 必须考虑地形、采光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贵州亚热带的气候特点, 房屋的建筑风格就出现了“干栏式”的建筑结构。河网密布, 阻碍人们的交流, 所以风格各异的桥梁建筑就是贵州民族地区居民生活和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实用建筑。
二、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
贵州民族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 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 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 政治和经济制度, 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 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1. 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国家标准分类体系, 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有古城镇、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传统与乡土建筑、古桥等基本类型 (表1) 。
2. 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1) 地域性。贵州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 其次是黔西北、黔北, 这些地区都有不同建筑结构的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民族建筑。其中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依山就势修建的“干栏式”建筑, 比如,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吊脚楼。以及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建筑形式主要有石板房。在黔西南的清镇、安顺、平坝一带, 这一地区的民族建筑多为砖石结构, 呈平面布局, 楼层多为4至5层。由于地形开阔也分布了一些防御性建筑和宗教建筑, 如屯堡建筑和安顺文庙等。这些民族建筑形式都是其他省份所不多见的。
(2) 资源内容丰富性。独特的民族环境提供了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原料, 是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所。因此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的特点, 如民居建筑、特色村落、古桥、古城镇、水工建筑等十多个基本类型。
(3) 资源组合好。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风景相得益彰。在贵州民族地区, 有黄平、镇远的舞阳河与古城镇、宗教建筑和苗族文化的组合;安顺屯堡建筑与中原文化相结合。
三、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 对民族建筑文化缺乏认识
正确认识和定位建筑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位置, 是民族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建筑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凝聚了人类对环境利用、适应的科学认识。从古人类的石器加工, 到夜郎时期的“干栏式”房屋建筑, 以及今天的民族聚落、村寨的布局等, 都自觉和不自觉地遵循“因地制宜”的意识或原则。各种各样的民族建筑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建筑的选材和选址上, 民族地区的居民利用自己的智慧, 尽量运用当地的资源, 就地取材, 使建筑和聚落布局、逐渐适应民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水文特点。具有相当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是, 在很多地方却仅仅热衷于交通、宾馆、餐厅、茶楼、游乐场所的修建, 现代旅游设施的建设重于对古民居和景观聚落的保护, 对于大量急需维护的古建筑的价值缺乏认识, 对周边生态环境也缺乏资金投入。黔东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古镇和苗王城、黔中六枝特区月亮河布依族民族生态园和紫云县格凸河景区、黔西威宁草海旅游区等许多地方, 传统的民居建筑都已破败不堪, 当地老百姓鉴于经济实力, 只能用一些木柱暂时支撑行将倒塌的旧房, 一些古老的寨门、城门、城墙、廊亭、祠堂、碉楼等公共建筑也大都缺乏修缮。
2. 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保护
对民族古建筑的保护一直都是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因为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者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建筑的, 而贵州的民族古建筑大部分都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 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 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 不少画栋雕梁都在无名火灾中灰飞湮灭。而在旅游开发中经常出现违规搭建或者移为他用的现象, 这就势必加速了古建筑的毁灭。其次, 在旅游开发中为了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 许多旅游开发者对待民族古建筑的态度是追求“修旧如新”而不是“修旧如旧”, 每一次整修都不是局部修缮而是整体重建, 这也造成了对古建筑的一次次破坏。不少古老建筑不论其始建朝代如何迥异, 最后往往都变成明清建筑式样, 甚至是上个世纪的面目。最后保护民族古建筑的一个关键是资金问题, 在各地方政府近来纷纷制定出台的保护性政策措施中, 大多将该建筑群的旅游收入抽取一定比例, 作为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 为数不多的民族古建筑又面临着过度旅游开发带来的伤害。
3. 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管理
目前, 贵州各地相继建立大批以旅游为目的的民族村寨 (镇) 和旅游景区, 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文化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凡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命名的民族文化村寨或古城镇内的历史遗迹和古民居建筑都保存得较好, 而非命名的民族村寨及遗迹和古建筑都面临着破败、荒芜和消失的境况。黔中安顺市七眼桥共有八个屯堡文化村, 唯有国家和省政府命名的本寨与云山屯得到较好的保护, 而其他六个则是断垣残壁或被改建。位于贵州六枝特区新窑乡牛场坝苗族石头寨是一处以苗族石头房而闻名的村寨, 老寨因其挂牌保护而被完整地留了下来, 新寨则被现代新房所取代。另外, 据调查很多村寨和景区的管理部门对传统民族建筑保护意识不到位, 很多具有特色的古民居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 有的已破损不堪, 甚至废弃;有的被撤毁新建;有的古镇街巷原有的遗迹与新修的现代建筑相互混杂, 完整的聚落格局和周边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四、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1. 开发原则
(1) 确立各区域的民族建筑文化开发主题。贵州民族地区的高原峡谷地形与人文活动共同孕育了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类型。在旅游开发中, 应结合区域实际, 寻求鲜明的建筑文化主题, 如兴义的峰林谷地聚落与田园耕作文化, 黔中高原的石板房建筑等。
(2) 自然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 突显文化的多样性。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 认识和了解民族自然环境, 增加科学知识, 培养正确的自然环境观。这样产生的旅游行为, 是文化旅游行为。民族建筑文化是人类在适宜民族环境中, 形成发展起来的, 是人地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物态、心理等特殊独有的现象。旅游资源的开发将自然与人文的整合是任何地区所追求的目标。贵州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景, 将与之和谐的建筑文化进行有机的叠加, 必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原则。由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的差异和认同产生旅游, 贵州民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有雷同也存在差异。在开发时在挖掘自身优点的同时, 要防止其文化内涵的退化和丧失,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2. 开发模式与对策
由于贵州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部, 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 80%以上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300 mm, 全省湿度在70%~80%左右。在此条件下, 修建的房屋必须具备防潮的功能, 木架结构的“干栏”式建筑, 采取上层住人的方式就避免了湿气, 也避免了暖湿地区的虫蛇侵袭。贵州广泛分布的地带性森林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为民居建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 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提供了丰富的石料。由于在贵州地区, 水系的二元结构特征, 大部分地区缺水。因此, 民居多布局在河谷和有泉水出现的地方。依山傍水的布局, 不仅风景优美, 充满诗情画意也达到了“木方水圆”的理想效果。因此, 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 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 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 建立优势明显, 特色突出, 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
(1) 大力普及民族建筑文化知识, 加强建筑文化旅游的生态意义。主要包括民族建筑的形成原因、建筑特点、科学价值、文化内涵、美学特征等基本知识。通过对这些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使广大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对民族建筑文化的欣赏能力, 引起旅游者对民族建筑旅游的兴趣。从而促进以贵州民族建筑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的发展。例如在介绍民族建筑的美学特征时, 可以说明贵州民族民居一般为三间正房, 以中间堂屋为中轴, 两侧对称, 圆直的木柱展现出挺拔有力的线条美和对称美, 象征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若为两间, 右边一间则为堂屋, 堂屋用于祭祀祖先, 一般不住人, 体现了以礼为基调的礼乐和谐美;房屋构架的檩、梁、柱皆用圆木, 保持了木柱生长的自然形态, 堂屋的围壁木板不能倒立, 蕴涵着“回归于自然”的象征意义。
(2) 着力塑造生态旅游形象, 确立各景区的民族建筑文化主题。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 根据景区的实际, 确立鲜明的生态建筑文化主题, 如安顺屯堡建筑文化, 通过对屯堡建筑的了解和认识体验600年前中原地区的民风民俗、花溪镇山村石板房建筑文化、西江千户苗寨建筑文化等。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 造就了不同的地貌条件。总体上说, 全省地势起伏大, 山地多, 平地少, 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在此条件下, 各民族依山而建, 傍水而居, 尽量利用原始地貌环境中的坡、沟、坎、台等为地貌形态, 随高就低修建住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旅游景观, 因此可以在深入发掘地方文化的同时, 整合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结合区域实际, 丰富旅游产品的层次。
(3) 加强对现有建筑物的保护, 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进行生态恢复。首先, 体会“修旧如旧”的新含义。“修旧如旧”自老一代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以来, 一直被作为古建维修的重要纲领。“修旧如旧”的原则关键在“旧”字上。“旧”实际上就是古老历史的代名词。“旧”并非狭义的旧, 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表面上的陈旧破败, 而应理解为过去。“旧”还应有更加深层的理解, 它代表了古代建筑过去所具有的各方面的历史价值, 《雅典宪章》指出:“保护文物就是要保护那些饱含着千百年历史信息的历史见证”。维修古代建筑就是要让这些历史见证不致损毁, “修旧如旧”, 应理解为:在对古代建筑的维修过程中, 尽量保存那些含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成分, 并使它们在维修前后没有任何改变。
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要进行生态恢复, 主要可以从加固地基, 增强结构, 更换材料入手。但是这些措施都会对古建筑本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 对于木结构能不落架的就不落架, 能局部落架的就不全体落架。由于木结构建筑决定了它在自然条件下是会风化朽蚀的, 所以建筑材料的更换是不可避免的, 但应尽量保存原始构件, 能加固的不更换, 能墩接的不更换, 能替代的则尽量保持它原来的位置和形象。
(4)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指旅游行业第一线的相关人员和建筑维护和保护的相关人员。我国历史悠久, 遗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古建筑相当丰富, 对这些古建筑进行研究调查, 需要大量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以及有关文物、考古、历史、民俗、美术、建筑、规划、结构等各学科的专家。同时工作在第一线的导游人员也必须具备基本的建筑知识, 这样才能指导游客欣赏和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
因此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 不妨向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发达国家如日本、欧美等国学习, 在一些高等院校中专门设立民族建筑保存学科、出国培训一批民族古建筑保护专业的专家学者、专门培养专业人才。在对导游人员的培训时也可以加强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学习。在学习国外先进的保护措施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创新研究, 从而更好地保护传统民族建筑。
五、结论与讨论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 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 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区的各个方面的生活状况, 政治和经济制度, 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丰富性及组合好的特点, 与民族自然风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必定增强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因此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 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 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建立优势明显, 特色突出, 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但是, 它作为旅游资源, 在开发类型上, 又有一定的单一和局限之处;民族建筑的生态开发, 在贵州尚无完善和规范的先例, 因此如何对其开发利用和布局好, 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摘要: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贵州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建筑文化旅游资源, 本文以贵州为例, 说明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及其景观特征, 探讨民族地区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认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以“民族文化”为总的文化导向, 结合文化赋存的时间和空间, 综合发掘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 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建筑文化,旅游开发,贵州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著林洙编.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2]王恩涌编著, 文化地理学导论 (人·地·文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7
[3]熊康宁杜芳娟廖婧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http://www.cnta.gov.cn/22zcfg/lvbz/zyfl/zyfl.htm
[5]王正贤著, 奇异的石头世界——贵州岩石载体文化[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6]朱健, 董恒信.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保护[J].山西建筑, 2005
[7]杜芳娟, 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地区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0 (2)
[8]杨明德等著, 贵州喀斯特环境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9]杨晓辉著, 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10]张帅华., 对当前古建筑修复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关于贵州黔南茶文化的审美观解读 篇5
关键词:黔南;茶文化;审美观
前言:西南地区是我国一大重要的茶业产区。根据《华阳国志》《僮约》等史书典籍的记载,西南地区可以被看做是我国茶树的重要起源地。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在贵州、云南等位于我国西南部的茶叶主产区。茶文化已经成为了当地传统地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西南部地区的传统文化的发展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黔南地区的茶文化进行探究。
一、茶叶在西南地区的发展情况
茶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对茶文化的审美感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可以对从茶叶在西南地区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古代史进行探究,我们可以发现。早在我國的秦汉时期,史料中就有关于西南地区茶叶种植情况的记载。在清代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艺术中,茶文化被认为是在秦始皇统一以后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的[1]。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来看,很多专制王朝都制定了较为严格茶业管理制度。北宋朝廷建立的茶马司制度和后代推行的榷茶制度,就可以被看作是与茶业有关的一些政策。茶文化的发展,让茶马古道成为了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贸易通道。新中国成立以后所修建的川藏、滇藏公路,就可以说是在原有的茶马古道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
二、黔南茶文化审美观的主要表现
(一)黔南地区的茶俗
在对茶文化的审美观进行解读的过程中,茶俗问题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对茶俗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饮茶礼仪是茶俗问题的主要表现,不论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与茶叶有关的礼仪都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礼仪形式。在贵州南部的罗甸地区,布依族同胞自行制作的甜酒茶,看成是当地的一道又名的美味。根据当地的制作工艺,在这一种茶饮品的制作过程中,制作者会通过在砂灌中添加茶叶和当地甜酒酿的方式来完成制作过程。在制作技术应用得当的情况下,人们在品位这种茶饮品的过程中,会在苦涩的酒味中感受到茶叶所带来的甘甜感觉。这种工艺的流传,可以被看作是布依族祖先的茶艺智慧的一种表现。以黔南地区的侗族文化为例。通过将当地侗族人民的茶俗与贵州省内其他地区的习俗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黔南地区的茶俗与黔东北江口地区(贵州铜仁)的茶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为与黔东北的江口地区,侗族人在自家房前屋后种植茶树以后,会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开始进行茶叶的采摘工作,第一次所采摘的一芽一叶嫩芽茶会在做成上等茶以后留给一些较为尊贵的客人。在立秋到来前所采摘的第二季、第三季茶会用于自家饮用,或用以招待一些普通客人[2]。这样,在对茶文化的审美观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黔南地区茶文化的这种独特性因素,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可以说,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在黔南地区,茶俗之美是这一地区民风民俗的一种表现。它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主要通过对一些传统美德进行沿袭的方式来展示自身的文化之美。
(二)黔南地区的茶礼
在黔南地区,茶资源的丰富,让茶文化在当地地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种较为重要的作用。作为这一地区传统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礼就可以被看作是在当地的饮茶习俗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在对茶礼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以茶礼在黔南地区的婚俗文化和在丧葬文化中的表现形式为例进行探究。在黔南地区,与茶文化有关的婚礼习俗主要包括“三茶六礼”等多个内容。在黔南地区的丧葬文化发展过程中,茶叶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较为重要的随葬品从茶文化的审美观来看,茶礼在不同场合的应用,表现得是一种不同的情感观念。出现在婚礼场合的茶礼元素表现的是对新人的祝福之情,出现在丧葬文化中的茶礼表现的是一种祈愿死者入土为安的夙愿。
(三)黔南地区的茶文学
黔南茶文化的审美观的另外一种体现,就是其在茶文学领域的一种表现。从我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茶文学可以被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中的一颗明珠。在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史上,茶诗和茶歌主要形成于西晋时期。从茶文化的发展来看,茶传说的出现,也可以被看作是茶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晋诗人孙楚的《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篇茶诗作品。在黔南定度流传的《十二月采茶歌》也可以被看做是茶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除了茶诗、茶歌以外,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典故传说,也是茶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黔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之中,茶传说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表现自身情感的载体。在黔南地区,茶传说主要与擂茶的起源有着一定的关系。在黔南、四川及湖北的部分地区,擂茶的传说与《三国志》中所记载的蜀将张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相传三国时期蜀将张飞在进军武陵的途中因高温和沿途地区的瘟疫疫情而损失惨重,在行至土家族聚居区的时候,有老者将擂茶的配方交给了张飞,在饮用了擂茶以后,部队中疫病流行的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因为张飞在与老人的交谈中认为引用此茶奶三生有幸,故而,这一传说也成为了擂茶的“三生汤”这一别名产生的原因。从黔南地区的茶文学来看,当地的茶文化是群众记录自身情感的一种表现。茶文学的发展,是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历史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3]。因此,茶文化的文化之美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美学因素。
结论:茶俗、茶礼和茶文学,是我们在对茶文化的审美观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文化之美是茶文化审美的一种表现,在黔南茶文化的审美问题上,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彦青.西南多民族地区的民族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
[2]杨华.贵州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D].贵州大学,2009.
[3]张其生,曹雨.话说黔南“山”“水”茶文化亮点[J].贵州茶叶,2008,03:25-27.
贵州版画与贵州民族文化 篇6
董克俊是自学长才的版画家, 他的画直接来源于对贵州民间文化的体验和对民间图案的钟爱, 多用黑白木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贵州民族文化的理解。上世纪80年代时, 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 在那个时期他那些热情而质朴、原始而当代, 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在中国版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黑白木刻最重要的表现元素就是画面中的黑白图示关系所形成的艺术效果, 董克俊的画用一种粗野的刀法把这种黑白关系表达到了一个极致, 他思索和研究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 从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当中去寻求自己创作的形式, 民间剪纸、刺绣、蜡染等图案样式为他提供了无限的素材, 他把这些民间的东西用自己的理解全新地表达出来, 形成了有明显个人风格、个人情感、个人艺术取向的艺术作品, 同时, 这些作品又来源民族文化, 有民族性和文化意蕴, 这样的作品, 自然是大家都喜为乐见的。
蒲国昌早年央美毕业以后来到贵州工作, 生活在这里几十年的时间对贵州产生了很深厚的情感, 对贵州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运用也是极为透彻的, 无论是早年的版画创作还是近些年的当代水墨画, 都可以寻找到贵州民间文化的影子。早些年的代表作品黑白木刻《母子》, 直接以贵州深山当中的苗族形象作品创作题材, 表现了质朴的母子情感和作者对少数民族的独特体验, 在八九十年代时, 还直接参与了贵州民间蜡染的创作, 作品远销海内外, 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水墨作品, 对“红配绿, 丑得哭”的传统观念进行了颠覆, 而这种色彩的搭配样式正是来源于贵州民间艺术当中, 贵州少数民族刺绣图案中就常常把大红和大绿放到一起, 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
曹琼德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人, 对贵州民族文化的情感是生来具有的, 他主要从事版画创作, 同时跨界与平面设计、书籍装帧等领域, 多年以来一直是贵州民族文化的体验者与发扬者, 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了很多套色木刻作品, 这些内容大多涉及到贵州民族民间的元素, 扭动的树、变异的桥、表情夸张的人, 这些创作元素都来源与他对贵州民族民间艺术的理解。在他的版画作品当中, 多用综合的制作手法, 在技法上有自己的探索和研究, 独树一帜。近年来一直策划的“绝对贵州”系列展览活动, 就是对贵州民族文化的直接表达和呈现, 是贵州一项有重大影响力的艺术活动。
王建山的版画多为套色木刻, 八九十年代在国内重大版画展览赛事中品频频获奖, 是贵州版画创作和教育的先行者。他的作品, 五彩斑斓, 把贵州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做块面性处理, 在画面构成中把造型和色彩都做了自己的变化, 完全把生活当中所见到的少数民族人物主观化, 形成有明显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这些题材, 都完全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 是画家对贵州民族文化的再创造。
朱世伟的套色木刻同样以贵州民族文化中的内容为创作选题, 贵州地戏是全省很多地区都有的地方戏曲, 他的版画作品正是以这些戏曲人物面具形象为内容进行创作, 游动的人穿梭在林间稻田中, 体现了贵州人特有的一种游戏方式和生活态度。
上述画家都是长期生活工作与贵州, 尽管所处的城市不是少数民族地区, 但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到少数民族地区去采风和体验生活, 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状态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他们的作品都主要来源于对贵州民族文化的理解, 通过自己的艺术语言再现了贵州民族文化的精彩。贵州版画创作, 根植于贵州这片山水当中, 在一种自由、野性、无定式的文化生态当中自我发展。版画创作与民族文化相互穿插、相互渗透, 丰富的民族文化为版画创作提供了艺术形式的参照, 提供了直接的选题素材, 提供了独特的体验环境, 而版画创作有使得民族文化通过一直全新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艺术的角度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表达。贵州的民族文化, 以一种“野性”的方式体现出来, 多样、自由、热情, 这和贵州版画所需要的特点是不谋而合的, 所以, 它对贵州版画创作的影响就完全在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中完成, 是自发而不经意的, 这样的影响就有了生命力、有互动性, 而不是干巴巴的借鉴和再现。
贵州桦木资源现状与开发利用策略 篇7
桦木在林业生产上一般是指桦木科 (Betulaceae) 桦木属 (Betula) 和桤木属 (Alnus) 树种的总称。桦木树种多为速生珍贵用材树种和生态树种, 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桦木多为优良用材树种和公益林营造优良树种。光皮桦木材已被国家列入一类材[1];旱冬瓜对山地土壤的改良有较好作用, 是营建生态林、用材林等多功能林的优良树种[2];西南桦是很有发展前途的速生珍贵用材树种, 也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优良树种, 在我国西南山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3]。贵州省对桦木资源的研究主要是生物生态学特性及群落类型研究[4,5], 资源及开发利用尚未见报道。本文主要利用贵州第5次森林资源调查数据, 对桦木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探讨了贵州桦木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策略。
2 贵州桦木资源现状
2.1 桦木种类及分布
贵州桦木种类有7个, 其中桦木属有4个种, 桤木属有3个种 (表1) 。光皮桦和旱冬瓜是分布最广的两个种, 全省各地有分布。贵州省水平分布最广的种是光皮桦, 垂直分布最广的种是旱冬瓜。西南桦是近年来发现的贵州新分布种[6], 对丰富贵州桦木树种资源和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贵州省传统林业主产区的现有桦木资源数量比非主产区小, 资源数量最大的是六盘水市, 面积约15648hm2、蓄积454702m3, 黔东南州最少, 面积466hm2、蓄积10872m3 (表2) 。
2.2 桦木资源数量及林龄结构
贵州省现有桦木资源76812hm2, 蓄积2161566m3 (表3) 。其中, 天然林资源较多而人工林较少, 人工造林面积和蓄积约占总量的12%、天然林约占总量的78%。贵州桦木资源的林龄组成见表4。现有桦木资源以中、幼林为主, 面积和蓄积超过98%, 近、成熟林和过熟林资源相对非常少 (表5) 。其中, 幼林比重最大, 幼龄林面积占总面积的86.5%、蓄积占总蓄积的78.0%, 中龄林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2.4%、蓄积占总蓄积的20.2%, 成熟林资源最少。
3 贵州省桦木研究现状
国内对光皮桦的研究报道最多, 其次是桤木、旱冬瓜、西南桦, 其他树种研究相对较少。贵州省对桦木的研究滞后于全国, 特别是人工栽培及遗传改良的研究远远落后福建、广东等林业产业发达省区。祝小科等[7]对光皮桦种子千粒重、寿命及生命力进行了研究;汪杰等对黔西北地区光皮桦次生林主要群落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5]。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十一五”立项开展了主要速生阔叶树种培育技术研究, 光皮桦是主要研究树种之一, 已在黔西南州的巧马林场建立了3.33hm2试验林, 长势良好。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在项目调研时开展了黔西北和黔中等地的优树选择, 初选了20余株优树, 并发现了西南桦的新分布。
4 贵州桦木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4.1 系统开展良种选育研究
4.1.1 开展桦木优树选择和建立种质资源库
陈伟等强调了光皮桦遗传资源收集和保存在遗传改良中的重要性, 同时认为在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时应注重天然林分中的优树选择, 选择的主要性状指标包括主干高、圆满度、抗病能力、通直度、高径比等;需加快光皮桦嫁接技术研究, 应用嫁接技术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8]。桦木优树选择宜采用绝对生长量法结合形质性状评分的综合选优方法[9]。由于贵州省桦木以天然林为主, 光皮桦、桤木等树种的遗传资源丰富, 分布跨越南亚热带到暖温带气候, 变异类型丰富, 遗传改良潜力大。近几年, 贵州省重点开展了光皮桦、旱冬瓜天然林分的材用优树选择, 以收集、保存这两个种的优树基因为主营建种质资源库, 同时收集西南桦、香桦等种质资源, 适当补充省外适宜种质资源;以种质资源库建设为平台, 建立贵州桦木遗传改良育种群体, 为维护遗传多样性应有性和无性并举繁殖, 育种群体中应包括优树子代和无性系。
4.1.2 选择优良林分和改建母树林
贵州省毕节等地有结实良好、干形通直圆满、抗寒能力强的成片光皮桦林分, 通过疏伐改造等措施营建母树林, 可为贵州光皮桦人工造林尽快提供优质种子。由于这些地区目前营造光皮桦人工林多使用天然下种繁殖苗木, 加强播种育苗和营养繁殖育苗, 改变当地用苗习惯, 应用人工繁殖的优质壮苗营造人工林, 才能达到速生、丰产和高效。然而, 旱冬瓜等桦木尚不具备优良林分改造母树林的条件, 因此要生产优质良种使用优树子代超级苗营造母树林或嫁接建立种子园是较好的繁殖途径。
4.1.3 营建种子园
常规种子园本身是需要高投资的生产环节。总体而言, 种子园种子或相应森林增产可能比期望潜在增益低15%—50%[10]。但是, 长期以来种子园被视作林木育种与森林资源发展之间最重要的桥梁, 是良种大量繁殖及实现遗传增益的必要途径, 因此种子园仍然是桦木良种繁育不可缺少的途径。邹绍荣报道了福建省邵武卫闽国有林场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光皮桦嫁接种子园[11], 为桦木种子园的建立提供了很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而种子园嫁接保存率较低的技术也基本得到解决[12]。当然, 旱冬瓜等其他桦木的种子园营建有待进一步实践。
4.1.4 选育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
贵州省应开展对采集的优树穗条进行扦插繁殖, 结合扦插繁殖对优树无性系开展苗期测定, 苗圃内移栽开展无性系早期测定, 选育早期表现优良的无性系。同时结合生产布置造林试验, 对优树无性系进行再选择, 评选出优良无性系通过快速繁殖提供生产应用。在开展优树当代测定的同时进行子代测定, 苗期对光皮桦优树子代进行初步评选, 参试优树达到一定数量后可初步了解不同种源的苗期生长差异。通过造林试验可进行种源和家系的联合选择, 选育出优良种源及优良家系, 为种子园疏伐改造及进一步改良提供依据和优良的繁殖材料。
4.2 综合改造“三低”林分
贵州省桦木天然及人工近熟林的蓄积量不到4m3/667m2, 而天然、人工林中林龄蓄积分别为3.34m3/667m2、2.68m3/667m2 (表4) , 多为低质、低产、低效“三低”林分。贵州省现有林分的开发潜力巨大, 应开展人工分类经营, 综合改造“三低”林分, 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光皮桦低产林应实施综合改造, 伐去生长不良或者不能成材的小老头树, 保留幼树及母树, 清理林地进行人工补植, 及时抚育管理, 促进天然林的更新及生长[13]。
4.3 营造高效用材林基地
考虑到桦木良种供需的地域性及资源分布情况,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桦木良种基地和用材林基地。贵州省桦木种质资源库、母树林等良种基地应布局在资源丰富的黔西北和黔中地区, 而种子园在立地条件较好的黔东南或黔南建立更能快速提供良种。高效用材林基地的建立是桦木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关键和展示平台, 良种良法的应用是关键。贵州省现有光皮桦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和利用目标宜以水土保持林为主, 如要培育生产力水平较高、经济价值较大的光皮桦用材林, 应当选择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 采用人工植苗造林的方式造林[5]。
5 结语
贵州茶文化资源 篇8
为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旅游资源大普查的通知》要求,扎实推进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档案地方志工作,贵州省档案局(省档案馆、省地方志办)在贵阳召开了全省旅游资源大普查档案地方志工作会。
省档案局(省档案馆、省地方志办)局长(馆长、主任)田洪在会议上强调,要充分认识理解档案方志服务旅游资源大普查所具有的特殊作用,认识到入志归档才是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的完美收官;要充分认识到旅游资源大普查档案地方志工作是展现档案方志队伍形象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措施,是检验档案方志队伍干事创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更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要根据旅游资源大普查工作进度和特点,积极主动参与并提供服务,同时,各级档案方志部门要善于自我审视,从档案馆、地方志馆挖掘具有旅游价值的档案方志资源;要有紧迫意识,各级档案地方志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加强领导,制定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做好旅游资源大普查档案地方志各项工作。
贵州省稻类地方资源调查 篇9
关键词:稻,种质资源,调查,贵州省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 复杂的自然生态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稻种资源, 是我国拥有丰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省区之一[1,2]。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 贵州稻类地方资源种植面积和品种数量逐年减少, 地方品种数量锐减, 改良品种逐渐增加, 其中稻类地方资源主要以糯米为主, 少数地区存在红米、黑米品种, 以清镇市为例, 水稻地方品种从1956 年的29 个下降至2011 年的9 个, 而改良品种则从2 个增加到80 个。为了解当前贵州稻类资源种植现状和抢救性保护地方资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组织科技人员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稻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收集。
1 调查时间与方法
通过对贵州省42 个县 (市、区) 分别在1956 年、1981年、2011 年3 个阶段农业生物资源利用状况的普查, 摸清了调查地区农业生物资源的基本情况和有关农业生物资源变化的情况。最终确定20 个县 (市、区) 为系统调查县 (表1) , 调查时间为2012 年、2013 年、2014 年, 分5 次进行, 组织科技人员到地方资源丰富乡镇入户调查, 跟农户座谈, 详细调查种植地方资源面积、种植原因、品质特性、生长状况等, 同时对当地少数民族是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地方资源重点关注 (表2) 。重点调查和收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的稻类种质资源, 查明贵州主要稻类多样性状况, 摸清贵州省稻类种质资源家底, 对全省境内特异类型的稻类种质资源开展抢救性收集, 扩充至现有种质基因库。
采取入户抽样调查方法, 先到调查县 (市、区) 农业管理部门座谈了解地方资源分布和所组织科技人员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稻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和收集。
2 贵州稻类资源的研究概况
贵州稻种资源的收集工作始于20 世纪50 年代, 经2次共收集到全省72 县 (市) 地方品种3 400 余份和一些珍稀名贵品种, 但该收集品在文革中几乎损失殆尽。为弥补已损失的资源和挽救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 70—90 年代相继又开展了以水稻为主的粮油作物品种资源的补充征集工作, 征集到79 个县 (市) 的水稻4 238 份、陆稻743 份和禾类资源396 份, 共计5 377 份[3]。目前保存于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稻种资源达到9 000 余份 (含少量复份) , 种质类别包括地方品种、选育品种 (系) 、国内外引进品种 (系) 和遗传材料, 其中有的地方品种属稀有、特有资源, 包括经鉴定筛选的优质、抗生物逆境 (抗病、抗虫等) 和抗非生物逆境 (耐冷、抗旱等) 等优良特性的优异种质[3], 成为开展水稻遗传育种、种质创新和其他稻作研究的重要基因资源。
3 贵州稻类地方资源的种植现状
3.1 贵州稻类地方资源面积、种植类型逐渐减少
调查发现了贵州稻类地方资源锐减的原因, 具体概括如下:一是老品种产量普遍偏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效益成为衡量品种好坏的第一指标。 贵州是我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 山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0%以上, 人均土地少, 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更多, 形成更好的经济效益, 新品种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老品种逐步被淘汰;二是政府引导进行新品种推广, 因地制宜, 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优势区域形成优势产业, 参与市场竞争, 进而进行了产业化、规模化, 使得地方资源大幅度减少;三是城镇化、交通的改善、与外界交流频繁程度加剧、思想与思维方式的改变、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等因素都导致了地方品种初步消失。
3.2 贵州稻类地方资源持续种植
3.2.1 对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的继承与保留。在少数民族地区, 虽然目前服装、语言汉化比较严重, 但对于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惯、风俗、宗教信仰等得到了较好的继承、保留。比如平塘县调查的苗族、布依族、毛南族在过年过节、红白喜事, 以及对去世先人祭祀供奉时, 糯食是必需的, 所以大多家庭都或多或少种植糯谷, 使得部分老品种糯谷得到保留。三都水族自治县九仟镇百姓喜欢用当地摘糯酿造当地特色酒———九仟酒, 觉得味道更醇香;打鱼乡介赖村喜欢种植黄芒或红芒摘糯, 它们是鬼师治病的必需品, 将糯稻挂在头上来感知病人病情, 在这遥远偏僻的山村, 家家户户都有少量种植;普安镇双江村老人过端午节喜欢用插边糯稻秆捆粽子, 觉得比线捆的粽子香。
山区耕种, 无机械化, 人背马驼, 劳动强度大, 消耗体能多, 而糯食禁饿, 恰好可以满足百姓需求, 所以糯稻地方品种在历史长河中得以保留下来, 汤圆、糯米粑、糯米饭都是当地百姓喜欢食物, 这种习惯也保留了下来。
3.2.2 品质好, 投入少。 调查中发现, 对地方品种种植和食用的原因主要是地方品种相对新品种口感好, 品质佳, 其中地方品种投入少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杂交水稻种子价格在60~110 元/kg , 对收入较低的部分家庭或者部分老年人来说, 价格高, 不愿意投入, 而地方资源可以自己留种。
3.2.3 地方品种具有优良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一些作物的地方品种适应性强, 耐贫瘠, 抗病虫, 尽管产量不高, 但是可以粗放管理。例如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介赖糯米 (2012522121) 播种施一次农家肥, 施化肥反倒不糯;巫捞糯米 (2012522164) 也是适合种植于中等土地, 太肥沃土地易感稻曲病。黎平县的归洋禾 (2013523513) 、荣株禾 (2013523512) 、 水牛毛 (2013523518) 适宜阴山、冷水、锈泥田种植, 且产量不受影响。多数地方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比较强, 偶见稻瘟病、钻心虫等, 但无需喷施农药, 而且有些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特别强, 如黄鳝血 (2013523309) 、高洋红米 (2013523505) 等。
3.2.4受局部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限制, 部分地区依然种植特定的地方品种。如部分高寒山区, 水稻品种都种植在山区海拔1 500 m以上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比较冷凉, 新育成的杂交新品种大多不适应这样的气候, 难以推广, 而地方品种由于长期在此种环境下生长, 已完全适应了当地的气候, 特别是冷水田的环境。有些品种即使在光照不充足环境也可正常生长, 如黄岗洋弄 (2013523447) ;有些品种特别耐旱, 如黄岗的六十天禾 (2013523435) 和七十天禾 (2013523437) 适合干旱的水田或湿润的旱地, 生育期较短, 且产量不受影响。
4 讨论
贵州是一个稻种资源大省, 拥有丰富的优异稻种资源, 其完成编目并入国家种质库的地方资源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4]。然而调查发现, 稻种地方资源种植面积和种类、存量逐渐减少是目前不可遏制的一大趋势。20 世纪80 年代前各地生产上广泛应用地方品种, 当下已不见踪影。地方政府和普通百姓对地方品种的保护意识淡薄, 对各地日益枯竭和濒临灭绝的传统地方资源和野生资源未采取任何保护性措施。目前, 贵州稻种资源收集品主要采取国家种质库 (长期库和中期库) 和地方种质库相结合的两级联动保存与保护机制。但由于贵州经济、技术底子薄, 至今尚未设立稳定的作物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专项资金, 保存与保护工作难以为继, 几代种质资源工作者历经千辛收集、保存下来的宝贵财富随时有得而复失的危险[5]。
稻种资源是改良及选育水稻新品种、促进水稻生产发展的物质基础, 也是探讨水稻起源和遗传理论研究的重要材料。水稻种质资源是水稻育种的关键所在, 大量收集和保存稻种资源是挖掘和利用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新种质资源的重要前提[6]。然而贵州稻种资源直接利用的情况与全国大多数省区一样, 总体上的利用比例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 稻类地方资源多分布在落后、偏僻少数民族地区, 这与在中国大部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基本上都是贫困的地区相一致[7], 王述民等[8]研究也认为, 世界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当前最丰富的作物遗传多样性通常出现在农业生产难度最大的地方, 如沙漠边缘或高海拔地区, 那里的环境差异巨大, 生产水平低, 资金投入和市场都很有限, 很多地方品种仍在种植。而社会进步、生活条件改善人类发展的趋势, 如何做到有效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建议政府、农户、科研机构三者相互补充, 发挥各自优势, 政府可以给农户以政策引导和资金方面支持, 在资源丰富地区建立地方品种保护示范区, 科研机构则可以注重优异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和利用, 加强跟育种家的交流, 真正为育种服务。
参考文献
[1]韩龙植, 黄清港, 盛锦山, 等.中国稻种资源农艺性状鉴定、编目和繁种入库概况[J].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2, 3 (2) :40-45.
[2]阮仁超, 陈惠查, 游俊梅, 等.贵州稻种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 2005, 18 (增刊1) :45-49.
[3]阮仁超, 陈惠查, 张再兴, 等.贵州稻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2 (2) :56-60.
[4]阮仁超, 陈惠查, 游俊梅, 等.贵州地方稻种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概述[J].贵州农业科学, 2005, 33 (增刊1) :59-63.
[5]阮仁超, 陈惠查, 游俊梅, 等.贵州稻种资源收集品的保存现状与展望[J].种子, 2007, 10 (26) :53-55.
[6]韩龙植, 曹桂兰.中国稻种资源收集、保存和更新现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 6 (3) :359-364.
[7]REN X D, HUANG M J.Study on relation to poverty and biodiversity and countermeasure of elimination poverty[J].Rural Economy, 2007, 12:96.
贵州茶文化资源 篇10
【关键词】贵州 高职院校 微课资源 意义 途径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微课资源开发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2014QN6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院级教育重点课题“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研究”(trzy-2014-jy12)。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04-02
一、贵州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的意义
微课资源开发不仅是信息技术时代的要求,而且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可利用契机,同时,微课资源开发还是国家对高职教育做出的要求,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提到,“各地、各职业院校要组织开发一批优质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仿真实训软件和生产实际教学案例等。”开发高职教育微课资源对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开拓贵州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局面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一)微课资源开发是完成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要求的重要途径
要完成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应该通过调研了解贵州省市社区需要,在此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教学优势,开展微课资源开发,向社会免费开放微课服务设施和微课教育资源,切实发挥其社区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的作用,完成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要求。
(二)微课资源开发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传统的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和技能外,几乎没有其他机会再实现向老师学习,学习的方式也无法实现因材施教,而微课资源开发共享交流平台能够为爱学知识和技能、拓宽职业圈的学生提供系统学习的平台。微课资源学习也是高职学生喜欢的时尚学习方式,微课资源开发有利于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三)微课资源开发与建设,推进贵州省脱贫致富的进程
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对社区开放,为社区服务,让更多没有机会读大学的人,能够在微课资源共享平台上免费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的实现就业、创业或再就业、再创业,推动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贵州省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积极功能。
(四)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实现高职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1]高职院校微课资源也是高职教师教研、学习、自我反思的资源,贵州高职院校的教师们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优质微课,反思自己的教学,改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实现高职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二、贵州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的途径
(一)认清微课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构建贵州高职微课资源开发机制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提到“各类职业院校要发挥社区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的作用,举办各种形式短期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文化生活类课程,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设施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到2015年,所有职业院校都要开设10门以上社区课程。”贵州省政府、学校应上下一心,积极组织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贵州省的省情,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制定贵州省本省的纲领性的、可操作性强的相关规定,从政策层面上重视和支持高职微课资源的开发,构建贵州省高职微课资源开发机制。
(二)建立高职微课资源开发项目专项资金,完备微课资源开发硬件和软件
要发挥微课资源在改进贵州省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应该建立高职微课资源开发项目专项资金,完备微课资源开发硬件和软件,而且“微课开发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资源技术开发过程,还涉及微课的管理、培训、应用、评价、机制等多个因素。”“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须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开发(而不主张学校或教师个人开发)。”[2]运用专项基金完备微课资源开发硬件和软件,具体如下:
第一,建设微课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对微课资源建设进行科学规划。“微课的利用要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或机构作为技术保障,如由学校的信息中心负责微课资源的协助开发、平台的运行与维护,提供多种访问渠道和方式,保障师生随时随地流畅地访问微课资源。” 贵州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微课资源开发研究及运行中心,为微课资源建设进行科学规划等。第二,建设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微格教学设备和督导机制。教师录制前教学技能的提高是微课资源质量的保障措施。借助“微格教学”对贵州省高职院校教师进行有效的全程指导,督导教师,应对年轻教师甚至是资深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录像,与任课老师一起讨论课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并且一起验证方法,以致成功。第三,建设高职院校自己的微课教学资源库,以供学院教师观摩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尤其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提供平台。“除了学生学习的微课资源之外,也可以设计和制作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所需要的微课资源,即教师培训微课资源。为学生准备的微课资源,都可作为教师提升用的学习资料。但仅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制作关于学生学习用的微课资源设计和制作思路的微课资源。就是针对每一个学生学习微课资源,要说明为什么这样讲解或安排这样的活动。有可能的话,还应提供教学设计说明文本、讲解或活动所用课件、反思与点评等。”平台的利用,还需要教师的宣传和要求,学生才能够真正利用微课资源。第四,建设微课视频制作室,保证微课制作的质量,以及微课程可持续更新和发展等。
另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利用方面,应探索相关对微课资源开发支持的制度、体制机制。每学期实训中心都应该将相关实训基地公开、并且对老师使用实训基地有合理的规定,提供尽多的尽可能的方便。应当将实训基地的使用率、开拓数量和质量作为考核的项目。
(三)配置合理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进行微课教学实验研究
“微课的开发,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开发团队成员,包括教学设计师、美术设计师、摄像师、非线性编辑师、质量检测员等,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做好开发工作。” 而缺少真正懂微课的专家团队,是贵州高职教育微课的发展的瓶颈,因此,贵州省应配置合理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利用团队,各行业专家和高职院校合作开发。同时,专家团队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但是,真正属于贵州省地方特色的微课资源开发与教学运用的实践研究缺乏,应该在实践探索中,先做小面积的实践,进行实验研究和论证,推广经验,改进问题,逐步推进的微课资源开发模式比较妥当。
综上所述,贵州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的意义重大,认清微课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探索高职院校微课资源开发的途径,从而实现高职微课资源在贵州省经济、社会、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价值。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0.
作者简介:
贵州茶文化资源 篇11
1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1.1 地形地貌
研究区龙场煤矿地貌为高原丘陵、低山, 地形起伏较大, 最高海拔标高为1659.0m, 最低海拔标高为1235.00m, 最大相对高差为424.00m。山体走向大体为北北东—南南西向, 地势总体西南较高, 北东部较低。
1.2 地层岩性
研究区煤矿地层自老至新有:二叠系中统茅口组 (P2m) , 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 (P3β) 、龙潭组 (P3l) 、长兴组 (P3c) , 三叠系下统夜郎组 (T1y) 、茅草铺组 (T1m) 、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 (T2s) 和第四系 (Q) 。
1.3 地质构造
研究区地质构造属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毕节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和贵阳复杂变形区的交接部位, 且构造形迹呈一系列北东或北北东向、向北转南东东向的宽缓近乎对称的背、向斜。
1.4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类型以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为主, 基岩裂隙水次之。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地表水补给次之。大气降水与地表水通过溶蚀裂隙等以面状分散的形式或者直接通过落水洞、漏斗等以直接灌入的点状方式补给, 地下水径流以管道流为主, 裂隙渗流次之, 受含水层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 地下水径流明暗交替, 最终以泉水、地下暗河的形式排泄。
1.5 工程地质条件
依据各岩组的岩性、物理力学指标等工程地质特征, 可将井田内的工程地质岩组划分为三类, 即灰岩、砂岩类坚硬岩组, 粉砂岩、泥岩类软弱岩组, 第四系松散岩组。煤系地层主要包括粉砂岩、细砂岩、泥岩、泥灰岩、石灰岩、炭质泥岩和煤层。工程地质类型确定为三类二型, 即层状岩类中等型。
2. 研究区煤层地质特征分析
2.1 含煤地层总体分析
研究区含煤岩系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P3l) , 平均厚度215.58m。含煤15~26层, 可采煤层多分布于P3l2中下部, P3l上部及下部见少量达可采厚度煤层。整个煤系地层 (P3l) 为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 相环境较稳定, 变化较小, 规律性较明显, 标志层及煤层层位清楚、稳定, 易于对比。煤矿内可采、局部可采煤层八层, 其煤层穿过孔数、可采点、可采面积等参数见表1。
2.2 煤层煤质特征分析
2.2.1 物理性质特征
矿区煤层各煤层均为黑色, 深褐、黑褐条痕色, 粉末状为主, 其次为块状;弱玻璃、沥青、玻璃光泽;断口以阶梯状、参差状为主, 其次为棱角状、其他物理性质。煤岩组分主要以亮煤为主, 暗煤次之, 夹镜煤条带, 半亮型煤多见, 各煤层以宽条带状结构为主, 其次为均一状结构。层状、块状构造, 内生裂隙较发育。
2.2.2 化学性质特征
矿区煤层化学性质特征可以由煤层水分、挥发分产率、氢含量、碳碳含量得出, 经过分析发现, 矿区各煤层变化不太大, 煤层灰分略有增高、煤层灰分最高, 灰分与发热量及浮煤回收率成反比。
a水分:各煤层原煤水分变化于0.90~4.70%之间, 平均含量1.97%。
b.灰分:根据取样分析, 9、16、18、19、20、21、25煤层原煤灰分平均值为21.08%~23.71%之间, 均为中灰分煤, 两极值变化于13.73~38.34%之间。28煤层原煤灰分平均值为30.59%, 属中高灰煤外。
c.硫分:9、18、19、20、21、25煤层原煤硫分平均值为1.89%~2.78%之间, 均属中高硫煤。16、28煤层为3.17%、5.30%, 属高硫煤。
2.2.3 工艺性能
根据勘查工作对煤层进行取样分析和试验, 对煤层的主要工艺性能进行研究, 其主要结果显示如下:
a.发热量:根据取样分析, 9、18、20、21、28煤层原煤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变化于21.38~30.31MJ/kg之间, 属低热值~特高热值煤;16、19、25煤层变化于23.41~30.33MJ/kg之间, 属中热值~特高热值煤;9、16、18、19、20、21、25煤层高位发热量平均值为25.72~27.57MJ/kg之间, 均属高热值煤。28煤层平均值为23.63MJ/kg, 属中热值煤。
b.灰熔融性:9、16、19、21、28煤层灰熔融性 (ST) 平均值均小于1250℃, 属较低软化温度灰;18、20、25煤层大于1250℃, 属中等软化温度灰。各煤层灰熔融性变化于1060~1500℃之间, 属于低~较高软化温度灰。
c.可磨性:9、16煤层可磨性指数变化在84~96之间, 属易磨煤。18、20煤层变化在42~146之间, 属较难磨~极易磨煤。19煤层变化在64~105之间, 属中等可磨~极易磨煤。21煤层变化在65~92之间, 属中等可磨~易磨煤。25煤层为57, 属较难磨煤。
d.可选性:矿区煤矿对煤层分别做了1件简易可选性试验, 样品重量分别为7.32kg、6.10kg, 长度采取率分别为100%、97%, 重量采取率分别为100%、91%, 样品均为优质点, 煤层简易可选性曲线见图1所示。
简易可选性曲线图符号说明:
λ———灰分特性曲线, 表示浮煤的累计产率与其灰分的关系
β———浮物曲线, 表示浮煤的累计产率与其累计灰分的关系
θ———沉物曲线, 表示沉煤的累计产率与其累计灰分的关系
ε———密度0.1曲线, 表示任一密度0.1产率
δ———密度曲线, 表示任一密度的浮煤和沉煤的累计产率
由图可知, 煤层灰分随着粒级的降低逐渐降低, 以13~6mm粒级的最高, -0.5m粒级的最低。煤层浮煤产率主要集中在-1.3密度级内, 其次在+1.8密度级内, -1.6密度级内产率最少, 灰分随密度级的增大而增大。
3. 矿区煤层资源评价
3.1 资源量估算方法
各煤层均以井田西南部F1断层两侧煤层露头为界, 划分为东区和西区。断层两侧资源量在探明或控制的块段内按断层落差大小, 两侧各留一定水平宽度的块段作为推断块段。采用地质块段法估算资源量。当块段煤层倾角<15°时, 由采用煤层伪厚和水平面积估算块段资源量;当块段煤层倾角≥15°时, 由采用煤层真厚和斜面积估算块段资源量。计算公式如下:
煤层倾角<15°时:T=10-4S×H×D
煤层倾角≥15°时:T=10-4S/cosγ×h×D
式中:T为资源量 (万吨) , S为水平面积 (m2) , H为采用煤层伪厚 (m) , h为采用煤层真厚 (m) , D为视密度 (T/m3) , γ地层倾角。
水平面积由MAPGIS图形中各块段区属性中读取。
3.2 资源量估算参数选择
在对钻探和测井分别确定的煤层厚度进行分析对比后, 结合煤质资料综合定确定采用厚度。块段平均厚度采用块段内和邻近控制点的见煤点煤厚, 以算术平均法求得。煤质视密度采用各个煤样的视密度算数平均值进行资源量估算。
3.3 资源量评价结果
根据资源量评价结果, 矿区内共探获8层可采煤层, 共获得煤炭资源量 (331+332+333) 28315万吨, 均为无烟煤。其中:331资源量2948万吨;332资源量7540万吨;333资源量17827万吨, 331+332资源量为0488万吨, 占总煤炭资源量的37%。另有原煤硫分平均值>3%资源量2764万吨, 均为无烟煤。
4 结束语
通过对研究区煤层资源量进行分析和评价, 得出煤矿共获得可采煤层8层, 煤炭资源量28315.0万吨, 均为无烟煤。煤层以中灰、中硫、易磨、中~高热值煤为主。煤层开采技术条件为中等类型。在今后的煤矿开采过程中, 由于煤矿各煤层原煤硫分含量较高, 建议煤矿加强洗选, 采取脱硫措施。
摘要:龙场煤矿位于原西南三省煤炭资源远景调查时划分的黔西煤田, 区内煤层产于二叠系, 资源储量大。文章通过对该矿区地质环境、煤层及煤层特征的总结与资源评价, 为更好地对该矿区煤炭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开采利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黔西,龙场,煤矿,地质特征,资源评价
参考文献
[1]黄春慧, 等.贵州省黔西县龙场井田煤炭勘探报告[R].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2007.
[2]王银宏.矿产资源潜力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07.
[3]张亚旭, 胡欣.资源评价技术在煤矿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09.
【贵州茶文化资源】推荐阅读:
贵州历史文化村落研究07-05
贵州省水资源管理06-19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专业】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招生网站-贵州工商职业学院分数线09-21
《贵州日报》05-25
贵州黎平05-31
贵州绥阳06-04
贵州区域06-07
贵州织金06-10
贵州经验06-11
贵州山区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