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的期待教育

2024-06-13

美术教学中的期待教育(通用9篇)

美术教学中的期待教育 篇1

教育期待在学校学生的发展中, 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教学期待, 指的是青少年学生对某一学科知识与技能渴望去掌握的心理期待;二是发展期待, 指的是青少年学生对于自身及未来发展相关知识获得指导和引导的心理期待。

对于初进职高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 比较习惯于形象思维, 这非常有利于美术的初始教学, 但由于眼高手低, 无法表现眼中所见, 一张看似简单的儿童画, 涉及到平面, 明暗, 色彩等专业知识, 在她们的手中无论如何也形成不了一张完整的作品。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降低起点, 坚持由浅到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时教师要以学生的性格特征, 知识现状和实际生活为前提, 用学生的眼光去审视将要学习的内容, 和学生一起成为新知识、新技能的探索者。

大教育家孔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各层次学生的最新发展状态,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现状分别设计新的教学方法, 使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挑战性, 又能使他们通过努力赢得挑战。使学生们通过对认知的期待和冲突来激发内在创作的动力。

教师的期待和引导在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刚进入职高的时候, 一个班四十名同学, 偶尔会有一至两名同学接受过美术训练, 其余均为零基础。经过半年的学习, 她们进步飞快, 我在学期初预定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全班40名同学, 优秀生30%, 良好生40%, 差生30%, 我将这作为心中的衡量标准。对待这三类学生, 我尝试了期待教育:将全班同学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优等生, 他们稍作点拨, 自己会努力向前;另一类则是由40%的良好生与30%的差生组成的“良好生”。交流时没有告诉学生有差生, 是为了避免由此产生的负面学习效应, 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是好学生, 让她们产生心理期待, 这样他们会珍惜这种信任, 并努力以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以此建立她们的学习信心, 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拿《贺年卡制作》这节课来说, 第一次作业, 全班同学交上来的作业形式多样, 有圣诞卡, 有白雪公主, 有卡通英雄, 却少有反应中国的“年”文化的。

“贺年卡”应突出其中的“年”字, “贺年卡”旧称“贺年卡”“片子”“谒”“刺”等。农历新年又称“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贺年卡应突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气氛与文化内涵。作为一个中国人, 学生的作业无疑忽略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在和同学们进行的分析交流中, 我给他们讲了一些有关过年的风俗:传统的农历新年, 腊月祭灶, 除夕送旧 (贴春联, 放炮竹, 年夜饭) , 初一拜年, 正月十五闹元宵等传统的民间风俗, 让她们了解中国的节日是有着浓厚的文化色彩的, 这些文化色彩反映到作品当中就是作品的文化内涵。苏东坡有句名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 意思是一个人的书读多了。气质自然就华美起来了, 这里的“诗书”就是指文化积累, 反映在美术作品中它应当是作品的创作基础与文化内涵, 我借这句话告诉学生好的作品是应该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才能创作出来的, 然后我就静静地等待着下次的作业。

在交流这次作业信息后, 当第二次的贺年卡作业交到我的案头, 那些充满民俗味的作品让我惊讶于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努力, 他们一定是查阅了大量的民间作品的资料才有这样的作品, 这也让我感到了作为教师的快乐。作品中, 一名同学在中黄色的底纸上画了一头“年兽” (传说中的一种怪兽) 做工精美, 贺年卡的里面用了玫瑰红的底, 画面中间是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背面则用小篆做成“年年有余”的正方形纹样, 很有年味;另一名同学则用中国京剧的脸谱做成贺年卡的封面, 左右各有一半的脸谱, 合折后形成完整的脸谱图案;很符合中国的民俗, 如此种种, 想象丰富, 美不胜收。

在这些作品里, “良好生”作品的创作思维尤其活跃。几次作业后“良好生”也陆续迈进了“优等生”的行列。由此可见, 期待教育给了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由于自信心的提高, 她们的美术天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2013年的儿童画等级考试中, 她们以最高等级通过率达98%的考证率通过此项测试。

由此可见, 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良好的教学期待可以激发她们的内在动力, 作品的成功又激发了学生新一轮的创作欲望, 同时树立了她们学习文化课的信心, 以此形成以美术促进学习, 以学习深化美术的主动学习过程, 这也是期待教育最积极最理想的教育结果。

摘要:教育期待在学校学生的发展中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教学期待, 二是发展期待。使学生通过对认知的期待和冲突来激发内在创作的动力, 让所有学生都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是好学生, 让她们产生心理期待, 这样他们会珍惜这种信任, 并努力以一个好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以此建立她们的学习信心, 从而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学期待,发展期待,心理期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引导,信任

美术教学中的期待教育 篇2

实现“期待效应”策略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首先要准确地把握和观察给予幼儿期望的时机。针对幼儿个人情况的.不同来实现有效的期待,比如要明确幼儿性格差异,有的幼儿性格活泼,比较外向,在他们对老师问好、帮助同学的时候,应该进一步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礼仪欲望,提升个人的德育素质。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来说,他们不太愿意自我表现给老师和同学,一般课堂的礼仪活动也很少参加,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对他们进行鼓励,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们的一点进步进行表扬,从而让他们战胜自我,实现突破;另外,还应该从幼儿兴趣点出发,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小动物,就可以带他们到动物园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当活动礼仪,增加他们的热情。此外,要掌握幼儿情绪变化情况,在他们情绪低谷的时候适当激励,提升礼仪教育。

3.2善于借助其他辅助形式实现

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时候,可以适时地借助于一些辅助形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通过肢体语言表达的方式,对幼儿牵手、轻轻摸摸头、拍拍幼儿肩膀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和期待,激发他们在礼仪学习中的热情;还可以通过奖品激励,可以通过每天评比“礼仪之星”的方式,获得“礼仪之星”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一颗糖果、一张鼓励纸条等,让他们沉浸到喜悦中去,提升他们的礼仪素质。此外,实现有效的家长、学校与幼儿的三方互动,多举行礼仪活动,并将这些成果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和教师,在双方力量的簇拥下,孩子会获得更多的自信。

3.3对幼儿适度拔高,突破自我

给予幼儿最佳期待,并对幼儿进行适度拔高,可以引领他们突破自我,不断实现个人礼仪素质的提升。比如面对衣冠不整、不注重仪表的孩子,作为老师不能强求他们立刻改变过来,可以通过期待语言来对他们进行鼓励:没关系,我相信你明天一定会穿戴干净到学校的!这样,孩子就会从心里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包容和爱,从而能够很自觉地重视起老师说的话,这样自发地开始改变自己的仪表,从而实现最高层次的礼仪教育。对幼儿适度的拔高,其实就是激发他们的感情和欲望,让他们改变自我,这是“期待效应”的最高实现形式。

4结语

幼儿礼仪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期待效应”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渗透,能够加速对于幼儿礼仪的培养,提升他们健全人格的养成。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期待的科学性、目的性,充分把握幼儿的成长规律,做到“期待”的有效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准确地把握和观察给予期待的时机,善于借助于其他辅助形式来进行,病适度对幼儿进行拔高,实现自我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幼儿礼仪规范,为他们今后的进步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沈亚娟.“期待效应”策略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06.

[2]李红.分析“期待效应”策略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06.

[3]胡碧霞.幼儿教育应当给孩子希望[J].科教文汇(下旬刊),,08.

美术教学中的期待教育 篇3

由此可见,期待视野对于写作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特别的关注写作主体的认知结构和写作需求。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总是感到苦不堪言,其实导致这种现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忽略了学生这个写作主体,越过了这个主体,直接进入了写作的过程。

第一,我们要建构和拓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首先,写作主体的认知结构包括写作文体的基本特征、写作技巧等。我们要指导他们做好作文的常规。例如要求学生作文写到规定的字数,书写要工整清楚,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指导学生审清作文题的要求,仔细分析题干给定的写作空间,指导用列提纲或打腹稿等形式来构思文章的主题和结构。通过写片段作文或哲思小语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打造更靓丽的语言,写出有真情实感又较有文采的文章。指导学生写好各类常见文体的作文,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描述生动、感情真实;写说明文做到特征明确、方法正确、条理清楚;写议论文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语言准确。学生的作文要符合文体要求,即使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也应文体特征明显,不能写出“四不像”的作文来。同时要指导学生根据表达的中心,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其他能力的提高一样,需要多练习,教师应指导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训练;进行改写、扩写、续写、变换文体或表达方式等练习;进行书信、周记、片段作文等练笔。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地完成每一次练习,写好限时作文、考试作文,指导学生力求在表达中有创新有创意。

其次,生活期待视野指的是学生独特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以及学生的文化素养、美学兴趣。所以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美学情趣。学生要善于在现实中积累一些生活常识、生活体验,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对自然、社会、人生产生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些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中自然地流露出自己心中的真话、实话,从而避免总是写一些假话、空话、套话。

第二,通过启发和引导来唤醒学生的“写作期待”。

首先,要从作文的题目入手,拟题要讲究拟题的自主化、生活化。我们反观中学写作教学,往往是老师给出一个题目或者照搬课本上的命题,教师不会考虑学生面对题目是否真的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是否感兴趣。我们的教师是在完成“任务”,然而我们的学生又何曾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绞尽脑汁。长期如此,恶性循环,教师对写作教学是百般无奈,而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弱,而且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写作课师生都感到“头痛”。这样的命题型作文课伤害了老师,也伤害了学生,而且更是伤害了我们的教育。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学生命的题,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和肯定,同时也体现了语文教学中师生的平等对话,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大大提高。作文的拟题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总之,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我们不能离开学生而拟题。

其次,要营造一个舒心的写作环境。教师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写作氛围,让写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呢?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封闭在教室这个狭隘的空间里,而应该带领学生走进多姿多彩的生活,让学生在自然中观察、想象、沉思和写作。为学生营造一个具体可亲可近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有物可写,有话可说,这样也就会产生想写的冲动。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蹲下身子”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多和学生交流关于写作的想法,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近,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增强学生写作的需要。

协调好“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营造和谐交流的氛围。面对这两类学生,教师应协调好他们的关系。在写作课上,教师应鼓励“后进生”多向“优等生”提问自己在写作时遇到的难题,多给他们彼此互相交流的时间。对于“后进生”,我们教师也应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用真诚去开启他们封闭的心门,在和谐交流的气氛下,激发“后进生”的写作思维,并且帮他们走出自卑的写作阴影。

再则,探索多样式的作文评价形式。作文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心灵的领悟,而评改则是促成心灵领悟的重要环节。作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己批改的能力,批改的过程也就是矫正错误,对事物意义重新建构的过程。

作文课堂的互评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学之间互批互改,并与原文对照,回味修改的过程,对文章加以润色,从改一篇文章到改一类文章,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得到了尊重、肯定,同时也是美的享受过程。交流讨论可以激活学生的表达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写作后的交流,对写作者而言,能促使作者积极反思,能激励其保持认真端正的写作态度,从其他同学的评价中得到启发,对阅读而言,可提高评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而促使写作水平潜移默化地提高,养成修改互评的习惯。

总之,好的题目是唤醒写作期待的良方,舒心的写作环境是唤醒期待视野的载体,互批评价是唤醒写作期待的加速器。

参考文献:

[1]张宝石.新学说 新标准 新理念 新实践——阐释、接受理论与语文教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3).

[2][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期待效应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篇4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室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数学教育教学过程, 实际上是人际交往中特殊的一种。作为数学教育教学主要责任人的数学老师, 应当使数学教育教学尽量符合人际交往中心理效应的一般性规律, 尽可能克服不利的一面, 发挥积极的一面,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好心理效应中的期待效应, 可树立学生坚强的自信心和激发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

十个手指有长短, 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数学学习能力有差距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作为数学老师, 首先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 自主学习能力的水平, 学生及家长的期待目标, 针对每一位学生提出一个超出现有能力水平的目标。其次, 将学生的预定目标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 取得一致意见。然后, 数学老师在学校向学生暗示肯定能超出所预定的目标, 家长在家中明示鼓励孩子能实现个人的目标。数学老师和家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统一要求, 随时沟通交流, 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最终使之达到或超出预定的目标。由于数学老师暗示学生有能力达到并超出学习目标, 学生在内心深处获得了数学老师的充分信任和充分肯定。由于家长明示鼓励孩子能实现个人的目标, 孩子在家中同样获得了父母亲的充分信任和充分肯定。在数学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定向指导和全程监督下, 学生一天比一天进步, 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自然渐渐增强。随着学生一天一小步, 一月一大步, 一年大变样, 学生树立了坚强的自信心, 学习数学的劲头会更加高涨。假如学生达到或超出预定目标, 数学老师和家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要拔高学习目标, 数学老师暗示和家长明示双管齐下, 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达到更优秀的层次。假如达不到目标, 数学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分析原因, 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肯定取得的成绩, 指出存在的不足, 鼓励学生加倍努力。同时数学老师和家长更要加强沟通, 加强指导和加强督促。数学老师和家长的期待与学生想达到学习目标的期待就成为学生学习数学进步的动力, 促使学生向良性循环发展。

美术教学中的期待教育 篇5

2012年教师节前夕, 任教50年的钱理群表达了“告别”教育的意图, 他为之痛苦的是:“一切不能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育根本无立足之地。”

钱理群曾给高中学生开设“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让他始料未及的是, 开始时学生把教室堵得水泄不通, 到最后只剩二三十个学生坚持。一位学生在写给他的信里说了老实话:“钱教授, 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 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

个体的遭遇折射出时代的困境。

当教育均衡和新一轮课改走过10年光阴的时候, 我们面临着新的重要命题:下一步改革的动力在哪里?

有用的模式, 只能从学校内部、从教师身上“生长”起来

比起文学来, 现实有时更为吊诡与讽刺。

2012年高考前, 湖北某市第一高级中学惊现“吊瓶高考预备班”。图片上, 教室灯火通明, 每张课桌上都堆满了书, 教室半空拉上了铁丝, 挂着很多吊瓶, 不少学生正一边学习一边打吊瓶。图片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带有深刻的隐喻意味:是学生生病了吗?不是!是中国教育生病了!病在哪里?

不久前, 某地推出了一个教学模式, 盛邀记者采访。在当地, 记者看到, 该地所有学校都采用同一个由教育局推广的教学模式。走进教室, 学生们分组而坐, 进行导学案的自学。记者仔细看了看学生的导学案, 发现上面的题目多是从教材上直接迁移过来的。“什么样的学案是好的学案?这样的学案真正是基于学习、为了学习吗?”记者心里充满疑虑。再走进另一间教室, 学生分组站立, 几乎是表演式地头碰头、肩挨肩地大声讨论着。教室里一片沸腾, 记者只听到一片噪声。在这样的环境里, 学生要想思考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地教育者告诉我, 他们的教学模式得到了省里的认可, 有望在全省推广开来。

如今对模式的推崇, 已达到了一个极端:很多教育局、学校都在寻求一个模式, 期望能用它去解决教改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然而, 一个模式真的可以包打天下吗?

美国著名教育史家和教育政策分析家戴安娜·拉维奇说:“在教育中没有捷径, 没有乌托邦, 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终极武器, 没有神话也没有童话。学校的成功很难像生产线一样移植。”

与戴安娜·拉维奇的话相对应的是, 新中国成立以来, 教育界涌现出了那么多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有几个一直持续到现在并影响到整个教育界呢?

教育是一个“不确定系统”, 它的改革没有单一答案;教育模式带有个体经验的色彩, 其复制往往难以实现。

有用的模式, 只会而且只能从学校内部、从教师身上“生长”起来

在山东省临沂第二十中学, 校长姜怀顺鼓励每一位教师去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于是, 这所学校有的教师重组教材, 有的教师让学生大量阅读, 有的教师以动手探究为主……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普通的语文老师。她工作仅5年, 喜爱文学, 写得一手漂亮文章, 但语言表达能力很弱。于是, 这位老师根据自身特点, 和学生一道在课堂上默读世界经典, 如有感触, 学生就随手写下, 不论长短, 只需真挚。而她与学生的对话, 常常发生在她对学生心得体会的批注里。这样的课堂, 没有导学案, 没有小组合作, 没有一切可称之为“模式”的东西。这样的课堂, 当然也无法去参加优质课评选。然而, 这却是最符合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她所教的班级, 连续两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学校要给教师绝对的自由。”校长姜怀顺把“自由”分解成教师拥有的几个权利, 分别是教师有改变教学进度的权利, 有删减整合教材的权利, 有建设自己知识产权的案例集和教辅资料的权利, 有在适当的教育时机选择自己教育空间的权利, 还有在必要的保障之下选择让学校服务的权利。“自由”, 意味着把改革的主动权还给校长和老师, 让改革的重心下沉。改革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多层次改革同步推进, 需要调动每一位基层教育工作者内在的积极性。

“自由”, 意味着对单一模式的反抗。单一模式的可怕之处在于变成“机械化教程”, 划一的模式让教师的独立思考都没有了, 又怎么会培养出个性独特的学生?“自由”, 更是对“方法的专制”的反对。方法要为研究目的服务, 也就是说, 问题的性质决定教育教学的方法。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见解, 而是基本常识。问题是, 当基本常识遭遇权力的傲慢时, 却常常不战而退。

如今在基础教育界, 出现了用‘文革’的语言搞教改, 用炒作的方式捧典型”的现象, 一方面原因在于改革权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另一个原因也在于我们对教育改革本身的误解。

改革本是一个手段, 我们却把它当成了内容和目的本身;改革的动力本是排解旧障碍, 现在却是为了贯彻新路线;改革的目的本是为了完善, 现在却是为了标新立异, 脱颖而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 教育改革不仅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与核心路径, 甚至成为教育存在的形式与内容。急风暴雨般的教育改革运动高潮迭起, 此起彼伏, 使学校教育始终处于改革状态。”

换一任校长换一个办学理念, 换一届领导换一个教育模式, 急于求成, 朝令夕改, 便是这种“改革焦虑综合症”的表现之一。然而, 教育发展改革自有其内在逻辑, 并不会因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彻底改变。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点, 可以发现, 近年来为什么教育界会出现一股“民国热”?

认真梳理, 目前教育改革中提及的自主管理、做中学、让教育回归生活等都可以在民国教育的改革实验中找到源头或影子, 从内在逻辑来说, 当下的改革即是把断掉的东西连接起来的一种努力。所以, 才会有人说, 许多改革虽然“新”字带头, 但与其说是创新, 不如说是回归, 不如说是坚守。学会了站在历史长河中来看当下的改革, 也许我们会多一些沉着, 少一些浮躁, 不会以为改革就是打倒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那般简单和决绝。

面对改革, 有两个关键词一定不能放弃:“自由”和“坚守”。前者是对一线改革主体的尊重和激发, 后者是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本质的把握与遵循。从二者中生长出来的“教育内部的力量”, 将是推动改革前进的不可忽视的动力之源。

一节课只讲了三道题, 是低效吗?

近年来, “有效教学”、“高效教学”被许多改革者奉为圭臬, 是否有效、是否高效成为衡量一节课是否优质的标准之一。然而, 山东省优秀初中数学教师刘建宇的做法, 给了记者很大的触动。在他的一节课上, 刘建宇只讲了三道题, 分别是有理数加减、整式加减和简单方程。

为什么三道题花了整整一节课呢?

原来, 对于第三道方程题, 有两名学生一直弄不明白。通常, 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 教师会对两名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但刘建宇不这样, 他先请几位学生当“小老师”, 却没讲明白;于是他又亲自讲解。光这道题, 就花掉了大半节课的时间。

课后, 刘建宇解释说:“这堂课的定位是让学生明白数、式和方程之间的联系, 即数是为式服务的, 式是为方程服务的, 而方程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的。”“看似已掌握了知识的‘小老师’, 一讲解, 就暴露出思维的深层次问题。他们之所以讲不明白, 是因为只理解了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而没有把数、式、方程打通来思考;不懂的学生听不明白, 是因为他们只理解数, 不理解式。我最后的讲解, 让已经会了的学生对问题理解更进一步, 明白了式和数的关系;而后进的学生则知道了如何移项。”刘建宇在一道题上磨叽了大半天, 他不急。可是, 听课的老师着急啊:“要是换我来讲, 十道题也讲完了。像这样的效率, 可了得啊?教学进度还要不要?我当时听课, 听出了一身的汗!”是啊, 像这样的课堂, 是高效还是低效呢?

还是在刘建宇老师的数学课上, 因为学生课间操跑步时, 嘻笑打闹, 缩手缩脚, 他决定拿出一整节的数学课, 带领学生去跑操。跑了几圈, 学生们累得不行, 想停下来, 刘建宇大吼一声:“跑!我都能坚持, 你们坚持不下来吗?”那节数学课, 学生跑得大汗淋漓, 跑得整齐有序。从那以后, 班级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可是, 这是一节数学课啊, 45分钟都在跑步, 是有效还是无效?刘建宇老师被当地同行称为“神人”。他所教的班级, 初一时全年级倒数第一, 初三毕业时全区第一;他所教的班级, 整个初中三年都没有家庭作业, 学生负担极轻;他所教的班级, 仅用40节课时间, 就能学习完初中三年的教材。与刘建宇老师的交流, 一直在启发记者思考:

首先, 有效的标准是什么?应该是思维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具体知识的获得。优秀的课堂, 其结构逻辑建立在学生的思维逻辑之上;优秀的教师, 可以透过知识的表层看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路径。真正有效的课堂, 不在于用多快的速度把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 而在于是否教给了学生思维方法、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 在于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 在他们思维的节点上进行了放大。这是因为, 一个学科的思维方法、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是该学科的根源, 涉及某一类问题的根本。而大部分的具体知识, 不过是从这根上衍生出来的枝叶。千枝万叶, 根茎只有一个。离开根茎, 其他枝叶也就无所依附。而我们现在很多所谓的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只是着眼于如何快速有效地让学生把握住具体知识, 于是学生们知道了知识, 却不知晓知识间的意义和联系;掌握了解题方法, 却不能理解背后的原因和道理;他们手里握住了大量的“枝叶”, 却放弃了最为重要的“根茎”。这样的课堂, 单独一节来看, 是高效的;但从学生的整体发展来看, 无疑是低效的。其次, 用什么样的时间段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一节课、一学期还是三年、六年?

如果用一节课为单位, 刘建宇老师后面的一节课是无效的, 因为任何数学知识都没有涉及。但如果以初中三年为单位, 这节课又是高效的, 因为它改变了学生的精气神, 调动了学生认真学习的动力。

眼下我们提倡的有效教学, 恨不得课堂上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直指教学目标的达成, 恨不得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能产生相应的教学效果。

殊不知, 教育教学里存在大量混沌的、灰色的地带, 在这些地带, 并不是所有的教育教学手段都能产生相应的教育教学效果。这是因为, 教育教学所作用的人, 其生命成长本身就具有致密、混沌、繁杂、非匀速的特征。所以, 老师会发现, 同样一个教学环节, 对部分学生是高效的, 对有些学生是低效的, 而对个别学生可能是无效的, 甚至是反效的。那种试图设计出让每个人在一堂课上都获得充分高效发展的方案的想法, 不过是一种科学主义的迷信罢了。这种有效观, 把师生的生命都机械化了, 使他们成为快速运转的教学机器上的一个个齿轮, 再也感受不到生命成长的喜悦, 从而呈现出短期有效、长期无效的结果。

所以, 衡量一位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 应该将时间适当拉长, 至少在三年的时间段里来衡量, 给学生以足够的安静生长的时间, 也给教师从容施教的空间;而且, “有效教学”的提法也值得商榷, 因为教学一旦离开育人, 就难以谈到“有效”二字。看看古人的智慧, 为何把“教”与“育”相连?那是因为真正有效的教学, 一定是和育人离不开的。所以, 与其提倡有效教学, 不如大力提倡“有效教育”。有效教育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方面, 教师必须要有深刻的专业学识。刘建宇告诉记者, 他进行教学设计时,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思维方式、知识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位置以及知识的价值等都在考虑之中。为了备好一节课, 这位教龄已10多年的教师, 仍然需要花三四天的时间, 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以至于一学期下来, 刘建宇足足瘦掉了10多斤!

刘建宇的付出, 换来的是学生学得轻松, 学得快乐。在这里, 优秀教师的专业学识不在于会做题、会讲课, 而在于他能够系统地把握学科知识, 知晓任何知识的来龙去脉, 对知识和教育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视角, 他能够让课堂呈现出一种阔大的气象和格局来, 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快乐。像鲁迅曾在北大开设“中国小说史略”课程, 吸引了一大批青年, 其中很多不是中文系的, 甚至不是北大的学生。当初一位听过鲁迅讲课的人后来回忆道:“听鲁迅先生讲课就像听一部人类文明史。”试问, 如今有多少课堂能让人产生这样的感慨呢?

另一方面, 老师一定要把育人与教书巧妙地融合起来。课堂是一个载体, 它承担着为“培养人”服务的重任, 而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场所。所以, 优秀的教师眼里看到的不是学生, 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 他的情感与学生交织, 他的心脏与学生一起跳动。刘建宇就曾真挚地说:“我怀着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感来培养人。”毕业多年, 许多学生仍然记得这位普通的数学老师。一次教师节前夕, 一位学生给刘建宇发来短信:“前几天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您不教书了。我就一直跪在您面前, 哭着哭着就醒了, 老师, 想您, 太想您了。”

这就是优秀教师的力量, 他把学生的人生态度、情感和志趣看得远远大于知识的传输, 而这些, 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优秀的教师等于优质的教育”。教育改革走到今天, 对优秀教师的呼唤愈加紧迫。减负也好, 提高教育质量也好, 都系于教师一身。如何培养出大批的优秀教师, 如何在体制上给教师提供自由思考、自主教改的空间和土壤, 将是下一步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从自然善好之本走向社会善好之质

我们该如何看待童年的价值?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开以后, 人们似乎陷入了一种迷茫之中:理论上儿童是美好的, 现实中儿童却是顽劣的;理论上儿童是天真、真实的, 现实却是“如今少年已成精”;理论上儿童是教育教学当之无愧的主体, 传统的教化仿佛弃如敝屣, 现实中教化却无处不在, 如影随形。

理论与现实的对抗, 源于我们对童年的不同理解。理论赞美的是童年的自然之质, 现实面对的却是童年的消逝和儿童的社会化。然而, 正如学者刘铁芳所说:“人性自然之质并不都是善好的, 而且, 自然善好的人性也并不总是可靠的。一个成熟的个人走进社会, 是不能单纯靠自然人性的美好的, 这意味着教化的必要性。”也就是说, 童年的价值在于自由生长, 教育的价值在于引领和促进生长, 在于带领孩子从自然善好之本走向社会善好之质。但当下的教育却往往以“呵护儿童”、“保护童年”之名, 抹杀了童年自由生长的价值。

在广州市华阳小学, 学校的滑梯很受孩子们欢迎。玩耍中, 磕着、碰伤、摔跤的事情时有发生, 偶尔还要面临家长的投诉。于是有老师建议:“把滑梯拆了吧, 免得学生受伤, 发生安全事故。”校长王建辉不同意, 她说:“滑滑梯可以培养孩子敢于冒险的精神, 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滑滑梯的过程中, 孩子们常常摔倒, 但摔倒、爬起、再摔倒、再爬起不正是孩子们成长的常态吗?”“我们不让孩子现在冒险, 将来就会有更大的冒险!”

儿童生长需要空间。空间越大, 成长的可能性才会越多, 对世俗化力量过早入侵童年的抵抗力也才会更强。一位12岁的中国女孩在俄罗斯就读时, 参加学校的“夏令营”。那里没有严明的规矩、紧凑的安排, 而是由孩子们自由选择, 甚至可以不参加任何活动, 待在宿舍里看书, 乃至睡大觉!她还参加了漂流兴趣小组, 和同学划着皮艇漂流到了白海。14天后, 她晒得黑黑的回来了, 特别兴奋, 说自己看见了棕熊……孩子的监护人很感慨:这样的经历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开阔的教育空间, 让儿童体会到“脚踏大地, 仰望星空”的生存状态, 也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自由感, 这是学科知识代替不了的促进儿童生长的“营养素”。与“过度保护”相伴的, 是功利主义对学校童年的全面入侵。如今, 教育的弊病是一重视什么, 就给什么打分、计分。像2011年要求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 即让每个学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还要组织对抗赛、会演。对此,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石定果发出疑问:为什么要把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打分?

功利主义使素质教育简化成了“证书”和“特长”, 它们是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的“敲门砖”。于是, 学生不管学习什么, 不再是发于喜爱的初心, 而是因为外在的“有用”。与中国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国外名校没有“艺术特长生”等说法。美国哈佛大学鳄鱼合唱团的一位成员说, 再好的歌喉, 也唱不开哈佛的大门。学生们参加合唱团, 完全是出于纯粹的喜爱。

有一项调查表明, 中国学生的学习大多出于社会动机, 功利性、目的性都非常强, 而不是出于认识动机, 强调对事物本身感兴趣。大家常常感叹中国出不了“杰出人才”, 恐怕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事实证明, 认识动机一旦调动, 产生的效果将是极其巨大的。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 从20多岁开始研究中微子, 直到88岁才得到认可, 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他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花费了一生的心血, 支撑他走过来的, 不过是“预测宇宙未来”这一心中的梦想。

而曾是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赚取亿万财富又毫不犹豫捐出去的动力是:每天早晨醒来, 一想到要做的事情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 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对于当下教育来说, 如何培养、保护学生的“认识动机”, 而不要人为地放大“社会动机”将是教育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社会动机加剧了功利主义的力量, 扭曲了童年的价值, 绑架教育走上了轰轰作响的战车, 以至于许多人把渡河的舟楫当作了彼岸, 也让师生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大约20多年前, 美国面向小学生征集最聪明的一句话。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我的手很小, 请不要往上放太多东西。”

这句话, 值得我们三思。

美术教学中的期待教育 篇6

音乐教育, 在一定程度上不止是一门知识, 而是一种体验, 一种音乐审美愉悦的体验, 如果没有亲身参与是很难获得体验的。对小学生特别是对低段学生而言, 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少, 而音乐的模糊性, 往往容易导致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 对于音乐无标准的体验陷入迷茫。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所带来的美感, 同时也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让学生欣赏音乐作品、体验和参与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暗含期待”是非常有效的策略。教师对学生的“暗含期待”运用得恰当, 运用得及时, 不仅能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 同时对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探索实践。

一、雪中送炭暖心窝

众所周知, 学习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每个人在音乐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遇到不少困难, 作为师者, 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 如果能及时助一臂之力, 引导学生顺利地越过屏障, 使他们获得前进的动力, 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要做到这些, 笔者认为多给学生一份关爱是很重要且必要的。关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它首先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 而这种亲近感正是教师对学生以生活上的关怀体贴为起点而产生的复杂情感, 是教师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前提, 也是学生信服老师、接受老师帮助的前提。其次, 关爱还是教师期望学生较快成长和进步的情感。据有关资料表明, 一个令学生信服的教师, 一句关切的问候, 一个不经意的期待眼神, 都可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动力, 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常受到教师的鼓励和支持的学生, 他们在遇到困难时, 信心和勇气也往往比一般学生强得多。

【案例一】笔者当时刚走上工作岗位接手五年级的音乐课, 对学生的情况不甚了解。一次在五 (2) 班上课时请一位学生起来领唱, 而这位学生平常在歌唱方面表现并不突出, 甚至从来没有被同班同学认可, 所以当教师走到她身边请她来领唱时, 所有学生哄堂大笑, 而她也红着脸一个劲地摇头拼命对我说:“老师, 您千万别叫我, 我不行的, 换别人吧。”这样的场景对于刚毕业的笔者来说, 着实没有料到, 这该怎么办呢?坚持请她, 该怎么说好呢?另请他人吧, 或许还会有更多的同学摇头。思量再三, 笔者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选择, 于是默默地转身走回讲台前, 等全体学生安静下来后, 对他们说:“这位同学还没唱过, 你们怎么知道她不行?”一个男生回答:“以前老师从来没有让她唱过歌的。”“我看到她刚才在学歌曲的时候特别认真, 演唱姿势和表情都很到位, 我相信她的歌声一定会很动听, 我也相信她能够带领全班同学唱好歌曲。我们为什么不等听了以后再评价呢?”此时, 几个活跃分子纷纷点头。见到大家都同意, 笔者转向她微笑着说:“看大家都这么信任你, 你要相信老师, 相信全班同学, 更要相信你自己, 试试看, 你能行!”受到鼓舞的女生略带害羞地站起来, 用自己甜美且欢快的歌声, 带领全班同学演唱《快乐的节日》, 把整堂音乐课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案例二】教学人音版第一册歌曲《龙咚锵》时, 其中有一环节让学生模仿鼓的敲击。当教师示范敲击鼓的节奏后, 请三位学生上来模仿此节奏, 其中有两位学生模仿得很好, 另一位男孩子的节奏却老是不稳, 引得好几个调皮的男孩子冲他做羞羞羞的表情。看到小伙伴的嘲笑, 使得他原本高兴的神情变得沮丧, 小脑袋也渐渐地耷拉下来。此时教师想, 如果请男孩子这么回到自己座位的话, 他可能这一节课都会因为这件事而影响上课的心情, 也可能挫伤他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于是教师对全班学生说:“他有勇气站在大家面前拍出节奏已经很了不起了, 对不对?”学生们纷纷点头。“如果能够再认真地听一听老师拍出的节奏, 并且模仿出来的话, 就更了不起了, 孩子们, 你们愿意再给他一次机会吗?”全体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愿意!”见那个男孩子还沉浸在刚才的懊恼中, 笔者轻轻地安慰他说:“别泄气, 再试试看, 我们相信这回你一定能行!”只见他慢慢地抬起头来看着我, 认真地点了点小脑袋。果然, 这一次, 他出色地完成了模仿, 还赢得了大家的大拇指。

【分析思考】

从以上两则案例不难看出:教师采用心理暗示的方式告诉学生——你行的, 我相信你!这种暗示使学生获取前进的动力, 这种暗示使学生获得了关爱。一次“力挽狂澜”的帮教, 一次无声的“雪中送炭”, 一次促膝的谈心, 一句关切的话语, 一个不经意的眼神, 甚至可以是一丝会心的微笑。有了这种关爱, 教师不但可以引导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 而且对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及其个性的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更有爱迪生。”

二、我的眼里只有你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音乐教学更应如此。笔者在自己的音乐教学中一直都采用:我的眼里只有你——欣赏优秀学生、关注内向学生、关爱困难学生。

(一) 欣赏优秀学生

【案例三】在教学四年级《畲家孩子多快活》这首歌时, 四 (2) 班的一位学生活泼、欢快的演唱赢得全班学生热烈的掌声时, 教师也情不自禁地和学生一起鼓掌, 但掌声平息后, 不忘让优秀的学生心中关注“山外有山, 楼外有楼”, 不仅要当好自己班的“领头雁”, 更要努力争当全年级乃至全校的“音乐小标兵”, 对其提出更高的目标:“如果你能把畲家孩子能歌善舞的本领都学到家的话, 加上你甜美的嗓音, 那就是畲家的小百灵了。试试看, 我相信你一定行!”

(二) 关注内向学生

有些学生想用语言和动作来引起教师对他的关注, 但也有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用语言和行动去关注他们, 去激励他们, 在音乐中给他们创设表现的空间。

【案例四】在一次教研公开课《音乐会》教学时, 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图谱, 请学生分别用锣、鼓、镲三种乐器为歌曲《喇叭配唢呐》加上合适的伴奏, 其中进行到用鼓分配伴奏时, 教师邀请了一位女孩子到台上来当小小伴奏家, 第一次由于过于紧张的原因, 好几处地方不是多敲就是没敲, 在坐的有几位学生开始奚落她, 而这位女孩子也羞得满脸通红。这时候, 教师走到她身边, 微笑地对全体学生说:“你瞧, 她紧张得脸都红了, 手掌心还在冒汗呢, 所以才会出现一点点失误, 我们再给她一次机会, 好吗?”大度的学生一致同意再给她一次机会, 还有几个学生冲她竖起大拇指暗暗地鼓励她。看到所有学生如此表现, 教师又凑到女生的耳畔轻轻地说:“你看大家都这么相信你, 再试试看, 你一定能行!”在第二次伴奏中, 女孩果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 敲打出的鼓声与学生的歌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赢得了在场听课教师的热烈掌声。

(三) 关爱困难学生

音乐困难生不一定不适合音乐, 相反, 笔者心目中的音乐困难生很多对音乐情有独钟。如果让他们唱歌, 一首歌曲四个乐句起码有三句走调, 听音乐很少有积极投入的状态。可是笔者却经常发现他们自娱自乐的表演, 自我欣赏的演唱。有时, 会突然给你一个惊喜。

【案例五】一次, 笔者在四 (3) 班教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当课进行到创编节奏这一环节时, 一个叫金扬威的男孩子引起了教师和全班学生的注意, 只见他用圆珠笔专注地敲击铅笔盒, 让人惊奇的是他的节奏感特别好, 节奏稳定, 没有常见的忽快忽慢的现象。看到大家都看着他, 他倒不好意思了, 想停下来。我给他一个大拇指, 微笑着说:“很好, 继续!”演奏后, 笔者提议让他担任本班的小小伴奏家。接受了教师的“暗含期待”后, 尽管在以后的音乐课上, 他唱歌的时候还是跑调, 但听的积极性提高了, 而且小小伴奏家也越当越好了, 总能创造出新奇的节奏来。显然一次小小的“暗含期待”对他的音乐学习有了很大的帮助。

【分析思考】

“是泥土, 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 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 就应当放出光彩。”教师只有在正确地判断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不同特征及其发展潜质, 然后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施以“暗含期待效应”, 才能达成“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教学理念。

当然, 教师的“暗含期待”不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 应该有的放矢, 要在理想的境界中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在不理想的情况下激发学习音乐的信心, 为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每一次与不同的学生接触, 笔者都给予他们许多鼓励性的语言, 借助多种形式向他们传递自己的“暗含期待”。

三、给我阳光, 我就灿烂

现在的学生多数渴望展示自己。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 应当首先是关心人的心灵的教育。”音乐教学更应如此。

【案例六】在教学四年级欣赏课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时, 有些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还会跟着曲调哼哼, 而有些学生却显得一脸茫然。于是教师给了学生一个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 利用课余时间寻找有关京剧的资料 (可以是一段戏曲、文字介绍、乐器等) , 到了第二次上课时, 学生个个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争着要献“宝”, 他们寻找的形式多样, 掌握的资料丰富, 有的同学通过电脑查找到了“京剧”文字介绍, 笔者让他当讲解员讲给大家听;有的同学自学了京剧片段, 笔者让他表演给大家看;还有的同学把京剧脸谱画在鸡蛋壳上, 笔者我让他展示给大家看。于是, 这堂音乐课成了学生的展示课, 上台演示的同学讲得津津有味, 下面的观众听得兴致勃勃, 真是可爱极了!通过无心插柳的音乐课, 让笔者发现, 音乐课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展示音乐性。下课之前, 笔者突发奇想, 让本学期的期末测验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于是笔者对学生说:“这节课让我发现了每一个同学崭新的一面……本学期的期末测验再加一项内容:自行准备一个与音乐有关的作品, 无论表演什么都要有音乐性, 可以是舞蹈、绘画、表演、演奏、解说等形式, 我相信, 你们一定能交一份漂亮的答卷!孩子们, 加油!”结果学期末, 这些可爱的学生还真成功举办了四年级的“小小音乐会”, 学生的节目, 让人大吃一惊, 一个个像模像样的, 还“专业”地编排了一张节目单。唱歌的以独唱、小组唱等形式进行, 有的还以表演唱的形式展开;舞蹈的有集体舞、独舞, 还有歌伴舞等;几个男生还表演了“自制乐器演奏会”。连平时不敢举手的几个学生, 这次都参加了好几个节目的演出……笔者听得入神, 看得又惊又喜, 学生们唱得演得既投入又开心。

【分析思考】

音乐学习是个人"内心的旅程", 音乐的审美体验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过程。因此, 音乐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 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享受音乐的乐趣。”教师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 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机会和空间。

笔者就鼓励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 在课上多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唱得好的同学来当歌唱家, 用嘹亮的歌声展现自己;表演好的同学来当舞蹈家, 用优美的舞姿展现自己;节奏感强的同学来当伴奏家, 用合适的乐器展现自己;观察力强的同学来当评论家, 用精辟的语言展示自己……

美术教学中的期待教育 篇7

一、对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的解读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的, 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的人格品质, 肯定人是具有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适应性的整体。它认为每个人都期待有积极的心理体验, 包括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 深信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机体的健康。

积极心理学同时认为,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各种不同的问题, 有成功也有失败, 有快乐也有痛苦, 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能够帮助人对问题做出积极的解释。积极心理学也强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的, 良好的环境可以塑造人积极的个性。

基于上述理解,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应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倡导积极心理学。应该对学生充满正面的期待, 针对学生特点, 为其提供合适的学习任务, 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 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原因分析, 并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 开展积极的教学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积极的期待中, 形成自我暗示, 体验成功、走向成功。

二、正面期待——积极心理学在体育课堂中的实践

1. 关于正面期待

正面期待 (positive expectation) 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正向的期待方式。具体表现为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 并挖掘其潜能;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下一定会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期待, 能够帮助学生产生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 这种企盼进步的动力, 能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正面期待在心理学上也称为“期待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它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 但是能不能成功, 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在正面期待中, 作为教师在显示出对所有学生高期望的同时, 也要相信自己是个好教师, 并以身为专业的教育者而自豪。要相信教师和学生的身上都蕴藏着积极的人格品质。

2. 正面期待的外在表现形式与积极心理之间的关系

正面期待有其基本的指向和一般的外在表现形式, 与学生的积极心理形成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详见下表。

3. 正面期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1) 合适的学习任务

合适的学习任务对于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期待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任务超过了学生的能力, 学生很难完成, 势必会影响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使其产生低落与溃败的心理体验, 那么再充分的正面期待也收获不了效果。

(2) 恰当的学习目标

一个恰当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激励, 也是一种可以期待的成功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在走跑跳投、攀爬滚翻等与身体能力密切相关的项目学习中, 可以采用分层教学, 帮助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体验运动目标达成后的快乐与自豪。

(3)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论获得成功或是失败, 教师都应该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其原因, 和学生一起找寻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或失败的原因又在什么地方。比如前滚翻不能够顺利完成, 原因可能是团身不紧, 也可能是速度不够, 还有可能是头部接触垫子的部位不对, 只有引导学生找到问题所在, 才能够做出调整, 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快乐, 获得自信与幸福感。

(4) 及时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

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举动都有深刻的含义, 教师不仅要掌控课堂教学节奏, 更要阅读学生的心理, 从点滴的反馈信息中明晰学生的内心感受, 并及时正确处理, 不让学生懊丧和不快。比如得到有学生不愿参与“斗鸡”游戏的信息后, 分析其中的原因应该有许多, 可能是身体不适, 可能是对同伴有意见, 可能是怕同学耻笑, 可能是不想体验“弱者”的感受。原因不一, 处理方式也相应不同, 采取鼓励、启发和同质分组后, 最终就能够帮助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 使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乐。

(5) 正面评价学生的点滴进步

正面评价学生的点滴进步是正面期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对学生的成功没有激励、没有赞扬、没有肯定, 学生怎么能够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呢?所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关注全体的学生,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功与进步要及时进行评价。可以是一个赞许的眼神, 可以是一句“你真棒”, 也可以是简单地竖起大拇指。

在正面评价中, 不仅要做好即时评价工作, 更要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 让学生知道教师时刻都在关注自己成长。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产生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 才能够最终成为具有自我管理和自我导向能力的完整个体。

三、对正面期待引发学生积极心理变化的描述

1. 积极心理的形成

正如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是具有自我生成、自我适应、偏爱积极的整体。正面期待在体育课堂中的实施, 让学生在教师期待的眼神和行为中感受被重视、被赞许、被肯定, 在积极的参与中获得主观幸福感, 形成积极的心理。

2. 学生个性的完善

课堂学习过程和人的成长过程相似, 总是会经历不同的问题, 有成功有失败, 有快乐有痛苦。正面期待能够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这些来自生活和学习中的消极感受, 积极面对、乐观处之, 使他们积极、仔细地分析失败的原因, 并再次尝试走向成功, 养成百折不挠的个性特点。

3. 学习成绩的提升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看似并不是积极心理学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带来的必然结果, 但是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必定能够养成学生不怕挫折、勇敢面对失败和困难的个性, 有这样的品质作为学习的保障, 学生运动能力与技能技巧得以提升也在情理之中。

4. 师生关系的融洽

正面期待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是充满希望和爱护的, 能够体会到教师浓浓的期待与爱, 在这样的心理体验中, 学生信任教师、尊敬教师, 产生的直接效果就是使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关系日渐融洽。

5. 学习风气的转变

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困惑, 能够以积极的姿态去锻炼和拼搏, 这样的转变引发了体育课堂教学整体学习风气趋向良好。学生积极向上、愿意合作学习、能够互相鼓励, 整个班集体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有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和互相肯定。

四、正面期待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

正面期待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 教师的每一个举动都能够让正面期待有效或者无效, 因而, 积极心理学在体育课堂的实践中, 对教师的要求尤其重要, 特别要注意以下两点。

1. 正面期待需要教师持之以恒

任何一种教学尝试和实践要取得效果, 必须要有时间的保障, 正面期待也是同样。教师必须要有恒心和耐心, 绝对不可以浅尝辄止, 在一段时间内看不见效果就轻言放弃是培养不了学生积极的心理的。

2. 正面期待需要教师始终如一

教育的期待与催化 篇8

接手二 (3) 班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这个班级有“无事生非”的小磊;有“上课神游”的小慧;有学习习惯差、作业拖拉的小涛。我们将这些学生称为“特殊学生”。但这些孩子真的就没有闪光点吗?其实不然, 经过一年的相处, 我们之间逐渐形成了默契。

“无事生非”的小磊, 一直都在以他自己的方式, 刷存在感。似乎每天不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 就不能证明他的存在。一次上课, 我答应会给表现好的孩子一些奖励。课上, 大多数的孩子都积极主动, 虽然有几个孩子控制不住自己, 偶尔神游一下, 但马上就能调转船头, 回到正确的轨道上。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 不可能每个孩子都表扬到。下课后, 小磊跑过来问我:“老师, 我今天表现好不好?”我说:“好啊, 如果以后天天这样就更好了。”他郑重其事地点头, 我送了他一支铅笔作为奖励, 他笑的样子让我至今难忘。是啊,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 哪怕表面上看上去毫不在乎, 但内心一定有这么一团小小火苗, 如果教师能够将其点燃, 那该是一团怎样的熊熊烈火?在公开课上, 其他孩子面对一百多个教师, 都有点胆怯, 可偏偏是这个喜欢“无事生非”的孩子, 不时用自己“独到”的见解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我也变得放松起来, 忘记了这是“赛课”, 回到平常轻松愉快的课堂上和孩子们尽情享受探索新知的旅程。

我想说:“孩子, 谢谢你。”

小慧和小磊是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孩子。如果你不留意, 几乎感觉不到小慧的存在。上课时, 她总是摸自己的东西, 这让所有的教师都头疼不已。这孩子上课有没有听讲啊?到底天天在干什么啊?其实, 小慧是个聪明的孩子, 只是她整天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教学内容没能引起她的兴趣。于是, 下课后, 我没事就找她聊天, 特别是中午吃饭的时候让她到我身边来坐, 给她夹点她爱吃的菜, 了解她平时喜欢什么、对什么课比较感兴趣等。渐渐地, 我们之间有了一种默契, 她有时也能跟我分享她所感兴趣的东西。其他孩子每次打饭, 走过我们身边, 有时会很羡慕地来句“:呦, 小慧你是VIP呀, 跟周老师坐一起吃饭!”这时的小慧总是向我投以微笑。当然, 最大的改变是上课的时候, 她能认真听课了, 回答问题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我想说:“孩子, 老师相信你!”

小涛是个“丢三落四”的孩子, 面对这样的孩子班主任快要被逼“疯”了。一次, 班级有孩子把数学书落家里了, 恰好小涛这次是带着的, 我说:“你看, 上课没书怎么行呢, 看看人家小涛早就把这个坏毛病改掉了。”就是这次不经意的表扬, 使小涛脸上泛起了久违的笑容。从此以后, 他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善, 不但不再“丢三落四”, 连上课都积极主动了。期末的几天, 他上课非常认真, 我时不时地抓住机会, “狠狠”地表扬他。面对这个从来没得过奖状的孩子, 我夸下海口说:“小涛这次期末进步一定会特别大, 到时周老师一定为你单独发一张奖状。”但是平时成绩基本都在倒数3 名里面的小涛, 真的会像我期望的那样吗?当成绩出来时, 小涛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了他的进步, 数学他考了96 分, 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了。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 他再一次笑了, 笑得如此灿烂。

我想说:“孩子, 你真棒!”

教育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教育, 面对“特殊学生”, 抱怨和放弃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迎难而上, 方是解决之道。教学中教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抚摸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积极影响。多给学生一些关爱, 让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注, 让孩子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坚定信心, 不轻言放弃, 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美国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待 篇9

中国家长总期待孩子在学校能填对唯一的答案, 带回高分的考卷;美国家长却期望学校能够让孩子独立开展批判性思维, 学会与人沟通。近日, 来自盖洛普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 美国家长期望中小学校能提升孩子们的“软实力”。超过3/4的家长们“强烈认为”, 中小学校应该让孩子掌握批判性思考和沟通的能力; 而64%的家长强烈要求, 学校还应当教会孩子如何建立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同时61%的家长表示, 学校必须明白如何激励孩子;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 创造力、合作能力也是学校必须开展的重要教学内容。

上一篇:当代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下一篇:三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