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指标

2024-10-08

监控指标(共9篇)

监控指标 篇1

在20世纪,水坝成为了最重要和最显眼的水资源管理工具,在帮助社区和团体利用水资源满足粮食生产和生活等用水以及发电和洪水控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然而,在随着水利投入逐渐加大,坝工建设发展逐渐加快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大坝存在着某些不安全因素,出现危及大坝安全的裂缝和病变[2],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甚至威胁着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大坝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提出的背景

国际大坝会议“关于水坝和水库恶化”小组委员会记录的1 100座大坝失事实例,从1950-1975 年大坝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的得出大坝失事的频率和成因分别为:30%是由于设计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设备失灵引起洪水漫顶而失事;27%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失稳和意外结构事故所造成;20%是由于地下渗漏引起扬压力过高、渗流量增大、渗透坡降过大引起;11%是由于大坝老化、建筑材料变质(开裂、侵蚀和风化)以及施工质量等原因;12%是不同的特有原因所致。

其中最著名的两起溃坝事故分别是法国马尔帕塞拱坝和意大利瓦依昂拱坝。前者坝高66.5 m,1954年开始蓄水,1959年12月2日溃决。后者坝高262 m,1960年蓄水后,坝前左岸滑坡体缓缓蠕动,至1964年10月7日实测位移为429 cm,其中最后12d的位移速度高达48.3 mm/d,加速明显。10月9日滑坡体(约2.4亿m3)突然高速滑入水库,70 m高的涌浪翻坝而过,造成2 600余人死亡。

在此类事故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大坝这种特殊建筑物必须准确地了解其工作性态,这只能通过大坝安全监测进而建立大坝安全监控指标来实现。利用准确合理的大坝安全监控指标,对法国马尔塞怕拱坝就可以在4个月之前发现险情而防患于未然,对意大利的瓦伊昂拱坝的位移加速也可以认识到是个最危急的信号。所以人们提出必须建立完备的科学的大坝安全监控指标。

2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涵义

根据统计资料,大坝从建造到失效,通常经历三种状态: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和失效(极限)状态。破坏是失效状态的一种特例。

不正常状态和失效状态有很多症状和标志,这些症状和标识的界限值为状态特征值,在监控系统中即为监控指标。因此大坝安全监控指标可分为两级:第一级为大坝无故障监控指标,它是大坝正常状态和不正常状态的界限值,又称“警戒值”;第二级是大坝极限监控指标,它是大坝安全与否的界限值,又称“危险值”。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主要有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针对性。

时间上主要对应大坝施工期、初次蓄水期和大坝老化期。因为这是大坝安全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所以对每个特定的阶段要拟定特定的监控指标。空间上对应是指,对不同的坝址有不同的坝体、同一个坝体不同的部位有相应有不同的安全监控指标。如针对面板堆石坝面板与趾板之间的防渗、碾压混凝土坝的层间结构、高强震地区均质土坝的液化等等。

3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的目的和意义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有校核设计、改进施工和评价大坝安全状况的作用,且重在评价大坝安全。浅层意义是为了人们准确掌握大坝性态;深层意义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节约工程投资。这也有利于其他大坝包括待建坝的安全评估。

我国目前正处于水电建设高峰期,目前正在建设的就有糯扎渡、小湾、溪洛渡等一大批高坝,对大坝安全监控提出了挑战性的课题。此外,根据国家“十五”计划水利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是一项主要任务。高坝、病坝的安全分析评估是一项极重要的工作,而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的拟定,对准确识别大坝险情,掌握大坝运行性态有着重大作用。所以,建立大坝安全监控指标是一项既有现实意义,又有长远影响的具有重大挑战而又意义深远的工作。

4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的研究现状和成果[3]

拟定安全监控指标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坝和坝基等建筑物已经抵御经历荷载的能力, 来评估和预测抵御可能发生荷载的能力, 从而确定该荷载组合下监控效应量的警戒值和极值。由于有些大坝可能还没有遭遇最不利荷载, 同时大坝和坝基抵御荷载的能力在逐渐变化, 因此安全监控指标的拟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也是国内外坝工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的拟定,是一项颇为复杂、迄今仍在继续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在可以参考的规范仅有1989年能源部、水利部颁布的《混凝土大坝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及2003年电力工业部颁布的《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不少学者在安全监控指标的拟定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吴中如等将力学模型引入大坝安全监测领域,并依据混凝土坝变形规律,提出拟定混凝土大坝变形一、二、三级监控指标的原理和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佛子岭连拱坝等实际工程的监控。王德厚对建立各种模型的方法作了较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在建立建筑物及基础变性监控的确定性模型方面,提出了有特色的建模方法。李民等根据各荷载对坝体变形的影响确定荷载的不利组合,并计算出相应的坝体变形上、下限值,进而提出坝体变形的监控指标。张进平等还提出了冻胀因子进行变形监控分析,其拟合效果优于或接近传统模型,物理意义更为明确合理,可以对季节冻胀的影响进行直接分析,回归模型中的水位分量、时效分量相差不大。

目前常用的监控指标拟定方法有数学模型法、极限强度分析法、安全系数法等。近年来,又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监测模型,如时间序列监测模型、灰色系统分析模型、神经网络监测模型、多测点监测模型及综合评价监测模型等。

在对实际工程建立监控分析系统方面,也取得可观的成果。天津大学成功建立了黄河李家峡拱坝安全监控模型与监控指标,取得了对大吨位预应力岩锚群及抗剪传力洞,大坝及基岩力学参数的反演等的很多技术突破。河海大学的吴中如等利用实时分析、反馈分析、辅助决策技术对二滩双曲拱坝水电站建立了在线监控系统,具有实时性、实用性、可靠性和扩展性。武汉大学根据飞来峡水利枢纽的特点,提出强度储备理论,对飞来峡水库大坝进行变形监控指标的拟定。

5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的拟定方法[4,5,6,7]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的拟定方法主要有数学模型法、极限强度分析法、安全系数法等。一般来说,宜建立监控指标的监测项目有变形、坝基扬压力、渗流量、应力等。而通常对于大坝应力和扬压力是以设计值作为监控指标,对于渗流量也可以依据有关流体力学理论结合监测资料进行拟定。因此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大坝变形监控指标的确定。大坝变形监控指标拟定主要有置信区间法、典型监控效应量的小概率法、极限状态法、仿真计算法和力学计算法等。

5.1 置信区间法

该法在国内外普遍采用,其基本原理是统计理论的小概率事件,即根据以往的观测资料,用统计理论或有限元计算,建立监测效应量与荷载之间的数学模型(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或混合模型等),并用这些模型计算在各种荷载作用范围内的监测量监控指标。置信区间法有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回归分析,其中预测预报是回归分析的重要内容。另一个关键问题是置信区间的选取。区间太小则容易误报,太大则容易漏报。置信区间法简单、易于掌握,但存在以下不足:如果大坝没有遭遇过最不利荷载组合或资料系列较短,则利用以往监测效应量的资料系列建立的数学模型只能用来预测大坝遭遇荷载范围内的效应量,其值不一定是包括最不利荷载组合在内的警戒值;资料系列不同,分析计算结果的标准差也不同;显著性水平不同,置信区间也不同。此外,置信区间法没有联系大坝失事的原因和机理,物理概念不明确,也没有联系大坝的重要性(等级和级别);如果参数选择不当, 由该法确定的监控指标可能超过大坝监测效应量的真正极值。

在使用置信区间方法时,还需要重视的问题是有无趋势性变化。置信区间法适用于正常稳定运行情况。当趋势性变化较大且尚未稳定时,不宜采用数学模型来建立监控模型。根据建立数学模型方法的不同,置信区间估计法又可以分为统计模型、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方法。对这些方法的研究,我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以结合工程应用。

5.2 典型监控效应量的小概率法

在实测资料中,根据不同坝型和大坝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利荷载组合时的监测效应量(Emi)或它们的数学模型中的各个荷载分量。Emi为随机变量,每年有一子样,因此得到样本E={Em1, Em2, ⌷,Emn}。对样本空间E,估计其特征值,用统计检验法(如A-2D法、K-S法),对其进行分布检验,得其概率密度函数的分布函数(如正态分布函数、对数正态分布和极值Ⅰ型分布等),确定失事概率后,即可求得相应水平的监控指标。小概率法定性联系了对强度和稳定不利的荷载组合所产生的效应量,并根据以往观测资料来估计监控指标,显然比置信区间法有所提高。但只有当观测资料系列较长,且真正遭遇较不利荷载组合时,该法估计的监控指标才接近极值,否则只能是现行荷载条件下的极值;失事概率α的确定还没有规范可循,有一定的经验性。

5.3 极限状态法

大坝的失事模式对应于相应的荷载组合,失事主要归结为强度和稳定等形式的破坏。根据计算临界荷载组合的总效应S和大坝或地基的抗力R的方法不同,用极限平衡条件估计监控指标方法可分为安全系数法、一阶矩极限状态法和二阶矩极限状态法。如变形监控指标, 可由水压分量、温度分量的最不利荷载组合,并考虑时效影响来确定。采用极限状态法所求得监测效应量的监控指标是该效应量的极值,但必须要有完整的大坝和坝基的材料物理力学参数的试验资料,而求得的效应量极值与选用的材料本构模型有关。

5.4 仿真计算法和力学计算法

通过对大坝及其基础的物理力学分析,模拟大坝及其基础的真实受力状态,采用弹性、弹塑性、弹粘塑性理论,计算大坝及其基础不同阶段的应力变形,从而拟定各个阶段的变形监控指标。该方法对于拟定施工期和首次蓄水阶段的监控指标具有更大的适用性和必要性。与极限状态法类似,该方法的结果与所采用的本构关系及材料性能参数有关。

众所周知,不同水库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不尽相同,其施工条件、运行条件、最不利荷载条件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在选定大坝安全监控指标拟定方法的时候要根据大坝的各种性态参数选定最适合的拟定方法。

6 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研究发展特点与建议

纵观国内外大坝安全监控及研究工作近十几年的探索和研究,其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监控项目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大坝及其附属建筑物,还向地基岸坡和其他地质、地形复杂的区域发展,并逐渐建立相应的监控指标。

(2)数据处理逐步由离线集中处理发展为在线实时监控和处理,为合理拟定监控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拟定监控指标的数学模型呈现多样化形式,除了统计模型、混合性模型外,时间序列、灰色理论、模糊数学、神经网络、随机有限元、波普分析等多种方法被引入了大坝安全性态分析并据此拟定安全监控指标。

(4)从单测点、单项目独立分析拟定监控指标逐渐向多测点、多项目综合分析拟定监控指标发展;从给大坝安全运行拟定指标逐渐向诊断大坝运行性态指标发展。

针对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研究的发展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①工程实践中建议用统计法和参照设计值的设计比拟法相结合的方法;运行初期观测数据不足时,则主要参照设计值来拟监控定指标;有了相当多的的观测资料时,以统计法和数学模型为主;②对不同条件的大坝应考虑影响大坝工作性态的主要监控指标,对同一监测项目,也要结合不同的工况来拟定相应的监控指标;③随着大坝监控的发展,逐渐要拟定带有风险意识和可靠性分析的大坝监控指标,包括大坝运行及其灾害评价等。

7 结 语

科学、合理的监控指标,是大坝安全监控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所在,缺此,监控体系是不完整的,在关键时刻发挥不了作用,所以拟定监控指标应列为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和安全检查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

展望未来,大坝安全监控工作任重道远,随着监测仪器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资料分析处理和综合评判方法的改进,将有力的促进大坝安全监控的自动化发展,大坝的安全监控和管理水平会迅速提高,在减灾防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世界水坝委员会报告.水坝与发展决策的新框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潘家铮.中国水利建设的成就问题和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02,4(2):42-51.

[3]杨杰,吴中如.大坝安全监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2,18(1):26-30.

[4]顾时冲,吴中如.大坝与坝基安全监控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5]吴中如.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魏德荣.大坝安全监控指标的制定[J].大坝与安全,2003,(6):24-28.

[7]吴中如,顾时冲,沈振中,等.大坝安全综合分析和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8,18(3):2-6.

监控指标 篇2

往来类指标概述:往来科目是企业问题较多的科目,主要税收问题,一是将收回的货款隐藏在该科目,从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如果我们是会计,假定企业收回了一笔货款,老板交代既要在账上反映又不能纳税,账上还要处理好,那我们该怎么记账才能达到目的呢?这时财务人员一般最先想到的是先在往来科目挂起来,以后再处理,这也是该科目隐瞒收入的基本原因。二是对虚开不动用资金的监控,虚开企业实际只支付购票费用,一般不动用购货款,因此购销货款在往来中长期挂账和对冲,这也为我们发现虚开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

该部分共监控12项异常情况,其中重点指标7项,主要是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及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一般指标4项,主要是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

一、当期新增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的80% 财务分析: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后未收回的货款,出现当期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80%,说明本期销售的大部分货款没收回,这种只销售货物基本不收回货款的交易在现实中是不符合经营常规的,因为一个没有经营性现金流的企业其资金是无法维持正常经营的,企业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垫付,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其交易的真实性。如果其交易存在虚假或部分虚假,则虚开的风险是巨大的。如河北某企业从湖北襄樊进棉花。运到山东聊城加工,再将加工的成品布匹销到广州;还有东部某企业从新疆进棉花,到山东加工,到福建印染,销到深圳,这些有物流无资金流或有承兑和少量现金,大部分是应收账款的业务。是要担当风险的。

二、应收账款为负数

财务分析:应收账款为负数就是实际收回的货款多于应收的货款,即多收回了货款,正常情况下是不应出现的。这种情况一是企业为了隐瞒收入故意将收回的货款记在应收货款的反方造成的,这也是纳税人在帐内隐瞒销售的主要方法;二是企业乱用错用科目,隐瞒其他真实业务事项造成,包括不设往来对应科目,应收应付均在一个科目核算等。

三、当期新增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80% 财务分析:应付账款是核算企业购进货物应付未付的货款。当期新增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80%,说明企业当期购进的货物绝大部分没有付款,购货大部分不付款是不符合经营常规的,*如:我市某商贸企业从山东某商贸企业进化工原料,全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累计欠山东企业900多万元,但仍从该企业进货,出现明显的不正常,经查该企业马上就停止了经营。

四、应付账款为负数

财务分析:企业对应付账款负数的消除一般采取账户对冲的方式循环抵减,一是用应付账款的正数抵消负数,即只设立一个科目借贷双方相抵的情况。二是用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冲账,即用应付账款负数去抵冲本企业应收的款项,记账时一般采取债权人出具抵账证明的方式冲账,如:“请将贵单位欠我公司的余款xx元抵给XX公司,XX公司欠我单位xx元”。

五、预收账款大于零且存货大于预收账款又无留抵

企业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大于预收账款的存货且没有留抵则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一、企业毛利较高,已吃完留抵,再销售就得全额纳税,因此,就将收到的货款趴在预收账款科目内,等有进项后再适量转入销售或长期隐瞒不记销售,因此高毛利企业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二、企业长期调节纳税,造成企业已无留抵,销售后就得全额纳税。企业平时为了调节纳税,每期将收回的货款记在预收账款中一部分,时间一长就会累积形成既有大额预收账款又有存货且没有留抵的情况,因此销售平稳,毛利稳定的老企业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六、预收账款减少但未记收入(预收账款应及时确认收入,预收账款确定收入的时点主要看应税行为是否发生,一旦应税行为开始就要确认收入,而不是按照完工进度或者完工后开具发票时才予以确认。)

计算公式:预收账款减少未记收入=(预收账款月初余额-预收账款月末余额)/(1+适用税率)-申报销售额 账务分析:预收账款减少但未记收入应重点,一是会计在记巧不精时不能陏意将预收账款科目与应付款类往来科目对冲,在账务报表上隐瞒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造成少记收入迟记收入迟纳税和偷税。是有风险的。二是以未达成交易为由虚假归还预收账款,利用自制凭证直接记预收账款减少和货币资金或票据的减少。

七.预收账款占销售收入20%以上

1、计算公式:评估期预收账款余额/评估期全部销售收入。

2、账务分析:预收账款比例偏大,可能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行为。

3、预警:20%检查重点:检查重点纳税人合同是否真实、款项是否真实入账。深入了解企业的行业规律判断其是否存在未及时确认销售收入的情况。

八、预付账款为负数

指标指向:设立该指标目的主要是为了监控企业利用预付账款科目隐瞒销售收入的情况。

账务分析:预付账款负数反映的是没有预付的货款而有多收回的货款,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企业将收回的货款隐瞒在该科目逃避纳税的行为。企业冲账的方式参见应收账款负数、应付账款负数的释义。

账务分析:企业为了避开税收监管故意钻这样的空子,将有货物交易的本应计入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款项专门混入其他应收、其他应付科目,这样就要求我们将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比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要求进行异常监控,当然,有时也可能存在企业将股权交易、资金拆借、分红分息、返利等形成的应税收入隐藏在该往来科目的情况。

九、当期新增其他应收款大于销售收入80% 指标指向:设立该指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控企业故意错用核算科目,将应在应收账款中核算的款项在其他应收款中核算,有意逃避税收监管或隐瞒销售收入的情况。

十、其他应收款为负数

参照“应收账款为负数”的说明。

十一、当期新增其他应付款大于销售收入80% 参照“当期新增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80%”的说明

十二、其他应付款为负数 参照“应付账款为负数”的说明 第二类 货物异常指标

货物异常类指标概述:企业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相对于费用、往来等科目而言其具有双重核算和账实必须相符等不可隐瞒的特性,企业账上可以乱记,但账面记载的货物必须与实际存货相符,这是企业无法隐瞒的,同时企业对实物的管理必须设置保管岗位并要设立库存明细帐进行单独核算,这样才能保证实物领用存的账簿和实际相符,因此,对货物的监控是发现企业税收问题很关键的一环。

存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已销售货物不记收入,长期趴在库存科目中,导致账实不符隐瞒收入。

二、是多转成本导致库存负数或库存减少不记销售收入。

三、是低于进价销售等导致存货与留抵税金不匹配等情况。该部分共监控6项主要指标。

十三、存货大于销售收入的30% 账务分析:在企业存货周转率考核中,低于3(圈)的为不达标,即存货为销售成本的33%以上为不达标,反映为存货太大,资金周转太慢。

存货周转率=当期累计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平均存货=当期累计销售成本/存货周转率

假定当期累计销售成本为100,若周转率最低为3,则最大平均存货应=100/3=33.33。

假定企业销售毛利为10%,则存货最高(剔除个别特殊企业)应占销售收入的30%,超过30%则为异常状况。

十四.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账务分析: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评估时会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账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账面相符。

十五.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2、账务分析:正常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期末存货额与当期累计收入对比异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成本未计收入等问题。

3、预警值:50%为检查疑点:检查“库存商品”科入目,并结合“预收账款”、“应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进行分析,如果“库存商品”科目余额大于“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贷方余额、“应付账款”借方且长期挂账,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实地检查纳税人的存货是否真实,与原始凭证、账载数据是否一致。

十六.纳税人存货周转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存货周转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存货周转变动率=本期存货周转率÷上期存货周转率-1;销售收入变动率=本期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收入-1;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存货平均余额=(存货期初数+存货期末数)÷2。

2、账务分析: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1)当弹性系数大于1,且两者相差较大,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报收入问题;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

(2)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

(3)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十七、存货为负数

账务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人为抬高结转成本价格,其主要其途径一般是通过抬高当期估价入库商品价格,来抬高加权移动平均单价从而达到多转成本的目的。

二、人为多转数量,即记账凭证所记载的结转数量和原始凭证所载数量不一致,造成硬性多转成本。

三、销售产品与实际结转产品的品种不一致多转成本。如:销售了5个水杯,结转了5个轮胎等,其方法也是采取记账凭证所记载的结转品种和原始凭证所载品种不一致的方式硬转。

四、有的企业将库存转入损失、转入非生产经营用成本或支出、虚假退货、等也可以造成库存负数。

十八、存货与留抵税金不匹配:留抵税金>存货×适用税率

账务分析:企业留抵税金是反映存货中所含的税金,其最大数额不应大于存货金额×适用税率。造成留抵税金大于存货×适用税率的原因:

一、企业销售价格低于进货成本,形成成本大于收入。

二、有非成本因素的税金抵扣过大,如固定资产、运费、成品油、其他杂费等。

三、进项票不能及时取得,即估价入库的货物已销售,但进项发票滞后取得,造成下期存货与留抵税金不匹配。以上无论哪种情况,税收上都存在明显疑点。

第三类 收入异常指标

收入异常类指标概述:收入是计税的基础,因此收入的确定至关重要。企业进销都在帐外经营的一般很难查出。企业为了抵扣进项税一般将进项票入账形成存货,只要存货进了帐,那么,这些货物出去就应该形成收入,这样我们对收入就有据可查了。

收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存货减少但未形成收入。

二、收入在短期内暴增,需要对存在的异常状况进行检查,以确认是否有短命企业特征和虚开现象。

三、相关报表反映的收入不一致需要核实其正确性。该部分共监控10项指标。

十九、理论少记销售收入

账务分析:按照“期初库存+本期购进-期末库存=本期销售成本”的原理,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理论上的销售收入应该大于 “期初库存+本期购进-期末库存”的金额(因为收入中含有进销差价或称毛利),如企业结转的销售成本(或申报的销售收入)小于此金额,则企业可能存在少记销售收入的可能。

计算公式:

理论少记销售收入=期初库存+(本期进项税额-本期农产品抵扣税额-本期运费抵扣税额-本期固定资产抵扣税额-本期电力支出抵扣税额)/0.17+本期农产品抵扣税额/0.13-本期农产品进项税额-期末库存>本期成本。

二十、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全市行业收入成本率;收入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如果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超出预警值范围,可能存在销售未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预警值:工业企业-20%——20%,商业企业-10%——10%

2、账务分析: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明显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查明纳税人有无多转成本或虚增成本。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原材料的价格是否上涨,企业是否有新增设备、或设备出现重大变故以致影响产量等。检查企业原材料结转方法是否发生改变,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将在建工程成本挤入生产成本等问题。

二十一.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全市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100;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本期期间费用/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2、账务分析: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多提、多摊相关费用,有无将资本性支出一次性在当期列支。二

十二、新办商贸一般纳税人短期内销售异常:(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3000万或6个月超过6000万元)

账务分析:按正常规律,新认定一般纳税人经营初期由于资金、市场营销经验、客户忠诚度等原因短期内销售收入一般不会很大。对在短期内销售暴增的新开业户应注意其经营业务的真实性,防止虚开和突然注销以及走逃。

二十三、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低于总收入30% 账务分析:商业零售企业特别是经营终端消费品的烟酒、食品、手机、家电、服装、汽车修理等企业一般应该有无票收入,因为这些企业100%地开票纳税是很难做到的,根据过去已发案件统计和省局纳税服务处对个体零售纳税人调查及国有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等佐证,绝大部分商业企业无票收入高于销售收入的30%,其无票收入一般在总收入的30%--70%之间。

二十四、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 账务分析:

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一般是由以下情况造成:

一:企业是兼营单位,有增值税项目又有营业税项目,导致申报收入不一致,如增值税申报中没申报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收入等。

二:税务机关评估、稽查中查出的少计收入部分只补充申报了流转税,没有补充申报所得税。三:人为故意或计算错误造成。有的企业将销售材料收入、下脚料收入、废品收入等故意不申报增值税,只申报所得税等,造成三者不一致和少缴税款。

二十五.纳税人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销售额变动率/应纳税额变动率;销售额变动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应纳税额变动率=(本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上期应纳税额。

账务分析: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实现销售收入而不计提销项税额或扩大抵扣范围而多抵进项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若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正数行业内纳税人可能存在本企业将自产产品或外购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在建工程等,不计收入或未做进项税额转出等问题;当弹性系数<1且二者都为负数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二十六、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无投资收益

账务分析:企业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一般应该有投资收益:

一、如果没有投资收益则可能已将投资进行了重组、转让、出售、抵债等,即实际已没有投资了,那么重组、转让、出售、抵债等形成的货物销售和逾价收益则可能少交了增值税和所得税。

二、企业可能隐瞒了全部投资的实际情况,形成帐外经营。二

十七、营业外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

账务分析:营业外收入是核算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收入。企业营业外收入数额较大时,就需要查清该部分收入到底是什么收入,是否有应该纳税的收入,防止有的企业故意将应税收入记入营业外收入以逃避纳税。如有的企业将下脚料收入和销售废品收入,以及其他价外收入等记入营业外收入。

二十八、补贴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

账务分析:补贴收入主要核算税费返还和财政补贴款,以及上级部门补贴款、结余费用返还等,这部分收入中财政补贴是免税的,但返还的税费是要合并缴纳所得税的,如福利企业退还的增值税及企业上级部门的各种费用性返还等是要应合并纳税的。

第四类 成本、费用异常指标

*成本费用类指标概述,成本费用是企业核算的中间环节,上承收入下接利润,其变化有直接影响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税基,同时利用其变化还可以间接证明收入、价格、毛利是否存在问题。

成本费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成本费用过大造成的异常。

二、成本费用异常反证出的收入和毛利异常。

三、利用税收及毛利异常反证出的成本费用异常。该部分共监控14项指标。二

十九、理论多转成本 计算公式:

理论多转成本=期初库存+(本期进项税额-本期农产品抵扣税额-本期运费抵扣税额-本期固定资产抵扣税额-本期电力支出抵扣税额)/0.17+本期农产品抵扣税额/0.13-本期农产品进项税额-期末库存<本期实际销售成本。

账务分析:按照“期初库存+本期购进-期末库存=本期销售成本”的原理,如果企业“期初库存+本期购进-期末库存<实际销售成本,则企业可能存在多转成本的可能。

十、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

账务分析:造成成本大于收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情况:

一、低于进价销售,由于市场行情原因,企业短期或个别交易可能存在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情况,但如果某企业长期存在低于成本价销售则存在较大异常。可能存在企业上下游勾结串通人为压低开票价格,造成较长时期内成本大于收入,从而逃避纳税。

二、多转成本,即企业销售收入没有少记,是人为多转成本造成了成本大于收入。

三、总代理或包销企业低价销售隐瞒了厂家的返利,这些商业企业一般与生产企业定有按销量目标返利的合同,这部分返利最少应能抵消企业低于进价销售部分的损失,但这部分返利企业往往不记账。

十一、商贸企业期间费用总额大于销售收入的20% 账务分析:

一、防止企业虚假经营和虚开,商贸企业毛利率一般不会超过20%(个别企业除外),如果期间费用大于销售收入的20%,则企业经营根本无利可图,是不能正常运转的,因此可能存在虚假业务和虚开可能。

二、防止企业存在多列乱列费用的问题,企业期间费用大于20%一般是由于非正常费用挤入造成的,最常见的有多列运费;多列成品油;多列过桥过路费、修理费;虚构工资津补贴、个人高息借款利息等不用发票的项目;以及多列其他各项杂费等。其中许多项目既多抵进项税又多列支费用减少所得税。

十二、财务费用占借款比例异常

账务分析:企业列支的财务费用应不高于同期贷款利息,按中长期贷款计算一般不应高于年息6%,因此,企业的财务费用高于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之和的6%,我们就认为企业可能多列了财务费用。

十三、商贸企业(不含商业零售)税负超过3.4% 账务分析:商贸企业税负超过3.4%,则企业毛利要达到20%以上,从增值税负的角度反算,企业的毛利率超过了正常水平,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这些企业税负高并不是因为真的毛利高造成,而是由于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的进项抵扣发票所致。,还有一些是白条入账,由于最原始的核算依据失真,因此企业虚开的嫌疑很大。

二、这些不合理、不规范的进货成本发票和费用发票在计算所得税时是不能列支的,那么企业在所得税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隐患。

十四、商贸企业毛利率大于20%(不含零售企业),税负低于2.5% 账务分析:

一、如果毛利率大于20%,则企业的毛利超过正常水平,是不正常的,有可能存在虚假经营和虚开的情况。即企业为了使虚开收益最大化,购买进项票时为了少付买票费,要多开数量(为以后向外大量虚开制造进销数量相符的假象)、低开进价、少开金额(为了少付买票费),而向外虚开时则高开销售价格多开金额(为了多收卖票费)。

二、企业高毛利率正常情况下应该高税负,如果企业税负低于相配比的2.5%,则可能存在在三项费用中虚抵乱列费用项目的情况。

计算公式:

(本期收入-本期成本)/本期收入>20%.三

十五、实现增值税与毛利不匹配 计算公式:

实现的增值税/适用税率>本期收入-本期成本

造成实际实现毛利额小于应实现毛利额的原因主要有:

一、人为多转成本,造成少实现毛利。

二、存在低于进价销售、返利不记账、往来隐瞒、库存隐瞒等少记销售收入行为造成的少实现毛利。

三、预交或多交增值税造成实现增值税与毛利不匹配。总之,只要出现实现的增值税和实现的毛利不匹配,则收入、成本、实现的增值税三者中至少有一个是存在问题的。

十六、预提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

账务分析:

一、擅自扩大预提范围,将不属于预提的事项进行预提,如预提运费、预提工资、预提电费等,造成核算期预提费用较大。

二、人为提高预提标准,各项预提都是有标准的,要以实际发生和相关税收政策作为计提的依据,有的纳税人故意自定提取标准,多提预提费用,对不同属期的费用进行人为调节,如以很高的利率预提个人借款利息,以个人合同为依据以脱离实际的大金额预提场地租赁费等。

十七、待摊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 50万元以上

账务分析:待摊费用主要包括开办费、预付的租金、保险费、修理费等。如果待摊费用金额过大,则很可能存在企业将不属于待摊费用的项目混入了待摊费用或是自定标准形成了较大的待摊费用。如将基建支出、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摊派、集资款、捐献,以及运费、统筹费、违约金等各种杂费列入待摊项目。

例如:某煤炭经销企业,根据租赁双方的租赁合同,年初以现金一次支付山西某村民场地租赁费110万元,形成待摊费用,在全年分月摊销,经市局审核回退企业转出了该项费用。

十八、年初存在资产减值损失未作调整

指标指向:设立该指标的目的是为了监控企业乱提减值损失和汇算时不进行纳税调整的情况。账务分析: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因资产的实际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而造成的损失。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十九、资产损失异常

账务分析:资产损失是核算各类资产(包括流动、固定、无形资产)的盘亏、报废、损毁、失效等应转销处理的损失。该项损失中既涉及损失货物的真假判断,又涉及已抵扣税金的进项税是否转出及核销列支时减少应税所得是否合理等,因此对形成的损失应查清具体形成原因和处理是否正确。

十、营业外支出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

账务分析:营业外支出是核算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果该科目金额较大则可能存在应由税后列支的各种费用直接进入了营业外支出,如各种罚款、滞纳金、违约金、赞助、捐赠、各种赔款等。同时对应列入营业外支出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净损失、各种减值准备等要查看其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多列支出的现象。

十一、工业企业电力支出金额超过销售收入90% 账务分析:如果工业企业电力支出金额占销售收入的90%以上,是极其不正常的。可能存在以下情况:

一、企业很可能存在将使用本单位电表的其他单位发生的电费多抵进项。

二、该企业存在帐外经营,或隐瞒部分经营项目。

三、购进电力的用于非应税项目多抵电费。四是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停产企业转售电不计提销项的现象、停产企业为维持矿井抽水等而发生的电费、新办企业在未形成产能前的耗电等。

十二、工业企业电力支出金额小于销售收入的 0.05% 账务分析:工业企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电力支出金额只占销售收入的0.05%,则企业电力支出金额根本不足以支持正常生产,据此判断如果企业存在电力支出较小和销售收入规模较大的不匹配情况,则可能存在虚假抵扣或虚假开具的现象。

第五类 税负异常指标

税负异常类指标概述:税负直接反映了税务机关税收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果,同时也放映了区域税负是否公平,单个企业税负是否合理,因此加强税负监控和分析十分重要。税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在理论少缴税款。

二、企业长期超低税负或零税负。该部分共监控5项指标。四

十三、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现象

计算公式:商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适用税率-申报应纳税额-运费抵扣-固定资产抵扣-|(期初留抵-期末留抵)|-电费抵扣税额

工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销售收入-销售成本×95%)×适用税率-申报应纳税额-运费抵扣-固定资产抵扣-|(期初留抵-期末留抵)|-电费抵扣税额

账务分析:对每户企业理论少缴税款的计算解决了用行业平均税负进行监控导致的疑点不准确和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例如某企业毛利率是20%,税负应达到3.4%(20%×17%)左右,而税务机关对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税负监控值为1.8%,但该企业通过各种作弊手段使自己的税负始终在2.1%左右,虽然该企业实际税负较低,但税务机关始终监控不到,实际上该企业的偷税率仍在38.24%((3.4-2.1)÷3.4×100%)。对这类企业,通过理论少缴税额的计算就使其暴露在税务监管之下。

四十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检查疑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销售、应收账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十五、商业销售超过500万,工业销售超过 100万,但不实现增值税

指标指向:设立该指标的目的是为了监控有关系企业、有恶意税收筹划企业及虚抵虚开企业常年不实现税款的现象。

账务分析:一般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开业初期进货量大,所以在留抵未抵完之前没实现税款。

二、国家控制价格的公用事业企业的产品,如水、电、等长年低于进价销售导致不实现税款。

三、各种地区代理商、总经销等企业,低于进价销售主要是为了返利,区域总代理和生产厂家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其长期不实现税款也是不正常的。

四、长期或大笔出现低于进价销售形成价格倒挂,导致一个时期内不实现增值税。

五、通过库存、往来等隐瞒销售收入的情况导致不实现增值税。六、一些关系户存在明显的税收问题,但常年管理缺位,导致不实现税款。因此无论什么情况,全年不实现税款都存在着较大的隐患,难以摆脱关系户和恶意税收筹划及虚抵虚开的阴影,四

十六、增值税超低税负企业,工业和商业零售低于0.6%,商业批发低于0.07% 账务分析:我们对工业、商业零售、商业批发三大类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得出,95%的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在7%以上,95%的商业批发企业毛利率在0.8%以上。因此,正常经营的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增值税负应在1.19%以上(毛利率7%×税率17%),商业批发企业增值税负应在0.136%以上(毛利率0.8%×税率17%)。

为了增加准确性,我们把测算的低税负减半,低于减半税负的企业我们将其列为超低税负企业,当然对非正常经营和亏损企业则另当别论。

十七、所得税超低贡献率企业,工业和商业零售低于0.5%,商业批发低于0.06% 账务分析:我们对工业、商业零售、商业批发三大类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得出,95%的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在7%以上,商业批发最低毛利率为0.8%;企业费用率占毛利率的比例一般为30%-40%之间,我们按高费用率40%计算,毛利中最低应有60%是纯利,即工业的纯利率为4.2%(7%×60%),商业的纯利率0.48%(0.8%×60%),那么,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最低应为1.05%(4.2%×25%),商业批发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最低应为0.12%(0.48%×25%),对毛利率数值的采用只是按一般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的取值,个别特例企业不足以影响指标的实用性。

为了增加准确性,我们把测算的低贡献率减半,低于减半贡献率的企业我们将其列为超低贡献率企业,当然对非正常经营和亏损企业则另当别论。

第六类 抵扣异常指标

抵扣异常类指标概述:抵扣项目作为计算增值税的减项,直接影响着增值税的结果,企业为了少缴税款,往往想尽办法多抵进项,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从成本方面多抵进项,主要存在于纳税人自持收购票单位和接受虚开单位,如农产品、化工产品、建材产品等。

二、费用方面多抵进项,主要是多抵成品油、运费、委托加工费以及好找进项发票的其他杂费等。该部分共监控9项指标。

十八、理论多抵进项税金

计算公式:理论多抵进项税额=申报税额-(当期购进货物进项税额+运费进项税额+电费进项税额+固定资产进项税额)>2万

账务分析:企业可抵扣的合理进项税额主要包括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运费税额、电费税额、固定资产税额之和,如果企业申报的进项税额大于四项进项税额之和,我们就认为企业可能有多抵了不合理进项税。考虑到企业可能存在其他小的抵扣项目,我们将申报进项税额大于四项税额2万元的作为疑点。

四十九.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本期进项税额/进项税额控制额-1)*100;进项税额控制额=(本期期末存货金额-本期期初存货金额+本期主营业务成本)*本期外购货物税率+本期运费进项税额合计。

2、账务分析:纳税人申报进项税额与进项税额控制额进行比较,若申报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则可能存在虚抵进项税额,应重点核查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是否抵扣;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及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是否按照规定做进项税额转出;是否存在取得虚开的专用发票和其他抵扣凭证问题。

3、预警值:10%为检查疑点:评估时检查纳税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将外购的不符合抵扣标准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申报抵扣,结合“营业外支出”、“待处理财产损溢”等科目的变化,判断是否将存货损失转出进项税额;结合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二分析运费、银行存款等笫三方信息,判读是否虚假抵扣进项税额问题。实地检查原材料等存货的收发记录,确定用于非应税项目的存货是否作进项税转出;检查是否存在将外购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无偿赠送等而未转出进项税额问题;检查农产品发票的开具、出售人资料、款项支付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虚开问题。

十、农产品抵扣异常

(农产品收购企业的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98%,其他企业农产品抵扣超过总进项的10%)账务分析:

一、对持有和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和粮食购销企业,主要包括棉花、花生、粮食、油菜籽食品加工、酿酒、畜禽屠宰等,如果农产品抵扣税额超过总进项税额的98%可能存在企业利用收购票虚抵进项的可能。

二、对使用农产品作为原辅材料或添加剂的工业企业,农产品抵扣比例超过全部进项税额的10%的要进行详细检查,有无使用收购票虚抵的现象。五

十一、运费抵扣额超过销售收入的2% 账务分析:各种商品的吨公里运费都有比较固定的价格,网上可以随时查出,虽然有一定的波动,但不会太大,对运费抵扣额占到销售收入2%以上的企业,其运费金额一般超过了正常范围,应予以检查。

十二、农产品抵扣税额增长比例高于销售收入 增长比例。

账务分析:对自己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和从外部获取农产品普通发票进项的一般纳税人,如果农产品抵扣税额增长比例高于销售收入增长比例,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不同步,都要查明农产品抵扣税额增长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的真正原因,要结合实际分析其购销存数量的真实性,判断企业是否存在利用收购发票多抵进项和向外虚开的现象。

十三、成品油抵扣超过总进项税额的10% 账务分析:成品油作为一种运输燃料,除专业运输企业以外,其他企业耗用一般较小,如果其抵扣税额超过总进项税额10%以上,其抵扣成品油的总金额就较为异常,应予以检查。

十四、商贸企业进销税率不一致

账务分析:商贸企业进销税率不一致,即购进13%税率货物占全部进项的比例超过50%以上,销售17%税率货物占全部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0%以上。

如果商贸企业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中13%税率的占到50%以上,说明购进货物以低税率货物为主,但该企业销售时17%税率的货物占到50%以上,这说明该企业销售货物以高税率货物为主,这样企业购销品种上就存在明显的不匹配现象,据此判断企业可能存在利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取得普通发票抵扣进项税额,通过委托加工业务(或虚拟委托加工)来销售17%税率的货物,以达到虚抵进项少缴税款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目的。

十五、有在建工程又有留抵税金

账务分析:有在建工程的企业,其工程材料往往与生产经营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一个帐内核算、在同一仓库存放,很容易混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在建工程领用材料的进项税进行了抵扣。

二、在建工程领用材料摊入生产成本。

三、基建发生的工资、运费、利息等在生产经营费用中列支等现象。四是将部分土建以购进固定资产的名义进行抵扣。因此,凡有在建工程的单位均应对其详细检查。

十六、固定资产大额抵扣,导致当期不实现增值税

账务分析:按照政策规定,企业购进的生产设备及运输设备等是可以抵扣的,但土建部分是以及非生产用固定资产是不能抵扣的,因此有大额固定资产抵扣的企业要详细检查。

十七、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抵扣超过总进项的40% 账务分析: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没有与金税系统联网,且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防伪也没有专用发票严密,有些企业就利用进口专用缴款书虚抵进项,因此对企业用进口专用缴款书抵扣税额超过总进项税额40%的企业应引起重视,说明该企业经营的商品或消耗的原料从国外进口占比较大,应引起重视。

第七类 其他异常

其他异常类指标概述:我们将前面六项指标不能包含的指标归类为其他异常指标,该类指标目前共监控两个指标其中重点指标3个。

五十八、一般纳税人增票异常

账务分析:按正常规律,一般纳税人经营情况大部分时间是正常说的,出现销售波动时要求增票也是合理的,但企业在一个月内出现三次增票且增票总数超过240份(平均每次超过80份),我们就认为企业经营波动太大,不符合经营常理,应对企业进行检查,防止虚开后突然注销以及走逃。

十九、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账务分析: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工业30%商业120%(含)以上检查重点:一般会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查看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等科目。

十、客户离散度异常

指标指向:设立该指标的目的是为了监控企业虚假交易和虚开情况。

监控指标 篇3

【关键词】预警指标;识别与评估;标准值;监控

一、引言

现阶段,全面风险管理在国有企业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其中的风电企业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高速成长,企业重心渐渐从项目开发、工程建设转移到生产经营和风险管理上来。而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环节,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设立与监控既是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成果体现,也是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与基础。鉴于其重要性,对其分析与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的重视。

二、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设立

1.重大财务风险识别与评估

作为风险预警指标设立的首要工作,风险识别与评估应做到全面和公正。风电企业财务核算内容与程序与一般企业有所不同,故其财务风险与一般企业有很大差异。例如,风电企业应收账款分为两部分:一是标杆电价收入;一是电价补贴收入。前者回收期较短,一般为一个月;后者回收期稍长,平均为一个季度。因此,风电企业可以将应收账款回收风险评估为低风险,可不设立相关风险预警指标。但是,如“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这类风险指标,反映得是日常风电销售取得的经营现金收入对流动负债的偿还能力。风电场前期投入非常的巨大,80%依赖银行借款,另由于风力发电收入虽然可收回周期较短,但由于受风力不稳定或弃风的影响(由于风场当地电网设备接纳和传送能力不足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在无故障并且风力正常的情况下仍然无法正常运行的现象),营业收入呈现波动大甚至大幅减少的现象,可能造成现金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此风险应当被认定为重大风险,相关指标应列入重大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2.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设立应关注不同业务领域指标的有机结合

风电企业目前普遍采用的度电利润、度电成本指标,反映得是平均每度电的盈利状况和发生的成本,是财务利润指标与生产指标的有机结合。同理,鉴于人力资源成本作为风电企业较为重要的经营成本,应设立人均利润指标,主要反映在一定时期内风电场平均每人实现的利润额,是人力资源和财务利润指标的有机结合。以上述指标为基础设立的风险预警指标,将有效地从生产、人力资源利用和企业盈利能力多方面进行风险监控,是较为综合的风险预警指标。

3.合理设置风险预警指标的临界标准值

风险预警指标设立完成后,下面的工作是设置风险预警临界的标准值。风电企业预警指标一般分为3个预警临界点,即绿色安全区、黄色预警区和红色紧急预警区。每个对应的临界标准值的设置应符合风电企业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实际监控需要。标准值范围应设置合理有效,定得过松,起不到预警的效果,定得過紧,则脱离了风险承受实际,造成了后续实施风险应对措施所耗资源的浪费。

三、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运行监控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设立后,风险指标运行预警机制正式启动。实际运行值在触动预警指标临界值时,风险预警会自动提示,各相关部门及管理层及时启动提前预设的风险防范措施预案,减少或消除可能发生的各项风险。在此过程中,实时运行信息的收集、指标预警分析及防范措施实施成为关键控制环节。

1.实时运行信息的收集与指标预警分析

风险指标实际运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指标预警分析不仅需要被监控单位及时上报运行情况,而且更需要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管理部门(一般为财务部),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帮助风险主管部门(一般设在审计部或风险部)共同完成风险预警信息的对比、分析和判断工作。本阶段工作以财务部门和风险主管部门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为关键控制环节,通过准确的信息传递、专业判断和总体平衡实现风险预警及时准确地启动。

2.正确预设风险防范预案,及时减少或消除风险

风电企业在风险识别和评估阶段,已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风险防范预案,各项指标一旦触及预警值,相应的预案立即启动。例如,风电企业初期风电场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约80%的资金缺口需要借款填补,需偿还的本金和定期支付的借款利息成为较大的债务风险。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债务偿还指标作为风险预警指标时,风险主管部门应针对黄色和红色预警级别,分别制定风险防范预案。可以在黄色预警时,收紧各项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红色预警时,考虑实施改变筹资渠道,降低财务杠杆等项措施。

3.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不断修正与完善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设立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应根据运行监控效果和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修正。众所周知,风电企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造成某一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不能准确或灵敏地反映所监控对象时,需要变更风险预警指标;或是一段时期的监控效果显示某一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临界标准值已不再具有警示作用,需要进行调整,风险主管部门应及时会同财务部门对指标或临界标准值进行调整,使之与风险预警功能相匹配。

综上所述,风电企业由于其行业特殊性,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设立与运行监控程序和其他类型企业有所不同,特别是在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和调整上差异较大,我们应予以重点关注。我们相信,随着风电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规范化水平地不断提升,财务风险指标的预警作用将更加有效地发挥。

参考文献:

[1]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企业风险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6).

土石坝渗透比降监控指标研究 篇4

局部破坏是引起土石坝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坡前长期壅水后, 在边坡内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渗流。此时, 土体自重、渗流力和坡面径流的下拽力是局部稳定的不利因素, 而无粘性土由于抗剪强度较低, 稳定渗流时, 下游边坡出逸点以下部位极易发生局部破坏[1~2]。一般来讲, 局部破坏是因为集中渗流和较大的出渗坡降使得地基或者坡面发生局部渗流冲刷或渗透变形。在边坡上表现为坡脚处的渗透变形或浸润线以下部位的边坡表层土体的滑移坍塌。继续发展, 则会进一步侵蚀边坡, 形成更大的破坏, 从而使边坡失稳[3]。

目前对渗透坡降预警指标的研究较少, 本文选取某心墙土坝进行研究, 在设计洪水位下进行心墙渗透系数的折减, 在折减过程中, 下游坝坡逐渐发生渗透破坏, 从而设定了渗透比降监控指标, 指导大坝安全运行。

1基本原理

1.1 渗透比降理论计算

在心墙防渗体失效过程中, 下游坝脚处的渗透坡降不断增大, 当其超过允许值时可能在下游坡脚处发生流砂、管涌等局部渗透破坏[4]。根据谢塔可夫斯基提出的近似公式:

(1) 沿渗出段出口坡降为:

式中m2为下游坝坡溢出处的边坡系数, h0为浸润线溢出处的高度, y为所求渗透坡降点处的高, H为下游水位高度。

(2) 沿地基段坡降为:

式中x为距离坡脚处的距离。

1.2 Geostudio软件介绍

Geo Studio软件是由加拿大GEO-SLOPE国际有限公司开发的, 其中SLOPE/W是以极限平衡法为计算原理, 专门用来进行边坡稳定分析的, 它嵌套了Ordinary, Bishop, Janbu, Morgenstern -Price, Spencer和GLE分析方法。 该软件对求解问题的定义操作简单, 能准确、快速地利用不同方法求解出最小安全系数和最危险滑动面。Seep/w模块进行大坝典型断面的渗流稳定分析。能够用于研究土石坝饱和条件、非饱和条件下边 (规) 坡和其基础内的水运动或孔隙水压力分布情况等, 进而求出渗流场、浸润线位置和渗流量;利用Seep/w模块还可以进行稳定边 (坝) 坡下的瞬态分析研究。利用其强大的综合计算功能可以分析简单渗流问题, 也可以分析复杂的渗透问题, 其结果还能用图形可视化, 使人一目了然。目前在分析和设计岩土工程、水利工程、矿业工程等领域己有广泛的应用。

2实例分析

2.1 工程背景

如图1 所示, 某粘土心墙坝, 坝顶高程为139.2m, 校核洪水位为138.8m, 设计洪水位为136m, 死水位为108m, 大坝防洪限制水位为126.4m, 兴利水位为131.5m, 大坝上游坝坡坡度为1∶3.5, 下游坡度为1∶2.75, 坝顶宽度为8m。心墙网格尺寸为1m, 坝壳和坝基的网格为2m, 心墙为粘土, 坝桥为砂砾料。材料参数见表1。

2.2 模拟正确性验证

如图2 所示, 模拟库水位为131m时的土坝渗流场, 得到了浸润线, 浸润线通过心墙后陡然下降, 说明心墙防渗效果明显。如表2 所示, 将计算得到的浸润线数据与实测值进行比较, 绝对误差为厘米级, 符合工程精度要求, 可以满足后续分析要求, 结果可信。

2.3 理论渗透比降限值

由渗透比降计算公式可以分析得出, 渗透坡降随水位升高而增大, 所以取正常运行工况下的最高水位设计洪水位进行分析, 这样的设计偏于安全。见表3、表4, 坝坡溢出处取容许渗透坡降经验值, 由于坝坡的渗透系数为0.015cm/s, 偏于安全考虑, 所以取0.2 作为坝坡溢出处的渗透比降允许值。由于本工程为Ⅰ级工程, 偏于安全考虑, 坝脚处允许渗透比降取0.3。允许渗透坡降取自《水力水电工程地质勘查规范》。

2.4 渗透比降监控指标确定

如图3, 本研究利用Geostudio软件的seep模块模拟了试验中的水位为136m时稳定渗流场。计算结果表明上游高水位的堤坝的稳定渗流浸润线较高, 下游边坡出逸点位移也偏高, 出逸处以及下游边坡中的渗透坡降都较大。边坡下游出逸位置附近至坡脚等势线较密, 易发生局部失稳。

分析坝脚渗透坡降计算结果表5, 下游坡脚的渗透比降最大值为0.21, 式中低于允许渗透比降0.3, 即坡脚不会发生渗透破坏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下游的水头边界与工程中的实际构造不一样有关系) 。当心墙渗透系数达到2.6x10-1m/d时出现下游坝坡溢出, 当渗透系数达到5.88x10-1m/d时, 渗透比降超过选定的允许值, 坝坡可能出现局部渗透破坏, 此时应对坝坡采取措施处理并加密监测。

如图4, 取超过允许值时的渗透系数为局部破坏监控指标, 计算此渗透系数下对应各水位的浸润线值, 得到即将发生局部破坏时的浸润线和库水位关系曲线, 即局部破坏监控指标。分析渗透系数监控指标对应的各水位时的浸润线, 将此时的浸润线作为坝脚和坝坡溢出处发生局部破坏的监控指标, 做出水位与浸润线监控指标曲线。划分为破坏、危险、安全3 个区域。

3结论

(1) 本研究通过对土石坝的局部破坏进行研究制定出了某土石坝的红色和黄色渗透坡降监控指标;

(2) 在土石坝运行过程中, 通过渗压管监测数据和库水位监测数据可以判断出大坝目前的局部渗透稳定状况, 并及时进行灾害预警, 减少损失;

(3) 由于土石坝的材料分区以及运行状况非常复杂, 本研究的模型假设有一些方面存在不足, 指标设定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需要通过现场巡检等方法进行验证。

摘要:基于非饱和稳定渗流, 应用Geostudio软件, 对土石坝内部的渗流场进行模拟。通过对心墙的渗透系数的折减, 分析土石坝下游的渗透比降变化, 并结合规范分析, 得出土石坝渗透比降监控指标, 以指导大坝安全运行。

关键词:土石坝,渗流,渗透比降,监控指标

参考文献

[1]毛昶熙.渗流计算与分析控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3.

[2]马海涛, 吴永锋, 王云海, 等.尾矿坝浸润线的坝面快速观测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1) :31-34.

[3]卢玉林, 陈晓冉, 王丽, 等.渗流作用的深基坑两级边坡稳定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5 (1) :295-301.

监控指标 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企业对于信息资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现在,电网公司为了提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建设了许多信息系统,如营销、生产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规模较大,各类业务应用的特点清晰、专业,实现的技术路线也千差万别,如何对复杂度、差异度、专业度如此之高的业务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控成为电网企业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业务系统监控的关键是建立一套统一的业务系统指标模型。

1 研究背景

对设备或软件运行情况的监控一般采用2种方式:有代理和无代理方式。有代理方式一般通过在被监控的设备或软件中安装插件,以代理的方式来采集运行数据;无代理方式一般通过标准协议与被监控设备或软件通信,实现运行数据的采集。业务指标监控系统对设备、软件的运行监控采用的是基于标准协议的无代理方式。如果对业务系统的运行和应用数据监控也采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无代理方式,可以为统一监控技术路线打下基础。

SNMP被网络设备、主机甚至中间件等支持,主要应用于综合网管系统,目的是探测和管理网络上的设备、服务等软、硬件,发现其异常的情况或对其进行控制。它由一组网络管理的标准组成,这些标准包括应用层协议(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数据库模型(Database Schema)和数据资源。

通常,在一个基于SNMP的系统中,有许多资源,如设备、软件等被管理,而且每个被管对象都可以被一个或多个管理端所管理。每个被管理对象上运行一个软件,这个软件被称为SNMP代理(SNMP Agent)。SNMP代理通过SNMP向管理端发送信息。一般情况下,SNMP代理发送的信息主要是变量。管理端通过GET、GETNEXT和GETBULK等相关的SNMP命令获取信息,或者是SNMP代理没有被调用或访问,使用TRAP或INFORM等相关协议发送数据。管理端也可以发送配置更新或控制的指令,通过SET协议命令发送到被管对象的SNMP代理上,从而实现对被管对象的控制和操作,达到主动管理系统的目的。配置和控制命令只有当被管对象发生变化,比如网络设备上的路由配置、中间件的性能参数等需要修改的时候使用。而使用监控命令则通常是常规的日常工作。可以通过SNMP读取或修改的变量都是以层次的方式进行组合,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MIB)则定义了这些信息和其他元数据(例如变量的类型和描述)的类型。

2 指标模型

为了保证业务系统的健康运行,促进业务系统的使用,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必须对业务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了解业务系统的状态,发现和解决问题。

业务系统监控的基础和关键是业务系统的指标模型。合理的指标模型能够准确、充分地反映业务系统的情况,为业务系统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支撑,提高信息系统运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运营的成本。

参考其他系统的监控指标,如Web Logic、Windows系统等,提出了业务系统的运行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响应时长、健康运行时长、在线人数、日登录人数、连接会话数、数据库表空间总使用情况、服务器CPU平均使用情况等。它们反映了业务系统的运行情况,如系统已经稳定运行了多长时间,最多有多少用户使用系统,系统对服务器和数据库的压力有多大等。

运行指标只能反映系统的运行状态,不能反映业务系统中核心业务逻辑或流程的运行和使用情况,因此在运行指标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业务系统的业务指标。业务指标主要指反映业务系统业务水平情况的指标,不同的业务系统有不同的指标内容,反映该业务系统特有的核心的业务逻辑,例如投资管理的累计项目总数,协同办公的公文处理数、档案条目数,生产管理的日工作票数、日操作票数等。

在这2类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评分模型。这个评分模型可以根据每个业务系统的实际情况,为运行指标和业务指标赋一个权重。这样,为每一个指标点设置了分数点,根据业务系统每个指标的指标值计算出一个分数,然后统计出总体得分。这个总体得分反映了该业务系统的总体情况,包括运行情况和业务实用情况,为从总体上掌握一个业务系统的运行情况提供了基础与依据。

这2类指标和评分模型共同作用,准确、全面地反映了业务系统的运行情况,为运维人员和领导发现问题,促进系统实用提供了基础和依据。运行指标和业务指标2类模型共包括了85个指标,覆盖了所有业务系统的各个方面。当指标模型建立后,根据SNMP标准的要求,需要对指标模型进行固化,只有固化在MIB中,以对象标识符(Object ID,OID)的形式存在,才可以被SNMP代理识别并被管理端访问。

3 MIB设计

MIB是被网络管理协议访问的管理对象数据库,它包括所有可以通过SNMP代理被管理端访问或者设置的变量。MIB是数据对象的集合,代表网络中所有可以管理的资源,如硬件、服务等。每个MIB对象一般是一个数据变量,它代表被管理对象的某一个方面的信息。

要实现基于SNMP对业务系统进行监控,首先需要完成监控数据MIB的定义。从MIB定义、申请注册、通用性、安全性和扩展性的角度来考虑,将国家电网公司的私有MIB的根节点定义在MIB节点(.iso.org.dod.internet.private.enterprises),对象标识符为.1.3.6.1.4.1的节点之下。该私有节点的定义如下:

MIB节点:.iso.org.dod.internet.private.enterprises.sgcc

OID:.1.3.6.1.4.1.3333

今后所有需要扩展的定义都将在此根节点下进行,最终形成一个树形的层次结构。对业务系统的监控从应用的角度来考虑,将对十大业务系统的监控定义的根目录放在以下节点:

MIB节点:.iso.org.dod.internet.private.enterprises.sgcc.ITbusiness.KPI

OID:.1.3.6.1.4.1.3333.1.1

每个业务系统的关键运行指标都以这个节点为父节点,并按国家电网公司信息系统十大业务、每个业务包含的各个应用系统分别定义需要监控的KPI节点。

以财务管理系统为例,其节点如下:

MIB节点:.iso.org.dod.internet.private.enterprises.sgcc.ITbusiness.KPI.fico.erpfico

OID:.1.3.6.1.4.1.3333.1.1.1.1

以上节点代表的是ERP财务管理系统,财务管控系统的节点如下:

MIB节点:.iso.org.dod.internet.private.enterprises.sgcc.ITbusiness.KPI.fico.ficos

OID:.1.3.6.1.4.1.3333.1.1.1.2

这2个系统相关的应用系统监控指标就定义在类似于以上节点树的叶子节点上。

通过以上方式的定义,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十大业务应用下所有业务系统的运行指标和监控指标的固化,以后无论是添加一个业务系统,还是添加运行指标和业务指标,都可以很方便地维护这个树形结构。这样既实现了目前监控的需要,又方便了以后MIB的拓展,方便了各类应用监控指标的统一定义。

4 SNMP Agent设计

SNMP代理(SNMP Agent)可以是一种硬件设备,如主机、交换机、网桥、路由器和集线器等,也可以是一个软件服务,如net-snmp等。这些设备或服务上的SNMP代理都必须能够接收来自管理端发来的命令信息,并且这些代理的状态也必须能够被管理端监控。SNMP代理响应管理端的命令请求进行相应的操作,也可以在没有请求的情况下向管理端发送信息。

业务系统监控的SNMP代理架构如图1所示。

该代理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OID请求响应,负责响应客户端发过来的OID请求,并将该OID对应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2)OID采集逻辑标准定义管理,负责定义每个OID数据采集的逻辑,如调用API获取该OID的数据或者在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中执行SQL获取数据;

3)业务数据源定义管理,负责管理每个业务系统的数据源,如API访问的路径、数据库访问的URL、用户名、密码等;

4)通用指标数据获取模块,负责通过调用业务系统提供的API获取相应OID的数据;

5)通用数据库查询模块,负责通过在业务系统的数据库中执行查询SQL获取相应OID的数据。

在这些功能模块的上层是SNMP代理的通信标准。这个通信标准保证了任何一个标准的SNMP客户端,只要了解了业务系统SNMP代理的地址、团体名,就可以基于SNMP发送命令请求,以获取相应OID的数据。

业务系统的SNMP代理准确地说是一种SNMP服务,它不直接部署在业务系统,即被管对象上,也不是业务系统的一个组件。这个服务只负责维护业务系统所有指标数据的OID、获取方式,这种获取方式可能是一个数据库查询的语句或者一个可以调用的接口方法等,以及处理来自客户端的SNMP请求。因此,虽然按照SNMP的通用叫法,这个模块被称之为业务系统的SNMP代理,但是基于这个模块实现的监控系统依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无代理的监控方式。

5 结语

本文根据电网公司业务系统的实际情况,参考其他成熟系统的监控指标,提出了电网公司业务系统的监控指标模型,包括运行指标和专业指标,从2个方面全面地反映业务系统运行和使用情况。然后,基于SNMP将这些指标固化到MIB中,从而既满足了指标定义的统一和监控的需要,又方便了以后指标的扩展。

在业务指标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套评价模型和业务系统指标监控系统,为采用SNMP无代理方式监控业务系统打下了基础,方便以后与其他监控系统一起组成统一监控平台,对提高运维人员的效率,促进业务系统的实用化水平,提升应用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电网公司通常存在大量的业务系统,这些业务系统规模较大,应用特点清晰、专业,实现的技术路线千差万别,因此如何对这些业务系统进行统一的监控就成为电网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研究SNMP协议的标准、实现技术和探测方法,对基于SNMP的业务系统指标模型和监控系统进行研究,最终实现了基于SNMP的业务指标监控系统,为统一监控技术路线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提高业务系统的使用水平和运维人员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SNMP,业务指标,模型,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宋宇澄.电力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J].电子技术,1996(11):10–12.

[2]刘澜涛,李淼,高福祥.基于SNMP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网络,2009(1-2):101–103.LIU Lan-tao,LI Miao,GAO Fu-xiang.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on SNMP[J].China Education Network,2009(1-2):101–103.

[3]安晓嵘,李孝安.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中SNMP Agent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11):1565–1568.AN Xiao-rong,LI Xiao-an.The Research o f t h e S N M P A g e n t i n t h e N e t w o r k Management System[J].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2006(11):1565–1568.

[4]曾自怡.SNMP协议在电力通信电源远程监控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信息化,2010,8(3):79–81.

[5]吴晓葵.利用SNMP获取网络资源信息[J].现代电子技术,2004(16):45–48.WU Xiao-kui.Get Network Resource Information Using SNMP[J].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2004(16):45–48.

监控指标 篇6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电力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后的运行监控[1,2,3,4,5]是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如何使信息系统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健康稳定的服务并做好信息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是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的第一要务。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按照“指标体系化、工具自动化、 工作常态化、管理标准化、队伍专业化”的总体思路推进信息系统运行监控分析能力建设和运营监控的专业化,对加强日常监控管理,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电力信息系统监控水平提升的研究背景

按照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2014年重点工作中对监控分析规范化、精细化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使监控工作能更加高效地开展,现将工作开展中的问题总结如下:

1)调度监控指标梳理不全面。目前梳理的监控指标不能完全反映系统运行状态;没有对监控指标定义规范的告警级别;个别监控指标设置阈值不合理,导致报警信息频繁,不能提供有效的预警信息。

2)监控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指标管理规范和保鲜机制,没有建立相应的科学管理流程,人员职责、工作内容划分不清晰;工作人员职责不清,监控结果报送流程复杂,监控工作标准及指标制订规范缺失。

3)监控技术手段不足。目前主要的监控工具为H3C网管,存在对软件产品监控指标设置不合理、大量重要指标无法监控、外网没有有效的监控工具、部分监控系统无声光电告警、手工巡视实时差等问题。

4)监控人员短缺,个别员工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目前监控班3名监控员中没有中间件、网络、 存储及光纤设备等方面的技术人才,现有监控人员对中间件、网络、存储及光纤等监控内容的运行指标了解不够深入,不具备提供有效监控指标的能力,也不具备对监控指标后期的统计分析、持续优化的能力。

2电力信息系统监控水平提升的主要做法

2.1完善监控内容,建立调度监控指标体系

信息系统调度运行监控指标体系[2,3,4,5]的监控内容涵盖网络、主机、中间件、数据库、应用系统、存储和光纤设备以及安全方面,监控指标的梳理主要从这7方面进行。

梳理根据现状及实际要求进行,通过详细梳理各类设备、应用、中间件、数据库等运行监控指标,确定指标的监控内容、监控阈值、监控方式、监控周期、 报警方式、告警等级等内容,建立起完备的信息系统运行监控指标体系。

目前已梳 理并监控 小型机86台、PC服务器497台、数据库实例135个(包括6个容灾数据库)、 监控存储系统12个、中间件109个、安全监控系统18套,制定各类监控指标158项,其中运行类指标49项,安全事件指标109项。158项监控指标中可以实现自动监控的有135项,其中运行类指标26项, 安全事件109项。当前系统的监控内容与指标情况如表1所示。

2.2规范管理流程,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

制定信息系统运行监控管理办法,对管理职责、 监控申请、监控审核、监控执行、统计分析5个方面进行了规范;提出了具体的运行监控管理要求,明确各方管理内容和责任,规范监控活动。

编制信息系统标准化监控手册,规范信息系统日常监控工作的工作内容,对信息系统告警管理、日常监控要求、监控内容、监控标准及紧急缺陷和抢修等相关内容进行了规范,确保日常监控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保证信息系统及设备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建立运行监控指标管理流程,对指标申请、变更、执行、取消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对监控指标内容持续优化和调整,使各个指标更加有效地发挥监控作用,真实反映出系统运行状态。

开展常态化统计分析工作,对信息系统监控告警情况、缺陷处理情况、设备状态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统计分析报告,定期通报统计与分析结果。

2.3优化监控方式,提升自动化监控水平

目前监控方式分网管监控和人工监控2种,由于人工监控存在效率低、发现问题不及时的隐患,为优化人工监控方式,研究开发了OEM自动化监控系统和自动化监控短信告警系统。

2.3.1OEM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

OEM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了一体化监控,故障预警及时准确,系统具有较高的易用性和管理性。

1)一体化监控。根据不同的监控模版,组合使用实际环境下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并根据制定的监控指标(包括单个实际生产环境指标 ) 与阈值进行设置,实现了Oracle Applications和Database等目标的开箱即用系统监控。

2)智能化监控。充分利用监控设定,自动化地设定增加目标到正确的管理组,所属组的以角色管理的特权将被自动应用到目标,并且自动被包括到适当的事故规则中。

3)人性化告警。对不同类型的目标进行分组管理和授权(当前系统分了3类组,分别是主机组、 中间件组以及数据库组),对各类组又进行细化分组 (例如38套重要系统组,营销组等系统组),每个组在意外事件规则中都添加引用,实现告警信息的有针对性批量管理,并结合自动化监控短信告警系统,采用5×8 h和7×24 h 2种模式发送给指定的联系人。

4)拓展指标监控体系。对于部分无法配置监控的指标可以采用度量扩展的方式,使用Perl和SQL语句实现部分特殊指标的监控,增加自定义指标,实现指标监控全覆盖。

2.3.2短信和邮件告警系统

通过使用短信和邮件2种告警方式实现了告警的及时通知和快速处理,提高了监控效率,缩短了告警处置时长,实现了信息系统的调度监视能力的提升。

1)邮件告警。把监控人员在问题判断过程中所需的关键信息,包括系统的负责人、服务器的机房位置、系统IP、系统名称、严重性、错误信息及链接、操作系统类型等,通过邮件告警发送到监控人员邮箱, 加快监控人员了解告警系统的当前状况。

2)短信告警。告警产生后,根据短信联系人,采用5×8 h和7×24 h 2种模式派发短信告警,快速地通知到相关联系人;当有新的业务需求时,该控制台还可以在服务器中自动生成短信脚本,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对告警进行入库处理,为后期数据分析做基础。

2.4组建专业队伍,提升监控分析水平

系统监控工作组主要包括综合管理组和日常监控组,这2个工作组相互配合完成系统监控管理相关工作。综合管理组和日常监控组的职责分工如表2所示。

2.5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员工梯队建设

1)通过传帮带,帮助新员工尽快熟悉工作内容; 建立师徒关系,帮助新员工掌握工作技能。每一个优秀的老员工负责指导2名新员工。

2)定期组织组内学习,提升员工技术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并聘请资深技术顾问给予指导。

3)制定考核机制加强对人员的管理,例如,每月对外聘人员进行技术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通报给合作单位。

3电力信息系统监控水平提升研究的实施效果

信息系统监控班成立后从以上5个方面开展了班组建设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

1)制定了有效地运行监控指标体系,实现监控范围全覆盖。通过信息通信调度运行监控指标体系的建设,实现了从无监控标准的松散监控模式到“统一组织、统一流程、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集中管理模式转变。配套系统覆盖省公司本部、6个地市公司、9个直属单位、80个县单位,监控设备总数达3 114台(其中网络设备2 560台、主机设备553台、 安全设备180个、数据库83套、内网终端14 900台), 信息系统使用人数最高达46 256人,提高了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对信息通信系统运行状况的掌控能力。

2)编制标准化监控工作手册,规范日常监控工作。通过标准化监控工作手册的编制规范了监控告警管理、监控工作流程管理和缺陷处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了监控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了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的整体服务水平,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从多专业多维度对监控内容和监控指标进行细化和分工,并借助综合网管、安全管理、桌面管理、机房环境监控以及专项监控系统的技术支撑实现了网络设备、主机、数据库、 中间件、安全系统、存储与容灾、基础设施、机房现场环境的集中监控,监控模式由原来粗放式的分散监控模式转变为更加集中、更加精细的统一监控模式; 自开展标准化监控以来,平均每天处理告警300个左右,为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创造了更高的管理效益。

3)优化监控工具,提高监控及时性和准确性。 通过自动化监控工具的研究,建成了专门针对数据库、中间件的专业监控系统,实现了135个数据库实例、109套中间件共36项指标的自动化监控。日常巡视时间从原来的一到两周提升到现在的10 min, 大大提高了监控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4)经济效益显著,节约了人力成本。原来各业务管理分散,运维人员既要做系统维护员又做系统监控员,一个专业往往需要配备多名人员,即使这样还常常监控不到位。实施集中监控工作模式以来,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将网省集中部署的业务系统统一纳入调控中心集中监控,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2014年1月至9月,调控中心共发现告警1 977次,派发缺陷单334个,对其中186个问题进行了预警;集中监控的应用避免了186个问题的发生,平均每天减少人工巡视82项(次)。

5)常态化开展指标保鲜工作。与系统建设统一步调,建立指标保鲜的常态工作机制,完善优化已经形成的标准;依据各系统平台运行状态或环境对监控指标体系不断进行调整,维护监控指标体系的先进性和正确性。目前已建立指标管理流程和月度例会长效沟通机制,通过标准化流程规范了指标管理工作,实现了指标调整工作的在线记录以及在月度例会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确认机制。

4结语

文章以信息通信监控系统稳定运行为研究目标, 结合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系统运行监控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建立信息系统运行监控工作标准和信息系统监控指标体系的研究框架,研究了该框架下信息系统运行监控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和监控指标体系的建立,并在实践中实现了信息系统运行监控工作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摘要:文章按照“指标体系化、工具自动化、工作常态化、管理标准化、队伍专业化”的总体思路研究推进信息系统运行监控分析能力建设。对信息系统运行监控内容进行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调度运行监控指标体系;优化指标监控方式,研究开展指标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开发;规范运行监控指标日常管理流程,形成常态的运行监控机制;同时,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监控队伍,提升对运行监控指标的统计分析与持续优化能力,使运维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解决系统出现的问题,提高信息系统的可用性及运行率。

监控指标 篇7

实物指标复核至今无讨论文献,笔者对实物指标复核的概念界定是:在征地移民实施阶段,实物指标复核小组以移民规划设计中实物量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工程实际影响区涉及的实物指标数量、类型以及权属人界定进行复核,以确定实际征地补偿投资额。实物指标复核质量是指根据实物指标的实际状况,按照规划设计的要求,对工程实际影响区涉及的实物指标数量、类型以及权属人界定进行复核,公允地反应实物指标的实际情况。

就水利工程征地移民而言,质量监控是进度监控和投资监控的基础,而实物指标质量监控是移民征迁安置实施的重要内容(包括土地、房屋、基础设施、附属物、果树、林木等地面附着物和电力、通讯、交通、工矿企业等专项设施的数量及权属界定等)和关键环节,其复核成果是征地移民补偿投资的重要依据[1]。目前,实物指标复核的质量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主要的问题是:对移民心理动态没有正确及时的把握,导致实物指标复核遭到移民的消极抵制而影响进度;另一方面是实物指标复核的质量监控缺乏规范化操作流程,使得本就无较多经验可借鉴的征地移民活动缺乏科学的指导,复核质量无法保证。

移民监理对实物指标复核的质量监控,不仅要按照监理合同的要求,协助、监督实施单位的实物指标复核,还要协调处理诸多业主、实施单位与移民之间以及移民间的冲突等现场问题[2]。由于在监理对象、工作内容上的特殊性,征地移民监理在进行质量监控中不可能像工程监理那样,具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标准。移民监理的规范化操作当然不可能照搬工程监理的操作模式。征地移民涉及的内容复杂,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其中最重要的是广大农村移民的切身利益。如何较好地处理实施机构与移民、移民与移民之间存在的问题,是征地移民监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实践操作中征地移民监理主要运用协调的手段,解决征地移民中存在的问题,凭借的是移民监理的个人经验和能力,缺乏理论指导和规范化操作流程。不容置疑,对于移民心理的正确把握,并充分利用移民心理的积极因素,消除、疏导消极因素,对于制订实物指标复核质量监控规范和执行是大有裨益的。

通过对移民心理动态及其对实物复核质量监控的影响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对实物指标复核进行质量监控,为移民监理规范操作流程的建立奠定基础。因此本文就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实施阶段实物量复核的相关问题,结合移民心理动态及其对质量监控的影响,从移民监理的角度探讨实物指标复核质量监控的操作规范。

2 移民心理动态及其对实物复核质量监控的影响

移民的心理动态包括追求公平心理、抱有侥幸心理及感染和从众心理,其内容及对实物复核质量监控影响的分析具体如下。

2.1追求公平心理及其对实物复核质量监控的影响

在实物指标复核实施过程中,大多数移民期望得到公平的补偿。就实物指标复核而言,移民要求在实物指标的种类、数量和权属界定方面,能体现公平性。移民追求公平的心理暗含着相互之间项目补偿的攀比性,有的对补偿期望值过高。总体来讲移民对公平的期望是千差万别的,不可能近乎一致,移民个人往往把自己的情况与那些被他认为在其参考群体中占优势的人相比,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没有得到公平待遇。

在实物指标复核质量监控的操作中,由于实物指标的复杂性和实物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性,有些项目或类型没有纳入初步调查,若不补充复核,很容易挫伤移民的积极性,并由此产生不公平的想法。例如,对于多年期的果树而言,其挂果到成果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如果不对果树按成长期进行细分,只是按照初步设计阶段的调查登记成果进行补偿,移民很容易产生不公平感[3]。再如,在工程初步设计调查阶段登记的是小树补偿标准,而在实施阶段,小树已达到成材树补偿标准,如果不按实际补偿,势必带来矛盾。因此,在实物指标复核的质量监控过程中,应考虑某些实物指标的变化规律,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对实物指标复核进行界定,作为物权人的移民应参与复核小组,复核结果应获得移民的签字认可并及时进行公示,这些都有利于消除移民的疑虑,使移民获得公平感。

2.2 侥幸心理及其对实物复核质量监控的影响

移民对实物指标的复核抱有公平期望和平均主义的价值观,希望公平地分得征地补偿利益,但又存在实际利益的驱动而期望获得更多或相对较多补偿的侥幸心理。

在前期实物指标调查工作中如果存在漏项,移民因认为自己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为此会找出种种借口,把不属于补偿之列的项目也要求补偿,例如有的移民为了补偿而在征迁区域内临时搭建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抢种农经作物及果树林木等,以期侥幸获得更多补偿。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矛盾。如果补偿,一些移民会认为,这些问题之所以得到解决是由于群众施压和政府妥协的结果,只要大家集体上访或者做出一些向政府施加压力的举动,政府就不得不给补偿。这部分人不以国家征地移民补偿制度、法规和有关规定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总认为国家的钱可以多争取点,抱着自己闹了即使得不到好处至少也不会因此失去什么的侥幸心理,这些情况的发生在征地移民实施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在实物指标复核的质量监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监控,明确复核基准期,明确实物补偿项目的类型、数量(面积)、权属等,涉及电力、通讯光缆、电缆的补偿项目,还须调查复核其规格、型号,不给被补偿的企业和个人以期侥幸获得更多补偿而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机会[4]。

2.3 感染和从众心理及其对实物复核质量监控的影响

感染和从众心理实质上就是群众的相互模仿,而产生连锁反应。当移民利益处于规模性的群体场合时,往往会受到熟人、朋友、村邻或非正常要求人的不正确暗示,其原有的心理(如折中、反对、过激、试图冷静思考该怎么做等)就极易受到感染,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与大多数人的期望保持一致。

一部分移民由于文化教育水平较低、缺乏法制政策意识,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同时,移民间关系比较朴实朴素,他们的利益趋同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往往赞成某一观点或采取某一行为的人很多,有时群体对个人造成压力,个人很容易采取从众态度。另外,由于一些地方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移民获得的相关补偿信息不足,移民对政策规定了解不够,加上地方部分权威人士(社、村、镇等各级领导)不明晰的言论,均会增加失地和拆迁农民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因此,在实物指标复核前对移民加强工程建设意义、国家补偿政策、规定等宣传和动员工作,在实物指标复核中邀请移民信任的村委会代表参与复核,并注意工作方式,对移民反应的问题及时反馈,以消除因个别问题没有处理到位而引发的更大矛盾。

3 实物指标复核质量监控操作流程

通过上述移民心理动态分析及其对实物复核质量监控的影响,借鉴以往的移民经验,提出实物指标复核的规范化质量监控操作。

3.1 实物指标复核的前期准备阶段

实物指标复核是实际征地移民补偿投资的依据,实物指标复核的好坏与移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无论是业主、实施单位,还是移民监理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就移民监理而言,在实物指标复核前,首要的工作应是认真阅读和分析规划设计报告书和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实施总目标和总任务,了解实物指标复核的相关流程、规范以及实物指标的类型、数量、涉及区域等具体内容[5]。移民监理不仅仅是受聘于业主的独立第三方,更重要的是,作为移民方面专家在实物指标复核中扮演的是协调方的角色。监理的独立性、专业性,对移民而言,其接受度要比地方实施单位人员要高,因此,移民监理必须全面了解和熟悉相关政策。

其次,移民监理应协助实施单位完成复核工作人员的配置和职责划分,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由于参与实物指标复核的工作人员并不一定是移民方面的专家,对于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的理解未必深入细致,而且复核工作人员是直接面对移民的,其工作方法和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和移民的心理,因此良好的组织和实施有助于消除移民的不公平心理、促使复核工作顺利进行。培训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端正复核人员的工作态度,加深其对有关政策的了解和复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使复核人员充分了解各项实物指标、补偿标准和相关操作程序。

第三,除了对复核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外,对移民进行宣传和动员也是必要的。征地移民涉及区域内的农经作物、果树林木或家庭作坊等是移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有些移民还要拆屋盖房。征地的实施必然涉及移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影响了移民的正常生活,部分移民产生抵触情绪在所难免。由于感染和从众心理的客观存在性,这种抵触情绪如果不加以引导,很容易在移民中传播,有可能发展为群体抵触行为。抵触情绪的存在和抵触行为的发生必然影响征地工作的实施。因此,在实物指标复核工作开展前,移民监理应协助实施机构加强对移民的宣传和动员。通过对移民的宣传和动员,使得移民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水利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激发移民的国家主人使命感,达到全民参与、积极配合的目的,消除移民的抵触情绪。同时,通过对实物复核的内容、实物指标的界定标准的宣传和动员,有利于减轻或消除移民中可能存在的疑虑和困惑,促使存有侥幸心理以期获得更多补偿的移民,受到其他移民的说服和感染,而放弃一些无理的要求。不仅对移民进行宣传和动员,还要重点对移民所在的村(区)委会成员进行动员,因为村(区)委会成员在移民中有较高权威,加上他们长期生活在一起,容易感染移民,促进移民配合和参与复核工作。关于实物指标复核的移民宣传和动员,应由业主、实施部门、村委会领导、移民代表、相关、企事业单位、监理等多方参与。

第四,由于移民存在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部分移民的抢种、搭建临时或永久建筑等以期获得更多补偿的做法很容易形成大规模跟风的情况,造成移民监理在实物指标复核中确定补偿范围的难度。因此,监理人员必须配合地方政府征地移民实施单位,做好有关实物指标复核基准期的宣传。即以当地政府发出停建令规定的期限为准,以后新增加的实物指标,包括非正常迁入的人口、新建的附属建筑物一律不在实物指标之内。

综上,征地移民监理在具体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或程序为:①审查并明确征地移民规划实施目标、任务和要求;②明确实物指标复核基准期;③协助实施单位做好实物指标复核工作的组织,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④会同实施单位做好复核前的宣传工作。

3.2 实物指标复核的具体实施阶段

实物复核指标是确定补偿投资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可以说现场复核的好坏关系到征地移民工作能否顺利实施。为了减少实施环节的差错,确保实物指标复核尽可能一次性复核到位,必须避免反复。因为,出现复核的反复,不仅影响项目的实施进度、额外增加管理费用,同时也容易使移民产生急躁情绪和不信任心理。

在移民心理分析中笔者提到,移民中存在的典型心理有:追求公平心理、抱有侥幸心理、感染和从众心理。在具体实施实物指标复核时,邀请村(区)委会代表和移民参与,是行之有效的。因为部分移民对地方实施单位不够信任,或多或少对征地移民实施有抵触情绪,存在一些疑惑心理。村(区)委会代表和移民参与现场复核,既可以让移民放心、满足其公平心理,也不会留下隐患、给抱有侥幸心理的个别移民人有可乘之机。再加上独立第三方的移民监理参与,有利于消除移民的疑虑,增加复核的透明度。因此,实物指标复核应有市(县)复核小组、相关行业部门代表、移民信任的村(区)干部代表、物权人及监理人员5方参与。

对于工矿企业及专项设施等特殊实物的复核,如监理及征地移民实施人员无法胜任,实施单位应聘请相关专家或中间机构进行复核与评估[6]。在这种情况下,监理人员主要起参与和见证的作用,便于全面掌握情况。专家的参与可以提高实物指标复核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与权威性。

在实物指标复核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意见的分歧。5方参与实物指标现场复核尽管有利于消除后续隐患,但参与方的增多,各方想法也不容易达成一致。再加上实物指标复杂,不同的类型界定补偿标准可能差别很大,也会造成意见的分歧。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考虑到移民的心理因素,极易滋生移民的抵触情绪,影响实物复核进展。

实物的权属、种类、数量界定后,其结果应经物权人和参与人员签字认可,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还要签字盖章。这不仅符合《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关于“实物调查应当全面准确,调查结果经调查者和被调查者签字认可并公示后,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签署意见”的规定,而且也是为了减少实物指标复核过程中的差错和反复,以利于后期补偿投资的概算和投资的有效控制。监理人员在这项工作中主要起签证、协调和监督作用。实物量复核结果签字盖章后各方各持一份。这样,不仅能消除移民的疑虑,增加透明度,也避免了单方面篡改数据的可能性。

当然实物指标并非是在征地移民实施之初能全部复核完成的,实物复核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少部分反复情况。实施部门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现实物指标的错登、漏记,应予以妥善处理,否则会影响物权人的利益和情绪,也影响实物指标实施兑付的进程。监理人员,在复核中要充分发挥其质量监控作用,保证实物指标的真实性,使其不漏、不错、不虚。对于实物指标复核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变更,实施单位要会同移民监理、业主代表进行协商,并分析原因,运用各种方式协调处理好,避免产生排斥心理,感染其他移民,带来移民疑惑心理连锁反应,造成实施工作的被动。

对于实物指标复核的阶段性成果,核实无误后,征地移民监理应会同实施单位分阶段对复核结果进行整理并予以公示。公示的目的为了相互监督,以消除移民的疑惑心理。公示的复核结果应具体详细,包括其权属人、类型、数量等。公示期间,应保证畅通的申诉渠道,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如果出现差错,纠正后予以再公示。

综上所述,征地移民监理在具体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或程序为:①贯彻现场会制度,全程参与、监督实物指标进行复核;②会同相关专家对特殊实物进行复核;③5方签字盖章确认复核结果;④核查实物指标工作,并反馈复核结果并及时公示。

3.3 实物指标复核的后期整理阶段

为避免征地移民实物指标兑付后产生遗留问题或便于今后处理相关矛盾,应将实物指标复核结果和相关资料,一一建档[7]。移民监理应协助实施单位建立实物指标数据库,并将阶段性成果上报业主,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一般而言,复核结果出现差错主要表现为登记差错和权属界定的差错。对于登记出现的差错,监理应根据权属人或村(区)委会反映的结果,敦促实施单位及时改正,并再次公示。对于权属界定的差错,移民监理应对权属争议的主体进行再协调,消除移民的各种消极心理,确保下阶段移民工作实施的顺利进行。

笔者从监理视角探讨性地提出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实物指标复核质量监控的操作规范,并以流程图形式给出(图1)。

4 结 语

笔者从理论上分析了移民心理动态及其对实物复核质量监控的可能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物复核质量监控的规范操作流程。但是,所做的相关研究只是理论上探讨,尽管有些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证实,但仍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摘要:分析了实物指标复核质量监控过程中移民的心理动态,包括:追求公平心理、侥幸心理及感染和从众心理,及其对实物指标复核质量监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实物指标复核质量监控的规范化操作程序,并将程序以图例化列示,以期对水利工程移民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探索性意义。

关键词:征地移民监理,移民心理,实物指标复核,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1]沈菊琴.工程项目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监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146-159.

[2]杨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监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30-42.

[3]司宏波.水库淹没实物指标调查工作探讨[J].陕西水利水电技术,2007(1):36-38.

[4]杜瑛,施国庆.不同安置模式的水库移民社会适应与整合[J].水利经济,2007,25(1):78-80.

[5]张根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256-271.

[6]左平.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监测与评估[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176-193.

监控指标 篇8

1 医药卫生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首先必须明确监控的范围和内容。要全面检查、监控教学质量, 不但要检查、监控教学运行过程, 而且还要检查、监控教学准备过程和作为学校培养结果的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果把教学质量监控限制在教学运行过程, 甚至仅仅把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至于体现卫生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学生的就业情况等重要内容, 均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这样就不能进行全面、客观的教学质量监控。因此, 研究明确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医药卫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是指对学校教学的全过程、全部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果进行的监控活动, 包括对教学的准备过程 (基础质量) 、教学的进行过程 (环节质量) 和教学的结果 (终末质量) 进行的监控活动。与此相对应, 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包括三种教学质量监控活动。

1.1 教学基础质量监控, 是指在教学计划实施之前, 对教学的基础质量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监控, 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

1.2 教学环节质量监控, 是指对教学运行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和指导, 以保证教学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或实施, 并及时发现、解决教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保证教学活动按照计划规定的目标顺利实施。

1.3 教学终末质量监控, 是指通过对教学最终结果或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和评价, 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下一阶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包括基础质量监控、环节质量监控和终末质量监控在内的全部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

2 卫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指标的建立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取、体系建立等方面, 都应以相关理论为支撑, 同时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要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 有利于发扬教学民主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教, 引导教学工作朝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质量评价中, 不仅要重视评价结果, 更要重视评价过程, 要通过评价, 使教师真正从评价过程中获取教学经验, 增强教学信心, 激励自身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2.2 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原则

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指标体系构建、评价等方面必须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 既考虑指标的全面性, 又要突出重点指标的作用, 使评价指标反映较多信息。

2.3 可操作性原则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 指标内涵要清晰, 收集信息要方便, 方法要容易掌握, 评价误差较小, 既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又能使指标体系达到简单、经济、实用。

2.4 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 而且有些是很难用数据和量化指标来衡量的。因此, 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取、体系建立等方面, 都应以相关理论为支撑, 同时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定性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 使精确量化与模糊量化互补, 并采用多渠道监控与评价的方法。

2.5 以人为本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对象是教师, 教学评价实施的主体是学生, 因而在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上, 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充分地尊重师生的感受, 关注他们的思想。

2.6 政府主导与自身建设相结合原则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采取政府主导和学校自主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制定了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因此, 学校在制定教学质量监控指标时, 首先要把政府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控指标作为质量监控的主要指标。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 增加一部分教学质量监控指标, 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进一步细化和具有可操作性。例如, 对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检查和教学督导等方面的监控指标。

3 医药卫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

卫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指标是由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和内容来决定的。教学质量监控的指标也必须是反映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活动质量的指标。本文就是基于以上的认识来制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指标体系。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3.1 教学基础质量监控指标

教学基础质量主要包括对两个方面的质量监控:一是对办学硬件资源的监控, 二是对办学软件资源的监控。

3.1.1 办学硬件资源的监控指标

办学硬件资源的监控指标包括基本办学条件监控指标和监测办学条件监控指标。

a.基本办学条件的监控指标。基本办学条件是指国家规定的每所高职院校办学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 (试行) 》 (教发[2004]2号) 文件的规定, 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包括: (1) 生师比; (2) 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3) 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4)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5) 生均图书。这些指标是衡量普通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 也是教学预先监控的主要内容。

b.监测办学条件监控指标。教育部规定了监测办学条件指标, 包括: (1) 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 (2) 生均占地面积; (3) 生均宿舍面积; (4) 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 (5) 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 (6) 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7) 生均年进书量。这些指标是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补充, 因而也是教学准备阶段的质量监控指标。

3.1.2 办学软件资源的监控指标

a.办学定位。办学定位是指高职院校各个专业培养人才到行业和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岗位、职位。定位问题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 学校培养目标越具体、岗位针对性越强的专业, 特色就越鲜明, 企业就越欢迎, 学生就业也越好。

b.人才培养方案。包括教学培养计划的科学性、培养目标的合理性、知识与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及培养特色等因素。

c.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的完善。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的健全, 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制定的方针、政策、激励机制是否合理、操作性如何等。

3.2 教学环节质量监控指标

3.2.1 教学检查监控指标

(1) 日常教学检查。日常教学检查, 包括定期教学检查、经常性教学检查、重点教学检查等制度及其实施情况。 (2) 听课制度。听课制度是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的重要制度。 (3) 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制度通过听课、查课、座谈等形式, 有重点地监控教学运行过程, 评估教学质量;收集、分析、调查和研究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 指导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4) 教学信息员制度。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是进行教学检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 (5) 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制度。这是对各类教学事故, 根据情节轻重, 作出相应的处理的制度。

3.2.2 培训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监控指标

(1) 学生“双证书”通过率; (2) 学生获得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 (3) 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等。这是反映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主要指标。

3.2.3 实践教学过程监控指标

医药卫生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并重视实践教学, 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所以医药卫生高等职业院校要特别重视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其指标包括: (1) 按照理实一体化模式要求推行的教学模式和考评制度, 建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完善实践教学基本文件。 (2) 实践课程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50%。 (3) 实验实训、毕业实习等关键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制度和实训基地、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 (4) 顶岗实习覆盖率。 (5) 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

3.3 教学终末质量监控指标

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 最终要有实践来检验。因此, 对教学结果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 (毕业生) 进行跟踪调查评价, 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对人才培养结果或学校毕业生跟踪调查评价的主要指标是:

a.反映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情况的指标, 主要指标是: (1) 毕业生毕业时的就业率; (2) 毕业生毕业半年以后的就业率; (3) 毕业生就业以后的发展, 如毕业生就业2至3年的职位上升和薪酬增长情况; (4) 毕业生的创业业绩等。

b.毕业生和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指标。 (1) 行业、企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2) 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 (3) 学生家长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 (4) 政府主管部门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5) 业内同行专家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 (6) 社会对学校形象和声望的评价。

4 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1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教学质量评价从内容上分理论、实践两个部分, 从各评价职能部门划分有学生评价、系部评价、督导评价、教务评价、领导评价。从评价的目标和内容各有侧重, 我们坚持统一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即理论与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统一, 各评价职能部门在标准描述、评价方式上体现特殊性。如学生对教师评价指标描述上要突出评价主体的需求。

由于影响教学质量因素很多, 我们采取专家列举、定性筛选、层级设计、分层归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筛选。

4.1.1 专家列举

首先, 集中校内资深教育教学管理专家, 根据教学质量监控指标整体要求, 结合学校教学工作实际, 列举教学质量主要影响因素。

4.1.2 定性筛选

由专家对诸多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筛选, 即从外延上明确究竟哪些因素属于考虑范围。一是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和目标, 二是对评价的主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根据指标建立原则筛选出影响评价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 建立初级评价指标群。

4.1.3 层级设计与归集

层及设计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 一是建立顶层评价指标, 对教学质量形成的主要部分进行划分, 如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创新四个方面, 形成相对独立的一级指标。二是对一级指标按照逻辑关系列出的二级指标。三是对初级指标群向二级指标进行归集, 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2 确定权重

学生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在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建设中, 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 一方面注重学生的实际感受, 另一方面注意指标对教师的导向作用, 采取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 根据教学质量监测整体要求建立一级指标, 然后归集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 形成二级指标, 体现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客观性。

为了不断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指标权重采取动态确定法。每学年依据学生意愿对指标权重进行调整。第一学年末, 在进行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同时, 让学生代表 (每班5名) 对指标重要程度重新排序, 经统计测算出新的指标权重, 实现教师———学生———评价导向的有效拟合, 既提高了指标权重确定的科学性, 又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2013年第二学期, 本课题组进行了实验研究。

5 讨论与建议

在医药卫生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 以教育学、教学评价学理论为指导, 依照评价标准的结构理论, 经过确定评价对象, 形成指标体系框架, 通过分解、论证、修改、实测、完善等过程, 尤其是充分征求专家的意见, 并经过实测予以检验, 得出确立的指标体系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5.1 统一性问题

教学质量标准一经确立, 需要评价主体和客体共同遵循, 体现其一致性和权威性, 无论从哪个层面评价, 如系部评价、教学检查、教学督导等都是教学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标准执行上要讲求一致性。尽管各系部在教学质量评价内容上存在各自的特点, 但在整体评价模块上是统一的, 以体现公平、可比的原则。在实践中, 我们看到这样一种事实:某系部某项评分较低, 但其他项很高, 最后在排名中依然因总分高而排列在前, 但评分较低的这项指标又是必须建设的重要基础;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 今后要引用核心指标这一概念, 核心指标是一个系部教学质量建设的充要条件。

5.2 标准化问题

教学督导组是由不同专业的资深教学专家组成的, 虽然标准是一致的, 但是, 在实际评价中, 由于各组掌握的尺度有差异, 势必影响评价结果。据此, 笔者采取了标准化的方法, 力求公平、公正, 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5.3 指标体系的稳定性与动态性

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表明了政府、学校、学生一定时期的教学质量导向, 应该是相对稳定的指标群, 不能随意更改。指标权重表示某指标在整体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充分利用好权重的概念, 对强化某方面教学质量是必要的。但指标体系也要保持相对的动态性。在学生对教师评价中, 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学生满意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实施指标权重动态化, 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据此, 要积极探索简便、科学的方法, 实现指标体系动态管理, 及时与政府、学生、社会接轨, 进一步发挥教学质量监控指标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积极作用。

指标体系的建立只是评价工作的起始, 如何在评价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根据目标管理理论, 让参与评价的所有人都有机会表述自己;根据价值多元性, 正确处理本指标体系设计上的内涵与评价客体理解上的差异, 是今后工作中应当继续研究和重视的。

摘要:本文在研究卫生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内容的基础上, 提出了教学基础质量、教学环节质量和教学终末质量的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并针对实践中的问题, 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供读者借鉴。

关键词: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王风玲.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职业时空, 2011, 11期.

[2]薛华清.管理信息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胡伏湘.高校学生测评系统的模型设计.北京: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5, 7.

监控指标 篇9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在学校的定位、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之后,对管理系统进行反馈、纠偏的系统。它要求定期搜集有关教学质量信息,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各控制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控,实现监控与评价的目的。但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质量监控观念落后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已成为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主流。一些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的理念还停留在重教师的课堂组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轻前期课程的开发,缺少“人本意识”,忽视了学生所学知识与职业能力的吻合度,质量监控不到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教学质量监控内容单一

目前,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偏重于课堂教学,忽视对实训等教学环节监控;重视对学生知识的考核,而对学生诚信品质、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评价不足。

(三)教学质量评价缺乏系统性

高职高专教学质量评价,从指标设计上看,知识传授评价指标多与能力培养指标;在评价过程中,重视校内领导或教师的督导和评价,忽视吸收校企业、外行业的业务骨干、能工巧匠参与督导与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

(四)教学质量监控功能乏力

目前,教学质量监控还停留在“鉴定教学质量的全面状况”上,在指导教师调整教学行为,改进教学,促进发挥学生潜能,促进教学质量螺旋式上升方面重视不够。

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构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遵循教学督导多元化、标准方法科学化的基础上,科学设置监控点,综合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人、物、管理诸因素,按照教学活动的输入—加工转换—输出和信息反馈的形成过程来构建。具体内容如下:

(一)输入环节监控

输入环节的教学质量是整个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保证,该环节监控主要包括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专业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建设和管理制度的建设等。

(二)中间转换过程的监控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对教学过程中主客体活动、教学管理状态以及相关教学条件等因素的检测,并进行有效调控,从而实现对教学效果的科学分析和评价,为良好的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三)输出环节的监控

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测,包括对学生必备知识的考试结果,职业技能通过率以及综合素质等的检测。

在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同时,还要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监控的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确保督导监控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高职高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一)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取、体系建立等方面,都应以相关理论为支撑,同时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 全面与重点相结合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指标体系构建、评价等方面必须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既考虑指标全面性,又要突出重点指标的作用,使评价指标反映较多信息。

3. 可操作性原则。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指标内涵要清晰,收集信息方便,方法容易掌握,评价误差较小,既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又能使指标体系达到简单、经济、实用。

(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

由于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太多,在评价指标选取时,采取如下步骤:

首先,做定性选择,既从外延上明确究竟哪些因素属于考虑范围。一是要明确评价的目的和目标,二是对评价的主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影响评价目标的各个层次的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三个层次:最高层次是由重要监控内容组成的一级指标,中间层次是对一级指标的内容进行分解,并按照逻辑关系列出的二级指标。最后一个层次是与教学中涉及的各个环节相对应的详细内容即三级指标。

其次,定量选择。为了使指标体系既全面、完整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又避免指标过多,影响评价结果,在定性选取指标之后,要运用一些数理统计的方法,根据指标间的定量关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是一模糊集合,理论上讲,给定所有元素对某个模糊集合的隶属度后常常用一个数λ对这些元素进行淘汰,把隶属度小于λ的因素去掉用截集的方法使问题简化,但教学质量监控这一范围很大的模糊概念,隶属度的确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所以,采用了定性初选,然后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筛选。

(三)高等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解释

1.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由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本文以实训课课堂教学质量为例来说明评价体系的有关问题。这套指标体系共设置了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这些指标基本上涵盖了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学质量的全部内容,能综合反映其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

2.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成指标及解释

教学准备C1

教学文件准备P1

P11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等资料齐备、规范,教学目的明确;

P12教案内容齐全,详略得当;

教学场地准备P2

P21实训器械、设备齐全、完好,配置符合实训要求,管理规范,安全措施到位;

P22根据实验实训要求,合理分组;

P23实训场地整洁、卫生,照明、通风、消防设施符合实训要求,规章制度齐全。

实训教学过程C2

教学态度P1

P11认真授课,悉心指导实训,及时指正学生不规范甚至错误的操作;

P12正确解释实验实训现象,仔细审核实验实训数据;

P13规范操作,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安全;

P14遵守教学纪律,不擅离岗位。

教学内容P2

P21实训内容与教学计划的要求相适应,任务适量;

P22实训项目实用性强,能体现就业的需要。

教学水平P3

P31概念准确,重点突出,技能娴熟,启发得当;

P32实训内容、目的、操作要领、注意事项,讲解清楚;

P33讲究实训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P34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实训报告C3作业布置P1

P11每次课都布置实训报告

P12实训报告的格式、内容及要求明确;

作业批改P1

P21认真批改实训报告,批改率100%;

P22准确规范地记录实训成绩。

实训考核C4

考核内容P1

P11考核的重点是测定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且有评分标准;

考核成绩P2

P21成绩评定客观、公正、准确;

P22成绩记录及时。

教学质量C5

学习态度P1

P11学生对实训教学有较浓厚的兴趣,整体反映良好。

学习成绩P2

P21学生操作规范,完成实训顺利,效果好;

P22原始数据完整,实训报告规范;

(三)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

1.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首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然后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最后通过一致性检验,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2.模糊评价法进行综合分析。在模糊环境下,根据模糊数学的原理,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将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定量化,运用数学变换,对事物作出综合判断。

四、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综合评价

本文抽取10个对某教师的实训课进行的评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构建教学准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水平、实训报告、实训考核、教学质量的模糊矩阵,并结合评价等级{优、良、中、差}赋分为D={90,80,70,60}。通过学生评价,该教师的各项得分别为83.0,84.0,80.0,83.0,88.0,88.0,81.0。

该教师在学生评价中得到的总分数为83分,属中等水平,其中各项得分较均衡,对应表中的指标,可以看到该教师在“实训项目的实用性强,能适合就业需要”;“实训报告”和“实训考核”各指标得分都较高,说明该教师比较注重学生技能的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调整授课方法,这与该教师来自工作一线,实践经验丰富,实际动手能力强有关。

相比较而言,该教师在“实训的内容操作要领讲解清楚”;“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质量”这几项得分较低,这就要求该教师要从这几方面下工夫: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恰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注意实训课的特点,详细规范的演示和讲解是提高实训课授课质量的保证;重视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在教学中教师要仔细巡查严格检验,重视学生的参与,融“教、学、做”于一体,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合理划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在教学内容上,要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强调理论基础知识的实用性、针对性和适用性,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加大课堂的信息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通过评价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能使整个教学环节和教学工作自始至终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确保教学环节的有机衔接及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保证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数理统计的方法的运用,确保了评价的科学性,增加了活动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实用性,有效避免教师抵触情绪的产生,加之完善、顺畅的信息反馈系统,教师能从中获取信息,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存在理念落后、系统性差、评价不科学、监控乏力等现象,在对高职高专院校质量监控与评价时,通过科学选取监控点,精心选取评价指标,科学确定权重,构建一套可操作性强,充分反映高职院校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并以模糊理论为研究工具,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监控与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监控,评价

参考文献

[1]马捷.高职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2),11-13.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上一篇:师生问题下一篇:水利移民安置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