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的认识(共12篇)
电子档案的认识 篇1
随着改革向纵向深推进, 电子档案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给档案届带来的新的管理对象。由于它与传统档案管理原则和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为此创建电子档案管理学已是时代的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和创建电子档案管理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并对电子档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自1946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数字计算机ENIAC以来, 尤其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后,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异月新, 呈现出“信息传递、交换的网络化、高速化、双向化、多媒体化、信息存储的大容量化、信息处理的实时化与智能化”的趋势。与此同时, 其应用也愈加普遍, 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条件之一。信息技术的浪潮冲击和推动着整个信息业的变革和发展, 档案部门作为社会信息业的组成部分, 已经且必将受到更深远的影响。其具体表现在:
1、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改变着人们管理档案的方式和手段
档案事业自身的发展需要引进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手段。档案寿命有限和要求长久保持的矛盾, 利用需求增多、利用角度多样化和传统的检索、服务手段的矛盾等, 都需要利用现代手段来化解;提案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开拓档案工作领域、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新途径、新方法也需要借助现代化手段来催生。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向为档案届所重视。自本世纪60年代起, 已有不少国家陆续将计算机用于档案馆的档案管理、编目、检索、库房管理、建立档案数据库等, 部分地实现了档案管理的自动化。
进入90年代档案管理部门的计算机应用由以往的使用单机情况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网络把档案室工作与档案馆工作自动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把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档案工作自动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随着Internet网的开通和使用, 世界各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档案组织都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服务器和网站, 将馆藏档案的档案目录输入计算机, 实现档案的远程在线检索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应用改变了档案工作传统的作业方式, 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传播, 推动了世界档案事业的发展。
2、为档案领域提供了新的管理对象—电子档案
计算机的应用在改善人们的工作方式和手段, 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为人类带来了新的“附产品”、“伴生物”。当今在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中直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它们只能由计算机生成、读取、检索、加工和处理, 有着与传统纸质文件完全不同的特点。
3、创建电子档案管理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面对现代高新技术的挑战, 档案学届不能手足无措, 更不能“恐慌”, 我们应该积极进行对策研究, 一方面要坚持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技术的研究, 另一方面是完善档案学学科体系建设。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创建电子档案管理这门新的学科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创建电子档案管理学的必要性
1、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学是档案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信息技术对档案事业的影响必将逐步加深。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研究这种影响, 更应该去培养适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 自觉地融入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去我们必须培养学生获得鉴别、存取、管理电子档案文件所必须的只是和技术, 完成新世纪档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转变和突破。
2、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学, 保护电子记忆, 是档案专业的历史使命
档案工作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 有着同其它信息专业不同的特点, 那就是:“我们不单了解保护信息的重要性, 而且还深知保护信息产生的来龙去脉的重要性, 保护昔日‘证据’的重要性, 保护历史真迹的重要性。在这一领域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艰巨的, 我们必须充分掌握电子档案信息的形成、贮存、检索和传递等方面的理路和技术, 才能保证档案工作者特有的只是和传统技能被用于鉴定和保护具有用永久价值的信息;才能规划和控制自己的业务活动, 完全成和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在电子时代, 要使人类获得的真实记录, 不因我们档案工作人员的无能和疏忽而遭受损失, 这就给档案工作者提出一个划时代的挑战。
三、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学的可行性
1、国内有大量的文献和较为成熟的理论为基础
近年来关于电子文件的研究文章涌现。尤其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冯惠玲教授的博士论文《拥有新记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 更是电子文件的系统之作。
2、有我国电子档案管理实践的支持
我国国家档案局于1996年成立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研究领导小组, 我国不少档案部门也在自觉地积极探索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积累了一些经验, 进馆相对来说我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还是十分薄弱的, 但这些实践为电子档案管理学的创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支持。
四、电子档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电子档案管理学的名称和概念
为电子文件及其归档后的电子研究管理研究创立一门新学科的构想, 已有部分学者提出, 但由于视角不同, 提法也各异。笔者认为比较科学的名称应该称作“电子档案管理学”, 它既可以避免偏重技术而造成不必要的混乱现象, 也可使其内涵与外延较为准确地反映当前电子档案管理的实践活动和理论需要, 其涵义如下:电子档案管理学是研究电子档案运动规律及其组织管理的原则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2、电子档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科学是适应人们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一一般地所科学的对象就是所需揭示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电子档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电子档案和电子档案工作, 由于电子档案的生成、存贮、传递、更改、删除、处理等等, 均与传统的纸质文件、纸质档案存在较大差异, 必然要产生一门新学科阐释电子档案现象;提出归档电子文件和管理电子档案的理论与方法。
五、电子档案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电子档案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指它在科学分类体系中的归属和地位, 具有一下特点:
1、电子档案管理学是档案学的一门分之科学
2、电子档案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
3、电子档案管理学属于应用科学,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综合来看, 电子档案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对其认识却有待与进一步提高, 要对其进行充分的诠释和利用, 利用其价值, 为人类创造更多宝贵的财富。
电子档案的认识 篇2
转眼间,我从事档案工作已经三年了,我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也有了一个由浅至深的过程,从最初的的好奇,到敬畏,到坦然。报考市档案局(馆)的时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都认为市档案局(馆)是清闲的单位,保管好档案就行了,可当我接触档案工作后才发现,并不是这样。下面我通过切身的工作实际,谈一点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回想刚入职到技术管理科工作的时候,xx科长带我去参观档案库房,看着整齐划一的档案柜上面满满的档案盒,不禁感叹就是这些档案记载着xx的历史。这些档案为土地纠纷、落实政策等工作提供了依据,为研究xx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单位的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每天都有查档者,保管利用科的同事积极发挥档案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耐心地为查档者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来一批批的参观者,展厅展示了xx市革命艰苦斗争历程、xx历史上发生的40件大事要事和近年来xx取得的辉煌成就,使参观者零距离地感受档案的历史文化气息。在接触档案工作的三年时间里,我从完全陌生,到基本了解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业务知识,对档案事业也越来越热爱。
在参加档案工作培训时,我对档案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档案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任何方面,只要潜心研究,耐心探索,都会有所成就。在参加档案业务工作培训时,业务指导科的同事围绕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知识,结合工作实际,讲述了归档文件从收集到整理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对全市档案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和现代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参加档案修复工作培训时,业内专家以《档案修复技术方法》为题,介绍了档案修裱的各种设备、工具、材料,详细地讲解了档案修复的原则,以及在修复过程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修裱方法。实操课程中,在专家的指导下,我学习了装订、手工修裱、丝网加固等技术。一些年代已久的珍贵档案非常脆弱,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专注执着、踏实肯干,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档案。在参加电子档案工作培训时,我学习了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了解了目前先进的数字档案馆情况。通过数字档案资源共享平台,不仅可以实现现场利用,还可以实现远程使用,只要利用者身份和授权信息通过档案馆的审核,就可以向利用者提供相应数字档案资源利用服务,提供出具加盖档案证明电子专用章档案证明,实现异地查询、跨馆出证。互联网行业与档案的结合是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要不断探索档案行业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新模式,摒弃固有思维,推陈出新,才能使档案事业永远焕发青春活力。
当我聆听同事们关于工作的讨论时,不禁对他们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表示敬佩。单位的氛围非常和睦,可以感受到彼此之间的真诚。档案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不管是在哪个岗位,他们都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不断学习、开拓创新,为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发挥自身的作用。他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档案事业,这份工作虽然平凡,但意义重大。我要学习他们淡泊名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档案工作对我的生活也产生了变化,当我出去游玩,看到有关档案的展览和书籍时会停下来观看;看到别的地市的先进经验,也会记在心里;看到档案相关的新闻和信息时,也会多留意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家人朋友问到我有关档案的问题,也会耐心和他们解释消除他们对于档案的误解。
目前,我对于档案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档案中还有很多知识和秘密等着我去静下心来慢慢探索、慢慢研究。面向未来,我会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对待档案工作,利用自己的专业,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作出努力,承担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医疗档案管理的新认识 篇3
一、医疗档案管理现状
1、管理不够规范。医疗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范围由当初的文书档案、财务档案、影像档案、病历档案、人事档案等发展到今天的科研档案、胶片档案、病理切片档案、各种设备检查的图文档案、实物档案、印模档案、声像档案、计算机磁盘档案、计算机数据档案等等。医疗机构根据自己单位的具体情况,对纳入档案管理的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规划管理,不能更全面的收集、利用、开发档案。
2、医疗机构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医疗机构在发展建设中,一般对医院规模、医院环境、医院设备、医务人员培养等会投入相当大的资金和精力,而对档案管理、档案设备投入较少,造成档案管理水平滞后,设备落后,影响档案建设与发展。
3、档案管理技术滞后,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医疗机构各单位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致档案用房环境较差,硬件投入不足,达不到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另外,管理技术滞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没有被广泛运用,医院管理手段落后。基本还采用手工收集、检索,制约了医疗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强化医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1、把档案人员从手工程序中解放出来。新时期医疗机构档案工作主要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对文书和档案工作的全程实施一体化管理,这样可以加快档案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归档、组织、发布、利用以及数字处理过程,减轻档案管理者的劳动强度。
2、运用高科技手段,提供医疗档案的最大化服务。通过采用快捷的电子目录和电子文档查询系统,把以往手工查询档案资料进行档案信息化处理,只要输入关键词,相关资料信息就会迅速体现出来。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同时还可采用电子加密技术对档案进行机密处理。这种高科技检索手段,为医疗单位处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料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
3、提高医疗档案的利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通过档案深层次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为临床、教学、科研、患者提供服务和帮助。同时,通过利用档案为医院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档案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档案事业发展。
4、充分发挥医疗档案信息共享作用。档案信息资源主要体现在档案信息的系统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其最终目的是进一步扩大档案资源的利用范围,这是档案事业顺应社会信息化潮流的趋势所在。
三、有效提高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
如何解决医疗机构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新形势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结合我们实际,探索出了一些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
1、充分发挥医疗机构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积极协调各单位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疗机构主管部门,经常深入到卫生基层单位,了解各部门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用行政分管的职能,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实际困难,形成更加完善的医疗档案管理机制。
2、加快档案管理人才梯队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现不是档案部门的单一工作,不能仅凭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就能实现的。为了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就必须有一批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来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进程。加快培养档案信息复合型人才是医疗机构推动档案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任务。
3、建立健全医疗档案各项规章制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领域的不断扩大,就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通过明确职能,将采购招标程序、协议、合同纳入归档材料之中,使医疗机构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让档案管理与医疗业务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
4、加强病案的规范化建设。近年医疗纠纷、医疗官司不断上升,患者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时,就怪罪医院,要求赔偿,患者对医院存在不信任。这其中病案往往成为双方争夺控制的焦点,病案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提高病案书写质量,完善病案管理也就成了迫切的任务。
5、拓展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成医院档案信息局域网,使档案工作网络化,充分发挥网络相互作用,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档案馆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达到档案资源共享的目的,发挥档案的服务功能、宣传功能、交流功能。把档案工作信息、档案机构信息、档案资源信息、档案利用服务信息变成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篇4
一、电子档案的特点
(一) 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由于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电子档案可以通过计算机对信息进行集成, 它通过用音频、视频信号或用数字代码形式存储信息, 使信息以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再现历史活动状况, 从而改变了纸质档案记录信息的单一性。
(二) 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纸质档案的墨迹必须依附在纸张上才能形成文字或图形, 内容与载体不可分离。电子档案则不然, 其存放位置不是固定的, 可以实现异地传输、多极传输, 而内容却不发生任何变化。由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多媒体信息相互搭配构成的电子档案, 由于不同的载体往往适合存储不同的媒体信息, 就会造成同一电子档案的文字、图形、声音、影像在存储时的载体分离现象。
(三) 设备的依赖性。电子档案信息存储的时候需要进行编码, 信息检索和阅读的时候需要进行解码, 在这个过程中则要借助于一定的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离开了计算机软硬件平台, 这些操作就无法进行。
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和各单位、各部门使用的处理文档数字化的硬软件工具门类多、品种杂, 加之采用何种手段目前在公文处理办法中未作硬性规定, 致使产生的电子档案数据格式、版式无标准可依。而档案部门要想真正实现计算机管理必须将接收的电子文档置于一个适用于移交、保管、分类、存储、调阅、打印的统一标准之下。
(二) 国家对电子档案的移交进馆还没有专门的统一规定, 只是参照国家有关纸质档案移交进馆的相关规定。按照国家对政府机关档案移交进馆的有关规定, 省级机关的档案要在形成20年后才向省档案馆移交, 这显然不符合电子文档的实际。20年变数太大, 带来的技术难题更多。因为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硬、软件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20年不知要出现并淘汰多少代产品, 档案部门面对来自不同历史时期未作标准化处理的电子文档, 就必须要置备历年用于文字处理的硬、软件设备以及相应的备品附料, 同时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必须要学会和掌握这不同历史时期的硬软件设施的操作技能。
(三) 网络化运用引起电子档案的保密性、真实性、可靠性等安全性问题。1.电子档案多以磁性介质存储, 在保存过程中, 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损坏, 如周围的磁场、环境的温湿度等等。2.非法网络用户进入有关网站, 从中窃取对其有用的档案信息, 造成档案泄密。3.非授权访问, 即合法网络用户未经网站同意, 擅自进入网站获取相关档案信息, 造成档案泄密。4.合法网络用户, 经网站同意后, 获取档案信息进行篡改, 供自己所需。
(四) 对于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规定, 哪个部门在工作中产生了电子档案, 就由哪个部门管理, 没有统一的编号或无编号, 造成很多电子档案损坏、丢失。同时, 各部门往往没有电子档案的管理条件, 基本上是随手装在软盘盒内保存或散存, 谁都可以拿去使用或复制, 这就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和泄密, 给将来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数据恢复造成很多困难。
三、加强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举措
(一) 加强环境保护, 保证存放空间安全。电子档案的存放环境更为苛刻, 所以必须提供优良的环境。要提供标准可靠的办公场所, 场所内必须干净、整洁、无污染, 温度要适当, 无其他电子设备, 同时要保证不受到雷击、电击和磁场力干扰。要加强数据的备份, 任何一份电子档案, 都应该有多份备份, 并储存在不同的地方。要对储存工具进行周期性检测, 对于硬盘等进行定时地功能检测, 在发现磁盘刮花、数据读取变慢等状况时应及时地予以更换和数据备份。
(二) 加强管理制度设计, 保证数据储存安全。在管理制度的设计上, 一要在电子档案的编制上进行分工, 由1~2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 防止人多变乱, 绝不允许其他工作人工对电子档案进行操作, 防止数据丢失;二要对电子档案进行及时归档整理, 对每个级别、每个部分的档案都应该进行准确命名, 并仔细进行核对;三要层层把关, 电子档案在制作并核对后, 必须再由上级领导进行审核把关, 而电子储存工具则必须由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无毒检测后, 进行最后储存。
(三) 加强系统管理设计, 保证数据读取安全。系统读取制度设计, 是保证电子档案安全最核心的部分。电子档案信息容易遭到外泄, 就是因为系统容易攻击或者是内部人员读取后外传。要进行电子档案加密, 密码必须复杂, 防止破译, 而且要定期进行密码重设。要设置一定的访问权限, 对于不同的级别人员必须给予不同的访问权限, 在数据读取时提供不同程度的档案数据, 同时, 进行访问时, 通过核对密码或者指纹比对的方式进行身份验证。要加强系统维护, 对于联网的计算机或者网站储存, 必须定期地修补系统漏洞, 加强防火墙设置, 阻止黑客攻击。
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篇5
电子商务?到底什么是电子商务呢?电子商务网是指在全球各地进行广泛的商务贸易活动的商务网,买卖双方实现消费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拥有不同的模式,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分为:B2B(企业对企业)、B2C(企业对消费者)、C2C(消费者对消费者)、B2G(企业对政府)等类型。大家所认识的阿里巴巴就是典型的B2B网站。
现在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越来越多,电子商务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不久的将来,将是一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每个国家、每个社会,甚至每个人都离不开电子商务的影响。
电子商务是一个新起的平台。为什么电子商务发展这么快呢?他肯定有其特殊的地方:
1.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
2.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
3.电子商务使企业可以以相近的成本进入全球电子化市场,使得中小企业有可能拥有和大企业一样的信息资源,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
4.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
5.电子商务一方面破除了时空的壁垒,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将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布局和结构。
6.互动性:通过互联网,商家之间可以直接交流,谈判,签合同,消费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反馈建议反映到企业或商家的网站,而企业或者商家则要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及时调查产品种类及服务品质,做到良性互动.电子商务为我们当代生活提供了更好地服务。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既然有了有点,那肯定就会有其缺点:
1.网络自身有局限性
在这一模式上,只有依靠网站的制作和网页设计家对网页把握更加好的模式,向消费者展示商品。
2.搜索功能不够完善
3.交易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4.电子商务的管理还不够规范
对电子白板的认识 篇6
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互动性和技术保障,使得现在的课堂更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让师生都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体现师生互动的统一。
一、电子白板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1.灵活选择,有助提高教学效率
电子白板除了具有传统黑板的书写、擦除、绘画功能外,白板操作工具中独有的对象拖放、旋转、克隆、锁定、等比缩放、照相、录制、屏幕批注、隐藏、拉幕、涂色、匹配、探照灯等功能,更加提高了视觉效果,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方便、生动、有趣。
2.演示操作,使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
引入交互电子白板后,与以往通过投影仪播放PPT讲义、播放多媒体课件的情形相比,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调控方面就显得灵活多样了。以往教师会通过PPT 或课件“演示”教学活动中必要的内容,学生处于“观望状态”,但在引入交互电子白板技术后,教师就可以适当放手,学生也可以在电子白板上操作,由“观望者”转为“操作者”,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丰富资源,使教学多元化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每次做课件都要尽力去搜集资源,再组合利用,但是做到课件里之后,却是固定不能变动的,教师很多时候是将所有的资源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理解进行选择,然后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而电子白板有它独有的功能,教师可以把所要用的教学资源放进资源库里,但是这些资源都是未经过处理的,不是固定的模式化的课件,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在资源库中将所需要的资料添加到教学课件中,形成个性化的课件。这样多变化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
二、电子白板的使用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优势
1.数学教学中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究,没有了探究,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很容易就可以做出任意△ABC和它的三条角平分线,学生自己拖动鼠标来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可以观察到不管三角形如何变化,其三条角平分线总是交于三角形内部的一点。由于教学过程是随意变化,比用黑板画一个个图形要方便的多,又比多媒体课件设定的图形要灵活的多。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主要不是讲什么、怎样讲,而是如何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如何指导学生做实验,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这样,教师就由课堂的主宰、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学中,通过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问题探究过程中的知识形成,注意课堂角色的人机转换,学生主体,教师辅助,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数学教学中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是很广的,它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索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直至提出新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是创新教学的归宿。但从一定意义上讲,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又是最重要的数学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生活中各种数量关系的科学。
一堂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本课内容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能充分挖掘教材,有利于丰富表象,引发联想,启发思维,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启迪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直接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3.数学教学中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丰富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虚拟化场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
浅谈人事档案的认识 篇7
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 它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所受奖励、处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现在, 虽然人才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 原有的人事管理方式正在发生着彻底的革新, 但人事档案的作用却在应运而生的人事代理制度中充分体现出来。
首先, 现代企业为了做到知人善任、选贤举能, 将尽可能的全面、准确的了解员工, 通常会将考察现状与查阅档案材料中的思想言行、业务水平、个人素质、历史情况等原始材料有机结合。尤其会将档案中的学业成绩及思想表现情况作为接收毕业生的重要依据。
对于个人来说, 无论是工作调动、出国政审、职称评审、工资调整, 还是入党团以及离退休手续的办理、各项证明的出具等等手续都将以档案材料的审核为重要依据。
所以说人事档案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人事档案的一般内容
人事档案是记录一个人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 起着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 在个人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办理养老保险以及开具考研等相关证明时, 都需要使用档案。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现行的档案管理制度还不会取消。随着社会发展保险体制的健全, 档案的一些功能会相应淡化, 同时一些新的功能也将会被更多人加以认识。因此提醒大家, “人档分离”体现着社会在进步, 但并不代表着档案能够随意丢弃, 一些人可以将档案交由社会公共人事部门代管。
三、人事档案的整理
改变按类整理的方法, 实行以时间为序, 随时归档。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类与类之间不预留目录;二是避免了对某份文件归类处置上的争议;三是方便了日后整理。按过去的整理方法, 每次整理都牵涉到拆卷, 会导致纸张的磨损增多、增大, 不利于保护。四是通过这种整理方式, 我们可以清晰了解一个人一个阶段、一定时期的具体情况。
另外, 过去整理时我们采用了按类编号的方法 (如:1——1、1——2、3——4等) , 按现在这种整理方式, 是否可以这样编号:
一是按年编号, 采用年度——顺序号的方式。譬如:2010年某人应归档的人事档案为3份文件, 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号为:2010——1、2010——2、2010——3;二是采取编制页号的方式。
四、人事档案保管制度
1、目的
第一, 保守档案机密。现代企业竞争中, 情报战是竞争的重要内容, 而档案机密便是企业机密的一部分。对人事档案进行妥善保管, 能有效地保守机密。第二, 维护人事档案材料完整, 防止材料损坏, 这是档案保管的主要任务。第三, 便于档案材料的使用。保管与利用是紧密相联的, 科学有序的保管是高效利用档案材料的前提和保证。
2、人事档案利用制度
第一, 建立人事档案利用制度是为了高效、有序地利用档案材料。档案在利用过程中, 应遵循一定的程度和手续, 这是保证档案管理秩序的重要手段。第二, 建立人事档案利用制度也是为了给档案管理活动提供规章依据。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这些制度行事, 这是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人事档案的利用有多种方式:
(1) 设立阅览室以供利用查阅。阅览室一般设在人事档案库房内或靠近库房的地方,
以便调卷和管理。这种方式具有许多优点, 如便于查阅指导, 便于监督, 利于防止泄密和丢失等。这是人事档案利用的主要方式。
(2) 借出使用。借出库房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比如:本机关领导需要查阅人事档案;
公安、保卫部门因特殊需要必须借用人事档案等。借出的时间不宜过长, 到期未还者应及时催还。
(3) 出具证明材料。这也是人事档案部门的功能之一。出具的证明材料可以是人事档案部门按有关文件规定写出的有关情况的证明材料, 也可以是人事档案材料的复制件。要求出具材料的原因一般是入党、入团、提升、招工、出国等。
3、人事档案利用的手续
在通过以上方式利用人事档案时, 必须符合一定的手续。这是维护人事档案完整安全的重要保证。
(1) 查阅手续。正规的查阅手续包括以下内容:首先, 由申请查阅者写出查档报告, 在报告中写明查阅的对象, 目的, 理由, 查阅人的概况等情况;其次, 查阅单位 (部门) 盖章。负责人签字;最后, 由人事档案部门审核批准。人事档案部门对申请报告进行审核, 若理由充分, 手续齐全, 则给予批准。
(2) 外借手续。
首先, 借档单位 (部门) 写出借档报告, 内容与查档报告相似。其次, 借档单位 (部门) 盖章, 负责人签字。再次, 人事档案部门对其进行审核、批准。然后, 进行借档登记。把借档的时间, 材料名称、份数、理由等填清楚, 并由借档人员签字。最后, 归还时, 及时在外借登记上注销。
(3) 出具证明材料的手续:单位、部门或个人需要由人事档案部门出具证明材料时, 需履行以下手续:首先, 由有关单位 (部门) 开具介绍信, 说明要求出具证明材料的理由, 并加盖公章;其次, 人事档案部门按照有关规定, 结合利用者的要求, 提供证明材料;最后, 证明材料由人事档案部门有关领导审阅, 加盖公章, 然后登记、发出。
摘要: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 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 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 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本文将浅要谈谈对人事档案的认识。
电子档案的认识 篇8
历史研究是通过对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综合, 以揭示和总结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推动社会发展, 可以提供历史研究作为证据的主要是档案史料。史书和地方志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进行政治斗争不可缺少的材料, 编史修志是我们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编史修志最可靠的材料也是档案。所以说档案是进行历史研究和编史修志的第一手史料。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和东汉班固的《汉书》这两部我国古代的名著, 编修时都大量地利用了档案史料。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这是它的价值所在。它是客观形成的, 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今世赖之以知古, 后世赖之以知今”。有的历史学家指出, 我国的历史著作一向以史料丰富著称, 运用档案史料也最早。在国外, 近百年来历史著作的取材, 也从文学性的回忆录、书札等, 转到了文件性的档案史料, 这是一个进步。现代国外学者, 特别是历史学家对于档案史料的重视和迫切要求, 充分证明了档案史料的重要使用价值。
我国具有悠久的编修史志的传统, 内容之丰富, 卷宗之浩繁为世界各国罕与伦比。据有关学者统计, 我国历史地方志有一万多种, 达十万多卷。我国编史修志之所以发达, 与利用了大量的地方档案史料是分不开的。档案史料是编史修志的重要依据。
我国当代史学者在研究清史过程中, 大量地利用明清档案中的清代录副奏折、朱批奏折等各种史料, 保管明清档案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正在利用馆藏档案编纂一部大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汇编。
档案又是国家进行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外交、文化教育等的重要凭证。我国各级档案部门以及民间数量巨大的档案是我们民族的财富, 档案记载了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 内容十分丰富。我国从古到今利用档案建立政权、巩固国防, 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实例不胜枚举。这批档案在建国家、平群雄、安地方、抚百姓以及后来改革制度、治理国家中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明清档案中有大量文书、地图载明我国的领土海疆。解放以来这些档案为我国与友好的邻国划分边界提供了大量可靠的依据。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和霸权主义者歪曲历史, 制造谎言妄图侵占我领土和海岛, 但谎言代替不了事实, 我们保存的大量有关档案和图籍是揭露这些谎言和捍卫我国领土的极好材料。
我国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中, 如治理黄河、长江、海河等河流历史上最大的洪水流量和最小的枯水量, 成为设计三门峡水库、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重要依据。在发展农业中也大量利用档案中晴阴录等材料, 从而掌握了近百年来气候变化规律和水旱灾害情况, 为制定我国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了有益的资料。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文化古迹遍及全国, 成为中外游客观光游览的胜地, 而这些古迹每届修缮和陈列展览, 也都要利用大量历史档案。
档案不仅是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建设的可靠依据, 同时还是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许多文学创作的实例表明, 档案史料所反映的史实曾对作品的取材、情节构思起过重要的启迪甚至是凭证作用。中国作家姚雪垠写《李自成》时, 也是阅读了大量的档案材料的。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
2 新时期不仅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还要利用好档案的作用, 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档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 同时又是新的社会实践最可靠的凭证和依据。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档案发生的效用与日俱增。正确地继承前人的经验, 有批判有分析地运用档案材料, 是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 克服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和防止思想僵化的较好途径。档案是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它客观地、真实地记载着各阶段的活动, 铭刻着历史上的千秋功过, 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
在蓬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中, 广泛地利用档案已成为党的工作和社会各方面的迫切需要。党中央为刘少奇同志平反、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编辑《毛泽东选集》、《周恩来选集》等都利用了大量的档案。社会实践产生了档案, 并赋予档案丰富的内容, 这就决定了档案是总结经验、交流技术、落实政策、配合并服务于党的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
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档案中记载着各机关工作活动的情况、成果、经验和教训, 为落实政策、平反案件、配备领导班子、交流技术、总结经验等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凭证。某市剧团一位编导,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当时他认为一切全完了, 于是便悄然到内蒙一边远地区隐居, 连亲友也不知道他的去向。1982年人口普查, 解放军才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山区发现了他, 并向他宣传了党的政策, 他这才给原单位发信要求复查他的问题。原单位派人查了几个月毫无结果, 最后找到档案馆, 档案馆提供了他被错划右派的全部材料, 问题解决后, 该人无限感慨地说:“是档案救了我。”
各级领导干部利用档案可以增加知识, 对于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也是大有裨益的。历史明君贤相以及有远见有作为的政治家、革命家, 他们从切身体验中赋予档案以“文化财富”、“知识宝藏”、“历史舟车”等崇高美好的名称。在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和以毛泽东为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前后都采取了接管档案, 保护档案, 统一管理档案的有效措施, 这是十分英明的。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档案工作会议的报告作了重要指示:档案是历史的记录, 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档案工作是很重要的专业事业,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开展历史研究, 进行各项工作的必要条件, 而且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大事业。因此充分的发挥档案的作用, 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目前在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库房问题。有的单位档案房简陋、潮湿, 致使档案材料因长期受潮发霉而纸张变质、字迹模糊, 或是档案遭受虫蛀、鼠咬;二是人员问题, 有的单位档案无人管理, 或是只派些老、弱、病、残应付, 这些单位不注意留存档案, 也不想利用档案, “只要机器转, 什么档案不档案”;三是有的由于管理不科学, 致使鱼龙混杂, 玉石不分, 用时查找不到, 使一些“真材”没有“用武之地”, 躺在卷柜“睡大觉”;四是不少人不了解档案在整个社会中的重大作用。
目前我国科学文教战线广大知识分子, 还没有更多的便利条件像到图书馆那样的档案馆去利用档案从事研究, 有的还没有养成利用档案的习惯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们进入21世纪的今天是不相适应的。因此, 就需要我们积极、耐心地宣传档案的重要性, 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 尽快改变当前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落后状况, 充分发挥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用。
同时还要告诫人们轻视或忽视档案作用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大同矿务局晋华官矿由于平时对科技档案不重视, 1983年10月在南山延伸井的施工中将积满泥水的97米井筒误认为实体岩层, 以致发生透水事故, 造成两人死亡, 给国家造成18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当年的巴黎公社不仅没有管好敌人的档案, 对自己的档案文件也不懂得管好, 不知在情况紧急时作何种处理, 在公社失败和部队撤退时把档案丢失或留给了敌人。于是这些档案便落在了凡尔赛分子的手里, 使成千上万的人牺牲在军事法庭。
对深化档案开发利用的认识 篇9
一、档案在社会信息资源体系中的特点与地位
1. 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
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原始的历史记录, 在档案价值中有其他价值不能替代的一面。档案信息的这种特征, 使其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和事实性。即档案所提供的信息大多数是未经加工的原始记录, 具有客观性, 而且多数是以事实数据为主。档案的这种特点决定其在社会信息资源体系中的较高的使用价值定位与质量特征地位。
2. 档案具有稀缺性。
档案信息资源源自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信息, 别无他物能够具备这种“客观性”价值。由于这种其他信息源难以替代稀缺性, 档案在社会信息资源体系中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地位, 其开发和保护同样都受社会的广泛的关注。
3. 档案资源的信息涉及范围广泛。
档案是社会多种组织在各种生产活动和运行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和资料。因此, 其内容包含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自然环境及其他广泛领域的数据和信息, 而且, 其历史回溯性强, 是其他信息资源难以替代的很强的信息和数据资源库。档案的这个特征决定其在社会信息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重要的情报资源地位。
二、档案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 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科学合理的决策是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 甚至是关键要素。而优化决策需要大量的客观性很强的各种数据支持。档案信息可以以其客观性很强的大量的事实性数据支持领导的各种决策研究和战略活动, 优化决策效果, 提高战略质量。
2. 对社会多领域的创新具有支持作用。
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其他社会要素创新, 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需途径, 区域创新资源的拥有量直接反映区域创新发展能力。然而, 创新质量又需要大量的客观性强的事实性数据和前人积累的知识成果的支持。档案资源包含大量的社会、自然环境和科技方面的信息数据, 是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研究必需的重要的参考资料来源, 对保障和提高创新研究质量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3. 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支持作用。
档案所具有的基于事实的证据、证明、证实等作用是包括民事纠纷、民生实践等在内, 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甚至可以发挥关键性作用。即档案以其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客观事实性依据, 可以有效、有力的支持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解决, 处理和缓解各种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制约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因素
1. 传统观念仍然较强。
虽然在社会的发展和需求的驱动下, 当今档案服务社会化水平已有较大的提高和进步。但无论是档案管理部门还是社会用户, 对档案管理的理解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的收集和保管为主的思维中摆脱。其中包括档案部门的档案服务社会化研究行为不足和社会对档案资源的科技、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认识不足等。这些都直接影响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制约档案的社会生产力要素的实现。
2. 档案资源社会化水平低。
即在组织 (信息合作体系) 和技术 (面向大众的服务信息化) 方面, 档案融合到社会信息资源结构与服务体系的水平低。这直接制约档案资源的社会信息流, 不同程度的造成人们认知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壁障。
3. 服务与利用行为不足。
前者主要指档案管理部门针对用户的信息组织、档案信息宣传和主动性档案服务行为不足。甚至经常出现只重视表面成绩, 忽视实际效果的现象。后者主要指用户在各种科技、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利用档案信息的行为普遍不多。其中也存在档案部门的宣传与服务不足的原因。档案服务水平低和用户需求水平 (需求数量与需求质量) 低, 必然影响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价值实现。
四、深化档案开发利用的措施
1. 要创新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模式。
档案部门要转变观念, 强化管理, 积极开拓和创新开发利用模式, 把档案开发利用与价值实现视为提高档案工作质量的重要目标, 并把它体现在档案管理质量评价之中。这有助于约束档案人员的开发利用行为, 提高开发利用质量。
2. 要强化档案资源建设。
档案价值是档案社会功能的基础, 档案资源则是档案发挥社会作用的条件。因此, 档案部门在档案资源建设中不仅要加强档案形成质量, 还必须要重视丰富档案资源内容, 努力扩大档案资源的信息量、知识面, 进一步提高档案资源的信息和知识对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覆盖度,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3. 要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
在高度信息化的现代社会, 档案用户对档案开发利用的信息化需求也很强。因此, 要不断加强档案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数字化、网络化和相应的人才建设, 为促进档案价值的实现创造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条件, 努力提升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贵华.档案价值定义述论[J].档案学研究, 2003.1
对于家庭档案的几点认识 篇10
一、家庭档案的内涵
1. 家庭作为主体使得家庭档案的概念与其属概念档案、私人档案加以区分。
家庭档案这一概念是对档案按其建立和保存主体进行外延划分的结果。档案可划分为公共档案和私人档案。公共档案是指官方性质的机关、团体、组织形成的档案。私人档案是指非官方性质的机关、团体、组织形成的档案。私人档案包括家庭、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等, 家庭档案是私人档案的一种。
2. 档案是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材料, 家庭档案当然也是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材料。
现实中, 每一个家庭都有大量的文件材料, 但家庭拥有大量的文件材料并不意味着建立起了家庭档案。家庭档案是家庭文件材料的系统化分类保存, 只有得到系统整理和保存的文件材料才称得上是家庭档案。事实上, 家庭中的很多文件材料用过之后就扔掉甚至销毁, 根本没有保存。只有那些保存下来并以备查考的文件材料才是家庭档案保存的对象, 家庭因其对于文件材料用途的判断而对保存与否做出选择。那些不需要保存下来的文件材料自然不是家庭档案的内容, 而那些保存下来的文件材料则以备来日查考。
3. 作为家庭档案所保存的文件材料是家庭及其成员参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取得的。
家庭档案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文字、书画、学历、奖章、照片、录像、收入记录等都可以归入家庭档案。这些文件材料不必是因家庭及其成员而产生, 却必然为其家庭成员所取得。家庭及其成员所取得的文件材料并不必然可为其所属, 只有那些为一国法律法规所许可的文件材料才可以作为家庭档案的对象。比如说国家级保护文物, 是古代某一王朝的产物, 可能因偶然的机遇为某个家庭所获, 但由于其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所以虽暂时的为其所获却并不为其所有, 不能作为家庭档案的对象。只有那些符合法律法规的家庭所获才有可能作为家庭档案的对象。也正因如此, 家庭档案所包含的材料被法律法规所承认并受其保护, 是国家法律承认的私人物品, 享有相应的继承等法律权益。
4. 家庭档案得以保存的原因在于它的价值。
家庭档案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的价值所在, 但家庭作为存档和建档的主体, 只有那些对于家庭及其成员有价值的文件材料才可能归入家庭档案。不同的家庭其价值观必然有同有异。每一个家庭也许都会有一本族谱, 却不是每一个家庭都会保存珍贵的文物, 也不是每个家庭都会保存每一封通信。可见, 某份家庭文件材料的价值是由家庭做出判断的, 只有那些家庭认为对其有价值的文件材料才有可能成为家庭档案。
二、家庭档案的特点和分类
1. 家庭档案的特点。
(1) 广泛性。家庭档案所涵盖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 虽然就某个家庭而言, 自己家庭档案所涵盖的内容和层面都是有限的, 但就整个社会而言, 正是由于每个家庭的单维度构成了整个社会家庭档案的广泛性。这种广泛性弥补了传统档案的不足, 使得一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在家庭这个层面上得以全面的反映。 (2) 多样性。家庭档案与其他档案诸如人事档案最大的不同在于, 虽然它也追求保存的系统有序, 但却并不要求千篇一律, 不要求内容、格式完全相同。它的分类有序仅指单个家庭而言, 而不是说每一个家庭必须按照某种模式去做。在档案的保存方式格式方面, 家庭有其自主的权力。 (3) 私有性。家庭档案的来源是家庭所得并可所属于家庭的文件材料, 是被国家法律法规允许, 并受法律保护的, 也就是说家庭档案是家庭的私人财产。任何组织或个人在与家庭档案发生关系时, 都应兼顾好家庭档案的私有性和其所具有的隐私性。 (4) 价值性。家庭文件材料的价值是其成为家庭档案内容的基础, 一项事物对于家庭没有价值就没有必要将其纳入家庭档案。 (5) 真实性。档案之所要保存, 是因为它有价值。家庭在选择档案的内容时要怀着诚实的态度选择真实完整的文件材料, 为家庭档案的保存价值把好关。
2. 家庭档案的分类。
对于家庭的文件材料进行分类是建立家庭档案最为重要的环节, 科学的分类方法会使得家庭文件材料传承有序、易于找寻和使用。虽然不同的家庭保存文件材料的方式和方法千差万别, 但家庭档案的分类也还是有章可循。现阶段学界比较认可的家庭档案分类方式如下。 (1) 基本情况类。它反映了家庭的来源、家庭成员的构成和经历。主要包括族谱、学习经历、婚姻、职业情况等。 (2) 财产类。财产是一个家庭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房产证、存折、有价证券、保险、工资收入等。 (3) 消费品类。这反映了家庭的消费情况, 对于认识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意义重大。它包括家庭日常的饮食、衣着、家用电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奢侈品的消费等。 (4) 社会交往类。它反映出一个家庭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的通讯录、与亲戚友人的书信往来、参与的社会活动等。 (5) 作品类。主要包括科研工作者的论文、著作、研究报告和发明创造, 艺术家的书画、影视作品、音乐等。
参考文献
[1] .荆绍福.家庭档案的特点[J].兰台世界, 2002.6
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篇11
关键词:医院;档案编研;实践
医院档案的编研工作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是档案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环节。有效开展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是开发利用医院档案资源的关键所在。
一、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拟定编研方案
档案编研是一项研究性、逻辑性、科学性较强的工作,只有按照程序进行,才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拟定编研方案是第一步,在编研之前一定要根据医院档案管理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编研工作计划,编研的内容主要包括题目名称、内容、结构、操作步骤、负责人等,有了详细的撰写纲要和工作计划,才能够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确定编研主题
确定编研主题是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前提,一般情况下,确定编研主题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医院或者相关职能科室提出,把医院本职工作作为编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医院档案管理部门提出,档案工作人员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选择相应的主体进行编研工作。通过确定好主题,进而为编研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三)处理编研素材
首先,选择合适素材。可以通过研究主题搜集合适的医院档案,然后可以通过筛选和比较,选择更为有价值的信息材料,确保档案信息材料的实用性和高效性;其次,对材料进行编排加工。选择相应的素材之后,对材料进行相应的选录、绘制和编排工作,按照一定的比例和规格,进行系统性的编排工作。同时,在编排工作中要做好对档案原件的保存,提高编研成本的可利用性。
(四)审核批准编研成品
经过了档案的编排工作,形成了相应的编研成品,接下来就要对编研成品进行校对,校对编制成品中的各个环节,确保文字、内容、体例的规范性和严密性,校对无误后由分管的医院领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之后报最高领导批准印发。
二、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编研工作
(一)加强基础编研工作
首先,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围绕利用率较高的文件资料进行档案汇编。比如,要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及论文汇编》、《医院工作职责汇编》等;其次,围绕医院发生的重大事件做好编研工作。根据《医院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等开展编研工作;再次,要了解和掌握单位的中心工作开展编研工作。在安排全年的档案编研工作时要摸清医院档案利用需求的趋向,从而能够更好地确定编研选题,保证编研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医院实际工作的需要,为编研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重要的前提。
(二)采用科学有效的编研方法
医院档案编研工作作为一种服务形式,从本质上说是为医院的发展而服务的。如果编研工作脱离了医院的发展,那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效用了。所以说,档案编研工作一定要坚持合理的编研方法,准确找到“切入点”。首先,医院档案编研一定要以医院中心工作为主线,做好编研计划,选好编研题目。医院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密切关注医院发展动向,及时与院领导沟通协调,保证编研工作的使用价值,提高编研工作的整体质量;其次,注重编研工作的科学性。在编研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遵循“科学规划、目标明确”的原则,做好档案编研工作。同时,还采取多种编研方法,如录像、摄影等,开展编研工作;再次,做好档案工作转移。以文书档案为重点转移到以科技档案和医疗档案为重点的轨道上来,进一步优化自身工作方式,不断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三)培养高素质的医院档案编研队伍
从医院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和基本性质看,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很大程度上受到编研工作队伍素质高低的影响。因此,必须提升医院档案编研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提高编研人员的理论水平。只有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才能够确定更为合适的编研题目,才能够进行相应的材料选择和加工,确保编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档案编研需要人员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对现代网络工具的掌握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等;再次,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这需要工作人员具有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如果不脚踏实地,很难做出好的编研作品。
总而言之,医院档案编制工作是强化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医院医疗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医院必须高度重视编研工作,不断探索医院改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编研工作方法,落实编研工作方案,为医院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海秀.浅谈如何提高档案编研工作水平[J].图书馆学刊,2004(S1).
[2]毛红,胡安南,彭宏艳.新形势下医院档案编研工作浅探[J].湖北档案,2004(08).
[3]潘元旭,罗铿玫.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编研质量的思考[J].现代医院,2004(03).
[4]赵志红,高玉霞,王萱.拓宽医学档案编研范围 发挥档案信息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2(08).
浅淡对企业档案鉴定工作的认识 篇12
一、当前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忽视档案鉴定的重要性。档案存而不鉴, 鉴而不毁。鉴定标准滞后导致的鉴定存疑的档案数量增加并不能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档案的存而不鉴, 由于档案增长的无限性与档案保管空间的有限性, 存而不鉴必然会导致馆库的爆满与溢出。与存而不鉴的问题同样严重的就是鉴而不毁, 经过鉴定的档案一旦确定毫无存在价值就应该及时加以销毁, 国家对于各类档案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鉴而不毁, 这种无谓地延长保管期限、无限期地保管无谓档案和存而不鉴叠加起来, 就会加剧企业档案的馆库存放压力。
(二) 鉴定标准的制定和档案业务的发展不协调。众所周知, 档案的鉴定需按照既定原则与标准参照执行, 然而, 由于档案的存在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鉴定标准往往会发生时过境迁的情况, 而待鉴定的档案又往往与现有的衡量尺度不一致, 这种尴尬的局面通常都是由于档案业务发展与鉴定标准制定的不协调造成的。档案业务的发展在近年来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以及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得到了迅猛的增长, 海量的新增档案与有限的馆藏空间必然会产生取舍的矛盾, 与此同时, 鉴定标准的制定却相对较缓, 而既有鉴定标准又无法与新时期的档案完全吻合。这种现象在企业中的表现尤为严重, 与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成正比的是档案数量的近乎无限增长, 鉴定标准的滞后更给档案鉴定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题。
(三) 鉴别工作范围不全面。企业的档案鉴别不同于机关事业单位, 企业的业务数据虽然较为重要。但是, 其中不乏中间过程数据与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并非报销凭证等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数量庞大繁杂, 而且没有太大的保存价值与参考价值;但是, 由于我国的档案鉴别工作范围普遍存在着“宁宽勿严”的思路, 这就直接致使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中间数据与其他重要数据混杂在一起全部进入馆库, 不仅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而且也为日后的查询等管理工作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同时还占据了许多的馆库空间。企业的档案鉴别工作范围应相对机关事业单位略严一些, 企业的鉴别工作范围不宜过宽, 企业的非凭证类数据的保管期限亦不应过长, 国内的许多企业一味地人为忽略档案的鉴定工作, 这就使得档案的鉴定工作出现不应有的瓶颈, 这也是对于企业档案鉴定工作认识不足的一种体现。
二、解决企业档案鉴定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强化档案鉴定意识。档案鉴定工作作为一门实务的同时, 亦是一门学科, 档案鉴定工作重在学术品质, 但是实践对于档案鉴定工作更为重要, 档案鉴定作为科学理论的高度抽象与概括尚需在实践中加以强化, 强化档案的鉴定意识对于全面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益意识举足轻重, 强化档案的鉴定意识对于保障档案的资源体系建设更加重要。近年来, 我国的档案界以科学的发展观作为研究档案鉴定的出发点, 强调档案鉴定要建立“两个体系”, “两个转变”, 本着科学发展观, 强化档案鉴定意识势在必行, 强化档案意识是更好地提高档案收集质量的大前提, 强化档案意识是对负责任地精确实现档案存毁取舍的大前提, 强化档案鉴定意识更是使档案管理工作摆脱传统束缚, 轻装上阵, 提升效率的大前提。
(二) 逐步完善档案鉴定工作标准和法规。档案鉴定本身需要一系列的管理档案的原则、法律、法规、标准的参照, 完善的标准与法规是档案鉴定工作的着力点, 失去完善的标准与法规, 档案的鉴定工作将会陷入到一种无所适从的极其尴尬的两难境地。档案鉴定的标准不仅是衡量档案存毁的准则, 而且更是由实践抽象出来的科学的档案管理准则与规范。档案的鉴定应重视实践原则, 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鉴定档案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损毁档案或片面地压缩馆库存储空间, 必须意识到鉴定工作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既有档案结构的最优化, 寻求档案优化与馆库空间优化的最大的效益结合点, 以更加充分地实现档案的管理与利用价值。
(三) 分阶段进行档案鉴定工作。科学而规范的档案鉴定工作通常需要遵循科学的阶段进行, 分阶段的档案鉴定原则不仅体现了尊重历史的高度负责的态度, 而且更符合科学的严谨态度。档案鉴定工作的入库前鉴定锁定了那些需要入库的精华档案, 同时舍弃掉了那些没有归档必要的档案, 对档案进行了较为科学的先期扬弃。入库后的档案鉴定管理针对档案的去留进行了价值判定, 进一步筛选可以实现档案管理的去粗取精、去芜存真, 进而使得馆库中的档案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升华。档案的存毁鉴定是对档案的“终审裁决”, 对于那些已经预判必将湮灭于历史垃圾堆的档案还是尽早销毁的好, 而对于那些传世档案则必须永久加以珍藏。
参考文献
[1] .李鹏.档案意识内涵谈[J].山西档案, 1996.05
[2] .陈作明.论文书档案的价值鉴定[J].档案学通讯, 1996.06
【电子档案的认识】推荐阅读:
电子档案的管理与思考05-18
电子档案的科学管理06-21
电子邮件的档案功能08-08
电子档案的管理与利用08-18
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10-31
电子档案的保存与利用12-03
档案管理的电子化趋势07-29
电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论文07-29
气象电子档案07-17
电子档案立法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