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思考

2024-10-28

路径思考(共12篇)

路径思考 篇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然而, 我国农村文化的相对滞后却满足不了农村广大居民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在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软实力”的当代社会, 进一步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作为乡村文化一种状态的乡风文明的积极功能, 进一步探索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 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乡风指的是一个地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和文化习性长期积淀而成的精神风貌, 它包括官风、民风和家风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乡风文明就是要求官风端正、民风淳朴、家风和谐。其中官风是关键, 民风是前提, 家风是基础。新农村的乡风文明作为农村的一种区域文化, 直接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是社会关系最外在的表现形式。与其他文化一样, 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农村社会群体行为、心理和催人奋进的功能。[2]乡风文明不仅需要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等“硬环境”, 更需要改善农村和农民的道德风貌, 改造“软环境”。建设乡风文明, 笔者认为, 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长期以来, 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 “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 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各地乡村要依据当地的村情地貌, 切实抓好改水、改路、改电、改厨、改厕、改圈等工作,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在努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的过程中, 要突出道德内涵和道德要求, 提高农民的素质。第一, 突出环境治理, 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通过开展小城镇创建活动, 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基础上, 弘扬正气, 树立新风, 打击歪风邪气和陈俗陋习, 形成一个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农村社会环境。第二, 注重整体推进。要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为重要内容, 通过教育宣传、典型示范和文明户活动等多种形式, 培养农民的“五爱”、“三德”,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强化集体主义观念, 确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第三, 布局合理和优化。充分体现规划的龙头地位, 在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农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 村庄布局要合理和优化, 把以人为本、农居特色、地形地貌、文化内涵和城乡共建有机结合起来, 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面貌, 为乡风文明建设打牢物质方面的基础, 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新光彩。

(二) 加强官风建设。官风主要是指为官者在其领导或管理活动以及权力运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和作风, 体现了为官者的人格品质、思想境界、心理素质和行为作风。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 乡村党员干部处在生产生活第一线, 直接接触老百姓, 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广大农民群众有重要影响, 对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以及乡风文明的树立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必须解决农村基层干部的官风问题, 加强“官德”教育。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和行使人民给予的权力, “为官一任, 致富一方”, 进一步增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兢兢业业干事、实实在在为民”的官德意识。笔者认为, 加强官风建设, 要求农村党员和干部:第一, 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 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反对“花拳绣腿”的虚假作风, 克服“溜须拍马”的形式主义, 真正深入到农民群众当中去, 了解农民的心声, 为农民排忧解难。第二, 密切联系农民。广泛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再教育,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始终保持与广大农民的血肉联系, 坚决反对脱离农民的乡村干部, 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克服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等现象的发生。第三,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农村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 在开拓进取的探索中, 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失误和不足是正常的, 问题是如何对待。1957年2月27日,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马克思主义者不应该害怕任何人批评, 相反, 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要在人们的批评中间, 就是要在斗争的风雨中间, 锻炼自己, 发展自己, 扩大自己的阵地。农村党员和干部要广开言路, 虚心接受和吸取从广大农民群众中发出的心声, 对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在做自我批评的基础上, 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对待不同意见要听的进, 做得住,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坚决克服不讲原则、不分是非和独断专行、个人主义的现象。第四, 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 加强官风建设, 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利用农村党员和干部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促进农村整个社会风气向和谐公平的方向发展。

(三) 加强民风建设。这里的民风是广大农村居民的道德风尚, 是农民衣食、住行、娱乐、言语、礼仪和信仰等特定的表现范式, 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诸方面在农民活动中的综合反映。民风是农村的气息、氛围, 是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软环境”。淳朴、善良、勤劳的民风, 会形成一种自然、祥和、生机勃勃的气氛, 与优美的自然景观相和谐。

在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中, 要加强民风建设。第一, 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民风。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蕴含着很多优良淳朴的民风, 例如我国农民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淳朴憨直、忠厚老实、礼仪待人、助人为乐、孝亲和睦、团结友善等等优良民风, 它们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继承和弘扬这些优良传统民风, 势必会夯实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第二, 培育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民风。发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增强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 使村村谋发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创业蔚然成风,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农村健康文明新风尚。第三, 广泛宣传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 抵制迷信, 移风易俗, 破除陋习, 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四) 加强家风建设。家风, 就是指家庭的风气、风尚和风范, 具体来说, 是指一个家族的传统风习, 是家长或主要成员影响下自然形成的潜移默化的传统习惯和生活作风等, 是社会道德在家庭中的反映, 通常又称“门风”。[3]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家庭成员的团结和谐, 良好家风的形成, 对于农村的稳定和促进良好的官风、民风以及社会风气的好转, 都会奠定基础, 也为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加强农村家风建设, 笔者认为, 需要从以下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7年10月15日) [M].人民出版社, 2007, 10

[2].陈炳水.“乡风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中的地位[J].三江论坛, 2007, 5

[3].刘天柱.营建好家风[J].北京成人教育, 2000, 9

路径思考 篇2

宁国中学 陈光辉

成立名师工作室就是要培养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素养厚实,教学视野开阔,教研能力出众的优秀教师。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就应该做一个有激情有信仰的教师,做有教育思想的教师,做有教育智慧的老师,做有个性魅力的教师,做一个有较高人生境界的老师。要提升做教育工作的境界,做学问的境界,做人的境界。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职业规划之后,接下来就要解决专业成长的路径。名师工作室培养高端教师的路径有哪些呢?

1、开展“名师好课堂”活动。开展这项活动直接目的是探索高端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路径;终极目的是由名师资源带动全体教师的培养,通过所有教师的成长反哺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最终服务学生。作为高端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是“省时高效轻负担”的,他的课堂一定受到学生欢迎,得到同行认可的;他的课堂一定是有创意的,教学形式活泼多样的;他的课堂应该是一堂发现之旅,师生共同参入学习,碰撞智慧,享受学习的快乐;当然这样的课堂也追求适当的安静,给学生思考、沉淀的时间。

“名师好课堂”操作模式可分三种:一是展示模式,通过名师“好课”的教学示范展示引发教师深度参与和互动。二是评课模式,工作室的成员都带上自己的“好课”参与“好课堂”评议活动。三是评秀模式,就是各成员学校将“好课”作为重要指标来推出评选名师。显然,作为名师工作室这一载体,更侧重于前两种模式。

2、开展课题研究。开展课题研究既是工作室开展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成为高端教师,提升教研能力的路径;还是在教育教

学理论的指导下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重要抓手。工作室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成为各自申报课题的主持人。通过主持课题,熟悉教育科研的过程方法,取得有效高层次的科研成果,组建自己的团队,带动更多的教师走上教学教研并重的专业成长之路。

3、开展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略)

4、通过专业发展共同体活动相互促进。本工作室策划、成立以来,通过阅读朱永新的《我的教育理想》等教育专著、撰写读书心得;制订学员规划,明确专业成长的目标方向;相互交流开展课题研究的进展,分享教科研的经验方法;参入“名师好课堂”活动,共同探讨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按片到各校轮流举办活动,加强了跨学科的学习与交流;关注学科间联系,提高教学设计教育科研与实施能力。通过建立工作室的QQ群,上传文件、下载资料、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的主页、宣传幅射、影响更多的教师。

新型农民培训路径优化思考 篇3

关键词 新型农民;培训路径;优化;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68;G72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开始关注自身的科技实力与知识实力。我国为农业大国,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浪潮中,对于农业经济来说,想要在新时代维持生存,获得发展,必须要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农民摆脱以往的观念、生产方式,成为知识经济体制中的新型农民,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基础。

1 新形势下新型农民培训的制约因素

在多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笔者发现,当前阻碍新型农民培训的主要因素有。

1.1 基层培训条件有限,关注意识较低

1)就当前的基层农业推广单位及其员工而言,在培训条件以及关注意识上存在缺陷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难以实现有效发展。

2)在培训所需的软件与硬件条件建设上存在不足,相关部门没有投入一定的财力,或者受到划拨资金不足的影响。例如,缺乏基层培训站点与专业培训人员、培训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落后、培训相关教材缺乏等[1]。

3)关注意识上也存在问题。当前,大多数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往往过度关注农资推广以及新型农业技术推广,而忽视了对农民的培训工作。这也是造成培训相关软硬件条件跟不上的原因之一。

1.2 农民基础文化素质低,认知水平差

虽然国家在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方面早就加大了创新力度,新时代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提高,但是,相比于农业科技水平较高的其他国家,我国农民的基础文化素质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在观念方面,一些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读书无用”的陈旧观念。较低的文化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认识水平,其间接地导致新型农民培训难度的加大。

1.3 培训方式与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当前需要

制约新型农民培训的另一大因素为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层面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培训方式单一,在大多数农民培训中,还是延续传统的口授式培训方式。这种单一的方式对于文化程度有限的农民来讲,不易背其吸收并灵活掌握;培训内容单一,在笔者多年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发现针对农民的培训,其内容主要为农资应用介绍、种植技术讲解等关于技术层面的知识,很少涉及农业风险掌控、有机农业开发等较为前沿等新时代的农业经济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的缺乏与多元化社会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不相符,使农民不能满足时代需要[2]。

1.4 农民数量多,难以实现培训的全面化

我国为农业大国,虽然近几年我国城镇化建设加剧,农村常驻人口大幅度缩减,但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农民的数量与比例已经排在前列。在我国地区中相应的农民数量也占有较大比例。面对庞大的培训对象,数量及人员有限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难以实现培训的全面化。

2 优化新型农民培训的具体路径分析

就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而言,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程度,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来优化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2.1 提高新型农民培训的认知,加强软硬件建设

在倡导知识、科技以及创新的当下,从事农民培训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农民培训对其农民自身、农村经济,甚至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只有在农民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后,才能够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才能够促进一系列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来说,在提升认知以及强化软硬件建设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通过政策与形势的分析,负责农业培训相关部门管理者向每位员工普及农民培训的重要性,使其明白这项工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2)多渠道争取资金来完善新型农民培训所需的软件与硬件基础。除了尽量保持农业划拨资金的转款专用外,基层农业推广部门应当积极依托社会组织、自身多元化运营来充实培训事务所需的各种条件。

2.2 摆正培训态度,确保培训效果

针对当前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认知程度有限的客观局限,就我国庞大的农民群体及我国的基本国情而言,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其加以扭转。为此,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积极地做出相应的努力来弥补这一缺陷。这就需要其摆正培训态度,即面对农民接受能力、认知能力差的客观现状,在培训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在态度上保持耐心、细致、真诚的状态。当面对问题时,不应感到厌烦、无奈,要积极地需求有效途径从侧面加以解决,从而最大程度地帮助农民充分吸收培训内容,完成培训的目标,确保培训效果。

2.3 创新培训方式,促进培训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于农业经济来说,创新同样重要。在新型农民培训中,对于传统的、单一的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相关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要投入一定精力与人来来加大创新力度。1)在培训方式创新上,应当充分借鉴现代化企业培训方式,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来展开立体化、富有画面感的演示操作、图片展示等培训方式。这样能够便于农民对培训内容的吸收与借鉴。2)在培训内容上,相关培训机构应针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完善与充实培训内容,如应当适当引入农业风险防范、生态农业等新型农业观念与内容。此外,在现阶段的培训中,要注意内容的通俗易懂,以便农民掌握。

2.4 完善农村合作社培训点,使其达到以点带面效果

对于庞大的待培训新型农民而言,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相关农技推广单位应当积极寻求其他途径来加以优化。例如,负责培训的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农村成立合作社,联合当地的农业种植技术员或者具备一定文化素质水平的新型农民依托合作社建立培训点。重点培养一批达标的新型农民,然后通过这些农民的作用将培训知识与内容传播至基层农民身上,起到一点带面的效果[3]。

3 结语

在当前的新型农民培训中会出现一些制约因素,相关部门应积极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来对培训路径加以优化,进而促进我国农民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满足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唐小平.新型农民培养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四川农业科技,2016(2):69-71.

[2]耿会霞.加强新型农民培育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J].吉林农业,2016(5):61.

[3]孟繁君,金青,苏春辉,等.探索培训新形式 拓宽培训新途径[J].基层农技推广,2016(3):57-58.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途径

近年来, 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通过政策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 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与此同时,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深入, 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农村对资本的需求日益旺盛, 但农村金融市场上资本极度稀缺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改革农村信贷政策体制, 加快农村金融发展, 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目标定位

农村的资金需求主体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类:以简单再生产为主要需求的贫困型农户;以扩大再生产为主要需求的一般性农户;以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为主的市场型农户。农民的资金需求主要是改善基本生活条件和劳动生产条件, 建立初级社会保障资金, 如养老、医疗和教育费用等。农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是保证季节性农业资金短缺, 维持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农村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包括能源、交通、通讯、水利等, 以及公共体系建设资金, 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

当前加快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二是促进农业人口有序向非农领域转移。与之相应, 农民在这些方面的资金需求, 主要用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特色经济 (如开展种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参加技能培训和资助子女就学、扩大家庭消费等。农村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发放小额贷款对农民提供资金支持, 农业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季节性的资金短缺, 为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农户和城镇个体工商户提供资金支持, 用于改变当前农村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落后状况, 缩小和消除城乡差别。

二、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信贷机构数量增长快, 农村信贷资产规模不足

在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 在优先发展城市经济、优先发展二、三产业的政策导向下, 金融业支持农业、农村的发展的力度相对不足。受商业银行趋利性的影响, 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逐步撤离了农村, 大量网点已经撤离回到城市, 出现了农村金融机构“远离”农村的现象。一般而言, 支持“三农”发展的金融机构一般有三类, 他们分别是农业商业银行、农业合作银行、农业信用社。农业商业银行是由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 通常出现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但是农业占的比重少;农业合作银行由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入股, 是在合作制的基础上, 吸收股份制运作机制组成的股份合作制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主要在市场经济发达、商业化程度高的地区, 是一种资本的联合。在我国, 农业很显然还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商业化程度并不是很高。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年报显示:截至2011年底, 全国已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667家, 其中农村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合作银行190家。

由于前两类银行成立较晚, 在全国各地的营业网点少, 加之本身的局限性所致, 农村信用社就成为了当前主要的支农金融机构。截至2011年底, 农村信用社共有机构网点7.7万个, 从业人员76万, 提供了全国77.4%的农户贷款, 承担了76%的金融机构空白乡镇覆盖任务, 以及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面向广大农户的国家政策补助资金发放工作, 是我国农村地区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支农服务功能发挥最为充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虽然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增长较快, 但其信贷资产总量占我国金融业资产比重并不高, 截至2011年底,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银行,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仅为15.2%。农村信贷资产总量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困难。

2、农村金融业务品种单一, 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开展除存、贷款以外的其他金融服务如商业保险、汇款、证券投资、银行卡等业务明显不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方式、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 不能适应农户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手续繁琐、提供资金有限, 一些农民用于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合理资金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信贷资金供应量不足导致农户发展高附加值农业投资机会丧失, 农村中小企业也很难扩大再生产, 经营发展中的规模效应难以显现, 对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造成了困难, 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业务品种较少, 不能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迫切需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

3、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 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 农业企业化程度不断加强, 在种植业、养殖业、零散手工业等得以良性发展的同时, 农户借款的需求不断增大。农业生产由于受季节、气候的变化影响大, 农业经营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其安全性、盈利性较差。正规金融机构考虑到了这一系列问题, 因此提供的金融服务有着严格的借贷条件、复杂的借贷手续和借贷金额限制, 其金融服务无法真正地服务于农村农户的农业生产, 导致农村资金外流,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农村经济发展受阻。目前, 民间金融市场处于彼此分割的状态, 资金、信息难以自由流动。民间金融发展不规范, 大多数的民间金融机构是小规模经营、地域性明显、抗风险能力弱, 明显带有区域局限的特征, 他们的组织和经营活动范围受区域限制, 没有自己的网络系统, 异地存取、转账结算、支付、清算无法开展。民间金融组织规模小, 经营范围窄, 资本实力小, 基础薄弱, 抵御风险能力差, 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则会发生经营困难, 甚至破产倒闭。

4、农村金融服务方式落后

随着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 农村居民对理财、保险、金融咨询等业务都有着更高的需求。目前, 作为农村地区主要金融机构的农村信用社仍以存贷业务为主, 而其他金融机构对县以下网点的大量撤并使得农村居民日趋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无法及时得到满足。同时, 农村金融服务的电子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 票据业务、耐用消费品贷款、旅游贷款、信用贷款、网上银行、信用卡、取款机、证券、国际结算等业务并未普及。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猛, 当前我国农村已形成了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农村中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主体大量出现, 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性增强, 在家务农、外出经商、劳务输出、办厂创业等都成为农民的选择,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改善住房、添置家电、购买农机、外出旅游等也逐渐成为农民新的金融需求, 农民在生产、生活上都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仍以“存、贷、汇”三种传统业务为主, 其他金融业务没有普遍开展, 无法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多层次、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要求。

三、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1、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的扶持

以美国等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为借鉴, 在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其中, 农村合作金融体系是主体, 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支持农业的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发挥补充和调节作用, 全方位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大力发展层次性较强、覆盖范围较为广泛、职能分工明确的农村金融机构, 既包括政策性、商业性, 又包括合作性的农村金融机构, 各个机构之间相对分工和相互合作, 同时又保持一定程度的竞争, 共同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对农业科技的有效投入, 农业投入风险大、周期长, 加之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特质, 都限制了商业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完全依赖市场调节手段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政府需要采取优惠政策扶持合作金融和激励商业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 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银行网点, 满足农民基本金融需求;对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研、技术、自然灾害救济和环保等方面的业务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鼓励其拓展业务。

2、建立资金回流机制, 扭转农村资金流向“非农化”

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 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通过对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免征利息税、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税率, 减少存款准备金、放松利率管制等方式和手段, 对其进行必要的扶持, 适当安排专项资金进行财政补贴, 充分支持、鼓励各大金融机构将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同时, 各金融机构通过建立跟踪回访和经营指导服务机制, 定期开展贷后调查, 跟踪了解贷款人生产经营、资金使用情况, 帮助贷款人解决生产经营中实际情况, 从而有效降低贷款风险。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流向的“非农化”是和农村和农业经济的低回报率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只要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回报率一直处于较低状态, 资金流向的“非农化”现象就不会消失。同时, 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也会进一步恶化农村和农业经济投资环境。因此,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 现阶段在开展支农金融业务的同时, 必须加强资金引导, 使信贷资金更多的应用于农业科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上, 更多地投入到农业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上, 不断提高为农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形成金融支持农业发展, 同时农村经济发展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环境的良好局面。

3、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 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按照由金融需求决定金融供给的原则, 进行一系列的农村金融供给结构调整。以提供满足农户基本需求的金融业务为出发点, 提供符合农户基本需求的基础性金融服务产品。稳步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严格控制创新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以信息化技术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一是创新产品。积极研发和引入多样化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产品, 创新担保机制, 拓宽服务领域, 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和信息化发展, 逐步将在城市开办的保险、代理、租赁、保管、担保、个人理财等新产品推广到广大农村, 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二是创新业务合作。大力拓展业务领域, 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合作, 积极开展银团贷款和代理业务, 探索担保、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等农村金融业务合作机制。三是创新服务。农村金融机构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 改进授权授信机制, 在风险可控、法律要素齐全的前提下, 简化贷款手续, 开办电子银行, 为“三农”提供方便、快捷、持续的金融服务。四是创新监控与评价体系。发挥监管政策对信贷资金安全性的引导作用, 建立农村信贷资金的风险防范机制, 强化风险管理, 及时化解金融风险, 确保农村金融体系的安全。此外, 必须重视农村金融服务的人才培养。招聘合适的信贷人员, 加强业务培训, 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在当地招聘熟悉情况、具有基本金融知识、能够完成基本业务操作的人员来从事具体工作。

4、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 进一步拓宽“三农”融资渠道

当前, 我国农村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形式的存在有效弥补了正规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缺口, 是一种直接的、灵活的融资形式, 它为农村经济发展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断规范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形式, 引导民间资本走健康发展道路, 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有益探索。发展民间资本服务于农村经济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前提下, 才能有效扩大金融服务 (包括数量和品种) , 满足农村融资需求。开放民间金融, 将非正规金融逐步纳入正规金融的轨道, 是在农村金融发展中实现充分、自由竞争的最佳制度选择。同时,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村小额支付体系、农村抵押担保机制和平台等, 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基础环境。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小规模经济金融服务的最好办法, 应该成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该引导和规范民间、非正规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 对其采取保护和扶持政策, 积极推动农村合作金融立法, 使民间、非正规合作金融合法化, 保障其长期稳定发展。此外, 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鼓励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龙头公司等合作组织, 放开农民在金融、保险、购销、加工等领域的合作, 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能力, 借助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形式向金融机构融入资金, 进一步拓宽“三农”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章文渊: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研究[J].特区经济, 2012 (5) .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http://zhuanti.cbrc.gov.cn/subject/subject/nianbao2011/1.pdf, 2011.

[3]赵栩旖: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发展选择[J].农村经济, 2012 (8) .

[4]徐彬:基于效率的我国农村金融创新探讨[J].商业时代, 2012 (20) .

[5]华东、何巍:美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与启示[J].国际金融, 2012 (5) .

路径思考 篇5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桥梁建设施工质量管控路径思考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桥梁建设施工质量管控路径思考论文1

施工材料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那么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肯定就是无法保证的。而现代化的施工中,机械设备也是必备的施工用具,工程施工中设备的缺失以及对机械设备维修和养护工作的不及时也会对工程的工期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预制箱梁的质量问题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是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常见的预制箱梁的质量问题有箱梁的外型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漏浆、顶杠松动、跑模、内模上浮等现象,防撞墙、泄水孔、预埋筋以及伸缩缝的设置不规范,预拱度不达标或是表面清洁度不够等问题。所以,在预制箱梁的施工过程中,端模和侧模的连接必须是严密无错台的,端模的角度要与设计锚垫板的角度保持一致,各棱角线的线型应是顺直的,对拉螺栓的预留孔须也要与模板保持一致的位置。为确保浇筑过程中不移位,要定期的检查底板钢筋和腹板钢筋的正弯矩波纹管的定位是否准确。底部支垫钢筋凳,侧模应有顶挡,内模要设置牢固,并且顶部压杠的间距应小于1.5m,应紧压内模。要定期的检查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偏差、钢筋加工的尺寸偏差、钢筋的焊接质量以及钢筋的级别、间距、根数等内容,确保各项都是符合设计的规范要求的,防止端板、翼板以及底板出现跑模的情况。

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作是整个桥梁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如果没有保证其的施工质量就可能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是人身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灌注桩的关键工序进行把关控制,第一,要确定好钢筋笼的位置,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的下端时,要注意减慢浇筑的速度,为防止钢筋笼的上浮,应尽量的保证连续灌注。第二,要控制好导管的埋置深度,深度应在2-4m之间,最小不小于1m,最大不超过5m。同时还要正反的转动导管,钢筋笼与导管相分离并居在钻孔的中心;为使导管更容易被拔起,在拔起时应正反的摇动导管,切忌不要出现拔露导管的情况。第三,很多操作失误都会堵塞导管从而造成断桩的现象,如灌注时的塌落度小、流动性差以及拌和不均匀等,所以选择材料时要选择有良好和易性和流动性的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应在20cm左右。在使用导管前应先进行试压,试水的压力应控制在0.6-1.0MPa左右,同时还要保证导管各连接部位有良好的密封性,这样导管就不会出现进水的现象。

安全生产和施工也应是施工中各单位应该高度重视的工作。首先,工程项目的管理者要依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建立一套以事前预防为原则的安全管理的体系和制度。施工人员作为整个工程施工的主体部分,其安全意识以及施工的技术水平对于安全施工也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因此还应不断的提高技术管理人员以及一线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施工中遇到极端不利的恶劣的天气条件时,应适当的停止施工并在这个时间段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工作。同时,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办法之一,施工中任何人员都要严格的遵守各项安全管理的制度,对于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设备以及安全防护措施要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养护的工作,如进行焊接操作时,要严格的检查自带的汽油发电机等设备,更要重视与电和火相关工艺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存放的管理工作。只有全方位的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真正的有效地避免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以及安全事故。

随着我国经济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必将蓬勃的发展起来,桥梁工程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必备工程,对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桥梁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的按照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施工,保证桥梁的施工质量,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风险,提高桥梁工程的使用性能和社会效益,促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桥梁建设施工质量管控路径思考论文2

桥梁施工现场的环境复杂,涉及到的环节、设备很多,诸如临时线路铺设、设备油量管理、机器安全操作等等,无论哪一项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无法预测的安全事故,不但对于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而且有损工程设备的正常运行,进而影响到桥梁工程的质量。临于上述诸种情况,建筑市场中的各大桥梁施工单位都需要针对加强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个人对于施工质量安全中各个环节进行严密监管,构建从领导层到员工的科学管理体制,以保证施工质量管理部门正常开展工作。

(一)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

如今全国的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各地方的交通量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应对这一需求,在建的桥梁工程也在不断增多。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从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可以看出,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中也真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形成桥梁工程隐患的同时,也造成了多方面的损失,因此,不断提升桥梁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无论对于企业、对于社会、对于国家、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和值得充分重视的。

(二)桥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的措施

1、重视现场施工人员整体素质,组织对其进行培训

桥梁工程施工工作的完成是需要众多参与工程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上至项目经理,下至施工服务人员共同协作的成果,其中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桥梁工程质量水平。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企业需得首先把好施工队伍的选择这一关,选择一支水平高素质好的施工队是开展施工工作的.重要前提。其次,再对已选择好的队伍进行综合素质培训,以进一步强化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质量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桥梁工程施工要求做到质量第一、对社会负责、为民众服务这三点。再次,除了强化现场人员的质量及安全意识之外,还要重视其施工技术的提高。施工人员必须有高水平的技术技术,能够认真地执行桥梁工程施工质量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比较强工程质量管理能力,在能够意识到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前提下,充分掌握桥梁工程的建设要求,制定出严格的质量标准,并做到随时检查。最后,施工服务部门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技术方面与生活方面的日常服务,间接地为桥梁施工质量的保证做贡献。

2、进一步完善企业施工管理规范

完善的企业施工管理规范是实施桥梁施工彻底实施的基础。施工企业首先要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计划,然后管理部门督促各单位严格执行。各项工序开始前,管理部门要组织各相关施工小组研究设计图,保证各小组在熟悉计划的同时,了解具体工作中需要明确的问题。此外,各环节的监督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现场施工中出现的各咱问题,并定期进行会总,以便讨论出更合理的解决方式,加以适当的改进。有了完善的桥梁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制度,再加上施工管理部门的严格执行和密切配合,还有可能构建出文明有序的施工现场,最终实现“环境清洁,物料堆放有序,设备整洁完好,完全设施齐全,道路平整畅通,制度标准健全,劳动纪律严格,施工秩序井然”这一目标。

3、保证建筑材料及施工设备的质量

我国当前的建筑物资供应充足,买方占据市场优势。市场上各种销售优惠方式层出不穷,施工企业材料及设备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面临着诸多诱惑,所以,建筑企业要重视这一工作环节的把握。首先要求采购部门工作人员,不但具有强烈的岗位责任感,而且要诚实守信,还须有相关的专业材料设务鉴别知识。其次,施工进行之前,在对所选购的材料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检测,不合乎设计要求建筑用料及设备一律不予采用。

4、加强桥梁土方工程的质量控制

桥梁土方工程主要是指桥梁基坑开挖及回填工作。此项内容的检查要分为三个步骤:在土方开挖之前,相关监管及施工人员要确定桥梁基坑的开挖线放样测量合格与否,桥梁基槽周围排水是否顺畅、基槽开挖出的弃土有未运至设定位置等等。在清除桥梁建筑基面上开挖的岩土后,企业要组织工程设计、监理部门、质量监督人员开展现场验收工作,要确保桥梁基坑尺寸与坑底轴线位移均合乎工程设计要求,以便正常进入接下来的桥梁基坑回填工序。回填时,要用相关机械设备将回填土按桥梁设计要求压实,一旦出现弹簧土,要对局部重新翻挖。

5、重视桥梁混凝土的工程质量检测

桥梁工程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在监理部门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时,施工企业应当全力配合。在监理人员的现场监督下,运用“无破损”检验法,对桥梁的各个钻孔桩,对可能存在质量隐患的桩及已经做过相应质量隐患处理的桩体做全面细致的检测。当然,施工企业须在施工现场安排可以对混凝土桩采集多尺寸芯样的取样设备及相应的设备操作人员。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要根据监理单位的相关意见及时处理。

6、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工作职能

监理单位要安排工作人员现场监督,对于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做全面的跟踪检查,不管都任何差错都要要求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或者直接返工,以达到彻底消除桥梁工程质量的各种隐患。另外,还可以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设计一套桥梁施工质量实时监测系统,以便更有效地对桥梁现场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加强建筑用料及机器设备的养护管理工作各大小桥梁施工现场,会放置多种用料及机器设备,因用料保存管理不善及机器设备出现故障而影响到施工安全的情况常常发生。所以施工企业在开展桥梁工程的安全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分别采取有效措施严防质量安全事故的出现。

(三)结语

实现共同富裕之路径的思考 篇6

关键词:乡贤理事会;市场交换;共同富裕;云浮市

中图分类号:F3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4)04-0057-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人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战略,邓小平说:“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1]。”甚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但是,在实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怎么样让先富的人带动后富的人,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才是真正需要不断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双赢路径

实现共同富裕,有以下路径:一是经济发展路径,部分先富的地区,通过企业梯级的不断浪潮般的推动,富裕地区带动贫穷地区的发展,这是亚当斯密之所谓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这一条正在各地得到实现和正在实现;第二是国家强制路径,即国家通过财政转移与税收的强制措施,强行从先富地区征收更多的税收(国税)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转移到后富地区,直接扶贫;通过向富人征高额个人所得税的方式,强制实现先富带动后富;第三是富人自愿慈善扶贫。这种方式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富人无条件无名的的慈善,即富人捐款捐物,不留名,仅出于救助的目的,无论从人性的角度还是市场交易的基本规则来看,此种方式因不能使双方同时得其所需而不能持久;另一类是有条件的慈善,即富人公开举办慈善事业,并获得社会公众的公开赞誉和政府的各种礼遇,而这种礼遇又成为富人进一步慈善、助贫、带动共同富裕的动力或原因,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在这一互动中,贫与富各得了他们想得到的东西,较贫的地区或人得到了财富,先富裕的人得到了良好的声名,获得了物质满足后所最需要的东西——荣誉,从而实现了贫与富的双赢,因而,此类型是可持续的人际互动方式。近年来在云浮市发展起来的乡贤理事会,实践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战略,很好地实现了这种双赢。

从2011-2012年,云浮市政府将农村自发的乡贤松散组织加以规范,动员本地农村成立乡贤理事会,并采取多种方式发挥乡贤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实现农村的共同富裕。到目前为止,共有1337个各级乡贤理事会,纳入三级理事会的人数多达1.4万人,其中选聘104名外出经济能人回乡挂任村官或镇官。共获得公益捐款1.25亿元。办理助困、助学、助医等好事实事3370件,支持成立镇级教学协会18个,资助贫困生上大学372人,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1798个[2],有力地推进了农村扶贫事业,直接解决了一部分人的贫困和老有所养的问题,带动了后富的人走向富裕,如云安县富林镇马塘村委大坪一村,其乡贤理事会中的一些人经营石材产业,通过多年的传帮带,石材产业成为本村的村民的主导产业,目前村中外出的300人中有220多人从事石材加工、销售等业,有32户开设有厂房和门店,这实际上为后富的人找到了致富的路径。类似的情况还如罗定市兴起的企业+农户+乡贤理事会农村发展模式,这里不再赘述。

二、乡贤奉献社会之动因的经济学考查

那么乡贤为什么要自愿地拿出钱物,拿出自己的智慧为农村做贡献呢?研究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让乡贤这一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造福群众的前提条件。

乡贤为家乡做贡献,不拿一分钱,首先的原因就是他们内在的善良之心,看到家乡不少人的和自己的差距,于是感同身受,想为家乡出点力,献一份爱心,带动家乡并不富裕的人走共同富裕之路,这是无可置疑的。但也不可否认,乡贤为家乡做贡献,与人性中尊重感或叫荣誉感的要求之满足有更大的、更主要的关系。不明白这一点,就是对人性的把握肤浅,对强大的市场规律的有意忽视。

卡耐基曾说过,人的需要中有一种强烈的需要就是“渴望伟大”[3],人们内心里都希望被他人重视、肯定,希望获得荣誉和好名声,希望自己的事迹被人颂扬、达到名声远扬甚至流芳千古。这是一般人亘古不变的心理需求。当然要实现这一需求是有成本的,那就是对社会对他人做了好事或做了巨大的贡献。从经济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一种交换关系,建立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础上的交换关系,甚至是等价交换关系。社会生活中时时刻刻存在着交换,布劳说:“不仅在市场关系中而且在友谊中,甚至在爱情中,以及在这些以亲密性形式出现的多种社会关系中,邻居们交换恩惠,儿童们交换玩具,通事们交换帮助,熟人们交换礼貌,政治家们交换让步,讨论者们交换观点,家庭主妇们交换烹饪诀窍[4]。”问题不在于交换什么,而在于怎么样使社会必须的交换关系变为富有积极意义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整个社会的共赢、共富及和谐。

云浮市首创的乡贤理事会组织,其实就是搭个平台,让一些能人发挥作用,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其机理实是一种交换,即社会以一种荣誉尊崇地位换得乡贤的经济及智力的支持和付出。如罗定市出台了《中共罗定市委、罗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开门办学捐资助学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对捐资助学团体和个人的奖励办法,给捐资助学的外出乡贤团体和个人授予“捐资助学先进单位”、“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尊师重教先进个人”等称号,聘任为受赠学校的“名誉校长”,并在《罗定市教育志》留名等奖励;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和公众信息网等媒体及时报道乡贤奉献社会的事迹。此外,在乡贤参与的各项事业建设上推行“命名制”,如“柏林街”、“国生大桥”等。为了更好地提高乡贤参与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作用,云浮市主动为乡贤提供一些职位——“官位”,提高其荣显感。比如罗定市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行从外出人员中选拨优秀人才挂聘作农村党支部副书记或村季顾问的实施意见》,把乡贤吸收到镇村领导班子中,外挂村官、镇长顾问不占班子职数和编制。目前,全市共聘用外挂村官407名,担任村支部副书记的189名,镇长顾问108名,来源包括有企业、政界、科研教育界等成功人士。借助乡贤理事会这个平台,困难群众得到了援助,政府减轻了不少负担,部分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如朗塘镇都近村外出经商党员陈林,担任村支部副书记后,慷慨解囊捐出10多万元扶持特困党员群众,还投资1200多万元在家乡办电子厂,解决了500多名党员群众的就业出路问题。

nlc202309051223

三、“绅士”称号的授予是尊重乡贤、激励乡贤更好奉献故土的良好方式

乡贤通过奉献社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声名远播。乡贤理事会更像是一种先富带动后富的社会组织形式。人们渴望荣誉和名誉,满足这种要求给予人们恰当的名誉荣誉形式,以促使人们更好地奉献而获取之,这就显得很重要。目前政府给予乡贤的名誉荣誉称号多为“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尊师重教先进个人”、“优秀理事长”等,有时还给予一些官职,如“村支部副书记”、“镇长顾问”、“自然村乡贤理事会会长”(实际上是自然村村长),这些荣誉一部分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如“先进xx”,另一部分带有官本位色彩,其价值导向与现代价值观未必完全合拍,其对乡贤个人心理需求的满足之效果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那么授予乡贤什么样的称号比较好呢?结合中国文化的要求,我们认为这种称号应该既符合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又符合时代潮流,能满足杰出乡贤的心理需求,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同时,又不再落入俗套和官本位文化的陈旧理念框架中。建议采用“绅士”这个荣誉称号。绅士,在英语里是“gentleman”最初是指来自优越家庭的男士,后发展为对心地善良,举止优雅的男士的称呼,中国文化也推崇这样的品格“温文尔雅,然后君子”,在中世纪英国,“gentry”(绅士阶级)是一个社会阶层,社会地位仅次于贵族。此阶层的男性成人当时称为“gentleman”(绅士)。在中国历史上,绅士是指退职居家,在地方上有声望的人,亦称为士绅。仕绅一词是指地方乡里上的有钱有文化有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中国传统的绅士,与英国传统的绅士在社会及文化上有其类似的重要地位,因此近代此一概念传入时便以此把绅士作为“gentry”的翻译。此概念既代表的是一种的独特的有地位的阶层,也是一种贤达的象征,用此一概念称谓当前的乡贤,可谓很贴切:符合其阶层定位,与历史有传承关系,而其文雅礼貌的含义也是社会所尊崇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是传统与现代文化所共欣赏和向往往的理念和品质。故授予这一尊崇称号于乡贤是完全合理的,能极大的增强乡贤的荣誉感,且无须任何公共财政支出。同时,为了鼓励乡贤绅士对社会更好地作贡献,可以根据乡贤贡献的大小设立不同等级的绅士称号,如“慈善绅士”、“益民绅士”、“普惠绅士”、“济众绅士”、“泽世绅士”,并规定不同的礼遇标准,如某种类型的绅士到来,政府不同等级的领导人礼节性热情接待(仅为礼仪待遇,并无公款吃喝之费),并赋予他们一定的参政话语权,如在地方性法规或政府文件中明文规定:涉及民生的重要决策做出之前,应当听取乡贤绅士的意见。这样,乡贤既获得了荣誉,获得极大的受尊重感,又避免了官本位的陈旧价值导向,使乡贤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更好地实现党的从部分富裕到共同富裕的战略。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55.

[2]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1:18.

[3][美]彼德·布劳.孙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

利[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04.

(责任编辑:熊 飞)

学术性期刊“媒体融合”路径思考 篇7

一、内容即数据, 让数据“活”起来

互联网语境下的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容观, 必定不再是旧式“内容为王”的价值自恋, 而是回归本位的一种价值追求, 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一般来说, 学术性期刊的基本功能主要有二:一是发表和记录研究发现;二是参阅和引用已有成果。前者针对的是作者, 而后者针对的是读者。成果的水平决定着期刊的水平, 而成果的接受和引用范围则决定着期刊的影响力, 二者显然成正比关系。传统的学术性期刊一般功能的定位上更偏重于第一条, 由于其受众往往具有地域性或行业性的限制, 其所呈现的内容较多体现的是一种“精英”化的严肃色彩, 对内容的定位也往往只是停留在纸质期刊公开发表的论文上面。随着纸本逐步为数字化传播所替代, 传播的最小单元已由期刊变成了论文。由此, 学术性期刊必须直面传统期刊在学术传播中的中心地位正在日趋旁落的现实。不可否认, 学术性期刊要想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引领学术的作用, 保持所承载的内容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性问题。但在新形势下, 学术性期刊一方面要强化参阅和引用已有成果这一功能;另一方面, 也必须找到和融入全媒体时代先进、有效的传播手段。学术性期刊的非营利性的学术信息传播动机和利用需求促使学术性期刊本身不仅要及时迅速地编辑出版传播, 同时也要让其他读者快速或浏览其学术成果, 达到及时宣传最新学术成果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 单纯纸质期刊的那种单向传播的功能, 已经无法满足专业研究人员对相关领域海量资讯的需求。实际上, 调查当下的学术性期刊的读者, 他们的阅读习惯同样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更多喜好的是一种根据主题在线检索式阅读, 对学术性期刊也并非一定要一期期、一篇篇看, 而是有选择地看, 更多体现的是对选题相关资料的查阅渴求。因此, 学术性期刊必须树立大数据的理念, 实现从单纯的纸质内容生产商走向数据供应商和阅读服务商的转型。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从读者的角度审视, 学术性期刊必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是否一定要印刷?是否一定要出版?是否一定要连续?是否一定要周期?是否一定要刊名?类似的问题都要进行理念上的重塑。实际上, 国际上不少学术性期刊, 已经充分估计到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 在出版业态上有了不少创新举措。全球学术与出版学会月报编辑Pippa Smart早在2011年10月8日在浙大期刊中心作的题为“期刊出版正在发生什么?”的讲座中, 就向大家介绍了一些这样的案例:英国的BMJ (英国的医学期刊) , 实行网上全文在线出版, 印刷版仅提供位论文;美国PNAS杂志 (美国科学院报) , 所有论文也是在线全文发表, 印刷本只提供目录、摘要、若干重要论文全文;South African Family Practice杂志 (南非家庭实践) , 也采用论文全文在线出版, 印刷本只提供摘要;Journal of Bone&Joint Surgery (骨关节外科杂志) , 网上全文发表, 印刷本质提供论文第一页, 该页右下角有快速识别QR码, 手机等扫描就可获得在线全文及相关评论等;ACS (美国化学学会) , 论文全文在线出版, 印刷文本只提供内容介绍。可以预见, 未来这样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即印刷也不再那么重要或必要, 各类网上在线出版平台纷纷涌现。简洁高效快速迭代缩短时滞, “短平快”的互联网思维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期刊的出版。

当然, 期刊的出版并非是抛弃对内容的重视, 而是借助网络拓展了期刊内容的空间, 将内容打造成大数据库, 通过线上线下对海量信息进行高度专业化的甄别重组, 建立大数据库。一是转变和扩充内容, 达成“实时内容推送, 学术资源整合、知识网络链接”的功能;同时, 数据库本身也可以用于深度挖掘、分析, 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和质量的反馈。通过深入挖掘数据价值, 得出预测性判断, 用于对数据的重组和处理, 从而实现将内容转化为适应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说, 读者研究一直是专业办刊的基本要求, 现如今, 读者数据就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对数据收集和挖掘的投入和专业程度, 形成新的竞争力分野。当然, 要发挥好这些数据的传播功能, 必须“活化”数据, 给内容插上翅膀, 要考虑如何让数据 (内容) 更便捷地更直接地服务于新媒介环境下的读者, 通过内容展示的多媒体化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在传统学术性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 一本纸质学术性期刊要做的远不止是一本电子杂志。编辑从内容制作环节开始, 就应当考虑内容和各种不同渠道、呈现方式的适配性问题。与传统的内容传播比较, 在新的媒体结构下, 内容的传播速度和覆盖度都将实现质的飞跃。

二、营销即服务, 让服务“立体”起来

随着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推进, 学术性期刊的产品属性必将凸现出来。因此, 现代意义上产品营销的理念也必须逐步加以确立。我们知道, 现代企业的营销管理非常强调客户关系的管理, 它强调企业要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 为客户提供更经济、快捷、周到的产品和服务, 改进客户价值、满意度、盈利能力以及客户的忠诚度, 保持和吸引更多的客户, 最终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读者即用户, 服务属性第一。当杂志变身为多媒体终端产品, 你的对象不仅仅是每期的订户, 而是新媒介下你所服务的用户。相比较传统的纸媒, 融合后的新型媒体业态是否成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量:一是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媒体化;二是用户的参与度和数据的即时发布能力;三是是否可以实现随时阅读并得到有效的验证;四是对用户的需求能否做到精确推送并达成高效推送的效果;五是能否让用户获取信息的同时进行有效的互动。一句话, 实现融合的目标即在于能否使服务“立体化”。产品价值导向下的传统学术性期刊, 其目标以提供完善的产品为最终目标, 以用户购买产品为成功的标志, 交易完成即宣告服务结束。而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学术性期刊新形态, 它的目标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掌握用户的多维属性, 从服务周期看来, 它强调注重用户体验, 购买产品仅仅是服务的开始, 或者说只是购买了一个获取更深服务的“入口”, 从为用户提供单一的产品和服务到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

学术性期刊首先必须服从于传统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总体特征,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 打造出一个由纸媒、网媒、社交媒体、活动、定制出版、视频、数据服务和推送的全媒体服务平台。

新闻传媒的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为读者和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能力。诚如有的专家所言, 单纯的内容已经难以形成商业闭环, 这也导致很多优质内容生产商常常发出这样的喟叹:为什么我的内容这么好, 而受众却不愿意付款呢?在信息过载的情况下, 只有信息服务才能形成商业闭环。学术性期刊要获得可持续发展, 同样必须增强对“服务为王”的体认, 以“用户满足”为目标, 从面向读者变为抓住用户, 从内容生产变为服务提供, 收集用户信息, 关注用户体验, 注重与用户交流互动, 满足用户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三、“需求”即渠道, 让渠道“个性”起来

最近几年来, 期刊的发行一直存在着“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的争论, 实际上, 如果从价值观层面去考量一本期刊的影响力, 渠道只是其参与和行业竞争、做强做大、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期刊的出版发行绝不能只将命脉系于渠道, 更不能将命运系于一种渠道资源。传统期刊与新媒体实现融合后, 原有的渠道理念将被逐步消解, 新形态下的期刊是考虑在价值链的不同的环节和领域, 来平衡并适配渠道资源。实际上, 互联网本身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即它是一个巨大的并且免费的渠道。从这个角度思考, 如何单纯地获得某种传统意义上的渠道已显得不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要考虑何种渠道是通畅、稳定和是否有“流量”的。要做到这一点, 还是要退到树立“用户思维”这一原点上, 从这个意义上讲, 读者的需求才是真正的渠道, 这实际上是一种期刊软实力的体现, 由此, 是否可以提出一个“软渠道”的概念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渠道观。

诚如上面论述所言, 期刊的价值存在于期刊与读者的关系之中, “渠道为王”理念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巩固、稳定、发展期刊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 期刊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力, 必须确立“用户为上”的思维, 深化对“准确定位”的认识。实际上, 随着“差异化生存”时代的来临, 实现局域人群的规模化覆盖, 从培育和服务用户群到服务个体, 这已经成为当下传媒市场定位的一种趋势。期刊要获得稳定的渠道, 获得更大生存空间, 必须坚持市场细分的原则, 牢固树立读者意识, 进行准确的受众定位, 满足受众的规模化和个性化需求, 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优势, 除了建立资源库, 为用户直接提供资讯服务, 并在条件成熟时建设云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资讯与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匹配外, 更需要建立开放的大数据平台, 用大数据对读者和受众进行分析, 进而以分众化的方式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除此之外, 建立各种社交网站推动销售和增强读者的黏性, 条件成熟时, 也可以考虑为单位和个人进行个性化定制服务等。这样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把用户的需求变现为影响力提升的渠道的过程。

可以预见, 未来的学术性期刊也绝非只是一本单纯的纸媒, 而应该是一个品牌, 它代表着一种独特的阅读品位和学术立场, 通过各种媒介形式, 服务于特定的学术团体和个人。纸媒和新媒体都只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场景、习惯对结构性数据进行挖掘, 分析梳理出不同用户人群的“喜好”, 培育各种用户群, 实现内容和服务的个性推送和到位。可以这样说, 建构在用户思维下的渠道拓展, 只有紧紧抓住读者需求这一本源, 实现渠道的个性化开发, 才能使学术性期刊实现“长治久安”, 求得“活路”。

四、结语

综上分析, 可以将新媒体融合下学术性期刊的新业态表述为下列三角关系。 (见图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媒体融合的趋势将不可阻挡, 但一家媒体无论以何种形态呈现, 内容、渠道、营销、入口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而是互为补充的一体性关系, 其合理的定位、科学的内容、深度的服务始终是不变的内核, 它们也理应是一家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学术性期刊要取得融合的良好效果, 必须以大数据库 (数据平台) 建设为抓手, 正确处理“用户为上、内容为本、产品为体、服务为王”四者之间的关系, 融入新的内涵, 牢固树立“用户思维”,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面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学术性期刊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力, 必须摆脱传统出版的路径依赖, 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为实现好这种融合, 学术性期刊除了要将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提升为“数据”并将之“活化”外, 还必须通过个性化的“立体”服务拓宽渠道, 实现学术性期刊的转型。

关键词:学术性期刊,媒体融合,路径

参考文献

[1]蒋建国.加快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J].中国编辑, 2015 (1) .

[2]陈永华.教育期刊出版数字化的路径思考——基于数字化用户的视角[J].传播与版权, 2013 (9) .

[3]朱剑.我国学术性期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兼论学术性期刊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传媒, 2011 (10) .

[4]麦尚文, 黄雪娇.新型主流媒体的内容思维与价值体系重构[J].中国编辑, 2015 (1) .

[5]原祖杰.学术性期刊何以引领学术——兼论学术性期刊与学术共同体之关系[J].澳门理工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6]李靖波.网络时代学术性期刊的变革与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9) .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路径思考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下, 不仅会抑制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发挥, 而且难以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其对于数学教学的效果增强是十分不利的, 学生更难以有效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 结合教学实际, 加快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进程, 具有必要性。

一、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师生角色定位错误, 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师生角色定位缺乏合理性,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模式化的学习活动, 完全忽略了教学中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 学生学习的思路被限制, 而学生的想法与需求也得不到重视, 教师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 学生被动跟着教师学, 教师对于学生教学内容掌握的情况及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没有进行充分的考量与把握, 这导致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

2.填鸭式教学, 课堂氛围死板枯燥。

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 填鸭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十分普遍, 教师将理论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背诵记忆, 并进行大量机械练习, 强化知识点, 但对于学生的掌握与理解却缺乏重视, 导致学生学习思维十分僵化, 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十分死板枯燥。 这种方法是难以实现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的, 尤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 “满堂灌”的理论传授,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 同时为了应付教师, 对于数学公式概念进行死记硬背, 却不能真正理解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教学过程中缺乏互动, 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导致学生基础不扎实, 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会带来不利影响。

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长期沿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基本沿袭讲、练、背、考结合的固定模式,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其中许多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一代初中生的实际教学需求,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缺乏重视, 忽略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使得本应充满趣味性的数学在学生眼中成为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 对数学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 严重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4.习题布置缺乏针对性, 难以发挥训练巩固的作用。

习题训练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一些数学教师在习题的布置上没有进行认真的设计与考量, 具有随意性, 只考虑教学内容中的公式与概念的运用, 却没有针对教学的重点与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强化设计, 更未能结合学生掌握较薄弱的环节通过习题训练进行巩固, 习题训练变成了为了做题而做, 不能很好地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与知识点掌握与运用的巩固加强。 同时, 一些教师对于习题难易度的控制也没有进行有效把握, 使得习题训练在教学中应有作用难以得到发挥。

5.过度强调课堂纪律性, 抑制学生思维发散与个性发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良好的纪律固然能够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但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课堂纪律, 限制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发言与思维发散, 导致课堂气氛严肃。初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好奇心与创造力都较强的年龄段, 过于严肃沉闷的课堂气氛, 会抑制初中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不敢表达观点, 创造性思维难以得到发挥, 这对于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从数学教学角度来看, 数学教学本身需要一定的创新与思维发散, 并且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过度强调课堂纪律, 不仅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其对于数学教学的开展也有着不利影响。

6.“一视同仁”, 忽略学生能力与条件的差异性。

教育虽然要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但不同学生在学习能力与条件方面往往存在差异, 以往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许多教师往往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采用统一的教学进度与方法, 并未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差异性, 这就导致部分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与基础条件较弱, 在遇到一些相对难度较高的内容部分时, 跟不上教学进度, 由于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关联, 这就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遇到更多困难, 成绩的下降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信心, 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造成消极影响。

二、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应避免走入的误区

1.过度运用新教学方法, 适得其反。

新课程标准提出后, 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随之出现, 并被应用到了教学活动中。 在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部分教师在新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缺乏适度控制, 如问题教学法的过度运用, 就会导致“满堂问”的现象出现, 即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仅仅在数学知识点引入及关键内容启发时运用提问, 乃至全程都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过多的提问导致学生疲于应对, 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用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反而真正用于思考的时间大大缩短, 导致学习效率极大下降。 另外, 教师所提出的很多问题缺少代表性, 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仅凭以往教学经验提问, 常常使学生难以通过教师的提问而有所收获, 教学方法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2.放任自流, 缺乏引导, 导致课堂失控。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 学生主体地位与个性发挥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 为了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许多教师都会采取增加课堂互动时间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然而由于在互动讨论及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引导, 甚至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这就可能导致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脱离教学内容, 甚至一些学生会将自主学习与互动作为休闲聊天的时间, 这样既难以发挥互动教学与自主学习的积极作用, 又容易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失去控制, 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因此是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要避免的重要误区。

3.片面曲解新课改要求, 影响教学效果。

新课改对于课堂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 如针对以往的“题海教学”而提出的“精讲精练”要求, 一些教师对于这些要求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在运用过程中很容易走入误区。 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 如教师对于“精讲精练”片面曲解为减少练习量, 就可能会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变成“少讲少练”, 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面很少做或不做讲练, 而对于一些稍微较复杂问题的处理上, 只是为了锻炼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而让学生做一两道较复杂的习题, 在学生解答完之后就只是简单讲解, 并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难以使学生准确掌握这些复杂问题的解答方法。

三、当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

1.改变传统角色关系定位,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实现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改变传统师生角色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初中数学教师应认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 重新审视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 应在充分保障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发挥自身引导者、启发者的作用, 给予学生教学活动中自主发挥的空间。 如在讲解图形时, 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自己说出所知道的图形, 并描述图形的特点, 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多地进行发挥, 并以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作为评价数学教学效果的标准, 保障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深入地对学生进行了解, 要准确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条件,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课堂提问时也应该兼顾每一位学生,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提出一些稍微复杂困难的问题,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应以启发性较强、难度适宜的问题提问, 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重新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并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进而实现学生整体数学能力的提高。

3.从兴趣着手,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游戏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 初中数学中的概念非常多, 尤其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非常难以记忆, 因此教师应有效利用游戏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一些枯燥的数学公式和概念进行游戏化的设计, 合理组织一些数学游戏, 引导学生参加,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 感受到数学所带来的快乐, 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4.联系生活实际, 突出数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数学本身就是人类在生活实际中总结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同时数学的理论知识也能用于解决许多的生活实际问题, 因此, 初中数学教学应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初中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 引入相关数学知识, 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抽象的数学概念, 而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训练中, 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并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 从而有效突出数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新时期, 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学改革的理念与要求, 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 从学生实际出发, 改变教学观念, 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 积极探索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林.关于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新课程导学, 2014 (06) .

对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的若干思考 篇9

众所周知,“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着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而武术的人口,也是决定着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的中国武术兴衰,“武术的知识、技术以及文化需要有人传承,也需要有人卓有成效地普及和国际化传播”。数千年来,中国武术在传承中生生不息,在传播中燎原世界,是因为传承使得武术力求“本真”、“精深”,传播使得武术力求“广远”、“普及”。

中国武术在传承与传播的过程中,素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美誉于世。五四运动以后,随着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入境,传统武术受到了空前的抵牾,开始出现衰退现象。我们在告别农耕社会,追赶西方文明,“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似乎形成了一种分离对立的思维定式。发展的欲望似乎并没有提供一个链接传统与现代的情感逻辑”。尽管作为体育化的竞技武术,在政府的支持下走进赛场、走进学校、走进大众,但是,这也始终阻挡不了传统武术的流失。走进赛场,走进学校,走进大众的武术,其传承武术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在断裂。从某种意义上讲,竞技武术作为体育项目是缺乏价值认知,与传承脱节,它发挥的只是对武术传播的功能。中国武术传播的核心是其传承,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得传统武术流传下来。传统武术的传承不可能寄希望于竞技武术的传播,但是,没有竞技武术的传播,传统武术或许早已衰落。反过来,竞技武术的传播离开了传统武术的传承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发展中国武术这方面,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再犹豫彷徨了,建设一套中国武术发展具体的做法和合适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2 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网络化”,拓展新型空间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文化深刻影响着和形塑着文化形态。由于“网络传播、网际生活与传统的信息传播、现实生活有着很大差异”,这使得现实生活中“家族传承”、“口传心授”的武术文化在网络空间遭到挑战和质疑,使网际生活出现暂时性网络武术文化的盲点。现今,遍布世界的网络,对文化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

网络传播技术是人类继口头传播、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后最具整合优势的传播方式。“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全球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海量性的特点,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能便捷交流,轻松聚谈”,这为武术传播赢得了规模大、覆盖面广、信息全的特点。由于网民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网络上寻找信息,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建立武术文化传播网站,设计民间拳师艺人主页、拳师绝活浏览库、武术在线图书馆、武术文化交流大擂台、民间拳师网上授课、网上讨论、网上答疑等等。网络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实时性,使网民更容易依照自己对武术的理解,放松地进行网络交流。网络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在现实中对武术共同兴趣或者共同困惑的人,可以通过网络推心置腹、深入交流。这样,武术专家或名家也就可以通过网络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习武者“传道解惑”。武术网络化更容易实现“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也更容易得到充分的互动和及时反馈。在网络环境中,武术传播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走向动态,从现时空趋向超时空。武术主题在网络上链接式的搜索引肇机制使其信息内容具有多元性、客观性和可选择性。网民能大量接触到武术的不同拳种、不同风格,以及各种类型、各种角度、各种观点的武术信息。武术网络化还可以建立英语、俄语、日语等国际性武术专业用语,从而实现不同民族语言无障碍的武术文化交流。

当然,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人类带来崭新的数字化生存体验,也会导致或加剧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加上网络时空的限制,人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可以是创作者,也可以是制作者和表演者,几乎可以达到全民狂欢的地步。当我们打开网络,输入武术等字样,就会出现成千上万的关于武术文字或武术视频。武术视频可谓鱼龙混杂,有套路表演、对练、还有推手甚至还有失传已久的“一指禅”、“铁头功”等等,这些真假难辨的信息难免给中国武术网络化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通过司法、公安、工商、教育等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加快网络环境综合整治,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建全网络立法,构建绿色网络环境,以保证网络武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所以,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网络化”,使其丰富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国武术的重要载体,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武术,喜爱中国武术,成为中国武术的传承者与传播者。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在一定意义上,网络化武术与现实武术发挥着同样重要的武术文化传播作用,如果中国武术没有实现网络化,就不能适应现代化技术变化所导致的文化形态的变化。因此,建设武术文化网络资源不仅拓展了武术生存环境,而且对于发展中国武术也有着深远意义。

3 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社会化”,加深民族记忆

随着社会的演进,中国武术如影相随,它是以身体攻防为载体的民族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扬弃,能适应不同社会需求,并获得自身发展。中国武术植根于农耕社会,在农耕文明滋润下发展得最细密、最精致、最富于情趣。随着社会变迁,工商文明更注重对“物”的倾向,如果社会割舍民族记忆,也就意味着废弃区别于“他族”文化形态的标识。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不仅流淌着精神血脉,而且传承着文化基因。端午节是以亲身参与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是以扫墓来缅怀祖先和英雄;重阳节是以登高望远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情感。这些节日可以通过举行庆典和民众参与的形式体验,来满足群体成员心灵的需求和现实某种宗教、信仰寄托。这些仪式被定型化并在群众中被流传,因此恢复和传承传统节日,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流传文化记忆。

众所周知,“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和生活中通过武术这种运动形式的表现而形成了一些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武术文化体系,对人们的修养和社会的变革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许多方面都与中国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小之人际交往,大到治国外交。如“修身克己、天人合一、推己及人、刚健有为”等等,它已经是关乎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民族的精神性文化。中国武术走进社区走进社会,一个异质文化的人通过习练武术、甚至通过与习武者接触,持之日久都会对中国武术有一些感悟。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关注空巢老人等公益活动的今天,中国武术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中,以武术为他们运动以及凝聚的载体,以变换多样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锻炼身体内在调和气息精神。

如今,为了推动武术的发展,社会各界人士都在极力的开展武术比赛,武术文化论坛,各个地方开展武术活动比比皆是。如果把这些武术活动选定一个时间定为武术节日,号召全体动员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这种风气一旦被社会定型化,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这种武术活动仪式来巩固历史。有历史就有记忆,有记忆就有身份,有身份认同就有民族认同。因此,使中国武术走进社会,走进已经改造并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以传统节日来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武术文化活动,这样有利于中国武术成为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保持中国武术文化传承。

4 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生活化”,服务人民群众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精神活动的结果,它是因为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而产生和更新的。人的需要不是简单的物质层面的供给,更是涉及到内心精神世界,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生活方式。近年来,人民大众基本文化权益逐渐得到保障,但人民大众文化需求满足程度仍较低,文化对生活的影响还不单调。

传统武术中蕴含的“阴阳五行观”的朴素辩证法、“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社会统一思想、“尚中贵和”的中庸思想、“修身克己”的修身价值等等。“阴阳五行观”使人们懂得一物是另一物的生和克,在各种生克关系中,克之反以生之的现象令人深思;“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懂得春日耕种、秋日采收,孟子也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在人体保健上更是注重以人体生物节律来符合节令交替。“尚中贵和”的中庸思想,使人们懂得不同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共存,实现和而不同。“修身克己”更是人们“任性纵欲”的对症良药。因此人们通过武术的修行,便懂得生存之道。在过去农耕社会,武术文化活动不是远离自身外的他者,是不需要外力的强制组织和注入,而是隔于肌理不可须臾分离的生活方式,是民间的自发组织,有一套自身的完整体系。人民大众生活在礼仪制度和行为规范之中,以武术技术为传承载体,凝铸着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性格,与民众有着深深的情感纽结,密不可分。竞技武术是为专业运动员设计的,而对于大众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它的生成之初,便受到文化话语权政治化,行政管理中心化的“约束”,使之远离大众,从而造成受众群体边缘化,传统文化缺失。它有自身的训练体系、技术要求、价值取向、评价方式,脱离了大众生活方式,成为一种运动职业方式。

把武术融进大众休闲生活中,使武术得以生活化,拳友见面便问“你练了没?”,就如日常生活中,见面握手以互相致意,向人道歉说“对不起”,等等,以此来促进武术人热爱武术。通过武术的习练使其懂得“仁义礼智心、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并使这些成为日常的生活规范。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中国武术中体现为“习武先习德”、“尚德不尚力”等等,这也是习武者对与人为善的追求。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生活化”,就是要改变武术习练者的态度,从武术习练中获得最大的快乐,要分清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不仅要追求物质方面的满足,更要追求精神和文化上的美感。休闲是人民现今追求的生活方式,休闲不是打发时间,休闲时间多并不等于快乐质量高,休闲需要有文化的含量。当我们真正能从武术修炼者获得休闲的同时,我们就得到了质量高的快乐,武术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就形成了。

武术的“内外兼修”即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这不仅促进身体健康,而且对心里的效用体现在武术内在“伦理道德”观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准则和对事物的评判标准,使得人在社会交往中乐于助人、见利思义、顾全大局、互相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从而在社会上与人们生活的文化需求相契合,促进我为人人、互谅互让的社会风尚以及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武术生活化,便把中华民族“治国平天下”作为目标追求,将人的自身与国家融为一体,使武术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5 着力打造中国武术“世界化”,推进文化入世

当前,“中国文化向世界的传播和对世界的影响力,与中国文化本身的内涵、蕴力相比,相差甚远。多数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除了长城,就是大熊猫和功夫,至于中国文化的精要和中国这些年所取得的进展,则鲜为人知。”实际上,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铸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留下了饱含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优秀遗产。从历史中走来的中国武术,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是不缺乏讲术中国文化的各种题材。

中国武术世界化,就是立足于本土文化,使他仍具有独立的品格和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因为“民族文化是在世代传承中积累和发展的文化,它是民族的灵魂,也是维系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国武术是民族文化,体现了本地区、本民族生产、生活的独特性,它与本民族、本地区人们群体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已经渗透到该民族、该地区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标识。毫无疑问,文化的世界性是相对于民族性而言的,文化的世界性是一般性的,而文化的民族性是特殊的。文化的世界性是以民族性为基准,是从众多民族性文化中提取出来,既能使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普适性”文化,又能使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互补性”文化。中国武术也是如此,着力打造中国武术“世界化”,只能以民族文化为根基,并通过民族的普适性来表现出来,若一味的“世界化”忽视“民族性”,那么就会变成一个空壳,就像现在的被誉为“新式体操”的竞技武术一般,失去了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的生长的原始动力、活力和生命力。

中国武术并不是单一的“武技”、“决斗”、“竞技”,它之所以博大精深是以民族化“生活方式“为传承体系、以“治国平天下”为目标价值、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阴阳”观为技术核心理论、以“与人为善”为处事原则,以“自强不息”为进取精神,以“厚德载物”为豁达胸襟……等等,在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不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为己所用。“我们历来反对对外来文化单纯的‘依傍与模仿’而是强调外来艺术因素与民族文化浑然一体”,也就是说外来艺术因素和本民族文化相互协调,融合发展。打造中国武术“世界化”也是如此,我们可以与西方体育文化中蕴含美的艺术因素融合,而不是单纯的依傍与模仿西方竞技体育。中国武术要处于世界发展的潮头,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为创新才有生命力,具有“原创性”才是武术创新的关键。也就是“以前人不曾用过的素材、手法,对‘母体”的创造,方可称为‘原创’”。对于中国武术的创新,就是在“母体”传统武术的基础上,用符合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成分,以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民族、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文化,来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需求,这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更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为文化的‘世界性’鸣锣开道,是文化的‘世界性’的加速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崛起,如电视、音像、电脑等等科技手段,为文化产业、艺术产业、文艺产业提供了文化“世界性”的先驱。虽然现代科技手段会对原有的文化格局、文化形态、文化生存空间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对带有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艺术种类过于偏重,但纵观科技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发展历程,“在总的趋向上是把艺术从少数人垄断中不断解放出来,使艺术成为更多群众所享有的文化成果。”中国武术也要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并找到一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更多国家和民族都乐意接受与认可的“普适性”文化和挖掘能够为世界提供和而不同的“互补性”文化,来推介中国武术,使中国走向世界。

6 小结

中国武术的传承与传播是中国武术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前提。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传承使得民族的灵魂和血脉能够延续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传播更是激发了武术文化的生命力和加强了武术人的凝聚力。中国武术自身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需要分析其糟粕和精华,从而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即保持民族性,又不失世界性,更体现时代性。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当前中国武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从而提出: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网络化”,拓展新型空间;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社会化”,加深民族记忆;着力打造中国武术“生活化”,服务人民群众;着力打造中国武术“世界化”,推进文化入世,从而使得中国武术越走越踏实,实现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路径思考 篇10

一、加强乡村医生的从业管理

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控制乡村医生的准入, 新进入乡村医疗机构的人员必须取得专业学历和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即严格控制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医疗卫生机构。同时, 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高等医学院校大专毕业生到基层从事乡村医生工作, 从源头上提高乡村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对现在没有乡村医生的村卫生室, 允许具备资质的异地人员从业。鼓励县、乡退休医师到村卫生室工作。还要根据妇女儿童的需要, 适当配备女性乡村医生。对所有的乡村医生都要实施执业注册制度, 为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的管理奠定基础。

二、加大对农村的支援力度

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对占全国人口56%以上的农村居民来说十分有限。农村医务人员少, 而且技术层次也较低并且主要集中在中医领域, 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看病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 中央政府应该利用城市卫生资源支援农村, 组织城市医疗卫生人员到农村进行各种诊疗工作。乡村医生也可以借此机会进行实地学习, 与专业技术比较高的医生进行思想与技术的交流, 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使乡村医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基层和农村卫生事业的需求与发展。

三、做好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

乡村医生的工作环境相对独立, 村与村的乡村医生接触都比较少, 并且与县、乡镇业务管理部门的距离也比较远。针对乡村医生的现实状况, 政府可以采取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种形式。

(一) 岗前培训。

岗前培训主要是针对刚进入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 为使新招聘的医务人员了解当地的卫生事业现状, 熟悉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政策,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实践技能, 尽早进入工作角色, 政府应当委托县卫生教育培训中心对新招聘的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可以分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两个阶段。政府提供免费教材, 培训单位根据培训要求制订培训方案, 落实好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基地, 并做好培训、考核等各项工作。培训结束后由专业实践单位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鉴定。培训结果作为新招聘人员试用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 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主要是针对在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乡村医生。他们的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问题, 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提高了, 在乡下做到了小病能治愈, 常见病不用出村, 大病又不耽误, 农民的负担也可以减轻。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并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和进修学习, 及时更新乡村医生的知识, 提高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通过系统的培训, 让乡村医生成为老百姓能够放心的“健康守门人”。

四、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

众所周知, 重开药、滥用药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 不但影响了药物疗效的充分发挥, 有的甚至造成不良的医疗后果。因此要规范乡村医生的用药制度, 加强对乡村医生和村民的宣传教育, 进一步明确村卫生室的功能。大力宣传乱用抗生素、乱输液、“大处方”给病人带来的危害, 改变乡村医生和群众不合理的用药行为, 引导乡村医生和群众自觉使用基本药物;引导村医改变原有服务模式, 实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 做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另外, 乡村医生大部分是农村社区的居民, 村民与乡村医生之间是长期稳定的关系。这种天然的联系, 稳固的社会关系网络使得人们相互联系密切, 信息高度分享。声誉成为乡村医生最大的无形资产, 因此, 要努力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

五、增加乡村医生的收入和补贴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医疗工作者数量不稳定, 职业水平不高, 医疗设备有限, 而这与村医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收入过低是造成乡村医生离职的最主要的因素, 乡村医生的收入主要来自出诊费和卖药的利润, 但在农村出诊费几乎为零。乡村医生治疗的基本都是多发病或是常见病, 用药本身就非常便宜。再加上农民的收入低, 往往选择较便宜的药, 使得乡村医生的收入得不到保障。为了提高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道德水平, 除了按月足额发给乡村医生基本报酬外, 还要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奖励制度。考核时应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 考核结果应在乡村医生所在的行政村公示。考核结果应作为发放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主要依据。对于认真负责的乡村医生, 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奖励补贴资金。

六、推进乡村医生的一体化管理

我国的医疗卫生还比较落后, 农村地区医疗机构缺乏, 乡村医生缺乏, 药品供应不足, 工作时间也不规律。为了推进乡村医生的一体化管理, 首先, 解决空白地区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要有步骤地发展农村基层卫生工作, 一个行政村可以先设立一个卫生室, 卫生室可以集体承办, 也可以由具备从业资格的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或其他社会力量承办, 解决好村卫生室缺失的现状。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 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一体化管理。其次, 做到每个行政村都要有乡村医生。明确乡村医生应承担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不断缩小城乡医生在收入上的差距。乡镇卫生院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加强对乡村医生执业活动的日常监管, 规范服务行为。再次, 县、乡、村三级卫生体系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载体。村级卫生体系尤其是村卫生室, 为农民提供最基本最广泛的医疗保障。因此要积极探索在村卫生室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合理划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职责,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地区, 完善乡镇卫生院例会制度, 安排部署有关工作。最后, 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公共卫生设备更新基金, 专门用于村卫生室定期更换医疗设备, 没条件的地方政府要加大力度扶持。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过程中, 要保护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 本着有利于村卫生室持续健康发展和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居民的原则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高灵芝.农村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 6

[2].姜红玲.从医生费用控制视角谈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方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 6

[3].杨晓惠, 张晓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的医疗现状浅探[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7, 2

高职院校师资素质提升路径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高职教育;师资;素质;提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09)121-0075-01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建设、管理、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有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这也是高职教育瓶颈所在。师资队伍现状尚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即时近几年高职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受高等教育传统模式的影响,存在着重提高理论水平,轻培养实践能力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轻调入实践教师,重引进理论教师;轻应用技术研究等现象,重课堂理论教学。所以,建设一支师资队伍适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寻求优化和提升高职师资素质的路径,对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显得非常迫切。

1高职师资队伍的基本状况

以我院为例,师资队伍的基本状况见表1,专任教师来源结构情况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占88.49%,其他高校调入的占6.67%,科研机构调入的占0.6%,企业调入的占4.24%。其中双师型教师或双师素质教师占48.7%。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我院教师的基本状况与国内其他高校情况相仿,其特点是青年教师比例较高,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骨干,大多数教师尤其是直接走上讲台的刚从学校毕业后的青年教师,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没有经历过,工程实践的锻炼又缺乏,自身动手能力不强,因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时底气不足,而教师普遍知识老化基本上都是一些中年以上,缺乏对现代职教理念的研究;生产第一线的学校与工厂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教师亲自动手深入一线实践的机会不多,这些均造成多数教师感到力不从心的是在围绕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实践教学上。

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资源,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是教师,而教师的知识结构、学术造诣、技能素质,都在人才培养中产生作用;我国现有高职院校1500余所,绝大多数是由中专升格为高职,如果教师缺乏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经验,教学上仅仅依靠教材传授已有的知识,这就从整体上造成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既缺少高新技术的支撑,又缺乏企业实用技术的训练,对高职学生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造成影响。因此,建设一支能够承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的首要条件。影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有诸多因素,笔者认为,推进产学结合、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现有师资的培养与培训,是优化高职师资队伍、提升师资素质的主要途径。

2提升高职院校师资素质的路径与对策

2.1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师资考核体系

必须制定一套适合高职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与调整上实现量化和科学化管理,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同时要完善聘任制度和奖罚制度,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具体措施有:

1)教师轮训和定期实践制度,安排骨干教师到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职教理念,专业教师实行“访问工程师”制度,使现有师资分批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通过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工艺改进、新技术应用等活动,提高高职师资的工程实际应用和研发能力。

2)鼓励专业教师提高双师素质,参加本专业有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考核,获取相关的技师或高级工资格,把以上要求纳入到教学工作量统计和年度考核中,对获得各类技能证书的教师给予相应待遇。

3)加强对学院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做好省“青蓝工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筛选和培养工作,从资金、实验设备、工作时间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为他们早出成果创造更好的条件。

2.2鼓励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高职院校应通过引导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以达到提高师资素质的目的。现有部分高职院校过多依赖人才引进,但引进人员或由于原有研究方向缺乏地方特色,或与学院的专业结构不完全吻合,再加相应研究梯队不配套,难以发挥引进的作用;同时如果忽视自身师资队伍的培养,可能造成学校内部人员待遇失衡,致使原有优质教师流失。由此要积极推进教师的继续教育,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方面可以通过给予一定科研启动费、实验室建设费等,鼓励教师实训仪器的自制与参与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从而不断得到锻炼提高已有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推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引进国外最新的职教成果,使教师主动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如在教学改革中积极推进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促使教师在开展教研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2.3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努力提升教师研发能力

高职院校与本地区行业企业有着长期天然的便利联系,教师在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过程中可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调动广大教师主动面向企业是为了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开展参。采取一定的导向和激励措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实践寻找项目。例如可以规定把每年的年终的评优和津贴与专任教师必须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量挂钩,学校酌情给予相应的配套经费作为奖励那些对争取到纵向或横向课题经费的教师;评审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中应明确规定申报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应具有的实践能力,加强对教师评聘职称的管理,规定可以破格或优先对产学研结合成绩突出的教师评聘职称。通过“双师型 ”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聘任政策、津贴待遇、职称评审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的措施,,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面向基层和生产实际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2.4与企业建立“互动”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要实现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必须发挥主动性,可通过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职教集团、成立有高职院校与多家紧密联系企业共同组成的董事会等形式,密切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间的联系,同时还要主动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活动,这样才可实现校企间的“双赢”和共同发展。这种校企“双赢”的“互动”机制的建立,必须依赖于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作为基本保障和原动力;高职院校也只有通过组织和引导教师广泛开展为周边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为区域经济提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工艺的改进等工作,为企业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举办各类职业培训、承担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人才培养和岗位培训任务等各类技术服务活动,推动学校与企业建立这种“互动”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其意义在于既可达到提高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又有力地保障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德广.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36-39.

[2]马起明.浅谈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

2008,3:90-91.

让学生抓住细节思考创新习作路径 篇12

关键词:抓住细节,习作创新,策略思考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 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也发现学生阅读质量处于上乘的习作却是那样的平平, 学生写不出高质量高水准的作文又说明了什么?窃以为我们小学生的习作都有好高骛远之嫌, 也都有其揠苗助长之嫌。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 努力借它山之石则达到一定的攻玉效果, 让学生抓住细节, 为学生铺设了创新习作的路径

一、创新习作路径需抓住品读细节

教育教学的诸多实践告诉我们:阅读是习作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一定的阅读基本功和阅读感悟的创新, 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是习不出比较高质量的文章来的, 因为习作需要一定的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功。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不要去讲究高、大、洋, 不要去因为死死抱住所谓的创新阅读不放, 把学生引入创新阅读的死胡同, 减少学生品读文本语言的时空。所以,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比较关注语言文本的语言文字的咀嚼, 让学生咀嚼到作品语言浓郁的芳香。虽然小学语文教学比较淡化了修辞手法和语法的运用, 但笔者善于抓住一些特殊的词法和句法的表现形式, 抓住一些修辞格的特殊表达效果, 使学生能够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品尝到它们的艺术效果。譬如苏教版4年级上册的第10课《九寨沟》, 作者以生动、流畅的笔触, 精心描绘了九寨沟瑰丽的自然景观。教学珍禽异兽的种种表现时, 笔者就利用SMART技术将动物的形象声形并茂地呈现出来, 然后让学生去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 使学生比较有意识地感到, 作者之所以能够把这些动物的特征写得那样的传神, 就是恰当地运用了表现动物活灵活现的动词。如写“金丝猴”说它“攀吊、眨巴、窥视”;写“羚羊”说它是“窜、消失”;写“大熊猫”说它是若无其事地坐、咀嚼”;写“小熊猫”说它是“美滋滋地照镜子”。学生在读时, 还让学生去模仿这些动物的样子边表演、边朗读。为了能够读出效果, 还让学生在读时怎样把这些表现动作行为的词读得活灵活现, 真正表现出这些动物的特点。

二、创新习作路径需抓住欣赏细节

我们都知道, 小学生习作的素材比较普遍, 题材也比较广泛。但学生每每拿起笔来却是感到束手无策, 这里面最起码存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平时根本就没有很好地去欣赏自己周围的美, 让好多好多的美就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悄悄地溜走了。既然是雁过流云, 在小学生的脑海里怎么可能去建立深刻的印象呢?其二, 平时虽然小学生已经不自觉地观赏到身边那一连串的美, 但有时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 茶壶里要得嘴里倒不出, 或者就是嘴里没法去倒。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创新习作的路径完全需要我们让学生在平时很好地抓住欣赏的细节。笔者是这样去让学生欣赏的, 首先是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看清所有的美, 就是清楚色、形、状的表现;其次是把耳朵张得大大的, 力求听到动物声音的粗细, 还力求听到动物声音似曲谱一样的悠扬婉转;再次是把鼻孔、舌苔都用起来可以去嗅嗅, 可以的话还可以去尝尝。这只是让学生去观赏, 但还没有达到完全品尝的境界。要想能够真正意义上抓住细节, 还应当让学生用上自己的大脑挖掘自己所储存的词汇去进行表达, 用上自己的嘴巴去倾诉自己所观赏到的无限的美和不尽的美。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实践,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对校园的花圃进行观赏, 一大组观赏后进行表述, 另一组则不去进行表述。后来在学生以“我看到的美”进行比较简单的现场练笔时, 表述与否直接决定着习作的质量高低, 很显然, 表述学生的习作普遍高于未表述学生的习作。这样的实践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小学生完全有习作的潜能, 他们在具体的习作中也完全可能去创造, 如果我们比较重视学生平时搜集美的细节, 那学生在习作的时候则完全可以下笔如有神的。

三、创新习作路径需抓住互动细节

平时或者说是以往学生的习作, 我们完全可以说是比较封闭的。何谓学生习作的封闭?那就是每个学生的习作只是我们老师看得到, 优秀的习作其他学生欣赏不到, 问题较多的习作别人也不能知晓其中存在的问题。即使是老师已经批阅的习作, 对每个学生而言也是不屑一顾的。这就从某些意义上说明, 学生的习作只有习作时的重视, 而没有诸多习作后的反馈, 尤其是不少学生都陷于习作的诸多麻木状态。这样的习作对学生的发展可能性不大, 对学生的提高可能性也不大, 那么全体学生习作提高则完全是微乎其微的事情了, 那学生阅读与习作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 笔者完全可以这样说, 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小学生习作,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去开放其习作,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直接介入到学生习作互动中来。笔者曾从一资料上看到一初中语文老师做过这样的思考, 同时也做过这样的实践, 其结果是成绩斐然。就在自身小学习作教学中, 借鉴其经验, 也获取了初步的实践效果。现在学生家拥有电脑的比较多, 平时与家长们接触, 家长感到比较不能接受的是孩子沉溺于电脑游戏。因此笔者就在班级上建立起习作QQ群, 学生可以利用QQ向自己的好友发送自己的习作文件, 进行习作交流。先是几个好友之间的交流, 然后发展到所有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习作交流在某些意义上起到一定的互动效应, 有学生开始向自己的好友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用词和标点方面的建议, 有时学生也竟然在电脑上争论不休。作为老师当然也就变成这QQ群当中的一员, 平时学生的习作还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有时还竟然让笔者哭笑不得。“这写的些什么?”但看到一些学生的建议, 也让我眼前一亮。

参考文献

[1]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岳麓书社.2007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诊治模式下一篇:打造自主学习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