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景”教学论文

2024-06-24

“应景”教学论文(共5篇)

“应景”教学论文 篇1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 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 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 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 我们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开发和利用各种各样的课程资源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空间资源是众多课程资源中的一部分, 它包括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等。我们在品德教学中拓展教学空间, 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空间资源, 能给学生以更真实的生活体验, 使他们从自身的真切体验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和良好品行的养成。

中央电视台的《交换空间》节目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 因此, 笔者在品德课的教学中也采用了交换空间的形式, 把学生生活的场景变换成了学生学习的课堂, 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生活经验积累的特点, 由近及远, 由浅入深, 让学生将生活中的空间资源得以充分合理的利用, 让师生的生活经验进入到教学中,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为此, 笔者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校园取景, 还原生活空间

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喜欢模仿, 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他们对小学生活有一种新鲜感, 对学习生活正处于从不习惯到适应的过程, 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针对这些特点, 我们的品德课可以通过更换空间或装饰空间环境,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习惯。

1.环境装饰, 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

新课程观要求教师把“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 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进行了空间资源的开发, 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 引导他们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把道德教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有位教师在教学《动物植物和我们》 (浙教版二年级下册) 一课时, 把教室环境作了精心装饰:教室四周摆上了各种植物, 有文竹、仙人球、月季花、蝴蝶兰等, 四周的墙上也挂起了葫芦藤和葡萄藤, 连屋顶上都有。学生一进教室, 就被这花花草草给吸引了, 仿佛置身在植物世界中。教师立马提问:“你们喜欢这些植物吗?你觉得它们有生命吗?”学生都激动地回答“喜欢”, 还禁不住动手摸摸。教师不失时机地补充一句“可以用你的眼睛、鼻子和小手去感受感受”。不一会儿, 小手一只只举起来了, “老师, 它们是有味道的, 淡淡的、香香的。”“老师, 它们摸上去很舒服, 像绒毯。”“老师, 今天的教室空气特别好!”“老师, 它们会开花、会长叶子。”……瞧, 学生所说的不正是教师想教给他们的“植物生命现象”和“植物对我们的益处”吗?接下来的教学也方便多了, 教师只要稍作引导, 学生就知道该如何与植物相处了。

小学阶段的儿童, 他们的身心和灵性都被环境塑造着。我们将原有的教学环境结合教材内容, 进行有意识的装饰或改变, 给学生以真实的生活空间感, 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情感得以自然激发, 品行得以逐渐形成。

2.走进校园, 转化教材为学生的生活

学校是我们品德课空间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尤其是刚跨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 他们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尤其对学校的的环境和设施特别感兴趣。

在教学一年级的《美丽的校园》《学校里的一天》《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这几课时, 我们都可以将“校园”这一空间资源运用于品德教学之中。笔者在教学《春天的歌》 (浙教版二年级下册) 这一板块时, 就是把学校的一角作为品德课堂,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学校有一个小花园, 那里有一条幽静的石径小路, 两边种着夹竹桃、樱花、梅花等植物, 还有一堵水幕墙和小瀑布, 学生特别喜欢。于是, 一堂品德课就在那里开始了。首先让学生看看“现在这里有什么变化”, 他们的回答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 他们不仅讲到了明显的春天特征, 还发现“泥土变松软了”这样的细微变化, 在寻找和发现中他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然后, 笔者又发给他们一些植物种子, 以教师示范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播种, 他们可兴奋了, 都干得像模像样的, 虽然小手脏了, 衣服脏了, 可是他们真正做到了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学会了种植的步骤和方法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 感受到了春的气息, 同时增强了主人公意识, 能为美化学校出一份力他们觉得很快乐。这些不正是品德课所追求的吗?

二、活动体验, 直面生活场景

进入三年级以后, 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 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 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 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 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到了四年级, 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增强, 已经不局限于接受课堂教学, 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于中年级段的学生, 我们的品德教学应该逐渐引入社会元素, 把真实生活样本进行缩小或将课堂转移到社会的某个场所, 帮助学生寻找到真实的生活, 感受生活实际。

1.模拟生活, 让学生感受生活实际

新课程观认为, “课程是学生习得经验”“是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建构意义”。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 我们的品德课堂有时可以成为生活场所的缩小版, 让学生在课堂中也能实践生活, 使品德教学更显生活化特征。

如在教学浙教版三年级上册《热闹非凡的市场》时, 教师把超市搬进教室, 划分为生活用品区、食品区、文具区等, 还设了服务台;让学生用手中的模拟币现场购物, 学生置身于迷你版的真实生活场景中, 体验购物的乐趣, 获取购物的学问。这既是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再现, 又是新的生活经验的获取, 这样的课堂教学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

2.放大课堂, 帮学生寻找真实生活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其自控能力也逐渐加强, 对知识的满足欲也逐渐扩大, 自然我们的品德教学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行为的训练、习惯的养成, 不能只靠学生读书或教师的讲述, 读和听获得的道德认识往往是苍白的、脱离行动的认识。我们应该继续拓展空间资源, 由校内向校外发展, 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空间资源, 丰富我们的品德素材, 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 主动获取知识, 自然形成良好的品行意识, 逐渐养成良好的品行习惯。

在教学《漫话邮政》 (浙教版四年级上册) 这一课前, 笔者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做了调查, 发现当下的学生对“邮政”这个词既不感兴趣也不太熟悉, 而且几乎不去邮局, 教学中如果还是凭借教学课件在教室里给学生滔滔不绝地讲解, 其效果几乎等于零。而学校的后面正好就是邮政局, 于是笔者便有了大胆的想法:把学生带到那里去上课, 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手所触的一定会有很深的感受, 一定比原有的效果好上百倍。于是, 笔者将邮局与课堂交换了空间, 学生聆听了邮递员叔叔讲解邮政的历史与变迁, 看到了一封信的历程, 尝试了寄明信片的程序,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轻松的空间与活动中快速自然地达成了, 既不生搬硬套, 也不死气沉沉。

在教学浙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农产品的家园》《走进大工厂》时, 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附近的农贸市场和学校的小菜园, 让他们通过实地、实物感受真实的生活, 获得真切的体验。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一门“活动型”课程, 是基于“生活德育论”和“活动促发展论”建立的。如果品德课能在这样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进行, 学生一定很乐意, 品德教学的实效一定显而易见。

三、课堂延伸, 实践社会生活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 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 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获得经验, 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六年级的高段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 他们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德观念, 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 接触社会的面比以前广, 吸取的信息也更多, 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比较关心, 开始有独立见解, 求知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强, 对新鲜事物开始了思考、追求、探索。

1.扩大活动空间, 感受生活乐趣

品德课程具有生态性、开放性、生成性、动态性, 教师应当广泛开发和利用教材内外、教室内外、学校内外等一切空间资源, 来为教学服务, 开展活泼有趣的生活实践活动, 师生共同探究生成,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 教学浙教版五年级下册《日新月异的交通》一课后, 笔者设计了一项综合活动“了解家乡宁波的交通发展变化”,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干得热火朝天, 到公交公司调查、在轻轨建设工地采访、为新建的火车站拍照……最后, 各组的成果展示精彩纷呈, 有调查报告, 有专题介绍, 有手抄报, 还有讲座 (配PPT) 。将精心的活动主题、丰富的活动内容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空间进行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 真切地感知社会生活, 真实地收获生活体验。

2.利用基地空间, 了解历史人文

今年年初, 宁波确定了首批40家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 为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等提供了教学空间和教育资源。例如, 教学浙教版五年级上册《悲愤的吼声》时, 可让学生到宁波档案馆了解当年侵略者在家乡留下的罪证;教学五年级下册《红绿灯》一课前, 可让学生到交警大队的资料陈列室, 真实感知每年我市发生的交通事故及发生的原因,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当教学六年级上册的《民风民俗知多少》这一单元时, 可以领着学生到南塘老街走一走, 到宁波博物馆看一看, 了解家乡的民俗, 感受当地的民风;宁波的科技馆既是学生十分喜欢的教育基地, 又是品德课教学的有利资源, 教学六年级下册《科技造福人类》时, 学生在那里的真切感受比教师在教室里的讲解效果好得多。我们把学生带进这些社会实践大课堂, 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历史, 关注当代,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升科学人文素养, 发展兴趣爱好, 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地利用现有的丰富而多样的自然人文等社会教育资源, 实现社会教育资源综合利用最优化, 形成全社会共同的育人空间。

我们的品德教学不应该用太多的理性知识压抑儿童的天性, 学生的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 需要时间和耐心, 需要引导和鼓励, 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通过身体的活动并参与其中来学习的, 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真实体验, 才能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自然界。

教师在这交换的空间里“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习的促进者, 由越来越少的知识传递转变为越来越多的思考激励”, 教师更多的应是引导学生将教材与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从生活中找话题, 让学生顺应场景敞开思维谈生活的体会, 与学生讨论生活的问题, 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体验生活、拓展生活的经验, 实现与教材的对话, 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起到水到渠成的引导作用, 真正让品德课程走进学生的生活。

《画皮II》暑期应景来临 篇2

捧结合大银幕 游戏有玩点

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网游《画皮II》有这么这么几个优点不容忽视:首先,游戏同电影的结合度相当不错,游戏的角色、职业设置,剧情安排和游戏走向都紧密与电影《画皮II》结合起来,电影中的主角也都在游戏中找到了契合点,玩家将在游戏中延续充满魔幻色彩的剧情玩法。这对于大银幕和显示屏来说,可谓双赢之举。

其次,同电影一样,《画皮II》的游戏在色彩和美术的运用上非常考究,渲染出色,甚至有些饱满得过头了。因为游戏中结合有《聊斋志异》风格的剧情设置,鬼神精怪频出,某些特殊场景下玩家可以突然感觉天色一变,本来是金灿灿的夕阳满天,霎时间紫雾弥漫,难辨西东,玩家很容易被气氛感染。游戏在美工方面做出的努力,可圈可点。

另外,开发公司麒麟游戏经过《梦幻聊斋》、《成吉思汗》系列作品的磨砺和考验,再度推出的自主研发游戏《画皮II》,在RPG游戏方面的人性化设计和关卡设置都有着不错积淀和提升,可以说游戏体验感良好。

诠释中国网游的尊严?难!

九言对于游戏,一向是先说优点,后说缺点。游戏在宣传中称自己为“中国网游的尊严之作”。确实表现出研发团队的赤诚之心。但是从实际表现来看,只能说游戏资历尚欠,仍需磨练。

游戏中虽然有着浓浓的中国风格,但杂糅而出的产物也不少,不少怪物、NPC的模型仍然显得不伦不类,一些道具、坐骑也是混杂了机械金属风格和传统的中国古代机关元素,整体上还是令人觉得有些迷茫。

另外,游戏仍然走的传统RPG元素的老路子,虽然在简化游戏操作和流程的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玩家现在是否还喜欢再玩一款WOW类型的MMORPG,未免没有十全的把握。游戏现在的整体质量和开拓创新性,也很难担当起振兴中国网游的重任。

编辑点评

“趣”占鳌头,应景写话 篇3

一、走入情境, 让写话豁然开朗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的确,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学中,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一种具体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 再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记录下来。这样可以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写话激情。

1. 游戏引导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我们不妨用游戏的教学模式来诱发学生的写话激情, 喜闻乐见的游戏成了驱散学生写话恐惧的良药, 每个孩子都会情不自禁地参与进来。在愉悦的“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贴鼻子”等游戏中, 学生会不用老师提醒就全神贯注地观察, 津津有味地讨论, 轻松、流畅地表达出自己所看、所听、所想、所思, 在玩中收集了写话的素材, 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写话兴趣。

2. 拥抱自然

以教材为凭借创设写话情境, 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课文不仅是阅读理解的材料, 同时也是让学生练笔的另一空间。可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留白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写话, 也可利用课文意犹未尽的结尾引导学生续编故事, 还可以凭借教材中的有趣的图画让学生看图写话等。现实生活更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写作材料宝库。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充实、丰富学生写话的素材库, 为学生写话兴趣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深挖例文, 让写话有路可循

如果我们能在一二年级以课文为写话的突破口, 及时把写话训练有机地融入阅读教学, 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 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实现读写结合, 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其想象和创新能力, 促进写话能力的提高。

1. 想象写话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 他们的思维或许很幼稚, 但是却很特别。很多时候, 他们的想象天马行空, 不受阻碍, 没有限制, 这正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只有敢想, 才能敢做。低年级孩子接触最多的是通话故事。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设计了一次次的想象写话训练, 效果十分明显。

2. 看图写话

充分利用教室里的实物投影仪, 展示一些富有童趣的图片, 让学生编故事、写故事, 当学生思想自由驰骋的时候, 你会发现, 写话的课堂像生活一样斑斓, 像综艺节目一般多彩……只要教师在思想上树立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观念, 深入挖掘教材, 找出培养和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切入点, 创造各种机会, 让学生创造性地练写, 学生的写话能力就会“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在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指导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一节课下来, 多数孩子都把自己读写的任务完成了, 而且都完成得较出色。我抓紧时机给予他们赞扬和鼓励, 孩子们写话的热情更加高涨。

三、去粗取精, 让写话丰衣足食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作成什么文章。”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阅读是提高写作教学的最佳途径, 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已经有了阅读图书的能力, 但多数是注重画面内容, 通过画面来理解内容, 低年级应该把如何让学生从注重画面的兴趣转移到文字上来作为训练重点, 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每一周我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 低年级的小学生读书很慢, 我都是耐心的让每一个学生读完规定的内容, 布置作业, 时间长了, 学生就能自觉地阅读, 并有了一定的阅读速度, 读书习惯也蔚然成风, 接着我努力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去粗取精, 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 从生活中获得写话的“原动力”。

如教师节来临, 学生纷纷自己制作贺卡准备送给老师。这时, 可抓住这一真实素材, 在写话训练中, 我写下了《我给老师送贺卡》这一话题, 要求:一是制作贺卡的过程和感受;二是写下你想对老师说的话。不出所料, 学生欢呼雀跃, 写话前每一位孩子都认真地兴奋地制作属于自己的贺卡, 写话时一改以前无话可说的被动局面。一位学生在写话本上写道:“老师你辛苦了!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吧。我写字太丑, 常常把本子弄得黑黑的, 你总是拿橡皮帮我擦干净, 本子的角也帮我弄平, 老师, 我感谢你, 你是最美的老师!”另外一个学生写:“老师, 为了祝你教师节快乐, 我特意画了一幅画, 里面有蚕宝宝, 你知道吗, 老师你就是那一个个蚕宝宝, 吐死结茧, 把最美的东西献给我们, 我爱你, 老师!”孩子们都非常有感情地写了贺卡的制作经历和自己的感想。

最应景Vista补强三式 篇4

当年Windows 3.1到Windows 95一样是操作习惯大变革,大家换得那么快,是因为Windows 3.1实在太难用了。到了XP出现的时代,主流的Windows 98由于是老核心,不够稳定,而稳定的Windows 2000娱乐性又不够(毕竟它是专业市场的Windows NT系统转换过来的第一个版本),所以Windows XP一出,自然让用户“趋之若鹜”。

现在的Vista相对于XP有啥改进?看看微软一直以来“作秀”的方式就明白,每次展示Vista新特性,除了华丽的界面,就是一些让普通用户感觉用不上的东西。总之就是没有给用户一个非换不可的理由。

现在来恶毒地YY一下:微软如果希望每次更新版本用户都迅速响应,那就需要在每个版本中都留下让人很不爽的问题,然后新版本弥补以前的问题,但带来新的问题……。当然,前提是这些致命的问题都要足够隐蔽,起码要让绝大多数用户摸索一两年才大规模爆发。这样一来,每隔一两年都会有迅速普及的新版本系统,而这一两年内,关于旧系统的漏洞和新系统的使用讨论此起彼伏,热闹非凡,人气旺了,股票还不火吗?

废话说了这么多,我们总得来点实际的内容,毕竟Vista是用来代替XP的(现在虽然未能迅速普及,并不代表将来也这样),毕竟Vista确实比XP多了不少新东西(XP模仿Vista只是表面上的,要是真能面面俱到,微软不如自己做个Vista和XP的切换工具包算了),毕竟今年Vista的爱好者们还是弄出了不少有趣的东西……,毕竟小编给了我这个任务,要向大家推荐一些有意思的Vista实用工具。

启动管理-VistaBootPRO

现在好像很少有人把自己的日常应用系统完全转到Vista下,多半是XP和Vista双启动。以前在XP系统是通过c盘根目录下的boot.ini文件来判断电脑中安装了几个Windows系统、分别在什么分区,所有的修改技巧都是围绕编辑boot.ini文件来实现的。而在Vista中,使用的了新的命令行工具BCDEDIT.exe管理多重启动,以前xP下的技巧现在都用不上了。所以,你需要一款图形化的多系统启动管理工具一一VistaBootPRO。

第一次运行VistaBootPro时,会首先转到“Backup/Restore Center(备份/恢复中心)”选项卡。建议大家在进行操作之前先点击“Browser”按钮备份原有的引导记录,就算以后出现问题,也可以在这里通过“Open”按钮打开备份文件轻松恢复。

VistaBootPro的使用比较简单,大部分操作都集中在“Manage OS entires”选项卡,根据上面的选项进行调整即可,惟一需要提醒的就是那个有乱码的选项其实就是“早期版本的Windows”。

优化设置一条龙-Vista总管

其实每个版本的操作系统都有对应的第三方优化工具,“Vista总管”并没有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操作起来显得比较方便,它提供了30多项设置供大家优化自己的操作系统。

全能工具集Vista工具箱

应景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篇5

关键词:应景元素;自然;首饰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66-01

一、应景首饰的释义、特点及发展趋势

在研究应景首饰之前,首先正确及全面理解“应景”这一词语的定义及释义,通过对“应景”的理解与认识,将会有助于正确理解应景在首饰中的定义,同时也将更加有效地促进探索研究应景首饰。对于“应景”一词在新华词典中给与了这样解释的:应(yìng):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景(jǐng):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应景”:为了适应当前情况而做某事;适合当时的节令。

以上则是通过查阅字典,整理出的对“应景”的定义及解释,从这些释义中来看,我们可以基本确定的是,构成应景的基本要素即是特殊环境或时序节令。那么应景首饰则即是与所处的环境或时节相符的首饰,对应景首饰有了清晰地界定,就可以进一步的帮助我们全面理解与分析认识应景首饰。

综合各种史记记载,古代常用的应景首饰的基本形制有彩燕、彩胜、菩提叶、春鸡、玉梅、春柳、楝叶、钗符、艾虎、楸叶、雪柳、灯球与闹蛾等。同样在日本也有根据时令变化的应景首饰,这里的首饰是比较特别的一种簪子,在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节气变化中进行不同的样式设计,此外特别的日子也会给于不同的植物。比如正月的时候会给于稻穗。

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到18世纪工业革命的爆发,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的出现,伴随着首饰设计中艺术性显着地提高,行业也渐渐趋于现代化与工业化。而应景首饰多属头饰,且对环境及时序节日的依赖性高,并且应景首饰与一般首饰的最大区别即是使用的期限比较短。受众大多随用随做随买,这就决定了这类首饰的特点:外形美观。长用的材料有硬纸,铁丝,木片,麦秸、树叶、鸟羽等。这样保存性不高的特点决定了应景首饰势必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长河中逐渐发生改变。

二、自然元素在应景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与价值

在首饰中自然元素的运用最为广泛,应景首饰中的自然元素种类非常多样,自然界中的植物、昆虫与动物都是应景首饰设计中使用最频繁的设计元素。无论是古代的首饰还是现代珠宝首饰,具有自然元素的应景首饰作品均散发着一种自然美感,并且更具有亲和感,能够被大众所接收。设计师们经过相应的艺术处理手法将自然元素在设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我国古代应景题材的首饰作品设计中传统的蜻蜓、卷草、鸳鸯、菊花、蝴蝶、梅花等传统题材大量的应用,同时也有着飞燕、老虎、树叶、飞蛾、鸣蝉、蚂蚱等设计题材的应用,增添了珠宝首饰设计作品内涵。设计与艺术有所区别,艺术可以是完全的自我表达,然而设计则不同。它源于社会,实质在于对于生活的关心与认识,设计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应景首饰的出现本身即是用以应景,适合时序节令的需要,人们为了图得吉祥如意而出现的,这其中的自然元素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设计元素,深刻诠释了人们借应景首饰寄托其愿望的美好期望。

丹麦首饰品牌 Alidra Alic作品中自然元素花朵是 Alidra Alic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元素,她凭借自己开发的陶瓷技术搭配珠宝与金属材质诠释她对于花朵、对于自然的理解,陶瓷的光润感赋予了鲜花新的生命力,通过展现柔美却又富有硬度的强烈对比,在材质与形态上对自然元素进行再设计,展现了刚强、柔美的富有生命力的珠宝首饰设计作品。

三、应景元素在珠宝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自然应景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手法很多,设计师可以从动植物的外观形态获取灵感,之后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或改变重组来表现首饰作品的不同风格。在现代时尚首饰设计作品中,应景首饰更趋于借助环境与节日的衬托,表达自身的设计理念。例如众多品牌商家专为情人节推出的具有爱情象征的应景首饰,这其中心形元素是每年情人节最热门也最具有代表性的应景设计元素。珠宝首饰是男女之间表达爱意的美好信物,一件精美的珠宝首饰承载的是深深的爱与思念,是感情的寄托与爱意的表达,人们对美好、真挚的爱情总抱有无尽的幻想与渴望。法国着名珠宝首饰品牌 Cartier于1969年由知名设计师 Aldo Cipullo设计的可以相互表达爱意与忠贞的“ LOVE”手镯”便是极具代表性的应景设计元素运用于珠宝首饰设计的经典范例。手镯需由情侣使用特制螺丝刀将手镯开合处打开进行佩戴,将爱情的忠诚表露无遗。美国着名珠宝首饰品牌 Tiffany Co与先锋建筑大师 Frank Gehry进行合作的 Frank Gehry系列珠宝,以立体结构形态定义了“心”之内涵,为追求极简立体设计风格的情侣提供了新的情人节礼物选择。意大利奢饰品品牌Prada则以铁钉、螺丝等元素打造了前卫中带着粗犷、不羁的心形金属感情人节饰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购物选择。法国着名琉璃首饰、器皿品牌 René Lalique推出的红色水晶心形吊坠项链等等均推出以象征爱情的心形元素表达爱意,成为了最佳的情人节珠宝首饰礼品。除此之外的另一种现代时尚应景首饰则是每年的生肖应景首饰,每一年与生肖有关的腕表与珠宝饰品都会非常热销。例如拉夫.劳伦(Ralph Lauren)14年早春系列专为马年设计,同时颂扬中国文化的红色鳄鱼皮手镯是整个系列中的最珍贵精品之一。周大福推出多款马年生肖足金饰品及摆件,如马年生肖系列“玲珑马”吊坠、“金马展姿”千足金通花摆件均蕴含着万事如意,万马奔腾的吉祥祝福。

四、结语

应景首饰自古就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应时序节令,应吉祥,这些都是其独有的特殊功能与使命,本文研究应景首饰,通过分析总结应景首饰的形制特征及现代时尚应景首饰设计的变化趋势,分析应景首饰中的最主要的设计元素自然元素,通过分析自然元素在应景首饰设计中的意义与价值,可以说应景首饰蕴含着太多历史文化的积累与沉淀,是对首饰文化的良好保护与科学传承。

参考文献:

[1]陈征,郭守国.珠宝首饰设计与鉴赏[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9月.

[2]Fredrik Hiebert.Afghanistan:Hidden Treasures[M].National Geographic.2008年5月.

[3]Judith Miller.Miller′s Costume Jewellery[M].Miller′s Publications.2010年10月.

[4]John Benjamin.Starting to Collect Antique Jewellery[M].Antique Collectors′ Club Ltd.2003年12月.

上一篇: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下一篇:独立现状与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