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论文

2024-11-18

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论文(精选12篇)

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论文 篇1

孟子说:“民之为道也, 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的“恒产论”思想的核心是“制民之产”, 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解决民生问题”。就业乃民生之本,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就要实实在在地解决好高职生的就业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也是对高职院校各方面工作的一个最终考量。

一、长订单+活订单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 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200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切实转变办学模式, 按照‘订单培养’的要求推动职业学校运行机制的改革;要切实转变办学机制,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促进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和多样化”。订单教育是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一个方向, 然而在知识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静”是一种相对, “变”是一种常态。在促进就业问题上高职院校如何按照“订单培养”工作思维, 以“不变”应“万变”, 寓“定”于“变”之中, 使“定”而有效呢?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做好在战略上的“长订单”与在战术上的“活订单”的有机统一。

所谓在战略上做好“长订单”, 就是对准市场设专业, 围绕就业育人才, 把抓就业工作前置到科学的专业设置上, 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主要支点是:一定就业导向, 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 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银领”人才、高级技术工人, 以此订好企业和社会这一刚性“买单”。二定市场需求, 设置符合市场需求、适销对路的专业, 以此定好市场这个最大“买单”。有了这个前提, 尽管在形式上学生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一份书面“订单”, 但却有了市场这个最大的“买单”作为后盾。对此, 高职院校要坚持“出口先导”原则, 使专业设置灵敏化、柔性化, 充分反映市场关于人才的供求变化。三定质量素质, 确保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的人才标准, 有值得信赖的质量、素质。所谓在战术上抓好“活订单”, 就是高职院校要针对应届毕业生密切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和新的用工个性需求, 一是积极牵线搭桥, 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组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二是在毕业生素质规格基本符合市场用工需求但又缺乏竞争优势时, 高职院校应及时组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参加“活模块”计划, 在3~6个月内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 及时拓展毕业生素质, 以此促进大学生就业。

二、大专业+小方向

与对准市场设置专业相联系, 高职院校按照“差异化优势发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具体做法就是“大专业+小方向”,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 为学生提供课程组合模块让他们自由选择, 使毕业生在通用专业基础上获得一个方向明确的优势增长点。

当前, 在学习已成为一种个性化、自由化行为的发展趋势下, 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日趋多样化, 择学动机与方式也相应地大为改观, 随之出现的就是人们对职业教育产生了“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对此, 高职院校要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最大限度地满足高职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大专业+小方向”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具体对策。“大专业”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夯实学生未来职业领域通用专业理论和基础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小方向”则在学好所选专业的基础上, 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愿望和发展特长来选择课程。例如:依据这种办学理念, 可在文秘专业设置贸易方向 (强化经贸) 、涉外方向 (强化英语) 、企管营销方向、公共关系方向、社区服务方向和传统文秘方向等;营销专业设置服装销售方向、电器销售方向、房地产销售方向、医药销售方向、汽车销售方向等。同时, 高职院校还应积极构建“课程绿色通道”, 允许不同专业的学生各取所需, 跨院系、跨专业选修课程, 以满足高职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需求。

三、课程+社团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产物, 它一方面实现着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的任务, 另一方面也在承担着使人全面发展的任务。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的教育活动, 还是高等教育阶段进行的教育活动, 除了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外, 还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此, 高职院校在按照教学大纲正常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 组织社团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技能要求, 结合院系学生会的情况, 强化就业指导训练, 鼓励在校学生创建各种就业促进会、创业孵化园等社团组织或经营性公司, 并在场地、资金、技术、市场开放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优良的环境。如由学生会组织部负责开展各专业“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 宣传部负责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广播站工作, 学习部负责组织各专业专升本工作, 文体部负责与企业的联谊活动, 实践部负责营销专业的“营销协会”、英语专业的“家教协会”、电子专业的“电子协会”等, 实现了“各部都有就业任务, 人人都能得到锻炼”的目的。这种做法对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社会责任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等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也将会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就业+创业

高职生就业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被动“寻岗”, 还包括主动意义上的创业“造岗”。这是时代的呼唤, 也是我国现实国情的要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中, 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职生是一个弱势群体, 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差, 尤其在优岗优酬问题上。因此, 加强创业教育, 把“捕鱼技巧”传授给学生乃是提高高职生就业率的上策。

为了促进学生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高职院校应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强创业教育和指导, 使学生了解有关政策、创业条件, 掌握基本的创业策略、技巧和方法等;二要依托各专业建立经营性的虚拟或实体机构, 如医学门诊部、计算机服务部和艺术工作室等, 推荐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进入其中进行创业“孵化”, 从而建立广义上的“大学生创业园区”;三要对暂不具备条件成立创业机构的院系, 鼓励它们与社会实体机构联合, 建立有利于毕业生创业“孵化”的良好互助关系, 确保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创业体验得以实现;四要依托专业建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使它成为一个知识整合、技术创新、科研开发、成果孵化、产业生成、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的综合平台, 为学生创业提供综合支撑;五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创业能力,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小发明、小创造、小创意比赛等途径形成创业项目。

五、引导+服务

实践告诉我们, 高职生实现就业是众多要素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内整体优化的结果。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 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和就业观显得尤其重要。对此, 高职院校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 从毕业生择业心理、就业观念、创业意向等方面的调查入手, 为学生就业把脉引路, 指导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职业现状、前景、社会价值及素质要求,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指导毕业生建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找准自己的近期发展区和未来发展空间,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科学定位、准确定位;抓住每一个机会, 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以机会赢得时间, 以时间赢得空间, 以空间赢得未来。

与此同时, 高职院校还要积极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全程服务、优质服务。一是面向市场实施信息化管理, 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和发布系统, 将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及时发布上去, 供毕业生自主选择;二是收集整理毕业生择业意向, 有针对性地联系用人单位组织供需见面会;三是按照教育部“四化”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制定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具体措施。

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论文 篇2

随着高校近年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较高层次的人才资源,其就业过程是国家和社会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当前如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模式主要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毕业生自主创业两种。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我国目前的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来看,初步实现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就业市场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主要途径,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人才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户籍制度的制约。因为现行的户籍制度,很多毕业的大学生考虑到落实户口,很多人不愿意到私营企业里找自己合适的工作,一些大城市落户仍然受到严格限制,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人才的跨地域流动,成为影响人才要素市场的重要因素。

2、人事档案制度改革的滞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适应之处主要表现在:单一的国有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并存的新形势;现行的“人档分离,收费管理”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办法不符合建立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的需求;而且传统人事档案的采集利用制度也不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3、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但是由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辞退、辞职的暂行规定与公务员辞职、辞退的暂行规定的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人员的出口,导致了人才市场供需主体难以完全到位,人才市场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市场供求、价格、竞争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改进人才市场发展思路,树立区域人才合作机制战略

2、优先建立、培育、发展起区域人才市场,解决基础问题

3、以人才市场信息化为突破口建立、完善区域人才合作机制

4、建立、完善区域人才合作机制的具体措施

二、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自主创业,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年轻、激情,而且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也为大学生自主创业者提供了诸多条件,但也会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准备不足。顽强的意志是创业的脊柱。在创业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难,如果无好的意志品质、不懈追求的精神,就不会取得成功。从对近几年曾涉足自主创业的大学毕

业生的情况分析来看,不少创业者往往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他们对创业的艰苦性心理准备不足。

2、资本筹措困难。资金不足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研究生创业的首要难题。创业需要资金,对于某些领域的创业甚至需要大量资金。但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市场还很不成熟:一是投资者少,资金有限;二是管理不规范,投资风险大;三是上市条件高,投资不能及时抽出,继续其他项目的投资。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投资者很少,数量有限。

3、企业管理经验缺乏。首先,从一份抽象的创业计划书到成功的市场运作,整个操作过程还需要借助长时间积累的管理经验加以磨合,这不是啃一啃纲常条目的书本理论就能达到的。其次,在成立了公司之后对于如何建立财务制度、人事制度、行政制度等等,学生创业者并不很清楚,要自主创业办一家公司,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自己打理,工商、税务等等部门都要进行沟通、打交道。这个面特别得广,对于一位刚刚跨出校门的学生来说很难,即使有这样的学生,也是极少数的。

当今社会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诸多的创业条件和环境,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有效筹措资金

企业由人才、产品和资金所组成,资金不足,往往会导致创业者支付负担过重,无法成就事业。学生刚刚踏上社会,很少有足够的资金积累,学生创业者应更多地具有“多少实力做多少事”的观念。资金来源可以借于亲朋好友,也可以借贷于银行,如果企业拥有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成果,还可以寻求风险投资商的资金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首期资金,如果没有企业的信任和投入,一般往往由团队成员共同出资。

2、组建优势互补的团队

自主创业要处理的事情面广、量重,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有效地应对各类情况。组建创业团队则能有效进行创新与经济管理的互补。如果具有有效的管理,还能保证创业团队形成最大的合力,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在组建创业团队时,应注意创业团队成员的性格搭配、角色分工及对公司远近期目标、策略制定、股权分配的认同等等,因为这些都是与企业成长相关的创业团队建设问题。

3、建立广泛有效的社会关系

一个初期开办的公司往往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帮助才能得到发展,创业者需要在社会环境中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对于学生创业者,建立广泛有效的社会关系,是摆脱在与社会创业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重要因素。

4、要有长期规划

创业者要选择自己熟悉又专精的事业,初期可以小本经营或找股东合作,按照创业计划逐步拓展。企业应先求生存再求发展,扎好根基。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企业尤其注意勿好高勿

远,必须重视经营体制,步步为营以求创造利润。同时作为创业领头人要在企业发展中逐步形成好的经营理念、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发挥企业全体成员的力量,求得企业的发展。

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论文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

工作 层级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169-02

在高校的招生生源竞争指数不断攀高的背景下,各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已悄然成为各高校吸引优秀生源、保证学校生源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水平,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充分实现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成了当前高校教育与实践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院系层级管理模式。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中,将就业工作管理的目标、过程、结果与高层、中层、下层相结合,形成了上下左右层层叠加,纵横贯通、有机相连的学生就业工作层级管理负责制,确保了就业管理工作的有序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院系层级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一、实施院系“一把手”工程,构建自上而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层级管理负责制

近10年来,为强化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各部门负责人、各系主任为成员的院级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全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从而形成了“学院领导统揽全局,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系部逐层落实”的就业工作层级负责工作机制,其结构如图1所示。

这种层级管理明晰了毕业生就业管理过程中所有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各自的管理责权,强化了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领导职责,为全员化就业管理责任制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盘棋”的工作理念,构建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员参与、各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横向工作管理模式

(一)建立院系两级财务管理制度。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划拨毕业生就业专项工作经费,由招生就业处将该专项经费分解划拨给各系。这一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毕业生就业教育、就业咨询与指导、就业市场调研、用人单位考察与就业基地建设、毕业生宣传推介、用人信息收集、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等项目的开支。专项工作经费的按时足额到位实现了就业工作层级管理者的职权利,调动了各层级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完善毕业生就业率状况与专业招生计划挂钩,与个人、部门的评先评优等挂钩的工作制度。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明确规定:毕业生的就业率状况直接与专业招生计划挂钩;就业工作目标不达标的,该部门就业工作责任人不能参加当年度先进个人评选,部门不能参加当年度先进集体评选;且不能完成学院拟定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目标的系将通报全院,部门负责人要向学院党委作出情况说明。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利于部门工作的协调统一,还有助于各部门之间竞争局面的形成,从而促进了就业工作的横向合作开展。

(三)执行毕业生就业工作质量管理监督和评价体系。从2008年起,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的指标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就业工作质量管理监督和评价体系,每年对学院各部门进行一次就业工作评估。并采取“请进来”的模式,隔年邀请全区就业工作方面的专家、领导到学院定期开展就业工作的核查和评估。

通过就业工作质量管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目标管理,分解了各层级的任务,细化了各职能部门、各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及评估量化的标准,实现了就业管理工作从重“结果”管理转为全过程的监控管理,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作管理关口中心下移、厚基础的“自下而上”,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统一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主线贯穿始终的管理模式,保证了就业工作的全方位覆盖管理。

三、建立院系就业指导层级服务保障体系,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构建院系就业指导教育师资教学团队。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统一管理协调下,不仅组建有院级就业指导专业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国家职业指导师、SYB创业培训师、心理咨询师、理财规划师和来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等,统一负责全院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各系还组建了由毕业班辅导员、党员班级联系人、专业老师等人员组成的本系就业指导团队,参与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从而实现了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层次化、多样化,也使就业教育实现了全方位的覆盖。

(二)搭建院系就业服务层级服务平台。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不断完善学院毕业生信息库、企业用人单位信息库、校友资源信息库等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各教学系也都积极参与到就业市场的调研中,并能根据市场的需求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各系都能充分调动本系教师,主动开拓就业市场,各职能部门都能积极地加入到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队伍中,形成了全院各级、各层人员主动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氛围。

四、建立院系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预警联动机制,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一是建立市场人才需求培养预警机制。一直以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按照“依托行业,服务广西”的工作思路,结合学院办学定位,紧紧围绕广西经济建设和北部湾开发建设的需要,始终瞄准建设市场和建筑企业,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同时根据就业市场的人才需要,科学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例如,2012年,针对广西的产业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学院及时调整了专业设置结构,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如在2012年招生的3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中,有29个建筑类相关专业,占专业总数的80.6%,基本涵盖了建筑大类专业。建筑大类专业在校生人数占全院学生总数的92%。

二是建立就业市场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广泛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使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毕业生的人才规格、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企业用人单位岗位能力需求对接。例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上,实行的是“大专业,分方向”的教学模式,即根据用人单位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才需求差异,在大三时,在充分论证和尊重学生个体的前提下,将该专业分成设计方向、内业方向、钢结构方向等多个方向组织教学,借此培养不同的社会人才。这种“学院—系部—教学团队”的“一贯制”层级人才培养联动模式确保了学校人才培养能够满足广西建设人才市场的需求。

在9年的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及实践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虽说涉及面宽,工作难度大,但只要全院上下齐心聚力,层层尽职,人人尽责,将就业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各个层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定能够取得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何春蕾.着力创新 强化服务 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J].人事天地,2010(22)

[2]梁业胜.高职院校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8)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立项课题(2009C140)

【作者简介】何春蕾(1966- ),女,广西天等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论文 篇4

一、完善工作机制:一把手负责, 两级管理, 全员参与

新形势下高校应理顺就业工作的管理体制, 传统的单一部门管理已不堪重负, 建立、完善和实行“一把手负责, 两级管理, 多管齐下, 全员参与”的管理责任体制势在必行。学校党政一把手应亲自过问, 负总责, 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建立学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 校本级把工作重心放在宏观调控与整体推动上, 注重与政府、行业和人才市场大对接, 构建就业大平台、推动就业大格局。院系注重与具体企事业用人单位联系、与专业需求挂钩, 并对每一位毕业生实行具体指导与推荐。积极推动就业工作的“职能分解, 重心下移, 事权下放”。将毕业生资格审查、档案管理、就业分市场建设、中小型招聘会等相关工作下移到院系, 从而为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就业工作整合力量。加强制度建设, 加大对院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激发院系的责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使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真正发挥基础作用;制定院系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 制定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 设立奖惩措施, 将院系工作的实绩与院系的目标考核和院系党政负责人的政绩考核联系起来;建立健全促进学院就业工作的评估机制, 制定评估细则, 建立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体系, 确立就业工作考核的范围和标准, 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进一步的倾斜和支持。动员各职能部门主动参与就业, 通过招生宣传与就业推介乃至人才培养的联动活动, 引起全校教师、管理者的思想都能动起来, 推动办学与社会需求的联动, 推动全校教职员工主动参与就业, 发动校友会工作人员联系省内外校友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 把丰富的校友资源转化为就业资源等, 形成“以学工队伍为主, 以专业教师和导师为辅, 全员参与就业, 人人关心就业, 人人促进就业”的良好局面。

二、健全保障体系:招生搭台, 培养练功, 就业唱戏, 三者互动互赢

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的结构问题。只有出口畅, 才有进口旺, 只有培养质量有保障, 进出口才会通畅, 高等教育事业能推动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就业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招生、培养和就业良性互动就能三赢, 也是促进招生就业工作方式创新和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举措。好的生源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将促进毕业生的就业, 而毕业生好的出路又会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高校应下好招生、就业、人才培养一盘棋, 立足长远, 把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毕业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强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意识。在专业建设中, 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培养, 学科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 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人才培养应充分考虑学生职业发展可能, 根据社会需求确定招生专业和规模, 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实现办学与社会对接。通过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让在校学生行动起来, 用人单位到校选拔和录取人才, 为在校毕业生创造更多和更好的机会, 同时也为在校生提供了解社会需求的机会, 使大学生更加了解社会, 感受学校的关心、社会的关爱, 激励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回报社会。

就业环节处于人才培养的末端, 招生的规模、结构和培养的规格是否符合社会需求, 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的质和量。这个链条也是可逆的, 就业的晴雨表对招生和培养工作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若要从根本上促进就业工作, 需要将这三者链接成环状, 环环相扣, 形成“招生搭台, 培养练功, 就业唱戏。”优质生源多, 生源结构优, 台就搭得牢固;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全面, 基本功扎实, “产品”就质量高, 品牌就叫得响, 市场就抢手;有牢固的舞台、过硬的功夫加上推荐的艺术, “唱戏”一定成功。只有招生规模、结构从量上与社会需求对接, 培养质量和生源质量从质上与社会需求对接, 才有可能实现就业与社会需求质与量的全面对接。如师范大学可选择重点中学同时建设生源基地和就业基地, 中学有利于学生升学, 高校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能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招生与就业互动、弘扬特色与培养人才共赢。

三、创新市场机制:整合资源, 搭建四个平台

高校主动付出有多大, 就业市场就有多大。高校应整合各种资源, 主动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当前, 高校在开拓就业市场过程中, 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创新机制, 搭建和使用好四个平台。一是依托地方政府, 建立区域性就业平台。可主动走访各级地方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 了解属地内各类相关人才的需求计划, 动员并吸引一批基层企事业单位到校选聘人才, 加强学校与各基层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二是依托主管部门, 建立行业性就业平台。可根据学校办学学科特点、行业特色, 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的联系, 通过联合举办行业专场供需见面会、人才论坛、座谈会等方式和途径, 密切联系, 促进沟通。也可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组织, 推动资源共享。如师范类高校积极参加中南26所师范类院校组成的“中南高师就业联盟”, 与同区域的同行们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 共享资源, 共建市场, 是一个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成功做法。还可积极联系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开发区, 不断建立和巩固行业性就业市场。三是依托校友资源, 建立人文性就业平台。就业工作需要与校友回报心愿自然结合, 校友与母校是学缘、亲情关系, 这种普遍、潜在的亲情资源的开发, 既能满足广大校友的回报心愿, 又能开辟高校就业工作的新途径。因此, 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庆、毕业生返校等时机, 加深校友对母校感恩之情, 激发校友对母校发展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回报之心。通过校友会、举办由校友支持的专场供需见面会等形式加强学校与校友之间的联系, 促进毕业生就业。四是依托多样化的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毕业生QQ群、短信、博客、E-mail、蓝牙信息平台、就业网等方式, 加强信息的收集和发布, 确保每位毕业生都能及时接收到丰富的就业信息, 并为毕业生网上推荐和用人单位远程招聘提供服务平台。

四、落实人本理念:引导五个走向, 实现五个转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创新, 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建立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必须全方位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人本理念, 不仅要覆盖到每一个毕业生, 更要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 落实到每个高校教师、就业工作者和每个部门。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引导毕业生理性择业就业, 合理分流, 多元就业, 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需要我们做好“三基”, 抓好“四导”, 促进“五向”, 分流就业。

做好“三基”, 即做好基础性工作,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促进学生打牢基本功。基础性工作重点是搭建平台、畅通信息、开设好就业指导课程、做好毕业生就业后续服务等。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重点要通过给学生上职业生涯指导课或举行各种就业报告会, 强化就业形势与择业观教育, 引导学生客观、理性、辨证地看待当前形势, 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促进学生打牢基本功重点是重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大力实施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 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四导”即通过开好各类就业座谈会、组织问卷调查、开展三级 (校、院、班) 动员等抓好就业宣传, 及时加强就业形势教育和就业观的引导;通过开设一系列课程、专题讲座, 并以各种各样的就业培训来强化学生求职技能的辅导;通过组织就业心理讲座、以及重点帮扶、就业援助等各类活动加强学生就业心理的疏导;通过学生的个体情况具体分析, 实行“一对一”的跟踪指导, 提高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引导和帮扶能有效防止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蜂堵”现象, 能合理分流为“五个走向”。一是向高走, 选择继续深造, 读研或出国留学;二是向上走, 选择省内大中城市就业;三是向外走, 选择到省外就业;四是向下走, 选择下基层就业;五是自主走, 选择自主创业。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除支持毕业生向高走、向上走、向外走之外, 更需积极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大力提倡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切实把握这两个新的就业增长点。

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论文 篇5

一、引言

当今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演变为一种大众教育。尤其是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在给高校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沉重的就业压力。当前的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更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雪上加霜,为积极应对当前的严峻态势,各院校无不在思考,尝试创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出路。

企业要发展,有一种观点是必须和大学院校建立一种共生的关系。同时,大学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和企业结为平等的合作伙伴。毕业实习是学生就业前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深人企业第一线的宝贵的实践机会,是培养适合市场需求,满足企业需要,解决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的关键性环节,是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手段。

二、传统毕业实习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目前,传统的毕业实习一般采用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的方式进行。

1.集中实习

集中实习一般是几十个人一组,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去同一实习基地实习,实习结束后,实习企业出具实习证明,实习学生离开实习企业。

这种传统的由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进行毕业实习的做法,许多学生由于实习和求职经常发生时间冲突,倾向于把毕业实习时间用来求职,进而无暇进行系统实习情况比较常见。许多高校把本科生毕业实习环节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而这期间又是毕业生求职、应聘的时问。一些大学生把本该用来实习的时间,却不得不忙着应聘和复习,频频请假,根本顾不上安心到实习单位去实习。导致带队老师难以管理实习过程,企业的实习安排也无法兼顾到个别学生,导致这种实习方式企业和学生的关系松散,实习的效果很难如人意。

2.分散实习

分散实习一般是学生自己选择实习单位进行实习,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毕业实习,学生独立工作的锻炼机会较多。

受经费紧张和学生求职的制约,很多学校部分采用了分散实习模式。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安排实习时间、自觉进行实习。学校通过评审实习报告和评阅实习单位意见等方式,评价学生毕业实习的质量,但是,由于缺乏对实习过程和内容的管理,使得毕业实习质量基本失去了控制。这种放任自流的实习方式,使得一些社会关系少且自身沟通能力较弱的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一些学生虽然找到了实习单位,但由于没有全身心投人到实习中,得不到实践锻炼;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在一定时间里能够投人实习,但由于缺乏教师指导,没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也使教师失去了接触实际工作、在指导学生实习中教学相长的良好机会,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教学和理论研究更加脱离实际。由于学校只能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和巡视来考察,难以随时掌握实习生的实习动态,无法客观地评价实习生的职业能力和实习成绩,使得实习效果也很难尽如人意。

以上两种传统的毕业实习模式,由于高校对毕业实习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普遍,用人单位看重的学生毕业实习经历和实践经验积累,看重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等均难以在毕业实习中得到提高,结果造成毕业实习与实践经验的缺乏成为学生求职就业的蜘劝。

三、毕业实习创新模式及其特点

基于就业导向的毕业实习创新模式,就是将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学校利用结合自身优势,自主能动地为学生就业工作建立实习与就业基地,把学生的毕业实习安排在实习与就业基地进行。

这种毕业实习创新模式既可以替代企业采用招聘的形式招聘新员工,也可以提高大学一年一度的为毕业生举办的求职招聘会的效度。企业可以充分观察到在岗实习的学生真实表现和实际能力,通过双向选择,企业可以留用适合自己的学生。学生在充分了解实习企业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留在企业,用人单位择优录取实习学生。这种建立在用人意向上的毕业实习创新模式,能够调动实习企业和实习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用人单位的培训资源,极大的促进实习的顺利完成,有利于为大学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的毕业生,同时实习学生也为用人单位的工作注人活力,促进企业发展;同时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提前对拟招收的毕业生进行了业务培训,保障了用人单位招聘员工的质量;毕业生也能够较早的了解实习单位的文化和环境,有利于将来尽快地融人到工作中去,对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来说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多赢局面。毕业实习创新模式有如下特点:

1.就业导向,企业受益大

毕业实习创新模式,是校企双方基于共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合作方式,是在企业确立用人意向的基础上建立的实习模式,对于企业来说,这种实习模式不仅保证它能够优先选择优秀学生,而且能够保证员工质量。

首先,通过双向选择,吸引大批优秀学生到单位参加生产实习,等于占有了大量的人才资源,通过几个月的上岗实习的接触和交流,单位对拟录用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了全面的了解,与传统的笔试、面试等选拔人才的简短流程相比,不仅拥有更多机会获得优秀的毕业生,更能保证所选择毕业生的质量。

其次,采用这种实习模式等于是提前进行员工培训,目前,许多企业只是在需要人的时候才招聘毕业生,然后进行简单的培训就参与企业生产,由于对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的不了解往往成为毕业生工作表现的绊脚石,甚至导致不能适应环境而离开工作单位,给企业的工作造成困难。毕业实习创新模式使得用人单位可以有意识的培养适合自己企业标准的员工,通过实习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单位工作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了解,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尽快融人单位的工作环境。

2.双向选择,学生收获多

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得到选择优秀学生的优先权,可以挑选最好的学生,同时可以及早地对将来要选择的学生进行培训和考核。实习学生通过双向选择有机会尽早地了解用人单位的工作氛围和文化特色,有利于尽快融人用人单位。双方通过双向选择才获得的机会,都会比较珍惜这难得的机会,用人单位和实习学生通过双向选择能够优先选择宝贵资源,从而达到双赢。

第一,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进人企业上岗实习,毕业后能够与企业签订劳动用工协议,实现零距离就业,避免了因自主择业失误或盲目就业给自己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风险。

第二,学生的实习既是将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与老员工共同工作中,应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角色变换中,学生密切了与社会的联系,加深了对所从事聊业岗位的理解,便于找准自己的位置,容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

第三,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社会的锻炼,提早接触就业,为毕业时的就业积累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实习生为了得到更好的工作必然要付出最大的努力,用人单位为了获得更优秀的员工,培训工作和考核就抓得更好,有利于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促进实习工作的圆满完成。第四,学生实习期间有经济收人,生活有保障。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学生上岗实习期间,享受实习工资和加班补贴,能使实习期间的生活有较好的保障。

3.结合紧密,实习效果佳

在毕业实习创新模式下,企业、学生、学校三者之间利益相关。因为实习生是企业未来的员工,所以企业对学生的培养会完全按照企业员工一样严格要求,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顶岗实习、尽快掌握应有的专业技能;充分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去,完全感受企业的文化熏陶。而学生则希望通过实习留在企业工作,学习起来自然格外努力,且目的明确,效果自然不一样。在这种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促进就业的实践教学机制下,学校运作起来自然是不遗余力。

四、实例分析

为积极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态势,内蒙古工业大学国际商学院尝试创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出路:即将毕业实习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就业工作高效开展。

2007年下学期,我院和深圳某IT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达成了校企合作的意向,在该企业设立了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同年底我院即根据协议约定向企业输送了一批即将毕业的学生上岗实习,熟悉生产线的各个流程。两个月后,经过与企业的双向选择,大部分学生分别进人了该公司的财务、商务、客服、物流等岗位,其余的学生因不适应南方气候或另外找到了工作而离开企业返校。在实习的两个月期间,学生熟悉了工作流程,积累了经验,并取得了两个月的实习工资,收获颇丰。经过近两年的跟踪调查,这批留下的学生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去年的金融危机中,沿海一带大批企业大量裁员的背景之下,这些学生无一人被裁掉,反而走上了更加重要的部门任职,被总部分别派往成都、重庆、南京、杭州、大连等地从事财务、商务等岗位。

根据近两年对我院07届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跟踪调查数据显示,在深圳某企业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有意愿留下的学生全部被接收,并且大多数直接被晋升为管理岗。由于他们在两年内工作状态稳定,表现突出,一部分已经在给地区分公司担任领导职务,全面负责业务的开展,而没有参加深圳实习的同学大部分还没有相对稳定的职业,有了工作的同学在工作中也较少有所建树。

两相比较,我们感觉对于大学来说,这种创新实习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就业基地,迅速获取行业的用人信息,贴近社会需求办学,加强和企业的合作,尤其对于学生来说,能使他们迅速进人状态,减少摩擦失业的比例。

五、毕业实习创新模式的结果与效应

好的实习模式能够成为企业和学校良性互动的桥梁,帮助学校和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的关系。事实表明,基于就业导向的毕业实习创新是切实可行的,是卓有成效的,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探索是有益的,效果显著的。这种毕业实习创新模式的试行表现出如下积极的效应:

1.是实现产学结合的有效方法之一

第一,在这个模式下,企业通过实习不断考察学生,塑造学生,培养符合自己企业标准的员工。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人才培养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强。

第二,在这个模式下,学校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和技能培养,最终实现毕业生的充分有效就业。

第三,在这个模式下,学生实现了实习就业一体化,企业完成了新员工向老员工的培训,使得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避免了教育与生产中间环节的资源浪费。

第四,毕业生选择职业不能脱离社会需要,通过毕业实习创新模式,学生学会了把社会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来定未来取刊七发展方向,做出符合自己愿望与社会需求的理性就业选择,实现与社会需求的融合,这对毕业生知识的资本化以及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对社会经济增长又具有促进作用。

2.推进学校的内涵建设

适用毕业实习创新模式的企业一般是用人量大、接纳能力强、产品品种多,技术优势明显的大中型企业,它希望学校能成为它的后备人才库。一旦潜在需求被激发,他们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和专业的建设出谋划策,乃至出钱出力出技术。这对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目前,大学和企业平等合作关系的建立并不是很乐观,这样的机制有利于双方合作关系的建立。双方良好的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大学的学生实习、就业等实际问题,也有助于推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3.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毕业实习创新模式为学生、企业提供了一个相互考察,相互了解和选择的平台,对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非常有益。第一,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后,耳濡目染了企业的文化,熟悉了行业知识,了解了业界的行情,当他们面临职业的选择时,就不再会盲目和盲从。第二,毕业实习创新模式有利于学生快速完成专业知识向职业能力的转化,缩短择业周期。第三,毕业实习创新模式让学生提前接触与自己职业发展相关的实际工作。获得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及职业素质,培养出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学会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顺利完成角色定位。这都有利于提高就业稳定率。

六、结语

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论文 篇6

关键词:毕业生党建工作;促进就业;互赢互利;双促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67-02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做报告中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就业工作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大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高质量就业问题。[2]

2012年的全国大学毕业生有六百多万,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民生大问题,在独立学院中党建和就业是两大重要板块的工作,一直是独立学院政工线上的工作重点。就业质量是教学质量,学生培养素质的反映,而毕业生党员在就业中代表优秀分子,是学生中的模范代表,由党建促进就业,在就业中发挥党员代表作用,这是独立学院工作中强强结合的,相互促进的工作新模式。突破二者之间的并列关系,研究其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工作新模式,形成以就业为载体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建立以大学生党建为核心的就业工作新格局,以推动大学生党建和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独立学院党建工作现状

党建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在优秀学生中培养学生党员,把一名优秀学生培养成一名学生党员,需要两年多的时间。一名优秀学生不但有端正的入党动机,有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理想,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同时还必须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在思想上保持先进,在作风上保持优良,在学习上要基础扎实,成绩优秀;能通过支部层层培养,层层考察方可发展为一名学生预备党员;同时要通过一年的预备考察期考察合格后才能发展为中共党员。从培养目标和方法来看,学生党员是来自学生中最优秀的分子,是学生中的学习榜样。独立学院越来越重视学生党建工作,从学生群体中发展起来的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对学生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是校园稳定中坚力量。从数据统计,广州大学华软华软学院作为广州大学二级学院,在校人数有一万左右,而在校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人数有一千多人,达到10%左右的比例,在毕业年级,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在毕业生人数中达到18%的比例,十名毕业生中就有约2名学生党员。由于毕业生党员在班级中有担任班长等学生干部的经历,具有政治思想先进,作风优良,成绩优良,有责任心,乐于助人,综合素质高的优质特点,因此,毕业生党员在毕业生群体中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能在就业中把毕业生党员先进性带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提高独立学院的竞争性。

二、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现状

随着就业环境竞争加大,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日益提高,家长希望学生较高的就业质量。这些对我们民办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教育是一个新的挑战。而目前在民办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群体中,毕业生党员就业质量比非党员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要高,在国家招公务员要求中部分岗位是要求中共党员的政治身份,而在学生自由就业中,用人单位虽然对毕业生政治信仰没做要求,但是人才招聘挑选后,往往是党员的毕业生获得就业优势。因为在企业用人观中认为党员毕业生具有以下的优点:思想过硬,政治觉悟高,自主性强,专业成绩好,责任感强,具有奉献精神,特别是能吃苦耐劳。企业里学生党员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数据统计表明,在笔者所在系毕业生离校时,毕业生党员就业率是100%,毕业生党员100%获得学士学位和毕业证,而且毕业生党员英语四级通过率是73%,远远高于毕业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而且毕业生党员在就业中都是第一批就业,从就业质量来看,大部分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而且入职适应快,一入职就能受到企业的重视。所以在就业中重视学生党员就业技能培训,发挥毕业生党员就业带头模范作用,让毕业生党员带动未就业的同学积极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三、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党建和就业都是独立学院工作重要板块,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工作重点和年级不同,机制不同,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同年级重视重点不同,党建工作从学生一年级就开始重视,而就业工作往往认为只是大四毕业年级的工作。而且在低年级重视党建工作,而在学生四年级经常是忽略党建工作。独立学院在党建工作上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是老大难问题,存在着部分学生党员在发展后,对个人政治要求不高,有放松自己,对群体学习热情不高,认为一入党就可以放松自己。客观看是党内没有帮助学生党员定好目标,没有提出明确党内工作要求,缺少给学生党员锻炼的平台。二是在四年级,对毕业生党员松于管理。学生进入大四,大部分学生由于校内课程较少,在实习,提前工作的原因,很少留在校园内。毕业生党员更是提前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工作,难以安排时间回校参加组织生活,毕业生党支部管理上偏向松散,较少组织过党组织生活。三是就业指导工作前轻后重。在学生一二三年级,较少给予就业概念的指导,让学生没有较早树立正确就业观,在低年级时确定明确的就业目标,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较少注重培养学生就业技能,导致低年级学生存在迷茫,没有把握好时间,对学习专业技能没有打好基础等现象。而在四年级,学校又急于把毕业生推出社会,导致部分学生对就业有焦虑感和不自信等现象。四是独立学院各系对党建工作和就业工作往往分工明确,分属不同老师负责,负责就业工作老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上忽略毕业生党员群体,没有更好发挥毕业生党员带头作用。

四、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双促进、共赢利建设模式

目前高校是通俗教育代替精英教育,但在高校教育中更加应该以精英教育要求引导学生向着精英学习和发展。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精英分子,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党员再教育中应该侧重就业技能学习和教育,以便在就业中发挥他们中坚力量。

1.在学生党建思想教育中加入就业观念、人才需求、就业政策、综合素质提升等教育模块,树立学生党员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是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党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融入道德观念教育,特别是针对毕业党员的现状,融入职业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党员在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自觉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

2.发挥毕业生党员在就业中模范带头作用,重视毕业生党员的群体效应,以毕业生党员优秀就业个案带动和鼓励毕业生就业,通过党员帮扶,党员入基层,党员就业典型讲座等活动带动就业工作开展。积极探索党建与就业互相促进的有效手段,改善独立学院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

3.统筹规划培养党员高就业模式,扩大对毕业生思想政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党员组织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服务,建立就业互动平台,展示毕业生党员就业风采,利用成熟组织架构提供毕业生招聘信息、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宣传等服务。

4.建立一个党员帮扶十个毕业生就业模式,提供朋辈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积极性,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同时更好做好就业调查和就业数据追踪,提供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同时锻炼毕业生党员在帮扶过程中深入基层,体现奉献精神,提高党员思想觉悟,更加有利党员自身发展。

结合未来人才观,市场需求引导学生思想工作,更加贴切现实,灵活开展学生思想建设工作;同时在就业工作中通过学生党建系列活动开展,树立较高思想素质,政治信仰,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综合竞争能力,特别是就业工作中,通过毕业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就业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模式初探 篇7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指适应和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就业信息场所和需求人才的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的新就业制度与过去的统包统分制度有根本的变化:第一, 就业主体的变化, 即由过去的政府为主体变为了以毕业生为主体;第二, 就业行为的变化, 即由过去的政府指令性计划分配变为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第三, 就业方式的变化, 即由过去的干部身份的安置机制变为了学校和政府推荐就业、择优竞争机制。就业制度上的重大变化迫切需要政府和高校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就业市场。因此深刻了解和全面把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 对于促进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

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是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的,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实现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最佳组合。大学毕业生就业走向市场后, 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双向选择的机会。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 若能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就业市场的信息, 为毕业生提供多方面竞争“双选”的场地, 就一定会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提高和及时就业。

2、有利于建立相对稳定的供求关系

可以说, 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就是一种“产品”, 高校如何树立“精品”意识, 及时推荐毕业生就业, 赢得就业市场, 需要同就业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络和紧密地联系。如果全国各地人事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每年都来同一所高校招聘不同专业的毕业生, 那么这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就有了相对稳定的就业市场。所以, 一个稳固的就业市场的建立, 除了高校办学质量、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毕业生信誉等因素以外, 高校与就业市场的密切联系与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曾经有人说过:“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3、为高校办学和招生以及专业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基本上形成了一套与本校名称相匹配的专业模式, 有本校的专业特色。但专业的设置绝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立的, 有相当数量的专业不能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专业设置的“与时俱进”, 其重要原则就是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量的大小与否。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及时调整和改造学校的专业结构设置, 会更加体现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开拓创新的思路, 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门路越宽、越多, 招生的门路就越广、越好, 招生就业并举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

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生就业市场硬件建设不到位

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状况也不一致。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 毕业生的流动性较强, 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育程度较高, 如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每年都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 邀请全国的高校和企业共聚一堂, 洽谈就业事宜。相反,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就显得不足。

2、供需两旺与供需两难同时存在

近年来, 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 而各类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也非常旺盛, 这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良好状况决定的。这种良好的供求形势明显的缓解了我国多年来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但并没有出现毕业生“畅销”的局面。相反.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增加, 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而许多地处偏远和中小型企、事业单位, 以及基层、第一线, 仍然难以接收到毕业生。毕业生流向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沿海地区和一些内陆大城市。而西部地区以及广大农村难以得到急需要的人才。

3、就业市场供需渠道不畅通

目前,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仍处在自由洽谈阶段。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的情况下, 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的招聘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一方面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有不少用人单位正好急需某专业毕业生, 另一方面, 却有不少该专业毕业生不知到哪里去寻找接收单位。在现实情况中, 很多毕业生在没有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用人单位情况下由于受到求职期限的影响, 退而求其次, 与自己并不喜欢的公司草草签约。目前信息传播扩散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程度低, 未能形成系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基本上是简单式的直接交换, 所以每次大型招聘会后“意向协议多, 实际成交少”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我校建设就业市场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作为一所工科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 校党委近年来把就业市场主渠道建设作为就业工作的着力点, 以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为牵引, 树立“以毕业生利益为本, 以市场建设为根”的就业市场开拓工作理念, 以党委书记王芳教授为首的校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 加强与校外单位的了解与合作, 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就业市场开拓模式。依托就业中心的建设, 引导毕业生服务社会、服务经济, 到与化工行业相关的国民经济主战场就业, 积极探索就业市场主渠道建设的长效机制。

1、创建校企合作基地, 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相互贯通

对于高校来讲, 只有掌握大量准确、有效的就业信息, 才能掌握就业工作的主动权。创建校企合作基地, 是学校适应新形势, 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相互贯通, 加强“校企合作”, 广开就业渠道所采取的一项战略举措。近年来我校一直高度重视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 经过全校各部门和各级领导的共同努力, 我校已经和开滦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冰山橡塑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国家重点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这些企业都是在石油、石化、化工、能源、生物化工等领域领军的国家重点企业, 通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不仅为用人单位和高校之间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人才招聘搭起了广泛的交流平台, 而且深化了学校就业市场的供需团体效应, 有利于我校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大型国有企业就业。

2、推进就业实习计划, 创建就业市场新支点

学生通过就业实习一方面可以获取宝贵的工作经验, 另一方面可以尽早接触企业, 找出差距从而修正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同时可以加强学生和企业,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就业实习已经越来越被学生、用人单位、高校所重视。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就业实习计划, 利用暑期社会实践机会, 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第一线进行实习, 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我校在暑期组织学生去青岛啤酒公司、开滦集团、大庆石油公司、中原油田等大型企业进行实习。这一举措增进了企业与学生之间的全面了解, 深化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广泛合作和良性互动, 为增加双向选择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优化就业市场创造了新的支点。

3、追踪市场信息, 优化市场反馈机制

我校连续多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就业调研和回访活动, 通过追踪调查, 不仅有效的增进了学校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巩固了老基地, 同时又开拓了新市场。通过与企业的座谈、调研所反馈的信息, 为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招生计划等工作决策提供了直接的市场依据, 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招生、培养、就业的有机结合。

4、依托就业中心建设, 立足服务, 保障和稳固就业市场

我校近年来非常注重就业中心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建设, 依托就业中心的建设, 我校对于来校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就业中心建成的招聘展示大厅和报告厅内, 我们通过举办各种中小型企业宣讲会和招聘会, 满足了到校招聘单位的多种需求。通过给用人单位提供优良的洽谈、面试场地, 方便了供需双方的交流, 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创造了舒适、宽松的洽谈环境。由于有专门的场地用于接待用人单位来访, 我校就业工作形成了一整套会务接待、服务流程和方案, 切实做到工作的条例化和明细化,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创造了更加方便的交流平台和环境, 获得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巩固了学校已有的就业市场。

5、创新网络市场, 推进立体化就业市场建设

北京化工大学充分利用网络市场, 孕育高效的无形市场, 学校以就业信息网为平台, 以创新就业市场形式为目的, 积极推进立体化的市场运作模式, 即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相结合, 多渠道开辟就业市场。在就业中心的就业机房中, 毕业生可以应一些外地用人单位的要求实现网络求职和网络远程面试, 给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招聘和求职都节约了很多成本, 提高了签约效率。通过网络市场的建设, 扩大了重点用人单位的知名度, 不断开拓了就业市场, 同时也使学生在就业中心就可以有效快捷地获取就业信息, 促进了毕业生成功求职。

摘要:在就业工作中, 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建设占有关键性的作用, 要提高学校的就业质量, 必须要针对学校办学特色和理念研究就业市场, 注重学生就业市场的开拓和建设。本文从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等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

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篇8

(一) 构建和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产业结构不断发展升级, 人才结构的发展变化需要以经济结构为依据。各大高校近几年来致力于对专业结构的调整, 然而, 调查表明, 超过70%的用人单位常常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现状, 我们称之为“结构性失业”, 这是由于教育供给的劳动力同市场所需要的劳动力在技术、知识等方面所产生的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各高校所开设专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对各行业各部门的状况进行客观科学的发展预测。各级政府应该利用其优势, 从宏观上把握社会发展现状, 提供有效的经济发展预测, 建立方便快捷的信息交流平台, 完善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树立人本理念, 1908年学者帕森斯提出“人职匹配理论”, 其理论对后来的就业指导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其没有以动态的观点看待个人与职位的变化。就业指导理论的不断发展要求我们去了解求职者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等, 全程化、系统化地规划求职者的职业生涯,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同社会各行业各企业的和谐发展。

(二) 构建与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是现阶段就业指导不够完善的迫切需求

现阶段的就业指导缺乏整体性、连贯性,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高校只是简单地用大课堂、讲座等形式进行培训, 没有把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落到实处, 只是任务似的完成各项有关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到阶段性同整体性相结合, 需要专业化、职业化的指导队伍。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以前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 而专业的职业指导需要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专门性人才, 他们能够从心理上把握高校毕业生的心理需求, 有效地进行心理沟通。并且能够在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 提高高校毕业生社会责任感、增强高校毕业生职业道德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是一个包括心理健康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等多指导的系统化的体系, 能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吸收和利用。

(三) 构建与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推动力

专业系统的就业指导模式能够从思想上、实践上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能力。我们知道, 社会把高校的就业率看成衡量各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 然而这样看待问题过于片面。高校不仅要看到学生现阶段的就业情况, 更要从长远的角度观察记录学生的发展动向, 这样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高校毕业生模式的建构是从大一新生开始的, 分成三阶段。第一阶段是确立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阶段;第二阶段是加强职业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多渠道就业指导阶段;第三阶段是宣传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和服务指导阶段。三阶段的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沟通、问题处理、团队工作、计划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 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稳固的基础。高的就业力是实现高就业率的重要因素, 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是高校毕业生自我价值提高的具体表现。

二、构建和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内容

(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建构

科学的就业指导模式包括从学生入学之初根据其特长、爱好、个性等因素选择专业,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其思维和行动也是发展变化的, 帮助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 学会结合整个社会的就业发展趋势进行专业学习。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问题制约了就业指导模式的发展, 没有能够从市场角度出发, 发掘培养人才, 社会、家庭对学生的专业选择有着极大的影响, 过分地追随热门专业, 导致劳动力资源的供求不平衡。

在整个大学学习阶段, 开展多渠道多层面的就业培训, 如举行模拟招聘会、校友面对面座谈会、实习体验等培训方式。学生应积极学习专业知识, 结合具体实践, 通过实践深化对理论的认识, 改变就业观念, 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大学的学习不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深度学习, 还需要从求职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学习。

(二) 创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就业指导模式。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采取“程序式”就业指导模式, 然而“程序式”就业指导模式认为只要让大学生能够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才是成功的。“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不仅帮助大学生顺利地实现就业, 更重视大学生在就业前、就业中充分展示自我, 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发展式”就业指导模式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 还包括大学期间, 从学生入学选择专业开始。大一、大二的教学主要是对高中教学内容上的深化, 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形势, 全面认识自我和社会。进入三年级, 更专业化、系统化地学习专业知识, 这时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各种素质的急速提高。大四进入实战阶段, 开始了双向择业和自主创业。大学生在毕业后也能够得到有关方面的指导, 对于难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提供特别的服务, 帮助学生分析。帮助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 计划求职方向, 教他们如何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写专门的求职信、面试中的注意事项等。

“体验式”就业模式是一种创新的就业指导模式,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 促进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促使其就业。具体可以通过四个方面进行实践, 第一, 举办校友面对面活动, 学生进行角色体验, 通过校友的现身说法, 能够第一时间把握自己所学专业的整个行业动向, 根据行业现实状况, 为大学学习工作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第二, 开展校园模拟招聘会、就业形象大使等社团特色活动。校园模拟招聘会能够还原一个真实的招聘现场, 在模拟会现场学生能够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流程, 学会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展现自己的风采。就业形象大使活动能够彰显学生良好的形象、素质和向上的精神面貌, 也能通过活动的举办吸引社会各界的目光, 有效地宣传介绍学校以及各专业特色。第三, 落实好实习工作, 进行职业体验, 各部门、各高校应该利用其丰富的资源, 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习机会。据了解, 有些高校对学生的实习情况, 没有从进度上把握, 只是单纯从文件上指出实习期限和对实习报告的要求。往往学生只是提交一份实习报告, 实际没有进行实习工作。作为学生应该尽量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岗位和自己感兴趣的岗位,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蕴藏的专业知识。在实习期间, 注意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 以此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第四, 举办校园招聘会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一个有效渠道, 每年各大高校都会组织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 这样为大学生和企业提供了公共的平台。校园招聘会的针对性很强, 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喜欢运用的招聘手段。各大知名企业每年也会来到各高校举行宣讲会, 这样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曝光率和知名度, 也吸收了各类先进人才。校园招聘会的成功举办也能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通过体验式就业模式, 大学生能够在就业前切身地感受就业, 最终实现就业。

“个性化”就业模式也是一种创新的就业指导模式, 旨在进行全体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础上, 了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发展, 发挥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潜能。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诸多差异是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前提。发展个性化就业模式能够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素质, 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就业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 个性化就业评价。通过当下流行的个性测试软件如“朗途职业发展测评”系统、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软件等, 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测试, 充分了解学生的理想、兴趣、需求、世界观、价值观等心理构成。第二, 个性化就业咨询。政府部门可以收集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 分析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需求的影响, 各大高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形成稳固的就业渠道。第三, 个性化就业教育。按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所在专业的任课老师按照各自的专业情况进行就业教育和引导, 掌握在每个时间段大学生关于就业需要了解和解决的那些问题, 针对性地开设讲座。在形式上, 讲座未必都要采取面对面讲授的方式, 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电视录像等远程沟通的方式进行。第四, 个性化就业信息。网络的巨大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渠道收集信息。企业通常会在各大招聘网如智联招聘网、北京英才网等发布招聘信息。各大高校、各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网站、论坛发帖等形式发布就业信息。各地区的人事人才网就是一个不错的范例。建立就业信息网站, 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一个方便的信息获取平台, 建立起毕业生同各企业之间的联系。第五, 个性化就业训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组织学习参观、进行社会调查等, 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多层次发展的需求。

三、结语

通过以上对高校就业模式的构建和创新的探讨, 我们知道只要通过有效的手段, 是能够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可以认识到高校扩招不是就业率下降的决定因素, 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只有23%, 远低于发达国家46%的比例。可以通过体验式就业指导模式、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 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改善“结构性失业”的现状, 实现人尽其才。各级政府从政策和法规上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各项权利。各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各专业特点培养学生, 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 客观地评价自身的综合能力, 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参考文献

[1]王永强, 梁学忠.全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创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4.

[2]夏阳.体验式就业——高校就业指导新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的探索 篇9

(一) 在毕业生中实行毕业生就业双指导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推进,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逐年攀升, 加上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和就业形势产生的不利影响, 当前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任务也十分艰巨。面对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 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只有迎难而上, 开拓奋进, 采取更加有效的办法才能做好当前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维护校园稳定和就业安全,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尽快实现毕业生就业个别指导, 帮助毕业生认清形势, 转变就业观念,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因此, 改革过去单一依靠辅导员、班主任指导的就业教育模式, 积极吸纳专业教师加入毕业生就业工作队伍, 实行专业教师在指导毕业实习的同时又指导毕业生就业的个别教育模式, 是势在必行的。

1.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 原有的计划分配下的就业工作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大学生因其就业群体的特殊性, 其就业难的问题备受全社会的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关注民生、关注就业”, “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 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成才立业, 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帮助大学生就业, 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直接体现, 是教育战线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我们要从教育为人民服务的高度来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 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 带着满腔热情, 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 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舞台, 最大程度地帮助毕业生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精英型向大众化过度时间不长, 大学生及大学生家长的思想尚未能及时转变, 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择业思想, 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在大众化背景下, 积极寻找更较有效和可行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过程中首先要解决得问题。

2. 学生工作人员的人数不能满足就业的个性化指导的需

要, 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就业, 既弥补了学工人员在人数上的不足, 又解决了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两张皮问题。在全球化、多样化大环境下的我国高等教育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要为学生发挥优势感官的力特长提供条件, 提供帮助, 提供咨询服务。在当前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 仅仅依靠政治辅导员、“两课”教师和兼职班主任来成就业指导的任务, 力量不够, 再加上我国高校专职政工干部往往是在缺编的情况下开展工作的。如何拓展高校就业工作队伍, 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作用, 帮助学生更合理、更科学地规划大学生活, 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任务。毕业生就业双指导模式, 是建立在导师对被指导的学生有充分的了解, 能连续地不间断地交流与沟通, 导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咨与询”的关系。导师能很好地得到学生的认同, 他们给学生的建议学生能够很好地思考和选择。他们之间是平等交流和民主协商的关系。实习指导教师在施“导”的过程中目的性非常明确, 就是为学生的成才和发展提供咨询, 提供建议, 因材施“导”。

3. 大学生对社会需求和单位用人标准缺乏了解, 他们渴望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

通过对部分高校近几届毕业生的调查, 我们了解到“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已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中的首要因素。大学生对自我和职业社会认知的缺乏, 非常渴望得到专门的指导, 特别是专业教师的个性化指导。专业教师给予毕业生就业的个别指导所起的效果是辅导员指导和讲座教育等形式都无法达到的, 因为专业教师既有专业知识, 又了解本专业发展的趋势、前景, 能够结合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给予毕业生分析与释惑, 还能引导毕业生将实习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 同时实现锻炼提高和求职就业两个目的。就我院艺术设计系而言, 环境艺术、视觉传达、装饰艺术、服装设计、动画设计的各科教师, 一面教学, 一面还在社会中承担有相应的项目, 更为了解市场行情与毕业生需求, 由他们来面对面指导, 直接可以将学生与岗位对口, 而不需要学生或盲目或通过中介去找单位。

(二) 在艺术类毕业生中实施就业双指导模式面临的困境与问题

毕业生就业双指导是高校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所尝试的一种全新的就业指导模式, 尤其在艺术类师生中, 在其推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诸多问题和困难, 应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

1. 毕业实习指导教师自身的观念有待转变。

在毕业生就业双指导实施之初, 艺术专业教师对此接受起来还有一定难度。因为以前教师只要指导好毕业实习就可以了, 现在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指导毕业生就业不像指导毕业实习, 就业指导需要进行个性化教育和个别指导, 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多数专业教师自身压力较大, 除了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外, 还有着大环境下允许的“工作外的任务”, 如私人教学或承包设计项目等。他们在接受毕业生就业指导任务时考虑到自身的利益, 难免会出现抵制情绪, 这种负面的情绪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双指导工作的深入展开, 也会影响到指导的效果。学校应积极营造全员参与就业的氛围, 提供条件和出台政策, 鼓励专业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 切实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毕业生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的瓶颈有待突破。

不是所有的艺术专业教师都能担任毕业实习指导工作, 担任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的一方面是具有较高职称或学历的教师, 一方面是实践经验足、有广泛社会关系的教师。在当前毕业生人数增加, 师生比本来就低的情况下, 又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可以做导师, 那会使单个导师指导的毕业生增加, 如果一个导师带的毕业生太多的话, 就难以达到个性化教育和个别指导的目的。学校应积极挖掘导师资源, 解决毕业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的问题, 如可以通过聘请部分退休教师、校外艺术界成功人士来解决这个问题。退休的老师阅历丰富, 时间充裕, 聘请一些精力充沛, 且想发挥余热的退休老师来担任导师, 可以和学生更好地交流, 也可以聘请一些已经做出一定成就的校友来作为兼职指导教师。

3. 毕业生就业双指导模式本身还尚待完善。

目前, 我们尝试毕业生就业双指导模式的时间较短, 与其配套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导致专业教师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感较低, 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热情。另外, 做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需要爱心、耐心和细心, 但由于个别导师的责任心不强, 工作方法简单, 未能真正起到指导和帮困的作用, 造成一些毕业生的怨言和牢骚, 降低了毕业生对毕业生就业双指导工作的认同度。为更好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双指导工作, 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不断完善考核、奖惩等制度, 努力培养专业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更好的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三) 在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推进双指导模式的改进办法

在艺术类毕业生中实施就业双指导, 是将就业指导的责任分散落实给了专职教师, 它是解决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 同时它满足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它是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种新的尝试。但作为新生事物, 它的成熟和完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针对双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继续推进双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1. 转变毕业实习指导教师的观念, 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促进艺术教师转变观念, 形成“全员育人、全员参与就业指导”的局面, 让老师们认识到在当前情况下, 每一位教师都责无旁贷, 作为指导教师不但要培养好学生, 也要为学生指明方向、联系就业单位, 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通过签订责任书的方式, 将就业任务下达给指导教师, 请老师们积极投入就业指导, 同时, 有计划地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研讨会”, 系一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与全体指导教师共商就业事宜, 对就业实施方案、就业形势、就业市场考察、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进行商讨。同时, 也请历年在就业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作如何指导学生就业的经验介绍。

2. 在导师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扩大导师人选范围, 挖掘导师资源。

毕业生就业双指导要求有较高的师生比, 这样才利于导师和学生充分交流, 师生间更易建立起亲切、平等、自由的关系, 学生也才有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各专业, 做出合适选择。聘请一些精力充沛, 且想发挥余热的退休老师来担任导师, 可以和学生更好的交流, 因为他们阅历丰富、时间充裕;如果能将艺术界的人士充实到高校导师队伍中来, 可以缓解由本科生规模扩大造成的高校师资紧缺矛盾等, 需要建立一定人才共享机制。其中尤其要发挥校友会及历届校友的作用, 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 积累了许多对即将毕业的同学有益的经验、教训, 毕业生很有必要聆听“过来人”的体会, 以助于在职场取得成功, 通过建立毕业生联系网, 形成一个良性的纽带, 邀请成功就业、创业突出的校友, 通过交流座谈、成功创业报告会、发布要人信息乃至聘请就业指导等, 促进毕业生就业。

3. 完善制度, 奖罚分明, 鼓励导师参与育人工作。

完善制度, 奖罚分明, 对每一个负责指导就业的教师, 每指导、推荐一名毕业生就业, 根据签定协议书、灵活聘用函等不同情况, 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对于签订协议的同学, 实行早签协议多奖励, 晚签协议少奖励的办法。学院、系里拿出专项经费, 鼓励专业老师通过主动走出去, 加强与用人单位、实习基地的沟通与联系, 从实习基地入手, 逐步培育成就业基地, 使各单位尽可能接受曾经在实习基地表现优秀的毕业生。

(四) 结语

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论文 篇10

办学理念与时俱进 办学定位瞄准企业

平职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一所普通高职院校。建院伊始, 学院就提出了“高定位起步、高水平办学, 办特色、创名校”的发展目标, 确定了“以人为本, 质量立校, 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 “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支持、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 培养面向企业一线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 “立足煤炭企业, 兼顾相关行业, 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 并确定了“校企一体”办学模式等十大办学理念。学院还明确强调“六个第一”:学院发展是第一要务, 教职工和学生是第一牵挂, 教学质量是第一责任, 学生成才是第一目标, 用人单位满意是第一标准, 建成全国文明单位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追求。

平职学院成立了校企联合会、董事会, 并加入了部分行业协会, 实行“校企联姻”和“订单”培养。学院实行“双挂牌”制度, 学院在企业挂“实习就业基地”, 企业在学院挂“员工培养基地”。学院与56家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通过行业协会提供就业岗位, 形成行业内部人才供应链, 不断拓宽“订单”培养和“定向”培养的渠道, 为企业提供适用人才。学院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招生专业、招生人数, 根据企业需求增加煤炭深加工等新兴专业,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形成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良性互动的局面。

学院坚持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千方百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企业需求, 学院坚持做到“招生跟着市场走、培养围着企业转、就业随着形势变”。多年来,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05年以来, 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12月, 学院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3月, 学院获得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荣誉称号。

办学30多年来, 平职学院向社会输送了3万多名人才, 为企业培训在职人员5万多名,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万多人。2004年, 学院首批通过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5年, 学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9年1月, 学院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4月,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保庆到学院考察后, 对学院给予高度评价:“平职学院办学体制好、办学模式好、办学效果好, 我们的高职教育就得像平职学院这样办。”

办学质量争创一流 办学水平“国家示范”

平职学院将办学质量视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 以企业和社会需求设专业, 以岗位群要求设置课程, 将企业用人标准作为学院培养人才的标准, 将企业技术标准、安全标准等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学院构建了有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制定了《平职学院“四评、两查、一考核”工作方案》和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考核与评价标准, 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质量评价与考核。学院先进的管理经验曾多次在全国煤炭系统教育工作会议上交流, 2004年学院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 2005年荣获中国煤炭教育学会“全国煤炭职业教育教务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平职学院瞄准企业需求,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各专业均成立了由学院教师、企业老总和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对专业建设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学院制定了《平职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方案》《平职学院重点专业遴选办法》, 确定采矿工程、安全工程等11个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每年为每个重点建设专业提供专项建设资金30万元, 重点专业软硬件建设得到很大提升。学院注重重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每个专业都设有1名学科专业带头人、3名学科课程带头人, 为培养高质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平职学院紧跟一线岗位群需要, 课程建设效果明显。学院在重点专业课程建设上不断创新, 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构建理论和实践交互渗透、融会贯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院重视高职教材开发与建设, 主编、参编教材43套, 其中有8套专业课教材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煤矿开采技术》《煤矿供电》两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建立了能够对41个工种进行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 申办有数控工艺员培训及考试点、AutoCAD软件工程师培训及认证点、剑桥商务英语考试点等培训考核点, 结合实训教学,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训练, 技能鉴定考核点或培训点覆盖了学院75%以上的专业。学院提倡“四证离校”, 学生踊跃参加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考证, 获得“双证”的学生占全部毕业生的96.4%。

平职学院注重实验实训室建设, 近年来投入实验实训室建设经费3676万余元,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每新进一批设备, 都会提供给学院一台 (套) , 用来建设生产性、实用性校内教学车间。学院在煤炭专业建成了模拟煤矿巷道、综采工作面和矿井瓦斯防治仿真实训室, 学生不用下井就能够得到采、装、运、支、护等采煤工序及瓦斯抽放方面的训练;学院在社会专业采取软件仿真、引进项目、参与活动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学院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强调“三年实践教学不断线”,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达到1∶1, 实现了“生产厂矿与学校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 教室与实训室结合, 教师与师傅结合, 学生与员工结合,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结合”等“六个结合”。

平职学院采取分散轮流顶岗形式让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共同考核, 实习结束后, 企业为实习学生颁发“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学院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矿六融机制”, 有力地推进了专业建设与煤矿发展、专业教师与技术师傅、实训基地与生产基地、顶岗实习与企业用工、社会服务与企业需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为企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紧缺人才, 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职业院校”。

紧抓就业不放松 就业好才是真的好

2009年,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平职学院及时调整就业思路, 将就业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并根据国家有关政策, 将中西部地区和煤炭行业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战场, 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有效提高了就业水平。

平职学院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做到“三不一要”, 即不讲离家远近、不讲工作条件好坏、不讲薪酬高低, 只要干事创业的平台。学院还在毕业生中开展了“三要三不要” (要就业不要虚荣、要岗位不要舒适、要发展不要享受) 大讨论活动, 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院还实施就业心态“归零计划”, 改变毕业生中存在的好高骛远等不切实际的择业心态, 让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回归到艰苦地区、艰苦岗位、一线岗位, 教育学生定好位、认好路、起好步。

学院深入实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就业处与各教学系、部主管就业工作的主任、班级 (专业) 辅导员一起组建“三级体制”, 做到每一级都有明确的年度工作规划, 各系、部和各专业都有具体的工作目标及详细的工作进度, 每个班级 (专业) 辅导员都有明确的任务。学院在大一新生中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各系、部均成立了就业指导咨询室, 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院建设了“平职学院就业信息网”, 定期向社会发布毕业生就业信息, 向毕业生发布人才需求信息, 提高了就业信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院坚持实施已就业毕业生回访制度, 由专人负责后续跟踪服务和激励教育, 较好地解决了在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挑拣岗位、频繁跳槽等现象, 为企业解除了后顾之忧。

近年来, 平职学院还充分发挥驻外就业办事处的作用, 广泛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就业信息, 积极开发就业空白点和薄弱点, 制定了“以煤炭行业专业为立足点, 北上、西进的开发策略”。2000年5月, 学院在深圳设立办事处, 努力开拓南方就业市场。2007年、2008年, 学院先后加盟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和汽车行业协会, 把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为行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 目前学院已在深圳形成了明显的区域就业优势, 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论文 篇11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 技校毕业生 就业质量 综合职业能力

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当下,技校毕业生持续保持95%以上的就业率,确实让技工教育工作者倍感欣慰。然而,高就业率不等于“高质量就业”,就业稳定性差、职业成就感不强等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给技工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以更高质量的培训,促进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作为培养技能人才主力军的技工院校需要研究的课题。纵观技工教育30年来经历的“理训周轮”、“理实一体”等阶段的课程改革,透过技校生就业存在的主观问题的剖析,笔者认为,目前正在探索建立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是技工院校技术层面上推动实现技校生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一、技校生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笔者曾对盘锦市2所技工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就业质量问题多种,导致因素多面,既有社会环境、政策措施等客观原因,也有学校培养、学生就业观念等主观因素。本文仅从主观角度归结以下两点。

1.稳定性差,离岗率高

经统计,初次就业六个月离岗率达25%以上,稳定就业一年以上不足60%。调查分析,有企业同工不同酬、文化建设缺位、重使用轻培养等问题导致员工归属感不强的因素,但学生个体就业态度不端正仍是造成不断跳槽、不断换岗、影响就业稳定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责任意识淡漠、自我意识高于一切,缺乏吃苦耐劳、扎实肯干精神,追求安逸舒适、高薪体面的工作环境,嫌脏怕累,眼高手低,不想从基层做起,不愿意通过工作实践逐步提高技能、积累经验。

2.技能单一,职业素养欠缺,生涯发展潜力不足

技校生入校前大多缺乏学习兴趣、基础薄弱、自制能力差,而且少有明确人生目标,自由散漫,自信心不足。学校和家长也因此多以学一技之长为培养目标,强化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单一的岗位技能。很少关注学生诸如自我学习、解决问题、沟通交流、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也很少考虑学生个人职业成长与个性发展。而从企业聘用人才的角度,职业技能仅是必备素质之一,除此之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素质。因此,技校毕业生虽能基本满足岗位技能要求,但因职业素养的先天匮乏,职业发展能力薄弱,职业生涯发展后劲不足。

根据如上分析,技工院校毕业生要想用人单位满意,真正实现稳定就业、质量就业,能够从事满足自我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的工作,成为一个标准的职业人,就必须全面发展,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不仅包含专业能力,还包含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多年实践证明,“理训周轮”、“理实一体”课程强化了学生动手能力,突出培养了显性的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能力得到培养,但获取知识的能力、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工作态度等隐性素质(工作岗位要求必备)欠缺,而这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比较隐性的职业素养却能通过工学一体化课程基本得以养成。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对技校生职业素质养成的作用

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将完成有教育价值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一体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让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学会如何工作。从改革实施结果看,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对促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养成至少有三方面影响。

1.学习状态明显改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一体化课程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工作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设计的引导性问题均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完成任务。教师承担的角色是教学情境的设计者,任务实施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导者,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学生因此学习兴趣大大增强,激发了求学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积极主动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信息检索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为终身学习、促进职业能力发展和生涯发展奠定了基础。

2.责任意识进一步强化,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大幅提升

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习任务即是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每项任务划分为几个活动。通常将学生分成几个既能相互合作又有竞争的学习活动(工作)小组,而每个学习(工作)小组的组员,也会各有分工,在规定的学(工)时内共同完成这项学习(工作)任务。为确保工期和质量,每名小组成员既要努力完成自己分内工作,又要协作解决其他组员的问题。而且,每项活动后,在教师引导下,还要展开小组讨论,总结自己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小组长要对组员任务完成程度、小组合作能力进行评价。每项任务完成后,学生须撰写工作总结、成果展示方案,要能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还要针对信息检索、感知工作、参与状态、学习方法、工作过程、思维状态等指标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则对学生的知识策略、工作策略、管理策略、过程状态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课业成果,还要对其综合职业能力进行测评。通过如此多个学习(工作)任务的实施,不仅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变得熟练,强化了专业能力,而且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得到不断巩固,责任感、使命感逐渐形成,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社会能力得以培养。

3.职业精神明显体现,岗位适应能力、工作能力明显增强

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执行的是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的内容是工作,有实际任务、实在的工作目标,学习的环境贴近真实工作情境,学生按照企业员工岗位要求管理,强调学习过程即工作过程,工学无缝对接,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养成能力。该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检查控制过程—总结评价反馈”的工作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思考、协作行动,不仅了解了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要求等企业实际工作的整体内涵,而且学会了如何工作、如何解决工作现场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完成工作任务,端正了工作态度,树立了良好的职业精神,达到了缩短岗位适应期、提升工作能力的目标。企业考评专家认为,一体化课程理念与内容培养的学生多数有能力按照要求完成一些真实的工作任务,而且“会工作、会沟通、会合作”,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论文 篇12

一、赣南医学院毕业生基本情况

2006年, 赣南医学院对该校1961年至2006年历届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11728名专科以上毕业生中 (其中本科生4705人, 专科生7023人) , 调查有效样本8220人 (本科4550人, 专科3670人) , 有6487人长期扎根在县级和乡镇基层医疗卫生单位, 占78.9%;其中, 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的5264人, 占81.15%;在乡镇医疗卫生单位的1223人, 占18.85%;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成为当地医疗单位的骨干力量, 在调查的337个县、乡两级医疗卫生单位中, 我校毕业生担任院级领导职务的541人 (平均每个单位1.6人) ;在调查的176个县、乡两级单位中, 担任科 (室) 主任职务的443人 (平均2.52人) 。

二、毕业生培养模式

作为一所地域性、专业性较强的医学高等院校, 近些年来, 我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秉承了苏区精神, 继承艰苦奋斗的办学传统, 发扬“文明、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 恪守“立德立行、求是求新”的校训, 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以发展为要务、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 把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服务医疗卫生事业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 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1、把握课堂主渠道、构建良好教育体系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通过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 凸现和强化学校的办学特色, 同时辅以对扎根基层、投身西部优秀校友的大力宣传, 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1) 培养专业兴趣。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利用校内专家资源, 使其参与到学生的课堂教育过程中, 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和树立专业学习兴趣, 使学生加强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增加学习自信心, 培养专业自豪感。学习阶段, 要求校内专家学者承担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教学, 亲自指导学生实验操作, 让学生共同参与专家的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要求高年级学生申报校内科研课题, 承担省教育厅“走进新农村”大型社会实践课题, 并获省表彰。

(2) 开展典型事迹教育。为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 学校还经常邀请知名校友如“江西省百名扎根基层”优秀毕业生谢光轮和“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海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中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2005级学生蔡德清等回母校做专场报告, 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和感动赣医学子。此外, 还充分利用校友回母校聚会的机会邀请校友与学生座谈。通过大力宣传校友在基层建功立业的典型事例, 鼓励了一批毕业生积极到西部及条件艰苦的第一线就业。

2、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教育形式

目前, 学校共建有62个实习基地、26个实践教学基地、4个社会实践基地以及100多个就业基地。为了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基层魅力和基层对人才的渴求, 依托与用人单位合作建立的就业基地、产学研基地, 多年来组织开展大型调研实践活动, 使学生培养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增强了教育引导的说服力。依托基层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不仅增加了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而且使学生在亲身的磨练中感知、体悟、内化、升华。

(1) 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服务。针灸、推拿、按摩是学校学生社团——针灸协会和推拿协会的特长, 为让学生更好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发挥自身专业特色, 建立、培养与基层老百姓的感情, 学校团委每个周末组织这两个学生社团的志愿者深入附近社区乃至周边县 (市) 、区开展各种义诊活动,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提升, 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也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2)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平台, 通过组织学生到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挂职锻炼, 深入乡村义诊, 使学生把临床医学技能运用于实践当中, 在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同时, 定期开展乡镇医疗卫生问卷调查,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状况, 参与科研课题。

(3) 进行奉献精神教育。利用赣南红色资源, 对毕业生开展艰苦奋斗的教育。通过邀请老革命家来校讲故事, 深入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三下乡”时与老红军零距离接触、学习等方式, 教育毕业生要树立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要把个人前途和国家需要有机统一起来, 使他们克服对艰苦工作的畏惧感, 激发光荣感, 克服自卑感, 积极引导学生树立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振兴做贡献的思想, 使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在毕业生头脑中扎根, 并在这个基础上得到升华。

3、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工作渠道

在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理性就业观, 引导毕业生多元化就业的同时, 深入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措施。在这些计划的实施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采取来去自由的原则, 着力为他们到基层以后的发展营造更大的空间和舞台, 有效地解决了许多单纯理论说教难以解决的问题。

(1) 积极开展选调生选拔工作。在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的基础上, 学校制定详细实施方案, 通过召开全校动员大会, 开展定期走访活动, 提供优惠政策、人性关怀等, 鼓励学生扎根基层。根据历年来我校选拔生在基层服务信息表明, 我校毕业生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 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中, 逐渐成长起来, 成为单位的骨干, 深受广大患者和基层卫生主管部门领导的喜爱。

(2) 扎实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目前, 我校与赣州市卫生局开展的“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已招收了两届学生, 根据每年的报考情况, 广大赣南考生报名踊跃, 分数普遍高于一般专业几十分, 考生对于将来基层就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特别是“订单生”的系列优惠政策, 为他们增强了不少成才的信心。通过这种有效的尝试, 学校进一步建立产学研基地, 既解决了毕业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吸引学生到基层就业, 也为学校今后办学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真正实现学生、医疗系统、学校的“共赢”。

(3) 认真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落实“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学校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 设立了专项基金, 对参加“计划”的志愿者给予各种物质和精神鼓励。2004年以来, 学校为西部输送了15名优秀毕业生。这些服务西部的志愿者们以“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 赢得了各服务单位高度评价。

三、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途径的措施

当前, 高等教育发展突飞猛进, 医学院校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不少高等医学院校大量扩招的情况下, 要更好地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切实符合我国国情。我校作为江西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西医高等医学院校, 坚持“立足江西, 辐射周边, 面向全国, 服务基层”的服务面向定位, 积极正确地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 这是化解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根本途径, 是促进赣医学子成长成才、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 也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国家教育战略目标的根本要求。

当前, 要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 引导毕业生服务基层, 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开设基层需要的专业、培养基层需要的人才

专业的设置、人才的培养时刻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推动毕业生服务基层, 培养迎合基层需要的人才。如现在全科医师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社区医疗发展的重要瓶颈。专家认为, 按最低标准计算, 我国5亿城市人口至少需要16万多名全科医生, 但目前我国只有全科医生不足4000人。根据对全国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情况调查显示, 从业人员的专业大多为临床医学或护理两类, 学历结构主要为中专、大专和少量的本科, 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因此, 我校结合社会需要, 有针对性的招收全科医生, 加大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力度, 为社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2、完善毕业生服务基层的激励机制

要鼓励毕业生下基层, 学校应不断完善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激励机制, 通过精神、物质上的鼓励, 激励毕业生自愿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尤其是服务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 在享受国家相关政策优惠的同时, 学校要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评选校优秀毕业生时, 对立志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重点倾斜;优先发展志愿深入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入党;酌情减免贷学金;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为硕士研究生等。

3、加大毕业生服务基层的宣传教育力度

学校要继续加大对毕业生服务基层的宣传教育力度, 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组织学生下基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农村、社区, 加深对基层医疗现状的了解;要通过举办服务基层优秀校友报告会, 宣传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 并将校友的先进事迹汇编成册, 利用优秀校友的事迹感染、鼓舞其他同学, 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创业、就业。

4、拓宽毕业生服务基层新渠道

上一篇:商务师资队伍下一篇:块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