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抗体

2024-10-18

O型抗体(精选7篇)

O型抗体 篇1

新生儿溶血病ABO (HDN) 是由于胎母ABO血型不合, 孕妇血清中存在免疫性的抗A或抗B抗体, 这种抗体可经妊娠或输血产生, 也可由食物、细菌或自然界其它带有类似A、B抗原的物质的免疫刺激而产生, 因此ABO.HDN可发生在第一胎。ABO.HDN占HDN的63%, 多见于O型产妇所生的A型或B型小孩[1]。本院对371例O型孕妇进行免疫性抗体的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于本院住院及门诊孕妇 (孕妇为O型, 其配偶为A型、B型、AB型) 和其配偶静脉血, 鉴定血型并分离孕妇血清。ABO标准血清 (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标准红细胞 (自制) 。

1.2 取6人份A型、B型、O型献血员红细胞制成2%红细胞悬液。

1.3 去除IgM抗A (B) 的孕妇血清:取一试管, 加孕妇血清0.2ml, 0.1mol 2-Me (2-巯基乙醇) 1.4ml混匀, 加塞置37℃水浴1h以破坏血清中的IgM抗体, 备用。

1.4 效价的测定:用2-Me处理后的血清用生理盐水进行倍比稀释后, 吸50μl加入到微柱凝胶卡 (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再加入25μl相对应的红细胞悬液 (2%) 。孕妇原血清加2%O型红细胞作对照, 孵育15min, 离心观察结果。

2 结果及讨论

如果孕妇原血清加2%O型红细胞阳性, 表明血清内含有ABO系统以外的Rh系统或其它系统的免疫抗体, 进行抗体筛选和鉴定, 查清是哪一血型系统的那一种抗体, 此现象较少见, 当引起临床注意。实验发现, 371例O型孕妇, 血清内含有免疫性抗A或抗B抗体, 效价≥64者 85例, 占23%, 其中抗A≥64者39例, 抗B≥64者46例, 真正发生HDN者21例, 婴儿得到及时治疗, 痊愈出院。从临床上看, 夫妇ABO血型不合的孕妇, 即使血清中免疫性抗A或抗B抗体效价≥64, 仍有多数新生儿并不发病, 可能与其血型抗体的IgG亚群、吞噬细胞的粘附能力、胎儿红细胞A或 (和) B抗原性较弱及孕妇胎盘的致密性较好有关[2]。

在HDN中, 由于红细胞被破坏, 胎儿可出现贫血、水肿, 严重者可致死。在婴儿出生后数小时至十几小时血清中的胆红素含量急剧升高, 产生黄疸, 如不及时治疗, 一旦脑神经基底核被游离胆红素黄染, 则将继发为核黄疸, 病死率较高, 幸存者将出现运动障碍和智力不全等后遗症。由于每个病例的严重程度不同, 在胎儿或婴儿时期临床症状大多不明显, 只有血清学才能了解胎儿的健康情况, 并能帮助诊断新生儿溶血的类型, 但是胎儿取血有很大困难, 无法普及, 采集孕妇血则简单易行。在目前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要求下, 对孕妇进行免疫性抗体的检测, 当免疫性A或抗B抗体效价≥64时, 应考虑到发生ABO新生儿溶血病的可能, 可给予孕妇黄疸茵陈冲剂口服[3], 或在孕妇产前及早采取其它措施, 确保新生儿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有利于优生优育。

参考文献

[1]肖星甫, 主编.输血技术手册 (M)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156.

[2]张晨光, 吴子钊, 王亚荣.ABO新生儿溶血病与O型孕妇免血清中IgG及其亚类含量的相关分析 (J) .中国输血杂志, 2007, 20 (1) :17.

[3]刘达庄, 主编.免疫血液学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33-137.

O型抗体 篇2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动物:

本次检测在我市下属各个乡镇的养殖场和散养户中随机抽取239头猪、牛、羊血清样品作为检测对象。

1.1.2 仪器:

移液器、酶标仪、反应板、恒温箱等。

1.1.3 试剂:

口蹄疫抗体O型液相阻断ELISA试剂盒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科研所生产) 。

1.2 方法

用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试验对样品进行检测, 计算散养方式和规模养殖条件下猪、牛、羊的O型口蹄疫的免疫合格率。

2 结果

经检测, 全市散养方式和规模养殖条件下猪、牛、羊的免疫结果如表1。

由结果可以看出, 散养方式下3种家畜的O型口蹄疫的免疫合格率均低于规模养殖方式, 其中散养条件下羊的免疫合格率只有79.3%, 猪也只有81.25%, 只有牛的合格率达到了88.89%, 但都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最低要求 (70%) ;相对应的是, 规模养殖条件下, 3种家畜的免疫合格率均较散养方式高, 猪、牛、羊的免疫合格率分别为90.5%、100%和84.9%, 大大的超过农业部的最低要求;从家畜品种免疫合格率来看, 牛的免疫合格率最高, 猪和羊的合格率较低。

头、%

3 讨论与分析

根据上述监测结果, 可以看出在使用疫苗后各品种之间免疫情况差别较大, 散养和规模养殖条件下的免疫情况也有较大差别。经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3.1 散养户中, 畜群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较低, 刚勉强达到免疫要求, 经分析调查, 这些饲养量较小的农村散养户, 对口蹄疫免疫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不够。同时, 由于口蹄疫疫苗接种后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免疫应激反应, 甚至出现死亡现象, 一些农村养殖户不愿接受疫苗接种, 就是一免接种后二免也难以到位。且散养户口蹄疫免疫工作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进行, 一些家畜只免疫1次, 在免疫过程中还存在疫苗注射部位不准、剂量不足, 疫苗保存不当等问题, 影响了口蹄疫免疫质量。因此要加强农村散养户的口蹄疫强化免疫工作, 除做好春秋集中免疫外, 每月确定集中补针日期, 加强对新生仔畜、补栏畜、漏免畜和抗体水平不达标畜群的补免工作, 防止免疫死角和空白点。

3.2 牛羊猪免疫抗体水平差异性较大。本次受检血清均采集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养殖场户, 从检测结果来看, 牛疫苗免疫效果较好, 羊和猪抗体合格率较差。分析原因, 可能是牛饲养周期长, 疫苗免疫次数多, 抗体效价高;羊和猪饲养周期短, 羊一般疫苗免疫1~2次, 有些猪只免疫1次。

3.3 注射疫苗前没有对牲畜群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和体态检查, 如果免疫前使用过抗生素等都会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O型抗体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待检血清

血清来源于黔西南州某县的散养和3个养殖场 (区) , 已用二价活疫苗春秋注射后的成年牛, 样品共56份, 其中养殖场 (区) 27份, 散养29份。

1.2 检测试剂及方法

采用3ABC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 武汉前科动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批号:130406, 生产日期:130128) 。方法按检测牛专用的口蹄疫病毒非结构蛋白3ABC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操作。

2 检测结果

标准阳性血清OD值为2.245, 标准阴性血值OD值为0.092, 按试剂盒说明书计算方式:样品OD值 (S) -阴性对照孔的OD值 (N) ≥0.3判为阳性, <0.3判为阴性。结果:56份血清共检出阳性6份, 可疑1份, 见表1。

3 结果分析

3.1检测结果说明有6份血清来源的牛已感染了口蹄疫病毒或者曾经感染过口蹄疫病毒并产生了抗体;其他阴性血清的牛已进行了疫苗预防, 得到了合格的免疫抗体。

3.2养殖场 (区) 比散养户阳性率高, 因养殖场 (区) 的牛多从各地购入, 从外带毒的几率大于自繁自养的散养户牛。

3.3试验检测全县共13个乡镇, 2013年牛存栏3.2万头, 据查2006年曾大面积感染过牛O型口蹄疫, 并扑杀销毁了500余头牛, 而查出阳性牛的散养户所在的乡镇也在其中, 养殖场 (区) 牛的来源90%是在当地农户家收购。

4 小结

4.1加强该县动物检疫防疫工作, 认真做好产地检疫及种畜的调运管理工作, 对新引进的种畜应有健康证明和监测报告;搞好消毒灭源工作, 加强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排查口蹄疫病毒的带毒动物, 严防对传染源留有死角。

4.2非结构蛋白抗体又被称为感染抗体, 用于区别疫苗免疫抗体。但在灭活疫苗制备过程中很难彻底去除非结构蛋白, 所以接种灭活疫苗特别是反复接种灭活疫苗的动物往往也会产生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的情况, 这也常被误认为是感染抗体。因此, 感染抗体的检测对检测试剂盒要求很高, 同时改进疫苗制造过程中抗原的纯化工艺, 尽可能减少疫苗中非结构蛋白含量也是提高检测准确性的重要性[2]。

参考文献

[1]侯生库.口蹄疫病毒3ABC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兽医杂志, 2012, 48 (3) :45.

O型抗体 篇4

主要检测规模化猪场不同猪群注射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后, 根据免疫时间和免疫次数的不同, 判断猪群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的合格程度。为猪群免疫猪O型口蹄疫提供科学合理的免疫时间。

2 试验材料

2.1 试验动物

选自中宁县规模化猪场300头以上的饲养户八户, 每户随机按比例采猪血若干份, 共130份。

2.2 疫苗来源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O/MYA98、BY/2010株) 由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兰州市城关区徐家坪1号) 生产, 批准文号:农医药便函[2011]29号。

2.3 试验器材及诊断试剂

一次性的采血注射器5mL装量、离心机V型微量反应板、8孔道可调微量移液器、滴头 (相匹配) 、微量振荡器。O型正向稀释液:批号:20110826, 生产厂家: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O型口蹄疫正向血凝抗原, 5 mL/瓶, 批号:110315, 效价1∶1024, 阳性血清、阴性血清、生产厂家均为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3 检测方法及步骤

3.1 群体差异及血样的采集

群体差异及血样的采集见表1。

对所采集血样分离血清, 分装离心管、编号登记。

3.2 检测方法

口蹄疫正向间接血凝试验 (IHA) 国标GB/T 18935-2003 (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技术适用于检测各种不同样品中的口蹄疫病毒抗原或抗体) 。

3.3 结果判定

判定标准:只有阴性对照孔血清滴度不大于24 (血球全部沉入孔底形成边缘整齐的小圆点) , 或仅出现“+”凝集 (血球大部分沉于孔底, 边缘稍有少量的血球悬浮) , 阳性血清对照孔1∶256 即 28凝集为试验成立 (少量的血清沉于孔底, 大部分血球悬浮于孔内) 。阳性对照孔血清误差不超过一个滴度, 试验结果才有效。当进行免疫抗体检测时, IHA≤22判定IHA试验阴性;IHA价=24为可疑, 需要重复试验;IHA价≥25为阳性。判为免疫合格。

接种口蹄疫疫苗猪群免疫抗体效价≥25判定为免疫合格, 免疫合格率应达到70%以上。即≥70%为免疫合格猪群。合格率<70%, 则为不合格猪群。

4 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见表2。

以上两表可分为两组进行分析。

第一组:21~40、61~70、91~100、111~130四户的猪, O型口蹄疫为两次免疫猪群, O型口蹄疫的免疫抗体的合格率都在80%以上, 猪群为免疫合格群体。若是育肥猪群, 在猪群的整个饲养期中, 再不注射O型口蹄疫疫苗, 猪群不易感染O型口蹄疫病毒, 直到出栏可安全饲养。若是后备种猪, 从第二次免疫O型口蹄疫疫苗后, 间隔6个月再加强免疫一次, 以后每半年免疫一次。猪群可免遭O型口蹄疫病毒的威胁, 安全度过饲养期。

第二组:1~20、41~50、51~60、71~90、四户是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了一次, 其抗体水平合格率≤40%, 而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的合格率≥70%, 为不合格猪群, 猪群无抵抗O型口蹄疫病毒侵袭的能力, 遇到猪O型口蹄疫病毒流行时, 最易发病。为了安全, 这些猪场在第一次免疫O型口蹄疫后, 间隔3~4周再加强免疫一次, 可有效的控制猪O型口蹄疫病的发生, 即使是在猪O型口蹄疫病毒的流行期, 也可以免遭该病毒的侵袭, 可安全度过。实践经验证明了这一点。

就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次数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免疫结果的原因分析如下。

免疫学的有关理论提出, 首免的免疫学意义在于诱发动物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反应, 而不是产生高效的免疫抗体。机体首次接种外来抗原后, 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 IgM有5个抗原结合点, 可以在短期内中和大量的抗原, 但它与抗原的结合力比较弱, 在体内维持时间不长, 且不稳定。二者形成的抗体抗原复合物之后被补体清除, 并产生记忆细胞。二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后, 记忆细胞迅速激活, 诱导机体产生高效的IgG抗体, IgG是介导体液免疫的主要抗体, 是动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 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80%, 不仅含量高而且维持时间长。因此二次免疫后激活了记忆细胞, 刺激机体快速产生大量的IgG抗体, 从而使机体的抗体水平高而持久, 这样在机体受到相同的病原刺激时而不至于发病。

O型抗体 篇5

关键词: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检测,规模场,青海湟中

口蹄疫俗名口疮、蹄癀, 是一种热性、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由口蹄疫病毒引发, 主要侵害偶蹄兽, 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1]。该病传染性强, 传播途径多, 近年来相继在我国部分省份发生并流行, 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影响严重。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 对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1]。湟中县畜牧兽医站于2011年对3个规模场进行免疫抗体检测, 以摸清全县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血清样品

来自湟中县3个规模场, 所取样品都是在注射过猪O型口蹄疫疫苗1个月后, 再强化1次。其中, 每个规模场抽检猪60份, 现场用离心机分离血清。样品采集于2011年4月15日进行, 检测时间在2011年4月17日。

1.2 诊断试剂

口蹄疫O型阳性血清 (批号:110204) ;阴性血清 (批号:110228) ;稀释液 (批号:110330) ;口蹄疫O型正向血凝抗原 (批号:110330) [1]。试剂均由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提供。

1.3 供试仪器

96孔110℃V型板, 水浴锅, 单道、多道移液器, 微量振荡器等。

1.4 操作方法

1.4.1 加稀释液。

分别在血凝上第8排的1~12孔、第7排的1~4、6~7孔、1~6排的1~9孔各加50μL稀释液[2,3,4]。

1.4.2 稀释待检血清[2,3,4,5,6]。

向第1排第1孔中加入50μL 1号待检血清, 并将吸头插入孔底, 右手拇指轻压弹簧1~2次, 使血清和稀释液充分混匀, 从该孔中取出50μL混合液移入第2孔, 混匀后取出50μL移入第3孔……, 依此类推, 直至第9孔混匀后取出50μL混合液丢弃。此时第1排1~9孔待检血清的稀释倍数 (稀释度) 依次为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

1.4.3 稀释阳性对照血清[3,4,5,6]。

将50μL阳性血清加入血凝板第8排第1孔, 稀释2倍后移至第2孔, 混匀后稀释2倍移至第3孔……, 依此类推, 直至将第12孔中的混合液混匀后取出50μL丢弃。此时, 第8排1~12孔中的阳性血清稀释倍数依次为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1∶1 024、1∶2 048、1∶4 096。

1.4.4 稀释阴性对照血清[1,2,5,6]。

将50μL阴性血清加入血凝板的第7排第1孔, 对倍稀释直至第4孔, 混匀后从第4孔取出50μL丢弃。此时, 第7排1~4孔的阴性血清稀释倍数依次为1∶2、1∶4、1∶8、1∶16。以第6~7孔的稀释液作为对照。

1.4.5 加血凝抗原。

将O型血凝抗原充分摇匀, 直至瓶底无血球沉淀, 然后分别取25μL加入稀释液对照各孔、阳性对照血清各孔、阴性对照血清各孔、被检血清各孔中[3,6]。

1.4.6 振荡混匀。

轻拍血凝板, 或将其置于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2 min, 然后将血凝板放在白纸上观察各孔红血球是否混匀, 若出现血球沉淀则不合格, 需要继续振荡至无沉淀出现。盖上玻板, 在室温或37℃静置1.5~2.0 h判定结果[4]。

1.5 结果判定

移去玻板, 将血凝板放在白纸上, 先观察阴性对照血清1∶16孔, 均应仅出现“+”凝集 (边缘稍有少量血球悬浮, 大部分血球沉入孔底) , 或无凝集 (血球全部沉入孔底形成边缘的小原点) [3,4,5,6]。阳性血清对照1∶2~1∶256各孔应出现“++—+++”凝集, 即大部分血球悬浮于孔内, 少量血球沉入孔底, 此时判定为合格。

在对照孔合格的前提下, 再观察待检血清各孔, 以红血球呈“++”凝集的最大稀释培数为该份血清的抗体效价[7]。接种口蹄疫疫苗的猪群、牛群、羊群免疫抗体效价达1∶32为合格。

2 结果与分析

共检测猪血样180份, 合格129份, 合格率为71.7%。其中万元猪场合格51份, 多巴种猪场合格42份, 星火养猪场合格36份, 合格率分别为85.0%、70.0%、60.0%。湟中县万元猪场和多巴种猪场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了农业部规定的标准, 星火养猪场没有达到农业部标准 (表1) 。

3 结论与讨论

(1) 此次抗体检测是注射过2次疫苗, 注射的疫苗有猪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此次抗体效价不太理想, 可能与注射疫苗种类多有关。

(2) 万元猪场免疫抗体较高的原因, 可能与免疫注射部位准、疫苗剂量足、疫苗按要求保管使用有关。

(3) 星火养猪场免疫抗体较低的原因主要与疫苗保存不当, 注射剂量不足, 注射部位不准, 存在“打飞针”等现象。

(4) 免疫工作难度大, 注射1次猪O型口蹄疫苗都有副反应发生, 注射2次副反应更大, 且注射2次免疫抗体达不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 需进一步研究。

(5) 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口蹄疫, 加强进省仔猪的检测, 强化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

(6) 把好口蹄疫疫苗出厂前的安检和效检关, 建议由中国兽药监察所行使质量监控权, 提高疫苗的免疫期 (至少达到6个月) 和保护率, 消除防疫工作中出现的负面影响。

(7) 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对疫苗保管及使用不当, 会大大降低其效价;有些抗病毒药、抗生素、疫苗、消毒药、驱虫药等能抑制、降低疫苗效价, 应加以注意[1]。

参考文献

[1]田生花, 何成伟.血凝试验监测家畜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4) :202, 207.

[2]李海明.猪瘟免疫程序的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03.

[3]解慧梅.黄芪多糖、人参皂甙Rb1对猪口蹄疫疫苗的佐剂效果及相关机理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2006.

[4]徐巨.中药有效成分复方对猪口蹄疫疫苗的佐剂效果及相关机理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 2009.

[5]高媛媛.猪附红细胞体对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免疫调节剂的筛选[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0.

[6]刘新平, 许宝华.兔脾淋组织液增强猪瘟细胞苗免疫抗体效价的试验[J].南昌高专学报, 2006, 21 (4) :111-113.

O型抗体 篇6

在我国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HDN中, 以ABO血型系统最为常见, 多为“O”型、Rh阳性孕妇所生产的A型或B型婴儿, 这与“O”型母亲血清中富含高效价的IgG抗A (B) 抗体有关。孕妇的产前血清IgG抗A (B) 抗体效价升高, HDN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2]。本文收集了来我院产检并分娩的“O”型、Rh阳性孕妇389例, 并且跟踪收集了胎儿及新生儿发生溶血病的例数进行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89例“O”型、Rh阳性孕产妇, 一般状况好, 无吸烟、酗酒史, 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 无家族遗传病史, 无传染病史, 无创伤手术史等。

1.2 检测方法

采用戴安娜卡式方法检测孕产妇IgG抗A (B) 血型抗体效价, 按照抗体滴度≤1∶16, 1∶32, 1∶64, 1∶128, 1∶256五个级别及丈夫血型分别为A、B、AB进行分类。与此同时, 采用溶血三项试验确定HDN, 并统计孕产妇胎儿和产后新生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例数, 按照抗体滴度≤32, 1∶64, 1∶128≥256四个级别分析“O”型、Rh阳性孕产妇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

2 结果

389例“O”型、Rh阳性孕产妇中, 丈夫血型为A型, IgG抗A (B) 血型抗体效价≤1∶16, 1∶32, 1∶64, 1∶128, 1∶256分别有74例、30例、19例、7例、5例;丈夫血型为B型, 孕产妇IgG抗A (B) 血型抗体效价≤1∶16, 1∶32, 1∶64, 1∶128, 1∶256分别有117例、40例、25例、11例、4例;丈夫血型为AB型, 孕产妇IgG抗A (B) 血型抗体效价≤1∶16, 1∶32, 1∶64, 1∶128, 1∶256分别有57例、20例、18例、14例、3例。忽略丈夫血型, 孕产妇Ig G抗A (B) 血型抗体效价≤1∶16, 1∶32, 1∶64, 1∶128, 1∶256分别有211例、88例、58例、21例、11例, 其中抗体效价≤32的299例孕产妇的胎儿或新生儿中, 有2例 (占0.67%) 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抗体效价为1∶64的58例孕产妇的胎儿或新生儿中, 有6例 (占10.34%) 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抗体效价为1∶128的21例孕产妇的胎儿或新生儿中, 有11例 (占52.38%) 发生新生儿溶血病;抗体效价为1∶256的11例孕产妇的胎儿或新生儿中, 有9例 (占81.81%) 发生新生儿溶血病。见表1、表2.

例 (%)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 当抗体效价升高超过机体的保护机制时, 可导致HDN的发生, 血清IgG抗A (B) 抗体效价≥1∶64时, 新生儿患HDN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由表1可以看出, 孕妇血清中IgG抗A (B) 血型抗体效价≥64占被调查O型孕产妇的比例达到了23.14%, 由表2可以看出, 当母亲血清中IgG抗A (B) 血型抗体效价≥1∶64时, 婴儿有受害的机会, 当效价≥1∶128时,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率有随着抗体效价升高而升高的趋势[3]。因此, 产科和儿科医生对此应引起足够的注意, 对于母胎血型不一致且母亲血清中IgG抗体效价≥1∶64的孕妇, 应及早进行预防性治疗[4], 胎儿出生后尽早进行实验室检查, 可有效地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是, 孕妇血清Ig G抗体效价与HDN的严重程度并不密切相关, 不能单纯以孕妇血清中抗体效价的高低作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惟一依据。因为, 血清学方法可用于孕妇在怀孕早期的弱抗体检测, 有较好的灵敏度, 但其局限性在于试验需在标准化条件下进行, 且只能检测抗体的凝集能力, 而不能反映抗体的功能活性, 故检测出来的抗体滴度与HDN的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程度仍然欠缺。

影响HDN严重程度的因素较多, 包括:孕妇体内IgG抗A (B) 血型抗体效价、新生儿抗原的强弱、IgG亚类、胎盘的作用、血型物质含量。在临床工作中也常遇到母胎血型不一致且效价高于1∶64甚至达到1∶256的妊娠中, 仍有一部分新生儿不发病 (如表2) , 其可能与IgG的亚类有关。IgG有4个亚类 (即IgG1、IgG2、IgG3、IgG4) , 有文献报道, 在新生儿体内4个亚类都存在, 其中IgG1占多数, IgG2、IgG3、IgG4的含量较少, 且基本都是由母体通过胎盘转运到胎儿体内, Hashira研究提示胎盘对IgG亚类转运的效率为, IgG1>IgG3>IgG4>IgG2.所以, 新生儿体内IgG1占多数。也有文献报道, IgG1在HDN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且有统计学意义[5]。其中IgG3溶血性最强, 主要受IgG3影响的胎儿或新生儿血液中间接胆红素水平最高, 发生的HDN最严重, 病程最长;IgG2含量很低, 与HDN的发生率无相关性;IgG4在体内不能激活补体, 不会引起红细胞的损伤, 不会引起HDN的发生。因此, 孕妇血清中IgG1的含量是决定是否发生ABOHDN的主要因素, 而ABOHDN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孕妇体内IgG3含量。所以, 对于“O”型孕妇Ig G抗A (B) 抗体水平≥1∶64者, 或抗体水平持续升高者, 建议进一步检测IgG1和IgG3水平, 对于预测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景汉, 兰炯采, 汪德清, 等.临床输血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332-333.

[2]魏晓萍, 王明真, 付军, 等.孕妇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ABO血型和ABO溶血的关系[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4, 15 (1) :25-27.

[3]李双, 严尽力, 等.孕妇血清中抗-A (B) 与ABO-HDN的关系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 2002, 9 (2) :171.

[4]Walsh SA, Yao N, El-Khuffash A, et al.Efficacy of 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 in the management of 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newborn[J].Irish Medical Journal, 2008, 101 (2) :46.

O型抗体 篇7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猪血清样品1 383份:随机采集于全县13个镇 (乡、街道) 248个防疫单元 (每单元5份) 1 228份和部分养殖场155份。血清样品经离心吸取上层血清液, 无胶冻、无溶血。

1.2诊断液猪O型口蹄疫病毒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 (酶标二抗、阳性对照血清、阴性对照血清、底物A/B、终止液、稀释液、稀释板、包被板等) , 采购于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及有效期:151209/161019) 。

1.3试验器材37℃恒温培养箱、酶标仪、0~10μL单枪及枪头、0~300μL排枪及枪头、微量振荡器等。

1.4方法根据《口蹄疫诊断技术》 (GB/T18935—2003) ,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并计算判定结果。

2结果

2.1各镇 (乡、街道) 免疫抗体效价不均衡, 差距明显。见表1。

瓮安县散养户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为87.1%, 达到农业部规定 (≥70%) 和省农委规定 (≥80%) 的要求。其中瓮水街道办、中坪镇2个镇 (街道) 免疫抗体合格率达100%;雍阳街道办、猴场镇、建中镇、平定营镇、永和镇、珠藏镇等6个镇 (街道) 免疫抗体合格率达90%以上;银盏镇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7.82%;江界河镇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2%;天文镇、岚关乡、玉山镇等3个镇 (乡) 未达到农业部规定标准。各镇 (乡、街道) 猪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差参不齐, 存在一定的差距, 仍存在发生疫情的风险。

2.2部分养殖场存在疫情风险见表2。龙飞养殖场等6个养殖场的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农业部规定标准和省农委规定的要求以上, 而成坤养殖场、铭旺养殖场的合格率为0, 说明部分养殖场对疫苗免疫仍未按程序及时注射到位, 给疫情的发生留下隐患, 极有可能发生疫情风险。

3讨论与分析

根据结果分析, 规模养场和散养户猪的血清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都达到了农业部规定标准和省农委规定的要求。分析造成部分养殖户 (场) 抗体合格率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3.1疫苗贮存不当、冷链不完整, 造成疫苗失效, 免疫质量下降。

3.2部分厂家生产的口蹄疫疫苗对不同日龄的家畜要进行2次加强免疫, 由于在防疫期间防疫员的工作量较大, 每村每农户都要走2~3次, 所以部分养殖户的家畜只进行1次口蹄疫免疫, 未进行2次强免, 抗体水平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3.3个别防疫员 (饲养户) 责任心不强, 应免未免及部分新补栏家畜未及时补免, 存在漏免, 或免疫剂量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3.4部分农户接受防疫意识差, 不愿让防疫员给家畜进行免疫。

3.5部分家畜饲养管理差等因素导致有病或免疫力低下等。

4建议

4.1坚持集中免疫与“动物防疫日”补免相结合, 切实提高防疫密度。瓮安县的生猪养殖主要以农村散养户为主, 小规模养殖场存在的比例不大。只有通过春、秋季集中免疫搞好散养户的防疫密度和质量, 平时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督促监测, 尤其利用“动物防疫日”对新补栏、漏免及免疫抗体的不合格的牲畜及时进行补免, 才能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4.2加强对合作社社员的培训。在春、秋季集中免疫开始前,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对各镇 (乡、街道) 动物防疫合作社社员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法培训。主要针对防疫操作技术、疫苗的保存与稀释、防疫统计等注意事项进行详细培训和讲解, 让防疫员真正熟练掌握, 以保证防疫注射的高质量、高密度。

4.3加强集中监测与“飞行检查”相结合, 促进监管力度。坚持每年春、秋季集中监测与日常“飞行检查”相结合,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加大对规模养殖场、交易市场、定点屠宰场的监测监管力度, 从源头上严把检疫关, 促使养殖户全面落实防疫, 真正达到“以检促防”的目的。

上一篇:原发性低血压下一篇:人才培养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