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临床

2024-08-18

壮医临床(共10篇)

壮医临床 篇1

壮医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壮医本科专业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专业之一,也是广西独有、民族医药突出的新兴专业。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实践,壮医专业的本科教育从最初的培养目标到教学实践,从教学大纲、计划到临床见习、实习等都得到了不断完善。然而,目前壮医专业的本科教育培养尚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壮医求学者由于缺乏牢固的临床思维导致学业不够精深,不能很好掌握壮医学理论的本质,这导致他们在临床实践中未能娴熟的运用壮医技法与方药。因此,如何培养具有壮医独特的临床思维,体现鲜明的壮医药特色和优势,并服务于本地区的壮医本科专业人才,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1 壮医本科生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1 壮医学专业本科设立历史沿革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民族医药壮医药的发展尤为重视,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大力投入人力、财力对壮医药进行数据挖掘、整理与分析研究。2002年秋季,广西中医药大学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开设中医学专业(壮医方向),结束了我国高等教育没有壮医本科教育的历史。直到2011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才正式设立壮医学专业本科,这标志着壮医药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全新发展的时期[1]。目前学校每年招收5年制壮医专业本科生60人,生源主要分布在广西区内,学生学习就读意向明确,学习兴趣浓厚,对壮医学专业认可度较高。

1.2 壮医学专业本科师资状况

广西中医药大学以民族医药——壮医药与中医药联合教育培养这一办学特色,整合校内外壮医药教学、科研和临床资源,进一步加强壮医药学科建设,通过学科建设,凝聚一批壮医药研究、教学和临床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壮医本科专业的专、兼职授课教师62人,包括教授24名,副教授16名,其中,硕士生导师31名;博士学位教师8人,硕士学位教师24人,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及年轻化、后劲足的壮医药师资队伍不仅满足了壮医专业办学和发展的需要,而且提高了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3 壮医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壮医药古代多以师徒传授、口口相传在民间流传着,虽然经过近30年的发掘和整理,已经出版了《壮医药学概论》、《壮医特色疗法》、《壮医药线点灸》和《壮医方药学》等一批精品课程,但是壮医学生学习的教材尚欠完备,仍有进一步系统发掘整理的空间[2]。壮医专业设置课程数量多,不仅要求学习壮医知识,还要对中医及西医课程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任务繁重。

1.4 壮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模式现状

壮医学专业所用教材沿用2006年出版的一系列壮医药教材,壮医药教学模式依然参照传统医学教育的模式,主要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重视理论授课,实践教学的力度却稍显不足[3]。壮医临床技法的实验课程较少,学生实践操作过少,动手能力较差,导致理论与临床实践相互脱节,不能体现医学生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理念,更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

1.5 壮医学专业本科实习实践基地现状

壮医学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增或增挂壮瑶医医院14所,各级中医院开设壮瑶医科70余个单位[4]。壮医药立足广西区域,区域内壮医药资源丰富,形成大量的自然教学实践基地供给学生见习,如南宁市高峰林场、伊岭岩等野外见习教学,通过了解壮医药原生植物,强化了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这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有着不可代替作用。

1.6 壮医学专业本科就业环境现状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深化,医疗水平及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但在经济欠发达的广西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群众需要承受高昂的医药费用。这使得壮医药针刺疗法、药物竹罐、瑶医药浴等“简、便、廉、验、捷”的壮瑶医特色、实用诊疗技术成为老百姓防病治病的最佳选择。另外在“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大实施的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与广西中医药大学共建大型三甲医院-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预计2018年完工投入使用,开放床位1000多张,定位以壮瑶医药为特色,这为壮医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对壮医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

2 探索壮医本科生壮医临床思维特色的创新机制

2.1 重视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在临床实践的沟通能力

壮医本科生一方面要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壮医独特诊疗技法,从而充分运用及发挥壮医“简、便、廉、验、捷”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组织管理、语言文字表达、团队合作、开拓创新等能力。壮医的学习尤其需要进入壮乡深入了解民俗民风,同时还应适当掌握一定的壮族特有的壮语,语言是一个民族沟通交流的工具,壮医也有自己的语言即壮语,通过对壮语学习可加深对壮医理论的理解,如巧坞(壮语对颅内容物的称谓)、年闹诺(不得眠、不得卧)、发旺(风湿病)、咪心头(心脏)、嘘(气)、勒(血)等。因此,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医患沟通技能的深入认识与掌握,树立和谐医患沟通机制,是构建壮医临床思维培养的前提条件。

2.2 引入课程模块化教程,开发更加实用性课程

面对国家倡导以就业为导向,面向职业、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方向,壮医本科专业应培养具有壮医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可从最原始的课程入手,改革现有的课程模式,引入课程模块化教程,开发实用性课程。壮医课程模块化可以更好地适应壮医药发展体系形成较晚的局势,打破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体系,突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更符合壮医药人才培养特色。

2.3 结合PBL教学模式,体现寓教于乐的学习氛围

PBL教学法强调把学习设置于问题情境中,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倡导学生主动学习,PBL教学法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技能,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壮医临床实践课程结合PBL教学法教学,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被动接收知识被动学习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使得学生不仅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激发求知欲和探索潜能,以提高教学效果[5]。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使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得到训练。如学生进行见习时,老师的引导,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其看法,通过壮医诊断原则、特色诊法、辨病、辨证与治疗等方面相结合,反复训练与总结,培养壮医临床思维。

2.4 壮医特色辨病属虚属毒方法,培养壮医临床思维

壮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辨病为主[6]。壮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论证中认识到,虽然很多病都有其相应的共同症状,但这些疾病当中存在着一个到多个特殊性临床表现,这也成为鉴别其他疾病的重要依据;辨病是决定治疗原则和方药的主要依据,辨证则是确定处方用药的参考。而壮医辨病不外乎六大类:痧、瘴、蛊、毒、风、湿;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凸显壮医诊断疾病的特色,判断该病属虚或属毒,“虚”主要指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毒”在壮医认为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都称为“毒”。“虚”与“毒”使人体失去常态,会阻滞人体的“三道”“两路”,使三气不能同步而生病。因此,重视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壮医特色辨病的属虚属毒,不仅可提高临床诊断效率,而且能更好地推广与发扬壮医特色诊疗方法。

2.5 以壮医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要求为导向,实现“以考促学”提升壮医临床思维

随着国家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对壮医药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广,国家也把壮医医师考核纳入执业考试的范畴,而在壮医临床实践的开展应以执业壮医医师临床技能考核的大纲为标准,通过以壮医执业医师技能操作考试为导向的临床技能培训方法,提高壮医专业本科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前期的临床思维能力;同时考教分离,培训老师不参与考核打分,考核方式及标准参照壮医执业医师考试技能部分,以考促学,使壮医临床实践更加规范化与标准化。“以考促评”可使壮医本科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与社会,这种“以考促学”的学习方式也应该在壮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中加以重视。

3 结语

壮医学是壮族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一个缩影,其临床疗效深深扎根于壮族民间。同时,壮医的临床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的一门医学,壮医临床思维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壮医医药的学习者应深刻理解壮医临床特色诊疗思维的本质,把握其理论基础、遵循壮医特色诊疗原则,熟悉壮医的思维特征,将壮医思维的各个阶段的特征训练融入教学之中。既要注重壮医诊病与诊证相结合的诊疗特色,也要加强壮医外治特色疗法的技能操作能力;既要夯实学习者壮医知识的基础,更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中西医学科体系中的合理设置。真正为学习者和从医者建立壮医临床思维体系提供思路,也为壮医临床思维体系研究者提供参考。

摘要: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现代壮医药发展的教育模式。目前对于壮医专业本科生教育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缺少关于培养壮医临床思维方面的研究。文章简要剖析壮医本科临床思维的培养现状,从重视壮医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引入课程模块化教程,结合PBL教学模式,掌握壮医特色辨病属虚属毒方法及“以考促学”等方面,深入探讨研究壮医本科生教育及培养壮医特色的临床思维。

关键词:壮医,本科生,临床思维,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攀.壮医本科人才培养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药学,2014(3):169.

[2]范小婷,陈攀,林辰.构建壮医学本科专业教学模式的设想[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0):181-182.

[3]李晶晶,林辰.壮医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4(6):60-61.

[4]宋宁,梁薇,薛丽飞,等.着眼“特色实用性”改革壮医学研究生实践教学内容[J].时珍国医国药,2016(1):222-223.

[5]宋宁,梁薇,李秀娟.模拟结合PBL在壮医药线点灸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大众科技,2015(6):158-159,161.

[6]庞宇舟,林辰,宋宁.本科层次中医学专业壮医方向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1):97-99.

壮医临床 篇2

【关键词】 壮医药线点灸;血液灌流;老年尿毒症瘙痒症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23-0086-03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及透析患者存活时间的延长,透析人群老年人比例显著增加,欧洲肾脏病及透析移植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透析人群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已经由1985年的22%增长到2001年的51%[1],而我国2004年北京市慢性肾衰行透析治疗的6701例患者中,超过60岁的患者 占473%[2]。由于老年患者的代偿功能较差,加之尿毒症的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较多,其中皮肤瘙痒,便是尿毒症最为不适的症状之一,虽然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文献报道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为67%~86%[3]。因此,如何提高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笔者应用药线点灸联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老年性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02月规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59例,男34例,女25例;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7例,糖尿病肾病15例,高血压肾病7例,多囊肾4例,痛风性肾病、梗阻性肾病各2例,原因不明2例。所有患者在接受1月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血液透析、纠正贫血及降血压等)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932±719)岁;血液透析时间2~19年,平均(562±790)年。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6965±673)岁;血液透析时间3~185年,平均(601±781)年。两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病、透析时间等方面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肾脏病学》[4]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且为维持常规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②符合《现代皮肤病学》[5]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即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皮损的皮肤病,且接受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6个月以上,3次/周。所有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及局部皮肤瘙痒,曾接受抗组胺药、镇静药及外用止痒药等治疗效果不佳,并排除皮肤科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所致的皮肤瘙痒,诊断为“尿毒症引起的皮肤瘙痒”。排除标准:心力衰竭、严重营养不良、肺部疾病、肝脏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及其他活动性病变等。

13 仪器与药物 血液透析采用德国费森尤斯4008S型,透析器为聚砜膜F6;血液灌流器(广东丽珠医用生物材料厂生产的一次性高压蒸气消毒HA130血液灌流器),透析液为碳酸盐,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海南通用同盟药业公司,批号:和20010300)。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法进行治疗,血液透析频率为2次/周,4h/次,血液灌流联合治疗为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行每周3次壮医药线点灸。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透析液流度控制在500mL/min,血流量为200~250mL/min,超滤量视干体重调节。壮医药线点灸选穴与具体操作方法: 药线点灸[6],选择体穴:长子、手三里、足三里、血海、肺腧、神门。具体操作:①整线:把松散的药线搓紧;②持线:用食指和拇指持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cm;③点火:将露出的线端用火点燃,药线点燃后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④施灸:将有火星的线端对准穴位,顺应腕和拇指屈的动作,拇指指腹稳重而快捷地将有火星的线头直接点按于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一般一穴点灸一壮即可。每周3次,12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

15 瘙痒程度评定[7] 按皮肤瘙痒严重程度、范围、频度和睡眠障碍分别打分;瘙痒严重程度评分:皮肤轻度痒觉无需搔抓为1分,需搔抓但无破皮为2分,搔抓不能缓解为3分,有破皮为4分,因抓痒而坐立不安为5分;瘙痒分布范围评分:单个部位为1分,多个部位为2分,全身瘙痒为3分;瘙痒发作频率评分:每短时发作4次(每次<10min)或每长时间发作1次(>10min)为1分,最高5分;上述三项评分上、下午各评定1次,最高可能得分为:(5+3+5)×2=26分;瘙痒致夜间睡眠障碍评分:因瘙痒而觉醒1次为2分,最高14分;每天可能最高得分为26+14=40分。

16 疗效判断[8] 瘙痒积分下降率≥95%为痊愈;瘙痒积分下降率在60%~94%为显效;瘙痒积分下降率在20%~59%为好转;瘙痒积分下降率<20%为无效。积分下降率=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7 观察指标 首次透析前及透析12周后检测血肌酐(SCr)、血磷(P)、血清β2-MG及iPTH水平的变化,分别由本院生化及放免试验室完成。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 两组症状在治疗8周后出现改善(P<005),12周后治疗组改善非常显著(P<001),且优于治疗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SCr、P3+、iPTH、血β2-MG、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后iPTH、β2-MG及P3+均有不同改善(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仅iPTH、β2-MG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降低iPTH、β2-MG及 P3+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疗效比较经 Ridit检验治疗组明显优对照组 (P<001)。

3 讨论

皮肤瘙痒症是老年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不同程度的瘙痒,可伴有皮肤干燥、脱屑等,阵发性发作,其缠绵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该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许多文献表明,尿毒症患者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后,会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继而甲状腺功能亢进及β2-MG (β2微球蛋白)等中大分子升高有关,而Scr、BUN的潴留对皮肤瘙痒可能起一定作用[9-14]。

皮肤瘙痒症在壮医学中当属 “风毒病”范畴。壮医理论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由谷道、水道、气道以及龙路和火路发挥作用,三道通畅,调节适度,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协调平衡,表现为健康状态;若三道阻塞或调节失度,阻滞龙路火路,使道路不畅,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为本病。李燕林等[14]认为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是人体正气虚弱,风毒侵入肌肤,阻滞两路,游走不定或结于局部。而补虚、调气、解毒为壮医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实践证明本法具有祛风止痒、解毒散结、强壮补益等功效[15],尤其是对皮肤病疗效颇佳。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选用壮医特制的苎麻线,在施壮医药线点灸取穴,其中长子穴为最先瘙痒及瘙痒严重之处,即所谓“寒手热背肿在梅,痿肌痛沿麻络央,唯有痒疾抓长子,各疾施灸不离乡。”而取手、足三里意在健脾胃、化气血,以生发脾气、润化脾燥,二穴共奏健脾祛风、扶正驱邪之功;中医理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肺生皮毛。”即皮毛由肺的精气所生养,故取肺腧穴以生精养血,血海穴以补血养血,二者互伍以养肤润燥、养血熄风;合用神门补益心血、安神定志,效专安神止痒。故诸穴配伍应用,共凑从外治内、祛邪扶正、治愈疾病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冀军.老年慢性肾病患者透析治疗的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2006, 25(11):876-820.

[2]王梅.老年人终末期肾病的血液透析治疗及并发症的处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1):23-24.

[3]Dar MR,Akhter A.CI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remic pruritu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anodialysis[J].J Coil Physicians surg Park, 2006,16(2):94-96.

[4]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16.

[5]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504.

[6]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壮医药线点灸疗法[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63.

[7]SergioD,Emanuela C,Danilo V,et al.Rdief of pmritus and decreasein plasma histamine concentmtions during erytIIInpoietin thempy inpatients with uremia[J].N End J Med,1992,326(15):969-974.

[8]王济东,李春庆,陈莫兰.等.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2,12(2):67-69.

[9]燕林,安海文,刘琳娜,等.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腹膜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 12(24):6957-6958.

[10]Shim W S,oh U.Histamine-induced itch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pain[J].Mol pain,2008,31(4):29.

[11]李宓.血液透析并发症[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317.

[12]London GM,Mary C,M archais SJ,et al.Arterial calcificationsand bone histomo- rphometry in end stage renald isease[J].J AmSoc N ephro,2004,15(17):1943-1951.

[13]何长明,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M].2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杜,2005:118.

[14]李燕林,安海文,刘琳娜,等.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及腹膜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24): 6957-6958.

[15]庞字舟.壮医药线点灸结合壮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14(6):12.

[16]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75,420.

壮医临床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痤疮患者30例, 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15例。对照组年龄15~41岁;病程1~3年。观察组年龄15~42岁;病程1~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皮肤性病学》制定的关于痤疮的相关诊断标准, 发病于青春期, 多发于面部、背部、上胸等皮肤腺发达的部位, 并呈对称性分布。皮损多为结节、黑头粉刺、皮囊性丘疹, 并伴皮脂溢出等情况;病情介于轻度到重度[5]。此外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痤疮的相关诊断标准:便秘、尿黄、口臭、面红等, 辨证分型为血瘀、湿热、痰凝等证型[6]。患者近期未服用过与疾病相关的药物。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植物神经系统疾病者, 心肝肾功能严重疾病者, 近期服用过治疗本病的药物, 继发性、爆发性丘疹型痤疮患者, 妊娠期、哺乳期妇女[7]。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龙胆泻肝汤治疗, 龙胆泻肝汤含以下中草药:龙胆草15 g, 金银花15 g, 赤芍10 g, 车前子15 g, 牡丹皮15 g, 当归10 g, 浙贝母10 g, 木通10 g, 黄芩9 g, 栀子9 g, 皂角刺9 g, 泽泻10 g, 甘草3 g;存在口干口渴症状者, 加花粉15 g, 生石膏20 g;伴瘙痒症状者, 加蝉蜕10 g及乌梢蛇15 g;脓疱者加白芷9 g, 败酱草15 g[8]。将上述中药以水煎服, 1剂/d, 分早晚服用。

1.3.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壮医刺血疗法治疗: (1) 选择穴位, 耳尖耳背青筋, 大椎、肩井、曲池、肺腧、膈腧、委中附近青筋等。 (2) 操作方法, 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 使血聚集穴部, 常规消毒皮肤后, 右手持9号无菌针头对准穴位迅速连刺2~6针, 深度约0.3 cm, 随后立即在针孔处范围拔火罐, 使出血数毫升, 或轻轻按压针孔周围, 使出血数滴, 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止血, 每次选择3~5个穴位。刺血疗法2周1次, 2次为一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治疗后患者皮损基本消失, 仅有色素沉淀或瘢痕, 则为临床治愈;治疗后皮损较治疗前消退70%以上, 则为显效;皮损较治疗前消退50%~70%左右, 为有效;皮肤损害消退低于50%, 有新皮损出现, 为无效[9]。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中医证候进行分级量化标准制定, 共分为无、轻、中、重4级, 主症赋值0、3、6、9分, 次症赋值0、1、2、3分, 观察两组症状积分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出油、性质、颜色、肿痛评分情况, 得分越高越差[10]。详细记录评分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等级分类资料行Ridi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1.876, P<0.05) ,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2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3两组治疗前后皮损出油、性质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皮损出油、性质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皮损出油、性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2.4两组治疗前后皮损颜色、肿痛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皮损颜色、肿痛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观察组皮损颜色、肿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5。

3讨论

痤疮也被称为“粉刺”,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可累及毛囊皮脂腺。该病多于青春期开始发病, 主要发生于皮脂腺发达的部位, 如面部、上胸、背部等, 并呈对称分布, 以结节、脓疱、丘疹、囊肿等多形性病理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11,12,13]。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等, 痤疮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4]。

壮医临床 篇4

【关键词】壮医日,壮医药事业。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611-01

壮医药是我国民族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中医药的一个重要分支。壮族能发展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医为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壮医作为壮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是许多广大壮乡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医疗技术和手段,在人民群众中也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认知度。[1]2002年广西中医学院已开始招收5年制中医专业壮医方向本科班,2004年11月,中央民族大学也将壮医,蒙医,藏医,维吾尔医专业列为首批招生的专业。壮医教育已经开始纳入国家正规的教育体系。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困扰壮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

1困扰壮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

1.1社会的认知度依然不高。壮族虽然是全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但是在全国除广西之外的其他地区来说,壮族人口并不算多。即便是在广西,壮医的社会认知度仍远远比不上传统中医。

1.2人力物力的投入不足。目前在国家科研机构从事壮医药工作的人员不足200人,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壮医药科研骨干队伍。而已经成立的壮医药科研,教育,医疗机构不仅规模小,而且设备简陋。有的甚至已经名存实亡或者举步维艰惨淡经营。

1.3许多壮医经方验方有待挖掘整理和规范提高。目前除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壮医经筋疗法,壮医药物竹筒拔罐疗法疗法等少数几个壮医诊疗方法得以规范整理推广应用外,大量有特效的壮医诊疗方法依然散在民间,尚未得到规范整理,也未得到科学筛选和推广应用。

2成立"壮医日"可以分别针对目前困擾壮医药事业发展的瓶颈起积极作用。

2.1通过制定"壮医日",政府在某一天加大对壮医的宣传,使得壮医的社会认知度大大提高。鉴于1985年10月,在广西武鸣县马头乡(壮族聚居地区)西周末年的古墓中,出土了两枚青铜浅刺针,是迄今为止我国见诸报道的,年代最早的"微针"。考古实物说明,壮族先民是最早的创用针刺疗法的民族。故可将以后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制定为"壮医日",先在广西推广试行,待时机成熟后也可以全国推广。在这个"壮医日"里,政府在各大媒体中加大推广宣传壮医药各种诊疗技术,各地的相关医疗人员也在这一天以开展义诊,发放纪念品,现身说法等形式,宣传推广壮医壮药,扩大壮医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同时也接受来自社会各界对壮医的批评和建议。

2.2政府制定了"壮医日",在社会有一定的认知度提高的基础上,肯定也会加大对壮医药事业的投入。同时,由于社会上对壮医的认知度提高,人民群众对壮医也会比以前更加接受,这样也会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对壮医的投入。民间资本的注入既可以缓解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又可以更加灵活的适应市场对壮医的需要。随着民间资本的注入,广大壮医药事业的从业人员的待遇也会得到相应提高,人才流失会减少,同时会有更多的有志青年投入到这个事业中来,真正从根本上壮大队伍。

2.3由于"壮医日"的推广实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度得到很大提高,从而使得许多散落民间的壮医诊疗技术有了拨云见日的可能。按现行的《执业医师法》,许多民间的壮医从业人员由于没有执业医师资格而不能行医,而他们许多人都有一些经方验方或特殊技能也只能藏着掖着。随着"壮医日"的实行,他们可意识到可以将自己的经方验方拿到科研机构进行科学验证规范整理,进而可以推广正规的壮医医院或药厂推广实施。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后广西南宁这一历史性的机遇,壮医也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壮医药事业应该依托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成立"壮医日"扩大壮医的影响力,把壮医事业做深做广,为提高壮乡人民的医疗水平作出贡献,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壮医临床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病例均为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40例。治疗组中男17例, 女23例;平均年龄 (35.2±4.1) 岁;病程1.5~10年;对照组中男22例, 女18例;平均年龄 (36.5±3.5) 岁;病程2.0~11.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及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1], 纳入观察的全部病例均经电子胃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或复合溃疡活动期 (A1、A2) , 伴或不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年龄18~60岁, 排除合并有心功能不全,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壮医药线点灸和普通针刺治疗。 (1) 针刺法:嘱患者仰卧, 用0.35 mm×40 mm的毫针针刺患者脾俞、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 针刺后使患者有得气感后留针。 (2) 壮医药线点灸: (1) 取穴同针刺法, 痛甚加太冲、脐周四穴、梁丘。 (3) 操作方法:出针后, 采用2号药线 (直径0.7mm) 在上述穴位用药线点灸, 操作方法按《壮医药线点灸疗法》[2], 每穴点灸3壮。针刺、壮医药线点灸均每天1次。对照组住院患者予奥美拉唑40 mg静脉滴注bid, 门诊患者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口服bid。

两组患者伴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均予相同的根除HP治疗方案, 均以2周为1个疗程, 共3个疗程后结束, 疗程间隔1周, 3个疗程结束后即评定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症状、体征消失, 胃镜复查溃疡完全消失, 病黏膜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有明显改善, 胃镜下溃疡基本消失, 仍有明显炎症;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改善, 胃镜下溃疡部分愈合, 溃疡缩小>50%, 有炎症;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胃镜下溃疡病灶无变化。中医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每项指标按0 (无症状) 、2 (症状轻) 、4 (症状中) 、6 (症状重) 分计。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PEMS3.1统计软件包, 所有计量数值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症状积分比较

经过治疗后,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症状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对症状积分的有效性, 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1。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2.2 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学之“胃脘痛”“胃痛”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是由于七情刺激, 特别是忧思恼怒, 引起肝胃不和, 上虚木横, 气滞血瘀, 以及长期饮食不节, 劳倦内伤, 病久不愈, 导致脾胃虚弱, 气血失调而发为本病, 治疗当以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 并审证求因, 审因论治[4]。笔者根据多年临床实践, 应用针刺脾俞、胃俞、上巨虚、中脘、内关、足三里组穴治疗脾胃病获得可靠疗效。中脘、内关、足三里, 该三穴组合出于《针灸大成·卷九治症总要》“腹内疼痛, 内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脾, 脾脏也;胃, 胃腑也;俞, 转输之意, 该二穴为脾脏与胃腑的经气转注输入之所。上巨虚:上, 上部也;巨, 范围巨大也;虚, 虚少也, 上巨虚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处于较低的天部层次, 较高的天部层次气血物质虚少。本穴为大肠合穴, 三穴合用可理气健脾, 和胃止痛,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5]。

消化性溃疡属壮医“谷道病”“毒病”范围, 导致谷道病的病因, 主要是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煎炒、肥甘厚味, 或嗜酒过度, 热毒内生, 三道、两路气机阻滞, 导致谷道功能障碍, 出现腹痛、嗳气、反酸等病症, 治疗上以调理谷道, 行气止痛为原则, 治以壮医药线点灸为法。该疗法是流传于壮族民间的一种医疗方法, 通过以壮医秘方浸泡过的苎麻线, 点燃后直接灼灸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 疏调龙路、火路气机, 而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本组穴选中脘、胃俞、内关、足三里、脾俞, 痛甚加太冲、脐周四穴、梁丘, 通过点灸所选穴位, 清除谷道之毒, 调畅气机, 调整脏腑功能, 从而达到理气和胃止痛的目的。

综上所述, 运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 与对照组对比具有改善症状快且治疗彻底, 副作用小, 治愈率高, 标本兼治等优势。

摘要:目的 探讨壮医药线点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0例。治疗组给予壮医药线点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满意。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针刺疗法,消化性溃疡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750-1750.

[2]黄瑾明, 黄汉儒, 黄鼎坚.壮医药线点灸疗法[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10-12, 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6-6.

[4]黄瑾明, 黄汉儒.壮医药线点灸临床治验录[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0:1-1.

壮医临床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符合哮喘诊断[1]和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挑组、自血组、药物组各40例。所有观察对象中男82例, 女78例, 年龄16~60岁, 病程1~22年。各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合并有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及其他疾病引起哮喘的器质性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壮医针挑疗法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

1.2.1 壮医针挑疗法

(1) 选穴:颈1、2、3棘突下;胸1、2棘突下及旁开2寸 (双) ;胸骨上窝等。每次选4~6个穴位; (2) 器具选择:消毒的大号缝衣针及消毒陶瓷片6 cm×2.5 cm; (3) 操作方法:选穴部位皮肤局部常规消毒, 手持消毒大号缝衣针, 将针快速刺入穴位表皮并挑起少许纤维, 然后用消毒陶瓷片割断表皮, 以皮肤不出血为宜, 之后用此针垂直快速点刺刺入皮下0.2~1.2 cm, 出针后在针孔涂上山茶油封口, 每5天1次, 5次为1个疗程, 疗程间间隔5天, 共观察3个疗程。

1.2.2 自血穴位注射

(1) 穴位选择:分为主穴 (定喘、肺俞、天突) 和配穴 (合谷、曲池、内关、等) , 每次选双侧主穴共2~3个, 配穴3个, 轮换注射。 (2) 注射方法:抽取肘部正中静脉血4 ml, 快速穴位注射, 每穴0.5 ml, 隔天注射1次。

对照组、针挑组采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 自血组采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 药物组采用药物治疗:氟替卡松250~500μg, 每日分2次吸入, 持续3个月及以上, 轻度持续以上者加用氨茶碱0.25~0.5 g/d入液静脉滴注, 症状缓解后停药;均观察3个月。

1.3 疗效标准[2]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订的支气管哮喘疗效标准。症状、体征改善程度以积分法评定疗效, 计分方法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 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PEMS 3.1统计软件包, 所有计量数值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各组症状积分比较

经过治疗后, 统计分析4组患者症状积分自身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1。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2.2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 3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 75.0%, 72.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2.3 各组血清CRP、Ig E水平比较

经过治疗后,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明显降低哮喘患者血清CRP、Ig E水平,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3。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清CRP和Ig E水平与哮喘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可以反映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和气道阻塞程度。本病属于中医学“哮证”范畴, 基本病因病机为宿痰内伏、正气亏虚。大量研究报道认为自身血肌内注射可产生非特异性抗过敏作用, 人体血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活性抗体、各种酶类、微量元素、激素、电解质和细胞等成分, 自血中的活性成分再次注射肌肉组织后, 可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 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得以增强和提高, 促使产生更多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和活化T-淋巴细胞, 从而起到治病和健身的作用。自血穴位注射是选取对疾病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穴位, 将患者自身静脉血注射入所选穴位后, 通过穴位组织吸收起到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 取得良好的针刺治疗作用。本研究选取定喘、肺俞、合谷、曲池、尺泽、肾俞、足三里等穴交替进行自血穴位注射治疗, 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补益肺肾的功效, 达到治疗哮喘的目的。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 ★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1

支气管哮喘属于壮族医学“气道病”的范畴, 其发病与感受外邪、吸入异物、饮食不当、身体亏虚等密切相关, 治疗原则当通气道, 降气逆。壮医针挑疗法是壮族特色疗法之一, 它是指用大号缝衣针等针具, 根据患者病状选择体表上的有关部位或穴位, 再运用不同手法挑破其浅层皮肤或挑出皮下纤维而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外治方法。本研究结果表明, 应用壮医针挑疗法配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 可使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降低血清中CRP、Ig E水平, 且疗效优于3组对照组, 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壮医针挑疗法,自血穴位注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3, 26 (2) :132-13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哮喘疗效判断标准[S].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哮喘增刊) .1993.

壮医临床 篇7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壮药内服外治,壮医针线灸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患带状疱疹后,皮疹消退,但局部有明显神经痛的一种病症[1]。多见于老年患者,疼痛短则数月,长者达十余年,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治疗较为棘手。不但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并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笔者于2009年3月—2010年1月,采用壮医内服外治配合壮医针线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①带状疱疹治愈而仍有神经痛的患者;②无严重心肝肺肾功能衰竭;③无出血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④自愿接受治疗,能按时复诊。

1.2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来自本院壮医诊疗部门诊,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8~83岁;28~50岁9例,51~70岁8例,71岁以上13例;病程2个月至 12年。受侵犯神经:肋间神经8例,臂丛神经8例,三叉神经7例,腰骶神经及其他7例。

1.3 治疗方法

1.3.1 壮药内服

予服壮医解毒汤。本方采用广西特产的壮药鸡血藤为君药,用量20~40g。其余药物有金耳环10g,三姐妹10g,丹参15~20g,白芍15~20g,全蝎3~5g,蜈蚣2~3条,川芎10~15g,桃仁10~15g,红花10~15g,生地20~30g,延胡索10~10g,杞子10~15g,沙参10~15g,龙胆草10g等。根据病情,隨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7剂为1疗程。

1.3.2 壮药外洗或热敷

予壮医排毒汤水煎外洗或热敷。本方采用广西特产的壮药金耳环为君药,用量15g,配用蒲公英15~60g,野菊花15g等,水煎外洗或热敷,每日2~6次,7日为1疗程。

1.3.3 壮医针刺疗法

①穴位选择:脐内环穴(肾、脾、肝)、内关、三阴交、阿是穴;②方法:选用0.35mm×40mm毫针,进针后留针30min。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1.3.4 壮医药线点灸

根据患者的证型进行辨证施灸。儿童选用2号线,成人选用1号线(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壮医诊疗部自制)。操作方法按1986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一书介绍的方法[2]:患者取坐位,操作时食、拇指持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1~2cm,将露出的线端在酒精灯上点燃,只需线头留有火星,将有火星的线端对准穴位点按,一按火灭即起为l壮,一般l穴灸l壮。施灸时先点灸最痛处,采用梅花形灸法,然后再点灸其他穴位,每天1~2次,10次为1个疗程。

1.3.5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①穴位选择:肋间神经痛,取大椎、胸背部脊穴;臂丛神经痛,取颈肩部脊穴加阿是穴;三叉神经痛,取胸背部脊穴和颈肩部脊穴加阿是穴;腰骶神经痛,取腰骶部脊穴加阿是穴。②操作方法:先用皮肤针叩击刺破龙路、红路网络分支,然后在叩击部位拔罐3~5min,吸出淤滞之气血,隔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3],痊愈:治疗1个月疼痛完全消失;好转:治疗1个月后疼痛明显减轻;无效:治疗1个月后疼痛无明显的变化。

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愈20例,有效9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治疗前后疼痛持续时间,服止痛药和睡眠时间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证明有显著治疗效果,见表1—表3。

注:χ2 =56.3636,P<0.05。

注:χ2=52,P<0.05。

注:χ2=56.8000,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为现代医学的病名,其后遗神经痛发生的确切机制及病理改变尚未十分明了,但认为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的炎性水肿和出血及瘢痕有关。多发于老年人,约30%~ 50%的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疼痛发作时常使病人寝食不安,生活质量及其低下,或有焦虑和抑郁,个别的甚至有自杀意向[4]。许多患者治疗上不得不选用止痛、安定、抗抑郁、抗惊厥等类药,或者行手术切除疼痛神经,或者行椎管内注入止痛药,但治疗过程还会出现反弹,使治疗相当棘手,也常常导致患者对治疗缺乏信心,经济负担沉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在中医属 “缠腰火丹”。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情志不遂,气机不畅,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胆火盛而致: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停,郁而化热,湿热蕴蒸,又复感邪毒,内外和邪,浸淫肌肤、络脉而发为疱疹。郁热化火,湿热蕴蒸,复感毒邪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湿、热、毒三邪久滞经脉,瘀于皮肤,不得疏通,不通则痛,故产生长久疼痛[5]。壮医认为,本病因气血虚弱,毒邪侵入肌肤,损伤络脉,瘀阻龙路、火路,致使三道两路受阻,天、地、人三步之气不能同步运行而发病,不通则痛,故痛而不止。

本组使用壮药内服,鸡血藤行血补血,杞子补肾生津,沙参、生地养阴生津;并用红花、桃仁、全蝎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三姐妹、金耳环发散风寒,解毒消肿止痛,白芍疏肝解郁,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全蝎、蜈蚣清解余毒,从而达到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之功效。运用壮药烫洗患处,菊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利湿,加上温热刺激,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解毒止痛作用;同理,壮医药线点灸通过药效和温热直接刺激病患局部,一方面使药力直达病所;另一方面通过刺激人体三道两路在体表的网结,促使道路通畅,气血平衡;再一方面热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的止痛效果。疼痛局部是毒邪壅聚之处,与肾、脾、肝有关,依据壮医针灸原理,施针于脐内环穴(肾、脾、肝穴)、内关、三阴交、阿是穴,调理肾、脾、肝,清热解毒、除湿利胆、活血通络,使经络气血通畅运行,疼痛减轻。又根据“血实则宜决之,菀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施用壮医莲花拔罐逐瘀疗法,把龙路、红路分支内瘀滞的气血吸出体外,使三道两路通畅,恢复天、地、人三气同步运行。从而促使病灶局部皮肤组织中的气血得以疏通,皮下神经末梢的营养得以改善,而起到清热解毒,祛瘀止痛之功效,对于瘀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能提高祛瘀止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70-771.

[2]黄瑾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10-1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4]周利,张红星.电针夹脊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66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21-22.

壮医内科病病名规范化刍议 篇8

关键词:壮医,内科病,病名规范化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广西的壮医药开始得到深入的发掘整理研究。近年来,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民族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壮医药以其“简、便、廉、验、捷”的特色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群众的重视、信赖和青睐, 尤其是最近国家“壮瑶医药振兴计划”的实施, 壮医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壮医内科治病的特色和优势逐渐得到凸显, 每年都有大量有关壮医药的研究报告, 研究十分活跃。然而, 壮医内科病病名的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壮医药的学术交流与沟通, 影响壮医药文献之间的可比性, 阻碍了壮医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因此, 有必要对壮医内科病病名的命名、定义、分类等进行研究, 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壮医内科病病名体系。

1 壮医内科病病名现状与问题

据文献记载和实地调查, 壮医内科病的病症名称达数百种之多, 其中不少病症名称具有浓厚的岭南地方民族特色, 部分病名还与壮族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语言等因素息息相关。然而, 壮医内科病范围广、病种多、疾病别名多, 加之壮语方言众多, 又缺乏文字记载, 使疾病病名的命名、定义和分类不够全面规范, 内涵外延不够准确, 壮医特色不够突出。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 这些弊端日益凸现。壮医内科病病名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命名繁杂不规范

壮医内科疾病病名的命名十分繁杂。有的以病因命名, 如“痧病”, 系指由痧毒引起的一类疾病;有的以主症命名, 如红头痧、上吐下泻风等等;有的以“毒”命名, 如痧毒、瘴毒、湿毒、风毒、蛊毒、寒毒、热毒、无名肿毒等等;有的以症状命名, 如打嗝, 以喉间呃忒有声, 声短而频, 难以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有以体征命名, 如浮肿, 指以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有的以“病”命名, 如大颈病、风湿病;还有的则以多因素结合命名。其中又以毒命名的病名最为普遍, 如风毒、痧毒, 每一类毒病又可分为许多更为具体的甚至十分形象的病症名称, 如风毒有36种风和72种风之分。壮医手抄本《此风三十六样烧图》就列举了中风、肚痛风、急惊风、慢惊风、呕迷风、撒手风、鲫鱼风、马蹄风、天吊风、看地风、挽弓风、蛇风、夜啼风、鸟宿风、鸬鹚风、蚂蟥痧风、疳风、上吐下泻风等36种风。可见, 疾病病名的命名缺乏统一的规则和标准, 繁杂不清, 为临床疾病的辨治带来困难。

1.2 病名混乱不统一

由于壮族方言甚多, 按照语音特征可分为北部方言、南部方言和土僚语, 故“一病多名”和“一名多病”的现象非常普遍, 病名体系难以建立和规范。如感冒又称为伤风 (《中国壮医内科学》) 、发洒 (《中国壮医针灸学》) , 《壮医执业医师培训教材》和《中国壮医病证诊疗规范》则把感冒归属于痧病, 而未独立作为病名;拉肚子又称为渥细、屙肚、屙泻。又如“毒病”, 既是壮医内科痧、瘴、蛊、毒、风、湿六大类疾病之一, 而“毒病”又分为痧毒病、蛊毒病、风毒病、湿毒病等等, 其内涵部分有重叠混淆, 若不加以严格限定, 势必会产生诊断上的混乱。

1.3 病名内涵不明确

在各版本的壮医著作中, 壮医内科病各具体病种的内涵或外延不明确, 且描述各异, 没有建立统一、全面、科学的定义描述体例。如咳嗽一病的定义, 文献多定义为“是以咳嗽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表述不够全面, 没有从病因、证候、病位等角度对壮医内科病各病名进行病属描述。

1.4 疾病分类不规范

壮医内科病的分类不一。从病类层次看, 有以病因分类, 如《中国壮医学》将内科病分为痧、瘴、蛊、毒、风、湿六大类;有以病位为主分类, 如《壮医内科学》把内科病分为气道病、谷道病、水道病、龙路病、火路病以及毒病、虚病、杂病八大类;有以病因和病位结合来分类, 如《中国壮医内科学》把内科病分为痧、瘴、蛊、毒、风、湿、气道病、谷道病、水道病、龙路病、火路病、巧坞病、虚病、杂病14大类;有以阴阳分类, 如《痧症针方图解》把内科各种痧病按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盛阳盛三种证型进行分类。

1.5 病名层次不清晰

壮医内科病病名应具备病类、病种、病属三个层次的病名概念。纵观现有壮医文献, 存在病名层次关系不清晰, 或某层次病名缺失等问题, 很难体现内科疾病与壮医三道两路理论、天人地三气理论等壮医基础理论之间的内在关系, 使病名缺乏壮医特色。如《中国壮医学》将内科病概分为痧、瘴、蛊、毒、风、湿六大类, 直接隶属于壮医内科病 (病类) 之下, 属于病种概念, 而其下没有具体的个病, 即缺乏病属概念层次, 那么在疾病辨治时就难以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 构建壮医内科病病名体系

2.1 确定壮医内科病的病类概念

病类概念是对疾病较大类型或临床分科的病名描述, 为病名的较高层次的描述。如壮医临床疾病可分为壮医内科病、外科病、妇科病、儿科病等等。内科疾病是由于机体正气虚损、气血偏衰, 使痧、瘴、蛊、毒、风、湿等毒邪外侵或毒邪内生内扰, 滞留于三道两路, 使道路不通畅或功能失调, 其调节化生枢纽脏腑失职, 导致天、地、人三部之气不能同步运行, 气血关系失调所致。壮医内科病所涉及的范围很广, 凡壮医所称的痧、瘴、蛊、毒、风、湿六大类疾病, 以及气道病、谷道病、水道病、龙路病、火路病、虚病及其他一些杂病, 绝大部分都可以归属于壮医内科病范畴。

2.2确定壮医内科病的病种概念

病种概念是对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疾病的病名描述, 为病名的中间层次的描述。在对壮医内科病病名病种层次的描述时, 应根据壮医三道两路、三气同步、气血均衡等壮医特有的理论, 对具有共同特点的病症进行统一病名表述。注意描述要全面、内容要明确。若按痧、瘴、蛊、毒、风、湿六大类来划分壮医内科疾病, 确有浓厚的壮医特色, 但对于癫狂痫、失眠等内科常见疾病, 则难以归类。而且痧病与湿病在某些症状方面相类似, 即内涵有重叠, 这势必对诊断带来混乱和困难。笔者认为, 就病种层次而言, 疾病病名的命名和分类应体现壮医道路理论的内涵, 如气道病是指邪毒阻滞气道, 使气道阻塞不通或功能失调而引起的, 临床主要表现为感冒、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咳血、胸痛、气喘、胸胀闷等的一类疾病。从病种层次, 壮医内科病大致可归纳为气道病、谷道病、水道病、龙路病、火路病、杂病等六大类。至于文献提及的巧坞病则应归属于火路病范畴, 虚病则分属龙路病和杂病。这样的分类可减少内涵的重叠和混乱, 使条理更清晰, 更科学、更规范、更简明、更实用。

2.3 确定壮医内科病的病属概念

病属概念是对临床各科具体疾病的病名描述, 为病名较低层次的描述。在对壮医内科具体疾病的病名进行表述时, 应结合壮医理论以及地域性、传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 突出壮医病名的特色。包括病名的命名和定义, 归纳合理科学的病属概念。壮医病名常常根据壮语意译, 但由于南北壮语方言的差异, 译名时须加以注意, 而有些病症名, 只有用壮语才能比较准确地加以表述, 因此要求研究者必须熟悉壮语。此外, 应将常用病名定义为“正名”, 非常用病名定义为“别名”。如可将感冒译名为得凉, 则得凉是正名, 发洒、伤风是别名。对壮医内科疾病病名的定义, 应充分考虑临床实用性, 从病因、证候、特征、部位等四个维度进行描述。如“得凉”, 是指因风毒侵犯气道, 使气道阻滞或功能失调, “咪钵” (肺) 调节和化生功能失职, 出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气道病。

3 小结

壮医临床 篇9

[摘要]目的:以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为基础,附加模拟的风、寒、湿、热环境,建立符合壮医病因理论的动物模型。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证组与阴证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外均采用弗氏不完全佐剂和牛II型胶原蛋白诱导大鼠CAI模型,阳证组在每天附加风、湿、热刺激持续lh,条件控制:风速5m/s,相对湿度90%,温度(37±1)℃;阴证组每天附加风、寒、湿刺激持续1h,条件控制:风速5m/s,相对湿度90%,温度(8±1)℃。比较各组大鼠关节炎-体长温度差值、计算关节炎症积分以及ELISA只测定TNF-a、IL-1B水平的差异结果:阴证组关节-体表温度差值、炎症指数方面均低于阳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证组大鼠血清TNF-d、IL-1B水平均低于阳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风、寒、湿刺激的CIA大鼠可做为阴证模型的参考,通过风、湿、热刺激的CIA大鼠可做为阳证模型的参考。同时也存在造模复杂化、大鼠死亡率增的缺点,有待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动物模型;滚克;类风湿关节炎;阳证与阴证;壮医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主要的病理表现为滑膜增生、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并造成软骨和骨质破坏。目前常用CIA模型来研究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但该模型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可以肯定:免疫系统对CⅡ的高度敏感性是该模型建立的主要原因,细胞和体液免疫均参与了病理过程。类风湿关节炎在壮医的病名为滚克,缘由风、寒、湿、热毒侵袭人体,阻滞三道两路而致病,临床辨证分为阳证、阴证。本研究尝试以CIA模型为基础,附加模拟的风、寒、濕、热环境,建立符合壮医病因理论的动物模型,为后续相关动物实验提供参考。

1.材料和造模

1.1实验材料 SPF级雌性Wistar大鼠(生产许可证:SCXK2014-0002),体重(110±20)g,购自广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牛Ⅱ型胶原蛋白(批号:150230)、弗氏不完全佐剂(批号:150207)、IL-1B(批号:1006-63)、TNF-a试剂盒(批号:1100-86)购于北京博蕾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造模箱制作 参考文献自制造模箱,以自行改装的空调系统控制箱内温度,以超声雾化器雾化灭菌水控制箱内湿度,以鼓风机提供风源。

1.3CIA大鼠造模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0.1moL/L冰醋酸充分溶解牛II型胶原蛋白,制成浓度为4mg/L溶液,再按1:1体积与弗氏不完全佐剂混合、震荡并充分乳化,制成CⅡ乳剂,保存于4℃冰箱备用。试验时每只大鼠CII乳剂0.25mL于颈、背、尾部分多点皮内注射致炎(初次免疫),于7d后按上述方法再次免疫。

2.实验分组及方法

40只大鼠,适应性饲养7d后,随机选30只按上述方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阳证组、阴证组,每组10只;余下10只未造模大鼠为空白组。均于室温(恒温(20±2)℃,相对湿度50%~60%)下正常喂养。阳证组在首次接受胶原蛋白注射开始同时每天给予风、湿、热刺激持续1h,条件控制:风速5m/s,相对湿度90%,温度(37±1)℃;阴证组在首次接受胶原蛋白注射开始同时每天给予风、寒、湿刺激持续1h,条件控制:风速5m/s,相对湿度90%,温度(8±1)℃。

3.观察和指标

3.1关节-体表温度差值 各组大鼠以最肿胀关节体表温度与腹部体表温度差值进行比较。体表温度测量方法,于室温下,相同时间点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在相同的距离内测量。

3.2关节炎症积分 采用关节炎指数积分法评定,评定依据为关节红肿程度和范围以及关节肿大和变形情况。0分:无关节炎;1分:有红色斑点或轻度肿胀;2分:关节部位中度肿胀;3分:关节严重肿胀;4分:关节严重肿胀且不能负重。每个肢体最高积分为4分,每只鼠最高积分为16分。

3.3血清TNF-a、IL-1B含量 于第1次胶原蛋白注射后的第22天,水合氯醛麻醉各组大鼠,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待测,未测的血清放入-4℃低温冰箱保存。IL-1B、TNF-a均采用ELISA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5.1关节表面-体表温差 关节表面-体表温差(简称差值)比较,空白组大鼠膝关节表面温度均低于体表温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证组差值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阴证组关节表面温差低于模型组;阳证组差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阳证组关节表面温差与模型组相当;阴证组差值与阳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阴证组关节表面温差低于阳证组。见表1。

5.2关节炎症指数 空白组炎症指数为0,与模型组比较,炎症指数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证组关节炎症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证组关节炎症指数小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阴证组关节炎症程度低于模型组。与阳证组比较,阴证组关节炎症指数小于阳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阴证组关节炎症指数小于阳证组。见表1。

5.3炎症因子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NF-a、IL-1B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证组TNF-a、IL-1B统计学差异(P>0.05),阴证组TNF-a、IL-1B值小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阴证组TNF-a、IL-1B水平低于模型组。与阳证组比较,阴证组TNF-a、IL-1B值小于阳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阴证组TNF-a、IL-1B水平明显低于阳证组。见表2。

6.结论

壮医临床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壮医科、针灸推拿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均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诊断标准[3];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44.19±2.65岁,平均病程为11.95±3.08周;对照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为46.10±2.00岁,平均病程为12.30±2.70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18~65岁间,存在颈肩疼痛、僵硬感病史,伴随或不伴肌肉骨骼系统体征(+);③教育程度在小学以上,愿意配合本研究;④自愿参与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2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语言障碍;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呼吸及血液系统疾病;④根据研究者判断,认为不宜入选者;⑤颈椎存在骨折、脱位、肿瘤和骨质疏松;⑥皮肤损伤和皮肤病,合并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或腕肘综合征。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壮医经筋疗法治疗:①遵循“以痛(灶)为输”的取穴原则,以“松筋解结”为手法要领,在病灶分别施以解结、解锁等理筋手法,全面松解筋结的紧张状态。先用法在肩背上部松筋3~5遍,继用肘部软(前臂内侧)、硬(前臂外侧)、尖(鹰嘴)、钝(肱骨内上髁)4个部位分别在筋结病灶处进行点、按、推、揉、弹拔等理筋手法,手法由轻到重、刚柔相济,使局部发热松软为宜;然后用拇指弹拔、点按等进行全面松筋解结,使颈三角即由手太阳经筋、手少阳经筋、手阳明经筋构成的三角区达到动态力学平衡;最后进行颈椎旋转复位法,患者坐矮凳上,颈部前屈35°、左偏35°、右侧旋转45°,操作人员位于患者身后,左手拇指触及偏移的横突后固定之,其余四指放于患者右侧头枕部,操作者的右手扶持患者左面部,在右手向右旋转的同时,左手拇指轻轻推横突向患者左侧,出现“咯”声时,拇指下出现轻度的移动感,触之平复或改善,手法告毕。②壮医针刺,针刺病灶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快速刺入,根据病灶大小、深浅进行探针,待患处出现酸麻胀痛感即可出针,每个病灶刺3~5针。③拔罐,利用合适型号的玻璃罐,在病灶点及相关经筋部位行拔罐治疗,留罐10min。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3.2对照组

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即由上往下揉两侧颈部肌肉(约2min)→由内往外捏拿理斜方肌(约2min)→沿肋骨走向由上往下点揉拔菱形肌(约2min)→由内往外点按理冈上肌腱(约1min)→由外上往内下点按理冈下肌(约1min)→点按理小圆肌附着点(约2min)→点按分理喙突下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约2min)→上肢肌肉拿揉放松至手掌(约4min)→点按曲池、手三里、合谷等穴(约2min),拔伸手指(约1min)→颈椎小关节复位法,手法完毕。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疗效标准

分别于治疗结束时及随访3个月后评定近期及远期疗效,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拟定。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恢复正常,疗效指数超过90%;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改善,颈椎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可以正常参加日常活动与工作,疗效指数为70%~90%;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缓解,颈椎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可以正常参加日常活动,且其工作能力得以改善,疗效指数为30%~70%;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疗效指数<30%。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4.2 不良反应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治疗组控制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控制率为36.00%、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远期疗效

治疗组控制率为42.00%、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控制率为26.00%、总有效率为64.00%;两组控制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为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研究显示[5],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可能与神经压迫、椎体失衡、神经刺激、应力改变等致神经根发生充血、水肿和炎性反应、传导特性损伤有关。目前临床对该病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但手术治疗率不超过5%且风险较高,使得临床接受率下降[6],因此针灸、推拿等保守治疗成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流方法。

壮医将颈椎病称为“活邀尹”,认为其发生多因颈部肌筋硬结、关节失衡和骨赘形成,外感风寒、气血凝滞,龙路和火路不通而成。本文根据壮医理论,将经筋疗法运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旨在研究其疗效,形成一套完整、标准化的治疗技术于临床推广应用。从本研究结果可知,壮医经筋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其近期、远期控制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常规手法治疗,且安全可靠,未出现不良反应,提示壮医经筋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法是在十二经筋走向、交接、生理、病理、筋结合症候等理论指导下,结合壮族“捉筋术”(松筋、绞筋、抓筋、捏筋、拍筋等)而创建的“以肘为主,以手为补”的手法治疗,其以局部为主、重视整体,遵循“以痛为输”、“骨病治筋”的原则,通过人体谷道、水道、气道和龙路、火路相互协调,达到松筋解结、结解则松、筋松则荣、筋荣则顺、筋顺则动、筋动则通的目的,从而维护人体气血平衡与运行,进而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紧张、痉挛、硬结、调节增生部位颈椎小关节平衡、缓解病灶对神经的压迫与刺激等[7]。

总而言之,壮医经筋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延伸了“通经活络”和“通则不痛”的内涵,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形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孟凡萍,胡志俊,钱雪华,等.从经筋气血理论指导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7):1425-1427.

[2]胡志俊,孟凡萍,唐占英,等.从经筋气血理论指导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2,30(4):103-105.

[3]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0.

[5]范德辉,刘刚,王延臣,等.腹针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近远期疗效观察[J]冲国针灸,2010,30(11):909-912.

[6]徐卢勇.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评价[J].江西中医药,2010,11(41):30-31.

上一篇: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下一篇:多元文化教学插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