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投资项目(共12篇)
海外投资项目 篇1
2014年以来,关注海外房地产市场的人们注意到,继“美国投资热潮”之后,澳大利亚再度成为内地房企扎堆投资的新大陆。
今年1月26日,万达正式对外宣布,该公司1月23日收购了澳大利亚悉尼两座大楼,即1Alfred大厦和紧邻的Fairfax House大楼,未来计划投资约10亿美元,建成悉尼一个综合性地标项目。这是继黄金海岸珠宝三塔项目后万达在澳大利亚的又一笔重大投资。
就在同一天,复星地产耗资数十亿元,联合澳大利亚一家房产投资管理公司,收购了名为“米勒街73号”的悉尼办公楼。
2014年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增长46%,超过165亿美元。在热门投资国家中,澳大利亚赶超美国,成为第二受欢迎投资国,仅次于英国。
有数据显示,2009-2014年,中国对外房地产投资总额已从6亿美元大幅升至150亿美元。截至目前,中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门户城市,其中中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总额增长最为强劲,2014年按年增长超过60%。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总理托尼·阿博特近日公开表示,澳政府打算严格限制外国人在澳购置房地产,将重新评估该领域的审批制度,以确保澳本国民众不会因房地产价格遭哄抬而买不起房。此举涉嫌针对中国置业投资设限的意味较为明显。
限制海外投资,澳洲并非首家。就在上月中旬,香港特首梁振英的一纸施政报告也泼了一众热望移居海外人士的凉水。该市政报告宣布,1月15日起香港将暂停推行了11年的“资本投资入境”(投资移民)计划。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英国、新西兰、西班牙、南非及菲律宾等国家均在最近一段时间有对移民政策收缩迹象。
收紧投资移民政策的国家恰恰与中国房企出海投资的目的地相重合,包括万通、万科、中建等房企已纷纷拓展海外版图。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多,这些企业未来面临的尴尬与挑战也越来越多。各国移民政策的收紧正在成为国内开发商赴海外投资的最新一块绊脚石。
类似国人海外置业热潮引发所在国的忧虑而设限的“黑天鹅”事件未来可能还会出现,先是吸纳大量的海外资本投资,接着就是对投资移民的限制。这不但给国内开发商带来成本增加,还带来了项目滞销的风险。
毕竟目前开发商开发的海外项目多数还是要靠国内人群来消费,单一的销售目标群体存在隐患,一旦当地移民政策收紧,将对楼盘未来销售的影响可想而知。对于企业而言,客户定位的多元化问题亟待解决。
海外投资项目 篇2
一、发改委审批
审批权限问题核准{核准项目权限备案项目权限信息报告确认}
项目核准或备案流程问题{项目核准程序与时限项目备案程序与时限}
其他注意事项{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准或备案的境外投资项目国内企业需在核准文件和备案通知书的有效期完成相关手续}
法律责任问题{项目申请报告内容失实的法律责任关于未依法申请核准与备案的法律责任关于未依法报送项目信息而开展实质 工作的法律责任}
二、商务部审批
审批权限{需核准:涉及敏感国家 区域 行业 普通项目报备}
关于审批流程的规定{备案申请 核准申请 关于审批期限的规定 其他注意事项} 第三步:外汇登记
第四步:国资委审批或备案
第一步:发改委审批 1.审批
核准项目权限
中方投资额10亿美元及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准
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不分限额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准
中方投资额20亿美元及以上,并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 院核准。
(除上述需核准的项目外,其它境外投资项目向发改委备案即可)备案项目权限
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境外投资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备案
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下境外投资项目由地方发改委备案 信息报告确认
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境外投资项目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备案报送项目信息报 告(收到报告后,7个工作日内给予确认函)
2.项目核准或备案流程
项目核准程序与时限
需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准项目首先送至地方发改委提交项目申请报告,由地方发改委提出审核意见后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于符合核准条件的境外投资项目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准,或提出审核意见报国务院核准。发改委可延长审核10日并告知企 业理由。
第二步:商务部审批
审批权限
企业境外投资除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需实行核准外,其他情形的境外投资实行备案管理。审批流程
备案申请投资主体填写《境外投资备案表》后,连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分别报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对属于备案情形的境外投 资,中央企业报商务部备案;地方企业报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
核准申请地方企业通过所在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提出申请。企业申请境外投资核准需提交申请书、《境外投资申请表》、境外投资相关合同或协议等出口材料 审批期限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地方企业核准申请后对申请进行初步审查,并在15个工作日内(包含征求经商处意见的 时间)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商务部。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当 在3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企业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商务部收 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的初步审查意见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对予以核准的境外投资,商 务部出具书面核准决定并颁发《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注意事项自领取《企业境外投资证书》之日起2年内,境内企业未在境外开展投资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自动失效。
第三步:外汇登记
海外投资依然“水深” 篇3
原来,早在2007年9月,赶时髦的蔡老伯学着别人投资起了QDII。
“那时候港股直通车即将开闸的消息到处飞,我的那些股民朋友都想着投资港股,好像只要投资了就肯定赚钱一样。听着听着,我也心动了。”蔡老伯说,那时的他攒了30多万元的养老本钱,天天往股票交易市场跑,做着有一天可以资产翻番的美梦。在股友的“刺激”下,他终于在2007年秋天买了一只以投资港股为主的QDII基金。
“当时可真是火,还按比例配售,我那点养老钱一共30万元,只有20多万元成交。”刚买上QDII的时候,蔡老伯还高兴了好一阵,觉得自己运气真是不错,抓住了发财的好机会。
也的确,在之后的1个月时间里,蔡老伯的账户价值“蒸蒸日上”。
不过,好景不长,到了11月,QDII就跌破了面值。“才一个月时间,净值就下跌了11%。到了过新年的时候,账上已经亏损了。”蔡老伯回忆说,在QDII基金刚刚打开可以赎回时,他的账上就已经亏损了。
“那时候还有点不甘心,想着可能只是一时回调,还有上升的可能,就没有赎回。没想到,再等几周又跌了好几个点。”这下,蔡老伯终于坐不住了。黯然离场成了他首次也是最后一次QDII投资的结局。30万元养老钱在短短5个月时间里,跌掉15%。
海外投资项目 篇4
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是指跨国公司把财务管理的决策权集中在公司总部, 以便统一调度和使用资金来实现公司整体利润的最大化。
(一) 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优点。
1.发挥总部财务专家的作用。
跨国公司, 特别是投资时间长和规模大的跨国公司, 在其总部通常聘请优秀的财务专家, 把财务管理决策权集中于他们手中, 就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利用专家的智慧和才干, 提高公司财务管理水平。
2.获取资金调度和运用中的规模经济效益。
例如:由公司总部根据海内外生产经营单位的需求统一筹措款项, 可在条件较好的资金市场上, 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大量的资金, 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由公司总部集中管理海内外生产经营单位计划额度外的现金, 可增大现金存款的总额和相对延长部分现金存款的期限, 得到较多的利息收入。
3.提高境外资金抗风险的能力。
境外资金集中管理的总体目标是建立集中适度、安全高效、监管到位的境外资金管理体系, 充分发挥总部整体优势, 确保境外资金运转的安全、及时、规范和高效。
4.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满足子公司对资金的不同需求。
由于公司所面临的资金市场条件不同, 其对资金的需求因时、因地而有所变化。由公司总部集中行使财务管理决策权, 可以在高层次调整公司内部各单位的资金余缺, 优化资金配置、保证资金供给, 同时也有利于公司总部加强对全球性生产经营的控制。
5.资金收益最大化。
利用总部整体优势, 与签约银行统一签署授信额度协议, 统一对外融资, 降低融资成本, 满足企业境外资金需求;总部财务公司对集中管理后短期结存的境外外汇资金进行限定范围的资金运作, 以规避利率、汇率风险, 提高资金收益。
(二) 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缺点。
1.易挫伤子公司经理的积极性。
财务管理决策权是公司总部向子公司经理授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财务管理决策权的大小与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济利益分配都有密切的联系。集中的财务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子公司经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使他们变得消极, 甚至对公司总部抱有不满情绪。
2.易伤害子公司 、特别是当地持股人的关系。
公司总部的财务管理决策是从全球性生产经营角度出发, 以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 进而引起公司外部的利益主体、当地持股人的反对。
3.易造成母国与东道国间的磨擦。
集中的财务管理使公司总部更加方便地采用转移价格等手段抽调子公司的生产要素、产品、利润, 逃避子公司所在国的关税和所得税, 绕过当地政府政策法规的限制。这一切都会引起东道国政府的不满, 导致两国间的摩擦。
4.易给子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增加困难。
由于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 一些子公司不得不放弃子公司可捕捉到的机遇和可以得到的利益, 以服从公司全局的需要;而另一些子公司却因公司总部的策略安排, 得到其它子公司的支持, 获得本不属于它的额外好处。这样, 总部就难以真实、公平地考核子公司的经营业绩, 评价他们对公司整体的实际贡献。
二、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
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是指公司授予区域中心和海外子公司较多的财务管理决策权, 以便能在世界范围内抓住机遇、避开风险, 因地制宜地运用资金;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益。
(一) 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优点。
1.信息专门化。
下级管理人员通过观察和实践, 可得到一些有关市场情况, 当地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很难全部及时传递给公司总部, 且有的难以数量化, 难以描述, 而影响公司总部对于子公司所提供信息的判断。分权式管理, 可将决策制订放在需要信息、储存信息、选取信息及加工信息的地方, 获取信息的专门化效益。
2.反应迅速。
分权式管理可以使子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决策权。可以得到分散经营单位在制订和实施决策过程中迅速反应, 而不必使所有行动方案均等到公司总部同意方可实施。
3.减少规模管理引起的复杂性。
人们所能解决的复杂问题是有限的、即使采用计算机, 也不可能集中合理地解决有限的资源分配问题。当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时, 集中决策所要求的单纯化和直接推断, 易导致做出的决策不如分散做出的决策正确。分权式管理可将较大的问题分为较小的、更易管理的部分, 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此外, 还有利于子公司人员的培训, 激励子公司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 分权式财务管理策略的缺点。
1.目标一致性问题。
采用分权或管理时, 各责任中心经理可能将最好地实现本部门的目标为衡量标准, 而把其它中心或总公司的目标排除在外, 以致损害总公司的整体利益。即组织功能失调。避免该情况主要应通过选择适当的控制考核指标和奖惩方法来实现, 尤其要注意考核标准的综合性和完整性, 另外, 总公司要为各责任中心编制预算、并使子公司预算与总公司预算协调一致。通过一系列控制步骤, 促使各责任中心在实现各自目标的同时实现总公司目标。
2.中心外部影响问题。
总公司对于子公司的考核。应只限于子公司所能控制的因素和范围。外界不可控因素对责任中心的影响, 应从控制考核中剔除掉, 否则该中心完成指标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例如当商品或劳务从一个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单位时, 常常要为它们定价, 以便为供应单位确认收入, 为购货单位确定投入要素的成本。这种转移价格的制订若不合理, 就会影响到考核的公平性, 从而使其中一方失去积极性, 引起不同中心间的磨擦和竞争, 有损整体利益。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财务管理策略
分权式和集中式财务管理各有利弊,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其利弊是互为反正的。同时, 每个跨国公司在财务管理决策权集中与分散之间所做的选择是不相同和经常变化的。尽管如此,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决策权的配置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般认为, 小型跨国公司因总部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和财务专家。往往较多地把财务决策权交给子公司经理, 实行分散化的财务管理, 这样, 子公司在财务上是相对独立的, 它们要靠自己的财力扩大子公司的规模。中型跨国公司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较多的财务专家, 大多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它们通过政策指导、下达命令、信息交流和规定的报告程序, 统一管理、协调海外子公司的财务活动。由于集中的财务管理, 列入中型跨国公司的全部子公司都在母国获得了低息贷款优惠, 而大型和小型跨国公司获得同样的优惠的只有60%。
大型跨国公司资金雄厚, 有大批财务专家, 它们试图实行集中财务管理、但因其产品种类多、分布广和所处环境复杂, 而较多地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或偏向于分散的财务管理。在这些公司, 总部财务专家只定期向海外子公司提供指导、咨询和信息。在不违背公司整体利益前提下, 日常的财务管理决策大多由于公司经理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来制定。
除跨国公司规模外, 跨国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技术水平也对财务管理决策权的配置产生影响。股权的集中与分散会产生不同的利益要求。如果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大多是独资经营的, 那么其财务管理就会相对集中;如跨国的海外子公司大多是合资经营的, 则其财务管理就会相对分散。另外, 在技术要求高的跨国公司、公司总部大多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开发方面而不是财务管理方面。因此倾向于分散的财务管理;在技术要求低的跨国公司, 公司总部大多重视财务管理, 因此倾向于集中的财务管理。
我国海外直接投资五大特点 篇5
我国海外直接投资五大特点
我国当前海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海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但规模偏小;海外直接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但国有企业仍居主导地位;投资行业多样化,但以贸易性企业及资源开发和加工企业为主;投资地区虽向多元化发展,但仍相对集中;海外企业组织结构多样化,以合资和新建方式为主.
作 者:熊志根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江苏,南京,210003 刊 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英文刊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FORUM 年,卷(期):2002 22(6) 分类号:F830.59 关键词:海外投资 基本态势 直接投资海外投资“变法” 篇6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已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家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司长孔令龙日前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发改委和商务部正在共同起草一部《海外投资条例》,该草案已经几易其稿,最终会上报给国务院法制办。
据悉,为形成建议稿,商务部请有关专家做了对外投资法律法规体系的课题研究。参与课题论证的一位部委官员透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主持了此项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将成为两部委《海外投资条例》草案讨论的重要参照。
求解“便利化”
目前,一家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花费在各政府部门审批上的时间是3至4个月,包括发改委、商务部、外管局等环节,如果是大型国企,还要先通过国资委、商务部反垄断局的审批,等等。
审批,这个在企业并购交易文件签完以后留下的“尾巴”,既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也会产生风险。
不过,中国政府在对外投资便利化方面已有一些改变。3月14日,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对外投资项目新的核准权限,即从本月起,国家发改委对资源类境外投资重大项目需要审批的金额起点从3000万美元提升到3亿美元,非资源类境外投资重大项目需要审批的金额起点从1000万美元提升到1亿美元,央企限额以下均适用备案制,不需要经过审批。
这一新规定使国家发改委的核准权限从金额上放宽了十倍,权限下放给地方发改委。
然而,从对外投资整体管理体制看,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未解决,企业“走出去”前,还是需要“把每个庙里的‘和尚’都拜一遍”,才能拿到最终的许可。
近日,课题组负责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陈小洪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进一步实现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便利化要解决政府分工模式这一根本问题。
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是实行对外投资“一个窗口、分工处理”的模式。比如,美国对外投资的对外窗口是商务部,而日本则是财务省通过日本银行统一受理,各部门的协调管理均在后台,因此不会出现重复报批审查的现象。
陈小洪认为,这种模式可供中国参考,便于减少多头审查带来的时间成本,进而提高政府管理的便利化水平。
便利化的另一根本问题是改进政府核准的内容,从本质上明确核准的功能目的。
中国目前的核准办法,是要求企业在对外投资前向政府部门提交项目及投资可行性报告,目的是为防止企业投资失误。
这一政策源于中国外汇储备短缺和国企为投资主体的时期,但目前大背景已经改变——截至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2.84万亿元,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中国外汇管理方向正在转为“均衡管理”。
同时,对外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民营企业成为重要的投资者,国企投资者不少也是董事会有重大决策权的股份公司,即使涉及到国有企业的投资财务监督也是由国资委来承担,因此,负责对外经济政策的政府部门,不应再承担对外投资效益的主要责任。
陈小洪对记者表示,企业拿着自己的钱出去投资,对于投资的效益和风险都有自己的判断,并自己承担责任,此时政府应该给予企业自主决策的空间,实行登记备案制。
在此原则基础上,政府可以保留对大额用汇和需要政策把关的少数项目的审核。这种分类管理模式被世界上很多国家采用,中国可研究这些做法,并逐步试点推广。
有业内人士评论,能否最终避免多头监管,并简化审核内容,最终还要看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博弈。“这些都是权啊,谁也舍不得放。”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从“监管”为主到“服务”为主
陈小洪向记者讲述了他2月份去非洲某国考察时了解到的一些现实情况。根据该国官方统计,中资企业在当地投资9亿美元,而中国自己的统计却是3亿多美元,两个数字相差了整整2倍。
据了解该国经济运行的人士透露,两国的数据分歧与统计方法差异和当地政府的政策倾向有关,但是“中国对该国的真实投资可能有5至6亿美元左右”。
中方掌握的数字与真实投资之间的差距,源自很多“绕道走出去”的企业投资。
所谓“绕道”,就是“绕”过行政审批制度,通过贸易项下或者资金对冲等其他渠道转移资金至海外。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当前个人用汇5万美元以下是不需要任何审批的,现在某些“专门”机构,可以协助个人换汇,往往一个人拿着20个人的身份证,就可以换得100万美元“走出去”。
不只是民营企业,有些央企“走出去”也没有申报。上述人士表示,虽然国资委作为股东知道其对外投资的情况,但是政府各部门之间无须通气,因此商务部也并不掌握这部分数据。
“绕道”现象使中国对境外投资的真实情况掌握不足,包括对项目建设情况,产生的外债,以及外汇流出情况等,信息的缺失可能会影响到国家在宏观经济层面的调控和管理。
专家分析,当前中国政府在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确有监管缺位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度监管,后者使一些企业倾向于逃避监管。
陈小洪认为,政府职能应该由以监管为主,变为以服务为主,政府首先要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支持服务系统,在各方面协助企业预防海外投资风险。
两大威胁
根据对外投资领域学者的分析,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碰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在发展中国家遇到的政治风险和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安全审查的风险。
2月16日,利比亚局势动荡,引发当地多家中国公司遭袭,即是这类政治风险的集中体现。利比亚当地有75家中国企业、50个项目的工程承包,涉及金额188亿美元。突发的政治风险使中国撤侨超过3.5万人,企业蒙受了巨大经济损失。
政治动荡和国有化征收等风险威胁着中国企业在类似国家的海外投资。
陈小洪认为,保障对外直接投资的安全是政府的基本任务和功能,政府有义务通过外交战略和政策,降低对外投资和有关人员的安全风险;为某些类型的政治风险提供一定的保险支持;并通过双边或多边投资协定,加大对中国海外投资的保障力度。
此外,政府还需支持相应中介机构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海外投资风险的评估和信息服务。
另一方面,在发达国家,安全审查成为中国企业进入的一道门槛。
清华大学中国企业成长与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雷家认为,安全审查是很正常的,每个国家都是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而美国的安全审查,体现了其对本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关注。
“为了防止某些国家滥用安全审查制度,就需要通过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调整,相互制衡,使其以后采取行动要慎重一些。”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对记者表示。
2月14日,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制度的通知》,首次确立对外资并购进行安全审查的制度。
从制度上来说,这算是一种“平衡”,雷家说,双方都可以提高门槛,这样,有一天大家也可以坐下来谈判,看看是不是可以同时降低门槛。
然而,学者也表示,中国国务院相关通知的法律效力还是太低了,还没有上升到法律条例的高度,只是一个政策,而政策的弹性一般比较大,约束性和威慑力都不够,需要尽快将其上升为相应的法律条文。
隐忧
长期参与海外并购事务的北京立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捷,对记者讲诉了他对于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担忧。
对于当前大量“绕道”出去的企业,其企业所有者大量加入外籍、放弃中国国籍的现象值得关注。
当前一些企业通过资本对冲、贸易项下或者地下钱庄的方式将资本转至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为了获得东道国的优惠政策,或者为了出入境的便利,一些人加入了当地国籍,或者持有美国护照,在新兴市场投资。
一旦这些企业家加入外国国籍,那么这些资本将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合法监管,形成“资本外逃”。
虽然目前人民币升值和加息等预期强烈,防止“热钱”进入成为主流,“资本外逃”被普遍认为不是风险,但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完全有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巨额外资流入的同时伴随巨额的资本外逃。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庆云表示,在微观层次上,巨额的资本流失将降低国内厂商创造就业的能力。
同时,资本外逃为流失的国有资产提供了“洗钱”机会。当前,中国的FDI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迂回性外逃资本,客观存在的资本外逃渠道也给其中以回流为目的非法资本提供了“洗钱”机会。
海外工程项目管理 篇7
海外工程的建设与投资存在巨大风险。国际项目是跨国的经济活动, 由于语言、生活方式、教育环境等的不同, 影响海外工程项目施工要素涉及多方面, 如外籍业主与监理对技术规范要求与国内的不一致、海外货币汇兑风险、进出口货物清关、出口税收及货物免税政策、当地风俗习惯、民族宗教信仰、所在国的政治与经济形势等, 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环境下生存发展, 这对分包商都是极大的考验。
一、海外项目管理内容
1、管理机构的设置
海外项目管理从管理机构设置上与国内大体一致。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 项目领导班子共同沟通议事的管理体系, 下设五部一室等职能管理部门负责项目日常运作, 形成了管理统一、搭配合理的项目管理机构。
2、成本的合理控制
项目利润是项目管理好坏的真实表现。利润=收入-支出,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增大利润就要从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方面考虑。在保证已完工程全部合理计价的情况下, 熟读合同寻找可变更项目, 遇到可变项目第一时间保存现场真实资料, 并及时上报业主最终达到变更目的, 增加收入。对于成本控制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充分调查市场, 合理选择施工队, 降低劳务成本:施工前应充分调查当地劳动力市场, 选择施工能力较强, 价格合理的施工队。并大量使用当地劳动工人, 一方面可推动所在国劳动力市场发展, 另一方面有益于两国间友好往来, 更加重要的一点使用当地劳工可大大降低劳务成本。
(2) 、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施工过程全覆盖、项目全员参与的控制。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 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 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 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 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 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而项目成本的全员参与有利于各部门间互相监督, 互相合作, 对项目起到了监管作用。
(3) 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 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 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 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 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 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海外项目管理风险
1、安全风险
施工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由于海外项目多为援建项目, 地处偏僻, 有些国家甚至刚经历内战结束, 施工地区偏僻, 道路交通并不完善, 所以人身安全问题是海外项目关注的重点。因此, 在海外项目施工时必须制定严格的风险预案, 并组织全员学习, 遇到突发事件, 不慌张, 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
2、汇率风险
由于海外项目所在国经济和政治局势的影响, 基本没有固定汇率, 因此汇率风险也很大。目前多数海外项目采用的货币都是美金或欧元予以支付, 而汇率是时刻都在变动。因此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尽可能协商货币支付方式以及汇率, 如果采取固定汇率支付一定要研究近年汇率走势, 选取恰当汇率以减少因汇率浮动造成的损失;如若双方采取的是当期汇率进行支付, 在完成工程计价后要尽快督促业主方对工程款进行支付。
3、设计与合同履行风险
海外项目多数为概念设计, 由于文化不同, 经济与技术不发达, 业主很有可能只会告诉你他需要建造的是什么类型的东西, 用途是什么, 至于何种建筑方式、风格等都是由承包商自行设计。因此在进行设计时, 一定要时刻与业主进行沟通, 同意设计后进行报价, 双方同意后第一时间进行合同签订。在进行施工时, 对于任何一丁点的修改都要及时致信监理与业主方, 因为验收时他们严格按照图纸, 哪怕电线颜色的不同都可能造成无法通过验收, 最终造成合同无法正常履行, 工程款无法支付。
4、材料供应风险
由于所在国生产力水平低下, 技术水平落后, 海外项目多数材料是海外市场购买不到, 通过国内采购后统一进行海运至当地, 但是海运加上清关时间比较长, 会严重影响工期。因此进行设计时, 在满足业主要求建筑功能的前提下, 尽可能简化建筑, 考察当地材料市场, 尽可能使用当地材料进行施工生产。而对于需要国内海运来的材料要提前谋划, 列出详细清单, 考虑材料损耗, 通过国内统一采购, 尽可能准确的考虑所需材料, 其中包括工具及材料配件等, 避免因物资材料短缺而影响工期。
三、海外项目发展方向
一个企业要想在海外生存下来, 发展尤为重要。随着海外市场逐渐规范, 价格也逐渐透明, 要想在海外发展下去除了了解该国国情, 了解这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外, 海外承包商也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1、加快人才培养和储备
海外项目施工对工程师个人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不像国内仅是按图施工即可, 他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外语水平、CAD制图, 再高一些的还需有相应的管理经验和相关管理软件的操作等。在进入海外这样一个陌生的市场的同时, 没有相应的人才作为支撑, 给项目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应该有相对应经验的人进行传帮带。所以必须优先考虑和重点解决人才吸纳与培养的问题, 其渠道有二:一种是寻找现成的海外工程管理人员, 这部分人一直参与国际工程管理, 熟悉国际工程管理程序及相关规范, 上手较快。但聘用成本较高, 且项目需用时不一定能及时聘到。第二种是自己培养, 其特点是进入角色较慢, 培训周期长, 但人员相对稳定, 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 这也是目前大多数涉外公司所采用的办法。
2、加强人文关怀, 创造企业文化, 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结合海外党建和项目文化建设, 以建设海外家园的基础, 一是加大硬件投入。通过制度建设、薪酬管理、员工休假、培训等福利,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和归宿感, 在这个基础上, 二是增强软件管理。做好员工的情绪引导, 工作中用心去做事、管事, 将心比心去开展员工的思想引导, 把企业海外发展的目标跟员工讲明, 树立海外发展信心, 工作中, 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 通过集体生日、员工欢送和迎接聚会、节日庆祝活动等形式, 增强员工的向心力, 达到聚员工的力量的目的。
3、加强与当地企业及兄弟单位的合作
在开发方面, 要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 当地一些企业可能资金和技术水平不占优势, 但是他们拥有自己的人脉与交际圈, 我们很难办成的事情、很难拿到的项目他们可能仅仅在一个家庭聚会上就可以定下来。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互相合作的方式, 由当地企业与业主沟通联系, 我方负责技术施工, 加强沟通与交流, 通过其介绍结实政府上层官员, 通过友好合作达到双方共赢。其次, 要加强与兄弟单位的合作, 互相依靠, 共同合作, 借助他们搭建的海外市场平台, 利用他们对海外市场的经验, 来帮助我们解决项目上遇到的实际问题, 甚至是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
结语海外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管理, 需要提前谋划, 各部门间相互合作, 这样才能使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海外项目管理的成功不仅是拥有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树立公司的品牌形象, 提升了整个企业的海外竞争力。成功的管理, 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 能推动国际项目建设的不断前进。
摘要:在国内建筑市场逐渐饱和时期, 拓展海外市场逐渐成为各大公司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海外工程管理的好坏, 直接影响项目成本, 影响经济效益, 本文对海外建设项目的管理内容、风险、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价 篇8
1.1 国际投资风险
关于国际投资风险主要是指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中或者特定的时期内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 导致相关国际投资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出现比较大的差距而带来的损失。当前存在的国际投资风险主要分为政治风险、金融风险、经营风险、组织风险、技术创新风险等几个类型。
1.2 自有特征
国际投资与传统的国内投资有很大不同,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由于投资跨国界的客观性, 企业在风险防控方面面临诸多阻碍, 仅能使用技术经济手段加以一定防控, 但例如自然界的地震洪水, 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战争意外事故等, 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次, 企业面临的风险事故现象具有一定随机偶然性, 风险事故的随机性主要表现为:风险事故是否发生不确定, 何时发生不确定, 以怎样的形式发生不确定, 发生的后果不确定。由于风险承担的主体不同, 在国际投资方面具有一定相对性。例如, 汇率风险归于国际投资者来说可能是较大的风险, 而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则算不上风险。加之风险和效益成正比, 收益高的国际投资, 那么它存在的各种风险也就越大, 国际投资要根据自身的实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 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同时还要让投资效益最大化。
2 影响因素
2.1 东道国的投资环境
它对国际投资风险起决定性影响。它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一个国家政局不稳, 政府变更或改组的频率越高, 政策变动越大, 爆发战争, 经济状况恶化等都会加大外国投资者的风险。
2.2 投资者的投资项目目标构成
一般而言, 投资项目目标越高, 其构成越复杂, 投资的风险也就越大。
2.3 投资项目的合理性
即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否严格。诸如筹资方式、销售渠道、利率、汇率等问题逐一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果可行性研究较为严格, 并且论证投资项目能够获得较高收益, 投资项目的合理性较高, 投资风险就减少。
2.4 投资者经营管理行为
如果投资者经营管理不善, 就会出现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提高等问题, 带来收益的下降, 甚至亏损。
2.5 投资项目的寿命周期
任何行业、任何产品都存在一个生命周期问题, 即有一个产生、发育、成熟而后走向衰亡的过程。时间越长, 风险越大。所以投资项目的周期不宜过长。
3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主要特征
3.1 推动力来自内在的力量
我国的海外投资和国外的投资在特征上有一个比较大的不同, 国内企业的海外投资的推动力主要来自于内在力量, 而国外的投资主要来自于市场的拉力。海外投资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内部动力, 另一方面就是市场的拉力。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相对比较成熟, 很多海外投资都是通过市场的拉动来完成的。我国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 很多海外投资来自于国家内在力量, 主要包括民间和政府两个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实力越来越强, 市场拉动的力量越来越强。但是我们不能否定来自内部的力量, 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 海外市场环境的恶化, 来自内部的力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无论是来自内部的力量还是来自于市场的拉力, 最终的目的就是获得海外资产的增值和保值。进入新世纪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深化, 我国海外投资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时期。
3.2 跳跃性
我国的海外投资跳跃性主要表现在“难易结合”和“远近结合”, 当前我国的海外投资亚洲及非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在海外的投资首选国家和地区还是亚洲、港澳台等一些地区,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非洲正在成为我国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地区, 这种远近结合的跳跃式发展正是我国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我国不仅仅针对于发展中国家进行有效的投资, 在对一些发达国家也正在加大投资力度。
3.3 低层次性
由于我国在海外投资的时间比较短, 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在海外比较成熟的投资, 这就给我国的海外投资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我国正在经历着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资源寻求型和市场寻求型的阶段, 但是我们在走好这两个阶段的同时, 还要和发达国家进行激烈的竞争, 那就是在全球战略布局中寻求效率型的投资。当前我国的海外投资主要优势那就是我国强大的生产力和劳动力资源优势,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海外投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我国海外投资企业主要面临着人才、资金匮乏, 技术和研发能力比较弱, 国家化经验不足等等问题, 因此我国在海外投资要积极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 为我国的海外投资做好准备。
4 国际投资风险的分类及风险管理
4.1 商业风险
商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收益自身的经营战略错误, 经营决策出现失误, 企业所处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这种风险主要包括:外汇风险、利率风险、经营风险及其派生风险。
4.2 外汇风险
4.2.1 外汇风险的含义
外汇风险也称为汇率风险。它是指在国际投资活动中, 由于汇率变动而使投资者蒙受损失及将丧失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外汇风险的根本原因是汇率变化莫测。自1973年主要发达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剧烈动荡, 给国际资本流动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外汇风险的英文字母为Exposure, 含义是“有先的头寸”, 即, 汇率变动后使持有手中的一部分货币发生贬值, 这部分贬值的货币就是“有先的头寸”。汇率变化对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都有影响、威胁。
4.2.2 外汇风险管理
外汇风险管理主要分为外汇风险预测和外汇风险控制。当今世界各国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 汇率变化不定, 这给当前国际投资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以利于国际投资的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对外汇进行有效的分析后预测汇率的变化, 加强汇率的管理, 汇率预测对外汇风险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为投资提供依据, 进而保障投资的可靠性。汇率预测是采用灵活经营策略的需要;汇率预测是选择最优避险措施的需要。外汇风险管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利用远期外汇市场套期保值、利用货币市场套期保值、提前或推迟支付、平行贷款、选择计价货币。
4.3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投资方在国际投资活动中, 借贷利率的变动, 给国际投带来的间接或者直接的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主要是在资本的筹集过程中和资本的流通过程中, 由于国际投资需要进行货币的转换, 在转换过程中就会出现利率差额, 进而给国际投资带来风险。
4.4 利率风险的管理
从资金筹集方面来看, 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资金成本上。筹集资金多种多样, 但每一种都涉及利率风险。如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 虽然利率大多数为固定的, 但是, 可能出现市场利率下调使资金成本提高的风险;如通过从银行借一笔中长期贷款, 利率大多数也是固定的, 可能出现短期市场利率下降而增加贷款利率支付的风险。所以, 筹资者应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当预期市场利率上升时, 可采用长期借款方式;当预期市场利率下降时, 可采用短期借款方式。此外, 还应考虑同一货币在不同市场上的利率差异, 不同市场不同货币的利率差异。选择正确的筹资方式, 还可考虑将几种筹资方式搭配使用。总之, 最终目的是降低资金成本。
从资金投放的角度看, 利率风险表现为资金收益率的高低。资金运用的投向很多, 但是, 各种投资的收益是不一样的, 并且收益率与市场利率关系重大。所以, 资金投放运用的利率风险控制, 关键在于选择最佳的盈利机会。例如, 证券投资的利率风险主要体现在债券投资上, 所以, 要准确判断利率风险造成的债券价格波动风险和债券息票利率风险。资金投放时间长短也非常关键, 投资期限越长, 资金流动性越差, 而利率风险也就越高。
4.5 经营风险
4.5.1 经营风险的含义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 由于市场条件和生产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经营风险一般由价格风险、销售风险、财务风险、人事风险、技术风险构成。
4.5.2 经营风险的管理
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前提。经营风险的识别主要有以下三种:德尔菲咨询法;头脑风暴法;幕景识别法。风险识别后具体的管理方法如下:
风险规避:它主要是通过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后判断导致产生风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 并在投资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它或改变投资的流向的管理措施。
风险抑制:是指采取各种手段减少风险实现的概率以及经济损失程度的管理措施。
风险自留:是指投资者对某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采取现实的态度, 在不影响投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自行承担下来的管理措施。
风险集合:是指在东道国的各个外国企业联合行动, 从而分散风险的管理措施。
风险转移:是指风险的承担者通过若干经济和技术手段将风险转移他人承担的管理措施。
4.6 政治风险
4.6.1 政治风险的概念
政治风险是指在国际投资活动中, 由于未能预期到的政治因素变化而给跨国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例如, 东道国国内的政治事件或东道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引起的对跨国公司利益的可能的影响。
4.6.2 政治风险的预测方法
(1)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主要是指企业的相关人员对其投资地或者学习地进行的实地参观、调研。在考察过程中企业的相关人员会对考察地的负责人进行会谈, 并深入了解相关情况, 进而确定是否适合进行投资。
(2) 德尔菲咨询法 (听取专家意见法) 。德尔菲咨询法主要是聘请外部专家学者诊断相关问题, 并积极听取这些学者的相关建议, 这些专家或者学者可以是当地官员、管理者或者相应的行业先进者, 通常情况下这些人会收取一定的费用。
(3) 风险指数法。进行国际投资活动的企业可以借鉴一些国际风险评估的专门机构提供的风险指数进行政治风险的评估。国际上主要的风险指数有:《欧洲货币》杂志的国别风险排列;国际商业公司和佛罗斯特和沙利文公司的政治风险系数等。
综上所述, 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 会遇到很多风险, 尤其是现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期。企业只有综合考虑各风险要素, 谨慎选择, 才能实现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赢得最高的利润。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各国的快速发展, 跨领域、跨国界的投资热潮也随之而来。我国也加入了这场以海外投资为盈利手段的经济竞争之中。国际投资不同于普通国内投资, 国别不同, 政治环境、经济制度、语言文化等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性给企业外海投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 在理论界的研究关注也愈演愈烈。基于国际投资风险的复杂性, 探究其影响因素, 力求探讨出企业国际投资风险管理的新方式, 首先必须识别、分析和评价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各种投资风险。
关键词:海外投资,国际投资,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曹旭平.中国跨国公司“走出去”分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
[2]曹旭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5 (7) .
中国富豪投资海外热情不减 篇9
“未来三年, 有超过6成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打算在海外配置投资性住宅。”10月28日, 胡润研究院与汇加移民联合发布的《2016汇加移民巿胡润中国投资移民白皮书》) (以下简称“报告”) 显示。
这份28页的专业报告是基于2016年8月至10月胡润研究院与汇加移民对240位平均财富2700万元的已移民、正申请移民和考虑移民的中国高净值人群进行的专项调研后得出的结论。这也是胡润研究院与汇加移民连续第三年发布该报告。
“这份报告的被访者比普通的高净值人群更国际化, 我认为他们是中国第一批全球公民, 财产的1/3已经用到海外置业和金融投资。”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表示。
过去一年, 人民币的加速贬值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使得企业家面临诸多挑战。面对经济的新常态, 企业如何转型发展, 很多企业在思考怎样走出去。“工业4.0”、“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 以及英国脱欧给资本市场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美国总统大选等重大国际事件均备受关注。在这一系列大环境背景下, 中国高净值人群投资海外、海外移民趋势依旧不减。
调研报告的结果显示, 一半以上中国高净值人群担心人民币贬值。平均海外金融投资额占平均财富的15%。未来三年, 都有超过6成的高净值人群打算在海外配置投资性住宅。
“对大部分的中国高净值人群来说, 目前的全球资产配置就是买房子和外汇存款, 就这么简单。”胡润表示, 目前中国大陆有134万千万富豪, 如果按6成计算, 有80万人都有可能在海外配置投资性住宅。
胡润认为, 人民币贬值, 以及对一线城市房价泡沫的担忧, 是中国高净值人群更积极地考虑海外投资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 中国富豪在将海外置业需求变成实实在在的海外置业行为时, 高性价比成为海外置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 其次是投资价值和移民身份的获取。
报告显示, 有43%的中国富豪海外置业用以自住, 之后才是资产配置需求和子女教育居住需求。这其中, 学区以52%的高占比成为最受青睐的置业区域, 且比例比去年进一步提高6%;其次是市中心和华人区。
中国富豪积极进行的海外置业活动也使得海外置业服务成为当下比较火热的职业。
报告显示, 中国富豪海外投资咨询服务, 最期望得到的海外置业服务, 其次是海外房产市场制度等信息的提供, 最后才是海外房产经纪人等。
根据胡润研究院与汇加移民原创的“中国移民指数”, 美国、英国和加拿大成为最适合中国高净值人群投资移民的国家;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加坡, 爱尔兰首次进入前十。
胡润表示, 其和汇加移民原创的中国移民指数, 主要从教育、投资目的地、移民政策、海外置业、纳税、医疗、免签和华人适应性等8个方面评选出最适合中国高净值人群投资移民的国家。
“美国西部成为最吸引中国高净值人群移民和海外置业, 特别是洛杉矶、旧金山和西雅图, 其中西雅图连续两年上升, 超过纽约进入前三。”胡润表示, “不同于‘最适合中国高净值人群投资移民的国家’, 这个原创排名是目前中国高净值人群最喜欢的移民和海外置业城市。”
在资产配置方面, 报告显示, 目前中国富豪平均海外金融投资额占平均财富的15%, 主要为了分散风险、子女教育和移民。
而在海外金融投资时, 中国富豪第一考虑因素是安全。而这也决定了中国富豪海外投资理念较为保守。在海外金融投资的方式上, 外汇存款的投资比例最高, 为31%, 其次是基金15%, 保险也有13%。开设海外公司、风投/股权投资等高风险的投资比例不高。
海外投资项目 篇10
1月29日, 走下飞机的王传远, 在机场大厅一边走, 一边向记者谈起公司在非洲的投资扩张计划。2014年, 中非棉业在非洲的投资增加了30%, 今年打算再增加投资10%。按照总投资6472万美元的计划, 公司在前期投资控股了马拉维棉花有限公司及莫桑比克棉花有限公司之后, 又投资建成了中非棉业赞比亚有限公司、中非棉业赞比亚种业有限公司以及中非棉业津巴布韦棉花有限公司。目前他们已经在非洲设有7个轧花厂、2个榨油厂、1个稀硫酸脱绒棉种加工厂, 年收购籽棉10万余吨, 涉及当地农户20余万户, 直接雇用当地员工3300余人, 利用土地达数十万公顷。
民企对外投资力度尚且如此, 在国际化市场“分羹大赛”中更少不了国有大企业的身影。海信作为中国较早实施国际化的企业, 董事长周厚健很早就给出了集团的战略命题, “海信发展的大头儿在海外”。2014年, 海信集团在海外实现26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还有更多的企业投身到对外投资的大潮当中。近两年中, 引人注目的对外投资案例不断出现:出资71亿美元, 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收购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投资2.2亿美元, 巨石集团在埃及设立玻璃纤维生产基地;投入3000万英镑, 山东永泰集团购得英国汽车部件制造商考普莱公司70%股权等等。普华永道1月27日发布的年度企业并购报告显示, 2014年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较2013年增长36%至272宗, 创历史新高。
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以往统计数据的看点一直是吸引外资的数额, 各地政府也一直以招商引资数字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准。而今, 中国不仅敞开国门欢迎海外投资, 也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的数字增幅变得同样耀眼。
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 2014年, 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5.5%;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5.6亿美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 这是我国双向投资首次接近平衡。中国作为资本输出大国, 正在全球市场重新布局。
加码对外投资
中非棉业最近几年一直在增加对非投资, 王传远说, 之所以选择在非洲不断扩张, 加大投资力度, 是看好了非洲市场刚刚起步, 百废待兴, 资源充足, 成本较低, 有很多发展机会和市场空间。而作为农业, 规模太小了不经济, 农业只有做大了才能体现出“大农业”的优势。底盘大了, 也才有抗风险能力。所以未来几年, 还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
中非棉业最新建成的津巴布韦工厂, 有GLENDALE和GWERU共2个轧花厂, 合计年产能力80000余吨, 雇用当地员工600余人, 约有7万多农户为公司提供服务。加上原来就有的设在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的公司, 目前在非洲已经总计有几十万公顷的种植面积。
王传远说, 津巴布韦工厂建成后, 他正在考虑向西非市场拓展。“其实这个想法早就有了, 只是因为近期埃博拉病毒在当地泛滥耽误了。”2015年, 王传远的计划是在非洲除了种植棉花, 还要调整一下种植结构, 增加一些经济作物和粮食品种的种植面积, 开棉花和粮食深加工工厂。“未来三年, 在非洲肯定会看准机会, 进一步扩大非洲市场。”
作为民营企业, 青岛瑞昌棉业近些年把眼光放在了投资非洲市场, 并取得了国家中非发展基金的支持。2009年, 由中非发展基金、青岛瑞昌棉业有限公司、青岛汇富纺织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 在香港注册成立了中非棉业发展有限公司, 以其作为母公司, 投资控股非洲多个国家的棉花项目, 在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津巴布韦、乍得、多哥和马里等地, 成立纺纱、织布等生产性工厂, 构建起了棉业发展的产业链。中非棉业公司种植的棉花大部分运回国内, 而棉籽则在当地榨油。
商务部数据显示, 2014年, 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 投资产业涉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等15大类, 除传统资源能源投资项目之外, 中国企业在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对外投资也日益活跃。
黑龙江省社科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马友君1月29日表示, 我国对外投资数额增长, 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已经有了这个实力, 走向世界, 不仅有了发展基础, 而且资金实力也相对雄厚。另一方面, 我国在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些瓶颈, 主要是结构调整的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向外拓展、重新布局, 实现转型升级。比如国内很多产业出现的产能过剩。原来是商品经济, 现在需要走资本运营路线了。
在马友君看来, 全国各地此前一直把招商引资放在首位, 作为政绩考核很重要的指标。眼下, 招商引资仍然重要, 但国家大力倡导“走出去”, 对外投资提到日程。总体上是吸引外资与加大对外投资同时推进。由于我国南北不平衡, 东西不平衡, 地方差异现实存在, 招商引资力度不尽相同。但总的说, 各地在招商引资上已经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和引资质量, 低端不环保的产业已经很少引进, 开始有选择的吸引外资, 更多引进优质资源, 这是这些年很重要的变化。
山东省商务厅网站数据显示, 2014年1月至12月, 山东省新备案 (核准) 境外企业 (机构) 524家, 中方投资62.9亿美元, 同比增长39.4%。据了解, 实际对外投资的同比增幅大约在14.6%。
山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1月29日表示, 国家对外投资的数据是中央企业和各省市加到一起的实际对外投资数据。其中, 中央企业大约能占比60%。总的趋势看, 对外投资步伐加快, 企业“走出去”积极性也很高。能够“走出去”的企业, 都是发展相对较好的企业。
业内提出的疑问是, 如果地方企业都“走出去”形成更多的对外投资, 那么是否会影响当地的税收, 地方政府是不是就没有动力去支持对外投资。上述负责人的解释是, 地方政府是支持“走出去”的。因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接下来就要做大, 就是要“走出去”, 或者向省外扩张。至于税收, 企业把蛋糕做大后, 也会反过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不能只看眼前。短期来看, 可能不会对税收、就业有很多拉动, 但眼光不能那么狭隘, 要有长远眼光。
风险控制
王传远说, “走出去”的风险的确很大, 在国外市场有很多未知的因素, 不是在国内发展所能体会的。正因为风险大, 很多人不敢“走出去”。近几年, 中非棉业一直向非洲市场投入资金, 但是收回投资的时间却不确定。农业的特点就是有些靠天吃饭的成分。“开发海外市场, 最大的难点还是资金, 还是希望得到国内更多的资金扶持。”
一直被海外市场风险困扰多年的海信终于找到了防范的路径。国际营销公司在风险控制管理上初现成效。去年年初他们曾公布过一个统计数据, 前四个月, 累计报损仅8.39万美元, 同比下降32%。
去年开始, 海信国际营销高层着力在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KPI体系设计、计划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取得了不错的推进效果。他们在应收账款管理上摒弃了以前靠“风险兜底”的做法, 开始使用“零超期”的概念, 在风险控制和销售增长出现矛盾时, 坚决选择风险控制。公司财务经管部门还制定了《客户信用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通过超期周报和下周到期预警的方式追踪和督促应收账款管理, 2013年全年报损应收账款控制在101万美元, 同比减少1579万美元。
亟需调整海外投资结构 篇11
随着亚洲货币地位的提升,我国通过有效配置,不仅要投资于美元、欧元,更应该投资于亚洲货币,形成一种美元、欧元、人民币的鼎足之势。
这种局面令人想起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刘备向诸葛亮请教汉末局势变幻的那段历史。当时,诸葛亮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刘备所处的环境:曹操占有“天时”,孙权占有“地利”,刘备则占有“人和”。
所以,诸葛亮说,刘备应“内修政理”,对外应“结好孙权”,争取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正是这著名的“隆中对”,不但帮助刘备取得了四川,雄踞一方,还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强敌曹操,终使魏、蜀、吴形成三国鼎足之势。也许,这在今日的金融和经济世界里仍有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局势是美国占有“天时”,欧洲占有“地利”,那么中国就应该做到“人和”,对内革新政治,发展经济,对外搞好国际关系,这样才能形成现代世界的三足鼎立之势。那么,中国要“人和”,要具有与欧、美分庭抗礼的实力,就自然应将其发展本位和重点放在亚洲,而这发展的本位也将决定中国必须将其投资重点放在亚洲。
我国可以考虑以其庞大的外汇储备建立以人民币或亚洲货币为主的亚洲基金,并将这笔基金主要投资在中国和亚洲其它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债券上。当然,要管理这样大规模的基金,必须注重债信评估和风险管理的研究。
著名国际金融机构高盛、摩根士丹利与瑞士银行在这方面就有很好的经验。我国可以向它们学习,让金融精英们一起合作,从各种角度对投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评估亚洲各国的债信度,决定对各国的投资比重。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未来中国也会出现一些类似于慕迪、标准普尔或惠誉国际的信用评级机构,能够进行独立、有效、公正的信用评级。
然后,我国还可以再拿出同样的数目,直接投资于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印尼、越南、泰国等国家的大型亚洲企业,或者用于收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企业,如能源,矿产资源等企业。
投资亚洲企业对我国来说绝对有益无害。因为许多亚洲的知名企业早已经吸取了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并且通过实践,取其精华,发展出了一套适用于亚洲的管理方式。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学到的。
我国应该吸取近代史中的教训。1865年至1895年间,面对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我国开始推行“洋务运动”改革,日本则开始进行“明治维新”改革。然而最终通过改革而独立富强的,却是日本,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日本能够善用管理经验。而那时虽然中国购买了大批军舰,表面上好象成为军事大国,但是却不能掌握管理经验,结果导致惨败,主权尽失。
所以,今天的中国应该将这4000亿人民币的起始投资,相当于中国8%的外汇储备,放在亚洲国家。按照这样的方式,再逐步调整外汇储备的投资比重。在脱钩初期,仍是以美元为主,但以后美元的比重可能会慢慢降低,欧元、亚洲货币和其它贵重金属的比重则会慢慢增加,这样不仅可以分散风险,同时还能让亚洲货币,特别是人民币,成为能够与美元、欧元平起平坐的国际货币。
长远来看,通过经济上的和平崛起,我国绝对能够媲美美国、日本在亚洲的经济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是以柔为主,刚柔并济的。我国要让亚洲其它国家看到,如何通过一篮子的货币政策,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以公平竞争为贸易、投资原则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本身的价格优势。
我国还要让亚洲看到,中国最终实行的具有公信度的浮动汇率,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能对其它国家起到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我国才能真正做到“人和”。
海外水泥项目工艺设计概论 篇12
1 项目前期阶段的工艺方案设计
国外水泥工程的招标书的形式、内容的深度与国内工程相比差别很大,要求更广泛、更详细、更明确、更具体。而我们投标文件大致要包括技术标书、管理标书、商务标书的内容。而编制技术标书,工艺专业包括方案设计图纸、技术表格和相关文字说明、技术偏差等。这一阶段,应着重弄清楚以下问题:
1.1 原燃料的情况
1)各种原燃材料的理化分析结果:水分、粒度、化学组成、易磨性试验、磨蚀性试验等等。比如,石灰石中SiO2的含量和磨蚀性试验结果,直接影响到破碎锤头的寿命甚至破碎方式的选择。它对立磨的选型规格也有较大的影响。
2)烧成系统使用的燃料情况,如是否添加石油焦、轮胎、垃圾等,这些因素将对烧成工艺和燃料制备工艺带来很大的影响。
1.2 子项划分
一般在招标文件中有明确划分,明确到某台具体工艺设备。有时划分与国内划分原则不一样。
1.3 编码系统
大部分海外业主对编码系统比较坚持,其主要原因是它实际上是一个资产管理代码系统。工程编码对国外水泥工程的实施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贯穿于工程的方方面面、前前后后。特别对跨国的大数量、多批量、多种类的设备、材料、加工型材、板材等的发运、装卸、存放、安装施工而言,作用尤为突出。
工程编码一般分级如下:工厂编码、工程项目编码、子项编码、设备编码(有时还加上设备名称缩写)、子设备编码。
对于每台设备而言,其编码都是唯一的。由于每个子项中编码是按工艺流程顺序编制的,一个编码的改变将导致后面的编码顺序号的整个改变,改变的范围包括流程图、设备表、图纸、定货单、合同、制造清单、发运等相关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编码一经确定,不能随意改变。
1.4 性能保证
性能保证指标主要有产量、质量、电耗、热耗、排放、噪音等指标。这些主要指标在招标书中都有明确的界定,而且都将在合同正式文本中作为重要条款列入,如果达不到要求,将面临高额罚金。在这几个指标中要着重注意排放、噪音这2个指标,因为这2个指标在我国企业内重视程度实际上不如其他指标,但对国外工程都是关键性指标,一旦达不到要求,再在现场处理达标非常困难。
1.5 设备选型
涉外工程招标中对每种每类设备的配置一般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如:轴承品牌、设备振幅、寿命、材质、冷却方式、密封方式、设备制造厂家的选取等。不同的配置对设备的选型、价格、供货期影响很大。
1.6 主工艺方案
投标阶段主工艺方案一是要体现各子项相对位置、连接方式、主机外形等。二是工艺设备的具体布置原则、要求和规定。这在招标、投标、合同签订过程中容易被忽视,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对设计和工期影响也很大,主要有:
1)皮带运输机:允许角度、下料位置、起弧半径、起弧点与下料点点最小距离、皮带层数、带速限制、密封要求和防冲击要求等。
2)空气斜槽:允许角度、物料密度、充气量的计算方法、漏风系数的选取等。
3)维修巡检方式:有些需要布置各种检修设备,如吊车、葫芦、挂钩等。
4)非标设计:如风管风速取值原则、布置角度限制、粉尘堆积程度、主要风管载荷计算方法、溜子角度、板材厚度和耐磨要求等。这些对工艺布置、厂房尺寸都有较大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工程造价。
1.7 投标期间标书编制时的注意事项
1)按照招标书中的要求进行方案图纸设计,不能照搬同规模项目的子项布置,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时间来不及,一定要选择一二个代表性子项严格按照招标书中的要求进行布置, 以便发现问题,全面掌握情况。
2)如果按照招标书中要求进行方案图纸设计时,发现无法满足布置全部要求或布置明显不合理甚至无法布置时,要作简图直观表示,以备作技术谈判时使用。
3)再根据相关设计规范要求和实际经验灵活调整布置图以供与业主进行讨论。在和业主洽谈确定合同技术条款时,要非常具体细致、全面,对招标书中的技术条款中不合理或矛盾或偏差之处,应作充分的澄清和讨论,这对后面的施工图的设计、图纸的确认、工期的保证相当重要,在这方面有很多经验教训。因为合同一旦正式生效后,就必须严格执行,再更改相关要求就非常困难了,必须有充足的理由和较长的时间才能确定,这对工期影响很大。例如,在进行欧洲某个3 300 t/d项目时,招标书中有一条规定: 向上倾斜的风管角度不能小于70°,向下倾斜的风管角度不能小于45°;还有一条规定:下落到皮带机上物料必须落在水平段上,每个落料点必须有3个收尘点,即前后两点和溜槽(管)上一点;由于事先没有进行充分技术论证和初步布置设计,在合同中几乎全部将招标书中的技术条款作为正式合同内容;在进行设计时,发现如果按此要求设计,有些厂房高度将大为增加,很多小型除尘器布置困难甚至无法布置,许多皮带廊道要加长,整个工程费用的增加将达到惊人数字;最后,只好准备了多套布置方案,和外方反复协商并经多次修改后才能确定,而且每处与合同不一致的地方都只能作为例外来处理,其它仍按合同执行,设计工作量随之大为增加;由于工期由总承包方负责,时间很紧,设计阶段安排的时间有限,而外方有充裕的时间,往往形成一方心急如焚而另一方不紧不慢的局面,制图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低级错误频频发生。
2 项目合同执行阶段的工艺设计
合同正式生效后,经过工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大的阶段。工艺布置图是工艺设计的核心,海外业主特别是像lafarge、Holcim对工艺布置图的要求较高,图上要求表达的信息较多。
2.1 投标交底
如果设计人员没有参与前段投标工作,则投标技术人员必须进行合同技术交底,对项目概况、水文地理、性能保证、一般技术要求、特殊技术要求、图形表达方式、业主的偏好、习惯等进行详细介绍。
2.2 合同研读
由于涉外合同书都是外文版,专用术语非常多,要正确全面理解比较费时,有必要作出相关技术摘要,以节约时间。对合同的全面理解。无论是合同条款、技术要求还是设计规范等,各个专业人员都有必要花时间仔细研读和掌握。合同执行期间,海外业主大多是本着合同第一、顺序优先的原则来处理技术细节的。如果我们理解不到位,哪怕我们在解释合同中流程图设备表如何描述乃至当初报价如何,外方总能找到一个优先条款来否决掉我们的解释。所以,让各个参加的专业设计人员尽早地投入到项目设计中去是十分必要。尽可能地能在中标通知后或合同签定前半个月就开始熟悉合同和项目。
2.3 制定制图标准
由于业主要求不同,制图格式和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
2.4 工艺施工图设计流程
工艺施工图设计流程一般如图1所示。
2.5 工艺施工图设计、外方的审核和批准
工艺施工图设计、外方的审核和批准是整个工艺设计中关键、复杂和占用时间比较长的阶段,为达到设计的质量目标,要注意:
2.5.1 文件资料方面
1)需要提供的设计标准、规范、技术说明等技术文本的有效性。
2)需要外方确认的设备图纸的准确性、完整性(如配置、材质寿命、技术数据和相关计算书等)。
3)完善各种图纸、信息资料(特别是与外方交流的信息资料)的归档、整理工作,防止混乱、遗漏。涉外工程的信息交流量是非常大的,要有强大的信息平台支撑才能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
2.5.2 图纸表达方面
除常规要求外,还要满足:
1)在工艺图中要详细地绘制出每个操作平台和栏杆、人行过道、爬梯、楼梯、人孔、检查孔、吊孔、地坑等的外形图并标明其定位尺寸,大小尺寸和相关标高。
2)设备、管道、检修方案、安全措施和通道、人性化要求等等,都要有体现。
3)要对采用国外的建筑材料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如砖、型材的尺寸、强度、单位重量等必须作详细准确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设计建筑结构图和进行相关计算。如果用材量偏差超过合同要求,还需专门书面说明。
2.5.3 业主或咨询公司的审核和批准
1)业主或咨询公司的审核意见有3类:一类是源于合同的意见;一类是合理但不属于合同要求的意见,最后一类则是审核者个人的意见。这些都必须认真对待。
2)除按合同要求及时提供图纸资料供审核和批准外,还要及时了解业主方的工作制度;由于确认时间的长短是按工作日来计算的,国外的休假一般又较多,有的时间还很长;由于工程工期完全由承包方来保证,不及时审核和确认,下一步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如果由于工程工期的限制来不及批准确认被迫进行,往往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如施工图的修改,加工图的变更,已加工材料的重新加工甚至报废,设备技术参数的变更从而导致延期交货或甚至重新订货等等。因此审核和批准工作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疏忽大意。
3)必要时,必须明确规定中外双方的技术审核会议的时间、频次和目标。对确认的时间长短、各阶段确认的具体范围和相关责任作出极为明确的说明。因为确认过程一般采用电子邮件形式,再加语言交流的不便,往往确认过程很长,很繁琐;另外,由于各国的设计运作方式的不同,从而导致业主确认工作多次反复,迟迟不能落实的情况时有发生。设计工作量和设计时间将大为增加,容易影响声誉和工期。
4)工艺施工图一旦通过批准并发布现场后,应尽量杜绝设计变更。如果有,对变更的方式,一些著名的水泥公司不赞成用国内的变更单等文字说明的方式,也必须以部分图纸升版、提交审核、批准、发布的方式再次进行。
5)有时,也有业主提出变更或双方共同商定变更,比如增加设备,改变工艺方案。我们会同时提出商务变更,双方的确认周期很缓慢。设计伴随着一些和外方间的变更确认,而每次变更一个来回要花较长时间。如何处理由于变更以及变更确认带来的进度问题,是先行设计还是设计暂停,是要面对的问题。
3 结 语
海外水泥项目的水泥工艺设计,个人体会是比国内工程工艺设计要求要严格,必须注意4点:投标阶段方案设计;合同工艺技术条款的理解;工艺布置图的表达深度;业主或咨询公司的审核和批准。
摘要:笔者通过总结其国外总承包水泥工程的工艺设计经验,介绍了海外水泥项目工艺设计的特点,说明了项目前期和合同执行期间工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水泥工艺设计,项目前期,合同执行阶段,外方审核和批准
参考文献
[1]沈威.水泥工艺学[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王君伟.水泥生产工艺计算手册[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