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应对

2024-11-28

媒介应对(精选8篇)

媒介应对 篇1

伴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并在现实中进行了多种自觉的尝试。虽然目前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构架尚未形成, 但由它所带来的诸多媒介生产方式的变革已悄然展开, 并且, 不同类型的媒介还会借助新的介质而呈现出进一步的融合态势。

媒介融合的现实意义

媒介融合, 又被称为媒体融合, 简单地说, 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媒体形态所呈现出的一种全新的变化。对于这种变化,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莱恩·布鲁克斯教授在2006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学术讲座中解释说, “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 其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 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 (1)

这一设想最初是源于传统媒体在面对新兴媒体时的竞争压力。比如报纸受到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影响, 其市场不断被侵占, 出现了发行量下降、广告收益滑坡的现象, 在这种形势下, 传统媒体势必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 在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的前提下, 与新兴媒体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合作、融合, 从而更好地占有媒介市场。例如, 1992年美国的《圣何塞信史新闻报》就创办了全球第一份电子网络版报纸, 中国的《杭州日报》也在1993年成为国内第一份拥有网络版的报纸, 这些都是传统媒体自觉融合网络媒体的最早尝试。而开办于2002年3月的北京“千龙网”, 则首次以产业的形式实现了电视、报纸、广播和网络的融合, 随后上海九家单位联合成立的“东方网”、广东报业集团与广播电视、出版单位联合打造的“南方网”, 都成功地实现了跨媒介的融合。

如果这些还只是媒介融合的浅层次尝试, 那么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坦帕新闻中心则是媒介融合的典型案例。它是由《坦帕论坛报》、坦帕电视8频道和www.TBO.com新闻网站组成, 这三家媒体同属于Media General公司, 在同一写字楼同一平台上办公, 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 但实行资源共享。 (2) 它设有一个“多媒体新闻总编室”, 统管三类媒介的新闻报道, 这样同一新闻信息就可能通过不同的形式, 被包装成适合不同媒体的产品, 从而使三种新闻媒介在新闻采编方面实现了联动。

从目前全球范围内媒介融合的实例来看, 它具有明显的存在优势。各种大众媒介从独立经营转向联合运作, 这样在新闻信息的采集发布上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新闻生产成本, 减少人力、资金和设备的重复投入。并且, 各种媒体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也能凸显自身的特点, 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 生产出个性化的新闻产品, 从而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同时, 各媒体间的强势联合又会牢牢占据市场, 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正如莱恩·布鲁克斯教授所指出的:“媒介融合”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3)

媒介融合的限制因素

政策限制。由于我国目前的政策体制, 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有新闻采访报道权, 特别是在进行跨地区、跨媒体的新闻采访时, 除了少数中央级媒体外, 多数媒体仍然要受到诸多政策的限制。绝大多数的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报道权, 同时也不允许兴办电视台、报纸杂志;而报纸虽然有采访报道权, 但却不允许办电视台和广播台。在这种情况下, 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多媒体平台往往搭建不起来, 至多成为报纸加网络或电视加网络的简单模式, 这就抑制了我国新闻媒介融合向纵深化和多样化的尝试和发展。

管理模式简单, 融合深度不够。就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了媒介融合的媒体组织来看, 多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媒介融合的基本框架, 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基本上还是停留在各自为政的层面上, 如央视与央视国际网站、人民日报与人民网等媒体, 类似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新闻中心这样的融合媒体在我国尚未出现。

人才匮乏。媒介融合需要的是能够进行跨媒体新闻采写的“多面手”, 在作同一个报道时, 他们既要为报纸提供文字报道, 又要为广播电视提供音响报道、音像报道, 还要为网站提供网络报道。而目前能够胜任这种多媒体报道工作的全能型新闻人才还极其匮乏, 新闻院校也往往停留在单一类型新闻人才的培养上,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或在读的新闻专业的学生进行多方面培训。

公众素养有待提高。媒介融合使得新闻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大众媒介垄断新闻传播的时代, 政府机构、社会团体是新闻信息的主要提供者, 新闻信息的采集与发布也主要依靠职业新闻工作者。而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 尤其是新兴媒体的不断介入, 使得普通公民可以借助手机、博客、播客等手段自由发布新闻, 例如在东南亚海啸和伦敦地铁爆炸事件中, 第一时间发出的现场新闻报道都是出自普通公民而非职业新闻记者。这表明新闻传播的主体正由职业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而转变为职业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分享, 原来单一的传受关系也将随着这种公共交流平台的建立而改变。因此, 对参与新闻传播的公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是要能熟练掌握新兴媒体技术, 提高对新闻信息的识别和采集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良好的法律观念和道德意识,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倡导规范的社会伦理道德, 从而营造出更好的媒介环境。这将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媒介融合的必由之路

打破政策限制和行业壁垒。推进媒介融合, 做大做强我国的媒介集团, 必须加快推进我国新闻管理体制的改革。首先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向新媒介授予新闻采访报道权, 扩大新媒体在我国新闻采制和传播中的主动性和话语权, 使其具备传统媒体的部分特点, 并将其与自身的优势结合起来, 逐步向集团化、融合化的媒介组织发展。其次是要逐步打破现有新闻体制区域限制和行业限制, 推动现有传媒组织跨地区、跨行业的整合, 特别是要鼓励传统传媒向多媒体经营, 因为只有在多媒体的经营过程中才能使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得到复合性使用, 才能使传统媒体的品牌产生更大效益, (4) 从而打造一批具备一定示范作用的媒介集团。

强化媒介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 促进资源整合。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内部的体制与管理也提出了挑战。传统新闻业务以单一媒介形态为基础, 它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也相对有限, 如报纸新闻以文字和图片传播为主, 电视新闻以图像和声音传播为主, 在此基础上, 各媒体形成了自己的组织结构和新闻采编流程。而媒介融合就是要打破这种限制, 在跨媒介介质的平台上整合不同媒介的新闻, 从而产生出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生产流程。新闻信息的采编不再是一报一台各行其事, 而将变成一种跨媒介的团队合作。在这一背景下, 新闻报道小组不再是单纯的报纸记者或电视记者, 而是为媒介集团中所有媒体采集新闻的专业记者团队。新闻报道也将以网络、电视、文字等多种形式, 依据不同媒介在时效性和受众互动方面的优势以不同的时间和形式发布, 从而全面反映新闻事件全貌, 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这也使得新闻采集的独立性大大增强了, 很难严格区分某一次新闻报道是从属于某一个单一媒体的, 而是从新闻传播效果最优化的角度, 运用尽可能多的技术手段来完成新闻的制作和发布。这也就是说, 新闻采集是一次性完成, 新闻的加工方式与发布渠道却是多元化的, 新闻信息资源由此得到了全方位的深度开发, 新闻产品链由此形成。 (5)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促动媒介融合的分工重组。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新闻体制很难在短期内产生类似于美国坦帕新闻中心这样的融合媒体, 即便将来产生也只能是少数巨头式的多媒体集团。现有媒体仍要立足于自身的既有传统和优势,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 与不同媒介进行分工合作, 尤其是要通过利益的合理分配促进分工的专业化, 使各个媒体包括单一媒体在这种大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正如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向全国39家党报集团发出的倡议:组建全国报业内容联盟, 共同制定向网络媒体提供新闻内容的定价规范, 合理利用价格杠杆, 提高网络转载的门槛, 捍卫自己的知识产权, 让新闻内容回归自己的价值。 (6) 由此可见,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将是媒介融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解放日报的呼吁既使我们看到了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的重要性, 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现有的分配机制是不尽合理的, 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

加快“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媒介融合对职业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跨媒介的新闻工作能力, 能够同时为报纸撰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这类人才的培养通常有两个渠道, 其一是对现有新闻工作者进行再培训, 如对文字记者进行摄像技术的培训, 让报纸编辑学习一些音频视频编辑技术等;其二是对目前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进行相应改革, 多借鉴国外一些优秀新闻院校课程设置的经验, 让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就得到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 从而成长为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而对于一些专家所提到的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则必须在媒介融合的实践过程中自觉地锻炼产生。

参考文献

[1][3]《聚焦媒介融合和公共新闻——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Brian Brooks教授系列讲座》, 《国际新闻界》, 2006 (5) 。

[2][4]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介融合的三个层次》, 《国际新闻界》, 2006 (7) 。

[5]蔡雯:《试论“融合新闻”的特点与运作》, 《新闻战线》, 2007 (1) 。

[6]肖景辉:《报业巨头羊城“论剑”》, 《传媒》, 2006 (3) 。

媒介应对 篇2

[关键词]图书出版媒介融合创新

[中图分类号]G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4-0056-04

1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图书出版面临严峻新挑战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意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地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把音频、视频、印刷等各种原来分开的媒体融合起来,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媒介融合趋势的形成,主要基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与壁垒逐渐消融,多种媒体形态共生共存、相互交融,传媒产业进入媒介融合时代。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上升到“文化联盟”的高度,将其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强调各种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此后,学界进一步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任何人’在‘任何地点’和‘任何时候’获取‘任何想要的东西’,这是所有媒介在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终极目标,由此带来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统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的交融,形成了融合化的‘大媒介’产业形态”。

对于中国而言,媒介融合不是一个遥远的理论话题,而已然成为一种活生生的现实。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增长率为28.9%。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创新”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的蓬勃发展,传统媒体不断整合新的技术,新旧媒体相互融合,已成为媒体在可预见的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不同的语境影响不同的产业。与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相比,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霸主——图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与挑战。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统计,我国的国民图书阅读率已从1999年的60.4%下降到2009年的50.1%。相反,截至2009年底,中国数字出版总产值达到799.4亿元,比2008年增长50.6%,总产值首次超过传统书报刊出版物总值。从当前出版业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正处于传统出版与数字化出版相互结合、相互交叉和相互促进的转型期。

作为一种新业态,数字出版所表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产业潜力不容忽视。传统出版业如何依靠数字化信息和数据占领未来市场、谋求新盈利和发展模式,成为摆在图书出版社面前的重大问题。一方面,图书出版单位总体规模相对较小,而在未来的竞争中,经济实力将决定企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互联网发展赋予“内容为王”概念以新的含义,但几乎所有的图书出版社在图书资源数字化整合集成过程中,扮演的只是电子图书出版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全国电子图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掌握在少数几家非传统出版单位的电子图书出版商手中。这一点也使得传统图书出版社在未来的市场控制力上占弱势。同时,在数字平台上,传统的出版企业也已经失去占据网络平台品牌的先机。因此,在进人数字化时代后,传统图书出版必须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新要求,寻求“突围”的有效途径。

2传统图书出版应对媒介融合趋势存在的弱势分析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各种传播渠道向受众传递着的大量信息、资源。新媒体的出现使文化产品的传播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以卫星、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传播手段,电脑、手机、PDA等为终端的新媒体风起云涌。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媒介与社会间的互动更加频繁。纸质出版、影视生产及与其他大众传媒的相互渗透,构成了我们今天所处的媒介活动和媒介融合的时代。不同形态媒体间的互换性和互联性日益加强,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超级信息库。如何整合各种传播渠道,使这些信息资源更好地被传播和接受,向编辑工作者提出了新挑战,成了我们要面对的新问题。在当今这个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纸张不再是唯一的出版内容承载媒介,读者有了多种获取内容的方式。我们应从全球传媒巨头贝塔斯曼无奈退出中国事件中引起一些思考。那就是在数字化时代重新调整经营模式,在新的产业生态环境下实现成功转型,是传统出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库存图书累计总价值至少有500亿--600亿元人民币,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图书市场一年的销售收入。究其原因,固然有书价太高的因素,但选题缺乏创新,内容陈旧,才是造成库存积压的真正根源。由此可见,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传统图书出版的弱势已凸显无疑。综合起来,从与电子媒介竞争的角度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转企改制后的出版社,对内容资源掌控仍明显不足。

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的整体完成,机制创新提上议事日程。总体上看,在出版理念、出版管理、出版人才培养模式、出版经营手段等方面亟待创新。具体到核心竞争力上,对内容资源掌控不足。

与西方出版相比,国内出版社对内容的掌控能力远远不够。一方面是内容资源不够多。国内出版社规模较小,积累下来的内容资源较少,而且许多内容资源并未得到作者的数字授权。一些出版社在清理内容资源时发现,拥有自有版权以及获得数字代理权的作品少得可怜。另一方面内容资源不够强。一些老牌出版社虽然掌握了大量内容资源,但有开发价值的很少。知名作家一般将数字版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外畅销书需要重新授权。其次是内容资源管理不规范。大部分作品没有取得数字版权的授权,部分拥有授权的作品也多已到期,而未能及时补签相关协议。一些与民营策划机构合作的图书,其数字版权的归属模糊,由此导致重复授权等现象。既无海量的内容,又无排他性、独占性的资源,在与数字图书运营商谈判时缺乏足够的筹码,自然处于劣势。

第二,严重依赖教材教辅,产品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脆弱,在媒介融合中无法体现出优势。

教材教辅出版长期以来是我国出版产业规模的“顶梁柱”,教材教辅出版收入占到出版业务收入的70%以上。大众出版与专业出版二者合一,只有20%左右的市场份额。这种状况在目前上市的出版企业

表现得更为突出。所谓依赖教材教辅,主要还是依赖政策,靠行政与垄断吃饭。然而教育出版的最大风险,恰恰在于政策的变动。事实上,经济发展带来教育发展,进而促进教育政策的变化,这是一个常态。如果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经营手段、收入结构单一,就谈不上任何抗风险能力。目前对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发放教材、政府统一采购,已由部分省市试点到了全国推广阶段,而且中小学教材在推行循环使用。教材的统一采购、免费发放,大大压缩了教材出版的利润空间。教材循环,使得供应周期延长,也会减少教材的销售规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的运作手段会越来越透明、规范,因而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这种基本趋势对以教材教辅为利润中心的出版企业来说,是高悬在脖子上的一把利剑。在以市场竞争为核心的媒介融合时代,教材教辅明显不具备优势。

第三,对数字出版热情与创新意识不足,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产业转型困难重重。

在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的冲击下,传统图书出版业遭遇发展瓶颈,而以内容服务为主的新兴数字出版产业将会是主要发展趋势。但从目前来看,很多图书出版单位创新意识不强,对数字出版等新型业态热情不高,在数字化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对未来变化总是抱着怀疑和观望的态度,甚至将内容资源当成盾牌,来阻挡整个产业发展Ⅲ。一部分出版社虽然意识到数字图书未来发展趋势,并以开放的心态与技术商展开合作,创办网站,成立数字出版部、信息中心等机构,但很少从全局性战略高度来实施内容构建和市场布局。以笔者所在的江西省为例,目前已有中文天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教育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江西科技出版社、红星电子音像出版社等9家网络出版单位,且在经营中略有盈利;今年拟在此基础上再申请成立3—5家互联网出版机构。

即使从已经开始的数字出版来看,目前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并不顺畅,缺乏有效的商业模式。一些出版社缺乏先进的技术制作手段,很难依靠自身力量发展数字出版,而基本成为网络运营商的配角。如何实现内容与技术的嫁接、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出版单位盈利模式仍是以图书的出版、发行为主,数字出版规模小、收入低。

3传统图书出版突围的思路与对策:以内容为中心打造核心竞争力

媒介融合的表面结果是产品形态的变化,即多媒体产品的大面积兴起。应用最新的技术手段,高效传播信息与知识,是媒介融合的精华所在。媒体的边缘正在逐渐消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走向融合,单一媒体所能获得的受众市场越来越小。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媒介融合时代,优质内容仍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数字出版兴起初期,其强大的攻势让人们对于传统出版的发展信心骤降。然而之后的出版业发展状况表明,传统出版并未在激烈的角逐中出局。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时代不会致使传统出版走向穷途末路,反而应成为传统出版发展的契机。“传统出版有内容资源优势,拥有出版物内容及其版权或专有出版权,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加工和优化,针对互联网、手机等不同媒体的特点,推出一系列数字出版物”。201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公布《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出政发[2010]7号),提出加快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指标。可以预见,网络和数字出版与传统图书出版联姻的时代已经到来,出版社只有主动应对,不断创新,才能够顺利实现未来传统图书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完美融合。

第一,明确自身定位,不断从内容、机制和出版流程上进行创新。

学界研究媒介融合时,强调融合的前提是传媒体制的创新,但从操作层面来看,业界认为,推进媒介融合的重要因素是内部管理机制或者说运作机制的创新。传统出版业的环节包括出版策划、编辑、出版印刷、物流等过程。面对数字化的强大攻势,传统图书出版应在充分了解大众群体的消费倾向前提下,明确自身定位,制订合理图书出版计划和出版内容。目前,国内很多出版社已开展电子图书出版业务,从ERP管理到内容管理,从实施出版的过程到现在传承以数据库为主的主要产品形式的出版单位。在出版的整个流程中,进行机制创新,是传统出版业应对媒介融合的首要系统工程。

第二,着力打造图书品牌,努力培养自己的研发能力,坚持对图书资源的自主开发。

我国的出版社根据出版管理的要求都有自己的专业分工。这种分工尽管是通过行政手段来形成的,但另一方面无形中为出版社铸造自己的品牌创造了外在条件。只有拥有研发能力和品牌的转换力,才有真正的内容优势。如外研社在外语图书的出版上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工具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而商务印书馆本来分工是比较宽泛的,但他们在工具书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从江西省的情况来看,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经营少儿图书出版方面已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已有了“皮皮鲁总动员”“彩乌鸦中文原创”等品牌。应该把自己的品牌战略定位于自己的专业分工基础之上,加大品牌建设。

第三,切实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数字出版模式和途径。

目前许多出版单位纷纷致力于数字出版发展,并且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数字产品不论在制作方面还是营销方面,跟传统出版存在巨大的差异。观念、产业链与商业模式、数字版权、数字内容监管、标准化、阅读方式等问题以及技术壁垒,是制约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产业转型的关键因素忉。寻求一套合理完善的数字出版模式和途径,是推动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化转型的当务之急。

第四,将外部技术与出版社自身的内容、特点紧密结合起来,走特色之路,实现技术与内容的无缝对接。

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实质上就是网络和数字技术与传统出版的交集。随着出版产业与数字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加速融合,出版业以传统出版为主、数字出版为辅的发展阶段已告一段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并重发展的格局将逐步形成,出版产业发展方式将发生根本转变。新闻出版总署也正在研究对参与数字出版与数字传播的企业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在资质授权上给予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出版资质,给予民营数字技术企业数字传播、数字化加工资质,使掌握新技术的民营企业参与到传统出版单位的数字化经营中来。

第五,逐步培养和建立一支具有学科专业又能熟练运用数字技术的双栖专业编辑队伍。

在媒介融合时代,编辑的转型与定位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面对媒介融合的时代趋势,我们应该树立起“大编辑”的理念。“大编辑”是指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在文化发展、数字技术和社会分工三种力量作用之下,在信息获取、处理与传播方式、资源占用与使用方式等面临巨大变迁的情势中,媒体在编辑理念、编辑方式、编辑手段等方面进行全面革新,以创造更大信息价值、提升媒体竞争力、提高媒体对于时代发展的适应性能的新的编辑思想与

行为模式。大编辑理念,要求编辑工作者用符合时代发展的视野、强大的信息捕捉和搜集能力以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和传播。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新媒体时代呼唤“新编辑”,今天的编辑职业范围日益扩大,肩负着各种传媒载体传播内容的创新、策划、选择、加工和制作,已成为传播领域的核心环节和关键岗位。未来的数字出版可能是无纸化的出版。然而编辑功能从审校工作中解放后,并不意昧着对编辑素质要求降低,而是对编辑的版式设计、媒体编辑工具使用以及网络技术等多方面提出了综合性要求。编辑在组织出版电子图书的同时,应该关注读者电子阅读器终端的格式、显示器的通用尺寸,了解读者电子图书的阅读习惯以及何种编排模式的阅读效果最佳等。但我国目前大多数出版单位原有的编辑人员知识结构已无法适应多媒体时代出版发展的要求;更令人担忧的是,时至今日,有些领导者对媒体知识和技术储备不足,无法从战略高度认识到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华丽转身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编辑人员必须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学习力,勇于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新型编辑。

第六,增强数字出版读物的策划力度。

辅助编辑软件工具的出现,促使编辑工作由注重词句用法和文理通顺,转移到对内容的关注上。编辑人员在策划纸质出版物时,应同时考虑其多媒体多元化的开发利用,实现电子出版与纸质图书的资源互补,是电子出版的最佳出路。世界出版巨头亚马逊公司清晰地认识到,“让纸质书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是不可能的,数字出版需要的是纸质书所缺乏的功能”。编辑只有在稿件内容上有更多的创造性劳动,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有价值。内容已成为出版业手中最后的一张王牌,高举“内容为王”大旗,改变原有的编辑工作流程,将编辑工作的重心由对内容的选择加工转移到对选题的策划与开发上来。因为无论何种新媒介都不过是内容的载体和传播的渠道,都离不开其承载的内容。传统图书编辑需要提高自己的策划层次,以增强数字出版读物的策划力度。编辑在策划过程中既要注意与传统出版相结合,又要注意与手机运营商、网络服务商等数字媒体终端相结合,才能更快地取得成效。

第七,努力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特点,营造一个适应国情的网络出版和数字出版的良好环境。

网络出版和数字出版无疑将成为中国出版业转型的必由之路。为此,笔者觉得,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一是从政府管理部门到出版从业人员都要有更加开阔的胸怀,以更为开放的视野面对新技术挑战,为以数字为代表的转型的出版业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只有积极地参与才能赢得发展,逃避和拒绝只能使自己更加落后。二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快相关法律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建立数字出版权保护体系。网络出版和数字出版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如何更好地保护数字出版的知识产权,防范和打击各种侵权盗版行为,建立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法律法规体系,都需要我们投入更大的精力。

注释

[1]转引自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J].东南传播,2008(6).

[2]出版业迎来战略机遇期[N].中华工商时报,2010-01-05.

[3]林咏晴.数字出版时代逼近传统媒体面临信息化挑战[J].通信信息报,2010(4).

[4]杨文轩.传统图书出版商的困境[N].出版商务周报,2010-09-12.

[5]梁春芳,蒋丽平.优质内容是媒介融合时代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编辑,2009(6).

[6]数字出版异军突起传统出版积极应对[N].中国文化报,2010-08-12.

[7]谢寿光.传统图书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J].中国出版,2007(7).

[8]桂晓风.让编辑工作在民族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功能[J].中国编辑,2010(4).

[9]梁春芳.编辑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文化责任[M]编辑文化论.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

[10]韩尔立,赵玉山.传统图书编辑如何适应数字出版[J].出版参考,2010(3).

“媒介审判”的影响及应对 篇3

随着媒介越来越多样化, 活跃化的发展, 媒体在社会中承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这不仅表现在传播信息方面, 也表现在媒体通过自身的话语权力对不良的社会现象或公共机构不当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舆论监督。在这功能的帮助下, 我们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和进步。但是, 随之也出现了一种令人堪忧的现象, 过度的监督形成了“媒介审判”这一现象。这一现象有可能会对司法审判造成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 大多数学者从社会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媒介审判这一现象, 对于从媒体的角度应如何应对这种现象的研究还比较少, 这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2 研究内容

2.1 媒介审判的定义

2009年7月20日, 富二代胡斌飙车案一审终结。本次事件极大的显示了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力, 甚至有人提出了“媒介审判”这个概念。那究竟什么是媒介审判呢?[1]

“媒介审判” (trial by media) 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 “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 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 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 有悖于法治精神。我国学者魏永征认为,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 抢先对涉案人员做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2]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上个世纪中叶的美国的“谢帕德”案件。1954年美国的外科医生被指控谋杀了自己的妻子, 由于当时没有任何线索, 案件无法展开, 但是民众和媒体理所当然的认为是谢帕德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于是媒体就开始炒作, 大肆报道, 法院也就将其定罪。自那之后谢帕德医生每年上诉, 在经过了12年后, 终于洗清冤屈, 获得清白。媒介审判作为一种有违司法程序的提前定罪, 通过暗示的话语等往往可能给民众带来媒体自身的想法, 而有时这种想法有可能是违背事实的, 却给受众造成了“先入为主”的效果, 这时媒体也就造成了事实的混乱, 失去了该有的责任, 甚至左右了司法的公正。正如以上的例子一样, 媒体拥有着强大的话语权, 因此媒体要重视自己话语的力量, 切勿失去自己的判断力。

2.2 媒介审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 媒体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从受众方面来说, 不管哪一个阶层的人或者是哪一个年龄层面的人, 都主要依靠媒体去接受大部分的消息, 能与事实真正面对面的人少之又少。我们都是通过媒介来接受信息, 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我们来假设一下, 假如媒体先进行了预先性的报道, 在司法没定论之前媒体就运用了自身强大的影响力造成了舆论压力, 法官作为案件的裁定者, 又不得不顾及社会公众的言论, 即使是只需判个10年的罪行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增加惩处的力度, 否则没法给社会公众一个交代。这样看来, 审判的结果就会对嫌疑人不公平, 有违司法的公正性。其实这是非常可怕的, 当舆论和司法交锋时, 一旦掌握不好, 就会有损司法的公正严明, 给社会造成消极的影响。对当事人的权利同样也是一种侵犯。

2.3 媒体应该如何避免媒介审判的出现

1) 媒体用语要恰当。媒体在使用言语时, 要避免出现暗示性的话语。例如, 在复旦投毒案中, 上海警方通告中写道:“经警方初步查明, 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 心存不满, 经事先预谋, 3月31日中午, 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 注入饮水机槽。”[3]这些都是检方对当前案件向外界公布的侦查结果, 只是初步事实, 并未形成最终的定论, 有可能嫌疑人做出翻供等举措, 但媒体却对此事件做出了定性。例如《复旦学生为何毒杀网友》, 这样的用语有了暗示性的作用, 直接确定了嫌疑人的罪行, 虽说后来经过调查确定了嫌疑人的罪行, 但媒体的推波助澜有可能激起公众的民愤, 从而左右了司法的判断, 因此媒体在用语时应多加注意, 注意语言的严谨性。

2) 媒体要把握好自己的定位, 防止越权行为的发生。媒体在其发展中, 起着舆论监督的功能, 但舆论监督并不等于媒介审判。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 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 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4]这种权利对于社会的发展是起积极作用的。而在媒介审判中, 媒体间接的参与到了司法审判中, 成为影响司法判断的阻碍力, 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说, 舆论监督不等于媒介审判。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 应该把握好自己的角色, 自己的定位, 防止越权行为的出现。

3) 媒体要注重报道的专业性。防止过度的披露报道, 对未能核实的报道坚决不报道。就复旦大学投毒案来说, 在司法未做最后定性之前, 媒体对于投毒的原因猜测不穷, 从妒杀到情杀再到误杀, 版本也日新月异, 复旦也出来呼吁了媒体, 不要报道不存在的事实。因此媒体应加强专业性, 而不是为了炒作而就失去判断力。

3 研究结论

媒体在发展中, 被受众赋予的话语力量, 使得媒体即使是在不同制度的国家都受到了重视。在我们国家, 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更应该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 认识到媒体应该为人民幸福和社会安稳公正公平和谐服务。因此, 笔者认为, 像“媒介审判”这样有损国家司法制度的行为, 应该被抵制, 过度的舆论监督是不可取的。媒体应该把握好“度”的原则, 运用好自身的传播力量, 不要越权, 在自己应有的范围内做出更加真实公正的报道。也希望我们国家的媒体发展的越来越好。

摘要: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 媒体在社会中承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媒体在进行社会监督的同时, 也出现了过度监督的现象。甚至在这几年有人提出了“媒介审判”这个概念。从1954年典型的美国“谢帕德案”到1997年的张金柱案到2000年的刘涌案, 再到近两年的药家鑫案、李天一案和复旦大学投毒案, 媒介审判这个词变得越来越热, 也值得我们越来越重视。究竟什么是媒介审判?媒介审判是好是坏?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又该如何发展呢?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媒介审判,媒体发展,司法审判,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1]金程芳.中国式“媒介审判”现象分析[D].浙江:浙江传媒学院, 2010.

[2]选自百度百科http://baike.so.com/doc/457633.html.

[3]王辰瑶.叙述的陷阱——以复旦投毒案的两篇报道为例.[EB/OL].http://media.sohu.com/20130613/n378704858.shtml, 2013.

媒介应对 篇4

1. 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也就是之前我们所说的“媒体融合”, 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数字技术和网络化的普及之后, 媒介融合以满足终端使用者要求为目的, 逐渐转化为内容的融合、网络的融合、传播平台的融合和终端的融合。最近几年, 我国不断涌现出各种形态的新型媒体, 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传统的媒介也对自身的操作方式及生存结构重新进行了思考, 特别是在前几十年最受人们喜爱的电视节目, 在此次媒介融合改革中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2. 新闻节目

新闻节目作为电视媒体的主要部分,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以深圳广播电视台为例进行分析, 在深圳电视台下属的电视型媒体中, 新闻节目所占的比例高达总份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但是随着近几年来网络科技和数字科技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型媒体已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新闻节目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有许多新鲜出炉的新闻栏目在尚未完成其生命周期之前就已经被新的节目所取代, 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严重影响人力及资源的稳定性, 极大程度上增加了节目的投资成本。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节目所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的层出不穷, 为新闻节目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因此传统的电视媒体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结构, 不断探索和创新, 通过一些新型的传播方式来增加市场的占有份额, 最常用的方式便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例如东方卫视及湖南卫视, 均是较为成功的案例, 通过网络的方式传播已有的新闻节目。网络这种新型的媒介不仅仅对受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与此同时也影响到了新闻节目的本身。对于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本文总结出以下三个部分:

1. 媒体融合对新闻节目模式的影响

通过对最近几年来国家各个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的统计发现, 编辑类型的新闻节目的播放时间大有增加, 编辑类型的新闻节目主要包含以下两种类型, 一种是对网路上的新闻素材进行一定的加工后播出的新闻节目, 另一种是群众通过自己的通信设备所上传至网络的新闻素材。在这类型的节目中, 由于脱离了记者的前方报道, 使节目更加生动, 内容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真实性也大大提高了。

2. 媒体融合对记者角色定位的影响

这部分影响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是最深层次的, 在新型的网络媒体中, 观众在享受新闻乐趣的同时会忽略记者这个角色。而现有的媒介融合让以往新闻节目的传统风格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在以往电视新闻节目占据了所有的传播途径, 而当今由于多种新媒体的加入, 观众的兴趣和注意力才是决定媒介生存的因素。在过去的新闻节目中, 只有前方记者有权利采集信息和控制现场的素材来源, 而在现有的媒介融合下, 后期的编辑工作人员也能通过网络来查询任何相关的素材, 所掌握的信息量远远超过在现场所获得的。综上可知, 媒介融合使记者和编辑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巨大的转换。

3. 媒体融合对制作成本的影响

这部分影响对于整个新闻节目来说较为宏观,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电视新闻节目完全是为了满足播放任务而进行制作, 而现有的网络新闻节目都是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而进制作的, 编辑人员往往会在新闻内容与市场需求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这种平衡点的寻求也成为了电视台的首要战略。每家电视台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如果把大部分的资源都放到内容和新媒体上面, 对电视新闻节目本身的内容必然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但若不去重视市场的需求和媒介融合的效果, 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即使再具有吸引力, 也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效果。

三、媒介融合对电视新闻节目影响的应对措施

1. 改善信息整合能力

在媒介融合的新时代中, 新闻的传播途径和新闻素材的来源都非常丰富, 媒体面对这种海量繁杂的信息来源也难免有些困然, 如何在这种庞大的竞争压力中略显优势呢?此时信息整合能力便成为了媒介的竞争力。各大媒体都要经过精心的选择、编辑加工、重新排列, 最终从海量的新闻素材中寻找出最精华的部分, 形成强有力的观点呈现在观众面前。

2. 增强节目中的互动性

比起现有的新型媒体来说, 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缺乏一定的互动性和集体参与性, 改变这个现状的唯一途径就是需要新闻采编人员更新自己的工作理念, 进行角色转换, 将自己从传播者的身份转向普通的电视观众, 并随时跟踪观众的需求和期望。在这个媒体融合的新时代, 新的技术使得传播者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成为可能, 可以利用网络、电话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而电视新闻节目得到的反馈呈现直线增长趋势, 尤其是现在多种电视新闻节目都能与网站进行合作进行播出, 大大提高了收视率。这种互动性可以使传播人员与观众之间搭建一种活跃的氛围。

3. 提高新闻节目的耐看度

对于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体的研究表明, 随着网络视频的不断深入, 其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媒体在内容提供方面也具备了一定的优势。现阶段, 绝大部分观众的耐受性都较差, 电视新闻节目的采编工作者应该在确保新闻内容真实度的情况下, 尽量提高节目的耐看程度。

参考文献

[1]王虎.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与新媒体的整合营销策略[J].视听界, 2009 (1) :46—49.

[2]李弋.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直播的商业盈利模式[J].电视研究, 2010 (6) :26-27.

[3]金兼斌, 李先知.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评估体系[J].电视研究, 2010 (7) :9—11.

媒介应对 篇5

1 新媒介的主要内涵及特征分析

1.1 新媒介的主要内涵分析

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 互联网以及手机为主要代表的新媒介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其自身所占据的优势使得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也对青少年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新媒体的内涵现今还没有权威的定义, 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有着多种形式, 有的被称为是数字媒介, 有的则称为是参与媒体等, 随着新媒介的发展在概念上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1]。从新媒介的形态层面来说主要是和传统的媒介相区别的。其中的手机媒介以及网络媒介等是和传统媒介有着很大差别的。

1.2 新媒介的主要特征分析

新媒介自身也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 主要体现在在信息传递的速度上比较快, 和传统的媒体相比在传播的效率上有着很大层面的提升。还有是新媒介的多元化特征比较显著, 对于新媒介的传播途径以及方法是多方面的, 例如在手机短信以及微博和社交软件等形式都能进行信息的传递。另外就是新媒介的廉价性特征比较显著, 对于信息发布的费用几乎是零费用, 这就对传统的新闻产品制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就是新媒介的消解性, 对传统媒体间的边界得到了消解。

2 新媒介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应对策略探究

2.1 新媒介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分析

青少年作为是新媒介中应用最为庞大的群体, 对青少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从对青少年的思想层面造成的负面影响来看主要是由于网络游戏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 对于网络用户的群体在十八岁到二十二岁的用户占网络游戏用户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这就远远大于整体的网民[2]。主要是青少年在虚拟的网络游戏当中对角色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 由于长期的网络游戏就会使得青少年迷失自我, 并形成错误的观念等。

再者, 青少年在对新的媒介使用下, 由于没有正确的认识也会造成青少年对社会的不信任, 信息在网络上比较繁多, 并很难去辨别真伪, 一些青少年在使用网络中对网络的可信度是否定态度的。而大多的谣传以及不良信息也是通过网络和手机等形式进行传播的, 这就会对青少年在信息社会安全上存在很大的怀疑, 存在着恶意的围观以及不良信息的扩散使得社会集体丧失道德底线等。

另外, 新媒介对青少年的行为层面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网络是无边的网, 在内容上是良莠不齐的, 一些不良的信息的泛滥就会对青少年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其中的诈骗行为对青少年的诱导就比较严重, 青少年缺乏经济来源, 而在网络游戏中的一些装备是需要Q币进行购买的, 一旦沉迷于网络就会在这一方面投入大量的金钱, 为能够获得资金就不惜欺骗家长老师, 从而就会逐渐的诱导青少年犯罪等[3]。再者就是新媒介中的一些暴力文化和黄色垃圾等对青少年的危害也比较严重, 长此以往对青少年的价值观认知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2.2 新媒介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对策略

第一, 新媒介对青少年造成负面影响背景下, 要能够积极的采取应对措施, 要通过新媒介的优越性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建设。新媒介作为巨大平台能有效构建自己空间引导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应用, 可以通过Q群以及电子邮件等作为载体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积极探索思想教育的科学方式。在学校教育方面要能进一步的完善加强, 可通过多样化的主题班会以及座谈会等为学生讲解新媒体的相关内容, 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老师要能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以充分重视, 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得到有效加强, 从而来提升学生信息鉴别能力以及提取能力[4]。

第二, 要对青少年的理性观念进行构建, 从当前社会发展情况来看, 群体化的现象在社会微博当中比较鲜明, 例如浙江温岭女教师虐童案就是极化现象的典型。在虐童图片于少数的新闻网以及微博中进行流传中, 已经有不少网民带头采用恶毒的极端言论来表达自身内心的愤慨, 而青少年在接触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就会对自身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所以这就需要在绿色微博下进行对信息筛选, 保障青少年在使用新媒介过程中能够向主流价值观靠拢, 减少青少年的情绪过度的外泄, 并引导其能够对社会的现状理性看待。

第三, 由于新媒介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比较严重, 所以也需要在社会教育层面得到有效加强, 这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新媒介自身并没有好坏之分, 只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利用不当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就要能够将新媒介的发展空间进行精化, 保持一个良好的氛围。例如对于网络媒介的发展就要在法律层面进行规范完善, 对网吧的管理得到加强, 还要通过对网络教育发展的需求在一些技术的使用下对一些不良的信息进行过滤, 这样才能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第四, 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也要能够得到有效加强, 当前的一些青少年家长将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 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就直接怪到学校以及社会的管理上。但是家庭的教育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很大影响的因素, 保证家庭教育的完善, 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才能保障青少年健康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处在叛逆时期, 家庭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家庭要引导青少年合理的安排学习的时间, 在生活上也要能得到科学规律化的进行, 对新媒介的应用要结合时间的安排适当的使用, 在内容的选择上要健康等等[5]。

第五, 要能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有效提高。在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能采用多种信息技术以及先进教育理论, 将教学效果得到良好呈现, 按照青少年的年龄特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的保障青少年在新媒介下得到最大化的思想正确发展。

3 结论

总而言之, 对于青少年在新媒介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消除, 要从多方面进行措施的实施, 结合实际对负面影响的内容加以分析, 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具有两面性, 在对人们的生活以及思想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所以针对青少年对新媒介的使用要能科学合理的呈现, 保障青少年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勇.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环境与青少年社会化[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1) .

[2]张荷花.新媒体的负面影响与控制措施——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例[J].今传媒, 2014 (2) .

[3]任秀芹, 刘颖, 颜士科.手机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分析——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4 (2) .

[4]郑美红, 郭宝平.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J].新闻知识, 2011 (2) .

媒介应对 篇6

自从英国学者F.R.利唯斯 (F.R.Leavis) 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 (Denys Thompson) 在1933年首次提出“文化素养”以来, 媒介素养教育就逐渐的被学校和社会所广泛认同。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 不仅应当具备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 还应在视听、音像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欣赏和判断素养[1]。读图时代的到来, 更需要人们具有良好的媒介素养, 对青少年这方面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在大众传媒环境下所活跃的新媒体艺术中的一支异军———数字短片, 对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必然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不能忽视的是, 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对外界充满好奇、很少具备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 面对数字短片这种极其吸引人的媒介, 可能会深受其感染。数字短片就像一把双刃剑, 在发挥重大作用的同时, 其对青少年的负面效应也浮出水面。因此, 在数字短片数量与日俱增、品种鱼龙混杂、青少年对它的欢迎度越来越高的时候, 我们要紧密关注其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影响, 以便弃之糟粕, 取之精华, 使其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何谓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在现代媒介社会中, “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我国学者在归纳、研究各国学者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论述后, 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作出了界定:“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 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 通过这种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 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 参与社会发展”[2]。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 计算机素养、信息素养和网络素养陆续被提出, 媒介素养的内涵在信息时代明显被扩大了, 它不仅仅包括判断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还包括有效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制大众媒介对公众精神追求的误导, 尤其是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 倡导在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 培养青少年的媒介批判意识, 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3]。

二、数字短片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积极意义

所谓“数字短片”也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它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 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 借助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多种播放媒介盛行起来, 在短时间内播放的数字影视内容[4]。短片的制作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手段和方法, 比如:DV短片、逐格动画、Flash动画、三维动画等, 包括影视短剧、艺术短片、网络短片、MV、专题片、广告短片、手机短片等。数字短片的出现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利有弊, 需要区别对待, 不能全盘接受, 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毫无疑问, 数字短片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当中具有一些积极的意义。

1. 扩展学生的视野

数字短片作为一种最近几年才被广泛关注的媒介, 为青少年了解外界信息提供了一条新的通道, 这种形式的媒介较之单纯的文字、声音、图片等媒介而言, 所表达内涵更丰富, 也较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而且数字短片也是创造者表达自身思想的一种平台, 它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原创性, 很少受条条框框的限制, 青少年从中可能获取一些新思想、新观点,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外面的世界和分享别人的思想, 对扩展视野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2. 增加了青少年表现自我的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 网络不可避免的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平台, 尤其对于青少年而言, 这是展示自身必不可少的工具。青少年是自我表现欲望比较强的人群, 数字短片的出现, 再加上数字短片的非专业性和制作成本的低廉, 使得它被众多青少年所青睐, 通过这种方式, 他们可以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诠释这个世界, 更加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 让青少年树立良好的审美观, 陶冶他们的情操

艺术短片和影视短剧等类型的数字短片有一定艺术价值,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青少年在欣赏这类数字短片的同时, 可以促进他们良好审美观的形成。意义性强的短片, 在学校和家长的引导下, 更能促进他们深思, 对青少年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4. 制作数字短片的过程是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途径

制作数字短片涉及到视频、音频等媒体的操作和使用, 而对各种媒体工具进行熟练的操作是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方面。另外, 数字短片的制作过程同样是青少年提高文学修养和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

三、数字短片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负面影响

当然, 由于数字短片是一个近几年才被广泛关注的“新生物”, 该行业的法律规范还不明确, 缺乏一定的约束力, 发展还不是很完善, 因此它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是青少年成为“容器人”的一个构成因素

日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第一次用“容器人”这一形象说法描述了现代人的行为特点。他认为, 在大众传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人, 其内心世界类似一种“罐状”的容器, 该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5]。“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 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 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他们的行为力图摆脱日常繁琐性的束缚, 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声画并茂的数字短片以其高度娱乐性以及传播的网络化, 容易让青少年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 因此耗费大量的时间, 缺乏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极端的自我化是青少年成为“容器人”的构成因素。

2. 不健康的数字短片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尽管数字短片近年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也越来越广泛地被人关注, 但其质量良莠不齐。许多数字短片中大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唯利是图的消极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侵蚀了青少年的精神家园, 扭曲了青少年的心理常态, 易导致青少年“金钱至上”的观念和攀比心理;一些数字短片制作者无视道德感和责任感, 过度渲染暴力和性, 危害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这些不健康的短片对于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都相对较弱的青少年而言, 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潜在危害。

3. 过多观看数字短片影响青少年批判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由于数字短片具有大众性、易懂性, 可能导致青少年依赖图像、动画信息, 减少阅读兴趣。青少年观看数字短片一般只停留在一种“浅阅读”的层面上。所谓“浅阅读”, 主要表现在阅读兴趣的单一上, 集中体现在对生活类、时尚类等通俗读物的偏好上。“浅”是“浅阅读”最大的特点, 它说明这种阅读方式是肤浅的、片面的, “浮光掠影”般不带有任何思考的[6]。在缺乏思考的情况下, 人们只会一味的接受、认同, 从此丧失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

4. 影响青少年的学业

相对于文字的和图片的媒介, 数字短片对青少年极具吸引力, 影响力也大。青少年观看数字短片更多的是为了消遣和娱乐, 而并非获得教育, 尤其是对于城市青少年而言, 由于他们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多, 很多孩子的自制力不强, 课余时间花在这方面上的比例较多, 影响了他们的学业。

四、应对策略

生活在现代数字媒体的社会中, 面对品种繁多、质量不一的数字短片, 青少年该怎么面对?是选择还是拒绝?毫无疑问, 我们不可能逃离这种传媒形式, 也就不可能完全拒绝这种形式的媒介。正确的方式是:一方面, 利用数字短片有利于青少年的一面, 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 针对数字短片对青少年造成的不良影响, 找出问题的关键, 对症下药, 多管齐下, 减少数字短片对青少年的危害。

1.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政策引导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 媒介素养显得越来越重要, 学校不仅要传输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通过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批判和鉴别信息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创造和分享信息的能力, 这些能力作为青少年以后的重要谋生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媒介素养教育所关注的重要方面。目前学校几乎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教育处于一个不被重视的地位。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中小学的开展, 必须要有政策的保证。政策是教育发展的向导。特别是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 因此更加需要政策上的引导。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教育。

2. 多样化、多层次地开展媒介素养教学

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小学开展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多层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等形式。教学方式上可以是讲授法, 也可以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可以是课堂教学方式, 也可以是活动教学方式。

3. 从数字短片自身出发, 避免内容的庸俗化

数字短片作为一种传播媒介, 是青少年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数字短片大多选择一种通俗易懂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种通俗化的方式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但通俗化并不代表庸俗化, 那些庸俗的、腐蚀青少年思想的数字短片应当从网络当中清理出局, 从源头上解决数字短片的庸俗化问题。因此各大网络要严格把好关口, 做好数字短片的“把关人”, 坚决杜绝庸俗数字短片在网络的泛滥。

4. 健全该行业的法律法规

数字短片被人们所广泛认知, 也就是近些年的事, 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数字短片也不例外,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诸如道德伦理等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 关键要正确面对问题, 努力解决问题, 让这个行业健康发展。因此建议国家和政府要尽快完善这方面的法律体系, 加强监管力度, 从法律层面上禁止不健康数字短片的出现。

5. 学校和家长应指导青少年对优秀数字短片进行批判和反思

在网络存在着许多的优秀数字短片, 但对于青少年这一缺乏批判能力的群体, 这些优秀的数字短片可能只被走马观花似的一掠而过, 只记住里面的大致情节, 对其中的深刻内涵和启发意义却缺乏思考。因此学校和家长要结合青少年的特点, 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 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 (上) ——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 2000, (2) :61-63.

[2]张志安, 沈国麟.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现代传播, 2004, (5) :11-13.

[3]葛琳, 李菲.媒介素养教育: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J].教育探索, 2007, (2) :121-122.

[4]单仁慰.多媒体时代下的数字短片——从制作、播放平台和市场化看数字短片[J].电影评介, 2008, (14) :75-76.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51.

媒介应对 篇7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 各种形式的传播媒介也随之涌现出来, 根据各种媒体在传播

运用中的优劣势, 将其进行互相渗透互相融合, 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型信息网络, 它对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显著。新媒体只是在传统媒体基础上所产生的自然衍生物, 为了迎合这个互补的社会趋势, 传统媒体在策划方式及内容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并通过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来弥补自己存在的不足。

媒介融合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 主要是指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通过宽带网、局域网、无线网、互联网等途径, 并经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设备终端, 最终将信息呈现给用户的最新传播形式。就目前现状而言, 较为热门的媒介有计算机、数字电视、手机等, 这种媒介融合技术彻底改变了新闻的产生来源及传播途径, 并改变了新闻记者及编辑人员的工作模式。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都市报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都市报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 报社也从中获取了不少的效益。现在各大城市

都推出了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都市报, 但是由于这些都市报的读者群体及报纸内容都大体相似, 因此竞争趋势也日益突显。再加上媒介融合的发展, 都市报新闻也逐渐成为各媒体竞争的焦点。而在目前我国都市报新闻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若运用不恰当, 很容易引起一些反作用, 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分析。

1、新闻内容缺乏创新性

在都市报新闻策划中, 很多时候由于欠缺充分的准备, 或者受到人力、财力等资源的限制, 不能对新闻素材进行更深入的编辑及整合, 编辑人员缺乏创新性, 因此出现了大批量内容相同的新闻报道, 无轮是在选题方面还是在策划方式上, 各大媒体也会出现雷同的情况。长期下去, 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新闻报道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审美疲劳, 导致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都市报新闻日益衰退。

2、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无论选择哪种策划方式, 都必须坚持不违背真实性的基本原则。而在实际的新闻报道过程中, 工作人员往往会不自觉地加入自己的主观想法, 以此来达到渲染报道效果的目的, 有些媒体甚至为了吸引更多观众的眼前, 不惜制造出假新闻, 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都破坏了报道的真实性。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中, 互联网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中, 信息资源也达到了高度共享的程度, 在这种高度开放的形势下虚假新闻极其容易被曝光, 一旦揭露新闻的不真实性, 将会对相关媒体的信誉造成极大的影响。

三、对媒介融合背景下都市报新闻的几点建议

1、深入发掘新闻价值

一个优秀的都市报新闻工作团队应该着重于发掘新闻本身所存在的价值, 利用其价值来获取读者的关注, 以此来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在都市报新闻策划过程中, 记者不仅应注重新闻事件本身的发展形态, 更应该透过事实去挖掘新闻的本质, 分析它所揭露的社会现象。这种特别的报道手法可以将新闻以一个更鲜明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 并对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记者应对所选题材进行深入的分析, 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含义, 并以一个独特的视角对其进行呈现, 这样才能使新闻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为媒体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2、突出新闻的真实性

报社工作人员在对新闻进行策划时, 都会采用一些合理的手段对新闻进行包装, 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关注, 这种方式在各行各业竞争激烈的今天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媒体工作人员, 在对新闻报道进行包装的同时, 必须把握一定的尺度, 不能违背真实性这一原则, 更不能为了追求商业效益来过度扭曲事实。部分媒体在与企业进行合作时, 应识别企业经营策划的目的, 不能在企业利益的驱使下, 导致新闻报道内容失真。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 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已经越来越广泛, 对信息真实度的分辨能力也随之提升, 媒体若过度包装新闻, 很容易导致社会声誉受损, 造成更多的经济损失。

3、关注民生需求

百姓群众是都市报的主要读者, 他们在阅读报纸时不仅希望了解到身边所发生的事情, 更希望进一步了解事情所产生的原因及之后的应对策略。这就对报社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报道之前, 必须进入人民的实际生活中进行充分的调查, 了解民众的实际想法, 并根据调查内容总结出民众的具体需求, 在之后的报道过程中便可以民众需求为关注焦点来进行编辑。在新闻策划过程中, 还应时刻体现出媒体对民众生活的关怀, 这样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关注度, 还能在广大民众面前树立更好的正面形象, 充分体现了都市报媒体对民众的尊重。例如在每年春节期间, 各个城市的都市报媒体都会以外来务工人员返乡为题材, 透过多个视角来对其进行报道, 这种报道方式不仅仅反映了真实的社会情况, 更重要的是选取了一个民众共同关注且希望解决的社会问题作为报道内容, 充分体现了媒体对于人民群众的关怀与体恤。

四、结语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都市报应不断进行创新, 才能适应逐渐发展的媒体融合形势。

当然, 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下, 我国都市报无论是在报道内容还是报道方式上, 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虽然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只要遵循关注民生、确保新闻真实度等基本原则, 相信都市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胡娟.对都市报新闻策划的几点分析.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01

[2]刘一.当前都市报新闻策划的创新研究.湖北社会科学, 2009.5

[3]艾静.新闻策划:都市报同质化突围的有效途径.东南传播, 2007.6

[4]董媛.新闻策划制胜及其误区规避.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6

媒介应对 篇8

关键词:新媒介环境,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策略

1 网络群体性事件

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相关, 有人认为, “网络群体事件是指以网络为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参与人数众多, 社会关注度高的一种社会矛盾的激烈表现形式”。也有人提出,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 由互联网酝酿产生, 由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组织煽动, 大量不明真相的网民盲目跟进, 所形成的难以控制的不稳定因素”。对比群体性事件的定义, 网络群体性事件主要特点便在于其所发生的场域的变化, 即从现实社会延伸到了网络社会, 所以网络群体性事件必然会带有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特点, 同时也受到网络的特性的影响。笔者将在下文中通过媒介环境的变化来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

2 新媒介环境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特点

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所有的文化生产场都受制于新闻场的结构”, 包含于广义的文化生产场中的政治场也受到新闻场的影响。随着中国媒介业的发展, 媒介对社会中的各个系统都会产生能动的影响, 对应与群体性行为, 不同的媒介环境自然会有与之对应的群体行为。要理解产生与网络之上的网络群体行为, 首先必须要对这一媒介环境有所认识与了解。

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媒介环境是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这一新媒介环境的特征被学者总结为:1) 以前像印刷和广播那样性质截然不同的技术正在逐渐消失;2) 我们正在从媒介缺乏的状况转为媒介过剩的状况;3) 我们正在从将传播内容灌输给大众的泛播转变为针对群体或个人的需求设计传播内容的窄波;4) 我们正在从单向的传播媒介转为互动的传播媒介。媒介环境的变化带来的便是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 对网络传播特征的研究表明, 新媒介环境下的网络传播表现出中心化、数字化、多媒体和互动性等特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众多的网民通过互联网发现了自己的力量, 网络不仅仅是网民接收信息的工具, 更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的发布工具, 于是有更多的民众利用网络进行新闻信息的发布, 而互联网也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大众媒体。

近几年兴起的社会化网络的出现, 即通过网络技术来实现社会关系的虚拟化, Facebook、微博等是社会化网络的突出代表, 同时兴起的移动网络技术使得手机成为了新的信息接收终端, 手机等个人化的信息接收终端与社会化网络的结合, 便利的可携带性使每个具体的个体随时都可以发布信息与获取信息。微博的广泛普及, 使这一原本人际传播的工具有了作为新的新闻传播工具的可能, 而这样的改变, 便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模式。媒体形态由此可谓进入了个体媒体时代。

这一媒介环境是网络群体性事件出现的媒介背景, 也是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特点的出发点。根据媒介环境的特点,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以下几点特点。

2.1 参与者身份的虚拟性

由于网络所固有的匿名性, 众多的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都只是虚拟的符号, 而非传统的群体性事件中的具名的人。

2.2 跨越时间和空间

网络所具有的对时空阻隔的跨越使得发生在一个地区的事件, 能够迅速地引起全国网民的关注, 并且通过强大的网络传播迅速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2.3 事件主角被诉求或被娱乐

很多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 而真正促成其产生和发展的也许并不是该事件的直接利益相关者, 而是广大的网民。诉求者受到一定的掩护, 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2.4 线上行为与线下行为的互动加强

早期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只是众多网友在虚拟世界中的聚集甚至狂欢, 而随着社会化媒体的介入, 更多的网民不满足于仅仅在线上的虚拟聚集而通过网络作为线下连接的工具, 线下的行为越来越多的成为线上虚拟行为的延伸。

3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

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相似, 必须从中国目前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作为其发生的基本背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政治文明的增长和公民社会的雏形出现等原因, 政府—社会—公民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断裂, 而这种断裂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便是群体性事件产生宏观原因。笔者拟采取传播学的视角来着重分析媒介环境的转变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中的作用。

1) 从传播者的角度而言, 微博扩宽了传播者的来源。所有能够利用这一平台的民众都有可能成为传者, 甚至在某些突发事件中成为第一信源, 这样就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界对于新闻生产的牵制与垄断。这就完全改变了传统的一对多的传播方向, 而变成了一种多点之间的信息传播。

2) 从传播内容的角度而言, 新媒体平台使更多在传统媒体上失去话语权的群体和难以播出的新闻信息得以呈现, 并借助广大的网民的力量使得能够产生极大的影响力, 最终会反馈回传统媒体甚至相关部门而得到重视与解决。中国近年来的很多媒体事件基本都是遵循着网络—传统媒体—政府部门这一过程而得到关注与解决的。另外, 因为微博本身所有的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结合, 以及本身对于信息字数的限制,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新闻信息的具体内容呈现形式产生影响。

3) 从受众的角度而言, 微博使受众获得了很大的自主权, 在信息接收方面, 受众可以选择自己的信源。在信息反馈方面, 受众可以与其他受众甚至和信源进行直接的沟通与交流, 也可以通过推荐或转发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或是对于进行完全的重新解释。而在信息的发布方面, 受众则可以通过信息终端和信息平台进行信息的收集、过滤、编写和发布, 完全成为独立的信息源。

4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

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当下社会中一个不断出现且影响重大的社会议题, 成为当下社会治理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妥善应对与处理好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和谐的必要保障。笔者认为, 行之有效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必须改变传统社会治理的观念

网络民意已经在当下的社会舆论场中占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也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影响到政府的决策。在新媒介环境下, 在网络民意不断膨胀与影响力日益加剧的今天, 仍有很多的政府官员试图靠传统媒体环境下的观念来应对网民和网络民意, 这种观念如不转变, 不仅不会解决问题, 反而会使得问题更为复杂。

4.2 应进行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

制度建设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逻辑与选择, 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应对机制, 不仅能够克服现有的理念转变所需的事件, 更能避免制度缺失带来的行动缺失。应急管理制度应该首先包括快速的反应机制, 即要及时的关注网络的舆论动向并快速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并在谣言未散播之前第一时间发布权威的信息, 从而控制信息的动向。其次应该完善政府的信息收集、鉴别与回应的系统, 要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同时发力, 增强对网上舆论的监控与引导。要建议多渠道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采用多种方式与多种渠道汇集舆论, 建构层级警报制度, 实现长线预测、短线预报, 对网上舆情进行实时的定期的播报。

4.3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针对网络的特点设立相应的网络新闻发言人

在传统媒介时代新闻发言人起到了很大的舆论引导与政策解释的作用, 而在新媒介时代由于官方新闻发言人的缺失和网络信息的爆炸, 使得民众无法从中获得有益的信息, 从而使谣言得以快速的大范围扩散。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队伍, 定期或针对相关网络事件举办网络新闻发布会, 对一定时期内网民关注的事件进行解释和疏导, 从而减少舆论的淤积,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前便通过权威信息的发布与疑问的解释, 这样便可以避免亡羊补牢之举。

4.4 建立多元社会主体良性互动的网络化治理体系,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新媒介环境自身也在不断地有所变化, 从web1.0到web2.0, 更多的互动性与参与性使得公共领域在网络出现成为可能, 而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网络化, 线下社会与网上社会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模糊, 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越来越强。这便意味着仅仅通过网络互动或政府的单方行动是不够的, 而是需要在建构网络群体性治理机制时还必须与传统媒体、网络社区以及现实社会进行协作, 只有通过这种多方的协同机制, 才能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达到善治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 也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 作为当下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对策也应该放置于大的社会背景与媒介环境中进行讨论。观念的转变是行为改变的基础, 只有认识到了新媒介环境所有的特点以及趋势, 并以此进行治理思维的转变, 才能够对症下药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不会对社会的正常运行带来太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力.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学海, 2009 (1) .

[2]邱泽奇.群体性事件与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云南大学学报, 2004, 5.

[3]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 2010.

[4]安呈斌.网上群体性事件特点成因分析及处置对策建议.公安研究, 2007 (10) .

[5] (法) 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8) .

【媒介应对】推荐阅读:

媒介平台10-14

媒介报道10-15

媒介创新10-16

媒介批评10-18

媒介环境10-20

媒介语境05-11

媒介生存05-22

媒介体育05-25

传统媒介05-31

综合媒介06-05

上一篇:防尘防毒措施论文下一篇:本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