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病研究

2024-05-10

沙门氏菌病研究(共8篇)

沙门氏菌病研究 篇1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目前世界上对人畜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病之一, 不仅给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也给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主要结合文献记载对布鲁氏菌病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 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诊断方法

布鲁氏菌病 (brucellosis) 是一种由布鲁氏菌 (Brucella) 引起的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是目前世界上对人畜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病之一[1,2]。其特征是患病动物的生殖器官和胎膜发炎, 引起流产、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3,4]。人感染该病后会产生较家畜更为严重的症状, 容易发生波浪热、神经痛、睾丸痛、关节和肌肉疼痛, 逐渐丧失劳动能力, 同时还会影响生育, 个别严重者能够导致死亡。该病分布广泛, 危害性非常大, 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必须强制报告的疫病, 我国《动物防疫法》将该病列为二类传染病[5,6], 其传播流行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统计资料表明, 全世界每年因布鲁氏菌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近30亿美元, 因此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防控, 对保证人畜健康极其重要。

1 布鲁氏菌病的概况

1.1 病原学特征

布鲁氏菌不产生外毒素, 但有毒性较强的内毒素, 其中以羊布鲁氏菌内毒素毒力最强, 因此内毒素是布鲁氏菌的主要致病因素。不同种的布鲁氏菌其致病力也不同。一般认为羊布鲁氏菌的致病力最强, 猪布鲁氏菌毒力次之, 牛布鲁氏菌毒力最弱。

1.2 流行病学特点

(1) 传染源

目前, 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 与人类有关的主要是羊、牛和猪, 其次是犬。各国的主要传染源不同, 国内以羊 (绵羊、山羊) 为主, 其次为牛, 猪仅在个别地区有意义。其他动物如鹿、马、骆驼、狗和猫等也可罹患该病, 但除在特定条件下, 一般作为传染源的意义较小。患者也可从粪、尿和乳中排菌, 也有人传入的报道 (夫妻间) , 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小。许多野生动物, 如野牛、野兔和野鹿, 以及黑线姬鼠等啮齿动物也可感染该菌, 而且在自然界独立循环流行, 只有在特定条件下, 如狩猎才有可能传染给人。

(2) 传播途径

病畜常会流产或死胎, 这种死胎、羊水、胎盘及产后阴道分泌物中均含有大量的布鲁氏菌, 如接羔和处理流产时缺乏防护措施则极易发生感染。这些含菌物质以及病畜的尿、粪中的布鲁氏菌也可污染皮毛、土壤、水源等而间接感染人畜。病畜的肌肉、内脏及乳汁中也均含有很多病菌, 如屠宰或处理尸体时防护不好或食用未经消毒的乳类制品 (生乳、乳酪和酸乳等) 也可感染。

(3)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较强免疫力, 不同种布鲁氏菌之间有交叉免疫, 再次感染者很少见, 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感染而获免疫。

2 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方法

2.1 实验室微生物学诊断

实验室可取绒毛液、胎儿的胃内容物及肺脏、阴道分泌物及脓肿中的脓汁, 以及培养物等制成抹片, 除用革兰氏染色外, 还应应用鉴别染色法染色, 并用显微镜观察, 常用的有改良Ziehl-neelsen氏法和改良Koster法。将病料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中分离培养, 进行生化试验鉴别, 可确诊布鲁氏菌病。血清葡萄糖琼脂或吐温葡萄糖琼脂被认为是较好的常规培养基。

2.2 血清学诊断

试管凝聚反应 (SAT) :试管凝集反应特异性较高, 操作复杂且诊断所需时间较长, 但结合流行病学、防疫情况及临床症状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确诊意义。

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是一种与CFT效果相当的试验, 操作更方便, 既可以作为确定试验, 又可以作为筛选试验, 但只有用于牛种布病的ELISA是国际贸易指定试验。这种ELISA方法不但用于血清学诊断, 还可用于乳汁检查。其他种布病上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改进抗原和积累数据。

2.3 PCR技术

PCR方法灵敏度高, 样品中只要有很少量的细菌即可检测出来, 既简便又快速, 在布鲁氏菌病早期诊断中具有血清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但要结合临床使用的活疫苗防疫情况才可以进行确诊诊断。

3 结论

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 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影响经济发展。在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中, 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防疫原则, 预防为主始终是主方向。布鲁氏菌有高度的侵袭力和扩散力, 患布鲁氏菌病的牛、羊是主要传染源, 且极易将其传染给人或其他牲畜。布鲁氏菌病几乎不发生人与人之间的水平传播, 主要是由于人接触感染布鲁氏菌的动物或其产物而被感染。因此, 加强动物布鲁氏菌病的研究, 对防控人的布鲁氏菌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任洪林, 卢士英, 周玉, 等.布鲁氏菌病的研究与防控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 2009, 36 (9) :139-143.

[2]张艳红, 康建生.山西省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及防治对策[J].中国兽医杂志, 2008, 44 (9) :84.

[3]徐建平, 刘丽洁, 李霞, 等.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 2008, 44 (8) :78-79.

[4]徐建平.山区草场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 2007, 43 (6) :40-41.

[5]胡森, 步志高.布氏杆菌病概况及其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3 (12) :9-11.

[6]雷连成, 陈伟, 王兴龙.布鲁氏菌鉴定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 2002, 23 (2) :22-24.

沙门氏菌病研究 篇2

为做好2014年 镇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根据市疾控中心2014年 布鲁氏菌病健康教育方案(疾控中心函发[50]号)文件精神,我院于2014年8月27日举办了村级卫生人员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包括院公共卫生科全体人员及全体村卫生室人员。现小结如下:

培训过程中,就目前布氏杆菌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向大家作了简单介绍,就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分期、实验室检查、诊断步骤以及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伤寒副伤寒等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护理措施等方面向与会人员做了详细介绍,并从布斯杆菌病的传播途径着手,向大家介绍了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预防该病,并讲明了布氏杆菌病疑似如何确诊,以及确诊病例如何及时上报、管理以及转诊流程。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村级医务人员对布氏杆菌病的认识,思想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相关专业水平明显提升,为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达到了预期目的。

鸭疫里默氏菌病研究进展 篇3

1 病原学

鸭疫里默氏菌系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无运动性, 不形成芽胞。用纯培养物涂片, 可见菌体呈杆状, 亦有呈椭圆形的, 大多数菌体单个散在, 少数成对, 偶见链状排列。菌体宽0.2~0.4μm, 长1~5μm。大多数细菌瑞氏染色呈两极着染, 印度墨汁染色时有荚膜。韦强等通过透射电镜对Ⅰ、Ⅱ型鸭疫里默氏菌观察发现有些细菌的顶端或侧面有芽状赘生物, 其结构类似细菌的细胞壁或膜, 及内部的核样物质无核酸存在。

鸭疫里默氏菌生长良好的培养基有胰酶大豆琼脂、巧克力琼脂及血液琼脂。在血液琼脂培养基蜡烛缸中37℃培养24h, 形成直径约为1~1.5mm的菌落, 呈圆形, 稍凸起, 边缘整齐的奶油状。在含有血清的肉汤或胰酶酵母肉汤中36℃培养48h, 可见管底有少量白色沉淀物且液体轻微混浊, 。该菌通常不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有葡萄糖、乳糖、果糖、蔗糖、甘露糖、阿拉伯糖等, 但亦有报道称某些菌株可利用葡萄糖、麦芽糖等[11]。一般不产生硫化氢、西蒙氏枸橼酸盐利用阴性、甲基红试验阴性、硝酸盐还原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该菌的抵抗力差, 高温、干燥及常用消毒药均易使其失活。

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型较复杂, 国际上公认的有21个血清型 (张大丙, 2006) , 不同血清型间交叉保护性低, 仅部分血清型间交叉反应微弱。不同地域, 流行的RA血清型不同, 即使同一地区之不同时期, 其致病菌株的血清型亦会改变, 同一养殖场亦可能发生RA感染多种血清型。据调查, 我国多个地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是其中的1、2、6、10型, 同时亦发现许多养鸭地区广泛流行3、4、5、8血清型。

2 流行病学

自然感染易发生于1~8周龄鸭, 其中最易感且发病重的是2~3周龄小鸭, 发病率超过90%, 死亡率5%~80%。本病的发生季节性不明显, 但春冬季节因气温变化无常, 致发病率高。同时, 饲养密度高、环境卫生条件差、缺乏营养等因素均易诱使该病的发生。雏鸭可因皮肤尤其脚掌皮外伤而感染, 亦可通过呼吸道等途径感染。RA除了感染鸭以外, 多种禽类如鹅、火鸡等亦可感染发病。

3 临床症状

本病最急性病例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一般病例呈急性经过, 多见于2~3周龄雏禽, 1~7天病程。病禽最初常出现精神萎靡, 缩颈嗜眠、少食, 蹲伏甚至行走不稳、排绿色稀粪、眼分泌物增多使眼眶周围毛湿润, 常形成明显的“泪斑”、鼻孔常有分泌物、张口呼吸。部分病例有神经症状, 头颈歪斜, 甚至头朝向背, 呈“观星”状, 死时角弓反张。病程较长耐过者, 大多发育不好, 生长缓慢成“僵鸭”。

4 病理变化

鸭疫里默氏菌病最明显的病理变化是多器官浆膜的浆液纤维素渗出性炎症, 因此又称为“传染性浆膜炎”, 其中以浆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最为常见。心脏早期心包炎性渗出液较多, 随着纤维素渗出逐渐增加, 使心脏表面覆盖一层黄白色蛋皮蛋花样物, 渗出物中还有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 后期渗出的纤维素由于机化致心包粘连, 临近心外膜的心肌有不同程度的变性。肝脏肿大, 土黄色质脆, 切面纹理不清, 表面附有薄层灰白色或稍带黄色的蛋皮蛋花样物, 肝变性坏死。气囊壁增厚变浑浊, 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及炎症细胞浸润。脾脏表面亦有纤维素薄膜, 脾小体内网状内皮细胞增多, 淋巴细胞分散。肺脏亦有浆液纤维素性炎症。脑充血, 脑膜增厚水肿, 有大量浆液纤维素渗出物及炎症细胞浸润, 少数病例脑室管周围有小胶质细胞增生。关节腔内有多量黄色渗出液体而肿大, 有的病例可见渗出物呈干酪样。

5 诊断与防治

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篇4

1 发病情况

笔者经查阅资料和深入基层走访调查知:1983年水洛乡发生雏鸡白痢, 数据不详。1995年4月, 县食品公司新办猪场从四川某地引进川白商品仔猪109头, 10 d后暴发仔猪副伤寒, 发病98头, 死亡93头, 发病率89.91%, 死亡率85.32%, 致死率94.90%。2001年12月至2002年1月, 有贩运者从河南市场收购, 运到县内销售仔猪320头, 饲养户买回10~15 d后, 陆续反应仔猪发病、死亡。经确诊为仔猪副伤寒, 据统计, 发病261头, 死亡223头, 发病率81.56%, 死亡率69.68%, 致死率85.44%。

2 流行情况

各种年龄畜禽均可感染, 但幼年畜禽易感染, 猪常发于6月龄以下, 牛出生后30~40 d最易感染。转群、运输等因素为主要发病诱因。四季均发生。

3 症状

仔猪:由于病情的轻重不同, 按症状不同可归纳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病猪突然发烧, 精神不振, 少食或不食, 初期便秘, 然后拉稀, 粪味恶臭, 甚至便血, 呼吸困难, 行走摇摆, 同时耳根、胸前及腹部的皮肤呈红紫色斑点, 以白猪最为明显, 一般经3~5 d倒毙。慢性:病初食欲减退, 精神萎顿, 鼻镜干燥, 寒热往来, 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有的继之呈顽故性下痢, 味带恶臭, 耳、颈、胸、腹等处皮肤亦有红紫色斑点。后期被毛粗乱, 身体消瘦, 稽延10 d或1月疲惫死亡。

鸡白痢:多在孵出后几天才出现明显症状, 7~10 d后雏鸡群内病雏逐渐增多。发病雏鸡呈最急性者, 无症状迅速死亡。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顿, 绒毛松乱, 两翼下垂, 缩颈, 闭眼昏睡, 不愿走动, 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 而后停食, 多数出现软嗉症状, 同时腹泻, 排稀薄如浆糊状粪便, 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 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周围, 影响排粪, 故常发生尖锐的叫声, 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 有的病雏出现眼盲或关节呈跛行状态。

4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 消除发病诱因, 保持饲料、饮水清洁卫生。运输过程中注意防寒保暖, 避免应激。起运前可选用氯霉素、土霉素及呋喃唑酮等药物预防治疗。仔猪按程序注射疫苗预防;育雏期间每千克饲料中, 加0.1 g痢特灵2片, 能防白痢的发生。发病后应果断隔离、封锁治疗、彻底消毒, 对死尸焚烧、深埋处理。

下列两处方供病初试用。

方1:麻黄9 g, 桂枝9 g, 防风9 g, 荆芥12 g, 黄芩9 g, 桔梗9 g, 杏仁9 g, 粉草3 g, 生姜6 g, 大枣5个。煎水分两次灌服, 如能吃食, 可混在饲料内吃下。

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断 篇5

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该场存栏兔400余只, 自8月16日开始, 每天死亡4~7只, 均表现为肚胀, 2~3 d后死亡, 主要危害妊娠母兔。孕兔流产前1~2 d表现为精神沉郁, 耳耷头低, 食欲减退或拒食, 继之伏于巢箱, 经久不动。然后发生流产, 产出发育完全或不完全的死胎。同舍的种公兔和后备母兔少见异常。该场种兔每季度常规进行一次兔瘟、巴氏杆菌、魏氏梭菌三联苗的免疫接种, 日粮中加有2%土霉素添加剂。发病期间曾对病兔用青霉素进行治疗, 结果均未能奏效, 至送检时已累计发病死亡40余只。

2 剖检变化

肝脏淤血, 小叶间质增宽, 边缘有小出血点, 肝脏显著肿大, 呈暗紫色, 局部有暗褐色坏死灶, 质地脆弱。肾脏稍肿, 色泽淡红, 被膜散在有针尖乃至大头针帽大小的星芒状出血点。肺淤血, 局部有出血性炎性病灶。小肠臌气, 膀胱积尿。子宫壁肿胀增厚, 浆膜面有多处片状出血斑, 粘膜被覆一层黄褐色纤维素性污秽物, 不易剥离。污秽物剥离后, 见子宫粘膜有出血斑。同时, 宫腔内尚有由腐烂组织形成的团状物。

3 实验室检验

将死兔肝脾分别直接抹片, 革兰氏染色镜检, 均见有两端钝圆的小杆菌。菌体着色不匀, 两端着色较重, 呈革兰氏阴性。

无菌取死兔脾接种于普通肉汤, 进行增菌培养。经37℃培养24 h后取肉汤培养物涂片, 革兰氏染色镜检, 所见菌体形态及染色特性与组织抹片相同, 随后将肉汤培养物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 经37℃培养24 h, 见长出几乎纯一的边缘整齐、圆形、稍突起、灰白色、半透明状的小菌落。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所见菌体形态及染色特性与组织抹片中的相同。然后取单一菌落移植于普通肉汤, 并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 进行纯培养, 并对纯培养物培养特性进行观察。对接种纯培养物的两种培养基置37℃经24 h培养, 肉汤呈一致中度浑浊, 久之管底有少量粘液状沉淀。营养琼脂上所长菌落形态与麦康凯琼脂上相同。挑取营养琼脂上菌落接种于三糖铁培养基斜面上, 置37℃培养24 h, 观察底层变黄产气, 变棕黑色, 斜面乳糖不分解, 不变色。用上述分离菌株接种于生化反应培养基进行试验。结果葡萄糖、卫茅醇、阿拉伯糖、木糖、甘露醇、硫化氢、动力试验为阳性。糖发酵试验有气体产生。乳糖、蔗糖、尿素酶、枸橼酸盐、氰化钾、靛基质试验均为阴性。

挑取营养琼脂平板纯培养物与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 (由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提供) 作玻片凝集试验。结果, A-F多价抗O血清和04及Hi单价血清均呈凝集, 而对05、07、09和Vi单价血清不凝集。

4 药敏试验

对诺氟沙星、痢特灵、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均为高敏;而青霉素、链霉素、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则呈低敏或不敏感。

5 小结与讨论

依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原菌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分析, 确定此次疫情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兔沙门氏菌病。

本病发生可能与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不良、孕兔抗病能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使孕兔易被病原菌感染。

加强怀孕母兔的饲养管理, 增强体质, 搞好日常卫生消毒、不断清除传播媒介, 减少孕兔与病原菌的接触机会, 经常对兔群进行该病的检疫, 及时清理带菌兔, 对孕兔进行有计划的药物预防, 是控制该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沙门氏菌病的诊断治疗 篇6

1 主述

山东聊城某养殖户饲养4000只13日龄肉雏鸡, 大群出现采食量逐渐下降, 发病鸡只表现为精神萎靡, 羽毛蓬松杂乱, 食欲不振或废绝, 闭目, 体温明显升高, 饥渴, 排黄绿色和白色稀粪, 水样下痢, 沾污肛门周围羽毛, 鸡群发病率约10%, 每日死亡15只左右, 呈递增趋势, 遂来笔者处救治。

2 剖检症状

心脏、气管、肺脏、肌胃、肝脏、盲肠有好多针尖大白色结节, 气囊稍有混浊, 脾、肾肿大, 盲肠内有黄白色干酪物, 直肠内有白色稀便等。

3 实验室诊断

3.1 培养特性鉴定

将分离菌接种于营养肉汤、普通平板、血平板和麦康凯平板, 置普通温箱和烛缸中, 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和菌落形态。发现在有氧和厌氧的培养条件下, 分离菌所接的营养肉汤都均匀混浊, 试管底部有少许白色沉淀, 振摇后呈螺旋状上升;普通平板上均长出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带绿色荧光的圆形菌落;血平板上菌长出灰白色、直径为1~2毫米、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 且细菌生长部位的血平板呈黑色;麦康凯平板上均长出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带稍许绿色荧光的圆形菌落。

3.2 药敏试验

按常规药敏纸片试验法, 将分离菌营养肉汤培养物涂布于血平板, 选取几种常用药物的药敏试纸片贴于所涂血平板, 置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试验结果。其中高度敏感: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哌酮;中度敏感:头孢类;低度敏感:红霉素、四环素。

4 诊断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 将从该病死鸡分离到的细菌鉴定为沙门氏菌。

5 治疗方案

5.1 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方法, 可通过消毒来控制此病。

5.2 0~7日龄雏禽, 用丁胺卡那霉素饮水, 可控制该病的发生。

5.3 治疗用氟苯尼考上午饮水, 晚上通肾, 连用4天即可。

6 回访

一疗程药用后鸡群出现好转, 没有死亡鸡只。

7 小结

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的一个或数个细菌所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的统称。包括白痢、伤寒、副伤寒等。

沙门氏菌病研究 篇7

1 主述

某养殖场饲养肉种鸡5 000余套, 近期种鸡出现血便且伴随死亡, 使用地克珠利和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治疗效果不佳, 遂前来就诊。

2 发病情况

该养殖场饲养品种为白羽肉种鸡, 采用人工授精方式, 目前受精率在95%左右, 鸡群采食量、精神基本正常, 日死亡3~5只。目前病程有一周左右。

3 临床症状

大群精神与采食量基本正常, 发病鸡拉西红柿样粪便, 个别可见血便。个别鸡只鸡冠发白。

4 剖检病变

剖检新死亡鸡只, 喉头、气管、支气管无肉眼可见病变, 气囊稍混浊;肝脏肿大, 上有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 上有白色坏死灶;个别肝脏上有较薄的纤维素性渗出;腺胃、肌胃无肉眼可见病变;十二指肠肿大, 内有红色肠芯, 且有纤维素性物质覆盖;空肠、回肠可见部分肠道肿大, 内有红色肠芯, 且有纤维素性物质覆盖;盲肠扁桃体有陈旧性出血, 个别胰腺边缘有陈旧性出血。

5 实验室诊断

5.1 无菌采集肠内容物, 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 调取表膜, 涂片、镜检, 可见圆形、椭圆形的球虫卵囊。

5.2 无菌采集肝脏组织, 接种于普通琼脂糖培养基, 37℃培养24 h, 可见生长良好、无色半透明、圆形、光滑、湿润的中等菌落, 挑取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可见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6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 初步诊断为鸡球虫病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

7 防控措施

7.1做好饲养管理:做好舍内通风工作, 过走道泼洒生石灰, 避免舍内过潮;做好相关消毒工作, 可用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对舍内进行带鸡消毒;勤清除粪便, 避免重复感染。

7.2由于该养殖场前期使用地克珠利效果不佳, 因此建议使用惠特福每100 g兑水50 kg, 杆益佳每100 g兑水200 kg, 服舒安每100 g兑水200 kg, 三者混合后上、下午饮水, 连用4~5 d。鱼肝油饮水或拌料, 连用4~5 d。

8 回访

使用后3 d进行回访, 养殖场反馈西红柿样粪便显著减少, 死亡停止。

9 小结

9.1球虫在养禽场普遍存在, 由于可感染鸡的球虫有7种且有特殊的生活发育史, 要求临床上使用时需要针对该类型球虫和作用峰期的药物, 但抗球虫西药往往有其特定的抗球虫谱和作用峰期且易产生耐药性, 而相关技术人员很难确定其感染的球虫种类和发病阶段, 因此导致其临床使用效果不佳。中药具有抗球虫谱广、无耐药性、对临床使用人员无特殊要求等, 受到市场普遍好评。

牦牛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篇8

1病原体

牦牛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是沙门氏菌, 主要为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 一般的消毒药物如2%火碱可杀死病原体[1]。

2发病特点

本病主要感染10~30日龄的犊牛, 对犊牛危害较为严重, 呈现流行性发生。成年牦牛多无明显症状或者症状轻微, 大多散发[2]。病牛和带菌牛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原体主要存在于肠道中, 通过粪尿排泄到外界环境中, 污染环境、饲料、饮水、用具而感染其它牦牛。当饲养管理不良, 及各种应激因素如拥挤、温差大、突然换料、转群、长途运输等使牦牛抵抗力降低时, 可引起发病。带菌的母牦牛也可通过乳汁排出细菌。痊愈后的牦牛可在症状消失后的一段时间随粪便排出病菌, 污染外界环境, 形成新的传染源。

3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周。犊牛发病时, 表现为体温升高, 达到40~41℃, 食欲不振甚至废绝, 经2~3 d出现消化道紊乱症状, 拉出黄色或灰黄色的稀便, 恶臭, 带有黏液甚至血液, 有时混有黏膜, 有恶臭味道[3]。有的牦牛可见咳嗽和呼吸困难。一般在出现症状后因脱水在5~7 d内死亡。

成年牦牛发病多为散发, 呈现良性经过, 少数病例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产奶量降低、腹泻或者出现血便, 严重的可出现死亡。

出生时已经感染的犊牛, 常在出生后48 h内拒吃奶, 喜卧, 迅速衰竭, 常在4~5 d死亡。妊娠母牦牛可发生流产。

剖检可见的变化有出血性胃肠炎, 真胃和肠道空虚, 黏膜充血, 内容物稀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 肝、脾和肾脏可出现坏死灶和出血点[4]。流产的母牦牛胎盘水肿出血, 流产或产死胎的子宫肿胀, 有坏死组织、渗出物, 有灰色坏死灶。

4诊断

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如犊牛出现下痢、发热、食欲废绝、呼吸困难, 孕牛发生流产, 病程延长时可见腕、跗关节肿大, 成年牦牛症状不明显及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可采集发热期的血液或者乳汁、粪便、肝脾脏等器官进行沙门氏菌的培养鉴定。

本病需要注意与其他腹泻性疾病的区别, 如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

5治疗

应用氟苯尼考、土霉素、痢特灵、痢菌净、硫酸庆大霉素、磺胺类药 (如新诺明) 有效。

发病后隔离病牦牛, 进行个体治疗。发病牛群可进行群体治疗, 饲料中加入氟苯尼考预混剂。加强消毒工作, 1~2次/d, 可带畜消毒。

6预防

1) 注意牦牛圈舍的保暖, 尤其是冬季, 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粪, 通风, 排出有害气体。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牦牛的免疫力, 如早吃初乳, 减少各种应激的发生。

2) 在本病高发的地区, 可进行定期预防用药。但是要注意用药物预防应防止长时间使用一种药物, 更不要一味加大药物剂量达到防治目的。应该考虑到有效药物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交替、轮换使用, 药物剂量要合理, 防治要有一定的疗程。

3) 重视环境卫生工作。平时应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场区入口及牛舍门口都要有消毒设施, 正常情况下每周要消毒1~2次, 降低环境中的病原体数量, 减少感染因素。严格管理不消毒就随意出入牛舍的行为。工作人员进出牛舍, 以及车辆入场均须进行严格消毒处理。病死牛要严格采用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平时可以对牦牛群进行检查, 采用直肠拭子和阴道拭子, 及时检出带菌牦牛, 进行治疗或者采取淘汰处理。

4) 避免多种动物混养。防止其它动物, 尤其是羊、猪等动物进入易感牛群, 牛与羊、猪等动物混养也是不科学的, 这样可能会增加患病机率。

5) 为防止疫病的发生, 更好地进行疾病的防控, 场区最好采取封闭式管理, 采用全进全出的模式。

6) 搞好牛群圈舍内的卫生, 给予良好的通风、合适的温度、湿度、密度, 尤其是在冬季圈舍内的环境控制, 要处理好通风和保温的矛盾, 潮湿寒冷的环境下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工作, 避免温差过大和贼风。

7) 注意康复期牦牛的排菌。由于即使是康复期的牦牛, 其排出粪便等排泄物和分泌物仍然含有病原菌, 病原菌会直接传播给健康牛群或者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环境间接传播本病, 因此, 发现病牛后应立即进行隔离饲养, 使用2%~4%火碱水等有效的消毒药进行经常性消毒。

8) 对于母牦牛也要加强饲养管理工作, 搞好妊娠母牛的环境, 给予合理的营养全价的饲料, 冬季尽量减少饮用凉水的机会, 对饮水水域最好采取加热措施, 使水保持温热, 减少冷应激。

摘要:牦牛沙门氏菌病也叫副伤寒, 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犊牛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废绝, 腹泻, 有恶臭味, 成年牦牛大多呈现隐性经过或者症状不明显, 妊娠母牛可出现流产, 给牦牛产业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就病原学、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介绍。

关键词:牦牛,沙门氏菌病,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岳秀宝.牛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J].兽医导刊, 2012 (1) :22.

[2]魏永艳.牛沙门氏菌病及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3) :135.

[3]滕振光, 效宏如, 张世凯, 等.牦牛暴发沙门氏菌病的报告[J].畜牧与兽医, 1982, 3 (1) :35.

上一篇:折现现金流量下一篇:分数问题的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