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问题

2024-09-27

课程改革问题(精选12篇)

课程改革问题 篇1

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存在诸多与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更不能满足我国改革开放深化时期对杰出人才和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 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高校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改革模式可以照搬照抄,必须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认识:高校课程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得以成功的关键,对高校课程改革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整体难度有科学地把握和认识,科学规划,依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与外部规律决策,理论推理与实践检验相结合,及时推广已经取得的优秀成果,提高改革效率。与此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共同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同发展;知识学习、能力塑造、素质养成相统一;尽快实现我国各高校课程的基础化、综合化、实践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原来,我国的课程观一直是以知识为中心;现在,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排在第1位,其次才是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我国需要创新性人才、复合型人才,高校必须牢牢记住国家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2. 合理增设选修课程

哈佛大学是最早全方位地实行选修课的高校之一,他们的选修课从1874年就尝试开设了。时任校长的埃利奥特曾说:“我们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爱好和才能,唯有当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时,这门课程才是有价值的。”哈佛大学的课程体系由自由选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必修课组成,课程的形式则分为讨论课、讲授课、实践课、教师个别指导课等。哈佛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课程多样化与课程统一性的高度统一。我国各高校也要借鉴哈佛大学开设选修课的经验,合理增设选修课程,拓展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空间。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紧跟国际课程发展的步伐,果断取消内容单调乏味、知识面狭窄的选修课,增加选修课的门数和种类,增加学生选择的机会和余地,充分考虑学生的理想、兴趣、爱好和现有的知识水平,让他们在学习课外知识的同时,也能兼顾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通过选修课弥补他们的不足,以更好地满足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总而言之,要致力于建立科学且合理的选修课课程体系。学校层面,不能狭隘地站在资源整合与利用的角度,只开设容易驾驭、资源消耗较少、选择人数较多的选修课,而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多元智能发展的需要,争取把开设选修课的权力下放到学院和教师手中;教师层面,要对开设选修课的意义和内涵有科学认识,要认真备课,革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绝不能敷衍了事;学生层面,不能避重就轻,只选择难度较小、学时较少、学分较多的选修课,要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综合素质的发展方向,选择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发展性的选修课门类。

3. 革新课程内容, 与时代和国际接轨

我国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留下了明显的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的痕迹,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与前苏联如出一辙。缺点是专业知识狭窄、理论脱离实践, 课程内容乏善可陈。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出现许多交叉学科, 原有的课程内容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而, 高校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 与国计民生接轨, 更要与时代和国家接轨。高校的课程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自身的发展逐渐演变的。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 高校课程内容的革新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体现我国高校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国际化程度, 一方面要增加通识教育内容在课程内容中的比例, 以满足学生相关需要;另一方面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可实践性, 促进科学知识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另外, 还要增加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方法的课程内容;最后, 要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 最终实现高校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4. 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相互渗透,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的革新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但是冰冷的机器不是人类文明的全部,正确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才是人类文明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世界各国在加强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人文教育,诸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和课时,努力把人文教育浸润到学生的骨髓中,升华为其独一无二的优秀气质。尤其鼓励理工科学生多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成为文理兼通的杰出人才。比如,美国的高校比较重视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通过人文教育使理工科学生认识到人类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避免他们违背科学的精神,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相应地,高校在课程设置时也要尽量使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多学习理科的课程,扩展学科视野,促进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5.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合理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

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并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我国的高校课程改革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实践性课程从属于理论课程的地位,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是要优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适当加大实践课程所占课程总量的比重。二是要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严格要求。实践性课程可单独设置并按教学要求组织教学,所开课程都要认真考核,学生不得免修,并适当提高学分。三是要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逻辑关系,建立与理论课程相适应的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等内容。对于授课时间,应该先安排理论性课程,再安排实践课程,先理论后实践;对于课程内容,理论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理论和原理,实践课程主要教授学生设计方法、工程技术、测量方法等,而不是简单地验证理论课程的知识,要以其为基础进行课外延伸和扩展,让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去创新。理论课程需要实践验证,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记忆,而实践课程必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和前提。高校课程必须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良性循环。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增进知识的理解,学会实际的应用,成为知识和技能俱佳的优秀人才。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社会实践与调查研究,高校甚至可以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深入到企业和科研院所实习,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生产技术,弥补课程内容滞后性的不足。

中国的高校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在改革的过程中,既要保持高度的工作热忱,又要从高校课程改革的思想观念入手,注重文理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摘要: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存在诸多问题, 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应该着手从几个方面努力: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认识, 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合理增设选修课程;革新课程内容, 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相互渗透, 和谐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优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改革,解决对策

课程改革问题 篇2

不论“单一任务”说,还是“双重任务”说,都存在把高中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惟有把高中教育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素养,才能确立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使高中教育走出工具化的泥沼。

高考制度的恢复在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伴随着26年的高考实践,我国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面异化。当下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文化是“考试文化”,这种文化以高考为核心。它既是对具有现代功利主义性格的市场文化的复制,又是对具有古代功利主义性格的科举文化的复演。它把校长、教师与学生机器般组织起来,并使之日夜加速运转。它使学校、家庭与社会在功利面前“熙熙攘攘”万头攒动。在“考试文化”中,唯见考试,不见教育。

难道这是因为我国大学建得太少、或者高考升学率太低吗?不是。在一项对高考落榜生的大规模抽样调查中,当初因为想考大学而上普通高中的高考落榜生,在77年以前的落榜生中占50%,在77-84年的落榜生中占69.9%,在85-91年的落榜生中占79.5%,在92年及其以后的落榜生则高达85.3%。让我们再看不同时期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的比例:1962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1.61∶1(133.9万/83.0万);198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8.48∶1(969.8万/114.4万);199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3.48:1(717.3万/206.3万);200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2.16∶1(1201.3万/556.1万)。由此观之,“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现象非但没有随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而缓解,反而愈演愈烈,二者呈反比关系。“考试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是教育价值观全面扭曲和异化的过程。由此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只能是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

应试教育课程体系在高中阶段的基本表现是:(1)以知识技能的熟练化为课程目标,由此必然导致把知识技能视为外在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火热的现实生活;(3)课程结构“分科主义”倾向严重,简单、划

一、拒斥学生的选择;(4)课程实施过于倚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5)“一切为了高考”的选拔取向的课程评价;(6)高度集权化的课程管理。总之,这种课程体系是排斥教师、排斥学生、排斥学校的。

改变“考试文化”,改变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课程体系并不反对考试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但却旗帜鲜明地反对“考试文化”和应试教育的价值观。新的高中课程体系承认一个朴素的真理:考试,永远是这个学生在考试。它不把考试置于课程的核心,而把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意味着我国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这意味着教育民主是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民主意味着:(1)使社会经济处境不利的群体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2)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并保证其实现;(3)不仅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考虑教育民主,使高中教育达到卓越。

《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是追求卓越的大众教育,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性质的基本认定。

超越“单一任务”或“双重任务”的主张,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又一基本理念。高中教育为升学做准备?为就业做准备?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教育事实上是单一的为升学作准备的教育。这种工具论的教育价值观又蔓延至整个基础教育,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每一阶段教育的任务都是为下一阶段作准备,并最终为升大学作准备。241年前,卢梭曾把只为将来作准备的教育愤怒地斥为“野蛮的教育”。我认为正是工具论的教育价值观为这种“野蛮的教育”铺平了道路。

不论“单一任务”说,还是“双重任务”说,都存在把高中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惟有把高中教育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素养,才能确立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使高中教育走出工具化的泥沼。

浅谈课程改革的一些问题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误区;感悟

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不可逆转的潮流,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为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摒弃之前“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陈旧课堂模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以实现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等方面的课改要求。但是,在实际课改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许多一线教师没能正确把握课程改革的实质,更没法在课改的过程中去实践并不断完善。许多教师在认识上没能达到一定高度,阻碍课程改革的前进步伐,同时,也妨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一、课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许多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明确,思想上对课改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其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不能达到课改的真正目的,不能使得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也无法获得提高。

1.课改变成“赶时髦”。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灵活的教学手段去激励、鼓励学生真正投入知识海洋,唤醒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以便能够更好实现教学目标。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作秀、赶时髦的做法,导致课程改革步伐缓慢。许多教师认为,课程改革應该体现在公开课、优质课、旁听课、教学比赛等一些教学研究性活动中,是为了课改而“课改”,这是极不正确的。在课改过程中,如果教师都存在这样错误的思想,那么怎能以身作则地要求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怎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真正学到知识,提升自我呢?真正的课程改革应该存在于每一节课堂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并不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即兴表演”,不是为了“赶时髦”。

2.课改成为“换汤不换药”。课改大潮滚滚而至,许多教师努力拼搏,涌现了大量的优质教师,但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将课程改革当作一种教学手段的变革,没有对其产生足够重视,因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完全抛弃了全新的课改教学理念,只是在教学手段方面采取了信息技术,却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换汤不换药”的教学思想充斥着整个教学过程,导致学生无法体会课改带来的新思想。这个过程没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是将简单的教学思想复杂化,最终无法达到激发学生潜能的目的。

二、努力迎接课改的挑战

课程改革为教师提供了提升自身素质的机遇,同时,给一线教师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那么,面对课改滚滚大潮的袭来,教师应该如何应对挑战呢?

1.更新观念,立志做一名研究型和学习型教师。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许多新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其一,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过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教师总担心知识点讲解不够,而学生也无法理解,学生学习的全部目的都是考试。但是事实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学生入校学习的目的不只有考试,还有全面而个性的身心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其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努力寻求自己的答案,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加以引导,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坚定信念,积极投身课改。课程改革的浪潮为一线教师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华丽舞台。如何在这个舞台上大展拳脚是每个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坚定信念,善于向前辈、先进学习,善于灵活思考、总结经验,同时,也要有不怕失败、大胆尝试的勇气与信心。课程改革没有借鉴,没有过多的经验之谈,因此,我们应该大胆尝试、小心求证、努力实践、耐心总结,这样才能够快速进步,跟上课改的步伐。

三、小结

总之,课程改革下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课程改革强调的不只是知识的生成,更多的是学生情感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情感变化,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唐丽芳.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2002(5).

[2]查有梁.十年新课改改革的统计诠释[J].教育科学研究,2012(11).

[3]关松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0(7).

[4]邵光华.提关于教师课改认知的反思性分析与启发[J].教师教育研究,2014(9).

职高数学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4

一、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开阔学生视野, 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 互联网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来弥补我们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比如, 让学生到网上去了解数学发展史、发展前景、待解决的问题, 以拓广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和挑战心理.同时又可让学生在网上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这正是我们常规教学中所欠缺的.

二、培养思维品质, 提高数学能力

智能资源的核心是思维能力.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对人们指出了知识需随时更新与换代的要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若让学生得到的仅是一些公式或定理等结论或仅用于解数学题的解题术 (死方法) , 则学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更何况绝大部分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后, 所从事的工作都很少用上高中及以上的数学知识, 久而久之, 所学知识大部分都会忘记.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 就会把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迁移到其相关专业领域中去, 在工作中把这种数学能力转化成其相关的工作能力 (正如电能转化成光能或热能一样) , 并用思维这把“钥匙”去打开其未知的知识宝库, 适应科技更新与换代的需要.因而开发智能资源, 必须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数学思维主要依靠理论抽象的逻辑思维, 培养思维品质应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进行.

三、数学教学应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走入人们的生活, 十分熟练的算术技巧与代数的纸与笔的运算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此之前, 运算能力作为一项基本技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数学能力, 学生的相当大一部分精力用在了运算方面.计算能力成了一个学生数学能力的代表.在考试中, 得分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计算的准确性与否, 因而, 这样评估出来的成绩并不能显示出一个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 尤其是不能显示出这个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高低, 这或许就是产生高分低能问题的一个原因.现在, 代之成为突出的问题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及创新思想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所在, 是指导人们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原则.事实已经证明了数学思想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现代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中, 如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在最为尖端的科学技术中, 如胚胎学、细胞染色和信息化产业本身的许许多多的技术等问题, 它们的进一步发展要取决于新的数学思想方法和算法的发展.因而,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 一定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 一方面重视新授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另一方面, 要研究在知识的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 每学一部分知识要注意这一部分内容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而不能只顾埋头做题, 更不能要求学生只要做对题目即可.

四、应突出计算机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它在教学上所显示出来的优势已经有目共睹.它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 带给学生的是视觉和听觉上的全新感受, 对于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有着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作用.

数学与计算机的结合, 应该是不仅仅会利用计算机上几节多媒体课, 也不是你能制作多么漂亮的课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我认为计算机进入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并能试图利用计算机去解决问题, 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最好的办法, 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当然, 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非常高, 它需要我们懂得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甚至编程语言.

五、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

能力的提高得靠训练.练是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 我在教学实践中, 经常以练为主, 按懂、会、熟、巧的顺序分阶段有计划地让学生去练.在一些重点章节中,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 让学生去探讨, 去创新.例如, 在学习了增长率问题后设计“同一种商品, 甲商店先提价10%再降价10%, 乙商店先降价10%再提价10%, 问:甲乙两商店该货物现价是否相同?为什么?”等问题, 学习函数后列举人口与人均资源的关系, 学习统计初步后研究怎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来创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并得到一定结论之后, 不但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加深, 而且对数学也产生了兴趣.通过这种方法,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也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六、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一切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中, 同时, 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解决.比如, 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于节约用水;养猪经营户怎样制定规划既能获得最高经济效益, 又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要通过怎样的营销方案才能快速打入市场, 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

高中课程改革的问题、理念与目标 篇5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课程中心教授 张华

高考制度的恢复在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中曾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伴随着26年的高考实践,我国教育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面异化。当下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文化是“考试文化”,这种文化以高考为核心。它既是对具有现代功利主义性格的市场文化的复制,又是对具有古代功利主义性格的科举文化的复演。它把校长、教师与学生机器般组织起来,并使之日夜加速运转。它使学校、家庭与社会在功利面前“熙熙攘攘”万头攒动。在“考试文化”中,唯见考试,不见教育。

难道这是因为我国大学建得太少、或者高考升学率太低吗?不是。在一项对高考落榜生的大规模抽样调查中,当初因为想考大学而上普通高中的高考落榜生,在77年以前的落榜生中占50%,在77-84年的落榜生中占69.9%,在85-91年的落榜生中占79.5%,在92年及其以后的落榜生则高达85.3%。让我们再看不同时期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的比例:1962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1.61∶1(133.9万/83.0万);198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8.48∶1(969.8万/114.4万);199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3.48:1(717.3万/206.3万);200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的比例是:2.16∶1(1201.3万/556.1万)。由此观之,“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的现象非但没有随高考升学率的提高而缓解,反而愈演愈烈,二者呈反比关系。“考试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是教育价值观全面扭曲和异化的过程。由此所建立的课程体系,只能是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

应试教育课程体系在高中阶段的基本表现是:(1)以知识技能的熟练化为课程目标,由此必然导致把知识技能视为外在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的经验和火热的现实生活;(3)课程结构“分科主义”倾向严重,简单、划

一、拒斥学生的选择;(4)课程实施过于倚重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5)“一切为了高考”的选拔取向的课程评价;(6)高度集权化的课程管理。总之,这种课程体系是排斥教师、排斥学生、排斥学校的。

改变“考试文化”,改变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高中课程体系并不反对考试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但却旗帜鲜明地反对“考试文化”和应试教育的价值观。新的高中课程体系承认一个朴素的真理:考试,永远是这个学生在考试。它不把考试置于课程的核心,而把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置于核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这是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意味着我国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这意味着教育民主是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民主意味着:(1)使社会经济处境不利的群体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2)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关注并保证其实现;(3)不仅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考虑教育民主,使高中教育达到卓越。《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是追求卓越的大众教育,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性质的基本认定。

超越“单一任务”或“双重任务”的主张,把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基本素养。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又一基本理念。高中教育为升学做准备?为就业做准备?抑或二者兼而有之?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教育事实上是单一的为升学作准备的教育。这种工具论的教育价值观又蔓延至整个基础教育,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每一阶段教育的任务都是为下一阶段作准备,并最终为升大学作准备。241年前,卢梭曾把只为将来作准备的教育愤怒地斥为“野蛮的教育”。我认为正是工具论的教育价值观为这种“野蛮的教育”铺平了道路。

不论“单一任务”说,还是“双重任务”说,都存在把高中教育工具化的倾向。惟有把高中教育定位于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或公民素养,才能确立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使高中教育走出工具化的泥沼。

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探讨 篇6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程改革

随着职教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和相关标准的颁布实施,特别是2008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和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的出台,对中职数学课程改革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职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中职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普遍性问题,值得我们作深入分析和探究。

一、数学课程改革的导向方面

1大众数学思想的落实问题

大众数学的基本理念是:数学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中职数学教育的功能来看,主要有三个,即满足国家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要求,满足专业学习的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用大众数学观审视中职数学,就是要重应用与实践,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重过程与方法,让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重个性与发展,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问题是,现在的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着“一刀切”现象,不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水平,一律照本宣科,而且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专业基本脱节。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厌学”倾向。为了落实大众数学的思想,可以将数学教学内容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必须掌握的且符合大多数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知识,以公民文化素质培养为主,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另一部分是与专业课教学紧密结合的数学知识,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确定教学内容,突出体现其应用性、工具性。通过构建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两大模块,使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突出职教特色,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这是大众数学理念指导下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2数学课程目标的定位问题

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水平提出的要求,课程目标的确定不仅与数学教学有关,而且与社会文化、学生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及哲学观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关于课程教学目标的描述为:“使学生在初中数学基础上,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遗憾的是,现在的中职数学教材存在着学科与专业“两张皮”的问题,没有很好地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更没有突出工具性。在“应用取向”已成为当今国际数学教育改革大趋势的背景下,中职数学必须结合职业活动的固有特点,课程目标应体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职业问题的解决;二是注重与专业紧密联系;三是注重数学的应用。应该说新《大纲》在这方面已有所体现,如《大纲》中的第3单元“函数”安排了12个学时,要求结合生活及职业岗位的实例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引入函数的单调性及奇偶性等知识,重点是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像及函数的应用。又如《大纲》中的第6单元“数列”安排了10个学时,要求数列概念的引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学习都要结合生活实例来进行,同时专门安排了“数列实际应用举例”一节内容。这些“应用取向”目标的体现,既能提升中职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又为专业技能的提高奠定了数学基础。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中职数学教学的总目标,即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需求为本,突出“实用、够用”原则,为专业学习服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方面

学校教学,教师是关键,教师的业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教学的质量。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中职数学教师的数学素质要求大大提高,广大数学教师要适应新变化和新要求。首先必须更加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理念。反映在数学教学素养上,有这样几点:一是具有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二是全面把握数学学科知识;三是准确把握教材的特征,明确重点、难点与关键;四是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数学教师宏观的课程把握,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理解数学抽象、推理、模型等核心数学思想,把握数学的主要特征;理解中职数学中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中职数学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不同学段中核心数学内容的学科本质。数学教师除具有宏观课程意识之外,还需要具备以下三个能力:

1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包括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思维的准确性、思维的条理性、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发散性、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独创性等)、课堂教学的表达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及板书能力、身体语言的表达能力、运用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能力等)和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营造课堂教学环境的能力、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能力、管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与纪律的能力、反馈与调控课堂教学的能力、评价课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能力、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

2课堂教学的设计、评价能力。包括课堂教学课型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方法手段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教师形象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预想效果设计的能力、课堂教学特色创新设计的能力和课堂教学评价的能力。

3教师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包括认识发现和形成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确立并设计课堂教学课题的能力、总结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能力、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课程教学的策略方面

在“以就业为导向”背景下进行的数学课程改革,必须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能力培养、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提高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专业能力服务。因此,就数学教学而言,应该突出这样两个策略:

1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推行差异教学

由于数学基础、所学专业的不同,中职学生之间不仅有数学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数学认知结构上的能力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品质的差异。现实是,在教学要求上,统一进度,统一要求,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如何客观地对待学生间的差

异,特别是从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实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这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具体来说,在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上可以采取个别化差异教学,尽可能地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如科学制定区别化的教学目标,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使他们在知识方面分别达到识记、理解、掌握的层次,在能力方面分别达到模仿、学会、综合运用的层次。这种教学组织的区别化策略,从根本上来说,是注重量力而行,实行提问、练习、作业的分层等。

2紧紧围绕专业,实施分类教学

文化课与专业课有机结合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中之重。如何围绕专业展开数学教学,是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中职专业繁多,对数学要求差别很大;中职生数学基础很不平衡;数学课与专业课设置界线分明,内容自成体系,缺少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这就产生了这样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数学课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与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在时间上脱节;二是有些专业必须用的数学知识恰好是中职数学教材的删减内容。特别要看到的是,由于数学课程在职业教学的基础地位。学科教学深度广度的把握、内容的取舍还取决于不同专业课程对数学学习的要求,数学教学必须由此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这个角度言,实施分类教学显得尤为必要。这里的分类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专业,注重不同专业学生的能力水平和认知结构,采用分类推进的教学模式,最终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发展。淡化形式化的推理证明,注重知识的运用是需要实施的重要策略之一。具体到不同的专业,如计算机及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可安排计算器操作、函数及反函数、解析几何、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数据处理算法逻辑等知识进行学习;机电、机械、电工、汽修类专业的学生可安排计算器操作、解方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三角函数的应用、向量、极坐标、参数方程的学习,特别要注意立体几何的内容,注意识图及画图,可安排几何模型的制作,注重点、线、面性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可安排函数及其简单应用、排列组合、线性规划等内容,如彩票问题、税收问题、银行利息、贷款利率等。这样才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各取所需的原则。

四、数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方面

中职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这在客观上要求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构建起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调查显示,目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仍主要是“满堂灌”、“一言堂”。如何切实改变中职数学教学实践现状,尽快构筑起“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笔者认为。务必要在以下两点上抓实、抓出成效。

1以问题解决为教学的突破口

“以问题解决为主导”是改革我国数学教育的突破口。数学问题解决强调使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问题解决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结构化的理解,形成自己的、可迁移的问题解决策略,而且能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认真求知的科学态度和勇于进取的坚定信念。中职培养的职业能力之关键在于强调按工作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力。而我们的数学教材基本是单一的学科性课程,普教色彩较浓。学生不知学以所用,不能体现中职数学的特点;我们的教学还在教一些数学知识、解几个纯而又纯的数学题等枝节上津津乐道。特别是中职数学教学大量采用的讲授法,以期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口头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播系统连贯知识,容易导致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同时,课内外过分追求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效果,严重束缚了学生智能的发挥,学生问题解决意识逐渐消失。为克服这些弊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创设问题的情境,营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指导学生学会确定目标,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合作,积极采取将训练的具体方法和问题解决能力整合的策略,让学生真正主动建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信息,体验到以数学的视角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转变成增长学生的学习体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标;把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气氛转变成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发言、认真讨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2体现数学的生活化

数学新课程改革教学中问题的探讨 篇7

关键词:数学教育,新课程,数学课程改革

一、前言

1. 研 究的背景

现阶段我们教师队伍中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更多表现的是依纲靠本、得过且过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中不是很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 更多的是一种单一的知识的传承. 老师只是将知识输给学生, 学生学到的都是书本的死知识, 不能将其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旧的教育观念和育人观已不能满足现在的课堂需求, 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并使其学有所用, 这就使得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势在必行. 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的内容, 还要思考如何设计教学活动, 如何设计教学情境, 并与学生一起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研究的问题

新的课程改革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学生能否适应新的课程、新的内容, 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 适当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老师能否抛弃旧的教学方法, 结合新课程探索、创造出新的教学思路, 然后对新课程改革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数学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第一实践者, 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过渡者, 是联系新课程与学生间的主要桥梁之一, 只有数学教师及时地在数学教育观念上作出更新, 充分认识新课程的目的, 才能保证数学课程改革顺利实施.

二、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

1. 国内课程改革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数学教育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 形成了独特的“考试教育”, 经过多年的理论继承与经验积累, 逐渐形成了我国数学教育的特色. 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掌握, 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科技的发展、数学的广泛应用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要求, 新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 就数学教育而言,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要求.

2. 教学目标和内容的不同

现行《大纲》的教学目标主要从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出发, 不再局限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是着重强调各方面思维能力的发展 . 《标准》的课程目标涵盖了知识技能和发展空间两个领域, 包括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等方面.

现行《大纲》在修订时对部分教学内容做了一些增、删、减等工作, 对某些知识只是将其作为一种计算工具介绍, 并不做详细的讲解. 但是这些变化仅仅只是对知识的一个局部调整, 其基本内容结构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而《标准》则是对繁杂的计算和实际应用中用得不多的内容做了进一步的删减.

三、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1. 适当降低课程难度 , 强 调实例教学

我国数学课程中有些内容复杂且难以计算, 而且多是对学生数学解题技巧方面的训练, 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课程改革中, 我们应该扬长避短, 在调整自己原有内容的基础上, 还要注意吸收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2. 提倡数学工具的应用 , 引入数学实验教学

以前的数学课堂上, 教师比较重视的是对学生运算能力和运算技巧的培养, 而现在的工作以及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都不能只是靠简单的运算就可以解决的. 新的数学课程改革要引入计算机数学教学, 计算机数学教学可以改变以往数学教学的单一模式, 增加了实验课的内容, 丰富了教学模式. 利用计算机教学可以演示一些需要想象空间的立体几何图形, 通过数形结合的教学,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较为直观和更形象的认识和理解.

四、数学教师应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

数学教育不仅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大量优秀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且也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了数学知识, 新的数学课程改革也强调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及人文精神和数学素质的培养. 教师可以将以前封闭式的教学改为指导学生开放式、探索式的教学. 数学课程改革中一些新内容的增加以及它的目的性, 要求数学教师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 比如新课程中增加了一些探究性问题、课外拓展等内容.

五、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主体, 教师讲解学生记的输入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所要建构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它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由原先课堂的一个给予者变成了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者, 由教学的执行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在教学中要勇于和敢于摆脱旧教材的束缚, 尽量多设置一些探究式的问题, 鼓励学生对问题猜想、探究并进行验证, 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新和想象能力.

六、结论与建议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解析 篇8

课程改革实施一年多来, 各地区与学校根据文件精神, 在课程规划、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取得有益的经验, 但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文笔者就根据杭州市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 谈一谈本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 全面规划学校课程体系?

关于课程的定义有很多, 通俗地说, 课程是学校为学生学习而安排的学习内容的总和及学习进程的计划。目前, 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划分, 课程可分为三级课程, 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从课程学习的内容性质来划分可分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

国家课程是按全国整体水平来要求的课程, 其规定性文件是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显然, 各地要根据地区或学校的实际情况 (学校、教师、学生和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 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 使国家课程适应于本校的实际教育活动;地方课程是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基本情况的课程, 目的是使学生对家乡有一个系统性认知;而学校课程是旨在提升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和学校公共教育而设定的课程, 多为拓展性课程。

校本化的国家课程、整合性的地方课程和体现个性化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三者相融合而形成的课程体系是适合于学校实际的, 可对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 这就是校本课程体系。因此, 校本课程体系是根据学校实际 (教师、学校与环境) 而设计与实施的适用于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体系是三级课程的总和。显然, 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是不同的概念。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多是基础性课程, 而学校课程多是拓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是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 解决学生基础道德、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课程;拓展性课程是基础学习之上的拓展, 一般来说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当然, 学校课程也有少量的基础性课程, 国家课程也会有一些选择性课程。

问题2:如何正确认识本轮课程改革, 解决课程改革的动力因子?

课程改革能否成功, 动力很重要。如果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校长、教师等) 自身没有动力, 仅靠外力来推动 (例如行政推动) , 那么改革一定不会有好的效果。课程改革的内部动力是关键, 即让实践者自己认识到“我必须改”而不是“你让我改”。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 (尤其是与欧美国家) 比较,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优势是扎实的知识学习和训练保证了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 较好发展了学生的低阶能力。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高阶能力发展较差, 特别是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较弱, 没有建立学生的优势才能培育和资优学生的特殊培育体系。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应该是:既要重视对“人”的基本素养的培育, 也要重视对“才”的发现与培育。从“人”“才”培育与课程的关系 (图1) 考虑, “人”的基本素养的培育依赖于基础性课程, 而“才”的培育必须基于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的拓展性课程。当然, “才”的发现也需要建立一套为大家所接受的特殊才能者的选拔与培养机制。因此, 改革课程体系, 增加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拓展性课程的数量, 是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的需要, 是培育学生优势才能或促进优秀学生发展的需要, 体现了“让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思想。

问题3:如何理解和实施选择性教育思想?

选择性教育思想主要是指学校提供的课程体系覆盖了所有学生的各种需求, 学生个体可以在这个体系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课程, 促进自身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理解和实施选择性教育思想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的选择权是学生的, 而不是校长的。有的学校把所有拓展性课程开设成学校统一的拓展课, 所有学生的拓展课是一样的。这实际上就是由校长来统一选择拓展性课程, 学生没有了选择权, 这就违背了选择性教育思想的初衷。拓展性课程的选择性是为了解决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特长发展的需求, 而不是基础课程的统一拓展。

2.“选择性”既体现在学生对课程的选择, 又体现在学校对可能开设的课程的选择。除了学生拥有对课程的选择权以外, 学校可以在众多可开发的课程中, 通过学校课程审定委员会的讨论与表决来选择学校最终决定开设的课程, 然后根据学生选课情况, 最后确定学校实际开设的课程方案。

3.选择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发展与全面发展。共同学习的基础性课程保证学生共同具有的基础素养, 而选择性的拓展课程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差异发展。当然, 这里的“差异发展”主要是发展方向的质的差异, 而不是学生发展程度的差异。

问题4:如何看待学校特色与特色学校的建设?

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的创建给学校发展增加了发展的动力。特色创建增加了学校的活力, 提升了校长和教师的课程能力, 也使学生的特长与个性发展有了保障通道。于是, 有校长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也要搞特色创建, 使学校增加发展的新动力。其实, 这种做法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是按“学区”划片招生的, 这种招生方案意味着某个学生上哪所公立学校他本人没有选择权, 如果他所在学校的特色 (例如美术特色) 恰恰是这个学生既没有天赋也没有兴趣的, 这就有失公平了。

高中学校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因为没有“学区”概念, 学生对学校有选择权, 因此可以搞特色创建。当然, 一些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自然形成了某方面的特色, 而现今办学过程中又没有将大量的办学资源刻意用于特色创建, 这样的学校理所当然是一所好学校, 学校也没有主观违背公平性的原则。

问题5:学校拓展性课程生长点在哪里?

拓展性课程的生长拓展点在哪里?开发什么样的课程?这对学校非常重要。课程开发要选择对学生学习与发展价值高的内容。衡量课程内容的价值高低的两大依据:一是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的程度;二是课程内容的学习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两者缺一不可, 要知道有时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并不一定是好课程, 因为有可能教育价值不高。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开发拓展性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兴趣与特长课程。例如, 音乐、体育、美术、技术、科学、社会等领域的旨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课程或发展学生特长的课程。2.基础性课程的加深与拓展课程。例如, 对智优学生 (人群中占3%~5%的各类学生) 进行特殊培养的课程;对学科知识的应用性拓展课程则可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能力。3.思维能力课程。例如, 简单逻辑、通俗哲学、思维方法、问题思辨、数字逻辑等课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且目前是我国课程体系中比较薄弱的一环。4.实际能力课程, 即发展学生真实问题解决能力的课程。这些课程的指向是加强社会实践与科学实践, 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与积累。例如, 科学实践与创新、社会实践与创新、社会问题调查、环境问题调查与研究等项目学习类的课程。

问题6:社团活动与拓展性课程有什么关系?

社团活动是学生自己组织的, 旨在发展学生组织、交流或某种专项技能的定期的团队活动, 可以完全由学生组织与指导的自主性团队活动, 也可以是学生组织、教师指导的活动。社团活动与拓展性课程的区别见表1。

社团活动与拓展性课程的功能既有相似的地方, 也有不同的地方。社团活动更灵活, 学生自由度更大, 因而学生主体性表现得更好, 但其效率可能会受影响;拓展性课程的计划性更强, 标准与要求更明确, 管理与评价更严格, 课程效率更有保证。学校可以将适合以课程形式展开的社团活动转化成拓展性课程, 但活动性强、自由度大的社团活动不宜转化成拓展性课程。建议对社团活动进行等级化评价, 然后按社团活动等级的高低, 承认或部分承认参与该社团活动的学分或课时。

问题7:如何理解与操作课程整合?

学校课程建设必然会遇到课程整合问题。学校进行的课程整合是两个以上学科在课程结构、内容和方式上融合。整合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学科内的整合, 即学科内相关内容的主题整合和学科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整合;二是跨学科的整合, 即学科之间相似与关联紧密的内容之间的整合。

其实, 这两种形式的课程整合的量都是有限的, 究其原因一是学科本身内容标准已经经过学科顶级专家的论证, 如果有明显的整合余地, 课标制定过程中就已经考虑或应该考虑;二是学校教师对学科的理解水平难以达到颠覆课程标准结构的水平;三是学科间的整合需要跨学科的团队研究, 而这种研究的可控性较差, 课堂实施的可行性更难说了, 有的学校一节课让三个学科的教师分别登场就是例子。因此, 一些学校所走的课程整合之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就不足为奇了。

整合的主要目的不是内容压缩, 而是通过课程整合改变课程实施方式。基于项目 (问题) 的学习 (Projet-based learning或Pr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和STEM (或STEAM课程) 就是很好的课程整合方式, 是有意义的改革方向。这种体现综合性学习的课程, 是以项目为核心把相关跨学科内容整合于项目中的综合学习方式。其学习的本质可以用图2来表达。

项目 (问题) 学习、STEM (或STEAM) 课程学习具有以下特点:1.问题结构不良, 即具有不明确的目标、条件和解答的问题。能够体现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 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2.问题基于真实情境, 具有复杂性与挑战性。3.学习内容深度整合, 适用于多学科交叉的深度学习。4.学习过程必然会体现渗透性学习与跳跃性学习的方式。5.学习过程可突出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性体验。6.任务解决的过程突出个体间的协同与合作。7.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多元, 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注:基于对问题解决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或批判, 可发展学生的评鉴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等高阶思维能力]。

问题8:如何以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

课程改革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在于课程的质量, 而课程质量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一是课程开发的水平和质量;二是课程实施的水平;三是课程管理与评价的水平。

一、把握好所开设课程的质量, 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水平

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开设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水平等因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1.要培训教师的课程能力, 使教师能够开发出适应学生的优质课程, 特别是要发挥学校的优势、教师的特殊才能, 最大限度地开发出高水平的学校课程。2.借鉴校外优秀资源, 扩充学校的优秀课程。任何学校的学校课程都不可能做到所有课程都由自己的教师零起点开发, 校外优秀资源“为我所用”是很好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集中去学科基地 (如职业院校、少年宫、校外科研院所等) 学习某些课程;可以借 (聘) 用校外教师来校做专家教师负责开发与开设课程;借用校外优秀课程与教材由本校教师开设课程。3.严把课程审核关。课程开设关系重大, 学校的“课程审核委员会”需要严把课程审核关, 不能让低价值的课程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

二、改革课程实施方式, 提升学生的素养与能力

课程改革的目标最终由课程实施来实现。教育质量关键在于课程实施的质量, 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是关键。因此, 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课堂改革的核心所在。课堂效率低下的关键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量极少, 课堂变成教师个人的活动, 学生被动学习收效极低;其次是学生的课堂思维量与动手操作量少, 课堂没有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活动, 使得学生不可能获得高阶能力。[3]因此, 课堂教学改革永远是课程改革的核心。

问题9:如何改革教学管理与课程评价方式来适应新的课程体系?

本轮课程改革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课程改革最显明的区别就是, 本次改革中学校拥有了真正的课程开发与设置的权力。正因为这样, 校长与教师的责任更重了, 课程管理与课程评价的水平与学校办学水平的关联度更强了。如果学校不能创造性地进行适应新课程体系的教育管理与评价方式的改革, 课程改革必定失败, 学校就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

一、创新管理体制, 适应新的课程管理

1.学校的改革必须是思想与观念、制度与规范先行, 要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的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制度体系;要构建学校的课程规划与课程建设方案;要建立教师开发、开设、评价课程和学生选课走班、教学班与行政班协调管理等一系列制度。2.要改革学校的管理体系, 以适应新的课程管理。学校要从“教学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转变到“课程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上来。例如, 课程的开发与开设等工作由教务处管理还是教科室管理?因此, 需要进一步改革中层处室设置与职能, 以适应课程管理的模式。3.要建设适应新的课程管理的课程开发、课程开设、学生选课走班、学生成绩评价等一系列软件管理系统。例如, 学生选课走班后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化课表, 行政班多半时间是不存在的, 这就需要改变学校的某些硬件配置, 并且用信息化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来辅助管理学校的排课、学生走班考勤、学生成绩登记录入等工作。

二、创新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原有的学校评价方式只能适应改革前的学校课程管理体系。改革后, 课程评价更复杂了, 尤其是学校课程的评价。学校课程中各门课的性质不尽相同, 有的差异非常大。假如有两门课:《排球基本功》与《南宋史研究》, 它们的评价方法会完全不一样, 因为《排球基本功》属于动作技能类的学习课程, 《南宋史研究》属于学术探究类的实践课程。如果两门课都用纸笔测试来考查, 都不能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因此每门课都应该设计适合于自身课程性质的考核评价方式, 而且作为课程纲要的重要内容。

另外, 学校评价的导向应该是两个:一是教师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考核与评价;二是学校对教师教学实施的考核与评价。只有根据课程管理的实际来制定评价方案, 只有让评价工作切合课程的实际, 才能真正地让评价促进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5]36号.[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142778441751261711.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 files/moe/moe_177/200407/2478.html.

课程改革问题 篇9

一、转变教育理念,淡化应试教育

在新课改过程中,不少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彻底,不注重教学过程评价,不考虑学生发展自身需求,错误理解教学与评价的关系,仍然把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手段。学校领导重视升学率,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教学优劣的首选标准。尽管有好多教师也认识到考试成绩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广大教师对学生成绩都不敢掉以轻心,更不敢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实施素质教育。

如今考试这一指挥棒,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一大障碍。那么如何清除这一障碍呢?一些有见识的课程研究者说过,只要国家的一些中考、高考仍然保持原来的取向,学校、教师就不可能真正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尽快适应新课改理念和要求,不断地转变教育理念,淡化应试教育,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有效地探索课程改革的有效教学方式,不断促进新课改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重视教师培训,完善培训机制

1.培训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当前,尽管县里组织不少培训,但是受到名额限制,还无法对所有教师都进行培训,上级分配的名额往往倾向于城区学校,农村一线教师能够参加培训的机会甚少,有的也许好多年没有一次机会。市级的培训暑期一年一次,省级的培训机会更不用说了,几乎没有。对于这种现状,上级主管部门也考虑过,有时候想多分配两个培训名额给农村学校,却因为学校财力问题而无法按照名额参加。

2.校本培训,在大多数农村学校无暇展开。近几年尽管我县进行一年一度的学校暑期培训,因学校缺乏资金请专家,培训的内容也往往只局限于教师道德规范、教师法、心理学、教育学一些理论,对于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说的却很少。广大教师缺乏外出参加培训的机会,无法了解和获悉新观念和新信息,严重影响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与专业理论知识的充实,也就直接导致广大教师无法自主参与新课程的实施。

3.教师培训内容和方式无法满足教师的需求。教师培训的内容大多是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主,这无所非议。但随着课改进一步推进,教师将会更多地关注如何深入研究学科内容或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那些只停留在对“纲要”和“课程标准”解读层面上的培训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在培训的方式上,专家们更多采用讲授、报告或讲座的方式,虽然简便易行,但却忽视了教师作为学习主体和实践主体特有的经历、兴趣和需要。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专家一再倡导参与式培训、专题研讨、经验交流和观摩等,但在实际的培训中,专家讲授或讲座仍是教师培训的主流。

三、结合学校校情,借鉴成功经验

新课改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变革的,改革后的课程是要能够与现实需求和公众认识相吻合,对实施者来说是不但质量高还要易于实施,这样才能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目前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结构的调整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上,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渗透着现代教育新理念。新课改在课程教学理念上趋向于“西方化”,举措上趋向于“城市化”,更多地借鉴了发达国家或我国发达地区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发达地区实施和推行。但是有些被社会广为接受的教育改革方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只是一味地照抄照搬,最终成功的几率却是很少。因此,应当因地制宜,结合学校校情,不断探索、借鉴一些有利于学校发展、适合广大农村地区课程教学的成功经验,这对广大农村一线教师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与考验。

四、加大投入力度,关注教师发展

新课改为教师发展注入新的教育理念、课程观念、改革举措,要让广大教师迅速“转变”传统教育理念,立刻“适应”新课改,马上“胜任”有效的课堂教学,这在短时间内还很难以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新课改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驾驭多种教学方式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然而,农村教师缺乏优越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是可望而不可及,难以适应改革的种种要求。为了新课改得到实施,各级领导应能着眼长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对教学环境以及教师培训的投入力度,为广大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为教师排忧解难,时刻关注教师发展。

综上,在新课改过程中各级领导应当淡化应试教育,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深入农村学校,了解农村课改现状,获取农村课改信息,倾听教师对英语新课改的认识和困惑,解决教师实施新课程面临的问题和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针对农村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分析,推广可行性的改革方案。如若脱离了农村教育的现实情况,推广不适应农村实际发展的课改经验,势必会让农村教育偏离方向,拉开与城市教育之间差距。

摘要:多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农村教学改革中中尚存在一些不利于英语课改的因素,还需要我们去面对。在本文中笔者就农村新课改所存在的问题,浅谈自己对课改问题的一些看法。

课程改革问题 篇10

《标准》提出了体育 (与健康) 课程的4个基本理念, 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不难看出, 新的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重要性, 如何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又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使每个学生受益, 这是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审视在《标准》所设置的拟态教学环境中, 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特性是否得到了彰显, 是否使体育学的学科特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答案是否定的!

那么体育课程的学科特性到底是什么?笔者以为体育就是以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以及身体的健美来表现自我生命, [1]它是一种自我生命力的张扬和体现。它体现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艺术性、体验性和发展性。体育教学来源于实践也终止于实践。我们看到, 从移植前苏联的体育教学理论到如今不断较为成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 无论是注重于技战术的、锻炼技法的技能掌握教学模式, 还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日本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抑或是小群体的教学模式, 带着问题的发展式教学模式, 在不同时期虽都带有不同的局限性, 但是它们无不来源于对体育学科特性的重视, 只是在练习的数量、练习的方式方法、练习的对象等方面不同而已。新课程强调如何结合学科特点与思维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 试图改变过去按照运动项目去划分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的状况, 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 以期达到运动与健康殊途同归的目的。殊不知, 在《标准》制定的本身就已经颠倒了学习领域与达成教学目标实现的途径。即, 我们的学生是先学习运动的项目, 在运动中领悟健康的道理呢, 还是先领悟健康是什么, 而后再去运动呢?《标准》虽突出体育的重要性, 也指出体育课程内容是独立于健康课程内容的, 健康课程内容也是独立于体育课程内容的, 但是这种语词上的强调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是不能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的, 导致了理论和实践的两张皮。

对于体育学科而言, 无论是在学习的方式、参与层面, 还是教学所处的环境等, 诸多方面与文化课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从体育课程本身来说, 教师需要彻底解决教学中的三大矛盾:一是教学时数的有限性和体育项目种类的广泛性与发展性之间的矛盾;二是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与学生个体兴趣爱好的差异性与层次性的矛盾;三是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矛盾。无论制定什么样的标准, 体育课程的终极目标———也就是最终的目的, 是需要克服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矛盾才能达到的。矛盾的多样性也就使《标准》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多重性的, 既要求学生从身体上体验运动的认知能力, 又要求学生从心理上感悟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要求, 这种以“全面人”的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构建课程, 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 把运动作为教育的载体, 把教育作为目的, 对原体育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重新认识, 更加关注体育课程的健康性、实用性、可持续性和个体需求等多方面的价值实现[2]。

二、教材结构、内容的安排缺乏内在张力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结构, 即教材的章、节、目次的编排方式。《标准》倡导的“三维的健康观”, 要求学生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达到“完全健康”的目的。这对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立体化的、对体育教材综合功能体现的知识结构编排, 通过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方法的学习掌握及运动实践, 来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 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既体现体育学科课程本质特点, 又兼顾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需要[3]。“三维”的培养目标对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何况培养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 即“只有当相继出现的经验彼此结合在一起的时候, 才能存在充分完整的人格;只有建立起各种事物联结在一起的世界, 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4]。

我们以7至9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为例, 它包括:你的身体健康、积极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体育与心理健康、体育与社会适应、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健美操和舞蹈、游泳、野外活动等十一章的内容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编排基本类似)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内容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从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入手所提出的学习目标;二是对于学生应掌握的科学锻炼方法所提出的要求。中学阶段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很明显, 教材前四章的内容是为了契合前部分的要求, 至于如何从“参与的态度和行为”入手, 教材并没有以文本的方式呈现出来, 只是在前四章的教学目标中反复强调“理解”二字, 试图让学生通过抽象的想象就可以达到《标准》所确立的目的!至于“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更是形同虚设。众所周知, 方法的习得是靠不断地实践练习, 在不断的体育运动中才能感悟到运动的方法与技巧。无论“体育与心理健康”, 还是“体育与社会适应”, 都需要一个很长的教学过程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健康”和“适应”。只有把对学生心理的成长和对社会的适应融入到对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之中, 才能够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

再如, 后七章强调了运动技能的学习,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干学习领域, 它最能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课程性质。在《标准》中也承认了“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可使学生学习和基本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并形成自己的爱好兴趣, 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抽象的、理论上的点滴说教, 再到全靠技术的动作要点解析、动作方法指导等的反复训练, 教材所强调的“掌握”一词频频出现在各章的教学目标之中。显然, 从“理解”到“掌握”的确是一个良性发展的过程, 但是针对体育学科的特殊性要求,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教育学习过程之中, 由于教材内容本身的衔接、选择、内容安排、结构布局出现了问题而失去了应有的张力。

还有, 从《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到教材对章、节的教学目标, 割裂感与模糊性非常明显。我们无法确定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什么!是《标准》中陈述的“健康第一”, 还是课程目标中“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获得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或者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还是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等。目标的模糊性, 导致学习的无目的性, 那么教师和学生就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猜测、调整教学计划, 定会出现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想脱离的现象。“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课程价值并不能完全体现体育的多功能属性, 它对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缺少层次上的区分, 它的单一价值取向造成了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与组织手段的贫乏以及评价手段的不足, 体育课程难以向多元化和生动活泼的方向发展。再加之对于移植国外先进教学方式与内容导致的水土不服;我国又主张体育教育的统一性, 全国实行统一的教育制度、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国家管理和领导机关、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这种灵活性的缺失, 限制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个性的发展[5], 迷惘就在所难免了。

三、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需要过程

实施新的《标准》和授课内容对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体育教师面临着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到融入体育教学、参与学生活动的提供帮助者这样一个角色的转变。教师作为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 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 对学生耳提面命, 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 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的教育者所制定的教学计划, 必然会以自我为中心[6], 不会顾及学生的感受, 进而轻视教学要求。《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把人和社会分离开来, 把身和心以及知和行分离开来, 否则就会导致二元的对立。教师所形成的教学习惯也不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教学经验的形成是教师个人内心和社会交互影响的结果。教师自己的经验有的是不符合新的教材编写体例与知识结构的, 对以后的经验的生长有阻碍和扰害作用, 或者使现有的知识体系反应僵化, 使新的知识体系反应诞生的贫乏, 养成教学疏忽和怠慢之心, 从而失去教学的组织和教学中心。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目的上转变教学认识, 这种教学目的不是武断决定的, 而是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 因而是具有实验性质的。它是由当前向未来发展而逐步实现的, 绝非为着追求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目的, 因而以否定教育者的当前兴趣与需要为代价的。[7]教师原有意识的改变过程也是在生活、生长、经验改变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的过程, 也恰恰是这种由潜意识的故意到无意的本能的教学思想的转变成为革新的原动力。教师的教育观念对他们的教育态度、教育行为和学生学习有显著影响。[8]

教师的思维起源于对疑问的无休止探索;教师的能力来源于对知识的不断渴求。最好的一种教学, 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接触点。新课改下的教学, 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 而是“用教材教”, 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 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 实现育人的功效。对于学习方法的传授, 要求教师更多地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 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以冷静观察者的姿态, 找准学生的需求, 适时出击、提供帮助。在教材的选择上, 体育教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地方性特点, 比较各种教材的优劣及适应性, 研究、选择、补充、开发体育教材, 在使用教材时, 如果他希望承担他对学生学习所起的作用, 那么, 他有必要了解正在使用教材的弱点以及如何加以弥补, 了解如何利用教材的长处, ……他需要具备课程发展方面的能力[9]。教师在选择教材、研究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程序、观察教学效果、反思经验与问题等方面不断地探求, 及时、有效地矫正、修改, 就可以避免学生因盲目模仿而走弯路或陷入认识误区。

四、学生的智慧需要激发

学生主体的缺位, 使得我们的《标准》的制定和《体育与健康》教材的使用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遇到很大的麻烦:学生喜欢体育运动, 但不喜欢上体育课。不妨罗列一下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学科体系相对封闭, 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体育课程实施基本以教师、技术和操场为中心;体育课程目标缺少层次上的区分, 缺乏对学校体育课程多功能的理性思辨;教学内容过分强调运动技术;课程评价强调通过标准化的客观指标实现终结性的考核, 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能力;评价的鼓励作用和反馈功能得不到发挥;课程管理过分集中, 不能按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区域特征实施不同的体育教学等[10]。所有的教学构建及其对存在的问题的臆想, 都把教学重要的实施对象———学生, 忘却了!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帮助的时候, 重要的“沟通”现象就出现了。学生是社会化的群体, 教育也是社会化的活动, 更重要的是课堂上一切的沟通都具有教育性。学生分享到教师所想到的、所感受到的东西, 他自己的态度也就或多或少地得到改变———获得了扩大的或者改变的经验。

教师在做课程设计的时候必须深入思考四个基本问题, 即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11]。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复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到简化的教学环境之中, 选择一些基本能为青少年学生认知的种种特征, 根据教学计划循序渐进, 把已有的知识作为认知新知识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2]季浏.体育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65-171.

[3]吴建、常生.30年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演变及其历史经验.体育文化导刊, 2012 (8) .

[4]钟启泉、崔允、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张勇.中外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大纲的比较与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0 (3) .

[6][德]雅斯贝尔斯著,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7][美]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8]林崇德.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

[9]叶谰、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0]傅建霞“.和而不同”: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哲学思考.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4 (5) .

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关键问题的探讨 篇11

摘 要 201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稿)》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课程的实践性特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可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 体育新课程 改革 关键问题

随着2011年体育新课程标准在体育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广深入之际,一线教师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与困惑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如果不很好地解决,就会产生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影响到新课程的全面推广,我就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几种主要的倾向、困惑、矛盾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健康教育化,这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流行倾向之一

当前在“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诸如“健康教育—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树立健康教育为主导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之类的观点在改革的浪潮中非常流行,大有占据住主流之势,这事实上反映了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倾向,称之为体育课程改革的“健康教育化”倾向。这种倾向的主要观点主要是:学生体质下降已是我事实,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健康,忽视了健康教育,事实表明了过去课程教学的错误和偏差。因此,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把健康教育的目标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把健康教育的内容加在体育与健康课程里面,体育与健康课程朝着健康教育的方向发展或走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之路才是改革的希望所在。在过去应试教育的束缚下,我国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一直处于薄弱环节, 甚至有些学校不设这门课程。虽然,当前的学校课程改革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然而目前的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中却没有明确设置独立的健康教育课,而是将原健康教育课的内容分散、渗透到以新更名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主的各门课程当中。尽管新课改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没有、不能也不可能包容原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没有明确主张以体育课去替代健康教育课。但在实践中,体育与健康课实质上已经替代原有的健康教育课。体育课程的更名导致很多人误以为健康教育课已经被合并到体育与健康课当中。这样的主张和行为结果就是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消亡,偏离课程改革的方向,造成与增进健康的改革初衷背驰而道。对此,人们必须给予高度的警惕和关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好体育课程的本质与健康教育的协调与统一,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二、评价内容过多、形式复杂和操作难度大,这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最难把握与操作之一

学习评价评价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已受到大家的质疑,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后多方面、全方位的评价内容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但评价内容过多、形式复杂和操作难度大,也造成了教师工作强度的加大,某些评价内容可操作性繁琐和较差,还有个别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明显不合理、不科学人的身材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有人天生就属于偏瘦体型,再加上有的孩子在身高的快速增高期,体重往往落后于身高的增长,但这并不表明孩子不健康,可见,对孩子进行健康评价时扣除很多分数显然不合理。特别是对学生“情意表现”的评价操作难度大,以前的中小学集权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没有评价“情意表现”的经验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大有一种难以应付的感觉。因此,一线体育教师必须很好的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领会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方向,同时,把握好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价工作。

三、运动技术与健康和体育与健康之间关系,这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困惑于矛盾之一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地阐述和说明体育学科的三个本质属性之一就是体育课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健康为目的。换句话说,不具备这一项基本属性,体育课程就不能成立。但据当前体育于健康教学中对运动技术与健康学习关系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的体育课程教学就是如何认识与对待运动技术和健康教学的问题,新的课程改革就是要淡化运动技术教学。这种观点认为:体育课程改革的本质就是技术与健康是冲突和矛盾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的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比以前的体育课程教学,更加重视运动技术教学。这种观点认为:运动技术学习与增进健康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和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随后学校体育也把“健康第一”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同时,体育课程名称在初中和高中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于是就有一种观点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等于体育+健康。只要我们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深刻领会体育与健康综合课程的深刻含义,就认识到决不能把体育与健康课程理解为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课的合并。因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包含不了健康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健康第一并不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唯一指导思想,而是通过学校全部的教育教学活动区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只能说是提出健康目的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王爱萍.健康教育——学生体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J].安徽体育科技.2002(4):68-70.

课程改革问题 篇12

我们经常会说, 大学对人的一生都很重要, 并不是在大学能学到多少东西, 因为社会在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 以前不管你学习了多少知识, 如果不自主更新淘汰的话, 终有一天会一文不值, 或者说脑子里有, 但是发挥不出来, 也是没有任何效果;如果发挥错了地方, 更是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而是在大学期间养成的行为意识、行为习惯, 道德操守会影响到人的一生, 而这三种在这里统称为素养, 对于财会专业来讲, 尤为如此。对财会专业的工作岗位而言, 职业素养可能比职业能力更加重要, 没有职业素养作为保障, 职业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在税收实务这门课的改革中, 就是要把职业素养的培养放在重中之重, 切实的落实到课程体系和日常教学中。在课程改革中分三步走, 首先要发掘税收实务课程直接对应的办税员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 其次将其融入课程体系或日常教学中, 最终能够对其作用的效果进行量化、检测。

作为一名办税员, 首先一定要做到遵纪守法, 因为办税员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税法为依据, 如果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降低企业的税负,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也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特别是目前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 相关法律不是那么健全, 受一些客观条件的约束, 执法力度不是那么严格, 因此实务工作中就有一些人把做假账、偷漏税视为常态, 甚至有人把这些手段视为“宝贵的工作经验”, 这种做法是典型的“无知者无畏”, 从而使企业、个人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一定要从学习阶段开始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职业操守,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和日后的工作中, 能时刻牢记遵纪守法呢?笔者的应对措施就是在工作任务中增加“黑暗场景”——日常实务中的一些偷漏税现象和手段, 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接触什么是对的, 也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错的。可能有人会提出异议, 增加一些负面的信息, 不是让学生学习偷漏税, 从而学坏吗?其实不然, 笔者认为很多犯错的人往往是不知道这么做是错的, 或者不知道这么做会面临的严重后果。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就能知道哪些是错的, 不能做, 做了的后果有多严重的话, 并且要让他们看到有时违法所要达到的效果, 其实通过合法的操作往往也能够达到时, 笔者认为是会在实际工作中降低违法犯罪的机率。所以在本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工作任务中, 我们不仅需要学生根据业务资料的要求, 算税、报税, 同时也会增加实务中真实的可以选择的情景, 如计算工资薪金的所得税时, 我们会设定这样的场景, 给出一家公司的月工资结算单, 假设公司想提高员工的待遇, 给出实务中一些企业可能会采取的几种方式:1.提高员工的工资, 正常纳税申报;2.以给员工每月发生活用品福利, 来提高待遇, 公司认为实物福利不需要纳税;3.以给员工每月发购物卡的形式增加待遇, 但每月的购卡发票让超市开得购货明细是办公用品, 公司作为办公费用入账;4.通过提高员工的社保、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 通过提高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来提高待遇;5.增发的工资不通过银行, 采用发放现金的形式, 账务上没有体现增发的工资。让学生判断哪种方案可行, 哪种不可行, 并分析原因和后果。通过这类任务, 学生可以看到实务工作中的正反两面, 也能体会到违法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 从一开始就把遵纪守法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底限和习惯。

其次就是有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意识。社会在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 各个行业的相关知识、技能也不断的在更新替代。这对税收实务这门课来讲, 尤为突出。因为税收法律法规作为国家的经济调节手段, 经常会根据经济的发展需要, 做出一些变化;另外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 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也很不完善, 所以在完善中的法律法规, 也要不断的做出改革、调整。特别是近些年巨大变化就层出不穷, 从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税法实行, 2009年的增值税转型, 新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暂行条例颁布, 2013年又陆续地开始的营改增。总之, 这一切都预示着未来将会发生不断的变化。并且正是由于处于发展中的法律有诸多的不完善, 这就决定了我国税法的法定性不是很强, 有诸多的事项是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作为依据, 加之中国地域辽阔, 因此各地税务机关在执行的时候也是存在差异的。因此要求办税员做到自主学习、终生学习, 税法作为国家调节经济的手段会经常的发生变动, 所以现在“会做”, 不代表永远“会做”;处于发展中的税法, 法定性不强, 加之地域广阔, 就意味着在一个地域会做, 也不代表在其他地区也能灵活应对。因此税收实务课程要培养学生具有时常关注国家税法变动的意识, 自主进行学习、更新, 因此我们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关注、记录有关税法的新闻报道, 自己进行概括、总结, 并把其成绩作为总评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让学生体会到税法的频繁变动, 养成主动发现税法变动、自主学习的习惯。由于学生学习中难免产生惰性, 因此本课程在此部分也采用了保底机制和时间要求, 每个学期相关记录的次数不少于5次, 根据记录的时间和记录的质量来衡量成绩。

再次要有沟通交流的意识和技巧。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学生说, 是因为自己性格内向, 所以选择了财会专业, 因为将来只需要安安静静地工作就可以。其实不然, 作为财务人员也需要跟公司领导, 公司各个部门及其人员, 以及跟外部的企业、部门、人员打交道, 如果具备沟通交流意识和技巧, 就会避免一些误解, 会为实际工作注入催化剂, 有利于工作顺利圆满的完成。如某企业负责个税的报税员, 企业年终奖的计税报税中, 试算的结果是有一些人处在“年终奖计税的异常区间” (如果年终奖的数额处于此区间, 那么纳税人纳税的数额会剧增, 导致税后的所得数额巨减) , 此时一定要有责任感, 不能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要及时的跟人力部门和涉及人员进行积极沟通, 说明情况, 把处在异常区间的奖金, 进行妥善的处理。同时具有沟通交流的意识和技巧, 一定要有度。例如, 现在企业的职员薪酬待遇都是保密的, 作为工资, 奖金的报税人员一定要守口如瓶, 有些企业, 就出现奖金发放状况泄露, 既给任职单位添乱, 又阻碍自己事业发展。课程对此设计了诸多的情境, 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下进行模拟沟通应对。由于课时和人数的限制, 往往先在小组内讨论确定最佳方案, 在轮流派代表现场演示, 最后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与一定的权重来生成最终的成绩。

另外还要有主动思考的意识, 能够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 思考、把握任务和内容之间的关联, 能够举一反三, 要有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在财会实务工作中, 经常有人抱怨天天做的是重复性的工作, 工作无聊又无望, 但是又畏惧新的工作任务;但是也有人从这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中找到了突破, 沉淀、积累, 可以从容的面对全新工作任务。企业的涉税业务多种多样, 层出不穷, 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情况, 所有的行业都涉及到, 可以说我们学习的、实践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就要求学生要有主动思考的意识, 能够认真地对学习和训练进行总结, 以此为基础应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因此在本课程体系设置中, 采用的是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 在项目和任务设置中分别加入了自主性项目和拓展任务, 目的就是让学生的主动思考已经做过的, 以此来解决新的任务。自主项目可以作为个人项目, 激发个人积极思考, 凸显自己的能动性;也可以作为小组项目, 鼓励先进带动后进。最终成绩也都可以根据展示结果或者实施流程记录, 根据个人、小组、教师评议生成。

最后就是要有社会责任感。我们经常感叹, 国家的税收法制的不完善, 但是完善的税收法制并不是少数人的责任, 而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 但是很多人对税法是一无所知的, 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是作为办税员, 税法的主要使用者, 有能力为我们国家税法的完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当有在国家立法征询时, 应积极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所以在拓展任务中, 我们让学生了解税法改革动向, 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形式上还是采用分组讨论形成最终方案, 小组成员轮流代表本组进行展示, 最终成绩还是由个人、小组、教师根据展示以及小组讨论时的书面记录评分。

综上所述, 职业素养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它在实务教学中是可以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日常教学的, 并且也是可以进行量化考核的。

摘要:职业素养是职业能力充分发挥的基础, 高职教育日益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如何把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日常教学?本文从税收实务课程来阐述在课程改革中如何安排, 培养和考核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素养,职业岗位,融入,税收实务

参考文献

[1]王红岩.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02) .

上一篇:国际分工理论下一篇:死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