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2024-09-06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精选9篇)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篇1

新生儿黄疽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 该病是由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从而使皮肤、黏膜等出现黄疽的临床特征[1]。胆红素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 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神经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因此, 对新生儿黄疽采取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毋庸置疑的。目前, 虽光疗、基因治疗等非药物治疗对新生儿黄疸有一定作用, 然而药物治疗仍为重要方法之一。为此, 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00例, 采用基础治疗与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 并与基础治疗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200例, 均符合新生儿黄疸的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具备下列任何1项者: (1) 出生后24 h内出现黄疸; (2) 血清总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 或每天上升>85μmol/L; (3) 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 (4) 黄疸退而复现; (5) 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排除标准:新生儿肝炎、溶血病、败血症、先天性胆道闭锁及肝、胆道、肿瘤压迫致胆管阻塞引起的黄疸除外。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男54例, 女46例;年龄1~28 (15.6±6.7) d;体质量3.1~4.5 (3.9±1.7) kg;血清总胆红素 (279.2±41.2) μmol/L。对照组男56例, 女44例;年龄1~28 (15.2±6.6) d;体质量3.2~4.7 (3.6±1.8) kg;血清总胆红素 (281.2±42.3) μmol/L。2组患儿性别、年龄、体质量、血清总胆红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应保证病房内整洁、卫生和安静, 定时通风换气, 保持室温和湿度适宜, 并需定期对患儿的基本情况进行观察。对照组给予抗感染、保温、营养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 严重者给予蓝光照射治疗, 采用单面蓝光疗法, 间歇给予照射, 8h/d, 间歇16h, 连续照射不超过3d;并且保护患儿双眼及外生殖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19980004) 进行治疗, 口服, 4片/次, 每天3次, 进奶0.5h后研磨用温开水服下。上述患者均7d为1个疗程, 疗程结束后进行结果评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记录2组患儿黄疽消退的时间、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住院天数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血清胆红素水平测定方法:所有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清晨8∶00空腹静脉取血, 测定其血清胆红素水平, 所需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由淄博恒拓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提供) , 所需试剂盒由北京欧亚康桥商贸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操作步骤均需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疗效标准判定

痊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 皮肤黄染消退, 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皮肤黄染减轻, 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无效:患儿临床症状、皮肤黄染未见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血清总胆红素未见下降。总有效率= (痊愈+有效)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97, P<0.01)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2 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

治疗前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组血清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2.3 黄疽消退情况及住院天数

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 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研究组出现轻度皮疹3例。对照组出现轻度皮疹6例, 停止蓝光照射后患儿皮疹缓解, 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3]是新生儿期临床常见的疾病, 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患儿皮肤等器官黄染而致。临床研究发现血中存在的未结合胆红素可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研究表明[4]不同程度的高胆红素血症均可引起新生儿出现持久性的神经毒性及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因此, 早期积极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 对于改善患儿预后、降低其脑神经功能障碍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 虽光疗、基因治疗[5]等非药物治疗对新生儿黄疸有一定作用, 然而药物治疗仍为重要方法之一。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6]由双歧杆菌、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三种活性物质组成。此三种活性物质均是由肠道内产生的正常有益菌群, 由其产生的乙酸及乳酸p H值为2.8~3.1, 能使肠道环境保持酸性, 控制有害菌所致的异常发酵, 刺激肠蠕动, 加快胆红素排出, 降低肠肝循环, 使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分解成为游离胆酸, 阻断直接胆红素分解为间接胆红素。另外,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的活性成分[7]可有效降低体内脂肪酸的生成, 促使白蛋白夺取胆红素的结合位点, 降低游离胆红素含量。本文结果显示, 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均较少, 安全性较高。提示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 对于新生儿黄疸, 采用基础治疗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可促进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建立, 加快患儿机体胆红素的代谢及排泄, 降低黄疸的程度, 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 疗效较好, 不增加不良反应, 安全性较高, 方法简单适用, 患儿家长易接受,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 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有限, 有望在后期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Slusher TM, Olusanya BO, Vreman HJ, et al.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with filtered sunlight in Nigerian neonates:study protocol of a noninferior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 2013, 14:446.

[2] 刘笑梦, 周丽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1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 4 (6) :557-558.

[3] Gbadamosi IT, Obogo SF.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in vitro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of five botanicals used traditionally for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in ibadan, Nigeria[J].Nature and Science, 2013, 11 (10) :130-135.

[4] 郭立波.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8) :84-85.

[5] 李波文.茵陈五苓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防治新生儿黄疸150例疗效分析[J].西南军医, 2014, 16 (1) :48-49.

[6] 丁袢华.茵桅黄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5, 31 (1) :297-298.

[7] 同少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合并茵桅黄颗粒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20) :168-169.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篇2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所引起的。导致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有红细胞破坏过快、过多,肝细胞摄取、结合及排泄胆红素障碍或胆管堵塞,胆红素排泄至小肠受阻等原因[1]。其症状为新生儿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约50%~60%的足月产新生儿于生后2~3d内出现黄疸,超过生理性黄疸高胆红素血症者占31.3%~48.5%,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起胆红素脑病,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及时治疗,加强护理[2]。为减少新生儿严重黄疸的发生,笔者应用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5月在本院产科阴道分娩的新生儿102例,男54例,女48例。胎龄37~41周,日龄3~10d,出生体重2500~4000g,出生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9分。排除婴儿产伤、感染、ABO溶血或Rh溶血、G-6-PD酶缺乏等情况。母亲均为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及产前用药史。将102例新生儿随机分常规护理对照组(50例)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实验组(52例),两组的新生儿在孕周、性别、日龄、一般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所有观察新生儿均先应用新生儿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出生后30min内即与母体接触,及早进行吸吮,尽量进行母乳喂养,采取24h母婴同室、根据新生儿需要进行哺乳,并指导有效吸吮。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0.5克/次,用温开水调服,3次/d。对照组不给药物干预,如住院期间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达高胆红素血症标准者,转入新生儿科治疗。两组新生儿随母亲出院后均进行电话指导、随访,必要时返院复查。

1.3 观察项目 由专职护士监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在正常光照条件下,每日两次采用武汉信恒丰和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XH-D-02型婴幼儿黄疸测试仪进行皮肤黄疸动态监测,分别在新生儿的前额眉间部、颏部及胸骨中点各测1次,取其平均值,进行比较。并记录第1次排出正常颜色粪便的时间。

1.4 早期干预标准 出生后第l~2d经皮测胆红素值5~7mg/dl,生后第2~3 d经皮测胆红素值10~12mg/dl,上下午经皮测胆红素值差>3 mg/dl,2d相差>5mg/dl者。若新生儿出生24h后,经皮测胆红素值12~15mg/dl(血清胆红素205~257μmol/l);出生72h,经皮测胆红素值19~21 mg/ dl(血清胆红素257~291μmol/l),若监测数值超过标准上限,转新生儿科治疗[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经皮胆红素值及黄疸持续时间比较 实验组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峰值出现时间及经皮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均较对照组早(P<0.05);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果见表1、2。

2.2 两组新生儿第一次排出正常颜色粪便时间比较,结果见表3。

3 讨论

人体内约80%的胆红素是由衰老的红细胞形成的。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衰亡速度快,因此,体内会产生较大量的胆红素。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无细菌,当并发感染、窒息、酸中毒时致新生儿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及开奶延迟,肠道内正常菌群建立相对较晚,使肠内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此外,新生儿小肠腔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很快使结合胆红素分解成脂溶性的未结合胆红素并迅速从肠道再吸收。而排便较少使胆红素肠肝循环量增加,使胆红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4]。以上几种原因共同导致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聚积,故出生数日内血胆红素浓度逐渐升高,导致黄疸病的出现。因此,对新生儿黄疸应积极进行早期干预,促进胆红素排泄,减少重吸收,有效预防核黄疸的发生,降低新生儿转科率,避免因母婴分离引起的乳房胀痛,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减少母婴分离造成的心理障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激发机体免疫力,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在肠道形成生物屏障,抑制肠道中某些致病菌,直接补充人体肠道内有益的正常生理性菌群,调整肠道菌群平衡;促使结合胆红素还原为粪胆原,促进肠道蠕动,随粪便排出。应用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后发现,黄疸峰值出现时间及经皮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均较对照组早;实验组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P<0.05;第一次排出正常颜色粪便时间提前,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实验结果证明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促进新生儿及早建立肠道菌群,减少肝肠循环,加快胆红素代谢和排泄,减轻黄疸程度,缩短黄疸持续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有助于母乳喂养,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亚美,褚福堂.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2.

[2]崔焱主编.儿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7.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 (8):501-503.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2012年6—12月我科诊治的腹泻患儿160例, 其中男93例, 女67例;年龄6个月至3岁, 平均 (2.4±0.6) 岁;病程3h至3d。按就诊号分成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 (联合组) , 各8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症状等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饮食指导、静脉补液,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一般常规治疗, 并根据患儿实际情况给予止吐、降温等对症处理。对照组加用思密达 (江西仁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口服, 每日3次;<1岁每日1袋;1~2岁每日1~2袋;>2岁每日2~3袋。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 (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金双歧:婴幼儿可直接嚼服, 或碾碎后溶于温热牛奶中冲服, 每日3次;<1岁每次1片, 1~3岁每次2片。两组治疗3d后进行疗效评定。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粪便性状、次数, 粪常规检查恢复正常, 发热等全身症状消失;有效:大便性状、次数明显好转, 全身症状有所改善, 粪常规检查显示好转;无效;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 甚至病情恶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

由表1可见, 联合组粪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 联合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2 5, P<0.05) 。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腹泻主要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 秋冬季多发, 常伴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黏液便、血便等症状。由于婴幼儿肠道具有未发育成熟、消化酶少、营养需求大等特点, 其胃肠道负担相对较重, 若受到细菌或病毒干扰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小儿腹泻起病急, 病情持久, 较易引起脱水等并发症, 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临床大多采用微生态制剂来抑制肠道内病原菌的繁殖, 从而达到治疗腹泻的目的。

思密达作为一种高效的消化道黏膜保护药, 临床常用, 其主要成分是八面体蒙脱石微粉, 能够抑制消化道内病原体分泌毒素。它对病毒、细菌及其毒素具有强大的吸附和抑制作用, 进而使病毒和细菌失去致病能力。思密达对消化道黏膜也有很强的覆盖作用, 从而保护肠黏膜不受损害。有研究表明, 思密达可以缩短止泻时间, 减少大便次数、大便含水量, 改善大便性状, 对小儿腹泻的治疗具有明显效果[3,4]。

金双歧是一种活菌制剂, 主要由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组成。它能快速补充益生菌, 有效抑制有害菌, 修复、重建肠道生物屏障, 通过“补充、抑制、重建”三步骤, 使得“肠治久安”。临床研究表明, 金双歧能促进和激活肠道黏膜免疫的发育和成熟, 在治疗小儿腹泻中起着重要作用[5]。思密达和金双歧两者联合使用更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抑制和肠道内环境的恢复, 疗效更佳[5,6,7,8]。

本文结果显示, 联合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 能缩短病程,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表明思密达和金双歧联合治疗优于思密达单独用药。

参考文献

[1]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5.

[2]王树坚.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44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 :136-137.

[3]王章洪, 唐燕.思密达加用妈咪爱治疗婴幼儿腹泻228例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 2012, 24 (5) :942-943.

[4]黄鸿.思密达联合金双歧灌肠治疗学龄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4) :1735-1736.

[5]朱艳平.思密达与金双歧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28) :147-148.

[6]孙台荣.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6) :130-131.

[7]栗爱芳.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儿童腹泻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20) :2697.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篇4

关键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美沙拉嗪;溃疡性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64-01

溃疡性结肠炎属临床常见慢性病症,由黏膜损伤引发,该病症无论是发病类型还是发病症状都各不相同,给患者造成相当大的困扰?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作用机理为在基于对肠胃内微生物环境的调剂基础上,对有害菌的生长?繁殖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继而确保机体肠道内的环境稳定;美沙拉嗪则是通过溶解于肠道,抑制炎症发生[1]?本次研究就以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3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1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结肠发炎溃疡程度大体相同,且均为低?中度发炎;并将其依据硬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患者各8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42例,女45例,患者年龄32~54岁,平均年龄41.5±2.1岁;对照组患者男44例,女43例,患者年龄35~56岁,平均年龄42.3±2.4岁;两组患者在各项一般情况资料方面比较均具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

予以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聯合美沙拉嗪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温水送服,每次2包,每天3次;美沙拉嗪(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48)口服,每次1片,每天4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2.2对照组

仅予以患者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用量?用法与观察组相同,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2]

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腹部疼痛?腹泻等症状消失,且并未有血便及其它并发症状出现;②有效,经治疗后,患者腹部疼痛消失,腹泻症状减少,血便现象减少,无并发症发生;③无效,患者经治疗后,腹部疼痛症状并未消失,且仍伴有腹泻?血便或者是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其中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两者之和;以健康肠粘膜形态作为依据,对两组患者内镜肠粘膜的变化情况加以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对上述两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7.0%),疗效显著,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肠粘膜内镜观察恢复情况对比

分别于两组患者治疗的第一个?第二个疗程对其进行内镜肠粘膜恢复情况的观察?观察组第一个?第二个疗程的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消化道功能在人的机体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人们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所在?消化腺与消化管共同构成了消化道系统,而消化管则是由小肠?大厂?胃?食管?口腔以及十二指肠组成?一旦肠粘膜受到损害,那么便会由于发生细菌感染,带来的炎症继而引发结肠炎的发生[3]?结肠炎无论是发病类型还是发病症状都各不相同,发病因素可能是遗传,也可能是细菌感染等,结肠炎患者通常表现为血便?腹痛?腹泻,给患者带来极强的疼痛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电解质失调?严重脱水?腹泻?溃疡性结肠炎属于I类慢性疾病?双歧杆菌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肠道内微生物环境的改善来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愈增长,继而抑制病情的发展?美沙拉嗪则可通过有效抑制炎症递质的发生而缓解患者病情?亦有研究已经证明[4],联合2种以上的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结果表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仅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在治疗的第一?第二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内镜观察,观察组患者肠粘膜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总结说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琛,邹益友.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评价[J].医学临床研究,2014,(4):696-698.

[2] 王晓梅.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21):1697-1698.

[3] 张娟,曹泽伟.清肠愈疡汤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0-92.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 女20例;年龄7个月至4岁, 平均 (2.7±0.8) 岁。试验组男24例, 女19例;年龄5个月至4岁, 平均 (2.6±1.2)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待患儿入院后, 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包括电解质紊乱、纠正水, 静脉补液及饮食指导等, 并按照患儿的自身情况采取降温和止吐等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 (生产厂家:先声药物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07;规格:3 g/袋) 治疗, 指导患儿家属按照口服的方式让患儿服用药物, 3次/d, 早中晚各1次;未超过1岁患儿的服用剂量是, 1袋/d;1~2岁患儿的服用剂量为1~2袋/d;超过2岁患儿的服用剂量为2~3袋/d。试验组给予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生产厂家: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4;规格:0.5 g) 治疗, 蒙脱石散的服用方法与对照组相同,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的服用方法则是:指导患儿家属按照口服的方法让患儿直接嚼服或者冲服, 3次/d, 早中晚各1次;未超过1岁的患儿可1片/次;1~3岁患儿可2片/次。

1.3 评价标准

以小儿腹泻的相关治疗标准为依据,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2]。显效:经治疗, 患儿的临床病症完全消失, 且粪常规检查、粪便次数与形状均易恢复到正常状态;有效:患儿的临床病症有所缓解, 且粪常规检查也呈良好趋势发展;无效:患儿的临床病症未改善, 甚至加重, 粪便次数和形成与治疗前相比无好转现象。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显效28例, 有效10例, 无效5例, 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37%;对照组显效23例, 有效7例, 无效13例, 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77%,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治疗后两组病症改善情况比较

对照组的退热、止血及粪常规正常等病症的改善好于试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疾病, 其发病机理主要由多因素、多病原导致, 常出现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腹泻频繁、食欲低下及呕吐等[3]。因多数患儿的胃肠还未完全发育, 具有较少的消化酶, 加重患儿自身的肠胃负担, 如果受病毒或者细菌干扰, 则会使消化功能发生紊乱现象。而且, 小儿腹泻病症具有病程时间长、起病急等特点, 易引发并发症的发生, 例如脱水等, 是导致患儿生长发育受阻、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 在治疗期间, 为了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 医护人员一般都会采用药物治疗。

蒙脱石散是一种可有效保护消化道黏膜的药物, 其药物成分主要为八面体蒙脱石微粉, 能够对消化道内病原体分泌毒素予以有效抑制。因为蒙脱石散药物能够有效抑制与吸附细菌、病毒毒素, 从而能降低细菌与病毒的致病能力。同时, 此药物还具有较强的覆盖消化道黏膜作用, 减少肠黏膜受损现象的发生[4]。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属于一种活菌制剂, 其药物成分包括:粪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及双歧杆菌等。不但对益生菌予以快速补充, 还能对有害菌进行抑制, 重建与修复肠道生物屏障, 经重建、抑制和补充三步骤, 能实现“肠治久安”。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试验组的病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上述对比发现, 蒙脱石散可使患儿的大便含水量, 以及大便次数减少, 使大便的性状恢复正常;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则可以激活与促进肠道黏膜免疫的成熟与发育, 治疗小儿腹泻病症效果显著。两者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恢复肠道内环境。

总之, 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中使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 效果显著, 不但可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 还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延展。

摘要:目的 探讨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两组, 各43例。对照组予以蒙脱石散治疗, 试验组予以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 对比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试验组的病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治疗腹泻患儿, 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病症, 并且两者药物联合应用, 其疗效确切, 不影响患儿的健康生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泻,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

参考文献

[1]包捷报.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联合应用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12) :130-131.

[2]陈剑.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 2014, 21 (22) :27-28.

[3]宋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 2014, 12 (10) :49.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篇6

关键词:小儿腹泻,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临床疗效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和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综合疾病, 好发于6 个月至2 岁儿童, 1 岁以内约占半数, 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 同时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和发育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1,2]。在我国, 小儿腹泻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 因此加强对小儿腹泻的预防及临床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就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3 月至2015 年3 月我院收治的130 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9 例, 女71 例, 平均年龄 (1.5±0.8 岁) 。所有患儿均经严格体检排除其他疾病, 且病情符合小儿腹泻诊断标准, 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行静脉补液、抗感染、调整饮食、纠正酸碱失衡等基本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接受基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 口服冲饮, 1 包/次, 3 次/d;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1 片/次, 3 次/d。两组患儿服药时间相同, 连续服用疗程为1 周。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显效: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 患儿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 腹泻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儿大便次数有所减少, 性状明显好转, 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无效:患儿大便次数和性状均无明显变化, 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 (%) =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3]。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1 个疗程治疗结束后,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19.219, *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3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 (3/65) ;对照组2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 (2/65)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未明确病因前, 大便性状改变与次数增多, 统称为腹泻病。小儿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 胃酸和酶含量较少, 调节功能和杀菌能力较差。病毒入侵小儿肠道后, 破坏小肠绒毛结构, 导致肠道内酶活性降低, 使患儿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菌群失调, 是导致小儿腹泻的一个重要原因。小儿腹泻如不及时治疗, 还可能会危及患儿生命[4]。

蒙脱石散是一种硅铝酸盐, 不仅对消化道黏膜具有很强的覆盖能力, 保护黏膜免受侵害, 且对消化道内的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有极强的固定、抑制作用, 使其失去致病力;蒙脱石散不经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 因而毒副作用小, 患儿服用6 h后, 即可将消化道病菌、毒素等借助消化道自身蠕动排出体外;因其来源于纯天然矿物, 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在肠道疾病治疗中倍受推崇[5]。双歧三联活菌片是一种以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链球菌等为主要成分的活菌制剂, 可以直接补充正常生理性细菌,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改善肠道环境, 抑制肠道中对患儿具有潜在危害的菌类[6]。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小儿腹泻时, 蒙脱石散的肠道保护作用和双歧三联活菌片的抑菌功能, 协同作用利于快速恢复肠道内环境稳定, 理论上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止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其与理论研究一致。此外, 本研究中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 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时, 从肠道保护和抑菌两方面协同作用, 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可缩短治疗时间, 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参考文献

[1]何荣连, 赵云, 何江, 等.小儿腹泻的治疗与药物的合理选用[J].中国药业, 2010, 19 (8) :62-63.

[2]陆冬梅, 杨扬.小儿腹泻药物治疗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 (27) :161-162.

[3]陈小燕.思密达联合金双歧对腹泻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疗效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 (9) :1417-1418.

[4]钱进.思密达使用要讲究[J].现代养生, 2014 (12) :24-24.

[5]徐国祥.思密达治疗儿童急性腹泻120例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 2014 (z2) :201-202.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篇7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型,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肠易激综合征 (IBS) 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功能紊乱性疾病[1],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性状改变, 根据患者的大便习惯及频率改变, 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未定型。目前IBS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临床上一般采取对症治疗。笔者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辅治腹泻型IBS患者60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就诊腹泻型IBS患者60例, 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均有腹痛、腹泻症状, 每天大便2~3次, 性状较稀。其中男30例, 女30例;年龄21~50岁, 中位年龄39岁;病程2~8年, 平均4.2年。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予饮食指导, 要求饮食清淡易消化。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予谷维素 (上海青平药业有限公司, 规格:10mg×100片) 每次20mg, 每天3次;匹维溴胺 (法国Solvay Pharma, 规格:每片50mg) 每次1片, 每天3次, 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每次4片, 每天3次, 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周复诊1次, 观察腹痛、腹泻的发作频率及程度改变情况。

1.3 疗效评价标准[2]

显效:患者无腹痛, 大便次数及形状恢复正常, 随访6个月无复发;有效:患者腹痛缓解, 大便次数减少, 大便较治疗前成形;无效:患者仍腹痛、腹胀, 大便次数及性状无变化。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IBS是基于症状来诊断的, 器质性疾病或代谢异常除外, 诊断应根据罗马Ⅲ标准:腹痛或腹部不适反复发作, 近3个月内, 每周≥3d且伴有以下≥2条。 (1) 排便后改善; (2) 发作时伴排便次数改变; (3) 发作时伴有排便性状改变。目前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考虑可能与胃肠运动障碍、内脏高敏感性、感染、细菌过度生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肠激素、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3]。研究证明, 腹泻型IBS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较正常人明显减少, 有潜在致病作用的肠杆菌明显增多, 导致肠道生物屏障损伤, 出现IBS的腹痛、腹泻等症状[4]。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主要成分为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 通过直接补充正常生理性细菌, 调整肠道菌群, 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吸收[5], 合成机体所需的维生素, 激发机体免疫力, 抑制肠道中对人体具有潜在危害的菌类、甚至病原菌, 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 增加肠上皮屏障功能, 调节上皮细胞因子分泌, 调节黏液产生, 在细菌腔内定植在肠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学屏障, 改善肠道的高敏感性, 能有效改善腹痛、腹泻症状。同时匹维溴胺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 通过阻断而达到消除肠道平滑肌的高反应性, 可改善腹痛、腹泻。

综上所述,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能显著改善腹泻型IBS的腹泻、腹痛症状, 有较好的辅治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克义.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培菲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 :102-103.

[2]华传曾.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吡啶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06, 13 (8) :1277-1278.

[3]王志英, 陈月美.黛力新联合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3) :743-744.

[4]白晓茹, 陈吉, 潘艳丽.贝飞达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89例临床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3, 15 (3) :156.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篇8

关键词:双歧三联活菌片,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状, 好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 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将导致严重水电解质紊乱, 威胁患儿生命[1]。目前, 抗感染及补液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 然而,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给该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难度。而三联活菌片作为新型的肠道微生态制剂, 可以通过纠正肠道菌群紊乱而对小儿腹泻的治疗带来积极的临床意义[2]。本研究旨在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 以期进一步提供相关临床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12月我科诊治的小儿腹泻病例共80例, 按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纳入标准: (1) 起病至就诊时间<72h; (2) 大便次数<15次/d, 形状呈稀水样, 或蛋花汤样; (3) 粪便常规显示白细胞数<3个/HP, 且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4) 所有病例营养状况正常; (5) 排除细菌性痢疾、急性坏死性肠炎等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对照组男22例, 女18例, 年龄6个月~3岁, 平均1.4±0.3岁, 病程6~70 (36.7±10.2) h;观察组男21例, 女19例, 年龄7个月~3岁, 平均1.6±0.4岁, 病程6~72 (35.8±11.5) h。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P均>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抗感染、补液、促进消化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 具体给药方案:6~12个月者1片/次, 3次/d;1~3岁者2片/次, 3次/d, 且间隔4h。疗程均为1w。

1.3 疗效评价及观察指标

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治疗3d后, 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正常;有效:治疗5d后, 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大便次数及性状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1w后, 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进一步加重。显效和有效均为治疗有效。并观察两组发热、大便恢复正常、腹痛缓解、呕吐缓解及粪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两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 以P<0.05为标准, 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为80.0%, 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2.2 两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发热、大便恢复正常、腹痛缓解、呕吐缓解及粪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缩短, 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 (P均<0.05) 。见表2。

3 讨论

小儿腹泻临床上极为常见,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及性状的改变, 严重患儿将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危及生命。婴幼儿由于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 胃酸分泌较少, 胃排空较快, 不能有效杀灭进入胃肠道的细菌, 且胃肠道负担较重, 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另一方面, 对于人工喂养的患儿, 因不能从母体中得到多种免疫因子, 肠道的抗感染能力较弱, 因此小儿腹泻的发生率较高。目前, 抗感染及补液是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然而, 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会破坏肠道的菌群平衡, 进一步加重病情[3,4]。因此, 纠正肠道菌群紊乱是小儿腹泻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歧三联活菌片是含有嗜热链球菌、长双歧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三联活菌的微生态制剂。其中双歧杆菌是机体中的一种重要营养源, 在脂肪、蛋白质及糖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促进消化功能, 其代谢产物多数为酸性物质, 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生长, 恢复肠道的正常蠕动功能, 阻止病原菌损伤胃肠黏膜, 从而对小肠上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5]。上述三种活菌组合为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的无氧环境, 并且能够分泌β ̄半乳糖苷酶, 促进胃肠道对营养的吸收, 提高肠道活力。口服该药后, 活菌可以直接到达肠道, 迅速补充益生菌, 从而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6,7]。目前, 该药已经应用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中, 并取得了一定疗效。郑爱香[8]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良好效果, 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 且不良反应少, 是一种容易被患儿接受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中,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 发热、大便恢复正常、腹痛缓解、呕吐缓解及粪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缩短, 结果表明双歧三联活菌片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而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双歧三联活菌片是小儿腹泻的有效治疗方案, 可以显著提高治疗疗效, 迅速改善症状, 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柴艳婷, 邹海琼.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5) :516-517.

[2]周贤刚, 钟渠, 李锐, 等.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Meta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 (6) :457-461.

[3]桂竹溪.浅谈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32) :66-67.

[4]胡芳, 柏松.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23) :234-235, 236.

[5]冯婉萍, 陈召金, 邱瑞清, 等.双岐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 (4) :310-311.

[6]文胜利.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5) :38-39.

[7]刘从云.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50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 (下旬刊) , 2013, 21 (1) :31.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 篇9

关键词:双歧三联活菌片,小儿腹泻,临床效果,安全性

小儿腹泻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儿科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小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全、胃肠屏障功能差、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以及胃肠道内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均有着密切的关系[1]。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大便次数以及性状的改变,常常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脱水以及酸碱电解质紊乱,轻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重者直接危及生命,因此小儿腹泻引起人们的重视,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2]。根据病因可将小儿腹泻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种,但不论哪一种,补充其肠道内的益生菌,纠正菌群紊乱,提高免疫力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我院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所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61例;年龄3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1.4±0.5)岁;病程1~8 d,平均病程为(2.1±0.5)d,腹泻次数5~12次/天,平均(5.3±1.1)次/天。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关于腹泻的诊断标准[3];排出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严重细菌性肠炎、坏死性肠炎、中毒性肠炎以及药物过敏者。根据120例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其性别构成、年龄差异、病程、腹泻次数、大便性状、一般情况等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如根据细菌培养选用合理抗生素,纠正水、酸碱、电解质紊乱、控制体温、补充能量及维生素等。对照组患儿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091203),根据患儿年龄控制剂量,<0.5岁者3片/天,≥0.5岁,6片/天,3次/天,连续应用3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发热、呕吐、腹痛、大便性状、大便次数等情况,治疗前后抽取患儿空腹静脉血,测定Ig A、Ig G、CD4、CD8等免疫因子水平以及观察两组患儿肝肾功能、粒细胞以及皮疹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临床效果评价:

经治疗后患儿大便次数、性状以及大便常规均恢复正常,无腹痛、呕吐、发热,精神状态良好者为治愈;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体温正常,仍有胃肠道不适,精神状态、大便次数、性状、大便常规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为有效;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发热情况、呕吐情况、大便次数、性状无明显好转或出现加重为无效。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35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23例,有效2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指标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

2.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见表2。

2.4 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儿治疗后监测均为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粒细胞减少、皮疹等并发症的发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临床上儿科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患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4],其消化吸收能力偏低、免疫功能低下、胃肠屏障不完全,非常容易因为饮食不当、病原体感染、菌群失调造成腹泻,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酸碱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轻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重者威胁其生命,因此需要及时的治疗小儿腹泻[5]。

临床上将小儿腹泻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染性腹泻,另外一种是肺感染性腹泻,不论是哪一种,增加肠道内的益生菌,纠正菌群失调,提高小儿的免疫力都是良好的治疗方法。双歧三联活菌片是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三种菌种组成的肠道微生态制剂,这三种细菌都是肠道内的正常菌属,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其中双歧杆菌能在人体肠道内产生含酸物质以及糖苷酶,抑制有害细菌的滋生,同时促进肠道的蠕动,加快了细菌的排出,从而减少有害细菌对肠道黏膜的侵害[6]。这三种益生菌在小儿肠道内生长繁殖,第一,抑制有害细菌的产生;第二,酸化肠道,利于维生素D、钙、铁等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的恢复;第三,吸附到肠黏膜表面,增强胃肠道的屏障作用。

本组研究发现,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的观察组其治疗效果以及退热、大便性状、大便次数、小儿机体免疫力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证明其安全系数高,尤其适合小儿。

总上所述,通过双歧三联活菌片来治疗小儿腹泻,能够增强小儿免疫力,迅速控制腹泻症状,同时有着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曹美琴.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3):1800-1801.

[2]左晓峰.蒙脱石散、双歧三联活菌散、丙种球蛋白三联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J].儿科药学杂志,2012,18(12):21-23.

[3]孟小娟,陈冰.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菌群失调所致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外健康文摘,2012,9(31):112-113.

[4]渠述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5):12-l4.

[5]张利红,范晓芳.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56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7):1042-1043.

上一篇:制图信息化下一篇:新形势下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