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提问技巧

2024-07-31

简历提问技巧(精选10篇)

简历提问技巧 篇1

每年10月份开始举行各种各样的校园招聘会。数以万计的应届毕业生在这些招聘会上, 使尽各种招数, 以期以最优的面孔呈现在用人单位面前。而用人单位也在用各种各样的方法甄选出最适合本单位的毕业生。对于这些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而言, 面试是几乎所有的单位都会用到的一种甄选方法。而在面试中, 面试的话题或多或少都会与毕业生的简历相关。可是, 现实的情况表明, 不少简历看起来优秀的应届毕业生进入单位之后, 却并没有表现得像当初预期的那样好。而那些简历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毕业生, 却并不像想象的那样不称职。简历和真才实学是有距离的。

基于此, 我们以两份有代表性的应届毕业生的简历为例, 展示如何利用行为事件访谈技术对简历提问, 以获得更可靠的信息。

基于行为事件访谈的面试技术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在关键事件法的基础上产生的最初用于构建岗位胜任素质模型的一种方法, 后来被借鉴应用于面试中。它一般要求应聘者提供过去发生的具体的事实来回答相关问题。在面试中, 面试官一般会要求应聘者举例进行说明, 同时, 对事情本身的细节会非常关注。针对应聘者提供的某个事实, 面试官会就事情发生的原因、背景、应聘者在这件事中担任的角色, 说的话, 做出的行为、最后的结果等进行详细的询问。常用句式如:“请你举例说说……”;“说说你在……时的具体情形或经历”;“什么时间?”;“多长时间一次?”;“什么人?”“具体做什么?”等等。

针对应届毕业生简历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的提问可用下例方法:

1. 行为事件访谈法针对应届毕业生的简历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理论上而言, 行为事件访谈法用在对任何人的面试提问中都是效度比较高的一种方法。它要求应聘者举具体的事例对自己所阐述的观点予以论证, 并且对事例本身的细节非常关注, 比如事情发生的背景、原因、发生的经过、当时的想法、采取的行动及措施、后果等, 因此应聘者若不是亲身经历, 对事情本身有很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是很难回答全面和详细的。但是, 现实中, 不排除总有一些准备十分充分, 且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的应聘者, 能够将别人经历和做过的事情, 完全当作是自己亲历的事情, 掩饰性非常强, 面试官看不出任何破绽。然而, 这样的情形, 在应届毕业生群体中发生的概率要小得多。原因在于:相对于校园外的其他人群而言, 应届毕业生接触社会的时间少一些, 大部分时间呆在校园, 接触的人大部分是同学、老师, 家人, 所处的人际环境相对简单, 也接受了较多的诚信教育。因此, 借用别人的经历经验应对行为事件访谈面试的概率要偏低许多。

2.提问思路及具体问题的案例分析

从应届毕业生简历的个人亮点不同来划分, 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两类, 一类是学习成绩突出的, 一类是实践经历突出的。针对这两类比较典型的简历, 以行为事件访谈技术为基础, 来看看该如何提问。

简历 (一) 是一份社会实践经历较突出的简历, 具体如下:

教育背景:

2007.9~2011.7××大学××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

校园实践:

××大学××学院学生会学生管理部部长 (有聘书) 2008/6至2009/6

统筹管理学生日常生活和协助开展各项活动, 如“迎新晚会”“全院性表彰大会”等;

主持大型的宿舍苑调整工作, 增强了协调能力;

举办××学院首届“职场模拟招聘大赛”, 并深受大家的好评, 策划能力得到提高。

××学院××班班级导师助理 (有聘书) 2008/9至2009/6

主要负责新生接待以及后续的其他工作, 协助班级导师让新生尽快熟悉大学的生活;

过程很辛苦, 但成就感很高, 提高了亲和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大学××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有聘书) 2009/6至2010/6

统筹安排××学院迎接新生的一切工作, 涉及六百多新生的接待工作安排;

社会实践:

××市××超市特价商品宣传单“入户式”派发员2007/12

一天共派发了1000份宣传单及行走了29.8公里的路程 (手机具有计算路程的功能) ;

深刻明白了刻苦耐劳和坚持不懈的意义。

家教 (暑假实习、兼职) 2008/08和2009/08

以理科为主, 初三毕业班居多, 经家教补习后学生成绩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市农民工家庭生存情况调研2009/07

深入调查企业倒闭潮中提前返乡农民工家庭的生存状况, 共收发了500份调查问卷;

提高了与人交往和随机应变能力, 能随时调整策略完成任务。

获奖情况:

2008-2009学年××大学××学院部门优秀干事;

2009-2010学年××大学××学院优秀学生干部;

2008-2009学年××大学××学院优秀课室管理工作者

技能与培训:

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 Point等办公室软件;

精通粤语和普通话, 能熟练地与人沟通;

机动车驾驶证 (C1) 2008年。

简历 (二) 是一份学习经历比较突出的简历, 具体如下:

个人基本资料

求职意向:人力资源实习生

教育背景

2007年9月—2011年6月××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

主修课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管理学、职业生涯规划、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等。

总成绩排名年级专业前5% (2/60)

社会实践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市教育培训中心兼职代课讲师

2009年8月—2009年9月××市教育培训中心兼职成人高考咨询工作

2009年5月在××人才招聘会宣传和派传单

2009年5月、12月连续两次担任学校招聘会招聘助理在校所获奖项

优秀班干部 (校级) 2次

三好学生 (校级) 2次

学习优秀奖 (校级) 2次

职业资格证明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证书

能力或专长

通过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 能熟练运用办公室常用office软件

通过CET6、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口试)

专业知识较为扎实, 熟悉人力六大职能, 可以独立写出招聘方案、培训方案等

对人事法律如《劳动合同法》等有一定了解

如何对这些简历提问呢?

(1) 针对简历中避重就轻的地方提问

粗看第一份简历, 印象最深的是其在校园和社会的实践经历, 也是该生花费笔墨最多的地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 虽然社会实践是必须的, 却也不能因此忽视专业学习。因此, 对于这份简历, 首先应针对其简历中避重就轻的地方———专业学习来提问, 挖掘一些有价值的行为事件。可参考的问题如下:举例说说为了更好的完成专业学习, 你是怎么做的?你的成绩在本专业排名百分比平均能达到多少?老师要求完成一次方案制作的作业, 当时方案的主题是什么?为了完成这个方案, 你先做了什么?最后的方案是什么样子?老师的评价如何?

通过第一个问题, 可以大致了解该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认知以及其学识水平。第二个问题则很具体的可以获得有关其专业能力方面的信息。又如, 第二份简历, 提到其获得优秀班干部的称号2次, 可是简历的其他地方并未就什么时间担任什么班干部做出说明, 也未说明在担任班干部期间做过哪些工作。这亦属于避重就轻。针对此条信息, 可以考虑问以下问题:你担任过什么班干部?担任了多长时间?做的主要工作有哪些?请具体罗列。然后再根据其回答就某件事请其举例或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 有助于判断该生的班干部称号多大程度上名符其实。

(2) 针对简历中的模糊字眼提问

第一份简历用浓重的笔墨描述了其在社会和校园实践中的一些活动和感想, 如果事实真如简历中所述, 无疑, 该应聘者作为一名管理后备人才, 是相当有发展潜力的。但是否属实,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属实, 则是摆在面试官面前最为迫切需要证实的问题。如何探测该名应聘者是否真如简历描述的这样具备相关管理的经历和能力?可以从其简历中用到的一些模糊字眼入手。比如, 在此例中, “统筹”、“统筹安排”“主持”、“举办”、“负责”等字词就比较模糊。就“负责新生接待工作”而言, 具体负责什么?是负责组织领导其他人来做新生接待工作还是在老师的领导下负责亲自接待新生, 安排其住宿和报到注册, 回答新生的问题?就“统筹管理学生日常生活”而言, 具体统筹什么?在中国的国情下学生日常生活是否会由学生会的一个部门的部长来统筹?这些都是有疑虑的地方。因此, 针对这些模糊的字眼, 可以拟定下列问题:举例说说你是如何“统筹”学生日常生活的?你协助开展过哪些活动?你是如何协助的?举例说明。请你具体说一说你是如何主持这个宿舍调整工作的?当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你负责哪一部分?你具体做了哪些事情?有多少人协助你?你如何给他们分配任务的?你要协调哪些人和物?具体说说你是如何与某人协调的?说说当有同学不愿意调到新宿舍去时你是如何处理的?

这样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判断该生的简历在多大程度上有水分, 而且有助于招聘方清楚以下事实:该生做了哪些事情, 能做什么事情, 具备哪些能力, 达到什么程度。

又如第二份简历, 社会实践活动中有一项是担任招聘助理。但是学校招聘会的招聘助理具体做什么, 与企业的招聘助理岗位相同吗?这个职位对外人来说是比较模糊的, 因此, 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予以确认。可以考虑以下提问:这个招聘助理主要是做什么的?具体的事情有哪些?做了多长时间?当时还有其他人做这个工作吗?如果有, 共计有多少人?你认为你在这个工作中有什么收获?

第二份简历提到有在某培训中心担任讲师的经历, 但是这个兼职讲师也不够具体。如做3个学时的培训与做10个学时的培训会有本质的区别。因此, 要深入提问:你是如何进入到这家培训中心代课的?当时一同去参加竞争的有多少人?主要讲授什么课程?共计讲了多少学时?有多少学生?该培训中心如何对你进行考核的?考核结果如何?

通过这样的深入提问, 可以帮助了解该生的真正实力, 进而对该生在培训等专业方面的技能进行准确判断。

(3) 针对简历中提到事情结果的地方提问

凡是简历中提到某种成果, 或者业绩等结果类信息的地方, 可以就此询问此种结果是在何种情景下发生 (情景条件) , 应聘者做了什么, 如何做的 (事件过程) , 最后的结果如何等问题。比如, 第一份简历中提到, 作为特价商品宣传单“入户式”派发员, “一天共派发了1000份宣传单及行走了29.8公里的路”, 这属于典型的结果类信息。针对此条信息, 可以考虑问以下问题:当时有多少人参加这个派发活动?当天天气如何?派发时该公司有要求你记录相关派发路线和地址吗? (情景条件) 你发了哪几个小区或街区?共花了多少小时?派发过程是否有人监督? (事件过程)

又如, 第二份节选简历中, 在校所获奖项亦属于典型的结果类信息。可以针对其所获得奖项问下列问题 (以学习优秀奖为例) :

你们学校学习优秀奖的评选标准是怎样的, 具体有哪些指标?评选比例达到多少? (情景条件)

你的哪些突出表现让你获得了这份学习优秀奖?请举一些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事件过程)

通过对事情或任务的情景条件与过程进行深入的追问, 有助于了解该任务的难易程度, 以及应聘者为了获得好的业绩付出的努力等信息。

应用注意事项

1.要求举例说明时应以简历中与招聘岗位的任职资格条件相关的信息为出发点

对有经验的应聘者面试时, 为了更好地提高面试问题的效度, 很多面试官可能会精心准备与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相关的一些问题情景。比如, 对培训助理一职, 可以针对岗位的工作任务提问:描述一下在某次实施培训的过程中, 你是如何协助培训师进行课堂管理的?然而, 这样的行为描述问题对应届毕业生并不合适, 因为其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一个可行的解决办法是, 回头重新审视招聘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 确定协助培训师进行课堂管理反映的是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 再审视毕业生的简历, 看看简历中提供的哪些信息可能与该项素质或能力相关, 尔后再让学生举一些能反映其具有该项素质和能力的例子。当然, 这里有一个隐含的前提, 即假定该生具备将某种能力从一件事情中迁移到另一件事情中的能力。

回到前面的简历, 以第二份为例进行说明。如果招聘的岗位是助理培训师, 那么面试时要求其举例的重点应是简历中的教育背景、社会实践中兼职讲师, 以及能力和专长模块里能撰写相关培训方案等信息。如果招聘的岗位是招聘助理, 那么面试时要求其举例的重点应是简历中的教育背景、社会实践中担任学校招聘会助理, 以及能力和专长模块里能撰写相关招聘方案等信息。

2. 必要时提前透露需列举事例的问题提纲, 允许学生有一定长度的准备时间

不少应届毕业生在专业等方面比较优秀, 但在日常生活中缺少总结的习惯, 也不擅长对一些自己经历的比较关键的事件进行记录。有时候在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面试时会遇到下列情况, 即有些毕业生一时之间不知道举什么例子为好, 最后双方只好遗憾的结束。而实际上, 就招聘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来说, 双方可能是非常合适的。对于此, 可行的解决办法是, 在面试前不妨提前几十分钟将需要举例回答的问题提纲发给应聘的学生, 让其进行些许准备。必要时甚至可以改为笔答, 在笔答时注明答题要求, 而后根据笔答内容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搜集相关信息。

面试中如何有效提问提高面试的效度一直是所有研究者和实践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 也是一个难题。本文以两份应届毕业生的简历为例, 设计了相关提问思路和具体问题, 以期能为更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薛琴, 宋成一.基于胜任力模型的BEI面试选拔新技术[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 (2) .

[2]余靖.基于胜任特征的行为事件访谈法的研究综述[J].经营管理者, 2010 (11) .

[3]吴光伟.如何操作BEI- (一) [J].人力资源, 2007 (7) .

[4]彭平根.如何操作BEI- (二) [J].人力资源, 2007 (9) .

[5]舒敏.如何操作BEI- (三) [J].人力资源, 2007 (17) .

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2

注重课堂观察,是听评课的主要手段。而打造高效课堂则需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谈出自己的看法,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这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我认为课堂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材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也能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另一方面,毕竟中学生的思想还不太成熟,需要一个很好的组织者来促进其学习,且中学生普遍存在一种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就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存在着“思维的惰性”,而教师的提问,可以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一)抓住契机,设置矛盾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如《我不是一个好儿子》一文,开篇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不是一个好儿子?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我不是一个好儿子?这一番提问,能激发学生对本文学习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

(二)因人因文而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因人而异就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对文本产生兴趣,在思考中逐步提高阅读和思考能力。教师要抓住一个关键问题打开一个决口,让知识的水流奔涌而出,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能真正地吃透教材,才能找到关键问题的所在,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叫“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在讲解《祝福》这一课时,有教师为抓住关键问题这样提问:“如果我们把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画成十幅图,你能否给十幅图各起一个标题?”我认为这样设计还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这样,一下就把祥林嫂一生整理了一下,为后面分析作了一个充分的准备。

(三)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

提问前,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熟悉提出的问题既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又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的。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会使人失去兴趣。如:讲授《雷雨》时,教师把一个概括性的问题喜剧的冲突,分解成具体可行的几个小问题,几个人物之间的冲突,让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频率恰当,节奏和谐

目前的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着这样两种现象:高频率和高节奏的提问;低频率和低节奏的提问。高频率和高节奏的提问表现在:教师的提问一个接着一个,密不透缝,搞得学生穷于应付。这种高频率的提问节奏,形成了师生一问一答的情景,教师追求的只是结果而不是思维过程,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等能力的发展,而且容易造成学生大脑的疲劳。时间久了,学生会感到厌倦。与此相反,低频率和低节奏的提问表现在:教师只提一两个问题。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便只是站在前面,间或有些评价性的语言或任由学生发言。按说,学生多说是好事,但若给人一种教师游离之外的感觉,便算不上好事了。以上两种节奏的课,都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一种过紧,一种过缓,不仅缺少错落之美、和谐之美,而且都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提问的密度虽无绝对的标准,但有基本的准则。从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年级越高,教师提问的密度应逐步降低,主要应减少低思维度的提问,保留有思维深度的提问。以课型特点为例,教读课的课堂提问多于自读课,文言文教学多于现代文教学。

课堂提问是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并做出回答的信息双向交流。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教学反馈信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总结、评价或指导使学生对自己的理解认识获得一定的反馈信息,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课文去进行判断推理,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因此,提问既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又有助于学生智力和表达能力的锻炼,既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重视课堂提问, 讲究提问技巧 篇3

一、要先提出问题, 不要先叫起学生

课堂提问是面向全体学生的, 提问的目的是要启发所有学生的思维。如果在提问之前先叫起学生, 往往会造成学生的心理紧张, 很难把思想集中到老师所提的问题上来, 从而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而其他学生觉得反正提问与己无关, 就收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

二、要启发学生举手, 不要一味指定

在教学中教师要先鼓励学生举手, 先叫举手的回答, 然后再问:“他答得怎么样?谁还要补充?”或依据答题的情况, 提供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 这样一方面启发学生认识到很多问题并作回答, 并非只能从一个角度去答,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很愿意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要普遍提问, 不要只叫好学生

课堂提问要点面结合, 普遍提高。特别是提问后进生要注意把握时机, 创造机会。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适合各类学生应答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 分等次提问。可先叫中等生, 同时要求全体学生思考, 等启发了后进生的思维时再由其回答, 难度较大时由好学生“救急”。这样普遍提问, 就兼顾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四、要问得适度, 不要大而空泛

只有教师提出的问题适度, 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所提问题过浅, 学生毫不动脑便能对答如流, 这就不能引起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也就谈不上开发智力。如果一味追求深度, 提出的问题大而空泛, 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不知从何答起, 也会影响提问的效果。因此提问要适度, 且具体而有针对性。

五、要灵活多变, 不要程式化

提问的作用是引发思想交流, 应是老师和学生的纵向、学生和学生横向的多向交流。这就决定了提问的形式也要灵活多变, 不要程式化。比如, 以提问的方法温习旧知识, 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适当发问, 或只问不答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任其思维纵横发展, 或引导学生自己发问, 让学生根据知识的接受情况, 去探究如何从不同角度去研究问题的方法, 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

一、在新旧知识衔接处的提问

新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的。在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时候,教师通过设计适当的铺垫性提问,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由旧知识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目的。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进位)》时,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而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性来学习这节课的新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二、在教学重点处的提问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防止所提的问题含糊不清,过难、过偏或过于简单;要做到“问”而生“思”,“答”有所“得”,收到启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产生联想的效果。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我为学生创设了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设计了一些利于学生思考、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其中有这样几个问题: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几个?这样很自然地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基础上的事实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增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创设了“小猴和小猪分吃西瓜”的故事情境,提出了“小猴要吃这个西瓜的二分之一,小猪要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它俩谁吃得多”这一探索性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助小朋友明明解决“每份地各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的这一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设计,这些问题的精心设计,都有助于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

三、在教学难点处的提问

针对教学难点,实际指导性提问,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积时,可针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这一教学难点进行提问。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重点理解书面上两幅图各表示什么意思,他们之间的联系,然后教师通过教学模型直观演示,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就容易得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参考文献:

陈柏良.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J].数学通讯,2006(09).

作者简介:周海燕,女,1980年10月出生,大专,就职学校: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镇恬庄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浅议“提问”技巧 篇5

一、变换提问角度

提问忌平、直。同一问题, 如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提问, 学生就会感到新颖有趣, 提高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二、设置歧路

提问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引导学生向歧路发展的条件或语言, 让学生在有歧路的情况下辨认正确和错误。

三、树立对立面

有意引导错误观点, 于无疑处设疑, 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如:在跳远时, 没有哪一个学生会想到向东跳有利还是向西跳有利。事实上, 无风时无论向何方跳都不会影响成绩。当我在课堂上提出:向西跳可以提高成绩时, 学生都觉得愕然。我又申述理由:人向西跳起时地球由西向东旋转, 人不是就比向东跳得远吗?面对老师提出的明显不符合事实的结论和似乎很充分的理由, 学生立即进入积极地思考。

四、以虚求实

提问要求虚拟一个违背某一自然规律的世界, 这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 通过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对比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如, 请想象地球突然停止了自转, 会怎样?学生可想象到由于惯性会引起狂风呼啸, 海水漫上大陆等可怕现象。

五、一问多答

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6

一、化难为易, 易中生趣

在教学中, 有些问题的难度较大, 如果一下子提出一个难题, 学生就一时难以找到答案, 就会对问题失去探究兴趣, 提问本身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这时如果能挖掘问题的内涵, 将难题化解为几个简单的小问题, 在学生回答完之后再略加整理, 问题的答案就水到渠成;而有些问题虽然浅显, 但又涉及解题的需要, 不问不行, 若直接提出这类问题, 学生会感到太简单, 不屑于思考和解答, 所以, 遇到这类问题就要巧设波澜, 巧问精思, 易中生趣, 便于启迪。

二、选好视角, 抓住时机

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 所提问题不仅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力度, 而且要掌握好提问的时机, 提问的时机一旦与教学需要和教学视角相吻合, 则为最佳时机, 也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教材的关键处, 教材的疑难处, 教材的精华处, 教材的深奥处等都是提问的最佳教学视角;当学生受旧知识影响无法实现知识迁移或精神分散及有所感悟跃跃欲试时, 是教师提问的最佳时机。

三、方式灵活, 角度新颖

好奇之心, 人皆有之。同一个问题, 老是“旧调重弹”, 再好的时机也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在提问时应采用灵活的方式, 按照教学需要, 提问的方式及内容也要随时变换, 给学生以新鲜感。如, 揭示课题时可采用启发性提问;初读课文可采用疏导性提问;深钻教材可采用探究式提问;单元总结可采用比较性提问;复习巩固时可采用归类提问等。

四、处理答问, 反馈调控

实践证明, 学习者只有吸收信息, 通过反馈和评价, 知道是否正确, 才能顺利学习。如, 教师不及时将评价加以强化, 学生会感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没有受到尊重, 久而久之, 自信和兴趣都失掉了, 这就是失败的开始。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全面时, 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 把问题补充完整;当学生的回答只是浮于文字表面, 不够深刻时, 教师应开拓学生的思路, 加以引导;当学生不能或不肯回答时, 教师要认真分析问题, 降低难度, 消除自卑, 给学生树立自信心, 让学生大胆发言。

新闻采访提问技巧 篇7

关键词:新闻采访,提问,准备,具体,针对性

新闻采访提问技巧

记者在采访提问时应做到哪几点才能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记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的经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认为可以将之归纳为“五要”。在此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要准备充分

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便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有人把采访比作“面对面的短兵相接的战斗”,这意指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在思维上的交锋。要想取胜必须知已知彼。这种“战斗”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准备了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给自己定的规矩是在进行专访前,至少准备好三十至四十个“扎实”的问题;而在通常情况下,他在纸上会记上一百个问题。

二、要问具体

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耀点,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动不动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太激动”之类。

我国高校扩招的头一年,记者在去吉林大学采访时,谈到该校为扩招进行的保障工作时,接待的工作人员大谈特谈,但所说的都是些大政策方面的东西,偶然说起新修的一座澡堂,记者马上追问,澡堂有几层?有多少间?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洗澡?每周的开放时间是多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新设施?那位负责人很快就将一些数据提供出来。如果当时记者不问具体,对方很可能就一语带过,那么就得不到具体的材料了,而只有概括性的东西。

三、要有针对性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记者采访提问也应根据不同的人提不同的问题。反过来说,就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规则是问全局性的问题就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要问点上的情况就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要问知识性的事情就找专家学者。

四、要尊重对方

记者的言谈举止、对采访对象的态度不仅深深影响采访效果,而且也将影响到采访对象对记者所代表的媒体的看法。因此,记者在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礼貌,尊重对方。现在,人们的素质都有很大提高,注重自我价值,对媒体不再有以前那样的敬畏感和神秘感,也更懂得在媒体中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这对记者来说既是有利的,但同时也要求记者更加要重视现代生活中人们交往时遵循的礼节礼貌。特别是被尊重的需要。自以为是、盛气凌人、高高在上的记者往往会让采访对象避而远之。

尊重采访对象,一是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入乡随俗,以免引起对方不快。

其次是注意对方的地位身份,提问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也不要太让对方难堪。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突如其来的提问会让对方措手不及,有个性一点的采访对象干脆会拒绝回答。所以更要尊重采访对象,在征求对方意见后,再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提出。

最后,记者在对方回答问题时要仔细倾听,认真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或是手机响后,不征求对方的同意就旁若无人的接听,这都会引起对方的不满。

五、要营造和谐的气氛

记者要求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一见如故”,倾心相谈。这就要记者有一种特殊本领,能够消除陌生,让对方很快熟悉自己,适应自己,达到一种和谐的提问气氛。

营造和谐的气氛,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一种“媒介”,比如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采访毛泽东时,所用的媒介是斯诺珍藏的一张毛泽东的照片,她说这照片好比桥,把她与毛主席联系了起来;在采访王震时,她找的媒介是自已与王震同年和歌曲《南泥湾》,这使得采访气氛活跃了起来。

由此可以看出,当对方因为性格内向或对记者不熟悉不愿多说时,记者找到一种“媒介”或对方的兴趣点,以此拉近双方的距离,往往可以让隔阂的坚冰消解,让提问在融洽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新闻采访提问技巧 篇8

关键词:准备,技术,采访,提问

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能力就是采访。此行业需要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采访对于一篇好的报道是多么的重要。采访的实现需要人们的相互沟通与交流, 它包括采访双方的思想沟通和信息传递。好的采访能看出记者的能力还能展示个人风采魅力, 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是人们所推崇的。由此可见精湛的提问技术对记者是非常的重要。

身为记者, 怎样才能精彩的提问而且受人们喜爱呢?

1 目的明确, 清楚自己自想要知道什么信息

记者需要记得从广大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知道人们渴望了解什么, 只有奔着这个方向提问, 报道出的内容才能吸引读者, 并且做到采访深刻且有思想内涵;若出现冷场现象或者开场白也必须围绕主题, 这样才能完美的完成任务。

2 现场采访的准备工作举足轻重

若采访双方沟通交流顺利, 那么采访无疑是成功的。所以, 准备工作必不可少。比如, 提前通知被采访者在采访时可能被问的问题, 让被采访者有准备的应答, 以防出现一些尴尬情况。众所周知, 付出和所得是成正比的, 记者充分准备了访问就会顺利圆满的完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问题要简洁并且通俗易懂, 这样广大听众听起来才会舒服, 毕竟报道就是给群众听的。

3 提问时要有逻辑很重要

与所有的道理很相似, 提问也需要层层递进, 这样就容易很自然的被接受。有逻辑性就是遵从人们普遍的思考习惯, 比如按照时间顺序来提问事情的发展, 或者由目的找原因, 按一定的次序发问。这样还有一个好处便是, 若被访问者故意偏离主题时, 采访者能及时发现并且回归, 或者采访者访问受阻时也能根据逻辑来继续采访, 这时增大了成功率。如果像雪花一样零零碎碎的提问, 听众就不能很好地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被弄得一头雾水, 也很可能会导致采访者方寸大乱、焦虑不安、令人生厌。

4 采访者需认真对待并且尊重他人, 具有良好的素质

记者是求知者, 被采访的人是能够满足其需求的人, 即是老师, 对待老师需要谦恭。认真并且虚心请教, 老师就会和蔼的把自己知道的传授与学生, 每个人都想要他人尊重自己, 想作他人的老师, 这是天性。同时, 语气要和谐亲切, 这样才不会阻碍思想, 让思想自由飞翔, 达到畅所欲言的效果。人生来平等, 一个人是不愿意对一个平等的人仰视, 当被采访者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时, 就意味着访问就要无法进行了。因此, 尊重他人要时刻谨记。

记者需要有高度的热情来时双方产生共鸣达到融洽, 他同时还需要具有自信心、大方得体, 这样的气质会让被采访者欣赏, 对记者产生好感;还要有意志力, 当被采访者拒绝时要顽强地坚持下去, 不要被他打败, 这样就会打败对方, 感动对方;最后, 灵活的应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通过巧妙的提问使对方回答问题。

5 提问因人而异

树叶每片都不同, 指纹人人有异, 性格也是各不相同。面对不同的采访者就必须采取不一样的策略, 可以在准备期间去打听其为人, 或者在访问开始前仔细观察、试探, 以了解其性格。最理想的是让人感到采访人是他的老朋友, 能够在他面前释放真实的自己。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借鉴

5.1 直截了当式

此法适用于两类人, 一类是记者的朋友, 非常熟悉;另一类是老练精明的人。前者由于熟悉, 就不需要客套打官腔, 直来直去更能获得朋友的信任, 配合记者完成任务, 增进感情。后者则就像是如来佛祖, 在他面前还是不要做一些掩耳盗铃的事情, 坦率地面对更能博得好感。

5.2 做一个引导人

面对大场面很多人都会紧张, 甚至出现死机状态, 不知所措, 这时就是记者展现个人实力的时候, 用记者灵活的头脑和能起死回生的嘴巴来让被采访人回归自我, 比如他紧张时记者就要表现的特别放松, 被采访者对人冷淡时记者则用如火的热情把其燃烧, 让被采访者无形中受到记者情绪的影响。

5.3 多种提问方法相结合

有时所提问题的回答是广泛的, 概括性的;但有时是闭合的, 只能有几种选择, 如是或者不是等。两者均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 相结合后会互补, 使访问顺利。

6 采访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6.1 具体的提问被采访者

比如了解在事情发展中当事人的心理状态, 它是怎样一步一步的把事情发展到最后的。若是惊心动魄的过程就要让其尽情的描述, 让他的经历展现在大家面前, 观众从中体会其中的惊险刺激, 跌宕起伏, 这就完美至极了。

6.2 时刻谨记主题

采访一般情况都是分秒必争的, 它可以真正称得上速度时代的代表, 快节奏的反应, 短短几分钟就要字字如金, 信息充沛, 偏离主题则是最大的浪费。同时, 也浪费了亿万听众的宝贵时间, 因此, 提问需慎重。

6.3 访问时全身警惕

眼睛是心灵的反应, 从人的肢体动作可以反应心理, 这是心理学中的常识。若记者能捕捉这些外在的反应则能准确的抓住被采访者的思想使其自然倾倒出自己所知道的, 表现真实的自己, 事情的真相则会真实地呈现, 报道就达到了效果。

6.4 结束前确定细节

重复先前的提问可以确保自己的报道准确, 不会因为小细节而造成大的失误, 尤其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需要再次确认, 准确的报道是对一名记者的基本要求。回顾还可以补充遗漏的问题, 使之画上完美的句号。

7 结论

总之, 新闻采访提问考察了采访人员的思想素质、个人修养、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等诸多方面, 可以说是对一个人的整体考察。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采访者需要不断的研究, 可以研究被采访者的心理, 因为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 人们的习惯、心理等都会随之改变, 还需要不断的增加自身的知识文化, 这样才不会与时代脱轨。任何事物脱离时代都不会被大众所喜欢, 作为新闻类的工作者, 需要做到与时俱进, 报道进步的科技、进步的思想、新潮的想法等。因此, 新闻采访者必须不断提高采访技巧。

参考文献

[1]张薇.新闻采访提问技巧四题[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 (11) .

[2]李京芳, 李长江.浅谈新闻采访提问技巧[J].长治学院学报, 2005 (6) .

[3]王冰.浅析新闻采访提问的技巧[J].当代矿工, 2011 (7) .

谈谈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9

一、冷不防提问

冷不防提问指的是在任意时间,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不管学生是否举手,点名学生回答。目的通常是在学生走神之前让其积极参与。比如,在课堂刚开始时点名提问学生一些以前所学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

冷不防提问能给课堂带来几个关键益处。首先,使教师有效、系统地检查到学生处于何种掌握水平;其次,增加了教学进度与速度,不必提问后再巡视课堂上等待举手的学生了,那种单调乏味、没人想发言的情景不会出现;最后,能给学生传达一个信息:他们可能随时被提问,老师也时刻关注着他们。

冷不防提问是一剂良药,它是避免学生分散注意力的一种方式,但不能每天都用好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冷不防提问,否则会变得具有可预测性,那就不叫冷不防了,相应地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便会减弱。另外,使用冷不防提问时要用积极乐观的语调,以此表明教师希望营造所有学生参与的氛围。

二、适当强化提问

强化提问指的是教师问一个问题,全班学生或某个集体共同大声地说出答案,通过你提问他们共同回答来构建一种充满活力的文化。

强化提问的一个有效方式是教师提问一个学生问题,当他给出了准确答案后,再要求班上所有学生重复这个答案。比如在数学均值不等式的教学中,学生常忽略应满足的条件,在教师通过例题纠正后,可提问一个学生:均值不等式的应用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一正二定三相等。之后,教师对所有学生再次提出该问题,让他们大声整齐地回答清楚,这样会让他们知道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

强化提问通过有力的方式来建构学生的服从行为,从而强化了教师的课堂掌控力。当然强化提问也有不利的方面,会使一些学生浑水摸鱼,不能有效地检查学生是否理解和掌握。

三、连续提问

连续提问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迅速提出问题,有某位同学回答,教师通常不会降速以讨论答案,如果答案准确,教师就会问另外一名学生新问题;如果答案错误,教师就会问另外一名学生同样的问题,然后继续向前。如此快节奏地出人意料地复习基本知识技能,并给予学生大量的参与机会。比如在章节复习时,教师便可准备一系列的问题,以连续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

连续提问经常包含冷不防提问,如果愿意也可以让学生举手,迅速提问自愿者,同时也包含任何水平与类型的问题,但教师很少停下来讨论分析错误答案,而会要求其他学生来纠正,其目的是总保持节奏,不断向前。连续提问几乎总是快速提问一些基本问题,通常复习时用得较多。

四、等待时间的把握

教师提问后通常不要着急让学生给出答案,而是有策略地延时几秒,学生在少于1秒的时间内得出的答案并不是他们所生成的最成熟的答案。等待时间的缺乏使教师在学生讨论好答案之前,浪费更多时间在处理糟糕的答案上,而等待一定时间确保得出高质量答案会节省不少时间。

研究表明,提问后给学生3到5秒的等待时间,以下的事情就可能发生:学生反应的准确性增加,不做反应的学生减少,自愿回答的学生增多,学生在答案中使用的理由、依据更多,让学生形成追求成功的习惯。其实,等待也在有效地教学。

五、尽量避免悬空、匿名的问题

什么是悬空的问题呢?比如:“这个题目为什么这么做?” “哪种方法更好?”教师提问后,如果没有指定某人回答,那么由于学生知识、认识水平差异,他们可能会喊出各种不同答案,此时,他们的回答毫无秩序而言。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来自教师的任何提示、指导,教师只不过提出了没有任何说明的问题,其结果是获得少数学生做出的混乱、分散的回答,很多同学可能一头雾水。

所谓匿名的问题如:“谁能告诉我这个解答错在哪?”“有人能解释一下吗?” “你们都听懂了吗?”在以上问题中,所有学生都被匿名了,没有人的名字叫“谁”“有人” “你们”,他们不知道教师和谁说话,也不知道是否该做出回答,和悬空的问题一样,使用匿名的问题必然会导致课堂混乱、松散和无序。因此,教师提问的对象要尽量明确,并尽可能地使用学生的名字,以避免被其他学生无故打断。

课堂提问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联系的主渠道。一个适时、准确的提问可以为学生指明准确的思考方向,既能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又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提问是否科学、合理,会收到不同效果。正确处理好课堂提问,意义非凡。◆(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中学)

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10

所以说,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个法宝。它是学生学习的阶梯、进步的桥梁、觉悟的契机。实践证明, 恰到好处的提问,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 揭示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矛盾,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那么, 如何精设巧问, 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 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

一、提问设置要有启发性

学生在生活中的积累是不可低估的, 这些都是学生思考的源泉。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十分丰富的, 教师要呵护学生的想象, 诱导和启发学生的想象。因此, 教师在设置提问时要通过这一问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来, 通过这一问, 使学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更通过这一问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 跃跃欲试”之态。这样, 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

如学习了《坐井观天》后, 老师有意设置悬念:后来, 青蛙有没有跳出井口看一看呢?学生可以想象多种结果, 有的认为青蛙没跳出井口, 固执地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有的认为青蛙跳出井口, 发现天真的大得很啊!再如讲读《买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 学生对买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十分同情, 想想自己的幸福生活, 多么想去帮助她啊!教师要根据这种教学效果, 及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买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会怎么样呢?学生可能回答:小女孩羡慕我们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帮助小女孩。这个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好, 而且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问题设置要难度适中

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 既不能设置太容易, 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动脑就能回答出来, 也不能设置太难, 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因此要“让学生跳起来就能摘到苹果”。这就是说: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把问题解决, 更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差的学生, 更应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 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再逐步培养他们解决疑难问题, 学生就会相信, 只要自己努力, 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 而且会变成一个优秀生。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说:“你想, 四周围黑洞洞的, 还不容易碰壁马?”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呢?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文时代背景相差甚远, 因此, 理解这个问题难度颇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 可设计这样一组小问题:

(1) 从字面上看, 这句话是说什么?

(2) 联系当时社会状况, 鲁迅说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3) 说这句话时鲁迅的心情怎样?通过思考这一组问题, 就会使学生明白这是一句双关语, 并对社会黑暗和鲁迅先生“韧”的战斗精神有更深刻的理解。这样就把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解决了。教师的提问应难易适度, 如果问题过难, 学生望而生畏, 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 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解答, 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想做到难宜适中, 教师首先应该深钻教材, 研究学情, 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 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问、发问。提问要避免过于简单, 若一味的问“好不好”“是不是”“对不对”等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更可怕的是养成思维上的一种惰性,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索然无味。但提问过于宽泛, 难度过大过深也不行, 一个问题问得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学生回答不上来不说, 反而增大学生的压力, 抑制了他们的思维, 打击学生的兴趣, 致使课堂氛围也陷入尴尬的境地。

三、提问要在学生有疑处

教师设置的提问需问在学生有疑处, 有疑问才会有争论, 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 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 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 同学之间的交流, 使问题得到解决, 会有一种“洞然若开”, “豁然开朗”之感。不仅使学生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 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之疑一般有两种层次:一是自学已有疑, 疑而不解。二是自知无疑却有疑。对学生自知有疑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把疑问讲出来, 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把对此问题的多种疑问一一列出, 逐步解决。如《草船借箭》一课, 学生阅读之后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神机妙算?”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如果紧扣这一难点, 将其分解成如下几个小问题, 就降低了难度:

(1) 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

(2) 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忙而不请别人?

(3) 诸葛亮为什么把动身时间选择在第二天四更时候?

(4) 诸葛亮为什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这四个小问题都和诸葛亮神机妙算有关。学生通过思考讨论, 能顺利回答这些小问题, 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对学生自以为无疑的地方, 由教师来提出问题, 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地思考、讨论, 探究正确地结论。学生提出问题的层次一般是一种浅表性的疑问, 而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一般是深层次的探讨, 特别是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方面更深一层。由此学生看到自己思考与教师思考的差距以及思考解决问题方式的差距, 使学生学会思考。

总之, 提问是一门科学, 是一种艺术, 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一个法宝, 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上一篇:旅游城市化下一篇:钢结构井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