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化馆工作

2024-06-22

新时期文化馆工作(共12篇)

新时期文化馆工作 篇1

文化馆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长期以来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目前文化馆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 转变观念, 突出重点, 加强工作, 增强活力, 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整个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已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振作精神, 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中央新时期提出的文化工作目标是, 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要内容,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向前迈进,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强化以群众性文化为基础的社会文化阵地、体闲娱乐阵地和文化网络阵地, 善用文化资源, 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新时期文化馆的任务繁重而光荣, 要抓住大好机遇, 振作精神, 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做好本职工作。当前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文化工作大有文章可做, 建文化楼、文化长廊、文化广场、影剧场、阅览室等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 要主动介入协助做好规划、指导工作。社会文化阵地的建设更为重要, 整个文化事业面临着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时机。因此, 要对工作充满希望和信心, 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全面提高文化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二、结合实际, 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工作

由于种种原因, 许多地方文化馆本身的设施建设跟不上形势, 场地狭小, 资源不足,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要争取市上级重视, 多方筹集资金, 力争把文化馆本身的阵地建设好, 图书馆和阅览室是文化馆的窗口, 是服务大众的文化平台, 应作为重点项目考虑。另外, 文化园区的建设同样重要, 这是新时期最具特色的硬件建设, 有条件的先上, 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上。与此同时, 对文化古迹、文化遗产、重点文物的维护要毫不放松, 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 要在保护、承传的基础上, 加入新的元素, 不断调适和创新, 弘扬和利用, 停止或无所作为的观点不利于民间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发扬, 应有所发明, 有所发现, 有所前进!

三、文化馆工作内容和职能要不断创新和拓展

要深入了解群众的渴望和需求, 了解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 明确不同活动的服务群体, 找到需求的切合点, 突出特色, 科学决策, 提高服务效果。比如, 老年文化工作, 中央已把老年非学历教育工作划归文化部门管理, 这不仅体现了中央对文化工作者的信任, 也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条件。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科学决策、尽快实践。对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要积极支持和引导, 实际上这是群众文化艺术大检阅, 对增强民众的凝聚力, 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也十分有利。大型文化艺术活动过后, 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 争取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对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 要善用资源将其推向市场, 或采用市场动作, 增强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形势在变, 时代在发展, 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突飞猛进, 不抓队伍建设, 不抓素质提高就要落伍, 就会影响事业发展。队伍建设就是提高在职人员的整体素质。要造就更多的高素质专业人员及复合型人才。要把强化队伍管理, 重点培养懂专业, 善管理, 能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在现有的条件下, 要让业务人员挑担子, 给压力, 促使他们不断加强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通过各种渠道, 鼓励业务人员通过艺术院校或函授等途径进行深造。

五、推进文化馆体制改革, 增强自身活力

文化馆必须增强改革意识, 要有改革紧迫感和实际行动。要在巩固近年来改革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改革步伐。改革的目标要明确, 就是要坚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一致、与文化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结合的原则,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力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逐步实行政事分开, 建立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文化馆的新型关系。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以政策引导、法规调控、信息服务、检查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管理水平, 确保文化馆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确保为当地中心工作服务, 为人民群众服务。文化馆实行行政主要领导人负责制, 行政主要领导人为法定代表人。

要按照中央和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 全面实行管理人员聘用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用制, 打破服务身份终身制、允许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保障文化馆在失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改革进程。

实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收入分配办法, 将收入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 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对有重大贡献的人才, 给予奖励。

增强产业意识, 市场意识,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公益性并不是无偿性, 没有产业, 没有收入, 发展就受到制约。要做好规划和论证, 选好项目, 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文化产业。

新时期文化馆工作 篇2

摘 要:本文将结合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对策,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对策

群众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我国整体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对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思考,并从中探索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做好群众文化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一、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特点

新时期,群众文化呈现出结构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内容深层化等特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后,伴随着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国际发展大趋势和群众生活水平、生活质员的不断提升,加之现代科技的介入,传统的文化,不断地受到种种力量的挑战和冲击,于是文化呈现出了千姿百态的新景象。政治文化、精神文化、科技文化、种植文化、企业文化、医疗保健文化、艺术欣赏文化、洒吧文化、歌吧文化、饮食文化、短信文化、广告文化、茶文化等。这就显现了新时期群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结构多元化。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享受

群众文化建设无论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还是在政治文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而在一个地区的物质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群众文化建设也会随之得到长足的发展,那么整个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享受也会到达一个与物质发展水平和群众文化发展水平相协调的高度。当前,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以前相比,均实现了很大的提高,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精神文化享受。

2、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特色事业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一个国家、社会没有了文化,就彻底失去了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整体文化的全面发展,能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形成一定的社会约束力,约束各种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经济和政治发展因素的出现,这是营造社会和谐环境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3、有利于实现对各种差异性文化的兼容并蓄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而各个国家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文化上,都以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形式在加强门交流。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政府对群众文化加强建设,是促进各种外来文化得到当地人民接受的一个必要手段。现下,因为各个地域的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不一,促使各个地方的群众文化也保持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如果没有政府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那么很多地区的文化只会存在于那一片有限的空间内,出不去,也不允许其他的文化元素进来。而一旦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便能选择性吸收外来文化,从而丰富本地的群众文化。

三、新时期做好群众文化工作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

政府在促进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从我国的文化建设历史来看,无论是国家还是当地政府,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往往是不够的。所以现下,要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最重要的还是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政府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力度的。例如,政府可以将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有效的用到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基层文化场所等的建设中去,从而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建设,确保每年财政对群众文化的投人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幅度。

(二)改善群众文化建设现状,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做好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建设,要正确树立发展观念,做到文化建设工作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群众文化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的同时,对自身也应该有着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能够更有效的建设群众文化,以达到促进城市,农村群众文化协调发展,加大网络文化的监管力度,同时还加强城市基层群众文化的有序发展的目的,与时俱进也是一个有效而又有力的建设途径。

(三)加强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要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要走进城市各个角落,群众文化来自人民,必须服务于人民,这就要求群文工作者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全面的业务知识,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做到“一专多能”,在日常工作学习中,通过自学、相互交流,参加专项培训,不断充实知识,在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同时,接受更广的业务技能辅导,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组织协调能力。

(四)提高群众文化质量,丰富文化活动

新时期,要想激活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必须转变思路。提高群众文化质量,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如每逢在的节假日举办全市性职工文艺比赛,提高职工群众的参与意识。积极推动文化工作的开展。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传媒等现代化信息设备,快速、准确、及时、有效地传播文化信息,推动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展。

四、总结

新时期,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精神迎接新挑战。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文化理念的要求,不断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宋清乌鲁木齐市工人文化宫[J].群文天地2011-04-25

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 篇3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G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26-01

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建立新时期繁荣、丰富、多元化的群众文化,我认为应当从具体情况出发,展现文化特色,增强群众文化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拓展群众文化的广度与深度,清晰职责分配,建立体制,使群众文化得到新一轮的洗礼与发展。

一、 构建文化发展新格局

培养人才,为群众文化队伍输送新鲜血液。随着文化不断地发展,新时代、新力量、新创新和新的载体引领着文化的发展趋势。走进群众,发挥群众文化的感召力与生命力,增强文化创新,开发群众文化富有的内在潜力。开发活动场地,为群众文化的开展提供硬件保障。要让乡村文化走进城中,同时也要让城中文化渗入到乡村中去。凸显地方文化特色,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汲取国内外新鲜元素。使我国的群众文化更加的丰富。思想和艺术相结合。跟随时代的脚步,群众文化不单单体现在宣传政治方面[1]。在当代,三个“文明建设”是群众文化的主旋律,服务对象是广大群众。

二、明确职责分配,建立系统的群众文化体制

(一)从全局出发进行谋划

群众文化应当是城乡发展规划里面的一项重要举措。应当提前对群众的文化需求做好事先的调研工作,了解群众文化的主体、环境、背景、需求,由此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措施。真正做到用文化丰富生活,用文化来增强经济建设。

(二)推动群众文化建设

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推动工作,吸纳优秀的文化人才。无论是民间文化、民族文化还是国际文化,都应互相吸纳与创新发展[2]。选取高素质文化人才作为指导,引领群众共同激发文化活力与创造力。可以定期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各种文化活动竞相举行。建立一支感召力强、精神饱满的群众文化队伍。

(三)各部门互相协作

要想认真落实这一政策,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加大本地方的文化财政支出与预算,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来补助文化发展滞后的部分地区,根据情况的需要可以联合地方大型企业共同规划本地区群众文化发展,提升本地区的文化软实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联合社会各界精英人士为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四) 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方式

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通过互联网与媒体宣传文化发展战略,让民俗文化与国际文化接轨,开拓群众的视野,使群众充分了解并体验国内外文化的魅力。积极探索发展群众文化的新途径,形成政府、群众、社会三方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的文化机制。

三、提供群众文化交流平台

(一)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

尽量按照群众期望的方向处理问题。分析和尝试新办法新措施,采取接近群众、地方、企业的方式解决问题,利用群众集体的宣传力,地方有限的决策权,企业强大的号召力,延伸文化发展的空间。不能因为一系列限制问题打消人民群众深入文化中的积极性[3]。我们应该经常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不能只是单一的呈现以往的比赛、竞技、交流方式,我们要不断地向前看,追求创新,在不同的新形式的载体上传播群众文化。我们充分的要给予不同年龄段的人充分发挥展示的机会。针对于学龄前儿童,我们应给他们更多认识、熟悉、了解文化的机会,让他们在成长的初期就更能了解国内外的多种文化;对于青少年,我们要给他们充分创新的空间,他们有奇特的想法,对这个世界有不一样的看法,把文化带给他们,让他们去探索更深的奥妙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不断地升华;对于老年人,我们要注重他们身上沉淀着几十年文化的气息,他们是群众文化进步的奠基石,会把传统的文化基因交给我们。群众文化本身就是从群众中来,又走到群众中去,所以才有了我们今天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二)守护现有的文化

发展传承现有的文化是我们必须要走的道路,但是我们在传承发扬的同时更应该积极寻求新文化活动的新载体。群众文化最大的特性是辐射面广、吸引力强、参与面大,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面对不同人群、地域、年龄设计各种群众活动的新型传播方式,比如举办社区文化比赛、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诗词歌赋等创作活动,同时随着科技互联网不断地发达,我们可以组建更多的活动组织,把一个活动爱好者扩大到多个活动爱好者,使一个单一的个体变成整体,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我们应该让每个人参与到群众文化当中。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不能够单一的发展某一种文化,某一地方文化,或者是某一特色文化,我们需要全面关注,现在群众文化在普遍城市中均有体现,但是还并没有完全深入乡村中去[4]。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现在一些基本的活动设施并没有走到一些偏远的乡村,所以我们要尽快的让一些城市较为普遍的娱乐设施、活动设施走进乡村,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这样群众文化才会更好的延续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积极发现、发扬、传承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那些不曾了解的传统文化。我们在延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谱写新的文化章程。

結束语:

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至高无上。赋予艺术以更崇高的意义。群众文化的个性,是21世纪文化格局中不可代替的地位与作用的彰显。群众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特别是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中必将引起应有的重视。群众文化,从群众中而来,又走进群众去,群众是群众文化运输的交通要道;群众是群众文化始终保鲜的容器;应该让文化走进群众,让群众更接近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明霞.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4):285-285.

[2]邵珠香.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12(7):219-219.

[3]姚刚.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J].大众文艺,2014,22(1):29-30.

新时期文化馆工作 篇4

关键词:文化馆,工作原则,理念

文化馆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它的宣传辐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必须时刻以自己出色的工作成绩向社会展现自己存在的价值。那么要想实现这些价值,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文化馆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下面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分四个方面阐述一下个人观点。

一、树立“免费是原则、收费是例外”的理念

公共服务的免费化,不是政府的恩赐,而是纳税人权利的一次回归。温德尔说,税是我们为一个文明社会而支付的东西,公众本就该在绝大多数公共服务上享受到免费的福利。公共服务是由税收支撑,公共服务应确立“免费是原则、收费是例外”理念:免费应成为一种原则,不得已而例外收费时应向公众说明收费的理由。文化馆提供的文化服务,之所以区别于市场提供的文化服务,就在于它的免费原则。无论你有钱没钱,都可以享受文化馆的服务。文化馆的资源,包括设施、人员,都是公共资源,应该无条件地为当地百姓提供服务,否则就是假公济私。

近年来,我市的文化馆设施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目前从总体上说,还是比较短缺的,即使全部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也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文化馆是不可能有富余的馆舍设施可以用来搞商业性的文化经营活动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尽量把现有各种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盘活,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效益的最大化,同时,还积极争取国家政府重视支持,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努力加快事业建设,以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因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

二、增强服务意识,把百姓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

作为公共文化的服务者,我们必须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我们花的是老百姓的钱,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所以我们的服务必须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老百姓的满意度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

群文工作非常辛苦,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好的社会评价。但一年下来,究竟我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有的地方和单位,活动搞得不少,这个奖、那个奖也拿了不少,但社会评价、群众评价却并不那么高。什么原因?我认为工作的指导思想上缺乏“服务”的理念是重要原因。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服务意识,明确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经济发展主要靠数字说明问题,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主要靠人们的体验、靠感受。设施多,活动多,老百姓仍然感觉不到有多少实惠,仍然体验不到文化享受,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工作就很难得到认同。

三、力求突出文化馆的导向性、常规性、覆盖性

文化馆不同于一般文化娱乐场所,要充分发挥在本地区社会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是民族文化成果的代表,是主流文化的精华,要坚持满足、引导和提高的有机统一。针对群众多样的文化需求,既要做好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又要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既要保证基层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又要体现文化艺术的人文精神内涵,在娱乐中引导,在引导中满足,在满足中提高,真正发挥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积极作用。

在文化市场不断繁荣,社会文化热不断升温的情况下,我们不能满足于一般化的活动,而要发挥我们公办文化的主导作用,去千方百计搞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引导健康文化消费的开创性活动。每一项文化活动,如果想取得较好效果,需要从发起、倡议、策划、设计开始,其功能就应该具体到符合公共服务的某些指标。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欣赏需求绝非一味地满足其低层次的要求,而是要在适应一般群众的文化水平、欣赏习惯、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提升群众的文化品位和欣赏水平。要结合当地的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选择能体现优良传统或时代精神的、健康文明的文艺活动,在丰富文化生活的同时,提高其审美能力,增强其抵制不健康文化的能力。群众的文化兴趣、爱好、欣赏习惯是培养出来的,文化水平也是逐渐被提升起来的。

四、突出群众的积极性、主体性、参与性

群众文化的特点是广大群众的主动参与性,因此我们文化馆在开展工作时,要确立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坚持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是要强化群众的主体性,保证群众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性,要让他们具有发言权和决定权。而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就是要释放与回归群众的文化权利,让最广大的群众获得接受一切文化信息的机会,进而掌握并运用文化权利,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服务创设契机。

反观时下一些文化馆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组织型的竞技性群众文化活动,由于质量要求较高,差不多已被文化馆员工所包揽,而一般群众则难见踪影。因此,这些所谓的群众文化活动,其实不是真正群众参加的文化活动,而是文化馆员工自己的文化活动;不是一般群众学习交流的平台,而是文化馆员工自我竞技的“秀场”。为了确保群众在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近年来我们从群众的文化生活实际出发,开展了符合群众需要的切实可行的文化活动,我们把工作的舞台锁定在社区和农村的广阔天地大舞台上。通过我们的工作,激发起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使他们从被动到主动,从欣赏者和观众变成文化活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参与者。广大业余文艺骨干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我们精心组织各种门类的群众文艺社团,派出有较强组织能力、较强业务专长、具有奉献精神的干部去组织和管理,培训业余文艺骨干、繁荣群众业余创作、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辅导基层文化工作,坚决杜绝了喧宾夺主的现象,出色地完成了各种文艺宣传任务。近年来我们主办及承办的“金达莱之夏”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三节下乡、图洽会、北交会、省运会等都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热情和范围,让人民群众有机会走上舞台秀场,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新时期文化馆工作 篇5

2、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企业文化这1有效载体,可以从多方面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提高职工思想境地、塑造职工价值、加能人才队伍建设、改良人文环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1.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营建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鼓励职工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因此,要把企业精神的塑造作为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中,要求班子成员目标明确、团结1心、同心协力、勇往直前,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齐心协力做好企业各项工作;在对企业员工教育进程中,要求每位员工在企业精神的引领下,建立敬业爱岗、艰苦奋斗、企兴我荣的观念,增强为企业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塑造职工正确的价值观念。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塑造职工正确的价值观念,营建企业积极、健康的发展氛围,要求把企业价值观融入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当中。在抓好物资文明建设的同时,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侧重加强企业良好传统、改革发展成果、先进典型人物等方面的教育,使之成为扎根于职工头脑的价值观念,成为职工在工作中奋力拼搏的强大动力。3.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加能人才队伍建设。企业的竞争归根结柢是人材的竞争,要高度重视人材队伍建设,打造1支素质良好的人材队伍。重视激起人材的工作热忱和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掘企业各类人材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干,使其真正全身心肠投入到工作中去,为企业作出新的贡献。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全面需要和个性发展,有益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材,实现人材的可延续发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引领和鼓励作用,以人为本,为人材发挥自己的才华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与宽松的人文环境。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又殊途同归,共同为企业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是企业管理的两大支柱,也是具有中国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以企业文化为载体,对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情势、方法的有效途径。

谈企业文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2企业文化是目前企业稳步发展的1种巨大动力,1个成功的企业文化在增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在具体工作中,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在1起才能加快企业发展。

1、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展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研究员工政治思想与行动规律有重要作用,可以有针对性地利用先进意识形态对员工展开灌输教育,切实提升员工的思想认识,增强企业职工的改造能力。企业展开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提升企业整体经济与社会效益。企业文化不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而且还是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优势和企业管理紧密结合的最好情势之1。

另外,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群体意识、进1步规范企业职工的行动习惯,探索出团结职工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方式方法,从而终究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搭建1个良好的平台。企业文化提倡的企业精神主要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既能使外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又能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增加新活力,这样既能克服传统单1的思想政治工作所存在的弊端,而且又能完全改变在旧体制下不合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陈腐观念、模式及方式方法,从而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辟新领域。

2、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对企业群体行动塑造成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企业文化则是要不断鼓励企业职工的智力、向心力,培养他们勇于向上的精神,进而统1企业的道德准则和行动方式,将企业职工的个人工作和人生目标紧密结合在1起,唤起职工团队的合作精神,使之最大限度地将发挥各生产要素的作用,以便创造高效的生产效力与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相同,因此将2者紧密结合能够克服企业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所产生的“两张皮”等不良现象。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且将企业文化视为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相通融及结合;以企业形象与精神作为其重要内容,从而加快企业文化建设;重视培养企业艰苦奋斗、拼搏努力等精神来教育企业员工,将企业精神视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1个核心内容;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并且充分利用企业文化的载体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大众文化活动当中,实现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

另外,企业文化建设还能完全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所使用的方法进而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营建1种良好、和谐、公平的氛围,使企业职工进行同等的交换,使教育转变成沟通,以到达最好效果。企业也能够展开行动文化,对身旁所产生的事、文化及人物等进行教育,终究实现自我升华。这样企业职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把企业的理念与行动渗透到企业个人的思想与行动当中,从而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3、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辟新途径

企业文化不但是1种自觉行动,还是企业更高目标的行动进程,可以有效解决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的平常生产与经营、科研等工作的展开探究出新对策。

首先,企业文化实现了精神与物资的相互统1。企业文化在发挥精神文明与物资文明作用的同时自但是然地把思想理念和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在1起,因此,同步展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很好地解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企业文化能够统1企业理念和规则制度,弥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再次,企业文化实现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相统1。企业文化将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将具有强迫性的管理逐步升华为企业职工能够自觉遵照的制度,进而克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管应当中出现的空乏问题。最后,企业文化能够统1企业经营哲学和辨认系统。这是借助企业所建立和规范的理念、行动及视觉系统,所反应出的企业职工价值观念、抱负、企业目标,这都充分体现出企业所要承当的历史使命与强烈的责任感。

另外,从另外一方面来分析,企业文化还能反应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与任务,并且可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具体的实践工作当中提供1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企业职工要自觉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1起,使其同步发展,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在市场中站稳脚步。

4、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革新

企业文化建设能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革新提供新思路,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实效性的基本保障。但由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思想性,加上有些企业工作方式单1,载体相对较少,使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长时间流于情势。因此不管从观念层面还是方法层面上分析,企业文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有积极作用。

观念层面。从企业生产与发展的角度分析,企业文化属于思想理念创新,能够反应出社会进步潮流。对1个成功的企业而言,企业要将企业文化基本原理与发展实践紧密结合在1起,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提供更多观念层面的指点。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来讲,不能1味照搬照抄其他企业,而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展开。

方法层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企业文化所提供的观念、价值等丰富其内容。在我国通过分析大量成功的企业实践经验可知,企业文化建设不但能够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渗透企业经营当中的良好载体,而且又将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变得更加有针对性、主动性。特别是对优秀的企业文化来讲,能够增强其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企业会选择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结合的手段,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指点的党的线路、方针及政策等多种内容转变成企业的1种内在价值观,不断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进而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采取多种方法克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步完善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陈腐观念、思想及方法方式等,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经济工作紧密结合并落到实处。

谈企业文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3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与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企业效益,加快企业发展步伐的客观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设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显得愈来愈重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它包括价值观、道德观、精神寻求、生活风俗、思惟方式等。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就是在1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动方式。这类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动方式使企业成员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鸣,构成心理契约。企业要努力培养“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全部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同成长、同发展、共生死,做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这类实现“人企合1”的文化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终究目标。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现代经济大潮中,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侧重要的作用,它确立企业的目标、代表企业的精神、指明企业的方向、规范企业的行动,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其主要作用是:⑴增强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黏合剂,基层单位相对知识结构层次偏低,人员组成及素质不均衡,而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把各类职工团结在1起,使职工目的明确、调和1致;同时把企业的利益统1起来,到达企业整体与个人共赢的目标,使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⑵鼓励作用。企业文化能够充分把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使职工的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有益于提高管理部门和职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⑶塑造形象。企业文化在社会大众中能展现企业良好的精神面貌,塑造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广大职工会以企业为荣,建立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不可替换的无形财富。⑷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创建企业文化的终究目的。企业文化会激起全部员工艰苦创业、团结奋进的高昂斗志,能增强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自信心,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增进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置于管理的中心,不但要将人看作生产力,更要看作是企业发展的目的,只有重视加强员工的理想信心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关心员工生活,在管理上将理论逻辑与直觉并重,将推理与热忱相调和,才能在企业内部努力营建有益于员工得以创造和调和发展的文化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良好传统和政治优势,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宝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1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是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1是党的基本线路教育:”1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线路的简明概括。通过教育,要使职工认识到,坚持党的基本线路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线路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4项基本原则统1起来。坚持党的基本线路不动摇,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2是爱国主义思想教育。3是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对职工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是包括组织纪律性在内的。纪律是人们在集体活动中应当遵照的,是履行命令和实行自己职责的1种行动准则。4是对职工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要把坚定社会主义信心,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同企业承当的任务结合起来,同每一个职工的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5是平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情势教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厂规厂纪教育;围绕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经营管理,对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岗位变动、分配等方面反应出来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加以正确引导;先进模范人物业绩教育;根据每一个职工的具体思想情况而进行的个别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先导作用,是经济工作和其他1切工作的生命线。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时间的成长发展和市场环境磨炼中,培养构成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及其表现情势的总和,具有企业的本身特点。它作为1种新的管理理论,一样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根本指点思想,只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才能更好地被广大员工接受,并化作实际行动。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2者之间的关系犹如两个相交的圆,既有相互渗透影响的相同部份,也有本质不同独特互补的不同的地方,有着本质的区分:⑴范畴不同。企业文化属于管理学范畴,属于企业管理中的“软管理”,是1种经济文化,是现代企业的1种管理科学、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管理理论的第4个阶段。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地。企业文化适用于各种不同体制,是具有共同语言和现代符号的企业经营管理文化,有助于加强企业之间的业务交往,特别是有益于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理论教育范畴,具有鲜明的政治色采,是1种政治文化。其本质是党在企业中的大众工作,通过向企业员工灌输马列主义和党的基本线路、基本理论,引导大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转变员工观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把党的线路、方针、政策具体落实到企业。⑵内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党在企业的中心任务与员工的思想行动规律,遵守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侧重对人的思想政治观念、工作生活态度等施加影响,以激起调动发挥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职工在企业具体生产工作进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思想认识、情绪行动等问题进行疏通引导和有效化解,具有较强的社会共性特点;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时间生产经营进程中逐渐建立构成的、全部成员共鸣共守的行动规范、传统风格和价值观念。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选择经营哲学、肯定管理信条、培养企业精神、确立企业目标、建设企业道德、建立企业形象等,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特点。⑶手段不同。企业文化主要通过文化手段,构成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并以此影响人的思想,制约人的行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则主要是通过宣扬、教育、疏导、鼓励等手段而发挥作用,从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⑷侧重点不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长时间以来侧重于从宏观角度斟酌问题,强调企业服从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更多地从政治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引导职工的思想行动自觉地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1致。企业文化则侧重于从1个企业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它更多斟酌的是1个企业本身的利益和矛盾,属于1个企业微观的文化建设。它虽然能够真正有效地改变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两张皮”现象,但也存在着对全部社会经济宏观掌控不足的问题。⑸方式方法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在党的统1组织领导下,通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进行长时间系统教育和正面灌输引导,以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的全部员工,通过营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使全部员工通过自我教育束缚和自我管理体验,逐渐养成确立企业员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念,以提高企业的感化力和竞争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的区分,同时也看出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有人形象地将思想政治工作比喻为风筝的线,将企业文化比喻为风筝,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点思想和基本原则,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引导和配合,企业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起着基础性政治保证作用,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开辟了新的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好情势,是弄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彼此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首先,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目前我们面临着振兴发展和改革稳定的新情势、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碌碌无为,而是必不可少,大有作为。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良好传统的基础上,在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加以创新和改进。企业文化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建设进1步延伸了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丰富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外延,并贯穿到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部位,成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现代的企业管理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第2,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定需求。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不但有益于掌控企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有益于充分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企业文化作为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产物,以其具有的贴近企业、贴近管理、贴近职工的特定优势,已为愈来愈多的现代企业所认同和接受,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规范管理为纽带,将思想教育、制度束缚和鼓励机制融为1体,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部。企业精神始终是企业立足不败、长盛不衰的精华所在和精神支柱,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培养企业精神、宏扬企业风格、建立企业道德和塑造企业形象等密切结合起来,不断为国有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注入时期特点的新鲜气味和丰富内涵,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任务。第3,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起侧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还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企业文化作为现今最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已被世界优秀企业证实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企业中两项不同范畴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面对当前的情势任务和条件情况,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依照“3个代表”的要求,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开辟创新,稳定思想,凝心聚力,提供保证。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改进新的工作方法,适应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牢牢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进行,着力构建崭新的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以此推动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健康稳步进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在长时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构成的1种良好传统,是企业经济工作和其他1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改良党对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是独立的,但相通相融是客观存在的,二者之间的联系是明显的,结合点是很多的,因此,通过二者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增进,到达共同发展。要正确掌控和处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发挥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全部企业上下1心、同舟共济,为企业和国家多作贡献。第4,企业文化可以在更大的领域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观念、价值、精神表现的情势与载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企业文化方式,可以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工作方式,深化工作效果。企业文化通过科学文化和人文手段的综合应用,把思想政治工作展开的党的线路、方针、政策的教育内容转化为企业的价值观,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员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为企业和国家多作贡献。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研究 篇6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研究

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基层工作人员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基层人民文化和思想境界的关键措施,有利于促进全社会范围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当前我国部分地区还没有重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或是工作人员能力问题,或是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我国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国家和相关部门一定要重点研究。

一、开展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在基层开展文化工作,这也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社会和国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做好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可以满足当前一部分群众的需求,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的同时,促进文化素质和不断提高;其次,在一些偏远地区,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我国各地区人民的素质和文化有很大的差别,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可以提高相对落后地区人群的文化素质和涵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最后,通过丰富社会的文化生活,满足我国群众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涵养,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和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1]。所以,在新时期下,根据时代要求做好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时期下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农村现代化建设,通过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乡镇地区人民也开始有了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乡镇和城市的文化设施开始不断完善,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健身场所等。但是,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日后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挑战,这些问题主要有:

(一)文化工作相关的设施有欠缺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文化工作相关的设施有欠缺,一些地区经济受限,难以建设相关的文化设施,当然相关的资源也匮乏;还有一些地区政府人员缺少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视,文化工作相关的设施设置不合理,只集中在城市某一个区域,难以满足全民的需求。另外,在建设方面,缺少科学规划,落实情况也难以保证。

(二)文化工作与社会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存在矛盾

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这种情况将长期存在,国家重视做好基层人民的文化工作,各个地方政府都已经贯彻落实国家的正常。但是偏远地区的经济水平不高,当地政府难以同时开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这三方面内容发展失衡,导致地区人民的思想仍然落后,开展文化工作有很大的困难[2]。

(三)基层工作队伍有待提高,缺少日常监管

现阶段我国阶层工作队伍人数不足,在整体上难以兼顾各项基层工作,所以容易忽视开展文化工作,或是随便开展,或是照搬照抄其他城市和国外的经验,文化工作不符合人们的需求。另外,国家和政府缺少对文化工作的监管,这样就导致队伍整体更加懈怠开展文化工作,不能及时发现不科学的文化工作内容,导致整体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难以发展。

(四)整体上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认识落后

我国开展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时间比较短,可以借鉴的经验不足,这种情况与认识落后有直接的关系。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长时期处于封建统治时期,封建思想没有完全解放,这就直接导致忽视人们群众的需求,对国家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理解上有困难,所以开展的文化工作科学性和合理性差,阻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关于新时期下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措施的合理设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见新时期我国基层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有:第一,地方政府要重视基层群众的文化工作,加强实施力度,推动我国基层文化工作早日形成完善的体系。不仅如此,政府要大力推动基层组织的建立,推动相关文化组织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据国家的要求开展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工作。加大乡镇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流通,这样可以加快基层文化工作的步伐。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各省市的政府要做好当地乡镇政府的评价工作,定期考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情况;第二,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快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工作人员,并且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感,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准则,做好自身的工作;第三,推动基层文化设施的合理性,合理建设公共图书馆、健身场所等文化设施,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监管力度,定期维修相关设施,对破坏文化设施的人员严格处罚,在全社会形成文明使用文化设施的意识;第四,开展的文化工作注意与地方特色相结合,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所以开展工作的时候,不能一味强调满足群众的需求,要杜绝恶俗、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注意弘扬民族特色,当然也要弘扬社会主义传统文化,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统一[3]。

四、结论

总之,新时期下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对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作用,这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有效途径,相关部门一定要贯彻落实。除了文中提到的几点内容外,相关部门还要创新开展工作的方法,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也要不断提高,以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颖,栾雪飞.抗日战争时期基层党组织群众工作的经验与启示——以高校党建工作为视角[J].学习与探索,2014,12:60-63.

[2]陈可英.如何做好新时期乡村群众文化建设——缙云县壶镇镇湖川村群众文化活动调查报告[J].大众文艺,2015,21:1.

新时期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篇7

关键词:群众文化,市场经济,势在必行

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活动主体, 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 以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一种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 它已经成为了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一些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 可以让人们实现自我教育, 从而陶冶情操, 提升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然而, 当前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转向市场经济, 而经济与文化相辅相成, 所以必然会引发文化形态的变化。在这一形势下, 群众文化的社会地位和功能日渐模糊, 一些地方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为适应人们文化观念的转变, 更是将群众文化活动办的过于娱乐化, 使群众文化逐渐丧失了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功能, 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为改变这些不利因素, 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功能, 我们必须认清形势, 积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一、建立基层文化工作的决策研究机制和监督执行机制

要想顺利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仅依靠一些热爱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人员是不行的, 我们还必须深入群众中, 去了解群众的需要和意见, 同时借助政府和专家的力量及意见, 建立群众文化工作调研小组, 对群众的多方面意见进行整理与分析, 及时作出相应的决策, 以更好地统筹、管理基层文化工作, 制定科学、可行的任务目标。同时, 我们还应严格落实检查监督机制, 对不能完成任务或完成得不够好的工作者给予惩罚, 而对那些出色完成任务的相关工作者要及时给予奖励, 并将他们的经验与其他文化工作者共享, 从而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二、强化辅导, 优化服务, 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当前, 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已经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表现为已经由过去以馆、站组织开展活动为主, 转变为群众依靠自身设施开展活动为主。针对此种状况, 相关的群众文化单位必须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 积极转变角色, 强化自身的辅导、服务功能, 推进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 加强信息工作。在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工作中, 我们应积极进行调研, 及时掌握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态势, 从而科学、有效地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指导, 努力使这一活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 加强典型示范。实践表明, 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实行合理的目标导向, 可以有效带动群众文化活动上台阶、上水平。再次, 加强培训。要想培养相关人才, 帮助群众文化活动拓展层面, 我们还应多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班, 向相关人员传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知识和技能。最后, 加强配套服务。各地各部门可依据自身条件, 为当地的相关人员提供业务咨询、印发活动材料, 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三、依托阵地, 提升示范辐射

阵地是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窗口, 对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较强的示范辐射作用。但就目前的群众文化阵地来看, 普遍表现为陈旧落后, 无法实现示范带头作用。为进一步增强馆、站办阵地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我们必须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融为一体, 不断革新设备与形式, 加强馆站的示范作用, 逐步将最新科技、最新设施、最新内容、最新形式、最新节目、最新动态传送给群众, 发挥其领袖力量, 提升示范辐射, 使群众文化工作落到实处。

四、丰富活动形式, 提高群众参与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之下, 群众文化工作有了较快发展, 并不断涌现处许多优秀活动形式, 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但是, 群众文化发展不均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积极采取多种手段, 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占领文化阵地。具体做法是: (1) 深入基层, 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在一些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 群众文化活动时常会出现热闹一阵、冷清一阵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指导, 没有过硬的能力去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所以我们应深入基层, 多开展“文化下乡”活动, 并铺下身子, 定点、定人、定时间、定责任地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指导, 以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 (2) 搞好文化竞赛活动, 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想收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必须致力于提升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计划、分层次地举办一些文艺汇演、书画展览、群文活动表彰会、文化工作现场会等竞赛评比类活动, 对表现好的群众进行奖励, 如此一来, 必定会极大地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 (3) 充分利用电子网络, 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对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组织过程中, 我们应充分利用电子网络, 将群众文化工作与电子网络实施巧妙嫁接, 从而快速、准确、高效地传播文化信息, 推动群众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五、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

在实际的群众文化工作中, 我们发现无论一个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多好、多吸引人, 如果不求创新, 一味地延续就有模式, 必然会让群众对相关的活动丧失兴趣, 更不要说让群众参与其中, 提升生活质量了。因此, 我们必须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尝试创新, 融入一些新式的元素, 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这就需要我们摆脱固步自封的错误状态, 积极向那些群众文化工作成熟、形式多样的地区学习相关经验, 取长补短, 最终使当地的群众文化活动得以丰富, 群众更了与参与。

六、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出新的走向, 成为当前群众生活的主旋律。因此, 我们必须认清当前形势, 通过各种有效手段, 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为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朱雪红.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新课程 (下) , 2013 (06) .

[2]戴冬屏.浅谈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及发展[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8 (08) .

[3]吕竑海.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的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 2011 (16) .

[4]金永良.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科技资讯, 2007 (07) .

[5]于有利.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工作浅谈[J].青年文学家, 2005 (03) .

浅析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篇8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建议

一、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意义

所谓的群众文化指向的主体目标就是人民大众, 所以举办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群众文化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它是人民大众共同创造形成的, 是我国一切文化形式形成的基础。人民大众的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得以形成的基础, 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素, 在我国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仅仅体现着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 同时也是社会效益得以实现的基础。人民大众文化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对文化与美的主球。不同时代的人民大众文化所表达和体现的人民大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内容和标准也有所不同。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文化强, 则民族强;文化兴, 则国家兴, 所以它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象征。只高度重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挂, 才能使得文化的发展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 才能进一步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现各方面的均衡发展。

二、群众文化的基本定位

现阶段, 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市场化, 这一变化形式引起了文化形态的变化。由于经济、文化是紧密联系的, 社会的发展过于市场化会使得大众文化、娱乐文化的意识理念淡薄, 人民大众文化的社会地位和功能慢慢被忽视。一些基层的文化艺术馆为了盲目主球经济效益, 维持市场份额, 也慢慢走上了向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靠近的道路, 导致人民大众文化的社会性与功能性逐渐被忽视。在我国, 人民大众作为国家主人翁, 群众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 绝不能被市场化的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顶替。

三、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措施

1.群众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

第一, 要掌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律,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来进行文化宣传工作, 只有这样才会让群众喜闻乐见。只有从群众熟悉的历史文化元素入手, 才能够更好地将先进思想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进行融合, 才能调动起广大群众的兴趣, 使得所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更加能够受到群众的认可, 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得到更好的教育。比方说, 现阶段, 国内文化思想观念体系受到一些西方思想的冲击, 很多小青年对于自己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一问三不知, 更懒得去了解, 面对这种现象, 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联欢、举办文化活动等手段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提高群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

2.开拓群众文化发展空间

为了进一步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 就应该不断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渠道, 通常情况下, 就是要为群众文化提供一个更加开阔的平台, 进一步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规模, 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效果。第一, 群众文化活动应该摆脱单一的形式, 要鼓励群众文化活动走向更加开放, 更加广阔的舞台;第二, 进一步拓展群众文化的渠道, 增加群众文化传播的方式与平台;第三, 不断创造新的群众文化形式, 是群众文化更加多元化丰富化。

3.落实职责, 理顺体制

相关部门单位要切实发挥“规划、协调、指导、服务、监督”的功能, 制定科学的文化管理制度体系, 引导群众文化的规模进一步得到拓展。第一, 要做到统筹规划, 将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与城乡发展建设工作相挂靠。要重视乡镇群众文化基础建设工作, 加大投入力度。尤其要根据地域特色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预测与规划, 把民族、民间文化中的关键元素纳入保障范围内。第二, 多方位着手, 提高人民群众文化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落实政策, 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入。第四发挥创新精神, 制定新的群众文化发展的体系。以积极的精神不断探索出社会社会发展的新的文化发展途径, 坚持“谁投入, 谁收益”的原则, 努加大政府对该项工作的关注度。

4.加快文化骨干培养, 夯实文化建设根基

在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要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意识离你那, 培养人民群众形成一定的文化思想信念, 用文化成果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到文化建设工作中。在群众文化工作人员招聘中要注重对应聘者的文化热情与奉献精神的考核, 为他们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与平台, 全面提升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努力将他们培养成为群众文化工作中的骨干。充分发挥一些文艺团体中专业人才的领导性, 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指导与推动群众文化工作不断取得更多, 更大的成绩。

5.创新群众文化形式

群众文化工作要想满足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就要坚持局势俱进, 不断发挥创新精神与能力, 不断探索出新的群众文化形式, 习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 “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 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 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 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 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要紧跟时代步伐, 引导专业文艺工作者深人群众文化活动, 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而又深人的指导, 并总结提炼群众文化的精华, 为人民群众提供创新的文化工作思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新形势下, 作为一名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者, 我们应该从发展的角度重视群众文化工作的作用, 必须重视群众文化建设, 要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不段探索出新的文化经营服务活动, 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 推动文化活动的良性运转, 提高群众文化修养, 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工作, 探索出新的群众文化活动, 支持基层群众文化组织, 并促进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这才是我们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龙先颐.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探讨[J].时代教育, 2012, (24) :46, 59.

新时期下如何创新群众文化工作 篇9

一、创新理论, 科学发展群众文化

构建群众文化的理论研究体系, 在体制机制、人才发展、服务方式、科学管理、政策法规等各方面加以研究, 以理论创新统领和带动群众文化事业的改革和整体发展。

首先, 应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 对精神文化服务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需要创新理念。在群众文化理念创新中, 应围绕多元化与社会化、科学化与制度化、专业化与规范化、系统化与品牌化等主导理念, 加强理论研究, 实现群众文化的科学发展。

其次, 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背景下, 探索群众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新发展。在基础领域方面, 应区分公共文化、大众文化、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文化形态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研究群众文化的特征和规律, 加快建立群众文化学科体系, 在应用理论方面, 应在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实践中研究新课题, 以新理论指导新实践。

第三, 以理论研究体系指导实践, 统领群众文化事业的科学发展。通过理论研究推动群众文化工作创新;通过群众文化的制度设计, 制定规章, 加强标准化建设, 用理论指导实践, 乃至推动国家立法, 增强理论成果的权威性;通过立法推动群众文化事业走向成熟。

二、树立创新意识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 文化生活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广泛, 期望也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说说唱唱和翻来覆去的老剧目, 老面孔, 老调重弹。因而, 迫切需要群众文化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上从实施文化精品的战略角度出发, 进一步拓展创作思路, 为社会不断创作出文艺精品,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追求文化创新要扎根与现实生活, 从生活中捕捉社会的闪光点, 揭示人们行为的美和丑, 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入情入理地表现时代的气息, 反应社会风貌和群众的喜怒哀乐。我们的创作还要广泛吸纳当地文化精髓, 在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 体现先进文化, 使之既要有民族的风格特征, 又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让我们的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以先进的文化去鼓舞人、教育人、激励人。

三、建设多元的创新活动机制

群众文化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应当是, 以优质的文化资源为龙头, 以集约化、一体化运作为主要形式, 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整合资源、打响品牌、创造优势, 努力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随着群众文化的深入开展, 对应群众的文化高需求, 应建立多元的创新活动机制, 其主要包括指导、引领和培育群众自发创新的两大方面。其一, 指导、引领是对政府的各级文化部门及组织者提出的要求。各级群众文化的组织和指导机构, 须在充分掌握区域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 组织力量不断创新和引进新的文化样式, 文化活动模式、文化的新产品来引领、辅导、吸引广大市民群众参与, 并依靠政府提供适量的财力予以保证;创新、组织、安排个人和家庭无力从事的文化活动, 举办能代表区和社区的文化活动项目和产品。其次, 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和项目, 主要是指群众自发学习、编排组织的文化项目, 如公园、小区, 由个人发起, 多人参与的各类活动项目, 以及依靠个人集资并排练组织和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取决于热情的组织者和热心的参与者, 他们自己掏钱, 自己学习, 自己排练, 并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这几年, 各区涌现出不少合唱队、晨练队、舞蹈队、戏曲队等, 一些节目在中老年音乐、舞蹈大赛和市级的各类比赛中连获多个奖项, 这些群众性自发的文艺团队大大活跃基层社区的文化建设, 成为市民欢迎的文化项目。

四、创新内容, 加强管理

群众文化工作的床戏应当紧紧围绕“文化惠民”的宗旨, 以让更多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为工作中心, 在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上进行了创新。首先在努力研究不同层面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 对各部门工作进行细分, 使之各负其责, 各尽其职。如培训部主要承担辅导、培训工作;活动部主要负责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其次, 主动研究群众文化发展新动向, 适应群众新需求, 不断拓展群文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从而使在现有的资源条件状况下, 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尽最大的可能让不同层面群众需求得到满足。

在开展文体活动时, 要注重加强对活动队的管理, 对活动队的组织形式、参加人员、活动内容和活动质量等要做到心中有数,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逐步使其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 各文化活动队的活动场地又是一块极具开发潜力的宣传阵地, 只要注重引导和开发, 就可以把它建成一块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 学习法律法规的宣传阵地, 使广大群众在娱乐和健身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不断增强法制意识, 这对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在群众工作方法上做到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当前, 首先要加强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并努力通过协商对话消解社会紧张与断裂。有人说“人民内部矛盾要靠人民币解决”, 这有一定道理, 如果侵害了群众利益, 不能光靠思想工作, 必须适时调整利益关系, 但这不是普遍真理。如果脱离了公正、依法的原则, 花钱再多也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 在社会多元化以后, 要改变过于依赖组织和行政资源做群众工作的传统套路;人员流动加速, 也要求我们的群众工作, 不能在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之间划分“分内”“分外”。更不能从招商引资出发“嫌贫爱富”, 只关心GDP增长, 不注意倾听群众呼声。党员干部只有深入一线为群众排忧解难, 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还有, 宣传教育工作也要抓住受众特点, 少讲空话、套话, 使他们听得懂、愿意听、记得住、能管用。

群众文化是一代又一代创业者、改革者、继承者、发扬者不断探索发展的, 一个新的艺术的产生, 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更新、创造, 没有更新和创造, 群众文化就永远不会向前发展。我们要通过学习不断更新管理理念,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群众文化工作, 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活力, 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加强与各行各业交流与合作, 从而取得社会各方面都对我们群众文化关注和支持, 营造社会文化开放氛围。这样我们群众文化事业就有了发展的动力和潜力, 沿着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摘要: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子系统,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抓住机遇, 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 运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机制不断改革, 使其适应时代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浅谈新时期的群众文化工作 篇10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时期,策略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 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增长, 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和文化活动要求也不同程度地有所提高。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人的需要是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物质生活丰富之后, 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听、看、感觉的层面, 仅仅是当当观众已不能适应现代群众文化发展需要。更多的是参与其间, 身临其境, 想的多了、排的多了、演的多了、感受多了, 群众文化生活也就丰富起来了。群众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人们对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不单是为活动而活动, 而是有目的、有选择、有兴趣地参加符合自身需要的群众文化活动, 旨在休闲娱乐、怡情励志、强身健体。

一、群众文化工作应紧紧围绕“群众”

以“群众”为中心, 做大、做实、做亮公共文化这块蛋糕。一方面群众是文化的源泉, 群众生产生活是最原始的文化所在。群众文化工作就是要将最原始的东西加以艺术地创作表现, 搬上舞台, 提升到文化的层面加以展示, 怡情, 励志, 歌歌, 颂德。另一方面群众是文化的享受主体, 对文化有其自身的需求。对于不同文化需求层次的群众, 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文化工作。如对于农村应注重群众文化数量供给, 对于城镇社区应注重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 对于校园应突出教育引导主题等等。群众文化只有植根于“群众”的土壤中, 才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最终达到枝繁叶茂。

二、群众文化要创新

首先, 运行机制要创新。群众文化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的基本思路应当是, 以优质的文化资源为龙头, 以集约化、一体化运作为主要形式, 坚持政府主导、共建共享、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整合资源、打响品牌、创造优势, 努力提升群众文化工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重点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人才、资源的分割、浪费问题, 使公共文化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二是解决群众文化机构内部运行的机制问题, 使之增强动力、充满活力。

其次, 活动要创新。坚持“三贴近”原则,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根据农村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农民群众的新期待, 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进行积极探索, 大胆创新, 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可以利用我国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底蕴, 抓住国人的怀旧情结, 举办清明踏青、植树、端午龙舟竟渡、“七夕”集体音乐舞会等。对群众自发组织的跳秧歌、健美操、自演自唱等活动也要给予关注和支持。

再次, 理论要创新。一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用以探索建设先进群众文化的真谛;二要在群众文化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不断发现新情况, 汲取新经验, 提出新思想;三要形成群众文化理论研究者和群众文化实践者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新机制, 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紧紧把握当前群众文化的时代要求, 开展广场文化

结合广场文化特征、内涵和发展趋势, 深入思考广场文化提升策略, 使广场文化促进群众文化的不断深入, 不断繁荣, 两者相互推动, 全面提升, 共同发展。这就要把握定位, 把广场文化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广场文化作为新时期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 作为检验地区群众文化成效的重要手段, 应该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广场文化建设应与整个城市建设规划结合起来, 多建环境优美的广场, 多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空间。要尽量挖掘和调动地方文化的资源, 使得地方文化传统和文化遗产得到更多的继承和发扬, 并改造成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文化。要真正体现为群众着想, 充分发挥广场文化功能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鉴赏力, 进而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四、开展文化联谊, 抓好有偿服务活动

基层文化馆 (站) , 是抓群众文化的中坚力量, 同时具备有偿服务的优越条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要树立自我竞争意识, 彻底改变“等、靠、要”的传统思路。在抓群众文化活动中, 除了完成市县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活动外, 采取了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 为企业、学校撰写厂歌、校歌, 创作文艺演唱作品, 广泛地开展文化联谊活动, 并得到这些单位的资助。这样一来, 不但促进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开展, 而且缓解了文化馆 (站) 的经费不足的矛盾, 增强了后劲和活力。

五、几点建议

一要领导重视。有专职领导负责, 有具体规划, 将群众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到县乡两级目标责任制, 使“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建立健全和落实群众文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特别是要认真解决县乡文化阵地建设资金和文化设备短缺问题。二要加大投入。要保证乡镇文化站 (室) 有计划地对图书音像资料进行更新, 尽快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要。在乡镇规划建设中文化设施建设规划要充分注意完整性, 为建设农村“大文化”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加强文化设施的布局上要适应群众文化活动的多变性、多样化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 保证提供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三要加大培养人才力度。设立乡镇文化专职人员, 要保证文化干部的稳定性, 并加大培养和培训力度。县乡两级都要加大对农村青年的科技和文化知识培训力度, 形成农牧区科技培训的长效机制。县一级文化部门要增设农村文化建设服务指导站, 长期从事农村文化建设指导工作。四要加大县乡两级宣传文化中心建设力度, 完善内部设施, 增置软件如图书及音像资料、现代化远程教育设备、各类文体及文艺活动设备, 完善功能, 充分发挥其作用及对全县文化建设的带动作用。五要丰富活动的组织形式。我们要不断探索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规律, 做到以为他们提供文化服务为天职, 除办好经常性的培训、辅导工作外, 还要结合节假日这个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最活跃之机, 有计划地办好成品传授, 并推广一批自创的本土节目以及国内外的优秀的表现形式, 促进艺术交流, 提高他们的创作、表演水平, 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人类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 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促进企业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的建设。同时, 要加强调查研究, 抓住领导关心的热点和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取向热点, 抓住不同社区的特点以及文化宫的人才优势, 将几方面有机结合起来, 策划全区性、全市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将我们的辅导成果展示出来。一方面, 调动群众文艺爱好者向高层次文艺追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也可以通过此举选拔、培训有较强实力并且在全市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队伍, 出精品、创品牌。

新时期如何做好乡镇文化站工作 篇11

【关键词】做好;乡镇文化;工作

1.乡镇文化站的工作的重要性

乡镇文化站的工作职责是集书报借阅、广播影视、宣传教育、科普培训、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于一体,服务于当地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乡镇文化站是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窗口。其最核心的功能应是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宣传于大众。除了做好党的文化政策宣传机构,乡镇文化站还应起到普及指导科学、教育,培育广大农民群众的文明风尚。抵制封建迷信,愚昧习俗等思想教育工作,并辅导其开展各项文化工作等活动,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重要目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指导方向,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深入群众文化组织,指导培训更多的文化人才。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乡镇文化站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既要搞好农村思想文化宣传,又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乡镇民众提高思想文化素质;既要丰富乡镇民众文化生活,又承担着搞好乡镇文明建设的责任。乡镇文化站应以构建多层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为基础,以构建多方位的公共文化队伍体系为保障,以构建多元化公共文化活动体系为载体,从抓基础建设入手,全面提升乡镇文化工作水平。

2.要搞好图书借阅、报纸杂志阅览

由于现在的乡镇文化站有图书馆的工作任务, 图书借阅和报纸杂志阅览就成为文化站的一项经常性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要搞好图书借阅、报纸杂志阅览,每站首先必须有阅览室,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报纸、杂志。许多图书单位的图书管理把藏书作为主体,“重藏轻用”的错误思想使得书刊、信息资料往往藏在“深闺”静待读者,极大影响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图书管理应从过去完全依赖馆藏、“以藏书为轴心”的被动服务模式,转向 “以读者为轴心”的主动服务模式。图书管理工作者可以通过.方便、快捷的方式与读者进行信息交流,鼓励读者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让读者积极参与管理与建设,真正成为图书管理的主体。

报纸、杂志的订购工作要有科学性。有的站购书品种太单一,只买小说,忽视科技方面的书;有的站中注意订些文艺刊物,报纸和画报订得很少等等。在订购工作中文化站站长应该作些调查研究,根据当地生产、生活、读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订购些什么书报、杂志。特别是要注意控制订购那些高价钱的书刊杂志,要把有限的钱用于多办些实事。

3.辦好黑板报方面阅读

文化站要想办法办好黑板报。墙上一块黑板、手中几支粉笔,就可以开展办黑板报的工作。黑板报要摘登报纸、半月谈、文摘报、科技报上的有关内容,特别要注意多登本地区新闻,要多配合党委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黑板报也要注意宣传文化站的工作: 宣传国家对乡镇建设综合文化站的具体要求;省委宣传部、文化厅关于组织实施乡镇文化站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内容。要使领导知道,人民知道我们现在的文化站要建成什么样子,我们还有多大差距,还需要努力做多少工作。黑板报要长年坚持办,定期出;要广泛征求乡镇干部、群众对办好黑板报的意见, 不断提高办黑板报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长期不断地做好这个工作,对两个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

4.搞好网络化平台

随着网络科技的日益普及,文化站的网络方向的建设发展势必成为21 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镇文化站应积极利用网络技术发展乡镇文化事业,不应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和时代的脚步。乡镇文化站的网络化是文化站实体的延伸和扩展,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在侧面普及了农村和网络教育,为农民带来新的视野,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一个快捷、方便的平台,是农民群众享受文化精神生活的新家园。乡镇文化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对于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是必要前提。并且需要指出的是,乡镇文化站网络化,重点不应放在所谓的‘农村网络文化站’的形式上类似网吧式的硬件建设,而是在必要基础设施基础上,将文化站建设的各项内容建立完善的网站,将文化站实体延伸到更广大的平台,发挥更强大的宣传作用,并能制定相关网络文化业的发展目标。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利用网络科学技术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是缩小城乡文化的差距的有力。

5.要开展好各种棋类、球类活动

要把文化站办成让群众有学的、有看的、有玩的,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去的宣传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化站就应尽量利用各种场地,开展文娱活动。要注意照顾到老、中、青、少各种年龄的特点,开展好麻将、相棋、扑克、军棋、围棋、跳棋等棋类活动。为了提高群众的棋艺水平,节假日期间,可举行各棋类的比赛,达到交流棋艺,丰富节日文化生活的目的。有条件的地方,还要经常开展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球类活动。

6.要举办好各种培训班

举办好各种培训班是文化站自身的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具体来讲,一是要办好物质文明建设方面的培训班。乡镇文化站要牢固树立我们的服务主体是农民、工作重点在农村的思想。要为群众求知致富、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文化站要根据当地农村优势产业发展的实际,联合县、乡各有关部门,举办好发展当地优势产业的科技推广、科普培训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乡镇文化站要把科学文化知识“种”到村落、农户;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多样化的智力支持载体,努力营造浓厚的和谐文化建设氛围,通过举办各种科技推广、科普培训班,激发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让更多的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在共同参与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进而提高农村的整体人口素质,促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协调、持续的发展。

7.结语

新时期文化馆工作 篇12

一、新时期优化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必要性

群众文化工作作为我国基层职能部门开展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人民开展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中, 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长期承载着国家领导人员以及相关部门的极大的重视。而随着21世纪新时期的到来, 群众文化工作也开始逐渐生发出新的工作要求。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在新时期进一步努力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才能满足我国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国家建设的需求。

二、新时期优化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策略

当今时代, 群众文化工作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不断增加, 而且群众文化工作自身也呈现出了颇多新的特点, 在新时期开展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已经成为群众文化工作人员其工作的必然趋势。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 群众文化已经成为了人民群众掌握文化、创造文化艺术、自我教育、自我娱乐、自我完善的一种群众性活动, 群众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尤其是具有鲜明的广泛性和民族性。

1. 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目前不管是流行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还是传统的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等, 都是现在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 若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些空间, 那么群众文化工作就能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成为其有效载体。由此可见, 群众文化绝不能够只拘泥于任何一个环境和模式, 而是应该开展各种各样利用多种空间的多种形式。

2. 促进发展和弘扬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

我们都知道, 保护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主要任务, 除了要依靠政府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 培养全民树立保护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意识, 将旅游与保护传承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外, 还可以通过文化的持有者和文化的共享者之间的共同努力, 从而使民族民间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首先应该建立由政府的主管部门牵头, 相关的部门参与, 统一高效的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工作协调机制。在以政府管理与扶持为主导, 以千家万户为依托的基础上, 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乡建设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节庆文化的载体功能, 注重传承与发展, 举行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相关的表演、比赛、讲座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制定专业的奖励方法, 逐步加强对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财政投入, 从而保障优秀作品的创作。注重培养和保护民间艺人, 对于传承人 (比如民间的老艺人) 教徒传艺、培训学习、资料整理、表演展示等给予支持补助;对于民间青年等要定期举办培训班。建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通报制度、公众监督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 使保护工作能够科学有序地进行。

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教育体系, 培养全民树立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理念。一是要积极鼓励各种教学机构开办兴趣班, 使更多的人传承和学习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制定本土文化重要项目传承计划, 加快普查、整理、研究、挖掘、传播濒危的民间文化遗产。二是要采取以政府主导、以学校实施的办法, 以课堂教学为平台, 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学校可以开设乡土教育、民族民间文化课程, 充分的结合教学特点, 开设民族手工艺、民族歌舞等相关课程。还可以成立具有本土地域民间民俗文化特色的各种学习班、民乐队等, 从而让学生加深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 进一步培养其热爱民族民间文化的感情。三是要充分调动民间文化老艺人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充分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 成立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班, 选拔优秀的本土艺术苗子进入传承班学习传承。

把旅游发展与保护传承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 打造民族民间文化品牌。打造特色的文化品牌, 必须深入的挖掘民族民间文化的历史渊源, 注重收集、整理、研究民间优秀剧本剧目和民间歌舞等进行更新改造, 依托县 (区) 文化馆或群艺馆, 开辟民间文化长廊, 建立非物质文化传习基地, 充分展示本土民间传统文化。建设以民族民间文化为主题, 集民俗风情、景观休闲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对其特有的乡土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 加大宣传, 凭借着当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宜居生态优势, 充分融入本土文化元素, 打造一个民族民间文化旅游景区;对古民居古村落等文物设施的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 从而向游客展现丰富深厚的民族文化, 使民间传统文化建设和旅游建设发展紧密结合, 共同发展, 相互促进, 实现共赢。

3. 发展通俗的文化事业

不管是在在中国还是在国际市场上, 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是比较接近普通人思想, 而人民大众也是比较喜欢通俗的、现代的、潮流的文化艺术, 能够生动将普通人的情感和思维反映出来。但是一直以来, 在我国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通俗文化却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抑制, 因此, 在今后的群众文化工作中, 必须要重视通俗文化的发展。

首先, 要彻底改变群众文化工作的旧体制和旧模式。其次, 要注重培养通俗的创作群体和表演人才。要尽力的创造条件让群众文化工作者能够到通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学习进修, 从而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另外, 要加大资金投入, 逐步完善现代艺术的组成部分, 即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器乐设备, 通俗的现代艺术离不开这些必要的物质设备。

4. 促进城乡文化发展

综合文化实力和现实城乡文化环境的重要标志是广场文化。我们都知道, 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时候, 广场文化在一段时间内呈现一度的繁荣景象, 在当时, 广场已经成为了城乡居民主要的精神活动场地, 也为活跃当时的精神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虽然说改革开放以来, 广场文化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特殊的显要地位, 却仍然还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表现方式。而广场文化主要有街头文化、各类娱乐演出活动、健身休闲文化和广场美化等四种形式。

三、新时期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发挥作用的措施

群众文化的开展对于国家和人们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工作者如何在新时期针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具体开展来推动群文工

也谈群众艺术人才的培养

邹立新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文化馆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118200)

人才是决定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培养群众艺术人才则是文化 (艺术) 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这项工作, 就能推动群众艺术活动沿着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的轨道加速发展。特别是当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队伍是基础, 人才是关键。”其中“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加强群众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 更具有迫切性。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 人们对文化艺术工作不断提出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 因此, 丰富和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的内容和质量, 急需培养群众艺术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就这个问题, 笔者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群众需要文化, 需要艺术, 更需要增长艺术才干

宽甸地处辽宁东部山区, 这里的农民群众说得好:这些年党的政策好, 我们现在有房、有粮又有钱, 但是, 光是吃好穿好还不行, 我们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生活, 看书看报, 看电视看电影, 还要唱歌跳舞。总之, 在精神生活方面我们也要变得富起来, 这是农民精神状态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

近年来, 国家加大投入文化设施的硬件建设, 尤其是农村各乡镇文化中心的建设。我县各乡镇文化设施的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应该说, 这些公共文化设施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公共文化服务就无从开展。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公益文化服务提供了条件, 但运用这些文化设施面向群众有效地提供文化服务, 主要体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资源的生产供给。如果不能向群众提供有效地文化服务, 没有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资源支撑, 大量的文化设施就可能闲置或挪用。为了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就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在努力提高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专业队伍水平的前提下, 加强对群众文艺骨干队伍的培训和艺术人才的培养, 是关系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稳定性、长期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的问题。

作作用的有效实现, 是群文工作者必须考虑的又一重要问题。本文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来谈论一下在新时期工作者推动群文活动发挥作用的措施:

首先, 群众文化工作者要通过各项措施, 使群文工作在满足人们的基础文化需求的同时, 推动群文工作的服务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的实现, 使群众的文化素质得以有效提升。而就群文工作的这三种功能的实现来讲, 工作者一方面要加大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成人免费文化培训等服务的开展, 另一方面要通过投群众之所好来开展渗透着教育意义的群众文化活动, 再一方面要对文化活动的内容进行优化选择, 使群众文化的开展能够指引群众获得健康的审美意识。

其次, 群众文化工作者还要通过采取各种文化活动手段, 来推动群众文化为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以及智力支持。一方面, 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努力完善自身的群文活动理念, 使文化活动的开展实现对于良好的价值观念、竞争意识及平等观念的传播等, 努力调动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主动性。另一方面, 群文工作者在组织群文活动时, 还要有意识地将科学设备以及科技活动等渗透在文化活动中, 使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加大对于科技的认知及研发的积极性。

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文化工作者自身的事情, 而是

二、培养覆盖广泛的群众文化骨干队伍, 才能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愈加广泛, 如何培养群众文化骨干队伍, 以笔者多年从事群文工作的实践认为:

1. 深入基层, 在各类群文活动中发现和培养人才。

群众文化骨干是在群文活动中起着组织、辅导和管理作用, 是自然形成的。活跃在基层的文艺骨干有其自然性和自愿性, 也有相对性和可变性。要想保证群众文化骨干的相对稳定, 就要对其进行培训, 逐步提高群文骨干的文化品味和人才素质, 使其对某一门类的技艺不断提高, 以满足群文骨干“角色”的要求。

2. 举办各类培训班, 集中培训群众文化骨干。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化需求出现了多元化, 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深入基层调研, 了解群众对群文活动项目的需求, 努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将公共文化服务由“供给性”向“需求型”转变, 有针对性的举办不同门类的专业培训, 使群众文化骨干的专业技能适应新的“需求”, 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

3. 通过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发现和培养人才。

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是发现群众文化各类人才的重要途径, 对不同门类的群众文化人才, 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和辅导。使之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 再某一领域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三、巩固成果、办好骨干群文团队

宽甸地处辽东山区, 是地地道道的农村。我认为, 农村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只能是“因地适宜、讲求适效”培养优秀农村文艺人才, 兴建基础文化设施, 成立艺术团队, 举办农民自己参与其中的文艺活动, 才能是公共文化具有“细水长流”的特征。办好骨干群文团队, 引导培训群文团体, 将会在各类群众艺术活动中起到导向、带头作用, 对推动地域群众文化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化群众文化骨干人才队伍的培训, 建立群文骨干团队, 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巩固文化成果, 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群众文化工作者应该担当起自己的“角色”,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 努力创新服务方式,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尽职尽责。

全民参与、共同创建。群众文化工作要发展, 必须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方式和形式, 增强感染力、感召力、影响力, 努力使群众文化在先进文化引领下更好地发挥作用。

四、结语

群众文化工作是我国当前工作的重点, 它对国家及人民的良好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 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根据时代环境的变化对其自身工作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 努力推动群文工作的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黎明.浅谈新时期群众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J].神州, 2011 (20) .

[2]柳松海.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发展探究[J].China's Foreign Trade, 2011 (22) .

[3]朱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群众文化工作[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03) .

[4]金永良.试论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群众文化工作[J].科技资讯, 2007 (07) .

上一篇:ISO/TC154下一篇:艺术时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