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农户

2024-11-06

专业农户(共12篇)

专业农户 篇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民的收入、财富与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 在微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决策过程中, 人们经常发现农民生产、生活与财富状况调查的资料要么缺乏, 要么不够系统和真实。鉴于此, 我们于2009年2月至4月, 以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农户为调查对象, 对中国专业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与生活状况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内蒙古、河南、河北、湖北、山东、江苏等6个省或自治区, 回收有效问卷2353份。其中, 内蒙古348份, 河南147份, 河北932份, 湖北442份, 山东443份, 江苏41份。在这次调查的2353户农户中, 共有人口9849人, 劳动力5697人, 雇工总数557人, 平均每户有4.19人, 劳动力2.42人, 雇工0.24人。在对问卷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形成本调查报告, 旨在为有关专家与决策部门提供分析研究依据, 也为计划转战农村市场的企业提供信息支撑。

二、农户种植业情况

在这次调查的2353户农户中, 平均每户拥有大田面积9.2亩, 大棚种植面积0.95亩, 果树种植面积0.66亩。各个省区在大田、大棚与果树种植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如下:

1.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每户有大田19.68亩,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土豆、西红柿、葵花、甜菜、山药、油菜等, 平均每亩收入822.12元;户均大棚面积0.54亩, 主要种植辣椒、黄瓜、西红柿、芹菜、白菜、胡萝卜、油菜、蘑菇、豆角、菠菜、香菜等, 每亩平均收入34933.33元;户均果树种植面积0.08亩, 主要种植苹果、梨、李子、杏、葡萄, 亩收入5107元。

2.河南省。平均每户有大田4.81亩,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豆类、大蒜和白菜、黄瓜等常规蔬菜, 平均每亩收入607.45元;户均大棚面积4.39亩, 主要种植辣椒、黄瓜、西红柿、芹菜、草莓, 每亩平均收入31033.71元;样本农户几乎没有种植果树。

3.河北省。平均每户有大田5.33亩,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土豆、大蒜、葡萄等, 其中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种植最为普遍, 平均每亩收入1206.68元;户均大棚面积0.66亩, 主要种植草莓、黄瓜、西红柿、辣椒、甜瓜、西瓜、豆角、甘蓝、茄子、油桃等, 每亩平均收入17937.59元;户均果树种植面积1.1亩, 主要种植梨树、苹果树、桃树、葡萄树、李树, 亩收入3148.98元。

4.湖北省。平均每户有大田13.9亩, 主要种植水稻、棉花、玉米、黄豆等, 其中水稻和棉花种植最为普遍, 平均每亩收入1219.52元;户均大棚面积0.86亩, 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黄瓜、莴苣、西瓜等, 每亩平均收入17213.93元;户均果树种植面积0.68亩, 主要种植梨树、桃树、柑橘、柚子、葡萄等, 亩收入1214.85元。

5.山东省。平均每户有大田6.46亩, 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等, 其中小麦种植最为普遍, 平均每亩收入1351.36元;户均大棚面积0.75亩, 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草莓等, 每亩平均收入29181.19元;户均果树种植面积0.42亩, 主要种植苹果、梨树、葡萄等, 亩收入4680元。

6.江苏省。平均每户有大田1.78亩, 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 平均每亩收入1164.38元;户均大棚面积2.63亩, 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食用菌、豆角等, 每亩平均收入37666.67元;样本农户中没有从事果树种植的。

可见, 一方面, 农户平均种植规模不大, 种植业收入普遍不高;另一方面, 不同地区农户之间差别较大。例如在种植面积上, 内蒙古自治区户均大田面积是江苏省的11.06倍;在亩均收入上, 江苏省大棚种植亩均收入是湖北省的2.19倍。

三、农户养殖业情况

农户饲养畜禽种类主要有猪、牛、羊和各种家禽。在这次调查的2353户农户中, 饲养畜禽总数为97006头 (只) , 户均饲养规模为41.23头 (只) 。在填写了养殖业收入的516户农户中, 养殖业总收入为5997081元, 户均养殖业收入11622.25元。

可见, 在养殖业上, 同样表现出农户平均养殖规模不大、养殖业收入普遍不高以及不同地区农户之间差别较大的特征。例如, 山东省户均饲养规模是江苏省的44.44倍, 内蒙古自治区户均养殖业收入是江苏省的13.59倍。即使在同一省份内, 农户之间在发展养殖业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以样本量最大的河北省为例, 共有329户农户填写了饲养畜禽的种类, 其中养猪的有132户, 占填写农户的40.12%;养牛的60户, 占18.24%;养羊的71户, 占21.58%;养家禽的59户, 占17.93%;选择其他的40户, 占12.16%。饲养数量一般较少, 多数为1~15头 (只) ;有45户农户养殖在15头 (只) 以上;只有4户在100头 (只) 以上;1户达到5000头 (只) 。至于养殖收入, 共有152个农户填写了此项信息, 户均养殖业收入7396.38元, 其中最高70000元, 只有1户, 最低100元, 共有3户。

四、农户生产经营中信息与农资获取情况

1.农户生产经营信息来源。

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 技术和市场信息至关重要。这次调查对农户生产经营信息来源情况进行了询问 (来源可以多选) , 一共有2154个农户填写了相关信息, 排在第一位的是广播电视, 利用率达65.46%;其次是报纸和传单, 利用率达27.9%;再次是技术员和邻里亲朋, 利用率分别达到23.82%和22.56%。相比之下, 网络、培训讲座和手机短信目前在提供农户信息方面所起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2.农户对主要农资价格和质量的看法。

对于化肥、农药、叶 面肥等3项生产性支出, 还询问了农户对其价格和质量是否满意, 结果表明:农户普遍对农资价格不满意, 而对其质量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价格的满意程度。综合6个省区农户对3项主要农资价格和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40.66%和61.78%。

五、农户收入及支出情况

1.农户户均收入。

实际填写收入信息的2056户农户户均纯收入33533.68元, 人均8003元, 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水平。但是, 农户之间的户均纯收入水平差异较大, 收入最高值为55万元, 最低值为1000元。

2.农户主要收入来源。

这次一共有2142个农户填写了收入来源情况相关信息 (来源可以多选) , 结果表明:排在第一位的是种植业, 从此途径获得收入的农户数量比例高达75.54%;其次是外出务工, 比例达49.16%;再次是养殖业, 比例达到31.89%。相比之下, 农产品加工业目前在促进农户增收方面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同时也可以看出, 不同地区农户之间在收入来源方面的差异也较大。

3.农户户均主要支出。

在样本农户中, 户均支出最多的是盖房或修房, 金额高达63120元, 不过此项数据仅供参考, 因为不是年年都要盖房或修房。除此之外, 花费最多的是教育支出, 户均6562元。在主要生产支出项目中, 化肥最多, 户均1906元;其次是种子或幼苗及幼畜, 户均1160元;再次是农药和叶面肥, 分别为893元和161元。即使不计算盖房或修房, 其他几项主要支出也达到户均16183元, 其中仅4项生产性支出也达到了4120元。

六、农户拥有各种家用电器产品和农用车情况

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电视机的拥有率最高, 达到95.27%;然后依次是手机、洗衣机、冰箱、农用车、太阳能热水器、空调和电脑, 其拥有率分别为88.01%、67.02%、46.47%、39.85%、28.25%、15.05%和13.2%。

农户购买的各种家用电器产品和农用车品牌大致如下:电视机品牌主要是长虹、创维、TCL、海尔、海信、康佳、夏华、松下;冰箱品牌主要是海尔、新飞、小鸭;洗衣机品牌主要是小天鹅、小鸭、海尔、澳柯玛;手机品牌主要是诺基亚、三星、海尔、联想、摩托罗拉、长虹、波导;空调品牌主要是格力、海尔、春兰、美的、海信、澳柯玛;电脑品牌主要是联想、方正或者拼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品牌主要是皇明、太阳雨、亿家能;农用车品牌主要是时风、巨力、五征、金蛙、东方红、奔马等。

至于未来的购买意愿, 很多农户表示还想购买汽车、电脑、冰箱、太阳能热水器等, 也有不少农户希望购买空调、电动车、手机、商品房等。

七、农户贷款情况

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 资金短缺是一个普遍现象, 这限制了专业农户的投资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对六个省区贷款农户数量占全部调查农户的比例、贷款用途 (用途可以多选) 以及贷款期限的分析结果表明:贷款农户的总体比例为10.32%, 也就是说只有一成农户获得贷款;有48.67%的农户使用贷款购买种子和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 34.96%的农户使用贷款购买农机具, 36.73%的农户使用贷款作其他的用途;至于贷款期限, 66.67%的农户在1年以内, 17.1%的农户在1~3年, 3年以上长期贷款农户仅16.23%。可见, 多数农户的贷款期限较短。

八、简要结论与建议

专业农户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生产与生活状况引人关注。本项研究表明:

第一, 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上, 一方面农户经营规模普遍不大, 收入不高;另一方面不同农户之间差别较大。同时, 农户从不同经营项目上获得的收入差异明显, 一般是从事大棚种植和养殖业的收入高于大田和果树种植项目获得的收入。

第二, 农户生产经营信息来源中, 排在第一位的是广播电视, 其次是报纸和传单, 再次是技术员和邻里亲朋。相比之下, 网络、培训讲座和手机短信目前在提供农户信息方面所起的作用还很有限。

第三, 农户普遍对农资价格不满意, 而对其质量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价格的满意程度。综合农户对化肥、农药和叶面肥等3项主要农资价格和质量的满意度分别为40.66%和61.78%。

第四, 专业农户户均纯收入33533.68元, 人均8003元, 远远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水平。然而, 农户之间的户均纯收入水平差异较大, 收入最高值为55万元, 最低值为1000元。

第五, 农户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业 (特别是规模种植和大棚种植) 和外出务工, 其次是养殖业。相比之下, 农产品加工业目前在促进农户增收方面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不同地区农户之间在收入来源方面的差异较大。

第六, 除了盖房或修房支出外, 农户的教育支出很多, 户均6562元。在主要生产支出项目中, 化肥最多, 户均1906元;其次是种子或幼苗及幼畜, 户均1160元;再次是农药和叶面肥。

第七, 在家用电器方面, 农户电视机、手机和洗衣机的拥有率较高, 分别达到95.27%、88.01%和67.02%。而其他产品的拥有率明显偏低, 农村市场潜力巨大。而且, 农户购买家电产品日益看重质量与品牌。

第八, 农户获得贷款的比例很低, 只有10.32%。农户贷款主要用于购买种子和化肥等农用生产资料和农机具。多数农户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

为此建议:

第一, 根据当前专业农户种植、养殖、加工等产业发展和收入来源情况, 适度调整产业结构, 增加农户收入。

第二, 采取适合专业农户特点的多种渠道和途径, 有效解决农户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农用生产资料、技术与市场信息服务问题。

第三, 在促进农业投资与贷款政策方面, 优先考虑农户购买农用生产资料及农用车等的需要, 适当增加发放农民急需的中长期贷款。

第四, 在改进农户生活与福利方面, 解决农户面临的教育和其他社会保障问题, 同时积极推进优质家电产品下乡活动。

专业农户 篇2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模式;红安县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829-03

湖北省黄冈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蚕茧、板栗、茯苓、花生、油菜、淡水珍珠等农产品产量居湖北之冠。近年来,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其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村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截至2012年6月30日,黄冈市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2 246个,其中占据前3位的是养殖业901个,种植业883个,农产品销售类395个,出资总额为431 761万元,合作社成员有22 227人。

1 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2009年5月,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时间,红安大布声名鹊起,需求量大增。华家河镇供销社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在县供销社的指导下,适时组建了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市场+合作社+农户”模式,组织和引领农村妇女加入到织锦行业,以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

1.1 合作社的模式

红安将军红土布专业合作社采取“市场+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织布妇女利用农闲时间织布增收。向她们提供优质棉纱,织成布后,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销售。目前,土布产品进入北京总社广盛园华夏特产湖北馆和黄商集团超市展销。土布专业合作社在分散的农户和广阔的市场之间架起了一座产销对接的桥梁。

1.2 合作社的规模

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专业合作社目前加工不同花色、规格的“土韵”牌大布床单、衬衣、三件套、四件套、刺绣四件套等系列产品及绣花鞋垫,已辐射到全镇36个村,带动农户700余户,投入300余台古老木质织布机进行生产加工,年产值达650万元,常年织布的社员人均年纯收入8 000元以上。

1.3 合作社的荣誉

2010年10月14日,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专业合作社系列产品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土韵”商标。这标志着土布系列产品走上了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之路,同时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知识产权将得到有效的保护。2012年5月,红安“土韵”牌土布获得“2011年中国合作经济成就奖”之“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奖。现在,正在积极配合红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将“红安大布”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专业合作社将借入选省社50家示范专业合作社、申报全国示范社的契机,不断创新合作社发展机制,继续寻求产业化发展之路,引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建设。

2 “市场+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专业合作社作为生产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一种经营类型,“市场+合作社+农户”又是由这种生产经营类型派生出来的运营模式。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4种类型

以生产、再生产环节为标准,可以将合作社分为4类:一是生产类合作社,即从事种植、养殖、采集、渔猎、加工、建筑等生产活动的各类合作社;二是流通类合作社,从事推销、运输、购买等流通领域服务的合作社;三是信用类合作社,接受社员存款、贷款等服务的合作社;四是服务类合作社,通过各种劳务、服务等方式,提供给社员生产生活一定便利条件的合作社[1]。

2.2 “市场+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的架构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推行农业产业化运动,采取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客观地说,“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维护了农民的部分利益。但同时这种形式也具有先天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企业和农户地位的不平等和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契约难以持久[2]。这就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合作社+农户”逐步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主导模式。

“市场+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的基本架构:以红安将军红土布织锦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采取“市场+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织布妇女利用农闲时间织布增收,向她们提供优质棉纱,织成布后,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包装销售。一头是农户,一头是市场,中间就是农业合作社架起的科技“高速路”[3]。

“市场+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组织分散农户,形成规模经营。合作社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把分散农户组织起来,参与劳动、技术、营销和资本合作,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超对接”作为推进统筹城乡市场发展的具体实践[4],也是“市场+专业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的变形。

2.3 “市场+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的特点

这类组织模式中,农户主要通过自己的合作社把产品销往市场,具有鲜明的“民办、民营、民受益”的特点。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避免地位不对称,降低市场风险。合作社作为一个比较强势的主体参与市场时,可以增加讨价还价的能力,也可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形成农户利益的自我保护机制。二是提高组织化程度,节约交易费用。合作社在联结农户和市场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中介作用。通过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牵线搭桥、自销代销以及自办实体进行农产品加工等方式,把农户生产的农产品有序地引向市场,形成规模生产、专业服务、集约经营,减少中间环节。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经营效益。三是推进产业化经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合作社利用自身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把服务渗透到从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如产前服务,从市场信息、订单签订、统一供应;产中服务,技术支持、经验交流、质量管理;产后服务,产品包装、品牌打造、价格定位、信用建设等方面。

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4点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引导、支持、规范其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同心协力,才能不断促进其健康发展[5]。

3.1 高度重视,政策扶持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扶持和引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更高层次发展。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工作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合作意识。进一步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实施办法》普及宣传,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规范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更多的组织和能人带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确实落实配套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让农民切实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3.2 坚持原则,积极引导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必须确保农民在专业合作社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为农民群众服务,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现专业合作社与会员的共同发展。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不搞行政命令,要按照“适度发展,在规范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逐步规范”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工作。同时要对现有使用“合作社”字样的其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名称进行清理规范。

3.3 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于传统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它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突破社区界限,由农民自愿组建的互助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应当采取引导和扶持的方法,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典型示范推动其发展。推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它们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3.4 借助外力,加速发展

农户一家人 篇3

本栏目旨在将高校摄影专业当中的一些带有实践性的课题搬到杂志上来,在这里,可以看到老师对某个课题的解释与对拍摄实践的要求,以及对学生作品的点评。如此,我们的读者,也就相当于上了一节摄影课了。

但是至此并没有结束,每节课后,我们还布置了针对读者的“课外作业”。读者可以把自己的“作业”寄给我们,我们会从作业里挑选出优秀作业,同时也请担任此课题指导的老师进行点评。(编者按)

课题:生活摄影

学校: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指导老师:宋靖

实践地点:宁夏

课题阐述:1990年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1996年成立摄影学院)开设了“生活摄影”课,作为图片摄影专业大学三年级上半学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生活摄影”顾名思义就是将镜头对准现实的生活,记录当前人们的各种生活状态,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活的各种关系。但是生活摄影课并不完全等同于纪实摄影,尽管它们关注的对象都是当下的现实生活,影像风格和创作手法都是一致的。因为“生活摄影”首先是一门学校的专业课程,而不是某一具体的摄影门类,其次生活摄影课程中要训练同学们通过镜头观察生活、捕捉记录生活中典型瞬间的能力,但由于课程设置的限制,就某个具体选题还无法在课堂上做到深入的挖掘。在现阶段只要求同学们在现实生活的大环境中将自己的主题表现出来,用一张照片进行高度概括和凝练。所以这与“纪实摄影”的要求还是有所区别的。

实践模式:

生活摄影课都会安排两到三周的时间进行创作。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和同学们学习、创作、生活都在一起,所以大家会有充分的交流时间。一般老师会根据事先的安排,有时也是实地的调查之后,给同学们布置一两张拍摄作业要求。同学们按三到四人为一组下到老师指定的地点进行创作。在拍摄过程中,一个小组的同学必须集体行动,不允许擅自离队独自行动。这样要求的目的一是培养同学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安全的问题,因为往往去的是比较偏僻和陌生的地方。同学们在实际拍摄中要取得拍摄对象的信任和许可,就必须要与对方进行诚恳的交流,也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当地真正的生活,拍到生动鲜活的影像。一天的拍摄结束之后,回到驻地老师和同学们要将实际拍摄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比如如何与被摄对象交流,如何处理好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运用构图、色彩、光线来突出主体等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课堂中已经学过,在这里就要解决实际运用中的问题。最后老师会布置第二天的拍摄任务。

回到学校之后,同学们要将拍摄的作品先印成小样,老师进行点评,这是选片的过程同时又是学习总结的一个过程。经过一次初选之后,同学将片子放大到6英寸,老师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点评。最后作为交作业的照片都要求精放到10英寸。创作回来之后,举办一次的摄影作品巡展。展览中的作品都是在精放的作业中再次经过反复挑选出来的。展览本身从组织策划、宣传到布展对同学们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作业实例:农户的一家

关于“农户的一家”的作业,要求同学们在这一天中深入到当地具体的一个农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成员有哪些,主要的经济收入靠什么,吃吃他们家里的饭,观察他们一天的生活是怎样的,最后为这家人拍一张“全家福”。当然这并不是一张普通的全家合影,更应该从照片中解读出这家人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和他们的精神面貌。

课后作业:农户一家人

按照宋老师的要求,你也来完成一下这个课后作业吧!来稿请注明“农户一家人”。

E-mail:dzgjkt@126.com

张惠琪 佳能EOS33 腾龙24-135mm 富士PROVIA 100F

这张照片拍摄于宁夏海原县的一个小村庄,它有一个有趣的村名——耙子洼村。

也许他们很少接触像我们这样的人,刚开始就有很大的隔阂。譬如,我们问到家里情况,他们总是不好意思,小孩躲躲闪闪地听着我们的对话,有时他们的眼神就根本不敢与你相对。我们相处的时间长了,一起在那里喝茶、谈天说地、还跟他们一起吃午饭,渐渐地我们便熟悉起来。他们对我们的戒备也松懈了,就好象是有朋自远方来般的热情地接待。

这可能也是因为我对家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里面吧。透过取景眶,我相信眼前的真实,我毫不犹豫立刻按下了手中的快门,摄取了这一画面。

点评:很好地利用了现场的自然光线,色彩柔和,画面富有层次。在实际拍摄中作者摆中有抓,捕捉了人物放松自然的神态,表现了一种和睦幸福的氛围。不过同样背景的处理上略显杂乱。

谭小清 尼康FM2 24-120 F11 1/125

这个作业说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不小的困难。最大的难度在于在现实的农村要找到一个组成很完整的家庭十分不易,因为男子一旦成年就会选择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往往家里只留下妇女、老人和孩子。我们当天去的宁夏海原耙子洼村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我们小组是在寻找了很久以后才选定这家人的。当天正好是这家老人的周年祭日,四里八乡的亲戚都赶来了,在平静的小村庄里显得好不热闹。因为是头一次这么深入回族家庭的生活,刚开始都比较拘谨,但主人的热情很快消融了彼此之间的陌生,我们聊着家常,到了吃饭的时候一大家人围坐着炕桌其乐融融,我深深地被这情景感动了。吃完午饭,亲戚们要走了,我用相机为这家人留下了难得相逢的一刻。

点评:一张普通的家庭合影,环境的选择上应能更好地反映他们的生存状态。群体照片的站位布局很重要,这张照片的人物安排略显“中规中矩”,当然从中我们还是可以解读到一些当地人们生活的信息。

刘冲亚 尼康F100 24MM F8 1/60

我们小组从早上进入这户人家,一切都很顺利,我们很快就相处地很融洽了,聊聊他们的家庭成员,工作什么的。

当我说要为他们拍张“全家福”的时候,他们非常高兴,还去村里打电话把在城里打工的两个儿子叫了回来。村子里的孩子可能是因为没有玩具格外喜欢骑自行车,于是我决定放一辆自行车,这也是他们很乐意炫耀的;阿婆一天始终在做饭的小屋里没有出来,她很羞涩,拍照时我依然让她站在属于她自己的小屋的门口;其余的人物安排全是他们自己的意愿,毕竟一张全家福的最终决定权属于这家人。

河南省农户专业项目发展分析 篇4

关键词:河南省,农户,专业项目,发展障碍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 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 解决区域性贫困”的目标要求。消除贫苦、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阶段, 全面脱贫是“十三五”规划建议的最大亮点之一。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 农业人口众多, 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 属于贫困人口大省。2014年底, 河南省还有53个贫困县、8, 103个贫困村、576万农村贫困人口, 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农户是欠发达地区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单元, 因此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的难题, 提高农户生活水平是河南省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 农户的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 从事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生产, 家庭收入由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构成的农户为兼业农户。目前, 国内对农户兼业的研究主要包括兼业行为的动因、影响因素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扶玉枝认为农业收益相对低下以及生产的季节性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户兼业的根本原因。郝广海等人通过建立经济模型, 认为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劳动力的收益差别是造成兼业的根本原因, 并利用调查数据建立农户兼业二元Logistic模型证明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成员的最高文化程度和是否拥有小型农业机械对农户兼业有显著正面影响, 而劳动力平均耕地面积、户主年龄对农户兼业的影响相对较小。李文认为农户兼业是农业经营比较效益低、而机会成本较高时农户的自主选择, 对全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效率的提升和商品经济发展具有突出作用。

本文研究的专业项目与兼业概念不同, 指农区居民在不离乡的基础上进行的非农行为和农业内的职业多样化, 如蘑菇等经济作物大面积的种植。因为农户经营专业项目的过程中不离乡, 所以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发展, 提高农户收入, 而且对于农村居民就地就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专业项目发展的研究, 找出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对于河南省农村地区的扶贫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2013年2~3月份, 在河南省范围内, 考虑区位、交通通达性、资源和经济水平4个方面因素,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选取了25个代表性村庄, 每个村庄随机抽查农户50~60户, 最后形成有效调查问卷1, 245份。在调查的农户中经营专业项目的农户有166户。 (图1)

三、农户专业项目分析

(一) 专业项目种类分析。

农户经营的专业项目种类很多, 其中39%的农户选择养殖业和种植业, 占最大比例;12%的农户从事修理、理发、电焊汽修等技术性项目;13%的农户经营超市或小商店项目。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很多个体门市经营得很好, 比如服装店、鞋店、家具店、电器店等, 也有贩卖木材和销售煤球的店面, 与从事蔬菜、水果、豆腐等果蔬类生意的农户比例相当, 共有16%的农户选择;6%的农户选择餐饮业类项目;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以及农民思想的解放, 土地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出现了专门耕种小麦、土地中介等项目, 4%的农户选择;其他如运输、诊所、废品回收、幼儿园和玻璃厂、预制场等专业项目虽然选择的农户较小, 但是对于农民生活的便利、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样需要关注。

(二) 农户劳动力分析。

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不等, 从1个到6个, 大部分集中在2~4个劳动力。92.9%的农户家庭拥有2~4个劳动力, 其中2个劳动力的家庭有47.6%。在经营专业项目的过程中, 41.57%的农户投入全部劳动力, 而且其中大部分的项目为养殖业和饭店。61.4%的农户是有两个劳动力参与专业项目。究其原因, 一方面外出务工人员的待遇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 所以选择外出打工。此外, 一些农户反映因为经营的项目规模小、收益低, 所以劳动力剩余, 打工亦是不得已。

(三) 项目经营原因分析。结合与农户们的交谈和对农村发展现状的分析, 问卷中把专业项目的经营原因分为9个方面, 分别是有相关技术、传统;当地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有氛围、模仿;政府支持;认识这方面的人多, 方便得到信息和建议;市场需求好;有剩余劳动力、资源和其他。虽然不同种类专业项目的经营原因不尽相同, 却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表1)

市场、技术和传统以及人脉对农户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40.96%的农户选择“市场需求好”, 市场需求对农户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性。47户选择“有相关技术、传统”, 占比28.31%。由于环境限制, 普通农户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缺少发展机会, 家族传统或者新学习到的技术是很重要的一技之长, 尤其是对于从事修理铺、理发店等技术类的项目, 这一因素在所有从事原因中是最重要的。人脉资源对农户是同样重要的, 亲戚朋友是农户很重要的信息来源, 21.69%的农户选择经营其专业项目的原因是“认识这方面的人多, 可以得到信息, 听取他们的建议”, 该因素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户的经营风险。“氛围”也是影响农户行为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在其他农户取得较好收益时, 容易引起模仿行为, 18.67%的农户选择此原因, 在养殖业和种植业中影响比较突出。农村的交通条件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是交通依然是影响农户专业项目经营不可忽视的因素, 特别是对超市、个体门面房以及需要走街串巷的项目, 10.84%的农户选择“交通方面”。“资源丰富”只是针对需要当地原材料的特殊项目影响较大。政府和劳动力因素对农户的影响是较小的, 因为农户的专业项目一般规模较小、技术较低、自主经营, 所以“政府支持”的因素并没有太大影响。同理, 因为规模小, 通常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 所以剩余劳动力是农户开始专业项目经营的必要条件, 却不是充分条件。

(四) 项目帮助来源分析。

虽然农户的专业项目一般规模较小, 但是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依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 比如资金问题、管理问题等, 这里主要考虑项目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即农户在遇到资金困难时, 会选择什么帮助来源。对农户关系网进行梳理分析后, 我们总结了他们项目经营的9个帮助来源, 分别为家人、邻居、族人、亲戚朋友、合作组织、银行、政府部门、村干部和其他。 (表2)

在调查的农户中, 近90%的农户项目启动时需要资金帮助, 有借贷行为。其中, “亲戚朋友”、“家人”和“邻居”是主要帮助来源, 尤其是“亲戚朋友”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选项, 95户家庭选择, 占比63.76%。33户家庭选择“家人”, 占比22.14%, 26户家庭选择“邻居”, 占比17.45%。由此可知, 血缘关系和裙带关系在农村是非常重要的, 农户在遇到困难时, 首先想到的是向身边的或是联系紧密的人寻求帮助。“族人”在调查中仅占到6.04%的比例, 低于“邻居”十几个百分点。现在农村社会中家族概念正在逐渐淡化, 更加关注自己的小家庭。10.74%的比例说明“银行”在农户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功能。“合作组织”、“政府部门”、“村干部”为农户项目提供的资金支持较少。

农民借贷行为较普遍, 借贷行为也不是很规范。不过由于小农意识的影响, 很多农户是不愿意主动借贷的, 除非万不得已, 甚至很多农户会因为资金不足而放弃投资意向。一方面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复杂, 需要的时间也长, 农户要想申请贷款是很难的, 所以很多农户向亲戚朋友借款, 包括有息贷款和无息贷款, 而无息贷款导致的“人情债”也会给农户造成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受农户自身文化以及发展水平的限制, 可投资的专业项目也比较少。

(五) 发展限制因素分析。

农户专业项目规模的扩大或者维持受到很多因素限制, 总结为以下几点:要素市场的缺陷、产品市场波动、技术和工人素质、政策不好、农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生产性服务差、区位不好、环境污染等。要素市场缺陷主要体现为土地、资金或劳动力不足, 贷款困难。产品市场波动具体体现为市场需求小或有季节性、竞争激烈。技术和工人素质限制表现为赶不上技术、产品的更新或者找不到技术先进的工人。支持性政策实施不到位、没有支持政策或现有政策限制为农户专业项目的政策等限制因素。基础设施指道路、水电和通讯等。农村生产性服务设施中比较有挑战性的是原料和物流。 (表3)

与经营原因相似, 不同的专业项目发展过程中的限制因素不尽相同, 但是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为改善农户专业项目经营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对具体项目的分析则更方便对症下药。

46.99%的农户家庭认为最主要的发展障碍是要素市场缺陷, 其中缺少劳动力和资金表现尤为突出, 尤其是对于养殖业和畜牧业。农户的产品市场波动也是影响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 37.95%的农户选择。很多农村距离县城较远, 交通不方便, 区位条件不好, 对于超市、个体门面房等项目影响较大, 16.27%的农户选择。选择技术和工人素质、基础设施不完善两个因素的农户比例相同, 为9.04%。其他如生产性服务设施和政府政策对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小, 均在5%以下。在所有选项中, 环境因素是对农户项目经营影响最小的, 这一方面说明农户专业项目规模小, 对环境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说明大部分农户并没有注意环境问题。问卷中设置的“其他”选项所占比例并不低, 位于第四位。通过与农户的详细交谈得知很多农户受小农意识的限制, 安于现状, 并没有想过要扩大规模。此外, 他们认为规模小, 风险也小, 所以并没有继续发展和扩大专业项目的想法。

四、结论及建议

上述各方面的分析为精准扶贫中“谁来扶”、“怎么扶”两个问题提供了方向, 对于农区发展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 被调查农区劳动力外流严重。

农区劳动力是比较丰富的, 92.9%的农户家庭拥有2~4个劳动力。但是, 在农区项目经营原因的调查中, “劳动力丰富”只占到了3.61%, 在农区项目总体发展限制因素中, 要素市场缺陷则占到了46.99%的比例, 其中劳动力是构成要素市场的重要成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在我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一直处于自发性、兼业性和低层次性的“怪圈”。农民外出就业的首要原因是家庭经济状况差, 其次是能找到相对稳定的工作, 农民外出打工时缺乏技能且容易受到歧视与伤害等。农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可以带动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 使得农户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如空心村现象和留守儿童、老人等, 而且劳动力外流使农区消费能力下降, 引起农户产品的市场波动。

(二) 农民项目资金缺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三农”问题的日益缓解,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 农民的创业热情普遍高涨, 但是农民的创业资金非常匮乏, 资金不足是制约农区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调查中, 接近90%的农户在开启专业项目或者是经营过程中需要资金扶持, 其中大部分的农户选择亲戚朋友为其帮助来源, 银行以及政府部门提供的帮助较少, 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农民贷款难是长期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表现。农民贷款难既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也有体制和制度方面的缺陷。农民贷款担保难、期限短、额度低、手续繁、费用高、农村资金大量外流是农民贷款难的主要原因。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和农民资金互助,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对农区发展加大政策支持, 解决农民资金难题是推动农区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 农户消费水平低和产品市场波动。

收入波动通常导致农民较多储蓄和更少消费, 农户家庭收入波动在随着时间增加, 不过短期收入对消费的负面影响减小。农户的收入虽然相对提高了, 但是物价也上升了, 特别是子女的教育负担和老人赡养义务、医疗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天灾人祸和生老病死等不确定因素强化了农户消费的谨慎心理。农村的消费市场环境较差, “集市”供给的“间歇性”与需求的连续性是矛盾的, 一定程度上限制农户消费。产品波动是影响农户专业项目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市场需求又是不可忽视的项目经营原因, 由此可知农区居民的消费具有波动性, 而农户在项目经营过程中并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特别对于种养殖业, 经营的主要原因是“当地氛围好”, 但是如果对市场需求调查不够或者没有好的销售渠道, 那么模仿行为就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提高农户的消费水平, 组织种养加一体化、农工贸一体化、农商、电商、农超对接等生产加工及产品流通新形式, 为农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并应根据市场调整专业项目。

(四) 农户综合素质影响项目发展。

农户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现代技术更新快、要求高, 技术和工人素质是农户专业项目的一大障碍, 而且农户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激情。农户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也比较单一, 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的影响, 农民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主要表现为安于现状、小富即安、缺乏创新精神等。农户的保守性使他们勤俭吃苦、安分守己, 追求小规模和较低的风险, 不着眼于开拓和发展, 这种小农意识严重地阻碍农户专业项目的发展。农户思想的滞后严重阻碍农区的自我发展, 直接影响他们接受新知识和各种信息的能力, 制约着人力资源潜力的发挥。提高农民素质, 发展职业教育, 注重实用技术的培训对于农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五) 农区基础设施有待改善。

农户的项目中如饭店、服装店、电器店、理发店等对区位和道路条件有很大的依赖性。农区基础设施是农户进行正常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农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但是和农区日益发展的经济以及农户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要求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区位因素和基础设施有着紧密的联系, 较好的道路条件可以改善区位条件, 但是农区很多村庄仍是土路, 由于缺少管理, 通公路的地区, 道路损害也非常严重。改善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户专业项目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扶玉枝, 朱磊.农户选择兼业经营的经济学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8.1.

[2]郝广海, 李秀彬, 辛良杰, 田玉军.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原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 2010.3.

合同书(农户) 篇5

合同编号: 甲方(发包方): 乙方(承包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五指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经双方协商一致,就土地承包事宜,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 甲方将面积 亩的土地发包给乙方从事农业生产,乙方不得改变其土地所有权性质。因生产需要,甲方允许乙方建设必要的灌溉及硬化道路等设施,合同期满后乙方负责恢复原先地貌,费用由乙方自理。

第二条 甲方发包的土地四至范围为: 东至: 西至: 北至: 南至:

第三条 甲方发包给乙方的土地,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土地权属明确,即该宗地属甲方所有,没有纠纷。

(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条 承包年限为 年,即2018年 月 日---年 月 日。

第五条 承包租金不得低于五指山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指导价

—1—

标准,该土地租赁期间的总租赁费用为人民币

元(大写:人民币

元),单价:

元/亩/年,即每年租赁费用为人民币_______

元(大写:人民币

元)。租赁费用一次性支付,支付方式为银行转账。于本合同签订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转账至甲方指定银行账户。

第六条 在承包期内,乙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可引进企业或个体户共同发展新农业生产种植、养殖、休闲农庄观光,甲方不得非法干涉乙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得破坏乙方生产设施。

第七条 乙方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超过二年未利用或者弃耕抛荒二年以上,造成土地闲置的,甲方可以无偿收回承包土地或闲置部分的土地。

第八条 本合同履行期间,如遇国家建设征用该土地,本土地租赁合同自行解除。甲方应按照实际未履行的承租期限返还乙方已支付的承租金。同时由国家及政府在本承租土地上的各种作物的补偿款归乙方所有,土地补偿费归甲方所有。

第九条 乙方逾期不缴交承包租金的,除应缴清拖欠承包租金外,每超一天按拖欠承包租金的2%缴交违约金。乙方如有连续1年不缴交承包租金的,甲方有权解除合同,收回土地。

第十条

承包期满后,地上附着物归乙方所有,由乙方在30个工作日内自行清理、拆除、搬离。乙方如提出继续承包,享有优先承包权,经双方协商一致,重新签订合同。

第十一条 因不可抗力造成合同无法履行的,乙方应及时通

—2—

知甲方。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延期履行、部份履行或者不履行,并适当减免乙方的违约责任。

第十二条 甲乙双方因执行本合同发生纠纷的,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村委会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调解,不愿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可以申请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三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当事人经协商一致后另订合同附件,合同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四条 本合同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三份,甲方、乙方、乡(镇)人民政府各执一份。

甲方:

乙方签名(盖章):

****年**月**日

农户养羊六注意 篇6

2.注意改良杂交。一般本地山羊生长慢,出肉率低,个头小,经济效益低。如果把本地母羊和波尔山羊进行杂交,其杂种增重快、个头大、出肉率高。羔羊10周龄断奶体重达18公斤左右。成年公羊体重达110公斤左右,母羊60~90公斤。因此,农户要提高养羊效益,就应重视山羊的改良杂交。

3.注意防疫灭虫。一些养羊户不重视山羊的防疫灭虫,羊买来后不打防疫针,不进行体内外驱虫,致使山羊生病,光吃料草不长膘,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养殖户应重视防疫灭虫,每年给羊群免疫注射二次“四联苗”,时间是3月和9月。每年在春秋季节给羊群进行体内外驱虫。

4.注意做好消毒工作。应当重视对羊舍、食具、场地、粪便、污水、皮毛、工作服、用具等的严格消毒。羊舍的地面和墙壁、饲槽等,可用烧碱、漂白粉、生石灰消毒;羊体消毒,可用百毒杀、新洁尔灭等。消毒可起到预防疫病和控制疫病蔓延的作用。

5.注意喂添加剂。农户养羊大都不喂添加剂,也不知道如何喂添加剂,致使羊生长慢、增膘慢。因此,应学会喂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①羊育肥复合饲料添加剂。适于当年羊及淘汰公羊、老弱成年羊育肥,喂此添加剂日增重137克,能显著提高育肥效果。②莫能菌素钠,又名瘤胃素。作用是控制和提高瘤胃发酵效率,从而提高增重速度及饲料转化率。③尿素。可补充蛋白质不足,适于冬季喂,按1.5%~2%混在精料中饲喂(不能单喂),日喂量8~10克,喂后半小时内不要饮水。

专业农户 篇7

近年来,国内学者们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理论界出现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例如,牛若峰等,1999;黄祖辉等,2002;黄胜忠等,2008)。但是,纵观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角度特别是合作社本身的角度出发,以规范分析为主,实证分析的比较少。从微观角度,特别是农户自身的角度出发,运用全国农户调查数据对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不是很多(孙亚范,2003;郭红东等,2004;钟智利等,200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最终实施的主体应该是农户,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应以尊重农户的意愿为前提,以满足农户发展需求为根本目的。因此,研究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对于把握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向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非常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影响农户参与因素的理论假设

农民作为理性经济人,其行为也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决策就是基于其参与前后的收益比较。如果参与合作社后的净收益大于未参加合作社的收益时,农户就会做出参加合作社的决策。其中,净收益是指参加合作社后的收益减去参与合作社需要付出的代价,包括入社费、资金入股的机会成本等等。

目前,关于影响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不少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例如,孙亚范(2003)认为农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主要因素。郭红东等(2004)认为户主的文化程度、生产的商品化程度、农产品卖难问题、政府支持程度等是影响农户是否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因素。周月书、赵敏(2007)认为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当前生产状况和销售状况、农户对合作社的评价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钟智利、周娟等(2008)把影响农户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需求的因素归纳为农户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并选择了农户的户主特征和农户的经营特征来表征农户自身因素,农村贫富差距、有关部门提供的服务及现有的各种合作经济组织等因素来表征外部环境。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把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因素归纳为农户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市场特征和当地经济环境,农户自身因素主要是指农户户主特征和农户经营特征。具体这些因素对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影响假设如下:

1.农户户主特征。农户户主特征主要是指农户户主的文化程度、年龄和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程度。一般来说,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其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速度也越快,因而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程度相应较高,其加入的意愿就相对比较大。关于年龄这个变量,从理论上说,它对参与行为的影响并不明确。一方面在我国农村农民的年龄与文化程度呈明显的负向关系,农民年龄越大对专业合作社的认知程度越低,因而其参与的意愿可能越低;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年龄大到一定程度,农民受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会比较多,更希望得到专业合作社的帮助,因此其参与的意愿又可能会较高。对于农户对于专业合作社的认知程度这个变量,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农户的认知程度越高其参与意愿就会越高。

2.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农户生产经营特征主要是指农户的经营规模、兼业化程度与商品化程度。从理论上讲,经营规模大的农户,由于其产品的销售量、资金的需求量相对较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一般小规模经营农户要多,因而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愿望可能会比较强烈。同时,农业经营兼业化程度低的农户,由于对农业收入的依赖性强,参加专业合作社有可能带来的预期收益要高于兼业化程度高的农户,因而其参与意愿可能会高于兼业化程度高的农户。农户的商品化程度在本文中主要指农户所种植的农产品用于出售的比例。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越高,它的相对投入和生产风险也越大,因此其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意愿也就更强烈。

3.农产品销售市场特征。农产品销售市场特征主要是指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和农产品销售难易程度。一般认为,农产品价格波动越大,农户获取预期收益的风险也越大,因而其参与合作社的愿望也就越强烈。至于农产品销售难易程度,如果农户在销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希望借助合作社来实现统一销售,因而其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愿望也就越强烈。

4.当地政府的支持程度。当地政府的支持程度主要影响专业合作社的创立成本和运行成本,并且政府的支持程度影响当地农户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这样会更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有利于农户对增加了解,更有意愿加入。

二、影响农户参与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次调查问卷主要是由浙江大学三农协会以及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利用2009年2月份寒假回家调查获得,共发放问卷1004份,收回1004份,其中有效问卷984份,有效率达98.01%。本次调查共涉及23个省,由于生源关系,样本选取方面以浙江省的偏多,占63.7%。

(二)被调查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总体情况

从调查情况来看,只有11%的被调查农户参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社,89%的被调查农户还没有参加。当对没有参加农户,问到是否有意愿参加合作社问题时,55.07%的被调查农户表示愿意参加,44.93%的被调查农户表示不愿意参加。这表明,我国目前农民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比例并不高,而农户的参与意愿却比较高。

当问到为什么没有参加合作社这一问题时,被调查农户有意愿参加而没有参加的农户中,高达87.56%的农户选择了附近没有合作社,7.89%的农户选择了参与合作社成效不大。

从被调查农户参与合作社的年数来看,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年数并不多,其中加入时间在1-3年的农户所占比例为68.81%,而加入时间为4-6年的占22.93%,加入时间在6年以上的仅占8.2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实证模型

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本文将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以下简称“参与意愿”)定为以下几个变量的函数:(1)农户户主的个人特征;(2)农户的生产经营特征;(3)农产品销售市场特征;(4)当地政府政策;在此,将其归纳为以下函数形式:

农户参与意愿=F(农户户主个人特征变量,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变量,农产品市场特征变量,政策因素特征变量)+随机干扰项。模型中相关变量说明见表1。

(四)计量方法的选择

本项研究所调查的是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意愿,也即农户是否愿意参加合作社,结果只有两种,即愿意参加和不愿意参加。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在处理过程中,采用后向筛选法。首先把所有变量引入回归方程,然后进行参数的显著性检验,把t值最小的那个变量剔除,然后再重新拟合回归方程,再进行参数检验,直到方程中变量的回归系数的t值基本显著为止,以此来达到模型的最优拟合。

三、结论与讨论

通过SPSS统计软件,采用以上所说的研究方法,总共得出8种计量估计结果。从各种模型的运行结果来看,模型整体检验基本上都可以,不同的统计模型其估计结果和结论也基本相似,估计结果均比较稳定。鉴于篇幅大小,本文只列出3中估计结果(见表2)。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将影响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的因素归纳如下:

第一,户主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意愿的重要因素。从各个模型结果来看,户主是否了解合作社这个变量的系数均在5%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了解合作社的农户更有意愿加入合作社。这一结果与预期分析一致。也就是说,户主对合作社是否了解是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非常重要的因素。年龄变量系数和户主文化程度则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第二,农户的经营规模对于农户是否愿意加入这一组织有显著的影响。从各个模型的结果来看,这一变量的系数均在5%统计检验水平显著,但是符号为负。说明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农户的规模化程度越显著,其加入合作社的动机反而不强。这可能与规模经济的作用有关,农户的经营规模越大,其本身就存在规模经济的好处,并且农户在做大壮强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加入的意愿就降低。

第三,农户的兼业化程度对农户是否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有显著影响。从各个模型来看,这一变量的系数均在1%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而且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以务农为主的农户更有意愿参与合作社。这一结果也与前面的分析一致。

第四,农户生产的商品化程度对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具有一定的影响。从各个模型结果来看,这一变量的系数均在5%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而且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越高,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就越强烈。

第五,产品卖难问题是影响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因素。从各个模型结果来看,产品卖难问题这个变量均在1%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而且符号为正,这也说明了在其它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农户所生产的产品越是卖不出去,其加入合作社的愿望就越强烈,这与前面的假设预期一致。

第六,政府的支持对促进农户参与合作社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从各个模型结果来看,政府是否支持合作社这个变量的系数均在1%统计检验水平显著,而且系数符号为正。这说明,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对合作社成立或发展壮大支持力度越大,农户参与合作社的愿望就越强烈。这也与笔者前面的预期相一致。

本文通过对全国部分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受到户主对合作社的认知程度、农户生产的兼业化程度、商品化、经营规模、产品销售问题以及政府是否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基于这些研究的结论,笔者提出如下几点政策启示:

第一,农户参与合作社的行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其内在规律性。因而,政府在制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时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强求。

第二,不同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同,卖难问题已经成为农户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因此,一定要加强合作社的市场营销能力。

第三,在推动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大对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农户都是理性经济人,只有在看到加入合作社对其自身有利的情况下才愿意加入。实践证明,合作社是一个有效的经济组织。但是,农户只有在了解它的情况下才会有动力加入。因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合作社知识的宣传。

参考文献

[1]孙亚范.现阶段我国农民合作需求与意愿实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3(1):204-208.

专业农户 篇8

1 垫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目前, 垫江县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21家, 涉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各个领域, 其中经工商部门注册的有8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总数35737人, 其中农民成员33454人, 占成员总人数93.6%;社员出资2347万元, 其中现金入股546万元, 实物折价1801万元;带动农户6.07万户, 占垫江县农户总数的27.7%。2009年垫江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生产总值16254万元, 带动农户人均增收2378元左右。

2 垫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特点和成效

2.1 主要特点

垫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数量不多, 但在实际中起到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 并呈现出三大特点:

(1) “龙头企业”领办。如得森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汇源集团等公司, 在保证产品收购的前提下, 带动农户发展起来的专业合作社。

(2) “能人”带动。如包家镇柑橘种植大户周泽荣领办的甄桥柑橘专业合作社、杠家镇中药材种植大户易科领办的杠家镇双龙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3) 依“特色”创办。如澄溪镇农民左成领办的重庆垫江县通集村双桂百香果专业合作社等。

2.2 主要成效

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得到了蓬勃发展, 显现出良好的效应, 具体如下。

(1) 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据统计, 垫江县农村土地流转1.1万余公顷, 发展种养专业大户208户, 带动近万户农民实行规模经营。

(2) 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如垫江县有各类果树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 柑橘、李、柚、梨和枇杷等水果产业发展迅速。

(3) 促进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自愿参与的基础上把农民组织起来, 带领千家万户一起闯市场, 改变了农民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经营方式, 改变了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弱势地位, 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合作社成立后, 通过走“合作社+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合作经营道路, 实行“五个统一”服务 (即统一收集市场信息、统一引种、统一防病治虫、统一生产技术操作、统一销售) , 使分散的种殖户、养殖户成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4) 促进了农民增收速度的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农民进行规模生产, 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减少了生产与市场对接过程的中间环节, 大大降低了生产与交易成本, 提高了产品利润率, 使农民能够得到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环节的部分利润, 增加了收入。

(5) 促进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下, 涌现出了大批新型农民, 垫江县各类实用人才近万人, 发展各类农村经纪人500余人。

3 垫江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3.1 抓领导、促推进

本着“部门引导服务、农民自愿联合”的工作原则, 积极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垫江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赵应明同志任组长, 县农业、供销、畜牧、农办、财政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在县农委, 同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及时协调和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事宜。

3.2 抓宣传、促认识

通过电视、标语、宣传栏等各种形式, 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共印发法律文本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 并选派人员参加重庆市组织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培训班, 组织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农经管理干部、合作经济组织骨干和乡村具体工作人员参加相关培训, 已累计培训4342人次。通过宣传和培训, 提高了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认识, 增强了业务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能力, 促进了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3.3 抓政策、促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全面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合法权益的保护, 严禁乱摊派、乱收费、乱集资, 禁止平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产;同时在土地使用、资金投入、税费、农产品流通、注册登记和人才扶持等各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

3.4 抓指导、促规范

对已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进行全面核查登记, 并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予以规范;对具有合作组织雏形或具备合作组织发展条件的, 引导尽快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开展注册登记。

3.5 抓典型、促示范

大力扶持规模大、影响力强的合作组织发展, 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垫江县有部级示范组织3个, 市级示范组织4个, 县级示范组织5个。

4 垫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垫江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初始阶段, 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具体如下。

(1) 规模偏小, 竞争力不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平均会 (社) 员仅为177人, 平均产值仅为80万元, 会员少, 产值小, 经营不成规模,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低。

(2) 缺资金、科技和信息。在资金上, 由于农民家庭资本积累有限, 合作社单靠成员出资壮大经济实力难以实现, 而金融部门与合作社在没有建立“银会”信誉之前, 只能提供小额贷款, 且手续繁杂, 难以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在科技上, 缺少新技术的创新和高端应用人才。在信息上, 由于缺乏资金, 难以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 从而影响产品的销售。

(3) 制度不健全, 运作不规范。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管理制度和章程, 或者没有严格按照章程办事, 特别是在利益分配机制上还没有真正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合作社的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4) 管理和有关帮扶部门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

5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5.1 加强领导, 层层落实责任

县、乡两级分别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协调指导小组, 明确专职人员, 落实工作责任。根据中央、市关于促进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 结合“一村一品”、优势产业、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 制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抓好办点示范工作, 重点培育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农户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看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5.2 加大扶持力度, 构建发展平台

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面广、牵涉部门多, 各级部门要通力协作, 主动介入, 优化服务, 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构建平台。工商部门要降低登记门槛, 简化手续, 帮助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办证, 确立其法律地位。发改委、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应积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立项, 在项目可行性设计、审批、上报和建设等方面提供技术、资金扶持等有效服务。财政、金融部门要加大财政支农资金和农业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 帮助解决资金“瓶颈”困难。农业、林业、畜牧水产、科协等部门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指导, 积极开展产销信息和技术培训方面的服务。交通、通讯、水利等部门要加强农村道路、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的硬环境条件, 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组织、人事、教育部门要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着重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带头人, 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素质, 整体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

5.3 引导规范管理, 提高组织化程度

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全面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党组织建设,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上, 不断提高合作社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从管理服务上加强研究, 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和服务机制等, 为成员提供包括市场经济信息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农产品运销服务和内部资金融通服务等多功能、系列化服务, 增强自身的向心力、凝聚力, 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办成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

5.4 与时俱进, 落实科学发展观

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来就是一个“混血儿”, 不要强调它的所有制性质, 有的专业合作社初期既有私营性质, 又有合作性质。既要汲取合作社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 又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既要借鉴世界合作社的典范, 又要符合本地农民的客观要求。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作原理和有效实践, 如“企业+农户”, “大户+小户”, “专业户+帮工”, “社区合作+专业合作”等, 都是中国农民专业组织的有效形式。只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 我们都欢迎和支持。

专业农户 篇9

一、理论分析

关于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民增收中所起的作用, 理论界已经有了较多的论述, 如王爱松 (2003) , 江时强、张秀生 (2007) , 隋志坚 (2007) 等学者都研究认为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农民增收起到了正面作用。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对农民增收发挥作用的途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有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 通过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已基本确立。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供求结构的不断变化, 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却日益加剧。农民虽然具有了理论上的市场主体地位, 却仍旧不具有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解决这一矛盾的基本途径有两条, 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前者可以通过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土地的合理流转来实现, 后者则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实现。事实表明, 短时间内实现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是很难做到的, 因此, 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 有助于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是农业的纵向一体化。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和中介带动农户的“公司+农户”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形式, 这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如农户的弱势地位明显;缺乏机制约束等等。造成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绝大多数龙头企业或中介与农户基本上是两个独立的利益主体, 他们的利益联接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大多停留在一般的市场合约基础上, 难以在市场波动时联合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根植于广大农民之中, 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的作用, 形成规模经济, 逐步推进产业化升级, 延伸产业链条, 增加产品附加值, 它不仅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经营地位和竞争实力, 也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制度性保障。

(三) 有助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

从已有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农民自身的素质是其收入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以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型组织。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合作制的运作, 可以使农民在科技推广、分工协作、组织管理等方面得到锻炼, 这既有利于农民科技意识、营销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育, 又可以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提高农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进而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

(四) 能够建立市场信息传递的桥梁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生产上不仅仅表现为劳动互助、生产合作、资金互融、资源共享, 而且能很好地为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有效服务, 使分散的农业生产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提供农业种植信息和市场信息, 及时引导农户调整种植面积和产品结构, 顺应市场变化, 避免盲目生产, 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增加农户的农业经营收入。

(五) 有助于政府政策的高效实施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兴起和发展, 架起了联结政府与农民的桥梁。随着综合国力的快速提高, 国家为了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在基础设施投资、农业生产补贴等方面都出台了支农惠农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一中介来指导或引导农民, 把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措施落在实处, 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体现出政策在农民增收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制度创新, 通过制度创新提高农民的市场参与度和市场竞争力, 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 增加农民收入。

二、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分析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从理论上来说是受到生产资料投入、技术更新和制度创新的影响。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非农用地逐年增加, 直接导致我国耕地数量逐年减少, 但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却逐年增加, 这说明耕地数量的投入增加并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样, 农业劳动力投入增加也并非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那么, 从生产函数的角度来分析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 很容易从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来展开。为了验证这个假设, 我们建立如下计量分析模型:

式中:Y表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情况;Xi表示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下标i表示不同的解释变量;等式右边的c为特定的常数项;μ为随机扰动项。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假设制度因素主要影响了农民的参与市场的程度, 重点考虑由于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制度创新对农民参与市场的带动作用;同时, 我们假设技术因素是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为此, 我们对变量做出如下选择:因变量Y表示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绝对值 (剔除了价格影响因素) ;自变量X1表示任一样本2006年有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比重 (%) ;自变量X2表示任一样本2006年举办过农业技术讲座的村比重 (%) ;自变量X3表示任一样本2006年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村比重 (%) ;自变量X4表示任一样本2006年末参加“公司+农户”的农户户数的比重 (%) ;自变量X5表示任一样本有农业技术人员的村比重 (%) 。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中国统计年鉴》 (2007年) 中的相关数据整理所得

变量数据均来自官方发布的数据资料。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2007) ;自变量数据主要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中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数据真实可靠, 详细数据见表1。其中, 自变量的基本情况见表2。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综合提要》中的相关数据整理计算所得

三、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中的最小二乘法 (OLS) 对方程进行估计, 其计量结果见表3。

从表3中显示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到, 决定系数R2为0.796, 即被解释变量变化的79.6%部分能够由解释变量解释;对方程检验, F=19.545, P=0.000, 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 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显著性和影响程度归纳分析如下:

第一, 乡镇是否拥有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民增收影响显著。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民增收在1%水平上显著, 且对农民增收的作用是正向的, 即某省有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所占比重越大, 越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第二, 某省2006年举办过农业技术讲座的村比重对农民增收是在10%的水平上显著的, 但其增收作用是反向的, 这和我们感性认识不相一致的。这可能与我们所使用的数据是全省的数据有关, 因为每个省农民的素质是大不一样的, 而农民技术培训主要是一些基本技能, 也包括一些形式主义培训, 经济较为落后省份虽然开展的培训多, 但其作用却不显著, 因此, 从数据上看, 农民技术讲座并没有对农民增收起到正向作用。

第三, 某省2006年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村比重对农民增收在1%水平上显著, 但作用方向是反向的。这与我们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但仔细分析也不无可能。因为“公司+农户”产业化模式还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在一些地方发展并不理想。公司对农产品压价, 不履行合同, 转嫁风险等现象大量存在。一方面, 农产品的剩余利益几经盘剥, 到农民手里, 已是所剩无几;由于农民抗风险能力差, 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风险却仍然不断威胁着农户。另一方面农户的违约行为也不容忽视 (周湘峰, 2007) 。

注:OBS是样本观察值个数;***、**、*分别表示变量系数通过了1%、5%、10%的显著性检验, sig是变量系数为零的假设成立概率

第四, 某省2006年末参加“公司+农户”的农户户数的比重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较为显著, 且影响方向是正向的。这与变量X3的影响方向似乎正好相反, 但两者的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变量X3是村级数据, 掩盖了农户的微观数据, 两者会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 即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村越多, 不一定参与的农户就越多, 这与农户的参与率有直接的关系。可见,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越高才越有利于农民增收。

第五, 某省有农业技术人员的村比重对农民增收是正向的, 且极为显著。农民获取技术指导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向本村技术人员请教;二是通过技术培训学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农户会认为农技人员手把手教的效果最好, 也最愿意接受, 因此, 在本村拥有技术人员更有利于农民增收。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有某省2006年有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比重% (X1) 、某省2006年举办过农业技术讲座的村比重% (X2) 、某省2006年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村比重% (X3) 、某省2006年末参加“公司+农户”的农户户数的比重% (X4) 、某省有农业技术人员的村比重% (X5) 等5个重要因素, 且不同因素影响程度和显著性各不相同。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 本文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第一, 加快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体型组织建设。政府各级部门要扭转“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能促进农民增收”的片面观, 减少政府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直接干预, 注重组织质量, 避免盲目追求组织数量, 使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实体型发展。

第二, 民办、民营至关重要。目前,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官办色彩比较重, 众多报道和文献都反映很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政府的附属物, 难以体现“民办、民营、民受益”。因此, 在今后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整改和再建设的过程中, 政府主要起到引导和财政支持的作用, 避免官办、官营再度发生。

第三, 扩大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范围。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逐步发展为农民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如信息服务、技术培训指导、农资专业采购等等, 使农民在参与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后能够更大程度的受益。

摘要:文章对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增收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 分析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水平, 结果表明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关键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增收,农业产业化

参考文献

[1]、袁惠民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创新农村经营体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5 (4) .

[2]、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5) .

[3]、汪良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J].江苏农村经济, 2007 (7) .

[4]、迟福林.我国改革发展新阶段的农民组织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74) .

[5]、张朝兵.论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角色定位[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3) .

[6]、周湘峰.“公司+农户”农业产业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 2007 (8) .

专业农户 篇10

1 合作社基本情况

武隆县惠众西瓜专业合作社位于武隆县沧沟乡, 成立于2007年5月, 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品牌建设为核心, 用质量求生存, 发展西瓜产业, 带动周边地区农户增收致富。目前, 该社社员约1500名, 拥有西瓜基地608 hm2, 年产量25000 t, 产值约2500万元, 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

2 合作社的转机

2010年, 为进一步调动周边农户种植西瓜的积极性, 扩大种植基地, 做大做强沧沟西瓜产业, 带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惠众西瓜专业合作社拟建设 (100×667) m2的西瓜示范园, 同时为1000余户农民垫付肥料、种子等费用, 需融资100万元, 但由于缺乏足值有效的抵押物, 一直无法获得银行直接贷款。2010年6月, 农担公司了解到该社实际困难后, 派员进行了实地考察, 发现该社西瓜种植经验丰富、销路稳定、经营状况良好,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效果显著, 可以作为公司重点支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此外, 同属武隆沧沟乡的华兴水产专业合作社、富亿畜禽专业合作社、乐丰畜禽专业合作社的产品也各具特色, 但都碍于资金限制, 发展滞后。为此, 公司大胆创新, 将上述4个合作社进行了联保打包, 为其向重庆银行申请200万元的贷款提供了信用担保。该笔贷款的发放, 对于推动武隆县沧沟乡农业产业的发展, 促进当地农户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农担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合作社融资担保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合作社的变化

在农担公司提供的担保贷款支持下, 通过近两年的发展, 武隆县惠众西瓜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增收带动效益显著,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基地规模增加, 辐射周边地区。合作社取得资金支持后, 垫付农民的种子、肥料等费用以及西瓜示范园建设的启动资金得到了保证, 农民种植意愿高涨。今年沧沟乡种瓜农户由2010年的657户增加到1556户, 新增899户, 合作社基地在近两年, 从297 hm2发展到现在的608 hm2, 新增311 hm2, 覆盖武隆县5个乡镇, 辐射周边长寿、涪陵地区, 西瓜总产量25000 t, 产值2500万元, 1500户社员可望通过该项产业实现增收创富。目前, 沧沟已成为重庆市最大的绿色西瓜生产基地。

该笔贷款的顺利发放, 在支持武隆县惠众西瓜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的同时, 也促进了农户增收创富, 对当地解决大量剩余劳力的有劳可投, 形成安居乐业, 人心安定, 社会和谐的政治局面具有促进作用。

(2) 塑造品牌, 提升产品知名度。在经营发展中, 合作社全力开创“产品认证+商标”的品牌, 走出以商标、绿色产品认证为特色的市场竞争新路子。为此, 专门印制了“沧沟”牌激光防伪商标, 同时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认证的申报工作以加强对品牌的保护。相信随着沧沟西瓜节的顺利召开, 合作社的快速发展, “沧沟”西瓜将逐渐被重庆市民所熟知, 给沧沟乡瓜农带来更多的收益。

(3) 统一技术, 统一销售, 保证农户利益。以前合作社西瓜种植分散, 瓜农单打独斗, 面积起伏不定, 品种良莠不齐, 种植技术差, 收益没有保障。合作社在获得贷款支持后, 由社里统一提供优质西瓜种子、肥料等物资, 统一开展定期培训, 指导瓜农科学规范种植, 提高了“沧沟”西瓜的产量和品质。合作社还在收获季节提供渠道, 统一销售, 维护了农民的利益。据了解, 2012年沧沟西瓜批发价一直在2元/kg左右, 较去年上涨了60%, 利润颇丰, 带动农民增收效益明显, 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

4 展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 资金问题的有效解决, 对于促进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武隆县惠众西瓜合作社的成功融资案例, 更加坚定了农担公司“服务三农, 探索农村金融创新”的信心。公司将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与创新, 继续致力于破解农村难题, 助推农业产业发展。

摘要:重庆市武隆县惠众西瓜专业合作社位于武隆县沧沟乡, 成立于2007年, 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2010年, 该合作社拟建设 (100×667) m2的西瓜示范园, 同时为1000余户农民垫付肥料、种子等费用, 需融资100万元, 但由于缺乏足值有效的抵押物, 一直无法获得银行直接贷款。在重庆市农业担保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武隆县惠众西瓜专业合作社发展所缺的资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合作社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做大做强沧沟西瓜产业, 带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范围辐射到武隆县的五个乡镇及周边的长寿、涪陵地区,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寿光10万农户“入社” 篇11

合作社改变农民弱态

时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正走俏乡村。近年来,山东省率先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专项扶持,探索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超过2.5万个。

家庭经营的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等问题,制约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因此,扩大农业生产和经营规模,实现农户与市场的连接,就成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当务之急。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具有独立市场地位的农民在有联合需求的情况下,自发组建的经济组织。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民可以集聚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做许多单家独户不能做的事,合作社成为农民生产经营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是冬暖式大棚种植的发祥地,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多公顷,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较早、成效较显著的地区之一。为了更好地进行蔬菜生产和经营,寿光人努力在农户和市场之间寻找最佳的途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出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民提供信息、技术、销售、肥料、种子等方面的服务。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寿光市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农业技术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抓好产中环节技术服务的同时,将服务领域向产前的种子种苗、信息提供和产后的加工、流通等领域拓展,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农民走向市场的龙头,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如今,寿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经有130多个,辐射带动40%的行政村的10万农户。

寿光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建设中主要有涉农部门领办、基层组织创办、能人牵头、企业带动等组织类型,带头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从事生产经营。在这些农民合作社中,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组织形式最为普遍。这类专业合作组织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由从事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农户或个体业主参加组建。专业合作社不改变农户的独立经营地位,以合同的方式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和所需要的服务集聚起来,以规模化的方式进入市场,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和抗风险的能力。

农民种田不再难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产品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目的是通过农业生产各参与方的合作,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的一体化经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引导和组织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寿光市稻田镇崔岭东村的菜农郭迎新种大棚已经14年了。如今,打一个电话,就有技术人员到大棚为蔬菜“看病”,还能预约蔬菜的收购时间。这些都是他以前想都没想到过的。这一切得益于寿光市近年来纷纷涌现出的农村合作社的帮助。龙头企业牵头成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社,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组织化程度,在农民与广袤的市场之间搭建了一座座致富桥梁。

2007年,郭迎新加入了寿光市田苑果菜生产有限公司成立的燎原蔬菜专业生产合作社。“加入合作社后比以前省心了很多,收入也有了提高。”郭迎新说,首先种子、肥料、农药都由合作社提供,种子一般比较高产、耐病虫害,肥料也都是有机肥,只要严格按标准来,不会有残留问题。同时合作社还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碰上什么病虫害,都可以找技术员。自己要做的,就是照看好大棚,按标准种菜就行。

而在此之前,郭迎新没有如此的轻松。尽管村里人都种同一种蔬菜,形成一定的规模,收菜者乐意往村里来,价格相对合理。但是遇到病虫害和技术难题时心里很发怵,不知道该怎么办,处理不好,几千元的投资,可能一下全没了。

更为重要的是,加入合作社让菜农有了安全感和更高的收益。 “合作社都是按比市场要高20%的价格来收购,收入也比原来高很多。到了年底,合作社还会按照我们一年的交易量,返回一定的红利。仅这一项,我每年就比原来多收入6000多元。”

农企抱团打天下

合作社建立后,大大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是蔬菜的质量安全有了保证。原来蔬菜检测主要是由政府来把关,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实施,不但成本高,难度大,而且效果有限。现在企业要树立品牌、占领市场就必须保证自己产品的质量,因此合作社对农民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要求农民严格按要求生产。菜农首先要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然后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种植。在公司收菜时,他们会派技术检测人员抽查,如果达不到标准,蔬菜就会被退回来。

其次原来很难执行的问题通过合作社得到有效的解决,比如农业贷款问题。以前银行在对农民放贷时,要了解每个农民的信息,成本很高,操作难度大。现在与合作社合作后,就变成银行、合作社、农户三家的合作,银行可以更好地了解农户信息,规避放贷风险,办贷时间也大大缩短。

稻田镇西刘营村的刘全义种了十几年蔬菜大棚,近几年他遇到了不少的苦恼:种菜时买啥啥贵,卖菜时卖啥啥便宜,一家一户的经营越来越难,直到他把自己的大棚“托管”给寿光燎原果菜生产合作社。

菜农们形象地称这种把土地交于合作社生产经营的经营权流转形式是“托管”:土地就像自己的孩子,自己没有时间照顾,“托管”给别人帮着照顾。加入了合作社,经商的村民放心地出去了,不能外出务工的剩余劳动力则在庄园里当上了农业工人,人均年工资超过1万元。“托管的感觉真好。”刘全义笑得非常开心。他说,“托管”后的一切事情都交给合作社了,自己一切按程序做,工作简单、轻松了,每个大棚的收入却比原来多出四五千元。

不仅仅燎原合作社,还有世纪三元、洛城农发、东方圣园、七彩庄园等,寿光的 130多家专业合作组织、380 多家农业龙头企业的500多处农业园区,把80%以上的菜农、4万多公顷的土地纳入到了产业化经营体系中来。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标志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地位的确立。在寿光,各类农民合作社也进入了合法注册经营的新阶段,它们外接着市场,内连着农户,在推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起航远行。

Ten Thousand Farmers of

Shouguang Joined in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Nowadays, farmer specialt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have become popular in the rural areas of China. In recent years, farmer specialt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especially supported by Shandong Province. An industry management model of “Company +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 Farmers” has been formed. At present, the farmer specialt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in Shandong number more than 25,000.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Shouguang City has actively encouraged and guided the leading enterprises, big specialized households, and agricultural technicians to create various special associations and special rural specialt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Nowadays, there are more than 130 farmer specialty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in Shouguang and 100,000 farmers have joined them.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bring high income to the farmers. Guo Yingxin, a farmer of Cuiling Dong Village, Daotian Town, Shouguang City said happily: “The purchase price from the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is 20% higher than the market. Our income is also higher than before. At the end of every year, the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pay bonuses according to our annual trading volume, from which I can get more than 6,000 yuan every year.”

专业农户 篇12

一、主要做法

(一) 因地制宜, 整区推进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

为切实改善隆阳区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 近年来特别是“一创两建”工作会议以来, 我社结合农村实际, 以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工作为切入点, 将农户建档评级工作作为改善“三农”服务的重要基础工作, 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是联社领导班子将农户建档评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重点工作, 以务实的工作作风, 深入调研, 因地制宜, 确定了“一社一策、一村一策、整村推进、不留死角”的工作思路;二是修订《隆阳区农村信用社农户建档评级工作实施方案》和《隆阳区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 完善了信贷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提升了制度的可行性、科学性、针对性;三是强化内部业务培训。使信贷人员熟练掌握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操作办法以及农户建档评级授信业务;四是加大软硬件投入力度。结合全省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 调整完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表, 2012年组织人员花大力气对系统中农户信用信息进行了补充维护。针对农户居住面广、分散问题, 为便于工作人员采集农户信息, 近两年我社投入30万元为29个有贷款经营权的基社配备了异体打印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等硬件设备;五是建立监督检查考核工作机制。联社通过采取按月统计数据监测、不定期组织人员到各营业网点进行跟踪检查等方式, 加强对基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督促, 巩固工作成果。

(二) 通过申请贷款卡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信用档案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形式, 是国家支农政策扶持的重要载体, 为农民发家致富发挥着“领头羊”作用, 也是金融创新贷款模式、开拓农村市场的重要平台。截至2012年末, 隆阳区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17个, 涉及农户36768户。然而, 受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信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制约, 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 始终困扰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为改变这一状况, 我社加强与当地人民银行沟通协调, 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信用信息采集与信用评价机制。对于组织管理和财务核算较为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通过申请贷款卡方式在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信用档案, 同时参加人民银行举行的征信知识培训学习。仅2012年就有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了贷款卡。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培植工作, 增强了它们的信用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 通过信用评级, 积极主动向担保机构推荐, 促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获得贷款

由于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信用档案、参与了信用评级, 2012年我社积极推荐, 成功引入云南宏浩融资有限公司为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担保, 对其咖啡种植收购、油菜种植收购、蔬菜种植给予流动资金贷款支持, 金额共计2400万元, 涉及农户5168户。例如:保山玉龙海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67户, 油菜种植面积498亩, 生产经营季节性较强, 2012年该合作社确定了规模化经营发展目标。为增加原材料收购量, 我社为其提供了1500万元贷款解决其资金周转困难;隆阳区双桥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地处芒宽乡 (该乡同时也是隆阳区联社创建的“信用乡”) , 主要以咖啡种植加工销售为主, 2012年急需800万元资金引进一套新型的年产7000吨咖啡米的加工设备, 我社及时给予贷款支持, 惠及511户种植大户。

(四) 以农户信用为担保, 有效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成本

我社与区社保局就业中心联合推出了针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创业贷款, 以“聚沙成塔”形式, 有效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担保难题, 政府给予全额贴息, 减轻了合作社融资负担。其做法是:将原来社保局就业中心规定的申请创业贷款需求由个人按“一人一照一证”提供资料的办法变更为专业合作社“社员共用一照一证”, 但条件是社员必需建立有信用档案、被评为信用农户, 即由合作社下的多个“信用农户”统一使用本合作社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申请创业贷款。获贷后, 由就业中心监督, 合作社理事长统一调配使用、统一按计划归还。自2011年以来, 通过以上方式累计向47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中569名社员投放创业贷款3361万元。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为七成农户建档、评级、授信, 五成农户获得贷款。截至2012年末, 我社共完成148724户农户的信用信息采集工作, 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3.36%。评定信用农户125283户, 对信用农户100%授信, 授信额度从0.1万元至10万元不等, 共计25492万元。有77015个农户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支持, 建档农户贷款面达52%。仅2012年就累计发放农户贷款83176万元, 年末农户贷款金额达170241万元, 同比增长16.6%。

二是有效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题, 促进了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增产增收。据统计, 截至2012年末, 我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余额从2010年的零存量, 到2012年末已增至5761万元, 解决了5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问题。如:隆阳区庆英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 有社员316名, 主要种植辣椒、番茄、豌豆等季节蔬菜, 产品主要供应成都、南昌、浙江、山东等地, 2010年准备扩大种植范围, 但资金缺口较大, 急需贷款发展, 向谁借款?借款后能否背负得起融资滋生利息?这些问题困扰着他们。我社了解情况后, 以创业贷款方式为该合作社有“信用证”的29名社员发放160万元贷款, 期限3年, 资金的注入不仅解除合作社的生产经营困境, 仅2011年就得到政府14.8万元的全额贴息, 融资成本为零, 享受到真正的实惠。2011年该专业合作社实现生产总值4217万元, 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 是全区农村人均收入的两倍有余, 真正做到了扶持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带动一个特色产业, 搞活一地农村经济, 致富一方农民群众。

【专业农户】推荐阅读:

农户生活07-14

农户参与07-16

农户模型07-19

农户补偿05-10

退耕农户05-14

西部农户05-31

农户市场06-05

农户融资06-10

农户关系07-06

农户贷款07-10

上一篇:装配加工下一篇:水利市场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