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集约化

2024-07-26

功能集约化(精选7篇)

功能集约化 篇1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及工业化进程中, 土地资源短缺与城市土地粗放利用并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主要障碍, 因此,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 关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多集中于发达地区, 对欠发达地区的相关研究仍显不够。因而本研究以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的淮安市清河区为例, 从居住功能区、商业功能区和工业功能区三个方面建立中观层次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土地利用集约利用情况进行衡量与诊断, 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从而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研究区域概况

淮安市清河区是以商贸、金融、文化为主的淮安市中心城区, 东与楚州区接壤, 西与清浦区、淮阴区交会, 南与清浦区毗连, 北隔古黄河与淮阴区相望, 总面积39.6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30万。近年来, 清河区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2008年该区实现生产总值41.76亿元, 比上年增长27.6%, 其中一产增加值0.05亿元, 与上年持平;二产增加值12.45亿元, 增长23.1%;三产增加值29.26亿元, 增长29.6%。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0.1∶30.9∶69转变为0.1∶29.8∶70.1,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从评价指标范围和层次看, 评价的指标体系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1], 一般而言, 宏观的评价对象是一个地区, 中观是功能区, 微观是地块。本研究采用中观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工业、商业、居住三个功能区的集约度为准则层, 分别包括土地利用、土地投入和土地产出三方面的指标, 居住功能区指标层包括:容积率、人口密度、单位土地空置率、绿化率、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基础设施完备度、生活服务设施完备度、平均住宅成交价、地价实现水平;商业功能区指标层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基础设施完备度、从业人员人均收入、单位土地营业额、地均吸纳劳动力、地价实现水平、地均利税、地均吸纳劳动力、地价实现水平;工业功能区指标层包括:容积率、空闲率、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基础设施完备度、地均工业产值、地均利税、地均吸纳劳动力、地价实现水平。

(二)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标准化

权重是指在相同目标约束下各指标间的重要性相对关系的数量化表示,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 权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本研究主要采用AHP法, 其“分解—判断—综合”特征使人们对复杂问题判断、决策的过程得以系统化、数量化。在构建判断矩阵的基础上获得各个指标的总权重ω, 经一致性检验, CR值均<0.1, 判断矩阵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为了便于不同指标之间的比较, 需要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正相关指标标准化采用最大值标准化的方法 (1) , 对于大于指标标准值的因素因子, 指标分值均取100分;负相关指标标准化采用最小值标准化的方法 (2) , 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标准值, 指标值小于标准值的该项分值记为100, 对于标准值为0的负相关指标类型, 其指标标准化采用式3;双向相关指标, 采用差值标准化的方法 (4) , 对于计算结果为负数的因素因子, 指标分值取0[3]。

式中, Xi为该区第i个指标的分值;ai为该区第i个指标的实际值;Ai为该区第i个指标的标准值, Ki为指标设置的最高限制值。

其中, 标准值是根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技术标准确定的, 如《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城镇土地估价规程》、《淮安市城市总体规 (2003—2020) 》、《淮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06) 》、《淮安市建筑规划控制指标》等, 未找到参考值的指标选用调查的最高值作为标准值。

(三) 评价方法

一般的综合评价法是依据指标和权重的加权和法得到综合评价值的大小, 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或等级划分, 但是加权和法隐含了各指标值之间的可补偿性, 而且这种补偿是线性的[3]。本研究中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土地利用、土地投入、土地产出指标即使是可补偿的, 但也是非线性的, 考虑控制层各类指标之间不能完全补偿, 而每一控制层下的指标层的指标之间可以补偿, 采取加权和与加权积的混合算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数, 具体公示如下,

式中, D为城市土地各个功能区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指数, m为控制层指标的代码, n为控制层指标的数目, k为控制层指标Um所辖的操作层指标的实际代码, ωm控制层指标Um的权重, ωk为操作层指标Ck的层内权重值, Xi为操作层指标Ck的属性值。

(四) 评价结果分析

在控制层的三项指标中土地利用的得分较高, 土地投入产出的得分较低。居住区的土地利用 (29.27) 大于综合评价值 (24.06) , 土地投入 (20.93) 与土地产出 (22.79) 均低于综合评价值, 土地的投入产出指标则是影响综合评价值的主要因素。评价值中土地产出略高于土地投入, 土地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主要因为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促使住房的一二级市场交易繁荣, 房价带动地价上升。

商业的三个控制层指标得分呈震荡下探的趋势, 商业区的土地投入较高, 这符合实际规律, 但土地产出 (15.64) 部分却大大低于投入 (21.67) 和综合评价值 (19.2) , 说明该功能区的产出相对投入滞后, 经济效益差, 无法带动土地市场的发展。

工业区的土地利用、土地投入、土地产出得分曲线近似于一条直线, 三者得分线性递减, 土地利用 (33.44) 与土地投入 (29.31) 均大于综合评价值 (28.59) , 土地产出 (23.85) 低于综合评价值, 土地产出指标是影响综合评价值的主要因素。工业与商业的产出投入比基本一致, 指出了欠发达地区政府大量招商引资并没有带动地区经济的集约高效发展, 是一种只有数量没有效率的不可持续发展现状。

居住、商业、工业功能区的评价值与标准值的比例分别为:0.74, 0.58, 0.86, 工业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值最接近标准值, 商业区的集约利用水平最具挖掘潜力。

三、障碍因素诊断分析

为了找出阻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 需要构建障碍因子诊断模型, 旨在根据这些限制因素相应的调整用地布局与经济结构, 实现城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公式[4]如下:

式中Um为第m个控制层下指标的集合Uqm为第m个控制层下第q个指标, 令k为与其相对应的指标实际代码, 设min (Um) 、max (Um) 分别为控制层指标Um下属的操作层指标的最小实际代码、最大实际代码, Xk、Xs分别为操作层指标Ck、Cs在现状年度的属性值, max (Xk) 为操作层指标Ck在评价年度序列内的最大属性值, μk、μs分别为操作层指标Ck、Cs的最终权重;定义BDs为第s个操作层指标的障碍度, BDm为第m个控制层指标的障碍度。

(一) 居住功能区障碍因素诊断

居住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操作层指标障碍度大小排列顺序为:地均固定资产投入 (52.4) 、平均住宅成交价 (23.5) 、地价实现水平 (19.1) 、人口密度 (11.6) 、绿化率 (10.3) 、生活设施完备度 (7.7) 、容积率 (5.7) 、基础设施完备度 (3.0) 、住房空置率 (1.5) 。对居住功能区的主导障碍因素属投入产出部分, 地均固定资产投入不足, 而且地价没有实现相应水平, 所以对三类居住用地的整理可以大大提升该功能区的集约利用水平。清河区位于淮安市中心, 其生活设施与基础设施都较为完备, 空置率也很低, 没有对集约利用产生阻碍。

(二) 商业功能区障碍因素诊断

商业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操作层指标障碍度大小排列顺序为:地均固定资产投入 (40.6) 、从业人员人均收入 (29.3) 、容积率 (26.7) 、单位土地营业额 (23.6) 、地均吸纳劳动力 (14.2) 、基础设施完备度 (5.5) 、地价实现水平 (5.3) 、建筑密度 (1.4) 。首先, 商业区的资金投入不足, 可以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来提升土地的集约度。其次, 土地产出部分也不尽如人意。营业额低说明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低, 人均收入不高促使市民收入无法支持他们的消费意愿, 导致商品经济不发达, 这些都使土地集约利用缺乏驱动力。最后, 容积率的障碍度也较大, 清河多低层建筑, 即使在商业繁华的淮海路高容积率的商铺也不多, 清河区的经济条件促成了商业用地不集约的格局。

(三) 工业功能区障碍因素诊断

工业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操作层指标障碍度大小排列顺序为:地均工业产值 (12.2) 、均利税 (8.1) 、地均吸纳劳动力 (7.5) 、容积率 (6.4) 、地均固定资产投资 (6.3) 、地价实现水平 (3.1) 。工业区的集约利用因子的障碍度都较低, 要提高集约利用水平应适度关注土地产出, 通过扩大生产来提高产值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四、土地集约利用对策

根据各个功能区的评价值与标准值的比较, 清河区的土地处于基本集约的水平, 通过障碍因素诊断可以得到土地利用对三个功能区的障碍度都较低, 且综合评价值相对较高的结论, 说明清河区的各功能区用地布局良好, 直接导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低的是经济发展指标。清河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应侧重于优化土地投入与产出, 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强化城市的立体发展理念

清河区内的居住有大面积的三类居住地, 虽然地处市中心基础设施、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但影响城市形象, 也没有高效利用土地, 商业区除了淮海北路有带状高层建筑, 其他部分的容积率均不高。这些土地需进行整理规划, 借助新一轮规划的契机, 通过政府支持, 大力推行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 既可迅速回笼资金, 将资金用于城市开发和改造, 又可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 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二) 建立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

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是最好的风向标, 通过价格机制的调节, 可以凸显土地的资产属性, 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各个功能区用地放入市场化运作轨道, 形成集约用地的自我约束机制, 尤其是工、商用地要建立完善的土地租用机制, 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

(三) 激励投资意愿

清河区土地集约利用的首要障碍因素即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单位土地上资本的投入, 即积极引导企业继续进行资金、技术、信息、服务投资, 同时要提高要素使用效率, 即提高产值、增加利税、吸纳地区的劳动力。清河区统计局调查资料显示, 从事服务业的业主多为高中或中专以下文化层次, 由于受文化程度偏低的不利影响, 使其缺乏经营现代企业的知识, 在思想上易形成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 在行为上表现为不愿意为创新发展而增加投入, 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带动地区小业主的投资, 培养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 创建地区品牌。

参考文献

[1]王业侨.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06, (6) :24-31.

[2]王舒, 黄贤金, 陈逸.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应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 :110-113.

[3]陈海燕, 李闽.江苏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评价及区域分异特征[J].中国土地科学, 2007, (5) :61-65.

[4]汪友结, 等.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研究——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 2008, (8) :25-31.

论电费核算集约化 篇2

2013年3月, 青岛供电公司营业与电费室完成了直供区域电费核算的集约化改革, 成立了电费核算班, 下设两个班, 共25人负责全公司辖区内175万客户电费的计算、审核、发行工作、统调电厂、地方电厂上网电量计算统计工作以及负责五个趸售公司电费的审核。电费集中核算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以下两方面的明显成效:一、节约人力资源。电费集中核算后取消了供电所层面的核算员, 核算工作统一由核算班人员完成, 较集中核算前的50个核算人员减少了25人, 按照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计算, 全年预计节约人工成本90万元。二、减少资金流节点。电费集中核算取消了供电所层面的银行账户, 剩余子、分公司及市局共五个银行账户, 大大降低了资金风险。

在日常工作中, 班组总结创新了自己的特色, 引入了“一二三四五”工作法, 实现了电费集中核算进行优化, 也是一个创举和尝试达到电费集中核算管理进一步优化的目的, 使电费集中核算管理流程进一步的完善。

一是一个信息平台。将信息技术融入班组日常管理工作中, 利用信息平台对班组人员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维护、调用, 保证了人员信息的详细、实时、准确。包括每一位员工的个人信息, 工作经历, 还包括特色鲜明的每位班组成员的个人愿景, 人生格言和服务格言, 把企业的价值观、愿景目标融化在班组成员的心中, 促进了班组的凝聚力, 提高了班组的管理水平。

二是两个短信告知。客户电费核算、发行后, 通过95598免费短信告知居民客户本次电量、应收电费等相关信息, 提醒客户及时缴费;通过自行研发的免费短信告知高压客户本次用电量 (含峰谷平) 、应收电费等相关信息, 提醒客户及时缴纳本期电费及预付电费。

三是“三三”闭环工作法。在班组管理中, 电费核算班加强内外部闭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在电费审核中实行“三查、三审、三清”的原则, 即“三查”:查制度、查措施、查落实;“三审”:审查、审核、审批;“三清”:差错原因清楚、差错责任清楚、差错考核清楚。通过对营销稽查报告的分析, 电费核算班先后建立了万元以上工单退补台帐、工单审核登记台帐、退补电量电费登记台帐、全减另发台帐、用电异常情况明细, 做到对每月发生变动的客户用电情况心中有数。

四是“四轮流”学习方法。电费核算班通过持续开展电费核算区域“轮流转”、核算业务“轮流讲”、核算小结“轮流写”、核算疑难现场“轮流看”等活动, 让核算员在工作中提升自我。这种工作中讨论、讨论中学习的良好氛围, 使问题在第一时间都得到解答。每周开展的核算业务“轮流讲”, 让核算员将上周核算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和核算心得与大家共享, 促进班组成员业务的共同提高;核算小结“轮流写”, 让核算员每月轮换收集汇总核算小结信息, 对问题进行梳理, 并明确下月的核算重点;核算疑难现场“轮流看”, 当核算员有工作疑难, 自己又无法直观了解时, 核算班及时组织核算员深入现场了解计量及客户用电情况, 增加班组成员们对工作现场的积累。通过采取内部交流的这种学习方法, 在电费核算班这个8人的集体中, 有7人顺利通过了技师考试。

五是“五统一”管理理念。统一部署:按照《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居民阶梯电价调整工作方案》做好居民阶梯电价的准备、培训、试算、实施等工作的统一部署, 确保居民阶梯电价工作的顺利推广;统一标准:为了提高对标指标, 规范抄表管理, 对大工业及专线用户、农村、城市公用台区低压用户的抄表例日时间分别统一标准;统一流程:规范核算管理, 统一核算工作流程, 制定了《电费集中核算工作流程》, 明确了核算员职责、业务办理流程和要求, 保证了核算业务的有序衔接;统一管理:加强对峰谷电价、基本电价及力率执行情况的监控和分析, 严格退补电量电费管理, 确保经营成果不丢不漏;统一考核:对因核算原因导致的核算差错、全减另发、退补电费、客户投诉、报表错误等工作进行严格考核。

从集中核算改革之后核算工作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班组, 各项指标稳步提升, 成绩斐然。没有发生一起因核算原因导致的全减另发、退补电费、报表等差错, 客户零投诉。班组全面推行安全责任制, 落实到岗位, 落实到人, 促使员工树立安全意识, 提高责任心和自觉性。始终坚持不忘电力行业为民服务的根本, 端正心态, 积极换位思考, 细心, 耐心解释, 优质服务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不仅对低压和居民客户坚持同样的服务标准, 同时对大客户还实行了差异化服务。在阶梯电价实施工作中, 转变服务观念的同时积极转变工作作风与方法, 主动向客户宣传电力营销政策、讲解阶梯电价政策, 帮助用户排忧解难。

综上所述, 电费集约核算的全面实现, 为建立完善营销管理集约高效的一体化组织模式, 压缩中间业务环节, 实现营销管理集中化、资源最优化、信息共享化奠定了基础。

摘要:本文从提高核算效率的角度出发, 论证了核算集中化对供电企业电费核算工作的必要性, 并对进行核算集中后核算工作各方面的提高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费集中核算,创新营销

参考文献

集约化猪场产房护理要点 篇3

1.1 母猪产前喂料

全国各大猪场母猪在产床上时间大约为7 d, 建议母猪产前7 d开始减料, 如原来每头母猪采食量为3.5 kg, 那每天减料0.5 kg, 产仔当天最好不喂, 但若母猪特瘦或特肥, 不适用这些标准, 可适当调整。总之, 产前减料是必须的, 因为很多母猪难产 (如胎儿过大产不下来、产仔后期无力等) 都与喂养不当有直接关系。

1.2 母猪产后喂料

母猪产仔当天最好不喂料或少喂一点 (0.5kg) , 从产仔后第2天开始喂料每天加0.5~1.0 kg, 前7 d一定要注意添加量, 因加料不适当, 使母猪伤食的病例时有发生, 7 d后, 根据采食量、膘情、泌乳量、仔猪多少来决定母猪投喂量, 15 d后, 一定要根据膘情投喂食料, 很多掉膘严重的断奶母猪, 根本就不会再次发情, 导致淘汰率升高。

1.3 仔猪喂料

产后5~7 d开始投放教槽料, 这时并不是靠饲料来维持仔猪的生存和生长, 只是诱导仔猪知道这个料可以吃, 并且比较好吃就达到目的了。在投教槽料时最好先向仔猪口里投喂2~3粒, 然后放30~50粒到食槽, 每天多次巡栏时, 发现教槽料不多了或吃完了就需要添加一点, 每次比原添加量多一点就可以了。切记开始绝不能一次添加太多的教槽料, 因为一是时间久导致教槽料变质了, 仔猪食用后引起肠炎;二是仔猪认为不好吃, 就不吃, 仔猪不吃就会在里面拉粪拉尿;三是变质了的饲料也不能饲喂其它猪, 浪费也比较多, 失去教槽的意义了。断奶2 d前减少母猪喂奶次数, 让仔猪多吃些教槽料, 减少断奶后的应激, 断奶后的仔猪留在产床3~5 d, 喂料要少喂多餐。

2 产仔技术要点

2.1 母猪分娩前的征兆

1) 临产前3 d乳房中心膨胀发亮, 腹底两侧像带着2个长形面包, 乳头呈八字型分开并坚立, 初产母猪还有发红现象。

2) 母猪的全部乳头都能挤出乳汁时, 大概5~6 h后就会产仔。

3) 临产前母猪阴户肿大, 充血, 颜色由红变紫, 表现为突然停食, 呼吸加快, 在产床上左右啃栏和水咀, 烦燥不安, 时起时卧, 频频排粪排尿, 尿液不多, 粪少而软, 这表明8 h内就要产仔了。

4) 当母猪经过前面这些现象后, 躺下尾巴摆动, 用力努责, 阴户流出带血水的羊水, 30 min左右就要产仔了, 要准备做好接产工作。

2.2 产前准备

1) 临产前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清洗母猪乳房、外阴及臀部, 检查乳头是否被堵住, 每个乳头挤掉几滴奶即可。

2) 把接产用的剪刀、牙钳及缝合针线都消好毒待用, 毛巾最好用消过毒的干毛巾, 接产现场准备5%碘酊、密斯陀、棉球、70%酒精, 保温箱内铺上木板及毡毯。

2.3 做好接产及助产工作

1) 仔猪产出时应立即将口、鼻的黏液擦干净, 当仔猪裹在胎衣里产出时, 要尽快撕破胎衣, 把仔猪取出, 当胎衣堵住口鼻时应及时清除, 然后擦干净全身的黏液涂上密斯陀粉, 保持仔猪体温。

2) 仔猪产下后, 一般脐带都还连着胎盘, 这时不要硬拉, 只用点力就可以拉断脐带, 脐带断出后, 最好是先将脐带内的血向仔猪腹部挤压, 方法是一手紧捏脐带末端, 向仔猪体内捋动, 每秒1次, 不要间断, 待感觉不到脐动脉跳时, 在距腹10 cm处掐断脐带, 并在断端处涂上5%碘酊, 要注意的是脐带没有出血, 请不要结扎, 因结扎后断端渗出液无法排出, 不利于脐带干燥, 容易感染, 要及时做好断脐工作, 否则, 脐带拖于地面, 很容易被其它仔猪踩踏而诱发脐病。

3) 作好假死仔猪的救助, 假死是指心脏有跳动而没有呼吸, 其原因大多是跟产程过长有关, 因产程过长导致脐带断开胎衣, 没有血液供应, 无法供氧, 迫使仔猪用肺呼吸, 于是子宫里的羊水黏液就会呛到仔猪肺里, 还会堵住鼻孔, 导致无法呼吸。如发现有假死仔猪, 首先擦干口腔和鼻孔黏液, 然后进行人工呼吸, 方法一:左手倒提仔猪后腿, 右手有节奏轻轻拍打胸部, 使羊水从肺里排出;方法二:让仔猪四肢朝上, 一手托住肩部, 一手托住臀部, 做一伸一屈人工呼吸, 反复进行, 直到出现呼吸为止, 屈伸的动作应与仔猪的呼吸频率相近, 每分钟60次左右, 大部分假死猪是可以救活的。

4) 注意做好人工助产, 母猪正常分娩时是不需要助产的, 如果分娩不正常或发生难产, 则必须助产, 当母猪羊水已经流出并不断努责, 但超过50min没有产仔猪, 可判定为难产;已经产下1头或几头, 但母猪十分烦燥, 极度紧张, 剧烈努责, 且已超过50 min没继续产仔, 可判定为难产, 须及时助产。

5) 助产操作。a.助产者应用温水加消毒剂或肥皂水清洗猪臀部及阴户, 术者带上消毒过的长臂手套, 并涂上润滑液, 将手捏成锥形, 趁阴道扩张时伸入手臂到子宫颈后用点力就能进入子宫, 这时一般都可以摸到仔猪的头或后腿, 要根据胎位情况抓住仔猪下巴或后腿慢慢把仔猪拉出, 如果两头仔猪在交叉点堵住, 先将一头推回, 抓住另一头拖出, 动作要轻, 随着母猪的努责往外拉, 避免碰伤子宫颈和阴道, 如果胎儿头部过大, 母猪盆骨相对狭窄, 用手拉不出, 可将打结的绳子套住仔猪下巴慢慢拉出, 另外, 现有卖的助产器比手和绳效果要好得多。

b.母猪产下7~8头以后会出现产仔无力, 努责次数减少, 这时助产者把手洗干净消毒后, 从前乳房向后触摸, 来回几次, 母猪就会表现用力努责, 一般都有效果。

c.通过检查发现子宫颈内无仔猪, 可能是子宫收缩无力, 胎儿仍在子宫角未下来, 助产者可以用脚 (消毒) 顶在母猪腹部往腰椎方向挤压, 来回3~5次, 如果效果不佳, 过10 min再挤压, 以上3种方法供助产者选择使用。

3关于催产素的使用

通常, 当母猪分娩过程较慢时, 有的饲养员或初学兽医人员为求快速分娩, 喜欢用催产素来催产, 要知道催产素的使用是有一定适应症的, 不可滥用, 如果出现产仔较慢的问题, 不去分析和检查产道, 就用催产素, 弊多利少, 轻者造成胎儿与胎盘过早分离或在分娩前脐带断裂, 使胎儿失去氧气供应而致胎儿窒息死亡, 重者如母猪骨盆狭窄, 胎儿过大, 胎位不正, 会造成子宫破裂,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催产素呢?

1) 在仔猪出生3~5头后, 估计母猪骨盆大小正常, 胎儿大小适度, 胎位正常, 从产道分娩出是没有问题的, 但子宫收缩无力, 又用了b和c二种助产方法, 效果不佳, 且母猪长时间努责而没有仔猪产出 (间隔50 min以上) 可考虑使用催产素。

2) 在使用人工助产a的情况下, 进入产道的仔猪已被掏出, 估计还有仔猪在子宫角未下来, 又用过b和c助产方法无效时, 可以使用催产素。

3) 产后3 h过去了, 还没有排出胎衣, 可注射催产素。

4 吃初乳与收集初乳

1) 初产的仔猪没有抵抗病原体的免疫力, 所以初生仔猪必须从母猪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 仔猪出生18~24 h内小肠绒毛细胞处于原始状态, 初乳中的母源抗体能够完整地被吸收到血液中, 因此, 仔猪出生后, 能否尽快吃到、吃足初乳是至关重要的。

2) 收集母猪初乳时要做好母猪乳房乳头、吸收器、装初乳容器的消毒工作, 采集的初乳可置冰箱中冷冻保存。当有仔猪需要时, 从冰箱中取出, 置37℃温水中解冻使用。收集初乳的工作目前尚未被重视。未吃到初乳的仔猪很难养活, 尤其是患“抖抖病”的仔猪, 因颤抖吃不到初乳常被饿死, 但只要能人工喂采集的初乳3~4次, 每次15~20 mL, 再抓住喂几次母乳, 这猪基本能活下来。

5 防压、防寒、防饥饿, 搞好寄养

初生仔猪最危险的时期是出生后的前3 d, 有60%以上的死亡发生在这个时期, 减少仔猪死亡的关键是防压、防寒、防饥饿, 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死亡。

1) 产房24 h应该有人在, 听到哪里有仔猪叫声不对, 马上赶过去查看情况。

2) 出生后3 d内的仔猪定时喂乳, 把仔猪关在保温箱内, 喂乳时放出, 饲养员观察有哪些仔猪抢不到乳头, 要帮仔猪定好乳头, 2 h 1次, 争取让每一个仔猪都能吃上初乳。

3) 如果1胎产仔过多或母猪有效奶头少, 让仔猪吃到初乳后, 把比较有力抢乳的仔猪寄养给奶水好, 奶头多的母猪。寄养原则:寄强不寄弱, 寄养工作应在出生后2 d内完成。

4) 防寒的问题是母猪不怕冷, 而对高温特别敏感, 30℃以上母猪采食量就会下降, 采食量达不到, 奶水就不好, 而仔猪出生前3 d温度要30℃以上, 特别是第1天要达到34℃才满足仔猪对温度的要求, 所以产房要求室内温度不超过28℃, 而温箱的温度在仔猪出生后3 d内要用红外线的加热灯加热到30℃以上, 冬季控温直接关系到仔猪的成活, 应高度重视。

6 其他事项

1) 母猪临产时应注射5%的糖盐水, 加一定量的抗生素。

2) 放仔猪吃乳前要剪牙和断尾, 否则仔猪乳牙会咬伤母猪乳头, 使母猪乳头发生炎症, 另有的母猪因伤痛不愿喂奶。

3) 产房要空气流通, 减少有害气体。

4) 保持产房清洁卫生、干燥, 粪便要随时清除, 但不要随意冲水。

5) 每天清槽1次, 不能让饲料变质。

集约化养鸡生产的思考 篇4

新的疫病包括过去不明显或过去未曾发现的, 过去从未发生过或很少发生的疫病等在不断增多。据初步统计, 鸡细菌性疾病大约占25%~45%, 且在不断上升, 特别是大肠杆菌病由于污染严重, 血清型多, 易变异, 传播途径多, 表现的类型多, 已成了当今养鸡业很棘手的鸡病。由于鸡场药物品种少, 长时间使用单一抗菌素, 使菌株产生抗药性, 治疗效果普遍较差, 给集约化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条件致病性病原引起的疫病增多例如鸡萄萄球菌病、绿脓杆菌病、肉鸡矮小综合症等。这些疾病以前人们不曾重视, 但由于集约化鸡场饲养密度大, 禽舍潮湿, 通风不良等因素, 引起本病的暴发, 特别是在一些环境卫生条件差、防疫水平低的鸡场易发生。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净化环境, 通过药敏试验来选择用药, 定期更换消毒药, 克服因抗药性影响治疗效果, 也可以注射疫苗, 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论财务集约化及其监控 篇5

采用集约化模式进行财务管理, 不仅可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与资金应用的监督效能, 而且可以提高对组织各个部门各项经营活动监控的有效性。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 集约化模式更集中, 也更精细。具体而言, 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精干、规范的组织机构, 主要可以从其扁平化的组织机构看出, 并且集约化财务管理的业务流程也更加规范;其次, 工作流程的效率更高, 在管理过程中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对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改造, 大大提升了财务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并且最大程度上保证财务管理权限的集中, 对组织各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监控;最后, 集约化财务管理的实施过程更加高效、标准, 其采用了模型化的预算方式和标准化的核算过程, 并且整个服务过程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 因此表现出高效、标准的优势。

二、集约化财务管理的常见问题

具体而言, 采用集约化的财务管理模式,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统一标准比较困难

其实在落实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过程中, 统一标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也是进行集约论管理的前提要素。但是在很多组织中, 由于业务操作流程比较复杂, 或者地区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会对组织的经营管理工作产生直接影响, 从而在统一会计处理办法及处理标准时存在一定的实际困难。此外, 还有一些组织存在多个分支下属部门, 如果这些部门在成本支出方面存在核算差异, 则会带来明显的绩效考核差异, 这些都会增加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困难。

(二) 对财务风险的监控水平相对较低

现阶段的财务管理通常是建立一个组织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一体化操作平台, 将组织内各个部门集中在平台上, 然后通过操作平台实现总部对各分部财务管理数据的分析与查询。不过这种模式最大的不足就是, 总部在进行财务管理数据分析过程中, 无法识别财务集约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当然也就谈不上预警与防范。如果当整个系统工作完成后再进行风险因素的识别, 则会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风险识别数据库系统的依赖性, 这势必又会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可扩展性产生负面影响。

(三) 财务信息平台建设存在一定的不足

受当前技术条件限制, 很多组织构建财务信息管理平台系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从而对财务集约化管理的落实与执行产生阻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财务信息平台中系统集成化水平不足, 甚至有些组织的财务信息平台会与业务处理信息建设存在不同步的问题, 这种将财务集约化管理独立于组织整个经营过程之外的作法, 会直接影响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实时性, 最终影响到集约化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其次, 一些组织中相关分支机构在构建ERP系统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滞后性, 因此财务集约化管理过程中, 如果涉及到一些数据清理与整合, 则会有一定的实际困难, 最终影响到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的完善与发展。

三、通过集约化模式实现对财务信息的监控

(一) 加强财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在全面落实组织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过程中, 财务信息化的建设是基础工作, 也是有效的技术支持与保证。在落实集约化财务管理模式中, 要针对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与整合, 包括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反馈及稽查工作等, 然后逐步构建、完善财务综合数据库系统。这种作法可以有效保证组织在财务核算与统计、财务控制与分析等各个环节的统一性, 并对各分支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加以规范, 从而有效提高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效果,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可靠性。

(二) 将财务集约化管理系统贯穿至组织各相关业务流程

如果财务管理与组织的经营管理发生脱节, 这种闭门造车的财务管理只不过是纸上谈兵, 因此, 在财务集约化管理模式中, 要将财务管理与组织各相关业务流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防止由于跨业务因素而无法保证财务信息的实时性, 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对于一个组织而言, 只有实现财务集约化管理系统资源的共享, 保证其与组织相关业务流程的有效整合, 才能进一步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此外, 组织在实行集约化财务管理时, 要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特色的财务集约化管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有效整合组织财务管理控制系统中各项资源的配置, 最终实现在线财务稽查的管理目标。

(三) 对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

首先, 对组织原来的会计机构进行改革, 采用扁平化的模式, 实行流程负责制;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 保证每个流程可以对应每项管理制度;其次, 财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流程要以组织的核心管理流程为基础参照, 在进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时, 遵循服从、负责、支持的原则, 以组织管理流程为核心进行业务重组。比如针对组织的生产成本管理, 财务管理即可设计成本额度分析、内部结算价格管理、采购材料标准成本核算及其他相关辅助成本等各项财务管理流程。

摘要:所谓集约化管理是通过对组织内部各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 以实现组织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经营目标;而对于现代企业而言, 要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财管理中的监督与控制, 全面提升财务执行力。本文就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 分析集约化财务管理的主要特征, 分析常见问题, 并提出具体的监控策略。

关键词:财务,管理,集约化,监控

参考文献

[1]陈峥.从财务集中到财务共享的财务集约化路线分析[J].企业导报, 2012 (09) .

青虾集约化养殖技术 篇6

关键词:青虾,集约化,效益,水生植物

1 虾池建设

1) 虾池面积为2~5个/667m2大小为宜, 形状为长方形, 东西方向, 池坡比为1:2.5~1:3, 池深1.2m左右, 底泥10cm左右。水源充足、自流灌溉, 水质清新, 无污染, 水体ph值7.0~8.0, 溶氧量4.8mg/L以上。

2) 虾池清整:3月上旬干塘20天左右, 清除部分淤泥, 维修池岸, 堵塞洞穴等。

3) 虾池消毒:在虾苗投放10天前进行消毒。经常采用干池和带水消毒两种方法。干池消毒每667m2用生石灰100kg, 化水后立即全池泼洒。带水消毒为池塘水深1m, 用生石灰200kg/667m2, 化水后立即全池泼洒, 杀灭各种病原体和有害水生生物。

4) 放水与施基肥:虾池清整消毒10天后灌注新水, 灌排水是进排水口用双层80目筛绢过滤。第一次灌水60~80cm。在虾苗下塘前7天, 每施经发酵的人粪尿或猪粪200~400kg/667m2。

5) 栽种水生植物:池中栽种水生植物既可以为青虾提供栖息场所, 又可为青虾提供部分植物性饲料。一般栽种品种为空心菜、水浮莲、轮叶黑藻等浮水植物或沉水植物。栽种水生植物布置为条形, 1m宽, 与池埂平行, 用竹杆固定, 形成水草带。栽种面积约占鱼池面积的20%~30%。

2 苗种放养

虾苗投放:虾苗放养前, 要进行试水, 试水的虾苗安全后, 才可大规模投放, 通常放苗时间在4月中下旬。放养越冬虾苗, 规格1 500~2 000尾/kg, 放养密度为3~4万尾/667m2。如果密度过大, 会导致上市规格小, 产量低;密度过小, 又会使水体利用率低, 效益不高。放养的虾苗要规格整齐, 大小一致, 肢体完整, 健康无病。为充分利用水体, 每667m2池塘可投放规格10尾/kg的花白鲢鱼种300尾。

3 饲养管理

1) 饲料来源:青虾为杂食性, 饲料食谱广。饲料原料主要有米糠、麦、豆粕、鱼粉、螺蛳、小鱼、蚕粉、蚯蚓等, 饲料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情况。

2) 饲料喂养:虾苗下塘时投喂糊状饲料, 等幼虾长到2cm以上后, 改用颗粒状饲料, 也可辅喂些鲜饲料。

按照“四看” (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吃食和活动情况) “四定” (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的原则进行投喂。日投饵量为全池虾总重量的3%~5%, 在青虾饲料投喂中, 要求动物性饲料占饲料总量的30%以上。以2~3h内摄食完为好。每日投喂2次, 上午9点一次, 下午6点一次, 上午投喂量占全天总投喂量的30%, 下午占全天总投饵量的70%。饲料投喂地点以池边浅水处或池边浅水处的水草丛中为好。由于青虾有抱啃食物和边游边食的摄食特性, 所以颗粒饲料的粒径不宜过大, 一般以粒径2mm~3mm为宜。

3) 勤巡塘:坚持每天早晨巡塘检查, 检测水质, 观察青虾活动及摄食情况, 捞除残饵, 做好每天巡塘检查记录。如发现青虾跳到水草上或岸滩上则表明池中已严重缺氧, 必须及时加入新水或开机增氧, 防止浮头和死亡。

4) 施追肥:青虾池要有适当肥度, 一般保持既“肥”又“活”, 具体要求是“肥两头, 清中间”。“肥两头”是指虾苗至幼虾阶段和晚秋时节, 一般水体透明度为30cm;“清中间”是指7~9月份高温阶段, 要求水质清爽, 透明度为40cm, 防止缺氧。

5) 注新水:为防止池水老化, 在青虾养殖前期及后期少加水, 7~10天加一次, 每次加水10cm;中期多加水, 5~7天加一次, 每次注水后使池水抬升15cm, 加注水时, 要在进水口设置纱绢对进水进行过滤, 防止敌害进入。

6) 调水质:每1 5天泼洒生石灰1次, 每次使用3 0~40kg/667m2, 将生石灰加水溶化后趁热全池泼洒, 保持池水p H值在7.0~8.0之间, 以利于青虾蜕壳及生长。

7) 除敌害:经过一段时间养殖后, 青虾池塘内可能出现少量野生杂鱼和害虫, 要适时拉网清除, 防止争食和氧耗。同时要经常堵塞鼠洞, 捕捉螯虾等青虾的敌害。

4 捕捞上市

捕捞采取捕大上市、留小续养的措施, 每年8月份后, 每月捕捞一次, 把规格达到3g/尾以上的青虾选捕上市。年终全池捕捞进行大小分离, 大虾上市, 小虾留池, 培水越冬。捕捞方法有虾笼诱捕和大网围捕等。

5 病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 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不投喂腐烂变质饲料, 及时消除残饵。苗种放养时用3%~5%的食盐水浸洗5~8min, 彻底消毒, 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养殖中有少部分青虾发现烂鳃病和白斑病等。症状是鳃上出现黑鳃或烂鳃, 有的虾腹部肌肉出现白斑。治疗烂鳃病的方法是用强氯精0.3ppm或漂白粉1ppm全池泼洒;治疗白斑病方法是用土壤素粉2.5ppm全池泼洒。

6 小结与讨论

1) 青虾集约化养殖鱼池应以2~5个/667m2大小为宜, 水深应1.2m为好, 以便于青虾活动、觅食、晒阳、增氧及管理等。

2) 集约化青虾养殖池要有充足的水源, 以保证水质调节控制。

3) 集约化青虾池应栽种水生植物和定期泼洒生石灰, 以调节水质, 改善青虾栖息、觅食、蜕壳和防病等。

4) 集约化青虾养殖放养密度不宜过大, 否则上市规格小, 影响经济效益。

5) 集约化青虾养殖水质调节应做到“肥两头, 清中间”和“肥、活、嫩、爽”, 在投喂饲料中, 动物性饲料应占饲料总重量的30%, 并辅喂一些鲜活饲料, 以保证青虾的蜕壳生长与适时上市。

6) 青虾养殖池中套养部分花白鲢鱼种可以充分利用水体, 调节水质, 增加收入。

7) 青虾捕捞应用虾笼诱捕为好, 可以减少青虾受伤, 并可捕大留小, 随时上市销售。

参考文献

担架的集约化设计研究 篇7

一款好的担架不仅能紧紧局限于某一单一的功能,而是多功能性的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来达到目的。作为转运伤员的最主要的工具,当然,运输是担架最主要的功能,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担架在运输功能使用过后的状态,增加担架的使用效率,如果在运输过程中或者转运时能够同时对伤员进行救治,那么更能减少伤员的痛苦;在灾难发生时,基本上所有的人员都投入了抢救工作中,这时候是最需要人手的时刻,如果此刻能够用最少的人员做相同的工作,那么是最再好不过,因此对于担架的设计方面还要考虑到一个急救人员使用时、多个使用时的多种情况。其实对于功能方面,可以通过模仿将产品的其他功能隐藏在实用功能背后。比如,闲置时的担架在简陋的救治现场可以充当担架床。设计不仅专注于产品本身,还满足消费者的软性需求,促进情感化的交流。

在救护伤员的过程中,运送伤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包括将伤员搬运到运送的车辆上和将伤员迅速送往医院。而在现场救护中,采取正确的救护措施是很重要的。而伤员的受伤情况在没有医生在场的时候很难确定。这时候只要能把伤员用担架安放好后迅速寻找车子运到医院救治才是关键。一床担架对于伤员运送是至关重要的。担架不仅能将伤员舒服平稳地被抬送到车上,而且一般的汽车座位都不适合让伤员直接躺上去。最好的办法是在用汽车运送时,也让伤员躺倒在担架上。这样就不仅能减轻汽车行驶中的颠簸,而且能在到达医院后直接将伤员抬进手术间。如此便能大大缩短伤员运送过程的风险与时间。

当突发自然灾害并使人们生命受到威胁,身体受到伤害的时候,如果提供一副担架让伤员躺着,这不仅将能很好地降低伤员的痛苦,而且还能大大提高重伤病员得救的成功率。另外,而且根据医生的救援经验得知,在使用担架运输伤者的过程中,病人的重心不能集中在头部,这将很容易导致医学回流而使病人伤势恶化。而且在搬运脊柱受损的病人时必须先把病人固定住,然后才能抬出。在突发灾害带来的交通不便、医疗人员不足的情况下,现场急救是必须的,而且早一步进行处理病人的危险就会减少一分。所以,在紧急情况下要是能有一架担架来承担紧急医疗救援和运送功能,将发挥很大的作用。立足于关爱生命的救援医疗设备的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二、集约化设计概述

集约化原是经济领域中的一句术语,1958年苏联经济学家第一次引用“集约”一词,解释其义为: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简言之,集约是相对粗放而言,集约化经营是以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根本对经营诸要素重组,实现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投资回报。

在设计语言中集约化是高效益和高效率的一种设计方法。虽然集约化在经济学中有质量经营、集团规模经营、效益效率经营、高科技经营、人才经营这五大特征。但是在设计语言中我们对集约化有不一样的解读。一般来讲,集约化设计同样具有五大特征:重功能、重模块化、重效率、重技术、重操作。这也是集约化设计不同于一般设计方法论的地方。

三、集约化设计宗旨

在以集约化设计方法来寻找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牢记以下几点:第一、集约化不适用于单一场景单一问题。独特的设计演变与方法决定了集约化设计应该更多地考虑系统与模块之间的联系,此时不可局限于某一功能的实现。第二、高效率始终是第一要素。当我们着手解决一个问题,并思考设计方案的时候可能要考虑很多元素,比如人机工程学、色彩、心理等等,但在集约化设计方案里,能够高效率的使用才是我们最优先考虑的问题。第三、目标导向。以集约化设计方法来寻找设计方案的时候要时刻问自己两个问题,给谁用?什么环境用?思考这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给众多问题排出合适的优先级。

四、集约化担架设计研究

就目前国内外担架的研究现状来看,在更细的领域更单独的场景下都有很多的思考和可取的方案。但就担架所属救援设备这一大类来看,集约化的趋势却是越来越明显的。以美国为例,其设备运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其应急医疗队配置的所有装备均可在一个托盘上托运,远程机动性极强,基本实现模块化且分组合并性能好,具有较强的独立保障和应急救援能力。这些设备的特点刚好符合了集约化设计的特征同时也验证了集约化设计的可行性。国内担架这一领域依然处于待开发阶段,我们可以看到在应对灾害时我们不仅要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如水灾、地震,同时也有救援环境的考验,如物资难以进出、救援资源有限、灾害造成的复杂地理环境、多种途径的运输转运方式,还有伤员的多种创伤类型的不同救援方式等等。这一领域急需以集约化的设计方法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摘要: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又严重的国家,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旱涝、滑坡、泥石流、台风、冰雹、霜冻等灾害的袭击,地震灾害也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在面对无情天灾时,人类显得那么的无可奈何。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自然灾害面前存在的应急与安全教育的缺失,防灾减灾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事业。目前世界各国在加紧突发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应急救援设备的建设。作为开展应急救援的物质基础之一,应急救援设备建设水平的高低、功能的强弱以及通用性的大小,对现场急救效果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灾害,救援,设备

参考文献

[1]崔鹏.中国山地灾害研究进展与未来应关注的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4,02.

[2]许世虎,鲁红雷.便携式救援担架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2014,04.

上一篇:国库集中收付制下一篇:水泥粒子微观结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