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护理干预

2024-06-03

特殊护理干预(精选9篇)

特殊护理干预 篇1

静脉穿刺是血站采血护士十分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常用来采集无偿献血者血液,供临床使用,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1]。静脉穿刺属于有创操作,受到献血者自身血管条件好与差、护理人员操作技术熟练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可能会导致静脉穿刺失败,增加献血者不良反应及疼痛感,引起献血者的不满,进而严重影响医务人员与献血者之间的关系,降低献血者的积极性以及减少无偿献血的采血量,从而影响临床用血需求[2,3]。因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特殊护理干预用于静脉穿刺的作用,特选取献血者200例,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的献血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20~45岁,平均(31.40±8.71)岁;对照组中男50例,女50例,年龄19~46岁,平均(30.60±8.78)岁。两组献血者年龄、性别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能够积极配合静脉穿刺采集血液;(2)献血者对本次研究目的知情。排除标准:(1)原发疼痛性疾病;(2)木僵、神经系统异常、有精神病史;(3)凝血功能发生障碍和有严重器质性疾病;(4)认知功能、语言表达能力、肢体感觉功能等不正常。

1.3 方法

两组献血者均选择技术熟练、水平过硬的护理人员完成静脉穿刺操作。对照组献血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即给予献血者常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献血者进行静脉穿刺操作。观察组献血者给予特殊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了解献血者基本情况:与献血者沟通交流,掌握献血者的年龄、既往献血经历、实际静脉血管情况、身体状况等,重点掌握献血者有无献血不良反应史及反应轻重程度等。(2)健康教育:讲解血液生理知识及国家对无偿献血的相关政策,采集血液目的、流程等,献血前鼓励献血者多饮水,未进食的献血者采血前进食糕点等食物,补充热量,取得献血者的配合。(3)献血过程护理:提供舒适采血环境,减少等候时间,有献血不良反应史的献血者,可派专人陪护,使献血者感到安全,护理人员应加强与献血者交谈,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安慰或诱导献血者想其他美好的事,减少焦虑与心理压力,献血中密切观察献血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等情况变化,若出现献血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采血,就地将献血者头低脚高侧卧,同时通知医生作进一步处理。(4)穿刺护理:(1)穿刺静脉选择,选择上肢肘部清晰可见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固定、不易滑动、较直的避开静脉瓣的血管进行穿刺如肘部正中、贵要静脉等。同时检查血袋外观,根据采血量及采血用途不同选择不同血袋;(2)穿刺时,取下针帽,检查穿刺针头有无明显弯曲、倒钩,护理人员应绷紧献血者皮肤,根据献血者的静脉血管情况等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然后准确、迅速进行静脉穿刺,减轻献血者疼痛感。(5)采血结束后:护理人员应顺着进针方向将针头拔出,尽可能避免损伤献血者的血管壁,同时应用创可贴保护针眼部位,避免穿刺点感染,加用棉球按压,时间一般在10~15 min,或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避免采血部位发生血肿,向献血者告知献血后注意事项。(6)安排一定时间的休息,献血者穿刺点完全止血后取下绷带,有献血不良反应者,需经资深医护人员查看后,确定献血者无明显不适或异常,方可离开并致谢献血者,鼓励其再次献血。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献血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满意度、献血不良反应及疼痛发生情况。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情况的评价:在行静脉穿刺过程中,记录护理人员一次穿刺成功次数,计算其穿刺成功率。其中一次穿刺成功率具体判断标准如下,即护理人员在穿刺过程中,没有任何意外,一次顺利穿刺成功,不需要进行二次静脉穿刺。满意度情况:应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献血者进行相关调查,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服务态度、采血环境、健康教育等,其具体分级标准如下,不满意:献血者对护理人员的相关工作不满意,常出现负面情绪;满意:献血者相关合理需求能够得到基本满足,出现负面情绪的频率低;非常满意:对于献血者相关合理需求,护理人员能够积极满足,献血者无负面情绪出现;满意度=满意率+非常满意率。献血不良反应情况,轻度:献血者紧张焦虑、呼吸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并伴轻度出汗,眩晕、连续打呵欠、恶心、呕吐,稍作休息可自行缓解;中度:除轻度症状外,稍作休息未见缓解,反而加重,失去知觉、长时间无知觉、脉搏减慢、浅表呼吸;重度:除中度症状外,惊厥伴有晕厥、偶有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穿刺疼痛程度的判断标准[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疼痛分级法对穿刺疼痛程度进行判断,具体分为四级:(1)无痛,献血者主观没有任何疼痛感觉,没有面部表情变化;(2)轻度疼痛,献血者主观有轻微、短暂疼痛,没有面部表情变化,疼痛时间维持在10 s以下;(3)中度疼痛,献血者主观感受疼痛较剧烈,面部出现口张开、皱眉等变化,疼痛时间维持在15 s以上;(4)重度疼痛,献血者疼痛剧烈。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献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献血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献血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52,P<0.05),见表2。

2.3 两组献血者穿刺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献血者穿刺疼痛率(40.00%)低于对照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输血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挽救了越来越多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因此,静脉穿刺采集临床用血得到了更加广泛重视[5]。静脉穿刺是血站护理人员常见的护理操作技术,在其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静脉穿刺过程中,由于献血者自身血管条件、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静脉穿刺针头粗大等因素,常导致一次穿刺失败、针头脱落、穿刺时易产生疼痛、穿刺部位发生青紫、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而使多数献血者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以及疼痛感,严重降低献血者的满意度,因此选择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6]。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特殊护理干预后,献血者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同时献血者的献血不良反应、疼痛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在静脉穿刺中,特殊护理干预有诸多优势。特殊护理干预通过了解献血者基本情况,为后续静脉穿刺打下了基础;通过健康教育,告知献血者静脉穿刺采集血液的相关知识以及献血前、后注意事项,与献血者交谈,专人陪护、诱导献血者想其他美好的事情等措施,来分散献血者注意力,维持献血者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有效减轻献血者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献血的积极性,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增加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及减少疼痛感[7,8];通过制定心理护理措施,采血过程中观察献血者面部表情变化,及时处理意外情况发生,耐心做好采血相关解释工作,根据献血者实际心理感受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改善其紧张、焦虑等心理,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9];选择适合静脉采集血液的血管,避免穿刺失败、献血不良反应等情况的发生,在穿刺时,采取措施、迅速进行静脉穿刺,能够显著减轻献血者的疼痛感;同时采血结束后,正确拔出针头,可以有效减少对献血者的血管壁的损伤,预防献血者不必要的痛苦[10]。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穿刺技术,根据工作量,灵活安排工作人员,真心对待每位献血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提供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等,为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特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献血者满意程度,减轻静脉穿刺疼痛感,保证充足血源,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摘要:目的:分析特殊护理干预用于静脉穿刺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的献血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献血者给予特殊护理干预,对照组100例献血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献血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满意度、献血不良反应及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99.00%)、满意度(98.00%)、无痛率(60.00%)高于对照组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93.00%)、满意度(91.00%)、无痛率(45.00%),观察组的静脉穿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穿刺采集血液中,应用特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献血者满意度以及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的发生,同时减轻穿刺疼痛。

关键词:特殊护理干预,静脉穿刺,成功

参考文献

[1]王晓琴,刘宴伟,刘剑英.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7):1199-1200.

[2]张艳梅,王建,姜燕娟,等.静脉穿刺前手触摸血管位置对消毒效果的影响[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6,33(1):91-92.

[3]Fakih M G,Jones K,Rey J E,et al.Sustained Improvements in 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 Care in Non-intensive Care Units:a Quasiexperimental Controlled Study of Education and Feedback[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2012,33(5):449-455.

[4]Letvak S.We cannot ignore nurses’health anymore:a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evidence-based strategies to improve nurse health[J].Nurs Adm Q,2013,37(4):295-308.

[5]江秀琴,洪清慧.护理风险管理在体检中心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1):44-47.

[6]高继敬,楚立云,王颖,等.高龄危重患者股静脉采血方法的循证护理实践[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71-73.

[7]王世琳.特殊护理干预对静脉留置针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4):130-131.

[8]时林,谢妍霞,宋夕娟.一次性采血针与注射器采血在股静脉采血中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2):126-128.

[9]Nichols K R,Karmire L C,Cox E G,et al.Implementing extendedinfusion?Cefepime as standard of care in a ehil dren’s hospital:A prospective descriptive study[J].Ann Pharmacother,2015,49(4):419-426.

[10]王微微,周朝霞,刘敬文.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9):127-128.

特殊护理干预 篇2

班级:蕾蕾一班

任何人都不是生下来就会说话的,从不会说话到开始说话,要经过大脑、身体器官、精神心理的一系列发育准备。家长一看到孩子3岁了还不会说话,就着急教孩子学说完整的句子,却忽视了他的能力发育落后于生理年龄的客观事实。小孩子学习说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且包括多方面的模仿。模仿是示范者和学习者两个人的活动。声音模仿是动作模仿的高级阶段,所以训练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一般都从测试他在何种程度上具有模仿能力开始。语言基础弱的孩子在语言训练开始之前,都要进行动作模仿的训练,切忌不加分辨地要求孩子张嘴模仿语言。

动作模仿要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的顺序,训练过程中要遵守行为训练的强化原则,正确使用“奖励”和“辅助”的技巧。动作模仿的训练,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1)帮助孤独症儿童逐渐减少“面对面”与人交往的恐惧感,直至感到愉快而发生兴趣。“说话”对孤独症儿童是一件困难的事,如果从学说话开始就进行面对面的交往,会使他们因畏难和挫折感而退缩;动作模仿则容易辅助,容易成功,有助于克服孤独症儿童的心理障碍。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领域 篇3

一、感知觉运动领域

感知觉运动领域的早期干预分为三个部分:感觉、知觉和运动能力。感觉是人类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主要依赖于分析器的正常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痛觉等;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它不仅需要多种分析器的活动,而且需要个体一定经验的帮助,包括时间知觉和空间知觉等;而根据人在活动中主要使用的肌肉类型,运动能力可以分为两类,即大肌肉运动能力和精细运动能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感知觉和运动的发展规律上具有一致性,只是由于残障导致某些功能发展滞后或缺失。因此,通过了解普通儿童的发展规律,有利于比较和掌握残障儿童发展滞后的程度,为干预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依据。

二、语言领域

语言领域的早期干预侧重于残障儿童的语言与言语能力的发展,矫正其语言与言语障碍。心理学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思维能力又是智力构成的主要成分,因此,语言发展落后,智力发展也会落后。在进行早期干预时,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而对于智力障碍儿童、听力障碍儿童和言语障碍儿童而言,这方面的训练难度又很大,因此,需要教育者和家长予以重视。

三、认知领域

认知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学习等内容。学前时期是儿童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普通儿童与残障儿童,尤其是与智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的差距就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为了充分发挥残障儿童的潜能,减轻残障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知领域的早期干预尤为重要。在家庭寄养点的教学中我们应着重从注意、记忆和思维三个方面去探讨各类残障儿童的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方法。

四、社会性发展领域

教育和培养特殊儿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跟普通儿童一样,能够走进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入正常人群的生活。因此,对特殊儿童而言,社会化能力方面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然而,在具体开展干预的过程中,社会性能力的干预恰恰是一个既复杂又艰难的过程,因此家长和训练者在对这一领域予以重视的同时,也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家庭寄养点应分别针对不同类别特殊儿童在社会性领域的早期干预进行探讨,要侧重于对他们自我意识、性别角色、依恋、同伴关系、攻击性行为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干预。

五、自理能力发展领域

自理能力的培養不仅对特殊儿童自身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其抚养者和教育者而言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自理能力的形成不仅锻炼了特殊儿童的能力,增加了他们生活的信心,也减轻了家庭和教育机构的负担。

特殊护理干预 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158例, 男89例, 女69例, 年龄16岁~65岁;未婚31例, 已婚127例。致伤原因:火焰烧伤59例, 热液伤48例, 爆炸伤25例, 酸碱伤11例, 热挤压伤9例, 电烤伤6例;其中伴有其他部位烧伤104例;烧伤面积3%~49%, 均为Ⅱ~Ⅲ度烧伤。

2 烧伤各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

2.1 烧伤早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

烧伤早期大多数患者因突然意外致伤, 毫无心理准备, 再加上早期创面的疼痛及患者对烧伤知识缺乏带来的恐惧可能会使患者在瞬间丧失心理应对能力。患者入院的1 d~3 d, 创面水肿明显、渗出较多, 会产生害怕、悔恨、拒绝接受现实、心理恐惧和紧张, 很想了解预后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 表现为躁动不安、痛苦叫喊、对医护人员有抵触情绪等。护士应热情主动地接待患者, 减轻患者初入院时的紧张、畏惧心理, 使其尽快熟悉环境, 进入角色, 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患者, 以诚恳友好的态度与患者交谈[2]。当患者情绪激动, 责骂医务人员时, 我们要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应充分理解患者, 不要对患者产生厌烦情绪, 让其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 当其安静后, 再给予真诚的帮助、安慰与鼓励。同时, 根据病情尽量把轻重患者分开, 烧伤程度不同的最好不要安排在同一间病房, 以免因痊愈时间的不同而彼此影响。

2.2 治疗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

此期病程较长, 病情多变。一些特殊部位的创面要采用暴露疗法, 保持干燥, 可能会使患者觉得不好意思, 无法面对前来探视的亲戚朋友, 或者觉得创面没包扎, 产生一种不被重视的失落感[3]。有些患者可能要经受切削痂植皮手术、频繁换药、补液等而出现情绪上的起伏, 主要表现在害怕手术治疗和担心自己病情及预后。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多聆听他们的心声, 了解患者心中的疑惑, 有针对性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向其讲解烧伤相关知识和以往治疗成功案例, 用科学的医学理论知识加以引导, 消除患者的疑虑。并且可以让手术成功的患者与他们交流, 树立其信心和勇气, 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的治疗和护理。

2.3 恢复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

许多烧伤患者即使对自己的预后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但当面对烧伤部位的畸形、挛缩时仍无法接受, 患者会有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等表现。我们应及时发现异常, 多与患者沟通交流, 同时对家属及同事进行指导, 配合我们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 使患者体会到他仍是社会中的一员, 帮助他们接纳自我、战胜自我。浅度烧伤创面愈合后, 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 我们应提前向患者说明并作健康指导, 比如出院后应避免日光曝晒, 忌使用过于粗糙的毛巾, 多食色素淡、富含维生素C的饮食等, 并告知大约多长时间后色素沉着会逐渐消退, 增加患者的信心。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将会遗留不同程度的瘢痕, 从而引起容貌、功能上的改变, 患者往往会因此而产生悲观失望、不愿与外界接触的消极情绪。此时我们应理解患者的苦衷, 帮助、鼓励患者多与其他烧伤患者接触, 让其慢慢接受现实, 并介绍一些先进的整形方法, 请整形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 恢复患者的信心, 为后续的整形手术做好心理准备。同时还应动员其家属、单位、朋友发挥互相帮助的精神, 使之感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是心灵美, 而不是外表美;此外, 还可列举一些身残志坚的典型事例, 培养其坚强的意志, 增强其自我价值感, 扬长避短, 以正确的心态重返社会, 创造未来。

2.4 出院后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对策

出院后, 患者的心理反应是强烈的无价值感和孤独感, 特别是当患者鼓起勇气走向社会但招来异样目光时, 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虽然此时患者出院了, 我们还要定期电话回访, 继续关心和关注他们, 同时呼吁社会要同情、接纳并帮助他们。鼓励病友之间经常交流, 让他们重新感到社会的温暖及人间真情, 并坚强地面对人生, 实现其人生价值。

3 结果

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效果良好, 156例治愈, 2例截肢。

4 小结

特殊部位烧伤给患者带来的精神负担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部位特殊, 治疗效果往往与患者期望存在差距。患者可能会认为前途不堪设想, 担心会被亲人、朋友所抛弃, 易产生轻生绝望念头;加之恐惧、怕痛, 对治疗、护理既苛求, 又心存疑虑, 急切要求恢复原来的样子。我们要及时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 消除不良心理影响, 使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是我们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最终目标。

摘要:目的 总结特殊部位烧伤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观察158例特殊部位烧伤患者在治疗各期的心理变化特点, 有针对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特殊部位烧伤患者在治疗各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消除了患者的不良情绪, 改善了其心理状态。结论 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 准确判断其心理状态, 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做好特殊部位烧伤患者护理的关键。

关键词:特殊部位烧伤,心理特点,不同时期,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伍素华.烧伤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206-207.

[2]陈宇, 林明南, 林欣.非语言沟通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 17 (5) :38.

脐部的日常护理&特殊护理 篇5

脐带日常护理3个要诀

保持干爽

脐带如果被水浸湿和尿液污染,要马上用干棉球或干净的纱布擦干,然后用75%酒精棉签消毒。消毒时应注意未脱落的脐带从脐带的根部向上消毒。而脱落后的脐带,要从脐窝中心向周围消毒。

避免感染

在脐带脱落前,刚结扎的新鲜脐部伤口很容易成为细菌繁殖的温床,为了保护脐部,医护人员在脐带结扎后的12~24小时里会用无菌纱布包扎在脐部,纱布容易被刚刚结扎的脐带伤口分泌物及宝宝的大小便污染,给细菌在脐部生长繁殖创造条件,所以脐带结扎12~24小时后,一定要及时去除盖住脐部皮肤的纱布,并每天用75%酒精消毒脐带2~3次,直至脐带干燥脱落。

减少脐带摩擦

已经干燥但尚未脱落的脐带残端很坚硬,经常触碰摩擦,容易导致脐带根部出血。所以,要避免衣服和纸尿裤对宝宝脐部的刺激,选择纯棉内衣,柔软的纸尿裤,还要注意将纸尿裤上端往下翻一些。消毒脐带时,手法要轻巧,不能太用力,避免擦伤。

特别提醒

一定不要在脐部撒痱子粉和其他消炎粉末,以免导致脐部直接感染。还要注意宝宝衣服的洁净,尤其是紧贴宝宝脐部的内衣,每1~2天更换一次,衣服脏了要立即更换。

小心,5种脐带异常

1脐带发红

在脐带残端干燥脱落的过程中,脐带根部及肚脐周围的皮肤常常会出现轻微的发红,这是脐带残端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用太担心,可用络合碘消毒,之后再外涂刺激性小的红霉素软膏。但是,如果肚脐和周围皮肤变得很红,脐轮有肿胀,而且发红处的皮肤摸起来温度比别处皮肤的温度高,可能是肚脐出现了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

2脐带渗血

如果看见脐部创面滴血或包扎脐部的纱布被血液浸湿,说明脐带有出血现象。脐带渗血多发生在脐带结扎后12小时内,是脐带结扎不彻底所致,需要重新结扎止血。也有少部分脐带渗血是发生在脐带残端干燥脱落之前,由于脐带残端干燥之后变得坚硬,牵拉、刺激脐带根部周围的皮肤所致。这种情况可以在出血部位外涂云南白药,必要时也可以到医院断脐。

3脐部有分泌物

愈合中的脐带残端经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黏稠的液体,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不及时清除,分泌物干燥后,会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不容易清洁,这时脐带表面看起来很干净,其实脐窝里可能积有脓液。有的妈妈不敢碰脐带根部,仅在脐带表面擦拭,其实起不到消毒的作用。

注意!

如果宝宝哭闹不停,并伴有呕吐、脐部肿块不能推回到腹腔内,可能是脐疝发生了嵌顿,这是急症,要立即带宝宝去医院看外科急诊。

有些新生宝宝出生一周后脐带还未脱落,原因之一就是脐带和脐窝粘连所致。用上述方法处理脐带,可以加速脐带的脱落。如果肚脐的渗出液像脓液或有恶臭味,且宝宝伴有发烧、食欲减退、精神反应低下等全身症状,说明脐部可能出现了感染,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4脐带迟迟不脱落

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3~7天自然脱落,如果2周后还不脱落,要仔细观察脐带的情况,只要没有红肿、化脓,没有大量液体从脐窝中渗出,宝宝也没有食欲降低、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就不用担心。另外,可以用75%酒精棉签给宝宝擦拭脐窝,使脐带残端保持干燥,加速脐带残端脱落和肚脐愈合。

5脐疝

宝宝的脐带脱落后,如果在肚脐眼处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圆形肿块,就是脐疝,小的像黄豆大小,大的可像核桃,当宝宝平卧、安静时,肿块会消失,而在直立、哭闹、咳嗽、用力排便时,肿块会突出,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肿块很容易回到腹腔内。

脐疝的内容物是肠管的一部分,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平时不要让宝宝过度哭闹,避免发生脐疝嵌顿(肠子被环口夹住)就可以了。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疝环口也会逐渐缩小,一般在2岁以内就能自然闭合。

正确的消毒方法

用棉签蘸75%酒精,一只手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分离脐窝和脐带根部的粘连部分,周边都分离开后,换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擦拭干净后再把提过的结扎线涂上酒精。一般一天1~2次即可,2~3天后脐窝就会干燥。

特殊护理干预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所有患者均符合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88例,女72例 ;年龄13~68岁 ,平均 (26.7±7.6)岁 ;病程6~25年,平均(12.2±4.6)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 咳嗽伴病侧胸痛、气急等。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 观察组男47例,女33例;年龄16~68岁,平均(27.3±7.8)岁;胸腔积液部位:左侧44例 ,右侧36例 ; 病程7~25年 , 平均 (13.1±5.0) 年 ;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伴病侧胸痛等。 对照组男46例,女34例 ;年龄13~66岁 ,平均 (27.6±7.3)岁 ;胸腔积液部位:右侧38例,左侧42例;病程6~24年,平均(11.9±3.6)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伴病侧胸痛及气急等。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具有可比性和可操作性 。

1.2纳入标准

本次研究将年龄12~80岁并且首次被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纳入;所有患者均符合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标准[5],且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少于3周 ;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将合并有严重的脏器功能性及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患者排除在外,将无法正常有效沟通的患者或已发生胸膜粘连且增厚或干性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排除[6]。

1.4方法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常规的护理,具体包括糖皮质激素及抗结核药,采用胸腔穿刺将积液抽取等基础性疗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了如下的特殊护理干预措施:

1.4.1健康教育本次研究采取了各种健康教育方案, 如现场答疑、编制并宣讲PPT、板报及阅读手册等各种讲解的方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加强,使之熟知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传播途径、消毒隔离的措施、治疗方案及预后措施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使患者的隔离意识与消毒意识巩固加强,明确随地吐痰和对着他人咳嗽及打喷嚏的错误性,使其能定期对其所处的室内进行通风,并对空气进行消毒,防止结核菌的传播及扩散。 同时,需强化患者的对医生信任的态度及想法,并遵医嘱进行常规性合理服药、 并适度调整用药量,定期进行肝、肾功能的复查。 对其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相应症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辅助其正确、合理地安排日常生活,包括饮食、锻炼及作息计划,改变其不正确的认知。

1.4.2术前护理良好的术前心理情绪对于提高患者麻醉和疼痛的耐受能力具有较重要的作用,责任组护士需给予患者热情的服务,耐心照顾,积极建立完善的护患关系, 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悉心帮其解决, 术前可告知患者行胸腔穿刺的意义、目的、操作方法及需注意的各个方面,使其放松心态,信任医生做手术的能力,相信可以做到不伤及心、肺等重要脏器。 护理人员还可通过语言沟通交流,使患者克服对手术的畏惧心理,从而能以积极、良好的心态正视疾病、正视手术。

1.4.3情绪及心理干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常常害怕把自身的疾病传染给家人及朋友,对疾病充满了各种担忧,导致普遍出现了紧张、焦虑、孤独抑郁和自卑等负性情绪,其疾病的特殊性和治疗的长期性使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家庭都受到了负面影响。 责任组护士需对患者的心理需求作全面了解,与患者及其亲戚朋友进行有效而顺畅的交流,并根据患者的心理情绪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从情绪上给予适当的安慰或鼓励,并从根本上使其治疗的决心和信心得到增强,正视病情,解除其心理障碍,主动调整自我心态,以最积极正面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

1.4.4术中护理手术时应先对患者的麻醉药物过敏史进行详细询问并记录,采用利多卡因或其他药物进行麻醉,并实时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 全部采用一次性使用的抽液器和2%的碘伏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直径需大于10 cm,患者需靠背椅反坐,避免引发咳嗽,如需咳嗽则做吞咽的动作,手术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的情况需举手示意,告知医护工作人员,并对患者的意识进行随时观察。

1.4.5日常生活的干预结核病患者常常因为饮食不佳而导致营养失调最终引发自身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所以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对于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至关重要,此类患者需给予高蛋白和高维生素及清淡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除此之外,还必须补充新鲜无公害的瓜果蔬菜,并需忌食辛辣及刺激性强的食物。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将其休息调整为主要的一项护理措施,保证其有充足的休养时间,避免由于过度劳累而引起的身体不适;待痰液检查后发现其传染性已降至最低或者完全消除后才能去户外适度进行锻炼,并时刻注意劳逸结合,做到循序渐进。

1.4.6术后护理术后抽液完毕时,将针头拔除后需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覆盖无菌的纱布,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告知患者不应立即洗澡,需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度,并对其体温、血压及脉搏进行实时测量。

1.4.7锻炼干预对患者进行综合的强化性教育,分别采取个体化指导与集体性宣教的传授形式,包括对胸穿抽液术的配合,对药物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呼吸系统功能性训练等方面,并给予其正确的心理调适,强化其自护的技能行为,对其早期的训练做出指导,包括呼吸系统的功能性训练,如进行腹式呼吸以增加肺部的通气性,使胸膜的粘连程度降低,并逐渐进行并加强其肢体功能的锻炼,提高机体耐寒性及其抗病的能力,规定其恰当的服药时间、复查时间及复查的项目。 调整其药物的治疗方案,巩固其治疗效果, 提高其治愈率。

1.4.8家庭干预责任组护士需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指导其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与支持,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和亲友的关爱,另外,家属及其亲友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给予正能量,并对其适量适时的用药原则进行监督及照顾, 使其治疗的依从性得到充分提高。

1.4.9针对性护理患者如体温高于38.5℃,出现发热症状后需立即嘱咐其要多多饮水,并采取物理降温或服用解热镇痛药;如出现胸闷、胸痛是由于胸腔存在积液,此时应协助患者采取侧卧位,并指导其进行正确的腹式呼吸,通过听音乐或看视频等方法转移注意力,缓解其胸闷或疼痛的症状;如患者有咳嗽及咳痰等类似的临床症状时,如病情不严重可进行监测,先不予其医疗处理,但严重者需立即遵医嘱服用药物,并且根据其咳嗽类型及痰液颜色和气味等特征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

1.5疗效评价

本次研究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评价需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按时服药的情况、劳累程度、饮食规律情况、心理压力、呼吸系统的功能性锻炼情况、定期复查的情况及戒烟戒酒的情况7个项目。 全部的项目均能充分执行的计为完全依从,而均无法顺利进行的则计为不依从,对于介于上述两种情况间的患者计为部分依从。

本次研究采用由美国医学研究所独立编撰的《生命质量评定量表》(MOS-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此量表共由8个维度组成,包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活力状况、精神健康8个维度,根据8个维度涉及的具体情况又划分为36个亚条目,其总分共100分。 患者所获的分值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也越高。

1.6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获取的数据及结果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中不依从的原因分析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不依从原因进行了调查,共收集了5个方面的原因,分别是临床疗效不佳、生活不规律、服药时间过长、费用过高及治疗信心不足。 具体见表2。

2.3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MOS-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6个月后 ,两组MOSSF36各维度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 < 0.05), 同时观察组的升高幅度更大(P < 0.05)。 见表3。

2.4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6个月的护理后,对其各自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在疼痛耐受、中毒缓解程度、胸膜的包裹及粘连程度、胸腔积液及穿刺部位的感染程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见表4。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P < 0.05;与 ,#P < 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肺结核的发病率也日渐增加,而其中的结核性胸膜炎发病率占结核病总数的3%,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5]。 当前各临床上对于结核性胸膜炎主要的治疗措施是遵循常规的抗结核药物化疗进行的,这些疗法主要可减轻患者全身或者胸膜部位的反应,通过积极抽液的方法降低胸腔积液含量,减轻其中毒症状,解除胸腔积液对患者心、 血管及肺的强力压迫,对胸膜的粘连起到了预防的作用,使患者的肺部功能得到真正的保护[16]。

临床上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治疗失败原因是患者不遵医嘱将药物停用或没能适时适度用药而使体内的结核杆菌产生了耐药性,另外,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使得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降低,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可保证其临床疗效[17],需要从提高其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疾病的认知来入手,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治愈疾病。

特殊护理干预模式是在护理的过程中,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或行为使之与患者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将患者的心理状态升华成积极乐观,从而促进其康复的一类行为。 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的饮食结构、心理情绪、药物应用、运动锻炼及精神支持等各个方面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护理措施,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MOS-SF36各个维度的评分也均明显比对照组高。 特殊护理干预通过遵循“早期、全程、规律、适量、联合”的结核化疗原则[18], 能有效提高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保证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了疾病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并使其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并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后,其对治愈的希望和可能性得到了加强, 反过来又能很大程度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这两方面共同促进, 相辅相成,使患者的抑郁、紧张、痛苦及恐惧等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对疾病的治愈看到更大的希望,并采用乐观积极的正面态度接受自身当下的身体状况[19,20]。 总之,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特殊护理模式从本质上改变了患者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认识和理解,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使其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这种干预模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特殊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全程系统的特殊护理干预模式,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两方面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从治疗依从性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中完全依从60例(75.0%),部分依从16例(20.0%),不依从4例(5.0%);对照组患者中完全依从32例(40.00%),部分依从36例(45.00%),不依从12例(15.00%),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定量表(MOS-SF36)各维度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两组患者MOS-SF36各维度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殊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并能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预后,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特殊护理干预 篇7

作为欧洲特殊需要与全纳教育发展署的成员之一,英国卫生部、教育与技能部于2003年采用欧洲特殊需要教育发展署提出的改进建议,颁布《开端合作》(Togetherfromthestart)作为ECI服务的国家指南。至此,英国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服务以欧洲特殊需要与全纳教育发展署提出的五大要素作为发展和变革理念,通过构建一体化的政策、投入充足的经费、促使跨学科和跨部门合作以及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等行动,为特殊需要的儿童及家庭提供高质量的早期干预服务。

一、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指向所有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都能够获得早期干预与服务。基于此观念,英国逐渐形成了国家、区域以及地方层面的政策,识别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并提供相应的支持与服务,提供各种类型的个性化服务。

1.政策一体化

英国正式为所有5岁以下的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早期干预服务是在2004年《儿童法案》颁布之后。该法案提出整合服务的理念,提出将儿童早期干预的责任明细到健康部、教育部以及社会保育部,并促使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强调儿童信托的重要性,指出应以不同的方式资助一体化的服务部门。重视专业领导者或者主要工作者(keyworker)的培养与职能,形成并发展共同评估框架(commonassessmentframework),引起了整个儿童服务部门的全面系统性变革。在《儿童法案》的推动下,英国自2005年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早期干预服务政策。国家、区域及地方政策上的一体化为确保所有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拥有同等的早期干预服务权利提供了政策保障。

2.针对性的服务

英国将早期儿童分为三类,并提供不同的服务:(1)没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为这一目标群体提供的是一般性服务;(2)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为这一目标群体提供的是针对性和综合性的支持;(3)有复杂需求的儿童,由专门的机构为这一目标群体提供综合性支持。

3.提供主要工作者

早在2003年英国ECI服务的国家指南中就有提到要为所有存在复杂需求的儿童及家庭提供主要工作者以协调服务并为家庭提供信息。随着ES项目的发展,全英国逐渐形成共识:ECI服务应该为所有地方的所有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配有一名主要工作者。ES项目要求主要工作者致力于以下工作:提供单一场所与家庭建立联系,实现服务的协调,使所有ECI服务的专业人士获得资格并参与设计家庭服务计划,为复杂特 殊需要儿 童及家庭 提供持续 的帮助和 情感支持。 《专业领导 从业指南 》(practitionersguideforleadprofessionals)还将专业领导和主要工作者的职责定义为:“专业领导或主要工作者要提供一体化的支持,联系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的唯一途径,鼓励家长参与决策和变革,协调各机构部门的服务措施,减少服务的重复和断层。”[1]

二、就近

就近指尽可能使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在最近的范围内获得早期干预与服务。基于此观念,英国合理分布早期干预服务机构,同时保障信息的流畅性和及时性。

1.分布合理

首先服务机构分布合理。家庭、社区及地方的特殊需要早期儿童干预服务机构应合理分布,其目的在于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在任何地区都可以获得同等质量的早期干预服务。英国各地区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主要有提供初级保育的健康合作伙伴(如初级保育信托,PCTs)、提供中级保育的NHS医院信托以及儿童发展中心(childrendevelopmentcenter,CDC)。其次是服务类型的分布合理。尽管各机构提供的早期干预服务因地理位置存在差异,但在英国的各个地区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都能够获得:(1)常规发育复查与筛查程序;(2)来自儿科咨询医师、物理治疗师、语言和言语治疗专家、地方医院的专职医生等的评估和治疗;(3)儿童发展、理疗、知识等方面持续的专家建议和帮助;(4)流动服务,即通过家庭访问或是在儿童发展中心为儿童及家庭提供帮助以改善儿童的学习障碍;(5)与其他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见面的机会;(6)教育心理学服务;(7)来自社会工作者的支持。[1]

2.信息及时

一旦儿童确定出有特殊需要,英国ECI机构就要立刻向其家庭提供信息。残疾儿童高目标(Theaiminghighfordisabledchildren,AHDC)核心文件直言“健康、教育和社会服务的地方提供者为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可以理解的(accessible)、有用的(available)、相关的(relevant)、准确的(accurate)、联合的(joined-up)和以使用者为中心(user-focused)的信息”。[2]ES项目也提供材料为家庭以及相关机构提供免费的标准信息,并且已经在英国得以广泛传播。如ES背景信息手册(ESbackgroundinformationbooklets)涵盖了保育、经济支持、教育、健康服务、社会服务、教育评估、机构联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ES家长信息手册(ESinformationforparentsbooklets)提供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以及诸如自闭症谱系障碍、脑瘫、耳聋、唐氏综合症、多感官障碍、视觉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等特殊情况的信息,ES发展杂志(ESdevelopmentaljournals)提供了早期儿童发展情况的信息。此外,非政府组织机构(在英国也称为自愿性组织或第三部门)也通过建立网站,如唐氏综合症国家教育网、耳聋儿童国家协会网、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协会网等,以及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为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提供信息。若是儿童患有罕见的或是复杂的残疾,则由主要工作者(Keyworkers)及时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经济

经济指向英国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能够免费或以最低成本获得早期干预服务。基于此观念,英国政府加大对ECI的财政投入。呼吁医疗系统、社会保育机构、教育机构、保险公司以及非政府机构都提供资助,降低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接受ECI服务的成本。出台标准手册,保障ECI服务的高质量。

1.低成本

英国政府对ECI服务投入大量资金,这使得大部分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都能以最低的费用甚至免费接受高质量的早期干预服务。例如,2003—2009年期间,中央政府投资1600万英镑以发展早期支持项目,旨在提高为5岁以下的残疾儿童及家庭提供ECI服务的质量;2008—2011年期间,中央政府出台《残疾儿童高目 标》,投资3.7亿以增加 家庭照顾 残疾儿童 的时间,并提供3500万英镑额 外资金(additionalfund)以提高残疾儿童家庭的保育质量。额外资金的主要用途还在于支持发展5岁以下语言、交流障碍的儿童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例如,2008年中央投入4000万英镑支持“每个儿童都是言语家”(everychildatalker)项目,以确保主流早期教育从业者更有效地帮助儿童发展语言和听力技能。有些经费尽管是面向所有儿童,如《确保开端》、《早期阶段和保育拨款》(earlyyearsandchildcaregrant)用于资助地方5岁以下的所有儿童服务机构,没有明确的专项资金用于ECI服务,但是在政策上明确提出偏向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某些地区的自愿性组织通过与地方当局签约或者被授权,也为ECI服务机构提供资金,如在莱特斯城市就有自愿性组织出资为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服务配备主要工作者。

2.高质量

质量一直是英国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服务强调的重点,英国编写的相关标准、工具以及材料等都是为了保障ECI服务的高质量。如《儿童、青年和产妇服务国家框架》(NationalServiceFrameworkforChildren,YoungPeopleandMaternity)标准8指出:“(1)残疾儿童和青年接受以儿童为中心的多机构协调服务是以特殊需要的识别和服务质量的评估为依据的;(2)在最短的时间里提供最早期的服务;(3)为家庭提供一系列恰当的、灵活地和有求必应的服务支持。”[3]基于标准8,残疾审计工具(disabilityaudittool,2009)提供了自 评,以帮助地 方服务达 到国家标 准水平。早 期支持服 务审计工 具 (earlysupportserviceaudittool,2009)将重点放到5岁以下儿童,促使英国ECI服务采纳欧洲特殊需要与全纳教育发展署提出的发展模式及改进意见。该材料采用以下原则:(1)重视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的独特性;(2)基于共同的评估、计划和反思,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早期服务;(3)服务的一体化、全面性和协调性;(4)服务的连贯性;(5)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监测和提升;(6)家庭有能力做决定;(7)无论在何地,家庭都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8)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参与服务的形成和发展;(9)工作实践和服务系统的整合;(10)早期从业者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1]

四、多学科工作

多机构工作指向英国ECI服务机构中来自不同学科专业和背景的工作人员能够合作,共享目标。基于此观念,英国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多学科团队,确保成员稳定。

1.家长参与

英国ECI服务普遍认为最经济有效的服务方式是确保家长及保育人员全程参与服务计划,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NSF标准8也强调要积极融入家长参与特殊儿童的家庭治疗、保育和计划的制定,并为他们提供支持。

ES项目鼓励家长参与ECI计划的决策和执行。通过团队会议(TAC),将家长置于讨论和决策的中心,共同设计家庭服务计划(familyserviceplan),促使与家长建立积极的合作伙伴关系。该项目促进了多学科工作,并且已经形成了家长、保育人员以及专业人士之间的协商机制,建立跨学科跨部门的共同目标。AHDC项目也重点强调了家长参与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性:(1)评估程序;(2)设计和反思儿童的保育计划;(3)地方特殊需要儿童服务的策略性讨论、计划和决策。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构建美好未来,儿童计划》(buildingbrighterfutures,thechildrensplan)强调的重点。EYFS也将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视为自身发展的基石,指出:“儿童早期阶段从业者在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早期阶段从业者应该与来自其他机构(如地方以及社区的健康和社会部门)的专业人士合作,识别特殊儿童的需求,提供最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对于为残疾儿童以及保育中的儿童服务尤为重要。”[1]

2.团队建设

在团队建设方面,英国ECI服务机构采取的方式主要有:(1)组织规律的、稳定的跨学科团队会议。跨学科团队会议的召开有利于团队协作,共同参与制定ES家庭服务计划;(2)设定团队参与条件。参与条件的设定有利于不同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进行合作,具体包括有共同的语言、时间、明确的角色分工等。这已经在英国的各个地区得到认可,并在《儿童法案》和《每个儿童都重要》中得以重申;(3)建立审查机制。当需要设计某项共同和有目的的活动时,审查机制帮助团队人员认识到这项活动不属于任何一个机构,时刻将重点聚焦于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如ES审计工具就是帮助多机构团队审视各地方ECI服务的质量,并且不断形成新的跨学科工作实践;(4)创建合作新方式。如儿童信托就为跨部门、跨学科合作创建了新的方式,它将儿童、青年以及家庭的相关部门整合在一起,为地方当局和儿童初级保育信托(primarycaretrust)创建合作的新机会,加速了ECI服务的一体化进程。

五、多样性服务与协作

多样性服务与协作指向由健康部、教育部和社会保育部共同提供的卫生、教育、心理、营养等多方面的干预与服务。基于此观念,英国在提供多样性服务的同时,力求保障各个部门间以及部门内的协调与合作。

和其他欧洲国家相似,英国的ECI服务主要由健康部、教育部、社会部负责。各部门都有明确的角色和责任,并且积极与家庭及非政府组织进行合作,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如表1所示)。

机构及部门之间协调和合作是提供高质量多样性服务的重要保障,一直被英国视为改革和发展ECI服务的重中之重。以特殊需要儿童的转介为例,EYFS就转介问题设立了国家与地区的共同期望:“转介应该被视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事件;应该与儿童及家长一起计划和讨论。各个机构部门之间应该交流信息以确保儿童服务经历的连续性。”[4]对此,英国ECI服务将早期诊断以及转介融为一体,通过多机构及部门工作人员的协作、建立ES家庭档案、编写ES发展杂志以及制定特殊教育声明等方式,确保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时能够获得连续的、协调的支持和服务,避免因缺漏和延迟而影响进一步的干预。

早期儿童干预是学前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特殊教育的起点,是构建全纳社会的关键环节。“对于特殊儿童来说,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可以更好地克服或减轻身心障碍造成的不良后果,从而使特殊儿童的缺陷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和矫正。”[5]在这方面,英国不仅加大了对早期特殊教育儿童及家庭的关注,还提供了全面、多样和协调的服务。不可否认,英国的早期儿童干预体系是相对健全的、系统的和普惠的,基本满足了每位早期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在健康、教育和社会方面的需求,进而向全纳社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特殊护理干预 篇8

关键词:特殊人群,用药安全,药师

随着社会发展, 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应的对用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哺乳期妇女、老人等特殊人群。这类人群的生理、病理等方面与普通人群存在差异, 药物在其体内有着不同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特征, 因此对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需严格重视。药师除保障临床药品供应, 如今还需参与临床用药, 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 提升药物治疗水平, 进而提升治疗效果[1]。本研究为探讨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影响因素以及药师干预作用, 对本院的164 种药品说明书进行分析, 选取来本院治疗的特殊人群, 分析其对用药安全认识及对用药安全的相关影响因素, 分别给予常规用药和药师干预用药, 取得不错成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对本院的164 种药品说明书进行分析, 其中口服药品101 种 (61.6%) , 外用药品63 种 (38.4%) ;中成药品112 种 (68.3%) , 化学药品52 种 (31.7%) 。选取2013 年3月~2014 年3 月来本院治疗的324 例特殊人群患者, 对其开展问卷调查, 分析其对用药安全认识及对其用药安全的相关影响因素。将特殊人群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162 例, 男85例, 女77 例, 年龄1~76 岁, 平均年龄 (37.6±22.9) 岁, 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8 例 (11.1%) , 高中40 例 (24.7%) , 初中42例 (25.9%) , 小学及以下62 例 (38.3%) ;对照组162 例, 男88 例, 女74 例, 年龄1~78 岁, 平均年龄为 (38.4±22.4) 岁, 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9 例 (11.7%) , 高中43 例 (26.5%) , 初中44 例 (27.2%) , 小学及以下56 例 (34.6%)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对各类药品说明书进行分析, 并对儿童、老年患者以及孕妇开展问卷调查, 分析其对用药安全认识及对其用药安全的相关影响因素。其主要内容包括对药品说明书的了解、用量是否恰当、是否遵医嘱等。

1. 2. 2 药师干预方法以及效果评价在患者用药期间, 派驻临床药师进行协助指导临床用药方案。药师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处方制度, 并做到5 个正确, 即正确患者、正确药物、正确剂量、正确途径、正确时间。药师应加强与医生、护士的交流, 收集临床药品安全信息, 建立临床药品安全信息库。

1.3观察指标分析得出特殊人群对用药安全认识及对其用药安全的相关影响因素,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抗菌药物费用等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药品说明书调查情况对本院的164 种药品说明书进行分析, 发现儿童药品用法、禁忌、不良反应项标注较少, 平均标注率为13.85% ;孕产期妇女的服用剂量、禁忌、注意事项等标注率平均为33.45%;老年患者的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的标注率平均为17.68%。

2. 2 药师干预后两组疗效比较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为 (9.5±2.4) d, 住院费用为 (6017±1568) 元, 抗菌药物费用 (758±28.6) 元;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 (16.3±2.8) d, 住院费用为 (8567±1973) 元, 抗菌药物费用 (1634±83.4) 元, 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 很多患者死于用药不当, 不合理用药已成为用药安全的重大难题。尤其对于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哺乳期妇女、老人等特殊人群, 其生理及生化状态有别于普通人群, 因此对于这类人群的用药安全更为重要[2,3]。根据本研究的数据显示, 常用的临床药物对于特殊人群用药的注意事项标注较少, 特殊人群对用药安全的认识及相关用药安全的影响因素了解较少。特殊人群监护人态度、家庭因素、患者文化水平等影响药品说明书的认识、医嘱执行情况以及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 特殊人群用药的安全影响因素较多, 包括特殊人群监护人态度、家庭因素、患者文化水平等, 采用临床药师系统干预能明显提高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冬梅, 蒋磊, 张雪芹.药品说明书中特殊人群用药标注情况统计分析.中国药房, 2010, 21 (17) :1630.

[2]张晓乐, 加强用药错误防范提高安全用药水平.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13, 15 (2) :61-63.

特殊护理干预 篇9

以上是我们常见的流感临床表现, 此次我们要探讨的是我院心血管门诊在2013年发现的流感特殊临床表现, 目的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让大家对流感有一个新的认识, 重视流感的严重性, 多变性。避免因流感导致机体多脏器破坏, 甚至死亡。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来自2013年1月6日至2013年2月22日我院心血管门诊就诊的896例就诊患者;男492例, 女404例;年龄15~89岁, 平均52岁。

1.2 临床表现

1.2.1 流行病学特点

(1) 潜伏期长, 仅一半的患者超过了2周; (2) 自愈率低; (3) 临床表现更加隐匿; (4) 呼吸道症状、体征不明显及影像学显示较轻; (5) 常规治疗几乎无效; (6) 高血压患者也是此次流感的好发人群; (7) 小爆发, 大流行。

1.2.2 特殊临床表现

(1) 90%多患者, 原有正常的血压突然升高;原有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波动较大或急剧增高; (2) 80%以上的患者表现为, 阵发性胸部针刺样痛、心慌、气短、心前区压迫感出冷汗肩背部放射胀5痛, 心电图检查18例表现为T波低平或倒置1例偶发室性早搏, 其余正常; (3) 头晕头痛恶心颈后部僵硬感或胀痛, 少数患者伴有阵发性肢体麻木、视力模糊反应迟钝;经CT及腰穿检查, 排除急性脑血管病及脑炎诊断; (4) 剑突下胀痛或刺痛憋气, 多数出现食欲明显下降全身无力, 两例伴有腹痛、腹泻呕吐不止, 经消化科会诊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关治疗效果不佳; (5) 多数患者突然开始嗜睡, 但睡眠质量下降, 少部分患者出现失眠、烦躁不安、多汗、心慌、手脚心发热, 以夜间为主; (6) 80%以上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低于正常, 淋巴比例增高10例单核细胞增高其余正常;5例因全身皮下瘀斑就诊, 2例鼻出血不止头疼, 血常规:白细胞低于正常, 1例血小板62×109, 其余6例血小板高于正常, 血红蛋白正常;血凝检查发现凝血功能障碍;3例患者白细胞及中性比例高于正常, 其余正常; (7) 12例患者以腰部或肾区疼痛就诊经X线及超深检查排除腰椎及泌尿系统疾患, 1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收住院, 后因我院治疗条件受限转往上级医院, 诊断不详; (8) 5例患者以下肢水肿原因待查就诊, 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排除心源性、内分泌性、肝源性、肾源性、等器质性水肿, 确诊因流感所致。

以上患者除1例有明确急性流感病史外, 均无流感的典型临床表现。

1.2.3 药物干预的效果评价

(1) 单纯靠病毒治疗无效, 症状进行性加重, 全程均需抗生素参与才能临床治愈; (2) 发病初期青霉素、磺胺类、克林霉素磷酸酯干预有效, 其余1类抗生素均耐药;2类抗生素除阿奇霉素部分耐药外, 其余基本全耐药;约2周后、春节前均发生耐药; (3) 春节前后2周内, 拉氧头孢、头孢硫脒效果极佳,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部分有效; (4) 春节2周之后拉氧头孢及头孢硫脒发生部分耐药, 青霉素再次有效约3~5d后再次发生耐药, 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疗效最佳, 至截稿前克林霉素磷酸酯、阿奇霉素仍高度耐药头; (5) 孢呋辛钠、头孢匹胺头孢曲松钠头孢唑林钠、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甚至头孢匹胺, 几乎全程耐药。

1.2.4 统计学处理

小样本资料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此次流感出现的特殊临床表现, 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所致: (1) 流感病毒再次变异; (2) 医学界抗生素使用管理混乱, 滥用抗生素现象更加严重; (3) 变异细菌参与此次流感, 甚至可能是此次发病的主要原因; (4) 混合有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 (5) 人群免疫素质普遍下降; (6) 地市级综合医院, 特别是新疆、西藏等地的地市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下滑, 抗生素使用管理存在一定的隐患; (7) 社区医疗机构医疗技术普遍低下;滥用抗生素现象较严重; (8) 各地州市私人门诊抗生素使用管理严重混乱; (9) 行业不良风气日趋严重; (10) 私人诊所及私立医院的开设需要更进一步的严格考核。

3 经验交流

上一篇:理论图式下一篇:外墙防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