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材体系

2024-05-21

实训教材体系(共8篇)

实训教材体系 篇1

当今, 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提升学生熟练撰写应用文书的能力, 已成为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的重要内容。应用写作实训教材是将写作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其编写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技能水平的高低。因此, 大力开发简洁易读而又极富操作性、指导性的实训教材已成为提升应用写作实训质量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应用写作实训教材现存的突出问题

(一) 内容陈旧, 脱离提高应用写作能力的实际需求

1. 知识的点拨难以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 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相悖

现有的实训教材, 虽不乏亮点, 但内容陈旧, 体例老套, 训练内容定位不准仍是痼疾。如, 一些名为“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实训教材, 虽包括了与学生就业相关的项目 (文种) , 项目下也设计了若干“任务”, 但内容却与“基于工作工程”的理念脱节, 各文种的定义、特点、分类、区别、写作要求等一应俱全, 唯独掌握应用文生成过程、思维活动进程等规律及运用写作策略等实训题, 如例文评析、病文修改题、写作题等缺失, 学生难以在任务的完成中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再如, 有的实训教材强调应用文须“立意鲜明”, 并阐释了含义与重要性, 但“片言撮要”“段首撮要”“标题现旨”等令立意鲜明的重要技巧则鲜有揭示, 与之配套的示例及评点、对应的实训题缺失。因写作策略的指导、写作思路的形成、写作情境的设计等内容的欠缺, 写作知识难以被学生所感悟, 终陷入“眼高手低”的境地。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职场写作力》的编排体例给我们以启迪, 试看其“文体”部分的内容:

原则6:支持你的观点 (使用具体、真实的文字支持你的观点)

……

原则9:把长句变为短句

……

阐释上述原则时, 其体例为: (1) 指出其长处; (2) 举出不同的例子让学生去感悟其表达效果的差异; (3) 列举实例及辅之以相关技巧的剖析, 具体、深入地揭示写作思路及写法, 以保证写作者使用的语句真实、明确地呈现自己希望表达的思想; (4) 精心设计配套的、针对性强的练习, 以帮助学生掌握每一训练项目的知识点、技能点。如“支持你的观点”的编写思路:

以某物品的描述为例, 先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系列问题, 再讲解运用“支持你的观点”这一原则所应考虑的具体问题, 随之举出了“笼统抽象的描述”→“笼统不够具体的描述”→“具体的描述”→“更好的描述”四种由粗糙、笼统到精确、具体的文章修改过程。该编排形式, 示例直观, 能让学生加深领悟作文加工过程的规律, 并在模仿中逐步掌握运用材料说明或论证观点的技能。

2. 技能的训练缺乏操作的实战性

“个人无法按预定的方式将知识迁移到应当发生迁移的新情境中。”鉴于此, 要使学生娴熟地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和技巧, 须设计出便于操作的写作题, 而突破口应是写作表达过程各步骤中关键点的分步训练而非按分解的能力点逐一训练。若仅将写作能力的诸方面分解为若干的简答、填空、判断题, 学习者只会成为被动接受、贮存知识的容器。

3. 例文缺乏可模仿性

模仿性的写作训练有助于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消化等形式, 建立起对正在阅读的文章模式的心理映象, 并通过模仿与再加工的过程建立起稳定的认识结构, 故其是创造性写作的前提。

(二) 编写体系贪博求全, 脱离学生的职业需求

写作实训内容的针对性建立在对应用写作专门人才及一般员工所需的写作技能的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据调查, 目前商务类应用文已取代行政公文的中心地位。但实训教材大多仍以行政公文为实训重点, 且偏重于知识的系统性 (主旨、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文体写作等内容包罗万象) 。因对职场所需的写作技能定位不准、对常用文种缺乏了解, 实训内容的难易程度难以体现大专、本科等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及不同职业群的岗位需求, 如有的实训教材竟然包括了调研、策划、公文、礼仪、宣传等十多类, 设置了命令、可行性报告、商务谈判方案等生产、经营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职场中鲜有机会“操刀”的文种, 而职场常用的简历、求职信与辞职信、竞聘演说词、商务信函、各类分析报告的撰写等训练项目则涉及不多, 学生兴趣大减, 实训质量存疑。

二、构建写作实训教材新体系, 提升职场写作力的对策

(一) 紧扣实际需求设置实训内容, 增强实训内容的科学性

为使实训教材为学生乐学、易学, 其建设应“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事业拓展和人格成熟”, 选取与学生未来职业密切相关的项目 (文体) 来确立内容框架, 以训练学生驾驭写作过程各步骤为主线来设计训练任务, 构筑起基于工作过程的以项目驱动、任务导向为载体的写作实训课程体系。务必做到:一是突出职业化的内容导向, 以职业岗位实际写作技能的提高为出发点, 突出商务、政务领域常用文体写作技能的训练。二是合理设置知识点拨与技能训练的比例, 突出知识与技能的关联度。三是增强例文的可模仿性, 突出操演性, 构建以单项实训为辅, 综合实训为主的新体例, 加大手脑并用的技能实训的比重。要通过写作情境的设置, 强化写作技能、思维训练。四是例文导读。实训设计应紧扣职业需求及学生的写作基础, 增强启发性, 使教材既有利于师生间教与学的互动, 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又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探索、思考、体验应用文生成的全过程去建构知识, 通过独立的写作活动去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二) 立足于写作流程规律的揭示, 按表达规律来构建实训内容

按应用文写作操作步骤分步训练, 是消除学生写作的盲目感、降低训练难度的有效做法, 故实训教材应以学生最难掌握的“理清思路→撰写高质量的初稿”这一过程的关键步骤的操作方法及实用技巧为主线, 构建基于写作过程的“分解操作”及“组合操作”的训练体系, 增强训练的流程性和训练体系的科学性。如从设计提高学生选词能力的训练入手, 再到句子、句群的构思, 最后训练其谋篇布局的能力, 训练效果当立竿见影。

(三) 思考与练习要以形式多样的实用案例为依托

思考与练习或实训题是对教材内容的巩固、深化和补充。故其设计, 一要紧扣学生的需求, 二要按比例配置复习巩固性的题目、思考性的题目、写作题、病文修改题等多种形式, 以培养其文体感、语感及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四) 突出语言训练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提出了因字成句, 积句成章, 积章成篇的立言标准。基于“语言的痛苦是写作中的最大痛苦”及学生表达能力欠佳这一现实, 写作实训教材的编写应加大语言训练在实训中的比重, 如设计出按应用文的语体色彩, 选择词类、常用词汇及再运用词组、句子类型等由浅入深的训练题, 帮助学生准确、得体地表达。

摘要:应用写作实训教材的编写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从分析现有的应用写作实训教材的痼疾入手, 就构建应用写作实训教材新体例、提升职场写作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写作,实训,教材建设,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加]Brandon Royal.职场写作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韦茂繁.经济应用写作实训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03.

[4]刘淼.作文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5]司红霞.语言艺术与写作.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怎样做好实训教材的开发工作 篇2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农广校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能否担当起这一历史重任,最大的考验是教学能力和质量,关键是要深化教学改革。

开发实训教材是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其基本定位是,放大优势,克服不足,开创新型职业农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打破学历教育和农民培训两条线的传统教学模式,创造一个农民学习的新方式。实训教材主体设计要以突出生产经营型为主,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以生产的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为重点,做到实用、有效、方便。要创建成熟的开发模式和工作机制,实现教学专家、产业专家相结合的制作组织,走全国通用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开发道路。

实训教材开发工作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按照职业农民的能力素质要求,围绕主导产业、主推技术、主导品种,以产前、产中、产后的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和不同区域间的差异需求来研究设置实训教材的内容;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一体化教学,明确表现形式,把握创作思路,结合教学模块开发,灵活体例,引导课堂,增强互动性;要建立体系联合、共建共赢的教材开发工作机制,中央校与地方校要在共性与个性方面有不同侧重,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实训教材开发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冯 丽

高职院校实训教材开发浅析 篇3

1 高职实训教材开发存在的问题

1.1 对高职实训教材开发的认识不足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各高职院校为了适应这一发展的需求, 加大教材建设力度, 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教材。然而这些教材大多还是理论教材, 虽然也相应地增加了实训教学内容, 满足了一定实训教学要求, 但是通过对比发现, 这些教材往往是理论和实训分开, 实训部分缺乏独立性、系统性。这和教育部提出的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制不符合,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在于很多人对实训教学的认识不足, 仍然认为实训教学是依附于理论教学的, 是理论教学的一部分, 没有把实训教材建设与理论教材建设放在同等的地位, 使实训教材的开发远远落后于理论教材, 不能满足实训教学要求。

1.2 实训教材开发与新的教学模式不相适应

工学结合、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是高职院校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 这些模式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然而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使用的实训教材大多依附于理论教学, 与生产实际相脱节, 没有做到教学、实训服务于生产一线。这就导致实训教学与新的教学模式不相适应, 未能将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紧密结合, 没有做到理实一体。

1.3 实训教材的开发滞后于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一线, 因此市场需要大量掌握新技术的一线人才。这就要求实训教材必须随着新技术在生产一线的应用而不断更新, 然而实训教材开发没有跟上新技术应用的步伐, 远远滞后于新技术的应用。实训教材普遍存在内容陈旧、缺少新技术实训的内容等问题, 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掌握新技术, 从而使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与生产一线相脱节, 无法满足企业对新技术人员的需求。

1.4 实训教材的开发与专业技能鉴定标准缺乏衔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同国家制订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 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要求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目前高职院校推行的是“双证书”教育, 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所使用实训教材的内容应与专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2]。然而在编写高职实训教材时, 没有充分考虑到毕业生要参加职业技能考试, 实训教材内容与专业技能鉴定标准缺乏衔接, 实训教材内容未能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融合, 致使高职实训教材不能满足毕业生专业技能考证的要求。

2 高职实训教材开发的思路

2.1 提高对高职院校实训教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实训教学是培养这一人才的关键环节, 只有通过高质量的实训教学才能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实践技术, 真正成为掌握实践技术的高技能人才。要做到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就必须有高质量的实训教材。因此, 作为高职院校, 一定要提高对实训教材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从本校教学实际出发, 加大实训教材开发力度。

2.2 实训教材的开发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现在高职院校新的教学模式注重“项目驱动、任务引领”, 注重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注重“车间进校园、教室进工厂”。新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训教学, 使学生通过实训掌握生产一线必备的专业技能。因此, 实训教材开发必须根据实际工作要求, 根据岗位需求能力来组织教材, 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2.3 实训教材的开发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

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是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因此实训教材应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实训教材开发人员应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调查, 了解生产一线的具体情况、生产流程、岗位群分布、每个岗位的技能要求, 并结合企业运行情况分析、制订出教材大纲, 明确实训教材内容, 组织学校和企业生产一线专家联合开发实训教材。企业生产一线专家来自生产一线、熟悉生产一线, 他们在实训教材的开发中起着主导作用。

2.4 实训教材开发必须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相衔接

为了使毕业生毕业后能顺利到企业一线就业, 胜任岗位工作, 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教育, 即学生在毕业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3]。因此, 在编写实训教材时要融入客观公正、标准统一、科学规范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使之与理论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从而规划出知识、技能结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开发出既能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又能满足学生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要求的实训教材。

2.5 实训教材开发必须及时增添新知识、新技术相关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生产一线, 为企业的飞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企业也需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才, 因此高职教育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根据新知识、新技术在生产一线的应用, 不断更新实训教材内容。

2.6 实训教材开发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高职教育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他们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科学技术。我们在开发高职实训教材时, 必须研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科学技术, 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取长补短, 编写出高质量的实训教材, 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实训教材的开发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 是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重要保障。因此,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实训教材开发的必要性、紧迫性, 积极探索、创新, 开发出适合我国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实训教材。

参考文献

[1]周谨.高职实训教材开发途径研究[J].广西轻工业, 2009 (1) :153-154.

[2]张梦欣.今后职业培训教材开发的思路[J].中国培训, 2002 (3) :16-17.

护理实训教材的构建与创新 篇4

1 护理实训教材编写目的

1.1 课程特点

现代护理教育课程特点为“三以一化”, 即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 课程实行模块化。护理实训教材的构建特点, 体现了课程改革新理念, 陈述了课程开发新技术, 呈现了课程体系新结构, 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以情景为中心的护理教学特点。

1.2 教材编写目的及基本思想

为在实训中提高学生认知意识、计划与实施的能力, 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素质, 以便培养出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 创建了新的实训教材。本教材按照护理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 形成围绕满足护理任务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以学生为主体, 使其尽快具备护理职业能力。其基本思想为:围绕护理工作场景, 结合临床指导学生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以实训场所为主, 通过集中演练强化技能水平, 加强实践考核,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实践中巩固知识与技能, 缩短与岗位的距离。

2 护理实训教材构建

2.1 项目设置及内容构建

2.1.1以临床任务为引领、项目条块化, 多学科、多系统间整合

在项目选择与编排上, 体现综合性。按照护理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 形成围绕满足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将基础护理以及内、外、妇、儿、五官科的单项操作技术整合为以临床护理任务为主线的七大实训模块 (生活支持、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维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诊疗、各种置管病人护理、母婴护理、婴幼儿护理) 及50项具体操作技能, 使学生动态地按模块学习并掌握护理操作技能。根据临床任务设置项目的优点是:可分清共性与个性, 实践教学成为相对独立、系统的体系;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护理技能, 逐步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从而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2.1.2 具体操作技能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

本教材中每一项操作技能在相应章节中均有讲授, 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只能模仿教师的示教方法进行简单、机械、重复的操作。本教材不是对原有操作内容的简单堆积和重复, 而是使教学目标再上一个台阶。每一项操作都由临床鲜活案例引领, 从操作目的的不同角度切入, 进行相关案例的讨论, 从而使学生对知识与技能操作具有整体性理解。在实训室的仿真环境中, 加入逼真实例, 将生动的临床场景呈现给学生, 使其身临其境, 并在场景中运用操作技能, 在巩固原有操作程序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信息量, 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操作技能, 而且能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更加贴近岗位需求。

2.1.3 充实、更新实训内容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临床护理技术的飞速发展, 应及时调整护理教学内容, 不断补充并加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对现今临床比较实用的操作, 如静脉留置针输液、微量泵使用、PICC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 、胰岛素笔注射等操作也应清晰地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 以尽快适应临床实践。教材内容应体现分层发展, 并根据培养目标, 以适度、够用为原则。

2.2 编写形式以可操作性、可读性、多感官参与为重点

2.2.1 彩图运用, 设疑激趣, 利于自学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繁杂、单调、难记。若通过大量文字描述掌握关键点和难点, 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文字领悟和分析能力。一旦学生理解能力不高, 其操作方法就会出现偏差。因此, 应针对学生特点, 以设疑激趣为先导进行教学。进行直观演示, 提供形象式指导, 包括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 (即非智力因素) 和指导学生操作系统 (即学习能力:知识学习、智力水平、学习方法) 。本教材配有大量的图谱, 并有与操作程序相对应的彩图, 每项技能操作中的难点都配以图片说明, 一目了然, 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有利于学生自学。

2.2.2 课件与教材互补

每一项操作技能均配有录像, 该录像具有以下特点:不同于传统模式下让学生注重操作过程的画外音解说, 而是同声录音, 模拟操作场景, 不仅注重操作过程的每一细节, 而且护士的素质、礼仪、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等也在每一个动作中体现, 将护理理念在操作过程中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便于进行模仿和学习。

配套课件不重现书本内容, 而是进行呼应。教材与课件相互辉映、互补、呼应, 并简洁、明了地对书本内容进行总结, 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操作要点除在教材中显示外, 在课件中也都由简单流程图和注意事项体现出来, 从而使学生易于归纳、总结。

2.3 在操作中体现整体护理理念

2.3.1 操作程序体现整体护理理念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现代护理模式的诞生[2], 以往传统的重技术、重操作, 轻人文关怀、轻心理护理、轻护理安全、轻法律的护理操作模式, 已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临床护理工作需要[3]。病人在生存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时, 想获得更多的有关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知识。这就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将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延伸, 从微笑服务转变为感动服务。然而在实际护理操作中, 由于护士操作的机械性行为, 不能对病人实施有效的个性化服务, 阻碍了整体护理的深入开展[4]。

护理操作是理论知识的具体体现, 在护理操作过程中遵守规范化、程序化的同时, 更应体现护理操作的人性化、科学化。因而在护理操作训练过程中, 应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培养学生温馨护理与人文服务意识, 并将护理理念贯穿于护理操作的全过程, 以提升学生的人文服务意识[5]。还应对学生整体观、环境审度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行培养[6]。这样, 学生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对病人实施动态、及时、恰当的个性化的整体护理。

操作过程既重视学生操作细节的掌握, 培养其严谨的工作作风, 又体现新的护理理念, 注重科学性、规范性、适应性、实用性、创新性, 以整体护理为主要原则, 从而使学生掌握操作技能[7]。教材编写和课件制作按照护理工作的特点, 体现整体护理理念, 以护理程序的方法为指导, 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 使其掌握较为人性化的沟通技能;在案例分析时, 渗透人文精神, 并注重健康宣教。

2.3.2 考核标准注重整体评价

现行的考核标准注重仪容、仪表、操作前后的评估、解释沟通、用物处理等非技术性内容, 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观, 更加突出个性化护理, 也加重了一些重要的核心制度、原则在护理操作中的落实, 并加大了这方面的分值, 如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注意病人的隐私、沟通技巧等, 从而使学生更加注重这些原则、制度并将其贯穿于各项操作的始终, 增强了责任心, 有效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这样的评价标准不但适应了整体护理的需要, 也有利于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因人施护, 全方位满足护理对象的需要。

本教材中采用得分制进行评分, 运用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正性强化法, 可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是鼓励学生成功的有效教育方法。

3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教材理念实现的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可广泛采用开放式教学法, 运用启发式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运用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演示、练习、个案护理等多种方法。在贴近临床实际的环境中, 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更能激发学生观察质疑、探索求新的欲望[8], 培养学生观察、创新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人文精神。本教材内容所涉及的各种场景中的技能运用及案例讨论, 为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充分的可行性。

根据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现代护理模式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精心设计的护理实训教材, 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以临床任务为引领的护理技术实训项目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提高了其适应岗位、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多感官参与学习,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主动与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获取、掌握知识;深入理解实训教材编写内涵, 有利于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注重整体护理观,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使学生尽快从护生向护士转变。

摘要:通过构建护理实训教材, 建立护理实训教学体系。以临床任务为引领, 多学科、多系统联系, 优化、整合和重组护理技术实训项目, 改革教学方法, 从而体现整体护理理念。

关键词:护理实训教材,职业教育,整体观念

参考文献

[1]徐利云, 沈维青.从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11) :1735~1736.

[2]姜安丽.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10年实践与发展的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1) :3~6.

[3]环霞.护理教育改革的新思路[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2007, 10 (6) :97~98.

[4]符秀华, 苏克霞.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护理教育改革研究[J].护理研究, 2006, 20 (6) :1487~1488.

[5]龚海蓉, 刘珍红.高职护理学基础技能考核方式改革的设想[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24 (24) :84~85.

[6]吴丽文.高职护理专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造[J].现代护理, 2006, 12 (11) :1071~1072.

[7]Heather Janiszewski Goodin, David Stein.Deliberative Discussion a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Strategy[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2008, 47 (6) :272.

实训教材体系 篇5

《报关实务》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教材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有所欠缺,有必要开发《报关实务实训》教材作为补充,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掌握报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报关技能。实现“零距离”上岗。

一、《报关实务实训》教材开发思路

《报关实务实训教材》应该遵循“理论够用,重在操作”的原则,所编写的项目内容与顺序和实际报关现场相同,所选用的资料最好来自于报关一线。实训环境模拟海关报关现场,这样,高仿真的报关资料和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学习效率高。

二、《报关实务实训》教材开发步骤

1. 调研活动。

在教材编写前,编写人员应该深入报关业务现场、报关公司进行调研,了解我国关于进出口货物报关管理的新理论、新政策。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监管的新规定、新做法。这样,编写教材时才能保证“时效性”与“准确性”。

2. 专家座谈会。

在教材编写前,应该请在海关业务现场的专家和报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共同研究确定要设置哪些实训项目。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教材的“实用性”。

3. 教材编写。

(1)编写人员。因为是实训教材,所以最好请在海关业务现场的专家和报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与从事报关实务的资深教授、学者共同参与。(2)资料收集。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市场变化,我国的贸易管制政策与海关管理规范也在不断完善,作为实训教材的资料也要做到“与时惧进”,及时收集最新的单证加以整理与更新。

三、《报关实务实训》教材编写内容

1. 项目设置。

按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职业教育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所以实训教材中通过设置不同的项目,按照报关业务工作流程来编写,逐步培养学生的报关业务能力。项目编排的先后有逻辑性,前一个项目是后续项目的基础,学生每做完一个项目有成就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2. 项目内容。

本教材项目完全按报关的工作流程来编写,分为三部分:企业报关前的准备;进出口货物报关前的单证准备;进出口货物报关程序。首先,企业报关前的准备:(1)报关单位的注册登记手续。 (2) 报关员的注册登记手续。这一部分是进出口货物报关前的准备工作。即企业应该取得报关权,办理报关手续的人应是报关员。通过上述两个实训项目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报关单位的海关注册登记手续的步骤及怎样才能成为报关员。其次,进出口货物报关前的单证准备:(1)代理报关委托书的填制。(2)进出口商品归类及税费计算。(3)《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许可证》的申领。(4)出口收汇核销单的申领及使用。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报关单》的填制。这部分是进出口货物报关前的单证准备工作,即报关应该准备哪些单证。通过上述六个实训项目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进出口货物报关要哪些单证,怎样申领,报关单如何填写,进出口税费怎样计算。第三, 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程序:(1)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程序。(2)保税加工货物的进出境报关。(3)保税加工货物的深加工结转报关。(4)出口加工区货物的报关程序。(5)外商投资企业货物的报关程序。(6)进出境展览品的报关程序。(7)暂时进口货物的报关程序。(8)货样广告品的报关程序。(9)无代价抵偿进口货物的报关程序。(10)租赁进口货物的报关程序。(11)国家间、国际组织无偿援助和赠送物资的报关程序。(12)海关监管货物转关的报关程序。这部分是具体训练,对不同的进出口货物,海关报关程序是不一样的。通过实例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货物不同,报关单证不同,海关监管方式不一样,报关程序也不一样。即学生能够根据进出口货物的所有人、用途、交易方式等确定货物适用的海关监管方式,准备报关单证,掌握报关步骤。

四、使用实施效果

本校按照上述思路与方法已开发了《报关实务实训》校本教材,并在仿真的报关实训室训练使用,学生普遍反映《报关实务实训》教材的实用性强,所有的单证资料来自报关一线,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了《报关实务》课本教材实践性的不足。按报关工作程序进行项目编排,顺序连贯,每一实训项目目的明确,重点强调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很好, 通过实训能掌握基本的报关技能。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现在的金融危机中,出口定单减少,企业用人数量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如何进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只是做了一些尝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开发出与实际“零距离”的实训教材,让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更强,职业素养更高,改变我国目前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的局面。

摘要:文章从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报关实务实训教材》开发的意义、思路、步骤、方法及效果。

关键词:实训教材开发,意义,思路,步骤,方法

参考文献

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教材的编写原则 篇6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编写,教材

1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来, 不少的高职商务英语教材的编写都有一个共同点特点:缺乏清晰、简捷的理论骨架图, 自主性质很高, 同时, 专业性的综合课程的内容不全面、不完整, 使学生的商务英语在实际的商务运用中发挥不了, 学生的实践能力普遍较低。此外, 一些高职商务英语的实训教材编写得过于简单, 让专业学生一直在重复学习内容相似的知识, 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但是, 又有一部分教材过于“专业化”, 一些十分专业的单词、句子和专业的理论知识, 一次性的全部冒出来, 对着一堆陌生的知识, 学生往往不知所措, 无可奈何。从而形成了教师教得吃力, 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 让学生对商务英语的兴趣大大减少, 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了畏惧感, 最终导致了学生厌学的结果。在编写高职商务英语教材时, 编者缺乏与企业进行交流, 学生学的商务英语与实际岗位上的需要有较大的差别, 一些学生到了企业单位, 出现了重新学习的状况。这就体现了编者在进行编写教材时跟企业之间进行交流, 缺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编写中没有考虑到市场所需, 企业所需的问题, 让学生在高职院校“白学”了商务英语。

2 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教材编写的原则

2.1 重视教材内容的基础知识

在编写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教材时, 为了提高综合实训课程的质量, 要重视所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求。针对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 深入研究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础实践能力。如:商务情景口语中比较基础的有:Meeting Clients (会见客户) 、Job Interview (面试) 、Trade Fair (交易会) 、Group Meeting (小组会议) 、Business Negotiation (商务谈判) 、Business Party (商务晚宴) 等等;又如在商务谈判时, 有些时候常常需要打断别人的讲话, 关于此类的打断礼貌用语, 应该要高度重视, 如:Sorry to interrupt you, but will you first let us know your idea of annual sales?或者Excuse me for interrupting you.I hope you will explain yourself in more detail.这类有礼貌的打断别人的讲话, 属于商务英语中的基础知识, 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重视的一点。

2.2 教材要符合时代的发展教材的难度要逐渐递增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 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 商务英语的发展趋势就是知识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在21世纪初期, 商务英语教材的内容普遍过于广泛, 没有具体性可言。但是, 随着时代的变化, 对商务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在编写高职商务英语教材时, 需要深入了解市场, 认真钻研市场发展的动态, 明白市场所需和发展趋势, 将商务英语教材和实践联系起来, 与时俱进, 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同时, 教材的难度也要随之递增, 切忌一次性将十分“专业”的单词、句子和理论知识摆出来, 以免发生学生对商务英语产生恐惧的情况。如:在学习“spare”一词时, 要先说明此词有多种解释, 可以做及物动词, 也能做不及物动词, 还可以是形容词和名词。在及物动词时可以解释为:节约;节省;饶恕;宽容。在不及物动词时可以解释为:节省, 俭省;不用, 抽出, 省掉;宽恕, 饶 (命) , 救命, 使某人免遭 (麻烦等) 。在形容词时可解释为:多余的, 空闲的 (时间等) ;预备的;多余的, 瘦的, 少量的;薄弱的, 简陋的, 粗陋的。在名词时可以解释为:备用轮胎;节省, 俭省;预备品, 替换品。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在学习完spare时, 要进行延伸学习。如:spare ticket (退票) 、spare time (空闲时间) 、spare channel (备用信道/线路) 、spare meal (不丰盛的饭菜) 等。最后, 根据实际情况, 还能加上句子的运用, 甚至模拟岗位所需的专业对话演练。

2.3 深入了解企业所需编写符合市场和企业所需的教材

近几年来, 不少高职院校都倡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培养高职学生的素质和技能, 有利于培育出大量的技术性人才。深化校企合作效应, 推进工学结合的实践探索, 是教育发展的要求, 是适应市场需要的育才模式之一。因此, 编者在编写教材时, 需要深入了解企业所需, 让教材与市场行业零距离接轨。从思想上正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同时, 编者需要深入了解企业内部所需, 结合市场所需, 培育企业满意的人才。在商务英语全球化的趋势下, 在一部分领域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 完善教材的知识点, 如:管理、投资、国际组织、反倾销、国际商务危机应对、商务公共关系、单证、专利、工程承包、招投标、海运、航空、金融、保险、招商、期货、证券、电子商务等。编者还需要了解商务英语发展的动态情况, 如:国际化战略、员工培训、市场开发、学生就业后信息反馈、行业所需的社会知识和专业知识、教材的实际运用等。只有深入了解企业所需, 才能编写出符合市场和企业所需的教材, 才有利于培育符合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2.4 明确对学生的定位有针对性的编写教材对学生的要求

纵观高职商务英语的发展, 对高职学生的综合商务英语的能力定位要进行分析和讨论, 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定位。如:语言能力需要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同步发展;语言策略能力;语用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说服能力等;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差异辨别能力;商务知识运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等。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 编者要适合的增加要求和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促进学生的抗压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

综上所述, 为了促进高职商务英语的教学发展, 要求编者分析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重视教材内容的基础知识, 逐渐递增教材的难度, 同时, 深入了解企业所需, 明确对学生的定位, 有针对性的编写教材对学生的要求, 才能编写出一本符合时代发展的商务英语教材, 有利于高职学生对商务英语的进一步学习, 促进高职商务英语的发展, 培育出符合市场需要和企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魏正珠.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 (05)

[2]李辉.基于“真实性”为核心的高职商务英语教材建设[J].职教论坛.2010 (02)

实训教材体系 篇7

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性、实用性和地方性, 对理论知识坚持“专业、基础、实用”的原则, 培养过程中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毕业后即能上岗。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特点在于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因而实训教材是高职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和主要依据, 是学生获取业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考核教育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实训教材要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 要不断改革与创新, 体现教育教学的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为此, 必须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结合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和新动向, 不断充实和更新实训教材。过时的内容应及时删除, 新的实用的以及具有特色的内容要适当充实到实训教材中去, 丰富教材内容。实训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高质量的实训教材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大量需求, 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实训教材改革与建设。

二、高职会计实训教材的现状

(一) 不符合高职培养目标

目前高职会计实训教材有这样几种编写模式:由相应的本科教材经过适当删减而成;或者由原中专相关专业的教材经过内容的一些深化处理而来;还有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编写的校本教材;也有的是由出版社出面, 组织几个学校的教师在一起经过几次会议和讨论联合编写出的。这些教材仅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变化, 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符, 没有从根本上反映出高职教材的特征与要求。

(二) 实训教材的体系不尽合理

现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使用的实践教材中普遍地存在着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的问题。在现有会计实践教材中, 实践要求一般都是完成“凭证—账簿—报表”的循环, 即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最后根据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而省略了审核、监督等重要环节。这说明在教材中还没有给出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资料供学生选择鉴别。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在观念上忽视对会计业务的审核工作。而这样的学生若走上会计工作岗位, 将是不合格的。另外, 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账务处理中, 需要有更多的会计人员职业判断, 如一项资产是否采用稳健性原则, 是否计提减值准备。但在现有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中, 根本没有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容。

(三) 配套的会计实训教材不足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分量极重, 其教材建设在高职教育中也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 在现实中, 目前许多专业基础课没有适合高职的实训教材, 实践教学在各地差异较大, 教学规范性不强, 内容繁杂, 缺乏统一的标准。虽然各学校都很重视, 但大部分教材编写都是与理论部分合为一体, 几乎没有单独编写的。即使有些院校自己编写了指导书或教案, 虽各有特点, 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比较简单, 知识点不够完善。

(四) 教材内容与职业缺乏衔接

大部分高职专业, 都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 它的实施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 而且要取得相应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 即要求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高新技术。但目前高职教材的编写与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鉴定标准缺乏有效衔接。

三、高职会计实训教材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一) 要突出“高职”特色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人才, 因而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础理论贯彻“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 基本知识采用广而不深、点到为止的教学方法, 基本技能贯穿教学的始终。在教材的编写中, 文字叙述要力求简明扼要, 通俗易懂。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要给出正误对比的示例。对复杂难懂的问题, 一定要分解开来, 一步一步地讲, 循序渐进,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以便学生理解。通过举例阐明概念, 将基础理论融入大量的例题中,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理论知识消化了。这种“以例释理”的编写风格, 通过职业教育的实践已充分证明是恰当有效的。对于高职教材来说, 一定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既加强必要的理论基础, 又注重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

(二) 要与实践要求相适应

目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教材不少, 但能跟上变化的高质量的实训教材很少, 适用于高职学生使用的则更少。开发适应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系列教材很有必要。

一是阶段模拟会计实训教材, 如:基础会计实训、财务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成本管理会计实训。课程实训主要针对所学的各章节训练, 如原始凭证的填制, 记账凭证的编制, 货币资金的结算等。可以多角度多形式提供训练资料, 如:填制原始凭证, 填制记账凭证, 编制资产负债表, 进行案例分析等。

二是综合模拟教材, 将手工模拟实习和电算化实习相结合, 选取实务中发生的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 按照大、中型企业财务部门设置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要求, 建立模拟业务部门, 根据经济业务相关的内部和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凭证在各会计岗位的传递程序作为模拟实训对象, 使之“再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要求用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 进行会计业务模拟实务演练, 从而使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流程有个比较清晰直观的了解, 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 又加深了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工作内在联系的深刻认识, 从而较好地达到实训目的。实习基地要体现先进性、配套性和实用性, 在选取实习基地时要兼顾各个行业, 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直观的实践教学场地或环境;提供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现场、师资或其他条件, 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全方位的预演。

(三) 要与理论教材相配套

实训课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并被实践证明具有实用价值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同于文化理论课教学, 也不同于实验课教学。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 因此实践教材决不能混同于实验指导。实践教材也不同于实习指导一移, 它更丰富、更具体, 是实习实训的蓝本, 又是教师实施指导教学的依据。实践教材应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对学生的实习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实践教材的内容应注意与专业理论课的衔接和照应, 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突出各白的侧重点。实习实训教材的内容土要应包括实训目的、内容, 技术要点及标准, 操作规程和步骤等。应依照教学计划和大纲内容, 配合实践课考核的要求, 合理安排把握课时的分配, 突出重点难点。

(四) 要突出职业要求和适应性

会计实训教材一定要站在会计行业的最前沿, 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连, 与会计职业的市场接轨, 同时要突出职业特色, 渗透职业素质的培养。实训教材在内容上应注意与专业理论课衔接和照应, 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突出各自的侧重点。学完理论课后, 通过实习实训, 训练学生实践技能。实训教材要与职业技能证书的相关知识配套, 与劳动部门颁发的技能鉴定标准衔接。学校要帮助学生在实训之余, 拿到相应专业的技能证书, 为就业做准备。

实训教材体系 篇8

一、实训教材开发与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构建一体化机制

教材开发属于课程建设范畴, 一个专业只有确定了培养目标, 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之后,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发出能够满足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实训教材。因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不同, 实训教材的内容构成和要求也不同。如税务专业, 根据专业特点, 以职业能力为依据, 设置了《税法实务》《纳税会计与纳税申报实务》《企业税务电子化》等专业课程, 对应开设了《纳税会计与纳税申报实训》等实训课程。据此开发的实训教材, 其宗旨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 其依据也与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相同, 更能满足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 体现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

同时, 实训教材开发也受到教学模式的制约。目前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大致“理实分割”教学模式和“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两种。前者是现阶段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 后者是正在探索试用的教学模式, 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理实分割”教学模式下, 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是分别编写与开发的, 不符合实训教学的需要。而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下, 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是合二为一的, 不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不同步的问题。鉴于“理实一体”是未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财经类各专业的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理应按照“理实一体”的模式进行编写与开发。

二、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实训教材机制

开发财经类的实训教材, 需要应用到大量的具体业务案例、发票、银行结算凭证、许可证照等来自企业的原始素材, 以及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操作方法或操作技巧等。所有这些, 对于专业教师来说是难以完成的。所以, 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建立起紧密的校企联合开发机制, 吸收具有丰富工作经验、较高专业水平的企事业单位一线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岗位培训专家参与实训教材的开发, 以使实训教材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内容相一致, 教材的仿真性、实用性得到保证。

校企联合开发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材开发人员选定机制、教材开发方案制定与完善机制、教材开发工作交流机制、教材应用验证机制等。实训教材开发初步方案确定之后, 要组织校企开发人员进行反复讨论和修改, 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交流、交换意见。教材开发初步完成后可利用基地企业的优势, 在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和学院专业课程教学中试用, 综合岗位培训教师和学院专业教师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修改定稿、出版应用。

三、实训教材开发与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配套机制

财经类各专业的教学素材资源主要为具体经济业务。实训教材开发不能就教材开发而开发, 应与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同步进行, 并以教学素材资源库建设为基础, 形成教材开发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配套机制。实现上述目标, 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将教学素材资源库的建设作为主要内容并先行建设。二是确定原始素材的多种收集途径。三是与基地单位共同开发实训教学素材资源库。四是建立教学素材资源库网络平台, 并向全社会开放, 增强教学素材资源库的效能。

四、实训教材开发与“双师”培养联动机制

实训教材开发虽然需要与企业技术人员或行业专家的合作, 但教材开发的策划者和使用者仍是专业教师, 并且教材开发完成之后, 需要专业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加以应用, 这要求专业教师对各种业务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与掌握, 但现阶段中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主体, 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训教材的编写与开发经验。在这种情况下, 有必要建立实训教材开发与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联动机制, 吸收青年教师参与实训教材开发, 推动青年教师带任务到企业实践锻炼, 在丰富青年教师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务操作水平的同时, 增强其实训教材的编写开发能力和实训教材的应用能力。

五、实训教材开发专项基金资助机制

开发实训教材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例如, 实地调查、收集原始资料需要经费, 参与实训教材开发的企业人员需要补贴, 教材出版需要费用, 等等, 所有这些费用若由开发人员个人承担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如果没有相应的专项经费支持, 即使专业教师和企业人员自主开发, 积极性也不高。虽然可以使用非本校开发的实训教材, 但不利于本校创名校、创品牌, 也会影响到本校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所以, 各高职院校应建立实训教材开发专项基金资助机制, 用于专业课程实训教材的开发。

总之, 财经类专业实训教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统筹规划, 将实训教学的现实需要与人才培养的长期需要相结合才能开发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实训教材。

参考文献

[1]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刘素梅.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培训, 2005 (3) .

[3]王祝华.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2) .

[4]汪治.高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业务实训课程理论、方法与案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希伯来文明下一篇:医药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