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途径

2024-09-22

沟通途径(通用11篇)

沟通途径 篇1

组织沟通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基础的环节。有效的组织沟通有利于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充分流动和共享, 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增强组织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只有有效的组织沟通, 组织成员的意见、建议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 组织成员的工作成绩才能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

一一、组织内的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一般指在组织系统内, 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例如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公函来往、组织内部的文件传达、召开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情报交换等。

1. 正式沟通的种类。

(1) 下向沟通。这是在传统组织内最主要的沟通流向。一般以命令方式传达上级组织所决定的政策、计划、规定之类的信息, 有时颁发某些资料供下属使用等等。如果组织的结构包括有多个层次, 则通过层层转达, 其结果往往使下向信息发生歪曲, 甚至遗失, 而且过程迟缓, 这些都是在下向沟通中所经常出现的问题。 (2) 上向沟通。主要是下属依照规定向上级所提出的正式书面或口头报告。除此以外, 许多机构还采取某些措施以鼓励向上沟通, 例如意见箱、建议制度、以及由组织举办的征求意见座谈会、态度调查等等。有时某些上层主管采取所谓“门户开放”政策, 使下属人员可以不经组织层次直接向上报告。 (3) 横向沟通。主要是同层次, 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在正式沟通系统内, 一般机会并不多, 若采用委员会和举行会议方式, 往往所费时间人力甚多, 而达到沟通的效果并不很理想。因此, 组织为顺利进行工作, 必须重视非正式沟通以弥补正式沟通的不足。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效果好, 比较正规, 约束力强, 易于保密, 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重要的消息和文件的传达, 组织的决策等, 一般都采取这种方式。其缺点在于, 因为依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 所以很刻板, 沟通速度很慢, 此外也存在着信息失真或扭曲的可能。

2.正式沟通的形态。 (1) 链式沟通。这是一个平行网络, 其中居于两端的人只能与内侧的一个成员联系, 居中的人则可分别与两人沟通信息。在一个组织系统中, 它相当于一个纵向沟通网络, 代表一个组织内多层级逐渐传递, 信息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传递。在管理中, 如果某一组织系统过于庞大, 需要实行分权授权管理, 那么, 链式沟通网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 环式沟通。此形态可以看成是链式形态的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 表示几个人之间依次联络和沟通。其中, 每个人都可同时与两侧的人沟通信息。如果在组织中需要创造出一种高昂的士气来实现组织目标, 环式沟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3) Y式沟通。这是一个纵向沟通网络, 其中只有一个成员位于沟通内的中心, 成为沟通的媒介。在组织中, 这一网络大体相当于组织领导, 秘书班子再到下级主管人员或一般成员之间的纵向关系。这种网络集中化程度高, 解决问题速度快, 组织中领导人员预测程度较高。除中心人员外, 组织成员的平均满意程度较低。此网络适用于主管人员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需要有人选择信息, 提供决策依据, 节省时间, 而又要对组织实行有效的控制。但此网络易导致信息曲解或失真, 影响组织中成员的士气, 阻碍组织提高工作效率。 (4) 轮式沟通。属于控制型网络, 其中只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在组织中, 大体相当于一个主管领导直接管理几个部门的权威控制系统。此网络集中化程度高, 解决问题的速度快。主管人的预测程度很高, 而沟通的渠道很少, 组织成员的满意程度低, 士气低落。轮式网络是加强组织控制, 争时间、抢速度的一个有效沟通方法。如果组织接受紧急攻关任务, 要求进行严密控制, 则可采取这种网络。 (5) 全通道式沟通。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 其中每个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彼此了解。对于解决复杂问题, 增强组织合作精神, 提高士气均有很大作用。但是, 由于这种网络沟通渠道太多, 易造成混乱, 且又费时, 影响工作效率。

二二、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指的是通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方式。非正式组织是由于组织成员的感情和动机上的需要而形成的, 其沟通途径是通过组织内的各种社会关系, 这种社会关系超越了部门、单位以及层次。在相当程度上, 非正式沟通的发展也是配合决策对于信息的需要的。这种途径较正式途径具有较大弹性, 一般也比较迅速。在许多情况下, 来自非正式沟通的信息, 反而获得接收者的重视。由于传递这种信息一般以口头方式, 不留证据、不负责任, 许多不愿通过正式沟通传递的信息, 却可能在非正式沟通中透露。

1. 非正式沟通的产生。

可以说非正式沟通是人们的天生的需求。通过这种沟通途径来交换或传递信息, 常常可以满足个人的某些需求。例如人们由于某种安全的需求, 乐意探听有关人事调动之类的消息;朋友之间交换消息, 则意味着相互的关心和友谊的增进, 借此更可以获得社会需求的满足。这种消息对于组织成员来说, 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可又是最缺乏的消息。因此, 对依靠非正式沟通可以获得这种信息的环境, 组织成员是会感到满意的。

2. 非正式沟通的特点。

非正式沟通有一种可以事先预知的模型。心理学研究表明, 非正式沟通的内容和形式往往是能够事先被人知道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消息越新鲜, 人们谈论的就越多; (2) 对人们工作有影响的人或事, 最容易引起人们的谈论; (3) 最为人们所熟悉的, 最多为人们谈论; (4) 在工作中有关系的人, 往往容易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 (5) 在工作上接触多的人, 最可能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对于非正式沟通这些特点, 管理者应该予以充分和全面的考虑, 以防止起消极作用的“小道消息”。通过利用非正式沟通, 为组织的目标服务。

三三、组织沟通的改善

1.重视非正式沟通。同正式沟通相比, 非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形式灵活, 直接明了, 速度快, 省略许多繁琐的程序, 容易及时了解到正式沟通难以提供的信息, 真实地反映员工的思想、态度和动机, 能够对管理决策起重要作用。非正式沟通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 在于建立团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些企业和组织在公司的网站上设立了相关论坛、BBS公告等多种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在这些渠道当中, 组织成员的沟通一般是在身份隐蔽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 这些沟通信息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组织成员的一些思想情感和想法。对于组织领导者来说, 掌握了解这些信息资料是有利于他们日后的管理沟通工作的。

2. 以信息共享为目标, 重塑企业文化。

任何组织的沟通总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 受到组织文化类型的影响。企业的行为文化直接决定着员工的行为特征、沟通方式、沟通风格, 而企业的物质文化则决定着企业的沟通技术状况、沟通媒介和沟通渠道。正如世界著名的GE公司, 它的企业文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经营哲学, 鼓励个人创造力的展现, 并充分重视和强调个人, 尊重个体差异。因此GE的沟通风格是个体取向的, 并直言不讳。在“无边界”管理理念的指引下, GE更为有效地使公司内部信息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共享。实践证明良好的企业必然具有良好的沟通, 而良好的组织沟通必然由其良好的企业文化所决定。

3. 改变领导作风。

领导者作风是影响组织沟通的重要因素。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曾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工作作风分为三种类型专制作风、民主作风和放任自流作风。专制作风的领导者实行的是个人独裁领导, 他个人独断设计工作中的一切, 却很少与组织成员进行沟通。因而, 组织内部弥漫着消极态度和对抗情绪。民主作风的领导则会把部分权力授权给组织成员, 并积极提倡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并商讨组织事务与决策。同时, 还关心他人, 尊重他人, 鼓励组织成员提出新意见、好想法。责任编辑/张守纪

沟通途径 篇2

一、摘要:倾听是实现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积极倾听是高有效沟通的基础元素,无论在团体还是在个体活动中,积极倾听能帮助我们更加接近当事人的感觉与经验,从而降低误解的产生;帮助当事人发现自己真正的感觉是什么,帮助我们察觉当事人在沟通中此时此刻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做到积极倾听,才能保证沟通的顺利进行。

二、关键词:倾听 积极倾听方式 听的艺术 团队沟通

三、正文

倾听是实现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忽略倾听将会使沟通失败。心理观察显示,人们喜欢善听者甚于善说者,这就是为什么那些耐心倾听的人更受谈判对手重视和欢迎的重要原因。另外,善于倾听的人还能在谈判桌上更充分地了解对方的有关信息,同时还可以根据这些有用信息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做出最符合对方胃口的妥协,然后再在对方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向对方提出自身利益的实现。

积极倾听方式,可以运用到心理的开导,父母和儿女的沟通,销售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全面了解对方,切忌抢话头。有的人在倾听时比较急,经常在别人说话说到一半,他就把别人余下的意思做了一个总结,而事实上他往往是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对方身上,误解了对方的最终意思。因此,这样的沟通是失败的,不能了解对方的真实原因,也容易使沟通中断,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出去。”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在听这故事的中间,观众都笑得东倒西歪的时候,其实大家都犯了一个相同的错误,以为这孩子是一个自私的家伙,然而在主持人的诱导下,最后我们才明白了孩子的真正意图。所以,这则故事其实给我们的倾听一个启发,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l.听话不要听一半。2.还有,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

《语言的突破》的作者戴尔·卡耐基曾从另一个角度说过:“当对方尚未言尽时,你说什么都无济于事。”这就是说在对方尚未达到畅所欲言的状态时,对任何劝说都不会作出反应的。卡耐基所说的倾听技巧是很有说服力的。倾听者应该是保持第三方的立场,完整的听完对方的话,在全面了解对方语言信息的基础上,才能理智的帮对方分析问题。倾听时,您只需要很好的倾听和伴随对方,不需要去猜忌对方的意思,或用自己的思维和方式来接对方的话。

有人说:“沟通就是,我说的便是我所想的,怎么想便怎么说,如果团队同伴不喜欢,也没办法!”从目的上讲,沟通是磋商共同的意思,即队员们必须交换和适应相互的思维模式,直到每个人都能对所讨论的意见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说简单点,就是让他人懂得自己的本意,自己明白他人的意思。我们认为,只有达成了共识才可以认为是有效的沟通。团队中,团队成员越多样化,就越会有差异,也就越需要队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团队沟通中,言谈是最直接、最重要和最常见的一种途径,有效的言谈沟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倾听。作为团体,成员的倾听能力是保持团队有效沟通和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条件;作为个体,要想在团队中获得成功,倾听是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倾听,教育的另一种言说[J].人民教育,2004,(24).。

2、扬钚,林小.聆听与倾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王剑峰.“听”之审美意境[J].北京日报,2000.。

4、陈戈壁.倾听也是一种关爱[N].中国教育咨询报,2002.。

沟通途径 篇3

沟通,更是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有些教师却总是忽视沟通能力,甚至有些年轻教师对自己的沟通能力过分自信。其实,师生间情感、思想、心灵交流互动的效果,以及教书育人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的质量。虽然师生在教育目标上是一对“天然盟友”,但由于师生所处地位不同,知识水平、人生经验相异,在沟通时必然存在种种障碍。所以,尽管有些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出发点很好,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时还恶化了师生关系。比如,老生常谈的道理宣讲、居高临下的指手画脚、例行公事的泛泛而谈、声色俱厉的人格指斥、缺乏真诚的敷衍塞责,都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引起学生的强烈反感,不仅沟通无效,学生还因此对教师产生成见,使教师丧失威信,失去育人的基础。

针对许多年轻教师沟通能力不足的情况,笔者尝试通过“案例示范,优化沟通”的引领方式,找到突破口,帮助青年教师有效提升沟通能力,进而更好地提升育人能力。

一、有效沟通激发学生自信

一位女孩进入区内排名第一的民办初中学习。由于该学校录取的学生几乎都是市内各类竞赛获奖的“牛娃”,“尖子生”的培养理念使这位女孩学得艰苦,但成绩垫底,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及严重的自卑心理,越来越自闭。无奈之下,女孩的父母找到了笔者,一方面为她辅导英语,同时也在精神上给予正面疏导。笔者在了解了孩子的具体情况后,没有数落她的缺点,也没有讲“奋发拼搏”的大道理,而是像朋友一样和她谈天说地,还耐心听她诉说了学习、生活的烦恼。笔者告诉她:根据我的了解,你的素质、潜力都不错,关键是树立自信,一步一步赶上来。这诚恳亲切的话语,充满鼓励的沟通很快赢得了女孩的信任,于是她毫无保留地讲了自己的“沉陷”过程:曾经的她怎样聪明懂事,父母如何寄予厚望,转入名校后学习如何艰苦,自信怎样一步一步滑落,心态如何走向“阴霾”及与父母的关系如何迅速恶化等。心结打开了,师生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并逐渐转到对她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心理特点的分析,继而制订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补课计划。笔者从她掌握较好的知识开始,不仅注意知识的讲解,更注意解题思路、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学习成绩的提高,逐渐帮助她积累了信心,唤醒了潜能,终于使这位女孩走出低谷,重新踏上快乐成长之路。

针对这一典型案例,笔者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了讨论,着重就优化沟通艺术进行交流。教师们指出,俞老师此次“解救”这位女生之所以大获成功,主要是因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首先,把该女生请到家里,像对待客人那样让座奉茶,使她感受到久违的长辈的温暖;其次,亲切随性的聊天又排除了年龄、身份的隔阂,引导该女生敞开心扉;最后,一句久违的“你行”一下子点亮了该女生的自信,而她高贵而又脆弱的自尊也得到了维护。由此,该女生开始从迷惘、沮丧、幽怨、自卑的痛苦中走出来,站到她应该立足的自信从容的人生基石上。另外,笔者也提醒教师们:不急于求成,不对女孩提出学业“迎头赶上”的要求,而是找到女孩学得较好的一个点,把它作为建立自信的第一块基石,从一节一章开始,从一点一滴开始,帮助她梳理知识、优化思维、破解难题、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因此,分析讲解的过程就不仅是学习进步的过程,也是师生沟通不断优化的过程和学生自信不断扩大的过程。成功的沟通能力和沟通艺术能激发人的潜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这正是教师育人能力提升的突破口。

二、有效沟通启发学生自省

当今的中小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往往缺乏自省的意识和习惯,所以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盲目相信自己,片面指斥他人,使得一次小小的纠纷也可能酿成深刻矛盾,甚至成为极端事件。

一次,一名初一女生午间与同学打闹,双方由一般争吵逐步衍化为语言暴力攻击,继而这名女生说出了不堪入耳的脏话,班主任过来劝导,情急之下,拉了她一下,由此生生间的矛盾转变为师生间的争吵。女生把此事告知了家长,而家长并没有将事情的原委全面客观地梳理清楚,也没有对孩子进行正面疏导,就来到学校,找校领导要说法,要求处理班主任。面对火药味极浓的场面,笔者先向家长承诺一定妥善解决,并劝家长先去上班。之后,笔者把余怒未消的女生请到了办公室,递上纸巾与热茶后,先回避不悦事件,和女生聊起初中学习生活和班主任。笔者和蔼地问:“抛开这次的矛盾,你觉得这老师教课怎么样?”女生说:“挺好的,课讲得好,老师备课认真,非常负责。”笔者接下去说:“可是她使你受委屈了呀!我们要严肃处理她,不让她上课了,也不让她当班主任了,杀一儆百怎样?”女生马上着急说:“那样可能不好,学校损失太重啦!那样的话,班级工作会受影响。”笔者心中暗喜,可还是说:“可是她使你受委屈了呀……”这时的女生,已看不到多少怒意了,很自然地说:“我也有不好的地方,和同学打闹,说话过分。”到了这里,笔者觉得这女生内心最珍贵的自省已被启发出来,便热情赞扬她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善良的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为老师说话,特别让我感动的是,还自觉检讨自己的缺点……”此时,女生脸上的委屈与怒气已转化为歉意与笑意。笔者接着说:“可是出了问题总得解决,我们必须让老师去你家给你赔礼道歉!”女生说:“不要了。要不我和老师谈谈?”笔者也趁热打铁说:“太好了,老师也一直等你呢,还为你准备了面包。”后来,班主任真诚地做了自我批评,女生也大方地检讨了自己的缺点,一场难以收场的师生冲突就这样化解了。在随后召开的年级组和班主任例会上,那名教师认真检讨了自己沟通能力的不足,同时指出:如果我们能够坦诚地和学生沟通,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我们的自省也会引发学生的自省,“将心比心”肯定会引发“换位思考”,而这正是育人的最佳契机。

三、有效沟通让学生明理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有好感甚至产生爱恋之情是十分正常的,也是人之常情。那么如何对加以疏导使他们理性交往,变爱恋之情为友谊之情,从而顺利地完成学业,对班主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育人智慧。

例如,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就遇到了上述情况。刚进入初三时,有一位男生与一位女生,成绩都比较优秀,在学习上经常相互交流,互相帮助,慢慢地他们的友情变成了爱恋之情,有一段时间正常的作业也不交,甚至上课打瞌睡,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成绩也急剧下降。笔者发现这种情况后,立即同时找这两位学生谈话沟通。笔者先从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入手,告诉他们初中阶段应该是为今后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锻炼好身体,学会为他人着想,树立远大的理想与抱负……然后,笔者当着他们的面,首先问男孩:“如果你爸妈不供养你,你现在能养活自己吗?”男孩回答:“不能。”接着,笔者又问:“既然你爱她,你就得让她幸福,为她遮风挡雨,你能做到吗?”男孩回答:“暂时做不到……”紧接着,笔者又问女孩:“你愿意嫁给一个不能让你幸福,也不能为你遮风挡雨,甚至连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的人吗?”女孩摇头示意,不行……接下来,笔者告诉他们:等到你们都学业有成,并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如果你们愿意,我乐意做你们的红娘…… 后来,经过笔者、家长、同学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他们又回归到正常的学习,最终均以优异成绩进入市级示范高中学习。

总之,沟通看似简单,实为一种融合着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的综合能力和修养。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才能在三尺讲台永葆青春;而校长,与其孜孜于宣讲各种时髦的“高大上”理论,不如不倦地传授教师们一些教育教学的具体技能和方法,比如沟通。

浅谈师生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篇4

建立理想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 因而讨论师生间的沟通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师生沟通的时空策略

(一) 教室里。

师生活动的有限空间基本上以教室为主, 从时间上来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课前。

教师应提前进入教室, 利用课前短暂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如了解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如何, 需要准备哪些东西等等, 这既能帮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 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为上好一堂课作好准备。

2、课中。

上课时教师不失时机地与学生交流和沟通,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尊重学生, 启发学生, 上课提问应和蔼可亲, 学生回答完问题应请其座下, 即使回答错了也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有时一个善意的微笑, 一个小小的玩笑, 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上课时同桌的两个学生挥拳相向, 互相推搡, 我们可以相信他们决不是真的在打架, 他们可能是在闹着玩, 但却违反了课堂纪律, 我们可以让他俩站起来, 说:“如果你们真想一决高下, 我很高兴做你们的裁判, 相信同学们也很愿意做一下观众吧。”在学生们的笑声中我们可以说“上课认真听课好吗?”我相信这样下来, 这两位学生一定会听得很认真。

3、课后。

课后教师不要急着离开教室, 这会让学生觉得是老师对他们的尊重, 师生之间的沟通会变得自然而然, 有水到渠成之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这节课听得怎样, 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听懂, 哪些地方需要老师作进一步改进等等, 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二) 教室外。

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会让人感觉更自由一点, 沟通的内容更广泛一些, 学校、社会、家庭、朋友、同学都是师生沟通的话题。教师可发现学生身上不易觉察的闪光点, 学生也可了解老师课堂外的另一面, 这样的沟通更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

二、注意师生沟通的方法和途径

(一) 谈话式沟通。

这是最直接、最坦诚的沟通方式, 师生真诚而坦率地交谈, 沟通的效果可立竿见影。师生的空间位置关系有师坐生站、师站生坐、师生共站、师生共坐等。一般而言, 前两种情况均不理想, 因为我们在师生沟通时应尽量注意师生的平等, 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尊重;在室外只能是师生共站, 在室内最好是师生共同坐下沟通较好, 即使这样还有许多位置关系, 如是面对面还是并排坐, 师生保持多远的距离等都有讲究, 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二) 书信交流沟通。

这也是较为传统的一种师生沟通方式, 在某些环境下, 可能某些特殊的事情不便于师生之间直接面对面沟通, 那么通过书信交流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方法, 教师可能会了解到平时不易掌握的情况, 能直面学生的内心世界, 学生也会得到教师更为完备的帮助和指导。如班主任写在成绩报告单上的评语也是书信交流的一种, 家长则可通过回执来反馈学生在家里和社会的表现等等。

(三) 周记和作业沟通。

通过周记了解学生一周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 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这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敏感性, 能透过学生周记中的字里行间及时捕捉信息, 然后进行必要的疏导, 如写一段鼓励性的语言, 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 讲讲教师心里的一些感受等等, 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对学生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和帮助。任课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也不应仅满足于作业的对和错, 这也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重要途径, 在作业本上写些适当的批语, 如“希望你继续努力”、“以后可不要再这样粗心了”“努力啊, 岁月不待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等等, 也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 电话及网上沟通。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途径 篇5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沟通的三条途径

班级学生是班主任的服务对象,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学生。班主任与学生沟通显得尤其重要,班主任只有与学生多沟通,才能了解学生的实情,切准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此,班主任要利用一切机会多与学生沟通,处处做“有心人”和“知心人”,达到师生心理相容,思想相通。我觉得:作为一个成功的班主任,首要的应是在长时间与学生的接触中,深入地了解学生心里的所想,才能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才能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扰,帮助他们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那么,班主任如何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具体有哪些途径呢?本文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用心沟通――架构学生自强的桥梁。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管理着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既非常琐碎而又十分艰辛。因此,教师只有怀有一颗对学生真正的爱心,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让学生和你贴心、与你沟通、以心换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他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特有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志趣,大胆地让每一个人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故而,作为班主任,首先必须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和学生互动发展共同成长。在班主任工作中,每接任一个新班,我的头等大事就是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家访和多方调查,掌握学生的主要优缺点、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性格爱好以及家庭情况等,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付出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爱心”。

例如,有一位女学生,她的学习成绩不好,后来我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她上课不专心,回家后作业又没有认真做;之后我又几次留心,发现她经常在放学后还逗留在学校附近玩耍。针对以上情况,我找到她的妈妈进一步了解该生的情况。通过交谈我才知道,由于该女生的父母整天在外做生意,再加上父母文化水平低,因此对她的学习简直一点都顾不上过问。

针对这一情况,我采取了针对性较强的“个性化”方式,循序渐进地帮助她树立起自强学习的信心。一是特别关注她的学习、生活,问长问短;二是在她学习上一有进步时,就及时给予鼓励;三是为了激发她阅读的兴趣,我利用她的生日送给她我自己挑选的书,同时告诫她一定要刻苦、努力。后来,她的学习劲头高了,生活当中日渐活泼;在课堂上也总能积极举手提问,学习成绩稳步提高,成为一名勤学好问的学生。

二、用眼沟通――培植学生的自律意识。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用眼来说话”便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通过“心灵交流”获得师生间的情感和谐与心灵共鸣,从而获得最佳教育效益的方式。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应善于运用“眼光”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信息的传递与行为的暗示,从而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培植他们的自律意识。

每当跨进教室,通常我都习惯地对全班同学亲切的一瞥。在这一瞥中,我的目光与几十双目光一一相对:有的目光与我的目光碰撞时,它熠熠闪光,流露出的是饱满的精神,我则报以赞许的目光;有的目光飘忽不定、左右顾盼,我的目光则多停留片刻,提醒他集中注意力――否定中更多的是鼓励;有的目光则是躲避、低头,他必有心虚的一面,我的双眉就会稍皱,目光严肃中又有宽容;而有的眼睛双目无神、似梦似醒,我的目光中则会有“警示”的信息了。这仅仅是课前的“全方位”的扫视,而在这扫视当中,我却可以大体了解全班学生的精神面貌。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讲课当中,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目光,关注一些后进生,一些特殊学生;用眼发现他们的毛病、缺点,及时指出、批评;或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表扬、鼓励。例如,我的班上有一位比较好动的男生,在我讲课时,不是自己钻进课桌下面自己玩耍,就是转过身去与后面一位调皮的学生讲话。

这样一来我在上课是就感到十分吃力,对全班来说更是一种干扰。怎么办呢?在做好家校沟通、家校配合的“前期工作”后,我把他请到了办公室,用目光直逼他的眼。面对我严肃中有容忍、批评中有关心的目光,他心虚地避开了,低着头。于是我轻声地对他说“看着我”,然后对他说:你知道吗?你是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可你为什么喜欢这么做呢?之后,他也低声地告诉我,他控制不住自己,似乎己成了习惯了。紧接着,我告诉他:老师现在帮助你,很希望你能自己改正,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吗?他连连点头,我就与他拉钩约定:凡是课堂上遇见老师的眼光,你必须看着我。后来的每堂课上,我或是用目光提醒他,或是给他投去赞许的目光。渐渐地,他变了。现在的课堂上,他基本能主动参与活动了,读书啦,回答问题啦,他都是很积极的。

三、用笔沟通――激活学生自信的内驱力。

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还常常用笔与学生进行沟通。每一个星期,我班学生都会交上一篇周记,叙写他们在一星期用眼看到、用耳听到、用心想到的许多见闻和思考。其中,有关于学校或班级的,有关于家庭和个人的,有写好人好事的,有批坏人坏事的,有问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的.,有提建议、献计策的,有对自己过失进行反省的,有对老师讲悄悄话的……。

每当批阅这一本本周记时,我就像在侧耳倾听他们的娓娓谈话,就象遨游在一个个向你敝开的心灵的世界。每当读到他们在某方面有进步时,我就会和他们一样高兴,分享他们的快乐,并会写上:“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等一些鼓励的话;每当读到他们在学习或工作上碰到了困难,受到挫折时,我又为他们担忧,设法鼓励,会写上一句:“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每当他们在某方面取得成功而微笑时,我更感到欣慰,又会写上:“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美!”这样简短的“批注” ,既用笔传达了我对学生的一片希望和鼓励,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心灵,又使“批语”成为学生行为的铭言、警句,有效地激发他们前进的内驱力。

优化家校有效沟通的几条途径探索 篇6

关键词:家校结合;沟通;途径

一、以理念为先导,通过培训提升家长对家校结合教育的认识

1.定期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的召开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形成家校教育同步化,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误解和家长对学校工作安排的不理解,为学校与家庭合作的教育教学工作敞开方便之门。

2.定期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在开学及寒暑假开始前,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增强对学生假期期间的监管及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在寒假期间的学习、生活、家庭教育等,做到放假不放任,指导家长做好寒假期间的家庭教育工作。

二、创设多渠道的家校沟通方式

1.家访

家访是沟通学校和家庭联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是解决个别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对个别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访问,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学校和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留守儿童家长的家访工作可根据其家长返乡时间,制订灵活的家访时间表。

2.电话、手机短信及网络联系

利用电话和智能手机终端,对学生家长公布学校网站、班主任建立班级家长交流群、公布科任教师电话,使得外出务工家长与家校联系实时化、常态化。

3.利用校讯通、教育卡终端联系家长

联系卡是学校与家长经常保持书面联系的一种很好方式,其优点是简便,无需劳师动众。一般是每周或隔周班主任写上该生近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终端发给学生家长,及时交流信息,统一要求。

4.飞信即时传递有效信息,强化家校沟通

飞信是班级管理中重要的“信息使者”,不用担心打扰对方工作,就能把有效信息及时传递给家长,还可以通过“飞信历史聊天”来记录自己与家长、学生的沟通情况,做工作总结。

在农村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指导广大家长自觉应用科学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全面端正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形成有效的家校教育合力。愿我们这条育人工程之路越开越阔!

参考文献: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注:课题编号:JY10—JXL075。

浅谈学生德育的有效途径——沟通 篇7

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求教师知识渊博, 而且要求教师道德高尚、为人表率。学生的德育工作以不是对其进行简单空洞的说教, 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学生的过程。所谓言传, 就是班主任要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说服学生、教育学生;所谓身教, 就是班主任要身体力行, 用自己的行动起示范作用。在学生心目中, 教师是纪律约束、道德规范的代表, 他们喜欢品德高尚的教师, 并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 模仿其态度、情趣、乃至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学生潜移默化从教师的品行中形成了自己的品德, 从教师的威望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 从教师的言行中发展了个性潜能。因此, 班主任要注意道德修养, 完善自身形象, 严于律己,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才能影响和感染学生, 与学生产生心灵的沟通。

二、沟通需要从“心”开始

班主任与学生沟通, 首先要有一颗真诚的爱生之心。这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前提, “教师的爱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伟大力量”, 它不仅能提高教育质量, 还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的形成、职业的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教师以爱育人、以情动人, 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 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会接受你的关心, 师生关系就会融洽, 心理上的距离就会缩短。所以, 班主任要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学生的真心。

例如, 遇到犯错误的学生, 叫到办公室后不是当着其他老师的面对他进行训斥, 而应象对待客人一样, 招呼他坐下, 推心置腹地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和后果。这样学生对抗的心理就会消除, 紧张的心情也会放松, 更容易接受教师的开导。反之, 如果教师当众劈头盖脸地把他训斥得一无是处, 那么他就会横下一条心, 破罐子破摔, 甚至与教师产生对立情绪, 更严重的是可能出现当众顶撞老师的现象。比如有些学生好惹事生非, 究其原因不外两方面:一方面是为了表现自己, 另一方面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良情绪。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只用简单的办法处理, 容易造成学生闷气的积压, 发泄出来的时候, 行为就让人匪夷所思。如:堵厕所、踢坏门、敲坏开关等。更严重的是这种怨恨还能引发学生自身许多问题:自信心不足、精神忧郁不振、对立情绪浓烈、学习不求上进等。所以德育必须先沟通, 沟通需要教师充满爱心, 坦诚相见。这样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

三、尊重是沟通的桥梁

尊重是对他人人格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尊重可以化解他人内心的不良情绪;尊重可以激励他人奋发前进。教育也是一种尊重, 尊重和信任学生, 是对教师基本品德的要求。对成功的学生给予尊重, 表明自己对学生成功的祝贺、赞美和激励;对失败的学生给予尊重, 表明自己对学生失败后的安慰、鼓励和鞭策。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 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 是祖国的好公民, 是父母的好儿女, 是一个有着高尚志趣、激情和不断进取的完美的人。自尊心是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 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才能更好的进行德育工作, 才能让他们在健康的发展中发挥潜能。有人说:教师不是法官, 不要把学生的过失都记得一清二楚, 而要有一颗宽容的爱生之心;教师应该是一名播种者, 而尊重就是播种机, 把自信和希望、善良和宽厚播种在学生的心田中。

四、注重沟通的方式

在师生沟通进行德育的过程中, 还要注重沟通的方式。当然, 沟通的方式很多, 我认为比较好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个别交谈。

学生年龄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 形成的个性差异很大, 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兴趣、爱好。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 除了共性问题需要在全班教育外, 可采用与学生个别交谈的方式进行个别教育。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启发的方式, 让学生能够品味弦外之音, 做到思想启迪与行为约束并举, 化解问题与有效防范并举, 强调自律与强化纪律并举。

2. 即时性评语。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表现, 随时随地的抓住契机, 进行教育、鼓励、点拨等。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师生沟通的方式。通过它, 教师的爱心得以明确的体现, 教师的先进教育思想得以付诸实施。它既可以使教师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称赞学生最细微的进步, 让每一位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又可以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它既可以给优等生加油鼓励, 使之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也可以给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指点迷津、雪中送炭;它既有益于成功教育, 又适合挫折教育;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

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浪潮中, 德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思想教育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师生沟通的立交桥才能畅通, 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 德育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施。“学校无小事, 事事在育人”。让我们就从一件件小事开始, 注重师生沟通吧!

摘要:班主任工作令我意识到学生工作的繁杂琐碎, 体会到班主任治班的辛苦劳累。同时, 我也深深感到并非班主任付出辛劳就能取得班级管理的成功, 也并非班主任事必躬亲、严加督促, 学生就一定能成人、成才。

实现医患有效沟通的途径和技巧 篇8

1 医务人员要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深刻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 就患者而言, 因年龄、素质、心态和疾病种类不同, 其服务需求因人而异, 但渴求沟通的愿望是不容置疑的;就医生而言, 医疗工作可以忙闲不一, 但与患者沟通交流应贯穿医疗全过程, 是不可或缺的。就服务效果来说, 它与医学知识和技术同等重要。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让医务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变化。医患沟通不仅仅是医患双方沟通的过程, 更是医疗信息传递的途径。因此, 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增加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 增进相互了解, 融洽关系, 增加信任, 从而减少医患矛盾和纠纷;现实情况是医患之间缺乏沟通, 医务人员服务过程中稍有不慎, 加上沟通并不充分, 就可以引起患者的不满意或者误会而导致投诉, 进而产生纠纷。笔者认为:加强医患沟通是塑造医院良好形象的需要, 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的润滑剂。因此, 在现有医疗环境下, 医患之间有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2 营造有效沟通的心理环境, 为医患有效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般来说, 医生应该主动接待患者、解答他们的疑问, 并找出患者最急于获得的信息即刻给予帮助。比如, 当医务人员体会到患者有疑问而在患者询问前, 医生就主动询问、提供部分帮助, 提供患者最想获得的信息, 患者的信任和满意就会油然而生;如果只是淡漠的消极等待, 患者很可能认为医生只是在例行公事, 从而产生厌烦心理;甚至要“干扰”医生正在进行的而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时, 就会使医患沟通一开始就陷入尴尬境地。这是因为, 患者来到一个陌生的治疗环境, 开始就能得到医生提供主动的热情服务, 就会使患者产生信任感, 从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医生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 要注意收集来自患者的信息, 医务人员在与患者交流中应注意挖掘患者心理深层次的需求, 探求患者的真正需要, 不要让语言仅仅停留在问寒问暖上, 让患者感觉到假惺惺、冷冰冰, 那样的沟通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信任的氛围, 形成良好的温馨的心理环境, 为充分沟通打下基础。

3 双方主动控制情绪, 力求沟通充分, 避免不良沟通, 达到沟通效果

笔者认为单向沟通、防卫性沟通、情绪性沟通是常见的三种不良沟通。一方面要引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医学技术的局限性、医院的功能和医生的职责, 科学的认识不同疾病的性质和治疗的预后, 正确对待患者病情恶化或出现的意外情况。另一方面目前医护人员面临的各种压力有关, 比如信任危机、收费的烦恼、医务人员的权益保障等引起的逆反心理, 出现的职业倦怠, 其身心处于不良状态, 往往表现为情绪衰竭、对工作抱着打工的心态, 用最简短的方式来应对患者, 表现为失去对患者的关爱, 没有工作激情, 产生沟通障碍[5]。医生要不断地提高修养, 理解患者治病需求和祈求尽快远离疾病折磨的愿望, 做好医疗服务和沟通工作。

4 医生要加强培训, 积累经验, 减少阻断沟通的行为发生

资料显示, 阻断沟通的行为在护士中普遍存在, 最高时达到39.8%[6], 笔者认为在医生中同样存在。同时一些客观的因素比如人员少、诊疗空间狭窄、环境嘈杂, 严重制约医患之间的交流。患者也会由于存在心理问题没有办法通过沟通解决, 从而出现心理负担加重, 情绪不稳。部分医生缺乏沟通技巧, 在实践过程中仅仅给予一般形式上的心理安慰, 虽然是一种安慰过程, 更象敷衍了事, 造成患者对医生的专业水平产生质疑和信任危机。医务人员加强相关培训, 感受患者的痛苦、害怕、无助甚至绝望, 体会医生如何合理选择沟通角色, 以及选择合理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地点等, 使医生避免出现阻断沟通行为, 并且成为沟通专家。

5 掌握沟通方法, 统筹兼顾, 灵活运用, 达到良好沟通的效果

5.1 培养应用同理心与患者交流, 达到沟通效果

医务人员要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来看医疗及其相关问题, 要将心比心感觉患者的情绪及感受, 并正确将这种感受传达给对方。《圣经·马太福音》有一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 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已被大多数西方人认为是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 甚至由此衍生出被认为“不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而要用别人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对方”的“白金定律”。不管在什么时候, 都要让患者觉得医生是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的, 这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

5.2 仔细倾听、认真体会患者的诉说, 理解患者真正意图

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 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 医生要注意全神贯注地倾听患者所谈的内容, 患者倾诉时不要随便打断, 甚至要听出谈话的弦外之音, 这样可能有较好的聆听效果。还应注意与患者保持眼神的交流。适时给予适当的反应, 如适应地说:“噢”、“是的”、“有可能的”等或点头表示接受及回应对方说话的内容, 让医生的认真和细倾听被患者所觉察。不要在患者正在叙述时随意打断他们的谈话, 而应引导患者简洁的叙述完毕, 最后把患者表达的信息简要概括一下, 表明医生是在实实在在地倾听他的陈述, 并且给患者留出纠正医生误解内容的机会。

5.3 掌控沟通语言表达要领, 把握关键, 力争沟通充分而有效

语言修养是医学工作者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标志, 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及其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良好的语言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说话前斟酌思考内容, 想好再说;语言条理;词语准确;医生所使用的语言应是亲切、温暖、善意、礼貌的语言;减少直、快、粗的语言;采取积极地态度, 用好说话的方式、语音、语调, 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 使患者充分接受沟通信息。

5.3.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注意选择适当的语言

使用患者熟悉的语言, 在患方理解的情况下才使用专业术语。比如, 对普通的患者尽量避免用医学术语, 应选用患者易懂的语言;对知识层次较高者可以使用规范的语言并适度使用部分术语, 以求恰如其分而又不失真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医患沟通时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 在交流过程中医务人员的礼仪也很重要, 礼貌而不呆板, 热情而不矫情, 让自己的语言既有严谨的逻辑性, 又有灵活性;既讲究内涵的充实, 又恰当地把握分寸。

5.3.2 充分应用非语言沟通,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非语言沟通是不可或缺的,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认为, 语言表达在沟通中起方向性和规定性作用, 非语言才能准确反映人的思想感情。人与人在沟通信息的总效果中, 语词占7%, 音调占38%, 而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动作占55%, 后两者都是非语词性沟通方式[7]。可见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非语言沟通是语言沟通良好的助推剂, 两者配合使用常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非语言表达有时比语言表达的信息更接近事实, 常可收到良好效果;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注意倾听, 身体前倾, 善用眼神、点头、微笑等积极性肢体语言, 加深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8]。

医患沟通是医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是不可或缺的医疗环节, 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笔者的体会是人与人的沟通是一种复杂的过程, 特别是面对面的医患沟通更是如此, 甚至有时会出现比较困难的局面, 但是医护人员必须积极面对;沟通能力通过训练是可以的提高的, 只要态度积极主动, 用心体会沟通技巧, 就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只要了解患者的需求, 灵活运用好沟通技巧, 处理好患者的心情, 医患有效沟通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摘要: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 使医患沟通达到最佳效果, 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 处理好医患关系, 探讨实现医患有效沟通的途径和技巧。通过医护人员医患沟通重要性的提高;了解患者心理需求, 倾听患者的真正意图, 营造双方沟通良好的心理环境, 及时进行主动沟通;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真实地传递医患沟通信息;使用妥当的语言传递沟通信息等一系列方式和方法。笔者体会到沟通能力是医务人员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医患沟通是医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 是不可或缺的医疗环节;面对面的医患沟通是一种复杂的过程, 有时比较困难, 但是沟通能力通过训练是可以的提高的;灵活运用好沟通技巧, 医患有效沟通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关键词:医患沟通,有效沟通,非语言沟通,沟通技巧

参考文献

[1]陈少贤, 胡鹏飞, 彭晓明, 等.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快速增长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 2008, 28 (2) :20-22.

[2]吴金良, 赵燕燕, 王永强.医疗纠纷的特点及防范措施[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5, 21 (5) :284-285.

[3]王柯厶, 万立华.当前中国医疗纠纷的特点及缓解策略[J].重庆医学, 2009, 38 (8) :1002-1003.

[4]朱开梅.医患沟通在防范和解决医疗纠纷中的作用[J].医学与社会, 2010, 23 (10) :54-56.

[5]李海云, 张建华, 姜良美.影响医患沟通的障碍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21 (6) :54-55.

[6]王艳.对临床护士阻断沟通的行为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 (中旬版) , 2007, 21 (12) :3235-3236.

[7]张岩, 魏来临, 赵延英.谈医务人员的非语言性交流技巧对医患沟通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 2005, 26 (1) :48-49.

沟通途径 篇9

五(A)班的王浩(化名)给笔者的印象不太好,因为他经常迟到,也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游戏。那天下午的体育课,他又迟到了,于是笔者让他归队,可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站在旁边发呆。于是,笔者忍不住了,跑过去准备揪他耳朵。没想到他反应出奇的快,一把捂住耳朵,表情痛苦地哭了起来,眼泪哗哗地流。笔者就纳闷了,还没有碰到他的耳朵,怎么会有如此痛苦的反应呢?此时,一位学生说他的耳朵有问题,他便哭得更加伤心了。笔者看他那样子,心里不是滋味,但笔者觉得应该教育一下这学生。于是,笔者说到,“哭什么哭,男儿有泪不轻弹,你还是男子汉吗?给我站好了,上课去!”没想到这一招一下子就镇住了他,他回到了队伍当中。那节课笔者带领学生们玩了两个游戏:《看谁打得准》和《迎面接力赛》。大家玩得很开心,但王浩情绪一直很低落,不过比起之前的上课状态,他还是有进步,因为他参与了。

第二天,班主任对笔者说:昨晚吃饭时,王浩哭得很伤心,也没有吃饭。更麻烦的是,校长找到笔者,说王浩的家长投诉我体罚他的孩子,使劲地揪他孩子的耳朵了。真是冤枉,当时笔者是想揪他耳朵让他站到队伍里面,可笔者还没有碰到他,他就哭了,怎么就变成使劲揪了呢?我得找家长问个明白。于是,便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的沟通后知道这个学生的情况:孩子的父母都是医生,家族几代单传,备受宠爱。孩子的耳朵先天畸形,整形已花去十几万的费用(想想有点后怕,多亏没有揪到他的耳朵)。因为耳朵畸形,所以孩子极度的自卑,心理极其脆弱。家长对其也是百般呵护,只有宠爱,没有责备,他们不敢给孩子一丝丝的挫折。

得知此情况,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同这位学生的家长好好聊聊。碰巧的是我们正好住在同一个小区,周末的时候笔者便邀请王浩的爸爸来家里喝茶、聊天。

那个周末我们聊了很久,聊得特别融洽。因为他们特别需要教育孩子方面的援助,就像病人需要医生那样。于是,笔者和他说:“我们今天聊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不是作为王浩的老师与你谈教育问题,而是作为邻居,为人父母在一起聊聊关于小孩教育的问题。如果觉得没有价值,当然可以一笑了之,不采纳罢了。”

笔者对这位家长就这次与他儿子的事谈了笔者的观点。

第一,盲目相信孩子的一面之词可能导致恶性的连锁反应。孩子刚刚做过耳朵整形手术,如果老师真的使劲揪他耳朵,后果肯定不堪设想。家长不假思索地相信孩子的片面之词,给老师带来了伤害,实际上也给孩子的教育带来了伤害。如此下去,孩子今后可能会变本加厉地说谎。另外,教师受到伤害可能也会对孩子敬而远之。长此下去,后果可想而知。

第二,过于溺爱孩子可能会毁了他的一生。因为孩子身体上的一点缺陷而放弃对他品行方面的教育,不敢给孩子提任何的要求,不是爱而是害。试想,孩子终将会走进社会,社会还会溺爱他,将就他吗?父母不可能呵护孩子一辈子。当前更应该考虑如何淡化他的敏感点(其实王浩的耳朵畸形不细心看的话很难发现),给孩子建立信心,而不是夸大。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那天课上我问他是不是男子汉,他马上就不哭了。为什么一见到家长就又还原了?那是因为家庭的溺爱阻碍了他的健康成长。

第三点,学生在学校遇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注意解决问题的技巧。学生在学校遇到问题,我们应该先与老师取得联系,而不是直接向校长反映。否则老师会觉得你不信任他,误会太深的话,老师可能从此不再关注你的孩子。而如果直接与老师沟通,相信问题会迎刃而解。不但不会伤和气,今后老师肯定会更加关注你的孩子。

家长听后如梦初醒,连声说对不起。说那天是他最有收获的一天。从那以后,我们的沟通变得像家常便饭一样,经常探讨孩子的教育方法。笔者用大度征服了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思想赢得了家长的信赖。

同家长沟通后笔者便与班主任商量,先让王浩做一名小组长,“逼”他与人交流。课堂上多鼓励他积极发言,建立信心。体育课上,笔者还积极鼓励他参与集体游戏,有时还特意安排对他有优势的游戏角色,让他在同学们面前显得有价值,让同学们喜欢他,让他变得阳光起来,不再哭鼻子。

笔者还同他的爸爸商量,让王浩多看一些励志性的书籍或电影,潜移默化地引领他的变化。他最擅长的书法在比赛中屡屡获奖,赢得了小伙伴的掌声;他的奔跑速度越来越快,吸引着无数羡慕的眼球。

沟通途径 篇10

目前, 企业组织的管理沟通普遍不容乐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根据各自的经营业务目标, 各自的利益和不同的观念角度, 导致各部门间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引发沟通障碍和沟通不畅。

第二, 企业内部各部门在收集信息以及传递信息的过程中, 由于所理解的意思不同, 表达方式不同, 在传递信息时往往会出现信息的“变味”。特别是在上传下达、下文上走的过程中, 以及企业组织外部信息流入企业内部的过程中, 都会出现信息传递错误的现象, 这就造成了管理沟通障碍问题。

鉴于此, 本文旨在寻求一套提高组织沟通的方式, 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的组织沟通方式如下。

1 组织内部的沟通方式

1.1 指示与汇报

指示一般是指在一个企业组织中, 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 组织决策层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将决策下达到下级组织或部门的一种沟通方式。指示属于下行的沟通方式。通常情况下, 决策层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两种方式作出指示, 正式指示采用书面指示的形式, 而非正式指示采用口头形式。正式指示更多的应用于上级管理部门对下级管理部门, 而非正式指示则多应用于企业组织内部。

汇报一般是指在一个企业组织中, 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工作的过程中, 下级向组织上级汇报思想动态、工作流程、工作安排及工作动态。这是上行沟通, 即下级通常通过正式或非正式两种方式作出的汇报工作。正式的汇报通常以书面汇报形式, 而非正式的汇报通常是口头形式汇报给上级。这两种方式都多用于企业组织内部。有些汇报不仅仅要用书面的形式, 而且还要加上口头的方式, 如政府的工作报告等。有些汇报则只需要书面或口头的。不同的组织, 其对于汇报方式的规定是不同的。

1.2 会议与个别交流

组织沟通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过会议或者个别交流进行沟通。会议沟通方式是正式的一种沟通方式, 通常是企业组织内部进行业务交流、思想动态交流、目标管理交流、绩效管理交流最重要的方式。通过会议, 企业组织内部可以根据部门所提出的不同观念进行公开讨论, 通常是实现企业既定目标最根本的一种交流方式。在会议过程中, 各部门将本部门的工作进行汇报, 提出问题通过会议进行协商解决。比如酒店企业, 每周定时至少开一次行政办公会议, 会议主要就本周内需要承接的业务在会上做通报, 各部门针对会议接待任务进行工作布置, 这往往是酒店行政办公议会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另外, 酒店行政办公会议往往也是酒店发展思想、发展理念、发展趋势、发展走向最根本的一种沟通方式。

个别交流通常是组织内部各层级之间进行私下沟通的一种常见的方式, 个别交流是非正式沟通的一类, 是有别于正式沟通的一种常用沟通方式。在个别交流的沟通方式中, 一般情况下, 人们更能在个别交流的过程中吐露真言, 进行心灵的交流。若在正式沟通的场合不能直接说的话和表达的意志, 那么通过个别交流的方式就能够达成最好的沟通效果。

1.3 内部刊物与宣传告示栏

对于许多规模较庞大的组织而言, 各成员间很难坐到一起召开会议, 也很难通过个别交谈进行沟通, 那么内部刊物就是一种较好的替代方式。不同的组织, 内部刊物的形式、周期、反映的内容差异很大, 所以沟通的效果也就千差万别。

宣传告示栏是企业上层决策组织将组织意志推广宣传给整个企业的一种沟通方式。宣传告示栏是将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动态、企业发展方向以宣传栏的形式告示给企业员工。目前, 企业宣传告示栏是大型企业做企业文化很重要的一种宣传沟通形式。然后,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 互联网技术也运用到企业内部组织管理中, 以前的实物宣传告示栏在逐渐减少, 取而代之的是电脑网络化发展, 也就是将企业的实时动态在电脑网络中实时更新。

1.4 意见箱与投诉站

在企业组织中, 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沟通不畅的问题, 如领导指示和下属汇报的过程中, 可能会由于表达方式不同而产生“误会”。特别是下属汇报这个环节, 通常情况下, 下属难以将本意上传到领导层或者是传到领导层但“味道”有变, 则可以通过意见箱这种沟通方式将真实想法上传到领导层。

1.5 领导见面会与群众座谈会

领导见面会与群众座谈会是企业组织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职工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业务状态而召开的会议, 是一种正式与非正式沟通两种方式都运用的沟通方式。领导见面会是让有思想、有想法的部分员工同领导一起召开的会议, 是一种由下而上的沟通形式。而群众座谈会, 通常情况下上级领导是沟通的主动方, 而领导见面会则是应下层的要求而进行的沟通。

2 组织外部的沟通方式

组织是生存于一定的环境之中, 除了要进行内部沟通以外, 还必须处理好与其周围的公众、同业者、政府, 以及供应者和消费者的关系, 有效地同其他组织进行业务往来和合作, 并进行必要的沟通。组织对外沟通的方式和内部沟通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大概可以分为公关、CI策划、商务谈判等几种沟通方式。

2.1 公关

公关作为组织对外沟通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 是组织处理好与顾客、供应者及经销者以及新闻界关系的基本方法。主要是通过组织与顾客等其他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来实现的。这种方式中又可以采用多种具体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如可以用产品展示会的形式向公众传递产品的有关性质, 并接受顾客对产品的评价;可以利用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进行广告, 或者通过征信的形式接受公众的反馈;还可以通过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促进组织与新闻界的沟通等。

2.2 CI策划

CI策划是企业根据实际需要有目的的进行形象塑造和宣传的系统工程。在商业经济时代高速发展的当下, 企业导入CI的目的, 是通过策划、制定和传播出自己的理念识别 (亦称MI) 、行为规范 (亦称BI) 、视觉识别系统 (亦称VI) , 以便在市场中赢得显著而长久的竞争优势。企业导入CI系统, 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可以促进企业在市场中进行有效的品牌运作, 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形象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使企业集团中各部门、各下属机构之间相互沟通与认同, 相互协作与支持, 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协同效应, 减少内部损耗。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将促进社会各界对企业的了解、信任和好感, 有利于企业应对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

2.3 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是指人们为了协调彼此之间的商务关系, 满足各自的商务需求, 通过协商对话以争取达成某项商务交易的行为和过程。商务谈判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的手段, 是企业获取市场信息的重要途径, 是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力量。

3 有效提高现代企业组织管理沟通的途径

组织要想提高沟通的效率, 必须根据组织特点和具体的环境条件, 选择并设计合理化的沟通渠道, 并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 再针对影响组织沟通的因素采取具体的对策。

3.1 合理的沟通渠道和方式

一般说来, 合理的沟通渠道和方式是企业组织获得准确且可靠信息的重要来源渠道。正式的沟通方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方式在哪种场合运用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通过需要在正式、庄重场合获得的信息编码应该运用正式的沟通方式;在某些隐蔽或是在正式场合不利于良好沟通后所得的及时信息编码则应考虑非正式沟通方式。其实两者相比较, 在非正式场合中的沟通方式, 往往是组织领导层或是接受者最容易得到可靠性高的信息源。在现代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这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的选择, 只有将这两种方式适当的运用, 才能最终达到预期良好沟通的效果, 从而可以促使整个企业组织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2 建议和质询制度

在现代企业组织中, 通常用建议箱这种方式能够让前沿或基层信息传递到现代企业组织上层, 这是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许多较好的企业都是通过此种方式来获得员工的思想动态、工作动态信息, 目前也被许多大中型企业所推崇。此种沟通方式能够减少企业组织内部沟通障碍, 更能有效的提高企业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

许多较好的方案是给予所提建议已被实际采用的雇员以报酬, 并且提供每一项建议得到如何评价的反馈。通常可付给简单建议少量酬金。对于一种可给公司带来大量盈利的技术性的建议, 通常按照预计盈利的百分比付给酬金。不用因长期停产付出巨大代价就以完成设备维修的建议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当对被采用的建议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时也可以加强下行沟通, 因为雇员接收到了希望何种革新类型的信息。

在现代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 与建议制度相对应的是质询制度。该制度多是企业收集到员工的建议或意见后, 以一种正式的方式答复员工的制度。质询制度是企业组织内部信息接受者与信息被接受者有效沟通交流的一种高效的方式, 在大多数企业中都有所运用。

3.3 主管人训练

良好的沟通是一种奇妙的、内在的艺术吗?能够对上级进行训练, 使之更有效地同下属沟通吗?有证据表明, 适当的训练能够改进主管人的沟通技能。我们需要注意技能一词在这里的特殊作用。模糊地讲授沟通的重要性绝对不能告诉主管人如何更好地进行沟通。分离出特殊的沟通技能并给予上级实践这些技能的机会将会收到积极效果。在如何处理棘手的问题方面, 信心十足的主管人将能够更好地掌握社会情感和任务要求之间的平衡。

有效的训练方案通常用录像形式介绍正确处理典型的沟通问题的模型。然后由主管人对问题进行角色扮演, 当他们表现出有效的技能时, 训练人将对其进行强化。

3.4 雇员调查和调查反馈

雇员调查工作是一项由企业组织上层管理者为了了解全体员工的工作动态及思想动态而设置的一种企业沟通制度。调查专家必须以一种易于被管理部门译码的方式对结果进行概括总结。

当调查结果反馈到雇员时, 随着管理部门的答复和任何变革计划, 将加强下行沟通。调查反馈向雇员表明, 他们的评论已被管理部门听取和考虑。作为对调查所关心的问题的答复, 变革计划表明了对进行双方沟通的一种赞助。

参考文献

[1]张乐明.企业管理沟通的改善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 (01) .

[2]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沟通途径 篇11

一、当代教育名家的人格特质和诸多一线教师的人格表现的比较

魏书生,他没有高校学习经历,但一路从优秀老师成长为优秀班主任,从优秀校长成长为优秀局长,最后成为享誉全国的教育名家。魏老师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的优秀人格,其中最主要的是他善于学习、思考、悟道。长期的学习思考实践,使他坚信“民主治教,科学发展”是搞好教育的关键,最重要的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正是由于他的勤学善思和几十年的淡泊名利及对自己观点的坚守,才成就了中国独一无二的魏书生。反观现实中很多老师,他们习惯于跟随时尚观念和经验,进入集体无意识状态而浑然不知,为了分数和所谓尊严,违背教育规律原则,不顾孩子的身心感受,信奉刚性压迫式的管理方式,大搞疲劳战术、题海战术,结果是分数出来了,师生矛盾加剧了,孩子求知欲减退了。近年来的校园悲剧和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进取心不强就是证明。

李镇西,从一名普通的知青到苏霍姆林斯基式老师,从教育博士到全国知名校长,其成长的里程碑上刻着“爱心”和“民主”几个大字。他曾说:“爱心不等于教育,只有加入民主的内涵才是完整的。专制的爱,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学生,这不是有民主精神的爱。”可以说爱与民主是李老师的一张亮丽的人格名片。反观当下,在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格局下,在分数是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的背景下,一线老师要做到淡定从容绝非易事。因此我们看到了太多的老师以爱的名义伤害学生,这些学生在获得分数的同时,内心压抑,创造力受到压制,学习热情消退。这种负面影响将延续很久乃至孩子的终身。

杨瑞清,23年来扎根南京郊区的乡村中学,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艰苦的条件下先后创办了行知实验班、行知小学、行知基地,开展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和赏识教育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一个弃城回乡逆时代“潮流”的“傻校长”最终获得全国十杰教师,全国师德标兵诸称号。正是他的草根精神成就了他的远大理想和大爱情怀,铸就了他教育生命的丰碑。他曾说:“人生价值=奉献量÷获取量。”“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道德教育的问题,关键是教育者的心态问题。”正是由于杨老师有着雪亮而锐利的人格犁头,才硬生生在一块块贫瘠的土地上犁出一片片充满生机的教育原野。但令人忧虑的是,现实中很多老师都把听话的孩子当做好孩子,把分数和升学率当做职业成就的唯一标杆,把收入的多少作为职业幸福感的衡量标准。教育这一神圣职业的内涵被不断抽取,甚至要面临价值崩盘的危机。

所以,我们有建国六十多年没有出现一个诺贝尔奖的尴尬,有钱学森老先生的六次质问,有无法计算的迫于应试压力的家庭悲剧和校园悲剧的发生。更可怕的是,这种情形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有扩散和深化的趋势,值得每一个国人警醒。而教师在高考指挥棒还没有被扔到历史的垃圾桶之前,在行政层面自上而下的改革措施没有到来之前,我们是不是只能选择妥协和顺从,只能把教书当做谋生的工具而无视那些滴血的伤口和无声的哭泣呢?不。一个有良知的教师应该选择灵魂的自我救赎,出路在哪?我以为最要紧的有两条:一是专业阅读,二是近距沟通。

二、“专业阅读”为教师人格的完善奠定基础。

不难发现任何一位能称得上教育家的人,都有教育信仰和核心价值观,这种信仰和价值追求不仅超越了一般世俗功利,甚至超越了生命。于是我们看到了苏格拉底执著而从容地赴死,他不能接受自己的思想被践踏侮辱。我们看到了孔子的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和方法,他深谙教育的大道。而急功近利的心态和一刀切的管理体制、刚性的量化考核严重破坏了教育生态,压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听到陶行知老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所有这些先贤看重的都是自己的教育思想,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前途未来,功名利禄在他的心里真是渺小至极。相反正是由于他们摒弃名利才完成了百世功,成就了千秋业,赢得了万代名。

魏书生老师刚走上三尺讲台,就如饥似渴地读了大量的教育学心理学著作。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卢梭、赫尔巴特、杜威,到现代的凯洛夫、赞可夫、马卡连柯、巴班斯基、布鲁纳,从中国古代的孔夫子到现代的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等教育理论,他都读过。他认为名家思想都有他存在的价值,都符合当时历史条件,他既不轻易肯定,更不轻易否定,他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教学实际出发,博采众家之长,好的拿来用用,不好的就变一变。正因如此,他才挣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面对理论、面对学生、面对一切教育活动,最终成就了他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教育人格智慧人格。

老师要主动亲近教育经典,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在对话中摒弃狭隘与庸俗,不断拓宽教育视野,促进精神发育,提升教育人格。《欧洲哲学史》、《西方教育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古代思想史》、《世界通史》、《理想国》、《爱的教育》、《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静悄悄的革命》、《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等教育历史哲学专著不仅能给我们宝贵的思想启蒙和积淀,而且能让我们有底气在世俗压力面前说“不”,使我们在面对孩子的违纪行为时保持淡定,甚至在面对孩子的无礼冒犯时保持克制。因为此时的我们内心装着的不仅仅是眼下的分数,更多的是孩子的人格尊严和美好未来。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赢得孩子的尊重信任。如果孩子真能亲其师信其道,分数又何愁不高?

三、“近距沟通”可以把教师人格打磨得更趋完善。

从物理层面上看,任何人都无法看到自己的背影;从心理层面来看,任何人都难以看到自身的问题。生活中老师常常会带着固有的观念或成见去看学生家长及同行,以致在评价管理上做出片面乃至错误的判断。因此老师要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和学生家长同行沟通,借他们的眼睛来发现问题,从而及时反思改正,实现人格的不断完善。

李镇西老师曾在题为《走进心灵的德育》的讲座中说:“我们的师长,当您千方百计地想把一个孩子教育成您心目中的好孩子时,您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青少年身心的成长是一个痛苦而复杂的过程。当他们在黑暗中感到阵阵孤寂时,当他们在日记中发出莫名的长吟时,当他们在拥挤的人群里感到恐慌之时,当来自内部外部的无形压力向他们慢慢逼来之时,您不要再拿一些硬邦邦的正确的框框去套他们,不要幻想只要让他们明辨是非就可万事大吉。可不可以使环境宽松一些,可不可以拿您或别人有益的人生经验去疏导他们拥塞的心灵,可不可以不把学生们当做一部部受教育的机器,而是一个个正在通过他人帮助,更通过自己不断努力而逐步形成的‘人’。”长期以来,以书信为桥梁的与学生近距沟通,促进了李老师平等尊重宽容大爱的德育人格的形成,使他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也得到了孩子们发自肺腑的信任和爱戴。因此,老师一定要懂得和学生近距离沟通。

2012年上半年,笔者所在的县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万名教师家访活动,通过家访,很多老师的教育观念有了质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当他们走进了一些后进生的家庭后,才真实地体会到这些孩子所处的困境,才惊讶地发现这些孩子有着许多以往从没被发现的优秀品质。不少老师的内心受到有力触动,发现以往以行为习惯和成绩来评价孩子的标准的狭隘片面,认识到以往面对孩子不良表现的简单批评的轻率浅薄。通过家访老师多元评价观念得到程度强化,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品格比成绩更能决定一个人的优秀程度。而且当老师再次面对孩子的违纪行为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不再是宣泄情绪,而是理性思考孩子违纪的原因和处理问题的办法。这样,碰撞、伤害得到了避免,问题往往能得到较好的解决。由此可见,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理论的引领,更需要实践的积累。

2003年,笔者调到市区一所名校教书,九年来,带了三届毕业生,其中的酸甜苦辣体会颇多。刚开始,为了站稳脚跟,做出成绩,以严治班,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2006年中考,成绩出来了,学生却远离了我。2006接手第二届,痛定思痛,笔者尝试着通过写周记随笔的方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果然有一些孩子说了心里话,认为我有时平易近人,有时却情绪激动,让人敬而远之。因此笔者买了曾仕强的《情绪管理》认真学习,重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从而慢慢弥补自身的人格缺陷。此后遇到孩子的违纪等不良行为后,基本上能保持克制,谨慎处理,即使出现不当管理情况,也会事后及时找相关同学道歉沟通,或在全班自我检讨,使矛盾得到及时化解。2009年中考,我们班成绩不如第一届,但孩子却和笔者亲近许多。到了2009届,笔者在班级管理上进一步注重严与爱的结合,科学与民主的渗透。为了进一步完善自身人格提高师德修养,笔者一方面系统阅读了学校教科室推荐的各类教育专著,同时在文体活动中主动和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想法,倾听他们的感受和建议,三年下来师生关系越来越密切,所带班级一直被评为校优良班集体。2011年笔者有幸被评为张家港市优秀班主任。在人格修养不断完善的同时,笔者的学科能力也得到较快进步,学科管理方面也轻松了许多,2011年笔者还荣获了市“教学能手”称号。

十几年来专业成长的切身体验告诉笔者,加强专业阅读和近距沟通是完善教师人格的好路子,而人格修养一旦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走上一条快车道。

摘要: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每个学校高度重视的, 或开展各类专业培训, 或设计各类校本评价来帮促教师专业发展。然而, 我们往往忽略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因素——教师人格的完善。很多教育者的成功启示我们:专业阅读与近距沟通, 是完善教师人格、推进优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师人格,专业阅读,近距沟通

参考文献

[1]李镇西著.心灵写诗[M].科学出版社, 2005, (第一版) .

[2]张彦春, 朱寅年主编.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第一版) .

[3]赵雨林著.学会跟孩子说话[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第一版) .

[4]周国平著.周国平论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第一版) .

上一篇:犯罪未遂下一篇:建筑物造型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