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调整

2024-09-26

设计与调整(精选12篇)

设计与调整 篇1

现在的演播室, 功能和作用更像是一个综合性很高的信号处理中心。本文以三亚广播电视台多功能高标清兼容演播室的建设为背景, 阐述了要发挥好演播室的传统作用和信号处理功能, 同步系统的设计是要优先考虑的。

1 系统的同步信号

本演播室系统中, 要保证摄像机信号和所有外来信号源信号间进行平滑切换, 不产生抖动、撕裂或其他影响切换质量的现象, 就必须保证所有信号源相位的一致性。在高清电视技术诞生前, 是用一台同步机产生一个模拟黑场 (BB) 作为同步基准信号, 将系统中所有设备同该基准信号锁定并将相位调整一致, 此基准信号通常是模拟BB信号。随着技术的发展, 又有一新的同步基准信号应运而生, 就是高清三电平同步信号Tri-Level Sync。目前是模拟、标清和高清设备并存的阶段, 有些高清设备和标清设备可以接收BB同步基准信号, 而有的高清设备却只能接收三电平同步基准信号。因此, 在同步系统设计时, 要对同步信号的种类、配置和系统的调整等进行认真的论证, 确保同步信号和相关设备的匹配。

现在电视台的同步信号大多数还是使用模拟BB, 而不是使用数字BB, 是因为早期的数字设备中, 只支持数字BB作为同步。但由于数字BB的数据率很高——标清的SDI信号是270 Mbit/s, 而高清的则高达1.45 Gbit/s, 这样高的传输速率会使同步信号的传输距离大大缩短, 要想进行远距离的传输, 就必须采用光缆, 从而使电视台的建设成本提高。如果采用模拟BB信号, 由于它的数据率比较低, 只有几兆, 并且它的色副载波的频率是4.43 MHz, 通过这个频率可以分辨出视频所需要的各种频率, 这个技术现在比较成熟, 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因此, 在将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模拟BB这个信号还将在电视台中继续存在。

2 演播室同步系统的设计

考虑到系统中的所有设备都被同步基准信号锁定, 如果同步系统工作出现异常, 就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失锁, 从同步信号失锁到同步信号的恢复期间整个演播室系统的工作将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会严重影响到电视台的工作质量。所以, 在本演播室的建设中, 同步系统采用了现在中小电视台流行的一级主备同步机应急切换的方式。应急切换设备对同步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检测, 当主同步机一旦出现故障, 同步信号受到干扰或由于电视台里接地不良使同步信号工作不稳定造成图像的抖动、马赛克或者静帧, 给电视台的安全播出带来影响时, 应急切换设备就会自动的切换到备份同步机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当然, 这种切换也可以用手动来进行。

三亚广播电视台新建的演播室在设计时, 考虑到除了具有一般演播室的功能外, 还增加了直播, 标清和高清兼容以及对多种外来信号进行灵活处理的功能提高了演播室的利用率。经过多次的对比和论证最终使用了利达LT443D同步机和LT444同步切换器。LT443D同步机是可以支持多种数字电视格式的同步信号发生器, 采用模块设计插件可以自由组合, 同时具有外BB和外三电平信号的锁相功能。LT443D输出的同步信号是BB信号和三电平模拟同步信号。LT443D还可以输出测试信号HD-SDI, SDI测试信号, 模拟电视测试信号, AES/EBU数字音频信号, 模拟音频信号等。LT444同步切换器同时配备11路输入输出通道, 可支持HD-SDI信号, SDI信号, AES/EBU数字音频信号, 可以快速实现模拟BB信号和模拟三电平信号的切换。其工作原理是当前使用的主同步系统工作出现异常时, LT444同步切换器通过检测信号振幅错误自动将同步设备切换到另一套备用同步系统, 来保证整个系统的同步系统的正常工作, 同时, 还会在它的显示器当中显示出故障的选单, 为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故障提供参考依据。由于本台所选择的利达同步设备除了具有高可靠性还具有很强的升级能力, 使投资效益得到很好的保证。同步系统组成框图见图1。

3 同步系统的调整

由于本演播室承担很多的工作任务, 为保证其功能的多样化, 就必须保证本演播室的相位和其他信号之间的相位保持严格的同步锁相关系, 所以, 本演播室系统内的所有设备都必须在外锁相状态下运行, 也就是与主用同步信号保持相位的一致。除了对演播室内的所有设备进行正确的连接之外, 还必须对所连接的设的相位进行准确的调整。由于系统内部所使用的设备档次和规格的不一致性, 经过多次的试验总结出相位的调整方法:

1) 对系统同步的基准信号进行调整

整个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取决于同步基准信号的稳定, 对主同步机和备份同步机的工作状态进行严格的设置, 保证主同步机和备份同步机各种参数设置的一致性。在对同步基准信号进行调整时, 由于模拟BB信号和三电平同步信号Tri-Level Sync两种信号在系统内部同时存在, 调整时要分别按步骤分别进行。

2) 对系统的相位进行调整

由于本演播室高标清兼容, 且为多功能演播室, 不仅担负日常直播和录播制作任务, 还要承担高清节目的制作和高标清转换任务。在实际调整工作中, 要充分考虑同步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传输电缆和传输光缆对同步信号造成的相位漂移而带来的误差问题。调整使用模拟BB作为基准信号和使用三电平同步信号Tri-Leve Sync作为同步信号的系统时, 方法不同。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得知:以经过严格设置的主备同步机分别送到系统的同步信号为基准信号, 将系统中所使用的切换台、录像机和摄像机等设备外锁相连接, 然后对上述设备的相位进行分别调整, 使其相位位于同步基准信号的相位中心位置, 而不是绝对对齐。在对使用三电平同步信号TriLevel Sync的数字电视系统中, 虽然用于锁定设备的同步信号是模拟信号脉冲, 但它的同步关系和模拟电视系统的同步关系不同。在模拟的电视系统中, 同步关系是由复合同步脉冲确定, 而在数字电视系统中, 同步关系是由数字定时基准信号SAV或EAV来确定的, 这就要求在对系统中的数字设备进行相位调整时要保证其相位和定时基准信号的SAV和EAV相位保持对齐, 这和使用模拟BB为基准信号设备的调整方法明显不同。

设计与调整 篇2

这节课要上的是《常见的量》,再过5分钟就要上课了,站在教室门口,我寻思着:能不能把课上的最后一环节实践活动“体验一分钟”调整到课的开始?这样做合适吗?„„“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我顾不上多想,走进教室开篇点题: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再次来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吧!第一个“一分钟”:请你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写一写“我的教室”。我宣布“现在开始!”只见有的同学立即翻开本子奋笔疾书;有的同学则托着脖子,大概是在构思吧;有的同学低着头、弯着腰,哦,是在找作业本呢!„„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停!”汇报开始了,先是代瑾同学手举的老高,说:“我的教室宽敞明亮,45名同学共同组成了友爱、团结、和睦的班,我还没写集体俩字,时间就到了,我写了25字”,王玉洁同学这时才把头抬起来,我请她汇报一下,“老师,我才找到作业本。”“哈哈哈,董婷婷同学才写了标题:我的教室”教室里的快嘴男孩王杰介绍到。我笑了笑,现在开始第二个一分钟“你们最喜欢哪个动作,就保持这个动作一分钟”,只看见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做出睡觉的姿势来;有的同学双手高举过头顶,像是在投球;有的同学则是伸出了舌头;有的扮起了鬼脸;还有的同学眼睛一动不动盯着墙顶„„“老师,我坚持不住了!”我看了一下是伸出舌头的静宁同学喊叫,有的同学姿势已经变形。我说道“再坚持10秒„„好,一分钟到”,同学们赶紧甩甩胳膊、摇摇头、眨眨眼,进行放松活动。现在体验第三个一分钟“你们平常最想怎样玩,就开始玩吧”,一分钟开始了,教室里热火朝天,人声鼎沸。有些同学三三两两在一起聊天,有些男同学在教室打起了卡片,有些同学哼起了歌曲,有的同学趁这个时间赶紧拿起了未喝完的牛奶„„

“体验一分钟”活动结束了,同学们意犹未尽,我趁热打铁:你们来谈谈刚才活动的感受。“老师,时间过得太快了!”“老师,定格一分钟让我觉得好长哟!”“唉,平时我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老师,我觉得时间好宝贵”“老师,今后上课我再也不贪玩了”„„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觉得教育的最佳时刻到了,于是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一节课仅仅由40个一分钟组成,我们要好好把握现在的每分、每秒,记住,珍惜今天也就把握住了明天。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整理学习《常见的量》——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同学们精神抖擞开始了新的学习。

设计与调整 篇3

关键词:语文 情境 设计与调整 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其背景,能解决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新知与旧知之间的矛盾。课堂教学情境,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图表、图像、实物材料、人物动作、人际关系等。“教学情境的设计与调整”就好比课堂教学中的预设,而课堂教学的过程又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的创造性教学智慧,面对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特色在于生动有趣,使学习成为乐事,学生不断的得到赏识、体验成功。语文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开放性正是情境教学实施很好的载体。在情境教学中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不断发现语文之美,发现自己阅读表达上的进步和学习的潜力,实现自己的创造性。

一、教学情境设计的主要原则

(一)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是情境设计最根本出发点

情境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习主体对所学知识做到真正的“深刻理解”,因此,情境设计的依据就应该是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实际。只有真正做到从文本出发,照顾到个体实际的教学设计,才会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真正有效的成果。例如,文言文和诗歌体裁不同,教学设计思路也应有所区别。欣赏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形象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要既引导学生看到“妍”,又要帮助其看到“媸”,全面、准确把握。教师在进行情境设计时必须要立足于学习的内容和学生个体实际。

(二)“情”要真挚深沉,忌虚假浮浅;“境”要开阔高远,忌浅薄空泛

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做到细致入微,重在情感表达的真挚深沉与意境创设的深刻、高远,从而引导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尽可能做到深刻的理解。教学中,“情”最忌虚伪做作;“境”亦忌浅薄空泛。要将“情境”设计好,就要求教师尽力投入真实情感,做到思想深刻,而非仅仅流于形式。因此,多元化情境的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情境设计中始终关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在情境设计中运用图像与音乐,并不是说情境化就是简单地将教学内容形象化。通过想象来使文本描述的形象变得丰满生动,从而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发散思维的提高,的确是情境设计中的重要目标,但是逻辑思维、收敛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因为概括可以使人们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在情境设计时,要有效引导学生既能做到“举一反三”,又能做到“由博返约”。

二、教学情境设计的主要呈现形式

情境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教师在此过程中既要关注教学的内容、目标,也要充分关注自身独特风格的体现,更要思考学生个体心理特征与学习能力的差异。因个体差异特点而创设的不同教学情境,能够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结合古典小说片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情境引入的形式:

(一)直观文图再现情境

用文字或图片材料来展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资料,在课件中插入FLASH来展现事件起因、经过等主要情节,作为学生探究人物性格的依据。例如:把林冲误闯白虎堂、野猪林遇险等情节剪辑在一起,与洪教头比武时表现出的令人拍案叫绝的精湛武艺两比较,抛出问题:为什么武艺高强无人能及的林冲会一忍再忍,任人欺凌呢?为进一步探究人物留下线索。

(二)通过语言描述情境

情境教学十分讲究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的结合。当主要情境画面出现时,教师伴以语言描绘,对认知起到导向作用。比如:多媒体展示风雪夜山神庙两人打斗的情节时,我补充了二人自幼相交,陆谦深受林冲恩惠等小说情节,与之前林冲屡次遇害皆与陆谦相关,极大的激起了观者愤慨之情,潜移默化的与人物产生共鸣。语言描绘能够有效提高感知的效应,使得情境更为鲜明,并用浓郁的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从而兴奋学生的感官,强化其主观感受,进而激起情感,促进他们尽早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最后林教头手刃陆虞候时,我提起书中省略的血腥文字的用意,用“那一夜我看到了江湖!”作为结束语,引学生进入沉思与回味。

(三)参与表演体会情境

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两种方式体验角色,一种是运用想象假设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小说中的林冲”; 另一种则是参与扮演角色,即学生自己扮演林冲一角进行表演。因为由自己和同学参与到表演中,学生对小说角色更容易产生亲切感,从而加深其内心体验,也为探究人物深层心理打下基础。

(四)播放音乐营造情境

音乐语言是微妙的,用音乐渲染情境,并不局限于现成乐曲、歌曲的播放,教师可以亲自弹唱或者让学生进行表演唱、哼唱都是非常可行的方式。重要的是所选乐曲与教材的基调以及情境演变上要相互对应与协调。例如:课前导入时邀男生齐唱“大河向东流,该出手时就出手”,借以引出这位该出手时不出手的水浒英雄林冲。比如:发配充军前与妻子、兄弟话别时,一段如哭如诉的旋律,令人肝肠寸断,让学生在探究人物之初先体味了英雄落难的酸楚。再如一路上忍辱负重、苟且偷生的林冲在柴进许可下为求重生而放下顾虑,施展绝技时所配的一段诙谐又快意的音乐更是酣畅淋漓,让人拍手称快,师生都不禁在这流畅的旋律中一吐胸中块垒,着实跟着林冲扬眉吐气了一把。这些都为学生更好的走近人物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反思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教学情境的设计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智力达到最佳激活状态,沟通生活实际与学习。但由于教师个人对文本理解存在差异,导致有的情境设计把握不准,或者调整策略使用不恰当,使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成为了“花架子”,它没有实现情境设计的目的性、实效性。

因此,如何让情境设计更好地为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科学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如何设计一个追求“求真”、 “求简”、“求实”的课堂教学情境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贾秋萍.语文教学中如何真正落实“增效”的几点思考.现代语文,2010(4).

[3]钟启泉.教育的发现:钟启泉教育思想访谈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设计与调整 篇4

1.1 企业营销渠道基本内涵

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渠道基本定义为:营销渠道即将企业的产品以及服务从供应者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过程中所要依赖的个人或者中介机构等。Stern (美国营销学家) 认为营销渠道是由一些相互联通的组织组成的, 这些关联组织可以让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迅速地转移到消费者手中。从这种观点来看, 营销渠道指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以合适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合适的产品, 并通过营销渠道中的成员之一——生产者, 为消费者和中间商提供相互沟通的平台, 最终达到满足消费者产品服务需求的目的。还有部分专家认为营销渠道指的是企业内外部的产品代理商和批发销售商相关组织结构, 通过这些组织结构的推进促进产品服务在市场上得到销售。

上述对企业营销渠道的定义各有迥异, 但是其对营销渠道的本质理解是一致的, 即营销渠道指的是企业产品服务从生产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中过程中所通过的中间商链接渠道, 也就是企业产品服务流通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种完整快速的通道。这一中间商通道可以以直接的方式, 也可以是间接的方式, 长短可以自由调节, 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和产品特征自由调节。由此可见, 企业营销渠道是一种可以自由协调的网络通道, 通过这个网络通道可以对产品形式、产品运输时间和地点进行有效调节, 并依次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最大价值[1]。

1.2 企业营销渠道主要特征

营销渠道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与分销渠道意义相近, 但是通常也有不同的说法, 部分专家认为企业营销渠道包含了分销渠道和上游采购系统, 还有一部分专家认为营销渠道包含了企业产品服务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过程之中的每一个中间环节, 当然中介服务机构也包含在其中, 但是中介服务机构并不包含在分销渠道之中。本文从普遍意义上将营销渠道视为分销渠道, 其主要特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营销渠道是传统营销渠道的主要组成部分, 传统营销渠道包含了产品、渠道、价格以及促销四个要素 (4P) , 企业产品服务能够顺利传达到消费者手中都离不开这四个要素中的任何一个, 其中任何要素的变动都将给企业的产品销售带来巨大影响。第二, 营销渠道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生产者和消费者, 这一特征体现了营销渠道的发力点和受力点分别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第三, 营销渠道使得企业产品的所有权发生转移, 尽管在产品转移过程中, 产品与所有权可能在一定时间节点分离, 但是产品所有权和产品的转移终点是特定的。第四, 中间商在营销渠道过程中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 尽管生产者可以通过零渠道方式与消费者实现直接沟通, 但是中间环节批发零售商、中介服务机构以及代理商的介入是不可或缺的。

2 企业传统营销渠道模式分析

我国城市经济改革最初是从流通体制开始的, 这个流通体制方面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商业体系和商业体制的改革;一是对企业制造商在营销渠道方面的改革。传统商业体系和商业体制改革主要体现在将传统的统购销机制彻底打破, 将大型零售商业迅速激活, 这表现为大量的个体从业者不断向批发零售业进军。从客观层面来说, 中国企业的营销渠道的改造和优化主要是围绕并扶持着个体从业者逐步实践的, 从而也就此逐渐形成了以比较单一的长窄式金字塔型的营销渠道模式为主的传统营销渠道[2]。

在传统营销渠道具体的销售过程中, 生产商会根据产品的具体特点、市场流通机制的成熟状况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和企业自身的能力等, 围绕这个基本模式而展开的营销渠道网络结构体系, 如用代理商将以往的经销商取代, 对企业的商品进行不断的买断处理, 对商品的所有权放弃, 在产品被出售后, 代理商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一定的销售额代理费或者浮动佣金等, 从而有效避免产品价格的过度失控。另一种途径是在一个区域范围内利用多家经营商来增强经销商之间的经营竞争力。传统金字塔式模式的营销渠道可以利用其强大的辐射能力为产品的销售占据市场氛围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这种营销渠道的优势在于:当企业内部缺乏合适的人才来担当开辟一个新市场重任的时候, 或者遇到高额市场开发运作费用的过高的进入壁垒因素时, 可以通过当地的市场力量将开辟新市场的阻力降低到最低, 也可以利用经销商当地的市场影响力、销售团队和销售经验等, 让企业的产品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以最低的市场进入成本迅速进入该市场。

但是,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供过于求和企业产品的成熟度等因素将给企业带来激烈的竞争环境, 传统的营销渠道体系也有诸多难以克服的劣势:生产商难以对经销商的营销渠道进行有效的控制, 多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营效率, 臃肿的营销渠道不利于产品竞争价格和竞争优势的形成, 多层次和单项式的流通机制容易出现信息的失真和过时反馈, 这样就很容易错失良好的商机, 并造成巨大的人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浪费。生产商所预定的销售计划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其后果是:生产商将企业产品转交给经销商, 再由经销商以层级落实的方式分销下去, 由于网络渠道不畅、终端市场低铺开率、市场渗入不足等因素, 最终导致企业产品难以达到消费者手中。产品在进入到零售商店的时候, 经销商在如何摆放、如何展示、如何张贴广告以及何时补货等终端工作中落实不到位, 从而导致产品终端销售能力大大降低, 经销商无法将生产商的销售策略全面执行, 即便生产商再大的促销力度也难以收到良好的促销效果。随之而来的生产商与经销商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 给二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3 企业营销渠道创新模式设计

传统营销渠道的劣势以及当前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 推动着企业不断地重新审视自身的市场定位、营销方案等。市场环境的变换使得企业开始构建新的营销渠道模式来适应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变换[3], 企业营销渠道创新模式的设计可以通过如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3.1 直接营销渠道

直接营销渠道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厂家直销商店中心, 它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商业业态, 由自己的厂家在市场上开辟或者委托办理相应的商店进行经营销售。美国的厂家直销中心较多, 其销售额也是呈现出逐步上涨的趋势, 与特定消费者的直接对接, 可以更好地落实厂家的销售策略, 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完善更新产品。二是直邮营销渠道, 即借助邮件的方式直接将企业的产品服务相关信息发向相应的目标市场, 直邮邮件包括了产品的传单、小册子、录像带以及磁盘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 可以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商品, 并逐步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三是电视直接营销渠道, 可以通过无线电视网络或者有限电视等将产品的信息传达给消费者, 给出一定的优惠销售时间, 激发消费者及时做出购买产品的行为。

3.2 合作伙伴营销渠道

一般来说, 企业的产品销售需要依靠一定的渠道成员来实现产品的增值服务, 共同提升客户的价值, 因此, 如何有效优化管理生产商与渠道商之间的关系是提升企业综合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同时需要将生产商与渠道商二者的生命周期作为独立的因素来看待, 并有效控制好营销渠道的维护工作, 合作伙伴营销渠道可以从系统的角度来实现稳定的合作关系, 提升整个营销体系和消费者的服务价值。合作伙伴营销渠道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生产商与渠道商为追寻各自经济利益而出现的矛盾冲突, 生产商与渠道商可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根据二者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实现产品销售的合理分工和相互协作, 负责较为擅长的营销渠道职能, 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彼此的协作降低营销成本, 提升整个营销渠道体系的运作效率。

3.3 因特网营销渠道

因特网营销渠道可以使传统的营销中间商的地缘优势逐步被因特网的虚拟营销模式所取代, 因特网的高效率信息交流可以改变传统营销模式的诸多劣势, 将复杂的关系简单化, 从而促进网上直销市场的快速发展。因特网营销渠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通过因特网实现产品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直接营销渠道 (网上直接营销渠道) , 此时传统经销商发生了变化, 他们提供的仅仅是中介机构的角色, 如提供产品配送服务和网络结算等服务, 网上直接营销渠道更加便利了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二是通过融入因特网网络技术的中间经销商来为生产商提供依靠网络的间接营销渠道, 即电子中间商, 他们依靠网络技术提高了网络间接营销渠道交易效率, 利用其专业化优势带来规模化优势, 电子中间商的表现模式主要有虚拟商业街、虚拟市场、虚拟零售店等[4]。

4 企业营销渠道创新模式的调整应用

4.1 企业营销渠道创新模式在传统渠道基础上的调整

在实行新的营销渠道之前, 企业需要对传统的营销渠道进行有效的调整, 以我国传统的家电行业为例, 当前我国多数的彩电生产商均是采用集权制的营销模式, 整个产品营销体系均是从生产商自上而下的体系, 营销主导权掌握在厂家手中, 另一种模式是由代理商包干的营销体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 这两种营销渠道模式均有很大的弊端。集权制的营销模式由于所建设的营销网络体系不符合社会的基本分工体系, 同时自建的网络营销体系成本日益攀升, 使得生产商难以维持生计。随着经销渠道商的日益成熟, 家电企业的分销模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大型连锁商场由于其优越的社会资源、广范围的销售网络和经营特色等, 其在营销专业上的优势是生产商无法超越的。海尔是典型的集权制营销模式, 由于过度关注自建的营销体系, 对于大型经销商的利用非常不够。近年来, 以国通、苏宁和国美等为典型代表的企业开始采用大型经销商掌握庞大的销售网络, 分销的专业化调整使得企业的营销渠道模式更具优势[5]。

4.2 因特网营销渠道在传统渠道基础上的调整

传统营销渠道过度依靠现实地缘等方面的因素, 而因特网营销渠道在此基础之上, 需要建立一个有效高效的电子商务网站, 根据现实市场的需求和网络营销渠道的特殊性, 企业在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时需要建立一个感知性较强的网站, 从提供企业产品基本信息、售前服务、售后服务以及产品销售地址等相关方面着手处理, 然后在优势互补的原则之上进行分布实施, 建立网上直接营销渠道的虚拟环境。其中售前服务、售后服务主要表现在销售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 从而导致客户对产品缺乏信任感, 据此, 企业可以通过虚拟网络营销渠道的建立为消费者提供应用的产品信息, 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充分的信誉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滨南.我国手机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2]戴胜利.企业营销渠道模式选择及其效率评估[J].商业时代, 2011 (9) .

[3]张鲁秀, 高厚礼.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营销渠道创新[J].华东经济管理, 2007 (9) .

[4]肖亮.基于AHP与模糊方法的企业营销渠道绩效评价[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6) .

调整图形教学设计和反思 篇5

13.调整图形

作者:秦晓君|来源:张家港市金港中心小学

一、教学内容: 调整图形

二、教材分析:

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熟练应用在图形的复制、移动。在对图形进行变形的操作过程,掌握图形操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半学期的一课,三年级的孩子学习信息技术已经一个学期的时间了,在前面的课程里,对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有了一定掌握,学生对画图软件也有一定的兴趣。“翻转/旋转”以及“拉升/扭曲”相对于前面的画图软件中工具的教学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完全理解这两个命令中的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是不太可能的。这节课只要学生能够会使用并基本恰当的使用这两个命令即可。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复习“编辑”菜单中“复制”、“粘贴”命令的使用。

(2)认识“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拉伸/扭曲”命令。(3)学习“翻转/旋转”和“拉伸/扭曲”图形。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将所学信息技术运用到生活中。

4.行为与创新

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感受作品创作的乐趣。

五、教学重点:

“图像”菜单中“翻转与旋转”和“拉伸与扭曲”命令的使用。

六、教学难点:

“拉伸”和“扭曲”的不同点。

七、教学准备: 图片素材 学件

八、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一定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你们都喜欢哪些卡通人物呢? 哎呀,有这么多卡通人物呀!那,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认识它吗? 对了,它就是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的Tom。

Tom听说我们同学都是即聪明又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于是便寄来了两封信,想请大家帮它一些忙,同学们,你们愿意吗? 2.瞧,tom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礼物呢!你们每帮Tom解决了一个问题就可以把你桌上的小星星撕下一颗贴在你的手背上,回答问题非常精彩的同学也能得到一颗小星星.今天得到小星星最多的同学可以得到一个Tom为你们准备的奖品——便签本。

二、翻转与旋转

1.那就让我们赶快看看Tom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助的?同学们注意了,(慢,强调语气)在同学们电脑的桌面上有一个“帮帮我”的文件,双击打开它就可以看到Tom给我们写的信了,(广播打开方法).来,先看看它写的第一封信,把鼠标移动到第一封信上,鼠标变成了一只小手,这时单击,就可以看到信的内容了。

2.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读一下Tom的信?

(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起床后站在镜子前整理我的胡须,可是出现了一件怪事,镜子里出现的竟然是我最讨厌的杰瑞,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同学们,你能帮我把杰瑞赶走,让我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吗?)同学们,你们看,(点击出现Tom照镜子图)这是Tom,镜子里的是谁呀?(杰瑞)

同学们,想想你们可以运用刚刚学的画图软件来帮Tom把镜子里的画面变成它自己吗?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

3.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将你们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4.教师巡视指导.5.很多同学都已经完成了,谁愿意展示给大家看看?把你的机号告诉我,他有没有把杰瑞赶走呀?能告诉我你是怎么完成的吗?请你上台来为大家演示一下。有没有同学用的方法和他不一样呀?(学生展示并讲述完成过程)

6.好,原来你是这样完成的,请大家再仔细地看看这幅图,有没有什么问题呀?它和你平时照镜子看到的图像有什么不同呢?!

7.教师巡视指导

8.有多少同学已经完成了,举起你的手让我看一看。谁愿意给大家看看你的作品?你愿意到讲台上操作给大家看吗?学生作业展示,并讲述完成过程。

三、拉伸扭曲

1.下面我们接着来看tom的第二封信:单击返回,把鼠标移动到第二封信上,单击,(停顿3-4秒)我的心愿:谁来读一读(一天杰瑞非常得意的告诉我,他家有很多面哈哈镜,哈哈镜可好玩啦!)同学们,你们见过哈哈镜吗?哈哈镜和普通的镜子有什么区别?你们知道的真多,哈哈镜会把人变高,变矮、变胖、变瘦,tom很想知道哈哈镜里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tom完成这个心愿吗?

2、可是怎样才能完成呢?有同学知道吗?

老师已经事先完成了高矮胖瘦四种效果,(示图)我们来动手变一变。你们可以对照着老师的图来完成,只要和老师的基本一样就可以了。如果你变的时候发现出现的效果不是你想要的就请你立刻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撤销”,然后重现再来变一变!直到出现你要的效果,在你们的面前有一张和拉伸扭曲对话框一样的纸,请你将你变成功以后填写的数字记录在纸上。完成后要记得保存。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已经完成的同学可以做小老师,去帮帮你们小组里需要你帮助的同学)

4.小组长检查一下你的组员完成任务了吗?

5.好,我们先来看看怎么把它变胖,请完成变胖的同学举手,谁愿意为我们演示一下?(学生演示,师记录他填写的数字)

其他几位同学的方法和他一样吗?你们填写的数字有没有不一样的?你填写的是多少? 6.好,我们再来看看怎样把他变瘦的,请完成变瘦的同学举手,你能为我们演示一下吗?(学生演示,师记录他填写的数字)

其他几位同学的方法和他一样吗?

你们填写的数字有没有不一样的?你填写的是多少?(师记录)

7.总结:变胖变瘦我们已经完成了,回忆一下,在什么情况下Tom会变胖,什么情况下他会变瘦。(在水平拉伸里填写比100大的数字时,他会变胖,填比100小的数字时他会变瘦。)

(同样讲解第三第四幅并总结)

8.方法掌握了吗?好,没有完成的同学抓紧时间完成,另外三个作为家庭作业回家后变给爸爸妈妈看看。完成以后可以给自己贴上一个小星星。

9.哈哈镜变出来的情况是各种各样的,老师还变了一种,我们来看一看(展示扭曲),你们猜老师用的是哪个命令?

10.有同学会就请同学说,没有学生会就老师说。

11.好请你们随便选一个哈哈镜,试着用扭曲给图象变个形。提醒大家,在完成的时候我们要重新复制粘贴一个Tom,然后在给他变形。

一会我请第一名的同学为我们演示。

12.学生演示,注意,我们这填写数字要在-89和89度之间。13.绘制树的倒影

四、作业设计 画出实践园里的图形 板书设计: 13.调整图形 1.翻转与旋转 2.拉伸扭曲

教学反思:

《调整图形》教学反思

第13课《调整图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熟练应用图形的复制、移动。在对图形进行变形的操作过程,掌握图形操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学生的发展离不开生活世界,生活才是学生活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整合,是强调在生活中学习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服务生活。所以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怎样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一直是我在考虑的一个问题,在教学中也在不断的摸索尝试,在这一轮的教学中再次遇到了“画图”软件中“旋转翻转”及“拉伸扭曲”知识点的教学,记得在上次教授的时候,我试着将这一知识点与学生劳技课中的知识点结合,在这一轮的教授中我开始考虑怎样才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贴切,在反复的思考之后,我决定将知识点与镜面原理相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与镜子打交到,我想将较为枯燥的知识点与此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了使整节课更加吸引学生,我设计时将动画片《猫和老鼠》里的人物作为主人公,用TOM和JERRY的故事贯穿整节课。整节课的设计是这样的:

一、引入

以交谈的方式与学生“聊”卡通人物,从而引出动画片《猫和老鼠》里的人物,以主人公TOM给同学们“寄”来的两封“信”引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引入的设计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的,达到的效果是我比较满意的,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被调动起来,同时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了期待。

二、新授

新授的知识是以TOM给同学们的两封信为主线的。1.翻转旋转

Tom的第一封信引出的是第一个知识点――翻转旋转。第一封信讲述了有一天TOM遇到了一件“怪事”请求大家帮助它。

学生很乐意接受这个请求,跃跃欲试,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摸不着头脑,所以这里我首先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想法,然后再自己动手试试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另一方面这也是分层次教育的一个体现;我校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也给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个环节的设计看起来是解决一个问题,但是其实它包含着复习和新授两个要点。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能想到将JERRY清除,然后通过复制 粘贴让TOM在镜子中出现,但是其实这还没有完全解决了问题,在这里以上完成的只是复习的内容,接下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发现镜面问题,并思考在“画图”软件中的解决方法,这是本节课的知识点之一——翻转旋转。这里虽然说没有深入的介绍镜面成像问题,当然这也不是这节课的要点,但是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强化了学生有关镜面问题的知识,并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同时也使学生更加理解了翻转旋转这一知识点的运用,变枯燥的知识点为实用的知识。

2.扭曲拉伸

同样这一知识点的教授中单纯的让学生认识这个命令是远远不够的,怎样让学生将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是一个难点。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我运用的是TOM的第二封信为“引子”,在第二封信中,JERRY向TOM炫耀了自己的“哈哈镜”,使TOM很想知道自己在哈哈镜里的样子,TOM向同学们发出了请求。当然,学生是很乐意去帮助Tom的。“哈哈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新奇,但却足够有吸引力,哈哈镜变出的各种奇特的图形正好符合了学生的好奇心,我抓住这一特点将它与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点——拉伸扭曲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观察先发现拉伸扭曲对话框中的图标的特点与哈哈镜变出的效果之间的联系,然后再通过动手操作巩固知识点。这一段的学习我事先给学生准备了变高、变矮、变瘦、变胖四个哈哈镜,课堂上只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个哈哈镜,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每个小组将四种情况全部完成,虽然没能让每个学生将四个哈哈镜全部在课堂上完成,但是通过小组合作,及学生最后的总结可以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规律,也就达到了这节课的目标。

三、巩固

这节课的巩固环节我思考了很久,最后我采取了与课本上的图画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

完成树影的变化,在树影的变化过程中既涉及到了翻转旋转又涉及到了拉伸扭曲,当然在这里出于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我简单的给学生介绍了太阳方向与树影方向的关系,使学生了解到与本课相关的更多的生活知识。

四、总结

总结采用了学生自己总结与教师补充相结合的方式。

设计与调整 篇6

一、在学生出疑处调整教学设计

[预设]教学《乘法分配律》后的练习课。准备以教材中的相关练习为载体,通过各种变式练习巩固乘法分配律。

[调整]课进行到一半,有位爱提问的学生质疑:“除法有分配律吗?”我一愣,这在教材上没有说明,但实际却存在。是改变预设,还是避而不谈?取舍之下顺水推舟,说道:“这个问题挺有价值,大家认为呢?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吧。”学生自主交流后,基本能模仿着乘法分配律说出:“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除以这个数,再把两个商相加,结果不变。”这时,出现了短暂的平静。看得出来。学生的大脑在高速运转。

生1:行,如(21+35)÷7=21+7+35÷7。

生2:不行,如(11+53)÷3=11÷3+53÷3,不好算。

课堂上出现了争执,经过反复举例、争论,大家一致认为:这个规律在好算对成立,否则不行。此时,我又说:“同学们真不简单,能大胆作出猜测并初步证明了除法分配律,其实这个规律确实存在,只不过以我们目前所学的知识,还不会算11÷3和53÷3这类问题。”学生听了我的评价,脸上露出了胜利的微笑。不用说,在今后的学习中他们会大胆地进行一次次猜测。

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敢于大胆改变预设,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这节课结束时,虽然还有几个练习没来得及做,但对除法分配律的研究必能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比盲目做几道题的收获要大得多。

二、在学生出错处调整教学设计

[预设]这是一节《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准备借助预设的几道练习,通过讲练结合,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更熟练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调整]课件出示准备好的习题:一批文具,上午卖出全部的20%,下午卖出全部的30%,已知上午卖出240元,比下午多卖出多少元?(题目出示后,有学生立刻举手)

生1:老师,题目抄错了。

师:哪里错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情况,笔者没能立刻发现错在哪里,便侧耳倾听)

生2:“多”字用错了。

师:怎么用错了?(笔者明知故问,并立刻准备借助这个问题展开教学)

生3:根据条件1和条件2,可以知道下午卖出的比上午卖出的多,而问题却要求上午比下午多卖出多少元。

师:怎么办?(笔者已准备将错就错,由学生自由发挥改编题目)

生4:把“多”字改成“少”字就可以了。(绝大多数同学赞同)

生5:也可以把条件1中的“20%”和条件2中的“30%”对调。

生6:还可以把条件3“上午卖出240元”改为“下午卖出240元”,把问题“比下午多卖出多少元”改为“比上午多卖出多少元”。(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改编应用题的热情空前高涨)

师:大家想了这么多的方法把这道错题改编好了,老师真的感到很高兴。现在,我们先按照第一种改法解答……

面对这一意外,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预案,让每一个想发言的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智慧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试想,若在学生发现题目出错后,教师立刻自行纠正,并沿着预设继续展开教学,也许同样可以达成教学目的,但整节课不会引起全班学生如此高度的关注,课堂也会因缺少学生的热情参与而少了该有的灵气。

三、在学生出新处调整教学设计

[预设]这是一节《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练习课。准备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正确迅速地解答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

[调整]在课后巩固练习时,有这么一题:兔妈妈种了3行萝卜,每行4个,要平均分给两只兔宝宝,每只兔宝宝分到多少个?在看懂情境图后,教师试图让学生自己来分析。学生是这样分析的:从兔妈妈种了3行萝卜,每行4个,可以知道一共种了12个萝卜。再把12个萝卜平均分给2只兔宝宝,每只兔宝宝就得6个。正想进行下一步练习时,一生轻轻嘀咕了一句:“为什么要全分光呢?”同学们一下子议论开了,“对呀!老师,兔妈妈为什么要全分光呢?”

师:你们觉得怎么分更合理?

生1:兔妈妈自己也应该留一份。可以把12个萝卜平均分成3份,每只兔子分到4个。

师:你真聪明,还懂得孝敬妈妈!

(一句表扬使孩子们更加“来劲”了)

生2:老师,应该给兔妈妈多留点。

师:怎么留?

生3:兔妈妈自己留下6个,还剩下6个,每只兔宝宝分到3个。

生4:兔妈妈自己留下8个,还剩下4个,每只兔宝宝就分到2个……

孩子们意外的精彩演绎把两步计算应用题中的相互关系整理得清清楚楚。教师带着欣赏的态度倾听了孩子的心声,真正尊重了学生对问题的独特见解,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充分表现出聪明才智,在自主学习中更好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这样深入的讨论留给学生的印象。远比教师指导的深刻得多。

设计与调整 篇7

静态相位调整SPA(Static Phase Alignment)通过匹配时钟线和数据线的长度[2],使各信号在其传输线上延时相等。SPA过程将耗费大量劳动和时间,而且其设定的参数静态只针对板卡当前的物理状态,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采用动态相位调整DPA(Dynamic Phase Alignment)技术[3],则根据当前各信号线物理状态,每次系统上电后,自动对各信号线进行去偏移操作,从而使相位调整的参数适合当前物理状态,保证了相位调整的时效性。所以,DPA技术能够使通信接口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避免由于相位偏移而导致的数据采样错误,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1 DPA在FPGA上实现

为保证接送端可靠并有效接收数据,用于去偏移的DPA设计方案必须具有消除位偏移和字偏移的功能。在DPA过程中,发送端不停地发送训练序列,而接收端首先对承载各数据的传输线进行位校正,利用PFGA内部的IDELAY功能,对各个数据线进行不同程度的精确线延迟操作,使数据窗的中心位置都正对着采样时钟的边沿;在完成位调整的基础上,接收端以bit为基本单位,利用BITSLIP功能分别调整各数据线解串后的并行数据,使并行输出数据都调整到预先设定的同步字模式,从而实现各数据通道接收数据同步。在SPI4-4.2接口中[4],其训练序列定为“00000000001111111111”,其同步字为“0011”。

1.1 ISERDES核介绍

在接口设计中采用了Xilinx公司的Xc4vlx160 FPGA[5],在FPGA间的收发双方利用16个外部差分管脚进行器件间高速传输。每个输出管脚都在FPGA内部对应一个并串转换(OSERDES)核,该核内有倍频电路以及并串转换功能,将内部的并行数据串化后送到发送端的外部输出管脚。

接收端的每个输入管脚在FPGA内部都对应一个串并转换核(ISERDES),在其内部分别嵌入IDELAY线延迟核和BITSLIP位偏移核,如图2所示。IDELAY线延迟核将串行输入数据在其内部进行精确延迟,提供可调的64级抽头线延迟功能,对应的最大延迟时间为5 ns,则Bit alignment提供的最小延迟颗粒度为78.125 ps,其初始化值设为零延迟。IDELAY线延迟核提供dlyce和dlyinc两个输入控制信号。当dlyce输入为高电平时,表明IDELAY处于工作状态,此时dlyinc每置一周期的高电平,信号线的延迟就增加一级;而dlyinc每置一周期的低电平,信号线的延迟就减少一级。

BITSLIP字偏移核内部提供串并转换和位调整功能,每个并串转换器的最大并行输出宽度为6,若需要更宽的并行数据输出,可以以主从模式将两个相邻的ISERDES连接在一起,最大提供10位的并行输出。BITSLIP的位调整功能将并行输出数据存储并对数据进行移位,提供bitslp输入控制信号,通过控制bitslip信号,对输出数据进行左移或右移,最终使并行输出数据的排序满足本DPA方案中设定的同步字格式。

1.2 DPA设计方案

由于FPGA之间数据总线宽度为16 bit位,当FPGA的内部总线宽度为64 bit位时,从管脚输入的串行数据将被转换成4 bit位宽的内部并行格式。在DPA训练过程中,发送端分5个周期发送训练序列“0000_0000_0011_1111_1111”,以5个周期为一次循环,如此反复。定义“0011”为同步字,作为各数据线解串后需匹配的固定数据格式。

在接收端的DPA包括位校正(Bit alignment)和字校正(Word alignment)2个模块,如图3所示,并以5个周期作为基本时间单位进行去偏移操作。Bit alignment模块通过控制Idelay硬核的dlyce和dlyinc两输入信号,对每个数据线都进行精确的线延迟,使采样时钟沿正好位于各自信号数据窗的中心位置。各个数据通道的Bit alignment调整完成以后,分别给其Word alignment模块发送ready信号,然后Word alignment模块通过Bitslip字偏移核进行字调整,使各信号线的并行输出数据中出现同步字匹配,即“0011”,表明采样后的数据分别为“0000”、“0000”、“0011”、“1111”和“1111”,从而接收端的各信号线的并行输出都保持同步,此时即可认为接收端已完成DPA功能,两FPGA之间可以发送有效数据。

当其支持内128 bit位宽格式时,输入的串行数据被转换为8 bit位宽的内部并行格式,训练序列为“00000000_00000000_00001111_11111111_11111111”,同步字定为“00001111”,其DPA的具体实现过程不再详述。

2 DPA内部功能模块

2.1 Bit alignment位校正模块

Bit alignment校正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对输入的串行流进行精确的线延迟,最终使采样时钟沿置于被采数据窗的中心位置。由于各数据流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后所产生的线延迟不可知,只知周期性的训练序列被采样输出5个4位并行数据,其集合为“0000”、“0001”、“0011”、“0111”、“1111”、“1110”、“1100”和“1000”,而且输出的5个4 bit并行数据不可能全为“0000”或“1111”,因此必存在某并行数据中同时存在‘0’和‘1’,如“0001”、“0011”等,此处为串行流电平的变化沿。在此基础上,Bit alignment位校正模块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首先搜索出串行数据流电平的变化沿,具体实现方法为将解串输出的4 bit并行数据中相邻的bit位两两执行异或操作,得到3 bit的edge_info。若edge_info不全为‘0’,则采样数据处于串行流的‘0’和‘1’变化位置,以“0111”为例,其edge_info=“100”,如图4所示。

(2)每次循环训练就通过控制dlyce和dlyinc对信号线的延迟增加一级,并不断对新输出的4 bit位数据两两执行异或操作,得到edge_info_new,将edge_info_new与原edge_info逻辑右移一位的值比较。若比较的值不同,则重复(2),否则执行(3)。

(3)此时采样时钟位于前后bit位的边缘处,如图5所示。原输出的“0111”变为“0011”,edge_info由“100”变为“010”,表明后一bit位的左边缘被采样,称之为LEFT_EDGE状态。此时将处于该状态的线延迟级数记为counter1,并将edge_info_new值赋给edge_info。

(4)继续增加信号线的延迟,将新得到的edge_info_new与edge_info逻辑右移两位的值比较。若比较的值不同,则重复(4),否则执行(5)。

(5)此时采样时钟位于前后bit位的边缘处,如图6所示,记为前一bit位的右边沿,称之为RIGHT_EDGE状态,并记录处于该状态时的线延迟级数,记为counter2。

(6)将处于LEFT_EDGE与RIGHT_EDGE状态的延迟级数的中间位置即为数据窗的中心位置,通过控制dlyce和dlyinc信号不断递减其延迟值,最终使Idelay的延迟级数调整为(counter1+counter2)/2。位校正的处理流程如图7所示。

2.2 Word alignment字校正模块

当Bit alignment位校正完成以后,通过其ready信号告知Word alignment模块,采样时钟已置于各数据线的数据窗的中心位置,可以对并行输出数据进行字调整。在DPA过程中,发送端将每20位的训练序列分为“0000”、“0000”、“0011”、“1111”和“1111”,以5次串化过程为一次循环进行发送。各信号线上的训练序列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到达接收端,并经过Bit alignment位校正后,各串行流经过并行输出的4 bit数据不一定为“0000”、“0000”、“0011”、“1111”和“1111”这5种状态,因此需要对输出数据进行移位操作。

Word alignment字校正的目的是通过Bitslip操作,使解串输出的并行输出值出现同步字“0011”,从而使各信号线并行输出的4 bit数据为“0000”、“0000”、“0011”、“1111”和“1111”这5种状态,则接收端和发送端保持同步,接收数据有效。Word alignment将并行输出值与“0011”相比较,如果输出值为“0011”,则该信号线不需要进行字调整;否则激活一次bitslip操作,即对bitslip信号输入一周期的高电平,如此反复,直至输出的数据出现同步字“0011”,则认为该信号线的Word alignment字校正完成。其处理流程如图8所示。当各个信号线的Word alignment字调整完成以后,整个接收端的DPA训练就结束,此后本接口就可以用于传输应用数据。

3 工程实现与结论

在路由器设计中,负责包处理的FPGA之间的高速接口设计中就采用本DPA设计方案,发送端的输出时钟频率超过400 MHz,且数据线采用双边沿触发,则其单线传输速率大于800 Mb/s。在接口中采用16位数据线,则整个接口的传输带宽高达800 Mb/s×16=12.8 Gb/s,足以满足支持10 Gb/s接入处理的应用需求。图9为实际采样的动态相位调整效果图。

采用DPA实现方案,使通信接口根据当前接口中各数据线的物理状态,实时自动对各信号线进行去偏移操作,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因此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动态相位调整实现方案。在高速数据传输接口中,由于数据窗缩小以及传输路径不一致,造成数据和时钟信号在FPGA的接收端发生位偏移和字偏移。动态相位调整技术根据当前各数据线物理状态,对各信号线动态进行去偏移操作,克服了静态相位调整中参数不可再调的缺点,使接口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关键词:FPGA,动态相位调整,位偏移,字偏移,静态相位调整

参考文献

[1]Frenzel,Louis.Serializer/Deserializer Creates Low-cost,Short10-Gbit/s Optical Links[J].ElectronicDesign,2001,49(3):41.

[2]MONTROSE M I.电磁兼容和印刷电路板:理论、设计和布线[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44-46.

[3]TZE Yeoh.Dynamic phase alignment with chipSync technol-ogy in Virtex-4FPGAs[J].2005-01-15,http://china.xil-inx.com/publications/xcellonline/xc_v4chipsync52.htm.

[4]Xilinx.Virtex-4User Guide ug070(v2.0)[R].San Jose,CA:Xilinx,2006.

设计与调整 篇8

柴油机气门间隙作为柴油机设计和制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对柴油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排放指标和人机工程学指标 (如噪声) 等有着很大的影响响 [[11]]。其大小都是经过严格的优化计算提出, 高性能的柴油机其制造误差一般都要求控制到微米数量级, 由此可见气门间隙调整在柴油机装配生产中是非常关键且不可或缺的一个工序。但是面对柴油机生产批量化、多样化及高端化之趋势, 常规的依靠人工塞尺、简单工具或专机设备进行气门间隙调整的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前者不仅效率低下, 而且精度不高, 后者自动化程度虽高却无法适应柔性生产。基于以上状况, 一些柴油机OEM厂商提出要研制一种高度自动化和柔性化的气门间隙调整设备。我们有幸为国内某著名柴油机OEM厂商设计了一套既高度自动又满足生产柔性的气门间隙调整系统。该系统在PLC控制技术基础上, 以工业机器人作为系统各执行部件的运动载体, 以激光位移传感器作为机器人的“眼”自主实现柴油机的精确定位, 以光栅型长度计为工具通过间接测量凸轮相位角实现基圆的定位, 并采用“塞片法”实现柴油机气门间隙的精确调整。

1 系统硬件设计

1.1 总体结构设计

本系统总体结构见图1, 其主要由传送单元、曲轴回转单元、凸轮基圆探测单元、气门间隙调整单元和围栏单元五大部分构成。

其中传送单元主要包含动力滚道和托盘, 见图2。动力辊道负责实现托盘在各工位间的输送, 其承载能力可达10 t/m, 每4~5 m由一台SEW带制动功能的变频一体电机驱动, 运行速度为3~7m/min;同时在辊 道的4个相应位 置分别装 有BALLUFF的接近开关, 用于控制托盘进站减速、停位以及在位检测和离位检测。托盘则由底板和发动机支撑架组成, 通过调整可调支撑架的位置便可满足3种机型的柴油机放置;托盘上安装有可非接触识别的射频标签 (RF Tag) 用来记录发动机的状态和必要的信息。

曲轴回转单元主要用于凸轮基圆探测时以及气门间隙调整过程中凸轮轴的转动, 由一台工业机器人、工装架、激光位移传感器和电动拧紧轴构成, 见图3。其中激光位移传感器作为机器人的“眼”负责指挥机器人将电动拧紧轴端的套筒对准并插入曲轴端部的适配器, 电动拧紧轴随后按设定的扭矩和速度转动曲轴。

凸轮基圆探测单元主要作用是找到柴油机第一缸对应进气或排气凸轮的“桃尖”点 (轮廓最高点) , 并触发输出信号给PLC。PLC此刻根据已知凸轮升程表, 指令曲轴回转单元将曲轴转过一个确定的角度, 便得到期望的凸轮基圆位置, 之后气门间隙调整单元便可进行气门间隙大小调整。该单元主要包括一套海德汉光栅型长度计ST3077和一套弹性测量工装, 整体安装在气门间隙调整单元的工装架上, 见图4。

气门间隙调整单元主要由一台工业机器人、激光位移传感器、两套电动拧紧轴 (双轴) 、塞片推拉机构和工装架等组成, 见图5。工业机器人用来移位整个调整单元, 激光位移传感器作为机器人的“眼”实现单元的准确停位, 电动拧紧轴负责调节螺钉或锁紧螺母的拧松或拧紧, 伺服推拉机构负责将与设计间隙同厚度的塞片插入或抽出调节螺钉与气门桥之间的间隙。

1.2 电控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先进的网络化架构, 便于对系统各单元进行数据处理以及监控、诊断和管理。整个系统采用一套Siemens的S7-300系列PLC进行控制, 其通过Profibus网络连接现场的I/O模块、气缸控制阀岛以及机器人控制器等, 并通过工业以太网与HMI (人机界面) 、拧紧轴控制器或区域PLC进行数据交换, 控制链路示意图见图6。

当托盘带着柴油机进入工位后, PLC通过托盘状态传感器信号, 获知托盘的位置和状态, 待柴油机到位后指令滚道驱动电机停止运转, 柴油机停止在正确的位置, 托盘固定单元将托盘固定。然后, 射频识别 (RFID) 系统将自动读取RF Tag中的信息后通过以太网传送到服务器, 服务器通过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同时产生相应的指令传送到工位的PLC, 自动完成本气门间隙调整工位的操作。操作完成后, RFID会自动更新RF Tag的信息, 如果下一个工位是空, 辊道开始运行将发动机输送到下一个工位。如果不合格, 发动机将自动运行到返修工位, 等待下线返修。系统配备的HMI用来显示设备状态、装配数据、节拍时间、合格工件统计、系统功能、具体的报警文本和诊断信息等。

2 系统软件开发

2.1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系统选用西门子的MP277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 (HMI) , 其形式见图7。其按位置分为页眉区, 主要显示当前的操作模式、设备状态、设备位置、站名、柴油机类型、当前被选择的子界面、系统时间和报警信息等。这些信息在所有子选项的页面上一直显示, 不因为被选择的子选项不同而改变。导航按钮区主要用来引导操作者通过这些按钮来访问相应的界面和信息, 消息文本区及时显示相应消息等。通过不同的导航按钮, 可进入设备总览界面、客户接口界面、手动运动界面、生产信息界面、报警信息界面和维护界面等进行不同的查看和设置, 从而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2.2 PLC 程序设计

PLC作为下位机在整个气门间隙调整系统中不仅是传送单元和间隙调整单元的控制机构, 同时还是承担设备整体运行和数据处理的核心部件。其选用西门子具有高处理速度的CPU317-2PN/DP芯片, 集成有SM321数字量输入模块、SM322数字量输出模块和PROFIBUS-DP通讯接口 [2]。PLC主要用于系统各传感器信息的采集与保持, 数据处理, 执行元器件及报警装置的控制。程序的编写采用模块化思想, 将各功能独立化并设置应用接口便于统一调用, 有利于日后程序的扩展与维护。

2.3 机器人程序设计

系统采用两台ABB的IRB6640工业机器人, 一台用于曲轴回转机构的夹持和移位, 一台用于间隙调整机构的夹持和移位。系统使用ABB开发的专业软件Robot Studio对机器人单元和工作站进行创、离线编程和仿真。由于Robot Studio以ABBVirtual Controller为基础, 与机器人在实际生产中运行的软件完全一致 [3]。因此, 通过Robot Studio在离线状态下用RAPID语言创建的机器人程序无需任何转换便可直接下载到实际机器人系统运行, 大大缩短在线调试时间, 提高了效率。

3 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的工作原理见图8。柴油机进入本气门间隙调整系统工作站并停稳后, 机器人2首先夹持着凸轮基圆测量机构移位到柴油机第一缸进气门摇臂后上端位置, 并保证摇臂后端部摆动到最低位置 (凸轮基圆与挺杆接触状态) 。接着机器人1夹持着曲轴回转机构与曲轴对正接合并转动曲轴, 凸轮测量机构将测量到的凸轮升程反馈给PLC。PLC在监测到凸轮的凸轮“桃尖”也即凸轮最大升程时, 发出指令给凸轮基圆测量机构令其再转动曲轴一定的角度。这样柴油机第一缸进气门凸轮、排气门凸轮同时处于其基圆位置。然后机器人2将气门间隙调整单元的塞片伺服机构移位到柴油机第一缸进、排气门位置, 塞片伺服机构中的进、排气门塞片被驱动元件自动送入调节螺钉与气门桥之间的空隙。之后气门间隙调整机构中的电动拧紧系统便拧紧调节螺钉将塞片紧压在气门桥上。当拧紧系统达到设定的扭矩后, 电动拧紧系统开始缓慢地反向拧松调整螺钉。与此同时塞片伺服机构中的驱动元件抽拉塞片, 一旦塞片从调节螺钉与气门桥之间抽出, 电动拧紧系统便停止反转, 然后锁紧调节螺钉上的螺母, 这样便完成了一个缸的气门间隙调整。根据凸轮轴上各凸轮之间的相位关系, 只需曲轴回转机构将曲轴再转动一定角度, 便可达到其它缸的进、排气门凸轮基圆位置, 然后机器人2将气门间隙调整单元移位到对应缸的进、排气门位置并重复以上调整步骤, 便可完成剩余各缸的气门间隙调整。

4 系统调试

气门间隙调整系统的合格率及生产节拍是衡量气门间隙调整设备的两个重要指标。所谓生产节拍即指从内燃机进入工位到内燃机所有气缸的气门间隙调整完毕后流出工位的时间间隔, 它决定着整条生产线的产能。而此处的调试合格率指100台 (各个厂家要求不同) 内燃机样本中所有气缸的气门间隙都调整合格的台数比。

4.1气门间隙调整合格率测试

在产品大批量生产前, 本系统无法进行大样本试验来测试合格率, 故调试时采用了2台直列六缸样机进行合格率测试, 并通过用单个气门合格率来模拟整机的合格率, 以此定性说明系统的调整质量。为此, 根据12台次的柴油机气门间隙调整测试, 依照测试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调整完毕后人工用定制的通止规对内燃机气门间隙进行复检, 见表1。

注:√ 表示合格, × 表示不合格。

据表1所测结果知, 进气门模拟合格率为100%, 排气门模拟合格率为98.6%。这从某种程度上定性反映出该气门间隙调整系统的调整质量是较高的。

4.2 生产节拍测试

在以上测试环节, 气门间隙调整系统对于直列六缸柴油机的生产节拍为550 s, 该生产节拍下气门间隙的调整质量得到了保证。由于满足了柴油机生产厂家的生产节拍要求, 系统测试时对各动作执行机构的动作速度未做进一步的提高验证。

5 结论

a. 我们设计了基于机器人的柴油机气门间隙调整系统, 该系统适用对3种不同机型的柴油机进行气门间隙调整。

b. 该气门间隙调整系统调整质量高, 模拟合格率可达98.6%, 但实际质量稳定性还需进一步地生产检验。

c. 该气门间隙调整系统对于直列六缸内燃机调整节拍为每台550 s, 调整效率高且能满足功能要求。

d. 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操作简单易懂, 人机交互性好, 对提高内燃机制造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以及内燃机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为在同一工位实现不同型号柴油机气门间隙自动调整, 设计了基于工业机器人、激光位移传感器、长度计及PLC与组态软件的柴油机气门间隙柔性自动调整系统。该系统采用一台工业机器人夹持着电动拧紧系统进行柴油机曲轴旋转, 一台工业机器人夹持着凸轮基圆探测单元和气门间隙调整单元进行凸轮基圆相位探测与气门间隙大小调整。工作时, 固接于机器人手臂末端的单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智能定位, 光栅型长度计实现对凸轮相位角信息的采样, 并采用塞片法实现气门间隙大小控制。整个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实现信号处理、通讯及控制。该系统通过进行小样本样机试验测试, 结果表明其间隙调整精度可达±0.05 mm, 模拟生产合格率为98.6%, 生产节拍可达550 s, 极大地提高了柴油机气门间隙调整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气门间隙调整,塞片法,工业机器人,激光位移传感器,长度计,PLC

参考文献

[1]郭彦豆, 杨勇.气门间隙大小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J].装备制造技术, 2010, (9) :137-139.

[2]Siemens.S7-300可编程序控制器, 产品目录, 2011.

设计与调整 篇9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车列中相互连接的车钩互钩差不得超过75mm, 超过时就可能使车钩在列车运行中出现垂直方向脱钩。造成“车钩自动分离”事故, 影响行车安全。而以往处理互钩差超限故障一般需要3人到4人运送枕木头、千斤顶、撬杠等, 由于千斤顶升程不够时, 还要垫几块枕木头才能达到顶升高度, 而枕木头、千斤顶的中心线不可能完全重合, 作业时容易“崩塌”,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1 问题的提出

车钩是链接铁路车辆与车辆或机车与车辆的部件, 起到传递牵引力、制动力并缓和纵向冲击力的作用。它由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钩尾销、前后从板、前后从板座等零件组成一个整体, 安装于车底架构端的牵引梁内。当相互链接的两个车辆车钩高度差超过允许范围时, 可能使车钩在列车运行中出现垂直方向脱钩, 会对列车的运行安全带来威胁, 所以, 在车辆运用时列检人员要对车钩高度进行检查调整, 使其在列车安全运行的范围内。车辆车钩高度是指车钩水平中心线距离轨道上平面的距离, 其尺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明确要求:客车为880mm (允许+10mm、-5mm误差) , 货车为880mm (允许±10mm误差) 。两相邻车辆的车钩水平中心线最大高度差不得大于75mm, 否者就会有列车运行中垂直方向脱钩的危险。车站列检人员在检车作业时发现车钩互钩差超过允许范围时要进行调整, 以往在处理这种故障时一般3人到4人运送枕木头、千斤顶、撬杠等, 由于千斤顶升程不够时, 还要垫几块枕木头才能达到顶升高度, 而枕木头、千斤顶的中心线不可能完全重合, 作业时容易“崩塌”,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没有专门的互钩差调整工具, 列检人员在遇到这种作业情况时需要多人配合作业, 作业效率不高。

2 铁路车辆车钩互钩差快速调整工具的设计

通过分析以往列检处理“互钩差”的经验及对各种千斤顶的认识, 以及认真查找了油压千斤顶、剪式千斤顶及螺旋千斤顶的传动原理和结构特点, 从加工、制作、结构的工艺性能比较, 认为螺旋千斤顶较为符合长程千斤顶的要求, 从而设计了一种便携式互钩差高度调整工具。该工具的调整螺套采用外径¢40mm, 内径24mm, 长度300mm的45#钢车削而成, 两端螺纹长度51.5mm, 螺纹M30X3.5分别左旋、右旋, 直径16mm圆钢围成一个直径200mm的封闭圆用三根直径16mm圆钢焊接在调整螺套中部。用左、右旋向的单头普通螺纹代替双头螺纹提高了螺纹的传动速度, 降低加工难度。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该工具由车钩定位座1、双头螺柱 (左旋) 2、调整螺套3、双头螺柱 (右旋) 5、支撑座6等组成。车钩定位座1的两端有两个M12的螺孔, 安装两个M12的螺栓, 用于定位钩头, 防止车钩定位座相对于钩头旋转, 其下面开有一螺孔, 与双头螺柱2紧配合可拆性螺纹连接在一起。

调整螺套3为一个中空的杆状物, 其两端内孔分别为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 分别与双头螺柱 (左旋) 2和双头螺柱 (右旋) 5松配合螺纹连接, 调整螺套3的中央焊接有一个手轮, 用于旋转调整螺套抬升或降低车钩。

支撑座6的上面开有螺孔与双头螺柱 (右旋) 5紧配合可拆性螺纹连接在一起, 支撑座的下面圆周均布焊接有三个定位爪, 防止旋转手轮时, 支撑座相对于地面 (道床石渣) 旋转。

3 铁路车辆车钩互钩差快速调整工具的工作原理

使用该工具调整互钩差时, 适当旋转调整手轮4, 将工具长度调整到适当的高度, 放在较低的钩头下方。并将钩头的两侧卡在两定位螺栓之间, 旋转调整手轮, 将较低钩头调整到适当高度, 在钩身和钩托梁之间放入调整垫板或闸瓦钎, 旋转调整手轮, 缩短工具的长度, 取出工具, 完成互钩差的调整。

4 效果实施及现实意义

1) 以往处理互钩差超限故障一般需要3人到4人运送枕木头、千斤顶、撬杠等, 由于千斤顶升程不够时, 还要垫几块枕木头才能达到顶升高度, 而枕木头、千斤顶的中心线不可能完全重合, 作业时容易“崩塌”,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使用这种工具调整车钩高度不会出现原安全隐患;

2) 此工具结构简单, 各零部件易于加工, 生产成本不高, 利于大面积推广;

3) 使用此工具列检人员一个人即可完成工具的携带和车钩高度的调整工作, 能够快速调整车钩高度, 缩短列检人员作业时间, 提高列检人员工作效率;

4) 此工具重量轻, 便于携带, 调整互钩差时方便快捷, 可大幅降低列检作业劳动强度。

5 结论

以往需要整个列检班组的人力和搬运多个笨重工具, 费工费时, 往往要延长20分钟时间才能把车钩高度调整到规定要求, 且千斤顶和数块垫木码放在一起, 在千斤顶顶起过程中容易崩镐, 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浪费了大量的列检作业时间。通过对铁路车辆车钩互钩差快速调整工具的设计与应用, 可以消除列检处理车钩高度故障的作业安全隐患至最低, 节省大量的列检作业时间, 值得在铁路行业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丽媛.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

设计与调整 篇10

近年来, 光纤接入网发展迅猛, 发展速度远远超过骨干网和城域网。业务种类多样化、速率多样化是接入网的特点, 一些特殊行业、特殊场合, 非标准速率十分常见。多业务光纤传输设备以多业务接入、多速率复接见长, 非常适合于光纤接入网。因此, 多业务光纤传输设备是光纤接入网的常用设备。

1 多业务光传输设备

码速调整是数字复接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与其他关键技术一起构成了光传输设备的技术基础。无疑, 作为光传输设备的一种, 码速调整同样是多业务光传输设备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新的码速调整方法--正负码速调整, 这种新方法已经在一些主流多业务光传输设备中得到验证。

目前大多数电子设备, 特别是通信设备的主要功能都有专用芯片完成, 多业务光传输设备也不例外。多业务光传输的核心芯片主要功能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码速调整/码速恢复功能;二是复接/分接与线路编码/解码功能;三是误码统计与勤务电话信令处理。

码速调整/码速恢复功能:发送端, 从需要进行传输的2Mb/s原信码 (码型为HDB3) 中提取时钟, 进行HDB3/NRZ码型变换, 然后进行码速调整, 得到复接端支路信号, 送往复接模块。接收端, 从分接模块而来的支路信号的信号中恢复出2MHZ时钟, 对支路信号进行NRZ/HDB3码型变换, 信号得到复原。

复接/分接与线路编码/解码功能:发送端由32M时钟驱动, 复接与线路编码合二为一, 采用8B7C1H码型。8B为八路复接支路信号, H位插入2Mb/s辅助数据及帧同步等信息后, 编码形成32Mb/s线路信号, 送至片外的光发送模块。接收端, 利用接收到的时钟进行线路解码, 线路同步后得到8路2Mb/s分接支路信号以及2Mb/s辅助信道数据, 同时从辅助信道中得到公务电话等其他信号。

2 数字复接与正负码速调整

对于多业务接入来讲, 数字复接技术无外乎两种选择:一是采用标准2/8复接, 二是采用专用的复接方法。

标准2/8复接, 其好处不言而喻。既符合国际标准, 又易于为用户所接受。不足之处是, 这种方法对芯片资源需求量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由于速率 (8448K/2048K) 的关系, 在发送端的时钟提取和接收端的时钟恢复, 较为复杂;由于速率 (8.448MHz) 和帧频 (9.96KHz) 的关系, 勤务电话所需的几个速率 (2048K/64K/8K) 必须额外产生, 而且需要组成子帧传送, 除非采用异步传输的方式, 用高速率通道传送这几个信号。

采用专用的复接方法, 正好与前一种方案相反。资源需求量相对较少。线路速率可根据需要选定为2048KHz的倍数, 码速调整与码恢复两端的2048KHz时钟容易产生的, 线路编码模块与复接模块也可以合二为一, 帧频选定为8KHz或8KHz的约数, 这样既方便了勤务电话的传输, 又能满足码速调整的需要。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是, 在采用专用复接手段时, 码速调整部分的设计必须按照有关设计原则进行, 否则, 产品性能及指标很可能不理想。

对两种方案的实现细节进行比较, 并权衡性能和各项指标, 最终选择专用复接方案, 码速调整方法采用了正负码速调整。

码速调整通常有三种方式:正码速调整、正负码速调整、正/零/负码速调整。采用后两种调整方式时, 设计者考虑的因素相对较少, 但输出抖动峰峰值最大为1UI, 即使采用数字平滑也无济于事, 而正码速调整, 只要正确选择调整比和调整速率, 妥善设计码速恢复端的锁相环, 该项指标可以达到<0.2U, 这也是正码速调整广为人们所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许多应用场合 (比如视频及图象传输) 对抖动极为敏感, 而码速调整不可避免的带入了塞入抖动。本文结合可编程逻辑芯片的设计特点, 对技术指标和设计复杂度做了一定折中,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正负码速调整方案。

其基本原理是, 首先把支路信码的一部分, 放在负调整位Zn, 而其余的信码放在信息位和正调整位Zp传送。这样使整个调整成为负调整以及负调整前提下的正调整两个独立的过程。负调整率为设定的模型参数M。M的选取应以实现简单且能达到较好的抖动性能为原则。

fjmax为最大调整率, 一般为帧频, 设计中取16KHz, N为整数, 设计中取16, 则M=1KHz。说明每隔16帧插入一次固定的负调整。等效于复接速率为2049KHz。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码速调整, 相当于用2049KHz的复接速率调整2048KHz的支路信号。

从物理概念上讲, 由于插入负调整M, 就必然在原正调整q上加上M, 成M+q次正调整, 从而使调整过程更加频繁进行。把抖动谱的分量从低频变换到M附近, 远大于锁相环的低通截止频率, 从而得到有效的抑制。

3 专用芯片设计

基于上述基本原理, 确定帧结构如图所示:

线路帧结构为:

线路速率为:32.768MHz

子帧结构为:

子帧速率为:2048kHz;

帧长:128位;

帧频:16kHz;

图中frame_word:帧同步字, 隔帧插入1111010000;

sz_n:1位, 负调整指示;

sv_n:8位, 负调整信息;

sz_p:8位, 正调整指示;

shd:1位, 本端摘机信令;

ow:1位, 勤务电话;

dt:1位, 同步数据64kbps;

其余为空。

正调整信息sv_p位于每条支路sv_n的相应位置。

4 关键模块的设计

4.1 勤务电话所需8kHz速率的处理, 由于帧同步字是隔帧插入, 所以可以从奇偶帧得到8kHz。

4.2 正负码速调整所需2049kHz, 应当是均匀的, 并且和调整速率2048kHz同步, 可以采取措施从32.768MHz分频得到, 而不需要在芯片外部用锁相环产生, 方法如下图所示:

4.3 负码速调整如前所述, 每隔16帧在sv_n位置插入支路信息, 使速率达到2049k, 然后进行2049k/2048k正码速调整, 原理以及判别方法与常见的2112k/2048k正码速调整相同。

4.4 码速恢复, 与常见的码速恢复略有不同。不能直接从分接得到的数据中恢复时钟, 而是从接收端的32.768MHz线路速率中产生2049kHz时钟, 扣除正调整位后的不均匀的码流中, 恢复2048k支路时钟。2049kHz时钟的产生与码速调整部分相同。时钟恢复 (匀滑) , 采用数字锁相环完成任务, 重点是环路滤波器的设计, 目的应使锁相环通带尽可能窄。以降低输出抖动。

5 结束语

在一些专用场合, 线路速率特殊, 不是标准速率而且对信号的性能指标要求严格, 这时采用正负码速调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摘要:码速调整是数字复接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与其他关键技术一起构成了光传输设备的技术基础。文章介绍了一种多业务光传输设备的设计思想及方案, 详细阐述了正负码速调整原理与实现, 并与其他码速调整方法进行了简要比较。

设计与调整 篇11

肖文玖:其实,因为市场下行的压力,LANDI的转变从几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每年都会进行调整和改革,无论是系统管理还是服装的设计定位都是如此。当然,2016年的改革力度是最大的一年,因为我们从产品端有了一项特别重大的变化。蓝地集团有四个品牌,各个品牌的差异和定位是什么,互补性在哪儿,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重新梳理了各个品牌之间的定位和互补性,在LANDI 2017年的产品线开发上,我们的定位更加年轻,以80后为主要目标群体,相较目前来讲是一个飞跃。以前,我们是通过销售进行统计分析。而现在,我们提前来预估市场,建立市场模型,通过这种转变使我们的商品更加贴合市场的需求。

《時尚北京》:对之后品牌及运营上有没有新的计划?

肖文玖:目前蓝地集团旗下共有LANDI、landi1990、JESTINEE、S.S VIVIAN四大品牌,除了这几个品牌的定位和目标市场差异化以外,集团正着手开始发力高级定制项目。这个项目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考察和调研,为了适应我们的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决定开展的。有别于我们的店铺销售商品,高级定制的产品系列更能够按照客户个性化需求来决定选用什么面料、设计什么样的款式、根据客户的身材维度制作体贴合身的职业化服装。为此,我们特别从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质的面料供应商,聘请了有着30多年丰富服装订制经验的老版师来加入这个项目,目的就是让定制项目能够更好地服务高端客户人群,满足她们的需要。

《时尚北京》:LANDI作为这次首秀品牌,您是如何看待北京时装周的?

肖文玖:时装周实际上是借鉴国际上的通行法则,以城市命名的时装周特别有历史意义。北京是一个世界瞩目的大城市,应该有自己的时装周,我觉得北京时装周会载入北京时尚发展的史册,所以LANDI也特别珍惜本次北京时装周首秀的机会。

《时尚北京》:简单介绍下LANDI 2017成衣系列发布的亮点?

肖文玖:LANDI作为本次时装周首秀品牌,将此次首场发布主题定义为“LANDI 1990”,意在向人们讲述LANDI品牌经过26年的快速发展,与北京共同成长的故事。作为一个有着26年历史的品牌,LANDI一直坚守“极简设计”的理念,而本次新品发布会,我们的设计团队在传承LANDI 26年来的设计精髓基础上,增加了结构设计,以不同的设计手法,设计出不同风格的服装,展现女性不同的性格和魅力。为得就是向我们的顾客展示LANDI在设计成衣方面的能力和可能性。

舞美和秀导我们特别聘请了国内知名秀导王红民团队,为了更好地突出LANDI本场发布会的主题,特别使用了6000多米的纱幔,裁成近10000条每条6米长的长条造型,吊挂在舞台上方。同时,为了呈现最完美的效果,还特别邀请了来自西班牙的艺术大师亲手剪彩造型,高低起伏、错落有致、隐隐约约、如梦似幻,最终为现场嘉宾呈现了最佳的视觉感受。

设计与调整 篇12

1 PID自适应控制原理

PID控制器是由比例单元 (P) 、积分单元 (I) 和微分单元 (D) 组成。根据给定的目标, PID控制器由误差进行的反馈控制, 最终输出控制结果。

输入:控制偏差e (t) r (t) y (t) 输出:

其中, Kc—比例系数, T1—积分时间常数, TD—微分时间常数。

2 PID控制的角度、力矩调整设计模型及仿真

实验环境为CPU:i5-3210m 2.5GHz, 内存:4GB,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7, 开发环境:Matlab R2012a。

建立坐标系OXYZ, 以月球中心为原点O, XY平面在月球赤道平面内, X轴指向月球的半长轴, Z轴指向月球北极, 由右手定则确定Y轴, 构成直角坐标系。设计一个控制器, 使其姿态由初始位置连续转动至期望位置, 并稳定在给定的平衡点附近, 神经元的自适应特性能处理各种不同性质的扰动和嫦娥三号参数模型的变化。

根据飞行要求, 机动的终止四元数Qd[1 0 0 0]T;通过调整可得初始四元数Q (t o) [0.9519 0.3065 0 0]T, 此时仿真用PID控制器的比例、积分、微分参数在传统PID控制器中分别为1.4、0.0004、6, 在单神经元控制器中的权初值分别1.1, 0.0004, 8, 学习速率分别为0.15, 0.6×10-5, 5。在MATLAB的Simulink中进行仿真, 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上述两幅图可知, 自适应控制并未因权值的训练而过多地延长过渡过程。由图1可以看出, 嫦娥三号在10s内达到5%的角度误差允许范围, 在15s内可以完全达到转换54.62度的要求, 此过程十分短暂, 仅数十秒, 故可以满足快而准地调整的要求。

3 结语

通过本文仿真结果可看出, PID控制器简单易懂, 能很好的运用于航天器模型不确定性的控制系统, 且使用中不需精确的系统模型等先决条件, 求解误差较小, 易于实现, 便于推广, 具有实际意义。

摘要:嫦娥三号的成功软着陆对探月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动力学知识为基础, 建立自适应PID控制模型, 研究其快速调整阶段的轨道设计和控制策略。MATLAB仿真结果显示, 嫦娥三号在10s内可达到5%的角度误差允许范围, 在15s内可顺利调整54.62度, 故可以满足快而准的调整要求。

关键词:PID自适应控制,嫦娥三号,快速调整,Matlab

参考文献

[1]Cleve Moler.MATLAB之父:编程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4.

[2]张烽.月面软着陆的制导与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王鹏基, 张熇, 曲广吉.月球软着陆飞行动力学和制导控制建模与仿真[J].北京:中国科学.2009.39 (3) :521-527.

上一篇:讲究提问下一篇:独立基础常见设计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