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翻译

2024-10-21

茶文化翻译(精选12篇)

茶文化翻译 篇1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 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而作为我国茶文化典籍中的璀璨明珠《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在本文的研究中所引用的“茶诗”主要是指以茶、茶文化为表达内容的中国古代的“写茶之诗”, 其主要特点为:“诗中有茶”。客观上来说, 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交汇的产物, 茶诗在艺术表现力、美学价值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1]。而《续茶经》作为我国茶文化史上的巨作, 和陆羽《茶经》并成为茶文化百科全书, 涵盖了茶叶从采摘到品鉴的一系列内容, 在国内外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本文研究中, 以《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为研究语料, 对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通感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 以期望能够为我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的翻译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从而让我国茶文化重新走向世界, 创造更为灿烂的茶文化。

1 通感相关理论

1.1 通感的定义

纵观国内现有研究成果, 当前能够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通感定义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的过程中, 通过巧妙的词汇和句法的运用, 使感觉发生转移的一种修辞手法, 通常情况下可根据语言环境、表达目的而将人的触觉、听觉、味觉、视觉以及嗅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和融合, 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感官转换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段。实际上, 通感修辞手法不仅仅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也同样可以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映射, 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有着广泛定义应用[2]。

1.2 通感的分类

在国内专家学者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中, 由于参照系的差异, 形成了大量分类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如高明芬等, 根据发生转移的感觉, 将通感划分为:“听声类形”、“由嗅类形”等若干情况。而在本文的研究中, 在系统分析《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的通感现象过程中, 也同样参照了这一划分方法。通常情况下, 通感为低级情感向高级情感映射、简单情感向复杂情感映射。按照其复杂程度, 可以划分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有理由认为, 由触觉映射到其他感官的通感手法是最为常见的, 而通过大量语料资料的分析, 也同样验证了这一观点。笔者将在下文研究中为这一论断提供必要的论据支持。

1.3 通感现象的解释性研究

以当前已有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解释, 运用认知语言学对通感加以阐述, 是通感现象解释性研究的核心内容。而随着世界范围内认知语言学的快速发展, 郑克鲁波德莱尔首次提出“通感”相关概念之后, 认知角度对通感进行研究的成果已经越来越多, 并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2 茶诗、《续茶经》中通感的分类

正如本文开始部分所介绍的, 在本文研究中, 将按照通感中感觉转移方向来对《茶经三百首》以及《续茶经》中的通感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本文将根据通感中感觉的转移方向来对茶诗和《续茶经》中的通感进行分类。通过对这两部茶文化著作的简要分析, 笔者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由触觉映射其他感官、由视觉映射其他感官、由嗅觉映射其他感官[3]。下面我们将按照这种划分方式加以详细阐述。

2.1 由触觉映射其他感官

从触觉向其他感官映射是最为常见的通感修辞方法之一, 在本文所研究的两部著作中, 也同样如此。这种情况客观存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 触觉是最为低级的感官之一, 因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 也同样习惯于触觉的运用, 而通过触觉来表达其他感官的感受, 也同样成为通感手法中最为常见的通感表达方式。笔者从《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中, 挑选了几个较为典型的由触觉类形的例子。

2.1.1 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 色味皆重, 莫能及也。选自《续茶经》

2.1.2 欲知花乳清冷味, 须是眠云跂石人。选自《西山兰若试茶歌》

2.1.3 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 俱非上品。选自《续茶经》

2.1.4 轻烟渐结华, 嫩蕊初成管。选自《茶笋》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 触觉中的“重”被用于视觉感官的描写、“冷”被用于味觉感官的描写、“轻”也同样被用于味觉感官的描写。这种运用方式, 为读者提供了眼前一亮的表现方式, 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感官的色彩, 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这些茶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中, 茶的视觉增添了重量, 茶的味觉增加了质感, 无疑极大的强化了表达效果, 给读者以更为深刻、强烈的阅读体验。

2.2 由视觉映射其他感官

2.2.1 细嚼花须味亦长, 新芽一粟叶间藏。选自《咏茶花诗》

2.2.2 盖建茶之味远而力厚, 非江茶之比。选自《续茶经》

2.2.3 又名玄茶, 其味皆似天池而稍薄。选自《续茶经》

2.2.4 要及新香碾一杯, 不应传宝到云来。选自《同公择咏茶碾诗》

视觉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相关报告, 人类信息的获取, 有超过九成以上都是依靠视觉完成的。因此在文学表达中, 利用视觉来对其他感官加以表现也同样是非常常见的情况。较为典型的如:“车声绕羊肠”, 就是用视觉通感的方式表达煮茶的声音的绝佳例子。

2.3 由嗅觉映射其他感官

先看下面两个例子。

2.3.1 涧花入井水味香, 山月当人松影直。选自《西陵道士茶歌》

2.3.2 岩下维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选自《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首先我们对2.3.2进行分析, 在分析之前我们必须得承认, 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例子, 代表性方面较弱, 其通感手法的运用非常巧妙, 通过溪水流动过程中“潺潺”的声音来表达爱茶之人不忍离去的心理状态, 同时也将时间已晚、暮色渐深的时间背景表达的淋漓尽致。而2.3.1则是一个较为具有代表性的通感用法, 主要是通过嗅觉中的香味感官来表达净水在口中甘甜的味觉感受, 这也是《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中较为少见的嗅类形的用法。

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 各种通感用法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运用层出不穷, 极大的生动了整体画面感, 而这也同样在客观上对我们的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中通感的翻译

通感的翻译, 始终是传播我国古典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如何通过英语来合理的将传统文化中的通感修辞方法恰当的表达出来, 不仅需要有相应的技巧, 也同样要有丰富的经验作为依托。而在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 通感修辞方法的翻译也同样有一定的技巧, 恰当的利用能够帮助我们保留原汁原味, 并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我国古典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例如, 在“谁把嫩香名雀舌, 定来北客未曾尝”的翻译中, 用“the tender sweet”来翻译“嫩香”, 显然, 这是一种典型的直译方法, 将原文中所引用的通感表达手法直接的保留了下来。这主要是因为, 人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 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 各民族人们群众有着广泛的共通之处, 而英汉在通感方面也同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所以通感的翻译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进行, 这不仅能够原汁原味的展现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风貌, 同时也有效的展现了语言美, 让不同国度的读者能够直接的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所在。

不过我们也同样应该注意到, 由于历史、文化、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英汉通感上也同样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汉语中, “酸”和“脸”搭配之后, 只能在一些方言中形成“一副酸溜溜的脸”的意思, 而英文中“酸”和“脸” (a sour face) 则是“一副愠怒的面孔”的意思。而在茶文化通感现象翻译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例如在“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 俱非上品”一句的翻译中, 并没有用“heavy”表达“重”, 而是用了“deep color”来表达“厚重”的意思, 这是非常典型的意译翻译通感修辞的例子。因此, 为了将意思表达的更为精确, 我们也同样应该根据多种因素而选择意译的翻译方式, 淡化原文中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 以免影响理解。

4 结束语

在本文的研究中, 以《续茶经》、《茶诗三百首》为语料基础, 对其同感修辞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按照感觉转移方向进行分类并分别进行了论述, 然后对其翻译过程中的直译和意译问题进行了介绍, 指出通感在中英文翻译的过程中, 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必须以保证不影响原文理解为前提。正如上文中所介绍的, 在《茶诗三百首》、《续茶经》等茶文化古典著作的翻译过程中, 大部分通感修辞手法都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 这对于强化读者的阅读体验、直观的展现我国古典文化魅力都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而针对一些由于文化差异、语言习惯所导致的原文、译文无法对等的通感修辞的翻译, 则应从具体的语句含义出发, 采用意译方式, 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钱钟书.钱钟书集·七缀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2]岳东生.漫谈通感[J].当代修辞学, 1994 (5) :26-27.

[3]李国南.论“通感”的人类生理学共性[J].外国语, 1996 (3) :34-40

[4]高明芬.通感刍译[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1985 (1)

茶文化翻译 篇2

“箴言隽语”9(1)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易传·系辞下》1章

译文:自然界的最大功德是滋养万物;当权者的最好宝贝是权力地位。怎样保住这地位呢?只有依靠爱护老百姓。怎样才能吸引人才呢?只有依靠物质利益。管理好财政,制定出合理的法令,制止少数人肆意妄为,这才是当权者最适宜、最合理的事。

(2)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坤为地,山在地上,风雨剥蚀,这是剥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山石剥落,岩角崩塌为戒,从而厚结民心,使人民安居乐业。【注释】 下,指庶民百姓。厚下,犹言厚结民心。安宅,犹言安居。

“箴言隽语”9(1)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2)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译文:天在上尊贵,地在下卑贱,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天地由此而定。天地之间万物由卑下到高大的位子已经排列,贵与贱的位子就确定了。天动地静有一定的规律,动则刚,静则柔,刚与柔也就划分了。宇宙万物的性向不同,因而同类相聚合,自然形成分离的群体,彼此之间都有利害的冲突,吉凶就生出来了。天上有日月星辰风雷云雨的现象,地上有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的形象,它们都会产生错综复杂的变化。《易经》中的卦与爻的变易作用也就由此出现。

因此,刚与柔互相摩擦,八卦中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互相冲撞又拢合,就演变成了八八六十四卦,产生宇宙万物的变易,以雷霆鼓动,以风雨滋润,随着日月运行,构成了一寒一暑季节的轮换。乾阳之气的运化成为男,坤阴之气的运化成为女。乾的作用是主管万物的创始,坤的作用是使万物生成。乾以容易的方式发挥作用,坤以简单的方式发挥能力。

//容易就便于理解,简单就便于跟从;容易理解就会使人亲近,容易跟从才能见到功效;有人亲近就可以长久,能见到功效就可以发展壮大;可以长久是有才能的人的智慧,可以发展壮大是有才能的人的事业。懂得了容易与简单的原理,就可以领悟天下一切事物的道理。领悟天下一切事物的道理,就能在天与地之间确立人的地位。

“箴言隽语”10(1)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易传·象传上》大畜卦

[注解]出自《周易·大畜》。告诫人们要多多记取前人的经验。识:同“志”,记住。前言:前贤的言论。往行:往日圣人的事迹。畜:同“蓄”,积聚,储藏。[译文]君子要多多研究过去圣贤的言行,用来培养丰富自己的道德学识。

(2)君子以自昭明德。——《易传·象传下》晋卦

[注解]出自《易经》中的《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译文:太阳从地面升起,象征“上进”。君子观此象应当自觉展现高尚的美德。“君子以自昭明德”,就是弘扬美好道德以提升人的素质。我们今天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与“柔进”观有相似、相通之处。

[译文]君子观象应当自觉展现高尚的美德(以提升人的素质)。

(3)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传·象传下》益卦 〔译文〕君子看见好事马上跟过去学习,发现错误急速改正。

“易言难尽”

语录10(1)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译文]圣人设立了卦爻,通过观察卦象,附上了解释的言辞来说明吉凶,又以刚爻与柔爻相互推移而产生变化。所以,吉与凶,是成功与失败的象征;悔与吝,是忧愁与顾虑的象征;卦爻的变化,是前进与后退的象征;刚与柔,是白昼与黑夜的象征。卦中六爻的运动,象征天、地、人三才运动变化的规律。所以,君子赖于安居的是《易》象的位序,赖于玩味的是《易》的卦爻辞。所以,君子闲居时就观察卦象,玩习卦爻辞,行动时观察卦爻的变化,玩味吉凶的占断,就能把握动静进退的原则,必然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吉祥而无往不利。

“箴言隽语”11(1)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传·系辞上》5章

[译文]见下文

“易言难尽”

语录11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译文:阴阳的交替变化就叫做道。相继不断就是善,成就万物的是性。仁德的人运用它(谓宇宙变化的总规律一—道),认为它是符合仁德的;明智的人运用它,认为它是明智的。平民百姓每天接触阴阳之道而不懂得,因此君子之道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它表现出来就是仁,隐藏起来就是用,鼓动万物,不与圣人共同劳神忧虑,它的崇高品德和伟大业绩达到了顶点。拥有万物就叫伟大业绩。不断更新就叫崇高品德。变化不止就叫易。生成物象就叫乾。仿效乾而完成物象就叫坤。穷尽卦支而预知未来就叫占问。承接更新就叫事。阴阳交替不可把握就叫神奇。

“箴言隽语”12(1)见下文 “易言难尽”语录12(2)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易传·象下》家人卦

译文:君子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说话要有根据和内容,行动要有准则和规矩,不能朝三暮四和半途而废。

“易言难尽”

语录12(1)《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译文:从上天降下佐助(帮助),吉祥而无所不利。孔子说:“佐就是帮助的意思。天(自然规律)所帮助的人,是顺从正道的人,人所帮助的人,是笃信诚信的人。能够践行诚信而时时考虑顺从正道,又能尊尚贤能,所以从上天降下佐助,吉祥而无往不利。”

(2)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易传·系辞上》12章

释义:具象有形的事物之上(无形、不可见)的称之为道,具象有形的事物之下(有行、可见)的称之为器,(阴阳)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变,(阴阳)推移往来运动的叫通,将(《易》的作用)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

“箴言隽语”13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译文:不做大量有益的事情就不能成为一个声誉卓著的人,不干坏事就不会成为毁灭自己的人。品行不好的人认为,一般的好事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益处而不去做,一般的坏事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损害而不去改正。所以坏事多了而无法回避责任,罪恶大了也无法得到宽恕。

“易言难尽”语录13(1)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译文:天数一,地数二,天数三,地数四,天数五,地数六,天数七,地数八,天数九,地数十。(天为阳,地为阴,阳数为奇,即一三五七九,阴数为偶,即二四六八十。)天数共有五个,地数也共有五个,五个奇数五个偶数各相配合。代表天的阳数合计为二十五,代表地的阴数合计为三十。天地的数字,共计五十五,这些数字构成天地变化的象征,就能如同鬼神般地推算判断未来了。

(2)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抟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抟而后挂。

译文:天地大变化的推演数字,用五十根蓍草表示,占筮时只用四十九根(留一根不用,以象征太极)。将蓍草任意分握两手以象征天地两仪,从右手中取一根挟在左手指缝处象征人,此即天、地、人三才。再将左右手中的蓍草每四根一数,以象征四季的运行,将左手余下的蓍草,挂于左手指缝处,以象征农历的三年一闰。农历五年两闰,所以还要再将右手余下的蓍草,挂于右手指缝处。

(3)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译文:“策”指推算时蓍草的根数,乾为阳,用9代表,乘以四时为36,再乘以六爻为216。坤为阴,用6代表,乘以四时为24,再乘以六爻为144。二策相加为360,相当于一年的天数。《易经》上下二篇六十四卦,共384爻,阴阳爻各占192,分别乘以阳数36,阴数24,总计为11520,相当于万物的数字。

(4)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译文:所以,经过分

二、挂

一、揲

四、归奇等四次经营,从而构成《易》爻数的一次变化,因为卦有六爻,三变而成一爻,十八变完成一个卦的演算。八卦起初只是三画,这是圣人作易第一阶段的小成果。再将八卦重叠引伸,顺其类而增长之,就得到六画的六十四卦,再附上卦辞、爻辞,构成一部《易经》,天下可能发生的事全都包括在内了。

“箴言隽语”14(1)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易传·彖下》节卦 译文:在位妥当在于有所节制,处中守正必将行事畅通。天地有所节制而一年四季才能形成;君主以典章制度为节制,就能不浪费资财、不残害百姓。(2)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易传·象上》颐卦

译文:君子说话谨慎,不惹是非;节制饮食,不生疾病。(把“节饮食”和“慎言语”并列在一起,是说语言不慎,会招来杀身大祸;同样严重的是,饮食不节,会招来百病伤生。)

“易言难尽”语录14(1)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下》2章

译文:往古的时侯,伏羲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观察鸟兽的形象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才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示人吉凶,来归纳所有事物的情状。

(2)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易传·系辞下》6章

译文:《易经》的功用,能够照见一切事物的由来又能察知未来的动向,而且能够使隐微情形得以彰显,使幽隐的情况得以阐明,将各种事物分出类别又给它们恰当的名称。事物的分门别类,其正当序位的端正与否,吉凶后果的判断,这些都完全具备了。里面所定义的事物名称虽然具体而微小,但它所类比的事物却非常广大,它所揭示的义理非常深远,它的言辞文雅,它所说的道理委婉而又中肯,它所揭示的事理直观而又深奥。借助阴阳变化所体现出来的道理来辅助人们的行动,并且彰明得与失的内在因果关系。

“箴言隽语”15(1)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周易·否》

【注译】俭德:以俭为德;辟:通“避”;荣以禄:追求荣华,谋取高位。全句译意为:君子以节俭为德而避开危难,不可追求荣华而谋取禄位。

【解读】《周易》的“否”卦告示人们当处在“否”(不利、不好)之时,要“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其实,当处在“泰”(通泰、顺利)之时,也应居安思危,保持清醒的头脑,也要“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因为当处在“泰”之时,会经常面对灯红酒绿、金钱美女和高官厚禄的诱惑,稍有不慎,一纵贪欲,就会为权所趋,为利所惑,为色所迷,陷入贪婪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2)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易传·象下》小过卦

译文:君子的举止都非常恭谨,办理丧事也极为哀痛,但费用却很节省。(天下事过当者常有,但不可过甚,过甚则枉矣。)

“易言难尽”语录15(1)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易传·系辞上》7章 译文:孔子说:“易,其道至极!易道,圣人用之增崇其德而广大其业。智慧崇高礼仪谦卑,崇高效法天,卑下效法地。天地设定位置,而易道运行于其中。成物之性常存,(阴阳)道义之门。

(2)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易传·序卦》

译文:有了天地以后,然后就有万物的产生;有了万物,就有雌雄男女的分辨,而人类也就产生了;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所以在《易经》有咸卦;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以后,人类愈多,而遂有君臣的名分;有君臣以后,就有上下尊卑的职份;有上下尊卑的职份后,礼义就可以措置实行于其间。

“箴言隽语”16(1)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传·系辞下》5章

译文: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2)君子以同而异。——《易传·象下》睽卦

译文:君子应该在求大同的前提下,保留小的差别和不同。

“易言难尽”语录16(1)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桑’。”

译文:孔子说:“(倾覆的)危险,是(由于只想)安居其位所致;灭亡,是(由于只想)保全生存所致;祸乱,是由治世引发。所以君子居安而不忘危险,生存不忘灭亡,太平治世而不忘祸乱。只有这样身体平安而国家可以保全。《周易》说:‘将要灭亡,将要灭亡,系于植桑而巩固。’”

(2)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传·系辞下》5章

汉英翻译的文化空缺及其翻译对策 篇3

[关键词]汉英翻译 文化空缺 文化内涵词 中国英语

(一)翻译与文化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这是翻译的基本性质,因为翻译的直接对象语言总是与文化密切相连。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原作和译作都是文化产物。整个翻译过程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而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Mary Snell-Hornby明确指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英语和汉语分别代表和反映的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典型代表。由于地域、社会发展和宗教的影响,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别非常大,出现文化空缺是常有的事,也给汉英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有广泛的文化意识和文化预设,而且要有正确的文化翻译观。

(二)文化空缺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词语的意义分为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有学者(如王福祥、吴樱)将其分别称为“指示意义”和“文化内涵”。提高文化意识、建立文化预设,从而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这是翻译的难点,也是翻译的基础。

词语的文化内涵的不对应形成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缺现象,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一是部分空缺。即英汉两种语言中能够找到“指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但其文化内涵此无彼有或此有彼无。二是完全空缺。即英汉两种语言中根本找不到“指示意义”和“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的词。

(三)文化翻译观

文化翻译观的主要内容是:“翻译不仅仅是双语交流,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译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翻译的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但文化移植是一个过程;语言不是翻译的操作形式,文化信息才是翻译操作的对象。”文化翻译观要求在文化因素翻译时更多地采用异化。这首先是文化平等意识决定的。“不同的文化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应该是平等的。平等就意味着尊重。这种尊重既有对源文化的尊重,也有对原作者艺术创造的尊重。仅从目标文化出发,置出发文化的实际于不顾,一味迎合目标语读者的接受方便,以至用目标文化的价值观强行归化出发文化,这是一种不尊重出发文化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不尊重读者的行为,因为这种译法掩盖了原文的文化与艺术事实,实际上是对译文读者的蒙骗。”这是翻译中的文化霸权主义。其次,这也是文化差异性和文化渗透、文化交融的客观要求。文化学研究表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是相对的、偶然的,而差异是绝对的、必然的。文化又是开放的,具有潜在的相互吸收和包容的能力。文化交融的结果就是文化之间借鉴和吸收异质文化的精华,以丰富和完善自身的语言和文化,同时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介绍出去。再次,“人们在社会文化系统和哲学思想系统上的求新求异心理是十分强烈的。而语言符号系统上的求新求异心理则是无止境的。”这种求新求异心理客观地促进了语言异化需求的增长,促进了语言中新鲜血液的产生。

(四)翻译对策

1.汉语中的某些文化内涵词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词,即属于完全空缺现象的,宜采用音译或音译加注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翻译过去的词很多已被英语接受,成为英语的外来词。Donnson Chen将英语中来自汉语的外来词分门别类地列出了两百来个。从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音译法的生命力。

2.汉语中的某些文化内涵词在英语中能够找到“指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对应词,即属于部分空缺现象的,宜采用译借或语义再生译法。在中国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特有的事物宜通过译借或语义再生译成中国英语。源自中国古代文学、哲学思想或佛教文化的特有的事物也宜通过译借或语义再生译成中国英语。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汉英翻译中文化空缺现象的处理问题,主张为适应文化交流的客观要求,应本着文化平等态度,借助异化译法,将文化空缺词译成“中国英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汉语文化信息在符号转换过程中会失落;还有些汉语文化信息是通过汉字的语音或语义双关来实现的。这样的信息在符号转换过程中可能要通过形象转换来实现。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其翻译 篇4

关键词:中西茶文化,内涵,翻译,忠实

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 从广义来看, 它是人类一切精神与实践活动的总和, 包括人们世世代代所共享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内容, 涵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强烈的时代性。我国是最早发现茶树并饮用茶叶的国家, 拥有渊源流长的茶文化。西方的茶叶是从中国流入的, 西方的茶文化自然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但在漫长的历史中, 与西方各国国情和民情的结合, 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中国的别具特色的西方饮茶文化。

1 中西茶文化的内涵

关于我国茶文化的内涵, 主要可以从其内容和意蕴上进行解读。从内容上来看, 我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人们栽茶、制茶、饮茶的过程中形成, 在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下发展, 由于地域、民族、茶叶品种不同, 其具体内涵也不同,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色彩;同时, 茶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一样, 是处在持续变化之中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 茶文化也会渐趋丰富, 价值观念的改变也会带来茶文化内容的相应调整。从意蕴上来看, 我国茶文化正如茶叶一样, 甘醇清新, 回味悠长, 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处世哲学, 主张回归自然、淡泊无欲、宁静致远, 对心境的提升和情感的平和具有较强的熏陶作用。

十六世纪, 茶叶从中国传入西方世界, 开启了西方人的饮茶之旅。英文中“茶”的对应词汇是“tea”, 二者之间似乎并没有任何关联, 但翻阅史料可以发现, 十八世纪以前, 厦门是我国主要的出境口岸, 特别是与荷兰、葡萄牙等国贸易往来密切, 而福建则是我国的茶叶生产大省, 欧洲商人便从厦门将茶叶带回本土, 同时带回的还有厦门方言中“茶”的发音[tei], 十九世纪以后, 我国与英国的茶叶贸易往来不断增多, “tea”的发音便向英语发音靠拢, 最后演变成为[ti:]。不过, 与“茶”在我国的意思相比, “tea”的含义在西方得到了极大扩展, 它不仅指代“茶叶”, 还可以代表“茶树”、“茶水”、“茶点”、“茶歇”、“茶会”, 甚至可以指代含有茶叶成分的饮料。

西方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英国的下午茶文化。茶叶传入英国以后, 先是在上流社会中风靡开来, 而后进入寻常百姓家, 成为人们每日必不可少的饮品。由于英国人午餐较为简单, 与晚餐时间间隔又太长, 人们便在下午四点左右饮茶并辅以美味可口的茶点, 包括蛋糕、饼干、水果等, 西方的实用主义精神被发挥到淋漓尽致。发展到如今, 下午茶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社交活动, 人们身着盛装出席, 谈吐得体、举止优雅, 将最好的状态呈现在众人眼前, 甚至有很多商务和政治洽谈活动也是在下午茶中完成的, 可见下午茶对于英国人的重要意义。与中国强调精神意义的茶文化不同, 西方的茶文化比较注重茶叶的物质意义与实用价值, 比如英国茶文化起初是要填饱肚子, 而后是维系社交关系、拓展社交圈子等。美国的茶文化也非常强调实用主义, 这一点从袋泡茶和冰茶的出现就可以看出;不过, 美国茶文化中还有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一面, 他们依据自身的需求, 开发出崭新的饮茶方式和茶叶饮品, 袋泡茶省去了人们取茶、绿茶、刷洗茶具的功夫, 而冰茶的出现则顺应了人们冬天饮热茶暖身、夏天饮冰茶解暑的要求。

由此可见, 同样是茶叶, 在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以后, 所形成的茶文化便各不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 无论是中国的茶文化, 还是西方的下午茶文化、冰茶文化等, 都深深植根于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 并与那里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契合, 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与时代性。

2 中西茶文化的翻译

如上文所说, 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非常大, 中国的茶文化偏向于文化艺术范畴, 西方的茶文化则偏向于实用主义范畴, 因此, 翻译便成为中西茶文化实现顺利交流所必不可少的过程。特别是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 民族文化色彩浓厚, 茶叶品类众多, 茶文化形式各异, 单纯的直译方法并不能传达出其中的深层意义。只有在深入把握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基础之上, 充分了解中西方的用词标准和语言表达习惯, 采取科学的翻译方法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内涵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原文的语言风格, 在不可能传达原文风格的条件下力求意义的完整。

2.1 翻译的忠实性

茶文化的翻译有直译、音译与意译之分, 一般而言音译通常会被归入到直译之中, 被认为是直译的一种特殊处理方式, 但是由于音译在茶文化的翻译中具有特殊地位且占有较大分量, 故笔者将两者视为地位平等, 进行分开论述。简而言之, 茶文化的翻译, 特别是中国茶文化的英译, 涉及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 很多茶名、茶诗、茶词等都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句式与词法, 英文中并无对应用法, 倘若生搬硬套, 便会出现中式英语乃至不知所云的情况, 直接影响西方人对于中国茶文化的解读。众所周知, 汉语是意合性语言, 用词用句讲究散点透视, 散而不乱;英语则是形合性语言, 语言表达强调焦点透视, 简洁明了。所以, 在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当以原文的意义为基准, 不太过受限于原文的形式, 一切以意义的准确性以及表达的合理性来判断,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翻译的忠实性。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 受到一定的规范制约, 这种规范就是对原文的忠实。当然, 所谓的“翻译的忠实性”并不等同于“等值翻译”, 鉴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 完全等值的翻译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只要译者能够做到忠实于原文作者的原本意图, 无论文本词句关系怎样转变, 都可被视为忠实的翻译。若要实现翻译的忠实性, 译者必须充分理解原文, 熟练掌握两种语言与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 将翻译误解降低至最小化, 而这将带来一定的文化内涵缺失。原文中有一些文化负载词比如典故、历史等信息, 极具文化特色与民族色彩, 倘若目的语读者并不具备任何与这些典故、历史相关的背景知识, 介绍这一典故又会牵连到其他文化信息, 那么译者在此时可以选择淡化典故的文化特色乃至省略典故, 帮助目的语读者实现对我国的茶文化从不理解到理解, 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会出现误解。

2.2 文本特点分析

中国茶文化无论在意义内涵上, 还是在表达用语上, 都极富传统民族特色, 茶叶的命名多用比喻、借代、夸张的手法, 茶叶品性的描述则大都使用四字格结构, 或引用古典诗词文言语句, 辅以中国特有的地名以及山川名称。这些语言带有强烈的修辞色彩, 语言美妙, 意境悠远, 韵味深刻, 既充分展现出汉语的优雅绮丽, 又洋溢着丰富的人文谨慎, 实在是妙不可言。

例如, 一些茶叶在命名时以自身为本体, 以自然界中其他物品为喻体, 或是以茶叶的色、香、味为本体, 以其他形象鲜明且相近的事物为喻体, 比如“杭州雀舌茶”、“平水珠茶”、“翠兰茶”、“墨菊茶”、“绿牡丹茶”、“花蕊牡丹茶”、“瑞草茶”、“春蕊茶”等等, 将茶叶清香怡人的特性表露无遗, 带给人们赏心悦目之感。还有许多名茶以产地为名。自古有云:名山名水出名茶。茶树若生长于名山大川之中, 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 所产出的茶叶也便拥有更加卓著的品性, 因此, 秀美的山川常以盛产名茶而著称, 这些名茶则以名山大川来命名, 两者相得益彰, 比如“西湖龙井茶”、“庐山云雾茶”、“洞庭碧螺春茶”、“武夷岩茶”、“武夷山大红袍”、“黄山毛峰茶”、“安吉白茶”、“云南普洱茶”等, 长自绮丽山水的怀抱, 只听其名, 就能够感受到那种色翠、香郁、味甘、形美的品性, 蜚声中外。还有一些以茶叶的颜色来命名, 我国茶叶的六大基本类型是按照茶叶加工方法及颜色来划分的: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

在对茶叶品性的描述上, 汉语惯用优美的四字结构、文言语句、传说典故、特色地名等, 细致地呈现出茶叶的生长环境与品性特点。例如, 在介绍西湖龙井茶时, 常用的描述包括“四季分明、闻名遐迩、独具高格”;在描述华顶云雾茶时, 则有“皓白如练、云雾缭绕”的说法;安吉白茶素有“清香四溢、生津止渴、唇齿留香、沁人心脾、回味无穷”的解读;敬亭绿雪茶常用“朵朵匀净、香郁甘甜、挺直饱润”的说法;天目青顶茶则有“古刹禅源、仙峰远眺、云海奇观”的刻画。这些四字结构集音美、意美、形美于一身, 颇为齐整, 有妙笔生花之效。

与中国茶文化不同, 西方茶文化历史较短, 对历史典故的涉及比较少, 加之西方人在语言表达上讲究直截了当、简单明确, 因而西方关于茶及茶文化的用词用语大都不必过于深挖, 其字面意义大致等同于内涵意义。

据统计, 西方茶文化中由“tea”构成的词组多达两百个, 常见的有:tea cake (茶点) 、tea basket (午餐) 、tea party (茶会) 、tea room (茶室) 、tea garden (配有茶室的公园) 、tea trolley (茶具车) 等;由tea构成的表达方式包括:afternoon tea (下午茶) 、morning tea (早茶) 、evening tea (晚茶) 、iced tea (冰茶) 、tea bags (袋泡茶) 等。不难发现, 西方茶文化中的大部分语言表达的意义都可由字面意思传达, 相比较中国茶文化的跨文化交流而言, 更加容易理解, 也比较容易避免由于文化负荷词所带来的误解。

2.3 翻译方法的选择

对意义可以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的茶文化表达, 可以采用直译或者直译加注释的方法, 在保留原文表达方式、突出原文修辞表达效果的基础上, 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文化信息。比如, 我们可以将“雀舌茶”翻译为“Sparrow Tongue Tea (named after its shape) ”, 表明雀舌茶因其形似雀舌, 故得其名;将“雷鸣茶”译为“Thunder Rolling Tea (harvested on the first rooling of the spring thunder) ”, 以采摘时节命名, 两个意象的关系清晰可见。上文所提到的西方茶文化用语在翻译成汉语时, 也大都采用了直译的方法。

对于以产地、茶树、创制人来命名的茶叶, 通常采用音译或者音译加注释的方法, 将这些地名、树名、人名继续成为历史文化名词, 比如“乌龙茶”翻译为“Oolong Tea (a kind of semi-fer-mented tea produced after semi-germination and roasting) ”, “六安茶”翻译为“Lu’an Tea (Lu’an is a famous tea-producing area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 ”, 等等。

对于文化负荷比较大的茶文化表达而言, 我们在翻译时通常采用意义的方法。汉语中多用四字格结构, 句式整齐、形式优美、内涵高深, 但为了对仗, 其中难免有一些无意义的虚词或重复性的词汇, 在翻译时可以选择省略, 以便更加切合目的语的表达特点。比如“西湖龙井, 即生长在这泉溪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环境中, 这正是西湖龙井茶独具高格、闻名遐迩之故”, 译文为“It is growing in the evironment of various streasm, moderate climate, abundant rainfalls and distinctive seasons that makes West Lake Long Jin Tea to enjoy the widespread renown”。译文虽然在格式上舍弃了原文的四字格结构, 但在内容上忠实于原文, 在意境上也不乏原文的美感。

3 结语

中西茶文化由于民族历史文化的不同, 在语言表达上有显著区别, 在翻译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秉承忠实性原则, 在力求完整传达原文意义的基础上, 尽可能地再现原文的意境美与形式美, 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罗军.舌尖上的中国茶[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3:23-45.

[2]吕洁.论英译汉中汉语四字格的使用[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2 (4) :73-76.

[3]王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制约[J].上海翻译, 1997 (2) :7-9.

翻译与民俗文化 篇5

摘 要: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今虽然已经有不少民俗文化研究学者对文字资料进行了整理,但是关于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工作仍不够,不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推介。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对民俗文化对外宣传册资料翻译策略的分析,研究了在其指导下的旅游资料的翻译工作。对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进行准确的翻译,不仅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更是翻译活动的升华。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

一、翻译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中国各民族开始走向世界的舞台,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和生存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准确的民族文化翻译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创造的产物,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时代特征。目前对于文化的理论界定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个体文化论;第二,跨文化交际论;第三,文化区域论。大致以文化―语言文化―国度语言文化―民族语言文化―方言文化―区域文化―群体文化―个体文化的模式体现其丰富的内涵走向。文化的沟通需要一定的载体,它们正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翻译展现外族异域的政治宗教、人文地理和民风民俗的多彩画卷。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所以,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活动来说,文化传达就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笔者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民俗文化对外宣传册资料翻译策略,研究了在其指导下的旅游资料翻译工作。对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进行准确的英文翻译,不仅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更是翻译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功能翻译理论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的莱思(K.Reiss)、弗米尔(H.J.Vermeer)、曼特瑞(J.H.Manttarix)和诺德(C.nord)等学者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此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莱思提出的文本型与翻译策略论,曼特瑞提出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翻译为本语篇分析理论。

弗米尔认为翻译是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是一种人类的活动。根据行为理论,他将人类的活动定义为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生在给定情境下的行为。鉴于任何情境都是镶嵌于文化的大环境之中的,翻译就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应该更加注重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功能取向差异。因此,功能翻译理论与以往的语言学或对等理论相比,在源语文本的角色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弗米尔曾经说过,翻译就是在目标语文化中重现源语语言文化所提供的某些信息。他提出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奠定了功能语言派理论的基础,创立了功能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彻底摆脱了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译文与原文之间是否对等,而是认为翻译应该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划。无论何种翻译,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准则”。弗米尔这样解释“目的准则”:每个文本均为既定目的而产生,亦应该为此目的服务。由此,目的准则指:译、释、读、写皆遵循某种方式,此方式可让文本、译本在其使用的环境下运行。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一种“交际活动”和“跨文化活动”,涉及翻译发起人、译者、译文接受者等因素。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过程的描述与应用翻译的实际要求和内容十分契合,因为在应用翻译领域,不论是对外宣传还是经贸活动,其中的文化交流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所以通过分析旅游资料各类型文本目的、功能和特征,就可以运用功能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旅游翻译实践。

三、翻译材料的文本的类型和功能分析

根据莱思的观点,文本类型有三种: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莱思总结了各类型文本的特点和它与翻译方法之间的联系。三种文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分别为“内容”、“形式”和“效果”。每一种文本至少具有三种功效中的一种,并且只有一种功能居主导地位,另外两种居从属或次要地位,语言和文化的选择都应为实现此功能而服务。

旅游文本有别于参考资料(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再现)或者诗歌(力求源语艺术形式的再现)等文本类型,其主要功能是传达景点信息和感染旅游者,这种文本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从属于文本所要达到的言外效果”。按照莱思的观点,文本概念、文本类型和文本的翻译目的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以帮助翻译人员确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

分析旅游文本的特点在于更加准确地确定旅游文本的功能,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旅游文本对景点的宣传、推介作用不可小觑,因其具有信息性、启迪性和促销性等特点,是海外旅游者对特定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定位、获取信息的重要源头。旅游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客观、精确、有针对性地提供旅游者旅游信息,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次要功能是兼具唤情的特点,这一点在旅游广告中的体现尤为突出。

(一)翻译目的

功能翻译中的术语skopos通常指译文的交际目的。民俗文化对外宣传材料的英译目的是产生一种对于英语文本接受者具有交际作用的文本,介绍中国民俗文化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形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拥有一份详尽的翻译纲要。

(二)翻译纲要

诺德认为翻译纲要可以说明需要何种类型的翻译。文本所探讨的主要是版式固定、附有彩图和简要文字说明的民俗文化对外宣传小册子。作为译者的指导纲要,民俗文化对外宣传材料音译的翻译纲要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预期的文本功能:信息、感染功能。译文和原文功能大体相同。信息功能指的是提供关于中国民俗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特有景点等方面的信息。感染功能指的是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推介和提升中国形象。民俗文化对外宣传小册子应该包含这个民族的各方面的内容介绍,例如风俗节庆、建筑的历史和风格特色、民族传统服饰、礼仪风俗特色等,并且为了更好地让西方读者理解个别异国风情,在恰当的地方应附上图片解释和说明,增强渲染和说服力。 2.预期的译文接受者:包括想了解中国、来华旅游、投资贸易、从事文化交流等外国人士、团体或者组织。他们大多缺乏关于中国语言、文化和社会的背景知识。不同的文化背景读者,需要不同的译文。因此,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知识、交际需要和由此产生的期待心理,适度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或者相应删减一些对于目标读者来说过于冗长的信息。译文应该在接受者身上产生预期的反应。例如不少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严峻形势,这些民俗文化亟待应承时代的发展,抓住机遇,拓宽宣传渠道,招商引资,将文化特色推向世界,因此必须在传统的文化翻译版本上作出修缮,使其既具文化特色又具商业发展特色。

3.文本制作或者接受的动机。译员应该分清对外宣传册子的具体制作动机,是对外的一般性文字介绍,是吸引旅游客源,还是招商引资等。只有确定了文本制作的动机,才能确定优先传递的信息。民俗文化宣传不应该止步于对文化的阐释和说明,当它与对外宣传相结合时,就必须具有可观性和可推崇性,将其与不同的外界文化相融,让读者得到文化异同感之外的喜悦之情。

4.对外宣传材料英译的翻译策略。根据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对外宣传材料的英译应产生对于文本接受者具有交际作用的目标文本,实现译文的信息和感染功能。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译者坚持不懈地合作和批评,以求得切合文意的成果。

四、结语

当前,中国的入境游发展迅速,把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和外国游客与日俱增。如何抓住这一时代性的发展契机,传播独特的中国民俗文化,使中国走向世界是我们对外宣传的重点。要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就必须对旅游资料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充分考虑文本的功能特征和翻译策略的关系。功能翻译的目的论对旅游资料的翻译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中国人和西方人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对信息传播方式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思维模式、表达方式各有特点。在实际操作中,民俗文化翻译难免有些生僻,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增删或者改写,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如注释性增译、修辞性省译、整合性改译等,实现具体的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Routledge Publishing.1994.

[2]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St.Jeromy Publishing,.

[3]樊嘉禄,贾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5]徐敏慧,董华.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对外宣传材料汉译英[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

[6]徐鲁亚.民族文化翻译策略的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6).

[7]袁琼.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J].湖南商学院学报,(18).

[8]张小华.翻译与青海民俗文化[J].翻译与青海民俗文化,2007(33).

茶文化翻译 篇6

关键词: 文化 词汇 英汉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的文化词汇,这些文化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具有特定的含义,而且大多数文化词汇都含有文化意象。文化意象通常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具有独特含义的形象,它们是其他文化中没有的,或者是虽有而不同的东西,因此非常难译。比如,汉语中的“龙”通常译为dragon,有人认为这是误译。因为“龙”在中国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形象上显得高贵而威风,后来成为九五之尊的帝王所专用,皇帝的宝座叫“龙椅”,皇帝的袍子叫“龙袍”,皇帝的音容笑貌叫“龙颜”,而老百姓则想“望子成龙”,或“鲤鱼跳龙门”。英语中的dragon一词源于《圣经》,在西方人眼中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形象上与中国的龙很不相同。西方漫画上的dragon身形短胖,无鳞片,长着箭头尾,相貌丑陋,还有一双并不漂亮的翅膀。二者相去十万八千里,它们唯一的共同点是二者均为想象之物,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应将“龙”译为loong或Chinese totem。但有的学者认为dragon的译法年代已久,对中国文化了解的人已经习以为常,中国“龙”的形象大多数人已经非常熟悉,所以没必要另觅别的译法。可见,文化意象对译者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

文化特征强烈的词汇应该如何译,并没有统一的公式。一般情况下,文化意象的处理可以运用异化、归化、折中翻译和音译四种译法。下面以crocodile tears词组为例,具体说明上述四种译法及运用。

一、异化译法

异化译法是译文中保留原文里的文化意象,或按字面直译。如crocodile tears词组,用异化译法可以译成“鳄鱼的眼泪”,汉语保留了“鳄鱼”和“眼泪”的意象。

其实“鳄鱼的眼泪”并不是中国文化里的一个意象,读到这个词组的中国人并不会把它和“虚伪”的意思联系起来,因此最早用异化译法将crocodile tears译成“鳄鱼的眼泪”的译者其实是冒了一个险。实践证明,中国人接受了这个译法,“鳄鱼的眼泪”也变成了佳译。能否使用异化译法,译者需要具备以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为基础的直觉和判断力,要能够判断得出原文的某个意象是否易于被译入语文化的人民接受。如果有人把a literary lion(著名文学家)直译成“文学狮子”,恐怕不会被中国文化接受,这种译法最后可能会被淘汰,因为中国人一般不会用凶猛的野兽来形容儒雅的文人。

二、归化译法

归化译法亦称对等译法,即用译入语里的文化意象来取代原文里的文化意象,或用译入语中既有的词汇来翻译,如把shed crocodile tears译成汉语里现成的词组“猫哭老鼠”,原文的“鳄鱼”变成汉语的“猫”,此句还增加了一个意象,即哭的对象“老鼠”,shed crocodile tears译成“猫哭老鼠”,使译文完全中国化,没有半点翻译的痕迹,很多人赞同这种译法。但是“猫哭老鼠”非常口语化,在文学作品或者某些非正式的文体里才会使用,而crocodile tears在英语里的使用范围则比较广泛。既然“鳄鱼的眼泪”已经被广大中国读者接受,而且已经成为汉语的一部分,那么就crocodile tears而言,尽量采用异化译法,除非用“鳄鱼的眼泪”使上下文不自然,有牵强感。像lions mouth这个词组,则不宜使用异化译法译成“狮口”,而是归化译成“虎口”或“虎穴”,因为在中国文化中,狮子不具有老虎即成的意象,且汉语中已有“虎口”、“虎穴”等词,译成“狮口”就不像“鳄鱼的眼泪”那样具有新鲜感而易于被读者接受。

三、折中译法

折中译法是提炼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并舍弃文化意象,如将crocodile tears译成“假惺惺的眼泪”。上文所述的归化译法翻译带有意象的文化词汇,虽然改变了原文的意象,但可以用别的意象代替,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和生动性,而折中译法则完全抛弃了生动形象的文化意象,这种办法是在异化和归化两种方法都不可能或不太恰当的情况下使用。如a literary lion直译成“文学狮子”很难被中国读者接受,而归化译法也很难运用,因为汉语中找不到其他可接受的意象来取代原文的意象。汉语里虽有两个意象“巨匠”和“泰斗”,但将a literary lion译成“文学巨匠”或“文学泰斗”言过其实,并不准确。A literary lion意为a celebrated author,所以译成“著名文学家”或者“著名作家”较为妥当。折中译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失去了原文的意象,是文化意象翻译中的下策。

四、音译法

有些文化词汇和意象在译入语里面是空缺的,而且很难用一两个字准确地译出其意义,这时需要把原文的发音直接转换成相同或相近的语音,这种翻译方法叫做音译法,如tank(坦克)、pizza(披萨)、功夫(konfu)等。翻译时应首先考虑前几种译法,尽量避免使用音译法。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扩大,汉语也有一些文化词汇通过音译进入英语,如yin(阴),yang(阳),没有翻译成“negative”和“positive”,“风水”没有译成“wind and water”,而是采用了音译fengshui,因为这些词汇具有特等的文化内涵,不是指具体的物质,直译难以表达它们的内在含义。这种具有强烈文化特征的词汇,其译文对原文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日趋融合,西方读者对它们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

除了上述四种主要译法之外,文化词汇的翻译有时候也会使用其他综合译法,“直译+解释”即是其中一种。比如“驴打滚”,属于北京风味小吃,就是年糕卷沾黄豆面,如同驴在黄土地上打滚,非常形象生动,如果直译成D rolling on dust ground,就可能会使外国人如坠云雾之中,若再加注Roll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coated with soybean flour,looks like d rolling on dust-ground,这样读者就一目了然了。

文化词汇翻译中经常会碰到文化意象的处理问题,没有统一的翻译方法和公式,译者应把握上述基本方法,具体分析每一个意象,并根据上下文和译入语读者的情况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茶文化翻译 篇7

一、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主要难点

掌握一门外语相对来说较为容易, 但能够翻译外语文学作品却十分困难。这是因为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存在诸多难点, 极容易使原作品出现语意、语境上的差异, 失去翻译的意义[2]。首先, 最为常见的便是语法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中, 还存在于日常的英语学习中, 属于最常见的一种语言差异。但这一难点通常只要译者对英语与汉语均较为精通, 便能够克服。文章重点讨论的基础为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第二个较大的难点, 便是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3]。这种文化上的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 如习俗、信仰、审美、饮食、穿着等, 一旦没有充分考虑其中的差异, 便会翻译出一部失败的译本, 出现翻译内容的偏差、翻译不能表达原意的状况。

二、文化因素翻译的重要性与文化图式概念

(一) 文化因素翻译重要性

翻译一部文学作品, 并不是简单地将其中的每一句话直译成目的语即可, 还需要考虑到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因素, 让目的语读者能够较为顺利地理解作品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同时体会作品蕴含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在英汉翻译过程中, 对于东西方人种而言, 虽然有着较多共同点, 但文化的差异性仍然表现得十分明显[4]。在这种情况下, 进行作品的翻译就需要着重考虑到文化因素的翻译, 以目的语读者能够认知的文化基础解读作品。这样,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能充分体会原文中带有的一些文化内涵和思想精神。

(二) 文化图式的概念及地位

现代关于“图式”的定义产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现如今, 通常可以将其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及形式图式三类, 其中内容图式便包括了文化图式[5]。以较为通俗的语言来解释, 文化图式便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及认知, 对文学作品中的人文风俗、宗教信仰、社会环境和道德伦理等内容进行解读, 在欣赏一部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信息科技尚未发达的年代, 相邻两个地区的文化图式有着一定的不同。如今虽然已经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化, 但东西方两类人群的文化图式依然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 文化图式在如今的英语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翻译的核心便是将原作品中的文化图式转变为与目的语读者相符合的文化图式, 以便减少或缓冲其中的冲突[6]。比如“龙”这种生物在东西方文化图式中扮演的拼图是不一样的, 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red”一词虽然在汉语中直译为红色, 但其在文化图式中所具有的意义与西方文化图式有着较大的差别。在面对诸如这种情况时, 译者便需要以文化图式为基础, 理解原作品, 并将作品中与目的语文化图式有冲突的地方进行相应的转变。

三、文化图式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因素翻译主要策略

(一) 文化图式相对应情况下的翻译策略

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不管其发展历程及民族特色怎样, 其生活中的许多特性均是相同的, 比如对道德品质的肯定、对罪恶的摒弃等。因此, 文化图式对应的情况在翻译过程中最常见, 译者非常容易翻译, 只需要将原作品中的语言翻译成目的语即可[7]。比如英语文学作品Gone With The Wind中, 很多普通的如“On either side of her, the twins lounged easily in their chairs”这种陈述性语句, 就可以直接翻译成“在她两旁, 孪生兄弟疏懒地躺在他们的椅子上”。由于这种翻译手段最基础, 相对来说十分简单, 便不再做更多的讲述。

(二) 文化图式冲突情况下的翻译策略

许多翻译者在翻译一部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往往会遇到很多原作品文化图式与目的语文化图式相冲突的情况, 对于这种现象, 常见的处理方法为替换冲突核心或者添加注释。

首先, 替换冲突核心是解决这种情况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也就是将原作品中的内容通过目的语文化图式能够接受的内容替换[8]。这就要求译者在不改变原作品阅读顺畅与核心思想的前提下, 完成方便于读者的理解的翻译。比如优秀英文小说The Black Cat, 如果直接翻译成《黑猫》, 那么在不知道故事简介的情况下, 读者就难以想到小说所要介绍的主要内容。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眼中, 黑猫代表恐怖、犯罪及死亡, 但在传统的东方文化图式下并没有这种概念。东方人往往会认为黑猫是集英勇、帅气、灵敏于一身的小动物。翻译时, 可以根据小说的内容, 将黑猫进行替换, 翻译成更容易被人理解的名词。

其次, 针对文化冲突的情况, 在翻译时可以采用添加注释的方式, 这种方式较为少见, 主要存在于一些教科书中, 但却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翻译处理方式。以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为例, 在对其进行翻译的过程中, 如果直接将女孩沙兰德的龙文身进行翻译而不在旁注释, 读者便可能会产生较大的疑问。因为在西方文化图式中, 龙是凶残、暴力、邪恶的代名词, 而中国人却认为龙是高贵、神圣的, 并自称“龙的传人”, 两者观念上存在巨大的冲突。所以,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从旁注释此文中的“dragon”指的龙并不是东方文化传统意义上的龙。另外, 在The Holy Bible这一类欧美宗教经典作品中, 出现的“龙”也几乎均与东方文化图式有着较大冲突。例如《圣经·启示录》第十二章的一到十七节, 频繁出现了“The Red Dragon”一词, 这里的“dragon”指代的便是圣经故事中最大的反派角色撒旦, 是圣经中意图毁灭世界的元凶。在对其进行翻译时, 需要进行特别的注释, 否则容易令一些汉语读者产生一定的误解。

(三) 文化图式缺失情况下的翻译策略

所谓文化图式缺失, 便是指原作品中出现的相关风俗、习惯、信仰等在目的语文化图式中并没有, 从而产生了作品阅读上的障碍[9]。对于文化图式缺失情况, 通常采用的是模糊翻译或者回避手法。最常用的便是模糊翻译, 很多人在做语言翻译时, 意译便是其中的一种。一些英语文学作品中, 存在的俗语或者成语是在西方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对于汉语读者来说, 其没有该俗语或者成语的相关概念, 就可以用相同或相近意义的词进行模糊翻译[10]。比如英语成语“an apple of one’s eye”, 如果直接翻译成汉语, 便是“某人眼中的一个苹果”, 很多读者很难理解。为了符合原作品的语境, 便可以将该成语翻译为“掌上明珠”或者“心肝宝贝”。这种翻译手法对于英文俗语或者成语的翻译极其有效, 常见的还包括“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 (逃避现实) 、“chance one’s arm” (碰碰运气) 等, 在翻译时, 一方面需要有模糊翻译的思路, 另一方面需要译者对原作品中的文化图式非常了解[11]。除了模糊翻译之外, 还有一种针对文化图式缺失的翻译方法为回避手法, 即忽略掉文化图式缺失部分的内容进行翻译, 运用符合目的语读者文化图式的方式衔接前后内容[12]。这种翻译方式虽然可以尝试, 但通常只针对不是很重要的一些内容, 对于作品的核心内容通常不可使用此种翻译策略。

四、结语

对于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因素翻译面临的难点, 只有通过基于文化图式的翻译策略的深入分析, 才能获取较好的翻译方法, 可以让目的语的读者更加充分地理解作品内容。世界各国的交流离不开文化的交流, 更离不开文学作品的交流, 在当今我国读者对优秀的英语文学作品需求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 文化图式下的作品翻译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摘要:自各国之间存在联系开始, 不同语言的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就未停止过。但翻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尤其是在作品文化因素的影响下, 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非常多的问题, 对文学作品的传播造成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文化因素翻译的主要难点进行了解析, 概述了文化因素翻译的重要性和文化图式概念, 论述了文化图式下开展相应翻译工作的有效措施, 希望能为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提出意见。

关键词:文化图式,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靳慧敏.影视字幕翻译中的文化图式缺省及其补偿策略——以《老友记》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3. (8) :126-127.

[2]胡彦霞.文化图式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大家, 2010, (13) :121-122.

[3]陈雅文.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的翻译补偿策略研究——以刘士聪《英汉·汉英美文翻译与鉴赏》为例[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4, 35. (2) :93-96.

[4]刘明东.文化图式翻译原则与策略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6. (5) :88-93.

[5]杨燕荣.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图式及其文化翻译模式[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2) :136-138.

[6]李为.文化图式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 18. (3) :50-51.

[7]许雷, 宋畅.翻译过程中文化图式建构与文化传递——以林语堂《桃花源记》英译本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5) .

[8]刘萍, 曾文华.认知文化图式的差异和翻译策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2) .

[9]陈倩, 刘明东.科技话语文化图式及其翻译策略[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2) .

[10]程芬.文化图式差异及其翻译策略——以《红楼梦》两英译本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2) .

[11]宁博, 唐德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图式及其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5) .

茶文化翻译 篇8

1.1 背景介绍

诗歌被誉为人类智慧的结晶, 中国古典诗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五百年前。中国唐代 (公元前618-907年) 国力强盛, 经济繁荣, 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中国古典诗歌在唐代得到空前发展, 达到极盛时期。

自从1815年马礼逊第一次翻译并发表了一首唐诗, 世界各地的学者便开始研究并翻译唐诗。1919年, 英国汉学家弗莱彻出版的《中国诗文萃珍》成为第一本专门针对唐代诗词翻译的著作后 , 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中国唐代诗词, 发表了许多关于唐诗词翻译的文章或书籍, 包括《宝石山》和《英译唐诗三百首》。

唐代伟大的写实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 其作品深刻反映当时社会的动荡、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疾苦, 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 表达强烈的忧患意识。杜甫生活在战乱的时代, 他的生活充斥着各种战争。“三吏三别”诗组, 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依杨伦《杜诗镜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版, 第219-225页) 作于公元前七五九年安史之乱期间, 深刻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对老百姓的同情, 被称为杜甫的杰出代表作。戴维斯指出“三吏三别”标志着杜甫诗歌创作的顶峰。 (Davis, Tu Fu, p. 65) .

1.2研究目的和方法

诗歌包含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文化, 杜甫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以及战争带来的灾难。翻译“三吏三别”时应注重形和意的传达。文章旨在探究翻译“三吏三别”的方法, 使译文达到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

文中将筛选杜甫“三吏三别”诗中能反应中国文化的词汇, 并按照特有文化词汇、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文化术语把六首诗中包含中国文化的词汇分为三组, 并对其翻译进行比较研究。

二、文献综述

2.1 诗歌与文化

奈达指出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语言构成了各个文化所独有的特点。“文化是由社会的信仰和风俗构成, 在这些风俗习惯中, 而语言在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奈达《语言、文化与翻译》p. 139) 。这表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通过语言得到传播。“诗歌被誉为语言艺术, 构成中国文学语言的标志”。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诗歌能讲述事实、传达思想、表达情感, 由此可见诗歌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包含并反映社会文化。

2.2诗歌翻译

“读诗难, 写诗难, 译诗更难。”因为诗歌具有一定的结构和韵律, 并反映社会文化, 诗歌的翻译是要将原诗的形式与内涵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地再现出来, 使译作与读者之间的共鸣达到或接近原诗与读者之间的共鸣。一些学者认为“诗歌中的深厚内涵和文化底蕴可以通过语言表达, 但是无法在不同语言之间转换。” (Constructing cultures, p. 57) 翻译的诗歌无法再现原诗的韵律和文化, 所以认为诗歌不可译。苏姗·巴斯奈特则认为诗歌经过翻译不会变得索然无味, 相反翻译能丰富诗歌内涵。

诗歌翻译中常用到“直译”和“意译”这两种文学翻译方法。约翰·德纳姆爵士指出“诗歌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 而是把原语言的诗歌转换成目标语的诗歌。诗歌所传达的意境很微妙, 诗歌翻译需要再现其意境, 否则无法称之为诗歌。” (Savory, The art of translation, pp. 79-80) .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提出诗歌翻译不仅要做到“形似”, 还应该达到“神似”, 而意译能传达诗歌所包含的内涵, 从而做到“神似”。

2.3文化不可以性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文化传统、文化心态、习俗风尚和宗教信仰等。那么在语言相互转换的时候, 其所包含的文化是否能够得到再现, 也就是诗歌中的文化是否可译。卡特福德认为“当源语言所描述的场景与源语言文化联系紧密, 而这些文化无法在目标语中得到体现时, 文化不可译。” (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 p. 93)

诗歌体现一个社会或者地区的文化, 翻译诗歌不仅要译其形式、内容、情感, 更应该注重文化内涵的翻译。所以诗歌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更多取决于其所包含的文化是否可译。巴西诗人奥古斯都·德· 坎波斯认为诗歌没有地区限制, 是无国界的。这便提出诗歌翻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2.4动态对等

“对等”被视为翻译中所遵循的中心概念, 是指“原文本 (ST) 和目的文本 (TT) 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得目的本文可以作为原文本的翻译”。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是指“源语和目的语对各自的读者产生同样的效果”。 (Baker & Malmkjar,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 p.77) 关注“译语接受者与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原语接受者与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 (Nid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P167) 动态对等注重译文自然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三、数据分析

杜甫“三吏三别”诗中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词语被分为三组, 分别为特有文化词汇、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以及文化术语 . 其中特有文化词汇包括 :“中男”、“笙竽”; 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为 :“贼”;文化术语为“拜姑嫜”。

1. 吴钧陶将“中男”译为“teen-agers”, 采用了意译的方法来告诉读者“中男”是没有成年的男性。这达到了奈达所提出的动态对等的要求。然而萧涤非先生在《杜甫全集校注》中指出, 根据唐代的法律, 刚出生的男婴被称为“黄”, 十四岁之前称为“小”, 年龄到十六岁被称为“中”, 当男孩年到二十岁才被称为“男”。所以“中男”一词原意为年龄超多十八周岁且低于二十周岁的男性。而英文中“teenager”和“boys in their teens”则是指年龄在十三到十九岁青少年 (Soanes & Stevenson,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翻译虽达到动态对等, 但是没有完全传递中文古诗中所包含的文化。所以“中男”应译为“teenagers or man, aged from eighteen-year-old to twenty-three”, 采用意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2. “笙竽”是中国古代两种非常流行的乐器。“笙”是竹管制成的吹奏乐器, “竽”为古簧管乐器, 两种乐器均为中国特有, 具有浓烈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吴先生将其翻译为“martial music”, 而“martial”是和战争相关的事物, 无法传达源语言所包含的文化达到动态对等。“笙竽”的翻译应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 : “Sheng and Yu ;Sheng:a reed pipe wind musical instrument used in ancient China; Yu: an ancient wind musical instrument”。

3.“贼”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指小偷, 而是指邪恶的人。“三吏三别”中特指反叛势力。译者采用意译方法, 将其译为“foes”和“the rebellion”, 体现了诗词中所包含的深层意思, 达到动态对等。

4.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 已婚女性居住在自己丈夫家里, 并且要照顾丈夫的父母。

“拜姑嫜”便是指结婚后拜见丈夫的父母。诗中描写的这对新婚夫妇, 新良还未来得及拜见公公婆婆, 新郎就被应征入伍。译者采用意译的方法, 将其译为“treat yourparents as mine”和“go and serve his parents”, 传达了中国的文化, 达到动态对等。

四、结论

首先, 杜甫的边塞诗和三吏三别中所包含的文化难以通过翻译传达。为了探究这些诗歌中文化的翻译, 本文选取带有文化含义的字词进行研究发现, 不论是特有文化词汇、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还是文化术语, 都应该采用意译和直译加注解的方法。

浅议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 篇9

关键词:文化翻译,文化“传真”,文化“传真”的度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具体说来, 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文化翻译是指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 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 探讨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

一、文化翻译与文化“传真”

翻译必须“忠实”, 这是共识。但是, “忠实”什么?“忠实”的应该是原文的内容意旨和风格效果, 而不是原文的语言表达形态。如果斤斤于原文的语言表达形态, 译文无疑就会“异彩纷呈”, 因“隔阂”而不“合格”。文化“传真”在此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它要求译语要从文化意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所要传达的意义、方式及风格。换言之, 就是把原语的“形”、“神”在译语中原汁原味地体现出来。叶圣陶在《谈谈翻译》一文中的核心思想就是反对“死翻”。“死翻”, 一言以蔽之, 就是“用中国字写的外国话”。由此可见文化“传真”的研究是翻译中的关键部分。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 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 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并受文化的制约。一旦语言进入交际, 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 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 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正是以上这些互变因素, 英汉民族的语言文化体现出各自特有的民族色彩。例如:《红楼梦》中有这么一句话“……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一般认为, 嫡亲的孙儿、孙女的血缘上要亲过外孙、外孙女。王熙凤这句话无疑是指林黛玉气质不凡, 就像贾母的孙女一样, 借此来讨得贾母的欢心。如果将这句话译成“She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y. She’smore like a Jia.”这样便有贬损贾母娘家之嫌。谙熟中国传统的杨戴伉俪将这句话译为“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该译文使凤姐的言外之意表达得贴切到位, 把中国这种封建家庭的传统意识忠实地传达给了读者。英汉两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 自然也会体现在语言方面。英语中出现的文化主要是基督教文化, 《圣经》在整个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之相应的是在我国影响极为深远的佛教文化。两种文化在思维习惯上、语言表达形式上, 词汇意象和含义上, 都有着自己的特色, 故翻译时特别要引起注意。例如Hawkes把《红楼梦》中的“阿弥陀佛”竟然译成”Godbless my soul”, 把上帝拿来代替佛教的无量寿佛, 这很可能让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也信奉上帝。这样的译文大大地削减了中国文化内涵。

由上可见, “文化翻译”的的确确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做翻译, 而文化“传真”是做好文化翻译的关键。

二、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

1.探究词语的历史、背景意义及文化内涵。文化翻译既要考虑历史、社会背景, 又要注重那些有同有异, 大同小异, 同中有异的词语, 译者要保持清晰的思维, 既要注重文化深层的蕴含, 又要了解语言表层含义的异同之处。例如谚语:The nearer the bone, the sweeter the meat. 有人把它译成“越是贴骨的肉越香”, 那就只会使人想到作为食品的肉类。这仅是对字面表层含义的理解, 它真正的喻义是“slim people are more attractive than fat people.”切勿被表层含义所迷惑。在美国中篇小说《街头女朗玛吉》中, 有一句母亲说女儿的话:An‘after all her bring in’–up what I told‘her an’talked with her. She goes the d’bad, like a duck towater. 这里Like a duck to water是个很贴切的比喻, 很容易被中国人接受。于是孙致礼先生把全句译为“我生她养她, 叮咛来嘱咐去, 她还是去做那伤风败俗的事儿, 跟鸭子下水一样有瘾头。”这样的形象直译, 即保持了异域文化色彩, 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中国文化往往将“悲、凉、伤、愁”与“秋”连在一起。秋风一起, 凉意顿生, 便有“逢秋悲寂寞”, 生出许多“幽怨悲愁”的情愫, 如:欧阳修的“夜静风竹敲秋韵, 万叶千起皆是恨”等名句。而英语的autumn却正好相反, 它不仅没有“愁滋味”, 而且常与“宁静的秋日情调”联系在一起, 如“秋语、秋蛩”等;“秋声”也常有欢乐之意。在翻译中对这些词语的背景意义、文化内涵要仔细斟酌, 不留意便会出现“文化失真”现象。

2.不要给“洋人”穿上“长袍马褂”, 原汁原味地体现文化“传真”。鲁迅先生在谈翻译时特别强调要注意异国情调, 也就是所谓的洋气。此处“洋气”是指保存原语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 不要使英语说法带上特有的中国色彩。例如:as gentle as a lamb (像羊一样温和) , as gay as a lark (像云雀一样欢跃) , as proud as peacock (像孔雀一样骄傲) , as uglyas a toad, (像癞蛤蟆一样丑陋) , as hard as fl int (像燧石一样坚硬) , as like as two peas (像两颗豆一样相像) , 这样处理既传达了形象, 又为译文增添了异国风情。

3.恰当使用汉语中的习语和规范语, 以最佳的方式展视文化“传真”。文化翻译实践的过程, 可以说是对原语文字与文化内容进行深刻剖析, 得其义, 悟其神, 然后用锤炼过的译语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译语不仅要保持前面所说的“原味”, 而且必要时还要具有“本土味”, 即采用规范的汉语和被中国人接受的习惯表达方式, 否则同样也达不到“传真”效果。例如:若把“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of family.”译成“那人是全家的黑羊”便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 不知究意是何含义, 若更换成“害群之马”, 喻意就一目了然了。同时还要尽量使用规范的汉语, 注意译语中的“神韵”。比如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培根的Of Studies一文的第一句话) 译成“读书可以使人们从中获得愉快的感觉, 可以增添光彩及增长才干”, 其意思虽然同“读书足以怡情, 足以博采, 足以长才” (王佐良译) 无大异, 但与原文相比, 神韵味道尽失, 而且还破坏了原文表层结构的三项式排比特点。汉语的四字结构把各种语言要素和表现手段凝为一体, 结构严整, 蕴涵丰富, 如能在译文中恰当使用, 将会收到难得的修辞效果。

综上所述, 要准确地把握好翻译中文化“传真”的度, 就必须考虑这三个要素:不同语域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内容和文化心理。从宏观上, 译者要了解文化的蕴含、翻译的基本理论及技巧, 在微观上要仔细观察以上“三要素”的差异并且加以对比和分析, 从而找出“文化失真”产生的原因。总之, 只有在考虑异域文化的前提下把“信、达、雅”融为一体, 使译文“神、形”并茂, 这样才能确保文化“传真”的实现, 才能真正地做好文化翻译。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浅谈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 篇10

文化是一极其复杂的概念,内涵极其丰富,几乎包含了物质和精神的每一个方面。单从结构上分析,文化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物质文化、公共文化、心理文化。文化结构中的物质文化和公共文化通常被称作表层文化,而心理文化则被称为内涵文化,同时,心理文化不仅是文化的精髓,它还统治着物质文化和公共文化。

(一)西方关于文化结构的理论

尽管大量关于文化的定义已经给出,但什么是文化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Kroeber和Kluckhohn给出了文化的定义:

Cultureconsistsof patterns, explicit animplicit of andforbehavioracquiredandtransmittedby symbols, constituting the distinctive achievement of human groups, including their embodiment in artifacts;the essential core of culture consists of traditional ideas and especially the attached values.Culture system may, on the one hand, be considered as products of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as conditioning elements of futureaction (Katan, 1999:16)

Trompenaars在其“RidingtheWavwsofCulture”一书中提出了关于文化三层的模式(Trompenaars, 1993:22-23):外层(人工制品)是最可见的一层,他将这一层称为显性层,制度的制定、法律和政治制度也归于这一层;中间层介于准则和价值之间;最后一层是核心,它是不可见的,Trompenaars称之为“隐性”,这是文化的核心。

(二)关于文化结构的中国理论

文化结构的理论在中国经两个著名的学者进一步发展。梁漱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终身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在《中西方文化与心理学》一书中,梁漱溟讨论了文化的三个方面:物质生活,人类生存所需的所有物质资料;社会生活,如宗教、哲学、科学与艺术。庞濮,著名文化研究者,给出了“文化结构”这一名词。在《文化与民族及时代的关系》一书中,他解释了文化结构的含义:外层的物质;核心的心理;中间层是两者的结合,物质方面的意识,如理论、系统以及行为。

二、翻译方法

文化及其结构的复杂性导致了翻译中文化因素翻译的复杂性,文化误译、文化切割是文化因素翻译中出现的两个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决这两个问题。

(一)解释

解释意味着译者向读者解释原文的中文化因素。当源文化因素不能用其他语言表达时,译者不应当将原文的格式强加于译文,否则将会歪曲原文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可以通过改变原文的格式以达到翻译的真实与有效。一方面,如果译文文化中没有原文中涉及的相同的对象或事件且与译者联想的意思不同,如果原文作者没有使用源文化中的重要的文化因素以便创造艺术形象,这样译者可以使用“解释”的译法以便达到向读者转移文化因素的积极作用。

(二)详述

详述作为一种解释方法,意思是通过提供必需的解释性词语消除使读者困惑的隐性含义。正如我们先前提及,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以至于许多思想、惯用法在母语中很容易理解,而当文章被翻译后就很难让其他国家的人理解。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这类思想、惯用法,译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原文加以详述。

(赵辛楣)一肚皮的酒,几乎全化成酸醋———(钱钟书,《围城》)

汉语中,“醋”有另外一个含义“嫉妒”,而在英语中,“醋”是坏脾气、性格不好等的隐含之意。在这一译文中,“in his jealousy”的翻译借用了详述翻译方法,帮助读者理解中国文化。

(三)注释

注释,脚注或尾注,都可以用于解释某些特定文化特点,这些文化特点包含太多的难以向读者揭示的文化内涵或文化形象。注释有助于帮助译者将源文化的文化信息减少到最低程度,且有助于读者在最大程度上增加对译文的理解。

———咱们靠的是实力,不是位置。展品不行,坐在8888洽谈室里谈也不行。(张欣,《首席》)

对一个企业家的事业而言,带有8888数字的房间号将是一个极其顺利的房间,因为8被视为一个吉利数字。这一迷信来源于8的发音,8与发财的“发”同音。

(四)改写

改写, 即“the re-expression of something written or said in different words, especially words that are easier to understand” (Longman’sDictionaryofContemporaryEnglish) .

改写作为翻译的一种解释方法,是将原文的观点与体现的精神转移到译文中。这一方法常用于成语、隐喻的翻译。

不到黄河心不死,在失败中重新站起来。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 中国人将其视作“母亲河”, 汉语中有很多关于她的文化积淀的成语, 这些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是很难于理解的。如果“不到黄河”被译为“untilonereachestheYellowRiver”, 读者对这样的译文是很难理解的。因此我们将其译改译为“until allisover”.

三、结论

文化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基本翻译过程,它尽可能再现了原文的意识内涵与格式,尽可能多的保留了原文的文体风格。文化翻译应遵循以下规则:

文化翻译的情怀 篇11

关键词:文化;文化现象;翻译;情怀

随着2008年的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的举行,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对中国这个古老又神秘的国度有着浓浓的兴趣,他们也不仅仅满足于在互联网上关注和学习这个国家的信息和文化,他们更愿意切身地感受一下这个古老国度的文化知识。

在2014年9月18日,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携夫人彭丽媛访问印度时,夫人彭丽媛在泰戈尔国际学校手把手教孩子们用毛笔书写汉字,并给他们解释其中的意思。这则新闻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中国文化的宣传者。那么什么是文化呢?文化有什么作用呢?

一、 文化以及文化翻译

1. 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大致上可以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来指称它的文化。近几年中国的国策中也提出:提升文化软实力,这足以说明文化的重要性。比如现在几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英文字母,这就是一种文化植入,潜移默化的深入到了别人心里。

2. 文化翻译

由于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旅游观光,为了达到让他们了解认识并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我们需要作出相应的文化翻译,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文化翻译又是一项怎样的活动呢?文化翻译是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呢?

进行跨文化交际是文化翻译的终极目标。不同的民族,就会有不同的文化。 孙致礼(2002)先生认为这些文化差异处理的好坏决定了文化翻译的成败。

二、 文化翻译的情怀

无论哪个国家的文化,有优秀的部分,也有不好的地方,中国文化也不例外。那么对于这些不好的文化部分,我们在给外国友人翻译的过程中,应该用怎样的情怀来翻译,也就是应该用怎样的心情来面对,用怎样的胸怀去面对。下面要列举几个我见到的身边不好的文化翻译处理。

1. 张旭,雅号“张癫”

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第三展厅的《断千字文》碑下面有这样子一段注释:

张旭,字伯高,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精通楷书,尤善草书,以“狂草” 知名,时人称之“张癫”。

其中时“人称之‘张癫’”给出的英文是 “Zhang the Mad”。然而mad这个词在牛津字典里的与神智有关的解释分别为:having a mind that does not work normally; very stupid, not all sensible. 这里无论哪一个释义都告诉我们这个人是神智不清醒的。那么回过头来看,张旭在创作书法的时候是神志不清的么?有可能,这个我们无从考证。可是我们这样子的翻译就连懂点英文的中国人看着都很费解,那给外国人又会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建议翻译为wittily known as “Mad Zhang”,告诉他们这是一个诙谐的称号。

2. 帕帕头上戴

这是陕西十大怪之一。陕西当地有十大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奇怪的生活现象: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辣子是道菜、泡馍大碗卖、碗盆难分开、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不坐蹲起来、唱戏吼起来。陕西十大怪其实是一种独特的生活。

而其中的“帕帕头上戴”是原来陕西地区盛产棉花,当地人习惯把用棉花织成的手帕戴在头上,它既可防尘防雨防晒,还可以擦汁擦手和用来包东西,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方便。 那我们该如何给外国友人解释这个原因呢?记着当时有人解释说“we wear a scarf on our head, because it’s very dirty.”陈慧老师就指出,一说 “because it’s dirty”就该给外国友人留下西安很不干净,漫天黄土的印象了,下次就没有游客愿意来了。 所以我们应该正视这个“帕帕头上戴”确实是为了防止头上落灰,但要委婉地说 “we wear a scarf as a custom, and we can protect us from the rain,sun and so on.”

3. 景区洗手间的“便后冲水”到底该不该翻译出来

为了方便外国友人在中国的观光游览,各大景点都得加上了相应的英文解说。甚至为了5A级旅游景点评比,要求每一处都必须有英文。这个时候洗手间的“便后冲水”难倒了很多翻译人员。首先为什么会有这个标识,我们可能都心知肚明,那么国外的洗手间里应该是没有的,所以我们是不是该正视这一点,不用把这个标识非翻出来。

诸如此类的令我们夹在国人的面子和外国友人的刨根问底之间的现象远远不止这些,而外国友人刨根问底时还爱添上“为什么中国人…”,只觉得无比尴尬,民族尊严被挑衅了。这个时候我们永远无法遵严复的“信达雅”的首要条件“信”。但这并不是要我们一味的去美化这些明明不美好的事实。在不能美化又要保面子的情况下,翻译人员只能要求自己快速的做出相对不让我们的面子不尴尬的回答。例如有一次带领一名外国友人在西安旅行时,她问我为什么中国人老爱在公共场所大呼小叫,我告诉她因为中国人实在太多,公共场所实在太拥挤,就是只有脚步声也吵得很,我们为了让朋友听见,就得大声说话。

开裆裤在体现中国人别出心裁的聪明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那些小孩穿split pants? 你怎么回答?

正视不和谐的文化现象,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委婉地解释给外国友人,这就是我觉得我们在面对不和谐的文化现象时该有的情怀。(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1] 孙致礼.文化与翻译. 选自 张柏然,许钧.面向21世纪的译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茶文化翻译 篇12

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出发,阐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分析了文化生态学理论对旅游翻译的影响以及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重点探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文化生态学和旅游翻译

1.文化生态学简介。生态学,隶属于生物学理论范畴, 主要探讨自然界中各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文化生态学,就是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化之间以及文化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它是一门将语言、文化与生态学相结合进行交叉研究的新兴学科。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交流与互动,共融与更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与其它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圈和文化链,每种文化都在整个人类文化圈中发挥着自身应有的作用。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的存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提醒人类以平等、平和、平衡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保护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各种语言与文化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从而保持人类文化生态平衡。

2.文化生态学对旅游翻译的影响。“文化生态学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并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生态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生态中文化的多样性,生态的开放性也决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也就是说,每个文化都有文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都不可能孤立与其他文化之外,各民族各国家文化的存在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空缺都有可能造成文化生态系统失衡。那么, 旅游翻译只注重语言和内容,而不重视文化信息的传达与互动,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文化链某个环节的脱节,或者直接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旅游翻译不仅要关照目的语文化,更要重视本土文化——源语文化——的正确传达,才有可能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才有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文化与其他语言文化的有效互动与交流,从而构建和谐、平等、多元、开放的文化生态循环系统。

二、培养旅游文化翻译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全世界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共生共存,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也不例外。也就是说,英语语言的主导地位决定了英语文化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因此,随着国际间不断增加的政治、经济、贸易、教育、旅游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深入,英语文化的传播也不断加速,从各个层面对非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于同化非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使其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就如同其它动植物物种一样逐渐消亡。语言乃民族之根,文化乃民族之魂,而“翻译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面对人类的全球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地域化,面对涉外旅游的迅猛发展,如果旅游翻译工作者拥有较强的中西方文化素养,浓厚的文化生态意识,他们就会形成强烈的文化平等理念,旅游翻译就能在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递给外国游客的同时合理地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就能把英语国家文化原汁原味翻译到中国,从而实现中西两种文化共生共存,和睦相处,协调发展。

三、文化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中英文课程学习。在中国,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这个阶段幼儿处于初学母语的阶段,不仅英语没学到什么,母语还深受干扰。之后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去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英语学习上,但由于没有真实完整的英语学习环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未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同时,由于更多时间花费到英语语言学习上,学习母语的时间相对就很少,这也就是现在大学生整体语文水平不高的原因。

(1)继续英语学习。“旅游专业具有涉外性、文化性的特点,本质上决定着旅游从业人员兼有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 对从事旅游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对于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尤其是未来从事旅游英语翻译工作,英语是翻译的目的语,准确、切当、自如地使用目的语取决于语言基本功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旅游专业未来从事旅游翻译工作的学生应该是“英语学习不间断”,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只有坚持英语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才有可能夯实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包括翻译能力。

(2)加强大学语文学习。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其实很多高校都在实施,但学习目标泛化,没有针对性,没有依据专业特点落实到位,没有真正实现因专业开课。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语文课不仅只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行业内容,比如, 有关旅游广告,旅游景点、旅游餐饮、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内容,学生可以在语文的语法、句法等语言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强化行业知识和内容,在深化行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母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2.开设英语类中国文化课。无论是学生中小学英语所用的英语教材,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所用教材,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现代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等,几乎很少涉及到中国文化等相关知识。即使是旅游专业所开设的旅游英语涉及到的中国文化也很少,这直接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的欠缺,从而也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在遇到与文化相关的旅游翻译内容时无法顺利地用英文表达出来。翻译,特别是旅游翻译,要实现语言之间的成功转换,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是翻译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1)开设英语类中国文化课程。中国地域广阔,旅游发展迅猛,旅游翻译涉及面宽泛,而旅游专业学生主要是通过旅游翻译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来说,中国文化课要有针对性。一是地域性。旅游翻译工作者从事翻译工作具有地域性特征,他们有可能未来就主要在某一地域范围内从事旅游翻译,比如,主要在中国西南部、东南部或东北部;二是中国文化课的开设要考虑范畴性。在地域性的基础上,中国文化课的开设要体现旅游翻译的特征和需要。旅游翻译涉及更多的是旅游广告、旅游景点、旅游公示语、旅游餐饮、旅游酒店服务等,这是旅游翻译的几个大类,这几个大类中又有生活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英语类中国文化课考虑地域性和范畴性可以使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中国文化的学习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密切与行业需要关联,使学生能较具体较系统地通过英语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信息,尤其是旅游类中国文化知识。此外,根据行业需要适当拓展西方文化知识面。旅游翻译不仅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也是促进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西方文化能帮助学生完善英语知识结构,能帮助以后从事旅游翻译的学生避免触犯文化禁区,从而能使翻译顺利进行。

(2)英语类中西方文化课程,一方面补充和拓展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文化部分,夯实学生的中国文化功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生态意识;另一方面, 帮助旅游专业学生系统了解旅游文化信息的英文表达,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翻译中国文化的能力。

3.举行旅游文化趣味活动。中英文基础课程的开设旨在夯实旅游专业学生的语言功底,英语类中西方文化课旨在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训练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就是通过多样化活动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文化生态意识的培养绝非朝夕之事。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旅游文化活动,比如“旅游文化趣味问答赛”“旅游文化翻译对接赛”“旅游文化翻译模拟赛”,使学生自己能自觉学习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一般而言,旅游专业的学生相对活泼、开朗,他们乐于参与、乐于展现自我。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各种形式的旅游文化趣味活动, 应紧密围绕旅游文化这一主题,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旅游文化翻译习惯,强化学生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应强调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营造一个“你我齐参与,不为求赢输,旨在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亲生体验,将课堂上所学的旅游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

4.丰富旅游文化翻译实践。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校园内旅游文化趣味活动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旅游专业学生在旅游翻译实践中反复磨练,最终才能培养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化翻译意识和较强的文化翻译能力。也就是说,文化翻译意识的培养和文化翻译能力的提高绝对离不开翻译实践。作为教学单位,应拓宽旅游翻译实践的途径和方法,为旅游专业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 以四川某地方高校为例,“2014年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亚太旅游协会2015年会”等为很多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提供的实践的机会,学生参与这样大型的旅游文化翻译实践活动,无论是旅游翻译服务还是其他岗位的志愿者服务, 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旅游人文地理、旅游景点翻译、民俗文化、旅游酒店、餐饮文化等旅游翻译信息,旅游翻译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翻译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翻译场景中体验,并得到一种历练,把课堂上所学知识、课堂外所拓展的知识、文化趣味活动中各种训练融合在一起,在旅游文化翻译实践中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检验,之后进行查漏补缺,达到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强化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和文化翻译水平的目的。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文化翻译能力绝非一日之功,也绝不是某一种方法和途径就可以实现,而是要多管齐下。不仅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双语知识,而且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双语运用能力;不仅需要拓展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而且需要训练学生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仅需要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和,而且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旅游翻译实践能力。因此,只有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才能使学生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将文化生态翻译意识内化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行为,从而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化翻译习惯和较强的文化翻译能力。

摘要:翻译的功能是达成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旅游翻译实质上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翻译。旅游翻译要能正确传达中国本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提高旅游翻译工作者的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本文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上一篇:专业词汇量下一篇:鼻内镜下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