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志愿者

2024-10-18

图书馆志愿者(共11篇)

图书馆志愿者 篇1

志愿者又称“义工” (volunteer) , 是指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 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自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或群体。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就是依据个人意愿, 为图书馆利用者无偿奉献, 提供自己的知识与技能的一种公益性活动, 志愿者同时以此来实现个人终身学习、完善自我的目的。

一、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发端

国外图书馆志愿服务由来已久。2002年, 英国一项关于图书馆是否引入志愿者的调查显示, 85%的公共图书馆 (除伦敦外) 都提供志愿者服务。在美国, 社区图书馆很好地体现了公益性与居民的参与性, 很多社区图书馆除了拥有图书馆本身的功能外, 还兼具邮局、卫生室等社区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实施大多由社区志愿者承担。在我国港澳台地区, 招募志愿者协助公共图书馆开展工作已经非常普遍, 志愿者服务内容和管理机制也已经非常成熟。一些公共图书馆会发布《志愿者管理手册》, 详细设计和规定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人员分工、激励的各个环节。然而, 国内图书馆志愿者招募活动相对起步较晚, 1996年, 福建省图书馆借鉴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活动的成功经验, 率先在全国建立图书馆志愿者组织, 建立了一支自己的志愿者队伍;2005年5月, 上海图书馆志愿者队成立。当前, 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主要是通过以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来替代原有的勤工助学岗位的工作, 形成以图书馆员工为主, 以大学生志愿者为辅助和补充的新型图书馆工作模式。

二、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意义

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可以实现双赢。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普遍采取公益性无偿服务, 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承担相当繁重的工作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 积极招募志愿者, 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完成日常工作, 成为解决人力不足的有效途径。志愿者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为自己积累各方面的经验, 锻炼各方面的技能。其次,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突破自我, 锻炼意志品质,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的机会。具体来说, 图书馆为志愿者提供的业务培训及工作实践机会, 不仅弥补了志愿者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 拓宽了其知识面, 而且也培养了其敬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再次, 图书馆的自由与平等原则要求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实施无等级差别服务、无身份界限服务、无强制服务和无歧视服务与志愿精神高度吻合。

三、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发展的不足之处

目前, 我国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存在诸多不足。第一, 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机制。部分图书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体制和专业的培训人员, 使得培训内容不够系统、全面、准确和专业, 甚至有些图书馆只进行粗略、短期的培训工作, 就让志愿者上岗工作, 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知识汲取和服务效果。第二, 服务种类单一, 个性化服务欠缺。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的培训, 志愿者也只能提供一些技术难度系数较低的服务, 内容相对简单, 如日常流通书库借还书、报刊阅览室值班、卫生打扫、流通书库图书上架、整架、采编部的贴书标等, 使得图书馆志愿者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志愿者的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第三, 图书志愿者无稳定群体, 服务动机各异。目的性和私利性的工作态度往往会使志愿者不能完全进入工作状态, 工作效率低下, 消极怠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反而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提升途径

为了更好的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活动, 现阶段图书馆应做出以下改进。第一, 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采取精神层面上的奖励为主, 物质层面奖励为辅的激励方式, 如对于在校学生志愿者或者经济困难的志愿者给予一定的交通补贴和午餐费, 为志愿者购买意外保险等激发志愿者的服务热情。第二, 扩大服务范围, 丰富服务内容。图书馆的读者在年龄、文化基础、经济实力等方面各不相同, 应根据读者的自身情况, 提供其所需的志愿服务内容, 如老年、青少年、残疾人、社会人员、农民工等, 其所需服务是各不相同的, 应针对其特殊需要, 提供满足其不同需求的服务。第三, 加强图书馆志愿者的岗前培训, 提升工作效率。首先, 应强调图书馆理论知识基础培训, 还可以根据图书馆志愿者自身特长和兴趣来安排培训内容, 志愿者培训的范围可进行适当的拓宽, 根据不同的志愿者和工作范围分成不同的类型与层次, 同时, 必须重视图书馆志愿者心理知识方面的培训。第四, 建立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制度。应根据图书馆自身的实际情况, 以及以往招募志愿者的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作为图书馆志愿者的行为准则, 约束图书馆志愿者的工作行为, 同时在管理制度中也要体现人文关怀和奖励机制, 充分调动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另外, 图书馆管理制度不应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应该恪守成规, 要根据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情况, 使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制度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从而完善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制度, 充分发挥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应有作用。

图书馆志愿者 篇2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营造出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和干净卫生的学习环境,11月27号,我院能源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图书馆开展了义务清洁图书馆活动,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前,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准时来到图书馆门前集合,此次活动负责人在对全体成员划分小组,并进行周密的安排后,青协成员便各司其职,开展了图书整理工作。各小组志愿者成员秩序井然地由各小组负责人带队进入图书馆阅览室。活动进行中,志愿者们分工明确,依照图书馆相关负责老师的安排,积极认真地对图书馆进行打扫,并对书桌进行了擦拭。在阅览室中,时刻穿梭着志愿者们拖地、清理书桌的身影。最终,在志愿者们的通力合作下,阅览室变得整洁明亮。青年志愿者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图书馆管理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此次义务活动,不仅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为全校师生营造了更舒适便捷的读书环境,志愿者们认真工作,在服务中体味“无私奉献,服务师生”的乐趣,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同时,为我校读者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阅读环境;更表现出青年志愿者们的强烈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对于营造学校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提升学校的文化气息也有积极的作用。

图书馆志愿者 篇3

摘要:从志愿者服务的人群、服务实践的目的出发,论述了开展自愿者服务的措施和工作中的体会,并希望借此来扩展图书馆公益性的服务宗旨。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2)01-0115-02

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没有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自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或群体。“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是近年来一些公共图书馆为在校学生组织的直接参与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一项公益性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延伸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扩大了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使图书馆由原来单纯的提供对外服务发展到为社会提供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实践基地。体现了图书馆的社会公益性宗旨,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创新和拓展。

1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

沈阳市图书馆作为市级公共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面向全体市民展示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成果,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任务和职责。到公共图书馆参加志愿者社会活动的全部是在校的大中专学生,这个群体有朝气、有理想、有文化、有目标,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着积极的思索和美好的憧憬。他们身在校园,渴望有机会参加社会实践,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图书馆这个社会的大课堂,可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场所。到图书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直接参与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和管理工作,既做读者,又当服务者。志愿者在业余时间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特长,也就增添了人生的快乐。

公共图书馆安排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大都是在寒暑假和公休日期间,这是在校学生的空闲时间。活动的部位大多是在图书馆的一线服务窗口岗位,如外借部、报刊部等。志愿者从事的工作基本是管理图书、排架顺号、负责读者借还书、验收到库新书、引导读者到指定位置就读、初步解答读者的咨询问题等。使志愿者在为读者服务的实践过程中了解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同时服务于图书馆。

1.1志愿者可以成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后工作人员与读者的接触日渐疏远,这已成为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个弱点。开展“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后,志愿者可以双重身份为图书馆搜集读者意见,反映读者阅读需求,及时传递、交流、反馈信息。同时,他们在工作中也能了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辛苦,帮助图书馆与读者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渠道。担当起既管理又服务的职责,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

1.2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图书馆工作是一个职业,也是一项事业。到图书馆来参加社会实践,实际上就等于在一个岗位工作。在这个岗位上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开阔知识视野,培养高尚情操,增强与人沟通能力,为他们走向社会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

1.3培养合格人才的需要

利用图书馆文献资源优势和岗位服务的特点,进一步培养青年志愿者的敬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认真做事,学会乐于助人,由衷的愿意为他人服务。这些都是当今社会培养人才的必备条件。

2开展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的措施

图书馆在为志愿者提供机会和场所的同时也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和规范,以保证实践活动的效果和质量。

2.1对志愿者要进行上岗前培训

让他们了解图书馆的服务过程和服务内容,在计算机操作和书库排架管理上要给予耐心的辅导和认真的指教,以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差错。要保证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受影响。

2.2实行和谐管理

既然志愿者是参加图书馆服务工作,那么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应及时落实到位。对志愿者要有制度约束,让他们感受到在工作岗位上应具备的责任心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在对读者服务上要求热情、周到、谦虚。要有出勤签到制度和工作检查制度,将每个志愿者的工作情况作一总结、通报,发扬成绩,纠正不足,让他们体会到走上工作岗位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能力。

丛海虹:浅谈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

2.3佩带特制的工作牌上岗

注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的身份,让他们感受到一份光荣与责任。同时也让读者了解他们,信任他们,给予他们工作上的理解、宽容和帮助。

2.4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通过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图书馆结识了新朋友,新伙伴,扩大了社会交往机会,提高了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这些志愿者大多为独生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他们形成了独特的性格,走上社会后,他们需要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在参加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他们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来自各所院校的同龄人聚集在一起,也为他们提供了社会交往的机会,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内容。

2.5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就是对志愿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表现做出评价。它不仅可以帮助志愿者认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还可以为甄别志愿者工作的优劣提供标准。进行绩效评估,首先要建立绩效评估标准,即用“参与密度”、“参与频率”和“参与时间”来评估志愿者的工作表现。具体而言,“参与密度”是指从事志愿活动的程度及接触工作人员的密集度,“参与频率”是指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次数,“参与时间”是指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时间的长短。评估方式则可采用综合管理者评估、自我评估、同事评估、读者评估的方式,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将绩效评估可能出现的偏差最小化。

3开展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的体会

3.1促进了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为窗口单位,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一直是一项要求时刻抓紧抓好的工作。志愿者的到来让所有在岗的服务人员有了约束自身行为的要求。在工作上要想做好“传、帮、带”,自身的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必须有所提高,再上台阶。所以在带领志愿者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我们的服务人员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让志愿者们了解工作的意义。

3.2树立责任感

志愿者们通过社会实践明白,今后面临的每一份工作都是一种事业,不是一两次新鲜的猎奇或探险。必须培养社会责任感,对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的责任感,对我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好一切工作。

3.3积累了更多的社会经验

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和文献资源的集散地。人的一生很多知识都是从书本上获取的。他们对图书馆充满神圣感,更想亲近图书馆,深入了解基本馆藏。跟馆员老师学会如何检索,如何查询,比其他读者更大限度和更大范围的利用图书馆。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要为青年志愿者免费提供一些实践岗位和实践机会。这里的工作环境好,服务对象整体素质也比较高,是个非常安全、非常文明的公共场所。他们希望在这里接触社会,愿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培养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毅力,让接受服务的读者和图书馆的指导老师给他们一个充分的肯定和良好的评价。这个实践过程将受用于他们的就业之路。

志愿者的服务理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力求更好地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公共图书馆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一方面更加有效地体现出图书馆无偿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理念,同时也培养了青年志愿者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自我生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乐于公益事业,乐于助人,乐于为他人服务的思想品格,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惠冬芳.对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2).

[2]陈永娴.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相关问题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5(12).

[3]刘海萍.非营利组织管理:高校馆对志愿(义务馆员)管理的启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1).

[4]靳艳华.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管理[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9).

[5]吴迪.海外图书馆志愿者的经验及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2009(1).

(编校:汤树俭)

图书馆志愿者管理方式研究 篇4

图书馆志愿者是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 志愿为了知识信息的自由、平等、广泛有序传播而参与图书馆服务或活动并进而奉献社会的个人或团体。图书馆志愿服务是图书馆服务行为和志愿服务行为的有机融合, 其在无偿、公益、利他的基本原则上, 与图书馆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的高度契合。而这种契合表明图书馆之所以吸引志愿者, 是因为图书馆有使志愿精神发扬光大的优势和环境。图书馆志愿者是图书馆宝贵的、可利用的重要资源, 同时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图书馆开放自己、拓展其社会职能的标志, 更为重要的是向全社会倡导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形成一种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图书馆事业, 提高志愿者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社会氛围。

二、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健全的制度。

目前, 许多公共图书馆都没有设置专门的志愿者管理机构。每次有活动时由各部门分别招募志愿者, 重复花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久而久之, 有的志愿者就不愿意来了。有的志愿者因为没有老师或组织监管, 工作马虎不认真、迟到早退, 甚至招来投诉或与读者起冲突。

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的国家法律或部门法规, 省一级的地方性法规仅有广东、山东等省份通过的有关青年志愿服务的条例。因此, 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强, 最终导致图书馆难以吸引和留住志愿者, 特别是高素质的志愿者, 志愿者服务也就难以深入开展下去。

(二) 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 工作效果差强人意。

由于公共图书馆招募来的志愿者是来自各行各业, 专业水平、知识技能等参差不齐, 即使他们所服务的岗位任务简单, 也经过了简单的培训, 但是由于他们对图书馆这个领域比较陌生, 这就造成了对工作的认识程度不一的局面, 导致服务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 志愿者培训工作不到位, 岗位设置单调。

对志愿者上岗前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但是许多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的培训工作主要是针对某一岗位的培训, 很少有综合系统的培训。这样, 无法让志愿者全面、深入地了解图书馆具体的服务范围与技能, 更无法提高志愿者的素质以及其工作能力。

公共图书馆对志愿者的岗位设置往往是从图书馆浅层次需求出发, 志愿者们被安排的大多数工作仅限于读者服务方面。主要是阅览室的图书整理、书库排架、上架、打扫卫生、外借服务、读者办证咨询、文明巡视等相对简单、机械的工作内容, 忽略了志愿者的个人能力锻炼和发展需要, 导致志愿者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这会造成人才浪费, 也会影响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从而影响其服务效果。

(四)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很多公共图书馆没有仔细分析了解志愿者的文化层次、职业特点和个人意愿, 没有协商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 没有让有专长的文化志愿者得到发挥的空间, 更没有根据志愿者的自身诉求对志愿者进行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的相应奖励。志愿者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图书馆的重视、关注和肯定, 进而对志愿服务热情减退, 难以实现志愿者服务的价值。

三、网络互动平台对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意义

图书馆志愿者队伍是一个建立在自愿服务基础上的、相对松散的团队, 如何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好志愿者队伍为图书馆读者提供更优秀的服务, 网络互动平台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 有利于满足志愿者的精神需求, 凝聚图书馆志愿者。

网络互动平台为志愿者提供能胜任图书馆工作的知识与技能, 使其能适应并很好地完成工作, 实现自我价值, 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志愿者的自我实现需求得到了满足, 也就更有了自我奉献的动力。互动平台能加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从而改进图书馆的工作, 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实现图书馆与读者在现实中的良性互动。还有, 通过网络互动平台减少了图书馆与志愿者之间交流的隔阂, 通过实时互动增加图书馆对志愿者的凝聚力。

(二) 有助于降低资金, 改善工作效率。

在平台上策划、安排、交流、决定等志愿服务活动, 能够降低人员投入、设备的使用和较少资金。网络是当今最便利的交流途径, 如果局限的讲, 少量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很多工作。图书馆志愿者的组织含有分散性和不定性。只需志愿服务网络管理员发出一条信息, 志愿者便可被通知到。实时消息可以及时的传达给每一位注册的志愿者, 获得运用最少的资金得到最大的社会效益。

四、网络互动平台对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主要功能

(一) 以实名注册功能保证信息可靠。

网络互动平台通过开通实名注册功能, 保证志愿者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这是平台发展的重要基础。实名注册功能实现后, 可解决志愿者身份真实性问题, 保证志愿者招募信息的唯一性和可靠性;同时, 为今后的志愿者服务项目配对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在网络互动平台上招募。

通过图书馆志愿者网站进行广泛宣传和展示, 可以无形中培养和吸引一大批潜在的志愿者队伍, 除了常规性的招募项目外, 碰到大型的活动比如图书搬迁、读者宣传月等也可临时性招募。利用网络互动平台为志愿者提供及时的志愿服务信息, 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展示, 并通过平台进行招募报名, 可大大节约运作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当然网上招募只是招募的前期工作, 正式录用还需要通过网下的考核选拔。

(三) 在网络互动平台上培训。

在网络虚拟环境中, 培训个体成员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中, 所有的学习资源都可反复使用;再加之网络空间的高速度和灵活性, 可以帮助志愿者之间共享相关数据, 整合有关活动过程, 实时分享各种信息, 保持较高的培训效率。

(四) 加大图书馆志愿者品牌宣传力度。

图书馆利用平台对志愿者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和分类, 通过新闻、图片、视频等网络技术手段和方式进行展示和宣传;通过平台在社会上和志愿者群中进行广泛宣传, 与网络媒体、平面媒体等进行互动宣传。这些措施既可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力度, 还可充分展示和宣传图书馆志愿者的品牌。

五、结语

随着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建立一个互动平台已经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能否建好、如何运营好才是关键。因此, 图书馆在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同时, 要加大网络互动平台建设的力度、充分重视平台建设的效能, 从而进一步促进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探索出适合本馆的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汪海波, 胡昌平.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研究综述[J].图书馆, 2012.2.

[2]徐恩元, 黄黄.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 2011.6.

[3]洪文梅.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 2010.2.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总结 篇5

图书馆是一个安静的、神奇的地方,是书籍的栖息处,是思想的交流所,是智慧的聚集处。这里人很多,但却没有世俗的喧嚣,有的只是翻书的声音和读者们对于知识的垂涎声。作为志愿者的我们,承担了整理书籍和管理秩序的义务。面对着眼前一堆杂乱无章的书,我们不害怕,仍硬着头皮上。在这里,嘴巴被封上了一层无形的纱布,微笑取而代之成为这里最好的语言。一看到有读者大声说话,我们就会拍拍他,微笑示意他安静一点。有时,没什么事可以干,我们就随便翻翻书,在工作之余也学习学习,培养自己的情操。

就这样,为时两个小时的志愿者服务就这样告一段落了。关于本次活动的感想,我并不想说太多关于我们怎样服务的内容,因为我们所获得的远不止这些。过去我认为随着电子产品的盛行,书籍已经被人渐渐淡忘,来图书馆的人也越来越少,中华文明陷入了空前绝后的危机。直到来了图书馆,我们发现人们热爱读书的心并未死去,还有这么多的人愿意来图书馆。这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跟没有电子产品,有的只是大家愿意读书的心。大家就这样凝聚在一起,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氛围。

图书馆志愿者 篇6

关键词 省级公共图书馆 文化志愿服务 文化志愿者

分类号 G252

Survey of the Culture Volunteer Services in the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Xie Haihu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31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as a research subject. It investigates the cultural volunteer services’ development situation by using the library website survey, the real-time reference consultation,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so on. It concludes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began to recruit volunteers to provide service for libraries’ daily management, the lectures, exhibitions,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cultural handicap activities, and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But there are problems as followed. Cultural volunteering didn't separate from the library volunteer service and formed the specialization trends. They didn't establish the specific cultural volunteer sites. The content of cultural services is relatively narrow and the ways are single that cultural volunteers participate in public libraries. Cultural volunteer services tend to be homogeneous, and is short of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 cultural brands.

Keywords Provincial public libraries. Cultural volunteer service. Cultural volunteers.

文化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延伸的重要补充。欧美、日本、港台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界早已引入志愿者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我国公共图书馆界,文化志愿服务是一类新兴的志愿事业,总体起步较晚。从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最先引入志愿者[1]到2013年“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再到2014年“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年”,仅经历了短短的十多年,虽然经过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全国文化志愿服务整体水平还不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总体规模还比较小,各地发展也不平衡,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创新较少,长期持续开展的品牌不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省级公共图书馆(以下简称“省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龙头,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骨干, 其文化志愿服务的开展现状体现了当今图书馆界文化志愿事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以全国31所省馆为调查对象,调查其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及开展现状,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不断完善文化志愿服务体制、创新管理方式,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特点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一支专业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抛砖引玉。

1 调查方法及调查数据

1.1 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图书馆网站(页)调查、实时参考咨询、文献查阅等方法,通过访问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主页,查找相关“文化志愿者”栏目、公告信息,或通过百度、谷歌搜索引擎补充查找各省馆有关文化志愿者服务的相关网页新闻报道,调查了各省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开展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建议。

1.2 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开展现状

从调查的数据得知,截至2014年4月8日,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除四川省图书馆和西藏图书馆未找到相关信息之外)已普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有 21所省馆公开向社会招募讲座类、阅读推广类及文化助残类志愿者。其中重庆图书馆、海南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7家建有独立的志愿者网站,河北省图书馆在读者园地栏目中设立“志愿者服务”专栏,贵州省图书馆在少儿园地栏目中设有“志愿者之家”(见表1)。但未见有省馆建立独立的以“文化志愿者服务”命名的网站。

表1 省级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网站建设情况

统计表

各省馆文化志愿服务的内容涉及比较广,大致可分为:图书整理、秩序维持、读者导引、回复读者咨询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型服务;开展讲座、展览、大型读者活动;阅读推广活动;服务社区;服务残障弱势群体等文化助残等一系列活动。少数公共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从事网页制作、网站维护、图书馆官方微博的构建和维护、古籍普查整理和修复工作。总的说来,公共图书馆文献志愿服务的内容与各馆在新时期提供的各项服务活动有一定的关联,是对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与补充。

2 目前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内容

2.1 基础型服务

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常规的服务主要涉及图书借还、图书上架、架位整理、图书加工与修补、图书著录、维护残书等。目前已开展志愿者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内容上都明确了参与到基础型服务这一项。在已经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占比100%。较其他文化服务类型而言,基础型服务对文化志愿者的专业性知识要求不高,只要具有社会奉献精神,具有灵活的服务时间,良好的身体素质,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岗开始服务。正因为这些特点,要求公共图书馆在安排具体的文化志愿者做基础型服务时一定要做到具体的岗位安排具体的人员,否则文化志愿者会在志愿活动中无法找到价值感,易引起他们的失落感,造成文化志愿者流失。

2.2 协助开展讲座、展览、读者活动

讲座、展览、各类大型读者活动是近几年公共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的产物,文化讲坛是公共图书馆进行文化传播、普及知识的重要载体,举办公益性讲座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在读者与专家学者的互动过程中体现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责任。

据调查,31所省级公共图书馆有28所已开展了文化讲座、讲坛或论坛[2]。目前,国家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广西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南京图书馆、陕西图书馆等17所省馆已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文化讲座专家志愿者或是志愿者听众。国家图书馆主办的“文津讲坛”“中国古籍与文化”讲座,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辽宁图书馆“辽海讲坛”、湖南图书馆“湘图百姓课堂”、广西图书馆“八桂讲坛”成为各地较有影响的文化服务品牌。湖南图书馆改变以往讲座“精英主导”的模式,通过招募具有一技之长或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平民专家或草根人物,向全社会普及生活、经济、艺术、法律和养生保健等多方面知识,达到对广大百姓实行“零门槛”社会教育普及的目的。自2004年以来,“上图讲座”招募在校大学生等青年志愿者为主要力量参与到上图讲座的服务工作中,为讲座的有效开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进一步完善志愿者队伍,实现新老结合,2012年开始公开招募年龄在60周岁以下的文化志愿者,主要担任讲座特约通讯员,讲座会场管理员,从事整理公益讲座的笔记摘要,参与主题策划等方面的文化志愿工作。

2.3 服务残障读者等特殊群体

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助残服务,较之常规服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残障读者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需要特殊的信息传递手段和文化服务模式。这要求图书馆将志愿者机制引入文化助残服务,在全社会范围内吸纳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以弥补图书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不足。同时将这些各具所长的文化志愿者组织起来,因才施用,按其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专业技能分配于合适的岗位,形成一支由志愿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能力全面、行动高效的文化助残队伍,为公共图书馆文化助残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巨大作用[3]。目前,公共图书馆已广泛开展关爱特殊群体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针对性地为残障读者等特殊群体开展盲用电脑培训,“一对一朗读服务”,录制语音读物服务,上门送取书服务以及读书、读报、讲解电影等文化志愿服务[4]。如国家图书馆与中国残联共同创立助残文化讲坛——“文津·阳光讲坛”,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文化助残活动,以文化类题材为主,选择残疾人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直观的交流消除残疾人获取文化信息的困难,为残疾人建构时代常识、分享文化人生搭建平台。浙江图书馆招募电影讲评志愿者,录制有声读物和电影讲解,为视障读者现场讲电影。天津图书馆联合天津经济广播面向社会招募服务视障读者志愿者,帮助视障读者使用阅读设备,一对一服务视障读者。辽宁省图书馆招募了大量具有盲文阅读和书写能力的志愿者,按照盲人读者的需求制作盲人书籍;招募懂手语的志愿者投入聋人读者服务;招募电台专业播音人员为盲人读者录制音频资料等。

2.4 参与全民阅读及儿童阅读推广活动

公共图书馆因为其公益性、专业性及丰富的阅读资源、良好的阅读环境,成为阅读推广的主阵地之一,是联系群体阅读和个体阅读的桥梁,在倡导和推动全民阅读中发挥倡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和作用[5]。阅读推广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独依靠图书馆的力量还是很有限的,应联合更多的社会力量、幼儿园及家庭的支持。因而来自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志愿者,又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

目前,有些省公共图书馆通过面向社会招募文化志愿者,与大专院校的师生及阅读推广领域的专家合作形成一种阅读推广模式,开展大量与图书有关的志愿者活动,在营造阅读氛围、传播阅读价值、提供阅读指导、建设交流合作平台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为社会和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和帮助。湖南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响应省委省政府“三湘读书月”活动号召,以“阅读点亮童年”为主题走进市内中小学,开展一系列全民阅读活动。福建省图书馆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公共文化领域的文化志愿者组建志愿者专家团,以“全民科普阅读月”为主题,在全省各地、县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在省内各地、县图书馆巡回开展业务培训辅导。河南省图书馆成立省图少儿阅读推广志愿者服务队,招募讲故事志愿者,并联系更多的社区、学校,让孩子们从故事开始享受阅读。

2.5 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文化部已经决定,将2014年确定为“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明确以基层城乡社区为重点,推动文化志愿服务队伍进社区、服务进社区、制度进社区,带动全社会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6]。在此思想方针的指引下,目前已有15所省馆将文化志愿服务范围延伸到农村、社区、学校、厂矿,以演出、展示、培训、讲座等形式,将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和残疾人等群体作为服务重点,或参与社区文化管理,或牵头组织社区文化活动,或积极倡议参与开展读书、捐书活动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志愿服务。如福建省图书馆文化志愿者“故事妈妈”以推广早期阅读为主,将亲子阅读服务延伸到了社区,现已经逐渐成为一支专业的社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接受社区、幼儿园以及福利机构的早期阅读指导活动预约。

2.6 其他服务

在以上几大类型的服务之外,有些省级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色,拓展了文化志愿服务的内容。譬如,山东省图书馆招募“真人图书馆”志愿者,河北省图书馆和云南省图书馆、南京省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进行古籍普查和修复整理工作,广西省图书馆要求文化志愿者参与网页制作,河南省图书馆招聘少儿互联网监管文化志愿者,山西省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参与建立和维护省图官方微博。还有少数省馆文化志愿者参与读者交流,收集读者建议,参与图书采购等方面的服务。

3 省级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文化志愿服务未形成专业化趋势

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已普遍开始了志愿者招募,开展了相应的文化服务工作,但由于公共图书馆界对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对“文化志愿者”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解释,未将文化志愿服务从图书馆志愿服务中具体细分出来,还未形成专业化趋势。目前只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少数省馆实际出台面向社会各界公开招募文化志愿者公告或管理条例,其他还有少数省馆如辽宁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等通用各省文化厅频布的文化志愿者招募管理条例。

3.2 没有建立专业的文化志愿服务网站

目前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有关志愿者及服务方面的网络信息主要是通过图书馆主站一级栏目、博客及论坛发贴的方式存在,有关志愿者方面的信息不多且内容单调,形式简单,形成一定规模的独立网站并不多见,而以“文化志愿者”或是“文化志愿服务”为名称的网站更是少之又少。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中除重庆图书馆、海南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等7家建有独立的志愿者网站外,未见有省级公共图书馆建立独立的文化志愿者服务网站。

3.3 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内容较狭窄,方式较单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表现在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方面,则要求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和内容能随着读者群文化信息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有相当多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志愿者机制,开始了文化志愿服务,但目前主要局限于各馆自身内部和周围社区等场所,开展书刊借阅、整架、读者引导、秩序维持等基础服务,文化志愿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内容、服务场所较为狭窄,同时,有些服务过于流于形式,群众参与度不高,难以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日益高涨的多样化文化需求,不利于文化志愿服务的持续发展。

3.4 文化志愿服务趋于同质化,较少形成自身的特色文化品牌

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开展项目主要集中在书刊整理、秩序维持的基础型服务,服务讲座展览,为聋哑盲等残障群体以及农民工、老年读者、劳教人员等弱势群体、青少年儿童等提供阅读推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单一,趋于同质化,过多关注弱势群体的“弱势”状态,以扶贫、助人、助学等为主要活动形式,以缓解服务对象的生活压力为主要活动目的,在外在形式和内在理念上均缺乏创新。而像“真人图书馆”、古籍修复整理、网页制作和管理、图书采购等服务项目只占少数,暂未见有省级公共图书馆招募文化志愿者参与网络数字参考咨询回复和网络社区的管理中。

4 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4.1 准确界定文化志愿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准确界定文化志愿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文化志愿服务从图书馆志愿服务中细分出来,形成专业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或文化、艺术及体育等技能自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的文化服务的人[7]。与其他志愿者不同的是:文化志愿者的文化身份以及文化专业背景更为突出,一方面,只有那些具有一定科学知识技术或文化艺术本领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文化志愿者,缺乏此类素质的尽管从事志愿服务但是不能称其为文化志愿者。另一方面,文化志愿者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与服务内容要与文化密切相关,诸如文化讲座、艺术鉴赏、科学普及、知识培训、文艺演出等,只有承担此类相关活动的志愿者才能称之为文化志愿者。但像普通的维护阅览室秩序,帮助大扫除等都不能列入文化志愿服务范围。各馆一旦明确了文化志愿服务范围,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文化志愿者招募准则,设置相应的岗位,做到人尽其能,更好地开展服务。

4.2 加大文化志愿者网站建设,实现对文化志愿者的网络化管理

加大图书馆文化志愿者网站建设,实现对文化志愿者的网络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图书馆网站或主页作为图书馆信息发布的便捷通道,通过网站可发布志愿者招募通告,在第一时间完成图书馆需求信息的传送,省时省力。同时公共馆可以通过建立志愿者网上招募平台,以网络预报名的方式收集志愿者的姓名、性别、专业、联系方式、可服务时间等基本信息,建立志愿者信息库,从而实现网络招募[8]。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各公共图书馆之间及公共图书馆与其他志愿者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由各省馆牵头,联合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文化志愿者合作网络,制订相关的政策,有助于各馆在开展重大活动时及时调配到所需的文化志愿者,保证文化志愿者人力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利用。

4.3 采取多种服务方式,提供“菜单式”文化志愿服务

通过采取“菜单式”的文化志愿服务的方式,即将招募的文化志愿者按专业特长分类,建立信息数据库,同时通过图书馆文化志愿者网站向全社会用户公开,再由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文化志愿者为自己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样,一方面可以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潜能,达到文化志愿服务品质最优化;另一方面,“菜单式”文化志愿服务形式多样、方式灵活、具有宽覆盖、广渠道、多层次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公共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内容较狭窄,方式较单一,服务流于形式这种现状。

4.4 创新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形成长期持续品牌

针对目前省馆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单一、趋于同质化、未能形成自身持续品牌的问题,管理者应该改变思路,不能光从文化志愿服务提供者的角度单方面看问题,将文化志愿服务的种类局限在一定的范围,而应该多听听文化志愿服务的受予者的实际需求,让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更贴近生活,更应该充分利用文化志愿者的专业文化特长,挖掘其潜能,从而创新服务内容,做到人尽其才。

从调查数据可知目前有少数省馆走在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创新的前头,如“真人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古籍整理修复志愿者等,但也只是刚刚起步,并未形成品牌。目前,我国古籍整理、修复方面的专门人才十分匮乏,古籍保护和修复整理任务十分艰巨,国家图书馆、省级公共馆作为重要的古籍收藏单位,可通过招募古籍修复专家志愿者,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修复珍贵典籍,充分发挥其在古籍方面的特长,同时通过免费培训一批志愿者学员,指导他们投身到古籍修复保护工作当中。

在国外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普遍会参与到网络数字参考咨询回复。而现阶段,为了缓解资源建设的压力,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已建立了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有12所省馆如广东中山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等加入到该联盟中,为全国各地的读者免费提供文献,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共享。目前的月传递量达到11万余篇,有数百名专职文献传递员在提供该项服务,这是一项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参与的工作,如果各省级公共图书馆能够在网上招募那些熟悉数据库资源、具有较强检索能力同时又有大量空余时间可上网的志愿者参与到此项工作,通过给予其一些适当物质上的补贴,则这项工作会开展得更顺利,能为更多更广范围的读者提供服务。

5 结语

文化志愿服务是一类新兴的志愿事业,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志愿者的重要服务场所之一。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已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特色品牌文化活动、三馆免费开放、基层文化标准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活动,并将2014年定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年”。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龙头的省级公共图书馆,应该借势把文化志愿队伍建设与上述一系列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建立文化志愿者信息服务平台,文化志愿者信息数据库,搭建信息平台,形成及时、共享的交互式网络管理机制;建立省、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图书馆五级文化志愿者管理网络。借助文化志愿者的力量,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推出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使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服务水平得到一个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 1 ] 徐恩元,黄黄.我国图书馆志愿者研究综述[J].图书馆论坛,2011(6):102-108,114.

[ 2 ] 孙振领.公共图书馆文化讲坛现状调查[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2):41-45.

[ 3 ] 苏秀芳.关于公共图书馆为视障读者服务的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1(5):81-83.

[ 4 ] 陈艳伟.公共图书馆视障服务引入志愿者的思考[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1):37-39.

[ 5 ] 洪文梅.公共图书馆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与对策探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85-88.

[ 6 ] 王立元.推动文化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N].中国文化报,2014-01-17(03).

[ 7 ] 高和荣.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基于厦门的研究[J].湖湘论坛,2012(6):81-86.

[ 8 ] 李英.图书馆志愿者网站建设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1):93-95.

谢海华 湘潭大学图书馆馆员。湖南湘潭,411105。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流失原因探讨 篇7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流失原因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是高校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无偿地为图书馆和读者提供服务, 体现了大学生无私的奉献精神, 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 代表了社会的正能量。但在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结果导致了大学生志愿者不断地流失, 对图书馆的志愿服务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笔者通过调查, 发现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缺乏全面规范的志愿者管理机制

欧美、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地的图书馆很早就引入了志愿者活动。国外招募志愿者协助图书馆的工作已趋于一种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管理机制比较成熟, 而国内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在对志愿者服务和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 尚未形成成熟的理念和服务机制。志愿者服务操作不规范, 随意性强, 没有明确的志愿者的权利, 义务和责任, 没有有效的约束力, 因此, 志愿者的队伍极不稳定, 人员流失严重。

二、业余时间与志愿服务时间发生冲突

大学生报名参加图书馆志愿服务之初, 大多是踌躇满志, 满怀激情地希望能奉献一份光和热, 随着学业任务加重, 各种考试纷沓而至, 就会感到力不从心;有时遇到一些特殊的、临时开展的活动, 当和志愿服务时间发生冲突时, 往往只能请假或是事后再找时间补上。请假的次数多了, 就会申请退出, 因为达不到图书馆的要求, 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工作, 也会被图书馆劝退。

三、图书馆员工对志愿者的消极影响

在志愿者到图书馆工作的过程中, 有个别图书馆员工对自身要求不严, 比如当志愿者在做打扫卫生, 上书等服务时, 老师却在一边闲聊或是玩手机, 没有起到应有的带头作用和指导作用;也有的老师对志愿者采用命令语气说话或是指责, 不尊重志愿者, 这些不当的行为都容易挫伤志愿者的工作热情, 在志愿者中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用无偿劳动代替老师的有偿劳动, 还要受气, 对值不值得来当志愿者产生困惑, 进而逐渐对志愿服务失去兴趣。

四、志愿者预期的目标没有实现

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主要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从中学到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 个人的学识得到充分发挥, 并获得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但由于部分图书馆缺乏系统的培训体制和专业的培训人员, 只进行了粗略、短期的培训工作, 就让志愿者上岗工作, 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知识汲取和服务效果;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的培训, 志愿者也只能提供技术难度系数较低、内容简单的服务, 如书库的卫生打扫、图书上架、整架, 采编部的贴书标等, 没有充分发挥志愿者的能力, 大学生的高学识, 高素质没有得到体现, 大学生也很难从这些简单的服务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志愿者参与服务的预期目标没有实现, 就容易消极怠工, 或是退出志愿服务。

五、缺乏全面统一的激励政策

目前对志愿者的激励措施通常只停留在图书馆层面, 图书馆大多采取表扬、赠送纪念品、提高志愿者借阅图书数量的上限或延长借书时间, 适当的物质奖励, 由图书馆开具志愿者服务绩效证明书, 提请所在学院作为其评优表彰、推优入党等。即使是图书馆志愿者发展较成熟的高校, 也没有全面规范的激励政策, 随机性大, 缺少由学校层面统一协调所在学院、学校学生处、校团委三方齐抓共管, 共同关注志愿者的措施, 以充分肯定志愿者的热情和成绩。没有有效的激励, 就没有动力, 志愿者的激情就会随之减退。

六、缺少完整的保障机制

图书馆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由于图书馆的编制紧张, 通常没有专门的负责人或者志愿者管理委员会, 负责组织协调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指导开展志愿者的活动, 而是由图书馆领导、办公室主任等人员兼职管理;志愿者的活动也缺少必要的, 固定的专项经费, 完善活动设施, 必要的物质奖励, 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座, 举办有奖征文或与志愿者联欢等活动都需要经费的支持。没有有效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 志愿者的活动就不能深入蓬勃地发展, 志愿者对图书馆的服务也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简单的层面上。

七、缺少合理有效的评估机制

志愿者的服务是无偿的,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评估机制, 往往容易出现有人工作消极倦怠, 互相推诿, 不按时出勤, 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然而学校对不同工作岗位, 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评定标准, 也没有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对志愿者工作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流于走形式, 这就打击了一些工作认真负责的志愿者的积极性。缺少合理有效的评估机制, 志愿者的服务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肯定, 也是优秀志愿者流失的原因之一。

对高校图书馆志愿者工作的思考 篇8

1.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内容

(1) 馆内向导。图书馆建筑面积一般很大, 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要涵盖本学校所有的专业门类, 所以大多数的图书馆都采用馆藏一体化标准, 各个楼层要准备服务台, 阅览部, 各个专业的书库等不同的功能区域。如果读者对图书馆的藏书及布局不是很清楚, 志愿者可以为读者指引其所需要的图书的收藏地点。

(2) 日常管理。志愿者来从事一些相对简单的工作, 可使一部分专职馆员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致力于开展深层次服务, 有利于化解图书馆服务与读者需求这一日渐突出的矛盾, 促进和谐图书馆的实现[2]。同时, 大学生志愿者对计算机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基础, 可以参加电子阅览室管理、数据录入、一般文献信息查询等实践, 能够提高自身文献检索利用能力。

(3) 宣传工作。志愿者可以参与活动策划, 组织读书研讨, 宣传和推广图书馆影像资料、电子资源 (数据库) , 及时向同学通报图书馆新服务内容, 参与文明共建, 帮助规劝不文明行为, 实现自我管理等。

(4) 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志愿者能直接方便地获取学生读者的文献需求信息, 为资源建设提供依据, 对完善图书馆资源体系, 避免资金浪费有很大帮助。

(5) 收集意见建议。志愿者通过参与图书馆服务和管理, 可以深入了解图书馆, 萌发创新设想,

应鼓励他们为图书馆发展提出意见。组织读者调查, 征集读者建议, 为图书馆管理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2. 志愿者服务作用

(1) 弥补图书馆人员的不足。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如何增加文献信息资源, 延长开放服务时间, 开展高层次信息服务等等也为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挑战。引入图书馆志愿者能改善图书馆工作人员短缺的情况。此外, 志愿者中有计算机、外语、等专业知识, 他们对电子阅览室的管理, 系统的维护, 外文文献翻译等具有相对优势。在图书馆老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率。

(2) 为读者服务, 学习和谐管理经验。

志愿者在图书馆管理工作实践中, 亲身体验到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 利用各类信息资源, 千方百计满足读者需求的重要作用。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科学规范、和谐有序和人性化, 使学生们感受到参加管理工作的乐趣, 从而培养了他们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3) 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 发挥图书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职能。

在为读者服务以及平时的一些宣传工作的过程中, 通过接触读者群, 应付各种不同的场面, 学习怎样与人相处, 培养了受益无穷的人际交往能力。

(4) 有助于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志愿者工作在服务窗口, 不断与读者沟通、交流, 与同事合作, 能直接掌握书刊的利用情况, 便于征求用户对图书馆工作的评价、意见和建议等, 有利于改进图书馆工作。志愿者的参与, 使得专业馆员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从事用户研究、参考咨询、开发知识信息资源, 开展针对性的服务, 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3. 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 人选不到位。志愿者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 个别志愿者认为来图书馆就可以方便看书, 比其他学生更好借书。一些志愿者往往是由于刚开始对图书有的好奇心理并不是真正热爱本职工。因此在确定人选时, 能够珍惜、喜欢这份工作的学生。

(2) 培训不到位。志愿者培训内容往往是图书馆工作基本流程、主要工作环节和工作内容、图书馆规章制度、管理人员职责等, 随之上岗。因为相对缺少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团队精神的培训, 其结果是一些学生工作责任心不强、服务意识淡薄, 马马虎虎对待。因此培训工作应该双管齐下, 明确要求, 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3) 管理不到位。由于志愿者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自己的校友, 由于现在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家里都是被娇惯, 因此可能会造成志愿者不好意思对自己的校友进行服务, 因此他们需要理解和支持。图书馆老师应加强情感管理、心理沟通, 经常跟他们谈心, 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 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志愿者工作中。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他们工作起来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图书馆老师一起, 发扬团队精神, 为广大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共同创建和谐高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邓彦.图书馆发展志愿精神略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8 (4) :1-6

图书馆志愿者 篇9

一、面向全社会招募、甄选志愿者

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 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有在校大学生、退休学者、公司员工、社会名流和各界专家等, 志愿者甄选也拓展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如今, 我国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工作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各方面条件还不够成熟, 所以招募志愿者的途径首先应该从大行业、大系统、大单位入手, 然后再由局部逐渐延伸至全社会。我国公共图书馆招募的志愿者应该由社会各领域、各种年龄层次、各种知识结构的人员组成, 他们的工作范围也应该有所拓展, 即不局限于阅览、外借、咨询和采编等部门, 还可以从事现代多媒体阅览室管理等工作。总之, 面向全社会招募、甄选志愿者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构建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的首要之事。

二、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的管理制度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图书馆志愿者工作能够有序运行, 能否落到实处, 与其管理水平息息相关, 为了构建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 图书馆内部应该成立专业的主管机构。香港早在1970年就已成了志愿者工作发展局, 协调、管理、推广志愿者事业, 扮演着不容小觑的重要角色。鉴于我国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刚刚踏上起飞阶段, 有关机构和规章制度还没有正式制定, 大量工作亟需在最短时间内开展, 方能将志愿者服务工作引上正轨。

我国图书馆首先要详细规划出志愿者可以有效工作的责任与范围, 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然后客观评估出志愿者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及其给图书馆日常工作带来的变化。其次, 在建设规章制度方面, 我国图书馆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结合本地本馆的实际情况, 出台相应管理制度。作为重要的工作依据和行为准则, 规章制度要具备一定的约束力和权威性, 当然还要考虑到其对志愿者工作的推动和支持作用。再次, 图书馆要将志愿者服务活动与社会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 制定有关社会援助性质的回报制度, 对志愿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要予以及时奖励, 以此有效调动社会大众积极投身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为志愿者创造学习交流的有效平台

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是一项长期工程, 要构建图书馆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 必须建立在不断提升志愿者整体素质的基础之上。只有志愿者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 才能为读者和用户提供真挚的服务。为此, 图书馆要为志愿者创造学习交流的有效平台, 为他们提升素质提供机会。

首先, 图书馆要为志愿者提供最能发挥他们能力的工作岗位, 根据志愿者的文化层次、知识水平、职业特点、个人愿景和年纪, 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

其次, 图书馆要为志愿者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毋庸讳言, 不少志愿者是抱着学习的动机来图书馆做志愿者服务工作的,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开拓视野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所以图书馆要尽量为他们提供继续学习的有利条件。

再次, 图书馆要为志愿者创设沟通条件。很多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 希望能扩大自己的交际面, 丰富自己的生活。因此, 图书馆可以通过馆刊、网络、杂志为志愿者提供书面交流活动, 也可以组织文娱活动让志愿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活跃图书馆的工作氛围, 无形中也宣传了志愿者工作, 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最后, 图书馆还要为志愿者提供展示成就的机会, 组织专门的阵地和渠道, 对表现突出、成绩优异、有研究成果的志愿者予以一定的奖励和表扬, 让他们的工作成绩得到肯定, 从而更热情地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工作中。

总之, 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对图书馆、对志愿者本身都大有裨益。由于我国图书馆志愿者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但我们坚信, 志愿者工作必定越做越好, 为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图书馆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我国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而言, 我国图书馆在引入志愿者、管理志愿者、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方面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构建图书馆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是有待于继续探索的问题。笔者根据已有的工作经验对此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图书馆,志愿者管理,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李英.图书馆志愿者网站建设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 (11) .

[2]许美荣.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管理的改进[J].图书馆杂志, 2007, (6) .

[3]惠东芳.对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09, (2) .

[4]洪文梅.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管理的探讨[J].图书馆论坛, 20l0, (2) .

[5]陈永娴.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 2005 (12) .

[6]杨红梅.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探析——加拿大多伦多图书馆给我们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 2011, (05) .

高校图书馆志愿者的激励问题研究 篇10

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也尝试引入以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志愿者队伍, 甚至有些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组织者或者招募者也是学生。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扩大, 很多志愿者对自己的地位或组织还不太清楚, 参加的满意程度有欠缺, 工作质量下降等。目前, 图书馆管理者为了有效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 从激励机制着手探讨如何利用好志愿者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激发巨大潜能。

一、在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激励中的应用

志愿者队伍的发展需要志愿者的支持, 那么管理者应懂得志愿者决不仅是一种工具, 其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志愿者队伍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而要取得志愿者的支持就必须对志愿者进行激励。要想激励志愿者, 就必须了解其动机和需要。每个管理者首先要明确, 没有相同的志愿者, 并且不同的阶段中志愿者有不同的需求, 虽然激励有它自己的原则并方式多样, 但还可以总结出一些主要的激励方式。

1.薪酬激励

2015年新疆医科大学学生自发报名组织了新医大图书馆志愿者队伍。随着发展, 物价的高涨, 对志愿者进行经济性报酬是提高工作积极性的途径之一。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通过对志愿者岗位的了解, 进行工作量化, 工作质量的评定, 按照国家对薪酬方面的相关规定设置对志愿者给予相应的激励。

2.目标激励

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里引力。管理者应结合不同岗位的不同特点及实际情况, 制定工作目标, 并保证工作目标的价值性、现实性、挑战性及可行性, , 保证目标激励切实可行 (1) 。图书馆要制定出长期发展规划, 并在志愿者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让志愿者看到自身发展的前景和目标。在规划时, 要让志愿者参与, , 虚心听取志愿者意见, 只有让志愿者明白图书馆的目标, 并为他们献计献策提供机会, 以满足志愿者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 , 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才能获得许许多多不寻常的创新和有价值的建议。。目标激励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的激励, 有利于保持志愿者长久的积极性的发挥。

3.尊重激励

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 首次提出需求层次理论, 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 尊重是第四级的需求 (2)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 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在高校图书馆中, 管理者必须尊重志愿者的心理世界和精神追求, 无论管理者的权利, 学历, 职位再高, 也要身边的团队协作, 单枪匹马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高校志愿者都是年轻人, 要多给鼓励, 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不轻视志愿者的才能, 尊重每个志愿者的贡献。如果图书馆能提供适当的报酬水平的同时, 也能不断满足志愿者对尊重的需求, 这种精神上的激励甚至比物质上的激励来得更持久, 有效。

4.荣誉激励

图书馆可以根据志愿者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进行评比和奖励。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 评比行为对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具有吸引性意义, 使志愿者行为处于活跃状态。这种荣誉激励的方式在高校中已普遍开展, 如很多高校评选了“志愿者之星”和“优秀志愿者”等奖项并颁布了荣誉证书, 这是一种对志愿者工作成绩和工作能力肯定的方式, 是一种激发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目标的方式。可见, 荣誉激励也是志愿者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价值目标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激励方式是有必要的, 但不能流于形式, 管理者要为社会或高校培养出杰出且无私的志愿者。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志愿者活动, 如果志愿者团队仅仅靠条条框框的“条例”“规章”“制度”是不能有效的解决组织运行中的诸多问题, 尤其是不能高效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强调对志愿者的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志愿者活动, 如果志愿者团队仅仅靠条条框框的“调解和尊重”, 按人性的规律对志愿者进行管理和尊重, 促使更多志愿者的积极性得以充分释放。为公众服务, 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 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非常注重志愿者团队的管理。志愿者服务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个积极向上, 团结协作的团队。积极提倡和激发志愿者的团队精神、主人翁精神, 让志愿者在团队中感受到强烈的认同感, 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激励。我校针对志愿者的特点, 每月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和座谈, 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及措施, 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细节, 只要参与了, 就是一种奉献。

摘要:本文通过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入手, 从薪酬激励, 目标激励, 尊重激励等方面探讨了图书馆管理者如何将激励理论运用于志愿者队伍管理中, 进行有效激励, 结合了新疆医科大学的实际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志愿者,激励,图书馆

注释

11文淑君.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视界, 2014 (34) :223-223.

2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图书馆志愿者 篇11

一、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现状

志愿者又称“义工” (volunteer) 。图书馆志愿者是指“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 能够主动承担为图书馆提供公益服务, 并奉献个人时间、精神及专业技术的个人或团体。

1.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组织现状。在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公共图书馆在公益和无偿的原则上融合社会志愿者的服务模式起步较早, 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发展较快。例如, 瑞士多元文化图书馆的服务人员80%是由志愿者组成。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起步较晚, 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诞生, 1996年福建省图书馆的志愿者组织成立。随后, 北京、上海、浙江等诸多省市公共图书馆先后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2006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志愿者工作会议召开, 使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培训活动得以落实。目前, 我国各省市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存在进展不均衡的现象。

2.国内学术研究现状。截至2015年底, 本课题组在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信息科技”专辑中, 以“图书馆+志愿者”等进行检索, 相关论文共186篇。虽然国内学者对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研究正逐步深入, 但是关于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的管理机制和模式创新的研究较少。

二、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问题分析

本课题主要针对秦皇岛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作为研究对象, 其在志愿者队伍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图书馆对志愿者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导致志愿者流动较大。甚至难以留住高素质的志愿者, 不利于队伍的长期发展和稳定。第二, 图书馆的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 导致工作效果差强人意。因此, 图书馆需要针对志愿者所服务的岗位任务进行集中培训。第三, 图书馆针对志愿者设置的岗位单一, 导致志愿者的兴趣不高, 甚至造成人才浪费。图书馆招募的志愿者都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 丰富的岗位设置可以让志愿者们学以致用,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三、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管理对策

1.通过社会公开招募, 择优选拔志愿者。秦皇岛图书馆可采取经常性招募或应急性招募等方式, 在本系统网站宣传、微信平台、当地报纸、社会公益活动、高校推广等渠道, 公示招募志愿者, 也可以联合当地备案的公益志愿者组织。招募与图书馆服务相应能力匹配的志愿者, 通过对志愿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学习工作履历等进行评估, 从而择优选拔适合图书馆公益服务的高素质志愿者。

2.针对志愿者的不同专长, 设置专业岗位, 完善细化志愿者构成。根据招募的具有专业特长的图书馆志愿者, 秦皇岛图书馆可相应设置专业志愿者岗位, 例如:文稿志愿者、青少儿活动志愿者、摄影摄像志愿者、速录志愿者、英语志愿者等专业岗位, 最大化地发挥志愿者们的兴趣专长。志愿者们专业的工作表现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3.建立培训机制, 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定期的上岗培训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的重要准备工作。因此, 秦皇岛图书馆可在组织本馆人员的岗位培训时加入志愿者参与, 促进志愿者与馆员之间的交流。也可自行组织或依托培训机构针对志愿者开展培训。在课程设置上, 建议让优秀的志愿者对新加入的志愿者进行服务理念的培训, 提高新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

4.为了稳定和发展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 要建立并实施志愿者工作的奖励机制。秦皇岛图书馆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定期邀请志愿者参与图书馆举办的讲座或联谊活动,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志愿者予以公示表扬或颁发荣誉证书;第二, 可适当延长志愿者的借阅时间, 或适量增加借阅图书数量;第三, 重要节日里向志愿者E-mail感谢信或赠送图书馆纪念品;第四, 向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开具社会公益服务证明, 可作为其所在单位入团入党、就业指导等争先评优的辅助评析条件。

四、结语

在志愿者依托公共图书馆平台展开公益服务行为中, 优秀的志愿者队伍是公共图书馆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力量, 为了使秦皇岛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获得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健全的奖励机制是凝聚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 为图书馆今后的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也为共建社会文明服务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宋家梅.图书馆志愿者管理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3.

上一篇:水利工程造价过程控制下一篇:版权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