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思考

2024-10-19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思考(精选5篇)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思考 篇1

在教育史上, “分级教学”是一直为教育界有识之士所推崇的一条办学准则。“分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 就是针对生源特点和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在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讲授、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方面体现层次性, 突出实效性,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采用按层次编班、班内分级目标教学、定向培养目标分层等模式;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 分级优化, 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 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佳教育方案, 得到最好的发展。

一、推行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 由于“大学扩招”热的不断升温, 专科层次学校生源的素质越来越差, 像我校一样的职业学校就更为显著。职业学校招生上的困难, 不仅反映在生源的数量上, 而且反映在生源的质量上, 大批低分新生涌进了学校, 职业学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自办学以来最全面最强烈也是最为严峻的挑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面向2010级新入学的高职学生, 组织了一次数学摸底考试。部分专业有五百多人参加, 结果绝大多数学生不及格, 其中有201人在30分以下, 有的学生甚至只考了几分。面对这样的学生, 教师如果不适时改进或调整好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仍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 学生的求知欲得不到激发, 厌学情绪将会迅速蔓延。

2.我院不仅招收高中毕业生, 同时还招收“三校生” (即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 和新疆生, 学生程度差异较大。再由于我院处于发展初始阶段, 在办学条件上存在着专业配置, 课程结构, 以及教师、教材、教辅设备和管理等方面的缺陷与不足, 又因生源录取门槛的降低, 整个教学计划更是难以完成。

二、我院推行的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

为了制止教学质量上出现的大面积滑落, 维护学院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声誉, 也为了向广大学生及其家长负责, 向用人单位及社会负责, 当务之急是大刀阔斧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 通过包括在办学思想、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教育创新, 整合一切教育资源, 与时俱进地推进分级教学。

结合我院自身的特点, 在教务处和基础部组织安排下, 数学教研室对2010级新高职学生进行“分级教学”, 具体的分级模式、操作方法是:根据我院学生的特点, 我们引入并实行了“普职渗透模式”。所谓“普职渗透模式”, 就是综合普高和职高的特点, 融普教和职教于一体, 实施普职渗透的教学计划。根据这个指导思想, 在一年的基础理论课——高等数学的教学中, 实行“4+2”模式分级教学。所谓的“4+2”模式, 就是按专业正常分班, 不打乱原有班级的编制 (便于日常管理) , 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每周开设4节数学课, 然后按摸底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ABC班, 按专业重新编班, 程度好的为A班, 程度差的为C班, 每周在业余时间再增加2节课。具体操作方法是:

1.快慢班教学法。除了正常教学外, 学生入学后施行分班教学。按新生升学考试成绩和入学后文化基础课摸底测试成绩分成ABC班。ABC班分别按照不同的教学要求, 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手段授课。A班学生中途可视学习情况申请到C班插班学习, C班学生也可视自己的接受能力要求到A班上课。实施动态管理, 适时调整, 滚动前进。允许学生根据学习的情况和需求的变化, 在合适的阶段重新作出选择。通过滚动调整, 让学生能真正选择一条适合自己条件和需求的最佳学习途径, 使自己获得最佳发展。

2.课堂分层教学法。在同一班级里, 教师采取以下方法: (1) 课堂授课内容分层次, 即教师备课要兼顾基础与提高两套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授课内容, 以基础为主, 适当渗透提高课内容。 (2) 课后练习分层次, 即每节课的课后作业除按基础课的内容留必做题外, 有时还适当增加一到两个选做题, 即探索题、拓展题或讨论题。 (3) 考试内容分层次, 即每次考试, 在试题的分量和难度上都加以区分, 如一般基础内容占80%~90%, 提高内容占10%~20%。这样保证了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 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树立了自信。

通过几个学期的实施, 数学分级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无论是成绩还是学习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学生的自信心也有所增强。这在上课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上都能充分地反映出来。特别是C级的学生成绩表现得更为显著。

三、分级教学模式下高等数学课程体系架构

通过几年数学分级教学的探索, 结合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对分级教学的架构及管理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分级教学”的主要架构有:

1.管理架构。“分级教学”实施方法的制定, 是通过基础部与教务处来共同完成的。具体工作由数学教研究室组织实施。基础部负责教材教法研究及教研成果落实;教务处负责教务管理及学生的考核。

2.目标架构。数学教研室应根据“分级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对数学课程目标体系进行具体化和细化的研究, 以及对教材教法的质量和可行性方面的研究, 制定出适合各专业、各层次教学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配合教务处和基础部抓好教学计划、排课、教案、查课、听课、考查、学生成绩分析、期末教师考评和学生意见反馈等整个教学环节的目标管理。

3.教材架构。解决好教材的选择与装备, 建造一个较完善的教材架构体系, 是推进“分级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通过正常渠道从国家出版部门精心挑选好适用教材, 另一方面由教研室统一规划, 从专业分析入手, 以目标分解为主要手段, 建立教学模块, 确定教学内容, 协调模块间关系, 最终形成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有效可行的课程体系。针对我校学生的特点和专业需求, 编写了贴近市场脉搏, 符合发展方向, 具有先进性、前瞻性的, 并且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的教材。通过几学期的使用, 我们自编的教材《高职高等数学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教师架构。构筑一个合理的教师架构, 是我校“分级教学”另一个重要条件。首先应该向社会广开招贤大门, 吸引有志于从事职业教育的大学高材生和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另外对在校教师, 政治上、生活上多加关心, 收入上多作倾斜, 业务进修上多作安排。经常到兄弟院校相互听课, 了解最新的资讯信息, 提升自身的学识水平, 更新自身的知识, 增强教师的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总之, 分级教学对于我校来说, 既是老要求, 又是新课题。随着我校教学环境及办学条件的变化, 分级教学已成为我校主要的教学手段, 成为我校最具实用、最可操作和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内涵就是指那总和, 概念的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职学院学生实际情况基础上, 提出了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行分级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近三年的分级教学实践经历, 总结了分级教学取得的宝贵教学成绩, 研讨了分级教学中学生的班级管理、课程体系架构等方面问题。

关键词:分级教学,高等数学,班级管理,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关丽红.浅谈高等数学分级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 2004 (2) :24-26.

[2]王文珍, 范远泽.长江大学《高等数学》[A].分级教学实践探讨.长江大学学报, 2010 (1) :356~358.

[3]姚翔飞.工科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 2008 (3) :85-87.

[4]李春霞, 杨树国.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 2007 (2) :30-35.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思考 篇2

【关键词】分级教学 模式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研究

【中图分类号】O13-4;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63-02

一、进行分级教学的优势

(一)学生之间的差异问题

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开始进行扩招,而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数学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进入高校,这就导致了有些专业因为文理兼收,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起点有差距的问题,而教师的教学内容和速度却是一样的,这就导致有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在面对高等数学的时候能够很好的进行学习,甚至超出课程目标的完成学习任务,去追求更加困难的数学问题,探究更加深刻的层次。

(二)适合高等数学教学

与高中数学相比,高等数学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十分的复杂,许多学生刚刚升入大学,对于数学还停留在对高中数学的认识上,在接触高等数学之后面对更加抽象的数学知识往往很难入门。尤其是高等数学的巨大信息量,让学生在处理的过程中感觉十分艰难,久而久之,不同数学基础的学生之间自然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所以,分级教学的方式尤其适合高等数学,将不同类型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是提升学生高等数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三)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我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教育准则,而分级教学则将这种教育准则发挥到了极致。在传统的高等数学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只是一味的按照同一个教学模式,将同样的内容倾倒给学生,完全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以及学生学习基础的不同。而分级教学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进行更大强度的拓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能够保证基础学习。

二、如何进行分级教学

(一)在对学生的分类上

要想实现有效的分级教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深入到了解,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学生的层次。首先,要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实的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确定本专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普遍基础;其次,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追求以及学生专业上的要求对学生的数学目标进行确定;最后,要征求学生本人的意见,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进行分级的考虑。在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这些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级,保证分级的科学性,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调整。

(二)在管理上

在进行分级教学之后,教师在对学生的管理上也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必须从多方面进行改革,才可以真正的做到全面改革,让分级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

第一,要合理的进行教材的选择,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材的确定,层次越高的学生,所配备的教材难度就越大,内容也就更加的繁杂。而层次越低的学生,教材内容也就要更加的偏向基础学习。在教材确定下来之后,教师也不能一味的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授课,还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上的调整,从整体入手,保持好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第二,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作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文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制定各个层次的教学大纲时,教师要注意各个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保证各个层次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有本质上的差异。

(三)在考核上

在对学生的考核上,教师也要按照分级制度来进行,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标准和目标。在对A层次的学生进行考核的时候,要求可以制定的较高,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考核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评测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对B层次和C层次的学生进行考核的时候,则要注重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核,主要通过学生对于经典例题的解答考核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熟练运用和对基本解题方法的掌握程度。除此之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核,不要以卷面成绩定胜负,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结合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进步中逐渐提升数学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分级教学就是将在数学学习方面属于同一个层次的学生分别聚集在一起,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分级教学的方式,可以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种类的教学,有效的解决现如今高等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强,学习目标更加清晰,从整体提升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完善好当今大学生整体的数学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新军.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1(6):28-30.

关于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探讨 篇3

关键词:教学,分级,改革,高等数学

引言

高等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具有一些自然的特点, 如严密的逻辑性, 高度的抽象性, 广泛的应用性。高等数学是一些高等院校中进行人才培养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也是一些理工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高等数学是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 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数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重任。因此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开设好这门课程就显得至关重要。

1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都知道, 全国各地的教育水平各不相同, 不同地区招生情况也不一样, 导致入学基础存在差异。再加上目前的高校规模在不断扩大, 办学层次在不断提高, 招生人数一直在大幅度增加, 入学基础差异也相对增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 数学的难度明显加大, 而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 理解能力不一样。课程内容的难度对不同学习能力的人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还按中学时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状况了, 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从不同的专业来看, 每个专业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要求也不相同。比如机械专业的后续课程与专业研究和数学紧密联系, 相应的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也较高;而经济管理等专业对数学的要求相对较低, 只要求其理解简单的数学基础知识概念即可。不改变循规蹈矩的教育模式, 将对数学要求不同的学生放在一起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 这种传统模式某种程度上存在不合理性, 并且会使高等数学教学所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要想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必须要改变目前高等数学的教学现状, 必须要对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 因材施教, 分级教学, 势在必行。

目前分级教学成为部分高校的重要教学手段。分级教学顾名思义即分层次教学。分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 针对不同的学生存在着的不同和差异, 有区别地进行确定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变换授课方式, 控制教学进度, 创立评估体系, 动态监控教学质量的教学理念。分级教学的宗旨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最大程度提高, 利用有限的时间, 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1]

2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整体方案

2.1 分级衡量依据

其一, 根据学生自主选择来分级。由于有些学生对学习数学课程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适当调整, 使其有机会学习深层次的知识与方法。

其二, 根据专业性质来分级。由于各种专业对数学的要求各不相同, 有些专业只要求了解, 要求知道有这个定义定理公式, 要求能够熟记, 不要求会推导。而有些专业的后续课程与专业研究和数学紧密联系, 对高等数学知识要求理解, 就不仅要求记忆, 而且要知道知识点或相关概念的来龙去脉。因此, 有必要将对数学要求较高的专业和对数学要求相对较低的专业分开来教学, 结合专业使用不用的方法进行教学。

其三, 根据学生成绩来分级。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 首先可以考虑根据他们的数学高考成绩和进校后的摸底考试成绩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在根据高考成绩划分时, 还要考虑由于每个省份的高考数学试卷不同, 存在总分分值不同的现象, 所以要先全部换算成总分相同, 再进行比较并排序。

2.2 分级模式

首先把一些数学基础比较好的、对数学知识要求较高的专业和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组成的班级, 称为A班。A班上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对高数学习比较感兴趣, 并想进一步深造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上都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可以结合A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强化优势, 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基础上, 提高自己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生遇到问题, 要相互讨论, 鼓励相互学习, 开放式教学, 不仅要求达到基本能力, 还要多给他们介绍一些课程的前沿发展与应用, 讲解一些较难的题, 进一步开拓他们的思维, 使他们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上达到更高的水平。[2]

其次把其他的同学组成的班级, 称为B班。针对B班的学生, 我们可以采用基础式的教学方法, 以教师课堂上的讲解为主, 课下让学生多做一些课后辅导作业, 教师多下工夫, 反复的并有耐心地讲解一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多给学生上一些习题课, 多让学生作一些基础题, 带领并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他们提出问题,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教学目标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即可。

同时也要实行流动制度。根据学生在第一学期期末的成绩考核, 实行流动调整。如果B班学生在这一学期成绩突出, 可以选择从B班跳到A班。同样,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如果觉得自己不适应在A班的学习学生可适当降级。

2.3 教学管理分级

一方面要注意考试方式: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终手段, 如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分级教学效果好不好, 主要看学生数学成绩有没有提高。现在学校采用的考核办法主要就是考试, 为了显示公平, 学校采取统一的考核标准, A、B班同卷, 实行教考分离, 教师集体出考卷, 流水阅卷。A班要求比B班高, 如B班要求60分及格, 而A班就要求70分及格。不及格的同学要进行重修。这样既可以对A班的同学起到严格要求的作用, 也可以对B班的同学起到鼓励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管理:管理学生要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办法。A班的同学要注重严厉, B班的同学要注重鼓励。老师上课发现A班学生不认真听讲、不交作业、逃课等现象, 学生成绩要进行扣分;B班学生上课认真积极、出色完成作业等, 成绩可以适当加分。

3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一些弊端

分级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几乎使得所有的学生都达到了基本的教学目标。然而, 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分级教学时, 要注意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 分级教学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放在一起, 老师上课速度比较快, 由于竞争和激励意识, 某些学生可能会压力过大, 最终导致跟不上节奏, 使得他们的成绩大幅度下降。同时对B班的学生来说, 他们被分配B班会觉得自己学习能力不如A班学生, “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思想, 从而导致B班的学生更差。分级教学容易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3]

因此, 在实施分级教学的过程中, 要注意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宣传和引导。实行分级教学并不是对学生分等级, 而是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 使每位同学都能更好地学习高等数学, 同时也可以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在实施分级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严格做到, 除了根据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之外, 每一位学生都有权利和机会享受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 使每位学生都有很好地发展空间。

4 结语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 某些高校已实践多年,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也存在某些问题。我们将继续对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将高等数学分级教学加以完善, 尽量使高等数学的分级教学改革科学合理化。科学合理地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的前提与保证, 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配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丽红.浅谈高等数学分级教学[J].长春大学学报, 2004, 14 (2) :103~105.

[2]黄兆信.分级教学: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举措[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7) :140~141.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思考 篇4

关键词: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数学建模,学习网站

1 前言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西南林业大学是以林学学科为主, 以生物环境类学科为特色, 农、理、工、文、法、管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一所综合性大学。高等数学是许多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的深造,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就是通过高等数学分级教学, 数学建模, 高等数学学习网站三者的有机结合, 达到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允许自主学习和多元发展, 强调高等数学的应用性, 培养人才所必需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解决高等数学学时的有限性及师生交流的局限性。

2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2.1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

西南林业大学高等数学分级教学就是根据高考数学成绩进行划分, 学生分为A、B、C 3个层次, 原则上分别占学习高等数学学生总数的20%、50%、30%。允许学生按个人自愿进行微调。分级教学实行动态管理, 第2学期根据第1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再分班。采取教考分离, 流水阅卷, A、B、C 3个层次同卷考核[1]。高等数学分级教学从2009年9月开始在西南林业大学实施, 现已有2009级、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2014级近2万人的学生参与分级教学实践,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及格率有了很大提高, 以下为实施分层次教学以来的生物、管理类 (同卷考核) 及格率统计:

通过对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及格率统计证明, 高等数学及格率基本处于稳步上升之势, 其中成绩略有起伏, 这符合教学规律。说明高等数学分层次教学是符合西南林业大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试卷是考试运行的重要载体, 其质量的高低是能否很好检验教学质量真实情况的关键, 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考试的可靠度和准确度, 往往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在教育部各项评估指标中, 试卷质量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试卷质量分析是教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而合理地对试卷进行评价, 对提高试卷的水平, 并最终做到“以评促教”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 对西南林业大学生物、管理类高等数学试卷进行定量分析[2], 通过难度、区分度、信度主要检验指标[3], 对部分高等数学期末试卷进行试卷分析, 以期达到检验试卷质量、评估教学水平, 并最终建立了生物、管理类期末成套试卷库。高等数学试卷库的建立和应用, 不仅可以全面公正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的效果, 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而且对加强常规教学管理的水平, 减轻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负担会起积极作用。

2.2 数学建模与高等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

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由于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中涉及实际应用的内容基本没有, 导致学生不知道学习高等数学有何用处, 尽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把数学建模与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有机结合, 让学生真实感受到高等数学的广泛用途, 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理论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 是在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架设桥梁的一项创造性科研活动。通过高等数学与数学建模的有机结合, 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理论联系实际, 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实际意义。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 “数学建模竞赛”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是分离的[4], 主要原因在于数学建模培训是“精英化”教育, 起点高、难度大。而高校扩招后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连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都学不懂, 因此无法在普通高等数学课程中贯彻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

西南林业大学高等数学实行分级教学, 把学生分为A、B、C 3个等级进行教学。其中, A级学生约占总学生的20%, 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好, 适应能力较强, 比较合适开展创新能力培养, 在A级学生中, 先挑选出2个班级作为试验班, 探索和建立高等数学课程与“数学建模”有机融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积极渗透、有机融合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 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提高数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现在已编制了高等数学与数学建模有机结合的案例讲义, 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积极渗透、有机融合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具体做法是:以课本的每一章为单位, 在按照正常程序讲解完基本知识后, 适当补充2~3个数学建模的小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对发掘学校数学建模竞赛的后备人才、全面提高A班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能力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讲课过程中要注意的是, 一方面要保证课本上基本内容的讲解, 同时又要补充一些数学建模的小案例和基本思想, 要做到两者的兼顾和有机融入, 这需要任课教师不断进行摸索和总结, 才能找到最好的结合方式。试行2a后, 将经验向所有A级学生班级中推广。

2.3 构建高等数学学习网站

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今天, 接受高等数学教育的学生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时数却非常有限, 仅靠课堂教学, 教师只能勉强讲授完基本内容, 信息量较小, 无法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解决高等数学教学中“内容多、学时少”这一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武器。使用网络媒体, 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可以多种方式组合, 以适应A级、B级、C级不同学习者的需要。高等数学的教学从单纯课堂教学延伸到了网络上的协同辅导、学习和工作。网络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还可以被不同高校共享, 并在每个学习者需要的时间和地点被使用, 使高等数学的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5]。

利用学校已经建设完成的遍布教室、学生宿舍的校园网络, 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为核心, 以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网络课程、模拟测试题库等为资源支撑, 建设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网站, 为教师按需集成各自教学内容、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培养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网站分为“教师教学系统”、“学生学习系统”和“教学资源区”三大模块。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 教师和学生以不同身份登录, 进入各自的教学和学习活动界面。

在教学功能区, 教师可以定制个性化的课程, 管理课程文件, 发布课程公告, 讨论交流, 解答学生问题等。

在学生学习区, 学生可以根据授课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学习, 查看课程公告, 观看教学视频, 进行自测与辅导, 提问题, 以及参加讨论交流等。

系统将提供大量的例题、习题供学生学习和练习。

在教学资源区, 系统将提供围绕各章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模块、典型例题模块、释疑解难模块、数学建模案例模块、数学史话、分级教学文件等。同时提供高等数学课程有关电子教材、电子课件、习题课讲义等。

这些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数据库技术, 从不同的方面形象化地阐释了高等数学的基本内容, 为教师针对本科各层次不同教学要求, 满足分层次、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优秀资源,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数学素质。通过学习网站的建立, 教学从课堂的狭窄天地中解放出来, 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个性化学习, 这对提高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 辅助高等数学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实践与创新过程中的关健问题

在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实践与创新过程中, 教师在授课前应有针对性地结合现行教材的各个章节, 搜集相关内容的实例。在讲课过程中要适时、适当、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适当介绍相关的一些简单模型, 尽可能将高等数学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收集、整理适合于高等数学课程中讲解的数学建模案例。同时要处理好高等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建模”补充案例的关系, 首先一定要保证基本知识教学, 然后才能讲解基本知识的应用案例, 不能顾此失彼。在学习网站建设中, 必须保证教学资源的定期更新和形式的多样性, 以及教与学的交互性, 才能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 达到教学目的。不能将传统教学照搬到网络上, 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

通过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数学建模+高等数学学习网站, 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丁琨, 王清晖, 陈焱, 等.高等数学分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05) :10-12.

[2]丁琨, 肖永峰, 张元铎, 等.基于统计方法的高等数学试卷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 (17) :15-17.

[3]马江山, 梁莉芳.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试卷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2, 22 (06) :10-13.

[4]贾学龙, 杨华.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 2011 (02) :93-94.

高等数学分级教学思考 篇5

目前我校已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始了数学分层分级教学, 取得了很多经验, 而且在数学分层分级教学方面, 部分高校已经进行了的尝试[3,4]。新的教学方式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和特长,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但在具体执行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要求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我校面向全国招生, 并招收国外交流生, 学生生源分布广, 招生规模大, 每年招生8000多名学生, 根据专业将他们分成如下几大类:理工科类、经管类、人文社科类及医学类等, 多年来已按自然专业或教改进行了分层分级教学, 例如设立了理工科类班, 含经管类 (理科招生的) 、少数民族班、经管类文科班 (文科招生的) 、人文社科类班、医学类五年制班与八年制班、教改班、工程试验班、中澳班等, 总的来说实行的是一种小规模的、静态管理的、单一的分层教学模式。这些教学实践, 为我们将进行的大规模的、动态管理的、多层次的分层教学模式的改革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另外学校本科生院已出台有关政策并给予经费对该项目进行大力支持, 这为项目的进行提供了保障。以下就该教学改革的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正在实施情况进行探讨[5,6,7,8]。

一、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改革的意义

针对招生规模和区域的扩大, 不管是不同区域还是相同区域的学生, 他们已有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按同一水平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产生一定的压力。因此改变以往以自然班为教学管理的组织形式, 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能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等差异, 组织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级;按照新的教学班来制定和实施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思想和方法及教学基本要求等, 达到最好的因材施教, 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 这就是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的内涵。为此, 根据我校学生规模和教学实际情况, 实施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 探索解决现存问题和因材施教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是因材施教具体实现。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等不同层次,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具体课堂教学的实施进行相应的设计, 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其次, 在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中,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找出共同存在的数学能力方面的弱项, 做到心中有数, 更好地明确目标, 提高教学效率。同时, 基于同一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所学知识大致相同, 教师比较容易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 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2.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习兴趣。实行分层分级教学, 教师能实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进而控制教学进度, 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合拍, 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感觉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进步的喜悦。

3.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兼顾了教与学,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校涵盖理工科、经管、人文社科及医学类等专业, 生源分布广、规模大, 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等参差不齐, 而且有些专业文理兼教, 这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的把握、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处理等都增加了难度, 师生在教与学之间无所适从, 导致教学效果极差。分层分级教学的实行, 针对同一层次的学生,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处理等方面容易把握, 教学工作会事半功倍, 能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4.分层分级教学促进教师的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分层分级教学要求教师认真细致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 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 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方法, 由此促进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 达到教与学相长的目的,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实施分层分级教学模式和方法, 必须明确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我们的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如下。

1.通过对我校各院所调查研究, 确定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以及试验班、教改班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和相应的高等数学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中的地位和作用, 制定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实践。

2.基于高等数学分层分级教学模式, 对高等数学的基础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理论与应用、教与学三个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并在教学实施及教学理论研究上, 针对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异研究它们的辩证、和谐和统一的关系, 实施分层分级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3.基于分层分级教学模式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班级以及试验班、教改班学生应具备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分析, 探索分层分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4.为了达到高等数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目标, 基于分层分级教学模式, 研究符合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材体系、课程内容, 并进行分层分级教材体系、课程内容改革实践。

5.研究基于分层分级教学模式下的高等数学素质教育的特征, 丰富和发展高等数学教育学理论。

三、分层分级教学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具体研究内容和目标的实现, 着重要解决如下关键问题。

1.解决分层分级的教学模式问题。形成分层分级的高等数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2.解决分层分级的“度”的问题。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 精选教学内容, 克服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

3.解决分层分级的教学方法、手段的问题。

四、实施情况

我们将通过数学摸底考试, 结合高考数学成绩, 适当考虑学生的志愿, 并按照学生不同专业 (理工、医学、文科) 对学生进行分班, 我们将学生分为五个层次。不同层次高等数学学时不同, 分别为:176学时、160学时、144学时、128学时、96学时、64学时, 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都作了适当调整。

总之, 分层分级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认识学生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使教师的“教”更加适应学生的“学”,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全面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社会信誉。

参考文献

[1]张宝善, 杨忍军.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平台的构想[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07, 4 (1) :98-100.

[2]母丽华, 李焱.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7) :173-174.

[3]李巧萍, 潘金香.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 2 (2) :113-114.

[4]韩超杰, 郝淑珍, 王东平.分层次教学在独立学院教学中的探索[J].科学教育, 2008, (08) .

[5]李金山, 王三强.试论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指导性原则[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10 (8) :100-102.

[6]李刚, 张新敬.普通高校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探讨[J].中州大学学报, 2009, 26 (5) :98-99.

[7]杨曲.大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的实践试探[J].科技教育, 2010, (36) :190.

上一篇:多语言文化背景下一篇:物资供应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