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传播

2024-05-17

当代文化传播(共12篇)

当代文化传播 篇1

近几年, 文化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正成为一个非常有市场竞争力的第三产业, 国家也对文化传播事业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度, 实施的相关政策也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种种现象表明中国的文化产业正逐渐走入井喷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 文化传播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实际上中国当代文化传播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 并且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1 中国当代文化传播现状

1.1 全球化背景下传播力量太弱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 在当代却失去了其该有的活力与力量, 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 各国文化在相互融合碰撞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活力, 然而中国传媒的传播力量却远不及西方传媒。西方大国的传媒大亨利用其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技基础将触角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 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导者。这种强大的文化传播力挑战者中国的文化传播产业, 是中国在文化传播方面处于一个相当尴尬的地位, 有内容却无法传递给大众。尽管中国当前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居于世界前列, 文化传播事业相较于过去也有了较大提高, 但是仍然不足以与一些文化传播强国相比。

1.2 文化传播体制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建设重点放在经济事业上, 因此经济事业和经济体制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而与经济体制相比, 文化体制的发展是大大落后的。这也是我国文化事业落后的根本原因。我国文化传播的宏观掌控者是政府, 政府对文化传播的方向和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虽然能够保证文化传播的健康性, 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文化传播最大的弊端。文化产业是一个相对自由的产业, 注重时效性与流行性, 传播过慢会影响可信度和传播的效果。

1.3 传播内容带有明显倾向性

中国主流媒体在文化传播上带有非常明显的倾向性, 基本上只报导想要大众知道的消息, 没有考虑到大众的主观意愿。文化传播的最终意图是想让大众接受认同其传播内容, 国人可能已经习惯了中国媒体的这种报导方式与内容, 但是有些内容出现在国际媒体上可能并不利于他国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 这涉及到一个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差异的问题, 显然, 中国国际媒体在报导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 在很多情况下, 大家会发现外国朋友眼中的中国和真正的中国是有着很大的差异的, 这并不能说是他们不了解中国, 很有可能是中国没有给予他们真正的中国形象的展示。

1.4 有些文化产业发展倾向较低端

文化产业本身带有很强的盈利性, 这导致很多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会选取低端文化来迎合一些大众的个人欲望。文化本应是一种公共精神, 但是当前的文化传播似乎正在慢慢流失这种精神, 越来越多的垃圾文化、快餐文化以及低俗文化占据了人们的视线, 不可否认是因为有些大众有这种需求才会产生这样的文化现象, 但是文化产业的传播者却可以选择不制造不传播这种文化, 以保证其他大众精神世界的干净与文明。

2 反思与对策

任何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原因, 当然也有其解决方法, 下面将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方法。

2.1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经济投入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将经济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中心就可以看出经济发展对一个国家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同样, 经济基础也是影响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在世界上居于前列, 经济增长速度也非常的快, 正逐年上升。但是国家对文化传播产业的重视程度并不够, 近几年来虽然一直在强调建设文化强国, 但实际的经济投入却不足以是中国的传播产业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不排除未来会有这种可能。经济投入是文化传播技术的基础所在, 而文化传播技术是文化传播的核心竞争力。21世纪是网络世纪, 网络媒体以其极广的传播范围和超快的传播速度成为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 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便利和机遇实现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 从而增强我国文化传播的实力, 缩小和西方文化强国的差距。

2.2 改变传播理念, 改革文化传播管理体制

文化体制是文化传播的基础, 中国目前的文化传播理念最大的问题就是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度很广, 但是传播内容却太过单一, 将文化传播这种交互性的行为变为政府单方面的宣传片, 要想改变这种局面, 必须要根据国民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只能保证传播者想要表达的信息输出了, 却不能保证大众接收了这种信息, 认同才是文化传播的根本目的所在。在体制方面, 政府可以在必要时做出宏观调控, 但不必时时刻刻在微观管理方面施力太多。具体来说, 就是控制文化传播的大方向, 引导文化传播事业健康发展, 但是在传媒的经营方面不必干预太多。

2.3 恰当选择文化传播的内容

文化传播是非常具有灵活性的一个产业, 其内容相当广泛。在这其中, 文化与传播是一体的, 没有文化的传播不叫传播。然而在当代中国, 有些所谓的文化传播的内容并不能称之为文化, 当然这里也并不要求所有传播的文化都是高雅文化, 不能有通俗文化, 而是要保证文化的健康性, 一些低俗的“文化”, 甚至都不能将其称之为文化的东西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当今社会所传播的文化载体主要有两类:娱乐生活和科学技术。娱乐生活显而易见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些现代化生活文化的传播, 可能是一些生活方式或者价值观的接受, 其次可以是电视电影的传播, 这种传播是影响辐射范围最广的, 可以让人们了解到很多历史文化知识以及先进的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可以说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渗透, 它可以将一种文化的根本精华传递给接收者, 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不能拒绝外来文化, 同时也要注意传播本土文化。

3 结论

纵观人类发展史会发现文化传播一直都伴随着人类的进步, 文化随着人的产生而产生, 文化传播也随之而产生。文化传播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的阶梯,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强国, 岁然在历史进程中有过很多的挫折, 当代文化传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永久的, 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只要解决这些问题, 相信中国的文化传播事业会走向一个新的巅峰。

参考文献

[1]朱德生, 闵惠泉.文化工具与文化传播的革命——关于手机的对话[J].现代传播, 2009 (3) :29-31.

[2]郑海中.关于文化传播的几个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 2009 (4) :09-10.

[3]云德.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 (上) [J].现代传播, 2009 (5) :13-14.

[4]丁晨明.面对文化入超——中西方文化传播的现状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 2009 (8) :22-25.

[5]寇驰.开掘海南高雅文化演出市场——访中视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文军[J].今日海南, 2009 (3) :17-18.

当代文化传播 篇2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以达到获取更多经济利润的目的采取了众多商业手段,而在这众多商业手段中有一个手段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并且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深受各大行业的青睐,这个手段就是商业广告。

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就是各种形式的商业广告。海报,传单,硕大的荧光屏循环播放着激情四射的广告。回到家里,打开电视又是让人“深恶痛绝”的广告。随着互联网不断普及,广告又开始大面积攻占网络世界。总之,无论你是在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都会看到广告的“倩影”,广告已经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无所不在!谈到广告,我想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褒贬不一。但是,广告不会因为任何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或消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广告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广告有着很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古代就有,只是那时不是“广告”这种称呼,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是现当代广告,也就是“二战”之后的广告发展。

诚如前述,广告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鉴于广告存在的意义及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我想说的是,广告的影响在现今社会已经远远超出了商业宣传的范畴而是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广告文化。下面就广告文化谈谈我个人的理解。

1.广告文化的本质

广告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商业文化,而从其生产、传播方式以及所传达出来的精神文化信息来看,广告文化又是一种大众文化。广告文化是从属于商业文化的亚文化,同时包含商品文化及营销文化。商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载体,文化通过商品传播,商品通过文化而增殖。在中国,通过商品传播文化早在丝绸之路时代,丝绸之路带给西域的不仅仅是丝绸,它还以丝绸为载体,向西方世界传播了古老的东方文化。

1.1 商品文化

商品文化的实质是商品设计、生产、包装、装潢及其发展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文化附加值,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辨证统一,是商品使用功能

与商品审美功能的辨证统一。它是广告文化的核心内容。

1.2 营销文化

营销文化是指以文化观念为前提,以切近人的心理需要、精神气质、审美趣味为原则的营销艺术和哲理,它是广告文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商品文化要通过营销文化的实现而最终实现。

广告文化具有明显的大众性、商业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特点。一定的文化传统、信仰和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商业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心理、行为从而影响各国广告活动。

2.广告文化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当代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对民族文化的展示、对流行时尚的引导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对道德信息的传播。人的接受心理受制于其所属的亚文化群,因此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常常为广告创意所利用,客观上广告文化成了展示民族文化的舞台。广告在引导大众消费行为的过程中,主要以时尚为表征,因而广告往往成为流行时尚的样本,成为促使人们改变生活形态的推动力量。为使广告信息传播有效,广告力避急功近利,转而关注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道德内容,客观上使得广告传播成为一种特殊的道德信息载体,当然广告对道德内容的传播是极为间接和有限的。

2.2 消极影响

尽管如此处心积虑地乔装打扮,广告作为商业促销手段的实质是无法改变的,因此其负面效应在所难免,并日益引起了文化批评目光的关注。置身于广告的汪洋大海之中,人们对其道德的、审美的……诸如此类的诉求内容日趋麻木,而在“欣赏”广告时,人们不可能拥有自身的解读权,在广告与受众的关系中,受众只能是被动的;而其所倡导的时尚生活又必然通过感性的物质消费得以实现,于是,被动、冷漠日益成为当今时代大众的性格,而消费成了最高的价值追求。当然这种结果的铸成归因于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合力的影响,但广告宣传确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由于当代广告借助辐射面极广的大众传媒,广告语言往往成为时代流行语,对传统的语法造成了严重的干扰,而且其诗意的语言其实质是反诗意的。通过对广告的文化解读,广告的文化特性、客观存在的文化功能及负面效应昭然若揭。

广告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广告文化加以整伤,为广告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种有人文精神的终极价值尺度,使之减少文化上的偏差与失误,从而为社会文化发展承担起应负的责任。

3.如何正确对待广告文化

广告无处不在,广告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前所述,广告文化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一而足,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极方面的。那么,对待日益盛行的广告文化,作为普通群众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正如我们对待其他文化那样,去粗取精。广告文化中有很多是对我们社会主义文化有正面意义的,能很好的指引我们的消费,对于这些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地去接受,吸纳。广告文化是在商业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广告的本质目的还是赢得经济利润。因此,不可避免的,广告文化中参杂着众多金钱利欲的元素,这些成分的存在很容易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辨别是非黑白,善恶美丑的能力。对于一些低俗广告试图改变人们道德标准以期达到牟取利润目的的行径,我们要擦亮眼睛,坚决予以抵制!

4.结语

当代文化传播 篇3

关键词:媒体;隐性文化;传播;方向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29-01

当今世界,媒体是传播文化、符号、历史等人类文明最直接最显著的一种手段。除了这些显性文化,媒体的传播过程更贯穿了价值观的传递,潜移默化的向受传者输出一种观念上的引导,即“隐性文化”。媒体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十分明显。能够提供共同价值观念,使对社会有益的价值观念在经过传播后的存在和影响变的广泛起来,成为维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支柱。因此,当代媒体传播隐性文化的效能,不容小觑。

当前的媒体大部分都能够培养人们正确的竞争观念。比如注重灌输合理竞争法则和规范,它抓住了人们渴望拥有一个安全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个人斗争环境的心理,在本质上契合了人们对竞争本质的理解和期待。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所引导的商业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挑起了人们本性中所追求的最低层次的感官享受。现如今,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化传媒带给人们获取信息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在拥有大量信息的同时,弱化了大众处理信息的能力,导致“人云亦云”的跟风现象呈现出增长的势头。电视剧的相互模仿和复制,带给观众的必然就是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模仿,这就充分说明了电视传媒导致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被同化。

因此,当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使得媒介传播快速的发展,媒介对于隐性文化的解读和解构给受众带来极大影响的情况下,必须把控好隐性文化价值观导向的正面输出。比如现下各省卫视对于引进类节目的狂热播出受到观众的追捧,媒体在隐性文化的传播方向上,应当注意节目人文意识、品牌意识和受众参与意识的提升。

一、媒体人文意识持续提升

人文关怀是媒体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断增长,在这样残酷竞争及生存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人们迫切需要舒缓自己紧张的神经和情绪。而作为一种肩负着社会导向作用的媒体们就应该担当起这份责任,表现出人文关怀。尽管从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人们可以这样理解,“观众既是消费者,又是商品。”可是,作为一个最贴近人们现实生活的大众传播媒体,娱乐性电视节目在创作的过程中,不能也不应该与人们主流思想与情感的轨道发生偏离,更不能将人的思想与情感进行了“物化”。“现如今观众真正需要的不是那些带给人们无助感和空虚感的粗制滥造的电视剧,而需要的是那些能激发自我价值实现的东西,这样的精品栏目能够给观众带来愉悦和信心。”如《梦想星搭档》《梦想中国》《星光大道》等几档脍炙人口的节目,因为这几档优秀节目能够对于受众起到一种很好的文化鼓励的作用:让节目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和选手的梦想激励很好的融为一体,体现了一个进步和向上的社会应该有的“精气神”。节目栏目平民化趋势逐步增强,让现如今的观众接受节目有了一定的选择性,人们往往喜欢从自己角度去看待、分析问题,因此有人文关怀的节目就是那些真正体现人的关注和人的尊严的节目。电视节目的人文关怀就是能够契合大众电视发展的要求,提高了节目本身的文化品味的同时,帮助受众成功解决了遇到的一系列难题和矛盾,使人们的文化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核心价值观。在作者看来,电视节目中的人文关怀是不可或缺的。

二、媒体品牌意识持续提升

“品牌战略的制定是一个创新过程。各大传媒在实施电视剧创作精品战略时,一定要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及时确定和准确地选择自己的经营目标。因为,只有电视节目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出奇制胜,就是要不断创新,这样电视传媒才能发挥出应有的引领作用。”如果电视媒体仅仅采取简单的复制粘贴竞争对手的做法,永远被竞争对手牵着鼻子走,那么这个电视媒体只能永远落后与对手,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最后的胜利。随着现如今人们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娱乐节目竞争白热化的阶段,不能仅靠节目带来的瞬间冲击力和肤浅的快感去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是只有媒体不断创作出更有丰富思想内涵的节目,才有可能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和认可。因为有丰富思想内涵的节目能够让受众回味无穷。这种余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能够在观众心目中历久弥新,不断激励着社会大众梦想和生活。比如近年来稳坐收视冠军宝座的,浙江卫视品牌栏目《中国好声音》,他的成功令“中国好XX”成为当年的标志性语言。而其中几位导师的个性魅力,也为中国好声音的品牌贴上鲜明的标识。正如该档节目的宣传总结说的那样,《中国好声音》不是预先设置脚本,而是当节目的氛围营造出来的时候,各位嘉宾的内心情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从而让《中国好声音》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这样的表达方式在节目中积极营造出了一种平等、真诚地情感空间。不管是什么类别的节目都应该树立一种“品牌意识”,这样才能够在社会受众中积极营造出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及时输出和传播社会主流的“正能量”。

三、媒体参与意识持续提升

从现如今社会发展特点来看,当代社会受众不仅仅只停留追求强烈的平等意识的层面上,而且具有更加主动积极参与精神;对于社会大众传播进程不断加快的步伐来说,当代媒体传播已经彻底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传送者”与“受众”的分界线,成功构建了传播者和受众双方互动交流的传播新格局。现如今的观众之所以能够追捧诸多的选秀节目,这充分说明电视媒体必然走向了一种传播互动化的潮流和趋势。以往传统电视媒体都是我播你看,观众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电视观众如今已经不仅满足于在第一时间内获取相关信息,满足自我的“知情权”,而是更加希望媒体传播平台能够成为他们发表意见、展示自我想法的平台,实现其同样强烈的“参与权”。所以,从央视媒体到各省市电视台,各种谈话类节目纷纷上马,让观众的参与与互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

总体来说,媒体在向人们传达文化正能量的同时,其强化和突出文化形式的娱乐功效,正在一步步溶解社会主流文化的内涵及其艺术核心价值,从而使社会大众的主流文化缺乏了审美价值趋向、道德理性标准和思想深度内涵,一旦让此种精神价值趋向成为了社会大众精神的主流方向,那么其对整个社会的负面效应和后果是长期而又深远的。因此,电视媒介必须他要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宣传的主阵地,要自始至终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摆在首要位置,彻底发挥出引导社会大众文化方向的主体地位,要将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公共文化传播空间作为其首要责任,社会大众普遍期待电视传媒传播能够更多的、更好的传播正能量和正文化,为广大受众带来更多的精神食粮。

参考文献:

[1] 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38.

[2] 任金洲主编.电视策划新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12.

[4]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10.

[5]邵培仁,陈兵.媒介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9.

当代文化传播 篇4

“当代”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和“近代”的历史划分,特指当下这个时代。广义地说,当代艺术是指20世纪60年代至今,不同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艺术。狭义地说,当代艺术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既不同于现代主义,又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的当下艺术。

当代艺术是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生活状态、生存状态、思维状态、精神状态、心理状态紧密相关的一种文化形态。从历史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当代是一个特定的时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各自发生而又有共同面对的问题的时代。那么,当代艺术的当代性是什么呢?是当下,具有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某种文化诉求的艺术表述。至于这个时代的这种文化诉求究竟是什么,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曾将这个时期的社会和文化状况称为“新朦胧”(New obscurity)。说明这个时代人们的文化诉求是不明晰的、多项的(参见胡志颖《西方当代艺术状态》,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也正是因为这种“多项”和“不明晰”,才体现出这个时代不同于前代的特征,才引发艺术家、学者探索的兴趣,这也正是当代艺术“当代性”探索的价值所在。

1956年,英国艺术家汉密尔顿创作的《我们今天的生活为什么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结束了以美国为中心的现代主义以“架上”绘画为主流的历史。60年代,安迪·沃霍尔取代了波洛克,即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然而,80年代,德国的“新表现主义”、意大利的“超前卫”、美国的“涂鸦”和“新意象绘画”(又译“新形象绘画”)、英国的“绘画新精神”等架上绘画的回归,不但使“当代艺术”不再与现代主义相对峙,而且使“当代艺术”与古老的传统艺术、遥远的东方艺术、风马牛不相及的非造型艺术领域(如医学、科学、生物学等)产生了融合。

纽约文学批评家安德烈亚斯·惠森认为,80年代后的艺术是“以传统与创新之间、保守性与进步性之间、大众文化与进步文化之间的张力为特征的。然而,人们不再给予后者以优于前者的特权地位,旧的二分法和范畴不再像过去一样可靠地发挥作用,诸如,进步对倒退、左对右、理性主义对非理性、未来对过去、现代主义对写实主义、抽象对再现、先锋派对廉价垃圾。”(转引胡志颖《西方当代艺术状态》38至39页)他对20世纪80年代后“当代艺术”的概括正是对哈贝马斯“新朦胧”概念的佐证。

二、当代性的建构

2011年11月17日至19日,天津美术学院举办了“当代艺术史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议手册的“前言”,高名潞写道:“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日益成为全球艺术的一支极为活跃的有机部分,而二十世纪的世界艺术从欧美中心主义走向文化多元主义和全球主义,是中国当代艺术走出地域而融入全球当代艺术的重要上下文。”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告别了“文革”政治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批判现实的“伤痕美术”、揭示现实的“乡土美术”、探索本体的“形式美术”和消解传统的“前卫美术”。

不能否认,“伤痕美术”有俄罗斯巡回画派的影子,“乡土美术”有法国米勒的影子,“形式美术”有印象派之后西方绘画的影子,“前卫艺术”有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的影子。中国文化有着不同于西方的文化体系,有着不同于西方的特有的文明的积淀,有着西方人没有经历过的历史遭遇和“文革”遭遇,这些“不同”,这些“遭遇”可以理解为不幸,可以理解为“落后”,但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特有的“资源”。尽管“当代艺术”的概念是在后现代艺术的概念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尽管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源于西方,但是“当代艺术”是没有专利的,相反,不但没有专利,“当代艺术”不仅仅需要西方人的建构,更需要东方人的建构,包括中国的、日本的、韩国的、印度的、东南亚和非洲各国的艺术家的共同建构。

当代艺术虽然是艺术领域的问题,但当代艺术“当代性”的建构绝不仅仅是西方人、中国人和艺术领域的事情。第一,从民族、地域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一个世界范围的事情;第二,从参与者的范围来看,不仅是艺术家、艺术理论家的事情,还应该是科学家、政治家、企业家、商人及所有知识分子和广大公众共同参与的事情;第三,从参与机构的角度来看,不仅是美术院校、美术馆、博物馆、画廊、专业媒体、拍卖界、收藏界的事情,还应该是政府机关、综合院校、各种媒体、企业界、商界及各行各业共同参与的事情。这个“建构”的过程需要艺术界的精英,也需要艺术界以外的文化精英,更需要中产阶层和广大民众。当代艺术“当代性”的建构不仅仅是艺术本体推进、开拓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各民族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文化的需要、人类生存的需要和共同人性的需要。当代艺术“当代性”的建构是艺术家的责任,是艺术家的使命,但不是艺术家的特权,德国著名艺术家博伊斯说过:“人人都是艺术家”,国内学者朱青生说过:“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个理念。

三、当代性的语言探索

1973年,英国著名学者T·J·克拉克在他的《人民的印象》中提出,艺术史是一个不断否定的历史,而不是一个延续的历史,从而解决了极少主义、概念艺术无法继续延续的困境,将在当时仍在持续的现代主义“纯形式”和追求“原创”性的探索引向了生存体验表述的探求。由于艺术观、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的转型,导致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直至21世纪,架上绘画已经回归的艺术界又充斥了影像、装置、多媒体、表演、行为、观念、电脑艺术等多种语言形式。既然艺术创作的参与者、参与机构可以没有明确的专业与非专业、圈内与圈外之分;既然“人人都是艺术家”,“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那么,艺术的创作形式、创作语言也可以不择手段而且不设底线。

当代艺术家为了更充分地表现现实的真实、心理的真实、人性的真实早已不满足原有“现实主义”的“典型”表现了,无论是架上油画还是影像,都带有波普化的单纯、直白和前所未有的对现实真实的揭示。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用以前油画语言少有的近似月份牌年画的手法,表现他所经历过的真实体验;毛焰的肖像画用一种极其敏感、尖锐、朦胧的特殊技艺,表现他所感受到的真实生命的存在;宋永平和海波用从未有过的真实记录,表现震撼人心的全新图像。梁铨、刘子建、仇德树、洪耀用非笔墨的探索和实验;丁乙、王川用“极多”与“极少”,张羽的“指印”从“极少”到“极多”的探索实验;石冲、冷军的超级写实实验等等;无论是从观念、思路,还是操作方式、语言表现,都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向极限的挑战。

从综合媒介、现成品及现场创作的实验角度来看,徐冰的英文书法对书写现场的尝试,顾德新的装置对塑料材料的尝试,黄岩的绘画对猪肉、猪骨和人体皮肤的尝试,姜杰的雕塑对蜡材料的尝试,蔡国强对火药的尝试,洪浩的影像用真实的“东西”直接扫描的尝试;还有高氏兄弟的行为《拥抱》针对“血腥自残”非人性的极端现象,对极端人性化的尝试;都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当代艺术“当代性”在语言上不择手段地探索和实验。

从当代艺术当代性语言建构的逻辑推进来看,无论是纯粹语言上的、综合媒体上的,还是理念上的,只有挑战局限,才能超越局限,创造极限。这种大胆的、真实的、实验的、综合的、极限的尝试以及从未有过的陌生组合,以一种与常规习惯极不适宜的呈现方式,不但创造出了一种这个时代特有的、全新的视觉图式,也引发了一种常常被人们无视、忽略和缺乏的东西的思索。

四、当代性的文化指向和文化诉求

不同的艺术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也塑造了不同的艺术。文化和艺术是一个综合的门类,在各种各样复杂的文化和艺术形态中,人性和人的生命形态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行为方式总会随着时间、空间以及人的精神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这其中也伴随着观念、价值追求和文化指向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最为重要的变化是,“中国知识分子正在改变有史以来的依附状态,不管这种依附是传统的还是外来的”,知识分子、艺术家“作为社会的神经中枢,集结着中国人的生存经验,对文化现状、历史动态和精神向度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和深刻体验”。(见王林《中国——后八九艺术》,艺术潮流杂志社1997年版)。由于深刻的体验和独立的思考以及时代精神的需求,在当代艺术中主要反映出三种倾向:1、揭示中国人自身的人性特征;2、真实地反映自身深刻体验的生存状态;3、针对文化殖民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身份意识。

张晓刚的《大家庭》通过精致地描绘“假客观”的现实,有力地揭示了中国当代史中特有的一种虚假的真实情境,一个人性被模糊化、中性化、诗意化和变异化了的真实的现实。毛焰的肖像系列如同心电图,他那种神经质般的灵感、紧张和心跳,那种对真实生命状态主观感受的内心表达,是对真实人性前所未有的揭示。宋永平的《临终现场》,将他父母备受病痛折磨的惨状,通过摄影语言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感觉化了的”死亡现场过程在传统的被诗意化和浪漫化了的死亡题材中,是从没有出现过的,也是人们不愿让外人看到的。这充满恐惧、绝望、凄惨的真实临终现场本身也是人们不忍目睹的。海波的图片虽然没有展示死亡现场,但图片中一目了然的真实“空缺”,同样使人感到一种真真切切的时间的残酷。

有意对抗西方后殖民眼光的创作主要有三种:1、直接反对西方中心主义,如王庆松的《又一次战争》系列;2、试图建构既不同于西方,又不同于中国传统模式,同时又有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优势的实验水墨语言体系,以表现对社会生命、民族生命、宇宙生命终极本体的追问与探寻,如张羽的《灵光》系列、《指印》系列;3、强调自己的身份,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以自己的面貌参与国际对话,如蔡国强的焰火,徐冰的《新英文书法》,黄永砯的《六十甲子车》、陈箴的《“绝唱”——“各打五十大板”》等。

当代潮汕文化变迁中的文化适应 篇5

潮汕文化是以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为底蕴、海洋文化为特色的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在环境和人口、经济与技术、文化创新与文化移人、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因素发生变化时,潮汕文化也同样面临文化适应与整合的现实.在此过程中,应强化积极的`文化自觉和理性的批判意识、贯注积极的人文关怀,同时借积极的心理调适适应文化震荡带来的反差和冲突.

作 者:马林芳 王建平作者单位:马林芳(韩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广东,潮州,521041)

王建平(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广州,516031)

当代文化传播 篇6

作者简介:朱尉,男,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业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杨珂馨,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主要从事广播与主持艺术研究。

摘 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无数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中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的活化石。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新文化掀起了新一轮的文化思潮,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被抛弃被遗忘,经典的传统文化与新思潮产生了强烈冲击,文化遗产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为例,探索在当代文化思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保护措施以及传承方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0-0169-02

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新文化新思想的冲击使人们淡忘了文化之本,许多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极其模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思想、信仰、习俗、技艺、精神,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之中。在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横渠书院作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两年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得以发展。以横渠书院为代表的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恢复原貌展现在后人面前。然而,传统文化并不是当今社会的文化主流,当今社会泛娱乐化、外来文化撑起了文化产业的一片天,例如:嘻哈文化、无厘头文化、“韩流”文化、恶搞文化以及手机所催生的拇指文化等等。此类文化的出现,极大地威胁了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为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长久的保存和发展,研究文化遗产现状以及寻找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案是当下最为紧要的事。

一、以“横渠书院”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经过了这几年的不断努力,抢救和保护了大批极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经过近几年政府的投资与建设完成了书院的修葺,使得大量的国学经典文化得以重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感悟关学之道。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周国平先生曾经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是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生命基因,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对于延续和传承中华文脉,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近年来,中国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物质上提供了大量的帮助。然而,仅仅靠物质的支撑是不够的,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临灭绝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每个人的关注。以下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遇见的三个困境:

其一,广大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不积极。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较低。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一种无形中存在的宝贵财富,例如:技艺、思想、品质、习俗等等。很多传统的民间技艺因为不符合现代生产劳动的需要而无人继承,还有一些传统的习俗与文化因为日趋繁荣的旅游业而变得商业化从而失去了本质。

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不完善。建立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文化遗产保护不可缺少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载体来支撑,帮助传统文化的传承。例如:非物质文化博物馆的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理论研究以及教育宣传等等,都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三,鱼目混杂,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淹没。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文化的繁多冗杂充斥着当今的社会。新的文化不一定就是好的文化。虽然互联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加广阔的视野,但是大量的弊端信息,消极思想通过发达的媒体与网络注入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新鲜刺激的现代文化使人们忘记了先人提出的太和之道,于是便出现了越来越多令人发指的事情:老人摔倒不敢扶;无良食品作坊;不择手段的抢劫盗窃……这些与传统文化思想中“真善美”背道而行的现实行为时刻在提醒着人们保护传统文化,勿忘传统,勿忘做人之本,建设和谐社会。

二、非物質文化遗产保护的策略分析

1.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加速,随着全球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发达文化趋于标准化,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横渠书院的保存相对完整,除了经历过历史上的几次大的变革,横渠书院内的文化精髓经过人们的精心呵护保存的相对完整。横渠书院的建设并不一帆风顺,因为早些年间不受政府重视,院落破败不堪。2006年当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开始重视横渠书院的保护与完善,为书院建设碑林,修葺房屋等等,积极配合书院的建设,最终完成了书院的再建。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期,依靠政府的资金进行修复,是遗产保护的最好方法,但却不是长远之计。快节奏的今天,文化遗产保护已不是完整的保存和停留在原地便足够的,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遗忘才是真正的保护。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从古至今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更加简单明了的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根”。一个没有“根”的国家,就如同大海上漂泊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被淹没覆灭的危险。如果把从古至今的中华文化比喻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新文化代表着树冠,而满载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好比深埋于泥土的树根。时间越久,埋的越深,就越容易被淡忘,但只有树根不断地生长,汲取水源补充营养,受到保护,那么这棵参天大树才能够枝繁叶茂,蓬勃生长。其实,保护文化之根与传承精华之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保护即为了传承,传承即为了保护。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之道。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文化的传播从未停歇。古时为了传道授业,学者们不惜跋山涉水,传播文化思想。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传播文化的方式,大大不同了。古代往往口耳相传,立字成书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然而,在新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之道值得思考:一方面,用新传典。用新传典即运用新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传播经典的传统文化。 其中分为两点:(1)新网络、新媒体的现代化社会,虽然新文化带给人们的冲击远远大于传统文化,但广泛的传播途径和平台是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所利用的。(2)传统文化之所以不如新文化收到人们的重视还有一定原因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为现代人所能接受,用新传典,就是运用现代的表现形式将古典精华嵌入其中进行传教,形成寓教于乐。一棵生长千年的参天古树,它的根、茎、叶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根为古,叶为新。让古与新碰撞冲击,并且从中寻找更有价值的东西,便是传承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以众之力,传承经典。周和平先生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广大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享用者。形成民众自觉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自觉,是做好保护工作根本性的基础。”所谓传承,正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当代文化思潮冲击下的“横渠书院”象征着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曾经被冷落,被埋没,甚至在新的文化洪流中无立足之地。但是只要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将它们重视起来加以传承,那么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梦的实现,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周和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中国文化报,2012-06-22.

[2]中国新闻网.中国逐步建立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EB/OL].http://www.chinanews.com/cul/news/2010/02-16/2124817.shtml,2010-02-16.

[3]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评审办公室.21世纪初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EB/OL].http://www.cycs.org/InsInfo.asp?InsID=19&ID=8958.

当代军校文化浅析 篇7

军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分, 有着大学文化的共性。同时它寓于军营文化之中, 是部队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普及区, 对部队文化工作有辐射、示范、带头的作用。

军队院校是我军干部生长的源头和人才培养的基地, 军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是与军事教育方针密切相联, 与院校培训目标一致, 由军校官兵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的总和, 它具有鲜明的军营文化特色。作为人才成长和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微观环境, 军校校园文化兼具组织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特征, 对于实现军队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二、当代军校文化现状

1、外界消极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各地区以密切的经济交往为基础, 逐渐开放了本地区相应的文化市场, 开始了日趋频繁的文化交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各国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来展现本国文化, 并期望借助这些平台了解别国文化, 同时也在文化渗透进行文化入侵。一些西方的价值观念、消极人生哲学和生活方式也被国内一些媒体当作流行时尚。在这种信息全球化的环境中, 这些所谓“时尚”元素必然也将渗入军校, 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学员造成负面影响。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也在军校学生日常生活中日渐凸显。

2、军事化管理与学生自身特质的矛盾

军校不同于普通大学, 它有着严格的管理制度, 但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 人权、以人为本等观念的深入人心, 学生对这种条令条例的约束开始不满。军事训练与文化课的时间安排的不合理也使授课效率降低。学生的青春特质也与军校的文娱单调而产生矛盾。

三、军校文化建设方向

1、改善校园文化氛围

要按照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重在建设”的方针, 坚持正确的导向, 对校内俱乐部、宣传栏、图书馆、阅报栏、学报、校刊、广播、讲坛、论坛等, 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 使之健康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有的放矢的措施, 使网络成为沟通校领导和师生关系的桥梁, 成为师生交流思想、进行自我教育的园地, 成为传播信息和知识、引导舆论、培育合格大学生的新渠道。要通过制定和完善校园网络规章, 为网络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对网上和其它传媒出现的错误思潮和倾向, 要及时澄清, 敢于批评, 正面引导。当务之急是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性、共享性, 将校园网络建设成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训练、业余文化生活的平台, 以网络为阵地, 以网络为课堂, 以网络为信箱, 建设起生动有序的校园文化网络模式。因此, 要制订相应的网络行为守则, 规范学员的上网行为, 防止网络中的思想混乱, 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总而言之, 军队院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论断的要求, 在院校党委领导下, 以先进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阵地。要立足于军校特色, 在坚持唱响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前提下, 保持浓郁的军校风格, 营造爱军习武、科学民主、求真务实、重理想、讲奉献、比成才、保国家的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军队院校校园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更需要历史的积淀, 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长期坚持不懈, 才能够取得好的成效。

2、针对青年学员心理特点

青年人处处走在社会发展的最前沿, 是时代特色的代表, 追逐时髦, 讲究时尚, 寻找刺激, 享受趣味是他们的特点。从数量上看, 青年学员是军校的主体, 占军校总人数的90%以上。而基层学员队领导与青年学员, 在年龄层次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容易形成观念和兴趣的差距。基层的学员队领导通常又是活动组织者, 这就要求他们在活动开展之前, 必须了解青年学员心理及生理上存在的客观需求, 把这一特点溶入到活动内容中, 创造出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工作。而不能任凭自己的想象, 否则将很容易脱离群众, 降低活动的实效性。

3、注重方法手段的改革创新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当前, 基层学员队的文化活动质量不高, 活动不经常, 文化活动没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是受传统形式的束缚严重, 文化建设的方法手段创新不够。例如有的学员队搞一场文艺晚会, 演出的人员往往是平时熟识的几个老面孔, 表演的节目也是听了又听, 看了又看的老一套, 再加上不是很专业的表演手段, 使整个晚会没有一点独特新颖的内容。类似这样的活动很难调动起战士们的积极性, 从而降低了活动的效果。这正是当前军校文化工作弱化的重要原因。因此, 开展军校文化工作必须得解放思想, 充分开发广大干部学员的智慧, 群策群力, 人人参与, 充分调动广大官兵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不违反部队纪律的情况下, 利用各种条件, 采取多种形式, 用新时期的思维方式充实文化活动的整个过程, 从而实现文化活动方法、手段、内容、机制等方面的创新。

4、着眼于提高官兵文化活动的参与性

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 必须是大家参与, 充分发挥大家的特长。这样, 文化活动才能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才能吸引广大官兵和学员参加。通过大力培养文化骨干分子, 以文化活动骨干来带动广大官兵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 调动官兵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真正做到文化活动的经常化、群众化。

5、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

坚持以人为本, 公正和谐的原则, 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为重点, 建立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使得军校的管理既严格, 又科学, 积极推进民主管理, 更加人性化, 更加符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要使军校文化工作与校风建设相结合;与独具特色的军事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员的思想建设相结合;与学员的实用性需求相结合。以宣传为先导, 营造开展文化工作的气氛;要以讲座为核心, 提高文化工作的学术、艺术品味;要以弘扬军队文化工作优良传统为基础, 增强文化工作的创造性;要以提高学员的是非判断力为重点, 强化文化工作的教育功能。培养传承知识, 追求真理, 服务人民的当代大学生和合格警官。

四、总结

我们的军校文化工作者及学员队干部, 如何在军校文化在受到社会各类文化的冲击下, 拓展其内涵, 形成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军校大文化, 为学员、战士打造一片阳光灿烂的精神家园, 与时俱进地满足基层官兵的文化需求, 是一项关系军校各项工作的大事。发展军校文化是培育学员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军校文化要保持生机与活力, 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与时俱进, 不断汲取社会文化的营养, 在与社会文化同步发展中扩展军校文化新的内容、新的形式。要贯彻以人为本、开拓创新、长远发展等科学发展的观念, 将军校文化推向一个新台阶。

摘要:军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 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 本文从军校文化内涵, 当代军校的文化现状以及发展方向三方面入手浅析当代军校文化, 为探索军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思路, 对于指导军校文化工作有着指导意义。

论当代农村文化变迁及文化适应 篇8

关键词:文化变迁,信息失衡,科技信息沟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精神需求,文化适应,乡村文化资源利用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 在农耕经济融入现代经济的过程中, 现代都市生活对农村的文化影响和精神辐射越加明显。依托成熟的电子技术, 村民通过电视画面和声讯传播, 接受各种物质符号和文化信息, 加上大量外出人员所传导的各类真实感受, 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乡村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文化撞击, 开始出现由传统向现代的文化变迁, 这个变迁过程中, 如何把握它的指向, 是今后农村社会研究的重点课题, 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必须及时解答的问题。

文化信息为何失衡:当代农村文化供需脱节。根据社会互动原理, 人类文化发展一般表现为“交流”和“传承”两种途径。“交流”是彼此影响的互动过程, 指不同文化群体在接触中发生文化扩散时所衍生的文化变迁。“传承”则是一种连续的累积过程, 指在保持原有体系的前提下, 以局部或部分元素变化的形式, 使文化系统发生不同的形变。社会互动的方式虽然复杂多样, 但都是按照一定目的和利益进行的。马克思对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有一个最明确、最概括的说明, 即人的精神交往, 是人们物质交往的直接产物。

在中国历史上, 绵延几千年的乡村文化传统, 从来没有遇到当代社会如此迅猛的城市经济发展和外来思想观念的巨大撞击, 城乡之间不但存在经济反差, 而且文化信息严重失衡。

首先, 从物质层面上看, 现代大众媒体基于城市生活所对应的各式时尚、舒适、幸福和美感不断刺激着村民的物质欲望, 引发强烈的物欲奢望。尤其是电视节目内容, 对农村村民的影响最大。2007年我们对福建全省农村进行了一次乡镇村民抽样调查, 在抽样调查的800多家农户中, 97.7%的村民首选“看电视”作为闲暇时间的文化娱乐方式。进入21世纪以后, 尽管电视频道扩容, 荧屏节目增多, 各种娱乐节目精彩纷呈, 但真正反映农村生活实际的优秀作品不多, 真正适合村民欣赏口味的节目少之又少。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 城乡经济反差形成了文化信息严重失衡, 电视画面上的生活内容离他们太远了, 甚至农耕社会许多传统观念面临颠覆或瓦解。这些新潮生活信息非常容易让村民陷入一种精神失落状态, 尤其20岁左右人生观念尚未进入稳态的农村青年, 其价值观判断更趋复杂, 他们向往城市, 向往城市琳琅满目的商品, 方便快捷的服务, 豪华舒适的生活, 他们渴望在城市短暂的打工生涯中获得较高的报酬, 渴望改变劳作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和幸福感受, 乡村文化背景下的种种约束对他们来说, 已经形同虚设, 所以, 农耕文化的“传承”已经失去累积。

其次, 从目前公共文化服务构成看, 城乡差距很大。农村不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而且文化服务方式陈旧, 文化服务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尤其是政府决策部门对农村村民现实文化需求变化了解不够, 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村民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而偏远地区乡村村民连基本的文化权益都无法得到保障。实际上, 许多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尤其是自娱自乐的文体表演, 在抽样调查的800多家农户中, 31.56%的村民有登台表演的欲望, 但是农村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得不到公共财力支持, 因此难以组织和开展。

在农村集体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节假日民俗活动上, 活动内容大多与农耕文明有关, 如祈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求得神灵庇佑大小平安;活动方式以踩高跷、舞龙、舞狮、庙会等民间传统娱乐方式为主。这些文化活动内容增添了农家节日气氛, 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开展起来很有必要, 也很有意义。然而对当代村民, 尤其是年轻一代村民来说, 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 许多农村村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很高, 尤其是自娱自乐的文体表演, 在抽样调查的800多家农户中, 31.56%的村民有登台表演的欲望, 但是农村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得不到公共财力支持, 难以组织和开展, 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得响应。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 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趋向多元, 他们在求富裕、求平安的同时, 希望对外部世界有所了解, 人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 对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倾诉和意见表达都非常渴望, 但是往往缺少组织者和引导者, 缺少公开畅达的交往平台和文化场所。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改变农村面貌的关键和根本。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举措。不能从文化层面上关心村民的精神需求, 关注村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 关切村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 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 所以政府的公共责任不言而喻。尤其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关键时段, 不但存在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农村社会文化瓶颈的制约因素更加明显。一方面, 表现在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 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 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和智力贫困;另一方面, 表现在乡村所蕴含丰富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农耕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

由于当代农村村民自组织能力偏弱, 村民个体之间的文化交流机会比较缺乏。缺乏交流意味着成员之间彼此封闭, 文化发展停滞。实际上, 在社会活动过程中, 村民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创造出巨大效益, 不但有经济和科技信息沟通, 极具感情色彩的人际交往还可以增加彼此间的信任, 能够让村民感受到群体的温存, 获取生命价值。所以, 村民应该拥有机会参与各种各样适合他们口味、满足他们需求、反映他们生活的文化交往活动, 让村民真正参与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中, 让他们的闲暇时间变得更有生活意义, 精神生活水平得到相应提高。

可以说,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根源在乡村, 它的传统魅力也只能体现在乡村。城市仅仅是现代工业文明的机械模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工业文明集约化发展的弊病也日益明显, 世界级城市难题越来越多, “城市病”趋向严重, 远离都市、重返乡村, 向自然回归, 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一。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提高村民文化变迁过程中的适应能力, 焕发乡村人文魅力, 不仅是解决现实城乡二元文化落差的路径, 是后城市化进程显示中国乡村文化价值的必然趋势, 也是留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征的战略举措。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必须以人为本, 必须着眼于发展。如果完全依靠政府公共财政资金, 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大剧院、电影院等标志性建筑, 在现阶段很难做到, 也毫无必要, 因为这些建筑体现不了乡村文化特征。但是原有基础上的乡镇文化站翻建, 以及新建村级文化俱乐部或村级公共文化活动广场是非常急需的, 是当务之急。最主要的任务是就近为村民提供娱乐活动场所、技能培训场所和思想交流场所。适时加大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完全应该得到统筹兼顾。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要把服务重点放在村一级。乡村文化是在长期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也随着生产方式不断变革逐步转变和发展起来的, 村民必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要树立“培养乡土文化人才, 发展乡土文化事业”的全新理念, 在不断满足广大村民文化需求的同时, 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引导广大村民主动参与, 积极介入, 成为农村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

当代文化的恋旧情结 篇9

恋旧情结自古有之, 可视之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感情。从孔孟的效法先王的思想, 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都是通过恋旧怀旧, 目的在于供封建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 以古人之道来治当时之世。当今社会, 这种恋旧情结更是日见其明显, 萦绕在人们的思想和文化领域中。一提起中国文化, 人们就会想到孔子、孟子;李白、杜甫。说到中国名人, 就自然会想到秦始皇、项羽、刘邦。数及中国的科技发明, 人们牢记的是古代的四大发明。而论及当今社会的中国名人、科技发明就很难让人头头是道, 甚至连毛泽东、周恩来的知名度在中小学生心中也在渐渐降低。当人们唱起黄河、黄土, 长城、长江, 就会激动万分, 民族感情滔滔奔腾。而面对三峡工程的壮阔场面, 聆听运载火箭的震天轰响却并不怎么激动。

旧的总是好的, 旧的代表着已经定型的成功;新的还有许多未知的不确定因素。恋旧也许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成熟、稳重和老练。总结历史为的是开创未来, 在历史的基础上开创未来就不至于出轨、出格。唐代吴兢在《贞观政要·任贤》篇中明确指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中国人太在乎古旧的东西了。当代散文家宋晓梦面对西安古城, 也发出了深长的恋旧感慨:“‘长安自古帝王卅’。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历史名城, 浓缩了人类在这方土地上几千年的风风雨雨, 凝聚着华夏民族在世界之林中出类拔萃的智慧:兵马俑之气势, 大雁塔之风雅, 碑林之隽永, 法门寺之深邃……无不令人在时空交错中感慨万千。”但宋晓梦终于从古城墙里读出了“有形”的和“无形”的封闭, 读出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圈子”文化, 又从这种文化的被改造中读出了希望。“凡是能用一种有形圈牢、规定的东西, 总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局限感”, “大凡圈定且封闭的东西, 便不易发展, 而且会使自己的生存空间紧蹙窄小”, “有形如此, 无形亦然”。中国人的恋旧情结还是挣脱不了对世界的传统认识, 在传统的眼光看来, 除了亚洲以外, 其他各大洲的国家似乎都是不存在或不认识的。人们抱定“中国中国, 中心之国”的信念, 对西方“诸夷”的世界不屑不顾, 惟我中华, 是文明古国, 古代文化, 光耀千秋, 务必要发扬光大之, 不然则是千古罪人。

中国当代文化热衷于恋旧情结, 在恋旧中安于现状, 在恋旧中易于满足, 在恋旧中夜郎自大, 在恋旧中小看世界, 唯我独尊。外国人都是红眉毛绿眼睛的蛮夷, 唯我黄皮肤黑头发才是人类之正宗。对旧的东西恋之愈深必然爱之愈切。如果我们了解了赤县神州曾涌现出多少追求和献身历史进步事业的仁人志士, 在科学文化领域里曾有多少成绩斐然的智慧之花, 我们就会为中华民族几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而感到骄傲。在骄傲之中踌躇满志, 藐视世界文明;昂首挺胸, 对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视而不见;沉湎于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的情愫之中;陶醉于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生活状况之中。创造或获取了一二百万财富就以为可以富及子孙荣华万世之家业, 赶紧收手, 那么还是常留清闲在人间好。

中国当代文化热衷于恋旧, 在恋旧情深中可以逃避现实, 回避矛盾, 而游刃有余于节骨间, 刀刃若新发于硎。电影、电视中的文艺作品在古装戏, 武打片中寻找出路, 票房收入越来越低, 叫得响的明星越来越少。而唱出了当代青年人情感心声的流行歌手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收入颇丰。报刊、杂志中涉及社会热点新闻报道, 小说作品, 问题讨论越来越少, 自费订阅报刊、杂志的兴趣日见淡漠。偶有电视节目中的“焦点访谈”、“热点追踪”能引起人们的一点骚动。屡禁不止的地摊文学却颇有销路。而地摊文学的作者大多是不出名的, 要想成名成家, 还是去研究中国的历史, 中国的古典文化, 抑或是传统的绘画、书法, 学者、教授的头衔大凡是易如反掌。而那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学者、专家往往是名噪一时, 昙花一现, 很难久长。当今中国社会叫得响的社会学家, 经济学家, 科学发明创造家则是寥若晨星, 光芒不甚耀眼。久而久之, 百姓们也在回避中求得安宁, 得以自保。甚至涉及切身利益时也是得过且过, 又何必斤斤计较, 锋芒毕露呢?我们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 现在不正是在提倡精神文明吗?

中国当代文化热衷于恋旧情结, 究其根源, 正像贾平凹在《西安这座城》这篇文章中抒发的感情一样, 他说:“我爱陕西, 我爱西安这座城。我生不在此, 死却必定在此, 当百年之后躯体焚烧于火葬场, 我的灵魂随同黑烟爬出了高高的烟囱, 我也会变成一朵云游荡在这座城的上空的。”作者缠绵悱恻于西安古城, 因为他深信:“对于显赫的汉唐, 它只能称为‘废都’。但可爱的是, 时至今日, 气派不倒的, 风范依存的, 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 也只有西安了。”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 就是要激动地昂扬出一种领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整个西安城, 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 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 它区别于别的城市, 是无言的上帝把中国文化的大印放置在西安, 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的所在地了。”恋旧就可以摄护着中国文化的魂魄, 恋旧就可以掌管中国文化的大印, 何乐而不为呢?

中国是文明古国, 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 谁就会遭到冷落。古代文明延续到现在二千多年, 孔子的智慧还是令现代人望尘莫及。当代学者充满灵犀的思想最好能在孔子的智慧中得到验证, 否则, 不免有无知妄说的嫌疑。习惯力量的深广非人们意料所及, 沿着习惯的去做, 总比创新较省力, 人生来有惰性, 常使人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子里去。要自拔得花大力气, 要创新则谈何容易, 得花更大的力气。

然而, 在浓重的恋旧情绪的笼罩之下, 自有创新的呼声似平地惊雷。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 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 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源。国际间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最担忧的事情, 就是突然发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已经衰退, 他们总是投注极大的努力来摆脱这种危机。

当代文化传播 篇10

一、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一)文化的公共性失落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同时具有专业性与公共性的双重性质。历史上,乡村教师作为乡村中的知识分子,曾在乡村社会的进步和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启示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过分强调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脱离了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环境,使乡村教师远离乡土社会与乡土文化,在追赶城市教师的同时失落了文化的公共性。他们除了在课堂上向乡村少年传输着远离乡村生活的知识以外,很少在乡村公共文化生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沦为乡村社会的喑哑群体。

城市化的专业发展模式是导致乡村教师的公共性失落的最直接原因。目前的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城市化取向强行剥离了乡村教师与乡土文化的有机联系。“他们仿佛被迫从乡土文化的肌体中撕裂出来,其生存方式日益和传统的一切发生异化,导致了自身与本土文化的疏离”。乡村教师在乡村学校这座堡垒里坚守着对城市文化的忠诚,同时凸显他们微薄的尊严与优越感。他们向往却无法得到城市文化的慰藉,同时由于在乡村会公共责任中的缺位,他们也得不到乡村社会的认同。

(二)文化内涵不足

教师的文化素养是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总和。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状况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乡村教师的文化内涵不足,则会带来很多问题。

乡村教师文化内涵不足直接导致课堂僵化。教师应该是有较深厚文化底蕴的智者。如果教师缺乏文化积淀,知识视野不够开阔,文化修养和情趣单薄,课堂将面临无穷的危机与尴尬。缺乏了文化,缺少对人性的关注与诠释,课堂呆板乏味,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文化内涵不足还将造成乡村少年精神游离。没有哲学家胸怀天下的宇宙情怀,乡村教师不能支撑起乡村少年精神的天空并滋养他们的生命。他们能为学生提供应试答案,却不能给他们的精神世界一些关照,一份扶持与启示。教师的文化涵养单薄,不能给他们旷达的审美眼界,无法弥补乡村少年精神世界的空虚,彷徨与无助。

教师的文化涵养不足,也使教师本人的职业生涯严重缺氧。为追逐名利混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缺少精神寄托、文化支撑的他们,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无疑教师本身很难从这种教书生涯中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

(三)身份认同的困惑

身份认同,是一种人的自我身份感,而身份认同危机就是一种人的自我身份感、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意义感的丧失。现代教育技术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使我国乡村教师正面临身份认同危机。

教师教学功能的削弱。传统的知识传授是由掌握知识权威的乡村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而以网络为代表的拟像时代的到来使乡村教师失去了表达空间。传统的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成为学生与机器打交道,乡村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影响力大打折扣。比之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乡村教师很难从“知识的网络传播操作者”这个角色中获得效能感和成就感。

专业构建的自主权丧失。随着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及相关的评价范式对于教育从形式到内容的严格控制与规定使乡村教师在追赶城市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失去了教育的主动权。同时,乡村教师在忠实地传播这些城市知识的同时,渐渐地远离了乡村社会,淡出了乡村公共生活视野。在当地人看来,他们是与乡村社会无关的异乡人。而在掌握城市知识话语权的文化精英看来,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显然是失败的,并不认可他们。如此,乡村教师就沦为了不折不扣的社会边缘人,这不仅挫伤了乡村教师的信心,更给他们带来了身份确认上的困惑。

(四)价值取向的异化

乡村教师作为乡村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代言人,本来应该是乡村文化方向的引领者,乡村少年的扶持者,对乡村教育保持一份热诚,坚定的希望与信心。然而,遗憾的是,当前乡村教师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异化的现象。

价值观的城市化取向。乡村教师接受的城市教育及他们本身在城市接受教育时,城市的富足和文明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留驻城市曾经是他们的一个梦想,然而当他们被现实抛向乡村的时候,他们只好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学生身上。乡村教师的这种偏向城市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作用于学生年幼的心灵,影响着他们最初的城乡观念。

教师的职业道德下降。面对市场经济的诱惑,有些教师的职业精神开始退化。工作上不思进取,满腹牢骚怨气,敷衍塞责,师德荡然无存。他们对教育失去了热心与爱心,对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乡村教育的长远发展,也严重损害了乡村教师的威信和形象。乡村教师应该严格律己,修身养性,涵养师德,养成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

二、乡村教师文化重构的策略建议

(一)提升文化素养

文化是教师的灵魂和血液,没有文化内涵的教师充其量是一个教书匠,所谓“君子不器”,乡村教师要想摆脱沦为“器”的命运,就要培养读书学习的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不仅是专业成长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和生命质量的内在要求。

乡村教师提升文化素养,就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经典。乡村教师应该让学习读书支撑自己的生命,用文化涵养生命。以一种古典的心境,从容地沉静地对待读书,养成超凡脱俗的文人气质。

学习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实现自身的成长。乡村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拓展兴趣爱好,培养多方面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既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汲取西方文化的科学民主精神,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乡村教师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阅读的热忱,为生命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唯其如此,乡村教师才能远离平庸和浮躁,成为乡村少年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乡村文化的引导者,让乡村教育更智慧,更人性。

(二)培养文化批判意识

鲍曼认为,知识分子能否“超越对自身所属专业或所属艺术门类的局部性关怀,参与到对真理、判断和时代趣味等这样一些全球性问题的探讨中来”,永远是区分“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尺度。文化批判不仅是知识分子的乡村教师的本分,也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乡村教师接受过专业培训,具备专业的价值理性知识,这为乡村教师所扮演的知识分子角色进行文化批判提供了便利,文化批判也成为乡村教师公共责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应该通过公共领域的文化批判引领乡村文化的进步。乡村教师依据专业知识所培育出的价值理性进行公共领域的关怀,乡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弱势,缺乏甄别的专业知识。既然乡村教师是社会知识分子阶层的有机构成,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是通过社会文化批判而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乡村教师凭借其文化优势话语为乡村文化提供理性批判,是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更是公共关怀责任的要求。

(三)提升乡土文化素养

乡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质朴的人性,丰富的民间工艺,以及几千年来流传至今的天人合一的农业思想,无不包含着民间智慧和人性的温暖。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就像胎记一样与生俱来,渗透在他们的血液与骨髓里。乡村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乡土文化素养,完成文化上的回归,才能找回自我,实现自身的成长。

乡村教师提升自己的乡土文化素养,首先要有一份情感归属。拥有朴素的乡土情怀,在内质上把自己看做乡村的一分子,热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之上的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关注平民百姓的人生和命运,以悲悯的心来面对乡村社会的种种真善美,假丑恶,与乡村社会同呼吸。

其次,乡村教师关注乡村少年的生活世界,积极引导并培育乡村社区文化。扩展公共文化空间,为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整合提供一个参与平台。以此来丰富乡村少年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的公共精神。

总之,乡村教师应立足乡村,并紧跟时代,把握人类文明的精神内核,积极吸取现当代科学与民主的养料,内省于己,外启于人,积极参与乡村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的建设,获得广泛的社会心理认同,成就自身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运鑫.平民精神:乡村教师公共性回归之所[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5) .

[2]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书屋, 2006 (10) .

[3]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社会科学辑刊, 2000 (4) .

[4][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三联书店, 2000.

当代组织传播问题研究(三篇) 篇11

主持人语: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不断积累、沉淀、传播和发扬,成为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奇葩。十一屆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社会阶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正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现状及未来走向,其中对组织传播问题的研究则是重中之重。组织传播是诞生于传播学与组织学等学科交叉前沿的一门交叉学科。传播流派种类多样,随着科技时代、互联网时代、3D时代的来袭,信息的传播与畅达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依托。其中,传播的网络流派的交互性日趋显著。本期的组织传播特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副教授褚建勋和其学生撰文《传播网络流派的交互记忆系统研究前沿》,文章对当代美国组织传播研究领域前沿问题之一“交互记忆系统”理论的研究前沿与学术流派进行梳理综述,提出组织传播研究方法在其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梳理了一些组织传播学者对交互记忆系统的研究,重点把握的是交互记忆系统的概念、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对利用传播网络分析方法以及相关方法对交互记忆系统进行研究这一问题上提出自己独特见地。

山东琴书及其当代传播 篇12

关键词:山东琴书,民间曲艺现状,曲艺传承和传播

山东琴书作为山东最具代表的曲艺品种之一,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音乐资源丰富、结构灵活,歌词更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它与山东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当地风土人情融为一体,不仅有娱乐作用,更有教育意义。如今,它走过了辉煌,渐渐衰落。像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一度被忽略。好在近几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以及音乐传播活动的不断推进,给山东琴书的传承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1)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山东琴书在当今要继承,要改革,更要传播。在继承方面,要将濒临丢失的传统曲目的曲谱整理保存,并保护健在的老艺人;在改革方面,要扩大山东琴书的创作范围,不能局限在原有曲目和过去的生活题材;在传播方面,要加大力度,结合市场,走进校园。

山东琴书一定要在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潮流的过程中传承和传播,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和修改,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传播之路,重新焕发生机。笔者选取山东琴书作为本文的主题,也是希望山东琴书能再次充分回到大众视野,从而让这门曲艺艺术得以更加健康地延续。

一、山东琴书概述

山东琴书是山东地区的汉族曲艺品种之一,又称“小曲子”、“唱扬琴”等。发源于清代乾隆初年鲁西南的菏泽地区,最初是精于音律的文人利用当时的流行曲调编演而成。据传,单县、曹县一带的绅士名流喜爱抚琴弹唱小曲以自娱,称“琴筝清曲”。不久,这种艺术形式冲破文人雅士的圈子,在当地农民中传习流布,成为农民自娱自乐的“庄家耍”(又叫“玩局”)。清末的时候,这种艺术较为兴盛,名家众多,流传广泛。它的伴奏乐器最初是古琴和古筝,后改为扬琴、四胡、古筝、琵琶、简板和碟子,(1)表演者为多人,每人持一种乐器,分行当围坐演出,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或对白。

山东琴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由早期的文人自娱,到民间的业余“玩局”——撂地说书,再到发展为职业演唱。山东琴书随着影响不断扩大,也陆续分化出了东路琴书、北路琴书、南路琴书。其中,南路琴书属于最早的,也是相对发展较好的一支:它流行于鲁西南,以茹兴礼及其创始的“茹派”最具代表性,其演唱不用花腔巧调,而是行腔深沉,咬字真切,节目多为愤世之作。(2)

(一)演出形式、曲调种类及代表剧目

山东琴书的演唱者分别饰演不同角色,也兼乐器伴奏。分饰角色者一般二至三人,余者为伴奏兼伴唱。传统的演唱大多比较讲究,演唱者不能随意发展说唱情节内容,必须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地说唱,全靠自己的唱腔和一定的伴奏来配合完成故事情节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甲)我拖着(这)没娘的闺女的刻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老的唱法越来越不受欢迎,新的形式最终取而代之:演唱者现在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变化改变自己的面部表情,或者加以动作辅助,演员之间也可以进行情感的交流,演员与观众之间也被允许有简单的互动。不过,整体来说,山东琴书的表演还是保持着原有的稳重端庄的基调。

山东琴书采用当地方言说唱。它始于民间“小曲子”联唱,所以唱腔十分丰富,大概有曲牌200多支,以【上河调】、【凤阳歌】、【叠断桥】、【汉口垛】、【垛子板】、【梅花落】最为常用。后经发展,又以【凤阳歌】和【垛子板】为主要曲调。(3)

【凤阳歌】为七声徵调式,四句一乐段,速度可快可慢,抒情或叙事均可使用(见谱例1)。

【垛子板】为上下句,多为商调式。节奏欢快,多表现紧张或热烈的气氛(见谱例2)。

【凤阳歌】和【垛子板】曲体稳定,板式会随着曲子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变化,演唱者可以根据剧情需要进行发挥,不完全受板式控制。这使得山东琴书在说唱时既不会令人觉得呆板无味,又能让人有规律可循。

山东琴书的代表性剧目很多,长篇、中篇、短篇都有。长篇的代表有《白蛇传》、《秋江》、《杨家将》、《包公案》、《大红袍》等多部;中篇的代表有《王定保借当》、《三上寿》、《梁祝姻缘记》等;短篇的《十女夸夫》、《姑娘的心愿》、《锔瓷盆》等也都有重要影响。(1)笔者通过走访一些老艺人和研究山东琴书的教授,得到了一些优秀剧目的曲谱。

笔者根据时代脉络,又将山东琴书的曲目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说唱经典,比如《梁祝下山》,又名《十八相送》。它选自中篇山东琴书《梁祝姻缘记》。该段主要讲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女扮男装去红罗峰山求学,与书生梁山伯同窗三载,建立了真挚友谊,义结金兰。其唱词和念词均讲述梁祝下山时的场景、对话等(见下页谱例3)。

第二类则具有一定的时代特点,即表现现代的生活状态。比如《瓜棚记》,表现的是知识青年李学实在生产队看瓜园时,不惧威胁,维护集体利益的光荣事迹,赞扬了当时劳动人民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个作为贫下中农好后代的优秀知识青年的形象,富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二)研究意义与文献概述

山东琴书在二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娱乐大众、教育大众等多种价值功用。在没有普及教育的时期,人民靠“说唱艺术”来获取知识,增长见闻,提高自身素质,也大多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说唱来释放心情,调养精神。山东琴书伴随着一代代山东人成长,现在这种功能价值虽然已经大量被现代科技和教育所取代,但其存在不能否认。每种艺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山东琴书是曲艺艺术百花中的一支,也应该展示自己的魅力和独特的美。我们在发展现代音乐文化的同时,也不应该抛弃传统曲艺艺术中的音乐元素。弘扬、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琴书艺术,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

当然,山东琴书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已经受到了很多学者和音乐传播者的关注。从《山东琴书音乐》(山东省音乐工作组编辑,1956年)及《山东琴书研究》(张军著,中国曲艺出版社1984年版)两本书籍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关于山东琴书的著作和论文一直在增加。但是,这些成果关于山东琴书的研究内容大致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山东琴书起源发展。《山东琴书》一书即主要对山东琴书的流派、传承人、曲牌等做了介绍。

第二,山东琴书传承人。例如开万贺的《李巧莲琴书艺术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主要是对李巧莲的艺术生涯、演唱风格、唱腔、对山东琴书发展做出的贡献进行研究。

第三,山东琴书曲牌唱腔。例如辛力的《山东琴书曲牌音乐的结构形态》(载《齐鲁艺苑》1986年第3期)主要对山东琴书曲牌结构进行论述,而常用曲牌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第四,山东琴书伴奏。例如魏永杰的《浅析山东筝与山东琴书的关系》(载《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主要介绍了山东筝乐对山东琴书发展的影响,以及山东筝乐对琴书唱腔曲牌的吸收和借鉴等。

第五,山东琴书的传播和发展。例如吴艳玲的《山东琴书的传承与发展》(载《大众文艺》2010年第4期)、周景春的《山东琴书首次走进大学课堂的调查报告及思考》(载《大众文艺》2009年第24期)都提出了山东琴书发展中的问题,探讨怎样能更好地把山东琴书引入大学的课堂。

综上所述,对山东琴书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山东琴书的历史渊源、曲牌唱腔、伴奏研究等方面,而对山东琴书的现代传承和传播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走进大学课堂方面。所以,笔者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前人的观点,加上自己的实地调查成果,更全面地探讨适合山东琴书的发展、传承、保护的道路。

二、山东琴书的传承传播现状梳理

为较为全面地梳理山东琴书的传承传播现状,下文分为传统传播方式和大众媒介传播方式进行论述。

(一)传统传播方式

根据笔者的调查,山东琴书以传统方式进行传播的渠道,在当前至少有四个具体类型,即学校、专业剧团、文化馆和普通乡村。

学校——以菏泽学院音乐系为例 当前,音乐文化传承和传播的最基础、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大概仍然是学校。拥有大量的后备人才,是学校教育在山东琴书传承传播中的优势。

笔者调查走访的传承传播山东琴书的学校主要有三所,其中规格最高的是菏泽学院。该学院音乐系主任闫永丽老师邀请了菏泽市著名山东琴书表演艺术家孙明祥、李巧莲两位老师走进高校传授技艺。2004年,第一届山东琴书班在该校举办,此后每年音乐系都会选拔琴书班的新成员。琴书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传统琴书曲目和新编琴书小段,近十年来参加多场规模不等的曲艺演出,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我们以他们为例,了解一下山东琴书的学校传承传播现状。

该琴书班的基本情况如表格所示。

再来看山东琴书班的授课。孙明祥、李巧莲两位老师分别负责山东琴书乐器弹奏教学和山东琴书唱腔教学。孙老师会根据各位同学的特长分配不同的乐器进行教学,纠正学生在拉弦或弹拨时的问题;李老师负责教唱山东琴书剧目,纠正同学的发声位置和方法,找寻山东琴书说唱的独特“韵味”。两位老师注重示范和引导,延续民间的口传心授方式,让每位同学都能真正领悟到山东琴书的魅力。

山东琴书班每周上两次课,每次四个学时。2004年刚刚开办的时候,只是作为选修课,大都安排在周六上课。后来学习效果好,逐步变为周二、周四上课,或者周四、周六上课,每学期大概可以教授至少三个完整的剧目,包括传统剧目及现代剧目。传统剧目如《梁祝下山》、《断桥》,现代剧目有《送金匾》、《菏泽学院再创辉煌》等。这两个现代剧目均由该校音乐系副书记徐炳群老师作词,同系的冯晓群老师谱曲,其中《送金匾》是以音乐系同学拾金不昧的真人真事为素材创作的。(1)

至于山东琴书班老师的劳务费用,是由菏泽学院音乐系出资的,每课时人民币20元,每周160元,每月640元左右。

山东琴书班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也值得一提。毕业后,该班只有极少数人跟随老师继续学习山东琴书并加入曲艺团体。更多的人转行,从事例如声乐、器乐教学方面的工作。

专业剧团——以菏泽曲艺团为例 据1962年“山东琴书流派座谈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琴书流传遍布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北京、天津等大部分地区,一度成为一个影响很大的曲种。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体制的改革、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等,让山东琴书与其他兄弟传统艺术种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威胁。(1)据《中国曲艺志·山东卷》的资料统计,1985年后,山东省仍能表演山东琴书的曲艺团体只有菏泽、单县、枣庄、泰安、聊城、曹县、惠民等地的曲艺队,以及济南市、青岛市的曲艺团等。(2)其中,菏泽曲艺队成立于1976年,经历十年辉煌与波折,也终于在1986年解散。此后,只有济南曲艺团保留时间最长。专业的山东琴书剧团渐渐走向落寞,大多无人问津。但是,以山东琴书传承人王振刚老师为代表的专业剧团的老艺人们,仍然坚持在民间不断地组织和开展山东琴书的传承和传播活动。菏泽曲艺队解散后,王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立了菏泽民间唯一的较为专业的曲艺团,同时也保留下来一批相对专业的、能完整演奏山东琴书的老艺人。

目前,曲艺团中山东琴书演奏者40至59岁的有9人,60岁以上有6人,无不足40岁者。曲艺团于周三、周五及周末演出,演出一般安排在晚上,演员2至5人时收入为每场200元,5至8人时每场300元,单点则另附酬劳。

文化馆——以菏泽市文化馆为例 菏泽市文化馆近些年来在传播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逐步加大了力度。参加山东省自2012年起举办的“十艺节”,也进一步推动了菏泽市在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及其惠民服务方面的发展。菏泽市文化馆为山东琴书传承人及爱好者提供了市图书馆一楼排练厅作为排练空间,并积极组织他们进行排练和演出,在文化惠民时,将他们排练的成品“送剧下乡”,推广了山东琴书艺术。

目前,文化馆的山东琴书演员年龄在20至39岁的有2人,40至59岁的有12人,60岁以上的有2人。他们周二、周四、周六、周日排练山东琴书,排练时间段均为18时30分至20时30分。

普通社区——以菏泽一地为例 山东琴书在城乡普通社区的自发传承也并没有间断。笔者走访菏泽县城,随机采访了几位街坊,他们大多都对山东琴书比较熟悉,表示农村的婚丧嫁娶也大多会请一些自发组织的老艺人进行表演。笔者也通过街坊引见,找到了民间自发组织山东琴书表演的一位老艺人,他告诉笔者,民间自发的琴书表演就是自娱自乐,农忙的时候大家各干各的农活,农闲的时候就聚在一起练习山东琴书。其传承方式自然沿用口传心授,并没有专业的训练,只凭着对山东琴书的喜爱和热情。

(二)大众媒介传播方式

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介上,当前也有山东琴书的少量传播活动,笔者简要梳理如下。

广播 菏泽广播电视台的广播戏曲频道覆盖菏泽八县两区及周边城市,使用调幅1071千赫以10千瓦功率发射,调频96.8兆赫以5千瓦功率发射,全天播出17小时。笔者联系到该频道负责人,他为笔者简单介绍了菏泽广播电视台当前播放山东琴书的情况:山东琴书一般在早上5点档的“大戏开演”栏目播出,每周只播两三天。由于没有固定的选段来源,导致播放内容重复率高,加之时段过早,收听率不高。

电视 菏泽电视台“锦绣梨园”栏目每两周播出一期70分钟的节目,每期节目会在下一期节目之前播出四次(晚间黄金档两次,昼间两次)。栏目会邀请名家演唱著名剧目,剧种主要有汉剧、四平调、沪剧、茂腔与柳腔、吕剧、柳子戏、京剧、河北梆子等,并没有山东琴书。但笔者在走访老艺人时,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戏曲采风”节目制作人到达菏泽,找到了山东琴书的传承人胡化山、王振刚两位老师,为其录制山东琴书选段。2014年4月18日,该节目播出了山东琴书系列采风及人物采访。据笔者所知,这也是近年来山东琴书首次正式在电视上播放。

互联网 笔者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发现涉及山东琴书的网站和网页比较少。其中,“中国戏曲网”收录了有关山东琴书的内容,但只有一点简介和少量的剧目收听,图片和文字资料相对匮乏。笔者收听了这些剧目,大都是传统段子,新意不足。此外,大多数民乐网站上也很难发现山东琴书的影子。

三、山东琴书当代传承传播问题简析

从上述数据和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山东琴书虽然依旧在通过多种途径传承着,但却早已失去辉煌。演出场次锐减、演员流散、老艺人离世、传承人匮乏、得不到重视、其他类型特别是新型音乐或戏曲艺术的冲击,是山东各地的山东琴书团体习以为常的事。许多能演出山东琴书的剧团都因经济效益问题被当地文化局取消或与其他文艺团体合并,能自立门户的也举步维艰。

当然,正因为一小部分剧团坚守了山东琴书的活态传唱,山东省才在2005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将山东琴书作为报送项目。2006年,山东琴书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入后,传播问题主要仍须自己去解决。有些具体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变得越来越棘手,山东琴书的生存境况仍不容盲目乐观。笔者对这些问题简析如下。

政府的关注还须进一步落实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拨款本就不多,同时,资金使用的落实效率依然不高,部分传承人的基本物质生活还是不能仅通过山东琴书得到保证。前文已经提及,在菏泽学院传授山东琴书的老师每月的课时费收入只有600多元,而在小剧场演出山东琴书的艺人每月基本保障也仅有600多元。这样的收入水平,很难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山东琴书艺术的发掘、创造、表演和传讲。

艺术创作滞后 山东琴书的一部分传统剧目,像前面说到的《梁祝下山》等,传播情况相对比较好。但另一方面,山东琴书也有着很强的时代性,它的生活化的表达,反映了普通民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心声,从而获得了百姓的好评。像代表作品《修鞋记》、《打蛮船》、《大刚与小兰》、《姑娘的心愿》等,都能真切地刻画一个时期劳动人民的形象和情怀。

但是,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山东琴书的创作出现了明显的滞后,原来的创作班子也随着老艺人的离去而解散。显然,当下的山东琴书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时代性,其展现实际生活与反映时代精神的能力没有再被充分挖掘,以致渐入低谷而少人问津。现在能维持运作的剧场,几乎只靠故事性很强的传统曲目坚持;学校中的创作也是有限的,教师们因有许多其他方面的任务,不可能长时间专心创作,通常只能在大型比赛或演出之前进行较为匆忙的创编。

表演人才缺失 从前述数据中不难看出,不论是剧团还是艺术馆的演出团体,年轻人都很少,主要依靠中老年人支撑。在学校的传承中,虽然学习这门艺术的都是年轻人,但毕业后坚持下来的很少。很多人对这门传统艺术缺乏认知,不懂得欣赏,感觉它枯燥乏味。还有些人虽然觉得传统艺术是应该好好学习和保存的,但学习之后的出路非常狭窄,于是只能放弃。笔者走访老艺人了解山东琴书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是充满期待和希望的,他们希望自己为之奋斗一辈子的艺术早日有人传承发扬。但是,面对传承人的匮乏,有些艺人不得不逼迫自己的子孙进行学习,也实属无奈。

受众群体有限 山东琴书的受众群体仍以年长者居多,由于创作的滞后,以及其他类型音乐的不断传播,年轻人往往不太能接受山东琴书,或从根本上缺少接触和熟悉这门艺术的机会与过程。另外,刚才提到的表演人才的缺失,也让表演场次减少,进一步限制了受众群发展。

传播方式有待创新 不论是学校教育、红白喜事,还是小剧场的演出,影响范围仍都比较有限;收音机里的山东琴书播放时间段不佳,又没有专门人员固定录制山东琴书选段,导致收听率低迷。这些都与山东琴书的落寞有关。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南路山东琴书发源地的菏泽,其地方电视台都没有在戏曲曲艺类节目中关注山东琴书,而中央电视台的那次纪录片播放,也很难有长久的效力。

四、山东琴书当代传承传播的对策

对山东琴书在当代的传承传播,几位传承人均在努力。在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同时,应该较为全面地整体可用的策略。

逐步完善琴谱的收集和整理 现存下来的曲目及其录音、录像等,因存放时间过长,已发生不同程度的丢失或损坏。定期组织专门人员对这部分琴谱进行收集、整理和补救,重新录制健在老艺人的演奏演唱,建立资料库,统一编目存放,是当务之急。

保障人才资源 要保护好老一辈的艺人,也要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菏泽学院邀请知名老艺人为学生授课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做法。在学校开展课程,也可以更快地发现合适的传承人,给喜爱和有意愿传承山东琴书的年轻人提供条件和机会。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就业前景的开拓和经济上的支持都不可缺少。

培养受众,拓宽传承空间 受众群体的扩大和再培养也很重要。作为音乐艺术的传播者和研究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播和创造山东琴书的新面貌,让带有新鲜血液的山东琴书曲目展现在观众面前,丰富人们的艺术文化生活,弘扬伟大的民族文化在新时代的新气象。

给予政府扶持 政府给予的扶持,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又是重中之重。增加资金扶持力度并落到实处,不但本身就可以提升社会对此的关注度,还可以让小剧场不再因资金不足关门,让民间艺人有动力坚持下去,让民众增强自觉传承和保护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意识,使山东琴书在当代的传承和传播有理可依、有据可行。

创作与时俱进完善表现形式 菏泽学院近些年参赛的曲目,部分是由琴书班的老师创作的,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色和大众心声,但这不等于有固定的创作班子和固定的创作量。如果能建立专门的琴书书目创作班子,创作大量贴近时代的曲目,适应当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和情感,并在保持原有韵律的基础上,更新传统的板腔体音乐语言,加入现代音乐语言特征,融入部分流行色彩,减少机械的曲牌套用,增添新鲜的节奏律动,可望使山东琴书变得既富有现代表现力,又不致丢失原有的容貌,更好地满足当代受众的欣赏需求。

演出机制与市场结合构建良性循环 当今,山东琴书的民间演出大多在红白喜事时进行,很少有专门的演出场地。虽然通过政府支持,一些山东琴书团体未被淹没,然而仅靠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山东琴书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并争取与市场有机地结合。合理遵循市场规律,改善自身发展道路,就可能逐步形成一种新的经营演出方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艺术既有了生气,又没有完全被市场同化。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仅一些传统音乐节重视曲艺音乐,一些城市的音乐节现在也已经开始与民族音乐结合。例如长江迷笛音乐节设立双舞台,一边是流行音乐,一边是民族音乐,还有在青岛举办的国际帆船音乐节,尝试推出了称为“摇滚曲艺”的新概念。笔者希望山东琴书能更好地融入这个大环境,争取更多地与观众见面。

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 山东琴书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模式在当代社会传播媒介有机整合和优势互补的大环境下,也可以开发一些新的思维。首先,还是要加强电视媒体的传播,例如在菏泽地区乃至山东省的形象宣传片里融入山东琴书的曲段,必然会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人们对山东琴书音乐的认知。其次,菏泽是山东琴书的重要根据地,所以菏泽电视台更有义务和责任传播山东琴书,争取能够定期录制并定期播放山东琴书选段。当然,如果其他各大电视台的戏曲频道也能够接纳山东琴书的播出则更好。

其次,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媒介,通过网络进行的传播,更容易让当代人特别是青少年接受。建立规模足够大的、最好是免费使用的山东琴书网络资源库势在必行,这可以让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得以全面展现。此外,将山东琴书的演出视频添加到各大视频网站、音乐网站并加以文字说明,在各大戏曲网站扩充山东琴书的相关作品也是值得做的。

与旅游业结合 山东琴书的发展不妨考虑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例如菏泽每年四月有“牡丹花会”,附有大型演出。笔者发现,这几年该演出中并没有山东琴书的节目。如果抓住每年这个有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观众前来赏花并观看演出的机会,山东琴书的演奏甚至简单介绍都会获得远大于小剧场演出的影响力。

山东琴书面临的问题,也是其他很多音乐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我们在关注当代的音乐文化及其产业时,不应忽视这些乡土音乐带给我们的各方面价值。我们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把它们放进博物馆,而是要力争让它们活起来并活下去,受到更多的关注,找回失去的受众。只要肯努力利用现代技术传承和传播这些艺术遗产,定会带给当今受众许多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想。

山东琴书在当代要继承,要改革,更要传播。在继承方面,我们要将濒临遗失的传统曲目的曲谱整理保护起来,并保护健在的老艺人。在改革方面,我们要加强山东琴书的创作,扩大其受众群体,要结合当前的生活实际,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的山东琴书曲目。在传播方面,我们要走进校园,培养更多的继承者,结合市场,结合新媒体,使这门艺术免于失传。

山东琴书的当代传承和传播,需要我们身体力行;而更多的民族民间音乐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多元、文明、和谐的文化生态,其链条上不应该缺少这一环节。

附录 采访记录摘编

(一)对山东琴书传承人、菏泽学院山东琴书任课老师李巧莲的采访记录摘编

笔者:李老师您好,您是怎么想加入菏泽学院教授山东琴书,并且一教就是十年呢?

李老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菏泽学院的教授闫永丽老师和冯晓群老师,她们酷爱山东琴书,希望与我一起学习琴书表演,那我想,为什么不能通过他们将山东琴书引入高校授课呢?之后,我们就向学校及有关部门申报,也得到了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会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山东琴书班进行系统的学习。这十年我一直坚持着教课,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继承和发扬这门艺术,我还会继续坚持下去直到教不动为止。

笔者:山东琴书班的同学是如何选拔的?选拔条件是什么?一周大概几节课?学习哪些课程?

李老师:山东琴书班的同学是考入菏泽学院一年级本科生。我们本着自愿、热爱的原则,选拔先天条件好、对山东琴书有一定了解、能吃苦能坚持的同学。现在我和孙明祥老师一周教授8节课,我主要负责唱法,孙老师负责器乐演奏。

笔者:咱们现在教授的主要是自己原创的作品,还是说唱经典?

李老师:我们在这些年中也创作了一些曲目,但还是比较少,只是参加比赛的时候会偶尔表演一些,主要还是学习经典曲目。此前山东琴书有专门的创作班子,但随着丁书东和彭忠岳两位老艺人的相继去世,琴书曲谱的创作也渐渐停止。

笔者:现在山东琴书的传播有困难吗?

李老师:虽然看似在学校的传播要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学生毕业后的流散也让这种传承的效果大打折扣。作为传承人也好,老师也好,我能保证的就是对这些学生不离不弃,但是学生的流动性太大是个关键问题。我退休前是有稳定工作的,退休后有退休金,所以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山东琴书的教学传承中。在学校教课,每节课的课时费只有20元,如果单靠这些收入过生活,可能大多数人都放弃了。像同我一起教课的孙明祥老师,他就没有别的收入,每月只有这么几百块钱,所以乡下有红白喜事要演奏的时候他都会去参加,能挣得多些。那么有时候吃饭都难,就没有人想着传播了,所以还是很有困难的。我在省里开会的时候也常常听到其他传承人说传承难,其实确实是很难,没有资金支持,年轻人早就出去打工赚钱了,谁还拿山东琴书糊口?不过我想还会有人坚持,因此我也会坚持。

(二)对山东琴书传承人、菏泽曲艺队创始人王振刚老师的采访记录摘编

笔者:国家对咱们这些民间剧团,以及山东琴书的传承人有没有政策支持?

王老师:自山东琴书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高度关注,省里也说对山东琴书的传承人会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和补贴,但我们没有收到过。我们也在不断向省里打报告,希望抓紧落实,直接下发到曲艺团体手中,中间不要再经过多道审批。

笔者:咱们现在专业的剧团还有多少?

王老师:严格意义上说,现在菏泽地区已经没有专业剧团了,要说民间自发组织的并且以此为生的琴社倒是也有一小部分,但收入都不是很稳定。我就组织了这样一个团体,在一些酒店开设曲艺茶座,观众点曲、听曲,不过收入没有很强的保证。1976年至1986年是山东琴书的鼎盛时期,那个时候菏泽市有曲艺队,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琴书班社,此后,山东琴书的表演团队出于各种原因开始被取消,也就开始走下坡路。

笔者:像咱们这种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一般来说成员有多少?这些人的年龄大概是多少?他们为什么拜师学琴书?

王老师:一般一个琴书团体都会有10个人左右,每次演出一般需要5到8人不等。成员大多是中年人,来拜师学习的大都是因为非常喜爱山东琴书。

注释

1参见张婷《濒临失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1)《山东琴书》,载“人文网”,2014年3月10日。http://www.renwen.com/wiki/山东琴书

3(2) 同上。

4(3) 同上。

5(1)参见闫永丽、冯小群编著《南路山东琴书集锦》,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版。

6(1)参见周景春《山东琴书首次走进大学课堂的调查报告及思考》,载《大众文艺》2009年第24期。

7(1)参见《濒临失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

上一篇:制造费用差异下一篇:英语体育新闻修辞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