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的措施

2024-06-21

企业创新的措施(精选12篇)

企业创新的措施 篇1

资金是指社会产品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环节中社会产品的货币表现, 是企业从事各项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 是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 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源泉, 是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而企业的资金管理又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是组织生产和经营活动, 确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理财工作。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现状

企业集团是指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组成的多层次的、稳定的经济组织。一般来说,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或多个实力强大、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大型企业为核心, 以若干个在资产、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单位作为企业外围层, 各成员企业按照自愿互利原则组成的具有多层次组织机构的大型经济联合体。目前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现状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资金管理方式和手段落后。

企业集团通常将利润最大化做为经营管理的目标, 因此大力发展生产, 提高效率, 却忽略了资金管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活动日益复杂, 市场遍布各地, 产品千差万别, 需求多样化, 经营跨国化, 由此形成的规模化大生产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 需要大量准确的基础数据和相关信息做支撑, 而这些是传统的管理手段无法做到的。大多数企业的资金占用不明, 产品成本构成不清, 满足不了企业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单纯依靠传统的方式来统计、核算、传递有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 不仅效率低, 而且难以跨越地域分布、管理幅度等限制, 监督管理必然落后。

2. 资金的控制散乱、使用效率低下。

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和内部多级法人资金分散占用现实的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 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严重失控。二是投资决策随意性大, 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 盲目投资, 资金损失严重, 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三是资金周转缓慢, 贷款拖欠越积越多, 企业信用和盈利能力逐年下降。

3. 资金的监管不力,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企业集团中, 所有者对企业、母公司对子公司、公司管理层对各资金运动环节普遍存在着监管不力的现象。企业对子公司的投融资情况、资金收支、对外担保、利润分配等重大决策掌握不全, 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大。很多母公司难以及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状况, 企业资金入不敷出, 信贷资金以借新还旧来维持日常的生产和经营。资金的监管不力,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企业资金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改善措施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保证资金充足、周转顺畅是企业集团发展和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企业集团的规模越大, 资金集中管理就越重要。随着我国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 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以产权为纽带组建而成的企业集团。在企业集团这样的组织和产权形态出现后, 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需要进一步改善。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在资金管理上出现很多问题。因此, 强化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改善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

1. 建立资金管理制度、强化现金流量的管理意识。

企业集团应当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资金回收责任制, 加快资金回笼;建立存货资金控制制度, 按需生产、按需采购, 把库存量降低;建立财产物资清理制度。发现账实不符或资产贬值要及时处理;建立资金保证制度, 避免潜亏因素带来资金沉淀。企业在资金统一管理上应树立现金流量的观念。在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中, 为管理人员提供现金流量的信息, 编制现金流量计划、短期现金流量预测报告和长期现金流量报告等。

2. 确定合理的资金筹集数量、融资方式。

企业集团应当以每年年初的资金需要量核定为基础, 确定年度集团内部资金的占用及紧缺量, 以此资金紧缺量作为年度内筹集资金的基本依据。从各种融资方式看, 内部融资不需对外支付利息或股息, 不会减少企业集团的现金流量, 同时由于不会发生融资费用, 融资成本远低于外部融资。因此内部融资应是企业集团的首选融资方式, 如果内部融资仍不能满足企业集团的资金需求时, 企业集团则应转向外部融资。

3. 增加资金来源、盘活存量资产。

其主要有“调、并、转”三种方法。“调”指结合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资产结构;“并”指通过资产重组, 以市场为导向, 调整产业结构, 把优势国有企业扩张和劣势国有企业兼并结合起来, 互利互补;“转”指实行股份制, 对部分中小国有企业的资产实行整体和部分拍卖, 有偿转让, 用其收入偿还银行贷款。

4. 推广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企业集团要以财务资金管理为中心, 推进企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大力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为企业实施资金的集中管理和有效监控提供有力保障。企业财务资金信息是各类信息的交汇点, 也是支撑经营决策的基础。要借鉴国内外一些企业的成功经验, 遵循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从财务管理、物流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等由易到难的环节逐步推进。

三、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集团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必须强化资金的管理, 明确管理目标, 加强成本管理,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 强化风险管理。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资金控制标准, 加强成本管理。

资金成本是影响企业集团经济效益的关键, 决定着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盈利能力的大小。强化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 应当把成本管理作为提高经济效益活动的主攻方向, 建立以成本控制为手段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宣传, 强化全员成本意识。通过宣传教育, 使企业每个职工深刻认识到:抓住降低资金成本, 就抓住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摆脱困难、求得生存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破口。同时, 实施资金成本控制, 加大考核力度。资金成本控制是根据预定的成本目标, 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耗费, 进行约束和调节, 纠正偏差, 以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 促进资金成本不断降低。

2. 全面实施财务预算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加强资金监控,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财务预算管理就是为适应市场对企业的要求, 根据企业特点和市场信息, 对资金的使用超前提出预算, 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财务决策。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通过设定的预算管理体制, 发挥各级预算分管部门和预算责任单位的职能作用, 对预算期内的全部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收入、成本、费用、盈利和财务状况, 逐级编制全面预算, 分级实施控制并严格考核, 从而最优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3. 强化资金风险管理, 促进竞争与合作相统一。

企业集团由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 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大, 产品寿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及无形资产投入速度快等因素的影响, 必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加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内容的风险投资在企业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日趋上升。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性, 使企业的投资风险不断膨胀。这些都使得资金风险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因此, 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 提高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和应对的能力, 加强风险理财观念, 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把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

重视人的发展与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要求, 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企业集团进行资金管理要把对人的激励和约束放在首位, 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 充分挖掘和发挥人的潜能, 调动人的创造性、主体性和自觉性。以人为本的理财观念要求做到:一要增加人力资源投资, 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质量;二要推行财务分层管理和全员财务管理, 实行民主和参与式财务管理, 提高员工对财务的参与意识;三要加大软资源投资力度, 为培育企业文化和良好人际关系创造优良环境。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保障, 强化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改善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 企业集团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强化资金管理, 以达到现代企业所追求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创新的措施 篇2

孙锐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

摘要:企业部门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经济部门的高效运行。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不仅掌管着整个企业的经济流动,同时也影响着整个企业工作效率的实际情况,是企业至关重要的部门之一。因此,本文以企业的经济管理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探究现金期经济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进行措施的有效创新。

关键词:企业部门;经济管理;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实现自身内部运行机制的提升,以此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经济管理部门是企业正常运行的核心部门之一,掌控着整个企业的经济财权,因此,企业经济部门管理的实际效果,也影响着企业发展的潜能与动力。因此,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自身经济部门的管理问题,试图通过对经济部门的有效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流动的效率,使得企业利益呈现出最大化结果。

一、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缺乏规范性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特别是经济部门的管理,很大程度上缺乏管理的规范性。首先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项目经费管理问题中,很多工作人员不能够按照公司的流程进行严格的项目审核与预算规定,预算审核过程过于简略,使得其他部门能够借此机会扩大自身项目预算申请,造成资金预算分配与支出不合理问题。其次,在具体工作的报账管理中,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也缺乏相应的管理规范性,不能够严格的审核各类上交的发票,甚至出现不以原始凭证报销的问题。而对于报销凭证上的户头填写也不够规范,这样就为很多假借工作报账的机会,将个人私账进行报销,从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与财政漏洞。最后,部分企业经济管理都不规范性,也导致了很多财政工作人员在账目的记录过程中存在问题,记账不够明确,规范,账目记录与发票信息难以匹配,组员之间进行账目记录的方式不同一造成账目汇总难点较大,等等。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都制约着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二)管理缺乏有效性

企业经济管理还面临着效率过低的严重问题。很多管理人员在职位上过着得过且过的生活,特别是国企部门没有较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工作人员对于工作态度也不够认真严谨,缺乏高效完成工作的意识。而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对于经济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力度。一方面,很少有企业针对自身经济管理部门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就行管理与要求,既不能够对经济管理部门的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相关监督,确保账目的规范、真实、明确,同时也不能够对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监督,造成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工作内容等多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疏漏,造成企业的损失。同时,由于企业部门对于经济管理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缺少有效制约,也导致了其他部门对经济部门工作内容的敷衍与不支持,警惕意识,总是想方设法钻空子进行私账报销。

(三)管理人员素质低

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人员素质较低,也是制约经济管理部门工作效果、工作情况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个别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体现在经济管理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缺少专业知识与能力的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能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具体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造成公司财务工作问题不断,增加了其他工作者的工作量。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不能够灵活的应对突发问题,及时的转变思路与运作顺序,使得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难以确保财务部门能够提供及时的支援与保障,造成企业的具体损失。另一方面,经济部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寒体现在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经济管理部门不同于其他部门,是频繁与钱打交道的地方,这就需要经济部门的管理人员能够有足够的抵御诱惑的能力与意识,严格遵守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不在具体的工作中做伪账,不从具体的工作中谋取私利。而这样的职业道德却是现在经济部门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的意识。因此,近年来在财务部门出现问题情况时有发生,大哥都是由于工作人员自身职业道德与意志不够坚定而导致的问题,可见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过低对企业财务部门发展的重要制约。

(四)管理观念较陈旧

企业经济管理部门关于管理观念的陈旧也是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面对现代化下,依托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经济模式,互联网+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之中,并以互联网独特的发展与资源整合理念,带动各行各业里面的转变与创新。因此部分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依然持有传统的管理理念,就制约着企业经济管理部门的发展,限制企业经济管理效果。例如,部分企业还在依托传统记账的方式进行经济管理,这样的管理无法使经济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不能使经济信息更为透明的展现在众人眼前,使得信息活动得到众人的监督,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经济经期管理的效力。其次,对于新入职的年轻人,依然采取老旧的管理方式,不能进行灵活变通,也使得企业经济管理难以得到有效发展。例如,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的活动与会议中,不允许新入职的职员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坚持按照论资排辈的方式进行规划,这样就使得创新理念始终难以发挥,传统的管理弊端也难以进行革新。

二、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创新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体系

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完善并明确具体的管理制度体系,从而为企业经济管理的具体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性文件。首先,企业需要明确整个企业经济管理的操作流程,奇珍对其他部门进行预算审核、核算报效环节的具体流程要求,明确各个部门需要进行预算与结算的具体凭证,从而规范其他部门进行财务活动的相关要求,是财务管理更加便捷化。其次,企业要明确财务管理部门具体工作要求,既包括财务工作要完成的相关内容,同时针对每一项内容都操办流程也需要制定相关规定,是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防止部分工作人员的不合法操作,保证具体的财务工作能够落实到人,责任也能追究到个人,确保财务工作的井然有序,避免出现工作内容交织问题。最后,企业对于经济管理出现的问题以及具体工作等要求结果也需要建立规范化的制度要求,明确经济管理部门中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目标,树立典范,是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够保质保量,最终提高工作管理的质量。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只有明确的规范体系建立,明确各自的职责所在,明确具体的工作流程与具体要求,才能更好地保证关于财务信息的公正和公开,最大程度避免经济工作出现漏洞。

(二)创新管理理念方法

在企业的经济管理过程中,也需要积极转变管理方式方法,创新管理理念,使企业的经济管理更具有竞争力与活力,从而更好地推动整个企业经济的发展。在创新管理里面的过程中,企业可以积极引进现在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中建立起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融入西校总体管辖之内的管理体系,利用这样的模式减轻工作负担,简化工作内容,同时也使得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而在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应当积极支持管理人员进行创新,无论是工作里面还是工作方法,都允许工作人员畅所欲言,表达自身对于现行管理模式的看法,从而帮助现行的管理模式更加贴合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减少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与不合理存在,提高管理的实际效果。在管理方式上,企业应当建立起自身的企业文化,与奖惩制度模式,通过激励的方式促进职员更好地为企业所服务,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最终带动经济管理的高效率。

(三)加强员工职业培训

对于企业而言,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与职业道德,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管理的效果。首先,企业应该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一方面积极从高校引进相关人才,利用新职员带入新的经济管理里面与方法,但入心的专业技术,从而带动整个经济部门的不断发展。同时企业也应该为经级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通过出差培训或是聘请专家的方式,帮助工作人员能够加剧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自己,并通过专业技能的不断提升,投入到具体的工作之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企业要注意在经济部门进行企业文化、思想道德的建立与培养,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奖励优秀等各种方式,不断形成在经济管理中坚守职业道德、坚守本心的理念,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避免出现违法乱纪行为。这就要求企业注意在经济管理部门进行相关内容的法制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于自身未来的重要影响,从而避免工作人员一时冲动而走向歧途,既造成企业的损失,也导致自身未来命运的改变。

三、小结

当前企业经济管理人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因具体企业性质以及工作人员的素质呈现出去的差异性,但毋庸置疑的是,企业需要规范经济管理工作中的相关制度与体系,以完善的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并通过不断推进工作人员素质提升,促进相关法制内容宣传等具体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确保企业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行,最终推动企业的长久发展,使企业能够迸发出活力,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张波,刘峰.企业经济管理中“刚柔”并进的管理作用[J].中国商贸,(34)

[2]安智博.刍议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J].中国商贸,(5)

[3]谢琦.浅谈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商贸,2014(8)

企业创新的措施 篇3

关键词:产品创新;价值分析;政策保障

中国企业产品创新的关键是要对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同盟,使链上节点企业达到同步协调运行,实现技术、信息、组织、决策的集成,达到既发挥资源效益取得低成本和低风险效应,又满足顾客定制化与时效性要求的目的。把共生组合视为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加以分析,重视个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作用,力求全局优化。区域企业产业集群的成长,存在于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内各企业产品创新的“定位”及其内部功能结构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创新空间竞争的态势。

一、中国企业产品创新的保障机制设计

企业产品创新需要产业集群的成长,各产业集群优势互补、优势叠加、通过构建共生组织的条件、模式和共生组织的功效,并且利用企业地的生态位、环境功能区位将企业产业集群链式组合的维度、功能资源的维度和目标市场的维度进行有效的叠加,形成中国企业产业集群的功能网链。这首先取决于产品创新的保障机制的设计。其逻辑发生点在于:

1.集群成员公平性。公平性为链式组合集群中信任提供合作基础,它包括分配上的公平和管理上的公平。表现在以下元素:品牌、架构、资金实力、市场地位、信息共享、贡献率等。

2.集群成员的信誉和能力。信誉既是影响企业集群的消费群、决定经营绩效的因素,也是缔结战略合作成员信任程度 衡量标准。施信者对受信者的信任是建立在受信者能力及信誉两者的综合评价之上的。有实力但缺乏信誉的合作方难以赢得信任;信誉虽好却不具备合作所需的能力,也难以获得其他合作方的信任。合作方的能力体现于实力,技术水平、利润率、市场占有率等多种评价指标。

3.集群成员的数量。集群成员间只有加强交往频率,彼此反复交往才能增进彼此的了解,使彼此可以考察对方的可靠性。而反复交往机会的多寡又与交往对象的数量有关。通常交往的频率与交往对象的数量呈反方向变化,从而致使信任度与双方关系的排他性成正比,同交往的伙伴数量呈反比。

4.集群成员间利益的依赖程度。企业的产业。集群成员间的依赖程度越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就越高。产业链集群关联性强的特点,决定了一个旅游合作方可能与多个组织集群。根据成员之间参与程度的不同,集群可划分为股权式战略联盟与契约式战略联盟。前者涉及股权的参与;后者是借助契约建立的、不涉及股权参与的合伙形式,共同致力于创造和分享市场价值。

5.优化存量结构。企业产业链壁垒特性决定了产业链集群“优生”重于“优育”,由于资产专用性导致的沉淀成本;政策性退出壁垒;固定成本退出壁垒;劳动力安置成本;违约成本;市场功能性缺陷形成的障碍等。与其事后对合作方进行高社会成本的“优育”,不如事前注重投资项目的“优生”。

6.专业化经营:塑造核心能力与回避价格竞争。企业资源核心资源具有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集群化经营是培养旅游业核心能力的起点,通过经验、资金、人才、销售网络的积累形成别人无法模仿的、能创造独特价值的核心能力。集群化经营的最重要作用在于通过产品创新差异化来避免因产品直接替代引起的削价竞争。

二、中国企业产品创新的实现机制分析

1.遵循企业产业链合作共生的形成规律和演进机制。时下我国的企业产业链的合作是由政府主导而成,但理想的产品创新产业链合作共生是旅游企业有目的性的区域集聚,有一定的自发性。企业产业链合作共生的形成和发展需明确政府的职能边界。政府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应起到辅助左营,即提供基础的必要设施、良好的公共服务以及公平的市场环境。公共行政服务是其最主要的职能。政府的公共职能主要包括:协助集群内各共生单元的宏观市场进行需求分析,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数据资料;为人力、金融和技术等主要要素的市场建立创造条件;激励并引导公共服务机构发展,即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咨询机构、公正、会计服务机构等;通过政府活动促进企业间的各种交流和合作,倡导企业集群文化和企业产业经营和创新氛围;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致力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若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强制聚合当地产业,就会失去产业集群产品创新的精髓。若想从战略意义上确定产品创新发展的方向,突出发挥引导产业链的形成和提供公共产品功能,需提升产品创新发展支撑系统。首先要打破地域限制,构建区域产品创新发展空间布局,建设产品创新网络系统,让产品创新资源和要素合理流动和共享,推动合作区域间产品创新服务一体化,促进高效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的形成,实现网络的协调效应。同时,要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和资源配置功能,整合资源产品,把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与区域产业相关的各项要素联系起来,形成有机整体,使中国企业不同特色和不同类型的上游、中游、下游地域企业相互联合与协作,实现产品创新精品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实现各个体单元在孤立状态难以实现的最佳功能,发挥企业产品创新整体优势。

2.强化产业链条各节点内及其相互间的联系与互动。产业链条各节点内的联系与互动,有协作、合作、竞争三种形式,主要靠行业协会和链式组合的产业集群文化认同两条路径来实现,要能够在集群愿景、集群品牌、集群宣传与营销、集群服务标准与期待、集群文化建设、集群治理等方面取得各个节点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只有这样,企业产业链条各节点间的联系与互动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形式与实际的统一。

3.建立支持供应链管理的产品创新信息系统 。一般来说,企业可通过构建Intranet和Extranet两个层次的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信息的集成管理:(1)内部信息系统。企业的Intranet是管理的有力工具,它将原先分散在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联接起来,以便于企业内各部门信息实现实时共享。对供应链的管理同样也离不开这一强大工具,与供应链相关的数据存储、事务处理、协作计算等都建立在企业的Intranet上,与外部交换信息也是以Intranet提供的信息为基础。(2)外部信息系统。Extranet是扩展的Intranet,它将Intranet管理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思想扩大到集群,将集群视为一个广义上的企业以实现广泛的信息共享。Intranet保证了集群的信息集成,而Extranet则提供了集群集成信息的途径。Extranet使信息系统能够集成产业集群间的信息,包括来自供应商的价格信息、客源信息,来自企业服务商的服务反馈信息等等,进而优化形成集群的整体行为,如缩短提前预订期、改进产品服务等,也使企业集群管理层的决策和计划水平达到纵观全局的高度,使供应链的优化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而局限在某一地区。地域限制的打破意味着供应链可在集群范围内选择合作伙伴,也意味着企业可以接受来自集群范围内的供应链的邀请。供应链集成管理意味着各节点企业之间的连接和合作,每个节点企业在加入集群供应链之后必须考虑自身在规模与能力、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组织管理和实践、生产、市场销售与分配、财务等方面与供应链系统的兼容性,并在一定范围内做出调整。 产品创新信息系统推动了信息在各旅游集群内外部的无缝链接,形成了供应链信息集成平台,从而为供应链各节点在集群企业间实现分布式并行工作,为快速响应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技术基础。

4.培育产品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决策层要根据企业所属产业链的内在衍生机理,针对企业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在动态中追求与产品创新产业链上其他环节的平衡、互补和自我优化、持续改进;应通过价值联系协调经营行为,利用上、下游价值链的耦合式连接以进一步加强合作方与产业链下游渠道、客户环节的有效联系,构建稳定的产业价值链,构建产业竞争优势和自身竞争优势的合理均衡;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集中资源打造核心优势,并以此引领相关企业参与和协作,获得营销链的协同效率;在集群之间的协同合作中,加快形成相关产品配套协作网络,依靠网络竞争优势,强化区域企业发展的协同效应,提升整个区域产品创新产业竞争力,挖掘出核心层与支撑层、辅助层的差距,培育产品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通过系统整合理念与方法,从目标定位、主题定位、市场定位、重点选择、路径选择、顺序选择以及配套构架。找到一种“动力机制”和“带动机制”,通过“龙头突破”、“薄弱突破”、“联动互动”等等方法,形成整合运作的动力链,达到培育产品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晓明 李松志:中部地区产业链优化路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3).

企业创新的措施 篇4

1 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1. 1 财务管理的目标不明确

一直以来企业都将利润作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 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社会价值上, 社会价值要比利润和产量更加有意义。

1. 2 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这对于企业来说, 全面掌握企业状况的难度也加大, 但是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管理工作都不完善, 管理的方式也比较落后, 平常的工作都是由资金往来、账款明细等管理为主, 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1. 3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环节缺少控制力

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包含了很多个环节: 计划与控制管理、审计管理、核算管理、资产运作和融通管理等, 很多企业在财务管理时没有将这些环节合理的融合在一起, 缺少控制力导致管理的结果不理想。

1. 4 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差

目前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追求知识的积极性, 没有及时了解最新的相关知识, 因此会发生面对问题不知道怎样处理的现象; 大多数管理人员对社会经济形势以及政策的更改不敏感, 不能有效抓住经济发展中的重点, 只停留在解决表面问题的基础上。

1. 5 电子商务的普及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电子手段已经可以独立完成整个商业贸易, 电子商务活动无孔不入, 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查询、采购、订货出货以及付款等一系列的工作,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双方不需要见面就可以完成, 整个过程变得远程化甚至虚拟化, 但是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最应该注意的就是资金的安全问题, 因此财务人员应该建立全新的支付政策以及管理办法应对电子商务的浪潮。

2 经济背景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2. 1 在经济背景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提高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 企业没有自己的经营权, 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很小, 市场经济讲究的是效率, 每一个企业都要参加到这个供求体系中来, 产品的价格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改变, 承担的风险也就增多。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相应的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 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中成本和资金等问题。

2. 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在新经济环境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 这已经是当代经济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多面性的特点, 由于产品的国际化, 资金的流动速度加快, 最大限度地促进了投融资的国际化, 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企业通过什么方式来避免风险是企业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3 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措施的创新

3. 1 整体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

在企业核心能力中, 财务管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整个企业的管理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财务管理能力也是企业积累的财务相关知识的综合体现。财务管理具有全面性和基础性的特征, 主要包括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能力、控制财务的能力以及处理金融关系的能力, 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就是有效控制好企业的财务, 另外也是企业经营战略得以实施的有力工具。

3. 2 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

对于经济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 应该将管理的目标从利润转到价值上, 将价值最大化定位一个长期稳定的目标, 所谓价值最大化就是指通过正确的经营方式和政策, 深入分析资金、时间、价值以及风险之间的关系, 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并且创造最大的价值。

价值最大化这个长期的目标比产量、利润相比更加有意义, 它将企业能否健康发展放在最重要的 位置, 在企业价值波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住多方面的关系和利益, 特别是对报酬和风险两者的平衡的重视; 要求企业能够有效控制住风险的发生, 不断地研发出新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求, 保证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 保证供应资金的可靠性, 培养员工的积极性, 另外还有提升企业自身的名誉度和信誉度。

3. 3 保证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1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一些其他相关的知识, 因为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涉及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和汇总方面的工作, 就要求管理人员具有成本核算和控制、考核以及分析的综合能力。2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文化知识, 另外还要有理解分析的能力, 充分了解与财务工作相关的科学技术知识, 能够紧跟住更新的速度, 不断学习新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式。3管理人员要具备技能素质, 包括与人交往的方面, 在工作中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了解国家的法律制度, 能够清晰地表述出问题和观点, 财务管理内部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团结, 要积极配合其他部门之间的工作。

3. 4 对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网络化

将企业财务管理为核心实现网络化, 其中包含了财务审核、核算动态以及远程控制, 另外还能够处理电子单据、货币结算等, 目前电子商务的一大组成部分就是网络化的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做到及时反馈, 但是网络化管理能对企业进行实施监督, 能将静态的管理转变成动态的管理, 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另外也消除了时差和距离的制约, 能够及时的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4 结 论

综上所述, 在经济背景下企业要想健康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做好企业内部财务的管理, 把财务管理放到最主要的位置, 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的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 才能使企业满足经济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纪玉珊.关于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会管理创新问题的探讨[J].中国外资, 2011 (19) :103-104.

[2]张红伟.新时代经济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创新[J].中国外资, 2012 (16) :81-83.

[3]刘宇会, 于善波, 董媛媛.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 2013 (13) :32-33, 110.

企业创新的措施 篇5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

权,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越来越多的创新实践也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切实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和开辟新的科技产业,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供重要支撑;只有全面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开发能力,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才能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供重要支撑。因此,广大企业必须更加重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奋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相关部门要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树立企业创新理念,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动力源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企业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自主创新与自身的可持续增长紧密相关。只有不断强化企业自身的创新意识,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形成企业长期的竞争优势。一方面为股东、员工、客户、社会创造价值,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另一方面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赢得国内乃至全球客户的尊重和信赖,尊重和发挥团队和个人的价值,尊重企业和个人的荣誉,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二、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奠定开展自主创新的良好治理基础

由于企业自主创新所需资金量大、投资时间长、收益不确定,所以企业要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应该建立良好规范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组织形式,从组织结构、财务决策与监督、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下大功夫,完善企业财务决策与监督机制,奠定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良好治理基础。

三、以科技人才为根本,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企业的核心科技人才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近年来,我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虽然不断增加,但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科研基础条件薄弱,无法引进和留住顶尖的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收入差距不大且相对较低,激励形式单一,也造成科技人才缺乏创新动力。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是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热情的重要制度保障。其一,要从制度上保障研发投入,改善科研基础条件。其二,对核心科技人才实行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增强科技人才的创新动力,促使核心科技人才的努力目标与企业的总目标一致。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均采用薪酬激励机制来引进和激励核心科技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其三,建立常态的培训机制,为企业培育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企业每年应根据培训经费预算,以讲座、学术会议、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等形式,有计划地安排科技人才学习,以形成企业持续的创新源泉。其四,建立合格的职位晋升机制,选拔管理型的科技人才。除了保障核心技术人才的薪酬待遇与学习机会外,企业还应给核心科技人才相应的职位晋升空间,激励他们在更高层面上引领研发团队的创新工作。

四、创新企业对外合作方式

企业应积极开展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对外合作方式,提高自主创新效率。其一,合作研发。合作研发的形式主要有校企合作研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国内合作研发与国际合作研发等。合作研发有利于降低研发成本,分散研发风险;合作研发还有利于实现技术设备、科技人才等研发资源互补,缩短研发周期。针对我国不少企业资金不足和科技人才紧缺的情况,采取合作研发既能融资又能掌握核心技术,应是企业的重要研发组织形式。其二,技术收购。国际金融危机使一些掌握尖端技术的世界品牌企业面临破产,这为我国相关企业加快技术转型创造了机会。广大企业应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展开对掌握核心技术的世界品牌企业的技术收购。应该看到,通过收购获得核心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条便捷途径。

与此同时,还要努力形成企业技术与资本的互动机制。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完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在科技投入、税收激励、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科技人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企业应抓住机遇,努力形成技术创新与资本的互动机制,更加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管理。

此外,有关部门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实行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可以考虑利用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挖潜改造资金、节能专项资金、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等,支持企业加快产业升级,支持企业采用节水、节能、节材工艺,支持技术信息、技术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发展,配套完善相关产业升级服务体系。各地产业技术与开发资金应致力支持产业发展中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推动技术成果转移扩散,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技术创新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

浅议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措施 篇6

关键词:企业;政工管理;管理方式;创新措施

为了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环境中良好发展,应当对政工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使得政工管理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调整企业内部环境等,促使企业基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及企业未来发展目标,合理的落实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良好发展。所以,积极推进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行为。

一、企业政工管理的重要性

(一)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要

基于国内企业政工管理实施情况的分析,不难发现企业政工管理问题,如采用传统管理工作体系、依旧秉持着传统的管理理念等。此种情况下,实施的政工管理必然与企业管理、经营脱轨,导致政工管理作用无法有效实施。但是,对企业政工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必然会革新政工管理体制、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使政工管理与时俱进,基于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合理落实政工管理,促使其发挥作用。

(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良好发展,需要政工管理的支持,通过政工管理工作的落实,解放员工思想、优化内部环境、强化内部控制等,以推动企业现代化建设[1]。

二、企业政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工管理体系不健全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企业既然已经认识到政工创新的重要性,就要对与政工管理相关的方面进行创新。然而,目前依旧有很多企业为对政工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使得政工管理体系存在缺陷,无法有效监管、约束政工管理。

(二)政工管理模式落实

其实,大多数企业领导或管理者受传统思想影响严重,使得其并没有意识到传统政工管理模式的不足及欠缺之处,依旧重用传统政工管理模式来执行政工管理工作,导致政工管理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经营需求。

(三)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企业政工管理方面缺乏优秀的人才队伍。企业内政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水平不高、管理能力不高,如此政工管理人员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经营、管理需要,合理规划和落实政工管理工作[2]。

三、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的有效措施

(一)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

1.创新政工管理理念

新时期的企业管理者应当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创新政工管理理念,为政工管理指明方向,从而有目的的规划政工管理,有计划的实施政工管理。基于此,企业管理者应当时刻明记企业思想文化,并将其与企业奋斗目标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对政工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合理规划政工管理,提高政工管理的应用性。

2.创新政工管理内容

对企业传统政工管理内容予以创新,应当注意强化企业员工方面,即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基于尊重、关心、理解员工的原则,采用奖励或其他手段来调动员工积极性、热情;宣传企业文化及发展目标,制定工作任务,增强员工工作责任性;加强思想教育,说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及个人利益的关系,使员工可以摆正心态,正确看待工作,正确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完成岗位工作。

3.创新政工管理制度

创新政工管理制度,优化落实政工管理,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合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当然,政工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是基于企业发展的角度,深入分析政工管理制度,明确制度缺陷及不足。其次,深入分析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企业发展道路所面临的困难及企业政工管理实施起到的作用。最后,对企业政工管理制度予以创新,详细说明政工管理需要企业人员、政工工作、企业环境、生产经营等方面约束内容及政工管理相关要求[3]。

(二)案例说明

某企业出于改变企业现状的考虑,深入的分析了近些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以及现阶段的社会面貌,进而认识到政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基于企业现状,对政工管理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具体表现为:

1.“鱼水依存”。企业主体是全体员工,脱离了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将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列入企业绩效考核指标。根据考核结果,适当的调整员工工作,并且注意关心和了解员工,根据员工实际情况,适当开展培训或思想政治教育等,促使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思想,积极拥护企业,与企业共荣辱。

2.“平行对话”。受市场经济开放性的影响,企业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基于此,优化落实政工管理的过程中,注意树立民主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等,同时合理调整政工工作,使其公开、透明的实施,并让员工参与其中,并尊重员工的意见,以便员工身体力行,积极落实政工工。

四、结束语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企业政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企业管理、经营需求。对此,应当积极创新政工管理方式,政工管理与时俱进,充分发挥作用,为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文.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措施的研究初探[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14.

[2]刘明星.企业政工管理方式创新措施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0):1013-1013.

企业创新的措施 篇7

一、中小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创新的重要意义

1.成本控制创新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永远追求的目标。许多中小企业片面地强调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 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产品成本, 然而存货的积压, 将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转移或隐藏于存货, 虽然提高了短期利润, 但不利于长期利润目标的实现。只有从企业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基本活动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辅助活动等等全方位分析, 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才能真正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2.成本控制创新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成本控制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 不断引进先进的成本控制理念和方法是提高企业管理者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3.成本控制创新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市场经济使得企业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个体, 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 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 关心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一切变化。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以求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是现代企业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 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成本控制创新, 依靠合理科学的新产品开发与完善的售后服务, 降低产品开发和售后服务的成本, 才能够取得竞争优势, 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

4.成本控制创新有利于中小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许多企业为了取得较高的利润, 片面地强调产品生产过程中成本的降低, 如通过控制单位产品的物资消耗来提高材料利用率以降低材料成本;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产品单耗工时以降低人工成本;通过提高产品产量、扩大生产规模以降低单位产品负担固定成本等, 目前这种制造成本已经降到了尽可能低的程度。过度成本控制使得产品质量降低、服务质量弱化, 如果仅依靠这种成本控制理念, 不仅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会影响产品的社会效益, 企业发展会受到巨大限制。成本控制的创新可以改变这一陈旧落后的观念, 通过成本控制的创新来引进并应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科学合理的核算方法, 能寻求更好更多的降低成本的途径, 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中小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成本控制过分依赖成本会计系统。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系统未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成本控制方法, 使得成本控制陷于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降低的成本怪圈, 更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 没有深入反映经营过程, 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

2.成本控制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中小企业在寻找走出困境的途径时, 目前较多的考虑采用租赁、拍卖、兼并、破产、债转股等“外科手术”尤其是国有企业一味寻找国家提供优惠政策来扶持, 改制改组过程中“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严重, 而较少考虑建立健全成本控制运行机制, 真正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入手。另外, 宏观成本控制体制不完善, 检测不力, 也影响到企业健全内部成本控制机制的主动性。

3.成本控制理论和内容僵化。从战略的角度看, 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只习惯于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行控制, 而忽视对产品研究开发、设计、采购、销售、投资和日常管理活动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

4.成本控制手段的老化。从20世纪50年代起, 世界进入一个更新的时代, 企业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与进去相比竞争更加激烈, 科学技术高速发展, 现在企业需要处理的信息量日益庞大, 对于大量的处理, 靠手工是难以胜任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企业在运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成本信息方面已经明显落伍, 较多的企业仍然处于手工操作阶段, 这必然制约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

三、中小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原因

1.成本控制观念淡薄。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以是否节约为标准, 片面强调降低成本, 节省费用开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以“成本节省”为主导的成本控制, 一方面会挫伤企业为未来绩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是高昂的费用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还会因顾及局部要求而损害企业的整体目标。

2.成本控制意识不强。中小企业均存在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这一环节。企业管理人员对成本控制和控制没有足够的重视, 多数的管理者依赖财务人员去管理成本, 只看重财务报表中的数字, 以此来控制整个企业的成本。虽然某些企业确实达到了一定的目标, 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但是这种事后控制的做法缺乏全局观念。归根结底, 成本核算还是不能代替成本控制。另外受中国传统的影响, 很多企业局限于依靠节约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不能从长远利益来应用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员工成本意识淡薄也是造成成本过高的原因。

3.成本控制行为短期。中小企业管理者为了迎合近期业绩指标 (例如季报或年报) 的需要而采取的短期行为, 削减成本以实现利润指标。虽然这的确能在短期内降低成本, 但是无法持久, 被削减的开支通常在次年就会恢复。对于企业而言, 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削减某项开支而不影响运营并非难事。因此, 像职工工资、营销费用、设备维修保养、人员培训这样的开支往往会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但是, 企业如果不能为这些被削减的资源找到有效的替代措施, 其长期的经营业绩将受到影响。

4.忽视企业成本控制文化的塑造。中小企业的成本控制运行机制过多地依赖行政手段来增加成本控制的约束力, 难以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更谈不上素企业的成本控制文化, 在有些企业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 “正品当废品、钢材当废铁、纸张当抹布、电脑成了游戏机、电话成了聊天工具、能奢侈决不节约, 每天总觉得钱太少, 时间太多”。

四、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控制的措施

(一) 实行全员成本控制

1.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在成本控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转变观念, 增强全员成本意识, 加强教育, 提高全员成本素质。根据全员成本控制原则, 需要我们企业的每一个成员了解和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认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对经营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对成本控制的专业培训, 要从提高经济效益出发, 不断树立经济观念、效益观念, 并将它作为指导自己本职工作的方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组织人员进行经济理论、价值工程理论的学习, 教育要经常化、全面化、系统化。

2. 构建成本责任体系, 加强绩效考核。

(1) 重构成本控制内在动力的核心是构建成本责任体系。现代企业的一个主要特征, 是资产所有者与资产经营者的分离, 并通过资产的委托受托关系, 确立一种责任经营关系, 这种关系对国有企业来说表现更明显。 (2) 指标层层分解、落实, 建立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责任制度。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厂、分厂、车间及生产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关系, 明确各管理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责权, 在总厂、分厂的统一指导下, 明确生产班组成本控制的范围, 并且把三级成本控制有效的结合起来, 这是纵向成本控制。二是正确处理财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关系, 建立电子化动态指标数据库, 将成本总体指标按年、半年、季、月先分解到各有关的分厂、车间, 在由车间将所承担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分解到有关的班组和个人。 (3) 责权利合理配置与自我平衡是成本责任动力机制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责权利合理配置是指在落实成本责任制时要以责任为核心, 做到责权、责利的有效匹配和相对平衡。具体说要做到责任落实, 权限明确, 得奖挂钩, 联利计酬, 改变过去单纯“以产计酬”的办法, 改为完成成本目标和目标利润才发酬金, 否则按同比例扣发酬金。在成本考核上要敢于硬碰硬, 坚决不讲客观, 同时注重保护职工的积极性, 贯彻奖惩并重的原则。

(二) 建立成本控制机制

成本控制是每一个人的事, 而不是哪一个人的事, 所以就要求人人参与。一个企业那么多的领导和职工, 怎样才能让每个人都参与成本的控制工作, 而又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就需要建立一整套成本控制的组织机制。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企业成本控制的决策者, 他们的任务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 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成本控制的目标。具体包括, 根据成本核算部门的报告制定出各项目标成本;针对于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成本制定出具体的成本控制的措施, 然后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改进这些措施;每个会期周期完成要对各部门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实行奖惩;最后是根据考核结果对成本进行分析, 形成改进意见, 据此制定下一会计周期的目标成本和控制措施。第二层是企业成本控制的管理和监督部门, 他们的任务是落实成本控制各项措施, 并对各部门成本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向上一层报告。具体包括, 制定处理突发问题的预案、监督目标成本的执行、记录各部的工作程序、分析成本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三层是成本控制的执行者, 主要是车间的生产工人和各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它们是成本控制中最关键的一环节, 成本控制效果的好坏、控制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他们对成本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各自成本的发生控制在目标成本的范围以内, 由于有第一层制定的奖惩制度的约束, 他们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节约开支、降低成本。最终会形成人人都主动的去控制成本的良好局面

(三) 加强成本信息管理

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及其他信息资料的真实和可靠;要提高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方面要增强法制意识, 另一方面还要增强道德自律意识, 增强道德责任心和责任感, 保持职业良知;另外要加强市场调查和信息反馈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对于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 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量,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部门间应该做好沟通工作, 对外部市场信息、企业的生产能力、材料的出入库以及库存商品的结余等情况进行必要的沟通, 然后做出符合各个部门自身情况的计划, 提出本部门合理地降低成本的方法, 然后各部门进行协商, 得出能够降低企业总体产品成本的最优方案。比如说, 采购部门要根据库存以及生产部门的需要进行材料的采购, 如果企业本身条件允许的话, 可以采用适时生产系统管理, 尽可能实现“零成本”、“零库存”。这样, 公司的总体成本得到降低, 自身的竞争力也得到了增强。现代成本控制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 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 其成本控制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 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 从而达到知己知彼, 洞察全局的目的, 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总之, 企业控制成本的途径有很多, 但每个企业控制成本的重点并不相同。企业应在了解自身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成本控制成功企业的经验, 从实际出发, 抓主要矛盾, 对影响成本比较大的因素, 在选择控制途径方面要多下工夫, 必要时也可多管齐下, 这样就可以收到控制与降低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文军, 孙树秋.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与成本控制的新思路[J].工业技术经济, 2001, (4) .

[2]方枭.现代成本控制战略与方法[J].华东经济管理, 2001, (5) .

[3]刘荣.成本控制方法的运用与分析[J].矿业工程, 2005, (12) .

[4]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

[5]刘恩, 秦书华, 陈林.企业财务成本控制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6]许华, 闫晓军.中小企业成本控制的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7, (9) .

[7]焦跃华, 袁天.论成本控制目标[J].财务与会计, 2000, (5) .

企业创新的措施 篇8

一、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企业要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 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行动, 制定很多有利于经营的规章制度, 这个过程就是管理。为了能够推动企业的发展, 保证企业通过日常运营取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让企业朝着一个明确的、有良好前景的方向发展, 就必须进行有效经济管理创新。在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背景下, 寻求企业经济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十分迫切。

不同的企业置身于不同的经营环境, 因而在管理体系上也具有差异性。但是, 对其具有影响的因素却基本一致:1.知识经济引领的新经济特性;2.日益加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3.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技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企业面临着逐渐开放的外部环境及日趋白热化的国际市场竞争。对我国企业来说, 新形势和新环境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因此需要优秀企业对管理进行强化, 在不断加强的经济管理中, 通过创新使企业得以不断强大和迅速发展。

二、新形势下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措施有效探析

当今面临新环境与新形势, 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和创新企业经济管理。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不但指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创新, 总而言之, 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是全方位的创新, 是企业强化自身的发展,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最优的成本控制以及最大的收益的必经之路。

与时俱进量及时更新经济管理理念是创新的前题

更新观念对于任何的企业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更好的引导企业及其成员进行创新活动。时刻保持着危机感, 保持着对潜在风险的警惕与预防, 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步步为营, 站稳脚跟。已知企业经济管理的专业性越来越强, 从而首先应提升会计人员的岗位意识。这里的岗位意识, 更加突出他们的学习意识和团队意识。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文化, 营造会计人员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因此, 应通过制度安排推动团队人员间的业务交流。同样, 业务交流应突出个体的工作心得体会, 以及对团队发展的愿景。前者能形成直接的知识外溢现象, 从而提升组织的知识存量;后者则能在团队成员间形成心理暗示, 有助于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这样一来, 便能为资金预算提供专业知识支撑。当然, 岗位意识的提升还表现在推动会计人员与各职能部门人员进行交流, 从而获得各部门经济运行中的第一手资料。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有涉及面广和影响面大等的特点, 所以企业应该要在经济管理观念更新的情况下, 着重新型的管理技术及管理方法的实践。

三、建立有效风险控制机制是创新的保障

1. 制度创新

企业要发展就必然要选择制度创新,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经济管理, 更能够保证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和运作。当前企业发展的重点是构建并不断完善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 可以为推进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增加推动力和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进行制度创新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体制, 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还应该完善企业的奖罚制度, 并且严格去执行, 让真正的人才有用武之地, 为了给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内驱力, 要储备优秀人才。同时要改善企业的薪资待遇, 为员工的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以及提供一个安心舒适的工作环境。公司制度的创新, 需要建立一个可以让全员参与决策与监督的管理机制, 为了加强职工对公司的责任感与归属感, 要倡导产业民主。解决企业各种资源如何优化的问题就是进行管理制度的创新, 为了让企业充满活力地高效运作, 要充分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2. 建立风险控制机制

(1) 不要期望太高。如果创新项目想获得规模和重要地位, 与之配套的资源也就更多, 而其所带来的风险也就越大, 项目的开始不需要对现用业务模式造成冲击。期望越高, 投入就越大, 失落感也就越深。

(2) 不要节外生枝。任何未完成的创新项目都不要偏离主题, 一定要专注!偏离核心的创新可能会变得零散。创新的核心不一定是技术或知识。例如将公司所有的传真通过IT调整传换成以邮件方式发送, 就是成本创新的很好途径。节外生枝做法与天马行空的想法只会让团队一事无成。

(3) 不要沉溺于诱惑。过度专注满足少数高阶客户的需求与追逐超额利润的产品, 试图不断突破极限, 反而失去了真正可以创造商机的其他广大市场。沉溺于高利润的诱惑, 专注于小众市场, 就会忽略更广大的外部机会。

三、有效的整合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关键

1.新旧经济管理理念相结合。新时期经济飞速发展, 科技日新月异, 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 企业要想谋求其自身的长久发展, 突出自身优势, 就要采取全新的管理理念, 抓住时机。融入多元化的管理理念, 多方合作, 共同进步, 将传统经济管理思想与现代经济管理理念相结合, 从而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特点来划分经济管理的层次, 对于各层次的管理者与员工要分清责任, 各部门在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前提下对员工绩效进行奖惩。

2.利用科技有效模式调整。科学技术对企业管理的影响不可忽视, 新时期科学技术将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大重要手段。要切实改善企业经济管理环境不能仅从表面下功夫, 要从根本上利用科学技术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 将网络经济管理遍布整个工作系统当中, 实现资源的重整与利用, 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的目的。在信息化的今天, 我们可以利用科学技术对当前市场的变化作出及时、迅速、合理的调整, 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企校联合, 注重人才的培养。21世纪, 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 笔者认为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对员工的培训也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 共同致力于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 真正的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彻底改变我国传统的“纸上谈兵”的教育方式, 根据企业需求, 市场经济走势, 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 企业发展的高效率经济管理人才。制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素质的培训。同时对于企业来说, 可以定期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提升人才的信息化水平、专业素质与外语水平;其次可以鼓励人才进行远程教育, 并且在工作中改革与创新, 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济管理决策。

总之, 在变幻莫测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 企业要创新发展其经济管理, 需要从与时俱进创新制度、风险控制、有效整合及理念创新等方面进行同时, 在进行创新发展时, 不能简单的盲从和复制, 要在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 灵活选取创新手段与模式从而使自身经济和社会效益得以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汉化.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J].中国城市经济, 2013 (3)

[2]林新洛.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讨[A].2013 (5)

企业创新的措施 篇9

1 电力企业管理的不足

1.1 尚未完成彻底的市场化改革

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不全面, 一般表现为以下两点: (1)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城乡电力发展构建不一。在发展农村电力的构建当中企业利益明显高于国家利益, 城乡电网相同但是电价不同的情况比比皆是。 (2) 电价问题。价格机制无疑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最主要的信号, 而电力也是商品, 同样也会受到价格机制的影响。

1.2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不科学

人力资源是社会各项资源中最关键的资源, 是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资源, 电力行业的最主要力量不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不是企业的决策者, 而是那些工作在一线的电力生产人员。电力生产人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电力生产企业效率的高低。但是就目前的统计来看, 电力生产人员中接受过专业技术教育的工作人员不到全员的40%, 其中技校毕业的人员居多, 而专科以上仅占6%。没经过电力专业技术教育的员工高达60%, 其中并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过半。优秀人才的密度相当低!这严重限制了我国电力企业智能化、专业化、自动化的发展。

1.3 尚且不能完全利用新能源发电

众所周知电源产生的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 (煤等可燃烧物) 、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我们一直鼓吹着21世纪能源科学将为人类文明再创辉煌。但是事实上我国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开发还比较落后, 电力企业社会环保意识不足。能源危机一直比较严重。以2013年发电量构成为说明, 火电发电占82%, 水力发电占17%, 核能发电占1.6%, 风力发电还不足百分之一。因此, 在低碳经济以及循环经济的今天, 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新型的能源。

2 应对措施以及如何推动电力企业管理创新

进入21世纪以来, 电力市场就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电力行业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变得更多。为了提高电力销量, 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电力企业管理改革迫在眉睫, 所谓“变则立, 不变则废”。那么如何改变呢?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2.1 健全完善电力企业管理制度

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作基础, 电力市场的有效扩展也是如此。我们需要根据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 构建起科学、合理、规范的电力企业。一般来说,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现代电力企业的管理要有清晰的产权, 政治和企业是要分开而进行的, 责任和权力是需要明确的, 管理方面也要具有科学性;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要实事求是, 与市场相互协调;

第二, 要让企业向扁平化、网络化、柔性化的发展, 不可以没有目的的去扩大企业的规模, 而是应该有条理、有规划的进行。

2.2 提高员工素质能力

在当前社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创新科技以及使得科技得以应用的最主要力量, 是企业非常重要的资源, 因此提高电力企业员工的知识素质和技术水平至关重要。

第一, 需要加大对于电力技术研究方面的投入, 构建起自己所研发的实体, 坚持先进设备的引进, 以科学技术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力, 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科研的创新能力,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优点。

第二, 要尊重人才以及重视知识, 同时需要完善相关的知识、人才管理, 构建知识管理的岗位, 让知识可以得到全面、全方位的管理。同时要让企业文化具有向心力和团结的力量。对一些高级的、技术型的人才要进行定量、定期的培训, 提升知识创新的管理能力, 及时更新知识。

第三, 坚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发展战略, 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派遣有能力的员工对外学习交流。

2.3 构建起以资源节约、环保型企业

电力企业有着非常重大的责任, 在最近这几年当中, 伴随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 还有煤炭市场的不断变化, 再加上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一些影响。让我们国家的电力企业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 所以, 节能减排的任何非常紧迫。做好这种节能的工作, 具有以下优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 同时提升效益。

2.4 转变思想, 树立竞争意识

企业生存的基础是市场, 思想又是行动的先导, 为了扩展电力市场, 企业一定要转变以往的思想观念, 明确以市场为主体的竞争策略, 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 企业还要树立竞争意识, 培养效益观念, 加强市场管理, 并结合党中央的政策规章, 使企业形成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让市场消费者信任企业, 从而最大限度的拓宽电力市场。

3 结论

有效的管理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同时也是企业发展之根本。有效的管理, 能达到一呼百应、令行禁止的效果, 使企业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整体。管理要不断创新才更有效。根据企业发展特点, 不断寻求适合企业的管理方式, 把管理细化, 通过有效的管理集中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和力量, 这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源泉。而电力企业管理改革在全国范围内, 未有相应的方式可以套用, 甚至在全世界也没有模式可以参考。加之电力行业有着公益性和商品属性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 因此我们不可将电力市场上的竞争看成是一般的市场竞争。所以, 电力不可将竞争当成唯一的手段, 同时不可局限于国内的竞争, 而是要立足于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董文尧.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清代大学出版社会, 2008:151.

[2]赵维霞.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及现状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7) :168-1717.

企业创新的措施 篇10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根据本公司的结构及生产经营状况, 提供一种用于管理和平衡各个利益主体之间资源配置的方法。因此, 企业必须保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质量, 改善企业当下资源分配不协调的窘境。我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方法要不断地加以创新和改善, 希望通过这些创新的管理措施使企业能够获得高速的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内部控制与财务数据信息的分离

现代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数据和信息, 而在一个企业中能够最好的为生产工作提供关键和重要数据信息的就是财务部门了。在很多管理落后的企业中, 由于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不知道怎样在财务信息和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还有很多制造业的员工甚至领导都依照传统的做法, 内部控制工作和财务工作没有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依靠, 使得内部控制工作与财务工作的脱节现象很严重, 导致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没有详细的数据作为生产依据, 不能为生产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滞后的内控工作与生产经营形成恶性循环, 减缓了整个企业的发展速度,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时代, 企业的发展不进则退, 这种无效甚至反作用的内部控制工作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二) 专业的财务人员储备不足

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发展, 必须以人为主、管理方式为辅。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会直接影响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首先, 作为一名企业财务人员, 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听起来简单、不像财务专业知识那样难懂, 但却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 财务人员面对巨大的利益和钱财的考验时, 很多人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念, 逾越了自己应有的职业道德底线。其次, 财务专业知识夯实, 这一点是财务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当然, 企业更希望自己的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个人能力出色, 因为企业的财务内控管理工作要求财务人员有丰富的管理工作经验, 同时, 还需要工作人员能够掌握科学技术及信息技术, 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收集、统计信息及处理分析数据, 制做表格、统计图等。现在的人才市场可以说是鱼龙混杂, 高素质的人才难求。鉴于有些财会人员只接触过基本的会计工作, 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 希望企业的领导层能够重视企业财务人员的培养, 提高素质, 加强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团队建设, 为企业的远大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三) 风险意识的匮乏

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财务风险控制。在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 大多数企业只做了财务内部管理工作而并没有设立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缺乏对财务风险的预防和分析。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意识, 企业的管理层或内部控制执行者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也就不会对要发生或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防控, 不会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和办法。但是, 在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 财务风险存在于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中, 因此, 我们在制定相关的经营活动决策时, 必须要考虑财务风险的存在和其发生的可能性。如果不能及时的分析或者错误的估算财务风险的发生情况, 就会给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带来巨大的威胁。

(四) 激励制度不健全

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建立和开展, 一定要有相应的审核和监督机制, 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权力和工作的效率。企业经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经营者的薪资水平较低, 主要就是以货币的形式取得, 精神上的鼓励政策根本没有;还有一些企业设立了内部控制工作奖惩制度, 但因执行力较弱, 使得奖惩制度成了“摆设”, 未能在内部控制工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 内部审核和监督部门的监管对内部控制工作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每一部分的工作都要有相应的责任人, 做到责任分明, 一旦出现问题就追究责任人的过失, 并对其进行处罚, 提高内部控制工作力度和效果。为了避免监督机制流于形式, 要加大奖惩力度, 做到赏罚分明——有功者奖、有过者罚。

三、创新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措施

(一) 提高信息技术的利用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各大领域。对于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而言, 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也有着巨大的作用。例如:信息技术能够优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收集企业的财务信息, 不仅准确而且迅速;计算机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十分强大, 在处理企业财务信息的同时计算机还能根据收集的财务信息制作出简单明了的统计图及表格等, 这些动态化的数据给企业的管理者制定未来的计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以前经常会出现财务信息传递速度慢、不准确和财务信息储存不便的现象, 但现在的大数据库、局域网络等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技术免去了财务信息传递和保存的弊端, 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了更完善的数据库。

(二) 建立资金预算及管理系统

资金是使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最关键要素之一。因此, 企业对资金的管理影响着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收益。首先, 企业在资金的预算管理上要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即根据收入情况制定支出计划, 支出计划要有轻重缓急之分。在制定支出计划时, 我们不仅要严格确定每一项支出的用途。其次, 要规定支出的上限, 要求每一项支出都不能超过规定的标准。严格按照资金预算制度管理收支业务, 加大资金预算管理的强度。在资金管理方面, 主要采取集中管理的办法:资金集中筹集、资金集中投资、资金集中存放。有关资金的一切活动都要遵循统一安排、一致划分的原则。最后, 对于资金的监管, 我们要建立财务内部审核和稽查的资金监督体系, 财务内部资金稽查小组要对单位的资金管理系统和核算系统进行实时监督, 对于资金的超额使用和滥用进行控制和报告, 利用资金管理系统的监督职能控制经营活动中异常的收支业务。

(三) 健全内控管理的财务风险防控机制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和经营活动中, 财务风险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 也可以说财务风险决定企业的命运和未来走向, 所以, 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是否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应对经营活动和日常管理中会出现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主要是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外部收集来的资料, 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并研究其存在的威胁和风险, 制定出应对风险的计划和措施。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 首先, 我们要成立一个专门负责财务风险预警的部门, 结合当下的经营环境, 完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其次, 风险预警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是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也可以外聘专业的财务风险分析专家。同时, 风险预警机构要有独立性, 但不可直接干涉企业的经营生产, 只由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领导该机构。再次, 制定财务信息的收集机制, 保证财务信息收集的准确及时。最后, 制定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降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财务风险。

四、结语

企业内控管理办法的创新, 不仅是适应当下新形势发展的必经之路, 更是符合企业管理工作的新要求。通过企业创新内控工作的管理模式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职能的发挥效力, 保证企业的经营生产管理能够有序进行, 努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 其内部内控的管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还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 有些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弊端, 导致其内控管理效率低。因此,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 提出不断创新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措施, 以期逐步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体制。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创新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慧芳.论电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松花江电力大学, 2013.15 (01) .

[2]曾巩山.电力财务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宜昌电力工程学院, 2014 (09) .

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措施思考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措施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措施研究对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措施作为重点研究的内容。

一、要加强教学目标的创新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确立比较单一,教学目标主要是以知识的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的目标确立,难以满足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需要,同时与新课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不相适应。面对这样的状况,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创新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新課程所倡导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课程所倡导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主要是一种多维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要有知识性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有语文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针对新课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确立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时,要以此为基础,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确立的创新,在知识目标的创新方面,要突出重点,不要求求全责备,技能性的教学目标创新要突出实用性与基础性特征,突出语文技能的培养,人文性的教学目标创新要结合教学的基本内容,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人文教学目标的创新,通过上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创新可以更好的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

二、要加强教学时间科学利用的创新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的内容创新还是比较重视的,在教学内容创新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于教学时间利用方面的创新则不够重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加强教学时间科学利用的有效创新,要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教学的时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科学地分配教学时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教学内容教师用得教学时间要多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要少一些,对于学生学习薄弱的环节用的实践要多一些,相反的情况则可以少一些,这样的时间利用,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措施研究对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措施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李慧香.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4.

企业创新的措施 篇12

1.1 我国电力企业管理的现状

电力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保证, 是经济建设的基础。电力工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电气化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电力行业于1997年成立国家电力公司, 实行公司化体制的第一步改革, 标志着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根本性转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作为国家能源工程支柱产业的电力企业将直接面对国际市场,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对电力需求、电力生产、电力销售和电力建设等, 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电力企业将要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国内经济工业化和农村迅速城镇化的环境, 这些都意味着电力企业的竞争不断加剧, 消费者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困难与希望同在, 挑战和机遇并存。多年来, 我国电力行业顺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 取得了巨大成就, 成为国有经济中的一个较好的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 我们也还将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为电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加入WTO, 为行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新的更大的空间;信息化带动的科技革命, 为科教兴电、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此同时, 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近年来, 电力企业的改革在不断深入, 企业管理创新在不断开展。但是, 由于创新主体错位, 创新客体不明, 缺乏有目的的和有针对性的合理设计, 或找不到创新的具体对象, 设定不了创新的准确目标, 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法律法规不健全, 政策配套性不强, 政府干预过多等等, 所以, 创新风险与创新收益不对称, 创新效果不明显。

1.2 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的困难

(1) 电力企业员工的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 电力系统员工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不强, 对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足, 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和市场研究分析不够;劳动生产率低, 多种经营规模小, 发展后劲储备不足, 减人增效途径少。 (2) 安全生产的基础还不牢固, 电网结构相当薄弱, 一些老旧设备仍在服役运行。 (3) 经济效益受制于供电量, 供电量受制于地方经济。 (4) “两改一同价”使电力企业的经营面临风险, 给农电管理带来压力:一是农改工程虽然对国家拉动内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却使电力企业成本增大、还贷压力突出, 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网改并没有带来用电量的增长, 相反, 大量新增设备所带来的巨额线损、变损、表损等, 以及防不胜防的窃电行为使电力企业, 特别是县级供电企业举步维艰。二是农电管理难度加大。这些因素造成了电力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市场化、国际化运作经验不足, 行业垄断、地区封锁、市场壁垒仍然存在。因此, 电力企业的改革力度要不断加大, 电力企业的管理模式急需创新。

2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模式

2.1 管理的可扩性创新

我们把管理可以结合、分解的可能性, 称为管理的可扩性。利用管理的可扩性, 我们就可以创新。例如, 收音机加上录音功能变成收录机;海尔兼并了一批企业后, 就变成海尔集团;当前, 我们可以利用电力企业实行厂网分开、资产重组的机会进行管理创新。

2.2 管理的相关性创新

事物与事物之间, 企业管理与事业管理之间, 都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这种关系称相关性, 利用管理的相关性来创新, 就是相关性创新。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发家史, 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时, 人们都忙于开采石油, 洛克菲勒却将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到“下游工程”———石油冶炼, 结果不仅控制了石油冶炼, 还控制了石油运输。我们的企业家应该从管理的相关性方面来思考问题, 从电力企业改革的大局中来思考创新, 管理者应该从事物不易察觉的变化中进行创新。

2.3 管理的发散性创新

管理与事物一样, 具有多种特征;管理的不同特征或同一特征的不同管理, 称为管理的发散性。利用管理的发散性来创新, 就是发散性创新。在一定条件下, 各种管理模式可以相互代替, 人们可以从不同管理的角度来思考创新。有人研究过美国和日本汽车装配效率上的差别, 发现日本人之所以能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很高的工作效率, 就在于日本汽车在发电机上的三个地方使用了规格相同的螺栓去结合不同的部位。而美国装配同样的汽车, 却使用了三种规格不同的螺栓。因此, 根据管理的发散性创新思维, 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或不同侧面进行管理创新。

2.4 管理的共轭性创新

任何事物都存在虚实、软硬、正负, 通过对它们的分析, 从而进行开拓创新。管理也是如此, 企业面向社会提供“服务”这一产品, 包括“有形”的“服务”或“无形”的“服务”产品, 对企业来说, 不仅要进行产品创新, 技术创新, 还要进行管理创新, 共轭性创新是管理创新的主要模式。对于一个健全的企业来说, 企业的主要管理和次要管理要匹配合理;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要处理得当;软管理和硬管理要搭配有方。

3 电力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时应注意的问题

电力体制改革在世界范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东、西方不同, 国与国之间也不一致, 都存在着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6年前美国加利福尼亚进行的电力改革, 曾被视为最成功的典范, 它不仅要打破垄断, 实现厂网分开、竞价上网, 还要完全开放电力市场, 甚至用户可以自己选择供电企业。该设想在理论上十分理想, 但实际后果却相当严重。

加州电力危机显然给我国的电力改革带来了困惑, 向我们提出了完全开放的电力市场是否只是空中楼阁, 现阶段电力工业发展水平是否需要保持相对垄断的疑问。一方面, 国家认为电力行业打破垄断不彻底, 另一方面, 打破垄断又带来了许多棘手的问题, 如电力投资回收期太长, 谁来投资的问题, 这也是造成加州电力危机的原因之一。因此, 笔者认为打破垄断, 也要注重以下几点:电力行业不可能彻底打破垄断, 这是由电力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电力具有瞬时性和公益性, 它不仅具有一般商品的市场属性, 同时还承担了一定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不能将电力市场简单地视为一般竞争性市场。而且, 电力市场的监管、保持发电量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等方面, 均需政府发挥作用。笔者赞成竞争, 但不赞成把竞争当作万能的法宝。片面的反垄断, 简单地把垄断行业一分了之, 资源浪费、重复设置, 手足相残, 恶性竞争, 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最终还得相互兼并。随着加入WTO, 我国将面临全面的国际竞争。因此, 垄断行业的改革, 不能只局限于国内竞争, 而要立足于增强国际竞争力。从国际市场看, 做大做强、强强联合, 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兼并一浪高过一浪。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某些行业的垄断正在成为一种客观存在, 而把电力公司一拆了之, 那世界500强, 何日再有中国电力的身影?

上一篇:电专业基础课下一篇:徐州市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