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2024-06-08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精选9篇)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篇1

细菌性角膜炎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损及缺损区下角膜基质坏死的化脓性角膜炎,是眼科主要的致盲疾病之一,被称为"无声的传染病"。目前西医治疗的有效方法是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药敏实验确认该病的主要致病菌,再采用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1]。葡萄球菌属是细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属之一,而目前针对葡萄球菌属的最常选用抗生素为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2]。左氧氟沙星作为第3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且水溶性与脂溶性适宜,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是眼科最重要的局部用药之一[3]。本院近年来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膜炎35例,获得满意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5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细菌性角膜炎的诊断标准:(1)结膜充血水肿、黏脓性分泌物;(2)角膜浸润或溃疡,1%荧光素钠染色阳性;(3)细菌培养阳性[4]。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20~64岁,平均(46.1±6.3)岁;病程2~5 d,平均(3.7±1.1)d。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0~65岁,平均(44.8±5.7)岁;病程3~6 d,平均(4.0±1.2)d。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0.3%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将滴眼液滴入患眼的结膜囊内,3~5次/d,每次1~2滴。观察组给予0.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用法及用量同对照组。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并根据病情增减用药量。于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分别采集患者患眼结膜囊分泌物或角膜分泌物,进行标本的细菌培养和将定。

1.3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细菌培养结果,将疗效分为以下4个等级:结膜充血消失,无可见分泌物,角膜浸润消退、溃疡愈合,荧光素钠染色阴性,细菌培养阴性为痊愈;仍存在结膜充血,但无可见分泌物,角膜浸润消退、溃疡愈合,荧光素钠染色阴性,细菌培养阴性为显效;上述观察指标中的1~2项好转为进步;上述观察指标均无变化或恶化为无效。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进步率[5,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7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细菌学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率均为100%,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细菌转阴率分别为85.7%(30/35)和73.3%(22/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对所用药物的耐受性评价均为良好,其中对照组3例和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轻微痒感,但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未影响继续用药。随访检查结果显示,所用药物对患者视力均无影响。

3 讨论

引起细菌性角膜炎的致病菌种类众多,其中约87%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链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肠杆菌科细菌[7]。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属全合成抗菌药,左氧氟沙星为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氧氟沙星的L型光学异构体,其抗菌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活性,阻断细菌DNA的合成,由于其作用机制独特,故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等抗生素无明显的交叉耐药现象[8,9]。与氧氟沙星相比,其抗菌谱更广,抗菌作用更强大,对包括厌氧菌在内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更强的抗菌作用,抗菌活性是其2倍[10,11],具有局部点眼眼内通透性高、对细菌性角膜炎有效率高和耐受性良好等优点[12]。国外一项临床试验表明,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率为90%,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有效率明显高于氧氟沙星滴眼液[13]。

本研究采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治疗细菌性角膜炎35例,并以30例采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细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73.3%,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细菌转阴率分别为85.7%(30/35)和73.3%(22/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视力检查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对患者视力均无影响,未出现全身性不良反应。以上结果提示0.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疗效显著,对致病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均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篇2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是抗生素。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要成分为盐酸左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两倍,它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对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白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不动杆菌属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等革兰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部分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对厌氧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差。

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非病毒感染的药物。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已经显现了许多副作用。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篇3

【关键词】 盆腔炎;盐酸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069-01

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小腹坠胀、疼痛、白带增多且常伴有发热现象,临床常用抗生素治疗,但具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极大。笔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68例,患者平均年龄(34.9±4.1)岁,平均病程(3.4±2.6)个月;其中急性盆腔炎16例,慢性盆腔炎18例,有内生殖器炎性反应者19例,盆腔腹膜炎10例,盆腔结缔组织者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将0.2g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字20143198)注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将0.4g氧氟沙星注射液(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3020618)注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2周。

[JP3]1.3 疗效判定[1] 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效果评价,主要包括体温、白细胞、下腹疼痛、酸痛、阴道出血及附件增厚等,每项3分。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视为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且与治疗前比较,改善程度大于60%,视为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改善低于9%,视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视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100%。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JP]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头晕1例,腹痛1例,肝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8%;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头晕2例,腹痛3例,肝功能异常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3 讨论

盆腔炎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妇科疾病,具体指的是女性盆腔内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与人工流产率上升、手术时间长及流产过程出血多等多种因素有关,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干预,随着病情发展可转为慢性盆腔炎,引起月经不调、输卵管阻塞及粘连等症状,严重可导致不孕,对女性身体健康威胁极大[2]。

盐酸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一般是对细菌的DNA旋转酶起作用,从而发挥对细菌DNA复制的抑制作用,最终实现抗菌消炎的治疗目的。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与氧氟沙星相比,其抗菌活性高于氧氟沙星1倍,比右旋体大8-128倍;且左氧氟沙星对格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除此之外,具有毒性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广谱抗菌药。

综上,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牛瑞霞.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13-14.

[2]周彦.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29):607.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篇4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设计。2007—12~2008—12在我院眼科门诊和住院部选择急性细菌性角膜炎112例, 随机双盲入组, 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6例。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入试验组 (加替沙星滴眼液, 郑州卓峰制药厂生产, 5mL:15mg/支) 或对照组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5mL:15mg/支) 。纳入病例标准:符合角膜溃疡诊断者;病程在3~5d内者;年龄18~65岁;治疗前48h内未使用抗生素眼药水者;同意参加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方法

分别以加替沙星滴眼液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 2h 1次, 每天6次, 疗程14d。用前及用药后第1, 3, 5, 7, 10, 14d观察并记录受试者的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细菌培养阳性者作种属鉴定, 对培养出的细菌采用纸片法做加替沙星 (5μg/L) 、左氧氟沙星 (5μg/L) 、氧氟沙星 (5μg/L) 和环丙沙星 (5μg/L) 的药物敏感试验, 治疗前细菌培养阳性者治疗后作细菌培养。分别计算患眼主要症状、体征 (角膜溃疡灶愈合情况、结膜充血、眼分泌物、眼痛、畏光、流泪) 治疗前后积分改善百分比, 并参照文献进行综合疗效评价[3]。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由表1可见, 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1% (53例) 与76.9% (43例) 。两组结果比较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加替沙星滴眼液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组。试验组与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90% (50例) 与85.7% (47例) 。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5.8% (53例) 与100% (56例) , 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与对照组细菌阴转率分别为97.1% (54例) 与100% (56例) 。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纸片敏感法加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均为100% (56例)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6% (2例) 与6.8% (4例) 。试验组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 表现为眼刺痛, 对照组中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 表现为眼刺痛, 不良反应轻微, 无需处理,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急性细菌性角膜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诊断与治疗不难, 但临床上一直寻找安全、疗效好的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对眼部细菌感染等引起的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休炎等都是有效的, 其疗效优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滴眼液。在本研究中, 我们将加替沙星滴眼液用于急性细菌性角膜炎, 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为对照,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和细菌学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1% (53例) 与76.9% (43例) , 经非参数检验, 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提示加替沙星滴眼液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左氧氟沙星组。细菌清除率结果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替沙星滴眼液组仅两例发生不良反应, 均表现为眼刺痛, 不良反应轻微, 无需特殊处理。加替沙星滴眼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生素滴眼液, 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 临床疗效确切, 可有效治疗急性细菌性角膜炎。

关键词:加替沙星滴眼液,细菌性角膜炎

参考文献

[1]Kaufman SC, Rusinek C, Salahuddin A, et al.Comparison of the biccompatibikity of gatifbxac in 0.3% and moxifbxacin 0.5%[J].Comea, 2006, 12 (9) :31-34

[2]Rathore MS, Majumdar DK.Effect of formulation factors on in vitro transcouneal permeation of gatifibxacin from aqueous drops[J].AAPS Pham Sci Tech, 2006, 7 (3) :57

盐酸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探究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78例, 女性72例, 年龄19~83岁。其中呼吸道感染45例, 泌尿系统感染27例, 消化系统感染33例, 皮肤软组织感染14例, 结核9例, 骨关节感染5例, 其他感染17例。排除高血压、药物过敏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1.2 临床用药方法

呼吸道感染: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0.2g/次, 2次/d, 连续治疗7~14d。泌尿系统感染: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0.1g/次, 2次/d, 连续治疗5~7d。消化系统感染: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0.1g/次, 2次/d, 连续治疗10~14d。皮肤软组织感染: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0.2g/次, 3次/d, 连续治疗10~14d。结核、骨关节感染、其他感染 (五官科感染、败血症等) :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0.2g/次, 3次/d, 连续治疗7~10d。

1.3 评价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在1个疗程内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为有效;反之则无效。评价结果为有效病例计入有效率计算。

2 结果

4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 有效41例, 有效率为91.11%;27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有效26例, 有效率为96.30%;33例消化系统感染患者, 有效28例, 有效率为84.85%;14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 有效13例, 有效率为92.86%;9例结核患者, 有效6例, 有效率为66.67%;5例骨关节感染患者, 有效4例, 有效率为80.00%;17例其他感染患者, 有效13例, 有效率为76.47%。

临床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胆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本组发生皮肤瘙痒、皮疹、静脉炎共17例, 发生率为11.33%, 症状较轻, 给予对症治疗或停药后均自行消失。发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胃肠道反应9例, 发生率为6.00%, 未给予特殊处理, 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发生肝功能异常4例, 发生率为2.67%, 给予降酶、保肝等对症处理, 均恢复正常。发生血小板计数下降、白细胞计数减少1例, 发生率为0.67%。此外, 本组发生失眠、焦虑、幻觉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3例, 发生率为2.00%, 停药2d后患者自行恢复。另发生1例过敏性休克病例, 发生率为0.67%, 给予对症治疗后, 症状有所改善。

3 讨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 化学结构具有促进水溶性的恶嗪环和造成适度脂溶性的N-甲基哌嗪环, 水溶性和脂溶性较好, 碱基水溶性显著高于氧氟沙星。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 阻碍细菌DNA的复制、转录及重组, 影响DNA合成, 导致细菌死亡, 从而起到一定抗菌作用[2]。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组织中分布广泛, 抗菌效应长、生物利用度高, 适用于多数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厌氧菌等引起的皮肤软组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感染。

近年来在导致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约占80%左右, 该类细菌对传统抗生素耐药性较强, 对青霉素耐药、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传播及非典型病原体单独或混合感染率的升高, 使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成为获得性肺炎主要感染病原体[3]。盐酸左氧氟沙星对上述细菌和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具有较强抗菌作用, 且能够透过肺部组织, 在呼吸道及分泌液中产生较高浓度, 对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炎等均有稳定确切的治疗效果。本组研究中, 4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 有效41例,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11%。

盐酸左氧氟沙星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 常用于肾盂肾炎、细菌性前列腺炎、复杂性尿路感染及盆腔炎、宫腔感染、宫颈炎等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 疗效明显, 且安全性较好, 不会影响患者肾功能。因其组织渗透性强, 可在炎症部位形成有效治疗浓度。本组研究中, 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30%。

临床上常见的皮肤软组织感染主要为皮下脓肿、肛周脓肿、传染性脓包、外伤、术后切口感染、烧伤、乳腺炎、胆管炎、胆囊炎等。盐酸左氧氟沙星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4], 临床上一般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或口服, 本组研究中临床有效率为92.86%。

与此同时, 盐酸左氧氟沙星常用于治疗由沙门菌、志贺菌、大肠杆菌等引起的感染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等消化系统感染。作为抗菌谱较广的抗生素类药物, 盐酸左氧氟沙星还具有良好的抗结核作用, 其抗结核活性较好, 不良反应少, 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 适合长期给药。临床也可以用于治疗骨关节感染, 败血症、五官科感染等治疗, 与地塞米松磷酸钠配伍使用, 可使之具备更好的体外抗炎作用, 减少激素药物使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喹诺酮类药物中不良反应较少, 相同剂量前提下,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氧氟沙星的1/3。胃肠道反应是盐酸左氧氟沙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发生率约为5%~14%,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一般与给药剂量和其他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有关。本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 未经特殊处理, 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

喹诺酮类药物通常对光具有不稳定性, 临床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光毒性皮肤反应, 如皮疹、红斑、瘙痒、荨麻疹、皮炎等, 本组皮肤反应发生率为11.33%。在临床治疗时, 应避免皮肤受到阳光暴晒或紫外线照射, 如出现光敏反应应立即停药。盐酸左氧氟沙星对机体肝肾毒性较轻, 通常为一过性肝肾功能异常。但长期静脉给药, 可导致肝肿胀、肝细胞坏死等肝胆系统反应。本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67%。

动物实验研究证明, 盐酸左氧氟沙星对幼龄动物关节有一定毒性, 对成年动物无明显影响, 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因该药脂溶性较高, 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 产生头痛、失眠、眩晕、精神异常等神经系统反应。还可导致白细胞减少, 引起溶血性贫血等血液系统反应。本组研究对象发生血小板计数下降、白细胞计数减少1例, 发生失眠、焦虑、幻觉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3例, 另发生1例过敏性休克, 给予对症治疗或停药后, 症状有所改善。

盐酸左氧氟沙星作为新一代广谱抗菌药物, 具有许多应用优势, 目前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其不良反应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本组研究中临床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反应、胃肠道反应、肝胆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等。因此, 临床使用过程中, 应该明确适应证和禁忌证, 综合患者病情, 科学选择给药途径和给药剂量, 密切观察药物作用, 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储继红, 居文政, 许美娟, 等.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胶囊、硬胶囊和片剂的人体药动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7, 12 (6) :710-713.

[2]丁细桃, 陈坤明, 邱相君, 等.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J].海峡药学, 2009, 21 (9) :151-153.

[3]颜永芽, 周燕文, 石全, 等.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药房, 2008, 19 (26) :2033-2035.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各40例。所有患者都是符合盆腔炎诊断标准的, 均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子宫压痛现象或宫颈举痛现象, 且口腔温度均大于38.3℃, 同时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观察组年龄21~55岁, 平均年龄 (38.4±2.4) 岁;病程1~7个月, 平均病程 (3.5±1.1) 个月;盆腔腹膜15例, 内生殖器炎性反应17例, 盆腔结缔组织炎8例。对照组年龄20~55岁, 平均年龄 (38.5±2.1) 岁;病程1~6.5个月, 平均病程 (3.5±1.3) 个月;盆腔腹膜炎14例, 内生殖器炎性反应17例, 盆腔结缔组织炎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 使用方法和剂量为:静脉滴注, 100 m L生理盐水+0.2 g盐酸左氧氟沙星, 2次/d。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治疗, 使用方法和剂量为:静脉滴注, 100 m L生理盐水+0.4 g氧氟沙星, 2次/d。两组均以10天为1疗程, 每次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分为痊愈、显效、进展、无效。痊愈:临床症状表现以及体征完全消失, 其体温以及C-蛋白反应水平恢复正常, 子宫压痛现象消失;显效:临床症状表现、体征缓解60%以上, 体温以及C-蛋白反应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子宫压痛现象有所缓解;进展:临床症状表现、体征缓解20%~60%, 体温以及C-蛋白反应水平有所改善, 子宫压痛现象不明显;无效:临床症状表现、体征缓解20%以下或未缓解, 甚至恶化, 体温以及C-蛋白反应水平无变化, 子宫压痛现象十分强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进展率[2]。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 优于对照组为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两组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分别为头晕呕吐、腹胀、腹痛、肝功能异常、皮疹等, 且部分患者同时出现多种临床不良反应。观察组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临床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共有8例患者出现过临床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盆腔炎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炎症的统称, 可分为急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盆腔腹膜炎、附件炎、子宫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发病时, 患者体温升高, 心率加快, 下腹可有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等症状, 行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3]。喹诺酮类药物中的一种, 对多数肠杆菌科细菌, 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淋病奈瑟菌等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盐酸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均是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复制来达到抗菌的目的, 即通过抑制DNA回旋酶活性使细菌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并停止分裂、复制, 但盐酸左氧氟沙星服用后, 在机体组织中的分布更广, 作用面更大, 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疗效更佳[4]。有研究表明, 氧氟沙星可引起肾功能障碍、肝酶升高、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胃肠功能障碍, 也可见过敏反应和中枢症状等不良反应;而盐酸左氧氟沙星可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食欲不振、腹痛、腹胀、失眠、头晕、皮疹、瘙痒、一过性肝功能异常等, 但发生率在0.1%~5%, 明显低于氧氟沙星, 偶尔也可见心悸、尿素氮上升、发热等不良反应, 但停止用药后可自行消失[5]。本研究中, 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 高于采用氧氟沙星的70%, 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率为5%, 而氧氟沙星则达20%, 可见盐酸左氧氟沙星疗效显著, 安全性良好, 临床使用价值高于氧氟沙星。

摘要:目的 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妇科盆腔炎患者, 将其根据用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 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为70%;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0%;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显著, 且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安全性良好, 临床使用价值高于氧氟沙星。

关键词:妇科盆腔炎,盐酸左氧氟沙星,疗效,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闵蓉平.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126例盆腔炎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 2011, 32 (27) :5714.

[2]蕊玲.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和安全性[J].吉林医学, 2012, 33 (25) :5473.

[3]杨沛文.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保健营养 (中旬刊) , 2013, (11) :557.

[4]岑秀云.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05) :50-51.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常规组, 各40例。常规组患者年龄20~58岁, 平均年龄 (35±3.94) 岁;实验组患者年龄22~59岁, 平均年龄 (34±4.01) 岁;常规组患者使用氧氟沙星治疗, 实验组患者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 生理盐水100 m L加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 静脉注射, 2次/d;常规组患者采用氧氟沙星治疗, 生理盐水100 m L加氧氟沙星0.4 g, 静脉注射, 2次/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10天、20天与30天的治疗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评定:显效:患者在用药后各种症状与体征彻底消失;有效:患者在用药后各项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改善;无效:患者用药后病情没有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经治疗后, 实验组中显效患者20例 (50.00%) , 有效患者19例 (47.50%) , 无效患者1例 (2.50%) , 总有效率为97.50%, 常规组中显效患者15例 (37.50%) , 有效患者16例 (40.00%) , 无效患者9例 (22.5%) , 总有效率为77.50%,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经治疗后, 常规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5例,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0%, 实验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盆腔炎即盆腔炎症, 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1]。在现实生活中, 不是全部妇女均患有盆腔炎, 少数妇女发病, 主要因为女性的生殖系统具备自然防御的功能, 在通常情况下可以防御细菌入侵, 只有在机体抵抗力弱化时, 或者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女性自然防御的功能受到破坏时, 容易引发盆腔炎。而引发盆腔炎的主要原因包含流产后或是产后感染、宫腔内部手术的操作感染、经期的卫生不良、相邻气管炎症蔓延所致。目前, 按照盆腔炎发病情况将盆腔炎分成慢性盆腔炎与急性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的症状比较重、发病比较急。一些在经期发病患者经常会导致经量增加、延长经期, 如果盆腔炎包裹着形成盆腔的脓肿, 容易引起局部的压迫症状。若是压迫膀胱容易引发排尿困难、尿频与尿痛等症状;若是压迫直肠容易引发里急后重症状。而且急性盆腔炎如果进一步发展, 极易引起感染性的休克、弥漫性的腹膜炎与败血症等, 甚至于会危害到患者生命。而慢性盆腔炎症主要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 其发病时间长, 病情较顽固[2]。

治疗过程中, 如发现患者自行加药或者是自行停药, 需要及时制止, 督促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3]。盆腔炎致病细菌较为复杂, 克林霉素、青霉素与头孢菌素可供选择, 如果不科学搭配抗生素, 容易过度治疗[4]。左氧氟沙星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 通过作用在细菌DNA旋转酶上, 抑制细菌DNA复制与转录, 达到抗菌疗效。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较小, 通常在患者停药以后能够自行恢复;左氧氟沙星对于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抑制活性的作用, 同时有组织分布比较广与耐药性比较低等优点, 主要用于肠道感染、外科与妇科等, 尤其在盆腔炎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广泛[5]。本次研究中, 经治疗后, 总有效率为97.50%,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7.50%, 实验组中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常规组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0%, 实验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50%,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5]。

综上所述, 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来治疗盆腔炎患者, 可以改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患者的应用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 各40例。常规组患者用氧氟沙星治疗, 实验组患者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0%, 高于常规组的7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0%,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2.50%, 实验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 提高治疗疗效,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盆腔炎,盐酸左氧氟沙星,疗效

参考文献

[1]吴春梅.物理方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观察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2013, 15 (06) :161.

[2]吴明弟, 钟鹏.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临床安全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2) :98-99.

[3]黄晓芳, 彭跃辉, 宋亚辉.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04) :24.

[4]牛瑞霞.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盆腔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34) :513-514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医院监测的ADR上报的有关左氧氟沙星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共157例。年龄范围在37~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47±14.63)岁。其中男性为83例,平均年龄为(60.91±14.52)岁;女性为74例,平均年龄为(57.62±14.89)岁。

1.2 方法

对157例ADR涉及的给药情况,发生时间累及器官、愈后等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应用多元Markov7.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使用Markov比例风险模型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不良药物反应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用药情况

用药剂量一般是静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联合用药有15ā病例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青霉素等广谱抗菌药物。

2.2 出现ADR的时间及预后

最短的出现在用药后10~30min,最长为1周左右,大多数患者停药或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或痊愈,均无后遗症。

2.3 Markov模型在不良药物反应(ADR)探索中的应用

为研究Markov模型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不良药物反应探索研究中的应用,首先把多元相关感染耐药性因素进行评分量化。把可能相关感染因素带入Markov模型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后,表明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不良药物反应相关因素包括药物性质、患者体质、疾病严重程度、用药剂量。见表1。

3 讨论

有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范围在1.13%~4.92%之间[3,4],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消化道症状等,暂无致死病例报道,而根据我医院监测ADR上报的有关左氧氟沙星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左氧氟沙星发生不良反应排在抗生素所发生不良反应的首位,我们在临床使用时要高度警惕,要避免不合理使用药物的发生,如左氧氟沙星应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如确需使用应监测茶碱的血药浓度以调整剂量,但在基层医院根本无监测血药浓度的设施,我们经常看到大量盲目使用,所以大大提高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的概率。在我国临床上普遍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5,6],不管患者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只要有感染临床就会用上抗生素,甚至联合二到三种,这样也明显的提高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左氧氟沙星的各种不良反应随着使用的广泛而逐渐增加,临床应重视这些不良反应,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以达到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王素芳,向东丽.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2,31(10):120-121.

[2]刘丽华,魏全珍,张惠珍,等.Markov风险模型对患者医院感染分析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091-1092.

[3]张骅,张民,徐鹏,等.Markov模型在ICU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32(10):35-36.

[4]郝惠文.盐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9,6(2):46-47.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M].2005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4-565.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篇9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盆腔炎

盆腔炎(PID)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一种炎症,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有着严重的影响。盐酸左氧氟沙星具有诸多优点,如较强的杀菌性、耐药性低、较少的不良反应、组织分布广等。近年来,我们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妇科盆腔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未产妇12例,经产妇38例,年龄18~55岁,平均(39.8±3.5)岁,病程1~6个月,平均(3.2±1.1)个月,疾病类型:生殖器炎性疾病24例,盆腔腹膜炎16例,盆腔结缔组织炎10例。对照组未产妇11例,经产妇39例,年龄18~56岁,平均(39.5±3.7)岁,病程1~6个月,平均(3.1±1.0)个月,疾病类型:生殖器炎性疾病25例,盆腔腹膜炎15例,盆腔结缔组织炎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给予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100)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100)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怀疑有厌氧菌感染时增加甲硝唑。

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愈49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23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9,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0%,其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其中恶心1例,食欲不振1例,皮疹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6,P<0.05)。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腹痛、白带量多、盆腔组织增厚、粘连、包块形成为主要特征[1],常反复发作,病程长且难以治愈。其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不孕症、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疼痛等,这对妇女的身心健康有着严重影响。盆腔炎急性发作时,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升高的体温、腹胀、压痛、反跳痛及肌肉紧张可在下腹出现,另外还可有月经异常等,如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进展成为慢性盆腔炎,此时患者出现腹痛、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月经不调等临床症状,对妇女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盆腔炎且为多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所致,厌氧菌感染占70%以上[2],因厌氧菌是阴道内的固有菌丛,在适宜的条件下,由内分泌水平发生变化或外来某种因素(组织损伤、性交),破坏了这种生态平衡[3],这种正常的菌群变成了致病菌。近年性传播疾病的增多,盆腔感染发病率升高,盆腔感染的常见性和严重性成为妇产科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4]。

氧氟沙星的左旋体盐酸左氧氟沙星,其具有很强抗菌活性,可对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起到抑制作用,从而进一步使细菌DNA的转录及复制得到抑制。盐酸左氧氟沙星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病灶处药物浓度高[5]。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包括治愈49例,有效1例,对照组治愈23例,有效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9,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即出现不良反应1例,主要表现为恶心,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其中恶心1例,食欲不振1例,皮疹1例,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9,P<0.05)。由此可见,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春梅.物理方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观察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6):161-163.

[2]Endro MC,Fingerle F,Deutsch T,et al.Chlamydia trachomatis-infected macrophages induce apoptosisof activated T cells by secre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vitro[J].Med Microbiol Immunol(Berl),2004,193(1):45-52.

[3]Valenzuela P,Ramos P,Redondo S,et al.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of the ovary and endometriosis[J].Eur Jobstet Gy-necolReprod Bio,2006,14(1):388-392.

[4]黄晓芳,彭跃辉,宋亚辉.盐酸左氧氟沙星用于妇科盆腔炎的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4):24-25.

上一篇:市场规制下一篇:中外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