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

2024-08-13

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共3篇)

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 篇1

所谓挫折教育, 指在正确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和教育的需要, 创设或利用某种情境条件, 提出某种难题, 启发和促使幼儿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问题和矛盾, 从而使他们逐步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 敢于经受挫折的习惯, 引导幼儿逐步摆脱依赖, 形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因此, 在幼儿期孩子个性形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他们受一点苦和累, 经历点挫折, 学会从挫折中吸取有益的教训是十分必要的。

如今, 许多孩子的家长仅仅注重物质方面和成绩单, 而对独立生存能力、不怕苦、不怕累、敢于面对挑战的这些精神却缺乏高度的认识, 但这些精神正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幼儿已有了一定的体力, 也具备了一定的交际的能力, 这使幼儿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 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一些困难, 以便将来自己去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以下是我对挫折教育的阐述。

一、运用好挫折之“法”

1.

帮助孩子对挫折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是抗挫折教育的关键, 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前提。孩子虽小, 但是已经对抽象的事物有形象的认识, 实施应用这项教育时, 我们有必要向孩子展示一些在抗挫折教育方面的一些成功案例, 通过这些生动而直观的故事, 孩子们会真实体会到生活的意义, 不再对挫折产生恐惧和退缩, 能够直面学习、生活、甚至人际交往中各种困难, 培养孩子敢于吃苦, 勇于挑战的精神, 进而达到对这种教育方式的接受和认可, 有效达到挫折教育的目的。

2. 消除依赖心理。

教师要在教学中给幼儿设置挑战挫折的机会, 让幼儿能享受到在挑战挫折成功后带来的喜悦。例如优优是个怕黑的孩子, 因为在游戏中看到的形形色色的僵尸形象太多, 再加上平日家长的渲染, 使他对黑暗有一种莫名的恐惧, 所以平日里尤其是晚上所有的工作都要由父母代劳或者协助完成, 在黑暗惧怕的环境下也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性。为了帮助他消除对黑暗的恐惧, 在一次教学活动中, 我们将优优的小被子放到了“小库房”的一个角落, 当然库房是在教学中临时设计的, 目的就是让他在脱离老师和同伴的环境下能独自找到被子。起初优优因为惧怕而止步不前, 在老师说明了被子的重要性的前提下, 班里的所有孩子都在等待他拿到被子一同休息睡觉的引导后, 优优终于慢慢地走向了那个小库房, 找到了他熟悉的小被, 抓起就跑回教学现场。优优红扑扑的脸蛋上充满了喜悦, 他在没有任何人帮助的环境下完成了任务, 挑战了恐惧, 收获了喜悦。

二、利用环境设计, 进行挫折教育

针对孩子涉世尚浅, 没有遇到太多实际挫折的特点,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和机会, 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当然情景设置要适度, 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让孩子们在“逆境”中慢慢地成长, 逐渐提升抗挫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难度各异的闯关游戏就是进行挫折教育的好办法, 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 也是最大的乐趣, 能在感兴趣的游戏中挑战困难, 更能培养孩子们的耐力、观察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等等。因此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设置好行而有效游戏模式, 能大大增加课堂的生动性, 对于孩子们的能力培养大有益处!

三、发挥榜样的作用

幼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 因而应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可以给他们讲描写正义、抵抗邪恶的故事;看反映友爱、智慧与勇敢的影片;读一些名人的传记。切忌用妖魔鬼怪的故事来吓唬孩子。如, 给孩子讲了《小红帽》的故事后, 启发孩子要向故事里的小女孩学习, 机智灵活、勇敢镇定, 战胜困难, 摆脱困境。

当然, 家长和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 做好模范带头的任务, 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和认识到我们的所作所为, 培养孩子的学习模仿能力 (当然是好的、可取的) , 以我们的践行培养孩子们好的品格 (不怕挫折, 敢于面对现实, 知难而进) , 进而能让他们自信、自立、自强!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 他们在一起往往属于“离不开又见不得”, 既是朋友又是敌人, 这种转变瞬息万变, 所以在教学中把这种现象合理地有效利用, 对培养孩子们的抗挫折能力也是有好处的。让他们在接触中增进交流和学习, 在“冲突”中感受挫折, 学会化解问题的办法, 培养他们更好的适应能力。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借助幼儿同伴给予他们更多的能力、信心, 对他们的进步表现要及时表扬, 让他们学会宽容, 学会合作, 学会友爱, 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五、与家长共同努力, 强化幼儿挫折教育

孩子对挫折的态度, 往往是父母对挫折的缩影和折射。因此, 家长以身作则, 为孩子树立榜样;为改变孩子的依赖性, 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任务, 让孩子去完成。如让孩子外出独立问路;一个人睡一个房间;在日常生活中接受适当批评等;家长在家务劳动时, 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帮着一起做;在处理某些家庭问题时, 孩子要参与讨论, 使他们意识到挫折并不可怕, 只要想办法出主意, 总能战胜困难的。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时候, 家长要给孩子赞扬与鼓励, 这样能使孩子正确地面对失败, 敢于尝试, 提高坚持性。

适度的挫折, 有利于耐挫力的培养, 但挫折强度太大, 或受挫的频率太高, 超过孩子的承受力, 则适得其反, 将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感, 使孩子畏惧挫折, 遇事不敢去做, 变得缩手缩脚。有些孩子甚至会由此变得冷漠、忧郁、情绪过度紧张。所以, 我们必须要注意孩子的可接受性, 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开展幼儿挫折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不断积累经验,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好幼儿教育事业, 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利国又利民!

摘要:幼儿在成长过程中, 既会有愉快的体验, 也会遇到各种挫折, 增强幼儿应对挫折的能力, 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如何对幼儿开展恰当的挫折教育, 是当前幼儿教育的热点问题, 更是重点课题。对于幼儿挫折教育, 目前社会各界存在很多争论。笔者经过调查研究, 认为开展科学的幼儿挫折教育是必要的, 也是有章可循的。

关键词:体验,信心,挫折,奋进

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 篇2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学会知恩感恩

柳州市景行小学潭中校区陈英萍

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位小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品。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其深厚的思想底蕴和顽强的生命力,完整地延续了下来,知恩图报、感恩教育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的一部分,强化感恩教育,对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重意义。

但是,当今社会各种思想充斥不同媒体,一些青少年很容易受到各种不同的舆论导向所引导,很多青少年都有独立的主张和观念,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从教育实践来看,强化感恩教育,应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感恩教育。

一、重视课文教学中植入感恩教育

小学课文中,有很多涉及感恩内容,如四年级的《人类的“老师”》、《 天鹅的故事》、五年级的《师恩难忘》。在教学中,我们在备课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准备相关的内容。在上课时,结合课文内容,通过提问、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作业、作文,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感恩教育,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课文中的人物故事,感受到感恩的重要性,了解它的意义,学会在师生交流、同学交往、家人互动中能够运用这些观点去为人处事,实现教育效果。

二、组织读书活动增长学生感恩知识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亲子共读”读书活动。目的是为了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更亲密,孩子们将会喜爱阅读,进 1

而养成阅读和学习的习惯,增进学习协调沟通能力,加强经验传承交流以及独立思考和休闲娱乐的效果。本人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及时组织孩子们通过与父母共读文章,写心得体会,学习感恩知识,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名学生与父母共读丰子恺教育小孩故事后,在读后感中,深有感触地写了认识到感恩父母,长辈与子女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重要性,不仅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也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还有一个学生通过和母亲读《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他在日记里写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学习,而且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可以退缩,要坚强地面对。现在的社会环境这么好,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有很多的时间可以用在学习上,我们更要多读书,学知识,而不是把时间花在无谓的玩上。家里的亲人总是期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报答家人,更是为了报效祖国,建设祖国。

可见,通过亲子共读的读书活动,家长也做了孩子的榜样,家长也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家长自己要做好榜样作用。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学会感谢,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只有家长孝敬了自己的父母,懂得感谢帮助过他的朋友,孩子才会在这个氛围中受到熏陶。孩子们通过文字上的表述,懂得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老师通过发表扬们的奖励措施,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纪念意义。纪念也就是怀念某人某件事,或通过缅怀某个事件或人物事迹,来激励后人。所以,传统节日是开展感恩教育的好机会。作为语文教师又兼任班主任,近年来,我充分利用母亲节、老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如母亲节前,我就

引导学生:“儿童节是你们的节日,爸爸妈妈都给了你们礼物。马上就要到母亲节了,你是不是也应该送礼物给妈妈,让妈妈高兴高兴呢?”接着,我就布置一些让孩子们选择的特殊“作业”。如:帮妈妈洗一次脚,帮妈妈做家务,制作一份精美的贺卡,给妈妈一个拥抱对她说声“谢谢”,写一封感谢妈妈的信等。我通过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更加懂得父母工作的辛苦,深刻地体会到父母平时对他们点滴的关爱。从而,在生活中更愿意去帮助别人。老师节到了,我就会让孩子们利用班队课的时间,组织孩子们说一说有关感恩老师的话题。如:我最尊敬的老师,我佩服的老师等。然后让学生写日记或者作文的形式,说一说自己感谢老师的心里话。可见,培养孩子感恩之心,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活动来进行。通过一点点一丝丝感恩练习,孩子从感恩实践中也会慢慢从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激中,升华出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热爱。

四、通过开展班会活动传授感恩实战经验

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 篇3

《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 一脉相承, 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理应在各个时期都得到重视, 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您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王玫:我认为这与当今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影视文化、科技文化等的广泛流行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随着科技的进步, 教学手段与工具不断更新换代, 而且这一速度越来越快, 使得孩子们的视野被打开, 他们可以快速地筛选出自己喜欢的文化信息。我们不得不承认, 与中华传统文化相比, 影视、游戏、网络趣闻、娱乐体育等信息以及其他各种吸引人们眼球的猎奇消息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有限的时间内, 如同样是一个小时的时间, 除非是个别的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有兴趣的孩子, 我想大部分的孩子还是更愿意把这一小时的时间花在浏览更有意思的新闻消息或玩各种游戏上。这并不是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不重要或是没有魅力, 但让年龄比较小、社会经验比较少的年轻学生去明白、去懂得它的魅力, 并在内心接受, 进而排斥其他更轻松、更刺激的信息, 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总体而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比较安静深沉的, 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 需要我们安静地品读、仔细地感受。这与当今快节奏的学习、生活模式相比, 还是相去甚远, 所以如果我们单单依靠所谓的自然传承, 那一定会导致传统文化的边缘化。

我一向认为, 对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不成熟的中小学生而言, 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选择权, 另一方面我们也一定要干预、引导他们, 如果一味地随着他们的兴趣, 那么肯定会导致教育的肤浅和简单。因此, 我们应当在中小学教育中突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 孩子是很单纯的, 他们的第一印象往往会伴随他们的一生。我认为在他们年轻时, 让他们去感性地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和魅力, 一定会强化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每个国家都会美化自己的历史, 宣扬自己的英雄。中国这样一个能够以历史自豪的国家, 就更应当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优势, 让“爱国”体现在孩子们身上, 所以我非常赞成在中小学教育中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教师》:您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应如何体现其在教育领域的价值?

王玫:作为一名教师, 我常会听到孩子的家长对我说“这孩子只听教师的话, 您说的话他一定听”。其实, 我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我想, 这就是教育的价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我们所引导的东西必然会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由此可见, 要想体现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 我认为首先要从教育工作者入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那么, 我们的孩子也就会从教师的身上学会, 开始身体力行地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其次,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中小学生, 这需要这一领域的教育专业人员对其内容进行认真的筛选和归类, 把对中小学生有用的部分总结出来, 这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好像如果国家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或是规范的教材, 势必会导致教育领域的混乱, 也会加重孩子们的负担。中国的很多教育内容的出发点都非常好, 但就是因为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管理, 最终变成坏事, 如奥数。因此, 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来看, 如果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统一规划, 或者制订出统一的课程标准, 会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再次, 我们一定要关注青少年的接受能力, 要想办法将枯燥、复杂的传统文化形象化与趣味化。按照受教育者的年龄和心理, 我们要有层次地改造传统文化的面貌, 这样才会更好地体现其在教育领域中的价值。

《中国教师》:当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经典诵读”的培训班与“读经”活动, 您是怎样看待它们对学校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的?

王玫:对社会上出现的“经典诵读”或者是“读经”活动, 我既不反对也不提倡。对一些在这方面特别有兴趣的孩子而言, 这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是赶鸭子上架, 强制所有的孩子都参加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如果只是单纯的“经典诵读”或者“读经”, 我认为这对学校的教育工作恐怕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只是有可能会对孩子的气质或是素养有所影响。

我之所以说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是因为:其一, “经典诵读”本身是与这个时代是脱节的, 很多人说人家古人从小不学别的, 就背《三字经》, 背那些儒家经典, 那不是都挺成才的吗?这样的说法实在是脱离实际的想当然, 古代的语言习惯与现在的大不相同, 而且古人想学生物、化学、物理也不可能, 所以那时的孩子没有别的课业负担。再者能为今人津津乐道的古人都是古人中的佼佼者, 他们能名垂千古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从小会背诵经典, 他们也不具代表性。

其二, 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个问题, 什么才能对学校教育产生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接受过学校教育, 想必大家都明白, 真正能够影响学校教育的绝对不是复古, 而是当下。社会的需求才能对学校教育产生真正的影响。所谓的“经典诵读”或是“读经”活动, 说到底是一种兴趣的培养。我相信, 即使是在今天这样的时代, 一定也会有对古代经典非常感兴趣的孩子或是成年人, 但凭心而论, 这些人肯定是少数。

我们必须承认, 教育有其功利性的一面。虽然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以人为本的兴趣教育, 但当兴趣不能成为主导时, 势必需要功利的一面来强化, 甚至是逼迫孩子来顺从这种教育。在当今这样的教育背景下, “读经”显然不能满足教育的功利性, 既不能迎合大部分学生的兴趣, 又不能满足孩子学习的功利性, 当然也就不会对学校教育工作产生什么影响。例如, 一个小学生, 他根本就弄不懂什么是古文, 我们让他去背经典, 那显然只能是死背。这种死背既占时间, 又对现实的学校学习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这对好动、爱玩的孩子而言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除非我们能将那些枯燥的经典儿童化、简单化, 但这显然又是对经典的一种篡改。我记得我年轻时流行过一套漫画书, 是蔡志忠画的, 全都是根据一些古代的经典或是古诗词改编的。当时觉得真有意思, 但长大后才发现他为了方便绘画, 将经典简化了很多。所以我不认为诵读经典会对学校教育有什么影响。当然, 什么事情坚持下去后, 总会对孩子有影响。我相信如果一个孩子坚持读经很多年, 那么总有一天他会显露出与众不同的人文气质, 问题在于在学校教育带给学生的负担已经很重的今天, 有多少人能坚持下去。

我想, 传统文化教育应当是潜移默化的。比如, 走在大街上, 如果孩子抬头看到的不再是满眼的广告, 而是几句有意境或是应景的古诗;我们的电影、电视剧都能尊重中国历史, 不再随便“演义”、“戏说”;演艺明星们的言谈举止能够再多些传统文化的底蕴;我们的媒体能够多关注对文化遗产的宣传或解读;我们的博物馆能有意识地走进学校……我想, 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不再是简单刻意的“读经”教育, 而变成一种很随意的社会行为时, 才能对学校教育产生真正有意义的影响。

《中国教师》:一些学校会将《四书五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带进课堂, 您是如何看待“国学经典进课堂”这一现象的, 您认为学校的这些活动会给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玫:在这里, 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将国学经典与儒家经典做一个明确的区分, 国学并不等于儒学。正如我前面所说的, 任何经典都是复杂的, 并不是说全盘地“端”给学生就是好事, 更何况如果将国学等同于儒学, 这就太形式主义了。我同意“国学经典进课堂”, 这绝对是好事, 但我更希望能够走进课堂的是真正的国学, 是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那么多有意思、有内涵、有哲理的经典作品, 这些都可以走进课堂, 而不仅仅是一些形式化的《四书五经》、《弟子规》。我女儿从小学一年级就将《弟子规》背得很熟, 但过两年之后, 就全忘了, 而且对这些书籍中的内容并不理解, 所以在我看来对她的国学教育并没有产生任何作用, 只是强化、练习了她的记忆力。我想, 如果学校将“国学经典进课堂”简单地理解为背诵《四书五经》、《弟子规》等内容, 这样的“国学经典进课堂”未免太过形式化。因此, 我希望学校不要搞形式化的“国学经典进课堂”, 这样产生的影响只能是负面的, 还会让学生错误地理解国学, 甚至是排斥国学。

北师大二附中非常重视人文教育, 我们每个学期都会有一些涉及传统文化理念的讲座或社会实践, 而且这些教育都会尽量与我们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比如, 在讲诗歌单元时, 我们会请大学里专门研究古典诗或现代诗的教授来给学生们讲解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 或是如何读懂中国现代诗歌;在讲关于北京文化的课文时, 我们会举办类似“北京‘绝活’进校园”的活动, 请一些有绝活的北京艺人到学校来给学生表演。再比如, 我们的文科实验班每一学年都会有专门的特色课程, 高一是《古文观止》专题, 高二是鲁迅作品专题, 社会实践的保留节目是参观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而且每年都会走出北京, 去文化底蕴非常浓厚的城市, 例如苏州、杭州、安徽、绍兴、曲阜、泰山、黄山……我们的社团里有专门的国学社, 每年参加全国的国学比赛都能拿到大奖。此外, 我们学校还专门设立了“素书楼奖学金”, 以奖励在国学方面有兴趣、有造诣的优秀学生。我觉得, 这其实都是对国学经典的一种弘扬, 是“国学经典进课堂”的一种表现。可见“国学经典进课堂”完全可以进行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 没有必要只揪住几个儒家经典来做文章。

《中国教师》:您认为学校应怎样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展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

王玫: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太好回答, 因为校本课程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丰富, 概念太大, 要真说起来, 我们每一堂的古文课、古诗课、文学作品分析课都会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比如, 我们在讲苏轼的《赤壁赋》时, 会讲到“赋”这种文体, 会介绍文章产生的历史背景, 会讲到苏轼其人, 会讲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月”这个意象的内涵, 再往深里讲还会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观、生死观的对比和传承……这些都是将校本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表现。而且语文本身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 语文教师只要稍微上点儿心, 不就课文讲课文, 就能把这二者结合起来。至于学校层面, 我们会办一些讲座, 设立各种社团, 有各类奖学金……此外, 我们还有专门的校本教材, 比如《诵读诗文集》、《文言揭蒙》等, 初中每年还要举办“诵读诗文大赛”, 高中每年都有“人文知识竞赛”等, 这些教材以及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导向, 让学生们明白我们很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我们的选修课还开设了茶艺、书法、国画等。我认为这些都是课堂教学与学校活动和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的表现, 并不仅仅限于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结合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教师》:语文教学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渠道, 您认为语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推荐学生阅读哪些书籍, 怎么读?

王玫:语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有着当仁不让的责任, 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有长远的教育眼光, 而非仅仅地盯着眼前的分数。其实, 传统文化教育不需要我们花费专门的时间刻意地去教, 可以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 在教学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就可以实现。

比如, 我们在讲老舍的《想北平》时, 就可以在文章讲授的过程中将北京的传统文化加进去, 让学生找一找老北京的方言以及这些方言背后传递出的北京人的性格特点。在讲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时, 让学生去找关于北京胡同的资料, 或是每人介绍一个北京有名的小吃, 感受一下老北京特有的帝都文化。

又如, 我们在讲《窦娥冤》时, 可以将中国传统戏剧文化, 如戏剧角色的分类、剧本写作的基本格式、演员程式化表现的特点等内容加进去,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戏剧文化。

再如, 我们讲古诗时, 就可以将中国传统的对联文化、诗词文化、韵文文化甚至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等都加进去。我们在讲古文时, 可以加入的传统文化会更多, 如我国官史制度的发展、帝王称谓的发展变化……

教师在课文内容的讲授过程中过多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会占用大量的课时, 这就需要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设计, 热情满满地去备课, 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备课量。但现在, 我们语文教师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时, 还是缺乏一种统一的条理性, 就如我前面所说的, 如果能从国家教育部门的角度统一规范出有关传统文化教学的一整套的教育教材或课程标准, 可能会更适合于操作。我们拭目以待。

在有关传统文化方面可以阅读的书籍, 我认为当前已经有很多了, 我会推荐学生读一些文化论著类的图书, 如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中国文学史》等。今年暑假时, 我们推荐学生读的三本书是老舍的《四世同堂》、余秋雨的《寻觅中华》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一般会在开学之后办读书交流会或是用写小论文的方式来督促学生完成阅读。

《中国教师》:您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哪些寄语?

上一篇:价值作用下一篇:信号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