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途径(共10篇)
四种途径 篇1
有些学生平时看起来学习很刻苦, 封闭自己, 搞题海战术, 但每逢考试, 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一、课题总结
如初一《数学》上册列方程解应用题, 课本中的几种基本解答训练后, 应及时总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本步骤:一审题, 二设未知数 (元) , 三列方程, 四解方程, 五检验, 六简答.
【例1】一轮船航行于两码头之间, 顺水航行需6小时, 逆水航行需10小时, 已知该船在静水中的每小时航行12千米, 求水流速度和两码头间的距离.
分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本题中的等量关系是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或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不变.
解:设水流速度为x千米/小时,
根据题意得:6 (12+x) =10 (12-x) .
【例2】已知下列命题:
(1) 若a>0, b>0, 则a+b>0;
(2) 若a≠b, 则a2≠b2;
(3)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4)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
A.1个B.2个C.3个D.4个
解析: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两个原命题是真命题, 它们的逆命题也是真命题;若a>0, b>0, 则a+b>0是真命题, 若a+b>0, 则a>0, b>0是假命题;若a≠b, 则a2≠b2是假命题;故应当有2个, 选 (B) .
二、学习方法总结
学而有法而无空法, 贵在得法.要注意学习方法, 做到课前预习, 认真听讲, 勤于复习, 善于巩固.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起点, 通过预习, 学生对教材有了一个感性认识, 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尝试自行解决简单问题, 听课时要集中精力, 复习就是要整理归纳所学知识、查漏补缺.
三、解题方法总结
练习是巩固、理解和深化数学知识与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做练习, 既能巩固听课成果, 还能及时地查漏补缺和纠偏.要注意总结不同类知识的解法.如, 因式分解的解法有:求根公式法、待定系数法、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换元法等.
【例3】某一件商品提价60%后销售, 现欲恢复原价销售, 则应降价 () .
A.40%B.37.5%C.20%D.15%
解:用直接求解法.设原价为x, 应降价百分率为y, 则有x (1+60%) (1-y) =x, 解得y=37.5%, 故选 (B) .
【例4】若0°<θ<45°, 则正确结论是 () .
解:用筛选法.由0°<θ<45°, 得sinθ<cosθ, 排除 (A) ;又由0<sinθ<1, 得cosθ<cosθ/sinθ=ctgθ, 排除 (B) 及 (D) , 故应选 (C) .
【例5】点 (a, b) 关于直线y=x+1的对称点是 () .
解:用特殊值法.令a=b=0, 因 (0, 0) 关于y=x+1的对称点是 (-1, 1) , 故应选 (B) .
【例6】方程5x- (20-x) =64的解是 () .
解:用验证法, 将各选项依次代入原方程左边, 知 (D) 正确.
【例7】函数y=kx+1和y=-k/x (k≠0)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像是 () .
解:利用数形结合法, 通过讨论验证k>0, k<0, 故选择 (D) .
【例8】如果方程x2-2x (m-x) +6=0没有实数根, 则m的最小值为 () .
解:由题意可知, 此方程无实数根, Δ<0, 这两者互为充要条件, 可用逆推法.取最小数m=-5代入原方程, 有Δ>0, (A) 不合, 再将 (B) 代入原方程, 有Δ<0, 故选 (B) .
四、考后总结
每次考试结束后, 不仅要看分数的高低, 还要认真补漏正误, 做好考后的归因分析, 提出整改措施.要尽量从平时学习程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因源着力分析.通常情况下, 学习刻苦、认真的学生, 会获得较高的成绩;较高的成绩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 更加刺激他们用功地钻研, 有效地学习, 形成较高的解题技巧和较全面的知识结构.正确的归纳,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树立战胜困难信心, 使学习步入佳境, 提高学习成绩.
四种途径 篇2
越来越多国内学生在高二选择赴加留学加拿大高中,以下几点务必注意:
第一,高二留学加拿大,可以选择公立和私立高中,如果选择公立高中,至少需要读两年才能申请大学,也就是说,很难直接到加拿大读高三课程,如果选择私立高中的大学预备课程,最快一年可以毕业并申请大学。加拿大学校的录取名额有限,申请较晚及时学习优秀也无法获得名额。
第二,无论选择加拿大公立还是私立高中,最好提前半年甚至一年申请,这样对申请人,委托机构都最好,是双赢的结果。
第三,加拿大留学专家介绍说,学生最好读完高二再走,有些同学读了半个学期,然后就匆匆赴加读语言了,这样的好处是尽早接受正统的.优质北美教育,但同样也会损失很多国内的学分,因为如果只上了一个学期,那么高二的学习可能不被加拿大高中认可并被要求在加拿大高中重修。因此建议最好完成了高二课程再走。
通往聚焦型企业的四种途径 篇3
在一家全球化能源公司,各高阶主管都倚靠自己的部门收集资料,来支持关键决策。整个组织花了无数小时去做这项未经协调的工作,产生了数百份不同的报告,并且再花更多时间去协调那些报告上相互矛盾或不一致的信息。高阶主管拿到资料时,往往已经过时。如果他们要求更新数据,这个过程就从头再来一遍。
几乎每家大公司都有这类令人困扰的故事:官僚主义弥漫,决策深陷泥淖,一般费用及行政费用(G&A costs)高涨。这些都是组织悄悄复杂化的明证。复杂化是企业可能遭到的毒性最强的疾病之一。在组织内,未加抑制的复杂性会使员工士气低落、减缓创新,并提高成本。贝恩顾问公司(Bain & Company)的顾问发现,许多公司的员工花费25%以上的时间在低价值或无效率的活动上。如果你能排除这一切无收益的工作,则每周可从每位员工身上多获得相当于十小时的工时。
所有的复杂性从何而来?成长。企业会新增产品线和事业部,会扩展到新地区,会合并和收购。这些行动每每增加了复杂性,使得人们更难一起有效地工作。要测量你公司内的复杂性已发展到什么地步,检查以下四个变项很有帮助:
·交点(Nodes)。“交点”是企业的各元素(部门、事业部、地区等)必须交互作用,以完成工作的每一个点。如果你追踪贵公司数年来交点的数量,很可能会发现,它以几何级数在扩增,因为每个新元素会添加一批新交点。前面提到的能源公司,在十年之间,其交点从八百个增加到一万两千个。
·层级结构(Hierarchy)。随着企业发展,新的主管与员工职位往往随之产生,为大家创造较多的工作。经年累月,就发展出不断增加的层级结构。层级结构会增加成本。一家澳洲银行发现,每位总经理的“满载成本”(fully loaded cost)约为两百万澳币。每位总经理的“大篷车”(caravan),即助理和其他部属,以及这些人创造的所有工作,会再增加至少一百万美元成本。
·决策角色不明。每个人是否都知道自己在重大决定中扮演什么角色?调查显示,即使是扁平化的组织,一旦决策角色定义不明,也很难做出关键的抉择。贝恩公司的研究显示,决策效益低落和财务绩效不佳之间有强烈关联。
·“漩涡”(“Swirl”)。询问员工,公司是否比竞争对手或比以前更快做出决策?将你的一般费用及行政费用,拿来和竞争对手的成本相比较,看结果如何。许多公司发现,各种提案愈来愈多,会议开也开不完,每个人不断要求获得更多信息。因而发展出“漩涡文化”(culture of swirl)。在此文化中,每个新问题都会产生额外的工作与费用,但没有产生成果。
面对复杂化,如何克服?
衡量你的公司在这些方面的情况如何,是获得解决方案的第一步。一旦你知道问题有多严重,就可从以下四方面同时下手克服。做法如下:
1.决定工作在哪里做
最近我们针对一所大型公立大学进行研究,校内各系各有自己的人力资源、信息科技(IT)、财务和行政人员。你可以说,这是学术界自满与效率低落的典型例子,然而,它和企业世界的情况其实相去不远。先前提过的那家能源公司,提拔了许多总经理,希望鼓励高阶主管像企业主那样思考。每位新总经理都期望有自己的人资人员、IT部、财务部、品管部等。但这些事业部产生的许多工作是不必要的。例如,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是事业部层级的财务会计,并由总公司的良好管控予以支持。它需要在不同国家设置薪酬福利管理单位(因为各国有其特有规定),和在总公司设置薪酬福利管理单位(以追求最大的一致性)。其余的一切可能都是多余的。
决定工作需要在哪里做,可消除大量的漩涡。这也会使企业简化其结构,大大减少交点的数目。重组该能源公司,把交点的数目从一万两千减少到大约五千个,有利于加快决策速度和营运。
2.为每一种工作决定适当的监督层级
长期以来,“精简层级”(delayering),也就是扩大主管的管理范围,并删减组织层级,一直是企业解决组织僵化问题时,采取的做法。但精简层级可能事与愿违,除非审慎为之。事务性工作的重复性高,通常适用于广泛的控制幅度(span of control)(也就是一个主管带领的部属人数较多);专门的工作需要较密切的监督,因此需要较窄的控制幅度(也就是一个主管带领的部属人数较少)。重点不仅是精简层级,而且要针对工作的本质,量身打造监督架构。
英格索兰(Ingersoll Rand)是一家营收达一百四十亿美元的制造商,不久之前便采用这一做法,降低企业的复杂性。初步研究显示,该公司的控制幅度是,一位企业主管带领四到七人,远低于业界的平均标准九。因此,公司为各类型工作确认了适当的幅度,例如,专业的产品管理任务,一位主管带领六个人;制造工作则是十一人。它为全公司所有部门订立控制幅度目标,不仅帮助公司节省了大约两千六百万美元的成本,也使得组织更灵活,决策更快速。
3.指派角色负责关键决策
各公司都有一套关键决策,这些决策将决定该公司的绩效。这套决策包括的不只是重大投资之类的高价值决策,还包括例行的日常决策,这些日常决策经年累月后,创造的价值可观。公司必须快速并良好地做出这些决策,并执行。
良好的决策权(decision-rights)工具可厘清哪些人在这样的决定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贝恩公司提出RAPID决策法,分派负责下列任务者:推荐(Recommending)、提供意见(offering Input)、同意(Agreeing)、决定(Deciding)和执行(Performing)。聪明地运用RAPID,有助于做出更好、更快、更有效的决策。
nlc202309051139
英特尔(I n t e l)的嵌入式与通信事业部(ECG)一度面临很艰难的抉择:在开发产品的“路线图”中,究竟应该选择哪一条路。负责ECG三大产品领域的各领域总经理和营销总监,都想有发言权。横跨三大领域的策略规画主管也是如此。由于权责混沌不明,当时的总经理戴维斯(Doug Davis)说:“我们当时在做决策时,没有纳入正确的人员,因此他们没有坚持下去。” 决策的质量和速度因此都受到损害。“有时,早期没有参与的某人会带来一份新数据,我们就回头重新审视那个决定。”
戴维斯使用RAPID为这些关键决策界定角色,作为他的部门改组的一部分。对于路线图,领导团队把决策权给予ECG的策略规划主管,因为他的职位最适于在跨部门的产品领域之间做出取舍。然而,这个改变执行起来并非十分顺畅。例如,有些产品总经理,不高兴自己“只是”提供意见的角色,并会对策略规画主管的决定,做放马后炮式的批评。但是戴维斯和他的团队强化了新角色。决策很快就进展顺利,而且快速得多。“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对这些事情拿不定主意,” 戴维斯说。“我们不会回头重新审视已做的决定。”
4.界定并强化能消除漩涡文化的行为
在很多公司,许多复杂性之所以存在,或进一步恶化,是因为高阶主管的行为所致。若公司已确立了清晰的决策角色,高阶主管却经常干预决策或推翻决策者的选择,就削弱了效果。其他行为亦同。如果高阶主管经常要求越来越多的数据,就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漩涡。如果他们不必为成本负责任,往往就会花更多的钱。
然而,人们的行为不会轻易改变,企业可能需要建立新的流程和激励措施,以鼓励员工改变行为。前面提到的矿业公司发现,公司内同时有七十六个不同的方案在进行。管理团队将方案删至只剩下十二个,并开始要求提出提案的任何人,得写下一个详细的商业案例,支持该提案。
塑料容器的全球制造商葛拉汉包装公司(Graham Packaging)的例子,说明了诱因的力量。该公司在领导人伯吉斯(M a r k Burgess)的带领下,进行变革。公司发展了一套盈余改善计划(EIP),希望创造股东价值,其中每一个方案都有详细的行动计划和负责人员。这项计划涵盖了绝大多数员工,依据EIP目标的达成情况,支付员工现金红利,从而在整个组织建立起积极参与感。
这项激励措施帮助公司的每个人专注于个人可控制的一组简单、可衡量的指标,并强化了团队合作。例如,客户的问题不再是“销售部门”或“营运部门”的问题,而是大家必须共同解决的问题。该公司在2011年出售时,其市值是变革行动开始时的九倍。
组织的复杂性就像入侵的杂草,吸走了资源,并扼杀健康花园的成长。但企业可以利用我们列出的面向,评估复杂性的问题有多严重,然后从各方面攻击它。结果将会是更强大、更有生产力的组织,且创造更好的财务绩效。
复杂性与孤儿成本
在简单的世界中,每个企业都知道其成本,并会适当地管理。然而,当组织越来越复杂,企业可能没有能力去计算或管理真实的成本。结果可想而知:成本失控高涨。
信息科技的成本通常是很恰当的例子。企业组织建立了集中式企业资源规画(ERP)系统,然后分配成本给各事业部。事业部并不控制这项成本的分配,因此它不是依据成本的控制而被评量。所以IT基本上变成了免费资源。这造成一个情况:个别的事业部会要求大量的IT服务,反正成本由众多事业部一起承担。那些负责提供IT服务者,并没有参考基准,来判断何者是高价值,何者是低价值。结果,没有人在真正控制成本,成本往往节节上升。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加依据市场指标来做决策。在这个例子中,应该要求事业部为IT成本负责,尤其要为一些特殊要求的成本负责。前文提到的能源公司,为了要在成本分配上做一些约束,而为IT部门组成了一个委员会,其成员是该部门的客户(各事业部总裁)。这个委员会编制预算,并确保核心成本比外部供货商的核心成本具有竞争力。公司做了这个改变的不久后,果然IT成本遽降。
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四种途径 篇4
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探索数学知识,需要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老师以满腔的热情、严肃认真的态度亲自参与探索活动。师生亲历了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和运用的过程,才会对获得的数学知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将从教师那里获得的信息经过自己主动吸收、内化,建构起新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注重学生独立钻研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的策略。
例如:在教学“分饼(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我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作为根本出发点,设计具有较大探索空间的问题。首先创设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问题情境,“八戒化缘时只化到3张饼,该怎样分呢?每人分到多少张饼呢?”接着老师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方法说明得到结果的过程及方法,然后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逐步发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可以在一个单位“1”中表示,并且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不能只在一个单位“1”中表示,而且大于1;分子和分母同样大时,分数等于1。整个教学过程我没有包办代替,没有硬性规定,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从而改变了“问———答”这种师生之间单向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索,在交流中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新知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感觉到问题是与旧知有联系的,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思考与探究,另一方面使其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我首先创设了“一张长方形的彩纸,用来做2面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小旗,你想到了什么办法?再做11面这样的三角形小旗,需用多大的彩纸?”这一问题情境。当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时会发现用已有知识不易解决今天的问题,那么“能不能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样得到一个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由此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投入到了积极的思考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发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从而自己探索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经过这样的思考———操作———探索,学生领悟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一次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快乐。
三、开放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含在教材中的那些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资源挖掘出来。围绕这些资源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并着力营造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这样设计:在新课导入后,我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故作神秘地说:“我可以用这张长方形纸变魔术,你们信吗?”全班同学都瞪着好奇的双眼,我先变出一个1/2,并在1/2处涂上颜色,接着把这张纸对折2次、3次、4次……每折一次都记下涂色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分数,看学生会有什么发现。为了进一步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再出示3个分数:1/3、2/6、3/9,(1)观察一下,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它们的变化有规律吗?谁能把它们变化的规律找出来?(2)哪一个分数最大呢?(3)你还能写出一些分数值是1/3的分数吗?看谁写得又多又快。(学生独立写出很多分数值是1/3的分数,然后汇报交流)(4)分数值相等的分数,是不是只有这样的一组呢?(不是,还有很多组)(5)谁来说一个分数,其他同学写出和它分数值相等的分数,看谁写得多。(指名说一个分数,其他学生写出和它分数值相等的分数,然后交流)(6)自己随便写出一个分数,看能不能写出一些和它分数值相等的分数。(学生自己写,然后交流)(7)我们写出了很多分数值相等的分数,从中可以得出一条什么规律呢?(学生自己概括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搭建平台,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学生探知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获得、甚至应用的全过程,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积极探索。
例如“点阵中的规律”这一课,教师出示点阵后,提出问题,(1)每个点阵有多少个点?你是怎样想的?(2)每个点阵可以看成是什么图形?(3)你是怎样得到每个点阵中点的个数?让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寻找规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图形中点的变化情况,进而推导出后续图形点的数量。问题是探索的基础,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应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搭建探索问题的平台,并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交流。
四种途径 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课堂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108-02
建设高中数学高效课堂,其宗旨首先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其次是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和发展。很多教师认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就是学生数学知识记得牢,背得牢,这是传统教学的观念。新课标背景下的高效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乐趣,学习气氛浓烈,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习效果显著的课堂。综合教学实践,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建设必须围绕这样四个方面进行。
一、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高效数学课堂的建设离不开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有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和积极性。高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结合高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趣味比赛、趣味辩论等,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改变高中数学课堂死板、严肃、枯燥的教学形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兴趣。笔者经常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比赛活动,有时候会在黑板上写一道题让不同学习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进行解答,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解答出来。课堂里的学生一边做一边看得津津有味,整个课堂的气氛非常好。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望,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有利地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方面,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生活中的数学是高中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教师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事情引导学生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身边,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方面,从创设情境入手,依据学生现在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情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趣味式情境、悬疑式情境等,使学生在一个平等、愉快的环境里学习数学知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兴趣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实现课堂的高效。
二、引导自主学习,开展小组合作
数学课堂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学数学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一节高效高中数学课堂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创设有利于教学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曾经听一位教师在上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已知D,H是三棱锥B-ACD的两条侧棱BD,BA上的两个中点,求证:DH∥平面ACD。
教师让学生上黑板演示解答。提问学生:“通过他们的解答你发现了什么?”这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质疑:“我认为他的这个解题过程有点乱,证明DH∥AD就能证明DH∥平面ACD?”“那你认为该如何解呢?思考两分钟,告诉老师。”后来学生进行了回答:“老师,我明白了,他没有很好地理解直線与平面平行的定理,必须是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所以要说明DH不属于平面ACD,AC属于平面ACD。”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勇于与教师和同学分享自己不同的看法,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利用一切手段引导学生对自己有疑问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并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去自行释疑。学生在质疑—思考—分析—释疑的过程中,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现在的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仅依靠学生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督促,才能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平面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时,笔者首先设置了小组合作预习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个大概的了解。在课堂上,笔者又设计相关的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并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课后学习小组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继续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通过课前小组合作预习、课中小组合作解决难题、课后小组合作完成练习的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中遇到的困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没有教师帮助下也能最大程度地学习数学知识,对所学知识的重点进行深入探究,提高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强化解题训练,力求举一反三
建设高效的数学课堂除了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外,提高解题能力也是重要的因素。其实数学教学就是以训练学生解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解题训练,根据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重视解题技巧的引领,运用有效的策略指导学生。一方面加强学生的审题训练。正确地审清楚题意是提高学生解题正确率的重要因素。在解题之前要弄清各个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所要解答的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研究,抓住题中的关键词,明白题目的本意,弄清题意,明确题目的特点,找到解题的方向,运用学过的知识顺利解题,并且要做到举一反三,心中有数。另外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由于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解题的方法也相类似,学生很容易产生思维定势,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强化解题训练,通过多练习引导学生突破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多途径去自主探索数学知识,主动探索问题的不同解法,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解数学问题时懂得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例如在复习函数相关知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有一个三棱锥体B-DAC,已知它的一侧棱和底面的边长为2a,且DA=CD=CA=3a,∠BDA=∠BAC=70°。求这个三棱锥体的体积。
学生很快想到了这样一种方法,过点B作平面图形BAC的垂线,使B⊥BAC于点F,连接BF,然后根据所学过的知识求出了最终结果。后来笔者又引导学生:“还有没有其他解法?根据已知条件是否可以把这个三棱锥体进行分解呢?”学生马上想到根据相关的已知条件把这个三棱锥体分成C-BDE和A-BDE这两个三棱锥体,利用相关的公式分别计算出这两个三棱锥体的体积,然后把这两个三棱锥体的体积进行相加求出这个三棱锥体的体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从而提高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
四、运用信息技术,扩充知识层面
高中数学教材由于受到空间、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内容都写进教材中,但如果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只限于教材,那么将不利于学生获取比较全面的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突破了教材的限制,可以根据学情与学生的实际补充必要的知识,来开阔学生的思维。利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的数学知识。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直观图的画法,由于篇幅有限,教材中介绍的比较简单,而这个知识点又比较抽象,需要学生具有强大的空间想象力。如果利用信息技术则能更好地展示直观图的画法,为学生补充一些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实,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当前高中数学发展的新动态,掌握更多高中数学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学以致用,扩充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合理运用,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是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工具之一,因此,高效数学课堂的建设还需要注重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让数学课堂更具有开放性。
高中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高难度的学问,要想构建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利用一切有效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扩充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最终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
浅谈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四种途径 篇6
一、结合校本课程开发, 推进中学英美文学阅读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 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评估, 充分利用本地区和学校的资源开发出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 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 也是推进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校本课程开设, 推进中学英美文学阅读, 教师应做好以下四点。
1. 明确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原则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坚持趣味性原则, 即通过中学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品的内容、主题是否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作品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对学生是否有吸引力。中学英美文学作品应讲究可读性原则, 即阅读材料的难度应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中学英美文学作品应力求真实性原则, 即阅读材料应尽量选择原汁原味的文章或经过改写的语言地道的阅读材料, 作品描写的内容是否真实反映了某一文化、时代及民族的特点。阅读材料还应力求精讲的原则, “精讲”应该是能够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东西。结合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应积极建构文学作品阅读思维型教学模式。当然, 中学英美文学作品阅读还要讲究题材的广泛性和体裁的多样性原则。
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首先,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 如猜词、略读、推理判断、理解大意、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指代关系、理解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评价阅读内容等。其次, 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 克服读必出声、逐字阅读、纠缠生词等不良习惯。只有通过长期训练,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从而真正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3. 指导和鼓励学生读完整的作品
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阅读。课前阅读要求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主题思想、基本情节等内容。课中阅读大部分是选取该作品比较精彩的片段, 然而只选片断, 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阅读文学作品, 更应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 学生才会有所启迪。因此, 课后阅读尤其重要。课后阅读则要求学生进一步阅读所讨论作品的其他章节或相关作品。比如, 笔者曾经指导学生读过短篇小说《The Necklace》, 读过中篇小说《Falling Leaves》, 也读过长篇小说《Pride and Prejudice》。在指导过程中, 教师应和学生一道进行积极文学批评活动, 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训练。教师还可结合文学作品阅读, 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心得写作等。
4. 引导学生掌握文学鉴赏的方法
英美文学作品欣赏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即要求学生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语言风格等。文学鉴赏不仅包括感受与重建, 同时, 也是重建艺术形象的过程。还有读者的理解和领悟, 通过阅读对作品做出新的思考和探究。
二、结合校园文化艺术节, 通过英语小品短剧推动中学英美文学阅读
中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敏捷, 如戏剧表演则是中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通过英语小品短剧表演, 推动中学英美文学阅读, 教师应着重考虑两个方面问题。
一方面, 适当介绍当代英美著名作家的文学创作, 向有能力的学生推荐优秀作品。如研读短篇小说、背诵诗歌、朗读剧本、扮演角色等, 使学生不仅学习英语语言, 也了解英美文学, 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认识。
另一方面, 有一些英美文学名著是以戏剧的形式出现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英语戏剧表演。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参加表演的学生精心准备, 自己制作服装、道具、背台词, 可以极大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并能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我校结合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汇演, 表演《白雪公主》《小红帽》《漫话西游》《项链》《灰姑娘》等英语文学剧。
三、结合周末或寒暑假, 指导学生影视欣赏是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重要补充
许多优秀的小说、戏剧都被拍成了影视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浓缩了原作的精华。通过观看这些影视作品, 学生可以更全面直观地学习文学作品。如让学生观看《Gone with the wind》《Harry Potter》《The sound of music》《King Kong》《Snow White》等。通过影视可以使学生直接了解国外当今以及其历史、文化、建筑等多方面的社会状况。影视作品也为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全面真实的情况提供一个直观的场景, 使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结合时文阅读比赛, 以赛促读是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催化剂
不少英文报纸内容鲜活, 文学作品语言地道, 如《21世纪英文报》等, 教师可以年级为单位, 通过英语备课组力量, 每学年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比赛, 从而有效推动中学文学作品阅读的开展。如我校初二年英语备课组, 每学期初提供100篇英美文学作品给参加奥英讲座的学生, 期末时教师从中选出20篇文章, 设置相关问题, 如选择题、判断题或任务型阅读完成表格等。同时, 利用每周一全校升国旗集会机会, 对获奖学生进行表彰, 通过该活动, 能有效达到以赛促读, 以赛促练的良好效果。
总之, 开展中学英美文学作品阅读, 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培养学生的思维型阅读习惯, 丰富学生英语语言, 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 还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实现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重要转变。
摘要:从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指出了开展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意义, 探讨了实施中学英美文学阅读的四种途径。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 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扩大词汇量, 学到地道的语言表达和句子结构, 提高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种途径 篇7
途径一:以情促知, 以励助教, 以和谐的师生互动消除沉闷的教学隔膜
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不错, 学困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去喜欢他所教的课程.融洽的师生感情是推动学困生学好数学的强劲动力.当师生情感处于十分和谐的状态时, 学困生就会感到上数学课是一种享受, 从而乐于倾听老师的讲解, 由亲近数学老师渐渐地亲近数学.因此, 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技能以及思想方法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 用关爱代替偏见, 用理解代替责骂, 用激励代替埋怨, 用引导代替训斥, 引发学困生高度的学习热情, 点燃其心智的火花, 以达到以情促知, 情知交融的教学效果尤其重要的是,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放下架子, 深入学生中间, 以饱满的热情, 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困生, 及时关注每位学困生的问题, 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给予他们适时适宜的评价.因为许多学困生是在鼓足了勇气后才敢向教师提出问题的, 所以, 教师最好从他们提出第一个简单问题开始, 就给予他们最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并耐心热情地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 引导学困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让学困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爱心, 变自卑为自尊, 变自轻为自信, 变自弃为自强,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这样才能听到他们提出第二个、第三个直至更多的问题或答案.例如, 在探究勾股定理时, 学困生可能会得出以下答案:32=4+5, 52=12+13, 72=24+25, ……此时, 教师不能“慌堂”, 更不能否定学困生的结论.这样做不仅会扼杀了学困生思维的积极性, 而且会减少学困生学习的热情.这时, 教师应该说“很不错, 你发现了‘较小数的平方等于较大数之和’, 能进一步观察两个大数之间的关系吗?它们的差为多少?”这样也许不难得到: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a
途径二:以趣导学, 以问启学, 让学困生主动、自由、快乐、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点燃学困生的好奇之火, 激发其思维的主动性;同时, 问题的不断创设和解决, 增强了教师和学困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使学困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因此, 在课堂活动中, 教师要创设一些令学困生感兴趣、惊讶、疑惑的问题, 把课题的内容落实到问题之中, 把教材知识转化成切合学生心理状态和接受水平的、由易到难的逐级迁移的问题, 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解决问题的热忱.这样有梯度、多角度的问题情境, 拨动了学困生的心弦, 并促使他们产生一种怀疑、探索、欲究其境的心理状态, 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环环相扣的过程.例如, 利用平方差公式a2-b2= (a+b) · (a-b) 进行因式分解时, 有一组练习题: (1) 25-41b2; (2) 9100x2+4916y2; (3) 36a4- (b-c) 2; (4) ax2-164ab2.为使学困生顺利通过模型建构因式分解的特点, 我采取把它们选出来当侦察兵, 侦察题中什么式子相当于原公式中的a, b, 谁是暗藏的“敌人”, 看谁侦破得多.这样教学既突破难点, 又提高了学困生练习的兴趣和速度.
途径三:以史引学, 让丰富的数学史料引领学困生参与课堂学习
数学史是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摇篮, 它孕育着学困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了这两者我们的课堂就不再会枯燥乏味了.因此, 教师应结合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 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史.例如, 在讲解“尺规作图”的时候, 讲一下古希腊三大著名的几何问题: (1) 化圆为方, 即作一个与给定的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 (2) 倍立方, 即求作一个立方体, 使其体积等于已知立方体的两倍; (3) 三等分角, 即分任意角为三等分.讲一讲三大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又是怎样经过四千年的时间, 多少数学家为之奋斗最后证明不可以作出来的故事.通过对这些历史名题的解答和探究, 可以使枯燥乏味的习题教学变得具有趣味和探究意义, 从而极大地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使得课堂教学工作更有效地进行.
途径四:以乐克懒, 让学困生参与到娱乐性教学中去
学困生的最主要特点是“懒”, 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 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中的懒表现为练习速度慢, 完成不及时.怎样克服学困生这些“懒”呢?我建议采用“娱乐性”教学方法.因为“娱乐性”教学方法寓教学于娱乐之中, 让学生放弃分数的包袱, 使之游戏于数学王国.更重要的是, “娱乐性”教学方法使学困生由依赖、模仿与被动强记转化为娱乐、探索与交流, 极大地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找回了学习的自信心, 减轻了学困生的学习负担, 让学困生亲自体验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例如, 在讲授等积变形应用时, 可以先让学生玩一玩橡皮泥, 用同样一块橡皮泥, 捏成各种形状的物体:圆柱体、长方体、青蛙、老鼠、馒头, 等等, 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橡皮泥的总体积有没有变化?学生很轻松地明确了这类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捏前的体积=捏后的体积.这样, 给学困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吸引了他们的目光, 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 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 在发现中感悟数学, 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知识.
四种途径 篇8
一、加强作风建设, 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的综合体现, 是干好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求办公室人员弘扬和加强五个方面的作风建设, 从而保持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一是敬业奉献。大力弘扬敬业奉献精神, 办公室人员要不图名、不图利, 默默奉献、忘我工作, 善于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工作上, 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不讲条件、不讲代价;在利益上, 要高风亮节、宽宏大量, 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在为人处世上, 要做老实人、善良人、谨慎人, 坚持与人为善、宽以待人、与人方便、成人之美。二是求实严谨。大力倡导“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 坚持“精益求精”的原则, 抓好办公室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在精、细、实上下功夫, 提高服务质量。在组织会议和开展接待工作中, 对会议通知、会议材料、会议布置、食宿安排等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 尽量避免各类差错的出现, 确保万无一失。三是开拓创新。不管是写讲话、编信息、搞调研, 还是机关管理、车辆服务、来客接待等工作, 都有创新的空间。如材料写作和来客接待, 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 但从深层次看, 却存在共性, 都有一个打破旧框架、不拘泥于套路和推陈出新的问题。只有不断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积极适应新任务、新要求, 才能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由局部服务向全面服务转变。四是雷厉风行。凡事说了算、定了干、干必成, 对领导交办的事情和所承担的工作, 办公室人员要说办就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对工作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不能被动应付、推三拖四、敷衍了事, 而是要创造条件、迎难而上、竭力完成。五是争创一流。各科室要拉高办公室工作标杆, 坚定争先创优的信心, 明确争创一流业绩的标准, 事事处处要高标准、严要求。近年来, 我们的信息、调研、督查、目标管理、公文办理、政府信息公开、应急管理、对外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全市前列。
二、加强业务建设, 不断提高服务决策的参谋水平
办公室工作的核心在于不断为领导提供优质的参谋服务, 这也是加强办公室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是办公室人员的立身之本。为此, 我们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综合文字服务。牢固树立公文精品意识, 注意全面领会领导意图, 研究领导讲话风格和语言习惯, 站在领导的角度分析问题, 力求推陈出新, 重点在文稿的思想性、指导性、实效性上下功夫, 积极为改革出思路、为发展出谋略、为推进工作出实招。二是信息宣传推介。紧贴政府工作部署, 及时反映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举措、新经验, 辅助领导决策、推动工作开展。去年, 我们共编报政务信息1000余条, 被省市采用300多条、专期和专报信息22篇, 其中, 《南召县全面禁停鸭河口水库水域非法采砂行为确保汛期安全和鸭河口水库水质》、《南召县吁请上级高度重视焦枝铁路电气化改建影响群众出行问题》等6篇信息, 受到省、市政府领导的批示和重视。特别是关于新农村建设和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信息被省领导批示后, 通过信息这一载体争取到省政府扶贫资金500万元。三是政务调研。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以及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我们组织对新农村建设、项目建设、生态县建设、茧丝毯产业发展、农村公路建设、城镇化建设等重点课题进行调研, 去年公开发表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71篇。其中, 《对南召县茧丝绵绸产业发展的调研》、《南召县跻身全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十大经典之首》、《对南召县鸭河口库区移民问题的调查与建议》等一批有份量、有价值的调研文章, 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批示。四是机要档案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坚持用印制度, 严格遵守用印制度, 维护政府权威;严格传真电报办理, 坚决杜绝因公文传输不畅而导致的工作不落实问题;加强政府网络监控管理, 实现传输安全正常;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 荣获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先进单位。五是依法行政工作。加强法治型政府建设, 搞好规范性文件清理, 严把公文制作程序, 认真拟定审核规范性文件, 积极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六是目标督查。我们不断完善创新工作运行机制, 坚持把督促检查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 对全县确定的十大实事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建立工作台账, 明确责任单位, 提出具体要求, 坚持逐项严密监控, 每月通报一次进展情况。采取重点工作重点查、难点工作跟踪查的办法, 抓全程、全程抓, 有力地推进了全县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建设落实。七是综合协调。我们狠抓会议组织程序、会议管理、会议纪律和议定事项的组织落实, 会议质量不断提高。对重大会议和活动, 提前介入, 做好预案, 周密安排, 精心组织, 确保圆满成功。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收集、整理、完善各级各类预案80多个, 国家应急平台数据报送工作一次性通过上级检查验收。八是后勤保障。我们提出会务要规范、接待上水平、信访有秩序、后勤有保障、卫生有改观、节约见成效, 为政府工作高效有序运转提供保障。接待工作本着热情周到、提高水平、坚持制度、注意细节的原则, 去年共完成重要接待活动20多次, 接待各级来客2760多人次, 由于部署周密、方案科学、服务到位, 均没有出现工作纰漏, 受到了领导和来宾的一致好评;接待群众来访工作, 坚持热情接待, 及时劝说、安抚、疏导, 有效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加强值班巡逻, 认真落实各项安全保卫制度和防范措施, 实现了机关常年安全无事故;强化服务意识, 加强车辆维修, 坚持低成本运转, 实现安全行车、优质行车。
三、加强制度建设, 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我们坚持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人、用科学的制度约束人、用科学的制度造就人。一是严格政治组织纪律。要求全体同志始终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 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的路线方针政策, 执行党委、政府的决策意见, 认真落实领导的工作安排, 做到政治上成熟、警觉。二是修订完善工作制度。根据新时期、新形势需求, 我们及时对县政府工作规则、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工作规则、督查检查制度、政务信息新闻联络制度、政府联络制度、政府保密制度、政府及办公室公文办理流程等十项制度及时进行完善, 并加强学习, 落到实处。三是始终坚持清正廉洁。教育引导全体同志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清醒头脑, 不为名利所困、不为世俗所扰, 抵制住诱惑、耐得住寂寞, 坚持廉洁清正、务实为民, 增加个人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四是严格学习制度。在学习时间上, 坚持周五集中学习制度, 并鼓励同志们自学, 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在学习内容上, 要求办公室人员学政策, 学理论, 学法律, 学市场经济知识, 学专业知识;在学习形式上, 推行全体同志轮流讲课, 提供相互交流、锻炼能力、展示才华的平台;在学习机制上, 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限期完成命题作文, 利用内部刊物印发给县领导参阅和内部交流。此外, 还采取上挂锻炼、参加乡科级干部和中青年优秀干部培训班、自修学历等形式, 鼓励全体同志加强学习, 提高能力, 增加修养。目前, 办公室人员本科以上学历达70%以上, 其中还有5名同志在进修研究生学历。五是狠抓制度落实。在执行制度、落实制度上下功夫, 有效解决上班迟到、早退、脱岗, 工作时间玩电脑游戏, 工作日中午饮酒, 工作期间参与打牌等娱乐活动等问题, 从而让办公室人员把精力和时间用在想工作、谋发展上, 树立政府和办公室的良好形象。六是坚持定期通报。定期召开办公室全体会议, 及时通报各部位工作开展情况, 对每位同志的工作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 评出干劲、评出效率、评出团结、评出人才。我们对全员办信息、全员办调研、值班记录、上班签到、集中学习签到、科室卫生、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坚持一月一通报, 将结果存档作为年终考核和推荐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七是探索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优秀政务信息、优秀讲稿汇报、优秀理论文章、优秀调研报告和优质服务奖、节约能手奖、安全卫士奖等奖项, 年终评定后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 通过科学的奖惩机制, 激发了办公室各个部位干事创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领导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重点, 只有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 才能转变工作作风, 严明工作纪律, 促使办公室整体工作生机勃勃地开展, 并带出好的队伍, 形成好的作风。一是坚持民主集中。把“团结求实, 严谨高效, 勤奋求新, 充满活力”作为班子建设的目标, 每位班子成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维护班子形象, 注重个人修养、提升人格魅力, 不断增强办公室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更好地带领全体同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二是加强和谐团结。唯有团结, 才能稳定;唯有团结, 才能发展;唯有团结, 才能振兴;唯有团结, 才能出干部。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增进团结, 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科室与科室之间坚持用讲正气增进团结, 有维护团结的高度觉悟, 有搞好团结的高尚情怀, 有善于团结的真实本领;全体同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有效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坚持分级负责。牢固树立对上级负责、对领导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个人负责的工作理念, 着力培育团队精神, 大力倡导团结共事的优良作风, 工作上加强沟通、协作和配合, 生活上多一份理解、包容和谦让, 做到相互尊重不轻视、相互理解不埋怨、相互信任不猜测、相互关心不冷漠、相互补漏不拆台, 形成事业上齐心、工作上合力、生活上和谐的良好局面。四是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在用人方面, 坚持遵循公认、公正、公开, 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 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教育引导每个同志把功夫下在平时, 加强学习、提高修养, 努力工作、乐于奉献, 团结协作、树好形象, 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用人导向。
四种途径 篇9
一、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为了培养中小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欧洲各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活动范围和层次来看, 中小学生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 参与学校实践活动。欧洲国家普遍认为, 学生首先是从班级和学校生活中开始熟悉民主的价值观和原则。因此, 班级和校园成为他们获得社会参与经验和能力的首要场所。从目前来看,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选举代表组成班委会。这些代表由全班所有同学选举产生, 他们同老师或家长一起组成班委会, 或者在与学校管理机构的沟通过程中表达同学的利益诉求。二是选举学生会。学生会是学生参与学校事务的主要组织, 其成员由全校学生选举产生。不同于班委会和学校管理机构, 学生会组成成员只有学生。它们的主要职责是对学校一些相关事务进行讨论, 但不起决策作用。三是参与学校管理机构或组织。学校管理组织如校委会是全校最高管理机构, 这些机构主要由校长和学校各部门代表组成, 包括:非教学职工、教师、家长和学生。在一些国家, 如英国, 除学生家长外, 校外董事代表也参与校委会工作。总之, 这些学生代表主要承担三种任务:决策、咨询、宣传。但就目前看, 他们更多扮演咨询和宣传的角色, 对学校的相关决策并没有起到太大影响作用。
第二, 参与当地社区实践活动。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外, 很多欧洲国家开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 从而培养他们的公民能力。学生参与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参与当地社区实践活动。有近1/3的欧洲国家在官方教育文件和其他教育规范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当地社区社会活动。如芬兰、英国 (英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 、冰岛、挪威在其国民课程中倡导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当地社区活动。二是通过创建学校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合作, 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参与机会。如法国教育部门要求小学应加强与当地政府机构以及文化、社会和体育组织之间的合作, 以此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外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校外实践活动, 能使学生更加明确民主参与的途径, 并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投票和请愿活动的积极性。
第三, 参与全国性“政治组织”活动。目前, 近1/3的欧洲国家在学校设立了“政治组织”———议会或协商会议, 以便学生参与到有关他们切身利益的话题讨论和协商之中。这种政治组织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学校层面设立具有区域和国家层面“延伸性”的学生议会, 讨论的主题涉及地区或全国性有关教育的话题。当前比利时的弗莱芒语区, 意大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等在学校设立了学生议会。另一种组织虽仍与学校相关, 但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职权范围更广, 它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解决教育之外的问题, 包括有关儿童和青少年的任何问题。目前有约10个国家 (捷克共和国、法国、匈牙利、奥地利、波兰、葡萄牙、英国、立陶宛和斯洛文尼亚) 采用第二种类型的政治组织形式。这类组织往往是全国性组织, 参与者主要是高年级学生和刚进入成年阶段的年轻人。由于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关话题讨论之中。例如:法国地方、部门或地区一级的官方当局在中小学各阶段建立评议会为学生及学生代表[3]。因此, 有小学生参与的城市儿童议会, 中学生参与的郡议会和区域范围的青年理事会。
二、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
除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外, 大多数欧洲国家 (除塞浦路斯、瑞典和土耳其外) 还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不仅对学生公民参与能力的提高有益, 而且能够改善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从而促进社会发展。”[4]本文认为, 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对提高学生公民参与能力有重要价值。目前来看, 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 选举家长代表参与校委会。这些家长代表成员往往由全校学生家长选举产生, 并与校长、教师代表, 以及学生代表一同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相较于学生代表而言, 家长代表在校委会中拥有更多决策权。如冰岛、葡萄牙、克罗地亚家长代表有权参与教师的选任工作, 斯洛文尼亚家长代表拥有解聘教师的决策权。法国、冰岛和芬兰家长代表有参与开除学生的决策权, 在捷克共和国, 家长代表可以参与学校评估标准的制定。总体而言, 家长代表更多地扮演着决策角色和咨询角色, 学校发布的通知和宣传往往由学校内部组织承担。第二, 组建家委会。家委会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另一重要途径。家委会由全体学生家长或者家长代表组成。家委会的主要职责是就学校相关事务进行讨论并提供信息, 但却没有特定的决策权。同时, 家委会还有权推选代表参与学校管理机构。第三, 参与班委会。尽管有2/3的欧洲国家在官方教育文件中倡导家长参与班委会, 但就目前来看, 只有极少数国家如德国、法国、奥地利、波兰和罗马尼亚, 中小学生家长参与班委会, 但对家长权利进行了一定限制。换句话说, 由于班委会主要由学生代表组成, 因此学生代表的权限较大, 家长在其中的影响力相对有限。第四, 创建家长协会。目前, 比利时、德国、爱沙尼亚、西班牙、法国、塞浦路斯、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中小学确立了作为志愿团体的家长协会, 以使家长参与关乎孩子成长的教育活动。一般而言, 家长协会主要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 因此, 它不仅是参与经验交流的良好平台, 而且能就教育改革问题为教育决策者提供咨询服务。
三、强调营造民主的参与式校园文化
由于校园文化是一个包括“态度、价值观、规范、信仰、日常行为、原则、规则、教学方法和组织安排的体系”[5]。这个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目前约有1/3的欧洲国家教育部门明确要求各中小学校应努力营造民主的参与式校园文化。
尽管欧洲不同国家对营造民主的参与式校园文化的要求有所不同, 但几乎所有国家均规定学校应采用“特定的”态度和价值观塑造校园文化, 并强调校园生活中应遵循民主的原则。目前, 10个国家 (捷克共和国、西班牙、爱沙尼亚、法国、爱尔兰、奥地利、芬兰、英国、冰岛和挪威) 在国民课程中提及校园文化在公民教育课程中的作用。如西班牙小学和初中阶段, 将学生参与校园生活作为成功的公民教育课程的表现, 并对其进行考核。法国规定应通过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基本公民技能。这种校园生活的基本要求是:尊重规则;防止暴力、反社会和危险行为;重视健康与安全。冰岛在学前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国民课程大纲中明确提出:每所学校必须努力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这种校园文化应涉及六个方面:民主和人权、平等、创新、健康和福利、可持续发展教育和人文素养。虽然有4个国家 (比利时德语区、丹麦、卢森堡、瑞典) 没有在课程大纲中对营造民主的校园文化有明确规定, 但一些教育文件对这方面的问题有所涉及。例如:根据“丹麦国民学校和管理规章”的规定, 丹麦高中阶段的所有教学和日常活动都应有助于营造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校园氛围。在瑞典, 根据教育法案和国民课程规定, 中小学各阶段学校应具有民主性, 以使学生和教职工有权参与到学校日常工作和教学之中[1]。
此外, 有些国家还制定了全国范围内有关公民教育的校园文化创建计划, 例如法国、拉脱维亚和冰岛。这些校园文化创建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学校为学生提供安全、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法国这些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防范中小学阶段的暴力事件[6]。冰岛教育部自2002年以来, 一直在推动旨在打击学校欺凌和反社会行为的欧尔文斯欺凌预防方案。这一方案目前已被应用在大部分中小学阶段和学前阶段。
四、注重评估学生社会参与能力
近年来欧洲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估出现了一些变化。较之于以往强调评估学生公民知识而言, 当前更侧重于评估学生的公民参与能力。目前来看, 近1/3欧洲国家规定对中学生的校园和社会参与情况进行评估。此外, 保加利亚、西班牙、拉脱维亚和波兰规定:应对小学生校园生活和社会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评估。欧洲各国相关部门对中小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的评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 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 并以此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目前, 保加利亚、法国、拉脱维亚和波兰, 主要通过建立个人档案的方式对学生参与能力进行评估。如保加利亚中小学每年年末, 教师会对学生校外活动 (如会议、竞赛、奥林匹克竞赛等) 参与情况进行评估。完整的个人档案是保加利亚学生最终能否升学的必要认证条件。在拉脱维亚和波兰小学阶段, 学生参与班级、学校活动和志愿活动是评估学生参与能力的主要标准。此外, 在意大利、荷兰和波兰, 学生参与校外活动情况的评估成绩是他们能够升学或者拿到毕业证书的重要标准。荷兰教育部门明确规定:中学生必须完成30小时的社区服务后才能最终拿到毕业证书。
第二, 以“专题活动”形式评估学生参与行为。当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学生参与行为评估规定时, 教师往往通过评估学生参与有关校园或社区“专题活动”的情况来考察他们的参与行为。例如, 在奥地利, 教师必须对学生参与专题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估;在匈牙利, 学生可以选择参加学校毕业考试中“人类、社会和道德”领域里的任何一个专题, 但这些专题题目一般由教育主管部门决定, 主题涉及校园暴力事件或特定的非政府组织等。在波兰, 学生参与的任何一个专题项目都能成为评定学生是积极公民的依据。
第三, 对学生课堂 (主要是公民教育课程) 参与情况进行评估。当前一部分欧洲国家通过评估学生课堂 (主要是公民教育课程) 表现来评估学生社会参与能力。目前, 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土耳其和斯洛伐克公民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中包括教师对学生校园活动或社区活动参与情况的评估标准。西班牙初中阶段的独立性课程“公民与人权教育”和“伦理与公民教育”课程教学大纲中对学生参与班级和校园活动情况的评估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斯洛文尼亚历史课程 (公民教育渗透于历史课教学中) 教师指导大纲提出, 教师对于学生参与班级讨论或者学校辩论的情况可以选择适当方式进行评估。土耳其学生课堂参与的评估较有特色, 它们规定初中学生可对自身参与“公民与民主”课堂表现采取自我评估的方式进行检查。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当前欧洲国家更加侧重通过形成教育合力来培养中小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社会参与能力, 这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参考文献
[1]Education, Audiovisual and culture Executive Agency (2012) ,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Europe, http://eacea.ec.europa.eu/education/eurydice.
[2]Kerr, D.1999.Citizenship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London:QCA.
[3]For instance, the Law of 6 February 1992 on the territorial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allows local authorities (communes) to set up consultative comittees on all issues of local interest to gather the views of individuals who are not members of the local council.
[4]Shatkin, G.&Gershberg, A.I., 2007.Empowering parents and building communities:The role of school-based councils in educational governance and accountability.Urban Education 42.
[5]Eurydice European Unit, Citizenship Education at School in Europe, http://www.eurydice.org.
四种途径 篇10
一般的职校生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专业课)轻文(文化课)”的倾向,认为专业课学好了,掌握一技之长,便可安身立命。而在文化课学习中又存在着“重理轻文”的倾向,认为文科课程的学习和后续的专业课的学习联系不大,因而对语文课没有多大兴趣,浅尝辄止,应付了事。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如何提高职校生语文学习兴趣是当前职校语文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笔者认为提高职校生语文学习兴趣有四种途径:
一、加强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即使对专业课再感兴趣,也是学不好专业课的。我校长期开设的专业课有计算机应用、会计、英语、工艺美术等专业。所以在教学时我经常和这些专业课老师联系,把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与语文教学安排结合起来。比如计算机操作中拼音输入法、五笔字输入法,如果没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我就结合这些加强学生语言基础训练,帮助他们弥补基础差的缺欠,学生对这两种输入法掌握很快,打字速度提高很快。再如财会专业的学生要学好专业课,必须能正确地理解一些专业术语、概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财经类应用文的写作和一些说明文常识训练学生对词义、概念的理解能力,来帮助他们对专业术语、概念的理解,通过这些训练,学生既为学专业课打好了基础,又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的程序式是课前预习——解决生字、生词——分析课文——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这种方法教师活动得多,学生活动得少,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厌烦,因而也就缺少对语文课的兴趣,所以职校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最重要的是改变语文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创新式教学。我校创新式教学法归纳有三个字,即“读、”“议”、“练”。
“读”:分为课外读和课内读。课外读,首先要求学生每一周读一本课外书,然后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其次,每学一篇课文,要求学生找一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来读,进行比较,了解这些文章在同一内容的表现有哪些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课文。课内读,指课堂上阅读,课堂采取分角色读、范读、分组读等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感情和人物性格特点。比如学习《荷塘月色》、《绿》等文章时,让一个朗读能力好的同学范读,或放录音,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学习戏剧时,让学生分角色读或演课本剧,亲自扮演剧中人物,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如此训练,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议”指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对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归纳整理,在课堂上提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将学生讨论的意见进行评讲,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对学生理解有偏差的问题,教师结合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从本质上把握课文内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练”指课后的能力训练。重点练习题的测试字、词运用训练,背诵篇目的记忆等,同时还设计一些独特的题型,训练从不同角度理解所学内容。比如,对一句话的意思用几种表达方式表现,让学生判断哪种方式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让学生根据所学课文仿写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种创新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教得省力,学生学得灵活,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也就上去了,对学习语文也就有了信心,进而产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职业中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语文活动很多,很多语文教师忽视了这些内容,但我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语文活动的作用,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各种语文能力。比如说话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诗人朗读会、问题辩论会、讲故事等语文活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口头应变能力,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说话能力、辩论能力大大提高,回答题思路明确、条理清楚,再无语无伦次的现象。再如结合教材中的书法、钢笔字训练,开展书法作品展览、书法兴趣活动,学生积极性很高,不长时间,书写有了很大进步,有的同学的作文、作业都成了练习书法的园地。
这些语文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生活,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能力,更重要地是培养了学生对语文课的浓厚兴趣。
四、进行职业信息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翻阅资料,寻找一些职业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了解以后职业选择中,用人单位对职校生的要求:他们不但要求职业学校的毕业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更注重人才的语文素质。例如设在珠海的日本著名企业佳能公司到某职业学校招收员工时,学校推荐了多名相关专业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前去应试,考虑到日本企业管理严谨和用人的挑剔,同学们做了专业技术方面的充分准备,谁知道进了考场,试题只有一道——命题作文,这使很多语文成绩平平的同学叫苦不迭。佳能公司的日方管理人员认为:能否写出思路清晰、文理通顺、中心突出的文章,可以充分反映这个学生思维能力的优劣。他们甚至认为,语文能力要比专业技术能力更为重要,一个员工的专业技能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加以培训,但前提是他必须首先是一个具有良好素质的人,而这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这些职业信息的传播,学生普遍重视了语文学习,提高了语文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