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思维能力养成论文

2024-10-18

语文思维能力养成论文(精选9篇)

语文思维能力养成论文 篇1

摘要: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是“发现性思维”“探索性思维”, 体现着理论理性的认识, 工程师的工程思维是“构建性思维”“设计性思维”, 体现着实践理性的认识, 但也具有“探索性思维”的成分。工程是改造世界, 形成的多是程序性知识 (how) 。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问题, 及过程、模式、规则。工程与科学相比, 工程的规范化程度高。规范化是指做事要遵循规则、流程。罗伯特·欧文认为:“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可见, 环境对人的思维以及思维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通过十几年工程训练课程的实际教学经历, 笔者认为现在学生对工程、工程活动及过程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工程是什么, 工程活动要经过那些环节、每个环节要做什么, 如何来做, 要遵循什么样的规范, 这些就是在工程环境建设中就要展示出来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工程环境建设,工程思维能力,环境

一、思维及思维能力

思维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 总要“想一想”, 这种“想”, 就是思维。它是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人们常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 都离不开思维。

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 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 有没有智慧, 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 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因此, 要培养能做出“好的”工程的工程师, 就必须让他们在学习期间就养成良好的工程思维方式及习惯, 从而形成较强的工程思维能力。

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是“发现性思维”“探索性思维”, 体现着理论理性的认识, 工程师的工程思维是“构建性思维”“设计性思维”, 体现着实践理性的认识, 但也具有“探索性思维”的成分。

科学是认识世界, 形成的多是陈述性知识 (what、why) ;工程是改造世界, 形成的多是程序性知识 (how) 。陈述性知识用于回答“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问题;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问题, 以及过程、模式、规则。工程与科学相比, 工程的规范化程度高。规范化是指做事要遵循规则、流程。

有学者提出人类思维可分为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两种。理论思维要求逻辑一贯, 这是生产理论所必须的, 但也因为这个特点, 如果将它付之实践, 就会产生问题。因为实践必须顾及特殊和偶然情况, 而理论思维却只讲应然而不讲偶然。这样一来, 如果我们用理论思维方式去处理社会实践的问题, 必然会产生乌托邦的错误。另一方面, 工程思维应该专门用于处理实践问题, 工程思维的特点是非逻辑复合, 讲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种种变通和调整。

二、学生思维方式的现状与思维能力训练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虽然经历多次改革, 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学,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但是, 在学生、家长的个人价值观、述求以及利益的驱使下, 加上中小学校及教师的经济利益与升学率密切挂钩, 使得学生成为做题的机器、考试的工具, 沦为学习的奴隶。学生以书本知识为主, 以考试成绩为目标, 导致学生思维方式单一, 在他们以往的思维训练中, 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的解决方案, 都有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这种面对问题必定要找出正确甚至是唯一的“解”的思维训练, 是按照科学思维的方式来进行的, 因而学生已经养成的是“科学思维方式”。如让学生解释“程控电梯”的工作过程, 对于如何知道轿厢目前所在的位置这样的问题, 绝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根据已知的电梯运行速度、每层楼的高度以及所用的时间, 就可推算出电梯运行的距离, 因而可知其所在的位置。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不是只有一种所谓的“唯一”的解, 而且各种解决方案各有优、缺点, 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选择, 如在各个楼层相应的位置上装上传感器, 通过传感器就可实时、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电梯运行的位置, 从而完成对电梯运行的准确控制。这就是工程思维的特点, 遇到问题会从不同角度、方法、手段来思考, 从几种解决方案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用来解决问题, 因此, 工程问题的解决都会有不同的渠道和途径, 但这也成为那些所谓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等危害人类生命、危害社会安全的腐败工程得以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

进入大学尤其是工科大学的学生, 将来要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如何在大学教育中使他们养成用工程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解决工程问题, 成为工程训练系列课程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也就是说, 工程训练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训练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

什么是思维能力训练, 采用什么方式和手段来进行训练, 就是本文提出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对它的作用不可轻估。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 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许多研究成果表明, 后天环境能在很大程度上能造就一个“新”人。

三、环境与思维的相互影响

环境是人创造的, 而人又在环境中生存, 互相影响。什么样的环境一般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才, “孟母三迁”“良禽择木而栖”说的就是环境的重要性。

所谓环境就是指事物周围的境况, 或者说是围绕某一主体的外部境况, 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环境对同一事物可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句成语叫做“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比喻人生活在好的环境中, 能学习成为好人。这就是说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控制情绪, 抑制行为, 同时还能够起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作用。例如, 走进图书馆, 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博览群书, 奋发求知的欲望;走进公园就会给人一种清晰优雅、心旷神怡的感觉, 这无疑是周围环境对人的影响。

罗伯特·欧文认为:“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可见, 环境对人的思维以及思维能力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英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指出:“现在我们知道了, 要想迅速而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 你必须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他认为, 设计得很好的张贴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在任何学习课群开始以前, 它们都应该被贴在四周的墙上.它们是嗣绕学习者的刺激物。由于它们的不断呈现, 你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把他们的内容印在记忆中。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 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 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 也表现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在61号楼走廊的工程环境建设中, 计划利用图片、表格以及文字, 采用展板的形式来展现工程的主要环节、过程、规矩及流程, 工程的起源、发展历程等内容,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训练之外, 通过这样的工程环境建设, 可以吸引学生观看、议论、探讨, 使工程氛围得以渲染、扩散, 通过一定时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工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

四、工程规范及流程

在展板上为学生展示什么内容, 也是我们思考的主要问题。如上所述, 工程满足人类需求, 是“人造物”从无到有的制造过程, 形成的多是程序性知识 (how) , 程序性知识用于回答“怎么办”问题, 及过程、模式、规则。与科学相比, 工程的规范化程度更高, 规范化是指做事要遵循规则、流程。

通过十几年工程训练课程的实际教学经历, 笔者认为现在学生对工程、工程活动及过程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工程是什么, 工程活动要经过那些环节、每个环节要做什么, 如何来做, 要遵循什么样的规范, 这些内容在现有的教学设计中, 无法系统、直观地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认知。所以, 要利用课堂外部环境空间进行工程环境建设, 并直观展示上述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首先, 展示一个工程活动的产物——产品的诞生要经过哪些环节, 是如何一步步从无到有的, 通过一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展现,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每个环节要做什么、要遵循哪些规则、经历哪些流程等;既要让学生知道产品是怎么“来”的, 也要知道它是如何“没”的。如在设计环节, 要让学生了解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流程, 要输出哪些技术文件 (如设计任务书、图纸等) , 产品应执行什么样的技术标准, 标准化是什么概念等;在制造环节, 让学生知道如何按设计图纸把产品生产、制作出来, 为什么还要进行工艺设计, 什么是工艺路线, 质量检验在产品的生产中有何作用、通常的做法有哪些等之外, 还要让学生了解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历哪些阶段, 如维护保养、升级改造等;当产品报废时, 有哪些流程等。其次, 还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对工程训练有认同感, 对工程、工程师有所关注, 对工程的重要性有新的、清楚地认知, 在工程环境建设中, 将工程的起源、工程发展历程、古今中外工程大师的事迹、工程之美、工程之巧等方面直观地展示出来, 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 在一走一过的过程中, 对工程产生好奇感和神奇感, 进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结语

工程思维是每一个工程师在解决工程问题时的思考基础,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工程思维能力的训练, 就是要在大学学习期间让学生养成用工程思维的方式来面对各种实际问题, 从工程思维的角度来找出和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 为学生走向社会, 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建设者, 奠定良好基础。

工程思维能力的养成和训练, 与工程环境建设密不可分, 一个良好的工程环境氛围, 能够让学生直观、清晰地感受到工程的魅力, 在外界不断的刺激下, 学生必将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工程、工程知识的印记, 并会逐渐学习用工程思维的方式来看待事物, 来解决实际问题。

语文思维能力养成论文 篇2

关键词:理性思维;哲学观点;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25-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

语文,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是与文学作品等同的。因为一般人总认为语文学得好不好,就表现在你能否一提笔就能写出一篇发人深省、引人共鸣的好文章来。所以语文教什么、学什么?一般认为就是阅读、写作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中那些优美的文字、意境、情感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有了这个共鸣,读者就认为阅读完成了。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需要感性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感性思维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和目的所在,有助于学生加强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实际上,对于我们的中学生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认清文学作品的典型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联系,感性向理性发展的必然等等,也就必须培养学生透过形象、感性思维启动理性思维进行抽象理解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功解读一篇作品并从中获得好处。

因此,语文学习还是需要一定的方法,也要求学生在学习之后掌握体验文学、感悟文学进而升华文学的思维方法,迈入理性思维的殿堂。

一、课堂教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际

日本某教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说语文老师问学生:“雪化了成了什么?”学生出人意料地答:“雪化了成了春天。”我们在鼓掌赞赏小孩子的与众不同的想象之余,不妨也思考一下“想象”与“理性”的关系。说“雪化了成了春天”,这是个思维的跳跃,看似没有理性思维渗入,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循”,但又依稀可辨。“理之于诗如水中盐。”这句中的“理”是有的,只是看不见,“言不尽意”罢了。说不出什么意思,什么道理,却能传出情感与意味,很耐琢磨,这就有了“理趣”。所以说,理性思维如得不到大力培养,就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创造思维的发展与升华。

杨叔子指出:“创造性思维是整体的思维。逻辑思维是整个思维正确性的坚实基础,而形象思维则是思维的主要创新源泉。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思维将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彼此矛盾的,乃至荒谬的。”法国作家梅里说:“我写文章不计算字数,而计算思想。”

就我们当前的教育形势来看,学生在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下难免有些浮躁功利,不愿思考,也不善思考。也许他们的文章写出来辞藻华丽、语句新鲜;但是,文章中可能就缺少那么一种真正引人思考、引人共鸣的东西,有时就是所谓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了。早就有人指出认识的肤浅和思想的苍白正是这一代中学生的通病,无病呻吟、强发牢骚、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加理性思索的训练,降低了整整一代人的水平。在我们平时批改的作文中不难发现抒情优美的文字多了,议论深刻的文字少了;关注个人情感的多了,关注国家大事、国际风云的少了;注重自己的感受多了,理解他人的少了。文章如果没有了思想,则人云亦云,丧失个性,或者肤浅平庸,局限于个人的喜怒哀乐,自成一隅,无法看到事物的广阔的外延,无法看到事的复杂性,无法估计矛盾的特殊性,无法辨别问题的多样性,也就不能给人以启迪与警示。

二、课堂教学理性思维渗入的尝试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许多观点是可以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和判断的。试将辩证、客观的观点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教会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去分析事物的原理,判断事物的本质,以全面、透彻、理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使学生在学习生活抑或为人处世中正确、严谨地学会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去认识世界,有理有节地为人处世,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地学习。

“现象和本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否定之否定”这样的哲学原理恰当地引入中学语文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能够将讲授的课程内容与哲学观点巧妙地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

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不断向“日常生活语言思维方法”挑战。所谓“日常生活语言思维方法”主要就是指定势思维。习惯难以突破,经验使人对习惯深信不疑,以致误把现象当本质,把“归纳”当真理。心理学实验表明,当一个人从一只口袋中连续摸出数十个红球时,他往往会得出结论:“这袋子里装的是红球”;可当他摸出一个黑球时,又连续摸出数十个黑球时,他又会得出结论:“这袋里装的是红球与黑球”。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归纳法。其实,从理论上讲,归纳法中的归纳总是不完全归纳,是不完全可靠的。这正是“日常生活语言思维方式”的局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时常要激起学生对一些已有结论的反思考,培养学生缜密的逻辑和全面审视事物的能力。“日常生活思维方式”最大的破绽就是“人家都这么说的,还有错吗”,这就在思维方式上形成惰性。一提到陶潜,就想到他是田园诗人,却不知道他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一面;一提到孟浩然,就想到他的诗风“平淡”“清幽”,殊不知他也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壮逸”与豪放。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质疑,敢于向现成的“归纳”结论发起冲击,久而久之,良好的理性思维品质便会形成。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张扬。

要培养好学生的思维方法,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觉讨论,老师及时“点拨”。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已能够普遍地接受理性思维,不能满足于一般知识的传授以及对事物表象的描述,并且非常乐意探讨事物的真相,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此,语文教学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寻求规律,探求真理,这不仅不会泯灭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哲学观点恰当地引入语文教学实践中仅是一种尝试,或许这种教学模式是针对当前仍存在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学形式过于划一呆板,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导致教师缺乏研究和探索精神”的一种突破。在全社会关注教育、关注教育思想、关注教师的研究和探索精神的氛围中,可以将这一教学模式视为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

我相信,语文教学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培养,语文学习更离不开理性的头脑,在语文教学中,感性认识最终还应该上升到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1]邹祥龙,孙冬强.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02).

[2]范淑娟.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感性思维,2008.

[3]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01).

语文思维能力养成论文 篇3

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更看重外在形式上的语言活动,而忽视了内在的思维品质养成。学生在语言表达时,用词不准,层次混乱,认识浅薄,根子就是思维上的概念不明、条理不清、考虑不深。可见,离开思维讲语言,似乎就陷入无本之木的困境。要提高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必须提高他的思维品质。“语文养成教育”以此为重要关注点,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机理。

一、主体落实,让学生思维回归真实

德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文学家威廉·冯·洪堡特认为:“语言在客观上起作用而且独立, 恰恰是因为它产生于主观和依附于主观。因为它无处有久留之地,即使在文字中也没有, 它似乎死去的部分总是必须在思维中被重新创造,有生气地进入话语和理解,接着必须完全进入主体。恰恰以同样的方式把它变成客体的正是这个创造行为,即语言每次都通过这个途径经历了个人施加的全部影响。”这样的认识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常识,也是我们重视学生思维的重要出发点。如果学生的思维没有启动,外在的语文活动实际上都是白忙活、假热闹。

课程改革中很多老师喜欢组织学生讨论, 讨论中,教师似乎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似乎在鼓励调动学生的思维,但在很多教师那里,学生的思维并不是真正在自己的思维轨道上运行,而是像浮萍一样随意地漂在集体话语的水面上,像风筝一样被动地牵在教师的手中,学生上课表面上是在学文本,实际上是在学教参解读的文本,学老师理解的文本。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意见一旦与教师的意见不符,就会被或婉转或强硬地 “纠正”过来。长期下来,学生自己的思想便蛰伏起来,学生的思维指向要么是去猜测教师的想法,要么就安心下来接受教师的意见。 有的教师还叫屈:我是鼓励学生创新的呀! 不排除有的教师确实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但在更多的教师那里,所谓创新,只能是在自己定义域和想象空间里的创新,如果学生偶然迸发的思维火花逾越了教师能理解的尺度,这种“新”就被判断为“错”。我们观察常态化的课堂(非表演性的),不难发现,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与他们的年级高低成反比。按道理,越到高年级,学生应该越有思想,越会说话,为什么反而越不愿主动发言呢?原来,在老师长期狭隘的、纠正式的评价中,学生越来越不自信了。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讨论思维品质的养成,最实在的一条就是:把思维的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思考,让学生讲自己想说的话。我们常常标榜以学生为主体,如果学生的思维不能真正生长在自己的脑袋里,所谓主体也必然是伪主体、傀儡主体。

把思维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必须建立一种宽松、民主、愉悦的交流环境。罗杰斯说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如果教师觉得学生思考的方法和结果有问题,可以启发学生调整思考方向、比较不同思考方案,即使学生思考有困难,也应该多从问题的背景提供上下功夫, 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更多的支架。简单一点说,就是要让学生自己真正想明白,想出前因后果,而不是想当然。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中,教师要注意训练学生一些重要的思维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分类、比较、对应等。学习这些思维方法不是重在概念,而是重在运用。

真实化的思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也是学生建构知识、发现问题的关键。笔者在一次省级课题演示课上教学《过秦论》的过程,在听课老师中引起很大反响。一般认为,《过秦论》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人教版教师用书把这句话理解为“秦国不施行仁义所以导致功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很多老师自己照搬了这种理解,也把这种理解照搬给了学生,这个过程中,从教师到学生都没有真正运用自己的思维想问题,而是人云亦云,把自己的脑袋长在别人的肩膀上。笔者教学这篇课文时,在解决了文章的字词句重难点之后,分析课文的切入点是先让学生翻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随机抽查的8个同学中,有7个同学大意和教师用书的理解相似(可能在预习的时候看了有关资料,绝大部分资料都是辗转抄袭教师用书的观点)。于是我让学生思考:如果作者要表达“秦国不施行仁义所以导致攻和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个论点, 文章论证的大体思路应该怎样设计?2名同学的回答基本一致:先讲秦国施行仁义,结果处于攻势赢得胜利;再讲秦国不施行仁义, 结果处于守势落得失败。此时老师让学生对照原文的内容。学生发现,文章先讲的是秦国凭计谋、暴力打败了强大的六国,后讲秦国仍然用暴力统治国家,却被弱小的陈胜打败。到这里,老师引导学生比较秦统一前后两部分的异同,学生发现:秦统一前后,相同点是都不施行仁政,不同点是前期在攻势时取得了胜利,后期在守势时落得失败。铺垫到这个程度,老师提醒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翻译出中心论点的本意。分组讨论后,各组选一个代表把翻译写到黑板上。尽管意见还是不尽相同,但在不同翻译的对比中, 学生最终还是觉得中心句的翻译应该倾向于 “秦始终不施行仁义,但攻和守的形势已经不一样了”,或者是“攻和守的形势已经不一样了,但秦仍然不施行仁义,所以招致失败”。

从微观上看,学生思维真实化,是进入真正的学习,产生个性化收获的需要;从宏观上看,让学生习惯真实化思维,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需要。

二、主导引领,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由于思维活动处于内隐状态,学生在很多时候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是不自觉的,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往往是缓慢的。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的学生比纯粹自学的学生有利之处在于,可以使学生的发展空间更大、速度更快。

当我们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当作一个“黑箱”,从学生的话语中不难看出,这个“黑箱”里的思维状态常常是模糊的、混沌的。 学生的很多认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出的。 所以,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必须引导学生养成把问题想清楚的习惯。语文学习中, 采用转换表达的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把问题想清楚。如教学《拿来主义》,文章的前面几段实际上在讲有关背景,为讲“拿来主义”做铺垫。学完前面部分,学生思维是不是很清晰,可以设计一个填空题来检验:“因为____,因为____,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有学生这样回答: “因为有些人喜欢送去而不知道要‘礼尚往来’,因为我们被别人‘送来’的东西吓怕了,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样的转换,不仅使学生清晰了前文的内容,也加深了对文章整体内容的理解。 在这一课后面内容的学习中,对“拿来主义” 的理解是重点和难点,作者在表达这个关键问题时用的是比喻手法,学生如果真正理解, 就应该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为了检验学习效果,可以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拿来主义”下定义。有学生概括出“拿来主义是对待外国的和我国古代的文艺,根据对象的特点和我们的需要,采取或使用、或存放、 或毁灭的态度和方法。”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认识清晰了,也很好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周密性和深刻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问:“如果我们把上述定义看作狭义的 ‘拿来主义’,能不能推出广义的‘拿来主义’ 呢?”这样一问,就将原文重点阐述的文艺领域的问题推广到一切外在的东西。学生拓展了对问题的认识,同时也使思维过程得到了伸展。

思维品质的养成需要一些抓手。怎样找到这些抓手,这又需要我们认识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思维品质的重点项目,另一个是语文活动和思维的关系。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林崇德将思维品质划分为敏捷性、 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5个方面, 并认为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在语文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教师要有自觉意识,尽管每一个活动都会有思维的参与, 但在学生相对欠缺的思维特质方面,要抓住机会甚至创造机会进行重点引导。比如,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两个层面的工作要做:一方面,要普及一些辩证法的思维常识,如对立统一、质量互变、主观与客观、 原因与结果、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现实性与可能性等等,有了这些原理作支撑,学生考虑问题时就有了参考导向,有利于把问题想深刻。另一方面,要结合语文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深刻化。如对于贾岛“推”“敲”的推敲,以前人们总是想从中找到一个更好的词来,而朱光潜先生认为“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无所谓孰好孰次,“推”与“敲”的选择关键要看作者想要描绘的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或者作者想要表达的具体意境是什么。朱光潜先生高明所在,就是因为他有了“主观与客观” 的思维。教师借这个案例,可以说明在使用语言时,要有主观与客观的思维,如果为了词语本身而忘了自己要表达的意图初衷,恰恰是舍本逐末。要让学生意识到,使用语言时,指向精确感情鲜明往往是一种需要,而指向宽泛一点感情模糊一点往往也是一种需要,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前提是要有高明的思维来掌控。

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中,创造性思维是优先培养的对象。这当中特别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保持创新的动机。威廉·冯·洪堡特指出:“思维本身是由动机激发的。在每一种思维的背后有着一种情感——意志的倾向,这种倾向掌握着思维分析中最后一个‘为什么’的答案。”在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中,要把创新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在长期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价值观。学生的思维中如果植入了创新因子,就会常常充满创新的倾向。从思维方法上说,要创新,最常见的路径就是“去熟”:即别人讲过的观点尽量不讲,别人写过的套路尽量不用,甚至自己讲过的、写过的东西也不再重复。比如写作文,首先就要对头脑中初始涌现的东西审视一番,进而不断地把老套的想法刨去, 最后才可能引出新的念头。也可以倒过来训练,让学生把写好的作文拿出来,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把习惯性的套话、正确的废话删去,看看还能剩下多少“干货”、“新鲜货”。这样的事经常做,会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动机,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活动编程,让学生思维更加严谨

民间有一句谚语,叫“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意思是年龄达不到一定程度(没长胡子),办事往往是不靠谱的。中学生就处在这个时期,他们的“不靠谱”典型表现在,有时候可能产生很好的想法,有时候却又可能产生很糟糕的念头。在思维品质上看,他们难以长时间地保持稳定的、可靠的思维状态。 如果能够改进这种状态,他们就会在成熟的路上向前跨进一大步。

我们发现,电脑的思维似乎更为可靠, 哪怕你关闭一个很小的文档,它都会谨慎地提醒“是否保存对文件的更改”。中学生思维与电脑思维之间,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后者多了一套严谨的程序。从这一点我们得到启发: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中,培养一种程序意识,会避免很多问题。

学语文与学其他学科不完全相同。一方面,面对语言材料,大多数情况下学生感到是熟悉的,而实际上,每一个具体的语言材料内涵空间很大,不同的人产生的理解差距也很大,这也正是名言“所有的理解都是误解”的语言学归因;另一方面,对于个人而言,语文思维所处的空间似乎无所障碍,不管怎么想,思路总是通的,这就使得缺少反思的人在思考问题时没有预警、没有红灯。 可见,在语文思维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非离散性和非线性的特点。所谓非离散性,是指 “思维把客观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时候,对象的各种要素在思维中互相渗透、连接,无法分解成一个个界限分明的单位”;所谓非线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往往是同时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形成明确的先后次序而有条理地步步展开”。由此看来,如果能解决思维过程中非离散型和非线性的问题,那思维的严谨性就会大大提高。

以文本赏析为例,学生对语言片段的理解常常是出于某种笼统的直觉,也就是受到了非离散性思维的干扰。如果我们引导学生把语言材料有意分为“对象——背景”这两个层次,先揣摩语言对象的背景信息,再在背景信息的基础上分析语言对象,这样的理解一定准确得多。维果茨基说过:“为了理解另一个人的言语,仅仅了解他的词语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他的思想。但是,甚至这样做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他的动机。直到这个层面,对一种言语的心理分析才算完整。”在这里,语言对象的背景信息就是说话者的“思想”和“动机”。叶圣陶先生也指出:“第一步还在透彻了解整篇文章,没有一点含糊,没有一点误会。这一步做到了,然后再进一步,体会作者意念发展的途径及辛苦经营的功力。体会而有所得, 那踌躇满志,与作者完成一篇作品的时候不相上下,这就是欣赏,这就是有了欣赏的能力。”这个说法似乎没有什么高深的道理,却非常适用,原因就是它符合学生思维活动规律,而且很好地防止了思维的非离散性和非线性误差。文本教学中,很多老师喜欢追求创新的设计,但我们应该明白,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思维路径,更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如果违背这个规律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局面。

再以作文教学为例。学生面对指令性作文,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步的审题,而这个环节常常出问题。我们引导学生从题目材料的不同角度、不同要素、不同层次思考问题,目的就是破除思维的非离散性, 防止在笼统的思考中出现偏差。有经验的老师还会这样要求学生,作文过程至少要经历理解题意、构思、写作这3步,其中最微妙之处是,在理解题意的环节要集中全部精力思考题目意图,而不要同步混杂着考虑写法,以保证这个过程的准确性。 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严防思维的非线性干扰,有意把思维过程分为线性的几个步骤, 便于学生掌控和充分发挥。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养成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单一,方法枯燥。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学生的自由读书和感情朗读训练,削弱了对学生进行静思默读、读书勾画、读书归纳概括、快速浏览课文内容等方面的训练,整节课都表现为学生自由读书,或者教师强调“带着什么语气”“带着什么心情”的朗读训练,结果是学生课文没有读通、读顺,更难实现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的目的。

2.阅读教学中目的不明、要求不清。阅读教学的成与败、得与失,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全面、准确、具体、切合实际。阅读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学情,三者缺一不可。有些教师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但对阅读教学的目的不明确,对各年级教学的要求不清,导致了随意性“滥读”现象的产生。在实际教学中,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针对各年级学生要求偏高或偏低问题的出现,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重讲轻读,课堂提问随意。在传统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常担心学生不懂,过于注重讲解和提问,占用时间多,导致产生“满堂灌”现象。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也多为对字词的理解和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提问的方式多为“是什么”“怎么理解”等问题,缺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和对文本的整体理解与把握,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学生在课堂几乎没有自主阅读的时间,缺少对对教材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文章包蕴的丰富知识和情感的品味,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营造轻松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学习的动力,就有探知的欲望。同样,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轻松快乐的阅读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阅读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兴趣激发,就能使学生思维敏捷,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语文课也因此焕发出青春的活力,阅读教学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强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第一步泛读,即浏览,粗知文章大意,理顺文章写作思路。在阅读过程中,词义、句义、语段的知识都在发挥作用,并制约着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第二步,带着问题阅读,即理解性阅读,即要求学生不仅了解字面意义,而且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有关阅读内容的文化背景以及作者通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各方面的知识。第三步,精读,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发现文章所蕴含的美,然后从美学的角度去欣赏。教师在课堂上应指导学生阅读,并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使他们能结合问题理解文章内容。这样的教学,使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3.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现代教育理念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优化教法,让学生敢想、会想、肯想。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没有标准,学生的兴趣、经历等各不相同,教师要珍视学生个体的独特阅读体验与理解,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不限制学生的思考,反馈不要过早,以保证学生能在不受教师的影响下做深入地思考,对学生的回答也不要过早表态,多引导学生多维度思考,活跃学生思维,指引学生自己悟出正确的见解。

4.重视课外阅读的评价。在实践中,许多老师均有同样的感慨,由于学生数、作业量,以及实际工作量限制,及家庭教育水平的参差不齐,往往课外阅读有布置无检查,或者检查不力,导致了课外阅读流于形式。这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课外阅读面的拓展,制约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新的课标》中有关课外阅读目标的达成度大为降低。这已成为小学生课外阅读训练的“瓶颈”,甚至在有些学校,有些班级已成为了“肠梗阻”,这就需要一定的评价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总之,只有进行了有效的阅读,才能对文章进行条分缕析,才能和作者达成共鸣,才能领略文章的美。此外,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而良好的阅读能力会使小学生受益终身,对他们今后的学业和人生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做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加以探讨,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语文思维能力养成论文 篇5

一、明确要求注重引导,注重能力夯实提高

不同阶段的学生,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但是我们都要积极加强引导,给出学生明确的预习要求和能力达成要求。如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我们知道他们已经有着一定的预习习惯,如课前读读课文、识记生字词、背背和写写优美的句子。但是,课文不同,学习内容相异,我们就要给出有差别的要求。对于三年级学生,我们可以让他们侧重于对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也就是针对新课内容提出预习的具体要求,让学生看课文后做些字音、组词作业,并对课文的内容做些理解甚至主题、思想的感悟。但是关于一些基础的预习做法,还要给学生明确,如指导他们利用工具书在预习时扫除课文的文字障碍,对重点词语进行必要的理解和意思的掌握,在疏通课文基础性知识的前提下,要求学生明确文本中哪些地方自己不明白或是有疑问的地方,培养他们能够提出一些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也能产生提高能力的机会,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能有针对性和侧重的讲授和点拨,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低年级学生预习应重在字词的积累和语感能力的提高,而高年级学生,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可以安排复述、背诵课文或文段的预习。

另外,我们要加强家校联系,注意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学生有良好的预习氛围,从而保证预习的有效性和质量。如此,日积月累,我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生能力都会得到不断提高。

二、养成习惯发展能力自主预习提升素质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应该也必须有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要指导学生如何让自己在预习中发现问题,其次重点教会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与技巧,从而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问题意识,养成质疑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我们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关键靠我们教师主导的作用和我们的教学经验、体会以及教学特色甚至个人魅力来引导学生在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让学生形成自我的学习意识,提升学习能力。我们在安排学生预习时,也要注意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和通过设置需要合作完成的预习任务,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并合作交流提高能力,增强团队意识,达到合作能力的提高。学习小组在预习活动中,可以优势互补,解决个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减轻学习压力,也有利于纠正个人预习中可能有的不良习惯,如果能够形成比学习、比进步的氛围,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更大的提高。例如,我们老师安排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做成长报,让关系比较好的、住的地方比较近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彼此讨论怎么设计成长报更美观、更合理。这样就会提高了他们的合作与团结,另外,他们也能利用在一起的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预习新学期内容的任务,孩子们在一起预习的效果要比一个人预习效果好得多。而且这样他们学会了如何与人和善相处、团结互助。可见,自主学习和预习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控能力,这一能力的获得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监督和管理,但是,让他们养成了自主学习、自主预习的习惯之后,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提高了,行为习惯也相应的变好,因此,他们的素质、素养也会提高。

三、问题提升思维品质预习能力效果斐然

学生具有问题意识是他们形成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我们在设计预习内容时,要针对预习课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发现并产生新的想法。学生能够在预习中解决老师布置的预习问题,说明他们预习的到位;如果他们能够自己提出问题,说明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时候,他们某种程度上就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要肯定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要多对学生的预习成果予以肯定,因为小学生都有着渴望展现自我、获得表扬的心理。只要我们对学生的问题不断肯定,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思考,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和设问的能力。学生提出了问题,就说明他们思考了,如果我们解答得让他们非常满意,就能够让他们有新的问题的产生的空间。当然,学生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有怎样的深度和难度;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以鼓励为主,有道理的要给予高度肯定,对提出的问题思维不够严密的,我们要给予精神上的奖励。如此,他们才能对预习更有积极性,更愿意开动脑筋。

总之,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要靠我们老师正确的、积极的引导,也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鼓励和点拨,学生在预习中找到乐趣,形成思维,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同学融洽相处的能力都会提高,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甚至实施的素质教育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丹萍.对小学语文课前有效预习的思考[J].新课程, 2011 (7) .

语文思维能力养成论文 篇6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初中语文,创新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更新, 给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极大地变化, 语文老师不再依附于书本,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教师在教学的呈现方式上有很大变化, 借助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谈些体会。

一、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的教育理念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将教与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多媒体教学活跃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录音、录像、影视、网络等多媒体设备, 反映的形象和客观事实绘声绘色, 栩栩如生, 教学内容呈现图文声并茂的视听感官需求。通过超级链接把教学内容展示出来, 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 自己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极具诱惑力和挑战性的, 学生在学习中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全身心地投入, 以饱满的热情进行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媒体教学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经过精心准备, 手段先进, 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 其目的就是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 教师借助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课件, 而这一切精彩内容, 仅仅通过一根网线, 就能够把课件从教学资料中心直接读取并传输到各个课堂。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功能, 可优化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结构、学生认识结构、课堂时间结构、师生活动结构等。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不足, 丰富、生动的多媒体课件的灵活运用, 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多种媒体及多种手段的全方位刺激, 使人脑左右协调发展, 增强记忆力, 学习的效率明显提高。同时, 多媒体增强了师生的双向交流, 及时反馈信息, 使学习氛围轻松愉悦。多媒体手段的合理、科学运用, 可全面优化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学生正是思维方式形成的阶段, 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对学生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内容体系的变革,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推动了教学方法的革新, 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重要作用。

1.营造宽松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初中学生的创新意识通常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新求异的欲望等。创新意识的激发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宽松学习环境必将会给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带来很大的帮助。如运用多媒体聆听音乐, 能营造优美的学习环境。上课前播放一段韵律优美的轻音乐, 优美的乐曲调节了课堂里的氛围, 改变了教室里紧张的学习环境。学生放松了心情, 活跃了思绪, 创新意识也就自然而然地得以正常发挥。而图片展示则能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不同的图片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 引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变化, 而不同的情绪变化正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放手让学生自由观察, 民主讨论, 发现并解决问题, 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营造一个民主的学习氛围。

2.展示不同的学习内容, 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初中语文教材而言, 其涉及的内容涵盖面广、包容量大, 这就要求学生在思维上能够不拘于原有的思维定势, 善于变换角度灵活地去思考。例如,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通过音画来感受意境。音乐和图画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的描绘的, 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展现动态的画面, 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 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悦目怡神的画面沟通起来, 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 视觉的画面, 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海中“活”起来, 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激发其感情, 开启其心智, 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山居秋暝》的教学, 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多媒体教学就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意春景, 学生顿时浮想联翩, 感受仿佛置身其中, 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学生渐渐进入感受、欣赏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中, 从而促使自己的创新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

3.运用多媒体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使课堂教学充满情趣, 充满乐趣, 充满活力, 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在教学课文前, 可先布置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 上网搜集相关资料, 在网页中寻找相关信息, 这些大量的信息中不仅有文字信息, 还有图片、图像信息, 这远比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说教更有效。让学生在网络中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 以及个性特点, 自主选择、搜集信息。学生在学习之前已在网络的引导下, 对课文作者的生活、创作背景进行详实地了解, 在课堂上便能流畅地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以及自己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因缺乏共鸣而再感动“枯燥乏味”了。在不断的查询过程中, 学生的兴趣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由此及彼, 延伸拓展到其他课文的学习上, 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

语文思维能力养成论文 篇7

一、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 唤起学生的想象, 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 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 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 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情感体验是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的内在动力, 贯穿于学习语言的整个过程。那么, 怎样诵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阅读教学中, 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它能引发学生情感, 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 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二是自读。听过范读后, 学生一边读一边体会作者的情感, 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评议读, 通过评议朗读, 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情感, 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二、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语文学科最大特点就是用语言再现事物形象。教材中入选的课文文辞优美, 诗歌用字精练传神, 散文句式优美多样, 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 都是经过作者锤词炼句、精雕细琢的。教学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 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 只浏览情节, 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对文中词句认真琢磨, 反复推敲, 仔细品味。让学生通过比较、推敲、讨论,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使学生得到美的感受、美的陶冶, 从而提高学生的美的表达能力。

三、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 他们所受的教育及生活阅历都有限, 对事物的认识很肤浅, 对美的鉴赏力也不高。因此, 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 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 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点, 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 根据事物的发展, 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写景的句子, 诗人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 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 这样, 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 展开想象的翅膀, 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 彩碟翩翩起舞, 百花散发着芬芳, 江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 一叶扁舟借着长江之水, 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 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四、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成功地为我们塑造了各种各样让人赏心悦目、充实饱满的人物形象, 这些正面的人物形象, 都为少年儿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对“城头铁鼓声犹震, 匣里金刀血未干”的边疆勇士, 对强敌面前临危不惧, 不辱使命又顾全大局的蔺相如, 对在海边月夜手执钢叉看瓜刺猹, 天真活泼、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 对舍身炸碉堡英勇献身的董存瑞, 对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的周总理……都铭刻心中。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的光辉形象, 可以使屹立在学生心灵中的英雄们的丰碑更加辉煌壮丽, 使他们萌发崇高情操的胚芽, 这是实现审美教育作用的直接手段。一个感人的形象, 可以激发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 能让千百万人痛斥憎恨。形象越鲜明, 对学生思想影响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美好形象的感染, 必然能诱发情感的产生, 从而萌生一种学习人物内心美好的激情与行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因文设法, 引导学生认识、把握课文中人物形象, 应注意抓住对人物性格的讲读, 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 使他们体味到人物的心灵美。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大雕塑家罗丹一语道破了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 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审美教育这一课题, 从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使学生在愉悦、赏心、怡神的审美活动中阅读和理解文章, 在文、情、理的交融中接受知识, 发展语言, 从而升华美的情感, 培养美的想象, 激发美的发现,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2].陈菊先《.语文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3].杨九俊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语文思维能力养成论文 篇8

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人的三种能力 (职业特定能力、行业同样能力、职业核心能力) 之一, 是人们在职业生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 对人的影响和意义更为深远。它主要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等八大项。

其中与人交流能力被排在首位, 这与每个人职业生涯过程中所呈现的作用相吻合。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 无论是求职应聘、入职试用还是晋升发展, 与人交流沟通能力往往成为各项能力之首。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职业招聘会现场, 几乎所有职业岗位都提出需要与人交流能力强的应聘者。在职业发展中, 人们花费大部分时间与人沟通、交流。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每个职业人的发展、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的建立。在职场中, 与人交流能力的高低往往是决定职业人才职业活动成败的首要要素。

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 与人交流的活动形式有多种, 主要涉及听、说、读、写四种。而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 语文课程教学是基础和关键。

但是, 在当前的各高职院校中, 以往重专业、轻素质, 重技能、轻人文的教学理念还继续存在, 甚至有些院校已停止开设《大学语文》等相关人文素养课程。另外, 高职院校与高等院校学生相比, 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 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理想信念淡薄, 自卑心理较强, 价值取向不明确等特点。基于以上原因, 导致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有限,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与人交流沟通困难等不正常现象, 并在走出学校后无法尽快完成角色定位, 职业核心能力缺乏, 人际关系差, 社会适应能力低, 与人合作不够成熟。因此, 在高职院校中提升语文教学的地位, 对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特别是与人交流能力非常重要。

那么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如何满足职业人才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首先, 高职院校语文要更新教学理念, 要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学理念是教学实践的先导, 它渗透在教学活动之中, 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产生显性或隐性的影响。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为教学活动提供正确的方向, 落后的教学理念则会使教学实践走入误区。作为教师, 改变教学理念, 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落后的方面, 更新教学手段,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思考和创造。

在更新教学理念过程中, 高职院校管理者应该意识到语文教学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养成中的重要性, 不再将语文教学边缘化, 让高职语文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通过对高职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 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让现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程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丰富多彩, 更促进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和完美健全人格的塑造。同时也可以使高职语文真正承担起提高受教育者职业核心能力的使命, 完成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教学任务,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益成为满足市场需要的社会人, 从而最终圆满完成高职教育的神圣任务。

更新教学理念, 对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语文教师除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提高有较高要求, 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倾听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为学生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其次是对教学内容的更新, 语文教学内容在根据专业需求和特点设置的同时, 要兼顾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满堂灌, 而忽视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特点, 致使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 学生的实际技能无法形成。

高职语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质: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交际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高职教育通过系统的语文课程群对学生的职业核心素质培养与形成的过程是渐进式的, 高职语文教育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 对经典文学文本的诵读解析和历史人物的介绍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精华的内涵;通过《应用文体写作》课程的教学, 让学生具备较强专业文种写作能力;通过《普通话》与职业口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倾听理解能力和口头交流表达能力, 同时在上述课程群中贯穿革新创新能力、自我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 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强化习惯的养成直至影响到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 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特别是与人交流沟通的提高。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是职业教育的核心, 培养与人交流能力又是职业核心能力的首要能力。高职语文教师通过运用语文教学的优势, 使学生在学校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法规以及较强的交流沟通职业能力, 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奠定基础。因此, 把高职语文课程教学和与人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业昆.有效沟通〔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1.

语文教学需要学生养成的几种能力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0-017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0.096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目,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语言知识外,更要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其他科目相比,又有着独特性,那么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呢?

一、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语文教材当中大多是名家名篇,它们反映了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能力。例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荷叶:“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著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样写似乎作者就是其中的一片荷叶,这与作者细致的观察是分不开的。同样观察能力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很多学生在每次写作时都感觉无事可写,或者写得不深入,要么套改范文匆促了事,要么胡编乱造。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在于学生缺少生活积累,对此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语文观察不要求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要积极地去思考,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和自己想到的内容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出来,这样就可以写出好的作文了。当然,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教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影响学生。

二、语文教学要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记忆力是人脑贮存、重现过去,掌握知识、经验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记忆力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语文学科中有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去记忆。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本身的语文积累就相对少一些,因此在教学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从字词到篇章尽量多记。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去记忆一些内容,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力,但这并不是要求学生去机械记忆,因为语文教材往往是以单篇课文进行编排的,所讲的知识也较为零碎、分散,如果让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由于所记的知识在大脑中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学生很快就会忘记。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合理归纳,把单个项目组成较大的记忆单位,完成从整到零再到整的组合过程,使之系统化,这样会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记忆效率。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凭借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认识事物本质规律的能力,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离不开思维,语文课要结合字、词、句、篇以及写作等基础知识来教学,通过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地去进行归纳和演绎,进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敏捷性和独立性。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首先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学生在理解具体的词语时,要结合所处的语言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意思。其次,要求教师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指导他们去使用。例如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特点,以及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这样学生就可以明白作者写作风格的变化等内容了。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求导创新。因为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他们解决问题时的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教学中教师要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四、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渗透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因为语文课文内容大多有具体事件、场景或者景色的记叙。而通过阅读,学生要将文字内容还原成为具体事件、场景或者是风景,虽然这些只是在学生大脑中的再现,但是在还原的过程中,难免会加入学生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如果学生不会想象,也就不会将文字还原,那他看到的就只是单个的文字,也就不可能理解课文内容,更谈不上深入学习了。

另外,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写作也很有帮助,因为学生在写作时不可能将事情以录像机的形式记录下来,他们在写作时总会有所联想。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来的东西才会饱满。

五、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来,这也是学生倾听能力的一种表现。现在的许多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往往缺乏倾听的耐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仔细听,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一方面他们的自尊心会受到伤害,另一方面他们也不会太在乎教师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课时注意使用一些课堂技巧。例如在讲授课文内容时,要注意克服呆板的倾向,尽量做到抑扬顿挫,讲到重点时,要有意识地提高音调或者放慢语速,板书时要注意增加对比度,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品质就会得到不断提升,这为他们学习其他科目以及今后的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说,语文教学不但“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课程标准》)更要注意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之路也才会越走越轻松。

参考文献:

[1] 刘辉.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能力的培养[J].软件:教学,2013 (6).

[2] 范美娟.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几种能力[J].语文天地,2008 (21).

上一篇:网上实验教学下一篇: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