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途径

2024-08-01

治理途径(精选12篇)

治理途径 篇1

摘要:目前, 我国草地资源退化十分严重, 本文分析了草地资源退化的原因及中国草原管理的困境, 通过分析奥斯特罗姆的自主管理理论, 指出具有重要生态文化意义的草原自主治理, 为草原治理提出新途径。

关键词:自主治理,草地资源,适用性治理

一、中国的草地危机

(一) 中国草地退化的现状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中国现有天然草地近4亿公顷, 其中可利用面积3.10亿公顷,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1.7%, 相当于耕地面积的4倍, 森林面积的3.6倍。草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 我国草原资源保护工作力度逐步加大,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但过度开发利用使草原资源的退化日益严重。中国草地, 特别是北方牧区载畜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况。全国畜均占有草场已由1949年的6.2公顷减少到目前的1.33多公顷, 草地生产力普遍下降30%-50%, 牧区退化、沙化草地面积已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42%, 并且每年以133.33多万公顷的速度扩展。目前我国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 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张, 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约65-70万公顷, 草原质量不断下降。约占草原总面积84.4%的西部和北方地区是我国草原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退化草原已达草原总面积的75%以上, 尤以沙化为主。

(二) 中国草地退化的原因

草地退化的原因, 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 目前普遍的共识是:根据我国草地资源近10年的变化, 人类行为占有绝对主导作用。西部地区草地资源目前的危机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行为的后果。人们滥垦, 滥牧, 滥樵, 滥采, 滥用水资源, 这些不合理的行为导致草原严重退化。

在西部, 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并非人口压力最大或最贫困的地区, 而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条件短期内发生激烈变动, 尤其表现在一些流域的下游地区。

(三) 中国草地管理的困境

改革开放以前,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草原地区以社区管理模式为主, 社区对农牧产品统购统销, 牧民不存在因驱利而过度放牧的动机, 其他地区的牲畜不允许到当地的牧场来放牧, 故不存在因自由开放使用带来的悲剧性结局。

然而改革开放后, 牧区草地与农田一样开始实行家庭承包制。以内蒙古为例, 在全国率先实行了“草场公有, 承包经营, 牲畜作价, 户有户养”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1989年, 又提出并实施草场“双权一制”, 即落实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到户责任制。不同于农田可以清晰地界定所有权和使用权, 草地的所有权的落实进展相对顺利, 使用权落实缓慢, 大部分草场出现了产权虚置, 草场使用权难以有效落实, 混放混用的现象十分常见。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牲畜能够按照市场价格自由出售, 激发了牧户多养牲畜的积极性, 草原地区的牲畜数量纷纷达到历史的顶峰, 对草地的滥牧程度前所未有。

20世纪80年代初承包责任制在草原地区开始实施, 草原地区围栏得到鼓励。最早围栏的牧民既可以保护自己的草原, 又可以共同利用公共草原多获利。而最早围栏的牧民必定只围栏自己最好部分的草原, 譬如冬营地, 因此牧民开始纷纷修建围栏。但修建围栏无形中增加了牧民的成本, 有些贫困牧户无力承担, 于是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修建栅栏, 却将牲畜放牧在未修建栅栏的草地上, 不仅导致贫困牧民的生活越加困难, 同时易导致邻里纠纷甚至冲突, 不利于地区和谐发展。

中国草原正在从“公地的悲剧”向“围栏的陷阱”发展, 牧民一方面看到围栏造成的种种危害, 而另一方面又身不由己地被迫围栏草原。中国实行的是以政府治理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一种管理制度, 但草原牧区通常地处偏远地区, 有较为明显的地域及民族特点, 以政府为主的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且政府治理难免有“一刀切”的性质, 无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自主治理理论为草原治理提供新途径

(一) 自主治理理论的涵义

自主治理理论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行政学家和政策分析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多中心理论的基础上, 运用公共选择与制度分析理论和方法, 对瑞士托拜尔高山草场、韦尔塔的灌溉制度等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探索了理论上可能的政府与市场之外的自主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可能性提出的, 被学者表述为:“相互依赖的委托人如何才能把自己组织起来, 进行自主治理, 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 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自主治理理论是在考察大量的公共池塘资源的案例基础上形成的, 主要适用于小规模的公共地下水资源、渔场资源、森林草地资源等。

(二) 自主治理理论的原则

奥斯特罗姆通过具体案例的调查为自主治理理论积累了大量实证经验, 并从中归纳出八项设计原则:1.清晰界定边界;2.责权利相吻合;3.允许和鼓励集体决策;4.有效的监督;5.准确的累进性惩罚制裁;6.建立冲突协商解决机制;7.对自治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8.建立多等级系统性管理机制。通过揭示相关信息、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增强制度的包容性、加强基础建设以及提高整体对变化的适应性能力等措施, 可以建立起符合当地实情的良好管理体系。该八条原则都是在实证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而得出的, 对于全球范围内的公共资源治理有重要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在全球渔业普遍存在过度捕捞的情况下, 缅因州的龙虾捕捞堪为一个自主治理成功的案例。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 缅州的龙虾数量因不知名原因而大幅度下降, 缅州渔民和社团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自主治理。良好的环境以及有效的管理使缅州龙虾的捕捞数量维持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渔民和联合会通过长期的沟通、游说、磨合等方式形成一系列有效的规则, 如禁止捕捞幼虾, 分配捕鱼地点, 建立彼此监督制度等。缅州规则的制定不自觉地使用了清晰界定边界、集体决策、有效的监督等原则, 因而, 自主治理理论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适性, 在自主治理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全部或部分应用其原则。

(三) 自主治理的难题

缅州大学的学者对缅因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发现若渔民不遵守规则或不尽职监督彼此, 则缅州龙虾将会和世界各地渔场一样存在过度捕捞, 故在自主治理过程中存在三个难题, 分别为:制度供给、可信承诺和相互监督。

制度供给问题, 即谁来设计自治组织的制度, 或什么人有足够的动力和动机建立组织。在新制度产生的过程中, 委托人面临着集体行动的困境, 但在不断重复博弈的过程中, 其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彼此信任的制度, 形成有效的制度供给。

可信承诺问题。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 在初始阶段, 一个占用者在大多数人同意遵循所提出的规则的情况下, 其未来预期收益流量作了计算后, 可能会为了与其他人和睦相处而同意遵守这套规则。但是达成协议后可信的承诺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只有在违反承诺受到制裁之后所拥有的预期收益低于遵守承诺的收益时, 承诺才可能被遵守。否则, 当出现诱惑的时候, 只要有人违背承诺, 其他人就都不会遵守。所以, 要解决可信承诺问题, 必须先解决相互监督问题。

相互监督问题。没有监督就不可能有可信承诺。自主治理成功的案例表明, “由于所使用的规则的作用, 在许多长期存续的公共池塘资源中, 监督成本是低的。”“在这里, 双方都没有在监督活动中投入附加的资源, 监督成为他们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取水机会这一强烈愿望的副产品。”

制度供给、可置信承诺、互相监督是三个彼此关联的重要的问题。制度供给回答的是自组织的创建问题, 可置信承诺解决的是动力问题, 而互相监督是制度可持续运行的保证。正因如此, 自主治理组织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建立有效的制度设计才能实施有效的自主治理, 因而在中国草原自主治理的过程中必须首要解决上述三个难题。

(四) 自主治理与中国草原治理

目前, 中国的草原治理以政府治理为主, 但因各个地区的差异性, 其管理结果不尽如人意。以草原牧区为例, 中国草原牧区通常地处偏远地区, 地形复杂多变, 政府依靠行政管理难免存在“一刀切”的情况, 且政府执行力度很差, 不利于草原治理。草地资源属公共池塘资源, 故以小范围自治管理来解决中国草原治理困境是切实可行的, 但需解决三个难题。

在自主治理组织中, 首先要解决制度设计问题。针对中国草原管理的现状, 制度的设计者应该落实到县旗等具体的区域。在小区域范围内, 牧民基于共同的利益驱动, 有动机及动力制定一个符合共同利益的规则, 若继续各自为政, 则会继续“公地的悲剧”或“围栏的陷阱”。从理性经纪人角度以及长远利益来看, 在小范围内构建一个合理的机制是可行的, 且符合可持续发展。

当制定了机制和规则后, 需要解决的便是可置信承诺问题及监督问题, 即规则制定后, 如何能实施, 以及如何保证其实施。假设一个公共牧场由一个某一个牧民群体所承包, 如何才能使每个牧民都遵守规则?若违背规则会遭受如何惩罚?在这个小范围环境下, 牧民彼此之间不断沟通, 相互打交道, 建立了信任、信赖、合作的模式, 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惩罚及监督机制, 以便使规则可以顺利执行下去。牧民彼此之间互为邻里, 若一方违规, 不仅会遭受经济损失, 还会受到邻里间的排斥, 在非一次博弈中, 理智的牧民会选择遵守规则而非违背, 这便使自治管理能够有效的实行。

在偏远的草原地区, 政府的管理威力是非常有限的, 可以认为, 退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强有力政府管理的缺失下, 地方相关利益人博弈互动形成的退化均衡。当然, 这种退化均衡目前正更多地受到政府管理机构和外地公众、舆论的干预。以生态系统为基本单元的自主治理是可行的, 且符合中国实际的。自治管理是为草原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途径, 在自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八条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人类的能动性,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以政府治理为主导, 自主治理为补充的草原自治管理体系。

三、草原自主治理的生态经济意义

(一) 经济意义

草原自主治理给牧民带来了经济上收益, 改变了传统牧民靠天吃饭, 各自为政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集体为基础, 可以降低个人风险, 增加集体凝聚力。偏远地区的牧民生活艰苦, 依靠自治管理可以节省修建栅栏等制度成本, 同时提高其收益及生活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分化, 有利于地区和谐稳定发展。

(二) 生态意义

草原自治管理可以缓解牧区草原“公地悲剧”以及“围栏陷阱”问题,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草原的生态环境对全球环境有重要影响, 通过草原自治管理, 可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对我们走出公共资源治理困境提供有益的尝试, 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

(三) 文化意义

我国牧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生活状况复杂多变。在小规模公共池塘资源环境下, 人们不断地沟通, 相互打交道, 相互之间建立起信任、依赖、合作的模式, 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 有利于地区间民族繁荣稳定, 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有利于草原文化的复兴。

参考文献

[1]曹晔, 杨玉东.论中国草地资源的现状、原因与持续利用对策[J].草业科学, 1999 (4) .

[2]章力建.关于加强我国草原资源保护的思考[J].中国草地学报, 2009 (11) .

[3]杨理.草原治理:如何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J].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2) .

[4]杨理.中国草原治理的困境:从“公地的悲剧”到“围栏的陷阱”[J].中国软科学, 2010 (1) .

[5]Ostrom.TheChallenge of Common-Pool Resources[J].Environment, 2008, 50 (4) .

[6][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著, 余逊达, 陈旭东译.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7]高轩, 神克洋.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述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8]王晓毅.政策下的管理缺失一个半农半牧区草场管理的案例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6) .

治理途径 篇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营运中心 李小庆

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规避信息科技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需要平衡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所收获的价值和开展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活动所需的成本。257 信息化建设一直是现代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十年,银行信息化建设一直在高速向前发展。随着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启动及完成,银行信息化从信息基础设施到业务系统的建设,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信息化总体架构已经成熟,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各类信息系统已经成为银行提供客户服务、获取市场价值、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随着银行信息化规模的日益扩大,信息科技风险的防控及治理始终是银行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薄弱环节。2009年,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从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科技运行等多个层面对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进行了清晰规定。从《指引》中,我们可以解读到,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是以可接受的成本识别、控制、降低可能影响信息系统风险的过程,通过风险识别,制定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采取适当的控制目标与控制方式对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被避免、转移或降低到一个可以被接受的水平,同时考虑控制费用与风险之间的平衡。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体系主要包含信息科技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信息科技风险的计量,信息科技的治理思路和控制措施。

一、信息科技风险识别、分析与评价

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在可接受成本的范围内,分析信息系统面临的潜在风险,并采取一定措施控制和防御风险的过程。风险识别是指对组成信息科技风险因素在系统中潜在可能性认识的过程,风险分析是指系统化地识别和分析风险来源和风险类型,风险评价是指按组织制定的风险标准计算风险水平,确定风险严重性。

1.风险识别

信息科技风险的组成因素,一般包含价值信息资产、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信息资产的脆弱性等。信息资产是对组织具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是风险控制措施保护的对象。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是可能对信息资产或组织造成损害的潜在因素。信息资产脆弱性是信息资产可能被威胁利用的弱点。风险识别是对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威胁、脆弱性和风险的识别,它包含以下元素:被特定威胁利用的信息资产的一种或一组脆弱性,导致信息资产丢失或损害的潜在可能性,即特定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集合。风险识别过程是综合分析信息科技风险各组成因素,包含信息资产的价值、对信息资产的威胁和威胁发生的可能性、信息资产脆弱性、现有的风险控制提供的保护等,从而导出风险的过程。银行对信息科技风险一般具有偏好性考虑,其结果受到业务需求及战略目标、文化、业务流程、风险要求、信息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因此在风险识别实施前,应确定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目标,建立适当的组织结构,建立系统化的风险识别方法,获得管理者对风险识别工作的批准。

2.风险分析

在进行风险识别之后,必须就各项风险对整个信息系统的影响程度做一些分析和评价,通常这些评价建立在以特性为依据的判断和以数据统计为依据的研究上。风险分析的方法非常多,一般采用统计学范畴内的概率、分布频率、平均数、众数等方法。但无论是哪一种工具,都各有长短,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分析者的主观影响。可以通过多维度、多人员分析或者采取头脑风暴法等尽可能避免。此外,应当明确,风险是一种变化着的事物,基于这种易变条件上的预测和分析,是不可能做到十分精确和可靠的。所有的风险分析都只有一个目的,即尽量为避免信息系统提供的服务失控和为具体的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中突发问题预留足够的后备措施和缓冲空间。

3.风险评价

信息科技风险评价方法有两种: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定量分析是试图从财务价值上对构成风险的信息资产的各项要素进行量化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于定量分析所依赖的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很难保证,加之对数据统计缺乏长期性,所以,定量分析方法在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价中并不常用,取而代之的是更容易实施的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风险评价并不强求对构成风险的各个要素进行精确的量化评价,它有赖于评价者的经验判断、业界惯例以及组织自身定义的标准,来对风险要素进行相对的等级分化,最终得出的风险大小,只需要通过等级差别来分出优先顺序即可。事实上,银行最关心的是业务活动的持续性,对于影响业务活动持续性的各种风险问题,在有限的资源支持情况下,只需要抓住最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即可。

二、信息科技风险计量方法

风险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根据信息科技风险组成要素的相关属性进行赋值,进行综合计算最终获得信息科技风险值。信息资产的属性主要是资产价值,威胁的属性主要是威胁主体、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等,脆弱性的属性主要是信息资产缺陷的严重程度。风险计量的主要内容是对信息资产进行识别,并对信息资产的价值进行赋值;对威胁进行识别,描述威胁的属性,并对威胁潜在影响程度赋值;对信息资产的脆弱性进行识别,并对具体信息资产的脆弱性的严重程度赋值。风险计量原理如图1所示,具体计量方法进行如下介绍。

1.信息资产风险的计量

信息资产是指任何对银行具有价值的信息资产,包括计算机硬件、通信设施、机房、数据库、文档信息、软件、信息服务和人员等,所有这些信息资产都需要妥善保护。为了进一步定义其价值,一般需将其分类,除一般认可的软件、硬件、数据信息资产外,还需增加人员、服务等项目,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分,以达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对细分后的信息资产,需定义其价值。这里所讲的价值并不是财物价格,而是从信息科技风险的角度,即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的价值取值。如果采取三级分类法对信息资产进行划分,分类标准参照如下。

(1)关键信息资产:从保密性而言,对应为机密级,涵盖重要的信息、信息处理设施和系统资源,只能给少数必须知道者(特定的任务群体),一旦泄漏,会造成严重的损害(部门或特定范围)。

(2)重要信息资产:从保密性而言,对应为秘密级,涵盖一般性的商业秘密,泄漏后会造成一定的损害,但不会造成重大的影响与损失。未经授权的更改、破坏或误操作对信息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或给业务带来明显冲击。

(3)普通信息资产:并非敏感信息,主要限于内部使用。一旦泄漏,并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很难采用精确的财务方式来给信息资产确定价值,一般采用定性的方式来建立信息资产的价值或重要度,即按照事先确定的价值尺度将信息资产的价值划分为不同等级。经过信息资产识别与估价后,组织应根据信息资产价值的大小进一步确定需要保护的关键信息资产。

2.威胁风险的计量

威胁风险的计量用以评价威胁发生时对信息资产造成的潜在影响或后果,威胁一般能对信息基础设施进行损坏,还有可能导致信息泄密,或信息完整性和可用性受损,信息服务质量下降,严重的甚至可能造成信息系统崩溃、信息服务中断,直接影响银行的经营利润和声誉风险。不同的威胁可能对银行及其信息资产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导致的价值损失可能也不一样,威胁的可能性可以采取资产的相对价值的损失度来衡量,资产的相对价值是通过折旧损耗之后资产的现值,价值损失度表示当信息资产遭遇威胁攻击之后,信息资产及信息服务质量遭受损失的程度。威胁的可能性一般可分为三级,取值标准如下。

(1)高:在业务活动持续期间,威胁发生后,会对资产的相对价值造成全部损失或巨大损失。

(2)中:在业务活动持续期间,威胁发生后,会对资产的相对价值造成中度损失或局部损失。

(3)低:在业务活动持续期间,威胁发生后,会对资产的相对价值造成轻微损失或零损失。

3.脆弱性风险的计量

由于组织、人员、管理、技术、流程、信息资产本身的缺陷,导致信息资产和信息基础设施在某些方向存在一定的脆弱性,这些脆弱性在信息系统连续运行的过程中,当遇到某种环境或某类事件时,就会被激发或体现出来,它可能导致信息资产直接受损或信息系统运行质量下降,同时还有可能被某种威胁利用,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应该针对每一项需要保护的信息资产,分析其脆弱性存在的地方及严重程度,评价由于其脆弱性的存在,当意外事件或威胁发生时,会给银行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或伤害。信息资产脆弱性一般分为三级,取值标准如下。

(1)高:当有意外事件或脆弱性被威胁利用,会造成存在此脆弱性的信息资产立即停止为相关业务提供服务。

(2)中:当有意外事件或脆弱性被威胁利用,会造成存在此脆弱性的信息资产降低为相关业务提供服务的效率,但服务仍可继续。

(3)低:当有意外事件或脆弱性被威胁利用,会造成存在此脆弱性的信息资产对继续为相关业务提供服务没有影响。

最终每项信息资产的风险状况可用以下方法简单计算得到:

风险值=信息资产价值*威胁可能性*弱点严重性

资产价值、威胁可能性、脆弱性严重性采用三级分类,其低、中、高取值分别为1、2、3,资产的风险值则有1、2、3、4、6、8、9、12、18、27等结果。我们可以定义风险值在l至9的资产为低风险资产,风险值12至18为中等风险资产,风险值27为高风险资产。银行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确定可接受的风险程度,如低风险可接受,而中高风险不可接受,然后对不可接受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保信息资产的残余风险控制在银行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银行信息科技风治理思路

按照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的观点,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是一个由各类信息关系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活动过程组成的治理结构,用以指导、分析和控制信息科技风险。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主要目标是为了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规避信息科技风险带来的损失,同时需要平衡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所收获的价值和开展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活动所需的成本。因此,不仅仅要从技术层面规避风险,同时要从流程、技术、人员三个不可分离的层面来从事信息科技风险的管理工作。目前在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方面,银行还需满足外部监管部门的要求,从而避免给银行带来更大的合规风险。

1.提出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

信息科技风险是信息系统各组成要件在履行其应用功能过程中,在完整性、可用性、抗否认性和机密性等方面存在的脆弱性,以及信息系统内部或外部的人们利用这些脆弱性可能产生的违背信息系统所属组织风险管理意志的行为及其后果。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则是对抗和消除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风险的必要}生和可行陛,它是制定和实施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的起点和依据。在制定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前,首先需要进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风险识别,充分分析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为此,银行需要详细分析银行信息系统的构成,所要保护的信息系统资源类别,以及对攻击者攻击目的、技术手段和造成的后果的假设,兼顾所受到的已知的、可能的和与该系统有关的威胁,以及构成信息系统各部件的缺陷和隐患共同形成的风险等,从而提出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

2.确定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

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转变为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主要把握三个平衡标准:一是能够采取一定的方法将信息科技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二是潜在的信息科技风险的威胁随时有可能对现有信息资产的价值进行催毁或造成较大程度的损失;三是银行自身的合规建设和外部监管部门的合规要求。

一个较好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应该最大限度地按照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等级保护要求对信息资产的脆弱性进行保护,对信息资产面临的威胁进行防控、规避或消除,能够体现系统资源拥有者和管理者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意志和思路,保证攻击信息系统所花的代价远远大于获取信息资产的现值和潜在价值。同时,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应尽可能地制约所预见的系统风险及其变化,并在维持“风险一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一投资”关系中具有持续平衡能力。

3.建立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体系

将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付诸实施的关键,是建立起符合银行实际的保障信息资产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从而在管理和技术上保证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得以完整准确地实现,全面准确地满足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其中,组织体系是信息系统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组织保障,由人、岗位和人事管理机构三部分组成;管理体系是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灵魂,由法律管理、制度管理、培训和管理四部分组成,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需求分析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制定是其关键内容;技术体系是全面提供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保护的技术保障系统,包括确定必需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服务、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机制和技术管理以及它们在信息系统上的合理部署和配置。

四、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方法

通过对银行信息科技治理、全面的信息科技项目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维护、运行管理、信息风险体系的建立、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技术外包管理、内部和外部审计等几方面结合,具体论述银行各类信息科技风险的防控策略和建立一体化防控机制的措施,通过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实现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和控制,提供风险预警,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建立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决策议事机构

在银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和信息化委员会的基础上,在其下面建立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议事决策机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分委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分委会由银行的最高管理层及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部门负责人、管理技术人员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并就以下重要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议题进行讨论并做出决策,为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提供导向与支持:评审和审批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策略;分配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职责;确认风险评价的结果;对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重大更改事项,如组织机构调整、信息系统更改等进行决策;评审和监测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事故;审批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其他重要事项。

2.明确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职责和流程

职责缺乏或界定不清,最终导致信息科技风险控制得不到有效的实施,形成管理风险。银行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对以下信息科技风险治理职责进行规定并形成书面文件:管理层职责,部门职责;在管理层指定一名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经理,分管银行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事宜,负责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方针的贯彻与落实,就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效果与有关重大问题及时与最高管理者进行沟通。确定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管理、操作、验证等人员的职责;基本原则就是告知管理层和员工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时的行为和方法,特别是在信息科技风险治理通常不被重视的地方。

3.建立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机制

银行需要按照国家及监管部门有关等级保护的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等级保护工作,建设风险设施、建立风险制度、落实风险责任,接受公安机关、保密部门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监督、指导,保障信息系统风险。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原则为:对照标准定级,各信息系统风险保护等级的确定须对照监管部门或总行关于等级划分和定级的标准来确定;分级实施保护,根据确定的信息系统风险保护等级,按照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分级别实施不同强度的风险保护;建设保护同步,信息系统在新建、改建、扩建时须同步规划和设计风险方案,并组织实施;等级动态调整.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系统架构发生重大变化的,须重新进行等级确定并实施风险保护。

4.加强与其他关联组织间的协作

信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安全产品与技术不断翻新,信息安全威胁的手段与种类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对于外行来说,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的某些方面是复杂的和困难的,对内行来说,同样也是复杂的和困难的。银行可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方面的建议以支持信息科技风险治理。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国家管理机关有公安部、国家安全局、信息产业部等,银行在遵守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法律法规的方面,应服从与信息科技风险治理有关的国家执法机构、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管理和指导。银行有必要保持和它们以及同业银行、信息服务供应商、电信运营商的适当联系,以确保在出现风险事故时尽快采取适当的行动和获得建议。但在进行风险信息的交流时,要防止银行的机密信息传给未经授权的人。

5.对信息科技风险治理工作进行独立评审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途径与是非观 篇3

垃圾的产生有一个过程:商品—使用—丢弃—垃圾。那么农村的商品从哪里来?大部分是从商店、小卖部、超市、集市等地方买来的,这些商品都是从农村以外地方运来的。农村是全球物流中的一个环节,是一个末端环节。

一般地说,农村垃圾主要有三个去向:一是露天堆放,堆放在农村的一些空地、荒地、洼地等地方;二是扔到水里,在有河、有湖、有池塘的地方,许多垃圾直接被扔到水里了;三是露天焚烧,因为农村垃圾中一些不能自然降解的成分,如塑料、橡胶等,日积月累垃圾量较多时,农民很自然地就采用烧的方式来实现减量,找一个人少的地方、在人少的时间直接烧掉。烧垃圾对空气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显而易见,但事实上,在农村、在乡镇,我们调查发现很多乡镇露天堆放场同时也是垃圾露天焚烧场。

二、发达国家农村垃圾治理经验

我们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生活垃圾管理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已经普遍实现了全范围垃圾清运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

(一)第一阶段,主要是禁止露天焚烧和露天堆放

以美国为例。1976年,美环保署刚成立不久,颁布了RCRA政策,其中Subtitle D,Section 4005要求发布一份《美国露天填埋场名录》,并要求这些填埋场在5年内要么改造达标,要么关闭。1979年这个名录发布了,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至少有360000座非危险废物填埋场。通过约十年的努力,1988年美国垃圾填埋场数量减少为7924座。以后依然逐年减少,2000年减少到2142座。2012年减少到1908座。

德国也是如此。德国从1990年开始大规模地关闭简易填埋场,大概用了三年时间,德国的垃圾填埋场数量从1990年的8273座减少到562座。

小填埋场要达到严格的环境标准,费用非常高,经济上非常不划算,所以各国都是以关闭为主,极少新建。目前,我国仍有一些地方在鼓励建设小填埋场,如一镇建一座卫生填埋场,造成大量资金浪费。

(二)第二阶段,逐步关闭小规模的、不规范的设施,外运到集中的、规范的处理设施

以日本为例。日本环境省在《环境统计集》中,把生活垃圾焚烧厂分为四种形式:(1)固定炉排序批式,平均规模8-10吨/日,从1976年的571座逐年递减到2011年的36座;(2)机械炉排序批式,平均规模20-25吨/日,从1976年的1039座逐年递减到2011年的296座;(3)准连续式,平均规模70-80吨/日,从1976年的29座逐渐增加到1996年的383座,以后又逐年递减到2011年的221座;(4)全连续式(平均规模约300吨/日),从1976年的310座逐年增加到2011年的658座。对于日本而言,曾花费很大的精力研发各种小焚烧炉,最终发现小焚烧炉成本高,环境达标困难,不经济,逐渐都关闭了,现在很少再兴建小规模焚烧厂。

(三)第三阶段,加强垃圾分类回收,促进资源利用

发达国家也注意到把分散的垃圾统一清运、集中处理费用很高,于是千方百计在满足环境标准的前提下,合理地降低成本。主要方法有垃圾分类、垃圾分流,制定鼓励政策、利用价格杠杆等,其最终目标是物尽其用。

以丹麦为例。首先,丹麦的垃圾不论农村还是城市,都不可以乱扔。其次,丹麦施行了垃圾处理的阶梯价格机制,如垃圾填埋处理费约1000丹麦克朗/吨、焚烧处理费用约500丹麦克朗/吨、资源回收费用约200丹麦克朗/吨、再生资源免费回收。这样就用经济杠杆引导了居民自觉实现再生资源物质回用,剩下的进焚烧厂能源回用,于是丹麦只有2%的垃圾进填埋场。然后,丹麦建设了许多很漂亮的、分类精细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和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厂,并严格控制卫生填埋场库容的使用。

丹麦的再生资源回收站,垃圾分类非常精细,一般可达30种以上,以居民自行送运为主。居民扔垃圾的过程,与我们去超市购物正好相反。丹麦维堡市郊区的市民家中的垃圾按分类要求在家中分类贮存,约半个月才把家中的十几个垃圾袋(并不是每次都有所有品种的垃圾)用汽车拖到离家最近的再生资源回收站,把各种垃圾袋里的垃圾按要求扔到相应的地方,整个过程一般需要2至3个小时。

三、我国农村垃圾治理途径

(一)要建立正确的“是非观”

我国农村垃圾治理第一要务是要建立正确的“是非观”。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农村环境容量大,农村垃圾的一点点污染要不要紧?露天分散焚烧有一些污染要不要紧?填埋污染周边一点土地要不要紧?目前仍有较大争议!而笔者的态度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非观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认识问题,是思想问题。

有哪些“非”:第一,农村垃圾丢在河里是不对的!第二,农村垃圾露天焚烧是不对的!第三,农村垃圾露天堆放是不对的!第四,当“鸵鸟”也是不对的。所谓“鸵鸟”就是看不见垃圾就认为没有垃圾,垃圾被露天烧掉了,或被偷埋到偏远地方了,都认为是好的。

有哪些“是”:第一,农村垃圾处理的终极目标是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类健康。第二,农村垃圾中的资源应尽可能回收循环。第三,对环境有危害的农村垃圾应集中规模化处理,并对污染物进行处理。

(二)认识农村垃圾背后的经济问题

事实上,每一次垃圾处理的进步与升级都需要资金投入的升级,从路边堆放到雇人清运要增加投入,从简易填埋到卫生填埋需要增加投入,从卫生填埋到焚烧发电需要增加投入,现在农村垃圾从随意丢弃到规范治理也要增加投入。

很显然,农村清运出来的成本会很高,而且越偏远的、越穷的地方,垃圾转运费用越高;这些地方人口分散、垃圾分散,垃圾收集费用也很高!怎么办?只能开源节流。首先是开源,千方百计去筹钱。一是去挣钱,搞活经济、促进发展、增加村级经费;二是去收钱,污染者付费、谁污染谁治理、村民集资;三是去喊钱,积极争取各种各级政策资金支持;四是去创新,如将赚钱的事情与不赚钱的事情组合打包。其次是节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一是发动群众运输,鼓励村民利用外出办事自行运输自己的垃圾;二是减少清运频次,不要日产日清,一周运一次;三是合理中转运输,可采用小车转大车、压缩打包、中转运输等方式;四是垃圾分类减量,废品回收、减少运输量,一半留在村里、一半外运。

nlc202309032048

(三)正确认识农村垃圾分类问题

一要认识到农村垃圾分类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农村垃圾一不能露天焚烧,二不能丢到河里,三不能露天填埋,四不能小规模分散处理,所以只能外运,而外运又很贵,分类减量是最终出路。所以,政府在宣传农村垃圾治理时,不能一味的说应该如何如何,而要说不能如何如何,引导农民建立正确是非观。

二是废品回收是最有效的垃圾分类。在所有管理措施中,经济措施最有效。很多基层工作开展就是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如果是垃圾,外运3-5km可以接受,10km就不近了,30km就很远了,100km不敢想象,太贵了!如果是废品,便宜的最多运50km(从村到镇),贵一点的可以运100km(从镇到县),更贵一点的可以运到1000公里以外(外省),更值钱的可以运出国。因为回收的废品,也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价格,具有拿出一部分钱作为运费的可行性。废品的价格决定了运的距离。越贵的东西可以运得越远。2014年,我国废玻璃平均价格约300元/吨,废纸平均价约1400元/吨,废钢铁价格约为2000元/吨,废塑料价格约为5500元/吨,废有色金属约为16000元/吨。最远的,有一些废旧衣物可以从中国运到非洲。

三是分类就能减量,减量就是省钱。要注意到,农村里哪些东西是废品,当地镇级废品回收站的负责人说了算。一般地,在农村一个镇只有一个废品回收站,而回收站负责人的能力决定了当地的废品回收的水平。因此,要想加强农村垃圾的治理,要大力加强镇级废品回收站的建设,不仅是硬件设施建设,还有镇废品回收负责人的能力建设。要让他的废品回收品种越来越多,废品销售的渠道越来越多。这样,每一个废品回收站就是一个农村垃圾的吸尘器,能吸走农村的可回收垃圾。而且在经济的驱动下,全体村民会自发加入到这种逆向物流体系中,大幅度减少农村垃圾的清运量,尤其是其中的不可自然降解成分。

(四)认识农村垃圾处理技术问题

农村混合生活垃圾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小规模处理设施都很难正常连续运转。基于农村混合生活垃圾的小填埋、小焚烧(小热解、小气化、小闷烧等)、小堆肥等技术普遍是不靠谱的。我们应该专注于细分类别、细分品种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如:混合废塑料袋资源化利用技术、农用薄膜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泡沫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废玻璃回收利用技术、废灯泡回收利用技术、农村可降解有机垃圾堆肥技术等。

某个细分或者更细分的废品资源化技术成熟了,就能引导镇级废品回收站增加该品种的废品回收,从而减少农村垃圾清运量。可以想象,如果大宗的农村垃圾品种分离出来了,剩下的传统农村垃圾,可以与自然降解融合,整个农村垃圾治理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在理想的农村垃圾全面分类实现之前,应该一直有一些农村垃圾需要清运和集中规范处理,这笔费用以前是不发生的,但是现在必须要考虑了。

(责任编辑:黄荔)

提高环境治理新途径 篇4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十分迅速, 近几年已经连连取得突破, 人均GDP水平正在稳步上升。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破坏, 各种环境污染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而且目前国内的污染情况比想象的要严重的多, 许多地方的水资源污染已经影响到人们的饮水和生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针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基本国策, 为促进国内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有效治理环境问题, 仍是现下需要研究的重点。

1 导致国内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

导致国内环境问题严重的根源是人类的生存活动, 分析导致国内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需要从人入手。

首先,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人们的发展观已经走入了误区, 政府单纯的认为经济发展就等同于社会发展, 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才能够解决国内的政治和社会发展问题, 才能够追赶发达工业国家的脚步。这种思想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单纯的经济发展缺乏成熟的政治文明做后盾, 导致社会发展失去协调性, 环境污染严重, 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目前仍旧有人认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模仿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模式, 先发展再治理, 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路径[1]。但是这一观点并未从中国的实际资源情况深入分析。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各种资源相对紧张, 各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很可能在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前蜂拥而至, 导致经济发展难以承受环境压力。因此,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长久利益的远大战略, 也是必然要求。

其次, 国内目前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 现有的法律规范结构也不合理。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就不能够有效的实现环境的保护。目前国内的许多法律法规的侧重点是如何防治污染, 尤其是工业污染, 但是却很少提到保护生态环境,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漏洞[2]。而且, 许多法律规范仅仅对如何治理环境问题的根源做出了相关对顶, 忽视了由根源引发的区域性污染的治理规定。总体来说对于污染后的治理进行了规定, 但是忽视了最根本的环境保护规定。

最后, 环境污染也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弊端。随着科技的进步, 许多污染性较为严重的物品被发明和使用, 虽然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但是也为环境的发展制造了沉重的压力。空气污染和水资源污染都与科技发展有紧密联系, 也是当前需要大力整治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2 提高环境治理新途径

提高环境的治理, 需要从环境污染的根源入手。因此, 解决国内的环境问题还是要从人入手, 落实有效的解决措施, 才能够实现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总体来说, 有效治理环境污染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首先, 政府是提高环境治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政府为环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 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力量, 政府的决策直接关系到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方式和影响程度。因此, 政府需要做好引导工作,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鼓励企业采取保护环境的生产模式, 向大众宣传环境发展的重要性,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营造整体保护环境的氛围[3]。加强政府的强制性只能也是保护环境的必然措施, 对违反相关法规, 污染环境造成影响的一律从重处罚, 对各级执政单位的执政策略也要进行监督, 发现以牺牲环境换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律严肃处理。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的管理阶层, 具备管理社会行为的权利和责任, 只有正确意识到自身保护环境的责任, 充分发挥保护环境的权利, 才能够实现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其次, 环境的保护不能够仅靠政府采取措施来完成, 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实现社会行为的主体, 当然更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因此, 引导大众正确认识环境污染行为的危害, 正确进行经济行为,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点。目前, 许多国家都发起了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各种公益性活动, 掀起了全球绿色发展的新热潮, 国内也大力宣传低碳生活, 提倡人们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 极大的促进了国内环境保护的效果[4]。

最后, 重视对企业行为的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的工业化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元凶。严格审查企业的废气及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对造成污染的企业进行从重处理, 建立严格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制度, 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论

总之, 随着人们对环境破坏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认识, 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整体角度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 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新时期政府需要引导和大力支持的重要工作, 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 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实现提高环境治理新路径的实施, 完善现有的环境保护制度, 为进一步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欧阳恩钱.环境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多中心环境治理[J].桂海论丛, 2005 (6) .

[2]楼苏萍.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与机制[J].学术论坛, 2012 (3) .

[3]姜爱林, 陈海秋, 张志辉.城市环境治理:问题及转型期的解决途径[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 (9) .

治理途径 篇5

一、设置“小金库”的方式和途径

人们常说的设置“小金库”,按财经纪律来说是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的行为,因为未将资金收入、支出等经济活动纳入法定账目进行记载和核算,致使资金的运行脱离财务的统一核算和职能部门的监管。设置“小金库”的方式有:(1)在擅自开设的银

行账户中存放;(2)转移到下级单位账户中存放;(3)以个人储蓄形式存放;(4)直接将现金存放在某个地方。设置“小金库”的途径有:(1)截留各项收入;(2)虚列支出将公款违规转出;(3)将违规收取的各项收入不入账;(4)将骗取的财政资金转入擅自设置的账目;(5)利用有关单位套取资金转放擅自设置的账目;(6)通过篡改会计账目违规转出资金。

“小金库”之所以能在少数单位存在,是因为私存私放资金经管人少,往往局限于二至三人,内部职工不容易发觉;手法隐蔽,从审查法定账目上难以发现;有些“小金库”资金支出用于职工福利,从既得利益角度出发,内部职工不愿举报。这些都造成了“小金库”纠而复生,打而不死。

二、“小金库”危害性

“小金库”的主要特征是单位资金游离于法定账目之外,进行私存私放,脱离了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这些资金往往成为单位或小集体超支出标准和开支范围报销费用及乱发奖金、乱搞福利支出的来源,严重违反了财政纪律,小金库”最(来源:好范文 http:///)大的危害是滋生腐败和职务犯罪。在收入资金未在法定账目进行记载和核算、其他人不了解底细的情况下,设置“小金库”的直接负责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往往私欲膨胀,伸出罪恶之手,中饱私囊。以上案件, 折射出“小金库”是罪恶之源,警示我们必须严守财经纪律,依法进行财务管理,千万不能触摸“小金库”这根“高压线”。

三、设置“小金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私设“小金库”是比较严重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就要受到行政和经济的“双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7 号颁布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行为的,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 3000 元以上 5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处以2000 元以上2 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公务员的,还应当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私设“小金库”的单位,其资金用于违反国家财务开支规定,依据《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违反财政法规款额不足 1 万元的,对单位给予警告,并可处以相当于违反财政法规款额 10%以下的罚款;对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以下行政处分,并可处以相当于本人 1 个月基本工资以下的罚款。违反财政法规款额在1 万元以上,或者不足1 万元但是情节严重的,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可处以相当于违反财政法规款额30%以下的罚款;对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以上行政处分,并可处以相当于本人两个月基本工资以下的罚款。擅自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提高工资,违反财政法规款额在年人均 200 元以下、情节严重的,对单位给予警告,并可处以相当于违反财政法规款额 20%以下的罚款;对责任人员给予记过以下的行政处分,并可处以相当于本人 1 个月基本工资以下的罚款。违反财政法规款额在年人均 200 元以上的,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可处以相当于违反财政法规款额 20%以上的罚款;对责任人员给予记过以上的行政处分,并可处以相当于本人3 个月基本工资以下的罚款。对私分“小金库”资金、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四、治理“小金库”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第一,鼓励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单位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于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从轻、减轻或免于处分。对专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第二,落实举报制度,各级“小金库”治理日常工作机构要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举报信箱,注意发挥网络举报作用。要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建立举报登记和查办督办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要认真执行信访工作保密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法依纪从严惩处。按中纪委规定,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查出并已上缴入库“小金库”资金、税款和罚款的 3%~5%的奖励,奖金最高额为 10 万元。第三, 完善协调机制。要建立分工明确、运转顺畅、配合有力的专项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组织财政、审计、税务部门做好重点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对违反财政、税收法律法规问题的检查和处理工作。第四, 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对治理工作中发现并查处的典型案例有选择地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发挥警示教育的特定优势和功能,为推进治理“小金库”发

治理途径 篇6

公司治理问题一直是企业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因上市公司频频惊曝黑幕,公司治理成为公司发展的焦点。在完善公司治理这一过程中,内部审计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国际内部审计协会(IIA,2002)在对美国国会的建议中指出:高级管理层、董事会、内部审计师和外部审计师是构建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其中,内部审计在支持健全的公司治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正确认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是明确公司治理下内部审计定位的前提。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国内学者认为,内部审计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反过来又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内部审计既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同时又参与到公司治理有效性的审计之中。由此,基于公司治理而产生了诸如治理审计、战略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等新型的内部审计业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2003)强调:“在许多方面,内部审计是两种主要的治理活动:监督风险和确保控制有效的一线行动者,是公司治理中审计委员会的‘耳目’……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包括监督、评价和分析组织的风险与各项控制;复核并证实信息可靠并符合相关政策、程序与法律;协助管理者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执行管理机构提供风险防范以及治理有效的保证;对有助于组织改善的任何方面提供建议以完善过程、政策与程序。”

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主要有:

(一)内部审计本身可视为一种内部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它包括一系列的治理机制。理论上,在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中,内部审计行使确认之职,可增加财务信息及非财务信息的可信性,减少信息不对称,有助于契约的签订和执行;履行咨询职能,则可改善其他控制程序,影响受托责任环境,确保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因此,内部审计可视为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实务中,董事会行使职责需要内部审计协助,管理层解除受托责任也需要内部审计的工作,外部审计也一直依赖内部审计的成果,因此,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高管层及外审人员的助手,已然是确保受托责任系统运行的一种治理机制。当前的趋势是,内部审计归属董事会或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领导,这样,内部审计本身就属于董事会这一治理机制的组成部分了。

(二)内部审计可缩小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差距,影响企业的业绩和价值

内部审计可视为一种治理机制。Denis(2001)指出,“分析特定的公司治理机制,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一是该治理机制是否能缩小经理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差距(如果可以,则是怎样缩小的?),二是该治理机制对企业业绩或企业价值能否产生重大影响?”前者实际上说明了治理机制的终极目的,后者则是指明如何检验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Denis将二者作为治理机制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我们知道,就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信息不对称而言,受托财务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和受托管理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都很重要;就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契约履行而言,受托管理责任履行的可观察变量和受托财务责任履行的可观察变量都有助于契约的履行。现代内部审计是包括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的综合审计,要审查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确保受托人能按委托人的利益行事,以缩小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利益差距。

(三)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影响其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发挥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进入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这一层次的受托责任关系。如果内部审计只是在较低层级的受托责任关系中发挥作用,那么就不属于公司治理的范围,内部审计也无法在治理中发挥作用。实务中,这体现在内部审计的报告关系上,如果是向董事会及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或CEO负责并向其报告,内部审计显然进入了公司治理的受托责任关系中,如果是受财务部门或其他中层部门领导,内部审计则很可能排除在公司治理的受托责任关系之外,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都离不开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和公司治理本质上都是受托责任系统中的控制机制,只是涉及受托责任关系的范围不同。公司治理仅涉及特定的以股东为主的利益相关者、董事会、高管层之间的受托责任关系,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则涉及组织各层次的受托责任关系,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层次都发挥作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虽有联系(如Tricker认为公司战略是治理和管理的交叉),但治理和管理处于不同的受托责任系统中,治理和管理所涉及的受托责任关系参与者、目的、职能和评价标准都不一样。如果把公司治理的职能范围无限扩大,无疑是不恰当的,而否认公司管理中所存在的受托责任关系,也是错误的。正因为此,我们不能把现代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与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混在一起,称之为“内部治理审计”。

二、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作为公司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内在需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对关键控制和程序进行监督是良好公司实务的组成部分,有利于保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一)内部审计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有力措施

内部审计师对财务报告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可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力和充分披露进行约束,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内部审计最有资格监督信息的真实性,其基本宗旨之一便是通过审计手段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真实信息,既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序,又可对代理人形成间接的约束,以利于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

(二)内部审计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内容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要满足以下需求:股东和股东大会代表机构对公司经营状况的了解,以防范决策风险;管理层对管理、控制薄弱环节的客观反映,以规避经营风险;外部审计和监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状况的评估,以降低审计风险和监管风险;潜在投资者对公司经营业绩和发展潜力的客观评估,以减小投资风险。可见,在补充与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内部审计可以弥补外部审计在实现公司治理功能方面的不足。

(三)内部审计是创造公司价值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内部审计通过努力帮助组织预防和减少损失,当内部审计成本小于损失的减少时,公司价值增加。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存在,客观上会对组织内的经营管理者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威慑作用,使其不得不维持良好的控制系统,并努力改善工作绩效。这种被动的“自律”行为客观上导致了组织价值的增加。

(四)内部审计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要素

内部审计是在内部实施连续监督公司内部控制结构并确定和调查那些可能预示虚假财务报表迹象的最好选择。世通公司将38.5亿美元的费用列为资本支出,就是首先通过内部审计得以发现的,这充分显示了通过内部审计检查内部控制制度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关键地位。内部审计师应该建立适当的方针政策、设计和保持充分而有效的内部控制结构。

三、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途径选择

(一)治理过程审计

1.战略审计

战略审计是指为了确保公司战略符合股东的利益,在战略实施前监督和评价战略的合理性,以及战略实施过程中监督和评价管理者是否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公司行动。战略审计的关键是战略标准的选择,这个标准应该反映一个基本的经济现实:股东的长期忠诚度取决于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率的实现。但寻找一个可以量化体现上述内涵却又浅显易懂的财务绩效指标并不容易,可考虑用账面所有者投资回报率(ROI)、投资的现金流量回报(CFROI)、净经济增值(EVA)、股东投资回报率(TSR)等指标。事实上,每一个指标都各有优缺点,无法锁定在一个理想的标准上。对于该问题的进一步探索,是内部审计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风险管理审计

风险管理审计即通过评价风险管理的实施和运用程度,保证管理者运用适当的治理和控制来对待风险,也可以在降低、转移或容忍风险等方面为管理者提供建议(IIA,1999)。传统的内部审计以为管理者及时提供快速的经营管理信息服务为主,审计工作往往在事中和事后完成。而现代的风险管理审计则更多关注的是事前和事中的工作,并以更为灵活、更系统的风险分析方法代替传统审计单一而固定的方法。

3.内部控制审计

以内部控制评价为核心的管理审计依然是治理型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运用文字描述、调查表及流程图等手段与方法对内部控制系统实施健全性评价,通过穿行试验或重点测试等来进行符合性测试,以检查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被遵循及内部控制机制运行是否有效。

(二)治理结果审计

1.董事会审计

董事会审计是通过对董事会结构及其成员 、董事会风格、董事会培训、董事会实务(包括企业战略的制订、创新、生产力、市场推广、人员开发、团体关系以及最终收益等)作出保证。董事会审计的难度是评价标准的选择,可考虑将以下方面作为董事会责任的评价标准:法律、法规、政策、社会规范;历史模式、公司传统;与公司事项相关的长期战略目标;责任人的认定;董事会诚信与成长力;董事会参与或干涉公司事件;绩效的业务与行业对比分析等。事实上,目前各国公司治理准则都已形成一套较为全面的治理评价指标体系,这些评价指标是董事会审计现有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参考标准。

2.管理责任审计

管理责任审计是以评价经营管理责任为主的业务内容。通过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审查与评价,并采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其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从而找出差距,挖掘潜力,提高效益,或证实效益优劣,评价管理绩效,提供咨询意见,增加公司价值。我国现阶段的经济责任审计就是一种典型的管理责任审计,涉及决策审计、效益审计、经营审计和舞弊审计等相关内容,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治理审计。

(三)风险导向审计

进入20世纪,公司受托经济责任的内容有了重大变化,使审计目标相应发生变化,从而呼唤着审计技术和方法的变革。历经发展,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从账表导向到控制导向再到程序导向,这正是适应不同时期内部审计目标的结果。随着治理型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内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将在账表导向和系统导向的基础上,发展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即以企业经营目标为起点,重点关注管理者的风险评估(而这可能会影响管理者的业绩),以此来决定内部审计要做哪些努力。

沙尘天气的危害及治理途径 篇7

一、沙尘天气的特征

沙尘天气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而使空气混浊、大气能见度降低的一种天气现象, 它是西北和华北干旱荒漠区特有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根据沙尘天气的强度, 可以将它分为三个等级, 即浮尘、扬沙、沙尘暴。

沙尘是指尘土、细纱均匀的浮游于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天气现象, 由于天空成土黄色, 俗称落黄沙扬沙天气是指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 空气相当混浊, 水平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的天气现象。沙尘暴是沙尘天气中的最强级别, 危害也最大, 它是指由于强风将地面的大量尘沙吹起而使空气严重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当能见度大于或等于0.5公里时为轻沙尘暴天气, 小于0.5公里时为强沙尘暴天气, 能见度在50米以下时俗称黑风。

二、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危害极大。沙尘暴的强风可以损坏建筑物、树木, 造成人员伤亡, 刮断、刮倒通信电力设施, 引起火灾;刮走农田表层沃土, 使农作物的根系外露, 甚至连苗刮走, 还能以风沙流的形式将农田、渠道、房屋、道路等掩埋;另外, 沙尘暴严重污染环境, 造成机场关闭及引发各种交通事故;沙尘不仅对精密仪器、紧密化工等有严重的破坏性, 而且伤害人们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沙尘天气中有几十种化学元素, 大大增加了大气中固态污染物的浓度;同时大风使地面层蒸发强烈, 空气湿度降低, 也使空气中负离子严重减少, 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沙尘天气出现的条件

沙尘天气的发生一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强劲持久的大风和上升气流, 为沙尘天气提供动力条件;二是地面有丰富的松散干燥的沙尘, 为沙尘天气提供物质基础。

大风、沙尘天气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沙尘源。我国北方戈壁沙漠众多, 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等, 面积达数百万平方公里, 为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尘源。此外,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情况下, 北方地区的干旱和暖冬现象日益严重, 加之不合理的人为活动, 如过度农恳、放牧、滥伐和水资源的破坏, 使大面积土壤的水土流失, 土壤沙化、土壤次生渍化和物理性质的恶化日益严重, 加剧了沙尘天气的发生。

四、治理沙尘暴的途径

农村环境统合治理模式实现途径 篇8

一、农村环境问题理论剖析

若要解决当前农村环境治理问题, 首先得分析当前的农村环境问题, 从表面现象剖析到内部实质。结合相关理论, 具体将讨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资源牵涉的各主体间利益冲突以及权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二是从政府干预机制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社会机制缺乏三方面来阐述农村环境治理的复杂性。

(一) 农村环境现实问题。

结合目前学术界对农村环境问题研究的进展, 可以总结出目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是工业点源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共存, 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 各种新旧污染相互渗透, 局部的农村生态资源退化现象向更广阔的区域扩散, 导致的具体农村现实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首先, 影响最大的是农业面源污染, 其具有污染源分布面积广泛分散、空间与时间上不确定以及污染物的累积迁移等特性, 难以治理;其次, 由于城镇化的不断推进, 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方式逐步转变, 从而产生的生活垃圾不断增加, 其分布范围广且种类日益复杂, 致使治理难度不断增大;再次, 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乡镇企业逐渐成为地方经济支柱, 但是大部分乡镇企业生产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 污染物处理能力差, 并且环保意识不足, 注重发展经济而忽视对当前环境资源的消耗, 严重损害了农村环境;最后, 大幅开发农村地区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等破坏生态的行为也是危害农村环境的重要因素。这些不合理的开发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环境问题, 削弱了受损的农村环境自我恢复能力, 最终将加剧环境污染的恶化。

(二) 利益复杂性。

在我国,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涉及到以下的各种角色:国家机构、政府行政系统、村社集体、企业、公共服务部门、政党和社会团体, 以及社会公众。由此可见, 治理农村环境势必会使多个利益相关者受影响。同时, 随着改革开放, 农村内部利益分化明显, 加大了农村环境治理的利益复杂性。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 农村环境的治理工作不能仅依靠政府有关政策的管束、市场机制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支持, 还需要重视政府管理机构、企业及当地村社集体等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摩擦的协调与兼顾。

1、农村利益分化与矛盾。

党的十四大以来开展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使得社会中各种权力与资源在不同角色之间重新分配。由此产生的利益分化现象导致我国农村社会形成了十分复杂且特殊的分层结构, 且使得部分农村居民的贫富差距增大, 从而加大了生态环境资源相关的利益冲突。

在城镇化过程中, 为了生计而大量进入乡镇企业工作的农民对乡镇企业有了较强的经济依赖性。同时, 多数基层政府官员为了政绩而偏重提高经济业绩, 这与农村社会各阶层对经济发展的渴求不谋而合。故当面对经济和环境与自身相关的利益问题时, 慑于政治权力的社会控制力和对于企业的经济依赖性, 农民在利益冲突时缺乏实际自主选择权。所以, 大多数情况下, 农民在面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问题时只能选择沉默, 且在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忍受生存环境破坏带来的伤害。

2、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利益博弈。

农村环境问题中有限的生态资源与人类无限的需求之间、环境恶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而目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对于相关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破坏缺乏完善的利益激励与约束, 且没有适当的利益平衡机制来协调处理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生态环境资源与其经济利益之间的不平衡, 不仅会拉大区域发展的差距、增加区际间的利益摩擦, 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3、社会机制。

社会机制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能够通过引导公众参与、加强基层自治、拓宽宣传教育与信息公开途径等方式来有效辅助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机制。但目前我国涉及农村环境治理的相关社会机制并不完善, 处于起步阶段。首先, 我国依法注册的环境保护社会组织数量有限且缺少实际支持, 而且并没有建立起相关非政府组织的组建与培养机制;其次, 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 环保教育工作不足, 且在实际基层管理中缺乏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激励机制, 故而导致在环境自治方面的工作不到位;最后, 公众参与农村环境治理途径有限, 相关信息公开程度低使得公众难以获取信息, 所进行的宣传教育与技术推广工作缺少必要支持。而且, 由于部分政府管理人员过分重视政府干预能力而忽视引导公众参与, 公众力量容易分散, 以致参与环境治理效果不明显, 同时还存在激励与保障机制不足的问题。以上这些问题都致使社会机制不能在农村环境治理中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社会参与氛围的充分调动有待机制的多样化发展。

二、统合型治理模式构建

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可知, 现有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难以有效地应对日益恶化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故对现有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进行创新是有必要的。体系的创新, 按照合作主义理论, 就是寻找一个各主体都能接受的结构化制度安排, 从而形成一个更优化的治理结构。结合理论剖析, 本文创新模式的基本框架是整合农村环境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在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的社会背景下, 通过市场、政府、社会机制三者组合的手段来从多方面入手治理农村环境, 从而使社会各界形成合力, 有效促进农村环境的改善。

(一) 目标。

由于农村环境涉及的主要利益主体有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 故改善农村环境需要这四方的共同参与。正如博弈论所述, 尽管这四方主体在农村环境中存在着利益博弈问题, 但只要博弈的各方协同合作便能实现共赢。故本文提出的统合型治理模式就是将这四个主要利益相关者整合到农村环境治理主体中, 通过建立完善市场、政府以及社会多方面机制, 让其各自尽可能大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构建均衡考虑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方面的、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并存的农村环境统合型治理模式, 为促进城乡环境管理一体化的建立, 改变当前单一依靠政府治理农村环境的局面提供有益参考和理论依据。

(二) 内涵。

首先要明确政府、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这四方利益相关者在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定位, 作为治理主体的作用以及相互联系。在市场经济时代, 已经不能仅让政府独立承担农村环境治理的责任, 但是在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中政府依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因为结合我国基层自治经验不足与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缺乏的实际情况, 为了农村环境建设的良性发展, 现在仍然需要政府对农村环境治理进行统筹规划、制定完善相关政策。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 在涉及到农村生态环境资源的生产过程中, 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自觉采取清洁生产的工艺, 减少对环境产生的破坏, 并积极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而在农村环境治理中最大的利益相关者,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治理主体就是公众。公众包含但不仅限于农民群体, 其主要作用就在于妥善行使自身有关环境的权益, 监督企业与政府的作为, 在提高自身环保意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到农村环境的治理工作中。涉及农村环境保护的社会组织应该在政府的扶持下逐渐壮大, 集合公众的力量,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并且维护公众环境权益, 行使社会监督责任。与此同时, 政府在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其他三个主体的需求与建议, 拓宽信息渠道, 使得各主体之间能顺利进行交流与合作。如上述总结的农村环境统合型治理模式框架构建如图1所示。 (图1)

三、实现途径

农村环境统合型治理模式具体的实现路径将从治理手段中的各方机制建立健全来阐述, 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 统筹规划, 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进行战略定位。

综合考虑发达国家治理农村环境的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 就要求政府在战略管理的高度给予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工作全新的定位, 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管理, 统筹城乡环境管理, 但是其管理目标的设立不能脱离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首先, 要把环境保护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不仅要科学规划空间布局, 还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同时也要采取区域差别化策略, 以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其次, 应建立分工明确、统一协调的管理体制, 在立法中明确各个与农村环境管理相关的部门在环境治理中的职责, 并在政绩考核指标中加入量化评定的责任目标, 以有效预防实际治理合作中的责任推托。另外, 完善联合执法机制, 加强对农村环境执法的行政监察与责任追究。与此同时, 为了促进落实国家有关农村环境管理的法律政策, 可以建立权威性的农村环境管理机构, 从中央到地方进行统一管理。还要逐步建立相应的农村生态环境监控评测体系, 定期对农村环境资源进行科学评估, 以便及时根据检测评估结果调整相关政策, 从而保证环境管理工作的时效性与可行性。在农村环境总体治理政策工具的选择方面, 虽然命令-标准控制的作用不可小觑, 但是其管理成本较大, 故应以经济激励手段为主, 辅以宣传教育与技术推广等政策工具, 建立起完整有效且持续可靠的农村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二) 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总结国内外经验可知, 法律法规是管治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依据, 是调解各项矛盾的关键, 也是实现农村环境保护计划的支撑。故我国应加快制定整体性的农村环境法规, 以及针对各种可能产生的污染的专项法规, 明确和细化环境保护法中有关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内容, 并于法律条文中确立农村生态环境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逐步将农村环境建设保护工作法制化。同时, 各地区可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地方性农村环境保护条令、标准等, 从而形成覆盖广、针对性强且实际可操作的农村环境管理法律体系。另外, 在公众参与方面, 应以法律的形式确立针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信息公开制度、农民环境权救济制度以及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完善公众监督制度等, 为公众维护和行使环境权益提供保障。除此之外, 还应确立社会环保组织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的法律地位, 使其充分发挥在监督政府与企业环境行为、处理环境污染侵权等方面的作用。最后, 在监管执法方面, 要针对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内部行政检查制度与专门规范, 并且增加投诉渠道与奖励办法, 充分调动社会监督的积极性, 从而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严实, 权责分明, 遏制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三)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优势与长处。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以及生态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 注定了农村环境的治理单单依靠政府管制和法律约束是不够的。故完善市场机制, 实现环境资源再生产过程中的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提升环境保护经济激励以促进对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 就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必然选择。首先要改进农村环境资源产权制度, 大力推进农村环境资源使用权专用化, 使相关主体在使用环境资源时受到监督与约束。在此基础上可以推进排污交易制度的建立, 以高效配置环境资源并限制污染源头。而与此相对应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也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生态资源可以免费消耗的观念, 多种补偿方式的结合也能让群众从思想上根本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同时, 还可以制定一些引导农民自觉改变其经济行为的激励政策, 如建立“绿色”农业补贴政策, 对环保生产的农民进行奖励与扶持。而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方面, 应注意优化投资结构与比例, 建立支农资金持续增长的机制。我国还可以建立完善农村环保市场, 促进多元化的环保投入以辅助政府财政投入。除了对环保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以外, 还可以发展利率优惠、信贷优先等金融优惠政策, 降低进行有关农村环境治理技术研发企业和建设相关污染处理设施企业的成本, 为农村环保产业化的发展开辟空间。

(四) 发展农村环境治理社会机制。

积极引导公众参与, 充分发挥农民群体的主观能动性, 是推动新时期农村环境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故应搭建政府和公众对话沟通的平台, 开辟公众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渠道, 为公众参与有关生态环境的综合决策与提议、监督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快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相关社会组织培养机制, 重视农村环境保护产业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合作, 增强其抵御风险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鼓励新闻媒体发挥其宣传和监督作用, 积极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方针、法律规章, 大力开展教育活动来倡导绿色生活与绿色消费, 提高公众 (尤其是农民) 有关环境的法律意识和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行使相关权益的自觉性。只有政府管理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相结合, 才能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梁流涛, 曲福田, 冯淑怡等.农村发展中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管理创新探讨[J].软科学, 2010.24.8.

[2]黄巧云, 田雪.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2.

[3]郭建, 柴艳萍, 孙惠莲等.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体系创新研究——兼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四方合作共赢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32.

[4]宋晓丹.农村复杂利益结构影响下的基层政府环境行为[J].现代经济探讨, 2012.10.

[5]李长健, 胡纯, 朱汉明等.利益视角下农村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机制体系研究——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背景[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28.2.

[6]孙丽欣, 丁欣, 张汝飞等.国外农村环保政策经验及我国农村环保政策体系构建[J].中国水土保持, 2012.2.

治理途径 篇9

一、“白色污染”的危害

1. 影响人、畜健康

塑料废弃物对人的危害早的定论[1]。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 人们研究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存的氯乙烯单体能使人产生“肢端骨溶解症”, 长期接触氯乙烯单体后, 会出现皮肤硬化症, 还有人出现脾肿大、胃及食道脂肪瘤、肝损伤、门静脉压亢进等病变。废塑料也会危及动物健康。动物误食塑料后, 会引起胃部不适、行动异常、生殖功能障碍, 严重者会引起动物的死亡。

2. 影响环境卫生

在城市居民区、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五颜六色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 破坏市容、景观, 造成“视觉污染”。废塑料与其他废物混杂在一起, 也易导致细菌、病原菌、蚊蝇等的大量繁殖, 影响公众健康。

3. 污染土壤、影响生物生长

废塑料进入土壤中长期不降解, 会对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养分的迁移转化、土壤微生物的类型和活性等理化性质产生深刻的影响, 降低土壤肥力。土壤中残留的塑料阻碍植物根系的正常生长, 影响植物对水、肥的吸收;也会影响植物发芽、出苗, 降低产量及作物品质。对土壤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4. 影响航运及水力设施的正常运转

废塑料进入水体, 随水流漂移, 一方面会影响水的流动, 堵塞涵洞, 降低防洪、泄洪能力;另一方面水中大量的废塑料会缠绕在水力设施如轮船、水力发电机等的转动部位并致其损坏, 引发事故。

二、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

1. 塑料用途广, 使用量剧增

(1) 农用塑料地膜的使用由于农用塑料增产效益高, 导致其使用量剧增。塑料薄膜的应用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 全国仅塑料包装业的年总用量就达5 000万t;农用塑料年总用量在2 000万t以上, 其中在666.7万hm2耕地50余种农作物上应用地膜近1000万t, 农产品保鲜膜、营养钵塑料等的使用量亦达1000万t左右。目前, 全国每年约有1000万t塑料残余物遗留土壤, 单位耕地面积塑膜残留量达3kg/667m2[2]。由于废地膜不易分解, 积留在农田不易清除, 导致农田土壤污染。

(2) 商品的生产与包装塑料制品作为一种新型材料, 具有一系列其他产品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商品的生产、包装过程, 被用作包装袋、包装盒、防震泡沫塑料、隔层板及塑料产品等, 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他包装材料, 1990-2000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3]。

(3) 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生活方式也由“节俭型”向“消费型”转变, 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量都在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泡沫餐具的生产和使用量极大, 食品包装、购物买菜的塑料袋使用数量也是惊人的。据调查[4], 全国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消费已达100亿只, 一次性使用的塑料购物袋消耗要超过万亿只。

2. 人们不良的行为习惯

城市居民的环保观念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 开始关注环境问题, 但还没有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用后随手抛弃、乱堆废旧塑料包装物的行为随处可见, 这是导致“白色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垃圾的袋装化

为方便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 在一些地区提倡垃圾袋装化。城市居民也习惯于将生活垃圾装进塑料袋内抛弃, 给垃圾的分类、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加剧了“白色污染”的程度。

三、目前的治理现状

1. 填埋

填埋法是我国治理“白色污染”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由于简单易行, 勿需繁琐的操作工艺, 是我国处理生活垃圾的一种主要方法。但由于我国垃圾的产量大, 并夹杂了大量废塑料, 使其体积庞大, 降低了填埋场的处理能力。再加上废塑料非常稳定, 难以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可在土壤中200年不降解, 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因此, 填埋法并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

2. 焚烧

焚烧虽然可以销毁塑料袋并可以获取一定的热能, 但在焚烧过程中, 塑料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气体, 导致环境的二次污染, 危及人类身体健康。同时, 建一个垃圾焚烧厂需要较高的投入,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 不适宜大范围推广。

3. 禁用

为了治理“白色污染”, 国家经贸委及国务院办公厅先后相继出台了相关“禁白令”。1996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处理法》明确规定对固废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化原则, 对地膜、一次性包装塑料制品的使用也作了有关限制。1999年1月国家经贸委发布6号令, 规定到2000年12月31日, 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于2001年4月23日、5月29日连续下发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知》、《关于餐饮企业停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通知》。2007年12月31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禁白令”, 从2008年6月1日起, 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 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但收效甚微, “白色污染”形势依旧严峻。究其原因, 一是塑料的诞生被誉为一场“白色革命”, 已渗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为使用管理不当带来污染而禁止使用, 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老百姓很难接受, 这也是禁白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二是国家针对治理“白色污染”的法律法规缺乏强制性的措施, 给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监督管理、行政处罚上带来了一定困难, 政府执法不严, 执法多数是“一阵风”;三是“禁白令”配套措施没跟上, 缺乏一套好的管理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由此可见, 治理“白色污染”, 只靠单一的行政命令是很难行得通的。

4. 替代

在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的同时, 人们在寻求其他替代物来减轻“白色污染”。一是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 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 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与一次性塑料制品相比, 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 可降解塑料在性能和价格上都没有优势, 难以被消费者接受;尽管可降解塑料可被微生物降解, 但总还是存在一个降解周期, 用后如果不重视回收利用, 同样可以造成环境污染。二是提倡以纸代塑。认为废纸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 可以解决所谓的“潜在危害”, 但也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首先, 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 这会给我国并不富裕的森林资源带来压力;其次造纸过程中会带来水污染, 并不环保。另外, 纸不具防水性, 在隔热、抗拉强度等性能尚无法与塑料相比。“以纸代塑”值得商榷。

四、回收利用是治理“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

废物具有二重性, 弃之不用即为垃圾, 污染环境;回收利用即可变为资源, 可重新造福于人类。废塑料是一种资源, 清洁的废旧塑料可以被重复使用, 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因此, 加强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是治理“白色污染”的关键。造成“白色污染”的责任不在塑料本身, 而在人类不恰当的行为。对于如何进行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宣传教育

通过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的方式, 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多种渠道加强对广大民众的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 了解对废塑料的回收利用在“白色污染”治理中的重大意义。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积极投身到“白色污染”的治理工作中来。

2.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促进废塑料的回收利用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是解决垃圾污染, 促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有效手段。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有关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如美国的《资源保护与回收法》, 日本的“绿化地球百年行动计划”, 德国、韩国制定了《包装条例》等, 把回收、利用、处置的义务, 分解落实到商品及其包装材料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细微环节, 因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目前, 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全国性的专门法规。因此, 制订、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制度, 是有效治理“白色污染”的前提。

3. 制订促进废塑料回收利用的优惠政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也不能仅靠行政命令, 而要给回收、加工、利用塑料制品的企业以优惠政策, 以经济杠杆调动积极性。建议有关职能部门或地方政府, 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 调动超市、大卖场以及连锁店的力量, 通过他们的工作, 尽可能多地把使用过的废弃塑料购物袋回收、集中起来, 免费或低价提供给从事塑料再生利用的企业, 解开塑料购物袋回收利用工作中, 长期以来因回收成本高而无法运作的“死结”[5]。使众多的集体或个人积极地投入到废塑料的回收、加工利用中来, 彻底根治“白色污染”。

4. 加强废塑料的再生利用的技术研究

废弃塑料经回收后, 经过加工处理进行再生利用, 制造成各种产品, 才算完成了一个循环周期。目前, 尽管废塑料已经有了多种用途, 但在回收、分选、处理的技术上还不是很完善, 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研制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及综合利用技术, 以使废塑料的再利用达到无害化及有效利用的要求, 缓解环境污染。

结语

“白色污染”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政府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 引导人们对塑料产品从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等进行全程管理, 重视回收、再利用环节, “白色污染”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参考文献

[1]杨福馨侯林青:杨连登编著.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与城市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2月:210[1]杨福馨侯林青:杨连登编著.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与城市环境[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年2月:210

[2]崔峰:浅谈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 2:8[2]崔峰:浅谈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6, 2:8

[3][4]秦国民田代年“: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5, 3:16[3][4]秦国民田代年“: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05, 3:16

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途径 篇10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诚实就是做实在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不搞虚假;守信就是讲信用, 不失信, 信誉至上。“言必行, 行必果。”

会计诚信是什么呢?朱镕基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时写下“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十六个字, 对此最好的诠释, 即根据原始凭证按会计准则, 原则记账, 编制会计报表以及进行审计等。会计诚信应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守行为; (2) 强烈的敬业意识和职业荣誉观; (3) 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质量; (4) 精湛的会计技术和熟练的会计技能; (5) 优质高效的会计服务; (6) 强烈的守法意识、政策水平和制度观念;以上是加强会计诚信建设的指导方向和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道德资源, 又是经济资源, 诚信在保障交易正常进行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目前会计诚信存在的问题

1. 会计诚信缺失严重。

会计诚信对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 按常理每一个会计工作都应该自觉地去遵守, 然而, 近几年来, 一些国家发生的大公司财务欺诈案, 使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挑战。从美国的“安然”事件到我国的“银广厦”、“琼民源”,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是国内外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财政部在抽查国有企业会计报表和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 以及国家审计署对一些具有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业务质量检查中, 都发现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可见, 当前会计诚信缺失严重, 诚信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 会计造假的方法越来越多, 手段越来越高明。

通过隐性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价格粉饰利润, 恶意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有关规定, 对不同时期报表内的信息进行操纵调整, 致使报表数据严重失去可靠行和可比性。

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1. 企业产权制度不合理, 造成委托人“虚位”。

企业会计的目标是向资源提供者 (委托人) 报告受托人对资源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以满足委托方监管代理方的基本需要。一般说来, 当委托人现实存在并对会计产生足够影响的时候, 总会有一股持之以恒的力量来督促会计履行诚信原则。此时会计诚信原则的体现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 一旦委托人变得远离企业或者根本找不到确定的真正代表, 那么会计诚信就失去了动力和压力, 会计造假行为便开始出现并且愈演愈烈。在我国目前的产权制度下, 确定的委托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众所周知, 国有企业的产权不是某个自然人的产权, 而是归全体人民所有, 或由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国家所有, 但不管全体人民还是国家都是抽象的概念, 缺乏人格化的代表, 究竟由谁来行使所有权并不明确。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 由于改制不彻底, 造成股权结构不合理,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严重, 而国家这个最大的股东却是“虚位”的。

现阶段, 我国证券市场沿处于发展阶段, 真正愿意以“股东”身份出现的长期投资者并不太多, 相比之下, 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的“股民”却大有人在, 投机炒作之风盛行。委托方的高度自由流动, 使得他们只关心“今天”的利益, 因为“明天”他们可能不再是委托方了。他们对会计诚信的履行持冷漠态度, 有时甚至希望会计诚信丧失, 从而博取个人的利益。在股权分散流动的情况下, 能够行使委托方权利的只能是其代表机构———股东大会。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 使得公司的实际最终控制权往往要么被形式上代表国有产权的法人股股东和管理当局共同掌握, 要么完全被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所控制, 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此外, 在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 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人员往往互相兼任, 董事会不但不能监督约束经理层的行为, 反而还常常与经理层共同操纵上市公司。在种种利益的驱动下, 他们常常会从小团体或个人的自身利益出发, 肆无忌惮地造假。会计诚信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缺失的。

2. 会计人员缺少独立性。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 其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 会计人员应本着特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谨慎勤勉地发挥自己的技能, 做到客观公正、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由于我国目前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由用人单位自己管理为主, 即由各单位自主地设置会计机构, 任免会计人员并对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 政府有关部门 (如财政部门或企业主管部门等) 仅是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专业技术资格等进行间接管理。在这一体制下, 会计人员隶属于所服务的单位, 并对本单位的行政领导负责。因此, 尽管《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有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 但由于现行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法律赋予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实际上难以履行。

从企业的管理关系上来看, 会计活动属于企业的管理活动, 会计人员属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他们必须接受企业管理当局的直接领导;从会计信息的传递程序来看, 信息的对外提供是一种企业行为, 会计人员是代表管理当局向委托人报告业绩。所以, 在会计核算和决策的过程中, 会计人员总是要听从管理当局控制和指挥。一些单位的领导人干扰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 授意、指使、强令篡改会计数据, 假造账册, 账外设账。在这种情况下, 会计人员除了无奈之外, 已别无选择。

3. 注册会计师与事务所缺少独立性地位。

股份制的出现, 使得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因此需要有一个独立的中介机构以超然的立场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 会计师事务所就是这样一个中介机构。在会计信息对外披露的过程中, 审计的作用至关重要, 委托人对于会计信息的判断和使用,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尽管审计关系到股东的切身利益, 但股东在审计谈判中并没有发言权, 与审计人员也没有直接联系。然而, 审计人员却需要与企业管理层密切合作, 以便对其编制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以完成任务, 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具有商业性的企业一样希望与客户保持建设性的关系。也就是说, 注册会计师与事务所更容易受到来自企业管理层的压力而损害其独立性。在这种背景下, 注册会计师不但起不到应有作用, 反而变成人“拿人钱财, 替人消灾”的工具, 使得会计诚信进一步缺失。

4. 民事赔偿机制不健全, 会计造假成本低。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 上市公司欺诈性的信息披露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其中就包括高额的民事赔偿, 往往令违法者赔得血本无归。在我国, 《证券法》对股票发行人未按有关规定披露有关信息, 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有重大遗漏规定了行政和刑事责任, 但没有提到民事赔偿问题, 难以使违规者受到严厉的经济处罚。事实上, 在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第十条明确规定了“股东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公司……股东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此规定为实施民事赔偿提供了依据。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尚没有上市公司违规而进行民事赔偿的先例。司法界在此类案件的受理、判决方面也缺乏可借鉴的案例, 暴露出我国事务所普遍采取有限责任责任制, 即使依据《注册会计师法》第四十二条“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 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事务所出资人也仅承担有限责任, 这对注册会计师构不成巨大威慑。

可见, 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对参与会计造假者来说, 造假所付出的成本远远低于造假所获得的收益。更为严重的是, 当一家企业通过会计造假行为获益却没有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时, 其他企业就会跟着效仿。这种连锁反应的结果, 形成了普遍不守信用和造假行为泛滥的现象,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证券市场上会计造假的闹剧会不断上演。

5. 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后续教育跟不上。

国家财政部门举办的会计专业职称考试已经持续了多年, 考试规模逐年扩大, 为会计行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基本的保证。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 新的会计规则不断推出, 如果会计行业管理部门后续教育跟不上, 就会使广大会计人员对新规则的学习了解、掌握不够, 造成会计人员业务知识方面的缺乏, 必然导致管理力不从心。在实际操作中, 对新会计规则认识不足, 理解不透, 从而也会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再加上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使他们丧失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 诚信被抛至九霄云外。面临金钱的诱惑时, 丧失自我准则, 而沦为金钱和物质利益的牺牲品。

三、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1. 明晰产权, 重塑委托人。

产权是诚信的基础, 明晰的产权是人们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 只有追求长远利益的人才会讲诚信。明晰产权的核心就是明确委托人、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之间的权、责、利, 为三者提供必要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使他们各自为自己的行为承担风险和责任, 并获取相应的收益。在市场经济中, 谁当股东, 谁当债权人, 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一般来说, 最有积极性、最有能力控制企业的投资都选择当股东 (委托人) , 而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控制企业的投资者选择当债权人。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 由国家来监督企业是一项成本很高而效率很低的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国家更适合当债权人, 而不是股东。在契约不可能完备从而不可能让每个成员对自己行为完全负责的情况下, 让最重要、最难监督的成员拥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权 (可能大于或小于法定的控制权) , 却不拥有剩余索取权, 也不承担决策风险, 企业业绩仅是其“升职”的跳板, 因此他们只有短期行为而不关心企业的未来, 不考虑未来的人怎么可能讲诚信?将国有股权过渡一部分给管理层 (这意味着获取一定的剩余索取权) , 有利于他们关注企业的长期业绩, 培养其诚信。而管理层的诚信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诚信的建立。

2. 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推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指由政府部门或产权单位作为所有者, 向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委派会计人员, 受委派人员代表委派部门监督被委派单位的会计行为和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实行委派制后, 将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发放及业绩评定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 保证了会计人员的独立性, 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 使会计人员能够相对独立地行使监督权, 敢于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监督, 从而有效地遏制了以往“领导定调子, 会计填数字”的现象, 较好地保证了《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监督职能得以履行, 有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轶序混乱的问题。从目前各地试点的情况看, 实行会计委派制后, 会计信息的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加强会计监督和管理的有效形式, 对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3. 加大会计造假行为的成本。

在《注册会计师法》中, 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被并列为会计师事务所的两种组织形式, 而在实际运作中, 选择成本较高的合伙制形式的非常少。因此, 应限制事务所对有限责任组织形式的选择, 以提高事务所和个人执业的风险意识, 增加其对审计质量的关注。只有加速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 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违规时承担无限责任, 其面临的风险以及责任加大, 铤而走险的几率才有可能大大减少。同时, 还应当适当提高行业审计收费并规范最低收费标准。这样, 不仅减少了行业恶性竞争, 使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至于在过低的审计收费的压力下, 任意减少审计程序以损害审计质量的方式来降低审计成本。更重要的是, 目前对违规的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主要是包括撤销审计资格的行政处罚。由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适当提高行业审计收费, 规范最低收费标准将提高行业“租金”, 这将增加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法的机会成本。这相当于间接地增大对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处罚, 将有利于增加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提高其执业的审计质量。

4. 强化会计人员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通过对诚信守信, 会计业绩优良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提高会计人员对自己职业的荣誉感, 为会计人员树立学习榜样和标杆, 激发会计人员内在动力, 引导会计人员的行动方向, 使会计人员成真正为会计诚信规范的执行主体。

5. 建立正确的会计人员任用制度。

要建立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用人唯贤, 打破按资排辈的条条框框, 拉开先进与后进的距离, 真正重用有才有德、有突出贡献的人员, 使他们的努力得到应有的回报, 提高他们自主学习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有才无德或无德无才的人员给予适当的惩戒或清理出会计人员队伍。这样做, 能提高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也有利于会计人才资源的合理使用。

6. 强化对会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

对会计人员的培养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对潜在会计人员的培养, 即对院校会计专业在校学生进行的培养;二是岗前职业培训, 即对从事会计职业前的有关人员进行的会计职业短期培训;三是对会计职业、从业人员进行的继续教育。其中, 在校培养是学生获取会计知识的重要时期, 首先要拓宽知识面, 让学生对会计理论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在课程设置上要理论联系实际,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现代化和会计改革的需要,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为他们从事会计职业奠定思想基础。岗前培训和在职培养则应着重让会计人员学习会计理论的新发展和新的会计规章制度, 以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避免被动性道德危机。

7. 强化会计诚信教育。

会计诚信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和潜在会计人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道德教育活动, 这是提高会计诚信水平的主要途径。会计诚信教育要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养,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要立足于会计实践, 不能和实际工作脱节, 要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保证会计诚信教育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结论

会计诚信是每个会计人员应恪守承诺的道德准则, 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 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必须从维护我国经济建设秩序大局出发, 从根本上加强教育和治理, 建立一个完善的会计诚信体系, 让诚实守信者得到回报, 让弄虚作假者无生存之地, 使会计诚信守信原则深入人心, 使市场经济秩序更加合理。

摘要:文章简述了会计诚信的内涵, 分析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提出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诚信,会计诚信缺失,重塑会计诚信,治理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 “不做假账”与会计诚信的现实思考.会计研究, 2003 (1)

[2]卢振基.诚信建设是会计工作的永久主题.会计之友, 2003 (12)

[3]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 2002 (3)

[4]蒋玉娟.刘斌.独立性缺失.影响会计诚信的根源[J].上海会计, 2003 (3)

[5]王广明, 张奇峰.注册会计师诚信的经济学分析[J].上海会计, 2003 (3)

治理途径 篇11

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使农业的可更新资源增殖,对不可更新资源也能保护和利用,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可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

其次是有利于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要为社会提供日益丰富的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生态农业,正是从农业受自然生态规律与社会经济规律综合制约的客观实际出发,强调农业发展的经济目标、生态目标与社会目标的一致性,求得三个效益的统一。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是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有益探索。

晋中市农业环境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总面积16 404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年均气温9℃左右,1月-7~8℃,7月23℃上下,年降水量54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140~180天。根据前几年的统计,晋中市耕地面积455.4万亩,绝大部分为旱田,水田只有455亩。农作物以小麦、谷子、玉米、高粱、薯类、豆类、棉花等为主。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化肥污染 虽然化肥的施用对提高农产品产量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化肥施用量大,养分不均衡,肥料利用率低(约35%),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影响农产品品质,而且还使得大量营养物质通过土壤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污染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农药污染 由于农药市场比较混乱,不合格农药产品充斥市场。再加上少数经营者素质偏低,有的经营者甚至把拌种剂当成杀虫剂卖给农民,这不仅使农民上当受骗,耽误治虫良机,还浪费农药,污染农田;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少数果农、菜农盲目用药或用药不当,或不讲究施药技术,从而发生用药过量,对土壤、地表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

农膜残留 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以上,由于许多农民只对大张残膜进行清理,对清理小块残膜不太重视,致使土地中残膜率高达42%左右。据专家介绍,农用薄膜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其残存期可达20年以上。农用薄膜长期滞留地里,将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转,制约农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减产。与此同时,塑料薄膜产生的毒素不断在土壤中挥发,引起农作物产生毒性,破坏叶绿素和抑制叶绿素的合成,致使作物生长缓慢或黄化死亡。可见,农用薄膜残留时间越长,残留量越大,对农作物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也越大。

秸秆污染 晋中市秸秆年产量两百多万吨,秸秆随意丢弃量为二十多万吨,秸秆田间焚烧量为近四十万吨。秸秆利用率仅为70%左右,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问题比较突出。

畜禽养殖污染 畜禽粪尿不当排放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畜禽粪污中含有极其复杂的有机污染物COD、总氮、总磷、铜、锌等,这些都是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强化生态农业建设的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以及生态农业建设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常识,纳入宣传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科普读物、广告和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及舆论工具,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和普及,促使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为生态农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设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项资金,并列入本级预算,切实增加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农业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创造条件,开拓多种融资方式,广辟资金渠道,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投入,逐步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体、政府扶持为导向、国内外资金为补充的生态农业建设多元化投入体系。

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切实提高食品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标准标志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建立健全重大动植物疫病预警机制,加快动物疫病和植物保护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绿色龙头企业。

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和预警专家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优势农产品区域环境质量认定,制定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禁止在蔬菜、水果、粮食、茶叶和中药材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指导农民逐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科学、经济、合理地施用化肥、农药;采取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措施,加大残留地膜回收力度;切实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大力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技术 改善农村燃料结构和卫生条件,优化农村居住空间,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全面推进农村燃料结构的改变,逐步实现农村能源优质化。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有7亿吨秸秆、两亿多吨畜禽粪便、两亿多吨人粪便,另有柴草、落叶、水生植物、城市生活垃圾中的可腐物等一亿多吨(按干物质计算),总数约在十二亿吨左右,折其半以50%的利用率计算,则可用于沼气生产的原料达6亿吨。每吨固形物原料可产生300立方米沼气,则6亿吨原料可产1800亿立方米沼气,1立方米沼气相当于1千克优质煤或0.7千克汽油或1.5度电能,由此每年生产的沼气能源相当于1.8亿吨优质煤、1.26亿吨汽油或2700亿度电能,这是非常可观的能源量。如果用于民用,以每户居民日用气(包括取暖)1.2立方米计,则可保证近4亿户居民全年的生活用气量。从原料资源上讲,6亿吨原料,如经过沼气转化,其减失量以20%计,则仍剩余5亿吨优质有机肥,并且这种有机肥无副作用,无公害,可保护土壤的持续性生产,节省能源(相对化肥而言)以每亩100千克计,则可保证近50亿亩土地的用肥量。因此,大力发展沼气,既可解决燃料问题,又能增加农田的有机质,还有利于改善农村的卫生环境面貌。

(作者联系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中都北路112号 邮编:030600)

治理途径 篇12

一、“钓鱼执法”的产生与当前的行政执法环境

2009年10月,孙中界这个普通的面包车司机断指自白的消息充斥着各大媒体,紧随着新闻的曝光,这位断指司机一下子成为了人们的话题人物,“钓鱼执法”也因此第一次进入社会公众的眼球。行政执法中的“钓鱼执法”是指当事人原本没有违法意图,在执法人员的引诱之下,才从事了违法活动。很明显,从违法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主观方面来讲,当事人主观上没有违法犯罪的意图,而客观方面所导致的违法行为是由于执法人员的诱惑促成的,国家不能、也不应该惩罚这种行为,可是为什么执法人员明知道诱惑执法毫无法律根据,还会滥用其权力导致接二连三“钓鱼执法”的曝光呢?在取缔黑车保障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冠冕堂皇下,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执法经济的利益诱惑驱动。

这些问题暴露出了中国行政执法环境的缺失。中国由于法制体系尚不完备,很多法律都是借鉴西方而来,有些并未真正了解其法律精神,而是侧重于法治和惩罚,违法行为一出现就打压、遏制,现在更出现了这种预知违法行为的“超能力”,这就必然会导致行政机关的权力膨胀,而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的畸形法治。

二、“钓鱼执法”形成因素:行政权力过分膨胀

中国政体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行政、司法机关都由立法机关产生并对其负责,这也是中国的特色,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机关三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它的优点显而易见:为人民服务的政府部门都是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出的,民主并且公平,但是它也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行政权力的膨胀。

(一)行政权力过分膨胀的原因

首先,行政权力显然缺少制约。从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角度来看,他们本着的是执法必严的信念,一方面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另一方面执法的宽严对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立法机关在行政处罚法的设定中,给了行政机关一个自由裁量的幅度和范围,执法人员考虑到经济效益,就会出现“罚至上限”的情况,这样一来,哪怕执法行为是合法的,在合理性这一方面经常有失偏颇,处罚过重。因此行政机关的权利必然会膨胀。

其次,法制观念淡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需要参加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通过后才能从事司法活动,而行政机关与之不同,他们是彻底的公务员、从政人员,公务员法律关系的发生通常有考任、选任、委任、聘任、调任,除了在考任这一环节设置了一些法律相关知识的考核之外,其他都对法律专业的要求并不高,这就导致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有些甚至不具有任何法律素养,这在执法过程中,对当事人的权利保护就会相对削弱,而本身又是强势群体,当事人很难提出异议。

最后,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中国的三权机制不像西方一样互相独立、互相制衡,就编制来说,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司法工作人员都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国又是一个讲人情的社会,很难要求司法机关在发生行政纠纷的时候做出绝对公正;另外,有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级别又在司法机关之上,这给司法机关的审判活动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行政权力过分膨胀导致的后果

行政权力的膨胀不单单会损害到当事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会进入执法怪圈的恶性循环。“钓鱼执法”就是这种恶性循环的其中一环,只不过由于舆论的介入而断裂,执法人员由于权力膨胀,在自我意识上形成了无所不为的观念,想出了“钓鱼执法”这一招,可是违法执法必定会被媒体揭露、批判、谴责,这个时候行政机关就等于作茧自缚,连合法执法都变得举步维艰,比如原来合法地取缔黑车,在整个社会对执法人员抱有偏见和信任危机的时候,这些违法行为变得更加猖獗并且难以解决,取证难、罚款难、取缔难一系列更大的问题摆在执法人员的面前。所以近年来黑车猖狂,由于没有执法人员的整治,学校只好自己竖一块“为了您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请不要搭乘黑车”的公告牌,但是没有行政机关强制力的实施,黑车的便宜、快捷依旧使这个市场经久不衰的存在。

三、导致“钓鱼执法”现象的不断增加的因素: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救济的知识匮乏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具体行政行为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比如对于与公共利益有关的职业、行业需要具备的资格、资质的许可,对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等标准进行审定,从而颁发许可,都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12条的规定执行,如果审查不通过,可以不发放许可;另外,行政处罚的执行,也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为依据来实施的,行政相对人对于由这些国家强制力实施的行政行为往往照单全收。

(一)行政相对人是弱势群体

正因为如此,孙中界一次善意地搭载才变成了他断指的痛苦来源。当孙中界载一位“钓鱼执法”人员到达目的地后,冲出多个执法人员亮出了调查处理通知书和暂扣、扣押物品凭证,要求孙中界在“该车无营运证,擅自从事出租汽车业务”上签字,在拒绝签字后又非法扣留了他一个多小时,直到他签字才放他走。

在整个过程中,孙中界就如同瓮中之鳖,在人数众多的执法人员面前,一切的抗拒都是徒劳的,后来他由于无法接受助人为乐还要被扣车罚款的现实,用刀砍向了自己的手腕。所幸及时被制止,割伤了小指。公众对此震惊之余,也为孙中界的行为感到惋惜,孙中界“断指反钓”这种意气用事的背后是无限悲伤。时常,人们总会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叹这些维权者,在走投无路时,竟将消灭自己的一部分身体作为维权与自救的本钱,宛若捐肾救父。如此遭遇,闻者情何以堪?当我们责问他们缺乏行政救济知识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行政救济制度才是本质上亟待完善的源头。

(二)行政救济制度的不完善

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一方面,是因为行政执法的强制性,另一方面,中国的行政救济制度还不完善。虽说中国在1990年就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在损益性的行政行为出现后,赋予相对人救济性的权利。第11条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以及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等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是,从起诉、受理到审理、判决,起码要花费二三个月的时间,成本之高、效率之低直接决定了当时人对行政救济的放弃。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公布为中国的行政法律体系带来了一线希望。首先,行政复议的救济更为全面。在受案范围方面,行政复议的范围较行政诉讼要广,行政诉讼规定了八项范围,而行政复议规定了十一项,并且第十一项还是一项兜底项;在审查范围方面,行政复议不仅可以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审查,而且可以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定作出附带审查;在行政费用范围方面,行政复议费用无需相对人承担,由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经费予以保障。其次,行政复议的监督更为有效。行政复议是建立在行政隶属关系上的行政监督制度,由上级行政机关对所属下级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进行的层级监督。复议机关可以维持、撤销、变更、确定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以及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最后,行政复议的效率更高。由于是层级监督模式,行政复议在程序上的设置更加快捷高效,省去了起诉、受理、审理和判决等一系列诉讼程序。尽管如此,行政复议在程序上的缺陷仍然是导致行政相对人放弃救济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首先,行政复议范围仍旧较窄。虽然行政复议相对于行政诉讼来说范围扩大了,但是对于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却不能够提起复议。随着中国人口逐年增多,政府为了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对于社会运转的干涉越来越多,以行政许可为例,对于行政许可的属性探讨,目前多数国家行政法学奉行的学说是解禁说。行政许可是对禁止的解除,而不是权利的授予。应受许可的事项,在法律没有禁止以前,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从事的行为,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结果,自由受到了限制,而许可正是对自由的恢复。所以解禁说又被称为“权利恢复说”。这也就是说,行政许可所需要经过认定才能从事的活动,是行政相对人本身的权利之内的活动,在经过了法律的限制、解除之后才能“再次”享有,所以如果法律不予以解除,行政相对人就丧失了这部分权利。而法律这种“不解除”的不作为的行为却没有纳入到行政复议的范围之内。

其次,行政复议机关的独立性较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规定了行政复议机关的种类,多数为垂直领导,少数为垂直领导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政府。这样的机构设置在审查方面的公正性有待商榷。另外,行政复议是对受到行政行为损害的当事人的行政救济制度,但是行政复议的结构设置是上一级行政机关审查下一级行政机关的行政(下转302页)(上接296页)行为,抽象地说其带有“内部性”,而行政救济是行政机关给当事人的一种公平的还原,其带有“外部性”,所以行政复议机关的角色在法理上存在一定的矛盾。

最后,行政复议的公开性较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22条规定:“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这一条不难分析出立法机关是从行政复议的效率出发来制定的,采取书面审查过于形式化,从中几乎不能体现出公平、公开的理念。从行政复议机关的角度来说,仅仅凭书面的文字,很难对行政复议申请人认为的行政行为有一个全面、直观、中肯的认识;从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角度来说,除了提交了行政复议申请以外,对于行政复议过程的介入是不完全的,行政复议为了注重效率,忽视了公开的重要性,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保障是很不完善的。

四、“钓鱼执法”的治理途径:对行政机关限权并对行政相对人有效保障

正是因为行政机关的权力膨胀、行政相对人的救济常识缺乏以及行政救济制度的不完善,才催生出了“钓鱼执法”这个怪胎,而“钓鱼执法”所引起的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又导致了社会秩序的治理困难。要摆脱这个怪圈,政府机关应该从源头上对行政机关限权,而国务院也应该从立法上完善行政法规,从而把法制和法治相结合。

从对事物的支配来看,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中国的立法机关主要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国执法机关国务院由其产生,对其负责。要防止行政机关的权力膨胀,就要从立法上制定完善的行政体系,一方面给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对行政机关的权力进行限制。以中国《行政复议法》第22条为例,立法机关应当扩大对于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的复议申请范围,以防止行政机关自行为认定行政许可提供门槛,损害相对人的利益。

法律设定得完善了,行政机关也不一定会依法行政,所以行政机关也必须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并且秉承一种道德精神,在执法的时候,把相对人的权力放在第一位,严格依法行政。只有把法制和法治相结合,才能够减少甚至杜绝“钓鱼执法”这种违法行政。

摘要:近年来,“钓鱼执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这一现象本质上是一种诱惑性执法,在英美法系中和正当防卫等一样,都是当事人无罪免责的理由。而在中国的法制体系中,由于侧重法治,并且在执法经济的利益驱动之下,以“钓鱼执法”取缔所谓违法行为,一方面行政机关的形象大受损害,在以后的执法道路上形成信任危机;另一方面公民的人权受不到基本的保障,这在中国在法治的道路上形成了很大的障碍,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钓鱼执法”,合法性,治理

参考文献

[1]梁三利,郭明论.行政执法中的诱惑调查——上海“钓鱼执法”事件的理性思考[J].法治论丛,2010,(2).

[2]黎慈,孟卧杰.法治视域中的“钓鱼执法”及其反思[J].广西社会科学,2010,(3).

[3]熊樟林“.钓鱼执法”司法审查对象的转换——从“程序”到“主观方面”[J].法学论坛,2010,(4).

[4]姚天宇,王勇“.钓鱼执法”的行政违法性及其规制[J].政治与法律,2012,(6).

[5]王文平.正当程序原则视野下的“钓鱼执法”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

上一篇:英语口语教学实践下一篇:风险资本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