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困境

2024-10-23

融合困境(共8篇)

融合困境 篇1

纵观国内外传统媒体的融合实践,不管是独立自主经营、还是依靠政府补贴的媒体,它们在媒体融合的现实实践中都遭遇到了不同层面的问题。时至今日没有一家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是成功的。喻国明认为造成这一局面是因为,依托互联网而生的新媒体是一种更高维度的媒介,而传统媒体是低维度的,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的实践中以一种低维度的思维去管理高维度的新媒体,从逻辑上来说就是错误的。除去经营管理层面的考量,本文将从技术、经济、规制、社会文化四个维度对媒体融合所遭遇的种种阻碍进行全面分析。

一、国内外媒体融合的现状

媒体融合的实践最早发端于美国,素来以“严肃报纸”闻名的《纽约时报》于1999年建立“数字纽约时报”,并将网站脱离报纸独立运营,成为提供完整数字报道的网络新闻媒体。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管是付费墙还是付费门,都没能扭转《纽约时报》盈利迅速下滑的颓势。

在全球新闻媒体中占据重要席位的BBC于2006年提出“数字英国”战略,将数字化生存作为新闻媒体未来的发展方向。时任总裁马克·汤普森更是提出了“马提尼媒体”的概念,强调未来的新闻受众可以在任何的时间、地点通过上网设备消费BBC的内容产品。除此之外,BBC建立广播、电视、 网站三大新闻平台,要求“BBC的人员无论在内容策划还是在节目制作中,都要同时考虑广播、电视和网站各个平台的需求,以及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BBC正在着力打造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包容互动的格局。但是鉴于BBC的公共性,英国国内的人士对于BBC “殖民”新媒体的市场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BBC没有权利依靠政府提供的充足保障“强占”新媒体平台,这是对新兴媒介市场秩序的一种破坏。

国内的媒体融合与国外的媒体融合实践几乎是同步展开的,《人民日报》于1997年创办电子版,人民网也于2005年成功面世。截至目前,《人民日报》旗下已有29种报刊,44家网站,118个微博帐号,是目前国内在媒体融合方面比较出色的代表。但是,和BBC的处境一样,《人民日报》所营造的媒体方阵中具有新媒体形态的产品在盈利模式上并没有形成突破,而是依靠中央的财政支持继续维持运转。

立足于央视卓越的内容资源,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 于2009年12月正式推出。CNTV融合电视和网络的特性, 汇集了央视、各大省级卫视每天播出的视频节目,从内容资源来说不可谓不丰富。但是经过5年之久的探索,CNTV客户端的市场占有率明显低于搜狐视频、爱奇艺等依托网络视频壮大的视频网站。

中央级的媒体尚不能完全从媒体融合的产品中获得盈利,地方性的基层媒体在媒体融合实践中更是举步维艰。虽然从2007年左右,全国范围的基层媒体开始推进媒体融合, 但是传统媒体集团的广告收入却一直在大幅度下滑。单从盈利层面来讲的话,基层媒体的媒体融合是失败的。

二、媒体融合遭遇困境的原因

(一)技术层面的受制性

1.数字技术的工具性

著名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认识世界的方式”。[1]正是这些感知方式的变化,最终促成了新的社会行为类型。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念使人们认识到媒介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事实上,数字技术的发展并不能自主地推动媒介融合。媒介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工具性, 它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发展变化的,它并不能成为成为促进媒体融合的原动力。

印刷术的发明使《圣经》得以大范围的传播,新教革命催生了现代社会的曙光。广播电视的出现,使得自由、平等、政治民主等观念深入人心,媒介技术的新突破丰富了人们的现代生活。但是,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革新营造现代生活的同时, 也塑造了更为严谨的法律、更为规范的经济环境。这一日渐完善的外部环境,使得媒介技术在当代的革新成本超越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突破。如果说印刷术、电视广播是古登堡、莫尔斯、马可尼的个人突破,那么到了互联网时代技术革新已经成为科学团队长时间奋斗的智慧成果。从技术发明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技术革新的成本正在不断扩大。

数字技术变革从根本上讲,无法构成促进媒体融合的内动力,从现实情况分析,目前还没有出现符合媒体融合的融合技术。所以,数字技术从自身属性、现实发展来说,一方面推动新媒体的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在客观上阻碍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2.技术与产品更替的非同步性

电信网络目前已经进入4G时代,手机、移动端正在逐渐成为新闻传媒争夺的阵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也着重于打造移动端的手机应用。但是技术的更新与相应的产品并不是同步被受众采纳的,产品的接受总的来说是落后于技术更新的。

以苹果产品的技术更新为例,伴随着智能产品的安全隐患越来越严重,苹果在新的产品中推出了指纹识别功能,整体来说这是对产品安全的极大保障。但是大部分智能手机用户并不会立马换掉自己现在的手机产品,一方面是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现有的手机也能满足通讯、社交的基本要求。以此可见,新的技术出现的同时,更优质的代替性产品就已面市,但并不是所有的受众都会有即刻更新技术的需要。

且不说目前尚未出现重大突破性的融合技术,假设科技革新得以发生,但是新的技术产品大规模占领市场也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从技术革新到产品服务,目前尚未能满足媒体融合所需。目前国内外的融合实践遭遇到第一层困境就是由于技术的限制性因素造成的。

(二)经济层面的模糊性

1.盈利模式的未知性

互联网的出现瓜分了传统媒体的广告市场,所以大部分传统媒体在转向新媒体的时候都选择了建立网站。但是早在传统媒体入驻互联网之前,一众网络公司就已经分割了受众市场。所以,传统媒体进军互联网时其盈利点已经微乎其微。

目前传统媒体建立的网站大多依靠高访问量来吸引广告投放,但是真正做到盈利的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媒体的网站在服务性上远远逊色于商业门户网站,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网站盈利的商业模式本身就是不平等的。

传统媒体建立网站仍是基于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思维模式,殊不知门户网站早以全面周到的信息服务培养起受众主动搜索的信息模式。换句话说,新闻网站不应该只是将广播、电视、报纸上的内容全面复制,而应该是分门别类、全面周详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两种思维方式完全不同的媒体,如果以传统媒体的逻辑来思考新媒体的生存之道,其最终的产品形态不仅丧失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新媒体的服务性特点也会被掩盖。

商业网站的盈利模式本来就是生而不平等的,举例来讲,腾讯自诞生之日起就采用“以社区为中心”的模式,通过QQ软件打开用户市场后,基于活跃的用户群展开社交服务, 用户黏着度高。新浪和搜狐所代表的商业模式则更加突出平台性,包罗万象的信息在此平台汇聚、展出,用户点击率高。 和以上两者都不同的是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如网易,更加注重信息内容本身,用户忠诚度高。[2]

传统媒体采用何种盈利模式直接关系到其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商业成效,但是,传统媒体在进行融合实践时并没有很好地区分这三种模式,而是急于在新媒体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结果造成目前盈利模式未明、模糊的状态。举例来说, 平台网站和产品网站的区别在于是否收费,平台网站是免费的,但是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的网站则是需要收费的,比如美国的财经类报纸网站《华尔街时报》就通过收费信息以及会员缴费获取利润。

传统媒体在思量商业模式对应该采用平台网站还是产品网站模式举棋不定,一方面新闻产品从本质上说更接近于内容产品服务,但是另一方面读者已经适应平台网站的模式,受众免费阅读的观念根深蒂固。传统媒体网站收费之争迟迟难下定论,商业模式模糊自然而然造成新媒体产品盈利模式未知。

2.市场自由度的不确定性

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中最具诱惑性的口号要数“跨区域、跨媒体”了,但是却一直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主体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缺乏具有法律保护的、明确的市场自由度,换句话讲,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具有多大程度上的市场自由是没有明确规定的,而且缺乏法律保护。

传统媒体多是事业单位性质,在媒体融合中缺乏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合法身份,这是传统媒体“跨区域”遭遇的一大障碍。比如党报旗下的网站采取部分剥离的方式,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但是党报网站要做到完全剥离必然会遭遇多重政策壁垒。这明显与依托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新媒体是背道而驰的。

媒体融合的重要步骤就是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多元资本来推动跨媒体的业务融合。美国的几大传媒巨头,无外乎通过上市融资来进行扩张、并购、重组。但是报业集团上市后的投资渠道在国内并不通畅,以“北青传媒”为例,2004年依托《北京青年报》广告以及发行资产的“北青传媒”在香港上市后,《北京青年报》打算收购《河北青年报》,但是由于河北省委的种种管制,最终收购未能成功。投资渠道被阻塞, 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就难以转换成核心竞争力,所以“跨媒体”的战略沦为一纸空谈。

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能够实现多大程度的剥离,多大程度的资源重组,这些都是不确定的。若想实现“跨区域、跨媒体”的媒体融合,不仅需要明确规定传媒主体的市场自由度,而且需要清除不必要的障碍,保证投资渠道的通畅,这样才能完成各种媒体资源的优势重组。

(三)规制层面的滞后性

1.缺乏统一、合理的规制

传统媒介规制是一种技术平台对应一种规制,这对于传统媒体是适用的。广播、电视、报纸所提供的信息产品具有不同的产品形态和经济特性,彼此之间的可替代性小,其相应的规制有着强烈的一一对应性。

新媒体产品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森严的壁垒,其产品形态可能是融合了音频、视频、文字的融合新闻。虽然是不同技术平台网站,但是其产品形态是大相径庭的,如果按照传统媒介规制来进行管理,那么就容易形成相同产品遭受规制的程度却是不相同的局面。

互联网接入有线电视业务称得上是典型的例子,互联网算是电信规制范畴,但是电视信号则属于有线电视业务范畴,两者受到的规制程度是不同的。在两者业务基础上形成的IPTV应该遵循电信规制还是有线电视规制呢?虽然目前管理部门尚未针对此类产品形态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IPTV遭受的管制远远不如传统的视频服务严格。

“通常意义上的规制,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对构成特定社会的个人、构成特定经济的经济主体的活动进行限制的行为”。[3]传统媒体的规制形成的基础是:媒介市场竞争受限或者市场正在趋于垄断。比如说广播电视业,资源或者频谱是稀缺的,为了防止竞争性的频谱之间相互恶性干扰,规制制约经济主体的行为。传统规制是为了防治自然垄断或者人为垄断而生。

媒体融合彻底重构了媒介市场的竞争格局,原本分立的产业走向融合,传统意义上垄断程度高的市场结构被打破。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媒介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多样化的产品形态弥补了因为资源、频谱引发的不良竞争,在此种现实背景下,基于传统媒体形态的媒体规制的合理性饱受质疑。

从传统媒体规制的形成历程不难看出,媒体规制的假设性前提是媒介市场缺乏理性有效的竞争行为。虽然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这个假设性前提不复存在,但是基于此假设的媒体规制依旧具有有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媒体的主体行为存在制约,那么很可能取得相反的效果阻碍媒体融合的有效进行。

2.相关法律条文的滞后性

法律条文的滞后性是天生的,不仅仅是新闻媒体领域, 其他各行各业也面临着此般困境。作为管理部门,面对新生的媒介形态,通常都是在管理过程中发现问题、漏洞或者不合理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但是立法程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在任何国家都是无法避免的一大障碍。

现阶段我国只是将新闻信息的管理规范纳入其他的法律条文中,而且现行的法律规范对于新媒体产品的管理缺乏明确规定。国外针对新媒体内容的管理手段主要有:政府立法管理、技术手段控制、行业与用户自律、网络伦理公约。目前国内针对新媒体的管控手段主要依靠技术手段控制,但是删帖、过滤等方法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媒体融合是长远的未来趋势,行为主体拥有法律保护能极大地规范市场行为,促进媒介市场的多元繁荣。

(四)社会文化层面的弱势性

1.利益驱动性缺失

媒介环境学者保罗·莱文森认为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人性化,人的理性对技术具有控制作用。人的主观观念,正是社会文化的构成因素,换句话说,社会文化中的理性因素,掌控着促进媒体融合的技术变革。

但是社会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批判一切不利于人类平等的行为,包括经济利益追逐。现代文明社会的文化注重人们之间的利益协调,但事实上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是为了抢占新媒体的市场,逐利性的竞争行为必然会导致另一部分市场主体的利益被侵占,这和社会文化所倡导的是相悖的。 所以,社会文化虽然在技术变革中有着重大作用,但是在促进媒体融合的进程中不具备利益驱动性,这极大削弱了文化层面对媒体融合的辅助性作用。

受众通常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体验到媒体融合带来的变化,之后才在人们政治、经济领域产生变革,从而在社会文化层面形成变化。换言之,假设受众有主观的信息需求,但是单凭这种能动性是无法形成媒体融合的,这种主观愿望通过作用于技术手段、经济市场、规制管理层面最终推动媒介融合。

在社会文化层面,一方面其本身不具有利益驱动性,另一方面其无法直接作用于媒体融合实践,而是要通过其他维度的变化最终起到促进作用。所以社会文化虽然是促进媒体融合的重要力量,但是却在媒体融合的实践中处于弱势地位。

2.组织文化为产业融合营造壁垒

文化隔阂是传统媒体在融合实践中难以避免的。报纸、 广播、电视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媒介文化,这在融合媒介集团内部是很难协调的。新媒体产业的出现,又将媒介文化置入一种迟滞状态。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原本的平衡状态,从而导致传媒集团内部的变迁陷入一种迟滞状态。

传统媒体在进行新媒体探索时,最先行就是这一批新闻一线的从业人员。但是新媒体在整个逻辑思维上是高于传统媒介的,它不是在传统媒介的基础上演变,而是整个颠覆性的更高维度的媒介。当出身于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去发展新媒体时便陷入了这种迟滞状态,他们并不是很了解互联网代表的新媒体的逻辑方式,他们以自己所熟悉的媒介文化营造新媒体,这便造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文化冲击”。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对于媒体融合无疑也是一大阻力。

综上,媒体融合是当前互联网发展抛给传统媒体的一大难题,它有着模糊可见、若隐若现的光辉未来,并让传统媒体坚信融合是大势所趋。但是这种高涨的激情在融合实践中遭遇到现实的重重困境:技术层面的高额革新成本,经济层面新产品形态未知的盈利模式、市场主体不明确的自由度,规制层面缺乏统一、合理的管制,社会文化层面的层层壁垒。

客观存在的现实因素造成了目前国内媒体融合的困境, 但是诚如互联网所代表的那样,媒体融合是未来新闻媒体发展的大方向。结合近几年的媒体融合实践,传统媒体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运营新媒体媒介产品,而不是盲目地追求规模效应。虽然技术、经济、规制、文化各个层面都存在有不利于媒体融合的因素,但是传统媒体若能综合考量四个层面的制约因素,立足现实逐个应对,而不是一味地贪大求全的抢占新媒体市场,相信媒体融合的轮廓将会更加清晰可见。

参考文献

[1].郭京燕.美国报业的媒介融合路径及其启示[J].记者摇篮,2015(7).

[2] .郜书锴.数字未来——媒介融合与报业发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3] .姜德贤.CNTV发展环境SWOT分析[J].青年记者,2010(3).

[4] .肖赞军.媒介融合引致的四类规制问题[J].当代传播,2014(1).

[5] .付晓光.媒介融合实效性的比对分析[J].编辑学刊,2014(1).

[6] .金韶.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媒介融合和媒体发展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6).

[7] .孙旭培.新闻传播法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 .陈国权.分化是传媒发展的趋势,而不是融合[EB/OL].http://www.chinesebk.com/Article/yanjiu/pinglun/201503/18679.html.

[9] .喻国明:现在所有媒介融合基本逻辑都是错误的[EB/O L].http://bc.tech-ex.com/2015/expforum/60714.html.

融合困境 篇2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城市居民子女 文化融合教育 城市公办学校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提出

目前,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方针主要是“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城市公办学校为主。据教育部统计,2014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超80%,由此可见,我国已形成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随迁子女就学的格局[1]。然而,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后面临文化冲突的问题值得关注。

有研究表明,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普遍面临文化冲突,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一,表层文化冲突,主要指衣着、卫生、语言及饮食习惯等方面。农民工随迁子女相对来说衣着“土气”些、卫生差一些、普通话带有严重的地方口音。其二,中层文化冲突,主要指学习习惯、生活规范和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农民工随迁子女普遍存在完不成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等不良学习习惯,行为相对粗放、处事简单,易与师生发生冲突。在家庭教育方式方面,农民工随迁子女家长多采取打骂等粗暴方式,甚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其三,深层文化冲突,主要指身份意识、学习价值认识等方面。城市居民子女的优越感使农民工随迁子女对自己的身份较为敏感,易因身份问题与城市居民子女产生冲突。另外,农民工在观念上普遍有重男轻女思想,与城市教师所持有的男女平等思想存在冲突[2]。

农民工随迁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面临的诸多文化冲突,本质上反映了我国当前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的矛盾,若不能有效应对,将会衍生诸多问题。从学校层面看,会影响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其社会化;从国家发展层面看,不利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市民化,延缓我国城市化进程;从社会层面看,文化冲突或将被激化进而发展成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和谐的隐患。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困境探析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问题已初现端倪,此类群体难以融入流入地的学校教育,面临着学习困难、心理失衡、社交障碍等诸多困扰,若放任不管,将导致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学业失败,损及教育公平。

1.政府政策导向尚未明确

解决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若仅停留在“两为主”上,那仅是架构了政府基本的公共服务框架,只有把教育放大到文化融合的高度,才是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根本和今后推进工作的重点[3]。有的城市已经看到这一趋势,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曾开展了对江浙沪三省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后文化差异和文化融合问题的研究,发现在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的带动下,江浙沪三省不少城市公办学校,尤其是杭州、上海等地纷纷开始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合问题,并取得了较大成效[4]。

由此可见,政府政策导向是统合政府、学校、社会各界携手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关键。然而,总体来看,现有政策仅局限于少数几个城市“碎片化”的经验,政策导向不够明晰,亟待各流入地政府及相关教育部门加大关注力度、开展政策试点、总结改革经验、发挥中坚力量。

2.城市公办学校未予以足够重视

城市公办学校是实施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主场地,其作用不言而喻。调查显示,近几年,杭州、武汉、上海等地某些公办中小学陆续展开了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有益探索。如上海普陀区的陆家宅小学就将“构建城市公办小学新学生文化”列为学校教育科研的重点之一,并将之细化到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策划、环境建设、制度设计当中。陆家宅小学敢于正视问题并积极应对的行为令人欣慰,然而目前大多数城市公办学校对于这一问题仍采取放任态度,尚未涉及文化融合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两为主”政策仅要求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并未规定入学后校方的培养目标,再加上受当前教育体制按户籍所在地升学办法的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成绩并不会划入流入地城市公办学校的总成绩进而影响到学校的排名,因此学校并未对其予以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文化本身具有高度复杂性,文化融合考察维度难把握,再加上文化融合教育作为当前教育领域的新命题,可借鉴经验少,校本课程开发有难度。

3.文化的自我保护机制固化了偏见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我保护机制,体现为人们在观念上对所属文化的认同和对他文化的排斥。同一事物在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范畴内或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例如,对于泥土的认识,农民工随迁子女从小跟泥土打交道,对于泥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对满身泥土多不以为然,然而这却是城市教师和学生所不能容忍的。

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来说,突破自身的文化壁垒,加强交流、消除偏见,是文化融合教育的关键。然而,对农民工片面、负面的报道,使得文化自我保护机制固化了偏见。不少城市居民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心存芥蒂,认为他们“脏、傻、俗、野蛮”,和他们交往自己的孩子会被带坏[5]。某课题组对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常州5市17所学校的调查显示,在城市学生家长中,有17.8%的人不赞成公办学校招收农民工子女,有43.6%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就会让自己的孩子转学[2]。受父母观念的影响,部分城市居民子女也表现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歧视,不和他们说话,拒绝与之同桌甚至同班。相应的,一些农民工随迁子女对城市居民子女也存在非理性认知,觉得他们“势利、冷漠、精明”,甚至对其产生敌意。这种彼此间的对抗情绪,为文化融合教育设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4.家庭经济资本的差异加深了隔阂

家庭经济资本影响人的消费观、价值观甚至人生观,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兴趣爱好和生活品味,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衔接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99元,农村居民则为5554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83[6]。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流出地多为甘肃、贵州、四川等贫困地区的农村,而流入地多为上海、广东、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664元,而同期甘肃省农村居民仅为2985元,二者同比倍差8.93[7]。

显然,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经济资本有限,自然形成一种崇尚节俭的生存文化。相比之下,城市居民子女拥有更多资源,自然形成一种崇尚品质的生活文化。尽管农民工随迁子女极力想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但受有限家庭经济资本的制约,渴望只能变成奢望、困惑和尴尬,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在与城市居民子女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卑和退缩心理。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子女往往也因没有共同话题而失去与农民工随迁子女交往的兴趣。家庭经济资本的巨大差异加深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的隔阂,成为开展文化融合教育的障碍。

三、破解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困境的对策

破解当前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困境,需要中央和各流入地城市政府、城市公办学校、大众传媒、社区、家长及学生自身的合力协作。

1.政府应积极推进相关制度改革

出台融合教育政策,建立考核指标。中央应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尽早出台政策或纲领性文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列为政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各流入地城市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文化融合教育成果考核指标,重点考核随迁子女的入学率与巩固率、活动开展的参与率、学业成绩的合格率与优秀率、家长会的参与度及学生家长的满意度等[8]。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身份差异。中央和各流入地城市政府应加快推进户籍、异地升学等制度改革,消除身份差异,使农民工随迁子女享有城市居民子女同等待遇,以平等的身份实现就近入学、平等就学、合理升学,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同参与、同管理、同教育、同服务”[9]。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中央和各流入地城市政府应提高一次分配中劳力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扩大二次分配中农民工家庭的惠及面,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等,切实提高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的可支配收入。

2.学校应营造文化融合的育人环境

营造多元融合、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语都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可以通过告示牌、宣传栏、校歌等媒介,组织“最美方言”、“别样乡俗文化”等活动,营造多元融合、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校园融合文化建设。

开发文化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学校应利用好城乡文化差异这一宝贵资源,开设突出乡村文化特色的文化融合教育校本课程。一方面,介绍城市社会文化,帮助农民工随迁子女熟悉学校和城市的文化特质与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介绍各地区农村独特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让城市学生与教师了解城乡文化差异并吸纳农村文化中的优秀成分[10]。

施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采用混合编班制,混合编班体现了校域内的教育公平,有利于城乡学生的互动,在互动中促进文化的融合。转变教师角色定位,教师除教书育人之外,还应扮演好“融合者”的角色,尊重并接纳城乡文化差异,鼓励、提倡多元文化在同一个班级中的交流与互动[11]。

加强“家校”、“家家”互动。加强“家校”互动,使家长明确学校开展文化融合教育的方针、策略、目标和过程,增强家长对学校文化融合教育价值的认同。增进“家家”互动,学校活动应注重加强随迁子女家长和城市子女家长间的交流,结成“农民工子女家庭+城市子女家庭”的联合互助模式。

3.大众传媒应坚持正面舆论导向

加强对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的正面报道。网络、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应在全社会传播“尊重、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加强对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的正面报道,展示他们勤劳、朴实、忠厚、坚韧等优秀性格品质[9],引导城市居民及其子女消除偏见,正确对待、认同并接纳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

加大对我国优秀传统农村文化的宣传。优秀传统农村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和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现如今,城市受固有文化的影响和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文化的冲击,中华文明的“忠孝仁义”逐渐被“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所取代,人际关系冷漠,邻里老死不相往来。大众传媒应加大对我国优秀传统农村文化精神内涵的宣传和弘扬,引导人们对城乡文化进行再认知,最终形成一种多元融合的城市新文化。

4.社区应打造新型城乡融合核心文化

社区是人们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社区要素包含地域、人口、文化和组织,此外还涉及共同的心理归属,是协助推进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重要场域[12]。一方面,加强社区城乡一体物质文化建设,如修建图书馆、文化馆等,加强人们的社区参与度,增进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与城市居民间的交流。其次,加强社区城乡一体精神文化建设,如邀请专家学者开展社区讲座、定期举办家庭联谊活动、成立农民工家庭帮扶社区公益小组等,打造有凝聚力的新型城乡融合社区核心文化。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新闻中心.教育部:2014年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超80%[EB/OL].URL:http://www.ec.js.edu.cn/art/2015/3/2/

art_4341_167422.html,2015-03-02.

[2] 汤林春.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10).

[3]傅禄建.融合不仅是包容更是文化重建[N].中国教育报,2010-01-06(3).

[4] 叶琳.农民工子女如何融入城市学校[N].中国教育报,2010-01-06(3).

[5] 吴新慧,刘成斌.接纳?排斥?——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社会空间[J].中国青年研究,2007(7).

[6]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EB/OL].UR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7/t20150715_1215011.html2015-07-15.

[7]关逸民.29省份公布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N].中国信息报,2015-08-05(004).

[8] 湛卫清.融合教育: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新策略[J].人民教育,2009(11).

[9] 黄兆信,潘旦,万荣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J].社会科学在线,2010(8).

[10]李红婷.城区学校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人类学阐释[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2).

[11] 翁细金,万荣根.融合教育的教师角色与使命[J].教育评论,2010(4).

[12]涂启锋.“四位一体”:融合教育的实施机制——以武汉市德才中学为中心的考察[D].武汉:湖北大学,2007.

[作者:刘宗顺(1988-),女,山东菏泽人,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宁波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困境分析 篇3

失地农民是指在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失去土地的特殊人群。失地农民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分布着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失地农民依据年龄层次差异主要分为青少年人群(受教育阶段)、中年人群(就业中或待就业)、老年人群(无业在家)这三类。不同年龄层的失地农民在城市融合的过程中面临共性的问题,同时也产生了各自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青少年人群城市融合问题———教育

失地农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正在接受教育的青少年。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他们和城市里的孩子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学习,但是由于不一样的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使得他们在学校中也产生了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良好个人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融合问题。

一方面,城市学生不愿意主动与失地农民孩子交朋友。首先,失地农民整天忙于赚钱养家,很少有像城市家长那样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情况。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失地农民的孩子存在个人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孩子与其主动交朋友的积极性。其次,失地农民孩子的心理状况很容易被忽视。家长缺乏和孩子的长时间的沟通交流,孩子容易形成孤僻或者偏激的性格。失地农民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缺失,这也是城市孩子不愿意主动与失地农民孩子主动结交的另一个原因。失地农民的孩子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关爱的缺失,使得他们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时,有些孩子不知该如何处理,很可能会恶语相向,甚至冲动打架。

另一方面,部分教师不愿意接受失地农民孩子在自己所任教班级学习。有些失地农民孩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家务,这使得他们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低于城市的孩子。失地农民的孩子行为习惯的问题也比较多,例如:迟到、作业不及时完成、口语表达不规范等问题时常发生。以上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班级荣誉的评比。因此,部分教师不愿意接受失地农民的孩子来自己的班级里学习。

二、中年人群城市融合问题———就业和社交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在短期内很难解决。首先,失地农民自身的能力水平和文化素质亟待提高。其次,城市愿意提供给失地农民提供多元化和长期性的工作岗位。最后,需要社会各界关注失地农民这一个群体。只有解决就业问题,失地农民才能真正地融入城市,成为城市真正的主人。

失地农民本来有自己耕作的土地,可以自给自足。自从他们失去了土地,进入城市以后,不得不找一份工作来养家。但是,由于失地农民知识水平和个人能力的限制,找到合适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难题。现实生活中,他们找到的工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工作强度大。失地农民在农村长大和生活,他们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低于城市人群。在城市,较好的工作岗位招聘中,很多需要文凭或是熟练的技能。这无疑从一开始就拒绝了失地农民的求职请求。于是,很多失地农民只能被迫选择一些技术要求低、工作劳累、地位低的工作。只有这样的工作岗位,失地农民才有机会获得。第二,工作临时性强。大部分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水电费等各种开销增多,急需一份工作来维持生计。这样急迫的现状导致失地农民选择当临时工,诸如小区保安、清洁工、建筑工人等工作。第三,工作保障低。失地农民工作的临时性和低技术性,导致了失地农民工作提供的保障低,且随时面临被辞退的风险。此外,工作环境的安全保障也很低。失地农民中从事建筑工作的,不仅面临着被拖欠工资的风险,还面临着高空作业的危险。

失地农民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是固有社交方式没有改变。在农村人看来,只有在熟悉的圈子里交往才安心,这使得农民对陌生人一直抱有警戒的态度,不会去主动进入城市居民的交际圈。同时,城市的生活格局将原本可以互相走动的邻里乡亲分隔了起来,导致失地农民工作之余仅剩下个人的空间。

(一)交往对象分类,对陌生人缺乏信任

这个城市融合问题是失地农民主观因素造成的。几十年的农村生活,使得他们彼此对村上的所有人都很熟悉,因此交往也充满信任。但是,由农村进入城市生活后,失地农民不可避免地要与城市居民或者外来租住人口进行接触。失地农民很自然地就将这些人归类为“外人”。因为缺乏信任,失地农民不主动与“外人”接触成了失地农民的习惯。也正是因为对“外人”信任的缺乏,使得失地农民的社交圈子一直没有扩大。简单地来说,失地农民只是客观上住在城市里而已,主观上还没有把自己当做城市居民看待,城市融合问题依然存在。

(二)业余生活单一,看电视成为首要选择

经调查,在工作之余,看电视成为很多失地农民最主要的娱乐消遣方式。究其深层原因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失地农民赚的钱不多,又有农村人与生俱来的节俭意识。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失地农民不愿意将辛苦赚来的钱花在自身的消遣上。其次,失地农民不愿意主动结交“外人”的主观意识,也使得他们的业余生活没有新鲜的元素。因此,看电视成了他们不得不选择的娱乐消遣方式。

三、老年人群城市融入问题———社会保障、心理认同和习惯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城市融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他们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安土重迁和小农的思想根深蒂固。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他们是最难融合的一群人。他们入住城市后,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社会保障金。但是作为失地农民,他们的社会保障的福利和城市老人相差巨大。对于失地的老年人来说,一个月的社会保障只有几百块钱,而城市退休老人一个月的社会保障可以达到四五千。同样是老年人,对待城市居民和失地农民的方式却差了那么多,这使得失地农民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在心理上并不认同自己是城市居民的身份。老人心理上的融合没有完成,那城市融合终究是个难题。

失地老人在城市融合的过程中,新旧生活方式也产生激烈地碰撞。失地老人还带有许多农村生活的习惯。失地老年人在农村一直以农耕为主,在土地里劳动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习惯了。失地老年人自从住进城市以后,再也没有土地供他们劳动。虽然失地老人觉得自己依然还有劳动潜力,但是城市生活不存在田间劳动的可能。突然闲下来后,老人整天不知道干什么。况且在城市居住的房子不像农村房子那样出入自由,逐渐消减了失地老人走家串户交流的热情。既没有劳动的机会,也失去了走家串户交流的条件,老人的生活变得异常乏味。日复一日,老人想起在农村生活的种种好处,将农村生活的丰富与城市生活的单调进行比较,愈发怀念农村生活。对农村的怀念,使得老人无法真正市民化。

失地农民拥有城市人的身份,却没有和城市人一样展示自己的舞台。既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又不能享受同样的社保水平。他们就像是城市的边缘人,失去了原本生活的地方,带着原来的态度和习惯,来到了城市这样一个新的环境。

摘要:失地农民城市融合的进程中,在教育、就业、社交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依据失地农民的年龄层次差异,从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深入分析原因。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融合,原因

参考文献

[1]孙碧荣.失地农民城市融合问题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8).

[2]张建国.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1.

融合困境 篇4

互联网技术席卷全球,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各类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它们拥有传播速度快、内容与形式丰富等特点,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信息体验,同时也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如广告收入下降、市场份额逐渐萎缩等。但是,传统媒体组织形式严密,强调社会责任,采编实力强大,使其在公信力方面较新兴媒体更有优势。因此,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互补发展成为当今媒体事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

二、媒体融合现状

(一)不断提高的互联网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融合发展

近年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互动在逐渐增多,通过资源重新配置,逐渐形成一个双赢的融合新局面。未来的媒体形态,将由新闻单位、企业媒体、自媒体构成,后两者经过市场筛选后变得活力十足,成为个性化突出的高品质媒体。

(二)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指的是把多种媒体整合在一起,实现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推动信息资源全球化。建立全媒体的新闻中心,它融合了传统媒体采编资源的优势和新兴媒体传播速度快与传播范围广的优势。而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上,也逐渐提高了传统媒体工作人员对于新媒体技术的掌握,逐渐实现了“一人多能”。在信息内容上也逐渐实现全媒体,全媒体新闻平台对所有信息进行统一的调控,按照不同的需要来实现新闻生产。

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就是全媒体新闻平台的成功例子。人民日报社的组织架构最初是基于纸质媒体搭建而成,目前已形成以人民日报社为大本营,人民网、《人民日报》APP、微信公众号等数十种类别、数百个终端载体的媒体集团,其工作方式和生产节奏各有千秋,传统的组织结构已无法适应不同媒介的特性,也不利于整个媒介集团新闻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中央厨房”运行机制成为扭转不利局面的有力武器,搭建全媒体新闻平台,依托“两微一端”的移动传播新布局,设置统筹推广、内容定制、可视化3个工作团队,打破了新旧媒体之间的藩篱,建构起了适应传播环境的组织架构。

三、媒体融合困境

(一)融合目标不够明确

新兴媒体发展速度太快,导致我们对新兴媒体的认知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影响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现今媒体管理机制与概念模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存在较大的困难,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依旧是两个不同的阵营,传统媒体强大的公信力和专业化与新兴媒体粗糙的信息制作内容及快捷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未能实现有效的融合。

(二)媒体从业人员认识见解和业务素养之间的偏差,都是当前媒体融合所面临的困境

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对新兴媒体技术的掌握不够全面,并不能适应新兴媒体的发展;而一些具备新兴媒体思想认识与技术的人员对传统媒体的认知又不够充分。这种现状影响了媒体从业人员对新兴媒体技术的认知和掌握,同时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媒体融合理念的科学定位以及制定清晰的现实发展策略。

(三)没有建立完善的媒体管理体制

传统媒体严格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人力资源的协调配置存在一定的漏洞,如薪酬分配、奖罚制度、考核机制等。另外,基于有限的人力,也存在着是优先用于新兴媒体还是优先用于传统媒体的问题;对于一条新闻来说,是新兴媒体先发还是传统媒体先发,这些问题都是困扰当今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发展存在脱节

当前,部分传统媒体的管理者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仍然存在着主次关系。造成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传统媒体为主,而只把新兴媒体当做是传统媒体的延伸,并没有进行有效的利用。而在管理方面也是按照传统媒体原有的管理方式,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从属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媒体也不能够适应新兴媒体的发展。

四、融合对策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给我国的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建立完善的媒体管理机制

随着媒体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的管理机制已经不能满足新兴媒体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完善媒体管理体制,规范和引导媒体融合。体制构建应顺应时代发展,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应进一步深化传统媒体的管理体制,力求创新改革。

(二)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

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具备一定的新媒体专业能力。媒体应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原则,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使其既具备对传统媒体的认知又通晓新兴媒体技术,拥有互联网思维。同时也要制定规范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促进媒体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加强媒体之间的交流

媒体之间要经常交流合作,加强相互之间的全面了解,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多元化的发展,从而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交流也能够打破自身原有的发展模式,找到更好的发展道路。

五、结语

本文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存在的困境以及现状进行了一个简单分析。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困难,需要媒体从业人员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本文对媒体融合的分析也只是探索道路上的一小步,为促进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还需要广大媒体人员不断探索和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技术支撑下出现的新兴媒体成为当今媒体时代发展的一个标志。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媒体发展必须要思考与面对的问题。当前,二者存在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融合,但是如何融合、怎样融合成为目前首要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分析当今社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情况以及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探索如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共荣发展。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现状与困境

参考文献

融合困境 篇5

关键词:媒体融合,困境,应对策略

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媒介载体, 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 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 创建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2014年8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这代表媒体融合建构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作为地方媒体, 如何顺应形势, 借助媒介融合实现二次发展成为亟待考虑的问题。

一、融媒体时代, 地方媒体面临的困境

(一) 资金困境

资金不足是制约地方媒体发展的最大因素。长期以来, 受覆盖范围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 大多数地方媒体的收入来自财政拨款以及广告收益两个方面。面对新媒体的迅速崛起, 广告收入大幅下滑是全国各地方媒体面临的共同难题。资金的匮乏导致地方媒体无法购买新技术、更新设备, 造成的结果则是广告业绩下滑、受众不断流失。有数据表明, 2016年地方频道前三个月广告收入均下滑40%以上。

(二) 人才困境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其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受机制体制影响, 地方媒体人员年龄构成普遍偏大。而对于契合新媒体要求的年轻从业者来说, 往往又因为编制、收入等因素影响, 难以进入。造成的结果则是人员流动性大、人才流失严重, 从而导致节目品质和创新能力难以真正得到提升。

(三) 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当前, 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受众, 特别是年轻受众获取资讯与娱乐的主要手段。微博、微信以及移动客户端的迅猛发展, 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方式, 传统纸媒与电视的单一性已无法适应新媒体用户的信息需求。

综上所述,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已是大势所趋。地方媒体应该在观念更新、组织架构、内部管理、技术投入、方法路径等方面完成变革, 适应受众与时代的需求, 才能实现二次飞跃。

二、融媒体时代, 地方媒体的应对之策

最早提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他认为, 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认为, “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如今, 媒介融合概念已经被放大化。泛指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深层挖掘信息内容, 将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 实现报纸、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信息终端的功能一体化。

对于“融合发展”这项“转基因工程”而言,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案。但可以从顶层设计、流程再造、人才培养这三个最主要的突破点入手。

(一) 顶层设计是基础关键的第一步

目前, 中央已经下发了指导意见, 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明确了目标和原则。各地方媒体应该结合各自的特点, 制定融合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实现短期计划与长期规划相协调, 明确目标任务。在融媒体的发展大潮之中, 实现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上的深度融合, 实现二次飞跃。

(二) 内容为王, 传统优势再挖掘

融媒体时代, 对于电视、广播、平面以及网络等各种媒介而言, 没有一种媒体兼具所有媒介的共性优势, 而融媒体的根本则在于整合资源、整合优势, 让长者更长。在此基础上, 自身媒介的固有优势不应该降低, 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而传统媒体独有的权威性正是需要提升的内容。相关机构对我国20个城市2000名媒介用户进行了调研, 结果显示, 用户对主流媒体的内容需求方面, “硬新闻”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以笔者供职的银川市广播电视台为例, 《电视问政》是其代表性的品牌栏目之一。在融媒体的潮流下, 除了传统的电视媒介传播, 目前电视台也借助媒体融合的力量对播出内容进行平面、广播以及网络等媒介方面的多渠道宣传, 但电视媒介独有的展现与表达方式仍是《电视问政》最好的载体。据此, 面对时代的转折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 传统媒体利用与政府部门合作的优势, 强化并巩固了政务服务新闻内容, 并将政务服务功能整合到新媒体平台中;同时发挥好传统媒体的采编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 把传统媒体原创的内容、权威的信息、言论评论、深度解读向新兴媒体延伸;多生产适应新兴媒体传播特点的精准短小、鲜活快捷、吸引力强的信息, 力求在融合发展中主导舆论, 发挥主流作用。

(三) 采编流程的技术再造

地方媒体要按照融媒体的发展特点, 对以往的采编流程进行技术再造, 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运行机制。

在融媒体时代, 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传播什么受众接收什么”的传播结构。如今, 受众的选择趋于多样性。在融媒体时代, 信息传播首先要完成一个改变, 即由原来的“我们生产什么受众接受什么”, 改变为“丰富传播内容、符合受众口味”。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 信息获取者不再被称为受众, 而是用户, 名称的改变必须对采编流程进行再造, 因为用户对媒体是否‘忠诚’, 根源在于是否可以从这里获得想要的信息。

其次, 要建立起统一指挥调度的全媒体采编平台, 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目前, 笔者供职的单位正在建设“中央厨房”, 将电视、报纸、广播以及新闻网手机台资源纳入整体架构, 并进行流程再造。建立起了全媒体采编平台, 实现了一次采集、多元传播的格局。同时, 改变了新闻表达与传播方式, 利用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的趋势, 按照新媒体运行特点建立数字信息集成处理中心和话语体系转换中心, 在实际应用中综合运用图文、图表、动漫、音视频等多种形式, 满足受众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接收需要, 构成与用户之间良性沟通的平台, 使传播的效果得以放大。

(四) 融媒体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是关键

打好媒体融合战略的核心是人才, 没有融合型人才就不可能有融合发展。

受体制机制的影响, 大部分地方媒体在用人上分为事业编制与非事业编制。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的痼疾在很多地方是共性, 形成了人不尽其用的局面。因而, 顺应融媒体发展要改革人才工作机制, 把各类人才纳入统一管理, 在媒体内部进行统一调配使用, 合理分工, 留住人才。同时, 要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力度。制定多种形式的人才激励政策, 吸引人才。在人才的培训上面, 要改变根据媒体形态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的做法, 培养具有全媒体理念和技能的复合型新闻人才, 加强交流学习, 多去先进地区考察取经, 多请业界专家讲授指导。

融媒体时代,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将舆论阵地拱手相让, 还是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人民日报》发表的社论《在媒体融合发展中担当使命与责任》回答了这个问题:“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也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通过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努力跟上时代步伐, 积极开拓新兴媒体领域, 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 不仅是传统媒体生存发展、谋求未来的必由之路, 更是巩固壮大宣传思想阵地的必要选择。”

参考文献

[1]荣荣, 孙卫华.社会化媒体环境对用户认知能力的影响[J].当代传播, 2014 (01) :24-26.

[2]尹韵公.当前网络发展的新特点[J].新闻与写作, 2013 (01) :23-25.

[3]卞清.从“职业新闻人”到“在线行动者”:记者微博的中国场景[J].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 2012 (12) :61-64.

[4]张志坚.媒体人微博的性质与功能[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5) :4.

融合困境 篇6

一、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的困境

1. 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融合不具备协调性。

从跨境电商与物流发展形势来看,两者之间总体协调性较差。具体表现为跨境电商服务商需要通过互联网,与用户进行交流,轻松便捷完成协商、购买和支付等一系列工作,不受时空限制。而跨境物流需要与境内、外两个物流系统协商,并通过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的检验后,才能完成一系列工作流程,服务流程相对比较复杂。并且跨境物流无法及时得到电商服务商的业务数据信息,缺少数据支撑,长时间发展下去,势必给跨境电商和物流深度融合的协同发展带来影响。

2. 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并未建立完全的互信。

跨境电商服务商出于对商业机密安全的考虑,没有将具体的业务数据信息传送给跨境物流服务商,导致跨境物流服务商不能获得具体、精确地业务数据,使得物流配送时间不能得到保障,给物流配送工作带来影响。相反,电商服务商不能及时获得跨境物流服务商的配送网络信息,没有了解各个地区物流投入配送的物流与人力,做出与实际不符的物流配送承诺,降低了客户满意度,两者之间互信度不足、不愿意分享彼此业务信息的现象普及,对跨境电商和物流融合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二、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的应对对策

1. 实现网络平台的协同发展。

作为电商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之间密切联合。将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平台进行整合优化,集服务与用户体验为一体化,不仅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电商、物流与金融机构等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需求。要想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网络平台的协同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整合业务平台。两者之间的业务平台关系到国家管理电商与政策、法规的实施,因此必须在政府引导下,严格按照竞争市场的规则,对物流、支护、配送、报关与检验等相关数据进行整合,方便服务企业在业务平台上查询与自身服务范围有关的业务数据信息,从而有序开展业务服务工作。同时政府也可在业务平台上通过管理与监督职能,对各个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2)延伸网络服务平台。对网络业务平台进行整合后,服务企业还应实时分享业务数据,对电子商务平台和金融机构的贸易主体实行开放,以延伸数据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业务平台的职能作用,从而带动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深度融合的协同发展。

2. 建立完善互信机制。

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深度融合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两者之间通过共享有形资产与服务技术,优化垂直整合与战略协调发展,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合作,实现协同发展。这就需要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和物流服务商,在业务融合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互信互利机制。例如在政府各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由政府授权,跨径电子商务服务商与物流服务商共同商讨,制定有效的利益分配方案,然后在各主要城市设置跨境电子商务试验点,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方针,为电子商务与物流深度融合提供政策支持,鼓励中小企业主动参与进来,通过资金投入为其提供仓储费用,以促进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发展。同时建立第三方支付平台,建立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按照双方在签订协议上的分配比例,托管物流支付的费用,实施透明、高校的利益分配,以免利益分配出现不公平的情况,从而确保双方长久合作、深度融合和高效运行。

3. 优化整合物流的工作流程。

针对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服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想实现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深度融合,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效的应对对策予以处理。具体表现为:(1)拓宽国际市场。境内各物流服务商应联合起来,加强和境外物流服务商战略合作,对已有的物流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此拓宽国际服务市场。同时加大安全检查、物流配送以及报关检验的管理力度,服务流程与手续进行优化,将复杂流程简单化,以此节约物流投资成本。此外,还应实现市场信息共享,增加反向物流和代收货款等服务,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2)缩短配送时间。为了提升海关过关检验效率,跨境物流服务商可建立仓储中心,统一存物流货物,对传统的货物报关方法进行创新,将单一的货物报关转变成集中报关与检验模式,减少货物报关数量,缩短配送时间,从而降低成本投入,实现用户对跨境电商和物流服务的需要。

三、结束语

在新时期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深度融合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困境。要想真正实现协同发展,必须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服务方法,建立完善互信互利体系,对物流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整合,营造良好的和谐发展环境,从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和物流融合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华梅,林冬生.跨境电子商务与物流融合的困境及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17):22~23.

融合困境 篇7

1.1 传统媒体的优势特征

传统媒体在发展的时候, 都有一定的固定模式及组织机构, 同时还有一定的管理规章机制与制度。由此, 对于信息的采编及审核发布等环节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与管理, 能够有效地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与时效性, 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虚假、不良信息的产生与传播。传统媒体由于存在、发展的时间较长, 因而具有庞大的建设队伍。与此同时, 传统媒体中的相关人员都经过专业化的学习, 经历过全能化的考核等一系列的管理, 能够有效地提升传统媒体的发展。在进行信息的采编方面采取的是实名制的方式, 因而, 相关的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使得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与威信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传统媒体产生与发展的时间较长, 对于其从业人员的选拔与任命的管理十分严格, 需要考取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因而, 传统媒体拥有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信息采集与编写的队伍, 人员的业务能力较强、经验丰富。

1.2 新媒体的优势特征

1.2.1 信息更新速度快

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络而产生发展的, 信息在互联网中的传播不会收到限制与制约, 因而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得知最新的消息及相关的变化。同时, 新媒体中, 人们可以自由的在网络中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观点, 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的交流、沟通的意愿与兴趣。

1.2.2 信息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的发展主要依托于网络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发展中, 人们想要从网络中获取信息, 已经不再仅限于使用电脑。人们可以使用手机中的微信、微博等平台来获取信息、了解信息、传播信息。这就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与此同时, 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还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进行传播, 内容丰富且全面。

1.2.3 信息发布渠道多

新媒体时代下, 人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多种平台与软件来发布信息, 同时, 在发布信息的时候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 就形成了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创造者与发布者。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现状

2.1 网络的发展促使媒体融合程度加深

近年来, 随着网络的普及,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资源配置的方面更加的合理化, 逐步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二者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很多代表者国家的新闻媒体开始创办属于自己的网络媒体, 政府机构创建自己的网络平台来听取人民的意见与建议, 进而使管理与决策更加的民主化。这种新局势的形成, 有效地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2.2 进入全媒体时代

全媒体就是将多种媒体间的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媒体间的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的局面, 推动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过程中, 建立了全媒体的新闻中心, 将传统媒体的信息采编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进行了融合, 有效地提升了传统媒体工作人员对于新媒体的掌握。同时在信息的内容上利用全媒体的平台对信息进行统一的调控。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困境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相比于新媒体的管理, 传统媒体的管理十分严格, 因而对人力资源没有进行合理有效配置, 在对从业人员的考核及薪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造成人员与工作的衔接不流畅。而新媒体在管理体制方面还不成熟, 也没有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 进而新媒体的市场运营始终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中, 对于信息的优先发布权一直是阻碍两者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最大原因。由于新媒体的产生时间较短, 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由于人才的补给进行完善, 但是却无法得到传统媒体优秀人才的帮助。

3.2 媒体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对媒体行业的发展而言, 想要得以快速的发展, 就需要其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性的技能。传统媒体人员对于新媒体的发展及相关的业务不熟练, 而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中的一些专业性知识与技能又不了解, 因此就造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时产生了较大的困难, 融合的速度较慢, 两者的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地融合与发展。就目前而言, 从事新媒体的大多都是计算机方面的人才, 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的技能, 但是从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人员, 具备较高的传媒方面的知识, 缺乏计算进应用、发明方面的知识, 就导致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过程中对相关策略的执行力较差。

3.3 融合的方面较少

新媒体刚刚诞生时,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就是以传统媒体信息源为主进行相关信息的复制与传播。新媒体由于其自身的采集信息与编辑信息的能力较差, 只是对传统媒体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复制, 再进行传播, 就是传统媒体的一种传播的方式, 是传统媒体的延伸的部分。传统媒体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发展的平台, 在发展的过程中缺少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借鉴与融合。同时没有利用互联网络技术来对自身进行完善, 缺乏创新意识。

3.4 缺乏有效规划

在我国, 传统媒体时媒体行业发展的主流媒体, 也是主要的发展媒体, 对其有着严格的发展规划预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但是, 国家对于新媒体的发展规划及法律约束还比较少, 对于从业人员也缺乏严格的标准限制及职业操作的规范。因此, 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能够将二者进行融合的规划方式, 在二者融合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

3.5 目标理念难以融合

新媒体的发展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上, 处于一种基础性的发展状态与地位。但是新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相关研究人员对于新媒体的研究没有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 致使其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就造成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 二者的发展目标与理念无法达到一致, 得不到有效融合。

4 结束语

本文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据此得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整体情况局势是比较好的, 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与困难, 需要通过媒体从业人员依据实际的情况对其采取有效措施。对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 需要以多元化发展方向为主, 进而实现全媒体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晓影.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 2015 (10) :20.

融合困境 篇8

一、媒体深度融合的困境

(一)媒体融合的最终目标模糊不清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促使新媒体形态和传播方式等也都处于快速变化之中, 这种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媒体传播生态不断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速度远远超越了媒体业界和学术界同步的认知能力。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或导致了媒体融合理念和实践目标的滞后与模糊不清, 致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中生硬组合而诞生的信息产品仍然处于明显的“两张皮”现象,即传统媒体强大的“公信力”和“专业化”与新媒体粗糙的信息制作内容及快捷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各行其道。 同时,传播媒体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对新媒体技术的认知和把握滞后, 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媒体融合理念的科学定位及清晰的现实发展策略。

(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不能适应媒体融合的步伐

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滞后于媒体融合的实际发展需要, 而一些具有新媒体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又缺乏对传统媒体的深度认知。 这种现状的存在直接导致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过程中在技术层面缺乏有效的衔接。 其原因在于, 现有新媒体核心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大多来自于纯粹的计算机通信行业,而非来自媒体从业人员。 这就导致了传播媒体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对新媒体技术的认知和把握滞后, 也从根本上影响了媒体融合理念的科学定位及清晰的现实发展策略。

(三)媒体深度融合所需要的媒介管理体制缺失

长期以来, 传统媒体管理体制中壁垒森严的行政管理方式, 不能有效合理地对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其中包括考核机制、薪酬分配等瓶颈,使人力和信息资源难以在媒体之间顺畅流转。 不仅如此,媒体融合过程中还出现了“优先选择”的困难。 如对于一条新闻信息,究竟是新媒体先发还是传统媒体先发? 有限的人力,应该优先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等? 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回答, 其直接结果就是新媒体所需要的大量专业化人才不能简单而直接地从传统媒体中得到有效补给。 而按照传统媒体管理方式, 新媒体部门从业人员工作的量化考核出现困难,直接影响了薪酬分配,从而导致新媒体从业人员的频繁跳槽。

(四)新媒体在融合中只是被看作传统媒体延伸和圈地的平台

从简单复制到互动借力, 媒体融合始终是以传统媒体为主, 新媒体仅被作为传统媒体延伸和圈地的平台,从人员管理到内容制作,并没有真正被作为独立媒体来管理和经营,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内容制作, 都没有突破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范围。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借力发展的意识观念不强,不善于借助市场上已有的成熟技术、平台、渠道、手段。 此外,由于受自主研发的创新能力限制,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 传统媒体还不能有效顺应新媒体发展技术,从而逐步搭建自己的平台、开发自己的应用、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 这就直接导致原有受众群体逐渐转移、市场份额萎缩、广告收入急速下滑、 舆论影响力愈来愈弱。

(五)新媒体急功近利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完善而严格的“规制”制约缺失

全媒体时代既标志着媒体“战国时代”的到来, 也意味着个人意义上的“民主、自由”进入了一个混沌发展时期。 “自媒体”一方面对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主流舆论形成了强大压力, 另一方面也成为新的舆论主流的发源地。 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发挥传统媒体引导舆论的主导功能, 同时又能合理疏导新媒体的舆论放大效应, 已经成为媒体融合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对策

(一)政府的积极有效参与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润滑剂和助力器

这里的积极参与不是依靠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命令进行强制性的摊派任务, 而是政府以第三者中介的身份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提供行政服务。 政府积极有效参与媒体融合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就是调整好政府、媒体与社会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 其中,调整政府与媒体特别是与新媒体之间的关系,建立政府与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政府积极有效参与媒体融合的具体要求。 为此,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重新审视政府自身的媒体政策,改变那些与信息化时代不相宜的陈词滥调, 重新树立媒体中的政府形象, 使得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不再害怕政府的“管理”。 其次,政府对媒体要敢于放手, 要大度,要相信媒体自身的自律、自责、自省和自主意识有助于其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再次,做好相关的新闻立法, 使得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从根本上消除媒体管理中以“人治”代替法治的现象。 最后,政府要积极主动地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提供好协调服务, 这就要求政府重新定位与媒体之间的关系, 改变传统上将媒体视为被管制对象的思维模式, 而将媒体看作是一种可以有效配合现代社会治理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

(二)媒体和媒体产品用户应该主动进行媒体融合的议题设置

媒体和组织及社会公众(媒体用户)作为媒体融合的责任人和局中人, 是推动媒体融合中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中坚力量。 媒体融合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的结果,它也是人类思维模式、日常生活方式和社会内部结构发生变迁的内在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在媒体融合中, 媒体及媒体产品用户不能坐等其他社会因素的介入, 而应该在媒介技术发展的引领下主动、积极地进行表演与观摩的对接,对对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予以解决。 对于媒体产品用户来讲, 应该在媒介技术迅猛更新的环境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媒介使用素养,做到不跟风、能保持自身独立的观察和适应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正确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有助于提升自己工作、 学习和生活品质的媒体作为使用对象。 对于媒体来说,媒体融合既是一个八仙过海的过程,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更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过程。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媒体融合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博弈游戏。 也就是说, 网络新媒介的诞生并非是对既往媒介的彻底放弃,而是采取弥补式的螺旋上升的发展路径。 此外, 媒体在融合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重强化“人才”在媒体融合中的核心作用。 以技术为驱动的媒体融合,应该强力打造、培育一支具有“互联网思维”、掌握内容生产、技术研发、资本运作和经营管理等技能的人才队伍。

(三)强化内容建设以便增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互补优势

媒体融合的最根本动力来自于传者、 受众对信息传播内容的取舍。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 都是信息传播的平台、工具和手段,检验其是否吸引受众的最根本、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它们的传播内容能否得到受众的重视和肯定或能否引发受众的阅读兴趣。 新媒体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 除了其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以及信息更新时间快, 能够随时随地满足受众和传者对不同信息的需求外, 最关键的因素仍然是其内容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迎合不同群体的信息需求。 因此,在推动媒体融合过程中,“内容为王”作为融合的根本,它需要不同形态的媒体在融合中相互借鉴经验和优势。 传统媒体凭借内容优势和品牌资产, 借助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与新媒体有机对接,将原有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等价值自然延伸到新的媒介形态产品上,实现新旧媒体“一体化发展”。 总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更不是一种媒体消灭另一种媒体的过程, 只能是一种不断互相吸取彼此的优势、不断从中获取发展新灵感的过程。 唯有如此,媒体融合才能获得新生,从而不仅能够看到传统媒体的推陈出新, 也能够找寻到新媒体的发展之路。

(四)媒体融合理念的更新是力戒融合实践中出现“假大空”式语言构想的关键

近年来,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业界、学界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口头禅, 许多有关融合的想法和说法已经是浩如烟海。 但是,由于受对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空间和规模认知的局限性, 致使对媒体融合未来趋势的把握不甚明了, 大量关于媒体融合的理念和设想基本上属于“高谈阔论”式的语言构想。 由此也出现了许多听起来很美妙、很前卫的有关媒体融合的语言, 如果仔细推敲这些语言,大多属于“假大空”式抒发情绪的语言,而无法将之根植于实践的土壤之中。 因此,推动媒体融合就必须从更新融合理念入手。 无论是所谓的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还是用户思维及其他思维,都是从虚浮的层面进行坐而论道,而推动媒体融合的理念必须接地气。 首先需要澄清的一个问题就是,媒体融合究竟要“融合”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了目标? 对此问题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平等、开放、自由、便捷。 这既是媒体融合的目标,也是从根本上推动媒体融合的基本理念。 在消费者同时也是媒介信息和内容生产者、传播者的大数据时代,媒体融合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思维模式的变革。 一种技术从工具属性到社会生活,再到群体价值观的变化,往往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 因此,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就在于,如何使人们更加方便快捷、更加自由平等、更加开放地使用和选择信息传播内容。

(五)不断创新是推动媒体融合的不竭动力和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

由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不仅涉及信息技术的发展, 更关系到人类思维模式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革, 所以创新在媒体融合中应该始终占据主导和前沿的地位。 这就要求,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实践中,一定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 创新并不意味着仅仅保持住受众群的存在和如何阻止市场份额的不断下滑, 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受众或用户感觉到用得舒适和爽心, 要真正做到用户在哪里,媒体就出现在哪里。 而对于新媒体来说, 创新意味着如何在既有基础上不断使信息传播内容更具有高度、广度和深度,从而在提升媒体自身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基础上, 更加巩固和完善内容的取舍和传播中的规范, 并不断拓宽新的用户使用渠道和平台。 具体来讲,媒体融合中的创新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在理念上创新,实现各种媒介资源、 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的共享融通,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其次, 要在技术上创新。 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手段去改造传统媒体, 更好地适应新兴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适应即时传播、海量传播的特点,适应充分开放、充分竞争的特点,彻底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 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 再次,要在机制上创新。 既做“增量”,又改“存量”,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方式,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加快构建一体化的组织结构、 人才队伍和现代立体传播体系。 同时,在推动媒体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方向和导向, 把内容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六)改革现有媒介管理体制和机制

【融合困境】推荐阅读:

困境反思10-23

主要困境07-14

人文困境07-17

社会困境10-17

教学困境10-19

哲学困境10-21

群体困境05-25

困境教师06-07

困境分析06-15

陷入困境06-20

上一篇:林业部门下一篇:药品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