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缺失原因

2024-09-29

阅读缺失原因(精选11篇)

阅读缺失原因 篇1

摘要: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及计算机操作的简单化, 使电子传媒通过网络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这对文学现状起到了一定的影响。网络对经典阅读的冲击力是巨大的, 它影响着文学的形成方式、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形式, 长时间的影响最终导致了文学经典阅读在文化传播中逐渐变得稀少。本文对经典阅读缺失这一现状进行了探讨, 希望文中内容能给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启迪。

关键词:网络时代,现代文学,经典阅读

进入20世纪末期后, 中国现代文学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尤其是文学的生存背景的变化是我们无法去左右的。作为一个文明古国,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不仅有古人的辛勤创作, 而且也有现代人理念的涌入, 不断的丰富了我国文学的意蕴和内含。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新媒体的出现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的重大改变。

1 经典文学形成方式的变化

1.1 文字载体

文字作为人类交流信息的承载工具之一, 就其本质, 中华文学作品及传统文化交流就是特定的文化在社会中的一种流动过程[1]。信息的传递、文化的传递都必须需要以媒介作为其载体, 不论以何种方法和工具对文化进行传播, 都需媒介。随着科技发展, 媒介的形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化, 这对文学经典阅读有着重要影响, 文学经典的形成方式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具大的变化。我们依据媒介的变化将传播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口语相传、第二阶段文字相传, 第三阶段印刷相传, 第四阶段电子相传[2]。

1.2 网络时代

唐诗、宋词、元曲、名小说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 大量的文学大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古人和今人共同搭建了一座巨型的“文化大厦”。通过对各个文学大家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他们都重视经典文学。网络时代的来临对这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经典文学的传播方式也逃不过网络时代带来的冲击。网络时代改变了经典文学的传播方式[3]。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 作家的每一部文学作品通常都会和作家的生活地点、生活状态、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文学家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呐喊》等作品都同它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4]。每部经典作品的背后都是一个时代先驱者的结合, 经过漫长的时间而形成的一代人的精神的合集。经典文学使人文价值能够永恒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中, 但对这种价值的挖掘和发现往往都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然而网络时代的来临使经典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虽然剥夺了文化精英对文化的掌控权, 但是却没能获取到经典文学的正真价值, 造成了在网络时代下, 文学作品发展出现了空心化。

1.3 阅读方式的变化

网络的快速发展, 使传统的数据逐渐走向了边缘化, 并且在逐渐走向消失的途中。电子书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传统书籍, 人们的阅读方式和习惯都在逐渐的发生着变化。阅读方式的变化使阅读变得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使文学经典的形成发生变化[5]。在网络时代, 作家创作的作品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在网络上和读者见面, 同时和读者就作品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通过网络, 作品将成为作家、读者、批判家的探讨对象。网络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文学作品的发展速度, 也使人们的思考形式发生了变化, 文学作品的欣赏逐渐变成了快餐文化, 许多的文学作品都成为了仅仅是追求感官刺激, 不在是为了心灵冲击和精神上的愉悦追求, 这种变化使文学经典阅读逐渐缺失。

2 解析经典阅读方式

对于文学的学习不能仅去听, 要去读去想。只有通过读和想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文学作品的内涵。在阅读中, 我们往往摆脱不了政治因素对心理造成的影响。钱理群教授曾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由于长时间受政治元素的影响, 我们在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时, 都会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 而带着政治色彩去阅读就很难走进读者的内心。虽然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 同时也承载着历史价值和革命价值, 如果带着历史情结去阅读, 那么文学作品的独立性和艺术性将会消失在阅读之中, 这种情况不仅仅会在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 在其它文学家的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浓厚的政治因素将会使部分读者 (年轻的读者) 失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久而久者人们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将会消失在变化之中。

经典的文学作品重要的不是其政治性的体现, 而是其文学价值的体现。一部具有文学价值作品可以起到净化人心灵, 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同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读者在经典阅读中, 往往因时代的独立性而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 从而心灵同经典阅读之间将会形成隔膜, 使读者的心灵和文学作品之间产生距离, 缺少了读者的支持, 作家写作的动力也会逐渐消失, 长时间的发展下去, 经典阅读将会消失在文化的海洋之中。

网络文学的出现使阅读受到了一种新的解析方式, 自从20世纪90年代网络文字兴起后, 经典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强力的冲击。城市快节奏生活, 巨大的生活压力使深度阅读已经成为了历史, 反观轻松的现代网络文学更加符合现在人们的生活状态和阅读形式。网络文学的特性、读者在网上交流不会受到年龄、性别等因素的限制, 促成了所有以读者身份上网人员在网上进行交流的局面, 而且所有网民在交流中相互都是独立的, 不受到任何人的约束, 这种“绝对自由”导致了戏弄经典、嘲讽经典、改造经典情况的发生。

3 解析传统文学价值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文人都有着一颗具有历史责任感的心, 因此他们在创作之中都带有着浓厚的时代使命感, 这种使命感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着改变, 但其根本性质并没有消失。从古人的忧国忧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到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真实情感写照, 对读者的心理都会产生的巨大的冲击, 这种文学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深度阅读才能够体会到。

网络文学作品的兴起同传统的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网络文学作品更多体现的是娱乐性质, 而不在是历史使命感, 正所谓“茶余饭后”当不得真, 仅仅是消遣而已。娱乐形式的小说在我国的文学道路上曾经遭受过道严重的批判, 将文学当作失意或者得意时的一种消遣游戏应该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掩埋, 然而在网络时代, 这种创作呈现了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景象。从当代的一些作品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 那种使命感已经不再存在, 多数文学作品都是娱乐性质, 供人消遣, 调侃经典之作。可以说文学经典阅读的消失很大原因是因为经典文学作品的缺失。例如我国当代的代表作家郭敬明, 从其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 其作品中体现的是深厚的物质文化, 这种体现并不是由于作家本身的思想造成的, 而是作家受到了生活环境的影响。名车、名包、名表、在小说中层出不穷, 这对读者的思想将会造成极大的冲击, 而现在的80后, 90后对这样类型的小说却是情欲独钟, 久而久之, 造成了传统价值观的丧失。

4 结束语

文学经典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作品放在原地只一堆文字的叠加而已。文学作品的真正意义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得以体现, 它是读者和作品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产物。经典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一个辽阔的意象空间, 对读者的人身会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读者, 在经典阅读逐渐淡化的今天要用心去读, 体会经典阅读带来的好处, 消除同经典之间的隔阂, 从而感染身边的读者, 使经典阅读恢复其本身的魅力, 使这个喧闹的世界在经典阅读之中能够恢复一丝宁静。

参考文献

[1]官蒙.论网络全球化中传统文化的认知缺失[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 10 (14) :13~14.

[2]付静.网络时代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阅读缺失原因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 10 (14) :12~13.

[3]王瑜, 刘铁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中的文学性问题[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0, 7 (10) :19~20.

[4]王静.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10 (17) :21~22.

[5]陆丽霞.浅谈网络文学对传统的解构[J].改革与开放, 2010, 10 (8) :19~20.

阅读缺失原因 篇2

2、相关法规不完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不断变化,会计领域新问题出现的速度远远超过了问题解决的速度,致使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不断出现新漏洞、新缺陷。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许多公司便利用这些空隙,实现企业的盈余管理。如财会制度中的准备金、摊销方法、成本结转方法等,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所以,会计制度的完善是我国会计诚信重塑的当务之急。

3、监管不严,惩罚力度不够 完善的制度更需要严格的监管执行,由于我国立法方面的缺陷,再加上司法方面的腐败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造假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通过造假取得的收益远大于为此付出的成本,造成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会计诚信缺失成本主要以下三个方面所决定:一是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在信誉方面 的损失,二是会计造假行为被发现而受到处罚的直接经济损失,三是会计造假被发现的可能性。当监管不严,惩罚力度不够时,会计诚信缺失几乎没有成本,势必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现象严重。

4、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与执行的伸缩性等,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如企业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通过操纵应计项目的确认时间就能制造虚假业绩;而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是建立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基础上的,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会计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来操纵利润;针对同一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可能有若干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做出不同的估计。

中国公民社会缺失原因初探 篇3

关键词:公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60-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民社会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得到广泛关注,一批学者开始对公民社会理论进行研究、介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是否可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有必要界定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公民社会,我国为什么没有形成公民社会。只有把这两个问题研究清楚了,才能够谈得上如何构建的问题。本文将重点研究历史上中国为什么没有形成公民社会。

一、公民社会概念界定

公民社会是个舶来品,来源于英文“Civil Society”,既可译为市民社会,又可译为公民社会,还可译为民间社会,还有人认为可以译作文明社会、市民组织等。从其不同的翻译情况看,各国学者对公民社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公民社会”这一概念来自于西方,在西方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公民社会”概念也在不断的演化,对它的理解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看法。西方发达国家现在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公民社会,但每个国家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然,各个国家公民社会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并不能说明它实质内容的区别。事实上剥去各国公民社会的外在不同形式,人们对公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却有共识,这就使我们可以大致把握公民社会的实质。首先,从公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看,公民社会是“私人领域”,它是相对独立于以“公共领域”为核心的政治国家的社会生活领域,没有这种相对独立性,就没有公民社会。其次,从公民社会的构成要素看,主要是各种非政府组织、社团组织、利益团体、志愿性社团等。换言之,公民社会主要由大量的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所构成。第三,从公民社会的文化价值看,它有一整套价值理念和规范,主要是尊崇民主与法治的原则,追求个体性、多元性、公开性、开放性、参与性,等等。大概把握了公民社会的实质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探讨我国公民社会缺失的原因。

二、中国公民社会缺失的原因

由上述公民社会的特征和实质看,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湮没于国家,就是具有浓厚民间色彩的 “宗族社会”也在强大国家的管控下日渐式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及党的治国方略的影响,造成中国这种“强国家、弱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将从文化、经济和政治三个方面分两个时段,即清末前和新中国成立后至1980年间进行分析。

(一)清末以前政治国家涵盖公民社会

1.传统伦理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伦理文化一直占据着最主要的位置,其核心是“亲亲、尊尊”。本属于伦理道德的“亲亲、尊尊”一旦与封建王权相结合就成为禁锢中华民族的封建礼教,从而成为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哲学思想。

先秦时期,儒家的伦理哲学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出于济世救民的良好愿望,希望社会能够回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有别,等级有序”的状态。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策略,使儒家文化巧妙的与政治伦理相结合,从而使调整伦理血缘关系的道德规范演变为一种“治民、驭民”之术,并被具体化、模式化为“三纲五常”。从此,“三纲五常”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和政治制度的“教义”。历代封建统治者用这种“正统”的道德标尺去衡量自己的“臣民”,并且将这种道德要求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凡是违反“三纲五常”的行为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同时,通过长期说教、灌输,使这种政治伦理观念被一般民众所接受。到宋明时期,这种伦理纲常进一步被抽象成为宇宙精神或神圣法则,形成哲学之“道”或“理”,宣扬“存天理,灭人欲”成为“破心中贼”的思想工具。

“亲亲、尊尊”本来是良好的道德要求,一旦被封建王权所利用就走向了它的反面。在王权政治化了的道德约束下,使家庭之“亲亲”演变为国家之“尊尊”,“亲亲孝(父)为首,尊尊忠(君)为首”,孝和忠融为一体,忠君等同于孝父。国民至此被儿化、奴化,使落后的皇权专制制度、思想绵延两千多年,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思想难以在形成。

2.小农经济的影响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保持着一种超稳定的社会结构,这期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1]因此,这种落后的、生产规模过小的、生产单位小而分散的生产方式,扩大再生产几乎是不可能,没有分工协作,亦即排斥“劳动的社会形式” [2] 。其二,这种生产方式使社会个体依附于土地、家庭,社会流动性很小(人员、商品流动)。因此,国人被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安土重迁,离开土地则失去了生存的保障,每一个社会个体只有依附于家庭、家族乃至国家才能生存。其三,这种生产方式注重生产生活经验、尊重和服从家长权威,因此,每个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有家长支配、安排,基本没有独立的财产权,甚至连婚姻生活也由家长决定。在小农经济的影响下,人们过着简单的农耕生活,按照父辈的经验和指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为温饱而辛勤劳作,因此创新性的思想都难以在期间产生。国人的思想日渐保守、商品经济发展愈发迟滞,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也难以形成。

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影响下,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政治理想、政治构思均以一个小农家庭为蓝本,以家为国之本,以治家之道治理国家,以“黎民不饥不寒”的极低经济生活水平为“王道”的实现,以财富的均平享有、利益均沾为政治的原则。

3.家国同构的宗法等级制和皇权专制的影响

从西周始,我国逐渐形成以家庭、家族为核心的宗法社会,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一直延续到清末。父权主宰着家庭、族权掌控着家族,皇权控制着国家,皇帝犹如严父,依此类推,每一个行政区域的政府首领都是该区域的家长。黑格尔曾经揭示过中国古代社会中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他们又是国家的儿女,他们在家庭之内,他们不是人格,因为他们在里面生活的那个团结的单位,乃是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在国家之内,他们一样缺少独立的人格,因为国家内大家长的关系最为显著,皇帝犹如严父,为政府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一切部门。”[3]从“大家”到“小家”都由家长权威进行统治、管理,任何一个有违“家长”意志的人都将被社会所排斥。在小农经济和儒家伦理文化的影响下,这种家父权进一步得到强化。皇权与父权在此情形下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共同维系着封建的专制统治。个人的自由和权利隐没于皇权之中,形成“普遍奴隶制”。

总之,两千多年来在以“亲亲、尊尊”为核心的儒家文化、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结构及皇权专制的共同作用下,古代中国形成了典型的“东方专制主义”。这种专制主义导致了国家与社会、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界线的模糊;导致了国家统领社会,公共领域涵盖私人领域;导致了中国“社会”的虚弱、私人权利的丧失。也使得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由、民主、平等、权利保护及权力制约、法律至上等等观念难以在中国产生。公民社会也就无从谈起。

辛亥革命废除了中国的帝制,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此后,商品经济飞速发展、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各种民间组织及政党组织在中国社会舞台上力量初显,公民社会开始显现。但是,这一社会发展进程很快就被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运动所打断。

(二)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国家统领公民社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下文相同),国家对文化、经济、政治及社会各个领域实行统一管理,对经济以及大部分社会资源进行全面垄断,通过单位制将全社会的人、才、物纳入行政管理体系,并使政治、经济、文化高度意识形态化。公民社会在政治国家的强力管制下几近消亡。

1.一元文化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提出在文化领域贯彻“双百”方针,一度时期繁荣了文学艺术创作,激发了人们的思想热情,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这种局面被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所打断。由于党对知识分子的错误认识及对部分知识分子在“双百”过程中的批评建议认识不足,犯了反右扩大化的错误,把知识分子当作了阶级敌人,认为他们是需要不断改造的对象,由此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一元化要求和管理,并通过不间断的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整合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久而久之,人们从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乃至语言、穿着都高度一体化、单一化了[4]。从“反右”直至“文革”结束,文化被高度意识形态化。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领域极力排“资”、斗“私”,多元文化被“革命的、红色的”阶级斗争一元文化所取代。同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被政治意识形态化。在此情形下,自由的思想难以表达,独立的人格难以形成,民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遏制。

2.计划经济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按照苏联模式实行计划经济,其实质上是一种统制经济,并与全能主义政治相配合。初期,这种模式发挥了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使我国经济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长足发展。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58年形势大好的时候,犯了严重的“左”的错误,不仅没有沿着新中国成立初的总路线走,反而违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高举“三面红旗”,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高潮。同时,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国家又确立了“超英赶美”的发展目标。在此背景下,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管理和控制,对社会资源实行高度垄断,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干预,对整个国家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实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各级各类企业完全成为政府的派生物和附属物,基本上没有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民营企业被彻底铲除,民间经济几乎消失殆尽[5]。由此,国家权力主导社会资源配置,多元、自由、独立的经济主体不复存在,以产权明晰、市场配置资源、价值规律支配为特征的自由经济机制无法形成,直接摧毁了公民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实际上把公民社会从根子上铲除掉了。

3.权力集中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国内、国际环境,党为了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得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的集权。同时,为了肃清反革命势力、特务以及社会主义的破坏分子,党继续沿用了战争时期的“革命”手段,而革命是无须民主和法治的,也必然是专政的。“文革”时期,政治领域强化专政,强调阶级斗争,民主和法治遭到肆意的践踏,立法权、司法权形同虚设,行政权统一于全党及各地方革命委员会。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用,人民个体的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各种民间(社团)组织难以发展。在此情形下,人民的政治参与权、知情权等受到遏制,利益诉求难以保障。整个社会生活被高度政治化、行政化,社会各个子的运作全部由政府权力支配。社会的自组织能力极其低下,民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缺乏必要的组织形式,政府与社会缺乏一种双向信息沟通渠道,直接导致民众与政府的疏离和对立。在此情形下,社会个体的权利湮没于强大的国家权力之下。

4.单位体制的影响

中国的单位具有极强的控制力、组织力和统筹管理能力。如果把人民公社也算作单位的话,社会的每一个个体几乎都生活在“单位”里。这种单位体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国家通过单位制度实行劳动就业的统包统配制度、集体福利待遇制度、各种利益分配制度和调控人员流动的制度。公民所在的单位决定了他们的职业、身份、消费能力、价值观念、人生经历、行为方式乃至社会地位的高低。此外,单位还是中国通往权力之路的入场券[5]。同时,“单位制是国家控制、分配资源的一种制度,也是形成一元化社会结构的一种主要制度。”[6]国家通过“单位制度”进行政治、经济与社会管理,通过单位对全社会的人、财、物进行统一分配。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个体终其一生必须依附于各自的单位,离开单位便意味着失去生存条件。在单位制度下,个人只能被动地听从国家安排,个人的自由发展受到限制,严重地束缚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整个社会发展动力不足。

总之,国家在思想意识形态及文化领域里保持“一元”、 在经济领域里实行“计划”、在政治领域里高度“集权”,又通过“单位”束缚了公民,因此,导致了强大的国家本位、权力经济,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的国家与社会高度一体化的社会结构不仅未能消除,反而被强化。在这种情形下,公民社会是难以形成的。

三、结语

要改变中国公民社会进程的历史命运,我们就必须对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通过上述的研究分析,表明要构建中国特色公民社会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具体来说,就是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及社会自治化。

市场经济使公民打破血缘限制和地域界限,在市场中进行广泛的商业往来。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各种社会资源会得到合理配置并且具有明显的流动性、开放性和竞争性特征。而这种流动性、开放性和竞争性又直接影响了公民的政治生活。在政治统治中,国家权力不再象征集权和专断,每个社会个体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兴趣积极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的管理,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益组建各种社会组织,多元化、自主化的社会组织自然形成了对国家权力的分割与消解,使“权威在某种程度上是凭借授予别人以权威或市场机制来维持统治”[7]。在这种抑制国家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的过程中,社会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力量渐趋平衡,从而使社会成员的自由、权利得到扩展,政治生活更具民主色彩。公民社会中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也将促使文化的多元化、大众化,也将出现融合公民社会各阶层意愿的多样的价值观。这种多元的价值观代表着“民众意愿”,即“民意”或“公意”,它天生被赋予一种浓厚的价值评判和理性追求,强烈地淡化甚至置换了国家意志在思想领域的影响。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多元文化和自治社会一起将直接催生公民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30.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10.

[3]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127.

[4]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J].战略与管理,1998,(5).

[5]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22.

[6]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店,1994:142-143.

[7]李建华,徐刚.法治社会的形成与道德地位的变化[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原因及对策 篇4

一、企业信用缺失分析

信用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最初人们是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认识它的, 后来信用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内涵, 现代信用既是伦理范畴, 也是经济范畴, 还是法律范畴。

(一) 企业信用的概念。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 其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用如何, 直接影响到社会信用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企业信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企业信用指企业对债务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和意愿。广义的企业信用还包括企业是否遵守有关法律制度, 履行商业合同, 偿还或有负债等方面的情况。目前, 我国的企业信用状况不容乐观, 信用缺失已严重危害了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防范, 危害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持久的生命力, 其特征可概括为五个关键词“假”、“赖”、“骗”、“诈”、“欺”。

(二) 企业信用缺失的类型

1、商业信用缺失。

企业信用缺失存在的首要问题便是拖欠和违约, 拖欠和违约可能会导致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中断或受阻, 从而产生连锁反应, 对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为:

(1) 企业间相互拖欠严重。企业之间尤其是国有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 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许多企业债务人大量逃避债务, 形成了“赖账经济”, 出现了欠债有理、欠债有利的反常现象。

(2) 企业合同违约率高。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有40亿份左右, 合同标的140万亿元, 但合同履约率低, 合同严肃性受到挑战。此外, 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也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毒瘤”。

2、金融信用缺失。

当前, 一些企业借改制之机, 大量逃避银行债务, 造成银行不良贷款大幅增加, 严重损害了银行债权人的利益。

3、财务信用缺失。

企业财务信用缺失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会计信息严重失真。2002年初, 审计署公布的对1, 290户国有企业审计结果显示, 企业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财务状况和成果的占60.46%。

4、商业信誉缺失。

商业信誉缺失的典型表现就是企业规模化制假售假。有相当一部分企业, 不要说具备起码的诚信, 就是连最基本的经营道德也丧失了。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达不到规定的标准, 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商品和服务存在价格过高、价格欺诈、虚假折扣等不良现象。企业之间货款相互拖欠, 企业拖欠银行贷款, 形成三角债。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和抽逃资金, 信息披露不规范。

二、企业信用缺失原因分析

企业信用的缺失导致很多社会问题, 也影响到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只有了解掌握了原因, 才能在政府﹑企业﹑社会的齐心协力下, 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 提升企业的信用形象。

(一) 企业等经济主体信用意识普遍淡薄。

在计划经济下, 企业信用意识很淡薄, 而在当前经济转轨过程中,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重建信用制度, 树立信用观念, 还缺乏应有的经验, 因而企业信用出现了混乱。

(二) 缺乏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信息系统。

交易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发生信用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 由于缺乏一个对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信用信息详细的记录, 不仅使各交易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十分明显, 而且在客观上也起到了鼓励交易主体优先选择一次性博弈的作用, 进一步加大了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 法律体系不完善。

首先, 缺乏有效的债权保护机制。现行法律, 虽然对部分信用行为的债权保护提供了保证, 但不能涵盖全部信用行为, 特别是对债务人履行义务的约束不完善且不具有强制性。其次, 信用监控机制不完善。至今尚未建立起作为发达市场经济中信用体系基础的信用记录、征信组织和监督制度。对企业信用及其他经营行为的记录和监督分散在工商、税务、银行等不同部门, 既难以形成完整的信用记录, 也无法进行有效监督, 更不可能为企业和社会评价经济主体承担社会经济责任的能力提供基本依据。再次, 信用激励和惩罚机制尚未形成。在企业融资、市场准入或退出等制度安排中, 至今还没有形成对守信用企业给予必要鼓励、对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企业法人给予严厉惩罚的规则。社会上更是缺乏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失信行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 不讲信用的企业法人和个人也不能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唾弃。

(四) 信用中介服务市场化程度低。

目前, 虽然有一些为企业提供信用服务的市场机构 (如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调查机构等) 和信用产品 (如信用调查报告、资信评级报告等) , 但市场规模很小, 经营分散, 而且行业整体水平不高, 市场竞争处于无序状态, 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科学的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 企业信用状况得不到科学、合理的评估, 市场不能发挥对信用状况的奖惩作用, 企业也缺乏信用管理动力。

(五) 社会约束力弱。

目前, 我国大约60%的信用信息掌握在政府各部门手中, 但这些信息一般都不向社会公开, 一方面造成信用信息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和各类信用中介组织, 得不到需要的信用资料, 很难开展信用管理和相关服务。政府部门参与信用评定的程度高, 不同部门的不同数据可能导致评定结果失真。缺乏独立的中介信用评价组织体系, 行业自律没有很强的机制, 信息不透明。

三、防范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对策思路

尽管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对症下药才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解决, 有针对性地做好以下工作对有效防范我国企业信用缺失至关重要。

(一) 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有利于形成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 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 有利于优化我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 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有效防范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各类交易风险, 扩大对外开放和信用交易规模, 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提出五年内建立起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构筑政府、企业、媒体、中介组织和个人等市场主体之间良好的信用互动关系、制度规范、文化习俗, 真正形成符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 确保多样性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回应, 降低经济和社会成本, 缓解社会矛盾, 构建和维护现代社会经济秩序, 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

(二) 确立企业信用文化发展战略。

企业信用文化构建是实现企业长久发展的机制, 日益成为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 诚信是企业经营者首选的职业道德素质, 而良好的信用又有利于企业发展, 并且诚信是企业合作的基础。培育企业信用理念, 把诚实守信作为企业共享的价值观念, 通过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使企业全体把维护企业利益, 促进企业发展看作是一种对企业、对社会负责的精神, 从而在企业内部形成积极向上、诚实守信的氛围, 提高企业履信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诚信还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 是一种生产力,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三) 培育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之中, 需要树立企业强烈的责任感, 企业是社会的企业, 社会是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利润来源, 企业必须承担自己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社会后果。社会责任感意味着企业除了追求利润以外, 还应对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 保证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损害社会利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应处理好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 企业对消费者的诚信, 首先要求企业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其次企业应树立全新的竞争观念, 把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看成是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的互动关系。企业应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竞争和合作, 认真履行合同, 讲求信用, 在有序的竞争环境中互惠互利, 实现共同利益, 求得共同发展。

(四) 完善法律制度并监管到位。

目前, 为了规范企业信用及其行为, 国家出台了《财务会计准则》、《合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 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适时修改制定新的法律、健全法律体系, 依照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完善的部门规章和管理规范。同时, 行政执法部门应着手制作信用标准, 建立信用档案, 对企业信用实行分类管理, 建立预警制度及事后奖惩制度。改革财务制度, 完善会计准则, 严格企业内部管理。通过严格执法, 形成奖优罚劣机制, 通过信用产品的销售使用形成一种社会机制, 使失信者付出高昂的成本, 在经济活动中, 不能便利地得到贷款、不能便利地得到交易、不能便利地在市场经济中生存。我们要形成的是这样一种机制, 信用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是通过它的生产、制造、销售过程产生一种社会的约束机制, 或者对失信者的震慑作用, 提高失信企业成本, 使违法企业的成本大于收益、眼前利益所得远远小于长远利益。以保证企业讲信用、履行合同、行为规范, 维护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 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全面发展。

摘要:经济社会中, 企业失信行为比比皆是, 失信行为已成为我国经济正常运转的障碍。本文分析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 试图找出信用缺失的对策。

浅析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篇5

[关键词] 企业诚信缺失原因对策

一、企业诚信的含义

“诚信”一词,自古已有,“诚信”包括“诚”与“信”两个方面:“诚信”之“诚”,是诚实之意,是语言和内心的一致;“诚信”之“信” 为信用,指语言和行为的一致,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对于个人来讲,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是否能够做到对己诚实,说实话,做实事,是否对他人诚实,一诺千金;对企业来讲,是指企业在同各相关利益方—供应商、销售商、政府部门、税务机关、消费者的交往中,是否能够提供诚实的信息并顾全各方的利益。对税务机关,不虚报利润,不偷税漏税;对供销商,不拖欠货款;对企业的衣食父母—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不提供伪劣产品或服务。

“诚信”是诚实与信用的一致, 即以诚待人,取信于人。诚信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诚信是商品社会的社会契约之一,是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前提,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我国每年因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产品质量低劣和假冒产品所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从20世纪80年代迄今,共达6000亿元人民币在诚信的“缺口”中流失。诚信缺失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制约着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体制作用的发挥,对整个经济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二、我国企业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

1.主观原因

(1)把企业仅仅看作是一个经济实体,忽视了企业同时也是一个伦理实体。厉以宁先生曾说过,调节人们的经济活动,除了市场调节、政府调节以外,还有一种调节,这就是道德调节。片面地理解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忽视了现代市场经济同时也是由看得见的手即管理来协调,当企业仅仅把“看不见的手,当作自己经营的理念”时,则意味着放弃管理道德对经济活动的引导和制约,必然导致企业经济本能的放任与放纵,单纯追求利益。我国市场经济刚建立时,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一些人经不住更多物质利益的诱惑,假冒、伪劣等不道德的行为开始抬头,出现了道德滑坡。

(2)片面理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忽视了市场经济同时也是道德经济和信用经济,道德自律是法治秩序的最高实现形式,当人们把法制当作市场经济的惟一保障时,便会在不同程度上消极等待完善的法制经济的到来,事实上也就放弃了经营过程中的道德努力,忽视了道德对经济活动的促进作用。在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树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伦理观念,诚信贬值在主观上有了滋生的土壤,不讲信用、惟利是图、金钱至上的经营观念支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

2.客观原因

(1)信用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脱胎而成,信用基础十分薄弱,我国企业先天信用不足,信用机制不健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企业不是独立的法人,无明晰的产权,各种资源由政府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在所属单位之间配置,企业信用一片空白,信用只能由作为政府出纳机关的国家银行掌握,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被忽视,因而人们的信用意识淡薄,再加上利益的驱动,一旦步入市场经济,许多经济主体置信用于不顾,拖欠贷款、货款,大肆恶意逃废,欺诈、赖账等失信行为难免发生。

(2)信用建设的薄弱。信用信号传导机制不灵,由于我国信用制度的缺乏,致使社会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同时,社会舆论导向对树立道德形象、弘扬诚实守信的宣传不力,有些宣传报道过分渲染了经营中的投机取巧、投机、钻营,媒介只注重对那些快速致富的人的宣传报道,而对那些诚实守信,重合同、守信誉的单位和个人的忽视,使得中华民族宝贵的信用资源被流失,在社会上蔓延着一种浮躁的风气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严重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3)对企业不讲诚信的经营行为打击制裁不力。可以说现在的法律法规,无论是对个体私营企业的制假售假,还是对国有企业的恶意欠债逃债,或者是对上市公司欺骗公众投资者、“巧取豪夺”等行为的打击制裁都不到位,力度相当有限。我国对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法律处罚成本主要是通过直接经济处罚、取消行为资格、限制主体自由等实现。如直接经济处罚是:没收违法所得或处1~3倍或1~5倍或1万元以下的罚款,而企业的非法暴利又何止这些?以“红光事件”为例,违规企业上市当年募集4.1亿人民币,案发后没收其非法所得450万元并罚金100万元,对有关中介机构也仅罚没相应所得。这种不痛不痒的处罚,客观上纵容了不讲诚信的企业,使失信企业胆子愈来愈大。由此可见,这种处罚力度是不够的,加之在执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其执行的力度也不够,使行为者能很快将风险转移,根本不能对行为者形成威慑作用,失信者因此而付出的成本远远小于其因失信而得到的收益,这成为当前企业失信现象泛滥的重要原因。

(4)市场信息不对称。所谓市场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一方交易者拥有比另一方交易者更多的与交易有关的信息,这为拥有较多交易信息的一方向交易对方隐瞒真实情况、发布虚假信息,诱使交易对方上当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提供了可能。诚信经营需要代价,诚信经营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代价高,价格自然也高,当一些企业以低价向市场投放假冒伪劣商品时,由于人们无法辨别诚信企业与诈骗企业,无法辨别真实产品与假冒伪劣产品,无法了解优秀上市公司与包装的上市公司时,诚信企业的市场就必然被不讲诚信的企业挤占,诚信贬值就难以避免。

(5)地方保护主义。企业诚信缺失行为之一的制假售假行为能够大规模发展,在一个地方能够发展到产业化、规模化的水平,与地方保护主义是分不开的。因为不少规模化、产业化的制假售假不是偷偷摸摸,而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展开的,这些制假售假者一点也不掩饰,作为地方的管理者,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说不知情,显然是不合常理。

三、改善企业诚信状况的对策

1.建立诚信信息传输系统。信息是经济与社会得以正常运作的一个根本点,如果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透明,或者说是信息失灵,就可能给假冒伪劣、欺诈等行为造成可乘可机,这就要求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传输手段。当前,建立各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网站,成为进一步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

2.建立“企业资信信息网”。建立一个综合的公共性的“企业资信信息网”,既符合国际使用制度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推进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更有利于让中外企业和社会公众能够在网上快速、准确地获取有关企业的资信信息。企业一旦有违反诚信的情况,即可公之于众,这样,必将大大加强企业的行为自律。

3.加快信用立法执法建设,加大惩治失信力度。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法制经济条件下,守法经营和诚信经营最经济;但在非法制条件下,不守法经营和不诚信经营最经济。” 目前企业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已经到了危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和安全的程度,不用重典、姑息养奸将后患无穷。为此,政府必须加快信用立法步伐,严格执法,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依据,从而加大打击、惩罚失信力度,提高失信成本。特别是对于制假售假,恶意欠债逃债,严重坑害消费者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责任人,要严加制裁和提高有效处罚。

4.严厉打击地方保护主义,确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标准。一家企业不讲经营诚信,问题可能出在企业自身;一批企业不讲诚信,问题就要追溯到经济环境。在中国某一地区的经济环境,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政府引导甚至营造的。正因如此,企业诚信缺失与地方政府的保护往往密不可分。一些地方干部为了一任政绩私利,对于所管辖范围内的制假售假听之任之,甚至干预行政部门的执法查处,使违法企业非但不加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要在全社会重建企业经营的诚信之风,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必须彻底铲除地方保护主义。对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大局观念,考察经济运行质量,建立更为科学、完善的考核标准。

5.加强企业内部建设。政府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改善来促使企业的诚信改善,而企业也必须进行自我改善来达到讲求诚信的目标, 产权制度是诚信建设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诚信建设的核心,企业战略是走向企业诚信的通道,因此企业内部要切实加强这三个环节的构建,使企业诚信得以加强。

总之,加强企业的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通过学校教育、舆论倡导、媒体宣传、行业自律等各种努力,营造一种诚实守信、童叟无欺的社会诚信风气,使守信可敬,失信可耻成为每一个公民和企业的不变信条。

参考文献:

[1]夏春艳:企业诚信建设的对策建议.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11

[2]孙亚东:浅析我国企业信用缺失与治理对策.市场周刊,2004,12

[3]史璞:诚信经营如是说.企业活力,1999,3

社会信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篇6

如果一个人类共同体可以被称之为社会的话, 信任就不可或缺。初看起来, 它很日常化, 很普通。以至于“我们都把信任作为人性和世界的自明事态的本性”。 (1) 也正因为如此, 其重要性和所隐含的问题常常容易被人们忽略。就像空气一样, 每个人都离不开, 但是很少有人会去考虑它是多么重要。

在社会学发展初期, 信任问题并没有被太关注。韦伯、马克思、涂尔干等社会学大师也没有就信任问题专门有过论述。这一状况直到齐美尔时发生改变, 其在《货币哲学》、《陌生人》等著作中都有一定篇幅论述信任问题。随后, 卢曼、科尔曼、福山等人就该问题也有着精彩论述, 一时间, 信任问题成为了热门话题。相应的, 近年来研究我国社会信任问题的论著也有很多。

一、政治领域内信任危机的表象和原因

查尔斯·蒂利曾经列出了一些标准, 以之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个社会中的民众对于政府的信任程度的高低。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既定的政权体系中, 当存在下列大量行为时, 即意味着信任网络已为公共政治所整合。

1.创建公众认可的协会、互助社、政党、联盟、宗教团体和社群, 或是为已秘密存在的类似组织寻求公众的认可。

2.在这类组织中寻求友谊、亲密的关系、共同的信念、安全以及高风险的事业。

3.允许家庭成员参加军队或警队。

4.促进家庭成员在公共部门 (包括政府机关) 中获得职业发展。

5.请求 (或至少容忍) 政府对出生、死亡、结婚等人口事项的调查和登记, 并采用官方登记方法使得法定交易生效。

6.通过人口普查、调查和申请向公共组织和政府提供个人信息。

7.愿意将私人合同交付政府机构强制执行。

8.求助政府机构预防或惩戒家族、宗教团体或经济网络成员的不负责任行为。

9.采用政府发行的法定货币进行交易和储蓄。

10.花钱 (如婚姻登记费) 向政府购买安全, 使之承担维持正常人际关系的责任。

11.在人生重大事项和长期安全方面信赖政治角色和 (或) 政府机构。

其中, 我们特别关注的是开始的那两项, 它们对我国社会中信任危机现象的解释能力比较强, 而且还关涉到信任危机解决途径的讨论。

其实, 我国社会中缺乏信任并非现在才有, 而是一个自传统社会以来就早已形成的现象。在传统社会中, 之所以社会信任缺乏没有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原因在于就其社会结构和本质来讲, 始终是一个小农经济为主的、内向封闭的前现代社会, 这种性质的社会在几乎没有任何社会资本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和再生, 当然, 这个过程很少变化并且是一种低水平重复。1949年以后, 由于实行了相对来说比较强有力的社会改造运动, 这种社会改造运动的模式通常被学者们称之为“全能主义”, (2) 传统的家庭———国家社会结构模式终于得到改观。但是, 这一运动在实践上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政府以强硬的姿态和有效的思想改造、全民动员的方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会革新。这一切社会革新的最直接效果是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执政能力延伸至社会的最基层。从而切断了所有其他可能的社会信任建立渠道, 垄断了民众的全部的信任可能。

接下来的如:允许家庭成员参加军队或警队, 促进家庭成员在公共部门 (包括政府机关) 中获得职业发展这两项。与当下中国社会中相当一部分民众的意愿相符合。初看起来似乎从正面表明信任网络被公共政治有力地整合, 分析之后我们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只是说明民众对于投身于工商业的疑虑和不安全感, 这可以从这些年来国家公务员招考时异常火爆的报名场面来理解。当有的职位的招录比达到几百比一的比例而报考人员仍然趋之若鹜时, 你能够将之理解为这是对政府的信任吗?或许有这个因素, 但应该不是主要原因。接下来的几项:请求 (或至少容忍) 政府对出生、死亡、结婚等人口事项的调查和登记, 并采用官方登记方法使得法定交易生效;通过人口普查、调查和申请向公共组织和政府提供个人信息;愿意将私人合同交付政府机构强制执行;求助政府机构预防或惩戒家族、宗教团体或经济网络成员的不负责任行为, 则明显与现实相左。每次人口普查或国情调查时, 各级政府总是伴之以不厌其烦的说明、解释。民众则是消极的、无所谓的态度。而当私人间的合同遭到违背时, 大多数的老百姓往往更愿意采取私力救济。在人生重大事项方面, 我们从父母、师长、朋友那里听取意见。在人生长期安全和福利方面, 我们依赖的是自己的辛勤工作、子女赡养、社会保险等。我们把自己的人生规划局限于一个狭小的圈子内。这是因为政府没能够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安全与福祉。或许, 这其中还有我们一直在信赖的, 那就是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如有学者所言“民众唯一可以信任的就是国家全力控制的主权货币了。换句话说, 一切系统风险统统集中到货币和信用体系上”。 (3) 正因为如此, 这将会造成非常危险的后果。因为这样一来“国家就经不起一场严重的通货膨胀或者通缩, 因为人民一旦发现货币也不可信, 那么国家与社会间的信任就会完全崩塌……控制物价不再是一件经济任务, 而是政治任务”。 (4)

二、经济领域内信任危机的表象和原因

长期以来, 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基调一直是围绕着政治活动来进行的。社会行动的导向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和指示, 经济发展不在权力机构的考虑之中。由于权力机构不仅垄断了公共权力的行使, 事实上还垄断了公共的话语权, 所以, 民间不可能发展出自由的市场经济。因为这不仅缺乏物质和环境基础, 道义上也难以说服自己。这种状态不久得到改变。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经济制度改革中, 党和政府展示出对社会体制和社会发展新的认知水平, 以及建立在这种认知之上的决心和态度。由于党和政府所具有的对社会深入而有力的影响, 整个社会氛围迅速得以改观, 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模式中, 甚至主导人们行为的道德意识也悄然转变, 一个总的趋势就是社会服从了市场的逻辑。但是, 近些年来, 经济领域中不规范的事件频有发生。每年的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中央电视台会举办一台晚会来揭露一些市场活动中的不法行为和无良商家。节目中所揭示的一切无不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从地沟油、苏丹红咸蛋、蒙牛奶、瘦肉精猪肉、农药韭菜、石蜡翻新陈米、福尔马林浸泡水产品到豆腐渣大桥、烂尾楼、明星代言假广告、经济学家为资本摇旗呐喊等等, 可以说是举不胜举, 而且继续在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社会中不同阶层都陷入一种对利益不顾一切的追求和经济迷狂中。一直被认为是耻于言利的国人如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一切发生和转变的是如此迅速, 我们不禁要问:国民心理普遍性地发生这样截然不同的变化其原因何在?

就可能性而言, 无非有以下两点: (一) 原本就有逐利取巧的习惯和意识, 压抑已久的潜在欲望和传统社会结构性诱因被释放, 于是, 众神狂欢。传统的文化心理和社会结构与经济学理论的理论原点“理性人”学说存在一定意义上的相契。儒家学说所认可的实现完满人生的逻辑进路其原点在于个人和家庭, 无论是对于社会的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服从均是从家庭关系中类比和推演出来。不过, 必须注意的是, 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使得农民只看到眼前的、暂时的利益, 基本上没有组织性可言。在我们看来, 关键因素在于“私”。“私”不仅为“愚、贫、弱”之根源。更为重要的是, 由“私”出发, 必然的逻辑结果就是普遍的、全面的不信任。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在全社会中引入市场机制, 就是要以公平的、规范的契约模式, 替换广泛存在于原来社会中各个领域中的以人情、面子、潜规则、权力为主导的行为模式。以此革除社会积弊, 最大化地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那么, 这种转变的后果又是什么呢?对此, 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进行探讨, 即:虽然我们的政府努力在以各种或明或暗的方式提倡消费以拉动内需, 但是现在的民众一直不太敢于消费。是否国人始终保持着传统的节俭的习惯?当然有这个因素, 但是未必见得是主要原因。

现代经济学的奠基性思想认为: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来自于理性人的利益需求, 满足利益需求的渠道是自发自愿的契约和交换行为, 该类行为的日益普遍和固定的结果就是各级各类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壮大, 当各个不同的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自动地调节供给与需求形成的时候, 自由市场经济就展现出其应有的全部特征。在这些特征中, 较为重要的是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律性, 能够自发地维持和再生。这种自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相对于国家干预而言的独立性。即:市场能够自发地调整自身, 国家无需干预过多, 只需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即可。这是斯密的主张, 虽然中间经过凯恩斯的反对, 但是至今仍然为主流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所恪守。二, 相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而言, 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所依赖的是理性的、功利的计算和筹划, 在根本的、原初的意义上, 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可以忽略不计。经济行为以及经济制度的形成原因必须到社会因素以外的人的个人理性中去找。

对于第一种经济自律性的解说, 已经有很多人进行了反驳, 对此, 我们不予多说。本文关注的是对经济自律性的第二种辩解是否成立。

在对以上所说的现代自由主义经济学进行分析之后, 我们可以发现, 该学说的成立建立在三个前提上。 (1) 信息完全供给。 (2) 市场充分竞争。 (3) 行为的完全经济理性化。然而, 当把经济行为放入社会关系的分析框架中后, 发现这三个前提都不可能成立。首先, 在一个复杂社会中、尤其是像社会分工和合作已经将世界范围内的物资资源和人事关系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现代社会中, 个人通过其亲知亲历所掌握的信息能够拓展的社会空间极其有限。每个人在进行哪怕是日常的微不足道的行为时, 自愿或不自愿的都会被镶嵌在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所编织成的网络中。只有这样, 才能够解决人们不断产生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和个人的信息与知识欠缺之间的矛盾。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行为的发生和持续进行都是由制度安排和关系设置在个人知识止步的地方做无限延伸形成的。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信息完全供给不可能, 那么, 从国家和政府的角度能否做到这一点呢?也就是说能否有一个处于社会生活中心的政府将整个社会的全部经济活动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安排, 从而以远远超出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信息获得渠道来规整经济生活。对此, 有两个方面的反对理由, 一是这已经背离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信条。其二, 如哈耶克所说的那样, 这是一种理性的僭妄。其三, 市场的充分竞争也是不可能的, 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从可能性来说, 市场充分竞争与否关联到信息能否完全供给。而信息能否完全供给的问题, 正如我们刚刚已经分析的那样, 也是一种理想。所以, 从这个角度来说, 市场充分竞争难以做到。现实中的市场竞争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最后, 我们来看看行为是否可以完全经济理性化。行为的经济理性化意味着人们在作出某项行动时不是以价值追求作为动机, 而是纯粹以成本和效率为考量。问题是脱离价值取向的行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行为之所以发生, 在于指向某个物质或行为, 达到某个目的, 实现某个愿望。如果在行为中抽离出行为的目的和愿望的话, 且不说如何辨别这是个行为的问题, 行为的效率衡量标准是什么就已经没办法解决。可以这么说, 如果从所有的行为中抽离出价值目的, 那么, 行为的效率标准也会随之消失。

在写作《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的起源》一书时, 波兰尼使用了一个概念———嵌入, 以此来表达其与自由市场经济学家 (如哈耶克) 们的不同看法。在他看来, 自19世纪以前, 人类的经济行为一直都是嵌入更广泛关联着的社会关系之中, 而不是像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那样, 经济独立于政治和社会。在该书的一开篇, 波兰尼写到“这种自我调节的市场的理念, 是彻头彻尾的乌托邦。除非消灭社会中的人和物质, 否则这样一种制度就不能存在于任何时期, 它会摧毁人类并将其环境变成一片荒野”。 (5) 因此, 市场只是全部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表现形式的一种, 而同时要注意的是, 全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又是更为广阔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其中一环。

1985年, 美国人马克·格拉诺维特发表了《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在批判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行为者所做的“低度社会化”解释和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对对行为者所做的“过度社会化”解释时, 亦提出了被认为是新经济社会学纲领性陈述的“嵌入”理论。对于“嵌入”这个概念, 格拉诺维特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 在《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中, 他明确表示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是不能够离开社会关系而独自存在的。经济行为发生时, 社会关系一定在场。只有在诸如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和罗尔斯的“无知之幕”之类的思想实验中, 我们才可以想象出完全脱离了社会关系的人们的行为状态会是什么样的。实际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是处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所编织成的网络中, 这就是“嵌入”概念的内涵。 (6) 该概念已经成为新经济社会学中的核心概念。理查德·斯威德伯格将新经济社会学的基础思想概括为两个: (1) 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是嵌入的。 (2) 所有的经济制度都要作为社会结构来理解。因此, 当我们在分析经济行为的时候, 必须将之还原到其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去, 像经济学家那样仅仅分析研究在利益驱动下人们的理性博弈对于理解经济行为来说远远是不够的。 (7) 对此, 我们必须有宽广的视域。

三、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当下我国社会中信任问题远非一时一事所造成, 这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交织糅合在一起形成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社会现象。其间不乏历史性因素之间的陈陈相因, 有深层次的文化观念的形塑, 更有权力行使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复杂耦合与冲突, 社会转型时期众多因素的不确定不可忽视, 当然, 社会个体的理性计算和利益博弈也会掺杂其中。当这一切集中在一个社会共同体内并同时发生作用时, 简单的因果关联就变得复杂而隐晦。因此, 对于当下我国社会信任问题的原因分析, 可以说还远远没有结束。

摘要:对于维系一个健康而有效率的社会而言, 信任不可或缺。但当下我国社会中一些领域和主体间存在互不信任的问题。对此, 首要的任务是分析这些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信任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但不同社会形态以及不同历史时期均有其特定的原因。现今我国社会中的不信任状况的形成是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的改变和运作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社会信任,传统文化,政治权力运作,社会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德]尼古拉斯·卢曼.信任[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2]查尔斯·蒂利.信任与统治[M].胡位均译, 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0.

[3]张静.国家与社会[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4]李伟民, 梁玉成.普遍信任与特殊信任[J].社会学研究, 2002, (3) .

[5]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

[6]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刚, 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篇7

(一) 企业管理者对会计诚信重要性的认识和不足

诚信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和发展的必要保障。然而, 随着近年来不少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产业领域的拓展, 企业在诚信建设方面不但没有得到提升, 相反, 甚至产生了倒退的迹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企业的扩大, 给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企业无法对每一个员工形成完善的监管, 给了部分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另一方面, 在利益的驱使下, 许多企业管理者只注重眼前利益, 将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了生产建设中了, 没有对企业的诚信建设引起足够的重视, 导致企业员工没有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甚至, 还有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带头做出不符合诚信经营的举动, 给下属员工形成了不良的示范。

(二) 会计诚信缺少完善的法律制定保障

制度的保障是维持行业良好秩序的基础和前提。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在思想道德建设上却缺乏一定的成效, 无法与日益提升的生活物质水平保持一致, 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建设领域, 由于受到较大的利益诱惑, 诚信缺失的现象显得尤为严重。而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行业人员的行为, 导致发现不良的从业行为时, 没有相关法规对这些行为进行惩处,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违法犯罪人员的气焰, 使诚信缺失现象进一步恶化。

(三) 审核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审核机构起到了对行业行为进行监管、调控的作用。当审核机构存在一定缺陷时, 将无法切实起到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约束和威慑的作用, 为一些不法行为的出现提供了机会。我国的审核监督机制就存在着较大的漏洞,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无法真正起到原因的责任和作用。

(四)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的素质极大影响着行业队伍的质量及行业秩序。在我国经济环境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许多新兴的技术及设备也被不断地应用到了会计领域中。这些技术及设备的操作和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然而, 我国现有的会计行业领域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 对于一些高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能很好的掌握和应用, 导致财会工作的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工作质量也没有保障。另一方面, 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在思想道德素质上的状况也不容乐观。许多从业人员只关注眼前利益, 而忽视了国家及企业对会计行业的相关规定。

二、会计诚信的重要性

(一) 会计诚信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行业也涉及到各种财会信息的记录和分析, 只有通过诚信的运作, 才能充分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而由于我国的会计行业起步较晚, 因此并没有完善的行业法规来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 导致工作队伍素质低下。在此状况下, 会计信息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二) 会计诚信可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会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是保证市场经济稳定、良好发展的有效途径。会计诚信的丧失则容易致使不实信息在市场中广泛传播, 从而给市场经济造成极大的混乱。为此, 必须充分保证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杜绝由信息虚假引起的市场经济混乱, 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 会计诚信可以推断和谐社会的建设

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建设目标, 而会计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必要途径是诚信建设。只有通过诚信的工作作风, 才能使会计工作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和谐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

(一) 扰乱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基于诚信的经济发展方式, 因此只有当工作人员保持诚信、认真的工作态度, 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各种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中, 不仅要将诚信作为一种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来培养, 还应该使诚信充分的融入到实际的工作中, 并且建立起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 使经济利益获得最大的发展空间。而当社会出现诚信缺失的问题时, 市场经济秩序就会出现混乱, 使经济效益降低。社会诚信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国内的市场经济的运行, 甚至会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

(二) 损害股东利益

市场经济发展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人们谋求更多的利益, 而当会计行业中诚信缺失时, 整个市场经济的秩序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企业的经营状况将受到整个市场环境的影响, 造成生产停滞、经济衰退等情况, 股东的投资将受到有去无回, 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其次, 企业的股东也作为企业的形象代表出现在公众面前。当企业的财会工作出现问题时, 企业的形象受到严重的破坏, 而产生的相应损失则通常都要由股东来承担。另外, 当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时, 企业股东通常都是作为损失赔偿者, 因此企业股东在经济状况不佳时, 承担的风险和后果都是最大的。

(三) 降低政府权威

政府对经济起着调控作用, 尽管近年来我国经济制度向着市场经济转变, 政府对经济的监管作用略有下降, 但在对市场的调节中, 政府仍起着权威的作用。因此, 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将极大地影响国家政府的权威。只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状况才能为国家的长足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才能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同时,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它在国际社会上的国际地位。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声誉和地位与我国在经济上的稳定发展是分不开的。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不仅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并且在商品进出口贸易、资金往来上都有了更大的发展。但我国会计行业中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隐患。为了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稳定发展, 必须有效解决诚信缺失的问题。

(四) 增加金融风险

金融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工作。可以说, 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的金融体系的基础上的。银行是金融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银行和企业间的联系十分密切, 通过与银行的合作, 企业能够获得充足的生产建设资金, 并达到双赢互惠的目的。而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投资等合作行为都是基于企业信源情况的。当会计工作中的诚信缺失问题降低了企业的信用度时, 企业与银行的合作也将受到影响, 并进一步危害企业的投资、贷款、生产、建设等经济活动。更为严重的是, 当企业的信誉受到损失时, 企业在社会融资上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导致企业运转资金急剧减少, 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一旦有多个企业同时受到经济威胁时, 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就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对国家经济体制造成不可挽回的打击。

(五) 恶化社会环境

经济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 也是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一个领域。当社会经济遭到破坏时, 人们的生活秩序也将被打乱, 社会将会产生动荡不安的局势整个国家将会出现严重的危机。而诚信缺失问题是导致经济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旦社会诚信遭到破坏, 人们的价值观和相互信任就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 蔑视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 而真正遵守法律, 坚持诚信守法的人则会遭受更严重的损失。这种情况的存在将最终造成整个社会的诚信丧失, 国家秩序将受到毁灭性的破坏。

(六) 侵害会计行业

当诚信缺失问题不再局限于某些个人或极小部分企业单位, 而是蔓延到整个行业中时, 市场经济制度将受到根本性的破坏, 而这种毁灭性的破坏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侵害会计行业的发展。在一个企业当中, 财会部门也属于核心部门之一。通过财会信息的审核, 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当会计信息不符合实际状况时, 企业的生产状况无法得到切实的记录和反馈, 企业管理者也缺乏了制定生产决策的依据和凭证, 给企业的生产秩序带来了严重的侵害。

四、会计诚信缺失的治理对策

(一) 加强政府诚信

政府在社会公德及管理中起到了示范作用, 只有保证了政府工作的诚信, 政府才能在企业中树立威信, 从而加强政府对企业工作的监管和控制。因此, 政府必须大力加强诚信建设, 切实改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可以首先建立起完善的诚信管理制度, 严格杜绝官僚主义的存在。同时, 政府还应建立一定考查机制, 将诚信纳入考核的范围中。对于诚信品德存在问题的官员、公务人员要实行及时的惩戒, 而对于诚信良好、工作效率高的工作人员则应进行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为了使评选结果更加公开透明, 政府可以将这些考核情况向公众公开, 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使人们充分参与到政府的管理与工作中, 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参政意识。

(二) 强化会计道德

要从根本上改变会计行业诚信道德缺失的现象还要从会计人员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做起。会计从业人员首先应该严格要求自身, 熟记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 时刻用这些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及工作行为, 有效杜绝工作中不诚信的现象。同时, 会计行业还应建立起良好的行业道德风气, 为此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开展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讲座或专项学习, 为从业人员提供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和场所。通过会计行业的诚信建设, 要逐渐建立起全社会的诚信建设意识, 将讲诚信、守法规的思想在全社会推广, 从而提高各个行业领域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 促进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此过程中, 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及舆论监督作用, 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报道, 对部分企业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进行披露, 而对于那些讲诚信、守法规的诚信企业则应加大宣传力度,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宣传效应。

(三) 健全法律法规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及行业规范的最强有力手段, 依靠法律的约束可以有效杜绝会计行业中失信的现象。健全会计行业法律法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 应该在会计行业制定具有指导及基础意义的完善法规, 对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给出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其次, 在基本法规的基础之上, 还应对各个细节再进行细化的管理, 因此还应制定一定的特定法律, 对基本法中遗漏或不全面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在建立了完善法规的基础上, 行业人员应努力建设其会计行业的监查系统, 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记录、诚信记录等进行实名登记和管理。对于那些在诚信记录中存在污点的从业人员必须防止其再次进入行业工作, 对于诚信记录良好的人员则应进行公示, 给予一定的表彰和鼓励。同时, 在会计领域还应设定严格的从业标准, 在进行会计从业考核时就将诚信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标准, 对于不符合这一要求的人员, 要严格杜绝其进入会计行业。

五、结语

诚信是企业和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提升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和管理的职业素养, 完善我国会计诚信的相关法律制度和监察制度, 才能为我国营造—个会计诚心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孙晓静.浅谈会计人员行为规范体系的优化与完善[J].财经界, 2010 (1) :77-80.

[2]王晶晶.试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现代商业, 2010 (2) :90-94.

学校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剖析 篇8

关键词:学校,德育教育,德育考评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然而学校德育工作年年抓, 时时搞, 却效率低, 有的甚至越搞越差, 越抓越乱, 导致某些未成年人道德观念淡漠, 道德水准下降,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学校德育教育效率低下呢?

一、德育考评缺失是最主要的原因

1. 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考评缺失。

现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学校工作的好坏, 小学主要是看小学毕业班或统考年级的统考学科的及格率、优生率等;初中、高中主要看升学率, 极少关注学校的德育工作, 即使考评, 也只是查查资料, 做做样子。可想而知, 这样的指挥棒怎会让学校领导真正重视德育工作?

2. 对教师德育工作的考评缺失。

由于前者的原因, 学校和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教师的工作也就以教师所教学科 (主要是统考学科) 考试成绩为依据, 忽略对教师的德育工作的评价, 只有极少数教师才能得到德育工作评价的荣誉称号, 而这一德育荣誉的赢得也往往是以学生的考试高分为基础和前提的;在如今的升学教育的现实中, 以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来评价和奖惩教师, 已经是客观上绝对的主流教育评价。德育教育评价方式的简单化, 使得教师在校内外的激烈的分数竞争中淡化和放弃了真正的德育教育, 导致丰富多彩的教育变为我们今天的单调冷酷的分数教育。教师不再是为教育而教育, 而是为分数去教学;学生不再是为兴趣和理想而读书, 而是为分数去学习, 使得教育的实际意义扭曲变质。

二、德育工作观念陈旧、方法呆板也是造成德育教育效率低下的原因

1. 学校德育教育的滞后, 制约德育教育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 新旧体制并存, 社会上各种思想的冲突和碰撞, 各种利益的矛盾混杂纷呈, 使整个社会都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这种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 客观上要求学校德育无论是从观念、内容和方式上都要与之相适应, 然而这几年学校德育尽管有了一些改进, 但从总体上仍然滞后于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这种滞后首先表现在目前某些学校对德育观念的片面理解, 学校德育工作没有完全摆脱“政治道德价值标准”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 这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德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而不是单纯空洞的政治化的观念。否则, 学校德育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就不能获得真正的社会效益, 也必然注定苍白无力, 毫无说服力。其次, 还表现在学校德育方式的滞后。目前的德育实践中, 比较注重系统的灌输和集中的教育, 而忽视因材施教和个别教育;比较强调外力和管理作用, 而忽视学生的内力和自我教育的作用;斥责训诫多于情感沟通;“家长式”、“封闭式”的学校德育方式与学生的心理特征, 与日益开放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严重影响了德育的实效。

2. 德育方法简单呆板也制约了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忽视学生主体性发挥的传统德育方法, 如谈话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法、行为训练法等, 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的确能够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 但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 学生的品德面貌逐渐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状况, 再加上社会客观条件的急剧变化, 传统的德育方法越来越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传统的学校德育重道德知识灌输, 轻道德体验、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和塑造。现在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靠讲解、说服, 照本宣科, 空洞说教。我区的思品教师依据教师用书提供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的多, 自己动手动脑精心设计教案的少, 很多教师只注重了课本范围内的备课、上课, 很少考虑教材之外的教育内容。例如, 《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两个法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管理和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依据。思品课的课堂教学要适当与之结合, 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和实际行为要求。但是, 教师在课堂上自觉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少, 或结合的效果不理想。一部分教师课堂上讲大道理多, 联系名人、伟人事迹多, 具体联系学生周围的生活实际及学生本人的行为实际少, 重视道德知识与行为指导的教学, 而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检查、督促不够, 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关注太少, 直接影响了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这种教育方式造成的后果常常表现为:有的学生被动遵守品德要求, 而不知道品德规范的真正价值意义;有的学生知行脱节,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不能互相转化;有的学生在遭遇复杂社会现象需要做出道德判断时难以适应, 无能为力, 甚至有的学生养成多重人格, 表现为“当面一套, 背后一套”。

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是制约学校德育发展的原因

1. 家庭教育对学校德育教育的影响。

古往今来, 家庭不仅是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 而且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家庭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家庭教育举足轻重, 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成效。它如果配合得好, 则能巩固和延伸学校教育的作用;反之, 则能减弱甚至消解学校教育的作用。目前多数家长把子女视若掌上明珠, 事事为子女着想, 这本无可非议, 但有些家长从不让孩子承担一点家务, 不放心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 包办一切。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 几代人围着一个“小皇帝”转, 小孩提出的要求甚至是无理的, 也都予以满足。而对小孩的过失则视若无睹, 甚至为其遮掩。上述种种, 势必导致小孩平庸、低能、自私、任性。还有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 总希望自己的子女比别人的孩子更聪明, 更优秀, 可以成名成家, 往往不顾子女的实际, 强制性地为子女设计所谓理想化的发展道路, 如强迫学钢琴、声乐、画画、书法、体操等。不切实际的期望, 最后只是以失望而告终, 反而使小孩失去了成功的信心, 悲观颓丧。所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对学校教育产生的负面作用是深远的, 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2. 社会教育也是对学生影响极其深远的一种教育。

当前社会教育的正面影响不够, 而负面影响却已是根深蒂固, 积重难返。色情、暴力充斥媒体, 一些社会机构还将经济利益置于道德意识之上, 通过影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大众媒体追求利益最大化, 丝毫不顾及对于青少年的可能伤害。更要命的是, 现在社会提供这样的场所还是很多的, 像网吧, “跟银行”一样多, 学生是可以随便进入的, 有些网吧的经营者还提供虚假身份证, 致使学生染上恶习。另外, 问题学生大都来自于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道德的滑坡, 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而这些学生一旦出事, 媒体首先想到的是学校的教育存在问题, 将它作为一个特大新闻报道, 从来不责问社会, 不责问家庭。

总之,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能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当前德育工作所遭遇的困境和面临的问题是普遍性的, 如果我们不彻底整治, 德育工作势必将处于更为尴尬的境地, 各中小学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德育工作的严峻形势和重要作用, 正确理解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 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 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和养成教育为核心, 巩固德育教育阵地,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 让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新型合格人才, 塑造一代创新人才, 为构建平安社会, 实现科学发展, 推进社会和谐, 迎接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胡厚福.德育学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崔相录.德育新探[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电力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篇9

1.1 体制带来的弊端

在电力企业内部体制存在一些不利现象, 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对会计工作有影响的问题, 例如电力企业中的上下级关系并不是很近, 这就造成了管理上的脱节, 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此外电力行业也是国家的垄断性行业, 这就使电力企业缺乏竞争性, 进而使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为隐瞒真实的利润或成本。

1.2 改革的不彻底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力体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革, 但是仍然有些方面还没有改革彻底, 例如, 没有形成独立的输配电价机制, 这就导致电力部门盈利空间变得十分有限, 此外, 正是因为电力部门承担了很多政府部门改革中的矛盾, 进而导致电力部门肩负着很大的压力, 在处理问题上也不是很干脆, 这也就一定程度上为会计信息造假提供了环境。

1.3 财经法纪意识淡薄

在电力部门中有很多的负责人存在着一些不良思想, 其中就包括只要单位的资金个人没有拿, 用在单位和集体的事情上就不能算是违法行为, 这也就容易使会计人员为了谋求自身利益, 而制造虚假信息。此外, 由于会计工作主要是由会计人员来完成的, 而且直接受到上级领导的安排, 所以一旦上级负责人要求会计人员不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工作, 这就是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可能。

1.4 单位历史包袱沉重

电力企业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部门, 存在的时间非常长, 虽然国家已经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对电力企业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但是这也就造成了电力企业内部冗员严重。为了电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就把一部分的电力职工人员分配到多经公司, 同时这些多经公司进行了内部的体制改革, 使主业职工掌握了一定的股份。因此, 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 出现了主业和多经之间的不正当交易行为, 进而提供给会计人员虚假信息。

1.5 考核机制不尽合理

随着市场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 电力企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上级单位主管部门为了自身的发展, 就对下级单位制定很多的经营指标, 出台很多办法对下级单位进行考核, 下级单位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该单位领导的利益。所以, 下级单位负责人为了能够完成上级规定的指标保证自身的利益, 就放大自己的经营成果, 想方设法地制造虚假的会计数据并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信息, 这种情况下导致会计诚信缺失。

2 如何恢复和建立电力会计诚信

随着人们对诚信会计越来越重视, 当前, 政府以及各个单位开始对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强烈的愿望, 特别是作为国家垄断企业的电力单位, 其在人们的心目当中效益是比较好的, 所以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社会对人的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保证人们对电力企业有着更高的信任, 我们应该把好会计工作质量关,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是可靠, 同时实事求是地反映出电力企业真正的经济情况, 提高人们对电力部门的信用度。

2.1 加大教育力度, 树立诚信为本观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诚信是企业能否获得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 人们应该自觉的约束自身, 做一个诚信守法的好公民。总之, 人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部分, 要想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其核心在人。电力企业凭借审计的机会, 对全体电力职工开展诚信考核活动, 主要包括职工的个人专业素质、道德素质以及自我约束的能力, 积极地使电力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建立诚信的观念, 树立良好的工作氛围, 贯彻执行“诚信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的思想, 电力企业应该重视对财务会计人员思想上的教育, 使其更加的努力工作, 在面对各种诱惑的时候, 能够不为所动, 同时不为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领导是职工的有力榜样, 应该加强对电力企业各级领导的教育力度, 提高这些负责人的思想觉悟, 带领职工人员走诚信道路。

2.2 加快政策研究, 规范单位经营行为

通过前面的论述, 我们知道了导致目前电力部门出现会计诚信缺失的情况主要是因为相关政策和体制改革不到位。所以, 国家应该针对电力企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制定出科学的政策和体制, 尽可能地减少计划经济时期的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使电力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越走越远。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明确电力企业输用电价格, 明确各级电力企业之间的职责权限, 提高对电力企业领导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 根据电力部门发展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如果国家能够从宏观上把握电力部门的体制问题, 全方位地解决电力部门的基本需要, 解决好职工人员生活上和工作上的问题, 就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进而保证会计工作的诚信。

2.3 加大对会计部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

电力企业相对别的企业来说属于独立的部门, 企业内部有独立的规章制度, 很多的部门负责人为了维护本部门的利益形成了一把保护伞, 即使财务会计人员工作上出现了问题, 也顶多是责备几句就算了, 并不会严厉地制止, 这就会导致相关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上不认真负责。随着我国法律日渐完善, 电力部门必须加强内部工作管理力度, 对那些工作不认真负责, 诚信缺失的会计人员应该采取惩罚措施, 提高其思想觉悟, 使其能够明白在这样错下去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2.4 加强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监管力度

在对造假人员严打的同时, 还应严格追究造假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该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的第一责任人, 纳入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提醒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一道, 共同承担起依法理财的重担, 这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只有单位负责人认识到自己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才能促使单位负责人重视会计工作, 加强会计管理,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不再利用行政手段干预财务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也不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做法律所不允许的事。

2.5 建立和完善电力会计信用记录体系

近年来, 建立信用体系已在全社会逐渐推广, 适应新形势, 国家对所有会计人员建立完整的信用记录很有必要。电力单位也应为财会人员建立“信用档案记录”, 确保信用记录成为个人的必备档案, 条件成熟时甚至可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使诚实守信者受到单位的信任和尊重, 大伪小信者受到信用教化而有所收敛, 败德失信者受到应有的唾弃。

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原因 篇10

【关键词】农村初中 劳动素养 家庭原因 社会环境 观念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09-01

劳动一直以来都是华夏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完善,人们的劳动观念却越来越淡薄,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学生之中。农村爱劳动,淳朴厚道,却是不知不觉间让他们的孩子少了这一人文素养,让更多以“劳动为耻”,好逸恶劳。越来越多的学生劳动素养的缺失,对于其原因的探究也应更加的深入。

一、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现状

之所以把劳动提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是因为劳动才造就了现今社会的一切。没有劳动,就没有现在车水马龙的生活,更没有科技发达的现代产业。一切所得皆来自于劳动。若是没有劳动,便没有经济的发展,经济若一直处于低谷,国家便不会富足,也不会站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更给予不了人民的所需所求,这便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但如今中国学生时代的劳动素质明显不如从前。

中学生的劳动素质,一般可分为家长评价和校园老师、同学的评价,其中评价方式里面隐含许多的漏洞,评价态度也有诸多问题,这也在一方面使得学生对于劳动并不具有强烈的意识观念,对于劳动的认同度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农村一直以劳动为美德,正是因为农民们一代代在田间辛苦劳作,才使得这样的美德得以传承。但是近年来却能够发现,农村初中生对于劳动的意识薄弱,劳动观念淡薄,甚至对祖祖辈辈的生活技能完全不了解,一问三不知。中学生不愿吃苦,怕脏怕累,一方面是因为家庭中对于独生子女的溺爱,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大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生活水平的完善,家庭收入的增多,也让其劳动意识淡薄。甚至认为劳动并没有什么用处,是最简单粗暴的一种方式,便以此为耻,甚至想要通过努力的学习或其他的途径摆脱农民的身份,农村的户口。一切皆以劳动为耻,更不要说亲自的和家中长辈一起去劳动。

因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是因为社会意识到劳动素养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不断的有很多的节目,组织学生去参加夏令营、冬令营,以此帮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伟大,劳动的光荣,但是这其中多有娱乐性质,而原本的目的则收效甚微。

二、劳动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

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根据当时的国情制定了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确实缓解了当时国家一些方面的问题,但是对于学生来讲却是影响更大。

独生子女使得学生从小便一个人生活,被家中众人捧在手心里面,为父母所溺爱,是所有人的宠儿,很少参加劳动生产的活动,甚至可以说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劳动用具都不清楚,使得上一辈和下一辈之间产生了断代,劳动观念也无从继承。这一点和拥有众多兄弟姐妹的上一代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一代人因为生活的贫苦,家庭人口众多,十分能够感悟到互帮互助,团结友爱,还有劳动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劳动和不懈的努力,让众人摆脱了贫穷。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在1月3日中,方凤美曾谈及独生子女政策对于中国的影响,它使得“小皇帝”新鲜出炉,在家中被父母娇生惯养,前拥后呼,严重影响了孩子正常的社会观念,更是因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使得这一代学生普遍没有劳动意识。

(二)家庭原因

子不教父之过。这是中国的传统名言,但是真正做到这一句话的人并没有多少。因为家中普遍独生子女,而且由于生活质量的变好,人们对于孩子越发的溺爱,想要什么便给什么,甚至对于人文、劳动教育方面也没有给出正确的指导,让孩子从小便有一些坏习惯。家中的事情都是父母做,打扫卫生,洗刷碗筷,每件事都没有学生的身影。还记得以前中央台一个公益广告,是一个几岁的孩子为父母洗脚,正是因为其父母为孩子做出了榜样,但是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这么做。

相对于劳动来讲,让家长和其他人津津乐道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如何,学会了多少外语、音乐,从而使得家长更加的忽略其劳动的意识,全面培养孩子的学习,来满足家长的虚荣心。这一点更加使得学生不以劳动为荣,反以其为耻,更是把自己从不劳动作为家中翻身不做农村人的一个证明。

(三)农村教育缺失

农村教育一直以来也是社会上的一大问题之一,相对于城市教育,农村教育资源却是有些缺失。教师分配不一致,教师水平不高,教学水平低下,都在一方面导致了学生不能够接收到良好的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尤其在学校中会有轮流值日这一制度,但是每一日的值日人数过多,使得学生的动作量减少,根本不能够起到什么劳动作用,而每一学期的劳动素质评价表,更是大有水分。

每个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课业十分关心,对于可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劳动评价表自然也是都给高分,这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对于劳动更加的不重视。

(四)素质教育不完善

学生对于文明素养的缺失也是其劳动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劳动素质属于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而素质教育正是中国的一项政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其综合素质,使得素质教育得以展开,更好的帮助中国富强起来。

但是,素质教育现如今完成的并不十分完善,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对于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的侧重程度也有着是十分巨大的差别,甚至更多的情况下更加的侧重在学习这一方面,而对于德体美劳四点却是受关注的程度十分少。

正是因为这一现象,使得学生更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是一味的追寻成绩,对于别方面,没有任何的关注意向。

三、结束语

学生的劳动素质低下还会造成一些列其他的影响。学生体魄不健全,“东亚病夫”的名头恐怕会再一次的降临到中国人的身上,曾经是鸦片吸食人的精气神,而今却是观念一步步的丧失,导致学生劳动意识的淡薄,劳动技能的减弱,劳动能力的退化,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加强农村初中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树立其中的劳动观念,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于全面型人才的需求,是社会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陈旭光.现代劳动教育:一个重要的开放性学习领域[J].现代教学,2015,22:8-13.

[2]吴刚.劳动教育,从家长转变观念做起[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5,11:4-6.

高中生学习兴趣缺失的原因 篇11

厌学是教育教学中一个古老的问题, 也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 厌学心理一旦产生, 就会对学习对象和学习过程产生逆反心理体验, 倘若这种体验在一个人身上长期存留, 会沉积固化为不良学习品质, 影响个体发展, 甚至贻误终生。目前大量的学生厌学已经成为影响老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也是高中生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危害性的问题。

1、高中生厌学对国民素质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与国民素质的高低有直接的影响。经大量研究表明, 国民素质水平主要与教育有关。没有任何知识素养的人, 完全可以通过教育的力量提高素质水平。一个国家的高中生是这个国家的希望, 高中生的素质提高了, 整个国家就有了希望。我们要用教育的方式教导高中生适合和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 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如果高中生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不愿接受教育, 不愿学习用以提升自己素质的相关内容, 无法改变陈旧的错误思想引发的错误行为, 甚至出现严重的抵触情绪, 使人类的劣根性显露无遗。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改善, 将严重影响国家的教育教学质量, 降低国民素质, 制约社会的高速发展。

2、高中生厌学对个体的影响

(1) 高中生厌学对个体个性的影响。厌学是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典型表现, 厌学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和个性形成, 长期将促使心理扭曲。厌学是诸多心理障碍中最普通最具危害性的问题。专家研究表明:厌学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乐学者, 极易导致种种心理健康问题及不良人格特征。在这些不良人格形成的驱使下, 高中生的适应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严重下降, 无法沟通和交流, 甚至无法正常生存, 逐渐被社会所淘汰。就厌学学生本身而言, 虚度光阴, 渐渐耗去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年华, 导致新一代文盲的产生。

(2) 高中生厌学对个体今后学习工作能力的影响。如今整个社会的高速发展, 使知识迅速贬值, 只有掌握很好的学习能力, 才会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 充分地利用知识, 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提高工作能力, 增强竞争力。

二、研究高中生厌学现象的目的和实际价值

对于如此之多的高中生厌学的危害,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关注这个问题, 认真研究导致高中生厌学的根源所在, 想办法控制高中生厌学问题的蔓延, 我将为研究高中生厌学现象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 综合多方面的原因寻求突破。为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当前尽管老师们意识到很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带有严重的厌学情绪, 但面对学生时, 关注较多的仍然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教学中更多的依然承袭了普通教育的模式。我希望全面的、多角度、多侧面寻找学生厌学的原因, 指导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 并帮助家长管理学生, 有效扭转高中生厌学现象的局面, 培养高中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 为改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教育教学难度提供理论依据。

三、具体研究方法

1、研究被试

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结合的方法, 选取样本代表性较好的石家庄市第十中学高二年级为研究被试, 随机抽取高二理科学生重点班、次重点班和普通班217人, 高二文科学生重点班、次重点班、普通班和艺术班244人, 学生总数为461名, 其中理科班男生123名, 女生94名;文科班男生72人, 女生172人。这些学生多数为92年生日, 已经达到18岁;只有57人为93年份, 15人为91年生日。

2、访谈法

访谈法主要分为个别访谈、集体访谈和家访及电话调查几种形式。

(1) 个别访谈; (2) 集体访谈; (3) 家访; (4) 电话调查。

四、厌学原因分析

学习的内部动机有所增强, 但外部压力过大是当前高中生厌学的新特点。独生子女父母的期望与要求很高, 考不上大学就业很困难, 因此学生自己本身有很强烈的考学愿望, 学习动机增强, 但终因外部压力过大而“承受不住”, 导致厌学情绪产生。

1、习惯性无助感的产生、意义障碍的形成、潜意识逃避学习动机的存在、价值观、意志、志向和自信心等个性因素水平低下是厌学的自身原因。

2、习惯性无助感的产生。

3、潜意识逃避学习动机是部分好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4、“一个人的成功, 未必仅从学习上体现吧 ?”占42%, 这种学习无用论也是厌学的原因之一。“学习失败并不意味着人生失败”占56%。

5、高中生的个性发展尚未成熟是产生厌学心理的可能因素。

6、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也可导致厌学。

7、学习习惯不好直接造成厌学产生。

8、学校教育存在弊端是高中生厌学的直接外部原因。

9、社会及家庭的压力更是学生厌学的不可轻视的外部原因。

五、对策

调查中发现, 学生特别喜欢上微机、实验, 体育等实践活动课, 就是因为他们喜欢在实践中学。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可知, 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同某种能引起学生愉快情绪的活动相结合, 就会使学生对文化学习产生兴趣, 产生努力学习的动力。众所周知, 学习是以成功为动力的, 但这种成功不应是轻而易举的, 而应是需要一定努力的, 容易的成功很难使人满足。现实中发现, 长期的连续的成功会和长期的连续的失败一样对学习不利, 因为一直成功的学生自己心中有种暗示, 以后不用继续努力照样能成功, 渐渐地学习动力会慢慢变弱, 学习成绩降下来, 此时若再加上其他的个性因素, 就有可能厌学。

六、高中生厌学现象应对方法

1、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1)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不要要求太高, 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 揠苗助长, 不仅无益, 反而害之。

(2) 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3) 态度一致, 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 要一以贯之, 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

(4) 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5) 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

(6) 感情与理智相结合。

(7) 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2、学校教育的应对

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1) 和谐共存。教学活动是一个由师生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两者缺一不可。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师把两者很好的融合为一体, 为同一个教育教学目标共同地有效地完成其任务, 双方中若有一方打破这种共存关系, 教学秩序将一片混乱。

(2) 引导共生。

(3) 相互共长。

(4) 携手共创。

(5) 积极共乐。

3、处理好同学关系

本文就高中生厌学这个教育难题,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高二学生对进行测试。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总结, 概括出引起高中生厌学的主要的几个方面原因, 分别对家庭、学校、社会三大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和剖析, 脉络清晰的展现了各项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小要素, 并根据不同原因的性质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应对方案, 提出了教育学生中的正确做法, 为有效改善高中生厌学的状态开辟了全面的新阵地。

摘要:本文综合各方面意见, 对高中生厌学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全面研究, 希望对高中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满足社会对高中生要求。

上一篇:化工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下一篇:现场服务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