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药误区

2024-10-05

临床用药误区(共10篇)

临床用药误区 篇1

如今,心脑血管患者不断增多,且该类疾病患者往往病情较重,一旦治疗不当很容易对治疗效果乃至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药物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临床用药的增多,药物使用不当的现象也随之增多[1]。鉴于此,本文就心血管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心血管科的51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2]确诊,本组患者中男260例,女258例,年龄31岁一80岁,平均年龄(54.68±12.57)岁。

1.2 方法

对本组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药物使用剂量、配伍、抗生素的应用情况等,并根据《新编药物学》[3]、《临床用药须知》、《药物临床信息参考》[4]以及使用的药物说明书等标准判断患者的用药是否合理,统计分析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并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本组患者中有84例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占总数的16.24%,其中有14例为药物配伍不当,占总数的2.72%,有10例为抗生素使用不当,占总数的1.95%,20例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占总数的3.90%,有16例用药时未注意药物使用禁忌,占总数的3.11%,有23例药物用法用量不当,占总数的4.47%。

3 讨论

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病理复杂,药物的使用种类繁多,用药方法也更加的复杂,很容易产生用药误区,从而影响病情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意外事故发生。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心脑血管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配伍不当,配伍用药是心血管科用药最为常用的方式,合理的配伍能有效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发生,而如果配伍不当则会导致药效抵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比如本次研究中发现有患者配伍应用胺碘酮与辛伐他汀,这两种药物同时应用时很容易引起横纹肌的溶解,并引发患者出现肌痛;一些患者存在卡托普利配伍布比卡因现象,容易导致心动过缓;同时还有利多卡因配伍阿替洛尔会增加阿替洛尔的毒性、硝酸异山梨醋配伍使用硝酸异山梨醇会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医师在配伍用药前必须详细了解药物配伍说明,杜绝以上等配伍不当现象出现;(2)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很多医师在炎症患者治疗中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会应用抗生素,而没有详细掌握抗生素的使用禁忌、配伍禁忌甚至用法用量;(3)用药与诊断不符,比如患者为高血压时便应用茶碱控释片,患者为脑梗死时便使用格列美脉片,患者为糖尿病时便应用依那普利片,很容易导致病情恶化;(4)未掌握药物使用禁忌,比如患者为高血压则一致采用盐酸伪麻黄碱治疗,患者为贫血时均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醋片治疗,没有重视患者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并发症对药物效果的影响;(5)药物的用法用量不当,如一些药物应采用肌注,但实际中被写为静滴;一些药物每日只能使用一次,但实际中写为三次;一些药物需在特定时间服用更好,如他汀类药物适宜在晚上服用,以限制胆固醇合成而发挥药效,但部分临床医师并未重视或并未知晓。

综上所述,心血管科用药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尤其是药物配伍不当、药物用法用量不当、抗生素使用不当、用药时未注意药物使用禁忌、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需引起临床人员重视,掌握用药规范,提高用药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肖美华,何腾辉,郭燕芬.某院心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03:5-6.

[2]孙传菊,房小龙.临床药师干预在预防药源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1,19:3944-3945.

[3]王艳丽.浅谈临床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与合理用药[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2:135-136.

[4]代德勇.探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遇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7:11-12.

犬病用药误区多 篇2

2.补液的运用误区输液疗法是治疗犬病的重要手段、但一些兽医在临床上不论病情轻重都采用补液结药,其实这没有必要。只有当病犬的病程已持续一定时间,有几天不进食,需要补充能量时,或者病犬腹泻、呕吐引发严重脱水需要维持体波及电解质平衡时才输液。

3.抗生素的应用误区临床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遍,且盲目性较大,个别兽医治疗犬病的常规药物就是抗生素而不结合临床病症。其实对于消化不良、中暑、中毒等疾病不泌使用抗生素。长期应用抗生素还能导致肠道正常菌落功能紊乱,影响动物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

临床用药误区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 年1 月- 2015 年1 月收治的儿科呼吸道感染的患儿96 例, 其中男58 例, 年龄6 个月~13 岁, 平均年龄 (6. 1 ± 1. 8) 岁;女38 例, 年龄8 个月~ 12 岁, 平均年龄 (5. 9 ±2. 1) 岁。所有的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均确诊为儿科呼吸道感染, 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治疗。

1. 2方法回顾性分析患儿的用药情况, 发现并总结其中存在的用药误区。根据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1) 适量的适用抗生素。抗生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长期使用会导致人体产生耐药性[2]。针对这种情况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使用抗生素, 并且尽可能的减少抗生素的适用剂量, 尽可能的避免病情轻的患儿应用抗生素。尤其是可以不使用抗生素的疾病, 需要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 (2) 查明病因是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前提。在确定用药种类的时候, 主治医师需要了解患儿的病史、临床症状以及病原体等影响因素, 并且根据检查结果来决定抗生素的适用, 制定更加合适的治疗方案, 从而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 (3) 对用药剂量引起足够的重视。在选择药物的时候, 应当尽可能选择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如果必须使用到抗生素, 也应该遵循药效好且不良反应少的原则, 尽可能的防止药物不良反应对患儿病情的影响。尤其是联合药物的时候, 还应避免药物对患儿同一器官的损伤。 (4) 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不同药物的用药时间有着一定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药效, 需要注意患儿的给药时间和次数, 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5) 有效的联合中医进行治疗。中医治疗儿科呼吸道感染, 对提高患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一定的帮助, 在治疗的过程中联合应用中医治疗方式能够发挥不错的作用, 以防治标不治本。通过临床实践发现, 只采用西医治疗方式, 其效果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尤其是在患儿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以后。在治疗的过程中, 家长也可以对中医治疗进行一定的了解, 采用合适的方式对患儿进行调理, 这样既可以增强抵抗力, 对呼吸道感染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此外, 还可以采用药膳来定期清理患儿体内的毒素, 调理患儿身体的免疫机制[3]。 (6) 注意感染疾病的预防工作。小儿的身体机制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还未成长完全, 因而感染预防工作十分重要。首先是注意日常的饮食, 尽可能使患儿摄入可以提升免疫力的食物, 增加患儿的营养补给;其次是注意季节变化的防寒保暖, 尽可能的防止感冒等的发生, 以免病情加重对患儿身体造成的损伤;最后则是家长可以主动了解疾病预防的注意事项, 在自己购买药物治疗的时候, 能够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以免药物使用不当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实行改善措施以后, 对措施实施前后的儿科呼吸道感染用药错误率进行对比, 逐渐调整应对措施, 使得所实施的对策能够更加完善。

2 结果

2. 1 主要临床用药误区现阶段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有很多, 其中抗生素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抗生素使用不准确以及药物剂量不恰当等是最为常见的用药误区。见表1。

2. 2 临床用药误区应对措施的效果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半年后随即选取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96 例, 其中出现临床用药误区8 例 (8. 33% ) , 与采取措施前临床用药误区46 例 (47. 92% ) 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3 讨论

近些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加严重, 导致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在这样的环境下, 儿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严重时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在致病菌耐药性不断加强的情况下, 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难度也有所增加。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治疗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药物治疗是儿科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用药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 轻则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 重则导致患儿死亡, 因此需要引起所有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4,5,6]。根据此次调查结果发现, 抗生素使用不准确、没有进行药敏实验、药物剂量不恰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都是现阶段常见的用药误区。

对现阶段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用药误区进行具体分析。 (1) 在使用抗生素的时候, 指征不明确。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症状是发热和咳嗽, 而导致这种症状的原因包括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方面。而在临床实践中, 很多医护人员并没有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程度, 在还未确诊的时候就使用抗生素, 这对患儿后续的药物治疗是极为不利的。 (2) 缺乏充分的药敏测试。目前抗感染测试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治疗中是较固定的治疗方式, 这也是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所总结出的经验。然而不容忽视的是, 不同患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其中必然存在患者对抗生素有过敏反应, 同时不同药物的药效也有一定的区别[7]。如果采用同样的治疗方式, 极有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过敏情况, 基至会加剧患儿的病情。 (3) 抗生素的盲目使用。对于儿科呼吸道感染来说, 其病原体是多种多样的, 而一般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腹泻的症状。面对不同的病原菌, 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有所不同, 如果不查明患儿的病因就随意使用抗生素, 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8]。 (4) 药物的使用方式还不够合理。近几年来,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量呈现持续上升的现象, 抗生素滥用现象时有发生。在治疗一般的感染性疾病的时候, 家长有时就会擅自采用抗生素来治疗。从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很多人对抗生素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只看到了抗生素的效果, 而忽视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反而耽误了患儿的治疗[9]。除此之外, 在临床治疗中也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治疗效果, 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但若单一用药也有良好的药效, 则可以不使用联合用药。需要注意的是, 联合用药中强调不同药物剂量的控制, 应当引起足够重视[10]。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从多方面来采取应对措施, 尽可能避免用药误区的出现, 保证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措施实施后, 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错误率有了明显的降低。总之, 医务工作者应对儿科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予以重视, 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用药方式, 有些时候还可以辅以中药治疗。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物效果, 帮助患儿恢复健康。根据临床实践, 不断地完善所实施的措施, 尽量将用药错误率降低到最低, 保证儿科呼吸道感染的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全面分析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的误区, 并以此作为依据来研究相应的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96例,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 总结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的误区, 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来制定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结果 抗生素使用不准确、药敏测试不充分、没有全面考虑药物剂量和不良反应以及药物联合应用不够合理等均是目前我院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存在的误区。在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后, 临床用药的错误率 (8.33%) 有了明显的降低, 与采取措施前临床用药错误率 (47.92%) 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用药应引起医务工作者足够的重视, 尽可能的避免错误用药, 以保证患儿安全, 使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儿科,呼吸道感染,用药误区,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晓鸥.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调查与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7 (19) :33-34.

[2]林尤宁.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3 (12) :91-92.

[3]李娟.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激素治疗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 8 (20) :27-28.

[4]姚燕平.酮替芬联合小儿咳喘灵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J].健康研究, 2014, 1 (6) :19-20.

[5]郑丽华.浅谈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分析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9) :93-94.

[6]杜晋康.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分析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 2015, 31 (16) :8-9.

[7]林庆秋.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8 (10) :59-60.

[8]周盛.浅谈儿科呼吸道感染临床用药误区分析及对策[J].北方药学, 2012, 9 (1) :73-74.

[9]徐博异.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D].郑州, 郑州大学, 2013.

浅谈用药误区 篇4

【关键词】药物;误区

1用药误区主要有

1.1抗生素滥用,是最普遍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约为80%,一级医院约为90%[2]。抗生素的滥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生素同时使用,致使大量耐药菌株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目前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还赶不上耐药菌株产生的速度。任其发展下去许多严重感染将无药可治,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另外,大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将造成菌群失调,发生二重感染,甚至导致真菌大量繁殖。由此看出,抗生素的滥用危害极其深远。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这样的警告:“抵御抗菌素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可喜的是国家及时出台了抗生素应用分级管理制度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这样就能限制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从而使我国的抗生素使用逐渐规范化。但有好的制度也应有严格的监管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1.2不合理联合用药在各级医院的使用也非常普遍联合用药(drug combination)是指为了达到治疗目的而采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用药品种偏多,使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增加,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增加。因此在给病人用药时,应十分小心,应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最初是为了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用于危重病人。但现在在门诊中联合用药的现象已十分普遍,已背离了用于危重病人的初衷。有研究显示: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3]。由此看来,联合用药应谨慎使用,要充分了解药物的相互作用,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杜绝不合理联合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1.3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盲目使用中药是中华医药的瑰宝,是不同于西药的治疗理念,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但它的使用不是每个人都会用的,它是中医根据辩证的原理因人而治,不是每个人都适用的。而我们缺乏的恰恰是中医的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中药相对西药安全,但它一样有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众所周知的木通对肾功能的损害,已造成多少尿毒症患者,别让类似的悲剧再上演了,中药也一定要在中医师诊断明确后合理使用,切不可盲目使用,把它作为保健品经常使用。

1.4药物的使用方法不当

1.4.1用药间隔不当每种药物都有自己的半衰期,而药物的用药间隔就是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的。只有严格按半衰期用药才能使药物在体内保持稳态血药浓度,发挥药物最大的治疗作用。不按时用药既达不到治疗目的,还能使药物产生耐药性,增加疾病的治疗难度。

1.4.2超剂量用药药物只要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就能发挥它应有的治疗作用,并不是剂量越大治疗效果越好。超过有效血药浓度,治疗作用并不能增加,反而易引起药物的毒副作用。

1.5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

1.5.1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新药在某些方面一定比老药有所改进,殊不知新药在临床试验阶段适用人群必定是有限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范围的扩大,使用时间的增加,有些新的副作用就会显现出来,使用新药治病要较老药承担更大的风险。

1.5.2贵药不等于好药。药品不是以其疗效强弱来定价的,而是由制药原料的来源、生产工艺、产量、运费、科研等因素决定的。成本高的药品就贵,反之则便宜。

1.5.3进口药在我国医药市场上的覆盖面越来越大,但进口药的剂量、疗效及副作用等在研制、生产过程中均以外国人的反应为依据。而对中国人的种族差异等均未做具体细致的测试,因此要考虑到种族的差异,并且进口药也有假药、劣药。因此不能一味地认为进口药比国产药好,要客观地选择药品。

1.6吃药保健是一个新的用药误区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是有科学道理的。所有的药物从进入机体开始就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一系列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会对身体造成身体损害。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通过肝脏另一条通过肾脏。其它途径很少。这样就会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提倡无病不用药,适当的体育锻炼加上合理的膳食营养才是最好的身体保健。

2走出用药误区的几点建议

2.1开展临床药学,可极大的促进合理用药所有医务人员要树立合理用药的理念,引导患者走出用药误区。首先各级医师的正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基础。医师是合理用药的主角,药师与医师的不同之处是药学知识丰富而临床知识不足,随着临床药学的发展,正好互相取长补短,极大地促进合理用药。

2.2普及常用医药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的合理使用药物随着国家非处方药(OTC)的实行,要求每位公民都应具有一定的医药卫生知识,才能在“小病上药房,大病进医院”时避免因不合理用药而增加痛苦。才能在医师下达医嘱后积极配合治疗,促进医患和谐,让合理用药深入人心,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物能治病亦能致病。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药不断涌现,警惕用药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关注不合理用药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引导患者走出用药误区,树立健康的用药理念,是我们每个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徐年卉,林国生,付洁,等.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经验探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143-144.

[2]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314.

基层医院用药误区分析与合理用药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3000份儿科门诊处方及2000份儿科住院病历, 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其中小儿外科处方1308张, 病历968份, 小儿内科处方1692张, 病历1032份。

1.2 评定方法

合理用药标准以《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中相关药物的使用方法为标准进行分析和评定。

2结果

3000份儿科门诊处方及2000份儿科住院病历中, 共发现处方不用药处方102张, 占处方总数的3.40%, 发现不合理用药病历53份, 占住院病历总数的2.65%。其中剂量应用错误处方15张, 病历5份;用药时间或方法错误处方24张, 病历12份;联合用药不当处方30例, 病历18份;抗生素滥用处方33张, 病历18份。具体用药误区表现详见表1。

3讨论

3.1 用药误区分析

3.1.1 用药剂量错误

药物的剂量与临床治疗效果有关, 剂量过大会加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剂量过小则起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将药物剂量控制在安全有效范围内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审方过程中发现, 药物剂量的使用误区常见的有:①剂量过大:雷尼替丁属于H2受体阻断剂, 其药理作用为强效抑制胃酸分泌, 可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正确使用剂量为:成人一次0.15 g, 2次/d, 但如果剂量过大, 如达到一次0.3 g, 则会引起胃出血, 增加肝功能损害, 反而加重胃溃疡[2]。②剂量不足:阿苯达唑为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 正确用量为:每次0.4 g, 一次顿服, 每片阿苯达唑片的剂量为0.2 g, 但如果用量为每次0.2 g, 2次/d, 则会造成患者一次用量不足, 达不到治疗效果。

3.1.2 用药时间或方法错误

有些药物对时效性及用药方法有严格的要求, 如不能正确用药, 则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常见的误区有:①用药方法错误:酵母片的正确服用方法为嚼碎服用, 不宜吞服, 因为酵母片含有较多的黏性物质, 如不嚼碎则会在胃内形成黏性团块, 影响药物作用;②素在儿科应用较多, 但不可滥用, 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药方式。用于严重感染并发中毒性休克的患儿, 应大剂量短疗程用药, 同时有效有效足量的抗生素, 并密切注意注意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原因不明的发热切忌轻率使用, 尤其是水痘患儿应禁用。

3.1.3 联合用药不当

联合用药是临床重要的用药方法, 在增加疗效的同时, 还可以降低单个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是临床用药中存在较多联合用药不当的现象, 常见的有:①配伍禁忌:如奥美拉唑40 mg不得溶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奥美拉唑为偏碱性, 在酸性环境中会生成棕红色沉淀, 10%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5~4.5, 是酸性溶液, 所以奥美拉唑不得与含酸性药物配伍使用;②重复用药:例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出现心律失常时, 在应用维拉帕米的同时服用尼莫地平和硝苯地平, 3种药物同属于钙离子拮抗药, 同时应用和容易出现心悸、心痛、血压过低等不良反应[3]。

3.1.4 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滥用是临床不合理用药中较为严重的问题, 应引起重视。①抗菌药物不对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为病毒感染, 但临床上却遇到上呼吸道感染即应用抗菌药物, 不光不会起到治疗作用, 反而使机体产生耐药性;②抗菌药物档次过高:头孢吡肟为第四代头孢类药物, 只可用于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耐药时, 不得用于术前预防性用药;③违反联用抗菌药物联用原则:如美洛西林钠属于繁殖期杀菌剂, 罗红霉素为抑菌剂, 繁殖期杀菌剂对繁殖旺盛的细菌作用最强, 但对静止期的细菌无明显的抗菌作用, 而抑菌剂可使细菌由繁殖期进入静止期, 减弱了美洛西林钠的抗菌作用。

3.2 合理用药的对策

基于以上常见的用药误区,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2.1 加强监督

将合理使用药物纳入医院质控管理项目, 制订合理使用药物制度, 定期检查, 及时反馈, 掌握药物使用情况。

3.2.2 加强培训

通过发放用药指南, 举办药物合理使用讲座等方式, 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 熟悉各种药物的主要适应证、药代动力学、主要不良反应等。

3.2.3 加强沟通

加强医师与患者、药剂科及护理等部门的沟通, 有特殊要求的药物应主动向患者解释交代, 说明用药注意事项及服药饮食禁忌等;遇有疑问的药物, 及时向药剂科咨询, 问清楚后再给患者使用。

总之, 基层医院在儿科门诊及病房用药方面存在较多误区, 应给予有效的监督和指导, 随时对处方和病历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纠正, 以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的儿科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3000份儿科门诊处方及2000份住院病历, 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分析儿科常见的用药误区, 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结果 共发现处方不用药处方102张, 占处方总数的3.40%, 发现不合理用药病历53份, 占住院病历总数的2.65%, 常见的用药误区表现在剂量过大或过小、用药时间或方法错误、联合用药不当出现配伍禁忌或重复用药、抗生素滥用等。结论 基层医院在儿科门诊及病房用药方面存在较多误区, 应给予有效的监督和指导, 随时对处方和病历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纠正, 以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

关键词:基层医院,用药误区,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李洪兰.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及对策.中国实用医药, 2010, 9.5 (26) :148-149.

[2]李杰.从临床用药误区谈合理用药.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 6.16 (6) :457-459.

感冒用药误区 篇6

感冒药多含有麻黄碱成分, 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 具有镇咳平喘、扩张气管和缓解鼻黏膜充血的作用。虽然麻黄碱是合成冰毒最主要的原料, 但从麻黄碱到冰毒, 还需要一系列化学反应才能形成, 因此不必担心多吃感冒药会中毒或成瘾。

此外, 麻黄碱在单剂药物中的含量非常少, 成人每次口服量一般仅为15~30毫克, 每日总剂量最高为150毫克, 远远低于中毒的危险剂量, 不会产生成瘾等副作用。不过, 专家也提示,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肾功能不全的特殊人群需慎用麻黄碱类药物。

误区二:吃感冒药易犯困

不少人觉得, 每次吃了感冒药都会想睡觉, 以致很多开车的人感冒了也不敢吃药。专家指出, 感冒药中让人犯困的成分是用于缓解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的抗组胺。因此, 开车的人在选择感冒药时, 要特别留意其中是否含有这种成分。

误区三:复方药效果更好

在选择感冒药时, 很多人认为针对多种感冒症状的复方感冒药效果更佳。专家指出, 虽然复方制剂的功能具有多面性, 但也并非没有侧重, 很多复方制剂的感冒药在成分比例上也有所区别, 因此患者在购买感冒药时, 一定要选择对症的药物。

误区四:感冒只选中药

很多人认为中药的副作用小, 因此感冒了一直坚持服用中药。专家表示, 在感冒的早期使用中药可能对感冒病毒的控制作用较好, 但在感冒症状已经较为严重的情况下, 使用中药则“为时已晚”, 因为中药起效时间长, 此时选择对症的西药更好一些。

误区五:感冒就要先消炎

很多人认为感冒了就是身体有了炎症, 必须服用抗生素。事实上, 感冒后一般会先干咳1~2天, 此后, 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增加, 形成多而稀的痰液。炎症后期或转为慢性炎症时, 痰液变得黏稠, 呼吸道内形成积痰, 干咳之后会逐渐咳浓痰。当咳嗽时发现黄浓痰时, 患者可能已经感染了细菌。这个时候才是使用抗生素的正确时机。

误区六:早吃感冒药好得快

临床用药误区 篇7

1.1 药品越贵越好心理

有些老干部及家属认为药品价格越高越好:药品价格的高低贵贱, 主要与它的原材料及加工工序有关, 原材料稀少, 或加工工序复杂, 药价便高, 反之则便宜。笔者认为药品的价格和疗效不成正比, 譬如:硝酸甘油每片不过几分钱, 但它至今为止仍然是公认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救命良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无论何种疾病只要对症下药, 不在乎药物价钱的贵贱, 而在于药物的疗效好坏。

1.2 药品越新越好心理

盲目追求新药:一些老干部认为新药一定比老药好, 不管对症与否, 就迫不及待地使用。其实, 人们对新药的功效和毒副作用认识不足, 盲目使用, 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笔者认为有些老药虽然已使用了数十年, 但由于疗效显著, 在临床使用上经久不衰。有的老干部总是要求医生开些新药, 他们认新药才是治疗效果好的药, 特别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干部, 总希望从新药中寻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般来说, 临床上对新药和刚进口药的实际疗效和对身体毒副作用的观察时间不长, 需要一段探索、实践、检验的过程, 其中有一部分药品可能经不起考验而淘汰, 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服务保障工作中科学指导老干部合理用药, 不能盲目迷信新药。

1.3 补药可补体虚的心里

将普通药当补药:有的老干部认为“有病必虚, 体虚必补”, 从而一味追求滋补。其实, 中医治病讲求辨证施治。实症忌补, 虚症也未必一定要用补药。不经医生诊治, 乱吃补药, 对身体有弊而无利。有的老干部将各种维生素当补药, 其实维生素只能作为维生素缺乏症的治疗, 随意多用不但对身体无益, 有可能还会引起中毒。为此我们加大了宣传力度尽量避免老干部乱吃补药现象的发生。

2. 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2.1 老干部在用药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

些问题:如有些患有高血压的老干部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 这类药物时, 经常会发生干咳, 我们会及时告知老干部这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不必担心, 如果干咳不是很明显, 建议不要换药, 如果干咳非常严重, 已经影响睡眠, 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

2.2 对于有些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老

干部, 我们在发药的同时要提醒他们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过多暴露于阳光中, 因少数患者会发生光敏反应, 如发生光敏反应要立即停药。

2.3 外用药物中维A酸乳膏在用法上非

常特殊, 该药物应该在晚间或睡前应用, 因为日光会增加维A酸对皮肤的刺激, 导致维A酸分解, 而且维A酸还会增强紫外线的致癌能力, 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日晒或采用遮光措施。外用该药物还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症状, 如灼感、红斑及脱屑等症状, 应及时告知老干部不要紧张, 这不是病情的加重, 而是药物正在起作用, 多数人可以适应并耐受, 刺激症状会逐渐消失, 无需停药。如果出现刺激现象持续或加重, 可间歇用药或停止用药。

2.4 药物的储存

有些药物的储存需要特定条件, 药师在配发该类有特殊储存要求的药物时应主动告知老干部如何存放。如调节肠道微生态的药物培菲康, 短时间放置常温环境中, 不会失活, 但是最好存放于2℃~8℃冰箱中, 以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失活而失效。还有一些药物需要避光储存, 如喹诺酮类抗菌药、大部分化疗药物以及甲磺酸加贝酯、氨茶碱、维生素C、硝酸甘油在光线作用下会使其变质, 应嘱老干部放置在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保存。

3. 正确指导老干部科学合理用药

老干部大都患有多种疾病, 在治疗用药上, 我们本着安全、有效、科学的原则, 针对老干部不同病症, 会同有关专家, 制定具体的治疗及用药方案。由于药物在体内的途径和相互作用十分复杂, 为控制不良反应, 对每位老干部的“长期用药”, 一般都, 从小剂量开始, “摸着石头过河”, 根据药物疗效逐步达到适当剂量;对市场上宣传的一些新药、广告药, 因对其副作用和毒性不清楚, 加之老干部年老多病适应能力较弱, 原则上不轻易使用。在用药途径上, 坚持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 能肌肉注射的不静脉输液, 尽量避免和减少耐药性等带来的不良后果。实践证明, 正确指导老干部科学合理用药, 对老年性疾病防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1 加大合理用药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 包括板报、简报、VCD等形式, 进行合理用药宣教, 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合理用药知识, 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请专家授课或患者自己现身说教、讲用药知识等。指出随便用药的危害性, 告诫他们应针对具体疾病选择相应药物, 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原有观点的错误, 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观点。

3.2 积极开展合理用药教育

充分发挥药师所具有的丰富经验, 在离休干部中进行合理用药教育, 以聊天的方式向他们讲述用药常识, 加深他们对药品疗效的了解, 不再迷信家传秘方;提倡针对不同种疾病、不同阶段, 选择不同种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样, 既能使他们在不经意间获得合理用药知识, 又可避免医患间误解的发生, 从而走出原来的心理误区。

3.3 注意发挥医生作用

首先, 要注意与他们经常沟通, 获取他们的信任;其次, 利用适当时机与他们探讨用药误区, 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有意识的矫正老干部用药的不良心态和错误理念。争取最大限度的与医生的合作,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总之, 老干部安全用药存在隐患, 药师应该注意对他们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和用药教育。与老干部共同防范才能够使各个环节达到合理用药, 分析和总结老干部各种用药心理误区、不同疾病用药误区, 对增强药师药学服务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也扩展了药学服务内容。药师教老干部远离用药误区, 提高用药能力, 及依从性, 对提高老干部的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夏维.住院药房的药师与药学服务.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3, 3 (3) :197.

[2]刘先进, 张晓蒙, 张华, 等.浅谈如何开展临床用药咨询服务工作.中国药事, 2003, 17 (10) :623.

禽病治疗中用药误区及其对策 篇8

1 不重视用药时间

大多数养殖户不重视用药时间, 认为什么时间投药都一样, 其实不然, 由于内服药物都是在肠道吸收, 胃肠道的生理环境如pH值对药物吸收和利用有着极大的影响。据报道, 红霉素不能空腹给药, 否则药效下降80%, 林可霉素应空腹给药, 若采食后给药药效会下降2/3, 有的药物还需定点给药, 如氨茶碱晚上8点一次给药, 疗效可增加4~8倍。

2 不注意给药次数

多数养殖户习惯一天给药两次, 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药物不同, 其抗菌机理、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不同, 他的给药次数也不相同。如浓度依赖性杀菌药, 其杀菌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而不是用药次数, 以通常使用剂量的2倍量一天一次即可;如左氧氟沙星溶液, 这样既有利于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提高疗效, 又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剂量达不到, 投药再多次也达不到治疗目的;而抑菌药物如硫氰酸红霉素在达到最低抑菌浓度后, 还要依赖必要的用药次数, 否则, 浓度再高, 也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还能造成细菌在高浓度压力下产生耐药性。

3 盲目搭配用药

在禽病治疗过程中, 在不清楚药理药效的情况下, 就把多种药物搭配使用, 这是很危险的也是不经济的。临床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使用, 配伍后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是合理配伍, 如青霉素和喹诺酮类联合使用时会增大其药效。配伍用药出现协同作用的药物, 如半合成抗生素+多肽类, 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 氨基糖甙类+速效抑菌剂, 磺胺类+磺胺增效剂。出现相加作用的药物, 如丁胺+庆大, 红霉素+泰乐菌素, 磺胺类+喹诺酮类。出现拮抗作用, 如青霉素+土霉素, 青霉素类、头孢类+速效抑菌剂。出现特别作用的, 如治疗禽伤寒用氟苯尼考+阿莫西林, 治疗大肠杆菌病用利福平+氧氟沙星, 治疗慢性呼吸道病、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用环丙沙星+克林霉素。

4 不重视时间间隔

养殖户习惯一天两次投药, 采用上午一次, 下午一次, 由于白天时间间隔短, 晚上间隔时间过长, 这是不可取的。不同的药物一日用药次数也不相同, 但出于实用方便就一日两次投药, 正常用药间隔时间应为12小时, 如果实际养殖中, 不易做到的话, 白天用药两次, 间隔必须在10小时以上才能保证药物的连续作用。

5 给药方法单一

养殖户投药时, 常用饮水和拌料两种方法, 使很多比较好的药物丧失了治疗效果, 如注射用的青霉素, 溶于水中饮水, 因青霉素在水中时间长易被分解而失去药效, 内服更容易被消化酶破坏。在临床上应根据药物理化特性、作用机理、疾病缓急程度选择合理的给药方式。

家庭用药七误区 篇9

误区一:家庭储备药品越多越安全

很多人打开自己的家庭小药箱,总是满满的一箱子药,无论用得着的,还是用不着的,总之,人们越来越习惯在家里储备一些药品,并且认为品种、数量多多益善。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因为药物都有保质期,储备太多容易造成浪费。

误区二:只要对症,用药不必因人而异

调查发现,很多父母会拿成人用的药品给孩子服用,以为只要对症就能治病。殊不知,有些抗生素对骨骼发育会产生抑制作用,成人可用,但不适合儿童。专家提醒,家庭用药要遵医嘱,不可想当然。

误区三:药越贵越好,剂量越大病好得越快

很多人觉得价格贵的都是好药,用的剂量越大越好,这样病才会好得快、才安全。而实际上,最昂贵的药不一定是最好的,关键是要对症。只有安全、合理地用药才是对健康有益的。专家提醒,能吃药的别打针,能打针的别输液、能用小剂量的不要用大剂量。

误区四:家庭储备药品无需作定时清理,药品的储存与质量关系不大

很多家庭未曾清理过备用药品,也未注意过家用药品是否要避光、低温保存。许多药品如果储存不当,会失去药效,甚至产生副作用。例如长期服用高温下软化的降血压药片就会产生副作用。因此,药品的合理储藏非常重要。

误区五:服用过期药品,总比不吃好

据了解,很多不良反应报告案例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服用过期药品引起的。

误区六:互为禁忌的药品同时服用、随意增减服药剂量

得病后,不要盲目乱用药,一定要看清药品的禁忌说明。互为禁忌的药品不要同时服用。

误区七:随意服用药物

谈我国畜牧兽医生产用药的误区 篇10

1 畜牧兽医生产的用药误区

1.1 所用药方过于单一, 医治方法落伍

基层很多兽医一直用一成不变的旧思想、旧观念去诊断病情, 不仅如此, 有些兽医还一直延续以前的通用方法去医治牲畜, 在出现传统方法行不通的时候束手无策, 还有些兽医认为是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够, 从而加大使用量, 完全不考虑牲畜的承受能力[2,3,4]。有些不太敏感的微生物病毒, 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将其杀死, 而且还会增加其耐药性和适应力, 使病情更加难以控制。此外, 激素的过量使用还会导致动物的自身免疫能力下降, 不利于动物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因此, 作为一名基层兽医,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应认真思考, 做到对症用药。

1.2 不注意药品的性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现很多假冒伪劣产品, 使药物的真伪性很难辨别[3]。另外, 一些兽医为了利益, 在用药时使用假药或者不合格的药物[5,6,7], 给临床用药造成严重影响。因此, 在这样的药物市场环境下, 畜牧兽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但是由于生产商的大肆宣传和推销, 使得医药使用者们防不胜防, 特别是在商家偷工减料的情况下, 更是难以发觉, 对虚假标签的判断更是难上加难, 给医药工作者带来很多困难。

1.3 兽医对药物机理并不明确

在我国一些经济落后地区, 仍然有很多观念陈旧的兽医, 其中有些人并不明白药物的使用机理[8,9], 盲目地使用药物, 临床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

1.4 过分的听信广告

目前, 药物市场上存在的兽药多不胜数, 所有新上市的新药都会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名字, 而这些药物说明书上的应用对象都十分广泛, 并没有一个专门的针对病症, 甚至没有将药物的有效成分表述清楚[10,11], 令使用者难辨真伪。而有些医药工作者盲目地听信一些不切实际的广告, 在进行实际检验时就随意应用于临床, 给动物的临床治疗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2 畜牧兽医生产的用药要点

2.1 药物的选择

兽医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的生产标准、生产日期和有效日期, 确保药物没有质量问题的时候再用药, 以做到准确、及时用药。

2.2 药物的搭配

在确定了病情之后, 根据各种药物的机理合理搭配药物, 并提醒畜主用药的顺序方法、药量等,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 严禁多种药物同时使用

一些兽医对病畜同时使用多种药物, 而不考虑这些药物是否会产生反应或发生负作用, 这种做法对于病畜来说是十分危险的, 也是完全不可取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兽医, 应该在确定病畜的病情之后, 做到对症下药, 保证诊断、治疗的质量。

3 小结

综上所述, 加强畜牧兽医行业的业务培训是畜牧兽医生产现阶段, 兽医作为基层颇为需要的技勇型人才, 应该掌握先进的兽牧兽医专业知识, 与时俱进, 严格要求自己, 重点加强兽医业务技能的培训, 提高畜牧兽医基层服务质量, 杜绝用药失误的现象。

摘要:分析我国畜牧兽医生产用药的误区, 提出畜牧兽医生产用药的要点,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畜牧兽医生产科学用药, 提高我国畜牧兽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畜牧兽医,生产用药,误区

参考文献

[1]李源富.我国畜牧兽医生产用药的误区及要点[J].养殖技术顾问, 2010 (5) :168.

[2]刘宏坤.高度重视基层兽医的用药误区[J].新疆畜牧业, 2007 (6) :44-45.

[3]李庆梅, 王广勤, 李家明.养禽生产常见的用药失误及事故分析[J].今日畜牧兽医, 2007 (9) :44-45.

[4]陈俊敏, 张教平, 张哲绚, 等.基层兽医临床常见用药的误区[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5) :120-121.

[5]陈长法.临床兽医用药失识的分析与纠正[J].中国畜禽种业, 2010 (4) :35-36.

[6]李松龄.基层兽医用药的常见误区[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08, 29 (5) :21-22.

[7]郗宏志.兽医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J].养殖技术顾问, 2007 (12) :86-87.

[8]李晓双.基层兽医用药的注意事项[J].北方牧业, 2005 (15) :26.

[9]胡柏林.兽医用药的4大误区[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23 (3) :193.

[10]张谢, 侍卫.兽医用药时应考虑哪些因素[J].现代种业, 2005 (4) :29.

上一篇:液相质谱法下一篇: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