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

2024-10-13

刺血疗法(共3篇)

刺血疗法 篇1

癫痫是一种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已成为神经科最常见疾患之一, 具有反复性、难治性和致残性的特点。在癫痫疾病的治疗方面, 目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为主。这些癫痫患者大多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 甚至终生服药, 可能会增加药物的耐药性和明显的不良反应, 这会给患者本人造成生理、心理伤害,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也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压力和负担[1]。抗癫痫药物高敏综合征也逐渐引起大家重视, 我科近年发生多例由各种类抗癫痫药物致高敏反应的患者, 在配合中医针灸刺血疗法后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2例入选患者为2008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就诊患者, 21例神经外科病房的患者, 1例为干诊科病房患者。全部病例均具有典型癫痫发作病史, 并经脑电图检查证实, 诊断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年和1989年公布的癫痫发作分类、癫痫和癫痫综合征分类标准, 服用单一抗癫痫药 (antiepileptic drug, AED) 治疗, 其中男17例, 女5例;年龄21~86岁;应用苯巴比妥10例, 丙戊酸钠6例, 卡马西平4例, 奥卡西平2例。按照服药品种平均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 各11例。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及各项临床指标见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患者发生过敏症状出现在服药后1 d~6周, 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发热, 也有皮肤损害和发热同时出现, 内脏损害出现较晚, 多数在1~2周。此类药物过敏的一般表现包括:发热、皮肤改变、内脏损害, 本组研究发热和皮肤损害为最常见, 本研究中患者均有发热症状, 皮疹患者17例, 占所有表现的78%。经皮肤科诊断有剥脱性皮炎、药疹、严重水泡型固定型红斑、肢端过敏性皮炎等;全部患者于过敏后均有不同程度发热, 其中10例患者肝胆系统存在损害, 占比45%, 表现为肝脏功能异常、ALT升高、胆红素血症, 其中黄疸1例;4例患者呼吸系统表现剧烈咳嗽伴气道痉挛;血液系统表现有1例淋巴结肿大, 舌及口腔黏膜出血。

1.3 方法

1.3.1 参照组患者发生呼吸困难、皮肤改变等情况立即停用抗癫痫类药物。1例患者有既往扑热息痛过敏史, 同时给予停用阿司匹林。并给与抗过敏, 激素冲击脱敏治疗。一般症状较轻的停药后未予特殊处理, 较重者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00 mg静脉滴注3 d, 赛特赞10 mg日一次口服。3 d后激素减至半量持续1周, 根据患者情况有皮肤改变的可选择黄柏液或炉甘石局部涂抹。其中2例应用丙种球蛋白注射液每周2次, 连用2周。

1.3.2 治疗组在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予以针灸刺血疗法。一般采用血海、风市、三阴交、足三里 (meirendou) 、百会、大椎等穴位。用毫针泻法, 每日1次, 每次留针28 min。疹色鲜红配膈腧、曲泽放血。水泡大者, 沿水泡进行围刺。吸收明显后可依水泡形态、大小选择十字针刺或米字针刺, 对于特别大的可行基底部针灸, 中间傍刺, 脱皮前局部艾灸, 以增加周围血液循环促进渗出, 使结痂快速。水泡破溃者局部悬灸10 min, 后外擦油调膏, 促进水疱吸收干瘪, 也可减少患处疼痛。同时动态监测生化数据的变化, 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有肝肾功能损害时, 多为肝肾阴虚兼痰湿所致。针灸时取肝俞、肾俞、足三里、丰隆、三阴交毫针平补平泻, 留针28 min, 配脊中或筋缩点刺放血拔罐祛痰湿, 起到了治疗内里的作用。在邪侵脏腑方面中医治法以调理体质即扶正法为主, 兼以清透伏邪。扶正取穴时取背俞穴、原穴、任脉、督脉穴等, 并多采用灸法;清透伏邪采用清热的腧穴及刺络放血、拔罐等疗法。

1.4 疗效评价标准[2]:患者于停药后30 d体温正常, 皮疹消退, 水泡干瘪明显, 表面结痂。转氨酶升高患者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剧烈咳嗽伴气道痉挛患者恢复;淋巴结肿大, 舌及口腔黏膜出血患者症状恢复为有效标准。转氨酶未恢复正常或仍有皮疹及水泡未消退者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有效10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0.9%;参照组有效7 例, 无效4 例, 总有效6 3 . 6 %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轻症患者均于停用药物后3 d体温正常, 5 d左右皮疹开始消退, 治疗组针刺放血治疗后行针处水泡干瘪明显, 结痂迅速。治疗组中5例转氨酶升高患者均于3周内肝肾功能生化指标恢复正常, 结果明显优于参照组。参照组中4例转氨酶升高患者4周内数值呈下降趋势, 未完全恢复;4例患者剧烈咳嗽伴气道痉挛患者脱敏治疗10 d后恢复;1例淋巴结肿大, 舌及口腔黏膜出血患者, 在中西医结合抗过敏干预综合治疗后8 d好转。见表2。

3 讨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为抗过敏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中医认为体质不同, 过敏表现亦不相同。皮肤反应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针刺治疗既能益气固本、疏风散邪、对症治疗, 又可通过多种作用多途径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改变体内某些活性物质的量, 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重型药疹, 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发疹、手套袜套样脱皮等, 可伴有肝损伤, 如不及时诊治可致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3]。此种症状在本组研究中占到64%, 而西医的手段只注重于对症治疗, 患者因愈合过程中的奇痒往往无法忍受, 应用针刺后的解痒功效得到了大多数患者的认可。王宪坤等用针刺加放血疗法治疗荨麻疹66例, 就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痒是各种急慢性皮肤病的合并症, 是外受风、寒、湿、热、毒等邪的侵害, 内因气虚、血虚、阴虚、血瘀的影响所导致。痒的病机是风盛则痒及气血失和。相当于中医学中的“痒风”、“风瘙痒”范畴。痒的辨证首先要辨病因、病位、虚实, 其次是辨证型。当然这是在个人体质的基础上进行。痒的论治可分为疏风、理血、祛湿、清毒、通下等几个方面。中医理论认为血海可泄血中之热;风市可疏泄风邪, 消疹止痒;三阴交补益气血;足三里多气多血增强机体免疫力, 针刺足三里穴对胃肠局部和全身免疫系统都有正向调节作用;大椎为诸阳之会, 疏解风热之邪;百会统领诸穴可疏通气血。膈腧为血会, 点刺放血能活血化瘀, 泻血中热毒;曲泽为心包经合穴点刺可泻热。诸穴共同起到调和气血、调整阴阳、疏通经络、祛邪扶正的作用。中医的由表及里的理念在这类疾病的诊治中发挥了巨大优势。

抗癫痫药物过敏的病因不明, 病理机制复杂, 临床治疗难度高。以临床治疗为目的的针刺治疗疗效显著。但部分病情顽固的患者仍难奏效, 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探索。临床研究尚有患者医嘱执行不到位, 研究样本量小等不足, 有待进一步改善。总之, 针刺治疗具有简便易捷、灵活多变、绿色安全的优势, 可以联合西医治疗进行法综合治疗,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刺血疗法对苯巴比妥等抗癫痫类药物高敏反应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间22例因服用或肌内注射各种抗癫痫药物所致高敏反应的患者, 按照平均数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 各11例。参照组采用发病急性期激素抗过敏的常规治疗, 治疗组采用抗过敏治疗后, 同时请中医科医师会诊辩证后采用针灸刺血疗法2个疗程, 比较两组30 d内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9%) 明显高于参照组 (63.6%)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针灸刺血疗法在抗癫痫药物高敏的治疗中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针灸,刺血,抗过敏,癫痫

参考文献

[1]雷红林, 张博然, 高翔羽.抗癫痫药物高敏综合征二例并文献复习[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2013, 3 (7) :2732-2735.

[2]郑燕飞, 陈雪梅, 李长明, 等.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在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 2015年, 56 (4) :289-292.

[3]孙朝润.中医学对“痒”的论述[J]中医研究, 2015, 28 (3) :6-8.

刺血疗法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3例患者均来自门诊,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 男18例, 女24例;年龄19~80岁, 平均 (59.31±16.40) 岁;病程1~8d, 平均 (3.69±2.05) d;皮疹分布在头颈及上肢2例, 胸背18例, 腰腹3例, 下肢9例。对照组41例, 男18例, 女23例;年龄23~84岁, 平均 (56.66±17.30) 岁;病程0.5~7d, 平均 (3.23±1.79) d;皮疹分布在头颈及上肢6例, 胸背15例, 腰腹8例, 下肢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变部位无统计学差异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

病例入选标准: (1) 全部病例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1]中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2) 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造血系统疾病者。 (3) 排除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 (4) 排除有红外偏振光过敏史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方案: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0.30g, 2次/日, 连用10d;肌注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甲钴胺注射液0.5mg, 2次/日, 连用15d, 同时使用喷昔洛韦乳膏外涂皮损处, 4次/日。治疗组除按常规治疗以外, 还采用治疗如下: (1) 中医刺血疗法1次:常规消毒皮损部位, 戴一次性消毒手套, 用7号无菌注射针快速点刺红斑、疱疹及其痛点周围皮肤表皮层, 以微出血为度, 点刺后用消毒纱布轻轻挤尽疱液、血污。 (2) 使用红外偏振光治疗仪 (型号:BYL-05E, 光功率5W) , 对患者皮损区进行理疗, 照射距离为10~20cm, 2次/日, 每次20min, 治疗10d为一个疗程。30d后评定疗效。

1.3 疗效观察

1.3.1 观察项目

治疗开始后观察、记录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主要观察项目[2]有: (1) 止疱时间 (d) :水疱停止增多的时间。 (2) 结痂时间 (d) :水疱干涸, 结痂面积≥50%的时间。 (3) 脱痂时间 (d) :痂皮完全脱落的时间。 (4) 止痛时间 (d) :疼痛完全消失所需要的时间。 (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皮损消退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以上者, 于观察第30天进行记录。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1.3.2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进行评定: (1) 治愈:皮疹完全消退, 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 无疼痛等后遗症。 (2) 显效:皮疹消退≥75%, 疼痛基本消失。 (3) 好转:皮疹消退约50%~70%, 疼痛减轻。 (4) 无效:皮疹消退不足50%, 疼痛未减轻。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 /总例数×100%。

1.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组数值之间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止疱、结痂、脱痂、止痛时间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P<0.01

2组患者止疱、结痂、止痛时间比较, 治疗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1) , 脱痂时间比较, 治疗组亦短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故可认为药物联合刺血疗法与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较单纯药物治疗能更明显地缩短止疱、结痂、脱痂及疼痛持续时间。

2.2 2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故可认为药物联合刺血疗法与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2.3 2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

第30天随访时,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为0 (0例) , 对照组为17.1% (7例)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故可认为药物联合刺血疗法与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较单纯药物治疗能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2.4 不良反应

口服伐昔洛韦后, 治疗组1例 (2.38%) 出现恶心, 对照组1例 (2.44%) 出现腹胀恶心。嘱饭后服药后缓解, 均未终止治疗。

3 讨论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 该病毒由呼吸道进入人体, 通常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潜伏病毒被激活, 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生严重的炎性浸润变性坏死, 产生神经痛。因此, 尽快促进水疱结痂、有效控制神经痛是治疗的关键。目前西药治疗本病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对症治疗。伐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前体药物, 口服后吸收迅速并在体内很快转化成阿昔洛韦, 从而抑制病毒DNA合成, 且抗病毒活性、服药频率、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阿昔洛韦。喷昔洛韦乳膏外涂皮损区发挥抗病毒作用, 局部吸收效果好, 且方便易操作, 有利于创面的修复。甲钴胺和维生素B1能够有效发挥营养神经的作用。然而, 单纯的药物治疗常常不能快速控制病情的发展, 而与刺血疗法和红外偏振光联合应用则能带来理想的效果。

祖国医学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蛇串疮”等, 认为其病因多由情志内伤, 肝经火毒蕴积, 或脾虚日久, 湿热内蕴, 或外受毒邪, 导致气血凝滞, 经络阻塞不通, 发为本病。局部皮损区针刺放血, 遵循“急则治其标”之治则, 旨在祛风通络, 祛瘀生新, 调和气血[4], 从而达到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素问·离合真邪论》曰:“疾出以盛血, 而复其真气……刺出其血, 其病立已”。刺血疗法避免了大剂量口服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止痛作用迅速, 部分病例首次治疗后即觉疼痛明显减轻。许多学者[5,6,7]运用此法对本病进行治疗,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红外偏振光的治疗原理在于采用以0.6~1.6μm之间的宽波谱近红外线做光源, 经过偏振光处理后产生强烈的光针刺激和温灸效应, 对疱疹部位可以产生如下治疗作用:扩张血管, 改善局部血液、淋巴系统的循环, 松弛肌肉, 减少对神经的刺激。局部皮损区针刺放血后继续予以照光, 能够促进创面修复, 缓解疼痛, 并能预防感染, 且安全无创, 患者依从性高, 是治疗带状疱疹的很好的辅助方法。

总之, 采用药物联合刺血疗法与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 具有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等优点。我院应用此方法治疗, 未发生1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很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药物联合刺血疗法与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83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2例, 以盐酸伐昔洛韦片、喷昔洛韦乳膏、甲钴胺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联合刺血疗法与红外偏振光治疗;对照组41例, 仅以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止疱、结痂、脱痂、止痛时间, 疗效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止疱、结痂、脱痂、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 对照组为73.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为0, 对照组为17.1%, 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药物联合刺血疗法与红外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缩短止疱、结痂、脱痂、止痛时间, 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疗效显著。

关键词:带状疱疹,药物,刺血疗法,红外偏振光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253-254.

[2]李丽霞, 陈楚云, 林国华, 等.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27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 2011, 43 (3) :10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44.

[4]王乐荣, 李其友, 梁廷营.刺络拔罐放血为主治疗带状疱疹50例[J].中医研究, 2009, 22 (11) :56.

[5]姜晓君.梅花针叩刺治疗中学生带状疱疹26例疗效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3) :288.

[6]欧阳颀, 魏智钧, 侯艳丽.刺血疗法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带状疱疹[J].中国针灸, 2009, 29 (4) :285-288.

刺血疗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1 月至2015 年11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0 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 例。对照组:男25 例, 女20 例;年龄为50~71 岁, 平均 (56.5±7.8) 岁;病程3~14 年, 平均 (6.8±7.2) 年;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单独缬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男23 例, 女22 例;年龄为51~76 岁, 平均 (57.1±7.3) 岁;病程3~14 年, 平均 (7.0±6.2) 年;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大椎穴刺血疗法治疗。所有患者中出现昏迷患者35 例, 头痛伴神志错乱者24 例, 伴有抽搐患者31 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缬沙坦治疗, 1 次/d, 每次80mg, 治疗3 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大椎穴刺血疗法。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棘突间正中处, 取穴姿势通常端坐位垂头取穴, 操作方法为常规先进行三棱针和欲刺穴位 (大椎) 消毒, 一只手将欲刺部位两旁按紧, 使皮肤紧绷, 另一只手三指捏针, 暴露针尖, 迅速、准确、平稳地使用腕力将针刺入穴位, 深度为2 分。刺出血后同时进行拔罐, 20 min起罐, 观察血压变化, 每位患者隔日进行针拔一次, 10 次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效果评价: (1) 显效:患者精神异常等症状消失, 无意识障碍, 平均动脉压为20 k Pa; (2) 有效:患者意识逐渐清楚, 神经系统异常等症状出现好转, 平均动脉压向正常靠近; (3) 无效:患者各项体征无明显改善, 甚至病情恶化。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 (显效18 例, 有效23 例, 无效4 例, 总有效率为91.1%) 显著高于对照组 (显效15 例, 有效17 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为71.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观察发现, 对照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为3 例, 观察组患者为2 例,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式中, 中医治疗的方法繁多, 且副作用小, 但长期口服中药带来的胃肠刺激及中药口苦等导致很多患者不能坚持。刺血疗法是传统治疗方式, 具有醒脑开窍的急救作用, 与西药相比没有毒副作用, 与中药相比不造成肠胃反应及口味抵触, 作为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具有独特优势[2,3]。本研究采用大椎穴刺血疗法配合缬沙坦进行高血压患者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 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使用缬沙坦的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采用大椎穴刺血疗法联合缬沙坦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庆宇, 赵慧玲.刺血疗法作用机理的现代研究概况及展望[J].国际中医药杂志, 2009, 31 (2) :179-181.

[2]李家琳, 熊丽莎.刺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 2014, 30 (5) :83-85.

上一篇:创意表现下一篇:档案信息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