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几点看法(精选12篇)
写作的几点看法 篇1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好的文章能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让人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然而有的学生在写记叙类文章的时候,往往抛开自己,大写别人,结果是写出的文章不是空洞无物,就是张冠李戴,让人啼笑皆非。这种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文章,怎能谈到感染人,启迪人呢?要写出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改变原来的写作思路,大胆地向“我”靠拢,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去感化别人,激励别人。
怎样才能写出具有个性化的文章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试一下。
一、写自己的观察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说的是一个武林高手应具备的素质。学生要写出好作文,也要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会看,看得仔细,才能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有问题可想。同学们只要用心专一,炼就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就能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好材料,也就没有必要舍近求远、闭门造车了。
学校新建了塑胶操场,同学们都兴高采烈。高兴之余,我让他们仔细观察一下操场的位置,面积的大小,材料的质地,图案的搭配,活动区域的划分,体育器材的配置,开展各种活动时的情境等等,然后写一篇《我喜爱的———》。实物就在眼前,同学们有的侧重写跑道,有的侧重写足球场,有的侧重写场地的布局,还有的侧重写活动的感受。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写作的侧重点不同,结果写出的文章各具特色,生动活泼。同学们高兴地说:“还是用自己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美啊!”
二、写自己的活动
小学生朝气蓬勃,爱动是他们的天性,他们是许多活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这就为他们的写作创造了良机。在家打扫了房间,做了一道可口的饭菜,在外捉迷藏跑的大汗淋漓,驱赶黄蜂被蛰的嗷嗷直叫,滑旱冰被摔得爬不起来,风筝飞跑了气得在地上直跺脚……,这些都可作为写作的素材。课外活动的时候跳跳绳,扔扔沙包,荡荡秋千,翻翻单杠,这又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学校里举行了一场精彩的球赛,表演了一个大型的节目,听了一次深受教育的报告会,成功地解剖了一条鲫鱼等等,这还可以作为写作中的例子。
泛舟当地的群将湖,徒步登上穆柯寨,欣赏牛山公园里的美景,在街头做环保宣传,为高新区绿化植树,给敬老院的老人梳头捶背,雪天里堆起一个笑容可掬的雪人……这些活动自己亲自做了,又有切身的感触,何必再苦思冥想,人云亦云呢?
三、写自己的感受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学生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自然会和各种人和事物打交道,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忧伤,各种酸、甜、苦、辣的感受唯有自己最清楚,把它们生动地表述出来,岂不成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替父母洗洗碗筷,逗得爷爷、奶奶呵呵大笑,看到老人们幸福的笑容,是否觉得自己像喝了蜜水一样甜。课上答对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课下搞好了室内外卫生,听到老师称赞的话语,是否觉得像拂过一阵春风那样暖。在校运动会上夺了冠,参加航模比赛获了奖,面对着团旗庄严宣誓,看到同学们羡慕的眼神,听到师生们庆贺的掌声,此时心情能不激动,能不有一种“惟我独尊”的豪气吗?
四、写自己的想象
丰富的联想,合理的想象,能开发人的智力,启示人们创新。试想:卫星上天,轮船下海,无线电的利用,克隆技术的提高,哪一样与想象无关呢?可以说:有多大的想象,就可能有多大的创造。《聊斋志异》里的各种妖魔鬼怪,《西游记》里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童话、寓言、民间故事里各种角色的奇特经历,如果没有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创作出来吗?
学生学会了想象,犹如小鸟长出了翅膀,可以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试想:自己的发明获得某项专利,父母知道后会有哪些惊喜?自己二十年后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假如自己做了“国王”,应该怎样来治理国家?南极的冰雪都融化了对世界有什么影响?地球上的煤炭、石油都用完了人类该怎么办?未来的电脑、手机还可以增加哪些功能?我国的神州飞船登上月球,宇航员在月球上怎样生活,可以进行哪些科学研究?人类能否在太空中建立学校和工厂……学生以现实为基础,以科学发展为依据,充分地展开想象,就会冲破狭隘的“小圈子”,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情景,真正去享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乐趣了。
五、写自己的看法
花花世界无奇不有,各种事物千变万化。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各有千秋,写文章就要写出自己的观点,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褒扬,对假、丑、恶的鞭挞。
可以对较大事件谈看法:比如醉酒驾车出现的车毁人亡事故屡见不鲜,给自己,给别人,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肇事者为何敢违章?为何敢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当儿戏?究其原因就是存有侥幸心理,不能善待生命,法律意识淡薄,做事不考虑后果。再者就是对这种违章行为的惩戒力度还不够,对于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还不到位等等。这样一分析,人们就知道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了。
还可以对身边的小事谈看法: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从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爱惜一粒粮,捡起一片废纸都是一种良好品质的体现。帮助同学解决一个疑难问题,引领盲人穿越公路,为灾区人民捐些钱物,这都弘扬了雷锋精神。有些人出言不逊,乱泼脏水,乱倒垃圾,乱烧秸秆对吗?想一想这样做的危害,谈一谈这样做所导致的后果,就能不断地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了。
六、写自己的感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情,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母子之情,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情等等。面对国家的大力培养,父母的精心呵护,朋友的无私帮助,自己能无动于衷吗?将这份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就能引发别人的共鸣。
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大千世界绚丽多姿,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红日初生,夕阳落山,茂密的森林,巍巍的群山,澎湃的大海,一望无际的田野,哪一点风光不值得赞美?
抒发自己的热爱之情:以习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以民为本,发展经济,关注民生,反腐倡廉,厉行节约,所做之事顺应民心,深得民意。国家实施义务教育,逐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帮助贫困生就学,保障未成年人的各种权力。面对党和人民的关怀,同学们能不有份热爱之心吗?
表达自己的憎恶之情:敌对势力蠢蠢欲动,腐败分子损公肥己,不法分子扰乱市场,假冒伪劣坑害人民,将自己的愤懑之情表达出来,岂不起到伸张正义,弃恶扬善的作用吗?
老师悉心关爱,引导有方,学生就会尽力所为,乐学不疲,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己,展示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地写出文情并茂的好文章。
写作的几点看法 篇2
(2009-03-25 10:12:12)
转载
标签:分类: 思涵之家
学习乐园
杂谈
关于“创新作文”的几点看法
文/朱株
市里一年一度的创新作文比赛就要开始了,所谓”创新作文”当然就是主张创意表达,写出新意来。怎么写出新意来呢?这有时候是个巨大的难题,但有时又只需要做个小小的思考和改变就可以做到。我觉得凡面对一个作文题目时,能指导孩子做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思考,“创新作文”可能就会很简单了。
一、体裁创新。原本普通的记叙文写成诗歌;把教室里、家里发生的事情穿越时空,变成历史或者未来世界的事件,或者变成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生的事情,只要做个小小的移植,记叙文就会变成童话故事;再就是来点体式改变,写成日记体、书信体等等。
二、人称创新。把一般用第三人称写作的文章,变成第一、第二人称的,文章立即赋予了更多的主观情感,变得亲切、生动,更有感染力了。而且采用思维移入的手法,把自己想象成要描写的物体,一定会让你浮想联翩,于是又更扩大了想象空间。当然也可以把原本第一人称改成第二、第三人称来叙述。
三、题目创新。题目可以采用这样几种常见的方法来创新:1.用上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反问、夸张;2.引用或者化用;3.制造一点悬念;4.逆向思维;5.运用数字或公式。
四、开头和结尾创新。开头和结尾就像一个人的帽子和鞋子,不能一成不变,要经常换新,保持新鲜感,还有就是要注意颜色款式要搭配好,有所呼应。开头不一定非要开门见山、交代起因,结尾也不一定非要总结全文、发表议论、点题。心理活动、语言对话、环境描写、表情动作、歌词诗句等等有可以用作开头和结尾。
五、顺序创新。写事不一定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恰当地来点倒叙、插叙也很不错。
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3
一、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数情况下是学生在教师的命令下写作,学生没有主动权,自然写不出好文章。《课标》倡导学生自由表达,所以教师必须明确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置于主动者的位置,从思想上解放学生。考试中作文占的分值大,而很多学生的作文成绩不高,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学生无法通过写作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作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爱上作文课,爱写作文。
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学业水平的不同给出不同的题目进行写作训练。题目的选择由易到难,“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样贴合实际,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水平,认同自己,产生自信心。
2.激励与表扬。每次作文讲评,学生最渴望教师能夸奖自己的文章,作文本一拿到手最先看的是教师的评语和分数,因为他们都期待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表扬。教师可以在评语上下些功夫,多写赏识性、肯定性、富有激励性和人文关怀的评语,尽量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和闪光点,而不要用训斥或生硬的语言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等问题也要及时引导。自信心有了,就会越写越主动,有了写作的欲望,才能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真切地表达出来。
二、寻找源头活水
日常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写作时,教师布置一篇练习总要等数十日学生才能交上来,且更多的是拼凑的文章,内容简简单单,草草了事,空洞乏味,多是空话、废话。主要原因是学生积累的材料太少,胸无成竹,无源头活水,写作素材匮乏。积累素材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多读书。阅读是积累的基础,积累的东西愈多,写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课外知识丰富多彩,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学校图书积累材料。但农村的学生可阅读的书籍毕竟有限,加之交通不便,无法看到报刊杂志,课本无疑是最方便的资料了。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实际,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选材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2.观察。《课标》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文学作品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我们所写的文章内容也是来源于生活的。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流,文章犹如溪水,泉流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教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留心身边的人、事、物、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勤写日记。写日记是一种练笔的好方法,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自由表达,书写真情,将日记作为日后写作的题材。但很多学生写上几天就不写了,也有为应付教师检查,一次写几篇的,所以教师要勤检查,多鼓励,让学生乐于写,认真写。
三、培养学生写作技能技巧
《课标》要求:“写作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環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写作的技能和技巧是写作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是开展写作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平常的作文写作与讲评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循序渐进,精讲精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包括审题的能力、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构思立意的能力。另外,《课标》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当然,这些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还要融入平常的语文教学之中。
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课标》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修改时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自改能力是很重要的。自改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作文修改才开始得到重视。教师要教学生利用增补、删节或改变材料等方法修改草稿,仔细推敲草稿,更加突出文章中心、组织结构和内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与他人交流,进行互评,让学生对别人的作文发表见解,交流心得,借鉴优点,共同提高。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4
况且, 应用文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地说, 它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协调着人际关系, 提高着工作效率。可以说, 这门课程对于中专生来说至关重要。
尽管这样, 大多数学生还是忽视这门课程, 其原因有三点:1.兴趣不浓, 有的甚至感到厌烦。2.材料积累的少, 文章缺少内容, 空洞无物, 导致学生下笔难。3.文章条理不清, 语言组织能力差, 逻辑思维不敏锐。那么, 如何才能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 引导作文
心理学家常说:“兴趣具有稳定性。”可见一个人只有具有了持久的、稳定的兴趣, 才能经过长期的钻研, 获得系统的知识。所以应激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爱好。首先, 要根据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精心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创设丰富的交际活动情境, 增强互动式教学的真实感和可行性, 并通过巧设疑问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其次, 要寻找学生的兴奋点, 千方百计使他们有兴趣。要增加应用文写作课堂的趣味性, 不妨寻找和设计一些故事, 用故事导人的方式, 来引发兴趣, 活跃气氛, 点燃激情。最好, 从古今书籍中捕捉小故事, 生动有趣的讲给学生们。教师若能用一个个小故事来导人常识的学习, 必然会使一向沉闷的应用文写作课堂增添不少生气, 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再次, 讲清这门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也就是先学写粗浅的文体, 像书信、通知、计划、电报稿等。然后再写内容复杂的文章, 像调查报告、经济合同等。
总之, 想尽办法激起学生们的兴趣, 让他们觉得写文章像吃甜瓜一样, 越吃越爱吃, 越吃越解渴。
二、积累素材, 善于捕捉材料
写作的基础是材料问题。从根本上说, 写作材料来源于社会生活, 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 不可能对宇宙过去和现在所有事物都去直接观察和体会, 况且中专生大多住宿, 生活环境比较闭塞, 这自然而然地限制了他们的视野, 导致写作文内容空洞, 缺乏新意。面对这种情况, 我采取了三种办法:1.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报纸。因为报纸上所写的内容涉及党的方针路线, 涉及天文地理方面的内容, 又因为报纸上所写的内容与我们讲的应用文体的内容接近, 从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通知、公告、调查报告等各种文体, 供我们在学习中借鉴。并告诉学生们准备一个日记本, 把与课程有关的内容抄下来, 这样日积月累, 内容就丰富了。2.利用课堂积累素材。看到上述观点, 不少人会感到惊奇, 上课时间怎么积累素材?肯定地说, 可以。这关键在于教师的巧妙设计。首先, 教师的知识必须丰富, 从工业到农业、从科技到文化各方面的知识都具备, 遇到哪方面的知识就及时传授给他们, 并强化他们的记忆。每堂课利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在书本基础上更深层次的东西, 一点一滴的积累, 学生们的视野开阔了, 写文章时就会感觉到有很多内容可写, 如同汩汩泉水奔流不息。例如, 在讲“市场调查报告”时, 我给学生介绍海城耿庄大蒜, 蒜的特征是:头大、瓣匀、紫皮、味正, 营养丰富, 内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具有抗菌、消炎、抗癌等多种药用价值。学生有时间可到镇政府调查调查, 像这样的例子多给学生讲讲, 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 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学会观察生活, 善于捕捉材料。在授课期间, 我经常培养学生们观察生活的能力。应用文这个文体的基本特点就是真实性, 是现实生活的真实记载。仔细观察, 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素材。比如某学生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 学习要给留校察看的处分, 根据这个内容, 可以写一则校令, 这本身就属于应用文体。总之, 通过观察生活, 思想会日渐丰富, 思路开阔了, 也活跃了文思, 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有了可能。
三、阅读例文, 掌握写作要点
反复朗读课文, 观察例文的结构、语言, 然后模仿着去写。同时阅读文章又是培养中专生综合素养的一个方面。阅读能力的提高, 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基本技能的掌握及毕业以后的工作都会因此而受益。但我不仅要求学生有阅读能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因此, 阅读前我首先提出本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 边读边思考, 这样既能提高其注意力, 又能锻炼其思维能力, 不仅能达到教学目的, 还可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触类旁通, 得心应手。
其次, 让学生真正读懂例文。只有读懂, 才能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 然后再引导它将文章的要点和术语加以记忆。通过记忆文章的逻辑脉络、语言表达方式,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再次, 让学生们到课外找有关的例文, 互相传阅, 做好阅读笔记, 围绕阅读中的焦点和难点互相讨论, 指出文章的要点。通过学生的交流和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和指导。这样, 课堂气氛活跃, 又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应用写作课件以及与应用文写作相关的视频以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可取得传统的“黑板+粉笔”单向教学模式所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 尽量制作和应用教学课件, 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投影应用文范文, 修改病例, 指出写作情景中的得失, 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对大学生创业的几点看法 篇5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受到社会关注。今年,国内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也不容乐观。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为此,各地各部门近年来不断出台措施,学校也开设了创业实践课,旨在引导高校毕业生增强就业信心,提高自主创业能力。一批高校毕业生积极适应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用信心和能力找到了就业门路,并实现了自我价值。
通过网络、新闻等,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创业者的故事,那些企业,无不是从一个人或几个人努力开始打拼的,他们其中有一些还是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一个成功的大学生创业者的身上,都可以发现理想、激情和信心这三种特质。在他们成功的故事里,不难发现:在校期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为他们日后的创业奠定深厚的基础。
大学生创业,是智慧与磨练的过程。首先是自己要有功夫。素质方面,比如心理素质好,意志顽强,心态好,自我控制的能力强,激情,冒险精神,自信等素质要有,且要越高越好,比如勇猛如张飞,谋略如诸葛等,这最好了。再一个就是知识层面,真的较量在于基本功的较量。赚钱倒不是很难,难的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事业。诸如任正非,柳传志等人都是素质,知识兼备的人。所谓德才兼备也。这个是主要的核心的项目,创业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其次是要有人脉。在大学里,辅导员时常会说要多认识些人,在大学里认识的人,在以后的就业或创业过程中,都有可能会有所帮助。另外就是要结识行业内的广大人们,尤其是要结识高手人脉,比如某方面的高手,老板,因为他们可以投资和与我们的团队合作。
最后是具体的项目。要决定具体从事的领域和行业,要调查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但具体从事的项目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创业的团队,只有核心团队有较好的水平和较高的素质,齐心协力,才能把
当然,大学生不可一毕业就盲目创业,要有所计划,然后找准了路,才能有所突破。此前听过一个大学生创业的例子,挺励志的。1999年还在读本科的刘英魁凭借年轻人的激情和担任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用2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他的第一个公司“微网科技”。凭着创业的激情和扎实的知识技能,几个中型的软件项目代理开发权使“微网科技”在创业的头一年就获得了第一桶金。2001年,刘英魁又成立了新公司“东方般若”,引入风险投资,开始进行网络软件研发,并进军无线增值服务。5年时间,刘英魁完成了从大学生到企业经营者的角色转化,企业的价值跃升至2亿元.他的成功,凝聚着大学生自身的努力,也得益于国家为学生创业提供的政策。
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要求各地各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确保学以致用。国家还明确提出高职院校的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这些的政策都给了大学生创业以极大的优惠和锻炼,使他们在就业时更有竞争力。所以,在各项条件基本具备时,我们可以考虑响应国家的号召,自主创业。
对高中生写作几点看法 篇6
关键词:高中生;写作;看法
中图分类号:G63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95-01
高中生主动写作意识淡薄。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必然会引起质的飞跃,这一哲学原理也同样适用于高中生的写作状况。经过大量的写作积累,学生的写作思维变得活跃了,敏感了,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了许多。学生不愿动笔写作已成为现在高中生的一个通病。发现,在一个星期内主动写2篇作文的仅占总数的3.5%,而主动完成一篇作文的也仅有20%,让人吃惊的是有76.5%的学生不会主动写作。由此看出,学生在写作的主动性方面表现的十分欠缺。
一、深究导致高中生写作现状的原因
高中生的这种写作现状,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探究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只有对这个问题有了深层认识和理解,才能行之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
1、高中生不能正确对待写作
“我不会写,我觉得没有东西可写。”许多高中生苦于写作,便经常会将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他们仅把作文看成是能应付高考的一项任务,更有甚者已经成为一种负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真正可以将写作的过程看成是一种享受的比例仅仅占11%,而把写作看成是任务的学生却占到了73%,还有将近17%的学生是极度厌恶,甚至是排斥写作。这几个数据中客观的反映了高中生对写作的态度,这也可能是现在高中生最普遍的对待写作的三种看法,比例最大的是将写作看成是完成任务,而在高中生的观念中何为完成任务呢?我认为他们仅是简单的看重了结果,却忽视了写作的本质、写作前期准备以及写作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对其失去了兴趣,进而产生了厌倦。
2、高中生对捕捉写作素材的能力有待提高
“不是我们不想写好,可当老师把作文题写出来,自己却不知从哪下笔,也找不到材料”这是在调查的过程中,听到的最多的回答,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显然问题出在了高中生们不知道怎样应用和驾驭现成的素材。“传统作文存在最大的弊端是语言内容脱离实际”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是的,不少高中的语文老师也都在不断的强调说,写作文一定要真实,写生活中的事,并让学生牢记的一句话:“吾用吾手写吾心。”关键就是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敏感的双眼来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寻求解决高中生写作现状的对策
1、回归灵感,人文关怀
“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对于作文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任何文章都应当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人生体验的表达。因为体验生命,文章才有了灵魂。而真性情是文章的关键。古人说过:“情动于中而行于文”。很多同学一下笔就是秦皇汉武,李白杜甫材料扑面而来,自己的思想全被名人事迹淹没。但是文章是要反映生活,表达观点,书写情感的,所以写文章有想要反映生活、表达观点抒发感情的目的。一旦学生最本真的灵性得以张扬,那种源自天性的写作能力就能得以实现和发挥,要引导学生将真实自然的流露出来。“回归感性其实就是要求同学们能够用自己特有的语言来写出自己生活中的感悟,这同时也就是表达灵性的一个完美过程”。
老师还应该以适当的方法来改变学生们对写作的观念和看法改变同学们“要我写作”的被动观念,逐步的帮助学生树立起“我要写作”的主动积极的思想,也许这样的更加有利于改变当今高中生对写作的观念的看法。
2、细致观察,收集素材
高中生疲于写作很大的原因在没无法有效使用素材的时候,这也是造成了学生写作空洞。作为学生应该学着去体验他人的情感,和他人的情感进行沟通,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做到的话一定可以发现生活中非常多有价值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被写作赋予一定意义和价值,这样就可以收集到大量的写作素材。鼓励学生细心的留意生活的点点滴滴去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将其内化成为自己心中独有的材料。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积累了各种各样的写作,但是当我们学生收集到一个素材时,绝不可以仅把其简单的看待,而是对一素材进行多维的品读,一个素材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体现不同的侧面,而学生们要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
3、引导学生自觉追求创新性思维
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中的核心及最本质的东西。主题的创新要在广泛掌握信息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产生自己的独特的感受。要破除流俗的观点和自己的单纯的主观认识,“发前人所未发”。 在命题作文中,同一题目可以写成不同主题的几篇文章,原因就在于对这个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如《滥竽充数》,从结果入手,可以谈南郭先生不懂装懂而贻笑天下;从原因入手,则可以谈齐宣王搞大锅饭,未建立严格的人才考核制度。
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的几点看法 篇7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中学生写作文, 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 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 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 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 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 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 写好作文, 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 以及从事其他工作, 也是大有裨益的。
对观察的要求是:第一, 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 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 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第二, 指导学生如何细致观察。所谓细致, 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 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 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 一丝微笑, 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 观察必须细致入微。第三, 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观察时, 要抓住人物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 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 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例如麻慧毅同学, 在描写数学任老师的外貌时, 突出了老师眉毛和眼睛的特征。她是这样描写的:“他的眉毛非常黑, 长得像两个锐角三角形, 挺有个性。眼睛不大, 可很有神。”她在写任老师上课时, 突出了“教学有方”的特点。文中写道:“每当我们上数学课时, 班上总是很活跃, 时时传出爽朗的笑声。最有趣的是提问。任老师叫同学回答问题时, 嘴角总是微微向上翘, 流露出一丝笑意。有的同学答错了, 一见老师的表情, 以为自己答得挺不错, 竟很得意, 就稀里糊涂地说起来, 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同学答对了, 任老师反会问上一句:‘对吗?’这个同学也就犹豫起来。在这种情况下, 任老师就会让同学们互相讨论, 最后他才把正确答案告诉我们。这样, 既能让我们认真思考, 活跃思维, 又能使我们对所学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篇作文之所以写得成功, 关键是观察的细致。
二.内容要具体、真实诚恳
(1)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认真收集材料, 积累材料, 选取材料, 解决材料的来源问题。
(2) 学好课文中的优秀范文, 联系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实际, 具体记事, 生动写人, 解决写作方法的问题。
(3) 有计划地进行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 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先就短暂的时间和狭小的空间内发生的事写出特征、过程和细节, 揭示事物的关系, 表现丰富的个性, 然后再扩展成篇。
三.条理要清楚
(1) 叙述人称的训练。先指导学生学会第一人称的写法, 再引导学生逐步向第三人称的写法过渡。
(2) 叙述顺序的训练。记叙文在材料安排上常用顺叙、倒叙和插叙的方法。顺叙是基本的、最常用的记叙方法, 倒叙和插叙是结构安排方法的变化。在指导训练时, 特别要注意交代清楚记叙时间和空间的顺序的变换。
(3) 叙述线索的训练。线索是事件发展的脉络, 它反映了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记叙文要写清人和事的变化和发展, 叙述清楚线索, 才能使文章脉络清晰。
(4) 叙述详略的训练。详写、略写实际上就是剪裁, 须根据主体表达的需要而定。教师应通过阅读教学来指导学生详略得当地处理材料, 使文章中心明确, 重点突出。
(5)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的训练。指导学生通过范文的学习和写作训练, 逐步写好文章的开头、结尾, 做到过渡自然、衔接紧凑、有交代、有照应, 使文章前后连贯, 首尾一致, 布局合理, 结构严谨。
四.表达要生动感人
关于师德的几点看法 篇8
一、孔子曰:“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教师须先学好, 然后才能教好, 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 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孔子一生做教师, 从未停止学习。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每事问”, 随处拜师, “不耻下问”。
教师学好是为了教好, 所谓“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 是最崇高的精神境界。无论什么人只要向他请教, 他都毫不保留地教诲, 无论有什么困难, 他都坚持教学。
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典范。北京景山学校语文特级教师舒鸿锦就把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在教书育人上。她从教30多年, 仍不断学习, 一丝不苟备课。曾经为了查找《雷雨》选段中的一个疑点, 不仅翻阅大量资料, 还到医院请教了曹禺先生。为上好一节课, 往往要花费数倍、数十倍的时间备课, 但却能从学生的进步中, 体会到愉悦、崇高的感觉。教师的职业注定了要全方位的投入, 但在照亮学生的同时, 教师自身也不断得到充实。
二、“传道授业解惑”
唐代大教育家韩愈对此提出了卓越的见解。他认为师是传道的, 若师不能传道, 则不能成其为师。所谓传道, 乃传民族优秀文化精神之道, 传修身做人之道。从古至今, 此均为为人师表者首要职责。因而,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学生从师, 就是从师的道。
而在此职责面前, 时下一些教师却难当此任。有些教师把教学当作“副业”。形形色色的创收以及下海经商之风潮, 冲击着今日的校园。风气所及, 有人身在课堂, 心系股票;有人热衷于“传销”, 有人上课时留一手, 再当家教捞一把。更有甚者, 有个别教师竟以学生为“人质”, 鱼肉家长, 并以其送礼多少定亲疏、给分数。此乃少数教师心中本无“道”, 何言能“传道”呢?
三、热爱学生, 对学生无私无隐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 对学生怀着深厚的感情, 他说:“爱之能勿劳乎, 忠焉能勿诲乎”。正是对学生的热爱鼓舞着他不知疲劳, 全力教诲。孔子对学生的热爱, 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尊敬, 师生感情亲密无间, 这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 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这也是师爱的准则。在教育工作中, 教师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 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 和学生广交朋友, 多开展谈心活动, 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 用爱去赢得一切学生的信赖。爱, 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金凤凰”可爱, “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 一声赞美, 一个微笑, 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 出自真心地去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教师只要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学生一定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 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只有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 教育才能生效, 师爱会发挥巨大的力量。
四、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孔子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应该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 自己先坚决不做。处处为学生表榜样, 事事做出表率, 在工作、为人上能严于律已, 以身作则, 才能达到为人师表的目的, 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亲其师, 信其道”, 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因此, 若教师只重言教, 即使说得都是正确的, 而不注意身教, 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 失掉教育的力量, 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言不由衷, 口是心非, 讲得越多, 效果越差, 以至于适得其反。我常常要求自己以模范品行作榜样, 成为学生效仿的楷模, 使平凡的师爱, 发挥非凡的力量。
我们每个教师都是从学生中走出来的, 深刻体会到:“育人无小事”。学生的品德是日积月累养成的, 仿效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对学生最起作用的可能不是书中的大道理, 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教师往往被学生看作是真理、正义的化身, 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 最易感染学生。有些学生连说话的声音和用词, 甚至写字、走路都在模仿老师。所以, 教师应养成自律的习惯。
五、平易近人, 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导者, 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可敬的长者。若在课余, 教师又能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以信赖的朋友, 那么, 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很受学生拥戴。“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去, 放下架子, 和学生打成一片, 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友谊, 用平易近人、善解人意的风格去帮助学生填平“代沟”, 让学生产生“自己人效应”, 使他们敢于走近你, 乐于走近你, 愿意向你倾诉自己的心声, 从而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朋友要以诚相待, 要相互信任才能成为知心朋友。与学生交朋友也是同样, 有了可信度, 我们所施行的教育才能顺利进行。与学生心灵沟通, 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走进学生们的世界, 开启他们的心灵窗户就要老师用心去开启, 用心去对待, 从心理上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做知心朋友就要与他们拉近距离, 彼此信任, 让学生从心底接受你的教育。
作为老师, 与学生的沟通应该是多渠道的。我作为班主任, 对本班每一个学生的生日都了如指掌。在他们过生日的那天, 我利用读报课与全班同学一起给他们过生日, 我在送给他们的笔记本上写上我的祝福, 并深情的朗诵, 之后同学们一起唱生日歌, 把活动推向高潮, 过生的同学常常感动得热泪盈眶。这样的形式我坚持了一年。
关于“问题学生”的几点看法 篇9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教学,转化方法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那些学习、 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对于“问题学生”,我们不能一味责备或歧视他们,而应该多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正确引导他们走出阴影。下面我谈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问题学生”的一些看法。
一、“问题学生”的特点
1.缺乏是非观 。“问题学生”一般在人生观、是非观 、理想、自信等方面存在模糊认识。他们做事不计后果,冒失鲁莽,不能对自己的言行做出正确判断,容易受到个人情绪影响,缺乏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
2.缺乏学习动力。“ 问题学生”在学习上态度消极 , 无兴趣、无目的,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下。课堂讲话,玩手机,开小差,睡大觉是正常现象;课后作业不完成,抄袭屡禁不止;考试作弊,对学习成绩麻木不仁。
3.逆反心理强 。“问题学生”对老师家长苦口婆心的教育劝说不屑一顾, 不是接受而是消极抵抗, 产生极强的逆反心理。要求“我”做的“我”偏不做,不要求“我”做的“我”偏要做,对自己的对立做法很有成就感, 跟老师和家长对着干成为其炫耀的资本。
二、“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 影响。当今社会不断发展 ,学生渉取知识内容的途径不断扩大,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日益凸显。特别是黄赌毒、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读书无用论等不良邪气在侵蚀他们幼小的心灵,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问题学生”在这些思潮的推动下产生了。
2.家庭教育的不当 。“问题学生”源于问题家长。 一方面 ,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放纵、溺爱、娇惯子女,导致子女学习生活缺乏自立能力,过分依赖父母长辈。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导致其对子女教育的片面简单、粗暴单一、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这不仅无法起到教育效果,反而激起了子女的逆反心理。这是导致“问题学生”形成的重要原因。
3.学校教育的失误。 “问题学生”除了受到社会、家庭的影响外,还受到学校教育失误的影响。部分学校老师的体罚、变相体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对考试成绩排名座次,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片面追求升学率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摧毁了学生的自信心。这些无形的伤害使得这些学生更加产生厌学情绪,继而无事生非,各方面全面滑坡,成绩越来越差。这直接导致学生厌学,师生矛盾激化,陷入了恶性循环。在教育“问题学生”上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1.教育学生要有 五“颗心”。 即对学生要有爱心 ,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反复抓工作要恒心。
(1)爱心。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问题学生”不厌恶歧视,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记得初一新生刚入学时,我班一个叫杨建铭的小男生,个子不高但脾气很爆,经常威胁同学,“出口成章”,同学们都让他三分。经过多次交谈知道他的问题来源于他对别人的防备心理,由于小时候不小心摔断了腿,造成了走路不正常,自己觉得跟别人不一样,经常认为同学们取笑他,这形成了他不合群的孤僻、暴躁性格。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经常主动与他接触,学习上关心他的成绩情况,生活上嘘寒问暖,结果消除了他的心理壁垒。现在他对学习投入了,不再与老师、同学唱反调。
(2)关心。对“问题学生 ”要使他觉得老师在关心他、爱护他,这样他才能相信老师说的话。这时与他谈生活、家庭人生、学习、就业,才能使他对生活充满希望,并自觉做到关心父母关心班级,对人生重新认识,树立学习信心。
(3)当心。“问题学生 ”的人际关系通常不好 ,经常与同学、老师产生矛盾。为此,处理“问题学生”的矛盾要当心。不能有什么坏事都往他们身上扣,认为坏事都是他们所为,首先要了解问题的真相、事情的来龙去脉,要考虑选择的教育方式、说话的语气,否则会适得其反,激化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4)细心。对于 “问题学生”要时常跟踪 ,及时了解 ,掌握他们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如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等方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黄国明同学一直是我班科任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学生”。从他的背诵抽查情况看 , 记忆力并不比尖子生差。对此我对他进行了及时表扬,让他品尝到受表扬、赞许的快乐。
(5)恒心。“问题学生”在转化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们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性,正确对待、耐心等待,有长期的计划和打算,并不断调整方法。总之,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要做到坚持不懈。
2.家校联系 ,形成合力 。“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密切联系。 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及时让家长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通过家长反馈的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他们的动态和变化。当然,最关键的是了解“问题学生”积极的一面,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尽快促进“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3.正面教育 ,包容对待 对“问题学生”所 犯的错误。 我们不仅要从学习上、生活上关心他,更要用火热的心温暖他们孤寂的心灵。“问题学生”犯错是常有的事,若一味严厉训斥、指责,则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思想和情绪。
指导学生积累的几点看法 篇10
一.自己动手, 主动参与, 激发积累的兴趣
培养积累的兴趣, 调动积累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两年来, 为了使得学生对积累产生兴趣, 我采取了让学生每天制作课件的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课前检查。我提前制做了一个模板课件, 内容包括字音、字形、诗句和作文素材。这样通过声文并茂的图像文件,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有成就感。积累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二.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形成积累习惯
在最初的时候, 教师要带一点强制手段, 使学生形成积累的习惯。
1、可以规定摘抄积累
每天至少摘抄20个词汇, 或者摘抄10条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或者摘抄精彩的语段, 打造自己的语文语言库。
2、可以指导归纳积累
语文知识浩瀚如海, 包罗万象, 如果我们不把这些知识系统地归纳学习, 就会像猴子掰玉米一样, 顾此失彼。因此, 我们需要归纳广泛、琐碎的知识点, 并从中找出规律, 遇到问题时便可有计可施、依水找源。归纳积累做题时得出的各种规律和技巧。只要我们能对遇到的知识加以归纳, 并积累经验找出规律, 在以后的学习中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3、引导学生作文积累
在这两年的作文教学中, 我大胆采用批改新模式:小组批改法和找朋友批阅法。
小组批改法。把班级划分为四个小组, 每个小组设置两个组长, 提出每次批改的要求, 找出文章的普遍的优点和不足。如开头、事例、论证、过渡等精彩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要有实例展示;找出优秀作品, 共同修改, 写评语 (组内) , 精彩之处用红颜色标出;修改的地方也用别的颜色标注;有佳作展示, 如果没有就组里修改成范文一篇;有执笔者, 专人负责电子稿, 制作作文讲评课件;小组轮流担当发言人, 下周讲评课小组上台展示, 然后给学生时间, 进行批改, 把批改的情况汇总, 制作出非常精美的作文改评案, 精美的电子课件, 学生的思维拓宽了, 知识水平加深了, 积累的知识更多了。在课堂展示之后选出本次作文好的可以积累的语段篇章印发给每个同学, 加强积累。
找朋友批阅法。作者本人需找至少五人批阅, 批阅内容包括批语 (作文优缺、建议或几句鼓励的话) , 赋分 (客观公正, 对己对人负责) , 批阅内容可以小纸条形式贴在卷前。收起后交给老师再审阅, 发给学生。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批阅感受:批阅时, 你最关注哪些方面?批阅几篇作文后, 你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共同的优点和不足, 各一个) 你觉得, 如果高考中想写出一篇能得理想分数的作文, 你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语文积累的目的不在于积累知识, 而是要把积累的知识转化成能力。通过这样的批阅方式, 使学生学会把积累的素材转化为一篇文章的方法, 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积累的作用。长期坚持, 就会形成积累习惯, 必将带来“胸藏万卷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写作境界, 达到提高学生作文写作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积累的目的, 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随时积累, 日积月累, 从而水到渠成
语文学习无处不在, 只要我们细心发现, 俯拾皆是。看电视、报刊和杂志, 可以积累语文基础知识等;逛街时, 可以积累令人回味的广告词和标语等;旅游时, 可以积累人文景观介绍等;回家路上, 可以积累街头巷尾精妙的语言和对联等;与人聊天时, 可以积累偶尔出现的熟语和歇后语等。所以生活中不缺少学习语文的材料, 缺少的是发现材料的那双眼睛。
关于实验指导的几点看法 篇11
关键词:实验指导;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积极思维
对于刚上初三的学生而言,化学是他们刚刚接触的一门全新的学科,初中化学教育是他们化学的启蒙教育,初中的化学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他们具备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自然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不言而喻异常重要,特别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也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见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既然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教师就必须有效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做好实验指导工作。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实验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已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实验操作
化学实验技能是最能体现化学学科特点的基本技能,它贯穿于实验全过程,是保证实验安全和顺利进行以及获得结论的基本条件。化学实验操作主要包括:药品的取用、称量、滴液、加热、溶解、过滤、结晶、升华、振荡、搅拌、蒸发、仪器的装配、倾斜、气密性的检查、气体的收集、试纸的使用,玻璃器皿的清洗,溶液的配制等,如在氧气的实验室的制法中,应注意知道好学生做好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仪器的组装,气密性的检查和排水集气及氧气的验满和氧气的放置等操作,对于步骤多的实验,教师还应注意按操作次序,一步一步地具体指导,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的成功。
二、指导实验观察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知识之母。”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的同时,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步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首先要给学生讲明观察目的,明确观察目的,有较强的探究心理,这样,观察才会卓有成效。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按照化学反应的反应前,反应过程中,反应后的程序进行全面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应该观察质的变化,反应的条件,能量的变化,反应的速度。如:“木炭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引导学生观察黑色的木炭逐渐消失,这一变化需要在高温或是点燃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过程中放热,发光,有火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异常剧烈并发出白光,此外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师还应指导学生进行有选择地重点观察,即对实验中发生的诸多现象进行有主有次地观察,如用注射器进行白磷燃烧实验时,如果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重点观察反应前各种物质质量总和和反应后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等现象,其他现象只作次要观察,知道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了
三、启迪积极思维
实验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知其然,观察到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要使学生经过积极思维知其所以然,其内在变化,这样,才能达到实验目的,使学生获得真知,如做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张圆形滤纸盖,在玻璃筒或量筒上,滤纸上滴数滴白磷的二硫化碳的溶液,片刻后就会发生燃烧、爆鸣,生成黑色物质,有特殊性刺激性气味等化学现象,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事物产生深刻认识:在白磷的二硫化碳的溶液中,二硫化碳这种有机溶剂易挥发,圆筒内是无色气体,气态的二硫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易形成二硫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当二硫化碳挥发后,白磷附着在滤纸上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经积聚,足以使着火点较低的白磷发生自燃,引起二硫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鸣,黑色物质和刺激性的气味分别是化学反应的生成物碳和二氧化硫,这样,引导学生在实验中透过现象认识其中的原理,就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总之,有效的实验指导对于学生,特别是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初三学生的化学学习的兴趣的培养,物质性质的认识、检
验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久华,王磊.初中化学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小健.初中化学实验图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
关于排球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12
一、双手下手垫球的教学应当是排球教学的重点
排球教学内容包括技术基础 (准备姿势和移动) 、基本技术 (发球、双手上手传球、双手下手垫球、扣球、拦网) 及简单战术, 在多数体育教材和教学实践中都把双手上手传球作为排球教学的首要任务和重点, 但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好。通过多年的实践, 笔者认为把双手下手垫球作为排球教学的首要任务和重点, 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为什么要把双手下手垫球作为教学的重点呢?因为相对于上手传球来讲, 双手下手垫球的技术容易掌握, 上手传球对手指的力量、手型的掌握、全身的协调要求较高, 往往几节课的教学很难掌握;而双手下手垫球的重点是要求有合理的选位, 做到球在腹前一臂远的距离及时插入球下, 难点是两小臂靠拢并外旋, 形成垫球平面, 直臂上抬不屈肘, 而这些只要教法合适学生是可以很快掌握的。在教学中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能够很快见到成效, 技术的掌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对这个项目的兴趣。如果经过很长时间的学习和练习, 而教学效果不明显, 学生就很可能对这个项目失去信心, 进而影响到对这个项目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安排中, 我们将双手下手垫球和发球同时进行。因为在掌握了双手下手垫球与发球技术后, 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教学比赛, 通过比赛, 学生渐渐产生对排球的浓厚兴趣, 坚定了学生可以学好排球技术的信心, 随着对排球技术认识的不断加深, 进而产生继续学好其他技术的心理要求, 为今后学习上手传球、扣球、拦网及简单战术打下了良好基础。
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排球这个大门, 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 并进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愿望是排球学习的关键, 而这个关键, 实践证明就是双手下手垫球的教学。
二、排球教学的量化标准
在排球教学中要有明确的量化标准, 这一方面可以补充技术评定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确定努力的方向, 量化标准与技术评定是相辅相成的, 使排球教学的考核更科学、更全面。
在排球教学考核中, 只有发球有着明确的量化标准, 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制定了传垫球的标准, 及格为50次 (二人对传对垫50次) 、70次为良好、100次为优秀。实践证明, 有了考核标准, 对促进教学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积极的作用。
1. 考核标准可以在教学前向学生提出, 这样, 学生在学习中就有了明确的目标, 并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在提高传垫球数字的同时, 不断改进传垫球的技术, 能够达到传垫的量化标准, 技术上基本也会达到要求的标准。
2. 有了量化标准, 可以在考核后给没有达到标准的学生留有补测的余地, 学生可以在课上和课外不断地练习, 使学生始终有一个学习的目标。
三、在教法上应特别注意的几个细节
俗话说, 教无定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 但是实践证明, 在排球教学中下面几个环节是特别重要的, 它能够影响到我们教学的质量。
1. 基本技术一定要到位, 如上手传球的手型、球对手指的压迫, 手指对球的反弹, 这是传球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一定要反复体会, 要让学生明白, 进一步还要让学生富有感觉, 反反复复练习、不厌其烦, 宁可多用一些时间, 使正确的手型在大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再如, 垫球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手型和垫球动作, “两手掌根紧靠, 两手小指、无名指、中指轻微弯曲重叠并与拇指形成相握, 两手食指自然放开, 两拇指平行, 手腕下压, 两臂外翻形成一个势球平面”。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个技术要点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教师教学效果不理想就是因为前期教学中对这些基本技术强调不够, 学生感觉很模糊, 或者虽然讲了, 但是后续教法没有跟上。为了使学生对教师强调的技术要点不但明白而且有切实的体会,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把技术要点讲明白、示范清晰, 还要让学生做出来, 要让学生看明白、听明白、做得也明白, 为后继教学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2. 排球技术掌握的过程, 也就是加强学生肌肉对球的感觉的过程, 在有了正确的技术的情况下, 加大学生练习的密度, 使学生提高对技术、对球的感觉。在练习过程中, 教师要不停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对掌握较慢的学生进行陪练, 增加传垫球的来回次数, 提高他们对球的感觉, 同时注意发现问题, 随时进行纠正。
3. 在练习过程中, 距离、力量、难度要由小变大, 由易到难。例如, 发球, 可以把发球点由端线向前, 从而缩小距离, 减小难度, 而随着手臂肌肉的感觉增强, 击球技术的掌握, 再逐渐拉大距离。再如, 传球和垫球, 刚开始可以近距离练习, 培养肌肉对球的感觉, 然后在逐渐加大传球和垫球的距离。在练习中要鼓励学生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 要适当安排技术好、掌握快的学生帮助掌握慢的学生, 使学生在练习中共同进步。
四、排球教学应当与校内竞赛、课外活动的安排相结合
排球教学不应该只是孤立地进行, 在学期教学计划制定时, 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全校的学生校内比赛和课外活动, 要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尽量使排球教学与课外活动中的排球活动、校内比赛同步进行, 这样可以使学生增强对教学项目的兴趣, 更主动地在课外进行练习, 与球的接触增多了, 球性就更加熟悉了。考核的量化标准会成为学生在课外练习的目标, 校内比赛的进行, 各个班队的建立, 促使班内一部分骨干成长起来, 这些人不满足于课堂教学, 会探寻排球运动中更高一层的技术和境界, 同时也会带动全班更好地完成课上的教学任务。
【写作的几点看法】推荐阅读:
师德的几点看法07-15
新课改的几点看法07-19
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09-26
数学教学的几点看法10-12
关于学生评教的几点看法07-06
对翻转课堂的几点看法07-11
关于作文评语的几点看法08-24
对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10-10
物理教学中的几点看法06-05
荣昌打造宜居城市的几点看法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