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2024-10-02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精选12篇)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篇1

员工学历档案管理是公司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司录用新员工、员工职称评选、干部选拔的重要依据。我国员工学历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着。

一、信息化建设下员工电子学历档案与纸质学历档案

员工学历档案是企业员工在各类各级教育机构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经历证明, 是员工学习历程中品德、能力、出勤、成绩等基本情况的真实历史记录, 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学历证书;二是毕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下电子档案和传统的纸质档案之间的关系, 多数人认为二者会在较长时间内互补并存。

1. 档案载体形式与容量, 电子档案可以通过数据库对员工档案信息以文档、扫描图表、音频、视频等形式保存等。

纸质档案局限于纸质的文字和图表等证明材料。电子档案存储高密度、体积小、能节省档案的库房存储空间。

2. 档案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 现阶段员工的原始证明材料都是纸质资料, 电子档案必须保持和纸质档案的一致性。

但随着原始资料的多样化和电子材料真实性保障的提升, 纸质材料的原始性并不是不可撼动的。

3. 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电子档案信息容易泄密、篡改和伪造成为大家担忧的重点。

现在通过分级授权管理, 大大提高了电子档案的保密程度, 网络安全提升和企业内外网过滤技术使电子档案的安全系数已有显著地提升。

4. 档案信息的可控性, 电子档案信息可以对档案中的信息进行

分类、统计、汇总, 进行选择、分析、加工利用, 换成自己需要的信息。纸质信息的相关处理需逐本个人档案统计、分析数据比较繁琐, 管理效率较低。

5. 档案信息的检索、共享服务功能, 电子档案方便员工信息的

检索查询, 能有效的实现信息共享, 在利用上更加方便和快捷, 此外电子档案信息可以通过授权实现远程服务功能, 这些是纸质档案所难以匹及的。

现阶段电子档案依托纸质档案的原始信息, 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在起步阶段, 现在的电子档案建设还停留在企业内部信息查询功能。但从长远来看, 电子档案其真实性得到保障以后, 其实用性和便捷性不局限于现有纸质档案的功能。

二、信息化建设下员工学历档案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企业对员工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员工通过全日制教育、自考、成人高考等渠道提升学历层次, 由于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缺乏统一的学历管理明细规定, 员工学历档案的完整性良莠不齐。学历档案信息包括的内容较多, 如学生登记表、学年鉴定、奖 (惩) 材料、学习成绩表、授予学位材料、毕业生登记表、学籍管理卡等。

1. 学生登记表。

学生登记表是学校在员工入学阶段为每位员工建立的学籍档案, 也是员工在校学习经历的第一个重要原始信息, 涉及入学时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等个人基本情况。它能更好的维护员工个人学历档案信息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也能更好的保障信息的真实性。

2. 学年鉴定。

学年鉴定是对员工一年的学习经历各个方面的综合总结, 既包括自我鉴定, 对个人学年成绩、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汇报, 阶段目标总结;也包括组织对员工学习、生活的鉴定。学年鉴定是阶段性报告, 是学历学习过程的重要佐证。

3. 学习成绩单。

成绩单是员工在学校的基础课、专业课课程、实习等教学环节中取得的成绩, 成绩的高低能较好的说明员工的学习能力, 是员工学历档案的核心资料。

4. 毕业生登记表。

业生登记表是员工接受学历教育在毕业前个人信息登记的重要毕业材料和学历档案。对完成全日制国家高等教育的情况作出总结, 是员工学历教育的重要凭证, 不可或缺。

5. 学历、学位认证。

学历代表了员工的学习经历;学位代表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员工经在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部门学习和研究, 考试合格后, 授予国家和社会承认的专业知识学习资历。

以上五项构成员工学历档案的核心框架, 在学历资料中还有学籍管理卡、体检材料、准考证、考生信息表等资料, 都能从某些方面或者某个角度辅助性的反映员工的学习经历, 但是相对就没有上述列示的那么重要。

三、信息化下员工学历电子档案建设

信息化是对传统纸质学历档案管理的一次革新, 它将以全新的方式和途径管理员工学历档案。这个过程中, 我们应当从以下方面去进行信息化员工学历档案建设。

1. 正确定位信息化时代下的员工电子档案建设。

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习惯纸质学历档案管理, 对电子学历档案抱怀疑态度, 认为电子学历档案可靠性较低。我们应当从电子学历档案是纸质学历档案附庸的观念转变到纸质学历档案是电子学历档案支撑的观念中来, 实现学历档案管理主体的转变, 从根本上重视员工电子学历档案建设。

2. 电子信息传递、共享。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员工电子学历档案建设还停留在局域内根据纸质档案建立电子档案, 未能形成电子档案调动、传承。如学校内部我们学历档案相关的众多电子资料都在员工毕业时终止, 未能传递到员工供职企业。如果实现纸质和电子学历档案的同步调动, 能够减少重复建设电子档案的人力物力投入。

3. 相关网络信息支撑。

电子学历档案建设不但可以保持和传统纸质档案的一致性和具备远端信息查询、共享, 还可以借助相关部门的网络信息资源, 更好保障学历、学位信息的真实性。

4. 规范化管理电子档案信息。

我国对于员工学历档案的管理尚未有专门的规范。我们以员工入学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学历学位认证资料学习成绩单、和学年鉴定, 从时点和时段两个方面规范员工电子档案信息, 统一规范管理。

我国员工电子学历档案管理尚处在起步阶段, 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员工学历档案规范化管理, 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员工的学历档案信息。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篇2

1.1内涵

所谓在信息化视角下来创建图书管理模式,可以简称为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该种模式实际上就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技术来实现图书管理。该种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加入了信息技术的使用,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推动管理人员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信息知识储存方式多样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其根本就是将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与图书管理相结合,使得我国当前的图书发展,可以与科技信息的发展形势相匹配。从而推动我国整体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发展。

1.2特征

将信息技术引入图书管理中,自然可以得到与传统图书管理不同的效果,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应该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图书借阅服务的“便捷性”。在图书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让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同步化,在借阅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以面对面的形式,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第二,图书储存的“无限性”。传统的图书管理,纸质图书管理,需要多少对应的空间场所,才可以实现图书的收藏。而信息技术下的图书管理,它是以虚拟网络作为储存场所,因此,图书馆的可收藏容量将会大幅度上升。第三,图书内容的“共享性”。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下,各个图书馆的信息内容都是以纸质为媒介,在借阅的过程中,需要以实际馆藏来作为基础。然而,信息化图书管理,可以有效地将多个图书馆连接起来,使得其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不必太拘泥于信息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的去寻找信息。

2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建设的必要性

2.1提升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使得传统的图书馆存在受到严重的质疑,甚至有不少呼声,都希望可以直接关闭图书馆,从而实现资源的节约。然而,图书馆的存在对于一个区域来说,是文化的象征,具有不可取代性。因此,图书馆必须存在。然而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使得其使用价值降低,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其存在价值。

2.2整合图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作为信息的收纳中心,在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信息地位。然而,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相对滞后,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整合我国当前的图书资源,使得原本相对较为分散的图书资源集中化,然后再将其存入网络之中,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3如何建设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

3.1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在传统的图书管理中,图书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管理技能相对较差。信息化图书管理,必然会引入新型的技术来作为支撑,因此,在图书管理人员的选择上,需要适当地提高其素质,对其管理技能与信息技术相关技能需要有所要求。

3.2引进信息管理技术

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必须要信息技术来作为支撑。因此,在建设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时,需要引进信息管理技术。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图书管理整体滞后的状况下,笔者认为可以统一引入,以提高其应用效率。

3.3改善图书管理的设备

设备是信息技术实现的载体,信息技术的实现需要对应的设备。传统的图书管理,需要一定的空间来作为支撑,而信息化图书管理则需要对应的硬件设备。这些在我国当前的图书馆中配置较少,且质量缺乏,面对该种情况,笔者认为需要对其加以改进,适当购入信息设备。信息设备的购入需要与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一致就好,不可过于追求先进化,避免提高不必要的图书管理成本。

4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传统图书馆的存在意义不大,但是,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却并不会随之消失,因此,需要改变图书的管理模式,使之符合当下人们的多种需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的图书管理需要适当地加入信息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管理过程中,科学规划图书管理人力资源,实施标准规范的图书服务要求。从而为信息的需求者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相对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来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推动社会的文化发展。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篇3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新时期,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的数量和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迅速的普及,这推动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档案信息化是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必须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筹规划,推动档案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本文就从这样的大背景下探讨目前的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方面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和策略,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都是处于探索的位置。我国的档案管理一直采用传统的管理办法进行人工分类,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增加工作量,效率低下,容易出现人为的损坏,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以下就对一些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制度建设中存在缺陷,制度的不健全往往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规范,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是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重要前提。没有完善的制度就会有工作漏洞的产生,容易给人可乘之机,产生错误。

(二)檔案管理资金和设备投入不足

企业中的档案管理部门常常经费不足,没有过多的经费投入到我们的档案管理设备中。档案管理所需的网络化的技术环境需要耗费较大的精力和财力,对于我们的档案管理部门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事业单位也没有较好地处理这种情况,对档案管理部门不够重视,就造成了这样的情况。

(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于提高

在我们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中存在着许多的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大都是依靠前人的经验进行对档案的整理和保管,知识基础水平不高,整体素质较差,没有专业性、系统性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就会造成在档案管理工作上的很多缺陷和问题。

(四)档案管理的资源建设存在隐患

由于档案管理部门中的很多工作人员素质低下,在整理和保存的过程中不懂专业性技术和知识,在资源建设方面就会存在很大的隐患,安全意识相对薄弱,造成档案的损坏,对我们的企业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在提出上述很多在事业单位内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之后,我们必须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寻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才能在档案管理的建设过程中形成完整的全面的系统。以下就是一些关于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

(一)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耗时较长的工作,我们要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设和健全了我们的档案管理制度,才能继续更好地进行工作,有效规范和控制我们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流程,责任到人,才能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意识,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二)加大档案管理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力度

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重视,加大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力度,只有资金和设备投入到位,我们的档案管理系统才能更加完善,应对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系统才能游刃有余,将这个沉重的负担转化成一种优势,更好地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做好后备基础。

(三)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我们的事业单位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定期的组织培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加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同时引进专业性的技术和人才,带来创新的实践和理论,带来新的思想和方法,指导我们的队伍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

对档案进行加工、整理和保存时,我们要时刻关注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档案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的工作人员要熟悉流程,规范地进行档案的管理,增加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做好安全的防护措施,防止档案信息的损坏和破损。

(五)档案管理中应不断学习先进技术

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配合,这就需要我们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尤其是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的技术、网络化的设备以及信息化的连接都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和专业人员所需要的。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成先进技术的转化同样也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三、小结

随着时代的进步,档案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寻找和探索解决的方法。本文主要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法论述了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存完整的档案资料,才能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同时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实现了档案资料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更好地为公众服务,也为其他事业单位和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喻灿蓉.优化独立学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2).

[2]赵英.浅议高校档案管理实践探索[J].兰台世界,2011,(6).

[3]王拴勋.对高校系级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4]红梅.对新形势下加强档案管理的思考[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0,(3).

[5]李壮晖.电子文件及档案管理刍议[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4).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篇4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动下, 21世纪进入了全面的信息化时代, 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应运而生。当今社会, 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参与市场竞争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战略资源, 信息化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和推广, 进一步改善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和办公软件环境, 有效提高了企业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新形势下开展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是企业施行档案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概观

企业档案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同形式 (声像、图像、文字等) 的文件材料,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当前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运用现代技术组织和开展对信息资源的管理行为, 实现了档案管理由档案实体保管模式向档案实体信息化模式的转变。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从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企业档案服务网络化、企业档案信息数字化、企业数字档案馆、企业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等方面展开, 全面性服务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基本特点, 专业化、合作化以及集成化是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三、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策略

(一) 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建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管理理念

新形势开展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 实现观念上的现代化转变, 根据当前企业的发展状况, 建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认清企业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为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服务;其次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宣传, 加大企业管理层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关注, 使企业领导者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最后全面更新企业档案管理的服务观念, 从提高档案管理和服务效率出发, 加快企业数字档案馆的建设,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档案服务。

(二) 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

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建设有利于明确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从企业发展的宏观方面来看,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提升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和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实现, 在坚持实用原则、效益原则、技术与管理并重原则、全面协调发展原则的基础上, 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从企业发展的具体方面来看, 要加快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的构建, 实现企业档案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 并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加强对日常工作的约束, 以服务企业发展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 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功能。

(三) 建立健全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法律法规

作为新型的档案管理模式, 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作支撑, 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法律效力, 真正体现其凭证作用。从企业数字化档案资源建设、电子资源的生成、利用与保管、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安全, 都要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 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日常工作提供法律保障和制度规范。

(四) 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

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水平是增强档案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表现。一方面要加快建设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 注重软硬件设施的开发和建设, 例如注重计算机、路由器、数据库系统的完善和维护, 在提高旧设备使用效率的同时购置新型信息化设备。另一方面要加快企业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 为企业信息资源的网络检索和共享奠定基础。

(五) 加强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

首先要明确各级别针对企业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要求, 根据安全需求和风险程度将企业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级别分类, 明确规定各个级别的安全要求, 并对企业档案信息系统进行评估检测, 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停用进行完善。其次在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中采用冗余系统设计的方法, 降低档案信息系统的失效率, 提高正常运行的安全性能;最后采用余度配置方案, 根据企业档案信息系统中的元件设置余度, 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安全性。

(六) 打造高素质的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

打造高素质的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 为企业档案管理改革和完善提供智力支持。一方面立足企业实际, 树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理念, 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后期培训和学习, 掌握最新的管理咨询和管理模式, 合理配置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另一方加快对专业型、复合型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积极吸收高素质的人才进入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加快对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探究对我国企业的管理改革和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长远意义。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建设要从思想建设出发, 改善传统的管理观念, 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企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处理以及管理。另外, 还要加快档案管理人员的后续培训, 实现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系统性、及时性和创新性, 切实提高企业处理和运用信息资源的效率, 从而提升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在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绍娟.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22) :235.

[2]刘华萍.以ERP电子文件在线归档为契机创新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J].档案学研究, 2012, (3) :70-73.

[3]高学栋、张楠、曹岚、谷静.探析企业管理中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路径[J].中国商贸, 2012, (11) :72-77.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篇5

农业信息化建设下管理信息系统在兵团的使用状况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兵团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出发,详细阐述管理信息系统在兵团农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通过分析目前信息系统的`使用现状寻找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所在.

作 者:康娟 朱东芹 路国栋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石河子,83 刊 名:山东纺织经济 英文刊名:SHANDONG TEXTILE ECONOMY 年,卷(期): “”(2) 分类号:S126 关键词:兵团   信息化   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篇6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信息化

新医改制度是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社会共同提出的改革意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化医药卫生方面的体制。在该制度中提出“有效缓解公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决策,同时还建立了“为民众提供安全、卫生、便捷、实惠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期目标。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侵入,现代化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公立医院为了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在财务管理中也引入信息技术,建立了相关的管理系统,使财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规范。特别是在新医改制度的推动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向信息化建设方面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

一、我国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1、公立医院缺乏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意识

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程度能够直接影响该医院的市场规划及经营决策。只有具备了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才能不断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根据目前现状来看,不少公立医院都开展了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建设活动,但是真正将其贯彻到底的医院并不多见,主要原因注意就是公立医院的管理层人员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这一块不够重视,缺乏信息化建设相关意识,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仍然习惯于使用传统的人工记账的财务模式。

2、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相关软件缺乏系统功能和协调性

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操作模式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较为特殊。由我国财政部及卫生部颁布的《新医院财务制度》及《新医院会计制度》在2012年正式施行,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中,将行政单位中的会计特点与企业单位中的会计特点相结合,这种适用于各种企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软件很难满足医院的需求,使用这种软件无法做到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因此这种通用的管理软件功能还是过于单一。

3、公立医院的财务数据与内部管理不到位

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在财务数据的标准方面实施不全面,且没有制定有效的监督制度进行日常管控,信息编码不规则,这些缺陷都导致基础信息源流通不畅,严重影响了资源供销的效果,从而导致财务数据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除此之外,部分医院还设置了除财务管理系统之外的其他管理系统,例如医院管理系统和影响报告系统等,不同的系统都有自己对应的数据库及运行平台,各系统独立操作独立运行,导致各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实现共享与传输,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医院在数据共享方面的工作效率。

4、公立医院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科,需要同时掌握金融学、财会学、管理学、计算机学几门学科,对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虽然目前医院所设置的财务管理人员均接受过正规的计算机等级培训,并在通过考核后上岗就职,但是这部分人群的实际能力还是远远不够的,医院应将财务管理学作为一项专门的学科,在财务管理人员上岗后进行继续教育,目前在我国医院中同时掌握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的人才少儿又少,虽然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业务方面的操作都较为熟练,但是缺乏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不能合理地通过计算机来进行财务管理。,导致大部分工作人员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不能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

二、新医改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提高医院管理层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

财务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更是实现整个医院管理信息化的前提,一个医院在财务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实现程度可以直接反应该医院的整体运营情况及运营效益。若想全面推动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要提高医院管理层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灌输财务管理信息化理念,加强实现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责任感及使命感,制定相关的目标及仿真,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工作做起,并提供充分的人力物力资源,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总的来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革,更是思想上的变革。

2、选择更加专业、成熟的财务管理软件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种类的财务管理软件,由于开放商和开发功能的不同,其价位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由于这种软件的专利性较高,且特殊性较强,因此这种软件的价位至少都以十几万来计算,若将整套软件都配置下来,至少也需要花费上百万元。医院在选择财务管理软件时切忌病急乱投医,应结合医院自身情况,到实际应用单位进行现场学习,从稳定性、安全性、功能性、兼容性、符合性等方面考虑,选择一款最适合的财务管理软件。其次,医院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当考虑各部门之间对于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因此医院在选择软件的同时必须要对软件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各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无障碍信息传递。

3、加大财务管理与计算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现代化社会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财务管理建设方面的必然转变。医院应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和计算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根据各个财务人员岗位需求的不同和其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来进行系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灌输信息化改革理念,加强现代财务管理知识的学习,将培养专业化财务管理信息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从而全面提高全体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不断推动我国信息化财务管理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卢德高,夏自宗.计算机在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卫生经济,2000,(11)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篇7

现代化事业单位的发展, 档案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工程, 不仅仅要做好档案管理的有效规划和设计, 同时也要结合事业单位的发展模式, 注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构建, 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但是对于吉林省水文地质调查所单位而言,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中, 有着较快的模块设置更新进程, 以至于难以及时有效的更新档案信息, 并对档案管理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一) 较慢的更新进度。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现状调查中, 信息更新进度较慢, 占有26%的比例, 主要是信息化建设过程, 缺乏新技术的应用, 而繁琐工作的进行中, 工作人员难以做好信息的及时更新, 同时部分领导对信息的更新缺乏高度的重视。

(二) 较低的使用率。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 主要是做好档案的管理和使用, 但是在实际的应用阶段, 档案却有着较低的利用率, 甚至是档案一旦录入信息化系统, 几乎没有被使用过, 在调查中, 这一现状的占有比例为28%, 也是主要不良现状之一。

(三) 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管理人员作为主要的主体, 往往需要做好信息的管理和平台的构建。但是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工作责任意识, 工作敷衍, 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 以至于档案管理化信息建设现状不容乐观。

(四) 缺乏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档案管理过程, 往往需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 而基于档案信息需求的发展中, 管理人员自身知识能力有限, 难以投身到档案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中。

二、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在当前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下。社会的格局同样也发生了各种变化, 尤其是事业单位的发展,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中, 更加注重新技术新革命的应用。基于档案管理全新的模式创新阶段, 将信息网络的核心主导思想体现, 尽可能地将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有效发展, 实现物质文化的进步。当然, 基于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中, 新形势同样也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要的要求。

(一) 做好档案资料的永久保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 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平台的创建, 就要做好档案资料的永久保存工作。这种档案资料的保存, 不仅仅将传统纸质档案保存的工作进行简化, 同时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磁盘的存储功能, 就要定期地对档案进行存储位置移动, 实现不同档案的合理分类, 将档案资料的永久保存实现。

(二) 简化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简化, 往往是将不必要的环节有效剔除, 以至于事业单位档案的管理不琐性。这种信息平台的构建, 更要将信息的高效性查阅实现,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科学高效实现, 对关键词录入, 进而将所需的信息及时的查询, 推动档案信息化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就要结合新形势下的要求, 联系事业单位发展的现状, 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化建设和发展。关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 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做起。

(一) 重构档案管理业务流程。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阶段, 主要是结合信息化的背景发展, 对事业单位的流程进行重新审视, 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的优化。

业务流程的优化, 就要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内部流程有效梳理, 在档案管理部门之间各个关系的分析过程, 做好信息的有效录入。在档案需求的分析过程, 做好档案信息的有效检索以及利用, 实现信息的有效处理, 并做好业务标准制度的优化, 应用电脑网络技术。

(二) 拓展档案管理服务能力。档案管理服务能力的拓展过程, 主要是做好档案的管理服务过程, 注重事业单位档案的信息化改革和发展。

服务功能拓展过程, 主要是做好信息的检索, 将档案管理强大功能体现。在数据的自动归并阶段, 做好信息的自动化筛选过程, 结合自动分析的功能应用, 实现数据信息的动态性应用。

(三) 重组档案管理组织架构。档案管理组织架构的重新组合, 主要是在网络信息技术人才的应用过程, 注重信息化建设的安全保障, 对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培养, 将新的力量引进, 进而做好现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 结合绩效激励机制的作用, 将档案管理的能动性充分发挥,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服务职能的合理履行。

总而言之,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平台建设中, 就要将网络技术的专业性提升, 并保证档案信息的录入有着一定的及时性, 将信息的更新进度不断提升。基于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培养过程, 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 在数据的自动归并阶段, 做好信息的自动化筛选过程, 结合自动分析的功能应用, 实现数据信息的动态性应用, 构建信息化建设平台, 将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 进而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全面推动。

摘要:基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发展, 同样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对于如何做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始终是事业单位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主要以吉林省水文地质调查所为例, 结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新形势的要求, 总结了具体的建设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刘俊岩, 彭兆伟, 薛晓明, 等.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黑龙江档案, 2013, 12 (4) :44.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篇8

一、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保证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医疗工作

在医院的所有工作任务中, 医疗服务作为其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实现医院管理的信息化, 能够有效地满足医疗工作的需求, 及时、准确的获得时间, 将医院医疗工作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最终有效的确保档案信息开发服务能够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另外,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不仅能够保证患者信息的清晰化, 而且还能给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最终在保证医院顺利进行医疗工作的前提下, 提高医院的档案的管理水平。

(二) 有利于促进医院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

通过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 对于建设医德医风、避免出现不正之风的现象、增强医院内部管理、促进医院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医院工作人员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以及确定医院进行绩效考核、聘用岗位以及制定奖惩措施的重要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医院基础设施不到位

目前, 在我国的医院中还存在着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高、局域网建设不够完善的情况。例如进行的档案信息工作没有安装完善的软件和硬件设备。运用计算机主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 整体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水平不够高, 进而不能充分的将档案部门具备的功能发挥出来。

(二) 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管理范围不够明确

由于医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存在着建设体制不完善、分工职责不明确、构建机制不健全的情况, 进而不能很好的对档案信息进行统一管理, 导致相关的档案信息法律规范不够完善。另外, 信息安全技术不具有管理性、技术性以及业务性的特点, 导致其信息化管理技术以及制度不够完善。

(三) 缺乏信息化建设人员

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 管理人员普遍年龄较大, 层次老化, 并且还不是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 档案管理知识不够系统、全面, 进而给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简单来说, 也就是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排序、编目、检索以及归档保存的各个环节中, 通过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方便对其进行应用和查询, 并将以往的纸质管理方式转变为电子管理方式。

(一) 加大医院档案软件与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

目前, 在我国的大多数医院中, 其档案资料主要运用纸质和照片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受到通风因素、温度因素以及防火因素等因素的影响, 会给医院的档案管理库房带来不利的影响。另外, 考虑到档案存储的空间比较大, 不能有效地将档案的指标进行永久保存。因此, 在对档案信息化进行建设时, 建设软件和硬件设施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中, 硬件设施指的是计算机设备、多媒体技术设备、录入系统以及存储设备等, 例如复印机、照相机以及扫描仪等;软件设施指的是档案的管理软件以及文件, 例如建设的档案查询系统、数据库软件、信息安全软件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等。

(二) 保证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

虽然大多数医院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 但是其还是运用纸质的形式对档案进行管理。因此, 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首先, 医院通过运用数字化的方式制定相关的文件规范, 将其保存为电子文档;其次, 对于已经保存过的医院档案管理资料来说, 对其进行重新录入工作, 有效的保证档案管理实现数字化。

(三) 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工作

由于大多数医院没有很好地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进而导致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比较缺乏。档案管理人员主要以兼职类型为主, 专业性不强。因此, 加强对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进行培训时, 主要对档案管理内容、思想以及方法等进行着重讲解, 旨在能够提高该部分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在技术方法上, 主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设备以及档案数据信息库等方面进行培训, 提高其操作水平。

四、结语

总之, 档案管理在医院的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 提高其管理水平, 并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对于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需要运用加大医院档案软件与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数字化档案管理以经济加强培训等措施, 最终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振宇.关于医院档案管理网络化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 26 (3) .

[2]李奕恒.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3, 21 (16) .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篇9

一、高校档案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管理意识, 管理观念落后。

目前, 在高校中, 领导者和有关的负责人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因此,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上发展比较缓慢。高校领导者认为这一项工作是由学校档案部门进行负责, 因此, 忽略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同时, 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作用认识不足, 仍然按照传统的档案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坚持传统的档案管理观念, 从而影响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二) 信息化建设基础硬件设备比落后, 缺乏资金投入。

在信息化背景下, 高校档案管理需要借助计算机和有关软件的支持, 才能开展信息化档案建设工作。因此, 这就对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 这项工作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项目, 比如要不断进行资金的投入, 从而用来支持高校档案管理建设。但是, 用于高校建设的经费有限, 高校大多重视对教学、科研的投入, 相对忽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 从而不能持续支持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 基础硬件设备和软件也比较落后。

(三) 网络安全隐患。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为学校提供了更多发展的契机, 计算机技术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是也加大了档案管理的难度, 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网络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因此, 要求公开信息资源, 实现资源的共享, 而另一方面, 也需要保护一些人的隐私, 防止被侵害。但是, 目前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事件也逐渐增加, 在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中, 可能包含着重要的机密, 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因此, 若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 将会严重损害学校的发展。

(四) 工作量大, 效率低下。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比较繁重, 很多档案都是纸质的档案, 在进行分类和校对时, 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且花费的时间比较长, 在管理时效率不高。

二、信息化背景下加强高校档案管理制度的对策

(一) 高校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

高校档案的管理模式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纳入管理模式, 二是非纳入管理模式。纳入管理模式主要是在本校档案馆中实现对档案的管理。非纳入管理模式具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由于档案管理的类别不同, 因此, 管理模式也不同。比如, 人事部门负责管理高校的人事档案, 教务处负责管理学生档案。在对档案进行管理时, 档案管理人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利共享, 提高档案的使用率。

(二) 充分认识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背景下, 高校领导者和管理人员要强化对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充分认识到其建设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的理念,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提高他们的自觉意识, 使他们不断学习, 以便可以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三) 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

在高校档案管理制度信息化建设中, 需要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的支持, 因此, 高校要加大资金的投入, 完善相关的硬件和软件设备。同时, 高校还要重视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使他们接受新的信息管理的理念, 促进他们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 完善档案管理的信息安全措施。

高校档案具有一定的机密性, 其包括了很多重要的机密信息, 关系到高校的发展, 因此, 要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所以, 高校可以按照保密性划分不同的等级, 然后, 可以设置一定的权限, 只有确认身份安全之后, 才允许获得访问权限。同时, 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流程, 促进档案管理制度的标准化、规范化, 并且要采取有效的监控手段等, 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三、结语

在信息化建设中,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也可以促进教学、科研活动的展开。因此, 高校领导和有关管理人员要重视档案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优化高校档案管理模式, 充分认识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 完善档案管理的信息安全措施, 有利于推进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

摘要: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性的信息服务工作, 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对档案进行管理, 而是为了充分开发档案利用的现实价值, 从而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目前,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将信息技术应用作为中心, 也推动了档案管理的改革和发展。本文阐释了在信息化背景下, 高校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背景,高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徐长忠, 李慧鹏, 罗献习.试论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12) :11.

[2]李铁衡.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财务档案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 (06) :25-26.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篇10

关键词:档案,高校,信息化,网站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档案网站不仅为档案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而且能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查询和传输服务。高校档案工作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形式, 有助于节约管理成本, 共享档案资源, 还可以借此宣传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发展动态。因此, 充分认识档案网站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建设高质量的档案网站对于强化高校档案馆 (室) 的社会服务功能, 实现资源共享, 促进档案信息化上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校档案网站建设概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 目前国内参与档案网站建设的高校越来越多。综观现有高校档案网站, 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总体数量仍偏少, 分布不平衡。从高校档案网站分布来看, 主要集中在普通本科院校。据粗略统计, 重点院校90%以上建立了自己的档案网站, 一般本科院校约占60%, 普通专科院校及民办院校档案网站建设明显滞后, 不足20%。二是质量参差不齐。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档案网站质量较高, 不仅网页设计美观、栏目设置合理、信息内容丰富, 而且技术手段先进, 如:开发了功能齐全的检索工具, 运用了多媒体制作技术, 建立了网上归档和互动平台;其他一般本科院校特别是专科院校档案网站质量差, 网页设计简单粗糙, 信息内容单薄陈旧、技术手段较为落后。

二、高校档案网站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页设计不科学。从现有的高校档案网站来看, 除少数重点高校以外, 大部分高校档案网站总体设计不尽如人意。一是网页设计不规范。对网站的整体风格缺乏统一定位, 对各元素的选择和使用缺乏统筹协调。网页内各栏目重点不够突出, 空间利用不充分。网页主体颜色不够协调, 整体艺术感不强。二是网页设计比较呆板, 缺少生气。由于没有运用音频、视频、动画等基本的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及开发相关网络工具, 使得很多高校的档案网站“惨不忍睹”、缺少美感。三是栏目设置不科学。主要表现在:栏目总体数量少, 尤其是二级栏目偏少、划分不细, 难以容纳大量的档案信息;栏目名称呆板, 缺乏趣味性和亲和力等[1]68。

2.信息资源缺乏。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网站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目前大部分高校档案网站设置了机构概况、馆藏介绍、规章制度、信息查询、专题汇编、资料下载等栏目, 但其内容基本上都是一些介绍说明性质的文字材料, 用户只能对该校的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可供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实在是太少, 大部分高校档案馆主页基本处于无米下炊的状态。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很多高校档案信息化基础工作严重滞后, 未能把传统纸质档案通过扫描、加工、存储转换成可供网上利用的数字化档案;二是一些高校未能建立起办公自动化 (OA) 系统, 档案部门也未能有效运用档案管理软件, 并在档案网站上建立起网上归档平台, 使得每年产生的电子文件不能通过档案网站实时录入、接收和归档;三是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档案利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元化的, 这就需要高校档案部门对已有的信息资源进行二次、三次开发, 构建特色档案资源信息资源库, 而这些工作都是目前高校档案部门所欠缺的[2]23。

3.服务功能不到位。好的档案网站不仅要发挥宣传功能、展示功能, 而且要实现服务功能和交互功能。由于我国高校档案网站长期以来“重宣传, 轻利用”的原因, 往往不能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利用服务, 甚至成为了摆设。究其原因, 除了很多高校信息化基础工作跟不上, 不能为网站建设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源外, 技术力量不足也是重要因素。比如:相当部分高校档案网站没有提供检索工具, 即使少数高校提供了检索工具, 但档案检索范围及功能十分有限, 大部分只能提供目录检索, 不能实现全站式搜索和全文检索, 技术水平尚待提高;很多高校档案网站没有建立与浏览者之间的互动平台, 交互式沟通、网上办公等交互功能也尚待进一步挖掘;绝大部分高校档案网站对链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加强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的建议

1. 借鉴重点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经验, 抓好网站总体规划和设计。档案网站建设要在依据自身技术力量以及档案管理实际的基础上, 广泛借鉴其他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的档案网站建设经验。国内重点高校由于档案网站建设起步早, 技术力量雄厚, 人才队伍充足, 积累了丰富的档案建设经验。如:从栏目设置上看, 复旦大学档案馆档案信息网设有“法规制度”、“本馆收藏”、“复旦人物”、“专题汇编”“、名人讲坛”“、档案查询”“、录像展览”等十大类目;浙江大学档案馆设有“本馆概况”“、服务大厅”“、档案征集”“、网上展厅”“、校史编研”、“兰台学苑”等七大类目;中山大学档案馆设有“服务指南”、“信息查询”、“档案法规”、“珍档荟萃”、“专题展览”、“校友之家”等九大类目。从信息内容上看, 兰州大学档案馆不仅有档案馆的职能、机构设置、兰大人物的介绍, 还提供了图片档案、校友风采、特色馆藏资源等;北京邮电大学档案网站上的“网上展厅”提供了校园变迁、院士介绍、历任校长的个人信息、知名校友及反映本校特色的档案信息展览, 为访问者提供了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了解本校的科技创新、风俗文化的一个全新的服务窗口。因此, 高校建设档案网站应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进行调研和分析, 抓好网站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力求使网页设计更加美观、界面更加友好、栏目设置更加科学、信息内容更加丰富、技术手段更加先进、网站功能更加实用。

2.扎实推进信息化基础工作, 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成功的档案网站必须建成纵横交错的档案信息资源网络体系, 充实网站内容, 满足不同的利用者的不同需求。而充实档案网站信息内容的关键就是要使大量的传统纸质档案实现数字化, 创建档案信息化资源数据库, 这是高校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为此, 高校档案馆要满足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条件:即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争取充足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购置档案信息化所需的相关软、硬件设备。在此基础上, 扎实做好档案信息化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包括:通过档案馆自身力量或社会外包的形式, 对现有纸质档案资料实施缩微、录入、扫描、数码拍摄等, 转换成文本、图像、图形等计算机可识别处理的数字形式, 形成结构有序、可供保管利用的数字档案信息库, 并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 利用计算机提供查询、检索和浏览, 从源头上解决高校档案网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另外, 要加强特色资源整合力度。我国高校档案网站特色资源的整合一般只限于本馆馆藏内部的整合, 故整合范围比较狭窄。为了改变现状, 高校档案建设者可以通过与其他高校档案网站建立友情链接, 实现与校外馆藏特色资源的有效整合, 从而达到信息全方位共享, 满足用户的最大需求, 扩大网站的影响力。

3.充分运用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网上文件归档和档案编研工作平台。目前, 很多高校采用了“南大之星”档案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在互联网上进行电子文件全文自动著录、自动标引以及各种格式的档案全文、照片、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档案的远程录入与文件图片的上载, 信息检索打印、任意格式输出等。该系统既可用于档案馆及校内各单位档案员用户管理、联机管理档案数据库, 也可让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通过互联网查询有关档案信息。档案管理系统的充分使用, 并与校内其他应用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对接, 是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的源泉, 也可以完善档案网站的功能, 提升网站的技术水平。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通过运用档案管理系统, 建立网上归档平台, 各立卷归档单位实时进行网上电子文件归档, 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 有条件的高校应组织力量开发适应于本校情况的各类档案管理应用软件、文件档案数据库系统、网上档案编研平台等。技术条件不具备的高校, 可以采用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已建立OA系统的高校, 要积极做好OA条件下新产生的且有保存价值电子文件的接收与管理工作, 实现网上电子文件的实时归档[3]191。

4.积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 完善档案网站的服务功能。档案网站的建设是为用户服务的, 网站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并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工具, 才能有效查阅和利用信息。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档案网站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 展示学校的校风、校史、校貌以及新闻动态, 使专业和文化相结合, 极具人文特色;苏州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档案馆网站通过建立“馆长信箱”、“信息反馈”、“在线交流”栏目, 用户可以通过邮件或在线咨询的形式, 提出有关问题, 并在网上予以解答;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档案网站的检索功能较高, 建立了公文、各类学籍、科研成果、研究生论文、职称评审、基建、光盘库等查询系统, 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 就可以快速查询到所需的相关信息。值得一提的是, 南京大学档案网站还提供了全文检索功能, 相对于目录检索, 更能全面地、全方位地满足档案利用者的需要。因此, 高校档案网站的设计者应该对用户的信息需求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与分析, 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 建立网上互动平台, 设计出方便、准确、快捷的检索工具, 以利于满足访问者多样化信息需求, 方便他们自由查询和检索相关档案信息, 从而更好地实现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4]38。

综上所述, 我国许多高校的档案馆 (室) 的网站建设的范围正逐步扩大, 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虽然在内容、形式、技术等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但是我们可以预见, 随着档案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校档案部门在档案网站建设过程中只要遵循一定的建设原则, 广泛借鉴国内外档案类网站已有经验, 不断充实更新网站内容, 加强信息安全, 注重互动和网页美观, 开发实用方便的检索工具等, 高校档案网站将在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服务师生和社会等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翟丽娜.我国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档案管理, 2008 (2) .

[2]范桂红.高校档案网站建设刍议[J].黑龙江档案, 2009 (6) .

[3]陶岚.论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 2010 (4) .

信息化建设下档案管理 篇11

【关键词】信息环境 高校图书馆 建设与管理

0 引言

自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精神生活促使着我国各省市和地区的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其中,以各所高校中的图书馆的表现最为明显。在网络信息技术基本普及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更加迎合这一时代的特点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同时,在日常管理方面也应当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才能维持其运营秩序、提高其管理效率。因此,文章就在信息环境的影响下如何构建并管理适宜现代高校学生使用的高校图书馆这一话题做出探讨,现阐述如下。

1 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方针

目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便利,而高校图书馆也应充分遵循资金规划、高标准化、特色化、资源共享的原则[1],从图书馆的建设着手,以尽可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

1.1 加强对图书资源的经费投入

我国是一个注重文化与素质教育的大国,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高校教育的严格把关带动了各所高校对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投入在图书馆文献和馆藏资源方面的资金呈现正比例攀升的势态。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电子图书和文献接踵而至,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在电子资源方面的投资成本,进一步拓宽电子文献资料的收集渠道,以满足高校学生的电子文献资料的需求。除此之外,高校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电子文献平台及网络设施的建设,以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1.2 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合理化配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出版物选择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表,读者只需在有网络的情况下动动手指便可翻阅,不仅省了时间也省了精力。因此,纸质出版物越来越不受到读者的青睐,高校学生们更是愿意直接下载txt文档、word文档以及pdf文档的电子出版物进行阅读,且这些电子出版物大多数是免费提供下载的[2]。然而,纸质出版物却有着其不可取代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和分配文献资源时不能厚此薄彼,应当合理调配好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比例,以实现图书资源优化。

1.3 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以促进电子资源共享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时应充分利用可用的信息平台和通信资源,逐渐实现电子文献资源共享,以此来满足广大大学生的需求。具体可以通过在高校图书馆中建立局域网、增设电子资源查阅平台等来实现,同时,还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以达到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文献资料和实事信息的目的。此外,不同高校之间也可以通过建立专门而统一的网络,以实现校园与校园之间的图书资源共享。

2 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策略

为了满足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对图书馆使用的需求,仅仅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加以干预还远远不够,因此,还在高校图书馆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应对其管理措施进行创新和改革。

2.1 转变管理理念

信息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应当摈弃传统的管理理念,积极响应并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进程,及时转变管理理念,以此推动图书馆的良性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充分凸显图书馆管理理念的特色,例如加强图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实现不同高校图书馆间的合作、促进学术交流等,以充分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达到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的目的。

2.2 创新管理模式

一般来说,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主要是通过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来实现的,在日常的工作中,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将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有效的服务手段充分贯彻到整个工作过程中。因此,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十分关键,可以从培训着手,加强其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程度,使其对自身职能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还应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充分实施考核,根据个人的工作情况进行相应的人事调动,以此来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3 提升服务质量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是大学生在进入图书馆后最先接触到的人员,因此,图书管理员的综合水平直接影响到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负责人应当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例如在图书管理员的选拔过程中,对应聘者的素质进行初步筛选,符合要求者才可被录用。同时,还应加强对在职图书管理员的培训,通过组织学习的方式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工作表现好的员工加以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对表现欠佳的员工予以警告或相应的处罚,以使员工树立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进而保证其服务质量。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信息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对图书馆的使用需求,文章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方针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做出了阐述,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性依据。

【参考文献】

[1]韩亭,董泗利.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与策略[J]. 现代情报, 2011,01(25):297-299.

[2]伍娜坚. 浅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变革及管理创新[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15):341-343.

【作者简介】

信息化建设视角下的图书管理研究 篇12

在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图书管理的重视度逐渐减弱。原因主要在于,当前很多信息都可以从网络上来获取,网络具有便捷性与丰富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其来进行信息搜索与知识学习;这就使得图书馆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该种背景下,图书管理工作不能再沿用传统管理方式,而是需要更加先进的管理方式。

1 信息化视角下的图书管理模式

1.1 内涵

所谓在信息化视角下来创建图书管理模式,可以简称为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该种模式实际上就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技术来实现图书管理。该种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加入了信息技术的使用,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推动管理人员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的智能化、信息知识储存方式多样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其根本就是将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与图书管理相结合,使得我国当前的图书发展,可以与科技信息的发展形势相匹配。从而推动我国整体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发展。

1.2 特征

将信息技术引入图书管理中,自然可以得到与传统图书管理不同的效果,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应该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图书借阅服务的“便捷性”。在图书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就可以让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同步化,在借阅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以面对面的形式,还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第二,图书储存的“无限性”。传统的图书管理,纸质图书管理,需要多少对应的空间场所,才可以实现图书的收藏。而信息技术下的图书管理,它是以虚拟网络作为储存场所,因此,图书馆的可收藏容量将会大幅度上升。第三,图书内容的“共享性”。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下,各个图书馆的信息内容都是以纸质为媒介,在借阅的过程中,需要以实际馆藏来作为基础。然而,信息化图书管理,可以有效地将多个图书馆连接起来,使得其在信息管理的过程中,不必太拘泥于信息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的去寻找信息。

2 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建设的必要性

2.1 提升图书馆的存在价值

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使得传统的图书馆存在受到严重的质疑,甚至有不少呼声,都希望可以直接关闭图书馆,从而实现资源的节约。然而,图书馆的存在对于一个区域来说,是文化的象征,具有不可取代性。因此,图书馆必须存在。然而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使得其使用价值降低,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其存在价值。

2.2 整合图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图书馆作为信息的收纳中心,在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信息地位。然而,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相对滞后,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整合我国当前的图书资源,使得原本相对较为分散的图书资源集中化,然后再将其存入网络之中,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

3 如何建设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

3.1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在传统的图书管理中,图书管理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管理技能相对较差。信息化图书管理,必然会引入新型的技术来作为支撑,因此,在图书管理人员的选择上,需要适当地提高其素质,对其管理技能与信息技术相关技能需要有所要求。

3.2 引进信息管理技术

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必须要信息技术来作为支撑。因此,在建设信息化图书管理模式时,需要引进信息管理技术。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图书管理整体滞后的状况下,笔者认为可以统一引入,以提高其应用效率。

3.3 改善图书管理的设备

设备是信息技术实现的载体,信息技术的实现需要对应的设备。传统的图书管理,需要一定的空间来作为支撑,而信息化图书管理则需要对应的硬件设备。这些在我国当前的图书馆中配置较少,且质量缺乏,面对该种情况,笔者认为需要对其加以改进,适当购入信息设备。信息设备的购入需要与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一致就好,不可过于追求先进化,避免提高不必要的图书管理成本。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传统图书馆的存在意义不大,但是,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却并不会随之消失,因此,需要改变图书的管理模式,使之符合当下人们的多种需求。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前的图书管理需要适当地加入信息技术,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管理过程中,科学规划图书管理人力资源,实施标准规范的图书服务要求。从而为信息的需求者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在相对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来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推动社会的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芬.信息化视角下我国图书期刊管理工作探讨[J].科技传播,2014(1):28-29.

上一篇:轴承方向检测下一篇:课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