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人文观

2024-10-06

开放的人文观(精选12篇)

开放的人文观 篇1

体育价值观作为人类价值观在体育方面的体现, 指的是人们对体育价值和体育价值关系的根本的、整体的观点、态度、看法, 是对体育行为以及效果进行评价、指导、支配的核心理念。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 生产方式以体力劳动为主, 体育可以使人们有一个健壮的身体, 这时体育以体育生物观为导向;当社会发展到后工业时期, 体育价值观变成了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服务的体育人文观。

1、体育生物观

1.1、什么是体育生物观

十九世纪以来, 人体解剖学实现快速发展,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 达到细胞水平并促使生理学的发展, 使体育的生物效应有了理论基础, 为体育发展人的生物效应提供了依据。体育生物观强度发展人的身体、增强人的体魄, 注重对人身体锻炼的直接性效果和对运动负荷的安排, 单纯地以强健人的体质、改善人的生物学性状为目的。

1.2、近代体育生物观在我国的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开始面向世界引进外来文化, 被动的接受西方体育。在同外来侵略者的交战中处于战败者的位置, 使国人心里一直充满着自强的情结, 并且认为要先有强健的体魄, 才能使国人强大, 进而使国家强大。这种观念使人们一直追求着生物效应, 将其用在对体育的理解中, 认为发展体育运动就是增强人们的体质, 实现改善生物性状的目的。

体育生物观以民族自强为目的, 在民族独立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后, 奥运会成为了我国展示国民身体素质的舞台, 将在奥运会中取得的奖牌数、金牌数作为展现民族强大的依据。体育生物观开始为奥运服务, 经过客观化的改造, 演变成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但当我们对现实进行思考时, 会发现许多在奥运会的竞技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 其道德水准和人性的感悟并非同样优异;很多国力较弱的非洲国家, 也在奥运会上获胜, 向世人展现了其民族优秀的生物学性状;我们国家的学校体育课上, 学生逃课的现象极为普遍, 且极具讽刺的是, 学生逃课是为了进行更好的运动。我们不得不对体育生物观进行反思。

2、从体育生物观到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2.1、回归体育人文观的理由

人所具有的动物属性使人的身体有着环境适应性, 假如只以人的身体活动后源自生物属性的适应性变化界定体育, 则农民在田间劳作也能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化, 那么这种劳作也可以称为体育, 农民就不需要进行专门的体育锻炼了。

西方的人文主义运动是近代意义上的体育的催化剂, 回归体育人文观是体育本身的要求。在文艺复兴之后, 人类才在真正意义上将自身的自然状态的改变和身体运动联系起来并加以认识。近代体育确立时, 在人文主义者的推动下, 体育这种根植于适应人类和谐发展的要求并作用于人们自身自然导致其产生积极变化的有目的性的身体活动, 就已经表现出来对人类生存价值、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

2.2、回归体育人文观的意义

近代体育在其诞生的那一刻, 就作为培养具有自由精神的人的手段, 塑造人们对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追崇在现世幸福的追求的思想下的对自身、自我、自然的实现理念, 其最终目的就是构建受教育者的人文主义思想。体育的确立过程, 就是人文主义者利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名义, 为摆脱中世纪神学对人们的压制的过程, 它是宣传积极乐观追求现世幸福的精神、弘扬对人性解放的新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引入及确立近代体育的历程中, 在中西方文化发生接触和冲突中, 作为起到重要媒介作用的体育生物观, 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它的目标设定的错误使得在对社会实践进行指导的过程中, 对诸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造成了影响, 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体育的发展进步。只有将一直以来遵循的体育生物观回归到体育人文观, 才能形成一个理性的逻辑基础, 再逐步展开, 形成多种与其相适应的亚结构。使国家在进行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的时候, 合理配置资金, 减少社会资源的过度消耗和闲置;减少在体育生物观下, 竞技体育中出现的造假等丑恶现象, 净化体育竞技运动的公正纯洁性;有效规范群体、个体、社团在面对或处理与人的社会存在有价值的、有关的观点, 包括开放性、民族性、自由与民主、竞争与协作等。

3、结语

体育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全面发展, 使人得到自我的不断完善, 体育人文观表现了对人类的生存价值、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 而不像体育生物观那样, 仅仅强调对人的体质的增强, 改善生物学性状。实现体育生物观向体育人文观的理性回归, 将对社会相关子系统的良性互动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文胜, 石龙.我国人文体育研究现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1) .

[2]顾兴全, 于可红.基于体育价值观之嬗变透视高校体育课程发展[J].浙江体育科学, 2010, (55) .

[3]徐万军.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J].东西南北, 2011, (66) .

开放的人文观 篇2

【关键词】阅读 人文观 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目标的定位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摒弃了语文的功利色彩,还之以“人文”的本来面目,实现了语文教育目标的整合转变,高扬起了人文精神的旗帜。

一、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身正是修养境界高的表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必须要关爱学生。其次,我们要有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广收博采,自成一家,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观点和信念。

二、构造人文的学习环境

体悟式阅读是最有效的人文教育方式之一。阅读的重心应放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研读,互动体悟和人文分享上。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和学生在一起建构课堂阅读共生共荣的生态环境,让阅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人文精神的沃土,课程资源的源泉和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

三、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知教学论认为,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包含认知性学习和情感性学习。教学时,如果教师能重视学生的体验,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就可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陶冶性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应做到以下几点:(1)挖掘教材,激发情感;(2)解析课题,激发情感;(3)体味文意,激发情感;(4)晶读语言,激发情感。

四、潜移默化的美育渗透

要引导学生在形象中感知美,在思考中欣赏美,在品味中理解美。感知美是美育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感知美的基本方法是:揭示课文中活生生的,可供学生感知的形象。然后,让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味课文的情感美。为了使学生理解美,教师要作议论性的启发、点拨,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形象感知、情绪感染转入理性的领悟,使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理解美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推陈出新的教学策略

1.启发式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师的角色应从纯粹的知识传递者转向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学生能够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2.讨论式教学与问题性学习相结合。教学中,教师不越不急于下结论,不急于把标准答案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和争鸣,要有意识地表扬那些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气氛。

3.比较式教学和开放性学习相结合。比较式教学消除了教师对教材的过分依赖性,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表现的思想和技法,了解不同作家的艺术风格,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关于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探析 篇3

【关键词】人学视野;人文;体育

1.人文视野中人文体育观理论进展

1.1“人文体育观”与“生物体育观”之辨

不同的社会领域对人文体育观的定义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就是把人精神倾注到了体育之中,使得体育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而大家眼中的生物体育观则是把生物性效果的集中点转移到体育之中。在体育的发展史中,人文体育观与生物体育观这两种观念相互依存却又独立,成了人类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幕思想碰撞。在西方社会,人文体育观念很早便被资本主义社会所认可,在西方人的眼中。体育的作用不仅仅是强化士兵,培养作战人才等目的,还需要慢慢的和整个社会相匹配。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以及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新体育观。人文体育观和生物体育观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虽然一直都存在着争议,但是其结果还是好的,而在今后的发展中,这样的结果或许会继续下去。

1.2“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理念

时代在发展,在变革,而体育作为时代的一部分,自然而然躲避不了转型的命运,体育的转型也是为了更好的将科学发展观落实到体育领域中。当然转型也是需要代价的,不仅要对原有的体制有所突破,还要有新的理念进行补充可发展。体育转型的重中之重就是以人为本。需要极其重视体育对人们所蕴含的价值。进而促进整个人类的进步。体育在当代的转型,是响应大众的需求。

1.3“体育与人的发展”研究中对体育人文价值和精神的思考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体育的重要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已经难以估量。“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已经逐渐改变了体育的发展方向。人文理念和现代体育观的结合更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财富。逐渐影响着体育的发展方向。如今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念已经得到大众的一致支持。“人文奥运”更是不断的深入人心,有关于体育的人文性问题已经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需要的也是这样的指导思想。

1.4“人文奥运”理念的传播对大众人文体育观念的影响

“人文奥运”对大众人文体育观念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形式、多内容的。“人文奥运”的理念传播有力的带动了体育生活化社区居民素质的提升,营造了社区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也进一步促进了周围体育设施的建设,使得能够更好、更快、全面的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居民日常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社区体育尽快的与国际化接轨,与时代接轨。同时,“人文奥运”理念的推展,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也更加愿意参与其中,为我国即将举行的冬奥会提供一系列的物质条件,人文条件,营造和谐氛围。

2.人文体育观理论与实践研究展望

2.1人文体育观应当就新时代内涵进行理论解释

人文体育观的意义表现在促进体育运动与人得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的完美结合,面对运动场上竞技运动的不公平,不公正只有真正的将体育融入人类的世界,才有可能收获得这个世界的美好,唯有社会发展了,体育才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与在现下社会迷雾重重,对于迈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机遇重重,危机重重,我国体育精神应该与时代主题相契合,与时间相磨合,注重科学,注重实际理论。人文体育观念就应该与当下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相一致,实事求是才能发挥体育精神的最高境界。

2.2人文体育观应体现社会和人的发展一致性

人文体育观应该回归到现代化转型的实践中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体育观显示着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人文体育观经过时间的反思,通过对现实的不断的批判,通过对多元化体育的反思,对社会的思考,经过时间的认证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为现代体育的主导观念。而人文体育观存在的合理性就是承认体育文化的多样性。这是人类平等精神的一种体现,虽然体育中充满了竞争,充满了敌意,但它任然是一片单纯的所在。体育的人文价值就是应该将这种友好公正的理念传递下去。将社会主义发展的更加的和谐尽善尽美。

2.3人文体育观应注重体育的人文属性和人文精神

体育的存在不仅仅只是为了强生健体,如果仅仅是这样便失了它本身的真实价值。而那些利用体育名人,体育事件来进行炒作的事件更加是为人所不齿。体育所包含的理论是极其深刻以及丰富。人类体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代表,更是人类文明的延续。体育所传递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类间关系的一种最直白的表达。体育的存在其实也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状态的一种的折射,既有期待也有失望。然而体育的真正意义就应该是为了人类的文明而存在,并将人类的美好延续下去。

3.结语

在不知不觉中人类已经迈入了二十一世纪,毫无疑问人类将有难以预料的巨大进步,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带给我们快乐健康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许多的负面影响。所谓的体育人文精神,就是要积极主动的将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和体育拉上关系。人类作为食物链最高端的物种,不仅仅是对整个人类,还要对整个世界负责。我们应该去学会了解,学会宽容,回归以人为本的美好体育。我们现在的体育改革不仅要吸收西方体育的精华,返回到体育文化最原始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罗曼.影响信息环境变化的内外因素分析[J].图书与情报.1994.11-14

[2]周德书.我国体育信息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育学院学报.2000:116-120

论普京的对外开放观 篇4

在商品市场开放方面, 普京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引进技术设备, 进口俄罗斯需要的短缺商品, 同时不断扩大俄罗斯的出口规模, 到2012年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已达4 000多亿美元。在开放劳务市场方面, 跨境人员流动的自由度不断提高, 独联体国家居民到俄罗斯工作和生活的人员竟高达700多万, 现在俄罗斯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移民国家, 移民总数在1 100~1 500万。 (1) 在投资市场开放方面, 普京一直高度重视招商引资, 特别是利用外国直接投资 (FDI) , 多次在国内外呼请有实力的企业赴俄罗斯投资兴业。目前很多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都进入了俄罗斯市场, 包括美日石油企业也已涉足俄罗斯萨哈林岛的石油天然气开发, 欧美汽车公司在俄罗斯建立合资企业或组装工厂。1991年俄罗斯利用FDI仅为10亿美元, 到2000年普京就任总统时俄罗斯利用FDI累计为110亿美元。从2000—2011年俄罗斯利用FDI累计达到1 370.5亿美元。由此可见, 普京在开放资本市场和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放金融市场方面, 外国资本纷纷进入俄罗斯的银行业、保险业、投资基金、财务公司、股票市场和证券市场等各金融领域, 外汇自由进出, 卢布不但在经常项目下而且在资本项目下也可自由兑换。上述说明, 普京的对外开放意识很强, 积极融入国际经济的战略目标很明确, 但普京在对外开放方面始终坚持这样一种理念和原则:以俄罗斯国情为基础, 以俄罗斯利益为中心, 以国家经济安全为前提。在这种开放观的指导下, 俄罗斯对进口商品除征收关税外, 还征收18%的增值税;对烟酒产品、轿车、汽油、首饰等还要加征25%~90%的消费税。对化肥、大米、玉米及各种肉类进口实行配额制。对于石油、天然气、原煤、木材、有色金属等资源类产品出口, 通过征收出口关税进行限制和调解;对以下三大类产品出口实行配额许可证制度:第一类是根据国际协议规定数量的商品;第二类是药物原料和军民两用产品;第三类是国内需求较大的商品。对于服务贸易的进出口, 俄罗斯有如下特别规定:非俄籍自然人不能从事建筑设计活动;超过100人的建筑工地必须雇佣50%俄罗斯公民;外资企业不能从事铁路客运、货运市场、铁路设备维修、船舶代理和结关等业务;对电信和公共电话网的互联互通业务的经营许可, 有效期限定为五至十年。外商可以在俄境内设立银行, 但资本金不得少于1 000万欧元, 职员75%、管理人员50%必须是俄罗斯人。俄罗斯确定了13大类40多个战略行业, 政府为这些行业的外商投资规定了较为严格的进入条件, 在税收政策上除缴纳24%的利润税和18%的增值税外, 还要缴纳相当于工资总额35%的社会统一税。上述说明, 普京的对外开放观是:一方面积极开放、全方位开放;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国家经济的独立性和安全性;保证为财政提供40%~50%收入的大型能源企业掌握在国家手中;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本国居民的基本权益。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加入WTO是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三个重要指标。普京就任总统后积极推动俄罗斯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加入WTO的进程, 但普京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只有在有利于俄罗斯的情况下, 才会参与其中。普京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战略思想是:把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一体化作为优先方向, 其次是推动与欧洲和亚太国家的经贸合作。基于这一开放理念, 俄罗斯首先与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立了三国关税同盟, 并以此为基础争取与独联体其它国家建立欧亚联盟。与此同时, 俄罗斯积极谋求加入欧洲经济的统一空间和亚太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尤其是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与独联体国家经济一体化是俄罗斯对外开放的中心地区, 而与欧洲和亚太国家的经贸合作是俄罗斯的两个基本点, 由此形成了俄罗斯对外开放的“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总体格局。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是同步的, 俄白哈三国关税同盟实际上就是一个三国自由贸易区。除此之外, 俄罗斯还与新加坡、危地马拉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 与越南、智利、埃及等国正在就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早在十九年前俄罗斯就提出了加入WTO的申请, 经过18年的艰苦谈判, 终于在2012年正式加入WTO, 进口关税平均水平从原来的10%降为7.8%, 签署了30个双边服务贸易和57个货物市场准入协议。2012年俄罗斯在海参崴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2013年在圣彼得堡举办了G20峰会, 2014年还将在索契举办奥运会。在上述实行的一系列重大对外开放政策和国际经贸合作的举措中, 普京始终坚持一个基本理念和原则:只有在对俄罗斯有利的情况下, 俄罗斯才会积极参与, 包括入世问题也是如此。

从总体来看, 普京的开放观念是与时俱进的, 普京的开放政策也是卓有成效的, 但我们不能不看到普京的开放政策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普京对开放的认识还存在误区,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普京在市场开放方面还具有较为明显的保守色彩。为了保护俄罗斯的民族工业, 普京政府采取了很多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措施, 把一些俄罗斯需要的商品拒之门外, 希望利用进口替代战略由本国企业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然而实际情况是, 在短期内俄罗斯轻工产业、电子产业等不会很快发展起来, 而在长期的保护政策环境中, 国内企业缺少竞争压力和创新压力, 其发展速度将会更加缓慢, 无法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所以, 过度保护民族企业, 最终让这些企业走向破产。目前在俄罗斯市场上中高档商品仍主要是外国商品, 说明通过贸易保护实现进口替代的政策并未实现。

二是在投资市场开放方面存在认识误区。普京对招商引资一直持积极态度, 多次呼请中国、日本和欧美国家的企业赴俄投资兴业, 但俄罗斯确定了140多个战略行业, 为进入这些行业投资设定很严格甚至苛刻的条件, 因此很多外国企业只能望而却步。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反映了普京的认识误区:要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独立就不能让外国跨国公司进入战略行业。实际上, 战略行业与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不是一回事。战略行业是指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 如中国的汽车行业和IT行业等, 这些行业的发展有时非常需要与外资进行合作, 而不是拒绝让外资进入这些行业。如果自己的战略行业发展不起来, 经济安全才真正会受到威胁。

三是普京的“只有在对俄罗斯有利的情况下才会加入WTO, 才会开展对外合作”的观念也不合时宜。无论是加入WTO谈判还是对外经贸合作, 都应奉行双赢的价值观念, 如果只强调对自己有利而不考虑对方的利益和关切, 是难以进行合作的。况且, 任何国际经贸合作, 都会有利有弊, 如果只要利而不要弊, 这种好事是很难找的。

四是普京关于区域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维定势, 阻碍了俄罗斯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进程。在建立自由贸易区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 普京一直坚持把建立“欧亚联盟”放在优先方向, 而对与周边邻国中国、日本、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域实现区域一体化却没有多大兴趣。然而, 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明确表示要加入欧盟, 其它独联体国家加入欧亚联盟的积极性也不高, 所以欧亚联盟能否建立起来还是一个未知数。如果俄罗斯能与中日韩共同建立起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将会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然而, 普京的思维定势对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了很大的消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聂明珠.加入WTO对俄罗斯利用外资的影响[J].北方经贸, 2012, (3) .

[2]《俄罗斯税法典》, 第2部分, 第8章, 第25条.

[3]《俄罗斯通讯法》, 第6章, 第32页.

人文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篇5

北京成功申办20D8年奥运会为世界瞩目,其申办时提出“人文奥运”口号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人文”这个词的提出,体现着人类社会在发展观念上的重大转变,标志着当今社会发展中,人类对自身的重新认识与反思,它也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发展的.主旋律.同时,“人文”的现代体育观的构建,必将成为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民族是不健全的民族.当今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国际环境,传统体育中存在的问题,都说明了人文教育刻不容缓.本文旨在通过对人文、人文精神内涵的研究,就体育教学中如何融入人文精神,树立人文观念进行初步分析探讨.

作 者:丁汉华  作者单位:姜堰市港口中学 刊 名:成才之路 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 年,卷(期): “”(12) 分类号:G80 关键词: 

初谈体育教学人文观 篇6

关键词:体育体育教学人文观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c)-0000-00

1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的学校体育一直在不断探索与改革中发展,它的教学现状是否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呢?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了当今的学校体育并未真正的摆脱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束缚,不是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始终还是为应试而体育。我们的体育教师都在不停的忙,课余忙达标,课中忙指标,训练争锦标。而学生呢?他们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他们被迫的去“积极锻炼”,为的是去争优秀争三好。到最后弄的老师、学生都累,无人喜欢,无人乐意,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传统的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仍然存在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造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平等的水平上进行交流、探讨各种问题。教师的权威性,使得学生不敢接近。在这种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挥,甚至连基本的体育技能也无法很好的掌握。

1.2教学内容的传统

过去的教学大纲都力求突破竞技运动教学内容体系,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如何真正地突破。然而,遗憾的是终究未能突破。体育教学内容依旧是田径,球类项目的篮、排、足、羽、乒等。没有什么创新,与现代生活密切联系的一些项目(如形体、橄榄球、野外运动等)脱节,由于竞技运动内容与广大学生的未来生活方式连接并不紧密,因而导致了学而无用现象发生。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掌握铅球、跳远等竞技,但在未来生活中却不能拿它来锻炼身体。

仔细查阅教学大纲,我们又可清楚的发现一个问题。体育教材内容与中、小学的一贯制处处存在。比如,小学有长跑,中学还有,大学也少不了。这种数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进行机械的学习,得不到锻炼身体的实际效果。

1.3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没有本质上的突破

围绕学校体育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也在不停的改革。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无论怎么改,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必须跟着教师学的现象。我们的体育教师要求学生必须跟着他的动作技术要求去做,不允许学生不按某一项目的运动技术形成规律去自主练习。评价的动作标准也必须按书上所写的,或从所教的学生技术动作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如此的教学方式,其本质还是应试教育,与现在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相悖。

1.4教学组织不适宜学生的发展

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素质、体能等都不一样,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对待每一位学生,使有些学生不能胜任,而有些学生又已掌握了这些技术学不到新技能。这样使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安排的进度快、内容繁多,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是无法很好的掌握这些运动项目的。如果强制的进行灌输的话,不但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而且还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的。 各高校的公共体育课考核一般是由平时表现、技术评定和理论成绩三部分组成的,都是由教师所决定的。学生的成绩都控制在教师一人手里,由于教师的主观意识有时并不能完美的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考核方式还是欠佳的。

如此的教学模式令人担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既无人的丰富感情,也没有对人的关怀。其结果导致了学生兴趣得不到关注,特长得不到发挥,身心未必会健康。

2人文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之柱就是中国的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尚和谐”等。中国人文精神渗透于中国文化中,统摄于人的精神,凝聚人的力量,是维系全民族的思想纽带。我们提出“人文奥运”并不是随便一喊的口号,而是要为北京奥运会注入新的人文思想,把北京奥运会办成更具现代人文色彩的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竞技运动,它的突出特征就是人文精神对这一运动的重要意义。体育教育作为竞技运动的基础,作为一门必修课,我们更应该注重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

体育教育同其它教育相同,必须以人文观为标准。在重新认识“人”的基础上,旨在让体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体育向人文教育升华。体育教育既是育人的过程,也是探索改造人的过程。以人文精度为价值取向的学校体育建设的不仅是身体运动的文化,而且有塑造、完善及美化身体的文化,以及身体语言表述的人化。因此,再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人文精神溶入其中。这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注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体育教学的过程说到底是精神的成长过程,而非理性知识与实用技能的堆积。现行的体育教学过程还是过分强调体育教师的主体地位、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对怎样控制课堂局面,把握教学进程和怎样“讲解”积累的丰富经验都很在行,但学生的主动自主发展和主体自主思维活动被忽略了。同时,课堂教学对每个学生都受用同样的事先套装的教育课程和方法,甚至包括一整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这样,学生只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缺少自己的主观意识。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没有了。

体育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虽然学生对体育,特别是对玩有天然的兴趣,但是如果我们在教材与教法方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对体育的直接兴趣也不能转化为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还会出现“体育课上无精打采,课后活动兴高采烈”的现象。现在我们讨论的“主动性”也远远不是让学生上体育课的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需要。

3.1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体育教学过程究竟追求什么目标,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是学校体育理论中必须回答的问题。目前,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它必须由追求运动技能的规范、体力的增强逐渐变到体育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动机、培养体育兴趣和意识,发展体育能力为主。同时,兼顾调节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学生的个性差异,决定着广大学生对接受体育教学的不同需求。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的教学方式,一直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性。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就必须改变一个炉子冶炼一个模式产品的教学形式。树立学校体育教育的“生态观”,培植学校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让学生这棵茁壮成长的禾苗在其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阳关”时就提供充足的“光照”,需要“水分”时就及时给予“滋润”,需要营养就施加“肥料”。给学生提供、创造个性发展的机会,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体育运动最能表现出学生的个性,如兴趣、爱好、内向和外向、粗纩与文静、勇敢与胆怯等。因而,我们可以利用体育教育的过程去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要认真识别学生的个性正确处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其次,在发展学生个性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使之渗透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影响。再次,通过“角色”作用,发展学生的个性。体育教学中学生可担任组长、发令员、领操员等,也可以让学生来担任“老师”组织比赛、游戏等。最后,在发展个性时应区别对待,严格要求。

3.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对话

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控制现象:以强迫代替自愿,以牵制代替引导,以专制代替民主,以奖励与惩罚代替自觉等等。这样导致学生上体育课没兴趣,师生之间产生了隔膜和代沟。积极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互相尊重、互相结合、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体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3.3关注学生对教师价值的评判,建立良好的考核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中,以分数高低来说明教学价值的大小。而分数既不能表达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真正目的,也不能完美的标志出教学活动的结果,很难反映出学生的教学需要,无法公正地反映出学生对教学价值的认识。

4结语

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是21世纪教育的主调。在认识“人文”的基础上,以人文精神为依据,旨在让教育树立起新的理念。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使体育向人文教育升华。体育教学活动是为人的活动,在教学中应充满人文意识,应有效的或高效地传递人类文明的精华和知识火种,不应仅限于让学生出点汗,让学生学到几个运动的动作,只有自始至终关注学生,才能真正实现以人文价值为取向,才能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开放的人文观 篇7

1 人文体育观的内涵

人文体育观实际上指的就是以人为尺度, 以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的一系列体育思想和体育理念。它是从人的自身角度出发对体育所形成的一种认识, 主要强调的是人在体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人在体育实践中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它认为, 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核心内容为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的体现为引导体育实践真正的走向“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体育在人的发展上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另外, 在理解人文体育观时应注意, 虽然说, 如今人文体育观在体育教育教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单纯的生物体育观也开始逐渐的淡出, 但是人文体育观与生物体育观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 体育教育实际上是生物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为, 在开展体育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离开了学生生物性的身体和学生身体的自然性的运动, 人文的目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 因此,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切忌将两者对立起来。

2 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2 . 1 将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避免体育的异化现象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的异化现象, 实际上指的就是体育教学在单纯的生物体育观的指导下, 一味强调学生的运动负荷对于体质健康的科学性, 从而使得所开展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失去了对人的终极关怀, 使得学生厌学, 教学质量不高的显性。

而高校体育教学的这种异化现象, 追根究底, 就是因体育教学中人文性的缺乏而造成的。人文性的缺乏使得很多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于体育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育体”这一狭隘的领域之中, 忽略了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忽略了体育教育的人文意义。因此, 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 能够有效的改变这种状况, 让高校体育工作者认识到人文的重要性, 避免体育异化现象的出现。

2 . 2 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 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体育观同样在体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体育教育不仅仅要为了要锻炼学生的身体, 增强学生的体质, 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更是要从学生的出发,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 做到真正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甚至是终身健康, 充分体现体育不仅关心人的身体健康, 而且还有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特质。而对于人文体育观在体育教育中的肯定, 则使得高校体育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科学有效, 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 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3 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3.1 教学目标应注意突出人文性

由上文可知, 人文体育观的核心内容为人的全面发展, 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则是“以人为本”。因此,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指导下,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应设定为最大限度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 各项身心素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

而要实现这一点, 在设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时, 就应注意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积累良好的体验, 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就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应具有一定的人文性, 也就是说, 要在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中体现出人文的基本内涵, 注意通过对学生个性、人权以及价值的尊重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例如:高校体育教学应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对体育的需要, 要能够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要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均应囊括在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之中。

3.2 教学内容应注意突出主动性、终身性

要将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 在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还应注意构建以人为本,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的内容体系, 借此来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体育的本质以及体育锻炼对身心的积极作用, 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能动的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

而在构建这一教学内容体系中,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注意突出主动性和终身性。

主动性指的是教学内容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中来。而要实现教学内容的主动性, 则一定要注意在符合高校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多样化和丰富化,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终身性指的则是所构建的教学内容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兴趣和能力, 以此来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和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形成。例如:休闲娱乐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以及体育欣赏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兴趣的教学内容均应纳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系之中。

3.3 教学评价应注意突出发展性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 往往关注学生考试或是达标的分数, 而却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意愿、学习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考察, 以至于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不利于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因此, 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观进行改革。

而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 实现人文体育观在教学评价环节的有效渗透,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 就是要突出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具体来说, 应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一是教学评价要注意体现过程性, 注意考察学生的进步幅度。目前很多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评价仍然是以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为主的, 这种评价方式, 往往只单一的追求体育技术和技能的量化, 而却忽略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 使得评价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因素, 无法全面的反映学生学习的整个动态过程, 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个性发展, 背离了“以人为本”的要求。因此, 符合人文体育观的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评价, 应该注意避免以上问题, 将过程性的评价与终结性的评价结合起来, 注意关注和考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幅度, 并将其纳入评价体系。

二是教学评价要注意囊括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考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全面发展, 离不开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发展。但是,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中, 却往往忽略了这一方面的内容, 因此, 使得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仅仅是对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学习的客观量化考核,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 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环节, 除了对学生体育运动项目学习的客观量化考核, 还应注意通过对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等来评价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学生所具有的整体的体育运动能力, 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考察, 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环节的有效渗透。

3.4 教学延伸应注意隐性课程中的人文建设

隐性课程通常又称为潜在课程或是非正式课程, 其是针对现行课程、正式课程而言的。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

一般来说,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所有外显的、有计划的正规课程均为显性的体育课程, 而除此之外的, 学校中的其它所有的体育因素均为隐性体育课程。例如:体育竞赛、体育文化活动等等。要实现人文体育观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合, 不但要注意人文体育观在显性的体育课程中的渗透, 还要注意隐性课程中的人文建设, 从而以各种有形的或是无形的载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发挥其对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促进作用。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体育学术沙龙、体育俱乐部活动或是体育协会活动等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实现对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

参考文献

[1]胡小明.21世纪中国体育人文价值观念的确立[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1) .

[2]袁旦.人文体育观的建构:体育学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与布特博士的讨论提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 .

[3]蒋德龙.价值还是实践:人文体育观哲学基础辨析[J].体育与科学, 2012 (5) :11-15.

邓小平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闻观 篇8

他较少直接论述专业的新闻传播,但是对党报和党领导的媒体工作有过许多指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错误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因而,他的新闻观的要义,就是传媒要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定团结的舆论环境。他对党领导的媒体提出的各种要求,都是服务于这个基本要义的。

“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一切需要从头开始。邓小平以政治家眼光,务实地要求所有的媒体转变工作重心,从“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求报纸、广播、电视和通讯社,都要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稳定的舆论环境。

一、新时期传媒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促进社会的 安定团结

1979年,邓小平考察了《人民日报》的一种宣传性现象。9月17日该报发表社论《切实解决上访问题》,文章的意图是要求各级党政部门抓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这本是中央的精神,但是话语中对于到哪里解决问题没有讲清楚,于是发生了大批上访人员涌向北京的现象。10月22日,该报再次发表社论《正确对待上访问题》,把话讲得很清楚,就是要求各地党政机关就地解决问题,于是到北京来的人员大大减少。就此邓小平说:“《人民日报》对上访问题发表过两篇文章,时间相隔不久。第一篇是9月17日,文章一出去,上访人员呼噜呼噜地都上来了;第二篇是10月22日,文章把道理讲清楚了,上访人员很快就减少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单单是报纸的舆论就可以发生这样大的影响。”他要求“我们的工作一定要跟上,包括我们的舆论工具也要跟上。每个地方、每个单位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主动向群众宣传和解释,做好工作。”[1]

在做了这番考察基础上,邓小平两月后(1980年1月) 强调指出:“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各方面来共同努力。……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2]邓小平的这段话,是他在改革开放时期新闻观的核心,其他观点都是围绕着这个观点展开的, 或为这个观点服务的。这个观点,邓小平从70年代末复出, 一直讲到90年代初他退出领导岗位,成为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个基本点。

二、党报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基于“文革”中党报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教训,他倡导制定党内生活的若干准则。在叙述党内生活基本准则时他说:“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对党的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员当然有权利进行批评,但是这种批评应该是建设性的批评,应该提出积极的改进意见。现在不是讲什么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讨论吗?可以讨论,但是,在什么范围讨论,用什么形式讨论,要合乎党的原则,遵守党的决定。”[3]这是组织原则,但他的意思并不是不许党员和党的媒体发表意见,而是强调要有一定的程序,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有大局意识。他主张“控制局势要注意方法。特别要抓紧立法,包括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新闻、出版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不允许“公开反对宪法原则的‘言论自由’”。[4]

1978 年 10 月邓小平视察新华社

三、在制度上和法律上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同样基于“文革”中广大群众被剥夺基本的民主权利、思想被禁锢的教训,他一再强调:“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现在党内外小道消息很多,真真假假,这是对长期缺乏政治民主的一种惩罚。”“我们要创造民主的条件,要重申‘三不主义’: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在党内和人民内部的政治生活中,只能采取民主手段,不能采取压制、打击的手段。宪法和党章规定的公民权利、党员权利、党委委员的权利,必须坚决保障,任何人不得侵犯。”[5]这些思想,后来在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政治报告中做了阐发,基本思想即没有民主也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邓小平多次讲过,再不能对什么人搞过去那种政治批判,不要搞围攻,搞政治运动和宣传运动。历史已经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在1985年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他再次宣布:“我们仍然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项自由,坚持对思想上的不正确倾向以说服教育为主的方针,不搞任何运动和‘大批判’。”[6]

邓小平要求总结历史的经验,他在谈到十三大的时候说:“关键在于不断地总结经验,使我们党的生活民主化,使我们国家的政治生活民主化。这样就能听到更多人的意见, 特别是人民群众的意见。”[7]从制度上健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这就为党领导的媒体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四、确定主要防止“左”,同时警惕右的反倾向方针

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邓小平主张要同时反对来自“左”的和右的两方面的错误倾向。早在1981年批评《苦恋》时,他就《解放军报》的经验讲道:“《解放军报》办得比较好,要继续努力。要多写些从思想上、理论上论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文章。反对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有来自‘左’的,有来自右的,写文章要注意到这两个方面。”他谈到的来自“左”的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事例时说:“林彪、‘四人帮’所散布的极左思潮(毫无疑问,这种思潮也是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只是从‘左’面来反对)”。[8]

邓小平看《体育报》

除了有什么错误倾向就反对什么错误倾向这一很实在的要求外,邓小平还根据党内斗争的历史经验,要求大家更多地注意防止“左”的思想。就在他论述批评右的倾向的《苦恋》时,他说:“对‘左’的错误思想不能忽略,它的根子很深。重点是纠正指导思想上‘左’的倾向,但只是这样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同时也要纠正右的倾向。”[9]关于这个反倾向的基本估计,邓小平也是从他复出,一直谈到他退出领导岗位,从而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一点基本观念。1987年他指出:“我们主要是反‘左’,‘左’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势力。……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我们既有‘左’的干扰,也有右的干扰,但最大的危险还是‘左’。习惯了,人们的思想不容易改变。”[10]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所谈的“左”右倾向问题,实际上已经涉及党领导的媒体的宣传。他说:“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11]这是邓小平整体上对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基本估计,对于党领导的媒体负责人来说,这种宏观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五、关注传媒对政策宣传的把握

鉴于党报和党领导的其他媒体所具有的指导工作的职能,邓小平十分关注媒体对政策的把握,以防止出现因为媒体报道的差误而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1985年他看到媒体上提倡先富起来的人捐钱修路,他鼓励捐钱修路,但是要求不要过多宣传这类事例,他指出:“决不能搞摊派,现在也不宜过多宣传这样的例子,但是应该鼓励。”[12]显然,如果大肆宣传这类事情,很可能造成一些人不敢富起来,对社会将产生不利的导向。这与1950年邓小平要求报纸在宣传佃富农自愿让出土地给贫农的问题上谨慎从事的道理一样,一旦事情放大了,很容易造成一窝风,造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某些涉及重大政策的理论出现分歧而一时得不出结论的,为了避免思想混乱,浪费时间,邓小平主张不要在媒体上争论。他说:“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13]一个“允许看”,一个“不争论”,这样不仅赢得了时间,而且也保证了社会在稳态中前进。

摘要:邓小平的新闻观要义,就是传媒要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定团结的舆论环境。他对党领导的媒体提出的各种要求,都是服务于这个基本要义的。某些涉及重大政策的理论出现分歧而一时得不出结论的,为了避免思想混乱,浪费时间,他主张不要在媒体上争论。在党报工作的宏观把握方面,他多次谈到“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关键词:邓小平,党报,政策宣传,民主权利

注释

1[1][2][3][5][8][9]邓小平文选[M].2版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8、229,255,272,144-145、144,380、166,

2[4]邓小平文选[M].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6;邓小平文选[M].2版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4.

开放的人文观 篇9

伴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推进, 体育教学的人文精神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所谓的人文体育观, 实际上就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系列体育思想和理念。所以, 人文体育观对人在体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强调, 并对人在体育实践中发挥的潜能和创造力进行了强调。而由于人文体育观是一种从人的自身角度出发所形成的对体育的认识, 所以核心内容注重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因此, 在人文体育观的指导下, 体育将成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在进行人文体育观的理解时, 不应该将人文体育观和生物体育观对立起来。因为, 就实际情况而言, 体育教育是生物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 所以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2、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构建人文体育观的重要性

就目前来看,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对于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首先, 任何观念的发展, 都是在人的需要下完成的。从人的需要角度来看, 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 就是因为其在防治疾病和延缓衰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来看, 人们更加注重在体育运动中进行和谐生活的追求。所以, 有必要在“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观的指导下展开体育教学, 从而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其次, 伴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教育更加注重素质教育。而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可以为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供指导思想, 从而进行学生的民主、自由等人到注意精神的培养, 进而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再者, 从生理角度来看, 人的发展需要同时满足身体和心理上的发展。而在人文体育观的指导下, 高校体育教学将以保证人的身心健康为目标, 从而全面促进人的发展。此外,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过度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体育专业学生对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而这导致了一些大学生缺乏足够的个人修养, 进而导致了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降低。所以,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从而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才能进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进而提高高校体育的教学水平。

3、人文体育观的构建对策

3.1、突出教学目标的人文性

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教师首先要进行教学目标的人文性的突出。具体来说, 就是教师要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的确立, 从而在体育教学中严格按照“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展开教学。而想要达成突出教学目标的人文性的目的, 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立时, 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的调动和发挥的问题, 从而使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良好的体验, 进而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比如,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 可以在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 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所以, 想要在教学目标中进行人文性的突出, 就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来完成体育教学的安排。

3.2、突出教学内容的主动性及终身性

为了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内容安排时, 要进行教学的主动性和终身性的突出。其中, 教学内容的主动性就是教学内容是否能进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而想要进行教学内容主动性的突出, 就要在考虑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之上, 利用多样化和丰富化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所谓的终身性, 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而进行学生终身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不仅能进行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 还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进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所以, 突出教学内容的主动性和终身性, 可以使学生全面进行体育的本质和作用的了解, 进而更好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

3.3、突出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想要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就要进行教学评价的发展性的突出。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学评价的改革可以全面促进教学的发展。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意愿。而进行教学评价发展性的突出, 就可以全面进行学习学习效果的评价, 进而更好的完成教学的改进。一方面, 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 要注重学生的进步幅度的考察, 从而体现评价的过程性。就实际情况而言,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 所以统一的教学评价难免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因素。而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进行评价, 就能使学生更加全面的进行自我认识和个性发展, 从而体现出教学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另一方面, 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中, 要进行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考察。具体来说, 就是除了进行学生学习的客观量化考核, 还要进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的注意, 从而进行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运动能力的评价, 进而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考察。

3.4、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受到生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所以, 想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展开高校体育教学, 从而进行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就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 教师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方法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体验问题。具体来说, 就是使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课程的教授,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教师在展开教学时, 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进行不同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具体来说, 就是教师要通过采取启发式、探究式和对话式等多形式的教学方法, 使每个学生的一般发展、个性发展和差别发展得到保证。

3.5、加强隐性课程的人文建设

所谓的隐性课程, 其实就是非正式的课程。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隐性课程由非正规体育课程以外的体育因素组成。例如, 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都可以被称之为隐性体育课程。而隐性课程具有丰富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往往能够对学生产生较好的影响。所以, 学校应该加强隐性课程的人文建设, 从而全面进行高校体育课程的人文体育观的构建。一方面, 教师要进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并在体育活动中进行人文关怀的体现, 从而突出隐性课程的人文性。另一方面, 学校要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建设, 并在体育设施和活动建设中充分进行人文性的体现。

4、结论

总而言之, 高校体育教学的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可以使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所以,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对于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而各大高校想要进行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首先就要在教学目标中进行人文性的突出, 然后在突出教学内容的主动性及终身性和教学评价的发展性的基础之上,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此外, 学校还要加强隐性课程的人文建设, 从而全面进行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胡科伟.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29 (04) .

[2]卢欢.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3]张涛.论人文体育观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对策[J].知识经济, 2011, 24 (01) .

[4]王野.浅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人文体育思想[J].才智, 2012, 35 (01) .

开放的人文观 篇10

1、高职体育教学中构建人文体育馆的意义

1.1、人文体育观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价值依据

人文体育馆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 即以学生为本。从体育教学的角度来说, 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才能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在人文体育观的指导下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可以增强体质,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强化, 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发展才是符合新时期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

1.2、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体育课程是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 体育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对体育教育事业整体的发展形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人文体育观的指导下,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而且可以实现其自身的准确定位, 因此, 必须要将人文体育观作为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1.3、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教育注重的是人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很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忽略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 这对于学生走入社会之后的适应能力以及职业发展能力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人文体育观的指导下, 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运动, 在运动中强化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团结协作能力以及顽强拼搏的精神, 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个人修养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高职体育教学中人文理念缺失的表现

当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人文体育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渗透,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不同程度的人文理念缺失问题, 主要表现在:

2.1、对人文体育观缺乏正确的认知

无论是高职院校的管理者, 还是教师, 对于人文精神都缺乏全面的、正确的认知, 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往往忽略了人文理念的渗透, 而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方面, 而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强化。

2.2、教学方法单一、滞后

由于教师自身人文理念的缺乏, 使得他们无法运用人文体育观的指导作用开展教学活动, 所以教学法方法较为单一和滞后, 往往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对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且很多教师都没有认识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对自身的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 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价值观念的形成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3、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十分单调, 大多是根据学生期末考试测评结果作为唯一的依据。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没有将学生平时学习的成果纳入考核标准中, 也没有考虑到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评价, 缺乏科学性, 无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出正确的评价。

3、高职体育教学中实现人文体育观构建的建议

3.1、加强教师对人文理念的认知

为了实现人文体育观的有效构建, 首要的就是强化教师对人文理念的认知, 并且将其渗透到教学活动中, 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充实的思想基础。只有加强教师对人文理念的全面认知, 才能将其体现在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更新方面都发挥其指导作用, 并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才能促进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3.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人文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 当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关系, 便可以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处在高高在上的师者位置, 不能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单方向的信息传递, 无法与教师进行沟通,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准确的把握。当教师与学生处在平等交流的地位上, 便可以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心理、情绪的变化, 也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 这在增强教学效率方面, 有着显著的作用。另外, 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开展游戏和活动, 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3.3、人文理念指导下教学内容的设置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 要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由于学生的体质不同, 兴趣爱好也有所差异, 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置时,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制定分层次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活动的兴趣, 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有利于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另外,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从人文理念的角度出发, 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 引入教材意外的教学资源, 可以有效的拓宽学生的视野。

3.4、人文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

人文体育观的构建, 应当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有效结合, 如果将其局限在体育课堂, 便会对其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 要将人文教育理念作为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 将其渗透到高职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各个方面, 充分运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 为学生创造更多参加实践训练的机会;也可以聘请其他院校有经验的教学和体育运动员来校开展讲座, 使学生对体育精神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 在生活中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 也实现心理素质的强化,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促进人文教育思想更好的融入, 必须要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构建科学的人文体育观, 用人文思想指导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可以促进高职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 也有利于实现新时期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谢东枚.论高职院校体育人文精神培养的行为学教学模式构建[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1, 12.

[2]景枫.论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资讯, 2014, 08.

[3]沈永慈.人文精神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 2015, 05.

[4]冯海洲.浅析人文理念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 05.

开放的人文观 篇11

摘要:教化指向人的内在发展,规训则是对人外在规范的约束。当前“规训式”人文价值教育的改进,需要人文价值教育理念向主体性教化观回归。主体性教化根本特征在于,选取形式与实质、内在与超越一体的路径,引发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转变。着眼于“教化”的内在秉性,主体性教化图式应当实现三个转变,即教化对象由客体向主体的转化,教化内容由知识向精神的转化,内化图式由自在向自觉的转化。

关键词:主体性教化;人文价值教育;理性回归

在中国文化中,“教化”与“文化”本身即存在着互动。中国古代思想上的“文化”,其“化”是动词,其意义是“以文化之”。先秦文献中的“文”,一方面是指与道德观念、政治意识相关的人伦秩序、社会制度,另一方面亦是指与文字典籍相关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但是,一旦将“文”与“化”联合起来使用时,则是指用这些伦理道德、诗书典籍的文化去教化民众,即以“文”使人心悦而诚服地服从,建立一种内外和谐的社会秩序。《周易•贲卦•彖传》最早阐发了这种“文化”观念:刚柔交错,天文也。文国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明代宋濂把“文化即教化”的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说:“明道之谓文,立教之谓文,可以辅俗化民之谓文。”[2]而与之相同,教化的概念也隐藏着文化的概念。教化的目标是一个“文化的人”,“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此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此贲卦之象。”[3]它意味着教化乃是文化对心灵的培育,按心灵的内在本性对心灵品质的提升。

今天,在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中,我们重提教化的重要性,这既是对现代人文价值教育目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方法的重新审视,也是对当前规训教育误区的反思。人文价值教育从教化的意义来看,更多的是一种价值教育和精神教育,而绝不是僵化的“知识教育”。作为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传承过程,人文价值教育的直接意义,就是要通过对人的教养,让“道”真正“存乎于人”,它意味着人的精神的内在转变,表示人的精神意识和行为方式从个别性状态向普遍性状态的转变,从而获得一种普遍性的本质。因为,那自己决定自己的“自由”是一种“存在性事实”,它必然在人的实存的内容上,亦即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内容上呈现出来。这个呈现,更确切地说,是以转化了人的实存内容的方式为人心所“实有”(实有诸己)。因此,主体性教化采取形式与实质、内在与超越一体的理路,引发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转变。

一、对“规训式”人文价值教育的思考

教化指向人的内在发展,而规训则是对人外在规范的约束。现代人文价值教育日益成为一种通过“教育科学”精心设计的、教育的科层管理细致安排的特殊的塑造机制,强制性地教育操纵每个人,把他们造就成特定类型的人。正如福柯所指出:“在任何一个社会里,人体都受到极其严厉的权力的控制,那些权力加给它各种压力、限制或义务;人体是被操纵、被塑造、被规训的;如此,‘人是机器……这不仅仅是对一种有机体的比喻,他们也是政治玩偶,是权力所能摆布的微缩模型。”[4]这种“规训”式教育在当前我国人文价值教育体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偏颇”地发展了人文价值教育的“技术功能”与“实用功能”,甚至将科学视为唯一或最有价值的知识。

我们要追问的是,知识是否等同于文化?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我们在现实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实践和认识误区。知识是经验的固化,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知识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以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或者说以知识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知识教育将科学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它所关注的往往只是人类现有的知识,而不是包括知识在内的整个文化,它将科学视为唯一或最有价值的知识。普特南已注意到了这一点:“科学的成功把哲学家们催眠到如此程度,以致认为,在我们愿意称之为科学的东西之外,根本无法设想知识和理性的可能性。”[5]换句话说,它往往只是从知识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的各种文化,不仅将数学、自然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甚至将精神文化也作为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

科学的数学化、符号化趋向对超越混沌的直观,达到认识的严密性,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但它同时也有导致知识与文化脱离、科学的世界图景与生活世界相互分离的可能。这种“机械”的知识至上观在现实的人文价值教育过程中体现得极其严重,“它所关注的不是通过学习和教化而获得智慧和德行,它放弃了生活教化的理想,专注于生活的‘觅食技能和迎合他者霸权的驯顺道德。至于个体如何通过教育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参与公共生活的治理,如何获得造福于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德行和智慧,教育可能并不认为是自己的责任。”[6]这种规训式的人文价值教育方式背离了培育自由的、卓越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的教化理想,失去了教育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视野。它使人在教育中缺乏一种圆满、惬意的价值存在的生活体验,缺乏一种精神创造的知识和道德的意义源泉,“没有在促进社会发展与学生个体发展两者之间取得应有的平衡,更没有顾及培养‘人类的感情,因而也就无‘和谐可谈了。”[7]

二、主体性教化的本真:精神的自由创造

教化的主旨是以自然的方式、在尊重个人自由的基础上促使人的精神的成长、发展和自我形成,它包含着精神培育和精神的自我创造相结合的意蕴。在西方,教化一词如伽达默尔所言:“它最初是在中世纪神秘主义中诞生,以后被巴洛克神秘主义所继承;再后演变成由克罗勃斯托克的《救世主》而来的主宰了整个时代的宗教上的唯灵论;最后这个词在赫尔德尔那里成了‘达到人性之完满教化这个基本概念。”[8]由此可见,在西方的话语系统里,教化指的是一种旨在使人发生“极其深刻的精神转变”并且因此“达到人性之完满”的训化活动。当然,至于“人性之完满”中的人性的涵义,在西方则主要是指理性,它的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唤醒人的理性并且培育人的理性的自决能力。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之中,教化基本上是伦理和政治的,有着强烈的伦理政治诉求,它的目的是巩固阶级统治。但是,虽然两者教化的目的不同,但方法论是相似的,他们都注重以教化的方式引发人内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转变,它注重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反思、自觉、提升而达到其精神的超越。儒家历代学者在阐释“教化”一词时,都注重对“化”的训释。《管子•七法》云:“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习也,谓之化”;“教成于上而易俗于下谓之化”。王先谦在《荀子集解》中注曰:“化谓迁善也”,“驯至于善谓之化”。可见“化”,乃是对人们的精神意识行为的一种无形地、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的影响、渗透过程。当然,要达到这种转变,必经由“工夫”。儒家讲工夫,涉及方法、技术;但其根本点不是方法和技术,而是贯通和呈现道或本体的实践历程,黄宗羲说的“工夫所至,即其本体”[9]一语,最能表现此义。

教化面对的是人的自由条件下精神的自由创造,它在自由中把我们引入到可能的生活中,使我们自由地、自然地实现自我的优秀和卓越。“人,最重要的,我希望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意志而积极的人,是一个能够为我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并又能用我自己的思想和目的,来解释我为什么做这些选择纳入。只要我相信这一点是真理,我就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而如果有人强迫我认为这一点不是真理,那么,我就觉得在这种情形下,我已经受到奴役。”[10]教化是精神的引导和创造的结合,是启迪与自我建构的结合。教化所面对的是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精神的自由创造。理性和德性无疑是精神创造的根本条件。教化对理性和德性的培养,使我们获得一种经验的穿透力以及判断、质疑的勇气,从而可以克服任何的盲信和盲从,既制服外在的霸权和暴力,又形成内在的自制和自治,从而自由地追求人格精神的建构。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基于人的生活和人的精神而设计我们的教化,使“精神的自由创造”成为教化的目的。再深入地讲,借用涂尔干的一句非常简短的话来说,就是为民众提供“对待生活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这里的关键是,教化并不是原原本本地为受教化者复制社会生活,并不是把原本的社会世界作为模板加印在每个受教化者的身上,相反,教化的最终目的是为民众提供面对这个世界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一方面,这个世界是敞开的,此意味着作为自我的个体也是敞开的、无限可能的(open possibilities);另一方面,对这个世界的秩序及其界限的理性认识构成了个体的有限性(finiteness)。

三、主体性教化图式的三个转变

文化意义上的教化,在哲学意义上,特别注重一个“化”字。这个“化”字的哲学意义,就是要在人的实存之内在转变的前提下实现存在的“真实”。引发人的内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转变,是“教化”的根本特征。着眼于“教化”的内在秉性,主体性教化图式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1. 教化对象:客体向主体的转化

从哲学意义上而言,“人及其自由自觉的能动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性质(属性)就是人的主体性。”[13]“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生成或走向自觉,是现代性的本质规定性之一,是全部现代文化精神的基础和载体。”[14]主体性教化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化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化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主体性教化”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则要求一种“主体间性”的教化模式。

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命主体的关系,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的关系的模式。它超越了单一主体性的“唯我性”困境,走向了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是教化的发生形式,它一方面追求生命个体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又追求自我生命与他我生命的和谐与圆满。主体间性与教化之间具有同构关系,教化本质上就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

教化是在教化者的价值引导下,受教化者自主建构的活动。在教化过程中,教化者与受教化者都是鲜活的生命存在,是自觉的生命主体,是有着思想、情感和意志的完整的人的存在。教化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或实践活动,它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是作用于人的心灵的活动。这种心灵的相互作用必须在心灵之间的碰撞中才能产生,而至善也只有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自我呈现出来并产生深沉的爱时才能生成。善不是法则,而是生命主体间的交往体验。雅斯贝尔斯说过:“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之间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15]因此,教化是一种教化者与受教化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是双方情感交流、对话与精神相遇的关系活动。人的精神的提升只有在关系中才能产生,正如德国哲学家布伯所说: “人仅能凭借关系力量方可生存于精神。”[16]可以说,现代人文价值教育只有在发展学生个体主体生命意识的同时遵循这样一个主体间性原则,即建立一种既尊重个体,又兼顾整体和个体、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的教育价值取向,建立平等互动的交流关系,引导受教化者形成平等的交往观,我们的人文价值教育才能真正舒展学生的个体生命并走向“类生命”的理想境界,走向生命的澄明之境。

2. 教化内容:知识向精神的转化

现代人文价值教育的关键词和最大难题,不是知识的建构而是在知识及其系统背后更为超越的对意义世界的创造。这个意义世界的创造,是对现实世界中许多世俗矛盾和冲突的扬弃,它追求的是一种生命的和谐。而知识充其量只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无法涵盖文化的全部,更是无法内涉到精神文化的本真。笼统地讲,精神文化包括了个人和社会群体的所有精神成果及其成果,是以意识、观念、心理、理论等形式而存在的文化,它包括社会文化心理、经验性精神文化和自觉的精神文化成果等各个层次,它“以意义的追求为向度,人文的解释、规定、评价既致力于自我领悟,又注重主体间的相互表达与理解,所谓明其意义(meaning)与得其意味(signficance)”。[17]而这些都是所谓的知识教育所无法涵盖的。知识是部分,文化是整体。知识是文化的结晶,文化还包含着创造知识的源泉。知识往往归于静态的逻辑,而文化还包含着动态的历史过程。在知识中往往看不到人及其作用,文化则永远将人及其创造性置于中心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机械的知识教育的最大缺陷,就是从根本上切断了知识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将脱离文化母体的僵硬的知识作为教育的唯一内容。它只看到知识的逻辑性和实证性,看不到知识的思想性和创造性。只看到知识的工具性和功利性,看不到知识的文化性和精神性。

人的存在过程总是包含着多重的需要,他既不断地探求真,也以美、善等等为追求的目标,并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对存在的终极关切。如果说科学知识较多地指向实在本身的规定,并由此满足人的求真要求,那么,教化则在更宽泛的意义上涉及求真、趋善、向美的过程及各种形式的终极关切。因此,现代人文价值教育不应当只是一种知识教育,而应当是一种包括知识在内的文化教化。人文价值教育的本质规定性就在于通过文化传承和文化启蒙把个体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同时以自觉的文化创新推动社会的文化进步,乃至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它不限于对某些具体的、给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是通过文化转型和文化启蒙,对人的能力、素质、精神境界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提升。

当然,我们也要指出的是,人文价值教育内容从知识向精神的转变,并不是否认知识教育,知识的教育是教化的重要载体。只是我们要破除一种误区,那就是我们常把知识教育等同于精神教育,或者说在知识教育过程中忽视了精神的教化,这使得我们在人文价值教育中舍本逐末。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也正在于回归知识的本真。

“在教育中,特别是在自由教育中,知识的价值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教化,也就是说知识在关涉人的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培育人的精神品格。不管是哪一类型的知识,都具有这样的人格培养的力量,都应该具有这样的目的。”[18]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也极为强调知识的教化性。儒家以六艺为教,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9],又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20]按照孔子的观点,为学虽然要包含于知识技巧,但却必须以道德仁义之成就为其根本。儒家六艺,亦包涵知识技艺之内容,然其旨趣则要在于其德行教养和教民化俗之功。所以,人在一生的文化实践和文化追求中,追求知识的根本动力并不是这些知识的使用价值,而是知识本身的教化意义,是在知识中获得的整体精神的优秀和卓越,是逐步推动自我的文化自觉目标诉求。也就是说,知识面向的是教化。

鉴于知识的教化本性,在人文价值教育中,我们坚守以下原则:一是人文价值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化知识为德性、化知识为理性、化知识为个性的教化实践,在这样的教化实践中,人文价值教育是一种激励、唤醒、启迪、引导的活动,而学习根本上成为一种精神成长的自我实践、自我教育的过程。二是人文价值教育实践并不是单纯来自教化或教化者的行动,它既是来自教化的启迪、引导、构成的行动,又发自学习者的追求、希望、成长体验、经验变革、体悟、自我造就等行动,是这两种行动的交往性的互动。或者说,文化价值教育是引导与成长、启迪与追求等之间的对话,而不是教育单方面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说,在知识的教育中,知识必须成为精神成长的引导性力量,这一力量的实现又在于学习者对于精神优秀和卓越的追求和实现上。这就是知识向精神转化的意义。

3. 内化图式:自在向自觉的转化

内化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是人接受群体或社会性的规定并使之成为其人格一部分的过程。文化内化的过程则是个体通过环境的影响、教育的引导,以及理性的体认、情感的认同和自愿的接受,把外在的应该逐渐融合于自我的内在文化意识,并在文化实践中凝化为稳定的内在精神存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文”与“化”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个体智力的发展和获得普遍文化知识的能力,更意味着个体无比丰富的情感世界的体验,情理交融,知行合一。个体由此获得一种对外部世界适度的体悟能力和合宜的行为能力,并充分展现出基于自己生命独特性的创造性素质。当然,通过这条完美“文化人”的道路没有既定的终点,只要生命尚在,这条道路就不会终止。而在这条内化之路上,一般又有“自在自发”和“自由自觉”两种范式。

人的自在自发的存在是通过人的自在自发的活动,即最低层次的、最不发达的实践活动而展开的存在。它表现为一种近乎自然的存在,一种重复性的日常存在。自在自发的活动是人的基础性或最低层次的活动,“‘自在的对象化为进入给定社会的个人,提供了既成的先验图式(sehemata),他根据相关的先验图式来安排和整理自己的经验。”[20]“‘自在的类本质活动是重复的活动” [20]。支配这一层次活动的主要是停留于“是什么”,而缺乏“为什么”和“应如何”维度的重复性思维。人的这种自在自发式的实践存在反映到人文价值教育上来,则是一种“自在自发”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注重知识的规范性、灌输性、记忆性与重复性。传统的教育规则、教育习惯、给定的教育图式等构成这种重复性教育思维的基础或依据。它们对于每一时代个体都具有先验的教育给定性,使得每个教育主客体都进行着一种自然而然地、不假思索地进行的重复性教育实践活动。在教育思维上,人们仅注重教育的“是什么”,却忽视了“为什么”和“应如何”。

这一切都要求一种新的文化内化方式——自由自觉的文化内化图式,这是主体性教化的本质要求。当然,我们并非否定自发性存在的必要性,人类所有的行为方式并非都必须是自由自觉性的。这种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主的自在自发式图式无论对于个体的存在还是社会整体的发展都是必不可缺的,“人的生成(即他从缄默的类本质的提升,这一类本质在他出生时,像他的特性一样被授予他),始于他通过自己的活动而占有这一‘自在的对象化领域之时。这是人类文化的起点,是所有‘自为的对象化领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2]只是我们强调的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思维方式应当是教化领域里最本真的思维方式,人的自由自觉的存在方式是高于人的自在自发式生存方式的高级形态。主体性教化的目的应当促使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

人的自由自觉的存在,从哲学意义上说是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展开的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形态,它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理想的生存状态。每一时代的人们努力扬弃人的活动的自在自发性和异化受动性,其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展示人的本质力量。而由此延伸,自由自觉的文化价值教育与自在自发的文化价值教育不同,自由自觉的文化价值教育并不急于让受教化者接受既定的思维结果,而是倾向于教化思维活动的过程。任何文化内容都是历史性的,不能离开和超越其特定的情境,盲目接受它。因此,与自在自发的文化价值教育相比,自由自觉的文化价值教育更加具有流动性。不仅如此,自由自觉的文化价值教育也不像自在自发的文化价值教育那样停留于思想的表面现象,而是力图透过现象把握更加本质的规定。它更具有深度,追求的是本质的自明性。

总而言之,主体性教化的核心旨趣是使人内在地建立起现代的价值取向,使人们从其习惯和想当然的生存状态中走出来,形成一种自知、自主、自决和主动的精神状态并不断强化,包括对这种状态的持续体验和反省,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决断和毅然决然的行动。以此,使人不再满足于自在的“是什么”的人文价值教育图式,而能超越传统教育的“自在性”和“自发性”,以“为什么”和“应如何”的自觉态度来对待人文价值教育。

参考文献:

[1] 周易•贲卦•彖传[M].

[2] [明]宋濂. 宋濂全集•芝园续集卷第六•文说赠王生黼[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1568.

[3] 周易•正义[M].

[4] [美]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刘北成译. 上海:三联书店,1999:154—155页.

[5] [美]普特南. 理性、真理与历史[M]. 童世骏,李光程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96.

[6][18] 金生鋐. 规训与教化[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7,358.

[7] 程天君. “接班人”的诞生——学校中的政治仪式考察[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3.

[8] [德]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9] [清]黄宗羲. 明儒学案•黄梨洲先生原序[M]. 北京:中华书局,1985:8.

[10] [英]伯林. 两种自由概念[C]//刘军宁.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M]. 北京:三联书店,1995:210-211.

[11] Durkheim,Education and Sociology. Trans. Sherwood D.Fox, New York: Free Press, 1956; Moral Education. Trans.Everett K. Wilson & Herman Schnurer, Glencoe,Illinois: Free Press, 1961.

[12] 渠敬东. 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M]. 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5.

[13] 韩庆祥. 人学——人的问题的当代阐释[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264.

[14] 衣俊卿. 大学使命与文化启蒙[M]. 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3.

[15]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什么是教育[M]. 邹进译.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16] [德]马丁•布伯著. 我与你[M]. 陈维纲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57.

[17] 杨国荣. 思与所思——哲学的历史与历史中的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72.

[19] 论语•述而[M].

[20] 礼记•经解[M].

[21][22] [匈]阿格尼丝•赫勒. 日常生活[M]. 衣俊卿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134,144,127.

开放的人文观 篇12

要想在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中灌输终身体育观念, 体现人文关怀, 就应该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节奏合拍的同时, 深化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 让体育与人文精神挂钩、与国际趋势接轨。

一、人文体育观的阐释

人文精神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古希腊, 当时文史哲学的兴起, 在包括体育的全面教育中, 强调那些属于人和人的领域, 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重视和关怀。因此, 以人为本来创造和表达人性化的自由生活理想和价值理想, 就是“人文精神”[1] 。

人文体育观有两重含义: 一方面, 要在对体育的认识中倾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另一方面, 突出文化的特色, 通过开展多方面的文化教育活动, 让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结合, 达到用优秀的文化改造、教化人的目的[2] 。

1.民族认同观念

在弘扬民族精神过程中现代体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体育凸显出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 震撼了亿万人民的心灵, 最终成为社会共鸣的震点。体育顽强拼搏后的获胜培养人们坚持不懈的毅力, 现代体育是激发民族意识的重要文化手段。激发民族意识可以强化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从而树立民族在自己观念中的形象。民族的意识加强了, 个体对社会的和集体的负责态度也随之加深。在鸦片战争以后, 民族心理歪曲, 民族精神低迷, 像一片浓云笼罩在人们的心头。而现代体育体现的民族精神使人们的心灵得到了震撼, 使人们在阴霾中重新振作。无论在奥运会还是世锦赛上取得金牌, 人们都在国旗升起的时候享受到巨大的荣誉感, 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竞争进取观念

西方文化的核心是民主、自由、竞争、拼搏、开拓、进取和尊重科学。兴起于欧洲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其价值观念和活动方式大多与西方文化一脉相承。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口号的背后体现的是进入工业文明后西方民族勇于竞争、注重人的自立和身体能力的文化主旨。体育的进取精神来自于竞争意识的培养。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就是“恭谦退让”, 而淡化了竞争, 昔日的“东亚病夫”不只是肉体上的虚弱, 而且包含着满于现状的、麻木不仁的小农意识。落后就要挨打, 民族的兴亡匹夫有责。忧患意识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唤醒了一批有识之士, 为了解除禁锢在人们身上的枷锁, 他们抛头颅, 洒热血, 重新唤醒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体育提倡竞争的观念不仅具有振奋民族精神的现实价值, 而且富有深远意义。

3.公平规则观念

竞技体育是参赛各方必须共同遵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一种活动。这些原则必须在参与者共同认可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在运动场上, 人人平等, 不存在领导和下级、开后门、走关系等情况, 一切都公平竞争,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任何的比赛都必须崇尚公正, 不能因为各种外来因素影响比赛结果。1949年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 “让小球撬动大球”, 到现在中国的运动员开始进入世界最高水平的足球、篮球俱乐部效力等等无不说明中国体育在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高。这得益于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按照共同遵守的规则办事。这是当今社会生存的根本。体育公平竞争、共同遵守规则的精神倡导着人类心灵的健康, 把体育精神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深层次的贡献。

4.团队协作观念

现代体育注重培养体育团队意识, 强调团队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协调性和整合性。他们必须形成一种整体行为。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引力和成就感, 最终会产生归属感。中国足球“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 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梦想, 在2002年世界杯提前出线实现了这一愿望。这所有的一切离不开团队协作精神:每一位运动员、教练员、队医及后勤保障人员乃至球迷都为此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一个凝聚力极强的团体, 基于共同目标而产生了合作, 这一行为是在愉快情感下的合作, 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很多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现代体育具有增强体育团队凝聚力的作用, 协调好团队内外的关系, 这样必然会具有团结性和整合性, 为团队更上一层楼产生无穷的动力。

二、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路径

1.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大学教育是学生即将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驿站, 必须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习惯, 最终使学生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体育课程项目设置需要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适应未来的生活。体育项目如果符合学生的兴趣, 这样就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反之不然。所以学校在体育学习项目的设置、安排上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这样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来选择学习内容, 学生的价值观就会有更好体现。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一些受大学生欢迎、新颖的, 融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新兴体育项目, 例如定向越野、轮滑、街舞、攀岩、跆拳道等, 在开设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层次、水平开设初级班、提高班, 满足不同学生需求。这样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情况, 自主选修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和学习班级。这将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2.体育教学目标做到全面化的覆盖

体育课程主要体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这五个领域的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就应该按照这一目标来制定。体育课程不仅仅在课上, 课外体育活动及运动训练都应纳入学生的考核当中。公共体育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必修的正规课程, 通常指拿学分的。但是还有一些非正规课程也可以纳入学生的学分当中, 如参加各种体育节、体育运动竞赛、大型体育活动、体育协会等, 获得出色的成果, 在本课程学分管理上可以适当放宽。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认知、情感、技能方面得到充分发挥, 使他们更加愿意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目标应将课内外全面覆盖起来, 实现课内外一体化。这就要求学校对具体发展目标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目标进行整理设计。

3.开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型化、专题化课程

所谓的课程小型化、专题化是指运动项目具有较完整的主题, 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的课时数较少。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使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如开设一些具有学校特色的锻炼类课程, 在柔韧、力量、有氧耐力等方面根据运动原理制定出相应的课程, 介绍推广学校可以实施的新型项目和拓展类项目, 如攀岩、滑板、野外生存等。学校在开设这些课程的同时, 教材、教学大纲及考核的要求都要让学生在选课之前知晓。这可以通过校园网使学生准确地了解自己所要上的课程, 还能及时查阅自己的成绩。开设这些针对性较强的课题化、小型化课程, 范围较广, 自由度较大, 课程数量较多, 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4.加强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

体育社团是公民合法人以从事和发展体育事业为目的, 自愿结成的群众性组织。大学生体育社团主要是由大学生组织的大学生体育协会以及下属的各单项体育协会。高校体育社团能带动同学们进行体育锻炼, 促进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及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现在的大学生好多生活方式都不健康, 缺乏体育锻炼, 而大学生体育社团等可给予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由于体育社团不存在强制性, 加上没有感兴趣的社团和在非正规课程中不占有重要地位, 因而以往很多大学生常不参加。所以有必要强化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 发展多样性的体育社团, 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使社团活动成为学校公共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 给学生提供更广阔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 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人文体育观包括民族认同观、竞争进取观、公平规则观、团队协作观等。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 将有助于人才形成终身教育的理念, 有助于良好体育精神的发扬光大。人文体育观融入公共体育课的路径有:课程设置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结合, 教学目标做到全覆盖, 开设小型化、专题化课程, 加强体育社团建设。

关键词:人文体育观,高校公共体育课,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德顺.价值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848.

上一篇:中学美术教学改革下一篇:并联均流